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肺血管造影

2024-10-15

CT肺血管造影(共10篇)

CT肺血管造影 篇1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 漏诊及误诊情况严重, 其原因多是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应用不足所致。近年应用多排螺旋CT开展的CTPA扫描技术使该病诊断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 有替代肺动脉造影的趋势。作者现根据经CTPA确诊的50例PE病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发病时间均在10 d内, 男性29例, 女性21例, 年龄24-96岁, 平均65.7岁。4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1例突发晕厥伴有头晕, 基础病为下肢静脉血栓17例, 咯血及发热16例, 仅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11例, 肿瘤术后5例, 其中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伴氧分压减低22例。

1.2 方法

使用GE64层螺旋CT, 层厚0.625 mm, 370 mg/ml优维显50 ml、生理盐水40 ml, 以4 ml/s速率经双管高压注射器注射, 自动团注触发技术 (automated bolustriggering) 设定延迟时间, 激发阈值定位100-110HU, 全肺扫描。通过容积重建 (VRT) 、曲面重建 (C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后处理技术。

2结果

50例患者出现按肺叶、肺段分布的缺血性改变14例, 其中肺梗死1例, 表现为肺段楔形实变影;肺叶、肺段局限性不规则实变影、磨玻璃影、马赛克征13例;以上经CTPA扫描均位于栓塞血管分布区。36例表现为肺内正常、肺间质纤维化、无明确规律分布的渗出及实变影等, 以上表现不具特征性, 较难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改变区分。

3讨论

PE多因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后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所引起[1]。大多数栓子来自下肢静脉的血栓, 主要病因是由于久病卧床、妊娠、心功能不全等, 多数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病理上肺栓塞多累及肺动脉叶、段级及以下分支, 多为双侧、多支血管发病[2]。PE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 (1) 血管内充盈缺损:可表现为中心性及附壁性充盈缺损。 (2) 血管完全阻塞:血管腔截断, 阻塞端可呈杯口状、隆起状等改变。间接征象:包括肺血减少或 (Westermark) 征, 肺体积缩小, 肺梗塞多发生于肺下叶后基底段, 典型表现为尖端指向肺门、底部连于胸膜的楔形阴影, 可伴有胸腔积液[1,2]。

通过本组病例看出, 早期出现肺内缺血性改变仅为28%, 但因PE发病急、症状重、文献报到死亡率高达20%~30%, 国内漏诊率高达80%, 若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死亡率可降至8%[3,4], 可见该病早起诊断的意义之重要。目前临床诊断PE的方法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有FDP及血浆D-二聚体, 敏感性较高, 但特异性较弱[5];而影像学检查大多患者会先行肺部CT平扫, 出现或高度提示肺缺血性改变时继而行CTPA检查进一步明确, 而肺部平扫能及时发现肺内典型缺血性改变比例较小, 多数表现较难与PE所致的缺血性改变相关联, 部分患者肺内还可表现为正常, 本人认为可能与支气管动脉血液循环对栓塞肺段的血液代偿有关, 即使出现磨玻璃影及实变影, 但此种改变因出现时间范围不一, 可表现为多种多样, 较难与肺部感染等病变相区分。

由本组患者病史及症状看出, 呼吸困难及下肢静脉栓塞患者比例较大, 实验室检查也有一定特异性, 所以诊断医师须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当患者呼吸困难特别是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或可疑PE临床表现时, 无论CT平扫肺内有无缺血相关影像改变, 均应及时完善CTPA检查, 以减少漏诊、误诊率。

参考文献

[1]魏经国.影像诊断病理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7, 6:223.

[2]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650-652.

[3]Wittram C, Maher MM, Halpern EF, et al.Attennation of acute and chrenic pulmonary emboli.Radiology.2005, 235 (3) :1050-1054.

[4]戴汝平.重视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33 (5) :293-294.

[5]Riedel M.Diagnosing pulmonary embolism.Postgrad Med.2004, 80 (944) :309-319.

CT肺血管造影 篇2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病;诊断

冠状动脉钙化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倘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其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主要是定量分析,通过检查钙化斑块的数目进行判断,并依此评估患者冠心病发生几率。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无创的技术被引入临床检查中,放射CT血管造影具有扫描速率快、安全可靠的优点[2],并且能精确检出钙化斑块的情况,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本文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的9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3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岁。在并发症方面,糖尿病11例,高血压并24例,高血脂19例。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

扫描机选定为64层CT血管造影机,该检查系统配有冠状动脉钙化分析软件和图像工作站。扫描电压选定为120Kv,电流选定为1331As,矩阵选为512×512。扫描前要求患者屏气,将扫描仪从气管隆突往心脏隔下水平扫略,扫描过程中同时观察心电信图。

1.2.2 检出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3]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钙化斑块,若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相邻像素CT值小于130Hu域值时则可判定存在钙化斑块,等于或者大于1300Hu值图像软件会显示为粉色。由于伪影会导致噪声或者粉色带状区的产生,若患者心脏区域内存在噪声、点装灶、带状粉色灶则需要特殊处理,此时需要对此区域进行细分,划出钙化斑块区域、伪影区域,调整窗口各参数使其显示清楚。也可以利用软件局部放大的功能,对比原始图像,以达到区分伪影区域中钙化斑块位置。采用两组不同的厚度对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厚度选定为1mm和3mm,1mm组层厚和层距均为1mm,同理,3mm组层厚和层距均为3mm。

1.2.3 敏感度计算方法:(3mm检出钙化斑块数或者小钙化斑块数)/(1mm检出钙化斑块数或者小钙化斑块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1mm和3mm厚度重建检出的钙化斑块数目导入到数学分析软件spss1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比较两组检出结果的差异,分析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射CT对冠状动脉检查结果

9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平均扫描时间为22.3秒。总共对197支血管进行造影,其中180支血管可以评价,17支血管无法评价;无法评价的17支血管中的10支出现大范围的钙化情况,3支由于心跳伪影影响,2支由于呼吸伪影影响,2支由于血管内对比剂浓度低,未扫全起始、末梢节段等。各冠状动脉的诊断指标以狭窄>50%为标准。具体见表1。

表1 各冠状动脉的诊断情况

指标LADLMRCALCX总计

特异性94.810084.868.392.4

敏感性87.410077.554.879.6

阴性预测值95.610086.977.691.4

阳性预测值85.010083.875.273.7

2.2 两组钙化斑块检出结果对比

通过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mm组检出钙化斑块51个,小钙化斑块35个,3mm组检出钙化斑块44个,小钙化斑块28个。3mm组钙化斑块敏感度和小钙化斑块敏感度分别为86.3%和80.0%,与1mm组存在明显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1mm组和3mm组钙化斑块检出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钙化斑块数钙化斑块敏感度小钙化斑块小钙化斑块敏感度

1mm组9051100%35100%

3mm组904486.3%2880.0%

P值--<0.05-<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具有很强的潜伏性,不易察觉。据相关报道[4]50%左右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发病前并无症状。倘若发现不及时,一旦血管狭窄加剧,粥样斑块脱落而堵塞血管,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一般依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来评定冠心病的风险等级,倘若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冠心动脉疾病具有100%的特异性,敏感性也达50%以上。如果冠状动脉内存在钙化,则提示有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倘若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的阴性预测值更高,此群体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直接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因此钙化斑块的存在及其积分情况对诊断冠状动脉疾病,评定其危险性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中对钙化斑块的面积以及数目等进行计算,倘若CT值大于100Hu則可认为钙化。

传统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方法是心电图,其具有无创伤的特点,其在放射CT血管造影出现之前一直是检查粥样硬化的最重要标准。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放射CT血管造影逐渐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放射CT血管造影具有扫描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图像处理能力强等特点,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方面与心电图作用类似,因此其取代了心电图成为了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射CT血管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和分支,其图像质量已十分接近解剖图像,通过CT值可以判断钙化斑块所属类型,同时还可以对患者心功能、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搭桥等介入治疗提高可靠的术前信息[5]。

影响放射CT血管造影钙化斑块检出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层厚和层距。本研究中采用1mm和3mm的层厚和层距对原始数据进行50%重叠方法重建,降低部分容积效应,使纵向分辨率得到,小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减少化斑块的漏诊率。理论上层距越小和重叠度越高检出结果更准确,但是层距小重叠度高不利用软件处理。经过研究,1mm组检出钙化斑块51个,小钙化斑块35个,3mm组检出钙化斑块44个,小钙化斑块28个,两组具有明显差异,可见1mm组具有更强的钙化斑块检出率,其结果更准确。

参考文献

[1] 张福洲,陈华平,余帮龙等. CT和MRI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16(05): 823-827.

[2] 吴波,邢艳,马依彤等.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4(04): 248-252.

[3] 张俊峰,蔡久英.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8,1(S1): 91-93.

[4] 周小明. 论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中的临床体会[J]. 中外医疗. 2011,30(09): 173.

CT肺血管造影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肺栓塞患者87例, 均符合全国肺栓塞防治研究协作组制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标准, 其中男51例 (58.62%) , 女36例 (41.38%) , 年龄44~67岁, 平均 (54.3±4.2) 岁。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 部分患者可同时患有多种以上疾病。临床表现多以胸痛、气短、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心悸入院, 首发症状眩晕4例, 其中2例是腰痛为首发症状而入院的, 下肢肿胀7例。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诊断, X线平片采用临床常规操作, CT平扫是层厚设置7.5 mm, 重建间隔设置5 mm, 矩阵512×512, 标准算法重建, 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到肺底, 以肺窗以及纵膈窗进行观察;CT肺血管造影检查时层厚设置1.25 mm或0.625 mm, 并将获得的数据在数据库中进行三维重组。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分析87例患者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的诊断资料, X线平片26例表现出轻度异常, 检出率29.89%, 主要表现为少量胸腔积液、肺浸润影、心脏增大、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CT平扫51例表现出异常, 检出率58.62%, 可见右心影增大、肺体积的减小、腔静脉增粗、肺动脉高压等;CT肺血管造影87例表现出异常, 检出率100.00%, 主要表现为栓塞远端肺动脉变细、栓塞肺动脉的充盈缺损、侧枝循环形成、肺血流的低灌注及不均匀灌注、心影增大以及近心端肺动脉高压。经过统计学分析, CT肺血管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与X线平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CT肺血管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与CT平扫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T平扫检查的检出率与X线平片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肺栓塞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右心的内源性栓子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主要以呼吸或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2]。肺栓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其发病率居全球第3位, 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每年新增病例约30万~60万, 病死率较高, 可达到30%以上[3], 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降低该病的死亡率。肺动脉栓塞患者往往发病较为凶险, 该病的临床症状特异性差, 容易引起漏诊、误诊而延误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间。近年来, 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4]。

本研究结果中, 3种方法均各有优缺, X线平片方法设备依赖性较低, 检查的操作相对较简单, 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 然而其较低的检出率也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应用。CT平扫与X线平片相比临床的检出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然而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 病理变化不典型的患者进行临床确诊存在较大难度。CT肺血管造影技术对于肺栓塞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文中该方法对于肺栓塞患者的检出率达到了100.00%, 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学者报道的相一致[5]。

本研究结果表明, 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栓塞的检出率最高, 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能够为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肺栓塞患者采用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 以期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肺栓塞患者87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诊断, 比较3种方法的临床检出率。结果:X线平片26例表现出轻度异常, 检出率29.89%, 主要表现为少量胸腔积液、肺浸润影、心脏增大、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CT平扫51例表现出异常, 检出率58.62%, 可见右心影增大、肺体积的减小、腔静脉增粗、肺动脉高压等;CT肺血管造影87例表现出异常, 检出率100.00%, 主要表现为栓塞远端肺动脉变细、栓塞肺动脉的充盈缺损、侧支循环形成、肺血流的低灌注及不均匀灌注、心影增大以及近心端肺动脉高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栓塞的检出率最高, 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能够为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栓塞,X线平片,CT平扫,CT肺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力, 郎志谨, 武建林, 等.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 (4) :307-310.

[2]戴国华, 周巍, 杜湘珂, 等.16层螺旋CT与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 20 (12) :1073-1075.

[3]Remy-Jardin M, Duhamel A, Deken V, et al.Systemic collateral suppl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thromboembolic and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assessment with 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 angiography[J].Radiology, 2005, 235 (3) :274-281.

[4]李辉, 李铁一, 郝晓光.值得注意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平扫CT征象[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11) :1169-1172.

CT肺血管造影 篇4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CTA明确诊断的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肺栓塞的患者,共累及动脉97支;其中累及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分支8支,叶动脉29支,段动脉45支,累及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2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及分布,對于亚段及以下分支亦可部分显示,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血管造影;64排螺旋CT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23例经CTA明确诊断的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5.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

1.2 方法:机器为西门子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患者仰卧位,头足向。对比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部位为肘前静脉。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1.0cm到膈项。扫描方式为容积扫描(平扫+增强),重建轴位图像层厚0.6mm、层距0.4mm,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显示。 2. 结果

23例肺栓塞的患者,共累及动脉97支;其中累及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分支8支,叶动脉29支,段动脉45支,累及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2支。CT主要征象为肺动脉腔内部分和/或完全充盈缺损,少数病例可见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肺梗死和胸腔积液等表现。

3.讨 论

肺动脉栓塞(PE)又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该病死亡率高达20%~30%,而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下降为3%~10%,所以P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多层螺旋CT已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手段。

64排螺旋CT的优点:1扫描速度更快,病人不需憋气就可检查2造影剂用量减少,减低副反应,可重复增强扫描,3纯动脉期成像,大大提高图像的质量5.扫描一圈覆盖的范围更大6.可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来多方位、多平面显示图像。MIP通过选择合理的阈值范围突出血管影像,便于立体直观显示血管病变,清晰显示血管壁及腔内密度,显示细节较精细,同时对钙化显示最佳。CPR是MPR的改进算法,能在二维图像上多方位全程显示靶血管的管壁、管腔改变及内部血栓的密度、形态变化,对靶血管的显示比MPR更全面、更直观。层厚越薄、图像分辨率越高,CPR图像越清晰。CPR对靶血管显示清晰,但对靶血管以外的血管却无法显示。MPR能将血管在任意方向旋转,避免了其他组织结构的干扰,且可测量病变长度及血管腔狭窄程度。VR是含有物体内部结构的显示方法,能够做任意断面的剪切或进行内部透视观察,能更佳显示解剖学构造,有很强的三维空间感,能全程显示静脉血管的走行、分支。本组23例患者中,对于亚段及以下分支显示不太满意,余者均可明确诊断。

总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后处理技术好,其肺动脉血管造影能更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及分布,对于亚段及以下分支亦可部分显示,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参考文献

CT肺血管造影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5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250例疑似PE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接受观察的观察对象均需符合本研究的入选及排除标准。观察者中,男151例,女49例;年龄38~70岁,平均(53.88±8.99)岁;出现胸闷、胸痛者81例,出现呼吸困难者71例,出现心悸者55例,出现咳嗽者39例。入选标准:(1)存在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疑似PE者。(2)同意接受UCG检查、CTPA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检查者。(3)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除外因非PE疾病所致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者。(2)除外患者拒绝接受UCG检查、CTPA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检查者。(3)除外无法接受动脉造影检查者。(4)除外存在PE病史者。

1.2 检查方法:

所有接受观察者在入组后接受UCG检查、CTPA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检查。UCG检查应用Philips IE33超声心动图检查仪进行检查,患者于左侧卧位下接受检查,对患者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注意对右心房、肺动脉主干及肺动脉分支进行观察。所得超声表现中,以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并伴有双肺动脉分支多发异常回声、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异常回声、右心房容积增大或右心室前后径增宽之一者为检查阳性。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CT16层螺旋CT扫描机(Siemens Sensation 16):患者膈下至主动脉弓上缘2cm水平作为CT扫描的范围,自患者足端至患者头端为扫描循序,扫描时长为0.5s,视野面积320mm x 320mm,螺距为3.5或5.5,图像重建后放入SGIAltanutionl.2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及阳性诊断。并以UCG检查阳性且CTPA检查阳性者为联合UCG及CTPA检查阳性。患者在接受UCG检查及CTPA检查后,接受肺动脉造影检查,穿刺点选择股静脉,将导管经股静脉、右心房及右心室置入肺动脉主干,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所得结果中,以肺动脉局部出现充盈缺损者诊断PE。

1.3 观察方法:

分别将UCG检查结果、CTPA检查结果、联合UCG检查及CTPA检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并以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分别分析三种检查方式对PE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及误诊率进行计算。诊断灵敏性计算应用(观察指标阳性且确诊PE者)/确诊PE者×100%公式,诊断特异性计算应用(观察指标阴性且确诊非PE者)/确诊非PE者×100%公式,诊断准确性计算应用(观察指标阳性且确诊PE者+观察指标阴性且确诊非PE者)/所有观察者×100%公式,诊断漏诊率计算应用1-(观察指标阳性且确诊PE者)/确诊PE者×100%公式,诊断误诊率计算应用1-(观察指标阴性且确诊非PE者)/确诊非PE者×100%公式。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及误诊率。同时应用ROC分析方法对三种检查方法在PE诊断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应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以ROC分析对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分析,在所得统计结果中,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同时以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价值,以曲线下面积越大表示诊断价值越高。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式诊断相关指标分析:

在所有疑似PE患者中,共有170例明确诊断PE。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UCG检查及CTPA检查,而误诊率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UCG检查及CTPA检查。

2.2 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分析:

同时仅CTPA检查及联合UCG与CTPA检查对PE存在诊断价值(P<0.05),且联合UCG及CTPA检查诊断价值高于CTPA检查。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UCG检查及CTPA检查均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中UCG检查为临床常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近年来在临床观察显示,其在除心脏疾病外的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均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4,5]。而CTPA检查属随着CT检查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检查方法,其弥补了常规CT检查方法无法对血管进行检查的不足,对于动静脉血管的检查同样有着较为理想的检查效果。目前在包括心脏血管疾病及四肢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均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6,7]。因此,本研究将UCG检查及CTPA检查作为检查方法,以观察UCG检查、CTPA检查及联合UCG与CTPA检查在PE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首先对三种检查方法对PE诊断中的诊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联合UCG及CTPA检查不仅可显著的提高P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同时也可有效的降低PE诊断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可见,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的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为更为准确的评价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应用ROC分析对三种检查方法在PE诊断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CTPA检查及联合UCG与CTPA检查对PE存在诊断价值,且联合UCG及CTPA检查诊断价值高于CTPA检查。由此可知,在PE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可将联合UCG及CTPA检查方法作为主要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本研究结果中的三种检查方法均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因此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同样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更为有效的降低检查方法所造成的漏诊率及误诊率。

综上所述,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诊断中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应用于PE的临床诊断中。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PA)检查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0例疑似PE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UCG检查、CTPA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检查。将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分别对UCG检查、CTPA检查及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诊断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UCG检查及CTPA检查,而误诊率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UCG检查及CTPA检查。同时仅CTPA检查及联合UCG与CTPA检查对PE存在诊断价值(P<0.05),且联合UCG及CTPA检查诊断价值高于CTPA检查。结论:联合UCG及CTPA检查在PE诊断中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应用于PE的临床诊断中。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肺栓塞,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Hosch W,Schlieler M,Ley S,et al.Detection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feasibility of diagnostic accuracy of MRI using a stepwise protocol[J].Emerg Radiol,2014,21(2):151-158.

[2]Tang CX,Zhang U,Han ZH,et al.Dual-energy CT based vascular iodine analysis improves sensitivity for peripheral pulmonary artery thrombus detec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canines[J].Eur J Radiol,2013,82(12):2270-2278.

[3]曹耀前,钟殿胜.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4):1100-1103.

[4]吴棘.黄喜玉.郭盛兰,等.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13-116.

[5]田园,艾芬.急诊床边超声对修正的Geneva评分中度患者肺栓塞的预测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5):833-835.

[6]诸葛卫新.翁志鹿.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2):2039-2041.

CT肺血管造影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 男19例, 女12例;年龄40~78岁, 平均58岁。主要症状:胸闷气促、呼吸困难29例 (93.5%) , 突发胸痛18例 (58.1%) , 心悸14例 (45.2%) , 双下肢肿胀13例 (41.9%) , 咯血4例 (12.9%) , 咳嗽、咳痰3例 (9.7%) , 发作性晕厥3例 (9.7%) , 头晕、腹痛1例 (3.2%) 。病史:下肢静脉曲张8例 (25.8%) , 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病史各5例 (各16.1%) , 骨折史1例 (3.2%) 。B超示双下肢静脉血栓14例 (45.2%) , 动脉氧分压下降10例 (32.3%) 。

1.2检查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 患者仰卧, 先常规平扫, 然后进行增强扫描, 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对比剂碘海醇 (30%) 100ml, 注射流率3.0~3.6ml/s。延迟时间:20~25s。肺动脉重建层厚1.25mm, 间隔0.6 m m;或层厚2.5 m m, 间隔1.2 5 m m。扫描由膈肌水平至主动脉弓上水平。所有数据均经ADW4.2型工作站进行处理, 诊断以横断位为主, 以多平面重建为辅, 必要时行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肺动脉分支计算以每一个体2支肺动脉干, 5支叶肺动脉, 20支段肺动脉, 40支亚段肺动脉, 80支5级肺动脉, 依此类推。

1.3 结果

31例患者病变共累及肺动脉461支, 右肺动脉21支, 左肺动脉15支, 叶肺动脉47支, 段肺动脉141支, 亚段肺动脉164支, 5级分支76支。以右肺下叶最多发。本组病例确诊急性肺栓塞29例 (93.5%) , 以中心型充盈缺损为多见, 且多为段及亚段肺动脉, 其次为完全型充盈缺损;慢性肺栓塞2例 (6.5%) , 表现为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 其中1例血栓内有钙化。本组出现“马赛克”征11例 (35.5%) , 肺梗死4例 (12.9%) 。

2 讨论

2.1 影像学检查方法

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平片、导管法肺动脉造影、CT肺动脉造影、磁共振检查、肺灌注通气显影、超声和核素扫描。导管法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 但为有创检查且存在一定并发症、禁忌证, 风险大。磁共振检查对中央性PE可作出准确诊断, 对周围性PE有一定限制, 且检查时间长。肺灌注通气显影为非创伤性PE诊断方法, 但该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差, 且不能直接观察血栓。超声心动图对于显示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的血栓有价值, 经食管超声较好, 一般超声做不到。以上这些方法在基层医院往往由于设备条件有限而不能进行诊断, 因此胸部X线平片和C T肺动脉造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胸部平片为二维重叠显影, 仅能提示临床典型病例, 因此多排C T成为基层医院诊断P E的主要方法。

2.2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基本要求

本组病例根据患者情况, 对于高龄、危急、有心肺功能严重不全者, 均采用层厚2.5mm, 间隔1.25mm扫描, 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一次屏气完成胸部扫描而不影响图像质量, 并且对段及段以上PE的直接和间接征象的显示均达到了满意效果。虽然层厚1.25mm能显示更多的亚段和5级分支栓塞, 但一味追求提高对小动脉显示率而不顾呼吸、心跳等因素影响反而降低了图像质量, 同时增加了患者射线量。层厚2.5mm扫描所需时间较短 (5~6s) , 还可以联合下肢静脉血栓扫描。如果仅进行肺动脉扫描, 即使危重患者在4排、8排CT上也能够完成肺动脉检查[2]。

2.3 诊断急性PE的临床意义

据内科溶栓治疗理论, 对于5天内的栓塞效果较理想。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不仅要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还可以根据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的形态、位置、密度判断栓塞的急慢性及程度。急性P E的血栓一般都出现在大动脉内, C T表现为血栓位于血管中央, 周围出现对比剂环绕, 即中心充盈缺损, 如果造影剂充盈不均匀则表现为蜂窝状。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注射造影剂后跟随注射10ml生理盐水, 会对右上肺亚段以下肺栓塞检出率有所提高[3]。凸向腔内的附壁血栓也是急性肺栓塞常见表现, 而慢性PE则主要表现为在受累血管内出现凹向腔内的附壁血栓或中心出现对比剂强化, 或受累血管的管径小于与其伴行的支气管, 常伴肺动脉干的扩张和支气管动脉的扩张 (直径>1.5mm) 。较旧血栓内可出现钙化, 有报道在慢性肺栓塞患者中, 有约10%的病例可出现血栓钙化。血栓的形态和有无钙化可作为判断急慢性肺栓塞的一个标准[4]。

参考文献

[1]马大庆.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1127-1128.

[2]夏爽, 祁吉, 雷新玮, 等.16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行联合成像的技术优势[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1164-1168.

[3]李明山, 张勇, 戴金汉, 等.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1194-1197.

CT肺血管造影 篇7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由于突发率高、易误诊和漏诊等原因,死亡率极高[1]。CT肺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能很好地提供解剖图像及检出PE的位置、数目及程度,但由于受空间分辨力影响不能很好显示亚段及以下血管的微小栓塞,更加无法显示肺组织灌注受损情况。能谱CT碘基物质图是注射对比剂后通过测量肺组织的碘含量变化得出肺灌注受损情况,反映正常和病理情况下肺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2]。从原理上考虑,CPTA与碘基物质图诊断PE具有较好的互补性,本文拟研究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3月12日至2014年3月11日临床怀疑PE而行肺动脉能谱CT扫描的全部病例,共126例,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64.0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 HD能谱CT扫描仪,经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320 mg I/ml)40 ml,注射速率4.5 ml/s。将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设在上腔静脉,应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系统进行延迟时间确定,当其CT值达到100 HU左右时,在延迟6~7 s后进行自动扫描,扫描方向为头侧至足侧,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处至膈肌角下缘水平。一次扫描经过后处理获得CTPA及碘基物质图,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为466.63~598.73 m Gy·cm。

1.3 研究分组

研究分为3组:(1)单独CTPA组,仅根据CTPA图像诊断肺栓塞;(2)单独碘基物质图组,仅根据碘基物质图诊断肺栓塞;(3)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组,联合应用CTPA和碘基物质图诊断肺栓塞。

1.4 图像分析

应用GE AW4.6后处理工作站,由诊断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别按照上述分组做出是否为PE的诊断,并比较之间差异。

CTPA诊断PE标准:肺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出现充盈缺损,可表现为完全性、不完全性充盈缺损,管腔狭窄或闭塞[3]。

碘基物质图诊断PE标准:局部肺组织灌注低于对侧或周围肺组织[4,5,6]。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6例患者中单独CTPA组诊断PE 59例,如图1所示。单独碘基物质图组诊断PE 53例,如图2所示。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组共诊断75例。

3种方法诊断PE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单独CTPA组与单独碘基物质图组诊断肺栓塞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单独CTPA组与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组诊断肺栓塞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单独碘基物质图组与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组诊断肺栓塞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本组75例PE中有5例患者起初在CTPA图未见栓子,但是在碘基物质图可见明确的楔形灌注缺损区,仔细观察发现是亚段栓子,其中1例为环形充盈缺损,如图3所示。18例发现栓子而未发现对应区域灌注减低,如图4所示。有9例碘基图发现灌注减低而CTPA未发现明确栓子,如图5所示。

3 讨论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学改变。根据文献报道[1],所有住院患者的1%死于急性PE,所有医院死亡的10%是PE及相关静脉血栓疾病造成的,急性PE在1~3个月死亡率高达10%。美国每年约有10万PE患者死亡,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7,8]。我国最新统计资料显示PE位居死亡原因的第4位。在所有与PE死亡的有关病例报道中只有7%左右生前明确诊断,约59%生前未被明确诊断[8,9]。不经治疗的PE死亡率为20%~30%,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死亡率降至2%~8%[10]。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PE具有重要意义。

注:(a)、(b)中白色箭头所示为两肺动脉主干内的栓子;(c)中白色箭头所示为CTPA多平面重建右下肺动脉栓塞的整体形态;(d)中白色箭头所示为VR图像中栓子的形态

注:(a)黄色区域为肺动脉栓塞灌注缺损区,红色和绿色区域分别代表周围及对侧肺灌注正常区域;(b)以伪彩形式展现,白色箭头所示为肺动脉栓塞灌注缺损区

注:白色箭头所示部位为左下肺动脉环形充盈缺损,黑色箭头所示部分为左下肺灌注减低

注:(a)中CTPA图像可以发现明确栓子(白色箭头所示);(b)示碘基物质图对应区域无灌注减低

注:碘基物质图显示右上肺灌注减低(白色箭头所示),仔细观察右上肺动脉内未见明确充盈缺损征象

CTPA目前被公认为疑似PE的首选检查方法,以往文献报道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PE的敏感性为83%~100%,特异性大于95%,能很好显示栓子的部位、数目及形态[11,12]。但受空间分辨力的影响难以显示亚段以下的栓子,更加无法评估PE状态下肺实质的血流灌注状态。因此在部分PE患者栓子较小、部分栓塞或者是亚段以远血管栓塞时,常规CTPA难以发现,而局部肺组织的血流灌注已经下降,这些患者往往已经具有相对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何准确诊断这部分PE患者成为目前CT研究的新方向。

在利用CT评估PE状态下肺实质的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中,Miles及Herzog等最早提出CT肺灌注成像可同时提供PE的形态学信息及肺实质的微循环改变[13,14]这一学说。CT能谱成像技术伴随这一理论应运而生。在能谱成像中,任何结构或组织能通过2种基物质的组合产生相同的衰减效应来表达,即经过高、低2组电压扫描的X线衰减图像可以表达为2种基物质密度图,这个过程就是物质分离。物质分离图像中的每一个体素反映了相应的物质密度信息,所以物质分离能获得配对的2组基物质密度图。PE诊断中最为常用的基物质对是水和碘,因为碘是最常用的对比剂。

碘基物质图就是通过注射含碘对比剂后利用物质分离的功能定量测量不同肺组织区域内含碘浓度值,以碘浓度值反映相应区域血流灌注的状态,所以它能清楚显示PE造成的低灌注区,且其肺灌注图像的空间分辨力明显高于传统的放射性核素肺灌注图像[15,16,17]。因此在部分局部肺组织的血流灌注已经下降而常规CTPA无阳性发现的PE患者中,碘基物质图像能够及时、较好地显示栓塞动脉对应的肺实质灌注减低情况,为确诊PE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学依据,进一步提高PE的检出率,降低其死亡率。所以从原理上来说,CTPA与碘基物质图2种方法诊断PE具有较好的互补性。本组临床怀疑肺栓塞的126例患者中单独CTPA组诊断PE 59例,单独碘基物质图组诊断PE 53例,CTPA和碘基物质图联合运用组共诊断75例。3种方法诊断PE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独CTPA组与单独碘基物质图组诊断肺栓塞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独CTPA组与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组诊断肺栓塞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独碘基物质图组与CTPA+碘基物质图联合组诊断肺栓塞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联合运用2种方法后诊断PE效能明显优于单独应用CTPA组或单独应用碘基物质图组。

诊断为PE的75例病例中有5例患者起初在CTPA图未见栓子,但是在碘基物质图可见明确的楔形灌注缺损区,仔细观察发现是亚段栓子,其中1例为环形充盈缺损,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是栓子过小容易受伪影及观察角度的影响难以发现,而碘基物质图能够反映局部血流灌注的减低,更好地帮助影像医师发现隐匿的栓子。有9例碘基物质图发现灌注减低而CTPA未发现明确栓子,临床都具有难以纠正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经正规抗凝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回复正常,复查CT碘基物质图显示灌注缺损区消失,分析原因可能是栓塞发生在末梢血管,该处肺动脉分支管径过小,超出CT的空间分辨力,难以显示栓塞。18例发现栓子而未发现对应区域灌注减低,探讨原因可能是肺动脉栓子没有完全阻塞血管,或者肺组织有多重血供以及侧支循环形成,没有造成相应肺组织的灌注减低。

此外,CT扫描中辐射剂量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影像医师及患者所关注,如何在准确诊断PE的基础上不增加甚至尽量减少辐射剂量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能谱CT在注射对比剂后一次扫描经后处理工作站即可同时得到CTPA图像及碘基物质图像,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DLP为466.63~598.73 m Gy·cm)即可得到满足诊断需求的数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CT肺血管造影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均出现头痛、失语、烦躁、意识障碍等相关临床症状;均无其他颅内疾病;所有患者重要器官无严重损害;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其中90例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53.1±5.3)岁;90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造影,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54.2±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DSA,患者Seldinger’s局麻,行血管造影,必要时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给予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于电视监视下,对患者超选择性插管,患者左右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行造影,观测患者动脉瘤形态、部位等相关状况,观测患者血管解剖变异状况,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造影,以观测患者前后交通动脉供血代偿状况。90例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使用64排螺旋CT机(飞利浦Brilliance)对患者进行检测,先对患者进行headfast序列颅脑平扫,于患者前臂静脉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压力注射器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1)进行造影,注射速度3 m/s,延迟20 s后进行扫描,增强CT使用相关参数为:380 mA,120 k V,5~10 mm层厚。由患者鞍底下30 mm到上方60 mm范围内进行扫描。90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造影,使用飞利浦1.5 T核磁机对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D头部线圈,使用自选回波和快速自选回波序列依次进行平扫T1WI,T2WI,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多体位扫描,扫描相关参数设置为层间距0.1~1.2 mm,层厚5~6 mm[1]。

1.3 观察指标

扫描结束后,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效果,对比DSA、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检测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效果

180例患者经DSA检测,均确诊为颅内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为100.0%。90例患者经CT血管造影检测,检出75例,检出率为83.3%,90例患者经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测,检出78例,检出率为86.7%,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检出率低于DSA检出率(χ2=31.765,P<0.05),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率也低于DSA检出率(χ2=25.116,P<0.05)。

2.2 DSA、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检测

DSA、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瘤体直径、瘤颈宽度的检测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多发颅脑疾病,其常引发脑血管意外,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其多因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腔内压力增高、感染疾病、外伤、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致病,颅内血管瘤破裂后,将引起患者出现脑出血,引起患者昏迷、脑干受损,止血不当将引起患者迅速死亡[2]。因此,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颅内血管瘤的金标准,其诊断准确率高,但其诊断时,具有一定创伤,需对患者进行麻醉[3]。采用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时均具有无创性,大大减少了患者诊断时的痛苦。血管造影是采取介入检测,使用显影剂对患者血管进行造影,从而辅助观测患者血管病变状况[4]。CT血管造影是在CT摄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高密度造影,通过CT图像辅助观测患者血管的一种方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是一种断层成像技术,其是通过核磁共振电磁信号获得患者血管信号,重建患者血管信息,从而辅助观测[5]。此次研究中,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率均不高,但两种检测方法与瘤体直径、瘤颈宽度的检测效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似,说明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过程简单,且具有非创伤性,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临床需不断提高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以便于其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贺宇平,王眺,田民.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792-793.

[2]张健.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2):185-186.

[3]李欢,薄锋.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732.

[4]李晶晶.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7):131-132.

CT肺血管造影 篇9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脑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06-01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某些患者偶有癫痫、头痛、压迫感等症状,而其余大部分病患则无明显症状。当动脉瘤发生破裂时,则可引发颅内出血,这也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CT血管成像(CTA)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结合实例,将MSCTA技术同其他影像技术相比较,对MSCTA的性能指標作出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8例疑脑动脉瘤患者行MSCTA 检查,男23 例,女15 例。年龄25~73 岁,平均44.7 岁。其中36 例先后行DSA 检查,36 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2例基底动脉瘤未手术。

CT肺血管造影 篇10

1 CTA成像技术要求

CTA是一种通过持续静脉注射碘对比剂, 同时使用高速CT扫描以获得连续数据进行血管图像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要获得良好的脑血管图像,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1 高速CT扫描机

为满足扫描速度, 必须使用高速螺旋CT机或宽体探测器CT机扫描;优质头部CTA图像必须同时满足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单位时间内扫描覆盖范围。文献报道16层及以上螺旋CT进行亚毫米扫描可以获得高质量3D-CTA图像[1,2,3,4,5]。

1.2 高压注射器

脑动脉成像要求对比剂注射速度快。一般患者CTA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要求3~5 ml/s, 注射时间及流率必须精确控制。

1.3 扫描延迟时间或扫描触发阈值

部分文献认为注射对比剂后延迟12~16 s扫描可获得良好的脑动脉影像[1]。对于不同患者, 由于个体差异存在, 往往难以获得稳定的扫描结果。目前, 较先进的CT多配备对比剂追踪监测技术, 多数学者认为将探测点置于颈动脉, CTA扫描触发阈值设定为100~200 HU可获得良好的脑动脉影像[1,2]。

1.4 原始图像的后处理

要获得真实良好的脑血管CTA重组图像, 图像后处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基本诊断基础或解剖基础知识, 进而选择最佳的重建方案以最佳角度显示病灶的全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容积再现 (VR) 适合显示脑血管病灶的整体三维形态, 但MIP受重组层厚影响难以显示迂曲、重叠的血管节段, 故MIP重建时易出现血管狭窄或增宽的假阳性结果;VR受重建阈值影响, 对于阈值以下病灶难以显示, 不能用之显示混合密度病灶的全貌;而多平面重建 (MPR) 及曲面重建 (CPR) 则适合用来显示病灶与脑动脉的细微解剖关系。因此在图像后处理过程中必须将多种重组方法进行结合, 给临床提供完整的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比如对于脑动脉狭窄或脑动脉瘤的患者, 除使用VR及MIP显示病灶的大体三维形态外, 还应使用MPR、CPR及血管拉直技术显示病灶的截面。

2 CTA成像优势

在脑动脉成像方面, 与DSA及MRA成像技术对比, CTA的临床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1 成像速度

因脑动脉病变如脑动脉闭塞、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其他危重患者, 此类患者往往难以承受长时间的影像学检查, 故高速影像学检查显得非常必要;MRA及DSA检查技术往往需要数十分钟的检查时间。以DSA为例, 为完全显示脑动脉分支的病灶, 必须分别对患者左右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成像, 而MRA检查要求患者至少在3~5 min内保持静止不动, 故MRA及DSA成像技术难以满足急重症患者或老年患者的成像需要。目前绝大多数螺旋CT能在10 s内完成全脑血管扫描, 故CTA检查在较大医院已成为脑血管意外的常规影像学检查;随着CT扫描速度的飞速提升, 部分先进的CT扫描机已可完成全脑血管及全脑灌注的一次性成像。以飞利浦公司256层CT为例, 其在1 min内可完成对全脑灌注成像, 在获得脑功能学图像同时, 其获得的15期图像可同时提供优质的类DSA动态图像, 可分别观察脑动脉及脑静脉影像。

2.2 成像安全性

DSA是一种有创介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进行脑动脉病变检查时可能造成血管痉挛或动脉瘤破裂, 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造影时注射的大量对比剂对于患者也具有一定危险性, 并且DSA辐射剂量远远高于CTA, 故临床常将DSA检查作为最后的检查手段。MRA虽然也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但由于其对于金属的成像敏感性, 故不适用于植入心脑血管支架或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成像。

2.3 脑动脉病变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长期以来, DSA成像一直是脑动脉病变的诊断金标准, 但近年来部分文献报道认为DSA在一些常见的脑动脉病变的诊断中不如CTA或MRA图像;例如在脑动脉瘤成像时, 如果动脉瘤壁出现较多血栓时, 则DSA图像对动脉瘤的大小、范围将会低估或者漏诊, 其原因在于DSA只能显示血管或病灶的内腔, 而对病灶周围结构不能显示[2,3]。MRA对于脑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7], MRA成像与血流状态有很大关系, 对慢血流区、涡流或湍流区血管节段成像不敏感, 且MRA空间分辨率较低, 故依据MRA图像对脑动脉狭窄常有过度诊断或漏诊较小病灶。文献报道其对脑动脉狭窄诊断的假阳性率达10%~20%, 过度诊断率达50%~60%[1]。CTA在显示脑动脉瘤时除可显示病灶的内腔外, 还可在原始图像、MPR及CPR重组图像上显示动脉瘤内的血栓及钙化灶[2,3];在颅脑动静脉畸形成像方面, 动态CTA或称4D-CTA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4], 目前, 新推出的飞利浦256层CT及东芝320层CT可以通过灌注成像模式实现对脑血管的动态显示, 可以直观显示供血动脉、迂曲血管团及引流静脉, 达到类DSA成像效果;同时, CTA对脑动脉病变如脑动脉狭窄及脑动脉瘤成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MRA为高。文献报道CTA对Willis环周围>4 mm的颅内动脉瘤敏感性可达92%~96%, 特异性达98%~100%[3];且CTA图像可以明确DSA显示不理想的动脉瘤瘤颈和载瘤动脉的情况。

2.4 随访及筛查

MRA价格较昂贵, 成像时间较长, 对于患者扫描要求较高;并且脑动脉病变如动脉狭窄或动脉瘤常需要通过植入支架、血管夹或进行碘油栓塞治疗, 这些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成像结果产生极大影响。DSA图像具有最好的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 但价格昂贵, 且是有创性检查, 难以用作随访及筛查工具。CTA价格较低, 扫描速度快, 对患者要求不高, 且其对脑动脉病灶成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DSA接近, 故称为脑动脉病变患者随访及筛查工具的首选。

3 CTA成像的不足及改良措施

3.1 CTA技术对于碘对比剂过敏患者不能应用, 对于此类患者可选择MRA成像;对于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进行CTA成像时必须慎重, 有条件者扫描后使用透析技术清除体内的对比剂。

3.2 钙化、脑动脉手术植入物或介入栓塞物因密度较高, 在CTA成像时常会出现硬化伪影, 对诊断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提高扫描KV或扫描角度可以改善成像效果, 但对于伪影难以消除的患者, DSA是目前唯一的成像选择。

3.3 CTA时间分辨率较低, 64层以下螺旋CT较难完成全脑血管的动态成像, 难以将脑动脉丛与脑静脉丛完整分离, 但新一代CT机如飞利浦256层CT、西门子双源CT及东芝320层CT等已逐渐克服该难题。

3.4 进行CTA成像, 尤其是多期成像, 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各公司逐渐推出不同改良方法的迭代计算方法, 可以在低辐射剂量获取图像数据改善信噪比。如飞利浦公司的iDOSE技术, 可以在原有剂量基础上降低50%~80%进行扫描, 通过iDOSE迭代算法计算后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类似的图像。

通过以上比较CTA与DSA、MRA的成像特点表明, CTA作为一种高速、无创的影像学成像技术, 可以应用于绝大多数脑动脉病变患者, 对于难以控制运动的急重症患者及老年患者更为适用。CTA对脑动脉病变显示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使其可以作为临床脑动脉疾病筛选及术后随访的工具。随着CT成像技术的进步, 3D-CTA成像将逐渐向4D-CTA及脑功能联合成像转变, 故CTA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并在一些方面超越DSA在脑动脉病变成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源统, 罗敏, 李阳, 等.脑动脉狭窄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J].放射学实践, 2009, 24 (3) :255-259.

[2]陈细香.64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12) :1532-1534.

[3]刘占川, 韩锦山.3D-CTA成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 18 (2) :85-93.

[4]Matsumoto M, Kodama N, Endo Y, et al.Dynamic3D-CT 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7, 28 (2) :299-304.

[5]Yoon DY, Lim KJ, Choi CS, et al.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16-channel multi-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volume-rendered images and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7, 28 (1) :60-67.

[6]刘崎, 陆建平, 王飞, 等.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 (3) :238-242.

上一篇: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下一篇:动态生成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