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血管造影

2024-11-17

CT、MR血管造影(精选10篇)

CT、MR血管造影 篇1

在我国,肝癌病死率在全国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据统计,每年我国死于肝癌的患者高达38.3万,超过全球肝癌死亡总数的50%,形势十分严峻[1]。有报道指出,我国的HBV感染呈现有家族聚集性倾向,23.2%的HBs Ag阳性的家庭中,通常含有2个以上的HBs Ag抗原携带者[2]。家族聚集性倾向进一步导致HBV感染率的增加,同时也刺激了我国肝癌比率的高发。目前,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病灶大小、数量、位置及患者身体情况的情况不同,临床数据显示仅有20%~25%的患者尚有手术机会,所以非手术治疗在临床占有重要地位[3]。目前,在我国超声引导肝脏肿瘤消融术,已经被作为肝脏肿瘤治疗的唯一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4]。近年来,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顾名思义,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即结合了CT/MR高分辨率和高检出率的特点,同时运用了超声造影技术的实时成像特点[5],实现了在超声引导下能够准确进行肝脏肿瘤的消融术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53例患者中,28例患者采用了普通成像引导肝癌消融术,另外25例普通超声成像清晰度欠佳的患者,采用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进行了肝癌消融术。共32个肝癌病灶,采用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进行了肝癌消融术。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9±11)岁,病灶平均直径20.27mm。这些患者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术是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技术引导之下进行的。见表1。

1.2效果评价消融手术主要随访指标为术后1~2个月进行CT或MR检查,或者术后2~6个月内至少进行2次超声造影检查,对治疗前后的病灶大小进行比较。随访结果至少由两名主治医师判断,判断病灶是否完全消融。

2结果

通过术后随访数据显示,因普通超声清晰度欠佳而不能进行的消融术,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的引导下可以进行,并且治疗效果与普通超声相比无明显差异。

3讨论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影像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期得到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患者对于手术方法、疗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临床数据显示,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现时大多数为中晚期,大部分是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例如胰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低于20%,5年生存率也仅有5%[6],这也就对恶性肿瘤的非手术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临床一直不懈努力,致力于研究探索出更好的治疗手段,更可靠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3.1肝癌诊断方法

3.1.1肿瘤标志物检查目前,我国临床诊断肝癌常用的标记物为甲胎蛋白(AFP),但是由于在生殖系统肿瘤和胃肠道肿瘤患者中也存在,AFP诊断对于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诊断效果并不理想[5]。

3.1.2血清学检查另外,肝癌患者会出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等蛋白质的异常升高或降低,所以血液生化检查可以监测到肝功能异常,常常作为辅助肝脏疾病的诊断手段。

3.1.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不仅操作便捷,没有创伤,并且费用低廉,已经成为肝脏疾病检查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扫描层厚而小,扫描速度较快,是临床上检查及诊断的小肝癌的主要方法。小肝癌患者,肝脏从硬化再生结节,到肝癌生成的过程之中,供血血管往往会发生以门脉为主改为动脉为主。同时,不同阶段的小肝癌,其血供特点也不尽相同。小肝癌的血供特点有三种:(1)肝动脉供血为主;(2)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3)主要门静脉供血为主,肝动脉供血较少。大部分的小肝癌由动脉供血为主,因此动脉期病变会明显强化,与肝组织对比呈现高密度,门脉期和延迟期由于肝实质强化,病变对比肝实质密度逐渐降低,但也有部分小肝癌动脉血供占的比例少,增强扫描没有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在门脉期和延迟期,与肝实质相比呈现相对等密度,很难与小血管瘤鉴别,但如果出现延迟期包膜强化则可以帮助诊断小肝癌。综上,超声检查不仅可以确诊肝脏内有无占位性病变,还可以鉴别出实质性占位和液性病变。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还可以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器官的位置关系,而实时超声造影还可以观察到病灶的动态变化,比如血流情况,更加利于病情的诊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CT/MR检查是目前肝癌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由于其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甚至可以避免掉呼吸伪影的干扰。其多期动态增强扫面可以将扫描层厚缩小到0.5mm,让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依据,尤其是小肝癌的诊断。以本院1例患者举例说明,如下图所示。

男,57岁,HCC外科切除术后肝内转移,行消融术治疗后2月余CT及MR随诊。手术切缘可见楔形异常强化,MR动脉期高信号(如图A),平衡期等信号(如图B),CT图像图(图C、D)显示不如MR明显,随诊证实为非肿瘤病灶。切缘附近可见介入后肿瘤复发病灶(黑箭),动脉期强化,延迟期信号减低;CT扫描漏诊。肝脏Ⅶ段可见致密的疑似病灶,CT诊断阴性(无存活肿瘤组织),MR诊断为肿瘤残存,血管造影及3个月后MR随诊,该病灶未见明显存活肿瘤征象,判定为假阳性。

3.2肝癌治疗方法比较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疗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手术,另外局部消融术也是部分肝癌首选方法。就手术切除与消融术比较而言,肝癌手术切除术的3~5年,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要高于消融术,但是消融术的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手术切除法[7]。

肝移植术主要适用于治疗小肝癌同时兼具严重肝硬化的患者,但如果出现血管侵犯或者肝外淋巴结、器官等转移者不可行肝移植术。有报道显示,米兰(Milan)标准已经过大宗病例临床验证,并获得国际公认。旧金山的加州大学(UCSF)对于无微血管侵犯所提出的标准为“最大值为7”(即u P-to-7)的原则,目前虽然已经得到广泛接受,但仍然需要临床实践的验证[5]。局部消融术为目前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肝癌局部消融治疗术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术前的评估,术中的引导和监控以及术后的疗效评估等,影像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据临床数据显示,常用的影像技术包括超声、CT/MR等。

众所周知,超声造影具有实时性、简单易行、无放射性所以可在局部消融术中不间断地监测消融术的全过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又具有分辨率低,并且它的视野有限;CT/MR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视野范围广等优点,在肝癌消融术中病灶显像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引导穿刺的适用性较差、有辐射性,并且造影剂具有肝肾毒性等缺点。CT/MR-超声融合成像与计算机计划系统结合指导较大肝癌消融。Chen等构建数学模型,得以计算出三维空间最少布针次数,从而进行大肿瘤的局部消融术,对合理的适形消融术具有指导性意义。Nam等基于改进的Viterbi算法,提出了一种肝脏三维超声-CT的自动仿射配准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从三维的超声图像中分离出血管腔和肝脏表面图,接着使用边缘匹配算法,自动对初始配准变换进行计算。最后,通过结合血管和肝表面的信息算出全局的仿射变换数据,从而配准过程得到优化。经过临床实验证实,该方法使得三维超声-CT图像能够自动配准成为可能。

肝癌行局部消融术治疗时,不但要求消除整个肿瘤,而且要尽可能地消除病灶周围至少5mm的正常肝组织,达到消融边界(AM)或安全边界,消融术是否达到了安全边界是术后评价和发生肿瘤局部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就目前的影像学方法而言,包括CT/MR、CEUS等都无法准确判断原肿瘤的位置,难以精确评估安全边界,所以难以准确地对安全边界进行测量或者评估。所以,随着消融术的不断探索改进,融合成像可以实现消融术后与术前的图像进行精确对照,从而有望准确评估消融安全边界。

本研究53例患者中,28例患者采用了普通成像引导肝癌消融术,另外25例普通超声成像清晰度欠佳的患者,采用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进行了肝癌消融术。通过术后数据显示,因普通超声清晰度欠佳而不能进行的消融术,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的引导下可以进行,并且治疗效果与普通超声相比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在肝癌治疗中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消融术较普通超声成像技术而言具有清晰度高的优点,并且微创、安全、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而且疗效可靠的一系列优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来改善。CT/MR超声融合成像技术的有效运用的关键就是图像配准准确,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肝脏位置和形态的变化、患者呼吸运动以及体位的变化,另外还受到操作者的经验干扰等。

参考文献

[1]吕桂帅,陈磊,王红阳.我国肝癌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生命科学,2015,8(3):237-248.

[2]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1(10):929-946.

[3]张丽英.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10-15.

[4]宋洋,王志远,魏仲航.超声与CT/MR融合成像技术在38例消融术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2):2013-2014.

[5]刘丹.肝局灶性病变120例超声造影检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18-39.

[6]吕鉴尧,刘明,田文硕,等.超声造影在困难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126-130.

[7]叶胜龙.原发性肝癌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6):819-823.

CT、MR血管造影 篇2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病;诊断

冠状动脉钙化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倘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其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主要是定量分析,通过检查钙化斑块的数目进行判断,并依此评估患者冠心病发生几率。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无创的技术被引入临床检查中,放射CT血管造影具有扫描速率快、安全可靠的优点[2],并且能精确检出钙化斑块的情况,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本文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的9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3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岁。在并发症方面,糖尿病11例,高血压并24例,高血脂19例。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

扫描机选定为64层CT血管造影机,该检查系统配有冠状动脉钙化分析软件和图像工作站。扫描电压选定为120Kv,电流选定为1331As,矩阵选为512×512。扫描前要求患者屏气,将扫描仪从气管隆突往心脏隔下水平扫略,扫描过程中同时观察心电信图。

1.2.2 检出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3]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钙化斑块,若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相邻像素CT值小于130Hu域值时则可判定存在钙化斑块,等于或者大于1300Hu值图像软件会显示为粉色。由于伪影会导致噪声或者粉色带状区的产生,若患者心脏区域内存在噪声、点装灶、带状粉色灶则需要特殊处理,此时需要对此区域进行细分,划出钙化斑块区域、伪影区域,调整窗口各参数使其显示清楚。也可以利用软件局部放大的功能,对比原始图像,以达到区分伪影区域中钙化斑块位置。采用两组不同的厚度对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厚度选定为1mm和3mm,1mm组层厚和层距均为1mm,同理,3mm组层厚和层距均为3mm。

1.2.3 敏感度计算方法:(3mm检出钙化斑块数或者小钙化斑块数)/(1mm检出钙化斑块数或者小钙化斑块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1mm和3mm厚度重建检出的钙化斑块数目导入到数学分析软件spss1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比较两组检出结果的差异,分析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射CT对冠状动脉检查结果

9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平均扫描时间为22.3秒。总共对197支血管进行造影,其中180支血管可以评价,17支血管无法评价;无法评价的17支血管中的10支出现大范围的钙化情况,3支由于心跳伪影影响,2支由于呼吸伪影影响,2支由于血管内对比剂浓度低,未扫全起始、末梢节段等。各冠状动脉的诊断指标以狭窄>50%为标准。具体见表1。

表1 各冠状动脉的诊断情况

指标LADLMRCALCX总计

特异性94.810084.868.392.4

敏感性87.410077.554.879.6

阴性预测值95.610086.977.691.4

阳性预测值85.010083.875.273.7

2.2 两组钙化斑块检出结果对比

通过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mm组检出钙化斑块51个,小钙化斑块35个,3mm组检出钙化斑块44个,小钙化斑块28个。3mm组钙化斑块敏感度和小钙化斑块敏感度分别为86.3%和80.0%,与1mm组存在明显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1mm组和3mm组钙化斑块检出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钙化斑块数钙化斑块敏感度小钙化斑块小钙化斑块敏感度

1mm组9051100%35100%

3mm组904486.3%2880.0%

P值--<0.05-<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具有很强的潜伏性,不易察觉。据相关报道[4]50%左右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发病前并无症状。倘若发现不及时,一旦血管狭窄加剧,粥样斑块脱落而堵塞血管,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一般依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来评定冠心病的风险等级,倘若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冠心动脉疾病具有100%的特异性,敏感性也达50%以上。如果冠状动脉内存在钙化,则提示有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倘若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的阴性预测值更高,此群体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直接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因此钙化斑块的存在及其积分情况对诊断冠状动脉疾病,评定其危险性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中对钙化斑块的面积以及数目等进行计算,倘若CT值大于100Hu則可认为钙化。

传统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方法是心电图,其具有无创伤的特点,其在放射CT血管造影出现之前一直是检查粥样硬化的最重要标准。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放射CT血管造影逐渐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放射CT血管造影具有扫描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图像处理能力强等特点,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方面与心电图作用类似,因此其取代了心电图成为了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射CT血管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和分支,其图像质量已十分接近解剖图像,通过CT值可以判断钙化斑块所属类型,同时还可以对患者心功能、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搭桥等介入治疗提高可靠的术前信息[5]。

影响放射CT血管造影钙化斑块检出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层厚和层距。本研究中采用1mm和3mm的层厚和层距对原始数据进行50%重叠方法重建,降低部分容积效应,使纵向分辨率得到,小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减少化斑块的漏诊率。理论上层距越小和重叠度越高检出结果更准确,但是层距小重叠度高不利用软件处理。经过研究,1mm组检出钙化斑块51个,小钙化斑块35个,3mm组检出钙化斑块44个,小钙化斑块28个,两组具有明显差异,可见1mm组具有更强的钙化斑块检出率,其结果更准确。

参考文献

[1] 张福洲,陈华平,余帮龙等. CT和MRI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16(05): 823-827.

[2] 吴波,邢艳,马依彤等.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4(04): 248-252.

[3] 张俊峰,蔡久英.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8,1(S1): 91-93.

[4] 周小明. 论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中的临床体会[J]. 中外医疗. 2011,30(09): 173.

CT、MR血管造影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均出现头痛、失语、烦躁、意识障碍等相关临床症状;均无其他颅内疾病;所有患者重要器官无严重损害;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其中90例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53.1±5.3)岁;90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造影,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54.2±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DSA,患者Seldinger’s局麻,行血管造影,必要时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给予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于电视监视下,对患者超选择性插管,患者左右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行造影,观测患者动脉瘤形态、部位等相关状况,观测患者血管解剖变异状况,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造影,以观测患者前后交通动脉供血代偿状况。90例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使用64排螺旋CT机(飞利浦Brilliance)对患者进行检测,先对患者进行headfast序列颅脑平扫,于患者前臂静脉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压力注射器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1)进行造影,注射速度3 m/s,延迟20 s后进行扫描,增强CT使用相关参数为:380 mA,120 k V,5~10 mm层厚。由患者鞍底下30 mm到上方60 mm范围内进行扫描。90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造影,使用飞利浦1.5 T核磁机对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D头部线圈,使用自选回波和快速自选回波序列依次进行平扫T1WI,T2WI,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多体位扫描,扫描相关参数设置为层间距0.1~1.2 mm,层厚5~6 mm[1]。

1.3 观察指标

扫描结束后,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效果,对比DSA、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检测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效果

180例患者经DSA检测,均确诊为颅内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为100.0%。90例患者经CT血管造影检测,检出75例,检出率为83.3%,90例患者经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测,检出78例,检出率为86.7%,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检出率低于DSA检出率(χ2=31.765,P<0.05),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率也低于DSA检出率(χ2=25.116,P<0.05)。

2.2 DSA、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检测

DSA、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瘤体直径、瘤颈宽度的检测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多发颅脑疾病,其常引发脑血管意外,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其多因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腔内压力增高、感染疾病、外伤、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致病,颅内血管瘤破裂后,将引起患者出现脑出血,引起患者昏迷、脑干受损,止血不当将引起患者迅速死亡[2]。因此,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颅内血管瘤的金标准,其诊断准确率高,但其诊断时,具有一定创伤,需对患者进行麻醉[3]。采用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时均具有无创性,大大减少了患者诊断时的痛苦。血管造影是采取介入检测,使用显影剂对患者血管进行造影,从而辅助观测患者血管病变状况[4]。CT血管造影是在CT摄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高密度造影,通过CT图像辅助观测患者血管的一种方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是一种断层成像技术,其是通过核磁共振电磁信号获得患者血管信号,重建患者血管信息,从而辅助观测[5]。此次研究中,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率均不高,但两种检测方法与瘤体直径、瘤颈宽度的检测效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似,说明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过程简单,且具有非创伤性,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临床需不断提高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以便于其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贺宇平,王眺,田民.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792-793.

[2]张健.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2):185-186.

[3]李欢,薄锋.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732.

[4]李晶晶.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7):131-132.

CT、MR血管造影 篇4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CTA明确诊断的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肺栓塞的患者,共累及动脉97支;其中累及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分支8支,叶动脉29支,段动脉45支,累及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2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及分布,對于亚段及以下分支亦可部分显示,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血管造影;64排螺旋CT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23例经CTA明确诊断的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5.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

1.2 方法:机器为西门子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患者仰卧位,头足向。对比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部位为肘前静脉。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1.0cm到膈项。扫描方式为容积扫描(平扫+增强),重建轴位图像层厚0.6mm、层距0.4mm,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显示。 2. 结果

23例肺栓塞的患者,共累及动脉97支;其中累及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分支8支,叶动脉29支,段动脉45支,累及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2支。CT主要征象为肺动脉腔内部分和/或完全充盈缺损,少数病例可见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肺梗死和胸腔积液等表现。

3.讨 论

肺动脉栓塞(PE)又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该病死亡率高达20%~30%,而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下降为3%~10%,所以P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多层螺旋CT已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手段。

64排螺旋CT的优点:1扫描速度更快,病人不需憋气就可检查2造影剂用量减少,减低副反应,可重复增强扫描,3纯动脉期成像,大大提高图像的质量5.扫描一圈覆盖的范围更大6.可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来多方位、多平面显示图像。MIP通过选择合理的阈值范围突出血管影像,便于立体直观显示血管病变,清晰显示血管壁及腔内密度,显示细节较精细,同时对钙化显示最佳。CPR是MPR的改进算法,能在二维图像上多方位全程显示靶血管的管壁、管腔改变及内部血栓的密度、形态变化,对靶血管的显示比MPR更全面、更直观。层厚越薄、图像分辨率越高,CPR图像越清晰。CPR对靶血管显示清晰,但对靶血管以外的血管却无法显示。MPR能将血管在任意方向旋转,避免了其他组织结构的干扰,且可测量病变长度及血管腔狭窄程度。VR是含有物体内部结构的显示方法,能够做任意断面的剪切或进行内部透视观察,能更佳显示解剖学构造,有很强的三维空间感,能全程显示静脉血管的走行、分支。本组23例患者中,对于亚段及以下分支显示不太满意,余者均可明确诊断。

总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后处理技术好,其肺动脉血管造影能更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及分布,对于亚段及以下分支亦可部分显示,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参考文献

CT、MR血管造影 篇5

1 CTA成像技术要求

CTA是一种通过持续静脉注射碘对比剂, 同时使用高速CT扫描以获得连续数据进行血管图像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要获得良好的脑血管图像,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1 高速CT扫描机

为满足扫描速度, 必须使用高速螺旋CT机或宽体探测器CT机扫描;优质头部CTA图像必须同时满足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单位时间内扫描覆盖范围。文献报道16层及以上螺旋CT进行亚毫米扫描可以获得高质量3D-CTA图像[1,2,3,4,5]。

1.2 高压注射器

脑动脉成像要求对比剂注射速度快。一般患者CTA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要求3~5 ml/s, 注射时间及流率必须精确控制。

1.3 扫描延迟时间或扫描触发阈值

部分文献认为注射对比剂后延迟12~16 s扫描可获得良好的脑动脉影像[1]。对于不同患者, 由于个体差异存在, 往往难以获得稳定的扫描结果。目前, 较先进的CT多配备对比剂追踪监测技术, 多数学者认为将探测点置于颈动脉, CTA扫描触发阈值设定为100~200 HU可获得良好的脑动脉影像[1,2]。

1.4 原始图像的后处理

要获得真实良好的脑血管CTA重组图像, 图像后处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基本诊断基础或解剖基础知识, 进而选择最佳的重建方案以最佳角度显示病灶的全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容积再现 (VR) 适合显示脑血管病灶的整体三维形态, 但MIP受重组层厚影响难以显示迂曲、重叠的血管节段, 故MIP重建时易出现血管狭窄或增宽的假阳性结果;VR受重建阈值影响, 对于阈值以下病灶难以显示, 不能用之显示混合密度病灶的全貌;而多平面重建 (MPR) 及曲面重建 (CPR) 则适合用来显示病灶与脑动脉的细微解剖关系。因此在图像后处理过程中必须将多种重组方法进行结合, 给临床提供完整的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比如对于脑动脉狭窄或脑动脉瘤的患者, 除使用VR及MIP显示病灶的大体三维形态外, 还应使用MPR、CPR及血管拉直技术显示病灶的截面。

2 CTA成像优势

在脑动脉成像方面, 与DSA及MRA成像技术对比, CTA的临床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1 成像速度

因脑动脉病变如脑动脉闭塞、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其他危重患者, 此类患者往往难以承受长时间的影像学检查, 故高速影像学检查显得非常必要;MRA及DSA检查技术往往需要数十分钟的检查时间。以DSA为例, 为完全显示脑动脉分支的病灶, 必须分别对患者左右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成像, 而MRA检查要求患者至少在3~5 min内保持静止不动, 故MRA及DSA成像技术难以满足急重症患者或老年患者的成像需要。目前绝大多数螺旋CT能在10 s内完成全脑血管扫描, 故CTA检查在较大医院已成为脑血管意外的常规影像学检查;随着CT扫描速度的飞速提升, 部分先进的CT扫描机已可完成全脑血管及全脑灌注的一次性成像。以飞利浦公司256层CT为例, 其在1 min内可完成对全脑灌注成像, 在获得脑功能学图像同时, 其获得的15期图像可同时提供优质的类DSA动态图像, 可分别观察脑动脉及脑静脉影像。

2.2 成像安全性

DSA是一种有创介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进行脑动脉病变检查时可能造成血管痉挛或动脉瘤破裂, 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造影时注射的大量对比剂对于患者也具有一定危险性, 并且DSA辐射剂量远远高于CTA, 故临床常将DSA检查作为最后的检查手段。MRA虽然也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但由于其对于金属的成像敏感性, 故不适用于植入心脑血管支架或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成像。

2.3 脑动脉病变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长期以来, DSA成像一直是脑动脉病变的诊断金标准, 但近年来部分文献报道认为DSA在一些常见的脑动脉病变的诊断中不如CTA或MRA图像;例如在脑动脉瘤成像时, 如果动脉瘤壁出现较多血栓时, 则DSA图像对动脉瘤的大小、范围将会低估或者漏诊, 其原因在于DSA只能显示血管或病灶的内腔, 而对病灶周围结构不能显示[2,3]。MRA对于脑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7], MRA成像与血流状态有很大关系, 对慢血流区、涡流或湍流区血管节段成像不敏感, 且MRA空间分辨率较低, 故依据MRA图像对脑动脉狭窄常有过度诊断或漏诊较小病灶。文献报道其对脑动脉狭窄诊断的假阳性率达10%~20%, 过度诊断率达50%~60%[1]。CTA在显示脑动脉瘤时除可显示病灶的内腔外, 还可在原始图像、MPR及CPR重组图像上显示动脉瘤内的血栓及钙化灶[2,3];在颅脑动静脉畸形成像方面, 动态CTA或称4D-CTA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4], 目前, 新推出的飞利浦256层CT及东芝320层CT可以通过灌注成像模式实现对脑血管的动态显示, 可以直观显示供血动脉、迂曲血管团及引流静脉, 达到类DSA成像效果;同时, CTA对脑动脉病变如脑动脉狭窄及脑动脉瘤成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MRA为高。文献报道CTA对Willis环周围>4 mm的颅内动脉瘤敏感性可达92%~96%, 特异性达98%~100%[3];且CTA图像可以明确DSA显示不理想的动脉瘤瘤颈和载瘤动脉的情况。

2.4 随访及筛查

MRA价格较昂贵, 成像时间较长, 对于患者扫描要求较高;并且脑动脉病变如动脉狭窄或动脉瘤常需要通过植入支架、血管夹或进行碘油栓塞治疗, 这些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成像结果产生极大影响。DSA图像具有最好的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 但价格昂贵, 且是有创性检查, 难以用作随访及筛查工具。CTA价格较低, 扫描速度快, 对患者要求不高, 且其对脑动脉病灶成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DSA接近, 故称为脑动脉病变患者随访及筛查工具的首选。

3 CTA成像的不足及改良措施

3.1 CTA技术对于碘对比剂过敏患者不能应用, 对于此类患者可选择MRA成像;对于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进行CTA成像时必须慎重, 有条件者扫描后使用透析技术清除体内的对比剂。

3.2 钙化、脑动脉手术植入物或介入栓塞物因密度较高, 在CTA成像时常会出现硬化伪影, 对诊断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提高扫描KV或扫描角度可以改善成像效果, 但对于伪影难以消除的患者, DSA是目前唯一的成像选择。

3.3 CTA时间分辨率较低, 64层以下螺旋CT较难完成全脑血管的动态成像, 难以将脑动脉丛与脑静脉丛完整分离, 但新一代CT机如飞利浦256层CT、西门子双源CT及东芝320层CT等已逐渐克服该难题。

3.4 进行CTA成像, 尤其是多期成像, 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各公司逐渐推出不同改良方法的迭代计算方法, 可以在低辐射剂量获取图像数据改善信噪比。如飞利浦公司的iDOSE技术, 可以在原有剂量基础上降低50%~80%进行扫描, 通过iDOSE迭代算法计算后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类似的图像。

通过以上比较CTA与DSA、MRA的成像特点表明, CTA作为一种高速、无创的影像学成像技术, 可以应用于绝大多数脑动脉病变患者, 对于难以控制运动的急重症患者及老年患者更为适用。CTA对脑动脉病变显示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使其可以作为临床脑动脉疾病筛选及术后随访的工具。随着CT成像技术的进步, 3D-CTA成像将逐渐向4D-CTA及脑功能联合成像转变, 故CTA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并在一些方面超越DSA在脑动脉病变成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源统, 罗敏, 李阳, 等.脑动脉狭窄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J].放射学实践, 2009, 24 (3) :255-259.

[2]陈细香.64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12) :1532-1534.

[3]刘占川, 韩锦山.3D-CTA成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 18 (2) :85-93.

[4]Matsumoto M, Kodama N, Endo Y, et al.Dynamic3D-CT 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7, 28 (2) :299-304.

[5]Yoon DY, Lim KJ, Choi CS, et al.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16-channel multi-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volume-rendered images and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7, 28 (1) :60-67.

[6]刘崎, 陆建平, 王飞, 等.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 (3) :238-242.

CT、MR血管造影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查对象

自2011.01~2011.07对220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其中男137例, 女83例, 年龄35~76岁 (平均55) ;冠状动脉169例, 头颈部血管36例, 下肢动脉15例。

1.2 设备及造影方法

东芝64排AQUILION螺旋CT, 团注65-120 mL对比剂+35 mL生理盐水, 流速4.3-5.0 mL/s, 延时15-30 s, 采用实时跟踪技术, 应用SURESTART低剂量技术。通过连续式监控感兴趣区的对比度、测定该区的CT值, 较准确的判断扫描触发时间与血管充盈时间。

1.3 造影剂名称:

冠脉造影采用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公司生产的碘比乐造影剂, 其他均用欧苏300/100mL, NEMOTO双筒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脉留置针高压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造影剂用量及参数见表1。扫描参数见表2。

2 结果

2.1 评片标准, 采用双盲法, 分别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来鉴别图像质量等级, 根据冠状动脉CTA显示血管的情况将其分为三个级;优, 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主干、对角支、钝缘支、锐缘支、血管均可显示, 边缘清晰光滑。肝、肾、脑、肺动脉血管均显示在四级以上。良, 上述血管均可显示, 但边缘稍模糊。差, 以上血管仅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主干可显示、其他分支显示差, 出现错层, 不连续。

2.2 201例血管造影分别为, 心脏169例、优级60%, 良为35%, 差级为5%。头颈部36例、优级80%, 良为14%, 差级为8%。下肢动脉15例、优级60%, 良为20%, 差级为20%。

3 讨论

3.1 穿刺静脉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通常CTA造影穿刺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 使用18-20G的穿刺针, CTA造影要求造影剂注射时流速达4-5 mL/s, 压力会达到190-200PIS, 由于注射速度快、压力大, 所以注射对比剂时要选择较粗的肘静脉血管, 尤其对于老人和血管本身病变以及化疗的病人, 由于血管又细又脆, 如果选择不好当高压快速注射时, 容易造成血管破裂使造影失败, 所以正确选择静脉血管尤为重要。

3.2 造影剂流速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CTA的图像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 包括CT扫描参数设定, 对比剂的浓度以及对比剂的注射流率等流速是保证CTA血管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 由于流速不够, 压力减小会导致造影浓度低, 血管充盈差, 图像质量下降, 特别是远端血管的显影欠佳。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血管压力和满意的图像质量, 关键是看能否按设定的流速注射造影剂, 压力够了, 流速达到了, 注药的管路通畅了, 是保证造影剂顺利注入血管的首要条件, 除血管因素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高压注射器连接管路的粗细, 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 开始笔者在造影时把压力限制在200PIS以内, 注药时经常出现压力过高报警信号, 但血管显影浓度还是不够, 后来发现高压注射器的连接管内径细是造成流速低, 对比剂浓度淡的主要因素, 只有加大高压注射器连接管内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此连接管内径由原来1.5 mm提高到2.5 mm, 这样一来, 造影剂注射的速度由原来的4 mL/s提高到5 mL/s, 压力由原来的200PIS以上下降到130―190PIS, 造影血管浓度提高了, 血管的CT值均大于400HU, 造影图像质量也相应提高了, 所以要保证理想的血管图像, 选择适合的高压注射器连接管非常重要。

3.3 扫描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ma、fov、层厚、螺距, 通常病人体重在80 kg以下, 使用120 kV、 300 mA, 体重超过80 kg用135 kV、350 mA。其他因素:呼吸及运动也是造成血管伪影的重要因素。

3.4 延时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延迟时间至关重要, 确保动脉期内注射造影剂, 峰值期内完成扫描是保证检查成功的关键。CTA造影通常延时15 s左右, 在高压注射器注药5 s后开始监视扫描, 根据笔者的经验, 总延时一般为15-20 s。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如心率、心输出量、循环时间和代谢率不同, 对每个个体来说动脉达到强化高峰时间必然存在差异。如果延时掌握不好, 会直接造成对比剂在血管内未充盈或充盈不佳时就开始扫描, 使扫描曝光时间延长, 病人增加不必要的X线照射剂量, 同时血管CT值下降, 图像质量下降影响诊断。

总之, 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受穿刺静脉、造影剂流速、扫描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是提高图像质量的根本保证。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动脉血管CTA患者的影像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201例血管造影分别为, 心脏169例、优级60%, 良为35%, 差级为5%。头颈部36例、优级80%, 良为14%, 差级为8%。下肢动脉15例、优级60%, 良为20%, 差级为20%。结论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受穿刺静脉、造影剂流速、扫描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动脉闭塞性疾病

参考文献

[1]郭文力.中国医院采购指南.2005下:31

[2]王化王伟唐光健[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 (3) 315-317

[3]刘学静, 王洪波.多层CT后处理图像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 (1) :72

[4]蒲红付凯.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1) ;23-26

CT、MR血管造影 篇7

关键词: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价值

近几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对于控制脑血管疾病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黄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 但此种检查方法易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 而且检查环境要求严格, 费用较高, 限制了其临床推广使用[2]。64排螺旋CT不仅检查费用亲民, 而且显像清晰, 可用于脑动脉的诊断和筛查, 因此诊断价值值得肯定。为进一步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该院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 入选病例均从该院神经内外科中随机选取, 且DSA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变, 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等常规脑血管病变症状。其中, 男性患者37例, 女性患者33例, 年龄在27~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5.36±12.8) 岁。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CT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该组70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扫描参数:探测器64 mm×0.5 mm, 扫描层厚0.60 mm, 管电压120 k V, 螺距1.2。对70例患者均由主动脉弓扫描至头顶, 选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经患者上肢静脉注入, 对比剂浓度370 mg/m L, 剂量60~80 m L, 对比剂注射速度3~5 m L/s, 生理盐水注射速度3~5 m L/s。注射完毕后首先扫描患者头颈部, 获取CT平扫图像, 待延迟至动脉期自动获取动脉期CT平扫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方法:行经肘前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插管, 加压快速注射造影剂, 采集图像资料。

1.2.2 图像处理方法

将获取的平扫图像及相关造影像数据传至扫描仪工作站进行后期图像处理, 综合运用仿真内镜技术、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处理。

1.2.3 影像诊断方法

由主治医师负责对70例患者的重建图像进行数据处理, 由另外两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协助其进行图像分析, 并做出诊断报告, 对出现争议的影像病例由科主任共同会诊, 并将所有诊断报告交由科主任审核, 审核完毕后作出最终诊断报告。

1.3 观察项目

统计该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CT影像结果, 并将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扫描仪显像情况和诊断符合率[3]。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显像情况分析

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经64排螺旋CT扫描仪检查, 有67例显像成功且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一致, 其中, 单纯脑动脉瘤28例, 脑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13例, 单纯脑动脉狭窄9例, 脑动脉瘤合并脑动脉狭窄8例, 动静脉畸形9例, 见表1。

2.2 诊断符合率对比

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相比, 诊断符合率相近,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2例患者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不同, 1例患者因运动伪影造成显像模糊, 见表2。

3 讨论

3.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应用的局限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血管造影片上的软组织与骨影像消除, 仅突出血管的一种摄影技术[4]。DSA自70年代应用于临床诊断以来, 因其诊断可靠性被奉为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DSA不仅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颈内动脉和颅内大血管等, 还可测定动脉血流量, 尤其是在动静脉瘤中的定位诊断效果更佳, 因此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客观依据[5,6,7]。虽然DSA诊断结果可靠, 但并不适合所有脑血管疾病患者, 下列人群属于禁忌症患者: (1) 对造影剂有过敏反应者; (2) 合并严重高血压, 舒张压>110 mm Hg者; (3)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4) 近期出现心律不齐或心力衰竭者; (5) 甲状腺机能亢进者; (6) 血糖不稳定者, 正是因为上述禁忌症才阻碍了DSA技术的进一步推广[8,9]。此外, 行DSA检查时, 需要在导管室无菌环境下操作, 一些基层医院则不具备相关条件设施。DSA检查过程中易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创伤, 存在检查风险, 而且诊断费用高昂。上述种种因素使得DSA虽然诊断结果可靠, 但仍然得不到大范围推广使用。

3.2 CT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和多层螺旋CT容积采集技术的发展, CT血管造影技术 (CTA) 得到推广使用。CTA与DSA相比, 在诊断费用和操作方法上均具有显著优势, 且可以用于脑动脉血管的临床筛查[10,11,12]。CTA临床上又被称为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检查前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血管里, 由于血管内造影剂的密度较高X线通过率不同, 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显示患者血管病变情况[13]。CTA中所普遍采用的显影剂为碘试剂, 碘试剂过敏病例临床上比较少见, 即使出现碘试剂过敏患者也可以采用二氧化碳代替作为造影剂。CTA检查结束之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后期图像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扫描仪工作站的仿真内镜技术、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技术, 关于诊断结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负责做出诊断报告。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 血管造影术已成为介入治疗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 CT血管造影技术不仅在头颈部脑动脉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心脏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4]。关于CT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确切证实, CTA不会诱发颅内出血, 与脑血管造影相比更加安全可靠。CT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动脉瘤

CTA是筛查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对于高度疑似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CTA诊断可及早确诊, 并全面显示各动脉瘤的形状、瘤顶方向瘤与周围骨结构关系, 在手术治疗前进行CTA诊断可显示动脉瘤切口, 帮助模拟手术路径。

3.2.2 动静脉畸形

CTA可完整显示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团结构, 成像清晰度远远高于其他诊断方法。

3.2.3 脑肿瘤

CTA可显示脑肿瘤邻近血管的移位、压迫、闭塞情况, 对于血运丰富的脑肿瘤, 还可借助最大强度投影重建瘤内血运情况。借助表面阴阳显影可重建瘤内粗大血管的通畅度, 并采用旋转、切割方式帮助临床医师模拟肿瘤切除过程, 对于评估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可弥补神经内窥镜技术的不足。

3.2.4 大动脉狭窄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比, CTA可对65%以上的颅内大动脉狭窄做出诊断, 且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3.3 64排螺旋CT机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机采用新一代高毫安大功率输出球, 有64排探测器, 扫描速度远远高于普通CT机, 时间分辨率也明显提升, 最薄扫描层厚度仅为0.64 mm, 是当前世界范围内CT机所能达到的最薄层厚, 因此可以获得优质的脑动脉CT图像。64排螺旋CT机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破传统CT技术, 可以沿人体长轴匀速旋转, 扫描轨迹呈不间断的容积扫描。在CT扫描显像上, 可进行任意平面的三维立体重建和器官表面重建, 帮助医师更加直观详细的了解患者脑血管病变细节和解剖关系。64排螺旋CT机作为当今诊断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医疗仪器, 具有无创、精确、高效、全面、立体等特点, 为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筛查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检查方法。此外, 64排螺旋CT机不仅可以用于脑动脉形态学检查, 还可用于功能学检查, 如在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 可显示早期脑缺血病灶。64排螺旋CT机与传统螺旋CT机相比, 在脑血管诊断中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3.1扫描纵轴覆盖范围增加

64排螺旋CT机以亚毫米高空间分辨率为基础, 可大幅度提升纵轴扫描覆盖范围, 真正实现了容积VCT薄层扫描, 不仅可以实现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等多平面三维图像重建, 还可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方向调整, 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病灶解剖结构和病变细节。

3.3.2 时间分辨率提高

64排螺旋CT机每周旋转时间可缩短至0.33 s, 可在20 s内完成全部扫描, 患者接受的射线量也显著减少。扫描时间的缩短必然使相应对比剂的用量减少, 在增强扫描中, 传统螺旋CT机需要维持60 s 2 m L/s的注射速率, 所需对比剂总量为120 m L, 但64排螺旋CT机在同样注射速率下, 仅需要60 m L的对比剂即可。

3.3.3 成像软件更加完善

扫描结束后需要对采集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64排螺旋CT机既可以对采集图像进行常规处理, 又可以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统一处理, 并能通过重建阈值的方式实时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重建容积再现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患者瘤颈和狭窄部的形态, 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可以显示血管壁和狭窄部有无血栓形成, 此外, 曲面重建技术可以追踪显示脑血管行程和重叠血管影像。正是基于其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功能, 才能帮助医师获得详细的诊断资料。

3.4 研究结果分析

CT、MR血管造影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6-02~2010-04共10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VCTDSA资料,其中6例患者复查1次,7例复查2次,总共124个VCTDSA检查,95个头部VCTDSA,29个头颈部联合VCTDSA。104例患者中,男80例,女24例;年龄14~81岁,平均(42.6±8.9)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摔伤、跌伤、异物伤等。

1.2 CT扫描

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V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250~335m A,旋转速度0.4s,Pitch 0.531,视野(FOV)18cm×18cm~24cm×24cm,矩阵512×512,层厚5mm。DSCTA检查程序:患者头部置于头架上,用18~22G针头于肘正中静脉穿刺,连接高压注射器,小剂量团注优维显(370mg I/ml)20ml,流速4.0ml/s,以15ml生理盐水冲管。以鞍上池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得到造影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确定扫描延迟时间。扫描结束后5min,固定患者头部,同时获得空间位置相同的头颅平扫和增强扫描,头部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联合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对比剂以同样速度注射60~80ml,以20~30ml生理盐水冲管。

1.3 图像后处理

将原始数据重建为层厚和层间距为0.625mm的轴位图像传输至ADW 4.2后处理工作站。(1)利用Add/Sub软件,用重建后的增强图像减去平扫图像,得到剪影的原始数据;(2)用重建后的平扫数据,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方法[6]显示颅骨;用重建后的增强图像进行有骨结构的传统CT血管成像(CTA)图像重建;用剪影的原始数据进行去骨的脑血管重建,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并局部小视野显示病变或可疑血管。1.4观察指标由2位神经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重组图像,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解决。观察内容:创伤性脑血管损伤:(1)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瘘口部位、大小及引流静脉扩张显示;(2)静脉窦损伤的部位和表现;(3)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4)其他创伤性脑血管损伤的表现。创伤后继发性脑血管改变:(1)动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表现;(2)脑血管痉挛的部位、范围和程度;(3)脑血管推压改变;(4)静脉扩张。随访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2 结果

2.1 创伤性脑血管改变的VCTDSA表现

创伤性脑血管改变在VCTDSA后处理图像上主要表现为TCVI以及创伤后继发性脑血管改变。

本组中TCVI:(1)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5例,表现为海绵窦扩大并提前显影,颈内动脉与海绵窦间可见瘘口,直径1.5~7.0mm,眼上静脉、内眦静脉、面静脉、岩上窦、岩下窦、大脑中静脉、基底静脉等扩张迂曲、眼外肌肿胀增粗、眼球突出等(图1);(2)静脉窦损伤4例,位于颅骨凹陷性骨折或线性骨折下方静脉窦,表现为静脉窦旁血肿形成或血池样强化条片影(图2);(3)创伤性颅内动脉瘤4例,2例位于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面积分别为1.1mm×5.9mm、6.2mm×4.7mm;1例位于大脑前动脉远端分支,面积4.9mm×2.9mm;1例位于右侧颈内动脉C4段,面积8.0mm×3.9mm,动脉瘤瘤颈较宽而无明显瘤蒂,瘤体多位于载瘤动脉一侧,动脉瘤轮廓不规则,呈葫芦状(图3)。

创伤后继发性脑血管改变:(1)右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1例,表现为血管腔内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填充,增强后无强化,血管纤细、断续显影(图4);(2)脑血管痉挛5例,表现为病变血管多发节段性粗细不均,呈串珠状,严重者血管成像时不显影(图3);(3)脑血管压迫、推移9例,表现为血管被临近血肿、肿胀脑组织等推移,血管本身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4)静脉扩张1例,表现为静脉异常扩张增粗,相应引流区域有脑挫裂伤等病变(图5)。

2.2 随访结果

本组104例患者中,共13例行VCTDSA复查1次或2次,10例为TCVI患者;3例初次VCTDSA和随访,脑血管未见明显创伤性改变。6例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后VCTDSA随访瘘口栓塞完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栓塞术后VCTDSA随访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创伤性动脉瘤形成;另外3例创伤性动脉瘤中1例进行动脉瘤夹闭手术,2例保守治疗,均愈合。静脉窦损伤均未积极干预,采取保守治疗后,随访愈合。

3 讨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创伤性脑血管改变的“金标准”,而且是治疗手段之一,但适应证、设备要求、费用昂贵等限制了其在急诊及筛查TCVI的应用。由于重症外伤患者常用的通气监护设备为金属材质,不能行MR扫描;检查及成像时间较长,难以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血流依赖的时间飞越法扫描对TCVI的敏感性低[1,7],限制了磁共振血管造影在急诊TCVI的广泛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由于颅骨的声衰减作用,显示邻近颅骨、椎管内血管较小的病变比较困难,其诊断TCVI敏感性低,漏诊严重,不能充分筛选TCVI患者[8]。

VCTDSA对常规平扫及增强的轴位数据进行重建,获得颅骨MSCT三维重组图像、脑实质多平面重组图像、传统CTA图像、骨减影脑血管图像,提供颅骨、脑实质、脑血管信息更全面,减影后的图像排除颅骨干扰,提高血管病变的检出率[9],可作为颅脑损伤的一站式筛查方法。此外,利用VCTDSA筛查TCVI可极大地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能,敏感性高,CTA与DSA在TCVI患者自入院到明确诊断所需时间分别为(2.65±3.3)、(31.2+41.1)h,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8%、15.2%,两者有显著差异[3,4]。与传统DSA比较,CT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7.7%、100%、100%、99.3%和99.3%[10]。随着多种后处理技术的发展,VCTDSA可以一站式、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是诊断和随访创伤后脑血管改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本组中VCTDSA检出15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例经DSA证实并手术,6例术后VCTDSA随访复查未见瘘口残留或复发;6例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未行手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多为高速分流、直接分流,瘘口一般不会自愈闭合,需早期手术治疗[11,12],本组未发现自愈病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形成时间不确定,因此,行脑血管造影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采用便捷、经济、低风险的方式进行随访则很有必要。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瘤壁较一般颅内动脉瘤壁薄弱,破裂风险更高,破裂后致死、致残率高,目前尚未见自愈病例的报道[13,14,15],应早期积极手术治疗。本组4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均未破裂,但仅1例行手术夹闭,2例随访发现自愈,1例失访。颅骨凹陷性骨折或线性骨折跨越静脉走行区容易导致静脉损伤及大的颅内血肿,需要密切随访,部分可吸收自愈,若出血继续增大或临床表现恶化则需手术干预[16]。本组中4例创伤性静脉窦损伤均未行手术干预,其中2例行VCTDSA复查病变自愈。

创伤后继发性脑血管改变如脑血管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均需要积极溶栓、抗凝、解痉等相应治疗,VCTDSA可以监测治疗效果。随着颅内血肿的吸收,脑血管推移或压迫性改变多可以恢复。但外伤后需注意脑血管血栓形成的可能,以便及时溶栓治疗。

CT、MR血管造影 篇9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螺旋CT血管造影; 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18-02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方法学研究的进展,使得多种影像学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地位逐步趋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对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的方法选择也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来我院诊治的患者74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22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47.43±14.35岁。对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符合正态分布。

1.2方法

1.2.1扫描仪器和对比剂:(1)仪器:4排螺旋CT。(2)CT工作站:Veatry2工作站。(3)对比剂: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00或优维显300。

1.2.2扫描条件与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CT平扫,然后增强扫描,平扫常规从肺尖到肺底,CTA检查从肺底到肺尖进行。技术参数:层厚及准直3mm,螺距5.5,矩阵512×512,管电压120KV,管电流140mAs,FOV400mm,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欧乃派克300或优维显300),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或前臂静脉注入,注射速率3.0ml/s。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延时10~20秒后扫描。上述患者经过治疗后,行重复检查,扫描方式同上。扫描后采用1mm层厚重建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成像(VRT)等后处理技术与轴位图像的综合分析。

1.2.3图像观察与分析: MSCT扫描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连续观察,以轴位图像为主,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等辨别肺动脉栓塞的部位。由两位主治医师和一名研究生共同阅片。观察图像时,窗宽350~400HU,窗位50~60HU。观察者记录下主肺动脉,肺动脉干,叶、段、亚段肺动脉及5级以下肺动脉的分支。并将肺动脉的显示程度分为3级:显示清楚、显示不清、未显示。显示清楚:动脉内对比剂分布均匀、无运动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伪影、观察者能明确判定有或无肺动脉栓子;显示不清:肺动脉虽然可见,但由于运动伪影、放射伪影、部分容积效应、对比剂浓度低或分布不均等原因,观察者不能确定有无肺动脉栓塞。若肺动脉显示清楚,则观察有无肺动脉栓子,栓塞的部位,PE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记录以上观察数据。对入选病例进行影像学评估,按照其对比剂在肺动脉管腔的充盈缺损情况分成五型:Ⅰ型:管腔中心充盈缺损。Ⅱ型:锐角附壁充盈缺损。Ⅲ型:钝角附壁充盈缺损。Ⅳ型:蜂窝状充盈缺损。Ⅴ型:管腔完全阻塞无充盈。比较各型PE治疗疗效上的差异。

1.2.4中西医结合治疗[1,2]:中药内服:根据中医辨证气虚阳脱型选用补气固脱汤(处方组成:太子参10g,黄芪12g,白术12g,鹿角胶9g,南沙参10g,明党参10g),水煎急灌服。血瘀湿热型用祛湿活血汤(处方组成:虎杖15g,金钱草15g,郁金15g,西红花12g,川芎12g,跑山甲15g,川牛膝12g)水煎服,日一剂。

溶栓疗法:尿激酶10~50万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日一次,连续应用5~7天,总量在200~300万u。

抗凝治疗:利用肝素500~700U/h持续静脉滴注,持续24h,维持3天。肝素治疗的第3天加用华法令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使其APTT延长1.5~2.0倍,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弱。

活血化瘀中成药静脉滴注:血栓通8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日一次,15天一疗程;或取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络泰等任何一种静脉滴注。

抗感染治疗:合并发烧者配合抗生素静脉滴注。

本组治疗最短8天,最长2个月,平均42.7天。肺栓塞的症状一般10~20天消失,为了稳定病情可以继续治疗20天左右。治疗2~3周后复查CTA。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45例PE患者治疗前后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变化情况,各型充盈缺损患者疗效对比采用计数资料的χ2检验、校正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当P>0.05时表示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当P<0.05时表示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当P<0.01时表示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CTA判定治疗有效标准[3]: 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消失或形态改变致最大厚度缩小超过20%,则为溶栓有效组。如果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无明显变化或最大厚度缩小不足20%,则为溶栓无效组。

2.2MSCTA直接征象: 图像处理采用Veatry2软件工作站,对所有受检病例观察以轴位图像为主,并结合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等辨别肺动脉栓塞的位置横断面图像仍是最佳的显示栓子的图像,因为大多数肺动脉是纵向走行的,横断面能够很好地显示其内的中心型或是边缘型栓子。仅上叶前段、中叶及下叶背段走向近似横行,因为容积效应,横断面图像诊断有困难,需要MPR来更好地显示栓子。MPR可以任意角度、任意方位地显示肺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是最常用的重建方法,其对水平走向的肺血管栓塞的诊断起重要作用;MIP图像的立体感强,对肺血管树的完整形态及血管连续性走行显示较为满意,可以显示周围分支的截断图像,但其受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和扫描延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肺动脉栓子的检出中具有同等价值;VR影像由于考虑到了容积数据内所有的像素,能够准确地反映充盈对比剂的血管结构,可观察复杂解剖关系,是真正的血管三维实时重建技术[4],但由于心脏、上腔静脉的干扰,使其在肺动脉的显示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合理地利用MSCTA的后处理技术是诊断PE的关键所在。MSCTA诊断PE的依据是肺动脉及其分支内的对比剂充盈情况,本研究按照对比剂在肺动脉管腔的充盈缺损情况分成五型:Ⅰ型:管腔中心充盈缺损:栓子漂浮于血管内,周围有对比剂环绕,长轴面呈"轨道征",横轴面呈"靶征";Ⅱ型:锐角附壁充盈缺损:凸向腔内的附壁性充盈缺损与血管壁呈锐角;Ⅲ型:钝角附壁充盈缺损:凹向腔内的附壁血栓与血管壁呈钝角;Ⅳ型:蜂窝状充盈缺损:充盈缺损填充肺动脉管腔横断面大部分,为对比剂分割,呈蜂窝状;Ⅴ型:管腔完全阻塞无充盈:肺动脉分支完全阻塞,其远端血管无对比剂充盈74例患者行MSCTPA扫描共检出205支叶肺动脉栓塞,其中左和右肺动脉干64支,右肺上叶18支,右肺中叶28支,右肺下叶48支,左肺上叶5支,左肺下叶42支。统计显示发生于右肺下叶栓塞的比例较高,约23.4%,其次为左肺下叶约占20.5%,发生于左肺上叶的最少,仅占了2.4%。发生于双下肺的栓塞较双上肺明显增多,发生于双下肺的栓塞共占43.9%。发生于右肺的栓塞比左肺的要多,右肺共计131支,占63.9%,左肺共计74支,占36.1%。发生于右肺动脉干占18.1%,而左肺动脉干占13.2%。

3讨论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据欧美国家的初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我国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曾将肺栓塞视为少见疾病,但据国内部分医院的初步统计和依临床经验估计,在我国肺栓塞绝非少见病,而且近年来其发病例数有增加的趋势[5]。

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长期卧床、静脉淤血、手术创伤、分娩、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此外,还有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羊水及感染性栓子等。严重脱水、肥胖、活动过少、贫血、服用避孕药等亦可成为肺栓塞的诱因。北京阜外医院等21家医院报告肺血栓栓塞症297例,138例(48%)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国内另一组由35家医院参与的多中心研究,分析了75140例周围血管病患者,其中50%~70%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本研究中74例患者中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史者39人,占52.7℅,其他伴随疾病例数分别为外伤及各种手术14例(18.9℅),骨折5例(6.8℅),慢支3例(4.1℅),高血压3例(4.1℅),冠心病5例(6.8℅),脑梗塞3例(4.1℅),恶性肿瘤1例(1.4℅),充血性心衰1例(1.4℅)(见表3)。由此可见,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侯玉芬,程志新,许心,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33例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6):430-431.

[2]李念虎,李昭辉,金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13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48-449.

[3] 陈广,马大庆,贺文,等.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与溶栓效果的对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0):1069-1071.

[4] Goodman LR, Lipchik RJ, Kuzo RS, et al. Subsequent pulmonary embolism: risk after a negative helical CT pulmonary angiogram-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scintigraphy[J].Radiology,2000;215(2):535-542.

CT、MR血管造影 篇10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2%~7%左右。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介入术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前对动脉瘤的形态参数进行测量,特别是瘤径和载瘤动脉的精确测量,有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对预后的评价[1]。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MR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特别是3D-DSA技术,仍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3D-CTA和3D-DSA影像资料,以对比二者在测量动脉瘤形态参数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收治的行CTA和DSA检查的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5.6±14.7)岁。37例均以突发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22例伴有单侧肢体偏瘫、13例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7例中33例单发动脉瘤、4例为多发(2个)动脉瘤。对破裂动脉瘤进行测量分组,多发动脉瘤仅测量破裂责任动脉瘤,共37个破裂动脉瘤纳入研究,依据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2(international study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2,ISUIA-2)分类法,按最大径将其分为>7 mm(共11个),≤7 mm(共26个)两组分别进行测量比较。

1.2 CTA扫描方法

采用Philips 16排CT(Brilliance CT),扫描参数:120 k V,250 m A,准直16×0.75 mm,螺距0.938,层厚0.9 mm,层距0.45 mm,旋转时间0.5 s,图像范围250 mm×250 mm,矩阵512×512。选取右肘前臂静脉注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选取主动脉弓下层面降主动脉,触发阈值150 HU,对比剂选用碘普罗胺370(370 mg I/ml)70~90 ml,流速5 ml/s,之后相同流速注入生理盐水20 ml。将扫描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tation,EBW4.5)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3D-CTA重建。

1.3 DSA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3 d内完成DSA检查,采用Philips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Allura Xper FD-20)。常规采用右侧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选择双侧颈动脉与双侧椎动脉,对比剂选用碘普罗胺370,颈内动脉流速3 ml/s,总量6 ml,椎动脉流速2 ml/s,总量5 ml。常规DSA后发现可疑动脉瘤后再行3D-DSA采集,校准头颅正侧位均位于图像中心,将C臂位置至于左前斜100°、头足0°位,长按曝光按钮采集47帧图像/s,传输至工作站(AW3.1)重建3D-DSA图像。

1.4 动脉瘤参数测量

参考Dhar等[3]的测量方法,在3D-CTA和3D-DSA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瘤体最大径(maximum height,Hmax;瘤顶部任何一点与瘤颈平面中心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瘤体高度(height,H;动脉瘤顶点与瘤颈平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瘤径(diameter,D)、长宽比(aspect ratio,AR=H/D;瘤体高度与瘤颈的比值)、大小比值(size ratio,SR;瘤体最大径与载瘤动脉平均直径的比值)和动脉瘤倾斜角度(aneurysm inclination angle,AA;动脉瘤最大径与载瘤动脉夹角)。见图1、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脉瘤发生的基本情况

3D-CTA与3D-DSA在发现动脉瘤数目方面一致,本组3D-CTA与3D-DSA均无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发生。37例中33例单发动脉瘤、4例为2个动脉瘤,共诊断动脉瘤41个;其中,颈内动脉瘤4个(见图3、4)、前交通动脉瘤17个、后交通动脉瘤14个(图5、6)、大脑中动脉瘤2个、基底动脉瘤3个、小脑后下动脉瘤1个。全部37个破裂动脉瘤3D-CTA测量:Hmax=(5.89±2.91)mm、H=(5.66±2.88)mm、D=(3.5 3±1.7 1)m m、A R=1.5 9±0.3 1、SR=2.13±0.56、AA=(108.26±13.08)°;3D-DSA测量:Hmax=(5.73±2.94)mm、H=(5.53±2.91)mm、D=(3.45±1.73)mm、AR=1.57±0.30、SR=2.11±0.57、AA=(108.16±12.91)°。

2.2 测量参数比较

大于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3D-CTA测量参数Hmax、H、D、AR、SR、AA值与3D-DSA测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小于等于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3D-CTA测量参数Hmax、H、D值均大于3D-DSA测量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SR、AA值与3D-DSA测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DSA组比较,P<0.05。

注:†与DSA组比较,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占51%~85%,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造成的局部血管壁损伤,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多分布在Willis环分叉部,以前、后交通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等前循环部位多见[4]。动脉瘤破裂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死率较高,首次出血的致死率可达35%,而再次出血的致死率则可达60%~80%[5]。

术前对瘤体大小的测量以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的明确对于选择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若动脉瘤直径>25 mm并产生明显占位效应的应选择动脉瘤夹闭术;而对体积相对较小的动脉瘤,特别是瘤顶/颈比例≥2或瘤颈<4 mm,应优先选择血管内治疗;3D-CTA则能够明确显示动脉瘤与颅骨的位置关系,对于动脉瘤位置深、暴露困难的,如位于后循环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应优先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6]。对于论证多发动脉瘤破裂责任动脉瘤以及非破裂责任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也主要依赖于形态学的评价。普遍认可的是随着瘤体的增大破裂的风险越大,李剑秋等[7]的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界瘤体长度、瘤颈宽度和AR值分别为3.65 mm、3.35 mm和1.135,大于这些临界值的动脉瘤破裂风险将显著增高。本组病例CTA组H m a x=(5.8 9±2.9 1)m m,D S A组H m a x=(5.73±2.94)mm;CTA组D=(3.53±1.71)mm,DSA组D=(3.45±1.73)mm;CTA组AR=1.59±0.31,DSA组AR=1.57±0.30,均超出相应的临界值,也证明破裂动脉瘤具有此共性。

普遍认可的是,DSA检查仍是目前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特别是3D-DSA技术能够多角度显示血管解剖结构,有效地弥补了过去2D-DSA技术的不足,能够更全面准确的显示瘤体、瘤径及载瘤动脉的结构[2]。CT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瘤的诊断,但以往的研究认为除扫描条件外,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及内部结构均影响病变的显示,特别对于≤3 mm的微小动脉瘤CTA易发生漏诊的可能[8]。但付凤丽等[9]对232例微小动脉瘤的研究认为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可达到98.3%、97.4%和98.2%,与DSA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0.927),认为CTA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本组研究中37个动脉瘤中有5个Hmax<3 mm,CTA诊断动脉瘤数目与DSA一致,并无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的发生,也符合此观点。动脉瘤的形态学测量包括Hmax、H、D、AR=H/D、SR和AA等参数的测量[3],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这两种方法测量所得数值是否存在差异性。本研究对3D-CTA和3D-DSA两种方法测量动脉瘤形态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7 mm的动脉瘤,在Hmax、H和D 3个测量数据方面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3D-CTA测量数据大于3D-DSA的情况;而对于>7 mm的较大的动脉瘤,这3个测量结果的影响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与3D-CTA采用VR重建方式的阈值设定有关,本组数据采用EBW4.5工作站HEAD-NECK CTA默认重建阈值为187HU,而阈值的大小设定直接影响到3D-CTA状态下动脉瘤的测量,特别是对于较小的动脉瘤影响较大,理想状态下应调整重建阈值使得二者接近,但受造影剂注入速度与浓度、扫描触发阈值设定及个体循环时间差异等因素影响,临床实践中较难实现。同时本组研究表明与动脉瘤的大小无关,3D-CTA和3D-DSA在AR、SR和AA的测量方面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AR、SR均为比值计算,推测比值计算有效的降低了二者测量的误差。动脉瘤倾斜角度(AA)的测量主要适用于侧壁动脉瘤,AA的测量不受CTA或DSA方面的影响。AA与动脉瘤入射夹角(inflow angle,IA)一致,Baharoglu等[10]的研究发现破裂组动脉瘤IA为(124.9±26.5)°明显大于未破裂组(105.8±18.5)°,但本组病例AA值[(108.26±13.08)°/(108.16±12.91)°]与其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组病例缺乏未破裂组的对比,故本研究尚不能支持AA值对动脉瘤是否破裂的判断价值。

据此临床应用CTA进行测量诊断颅内动脉瘤实践中,对于≤7 mm的动脉瘤应注意Hmax、H和D存在测量误差的可能,而建议采用AR、SR和AA的测量值进行破裂动脉瘤的认定或对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价。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微小动脉瘤病例数不充分未将其进行分组比较,同时对3D-CTA和3D-DSA重建角度未进行统一,也一定程度影响所测数据的客观性。

总之,CTA在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方面价值与DSA相当,但对于较小的动脉瘤需注意与DSA之间的测量偏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神经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学组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9):3093-3103.

[2]穆民,李维民.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103.

[3]Dhar S,Tremmel M,Mocco J,et al.Morphology parameters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rupture risk assessment[J].Neurosurgery,2008,63(2):185-196.

[4]Vlak MH,Rinkel GJ,Greebe P,et al.Trigger factors for ruptur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and aneurysm characteristics[J].J Neurol,2012,259(7):1298-1302.

[5]van Gijn J,Kerr RS,Rinkel GJ.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Lancet,2007,369(9558):306-318.

[6]车东方,刘云会.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7):14-16.

[7]李剑秋,陈莉,姚开情,等.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及破裂风险CTA评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5):1552-1555.

[8]Westerlaan HE,van Dijk JM,Jansen-van der Weide MC,et al.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T angiography as a primary examination tool for diagnosi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adiology,2011,258(1):134-145.

[9]付凤丽,陈伟建,杨运俊,等.多层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3):229-233.

上一篇:考核机制下一篇:测试软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