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2024-10-15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精选9篇)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1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幼师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指导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确定尽了极大的努力, 想了不少办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总体效果还不近人意, 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 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其原因在于:

一是认识不到位, 重智育、轻德育, 重学业、轻品德。有的省已取消中考政治考试;政治教师人人可当, 甚至, 少数学校专业政治教师成了学校多余的人员。这个问题是学校所不能完全解决的, 社会、家庭对此也颇有干扰。一个学生品德再好, 高考差一分, 也不能读大学;过了高考分数线, 表现不那么好照样可以上大学。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 带给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较大。

二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现在对智育评估非常具体, 从每个年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开始, 往往有一个计划指标, 而这个指标完成情况又直接与学校评价, 教师奖金, 评聘职称等利益挂钩, 有这个利益的驱动机制, 智育评估的措施非常完备, 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落实。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 可操作的量标, 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 穷于应付。

三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小学生就开始学习“从小立志为中华”, 道理讲了许多, 但是, 从电视广告到家用电器, 带“洋”字的信誉高, 影响大, 印象深, 于是得出结论:“中国的就是不如外国的”;社会上也常常用“这孩子有出息, 以后准能出国”的言论来评价求学者。再加上社会上各样不正之风也常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的录像厅, 个体书摊、游戏机室正大量存在黄色的东西, “思想教育搞一天, 不如别人一支烟”。我们在课堂上讲的理论, 完全被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抵消, 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 使学生的接受程度差, 认为我们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即一周在校五天的教育, 两天假期放过, 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等于零。还有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 适时地进行教育, 在小学大讲人生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 入大学反过来进行养成教育, 讲行为规范, 文明习惯。

四是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差解, 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 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业余的事无关紧要, 所以往往搞活动, 也是应付差事, 流于形式, 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 教育效果如何, 基本无人问津。

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 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 分层次, 讲实效, 注意可行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 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 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文明习惯的培养, 以往的德育工作, 要求过高, 过急, 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 以致欲速则不达, 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 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 一定要把握好可行性, 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 分清层次要求, 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思想品德教育, 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和特点, 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 应该有个引导学生从尊重, 接受一定的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 再有可能达到“自觉”, 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 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 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 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作为教育的课题, 讲述必需的知识, 最后归结到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能力上来。

二、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 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当代幼师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 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 正面的东西不灌输, 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 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 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 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 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 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 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 在学习知识过程中, 摆事实、讲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 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 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三、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 就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 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但全部转化为量, 也是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 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 养成教育, 可以量化, 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 个性心理的指导, 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 才有较好的效果。“定性”与“定量”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四、言传加身教, 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 身教是无声的教育, 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它不带任何强制性, 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 带动学生, 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 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 “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 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总之, 我们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 探索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德育工作路子, 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服务于国家, 服务于社会。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2

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质应有之义。韩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传道”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足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导致道德教育处于困境的因素,以期对道德教育的改进和进一步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社会:“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的背离

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大背景。社会的道德状况、道德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定位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效和展现。但是,目前社会自身也深陷道德困境之中。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普遍价值被解构,多元价值兴起,现代社会进入“多神时代”。这也使得身临其中的道德教育感到困惑和迷茫。目前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处于两个端点:“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

“被标榜的道德”是长久以来我国的一种道德取向。在我国,社会宣扬更多的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是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高尚的超道德行为。这就给道德行为增加了几分悲壮与高不可攀。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误解:所谓道德的行为就是自我牺牲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需求的摒弃和唾弃,有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放弃。也正是因为此,虽然社会对道德进行标榜,但人们还是对“所谓的道德行为”有较大的畏惧感,有时甚至是抵触感。这也在实际上导致了“被标榜的道德”的虚妄。其实,道德行为在不同层次行为中都有所作为。只要是出于自愿地利他、利社会的行为都是道德的行为。而且,以“牺牲”和“烈士”的高尚道德来要求人们日常的道德行为,无疑会扼杀人的道德动机,对所谓道德行为望而却步。

“被标榜的道德”的直接后果就是“被放弃的道德”或者“去道德化”。以某市一起抢劫杀人案为例。案发后,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为什么事发当时围观者众多,但见义勇为者却均为老人呢?回答者均日:现在的社会不敢轻易做好事,自保要紧,以防引火上身。这种状况一则源于人们对“高标道德”的畏瞑,二则源于人们自我保存的本性的极度彰显。受现代性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似乎更多地浸染了现代性的“理性化”“道德祛魅”“超善恶”的自我保存的特点。人们除了遵守不得不为的法律义务、政治义务以外,基于可以自我选择、自由意志的道德义务已经被人们选择放弃了。而这样的状态似乎又回到了霍布斯所言的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成为了狼的关系。人人固守自我利益、人人自保,其结果也必然是人人相竞、人人争夺,而最终也必然导致人人相伤。“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是孤独的、贫穷的、龌龊的、野蛮的、短暂的。”[1]

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道德状况,使得我们的道德教育不知道定位在何处,该把孩子们的道德发展引向何处。被标榜的“牺牲”道德无视自我,必然不会真正被道德主体悦纳和认同,因而也激不起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被放弃的道德”有悖人类社会的道德本性。我们的道德教育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才是合适的,如何在社会的道德两极中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二、学校:“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成效。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往往只是素质教育的点缀而已。只有当上级部门考察所谓素质教育的成果时,道德教育才被拿出来作为“锦上之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的外包装,常常无条件地让位于分数、竞争与考试。这种虚假道德教育的一个明显体现就是道德教育口号化。学校在诸如校训、制度文件等方面为道德教育营造了好的舆论氛围,但仅仅停留在舆论宣传上,对道德教育的真正践行却较少。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对道德教育的本身的困惑。很多学校虽然高喊道德教育,但对于什么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合宜的等问题不甚理解。所以,对道德教育的实践不知从何切入,这就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施。其二,很多学校虽然对道德教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深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鉴于道德教育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又不是“高考的考核范围”,所以被有意忽视了,也正是这种因素直接造就了学校道德教育“落寞的实践”。

正是因为这种“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使得道德教育“悬吊”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而不知该上该下:学校到底要不要道德教育,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两者是此消彼长、还是相互渗透,谁来教合适,谁能教得了,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依旧深陷迷雾之中。

三、道德教育自身:“政治性”与“教育性”“道德性”的博弈

“道德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即把国家的政治思想等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具有较强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的色彩。后来,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其道德性和教育性,而不在于其政治性。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者的价值澄明引导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升及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但是,从我国特定历史的社会背景来看,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的色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与其教育性、道德性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同向的?反向的?相互渗透的?等等。但是,仅从表面看来,政治性与教育性、道德性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方向是不甚相同的。政治性更多地类似法律对人的约束作用,它更强调体制内的人对体制的服从和归依。强制与规训的色彩较浓,选择的空间较小。但道德性和教育性是不同的,它是在对人的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呈现、价值澄清给予人们选择的机会。更加关注人的内在自律和积极主动。所以,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与道德性、教育性起作用的方向和方式不甚相同。

也正是因为此,我们的道德教育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三者关系的困惑和难题。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难题。

四、教育者:“自主的教育者”与“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

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判断的形成。教育者自身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的展现也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肯定和尊重教育者的道德主体地位,给教育者相对自由和自主的空间,以充分展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与道德成长,这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其意义远远大于枯燥乏味的道德知识的灌输。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下,“教师不过是没有完全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满足培育社会需求类型的人的代言人、执行者,而教师本人作为人的尊严与需要,已经不得不退隐到了作为背景的地位。”口教育者更多地只是应试教育大机器中的一个“程序”或“零件”而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如果说学生是被规训的对象,那么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被规训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在现有的教育状况下,人们对教师的关注更多地是教师作为“教书匠”的存在,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技能,而对于教师作为“主体的人”“道德人”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人”的维度关注不够。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这也正是为什么近年来教师失范现象频频见诸报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成为“自主的教育者”“有尊严的道德人”的诉求遭遇“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时,作为道德教育主要执行者的教育者无奈而又失落。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很多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不作为”。可想而知,教育者“道德不作为”状态下的道德教育只会是“一盘散沙”“随波逐流”。

五、受教育者:“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的挣扎

道德行为判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德主体的内在自主和自愿。因此,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我”的意识与存在状态,激发起学生的内在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影响,现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育对象的客体化,或者说,把受教育者作为“被道德规训的他”的存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无视受教育者作为“道德主体的我”的存在,作为道德人的存在;其次,不关注受教者的道德状况、道德需要、道德情感,而是一味地从外部、从社会的角度来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再次,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更多地是一种单向度的外在规训;另外,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更多地是一种道德规范的灌输与记忆,等等。

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仅没有培养起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相反地,激起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甚至是道德本身的反抗和抵触。例如,有些学生因对道德的抵制而出现了“反道德行为”“反社会行为”。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倒是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它伤害了学生可能本有的道德感,也伤害了学生心灵的向善性。

作为独立的个体,受教育者同样希望作为“道德主体的我”而被尊重,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但在现有的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作为“被道德规训的他”而存在,这必然因激起学生的道德反抗,而直接导致道德教育效果的被抵消。同时,也正是因为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对象的“不认同”“不承认”,使得现有的道德教育骑虎难下。

综上,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要改变这一现状,道德教育的上述相关因素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和改革。社会作为道德教育的大背景应该成为大众所真正认同和归依的主流道德观,以期能切实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感,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避免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口号化,探寻道德教育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真正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对于道德教育本质的探求应不断深入,规避那种对道德教育任意“贴标签”,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无限赋加的做法;最后在上述几方面的基础上,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还原他们在道德教育的原初内涵和角色本质。

[参考文献]

[1]HOBBEST.Leviathan[M].New York:CollierBooks,1962:135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幼师生 思想政治 实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1-01

时代在发展,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的改变导致社会中的矛盾出现日益加剧。而我们的幼师生又是一群思想极其活跃的群体,幼师生的一些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影响。进而在我们的幼师生的思想里引发出一些新的问题。面对新问题,我们如何应对?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在“大”和“小”上下工夫

这里所说的“大”,就是大处着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上有正确的向度。积极地向“四有”新人这一个大方向努力。而这里的“小”就是小处着手,积极地在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以及贴近学生。“小”是实现“大”的具体而详细的方法和途径。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要求我们有战略眼光,同时也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人本出发,积极对幼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特点

目前,幼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其时代的特点。一是社会化,二是开放性,三是系统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必要把握准这三点进行工作,增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一,社会化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术的普及,传统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处世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当今的幼师生,他们在社会化的交往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已经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其复杂性也是空前的。

其二,开放性特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剧,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论是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我们的校园同样也在影响之内。我们旧有的一些办学方针等等都会受到冲击。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就有必要用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对待这些变化。

其三,系统性特点。在对幼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环节,还是调节环节,以及评估环节,都不可以分割。原本它们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3.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用“三个面向”做指导的意义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是邓小平提出的论断。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用“三个面向”做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用世界的眼光和战略思想来看待我们的时代,看待我们的将来。尤其是在我们的幼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积极地培养我们的幼师生的思想。

4.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三个贴近”对幼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突破

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就是在课堂反复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或者进行政治学习等方式来达到。这完全脱离了社会的实践,不利于幼师生的学习。所以要想真正做好对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其一,从学生出发,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定呀紧贴学生的生活展开,才会激发学生的思考而受到教育。二就是从实际出发,一切要紧贴实际情况,积极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如何看待社会中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的目标,促使他们坚定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崇高的理想。其三,从生活出发,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幼师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作为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引导幼师生积极地培养健康的生活思想。在小处,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帮助,实实在在地做到位他们排忧解难。让一些后进生群体、边缘化的群体,积极地加入到学生的大群体里,和谐地共处,学习和生活。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师生的思想政治给予中,为了增强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意在“大”和“小”的关系,明白在对幼师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特点,积极用“三个面向”做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从“三个贴近”对幼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突破,幼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龙汉武.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四要素[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5:75-78.

[2]李玉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7:109-112.

[3]张文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探析[J].攀登,2007,04:167-169.

作者简介: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4

基于以上现状,对幼师“失德”现状进行了列举分析,并对幼师在学生阶段的法制教育措施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1.对于现阶段幼师师德状态的不良现象的分析

1.1腐败思想的蔓延,“挂羊头,卖狗肉”。

我国经济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完美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了物质层面的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映衬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经受不住物质诱惑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壮大”,“社会黑暗体现在各个角落”,教育事业同样不可避免,一部分教师(以幼师最为严重)没有恪守本分,把专区经济利益的长矛指向了学生和家长,将本可以无上光荣的职业败坏得一塌糊涂,将“师德”变成了“失德”。

“为人师表”,说的是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过程中,起到表率的作用,尤其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尤为重大,幼儿园、小学阶段,因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是接收新知识、塑造各方面认知的最初阶段,很容易受到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幼师的道德品行十分重要,影响的是孩子做人的大方向,深远点考虑的话,影响的是祖国的未来,影响的是教育事业发展前景。一个“失德”的幼师,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利用自己“为人师表”的便利,谋取个人利益。

1.2管理手段不恰当。

学生尤其是幼儿阶段,无论是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力还是对自我的认知方面,都不是很清晰,他们对外界新鲜事物的畏惧心理和好奇心理相当强,因此学习生活中难免出现任性、搞怪、调皮等现象,更避免不了个别学生不听教师管教的现象。作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合格幼师,面对此类问题应增强学生的耐心,进行恰当劝说、引导,使学生各方面发展走向正确方向。但是,个别幼师对待此类现象的处理方式与上类截然相反。

我国现阶段幼师行业还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幼师的文化素养和对自身职位的认知程度不甚相同,而且校方为了幼师更好地与幼儿沟通,更好地融入学生中,往往选择年龄较小的幼师,他们工作时间短,经验不丰富,承受校方监督的同时,又要对学生家长负责,心理方面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一些刚毕业的幼师心理承受不住突然而来的压力,容易将幼儿学生视为“出气筒”。

1.3未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及爱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讲十分重要,而它的形成阶段在幼儿时期,处于起步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应为幼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一些幼师甚至家长都未充分认识到这点。因此,幼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出现打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行为,长期发展使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形成自卑心理,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

1.4不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教育事业是神圣又光荣的,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为人师表”的基本素养,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教师的精神生活未能跟上物质生活的脚步,使越来越多的人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将教育事业当做谋生的职业、赚钱的手段,很难做到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2.针对2年在校教育,1年实习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教育措施

2.1学校要转变传统“德治”观念,提高对法制的认识。

(1)积极转变传统观念,给予法制正确的定位:学校应该同等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把传统单一的德治教育转变成德治与法制并重,促使学生向“法律人”和“道德人”二者兼备的全面型人才转变。

(2)明确法律素养目标,完善法制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关于学生是否具备完全的法律素养问题尚未定论,仍然存在学生只要遵纪守法就是具备了法律素养的片面认知。学校应尽快明确法律素养的标准,促使学生具备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能力、法律信仰,成为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护法,充分具备法律素养的新一代幼师生力军。

(3)提高在校生的认识,加大法制教育建设的投入: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其法律素养至最高境界,同时加大该工作的物质投入力度,提供专项费用支出经费。

2.2建设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

需要学校从以下几个角度实现法制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1)充实教育内容;(2)改进教育形式;(3)创新教学方式;(4)加强实践教学。

2.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从几个方面统筹:(1)提高校内师资建设的速度;(2)不断壮大校外兼职教师的队伍。

2.4各方达成共识,共同营造利于培养学生法制教育的大环境。

对于共同营造良好法制教育环境,应上至国家,下至学校、社区,再至学生家长分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

3.结语

在校期间幼师的法制教育应提升至与传统德治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切实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根本上改善幼师师德现状,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维红.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J].现代教育信息,2013年(3):26.

[2]刘曦.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实效[J].镇江高专学报,2010(4):69.

[3]张小莲.对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3(4):56.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论文 篇5

[摘要]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质应有之义。但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却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主要源于:作为大背景的社会面临着“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相背离的困境,学校道德教育中“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道德教育自身“政治性”“教育性”“道德性”的博弈,教育者诉求“自主的教育者”却遭遇“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受教育者挣扎于“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之间等问题。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质应有之义。韩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传道”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足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导致道德教育处于困境的因素,以期对道德教育的改进和进一步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社会:“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的背离

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大背景。社会的道德状况、道德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定位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效和展现。但是,目前社会自身也深陷道德困境之中。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普遍价值被解构,多元价值兴起,现代社会进入“多神时代”。这也使得身临其中的道德教育感到困惑和迷茫。目前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处于两个端点:“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

“被标榜的道德”是长久以来我国的一种道德取向。在我国,社会宣扬更多的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是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高尚的超道德行为。这就给道德行为增加了几分悲壮与高不可攀。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误解:所谓道德的行为就是自我牺牲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需求的摒弃和唾弃,有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放弃。也正是因为此,虽然社会对道德进行标榜,但人们还是对“所谓的道德行为”有较大的畏惧感,有时甚至是抵触感。这也在实际上导致了“被标榜的道德”的虚妄。其实,道德行为在不同层次行为中都有所作为。只要是出于自愿地利他、利社会的行为都是道德的行为。而且,以“牺牲”和“烈士”的高尚道德来要求人们日常的道德行为,无疑会扼杀人的道德动机,对所谓道德行为望而却步。

“被标榜的道德”的直接后果就是“被放弃的道德”或者“去道德化”。以某市一起抢劫杀人案为例。案发后,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为什么事发当时围观者众多,但见义勇为者却均为老人呢?回答者均日:现在的社会不敢轻易做好事,自保要紧,以防引火上身。这种状况一则源于人们对“高标道德”的畏瞑,二则源于人们自我保存的本性的极度彰显。受现代性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似乎更多地浸染了现代性的“理性化”“道德祛魅”“超善恶”的自我保存的特点。人们除了遵守不得不为的法律义务、政治义务以外,基于可以自我选择、自由意志的道德义务已经被人们选择放弃了。而这样的状态似乎又回到了霍布斯所言的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成为了狼的关系。人人固守自我利益、人人自保,其结果也必然是人人相竞、人人争夺,而最终也必然导致人人相伤。“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是孤独的、贫穷的、龌龊的、野蛮的、短暂的.。”[1]

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道德状况,使得我们的道德教育不知道定位在何处,该把孩子们的道德发展引向何处。被标榜的“牺牲”道德无视自我,必然不会真正被道德主体悦纳和认同,因而也激不起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被放弃的道德”有悖人类社会的道德本性。我们的道德教育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才是合适的,如何在社会的道德两极中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二、学校:“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成效。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往往只是素质教育的点缀而已。只有当上级部门考察所谓素质教育的成果时,道德教育才被拿出来作为“锦上之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的外包装,常常无条件地让位于分数、竞争与考试。这种虚假道德教育的一个明显体现就是道德教育口号化。学校在诸如校训、制度文件等方面为道德教育营造了好的舆论氛围,但仅仅停留在舆论宣传上,对道德教育的真正践行却较少。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对道德教育的本身的困惑。很多学校虽然高喊道德教育,但对于什么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合宜的等问题不甚理解。所以,对道德教育的实践不知从何切入,这就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施。其二,很多学校虽然对道德教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深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鉴于道德教育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又不是“高考的考核范围”,所以被有意忽视了,也正是这种因素直接造就了学校道德教育“落寞的实践”。

正是因为这种“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使得道德教育“悬吊”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而不知该上该下:学校到底要不要道德教育,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两者是此消彼长、还是相互渗透,谁来教合适,谁能教得了,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依旧深陷迷雾之中。

三、道德教育自身:“政治性”与“教育性”“道德性”的博弈

“道德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即把国家的政治思想等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具有较强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的色彩。后来,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其道德性和教育性,而不在于其政治性。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者的价值澄明引导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升及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但是,从我国特定历史的社会背景来看,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的色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与其教育性、道德性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同向的?反向的?相互渗透的?等等。但是,仅从表面看来,政治性与教育性、道德性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方向是不甚相同的。政治性更多地类似法律对人的约束作用,它更强调体制内的人对体制的服从和归依。强制与规训的色彩较浓,选择的空间较小。但道德性和教育性是不同的,它是在对人的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呈现、价值澄清给予人们选择的机会。更加关注人的内在自律和积极主动。所以,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与道德性、教育性起作用的方向和方式不甚相同。

也正是因为此,我们的道德教育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三者关系的困惑和难题。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难题。

四、教育者:“自主的教育者”与“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

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判断的形成。教育者自身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的展现也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肯定和尊重教育者的道德主体地位,给教育者相对自由和自主的空间,以充分展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与道德成长,这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其意义远远大于枯燥乏味的道德知识的灌输。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下,“教师不过是没有完全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满足培育社会需求类型的人的代言人、执行者,而教师本人作为人的尊严与需要,已经不得不退隐到了作为背景的地位。”口教育者更多地只是应试教育大机器中的一个“程序”或“零件”而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如果说学生是被规训的对象,那么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被规训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在现有的教育状况下,人们对教师的关注更多地是教师作为“教书匠”的存在,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技能,而对于教师作为“主体的人”“道德人”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人”的维度关注不够。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这也正是为什么近年来教师失范现象频频见诸报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成为“自主的教育者”“有尊严的道德人”的诉求遭遇“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时,作为道德教育主要执行者的教育者无奈而又失落。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很多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不作为”。可想而知,教育者“道德不作为”状态下的道德教育只会是“一盘散沙”“随波逐流”。

五、受教育者:“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的挣扎

道德行为判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德主体的内在自主和自愿。因此,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我”的意识与存在状态,激发起学生的内在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影响,现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育对象的客体化,或者说,把受教育者作为“被道德规训的他”的存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无视受教育者作为“道德主体的我”的存在,作为道德人的存在;其次,不关注受教者的道德状况、道德需要、道德情感,而是一味地从外部、从社会的角度来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再次,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更多地是一种单向度的外在规训;另外,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更多地是一种道德规范的灌输与记忆,等等。

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仅没有培养起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相反地,激起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甚至是道德本身的反抗和抵触。例如,有些学生因对道德的抵制而出现了“反道德行为”“反社会行为”。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倒是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它伤害了学生可能本有的道德感,也伤害了学生心灵的向善性。

作为独立的个体,受教育者同样希望作为“道德主体的我”而被尊重,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但在现有的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作为“被道德规训的他”而存在,这必然因激起学生的道德反抗,而直接导致道德教育效果的被抵消。同时,也正是因为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对象的“不认同”“不承认”,使得现有的道德教育骑虎难下。

综上,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要改变这一现状,道德教育的上述相关因素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和改革。社会作为道德教育的大背景应该成为大众所真正认同和归依的主流道德观,以期能切实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感,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避免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口号化,探寻道德教育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真正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对于道德教育本质的探求应不断深入,规避那种对道德教育任意“贴标签”,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无限赋加的做法;最后在上述几方面的基础上,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还原他们在道德教育的原初内涵和角色本质。

[参考文献]

[1]HOBBEST.Leviathan[M].New York:CollierBooks,1962:135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6

孔子生命观幼师生生命道德教育

近年来,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生命道德教育已成为各大高校极为关注的教育课题。所谓生命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道德教育。幼师生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教育祖国未来希望的重任,他们更应该懂得生命的价值及意义所在。孔子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能突破时代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家,他的思想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基础,其生命观对当今时代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幼师生生命观现状

随着本科院校生源的不断加大,幼专院校逐渐失去往日的竞争力,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技能培养上,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再加上现在的幼师生文化基础薄弱,思想意识淡薄,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1.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表现出对自我生命的虚度

由于部分幼师生缺乏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对生活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只是一味追求时尚、沉迷网络、厌学早恋,有的甚至沾染不良嗜好。他们生命观存在较大的偏颇,并没有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2.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表现出对生命的否定

现在的幼师生多数为“90后”,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心智尚未成熟。当面临着来自就业、学业、家庭等诸多问题,又缺乏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时,部分学生选择消极面对,逃避甚至否定自己生命的错误做法。

3.生命意识淡薄,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由于幼师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对生命道德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现象。如崇尚暴力、行为偏激、漠视他人生命等。

二、孔子生命观对当代幼师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中蕴涵丰富的生命意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自己独特而深邃的生命观,最终成就其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今天,借鉴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生命的审视,对当今幼师生形成正确生命观具有积极意义。

1.借鉴孔子的“重生爱物”的伦理情怀,体悟生命的神圣

对幼师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天地间最伟大的道德就是爱护生命。既然生命是天地之大德,那就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孔子的生命观中,最基本的就是对生命的重视。他坚决反对战争、反对剥夺人的权力,主张教化,实施仁政。《论语·先进》中“未知生,焉知死”等贵人重生的主张,表达了生命至上的情怀。《论语·乡党》中提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养生的智慧也体现其对生命的重视。《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又显示了孔子对自然万物的仁爱之心。可见,孔子的生命观不仅体现出对自己生命的重视,还包括对其他人和物的尊重和爱惜。

生命是一种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那种对生命漠视甚至轻言放弃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当代幼师生正是缺少生命意识教育,要想更好的感悟生命的真谛,就要深刻领会孔子“重生爱物”的思想。

2.借鉴孔子“立志仁德”的人生价值观,体会生命的价值

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孔子爱惜生命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以保全生命为目的,更重要是关注生命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孔子一生学习、追求和实践都在于推行“仁”。他以“立志仁德”作为加强自身修养、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环节。《论语·子罕》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的生命观,能够超越生死,建功立业,使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价值,对当代的幼师生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借鉴孔子“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提升生命的境界

生命不仅是一个存在,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人生的各种境遇都会碰到。如何在各种情况面前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孔子生命观的重要内容。孔子自己就过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生活(《论语·述而》)。这种乐并不在于贫贱本身,而是超越了贫贱和富贵,达到一种更为崇高的生命境界。

幼师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重要过渡期,此时会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这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恶性事件及心理疾病的高发。孔子“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会指导他们正确去面对各种生活困难,特别是身处恶劣环境时,更要泰然处之。

三、依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渗透生命道德教育

经典是人类千百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代代传承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涵盖人类生存和生活所有领域和层面,是进行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的“全能”工具与“高效”手段。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生命道德教育为基础人文教育理念

教育是塑造灵魂、完善生命的事业,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接受生命教育,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有效开展诵读活动

经典作品需要多读,在读中感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参读、诵读、美读、比读等,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如孔子的《论语》用君子之道和仁爱之心启迪众生,要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激荡在字里行间的大爱。也可利用网络,搭建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更好传承经典文化。

3.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本课堂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借助校园文化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进行文化建设,可以将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融入校园生活中。

四、结束语

总之,推进生命道德教育是幼专院校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在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认真探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感受国学的巨大魅力,有助于更为深刻认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利于促进幼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院林,焦霓.孔子的生命观教育与当代启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杨结秀,谢狂飞.《论语》中孔子的生命觀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J].传承,2009,(10).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7

关键词:幼师生,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早期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近两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男幼师生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等,揭开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另一个辉煌篇章。由此,幼儿教师素质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对广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加强其专业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一、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内涵探讨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教育目标是培养其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精湛娴熟,自主、沟通、合作、探究、创新能力较强,并能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的学前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鉴于此,本文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是针对五年制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生而开展的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认识和理想的价值观,形成自觉勤勉乐学的态度,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积极投身实践锻炼,增强其为师从教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

二、幼师生学习现状及成因的分析

然而据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幼师生的学习现状令人担忧。求学期间呈现出以下表现:学习观念淡漠、上进心不足,出现盲目厌倦与学习焦虑的情况;暴露出情绪苦闷、目标理想缺失、就业焦虑等现象。

分析原因得知:一是学习动机不明确。有的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命令,亲人朋友的介绍而被动选此专业,有的学生因成绩不理想暂时没有合适的专业挑选而无奈选择,只有小部分学生是因为热爱幼儿而坚定地选择教师职业。二是从求学的过程来看,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引领,学习中盲从、闲散,表现出有混头没劲头的精神面貌,导致专业热情下降。三是由于社会现实作用,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低,再加上工资低、待遇差,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幼教工作,因此学习应付了事。总体来看,学生对学习及从事幼教工作的兴趣不大。

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认识不全面、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等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质量及就业状态。

三、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日常管理

1.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对新生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对究竟学什么、怎么学、将来做什么认识较为模糊。所以应抓住开学契机,适时进行校情、校史介绍,解读当今教育政策和就业前景,介绍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软硬件情况,让学生对五年的基本课程有个初步了解,方便学生调配学习时间和明确学习方向,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我校图书馆本学期初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系列活动,鼓励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信息资源,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阅读紧扣教学内容的各类参考资料,多做读书笔记,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消化专业课知识。总之,抓好新生入学教育能使学生坚定学习信心,形成爱校、爱专业、爱行业的积极情感,打好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坚实基础。

2.落实德育量化管理

量化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本文中德育量化管理,就是对班级的各项活动如纪律、出勤、仪表、卫生等方面,用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如爱岗就业的责任感、严谨治学的义务感、热爱幼儿的幸福感等。因此,德育量化管理主要是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通过自觉调节行为,规范自己为人师表的专业思想意识。

3.召开学生座谈会

定期召开由学生会成员、各班代表组成的学生座谈活动,既能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改进意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又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类问题,适时抓住教育契机,使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日常化、扎实化。

(二)课程设置

1.专业课程体系

五年制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突出“专”和“广”的特色。在公共基础课的全面奠基下,强化基本技能,如普通话、书法、绘画、声乐、钢琴、舞蹈、体育、信息技术等,有助于幼师生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技能、素质和修养。从第二学年开始,逐步开设幼卫、幼心、幼教、幼儿教育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基础教育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幼师生要做到“一专多能”,因此第三学年开设方向课,如亲子方向、英语方向、舞蹈方向、计算机方向等,既使课程结构体现出多样化,又反映出教育的新成果,凸显学生特长。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各类选修课和培训课,开放实训室,鼓励学生尽早考取相关的职业、行业资格证书,如育婴师、营养配餐师、幼儿舞蹈教师、蒙台梭利教育教师、奥尔夫音乐教师、亲子教师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幼师生全方位、高层次、多渠道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见实习活动

教育见实习,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初步亲身实践、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为在见实习期间,学生要担当学生和教师双重角色,既要学习优秀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范,先进的教育观念,成功的教学经验,又要学会与幼儿、家长交往沟通,展示自身的技能才干,发挥教育机智等。亲近、了解幼儿,学生克服了对教育产生的畏惧感和疏远感,获取了专业的认识,兴趣和责任意识油然而生,从而促进其专业思想的全面发展。

(三)校园文化

1.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文化是校园的灵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还能提升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1)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是每周一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升国旗仪式后进行的讲话。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组织有关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系列讲话,如探讨如何端正学习态度、怎样学好专业技能、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思考等内容,能够发挥教育的及时性、主体性,激发幼师生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感,引起他们深度的思考,使之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2)校园文化艺术节

每年11—12月份学校都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2012年的主题为“倡导主流校园文化,创设和谐文明校园”。结合学校要求,学前教育系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特长、选拔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为目标,设置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群舞比赛、服装设计比赛、双语剧比赛、课本剧比赛、校园之星(歌唱、器乐、绘画、书法、故事大王)比赛、免费男师范生专业汇报等。这样在丰富学生大学文化生活的同时,既使校园充满了生机、活力与无穷的魅力,又为幼师生提供了展示和锻炼自身专业素质的机会。

(3)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能给大学生带来诸多的积极意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生而言,结合专业特色,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了解在当地幼教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走访优秀毕业生,或走进各类幼教行业,如幼儿园、亲子教育机构等开展实践考察。这些活动能让他们走进社会、了解幼教行情,在活动中将理论转化和拓展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以达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要求。总之,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巩固学前教育专业思想的有效途径。

2.职业道德、学术专业和就业讲座

由专任教师或优秀毕业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明确学习和职业目标,科学制订个人发展规划,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建立专业热情及责任感,这是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成功基础。

邀请学前教育界知名的专家、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专业座谈会、课堂观摩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特点、方向、优势;了解当今学前教育领域的先进教育观念及研究成果等。针对幼师生的学习特点,学校组织了系列讲座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如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性训练》、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幼儿教育博士、台湾台中国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系陈淑琴教授《“期待效应”在教学上的应用》专题报告、“国培”专家王红裕老师示范课等。在轻松互动的讲座活动中,幼师生接受了学术熏陶,提升了文化品位,充实了精神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名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和教育引导。

在面临就业双选问题时开设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各有关领域在国内外最新的成就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有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进而完成就业的心理、知识、能力和素质准备,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不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何种教育策略和途径,只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适应幼教市场的就业形势,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谱写新的华章。

参考文献

[1]杨顺清.“师范热”与高师生专业思想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5) .

[2]徐浩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思想建设的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6) .

[3]朱艳红.关于提高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 .

[4]姚和平.加强高师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J].渭南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5]王正才.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思索[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8) .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8

幼师学生的生理年龄相对于其他同龄人而言有特殊的地方,普遍处于青少年的年龄阶段,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成长都非常迅速,心理越来越成熟,开始对人生有更高的目标追求。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难以控制自身的言行,甚至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过规划。所以对幼师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方式方法,不但要在校园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且要在课余生活中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言行,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幼师的本质属性仍然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和形象不仅表现在掌握的知识上,更应当表现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上,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向学生做好教学工作,而且要在隐性的影响作用中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政影响。

1.外在形象

对幼师学生进行教育的教师平时应当同时承担对学生的教育成才重任,还承担对学生在仪表上的表率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保持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教师在仪态上要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绪,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而且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和情感,积极影响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提升思想素质。

2.语言熏陶

语言不仅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工具,更在教学中具有媒介的功能,教师对幼师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会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接受水平产生影响。教师应当注意语言的速度和音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体现出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在一些报告会等场合,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表达自身的情感和语言才华,引导学生向思想政治先进的模范学习。

3.行为感染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行为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正确的行为表达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内心不道德的人在行为上必然得不到众人的认可,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行为上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真善美的行为风格,严格要求自己,用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学生成为追求高尚品德的人。

二、利用课堂教学对幼师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幼师院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够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秀的思想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围绕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靠传统的夸夸其谈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效率并不理想,而应当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祖国美好的山川,还是历史名人的英雄气概,还有危难关头的民族气节,都可以令学生感受震撼,课堂上的环节,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案进行千篇一律的讲解,而应当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明白只有个人努力,国家才有希望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幼师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还较年轻,思想成长还不够成熟,开放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很容易给他们带来不良引导,导致思想波动,负面情绪严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防患于未然,幼教应当对学生细心观察,明辨是非,在学生的言行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排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在现实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的工作不仅要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

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在其他科目教学中同样可以渗透相似的思想观念,这样可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停留在抽象的教学模式下,例如在语文科目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授有关爱国或者英雄的相关篇章时渗透作者和主人公的思想政治抱负,设身处地地体会古人的气节,在这样的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渐明辨是非和善恶,掌握良好的分辨本领,从思想上保护自己。

三、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幼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应当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又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的书面教学中增添更多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幼师院校的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觉,校园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工作中不一定十分突出,但是在工作中十分突出的学生在校园中一定是活动积极的,这些学生往往在校期间经常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有的甚至是社团的组织者,可以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心情放松,心理上更乐于接受这样的思想教育,因此教学成果非常显著。

四、结语

幼师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然而无论在形式上有多少种,归根结底都是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成长为明辨是非,具有高度甄别能力,在生活中做真善美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做优秀的学生,为国家幼教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志远,陈国忠.科学化与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2):81-82.

[2]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6):68-70.

[3]时长江.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浅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5(5):25-26.

[4]王建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9):75-77.

当前幼师思想道德教育 篇9

关键词:教学哲学 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效果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尤其激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才的竞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压力尤为巨大。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我国必须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尤其是对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人才的储备力量,必须要重视对我国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专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以更好地推广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各高校必须要从教育哲学视角促进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和巩固。本文将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并从教育哲学视角探讨如何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和巩固。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具体来说,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当前许多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研究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问题,而没有从根源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探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根本规律的探索,从根源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视角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巩固,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巩固。

2.在高校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研究方式过于保守与僵化,在研究范围以及关注标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高校现在对思想政治的研究来说,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偏重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二、从教育哲学视角探讨如何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和巩固

从教育哲学视角来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巩固,就是要对人的思想意识发展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行认识与把握,并能够充分利用人的思想意识发展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巩固。本文认为当前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和巩固:

(一)通过对教育理念的优化来实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巩固

人的思想过程具有动态性。在人的思想系统中,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一方面,人能够作为思想系统中的客体不断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人又能作为思想系统的主体不断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及吸收,在外界信息的作用下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被教育者能够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并自觉进行反思。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对教育理念进行优化,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做到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及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通过因材施教可以使被教育者能够自觉地在外界刺激下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在能够主动构建与客观相符合的主观意识体系。

2.重视非理性思维在教育中的作用,主动关爱与理解学生,这是促使被教育者在思想系统中主动转为主体的重要途径。

(二)通过对环境的优化来实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巩固

这里的环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校的内部环境即高校的教育环境;二是指高校的外部环境即社会环境。

在对高校内部环境的优化过程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对高校的教育投入,加强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并提高高校教育者的工资待遇,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该牢固树立育人意识。虽然我国高校没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开设专门的专业,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也应该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专业教学中。

3.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管理制度。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新形势,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来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从而使相关规章制度符合客观发展形势,以其真理性让学生能够自觉接受。

在对高校外部环境的优化过程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经济上,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2.在政治上,发展民主精神,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法治政府。

3.在文化上,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以及大繁荣。

4.在社会建设方面,推动社会和谐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压力尤为巨大。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我国必须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尤其是对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必须要从教育哲学视角促进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和巩固。

参考文献:

[1]胡文聪.从教育哲学视角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2]成长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浅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4).

作者简介:

焦燕鸽,(1984— )女,河南洛阳,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党组织凝聚力下一篇:CT肺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