怎样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2024-11-08

怎样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共8篇)

怎样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篇1

在教学中, 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 没有灵感, 找不到素材, 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 对作文失去信心, 不乐于写作文, 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 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要精心地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 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1.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或让学生走进生活, 去感受生活, 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 有了激情, 有了感受, 有了材料, 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 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 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 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 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 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 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 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燥, 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 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去发现, 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 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防止无病呻吟, 胡编乱造, 假情假意, 说空话, 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 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 表真情的内容, 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 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 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 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再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 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 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 产生表达的灵感, 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 让学生潜心地去读, 自由地去想, 无拘无束地去议, 在此基础上,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 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 巩固习作知识, 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 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 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 重点写, 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 要略写;又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 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 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 才能把内容写清楚, 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1.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 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 要让

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 肯定会有漏洞, 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必须要反复修改, 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 精雕细凿始成金”。

2. 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

架, 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 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写生动。

3.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 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 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 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 学生自主、合作修改, 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 一定要提出表扬, 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 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 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 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 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 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 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 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 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怎样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篇2

摘要:学生害怕作文,尤其是农学生更害怕作文。农村学生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技能立足于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又在这些理论中寻求突破,找到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生 突破 作文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好词好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并把它们摘抄下来。这样,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优化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最好的积累材料的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范围很广,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尽情的抒发出来。

二、注重挖掘生活素材,拓宽题材范围

要使作文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首先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初学作文感到无话可说,兴趣索然,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的材料。其实,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有让人高兴的,有令人难忘的,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农村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农村孩子拥有丰富的写作天然素材。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都是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素材,只要我们平时认真观察,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然而,我认为农村学生的作文题材决不是只要把农村的一切写好就大功告成。现阶段,在整个教材普遍带有城市化倾向的形势下,必然要求农村孩子的作文也能写、会写除农村以外的事物。可农村孩子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少,眼界狭小的的客观事实,成为阻碍学生作文题材丰富性,多样性的最大瓶颈。怎么办?思来想去,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就是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让学生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在课堂上一起交流,写一写农村以外的新鲜事物。

三、注重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

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总体水平较低,习作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语病,教师往往简单画出句子,然后写上一句“文章语句欠通顺。”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道该如何修改,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首先批改方向明确,有重点。每次批改作文,要围绕每次作文特定的教学目的进行,批改方向要明确,紧紧地围绕着它,突出批改重点,对非批改重点的略改或者不改。如某次作文的教学目的是解决内容具体问题,批改时就抓住“作文内容

是否写得具体,为什么不具体,怎样才能写具体”这一重点;如教学目的是解决条理清楚问题,就着重在条理性上作批改,而其它方面只略改或不改。其次,采用多样的批改方式。作文批改的方式一般有直接批改、当面批改、学生集体批改、学生自我批改等。采用何种批改方式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再次,搞好作文讲评。讲评既是一种写作活动的总结,又是一种口头批改的方法。每次讲评要抓住重点,不要纠缠于枝节问题,要紧紧围绕每一次作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评学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重在鼓励,以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四、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1、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说和写有密切的联系,指导学生口述所见所闻,说明事物,发表意见等不但可以提高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训练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朗读,复述,背诵,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等过程,让学生大胆表达,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把我们想说的话写清楚,写明白就行。这样学生就有轻松感,视作文为易事。同时,要多一些趣味性,贪玩是儿童的天性,适当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写,在“玩”中提高。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写爱写的内容,让学生放松写。

3、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发动机。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因此,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打开学生作文思路。当学生情感丰富强烈、兴趣盎然时,写作就积极主动。

怎样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篇3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举。

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避免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导致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3、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可引发学生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了什么?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要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 篇4

一、形象说明, 耐心引领

我在学生作文前就明确告诉他们:你写的作文, 别人一读就能按作文画出来, 如果画不出来, 此作文就不成功;写人物文章, 通过作文要能知道主人公的脾气和爱好。我班一个学生就写出了这样的好文章。“她, 一个天生的黑皮肤的女孩子, 一张瓜子脸, 大大的眼睛, 双眼皮。一对黑黑的眉毛, 一个笔挺的鼻子, 再加上一个樱桃小嘴, 一笑俩酒窝, 好可爱。”

二、注意观察

首先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1.眼看、耳听、手摸、脑想, 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2.观察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3.观察与联想相结合。4.观察某样事物前要搜集相关资料, 使之观察得更细。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 一定要指导学生去做。例如, 指导学生观察蚯蚓, 我首先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蚯蚓的资料, 然后在课上先交流资料, 针对这些资料, 我帮学生进行了分类整理。随后, 我又要求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 一边观察, 一边说。听, 我班学生在观察的时候, 有的说道:“蚯蚓是深棕色的, 长长的, 有一根铅笔那么长, 一量是18厘米, 我估计的差不多吧。”有的说:“它身上有结, 像个大戒指。”还有的说:“摸起来软软的, 好像软糖似的。”就连平时最不爱写作文的同学竟然也说出了“我的蚯蚓细细的, 像根小绳子。”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 也把蚯蚓的特点都说出来了, 即兴作文, 他们当然不费力了。

三、懂得阅读, 加大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作文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有利于学生从读中学写,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如学习《颐和园》一课时, 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 按照旅游的行走路线记下一路的景点。学生仿写的一些文章就不错, 文章里的一些句子像“追着企鹅, 走进南极, 追着熊猫, 走进竹林”“让脚丫去唤醒大地”“让露珠去抚摸每一片花瓣”等等很形象, 可见仿写对于起步阶段的学生写作多么重要。所以语言的积累, 语感的形成, 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 运用语言文字, 写作能力的形成, 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好词、句、篇, 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 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怎样让高中学生写好英语作文 篇5

一、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1.学生一进入高中,笔者通过讨论和举例,让他们清楚知道英文写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使用Internet,与国外亲戚用英文聊天;写英文邮件;写英文求职信……

2.笔者还详细介绍了《英语写作课程》(Functional Writing)一书,让他们知道短文写作的体裁形式多种多样,有生活实际运用较多的应用文;并告诉他们这些是较容易掌握的,以化解他们的畏难情绪。

3.在第一节写作课中,笔者尝试让学生在电脑室上课,内容是学习用电子邮件给不同组的同学写邀请信;并在课后张贴学生的优秀范文,让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在称赞与肯定中培养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1.要积累短语词汇。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笔者要求学生收集新教材每一个模块的重要短语和句型,每天抄写和背诵,长期积累来提高词汇量。

2.要背诵每个阅读课文中的主旨段落和较多短语句型的段落。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积累话题写作的内容和培养语感。

3.要收集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并背诵佳句,甚至佳作。

4.要有自主学习的系列写作练习。在专项训练的课堂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大量的课外练习,学生应该把课堂里学到的技巧在课外加以运用实践。

5.要注意写作时间,集中精力,一气呵成。另外,时刻提醒学生“Don’t write what you think, just write what you can.”

三、认真组织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

1.构思阶段——讨论为主,注意紧密结合。笔者认为,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本身,巧妙设计一些练习活动,并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生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充分讨论写作主题,从而激活写作灵感;认真审题明确要点后,讨论可用的语言素材,形成写作思路,以做好写初稿的准备。

2.写时阶段——仿写为主,注意文章整体性。模仿优秀的英文范例,在学习英语写作的初级阶段,对于迅速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帮助极大。阅读范文可以使学生争强感性认识,熟悉作文所必需的开端、衔接、结尾等基本技巧;笔者以模块6 Unit Four Global Warming教学写议论文为例,简单介绍教学过程:

(1) 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段:开头点明话题。 第二段:用分类式的方法分析不同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第三段:归纳总结或发表评论。

(2) 归纳常用句型并造句: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question.

*People argue that… / They agree that …

*… hold the view/opinion that….

* … disagree / hold a different opinion that …

* first, second, third / on the other hand / besides / …

(3) 阅读范文: (NMET2002书面表达)

最近,你校同学正在参加某英文报组织的一场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公园要不要收门票?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给报社写一封信,客观地介绍讨论情况。 60%的同学认为:1.不应收门票 。2.公园是公众休闲的地方。3.如收门票,需建大门、围墙,会影响城市形象 40%的同学认为:1.应收门票,但票价不宜高。 2.支付园林工人工资。3.购新花木。

(4) 学习范文中的连词和主题结构: (黑体字部分)

(5) 仿写练习。

3.评价阶段——鼓励为主,注意及时反馈与修改

(1) 自我修改与评价。学生完成任务后,笔者要求他们仔细认真检查一遍,看格式是否正确,要点是否齐全,开头结尾是否合理,有无简单的单词和语法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然后自己给这次写作任务评分。

(2) 小组相互修改与评价。小组同学互相交换习作,并通过讨论彼此的错误和较好的表达方式,为学生再提供一次学习的机会,及时修改习作,然后小组长给同学的习作评分。

(3) 班级投映修改与评价。小组长选出一篇较好的习作,在全班投映并朗读。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并集体修改,让学生找出习作中较好的短语、句型等闪光点。然后笔者通过投映展示范文,并强调写作要点。

(4) 制作班级写作板报。要求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课后上交。笔者从中挑选8篇优秀作品,并做简单的评语,然后让他们制作成一个精美的班级写作板报,在班级中展示。

学生自行批改有助与于他们提高书面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互相帮助,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写与改,不仅学会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且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使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

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 篇6

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基本的表达的欲望和兴趣, 缺少内在的表达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护小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从引导孩子说话、写话开始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虽然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才写作文, 但它的基础早已渗透在一年级甚至更早的说话教学中。每个人从呀呀学语开始就已经在为自我表达或与人交流打根基, 所以, 多数爱说能说的孩子, 写起作文来会毫不犯难, 而那些羞于与人交流的孩子, 说话不流畅, 语言贫乏, 作文像流水账。由此可见, 作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要有整体的系统认识, 从低年级段的说话写话, 到中年级段的口语交际写一段话几段话, 到高年级段的演讲辩论写一篇作文, 每个阶段的口语能力水平都直接影响其写作能力。因此, 我们要呵护儿童乐于说话的欲望, 自我表达的信心, 参与讨论的热情, 引导孩子清楚明白、具体生动、有条有理的发表见解, 为书面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使会说能说迁移为会写能写。

2、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这样一来, 有了感受, 有了激情, 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使想写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 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林莘的“场景描写”指导课, 利用游戏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写作的场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中风靡全球的快闪定格游戏, 再现场组织寻找超级木头人活动, 然后现场采访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木头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同时又是近距离的观察者, 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观察体验, 之后马上作文, 写作的内容是具体的, 当然热情也是高涨的。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作文之源, 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1、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素材, 提炼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寒假里学生帮家长做春节前的清扫活动, 多数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 有写劳动的乐趣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有写劳动辛苦、生活不易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感恩父母, 有写劳动的收获的——擦玻璃也是要讲方法的,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 感受了, 是写不出如此丰富的真情实感的。

2、教育学生敢于写真话, 表真情。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一段时, 我提出质疑: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原来内心并不十分美好, 你是这样看的吗?学生先是点头, 接着有生小声说“这是真实的内心想法”, 于是我乘机说明“作者没有想当然的拔高人物形象, 抱回孤儿后的思想斗争, 是穷苦人在现实情况下一种真实心理的写照, 它更能凸显桑娜克己为人的可敬形象”。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结合阅读教学落实作文指导。

最好的范文就是课文, 入编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 作者巧妙的构思, 有序的表达, 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经典范例, 让学生潜心去读, 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让构思谋篇, 材料取舍, 详略安排等写作知识在仿写中得以借鉴迁移。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的语言积累, 丰富其大脑库存,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如牛子健同学用“摔跤摔不冷我学车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执著, 就是从《学步》一文“摔跤摔不冷你学步的热情”中汲取的营养。

2、在作文的讲评中落实指导。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要对学生的作文根据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作文讲评中, 既要选出优秀作文, 还要适当选出中等的有代表性的作文, 和同学一块儿赏析。某生开头写得好:开门见山, 直入正题;某生运用多种修辞, 形象生动, 很精彩;某生这段排比, 一气呵成……一次, 一普通学生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写得很普通, 把学的过程中一次次摔倒, 又一次次爬起写了下来, 过程完整, 但不细致, 不生动。类似的作文我看到五六篇, 但这位学生写完经过在结尾处又写到“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还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讲评时, 我大致把该学生的作文经过加以概述, 特别表扬该生在结尾的主题升华, “正因如此我把他的作文列为中上, 若能抓住细节, 把句子写生动形象, 会成为一篇上等佳作”。这样的表扬产生了莫名的效果, 之后他在写作中继续发扬优点 (巩固了“画龙点睛”的写作手法) , 而且还爱上了写作, 同时多数普通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还是不够的, 还要学会升华主题, 这一表扬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怎样使学生乐于作文 篇7

一、树立“作文不难”的意识

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 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 只不过一个是用嘴, 一个是用笔罢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会感到难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练的少。想一想, 我们每个人从学会说话那天起, 就一天也不间断地在说, 所以我们说起话来才会张口就来。那么试想, 我们每个人从学会写字, 就每天练习用笔来说话, 有话多说, 没话少说, 哪怕每天只是三五句, 天天如此, 那我们写作文就能一挥而就了。

二、培养兴趣, 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爱做游戏, 是因为对游戏有兴趣, 许多智力的开发和事业的成功, 都与兴趣有关。只有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才能写好作文, 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乐于去写, 写出来的感受就会深刻, 写作技能就会不断提高。所以在指导作文时, 教师首先应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让他们乐于作文。

例如, 有一次, 我布置初三作文题《论节约》, 绝大多数学生摇头晃脑, 觉得抽象, 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为《从乱丢饭粒想到的》。我提问平时爱吃零食的学生:“你丢过饭粒吗?”这位学生说:“丢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很平常。”我转而问全班同学:“你们也觉得平常吗?”大多数同学说:“不是。”我进一步问:“那么你从乱丢饭粒的现象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我想到了古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有的说:“我想到了‘节约粮食光荣, 浪费粮食可耻’”;有的说:“我想到了《新三字经》中的‘成由俭, 败于奢’”。有的说:“集腋成裘, 如果全中国十二亿人, 每人每餐浪费一粒粮食, 按10000粒一斤计算, 一年就会浪费43800吨粮食, 可解决近二十万人一年的温饱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学们越谈越有兴趣。等学生发言完毕, 我不失时机的指出:同学们刚才讲的都很好, 有的可以作论点。如“成由俭, 败于奢”, “节约粮食光荣, 浪费粮食可耻”。有的可以用论据。如“锄禾日当午……”, “集腋成裘……等”。只要你围绕着论点, 用证据去证明这个论点就行了, 这就是论证过程。如何去论证呢?各人有自己的方法。我进一步提出:“你能参照《谈读书》、《说谦虚》等课文的写法来写好这篇议论文吗?“能!”同学们跃跃欲试, 心情愉快, 唤起了写作欲望, 乐于作文。

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 只要平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 注意观察、分析, 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 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 善于捕捉, 积累写作素材, 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分层教学, 唤起写作欲望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 而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上层生, 却忽视了大多数的中下生, 这无疑违背了教育方向。实际上, 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千篇一律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是绝对办不到的, 反而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 做好因材施教。我采取的办法是“降低起点, 多层次”。即适当降低作文的评分标准, 按上、中、下单个层次的要求去写作文, 力求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对上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层次清楚, 句子流畅, 错别字少于5个;对于中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分, 条理清楚, 句子通顺, 错别字少于10个;对下层生的要求是:有论点, 有论据, 有条理, 句子少毛病, 错别字少于15个。评分的方法是, 按上层生的评分标准评分, 每一层生加10分。这样, 即使下层生写得不好, 但要求去写, 也会评为合格。 (如:下层生的作文按上层生的评分标准为四十分, 再加上二十分等于六十分。) 这样,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 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觉得有希望, 有奔头, 就唤起了写作欲望——愿写、乐于写作。

四、搜索“闪光点”, 唤起写作欲望

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是将每次作文写得最好的和最差的几篇作文评讲, 好在哪里, 差在哪里, 进行对比分析。其好处是让学生懂得这篇作文该怎么写, 不该怎么去写, 明确写作思路。但其弊端是只重视少部分写作水平好的上层生, 而忽视了大部分中下生, 甚至打击了下层生, 使他们失去信心, 怕作文, 懒作文, 不愿作文。

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全面评讲, 搜索每篇作文的“闪光点”, 以赞扬为主, 适当指出这篇作文该如何去写。全面评讲即每一篇作文都要评讲。所谓“闪光点”是指学生作文中小到使用一个好词语, 写出一句好的句子或者好的段落, 大到写得好的层次、结构、写作方法等, 都要一一指出加以赞扬。例如:《从乱丢废纸想到的》作文讲评课, 一位学生的作文虽然写得不好, 但有一句写得很精彩的句子——如果人人都不讲卫生, 乱丢垃圾, 我们岂不是生活在垃圾王国之中吗?这与原始人有什么区别呢?其中一位下层生用了“污糟猫”这个词语, 我都一一读出来加以表扬。这样做虽然多花些时间, 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进而唤起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再也不怕作文, 愿写、乐于作文了。

总之, 要学生乐于作文, 学生的认识是前提, 写作兴趣是动力, 教师的激励是催化剂,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进步中感到乐趣, 唤起写作欲望, 只要他们想写、乐些、主动的写, 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编辑:龙贤东)

让学生乐于作文 篇8

一、指导学生为情而作文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是古人论文的名言。我认为,“情”就是一个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情感。“情感”是不是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优良催化剂呢?“披情以入文”,纵观历史上的文学名作,不都浸透着著者浓厚的感情吗?我们也应该让“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出威力。

1、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情。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欲望,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如让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光一家人一起到旅游景点天斗山游玩。他们走进了树林,这里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野花,他们完全被这里的美景陶醉了。沿着树林他们走呀走,不知不觉走了几个小时,这时天色已晚,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会碰到什么事呢?顿时,课堂热闹起来:有的说是碰到了野兽;有的说是有人摔倒了;有的说发现迷路了……众说纷云,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创作欲望由然而生,学生一下笔,就觉有说不完的话。

2、让学生悟情,尽情抒情。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的发展起来。所以,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要求作文教学,更应该将训练学生的思维列入教学要求。所以,在学生动情后,还应当进一步拓宽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尽情流畅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来。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表达、正确用词用句,使学生在表达中,语言得到提练,提高写作能力。

二、解放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作文困难的学生,总是感到没什么好写的。要让学生从实际中认识到,人们的生活,如家庭、学校、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物、事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学生开始学写作文时,可先让他们写日记。教师做有心人,便能从篇篇日记中了解学生生活的情境,他们接触了什么人,喜欢做什么事,以及对人、物、事的认识和感受,再利用这些便可进一步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思路。

学生周围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从生活中选择那些有趣的、新鲜的、有感触的作文素材,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使他们的习作常写常新。我经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妈妈是怎样做菜的,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看见哪些新鲜事……每天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把所见的内容说具体,让听的同学在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经常作这样的指导,学生会悟出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便能发现和积累作文的好素材,再动脑筋理清思路,就能写出语句通顺、连贯的作文。

上一篇:三项环境下一篇:中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