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

2024-07-12

努力(共12篇)

努力 篇1

期中考试成绩册发下来的时候, 阿坚看着同桌张一凡举着成绩册兴奋不已:“我的数学考了100分耶!”

和张一凡相反, 阿坚的成绩很不理想, 数学只考了61分, 刚过及格线!

“阿坚, 你考得怎么样?”张一凡的头伸过来, 试图看一看阿坚的成绩册。

“我?”阿坚合上成绩册, 冲张一凡笑笑, “和以前差不多!”

“是吗?”张一凡毫不怀疑阿坚的话, 因为以往考试, 阿坚的成绩总能进入班级前10名。

放学了, 张一凡兴高采烈地向家走去。阿坚呢, 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顿时成了愁容。这成绩怎么向爸爸和妈妈交待?哎……阿坚真后悔!这学期开学后, 他迷上了网络游戏及聊天。特别是手机装上QQ后, 他更是常常捧着手机聊个不停。

回到家, 阿坚哆嗦着把成绩册递给了爸爸。“阿坚, 怎么搞的?是不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爸爸看着成绩册虽然吃惊, 但是并没有过多责备他。

“爸爸, 主要是我最近在学习上放松了。”阿坚低声说, “我会吸取教训, 努力提高成绩!”

“既然你知道问题所在, 我就不多说了!”爸爸宽容地在成绩册上签上了名字。

面对爸爸的宽容, 阿坚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赶超计划”, 决定将拉下的功课在最短的时间赶上去。

第二天, 阿坚便按计划行动了。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 他还得再做课外题, 当他写完作业后已经八点多。最要命的是, 他的手机“嘀嘀嘀”地响起来。

“哥们, 快来QQ游戏室, 我们一起玩游戏!”这是玩游戏的伙伴在呼叫。

“阿坚, 和我聊会儿天吧?我心情不好!”这是经常和他聊天的女生在呼叫。

“喂, 我发现一个好玩的网站, 我发地址给你哦!”

怎么办?阿坚心里斗争起来。学习计划上的任务还没完成, 怎么能玩呢?这份计划书可是昨天才制定的!想到这, 阿坚将手机关上, 准备开始做课外题。

“好球!”客厅里传来爸爸的声音。

“嘘, 声音小些!阿坚在写作业呢!”妈妈提醒道。

“今天是NBA联赛, 太精彩了, 我忍不住叫起来。”尽管爸爸压低嗓门, 可是在爸爸的话语中, 阿坚的脑海已经联想到球赛的精彩画面。不行, 不行!阿坚甩甩脑袋, 想将注意力集中到题目中, 可心底却乱腾腾的。

算了, 我去看一会儿球赛吧!只看一小会儿, 就回来做课外题。阿坚对自己这么一“放松”, 结果便将球赛看完了。看见球赛的他已经很疲倦, 不得不合上作业本:“大不了明天我做20道课外题, 背40个单词, 抄两段课文吧!”

可是第二天放学后, 他在同学的邀请下去体育馆打乒乓球, 一直玩到很晚才回家。此刻, 别说做课外题, 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匆匆应付。

一天又一天, 阿坚的学习计划书成了废纸, 掉进了桌边的垃圾桶。他呢, 总是在该学习的时候安慰自己:“明天吧, 明天我一定好好学习!”然后借着这种理由玩去了。

“明天”在阿坚的等待中来了。

期末考试, 阿坚成了全班最末一名。当大家不解地看着他时, 他懊恼地说:“都怪我没有把握好今天, 把什么事情都推到明天, 结果明天等到了一场空!”

刷刷姐姐的话:

谁不想拥有一个灿烂而美好的明天呢?可是灿烂而美好的明天不是空想而来的, 需要今天的不断努力。“今天”在你的手中犹如一块块砖石, 看似微不足道, 但是你若能将它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日积月累, 必将屹立一座高楼大厦!

同学们, 今天是明天成功的支点, 珍惜你手里的支点吧!未来的你才会感谢今天努力的你!

努力 篇2

人生中,会经历许多难捱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或许荆棘丛生,或许分叉众多,但也请你别放弃,努力努力再努力。

学会自行车,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但恐惧一直让我不敢轻易的去尝试,但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决定尝试一次,看看到底能不能把这道难关拿下。

没有一点学车经验的我来说,把自行车骑的稳稳当当简直比登天还难,这导致在这过程中我摔了无数次的跤,但我还是想着再坚持一会,再努力一次,就又和自行车较起了真。

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摔倒,再看看早已红肿的双膝,这让我委屈,不禁想到了放弃,我不想再学了,并且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发誓再也不碰自行车了。

爸爸看到沮丧的我,来到我的身前。“你的座右铭不应该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么,怎么能现在就放弃呢?”

爸爸的一席话,让我想到那句“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回报”,慢慢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决定再努力努力。

熟能生巧,努力的次数也到了,我终于征服了我脚下的自行车,从颤颤巍巍的学着自行车,再到尽情享受骑着自行车带来的自由感觉,我应该好好感谢自己的努力努力再努力。

金牌的背后是努力再努力 篇3

孙仲良,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类车工项目一等奖第一名。

曾经的失败

在2008年盐城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很荣幸获得了参加江苏省技赛大赛的资格,我很高兴,紧接着便是江苏省技赛大赛,来参赛的选手都是每个市的顶尖高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有信心。2008年江苏省的比赛到来,在比赛过程中,也不知道是自己心情紧张还是自己的经验不足,有好几个长度尺寸做错了,等我走出考场时,我自己内心有一种失落感。两个星期过后,我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江苏省二等奖,这个成绩让我很失望,当时我就暗下决心,给自己定下目标:明年比赛一定要拿第一。在之后的一年中,我一直在学习车工方面的知识。

比赛需要冷静思考

经过一年的学习,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2009年盐城市选拔赛终于如期而至了,当裁判把图纸发到我手上,我粗略看了一下,三件配图纸对我们来说应该算是简单的,因为我们平时的训练题目都是高级工以上的,都是六件配合。在比赛的过程中,时间过去的很快,一共四个半小时,都过去三个小时了,我还有一件就完成了,当时我偷偷打量了一下其他选手,都在埋头做着工件,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还有一件,最多一小时就能完成,心里有掩饰不住的高兴,我又认真细心地把图纸看准确。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提前半小时把零件加工完了,直到把零件交给裁判后我才轻轻地松了口气,很自信地走出了考场,比赛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我得了第一名。我的老师陈健也是第一名,我的心情无比的喜悦。

不留遗憾 冲刺天津

全国大赛的日子里,天津的气温连续走高,整个天津就像蒸笼似的,闷热的天气让人无比的难受。6月27号上午是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数控技能大赛开幕式。之后是第一场选手比赛,我是第二场的签,是下午考到晚上八点。中午吃完饭我一直做准备工作,老师对我说:只要不留遗憾就行。这次我进赛场的心情一点都不紧张,反而感到很平静。签完安全合同后,进入赛场是30分钟的熟悉机床和准备工量刀具。图纸发到手上就熟练地计算尺寸,想工艺怎么加工,图纸是四件配合,基本内容我都做过,虽然不怎么难,但工作量非常的大,我的感觉时间很紧张,要努力地赶时间。在比赛过程中,我做得很顺手,车间的温度很高,流了好多的汗,比赛的时间过的真快,天已经变黑,我只感觉到十分的饥饿和口干,就用脏手去拿为我们准备的食物,边做边吃,因为不想浪费每一分钟,就在我完成了工件时,监考老师说我做得不错,我心里觉得甜甜的。我看了时间还有十分钟,比赛结束,其他选手还都在埋头苦干着自己的工件,我把工件擦干净交给了裁判。当我把工件放下那一刻,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下了,努力了那么长时间,心血就摆在眼前,当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心酸,那种感觉只有我自己会懂。我自信地第一个走出了考场,这时我看见在外面等待我的陈健老师,我给了他一个很自信的微笑。

比赛结束了,我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和我的老师去游玩天津。一直等到29号的下午,大赛闭幕式开始举行,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我获得了全国第一名,那一天是我笑的最多的一次。

比赛让我圆了大学梦

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只要取得一等奖或前三名,就能被大学免试录取。今年我很荣幸被南京工程学院录取,我要感谢老师,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展示舞台。

努力去够 篇4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 新来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 让他有点接受不了, 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把食物放在离河马过近的地方, 不要怕它饿着, 以免它长不大。”新来的饲养员听了这话, 十分纳闷, 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 而不要把食物放得过近。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 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 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 他终于发现, 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大。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 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

老饲养员不说什么, 跟他换着喂。不久, 老饲养员喂的那只河马, 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事情使他大惑不解。

老饲养员说, 你喂的那只河马, 太不缺食物了, 就拿食物不当回事, 根本不好好吃食, 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 食物总是在它够不到的地方, 他总是在食物缺乏中生活, 因此, 它才十分懂得珍惜, 每天拼命地去够着吃。因此反而很能吃。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 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 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地上, 而是费尽心思, 今天将食物藏在石缝里, 明天将食物藏在树洞里, 猴子们总是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 猴子们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 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 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吃。

别人都很奇怪, 对养猴子的人说, 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说, 这种食物让人很没胃口。平时, 你真把食物摆在猴子们跟前, 它们连看都懒得看, 怎么会去好好吃呢。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养它们, 让它们很费劲地够着吃, 它们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们够不着, 它们才越会努力地去够。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好东西。

努力努力,再努力作文200字 篇5

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今天响起了尾声,六年级下册的.新书又崭新地出现在眼前。

我翻阅眼前的新书,从内心地感到,下册的难度增加了,更难,更复杂。

我的眼睛认真地读着,想着,思索着,心想:”新学期来了,也预示着升学考试的脚步渐渐走近。我如果再不加把劲,认真学习,以后如何升学?我深知自己的不足,知识面少,不加油,怎么跟得上学习的脚步?我得努力努力,再努力……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啊,让这句话成为我人生的伙伴,陪我勇往直前吧!

努力 篇6

最近,一位旅居香港的法国心理学家法莉德莎莉莉教授发现,在加拿大,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努力程度都与学习成绩呈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在加拿大,一个学生学习越用功,他的成绩就越好。而在中国,莎莉莉教授发现,成绩好的学生的努力程度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成绩差的学生的努力程度甚至与学习成绩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在中国,成绩好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努力比别人多,而成绩差的学生越努力反而成绩越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努力学习看起来对中国学生不起作用呢?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华裔心理学家康莹仪教授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部分地解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原来,虽然中国学生在学习上都非常努力,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都“不相信努力”,不相信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尤其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认为努力是一个人愚笨的象征。国内外近些年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相信努力”有利于孩子成长,特别是在孩子面对困难、挑战和失败的时候,“相信努力”有助于孩子克服畏难心理,让他们把心思更多地花在克服困难和战胜失败上,而且,“相信努力”也确实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另一方面,这些研究还发现,不相信努力,甚至认为努力是一个人愚笨的象征,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动力,而且还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导致努力学习对中国学生不起作用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很多中国学生“不相信努力”。

然而,实际上,中国的家长都是非常相信努力的。我们的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来教育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像唐朝大诗人李白一样参悟这句俗语中蕴涵的深意,能够在学习上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直至最后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由此可见,中国的家长非常坚信,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是非要下苦功不可的。至此,很多家长可能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那么相信努力,培养出来的孩子却不相信努力呢?

原因:家长们过于“相信努力”

其实原因恰恰就在于中国家长太过于相信努力了!他们总以为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都是出在不够努力上,总以为只要孩子努力就没有学不好的功课。而且不仅如此,家长对于努力的牢固信念转而强加到了孩子头上,变成了不断给孩子强加学习任务、不断逼迫孩子努力学习。

《今日美国报》最近的一篇报道指出,在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孩子上补习班、给孩子请家庭教师已经成为华人社会中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莎莉莉教授的研究也发现,香港学生平均每周花在学习上的课余时间是16到20个小时(而实际上中国大陆的学生远不止这么多!),而加拿大学生平均每周花在学习上的课余时间仅为11到15个小时。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因为中国的父母和教师们太过于相信努力了,所以他们总是想法设法给孩子布置各种作业、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并不惜重金给孩子请来家庭教师,逼迫孩子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比别人多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孩子就肯定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如果本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太好,那么家长们在这一点上的做法就更甚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受到了严重打击,此时他们就更倾向于认为:除了逼迫孩子努力,给孩子更多的学习任务,别无他途!

然而,家长们过于“相信努力”并逼迫孩子努力学习的另一方面,就是忽略了与孩子学习成绩有关的其它一些重要因素,比如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如果孩子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即使家长逼迫孩子付出再多的努力,恐怕都是没有收效或收效甚微的。孩子在学习上付出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却并没有得到多少回报,这种挫败感怎么可能会让孩子“相信努力”呢?!而且不仅如此,这些努力学习但收效甚微的孩子,不仅不会再相信努力,而且还会转而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是不是那棵再怎么努力都“不可雕”的“朽木”。

由此可见,对于我们的很多孩子都不相信努力这一现象,家长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不应该给孩子请家庭教师、不应该让孩子上补习班,我们是想说,家长们更应该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造成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

对策:如何培养孩子“相信努力”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的家长还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自身的局限,培养出“相信努力”的孩子呢?

首先,要让孩子体会到通过努力而成功的滋味。教育心理学中有一条特别重要的教育规律,那就是要给孩子布置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难度太高,孩子再怎么努力都完成不了,此时孩子是无法体会到通过努力而成功的滋味的;难度太低,孩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此时孩子就并不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努力的结果。因此,家长们应该更多地为孩子布置一些中等难度、有一定挑战性但孩子通过努力最后都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此时孩子经过努力获得了成功,很自然地,他就会认为这一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一点无论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还是在培养孩子的生活和社会技能上,都非常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孩子学习游泳的时候,如果他刚学会手上和脚上的动作,已经可以游出两三米远,那么此时我们既不能指望他一下子就游到十米开外,也不能一味地让他继续练习手脚动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家长此时应该做的是给孩子设定一个让他通过努力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挑战性任务,比如让孩子在练习手脚动作的时候学会换气。当然,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目前所能够达到的水平。

其次,无论在孩子成功还是失败的时候,都要引导孩子从正面看待努力,并尽量避免孩子从负面看待努力。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成功时告诉孩子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在孩子失败时告诉孩子这种结果与他的努力无关,那么孩子就会更多地相信努力,相信努力可以让自己成功。因此,在孩子成功的时候,父母们不防多多地去表扬孩子“很用心”、“真努力”,让孩子把自己的成功更多地与努力联系在一起;在孩子经过努力仍然失败了的时候,依然引导孩子从正面看待自己的努力,告诉孩子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最近身体状况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等其他原因,而并不是因为他的努力注定是没有效果的。这样一来,家长不仅培养了孩子相信努力的信念,而且还让孩子在积极克服其他消极因素的同时继续保持了努力和上进。

另外,家长们还要尽量避免给孩子传达一些类似“努力象征着愚笨”这样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工作,那些非常聪明的人很快就可以完成,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而那些头脑不够灵活的人,则往往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而且即使付出很多努力,他们也并不一定能做得好。因此看起来,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很多努力有的时候恰恰是一个人不够聪明的象征。很多家长在评价自己孩子的时候也都不自觉地把孩子的表现与这一现象联系在了一起。比如说,有些孩子在学习上非常认真和用功,常常会花很多时间读书和写作业,但家长有时却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你看人家李某某就是聪明,听他妈妈说,他每天晚上不到一小时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你怎么每次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啊?”这样,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向孩子传达了“努力象征着愚笨”这样的观念。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不再相信努力了,或者干脆放弃了努力,而改为追求写作业和读书的速度,从而忽视了质量。在这一点上,家长要尽量拿孩子现在的表现跟他以往的表现相比,努力克服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孩子比的心理,即使比了,也不要把这种对比传达给孩子。

向着天分努力 篇7

是的, 坚持理应被祝福。

在我看来, 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 是飘忽云端的锦彩, 是闪耀水面的流光, 虽然能够感觉, 但并没有真正被你攥在手心, 成为你的奖杯或者存折。当你蓦然想起它的存在, 也许它早已随着时光流走, 如同女人神秘的睫毛, 秋蝉声中, 含不住任何一滴眼泪。

当你发现某种天分洋溢, 请攥紧它, 如同攥紧你的生命。然后朝着它不朽的方向前进, 以疯狂的坚持, 歇斯底里的坚持,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持。我们不惮于进展缓慢, 亦不惮于走向极端。沿途风恶浪险, 反复出现的全是诱惑。当我们的目光一丝不动, 当肌肤变成古铜色, 背影沉重, 当我们的宿命干净, 请牢记, 这一切应非苦吟, 而应是“未到江南先一笑”, 因为那时, 丰收与呼吸一样清晰, 触手可及。

勤能补拙, 拙有何用?固执地补拙等于南辕北辙, 等于哪壶不开偏去提哪壶, 等于发现天分之后偏偏逆向而行, 等于自己谋杀自己。人, 倘不能循天分而动, 则越是坚持“补拙”, 越是自我损耗, 伤害也就越大。可偏偏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追求“全面发展”的美名:学中医的英文不好, 不能毕业;工程师记不清流派, 不能继续深造……字典燃烧, 哲理哭泣。唯有愚蠢和狡黠笑得开怀。

是故, 坚持还是固执, 这不是修辞的问题, 这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而关键的第一步, 在于认清自己。 (选自《读者》麦家/文)

当努力成为习惯 篇8

初露锋芒

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工作第二年的我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意外取得了一等奖。这次比赛,让我初尝了成功的喜悦,赛后撰写了一篇与比赛课题相关的文章,在镇江市教科研论文评比中得了一等奖。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鼓作气撰写的3篇论文,均获得省、市奖项。

渐渐的,我发现教学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虽然讲课的内容差不多,但是教学情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我得灵活应用教材,适时变换教学方法。我认真观察孩子们的课堂反应、用心记录每一次的“课堂突发事件”,并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积累和沉淀的蛰伏

但是命运之神,不会一直眷顾你。当我正奋力前进的时候,2008—2009年由于身体原因,我必须暂停工作、安心静养。暂别了那神圣的三尺讲台,我开始回忆这两年工作的点点滴滴:上次公开课的那个环节也许这样处理会更好;期末考试之前我对杰的态度是不是过于严厉了?也不知道他进步没有;上周误会超抄作业,一直碍于面子还没跟孩子道歉……

我以为平时的严厉会让孩子们疏远我,我以为我的努力只有我自己看得到,很快我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据说孩子们因为想念我跟班主任要了我的邮箱,打开邮箱,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跃入眼帘:“老师,上次跟您“狡辩”惹您生气了,我感到很惭愧,您能原谅我吗?“”老师,我能看出您在悄悄调整自己来适应我们一帮不懂事的小鬼,您一直在努力!“”老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我们很想你。”稚嫩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与心的交流。

我确定,我爱上了这个职业。暂时离开讲台,不代表教育事业的终止。于是,在这一年半的休息时间里,我读了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 自学了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同时我努力研读专业书籍,为了能更快的提升自己,我报考了教育硕士。

一直在路上

重返课堂之后,我如愿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硕士,同时,多篇论文的发表更坚定了我努力提高专业素养的决心。对心理、教育专著的研究和学习,让我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主动申请做班主任。这期间, 我开设大市公开课、参加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申请并主持一个镇江市立项课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平时,我乐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欣喜于每一次成功的“转化”。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自豪和真诚无价的甜蜜。

终于,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我不再彷徨,褪去了青涩,走得越来越坚定。

挫折也很美丽

2010年我参加了镇江市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赛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是幸运之神还是和我开了个玩笑。经过层层选拔,我虽获得了镇江市物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二名,但却无缘参加江苏省物理优质课大赛。

这次挫折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还年轻,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努力,一定会夺回“失地” 的!

每次公开课后的反思渐渐地成了我的习惯,偶尔也会从班主任工作中获得灵感,写一些教育随笔和感悟。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校领导和同事的称赞,2012年,我被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同年6月,我顺利取得了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硕士学位,最重要的是我参加了镇江市首届“教坛新秀”选拔赛,最终以最好的成绩位列四名“新秀”之首。年底,我再次取得了镇江市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的一等奖。一次次开课、磨课、赛课促使我迅速成长。

2013年我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类比赛,并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地实战中得到提升。当年我获得了“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的一等奖,撰写的6篇文章均获奖并发表,多次的比赛、展示、评课使我的心不再浮躁, 能沉着面对每一次挑战。

凤凰涅槃

终于等到了它———江苏省物理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告诉自己,这一次,不能再错过了!我认真钻研教材、磨课、改课,最终获得了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质课一等奖,实现了我这几年的夙愿。 激动之余我不禁反思,今天这喜人成绩的取得与学校的支持、家人和同仁对我的帮助鼓励是分不开的。当然,若没有当初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思考和规划、没有自己这些年不懈的努力,也许我还在做“三本书”教师,不思进取,碌碌无为。

努力付出快乐收获 篇9

在专项奖评审中,我的展位孤零零的,没有一位专家到来,这让我感到有些苦涩,心想这次大赛得垫底了。在8月5号的封闭问辩中,我一改之前的内向与沉默,抓住机会为每一个对我的展位投以目光的评委进行大胆而自信的解说,对自己作品的缺点也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让我没想到的是,评委们都很和蔼,对选手也很宽容,并没有意想之中的刁钻。或许真诚才是打动评委的关键,最终我赢得了九个评委的赞赏,这让我十分欣喜,也让我对最后的获奖有了期待。

令所有参赛选手紧张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宣布一等奖获奖名单时,当“韦威”这两个字从主持人口中“蹦”出来,并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一等奖之外,另一份大奖——本届大赛的最高奖“中国科协主席奖”也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头上。当再次站在领奖台上时,我还是一阵恍惚,那激动、惊喜的心情真的难以言表。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只是证明了我之前的努力,在未来的创新道路上,我将用它们激励自己永不止步,否则我又怎能担得起这份沉重的荣誉。

越努力越幸运 篇10

回想天安门广场上部队将士铿锵有力的步伐, 彻底踏走了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屈辱;回想不久前, 习近平总书记天安门城楼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庄严宣告, 鲜明昭示了21世纪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辉煌。

今天, 看着同学们身穿军训服, 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为你们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感到庆幸。

的确, 你们是幸运的!

幸运的是, 同学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到这所美丽的学校。作为广大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之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源数量和质量持续雄踞河南高校前列, 刚刚过去的高考中, 我校招生取得显著成绩:本科一批普通类文科录取线超出一本线10分, 理科超出一本线17分, 本科二批实现文理双过线50分。

“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同学们今天的幸运与成功, 凝聚着昨日的汗水与努力;明天的幸运与辉煌, 依然需要你们不惧风雨, 砥砺前行。为了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我在此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珍惜时间, 博学储能

成长, 就是未必让你得到想得到的, 却总会让你失去不想失去的。没有一个大一的同学会认为大学时光过得很快, 但每一个即将步入大四的同学都对此深信不疑。清华才子钱钟书作为珍惜大学时光的典型代表, 他把“横扫清华图书馆”作为入学后的第一个愿望, 为此, 他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读书, 以至于留下“在清华呆四年, 竟没有走遍清华园”的佳话。大量阅读是提升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我们更强调的是学会学习。相较于中学时代以接收为主的学习模式, 大学阶段更注重自主学习。这意味着你将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 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更广的塑造自我的舞台。

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

《学记》有言“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学而不知道, 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 与不知同”。强调的就是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参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所以培养财经、管理、政法类人才为主的学校, 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我们要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你以为怀揣着一张文凭, 就希望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那么我只能说在今天“优雅的转身”之后, 迎接你的很可能是四年后“华丽的撞墙”。所以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既要“博学”, 更要“笃行”;既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资源, 尽快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切实做到“行胜于言”, 学以致用。

涵养胸怀, 锤炼意志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抱负远大、胸怀宽广是为“弘”;意志坚定、坚韧不拔是为“毅”。青年人要想有所作为, 宽广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 缺一不可。大学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也是一个人涵养胸怀、锤炼意志的关键阶段。你们要学会以一个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同龄的伙伴、看待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却比你成熟的辅导员、看待水平有高低但竭尽所能的老师、看待这所不尽完美却一直努力服务于你的学校、看待这个走出校门随时会把你“淹没”的社会。毕竟, “你不去勇敢, 没有人替你坚强”。只有学会以一个宽广的胸怀去接受这个世界, 以一种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 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追求卓越, 勇于担当

大学的责任就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作为河南省最具人气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学之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理应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大家应该树立崇高理想,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把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谋求更好的生活, 作为体现自己价值的标准, 努力追求卓越, 勇于担当, 贡献自己的力量。

选择比努力重要 篇11

智者叫来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位施主到五里山打柴去吧。”

年轻人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8捆柴火,停在智者的面前。

智者见状,问:“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砍了6捆,扛到半路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两捆;最后,我就把这两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两捆,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后来我和师弟轮换担柴,不但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

划木筏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个子矮,力气小,扛不动柴火,所以,我选择走水路……”

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没有错,关键是怎样走且走的路是否正确。年轻人,你要记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点灯

努力提升高考作文水平 篇12

高考作文是有时间、地点、字数、题目、内容等限制的待评判文章, 它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功利性。相对于自由创作的文章而言, 它更强调预设和构思。因此,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如何开发学生的潜在资源、如何使多数考生获得中档偏高的分数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以为, 教师可以指导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

一.把握独特视角, 做到化大为小

命题作文也好, 话题作文也好, 材料作文也罢, 所给的信息都没有直接表明观点或主题。这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经验积累去思考, 积极捕捉显性信息和挖掘隐性信息, 不能把话题当文题, 空喊口号, 大发议论。作文者应有“化大为小”的应变能力。所谓“化大为小”是将指引我们思考的范围﹑方向等材料转化为一个点﹑角度或层面, 然后, 用点﹑角度或层面体现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作文材料的思考, “切口小, 容易驾驭, 又容易深化”。我们可以通过实题虚写﹑自问自答自选择、限制词等方式达到“化大为小”。

福建高考卷作文题:三个人进商店, 分别买饮料, 一个买甜的, 一个买苦中带甜的, 一个买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这是一道浅显的材料作文题, 但在审题上要求较高。不仅体“饮料之味”, 更要辨“人生之味”, 得“以小见大”。其中,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三境》将试题材料中的三个人依次设定为少年、中年、老年, 并进而叙述人生三个阶段所体验的不同“滋味”。作者整体把握材料, 并用独特的视角进行构思立意, 真正做到了化大为小。

除此之外, “自问自答自选择”也是考场上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化大为小”之法。“自问自答自选择”是指面对一个话题或范围较大的观点, 可以通过不停提问, 选择回答, 挑选新颖﹑丰厚的点加以组织的方法。提的问题越多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思维越开阔, 可选之点越多, 新颖的可能性更大。针对一般考生, 面对一个话题一般可以提四个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会怎样, 怎么办。而关键的关键则在于尽可能多回答, 然后去粗存精, 去伪存真, 最后组织成文。

二.紧抓观点亮点, 突出新颖别致

评卷者往往紧抓作文的观点、关注作文的亮点, 然后确定可否给高分。学生必须紧抓观点, 看自己的作文是否偏题、跑题;必须关注亮点, 看自己的作文是否符合发展要求。对此,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观点与话题关系等暗扣方式来确定偏题与否。

天津市高考作文:以“人之常情”为题, 写一篇作文。这个作文题目看似平常却大有写头, 它沿袭了历年高考作文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 考察考生体味生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的能力。作文题目外延宽泛, 给考生提供了广阔思考空间的同时, 也对考生的深层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定要选一个小角度, 可以尝试反面立意, 对“人之常情”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做法进行剖析、批判, 构思出一个好的主题, “观点”自然就明确了。而好文章从来都是落笔在具体的人、事、物上, 再由此生发开去表达所思所想, 细腻处才能写得生动, 写出文采。“亮点”就显而易见了。

“高考作文策略的基点是制造亮点。”要突出亮点, 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位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记是文章的眉宇, 首尾总起收束全文。或使用起兴, 或使用引用, 或使用典故, 或使用哲言, 或使用整句……总之干净利落, 抓住人心即可。段之首尾句亦是如此, 它可引导思路, 展示文采。如上海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文章的结尾:他们, 终将会成为我们。画龙点睛并写出考生的希望, 赢得阅卷者的一致好评。另外, 阅卷者往往会借文章过渡部分看文章思路, 或巧设脉络句, 或精彩语句单独成段以达醒人耳目的功效。二是类型。哲理句、修辞句、引用句、过渡句都是句类亮点;清晰简明的层递式、总分式、并列式可算是结构的亮点;新颖厚重、有文化底蕴的典故、人物、事例都称得上是材料亮点。总之, 亮点要讲究新颖别致。

三.培养兴趣能力, 重视个性张扬

学生要写好作文, 除了自身的持久努力, 也离不开老师的善加引导, 概括起来, 新课标作文教学应注意四点。

1. 激发兴趣, 培养自信。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 最关键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乐于表达。一是让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文章。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二是要减少写作束缚。训练学生写“放胆文”, 让学生放开写, 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三是要扩展收获空间。从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入手, 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四是开辟多种文学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 侧重能力, 厚积薄发。

“欲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目前, 学生有自主写作的空间, 面对作文, 却又无物可言或言之无物。新理念写作教学必须直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心灵感悟。二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 用自己的话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三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丰富生活。既读《读者》等短而精的时文, 也要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畅销书。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文本、不同内容的文章中揣摩妙处, 汲取精华。四是引导学生重视得天独厚的课本资源。特别是课本中的文言文, 皆为流传久远的佳作, 思想性和艺术性皆为上乘。

3.鼓励创新, 张扬个性。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知识, 提高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发展思维, 启迪智慧, 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懂得有思想的作文的特征――张扬个性, 丢掉“我们”, 强化自我。平时的作文训练, 不妨尊重学生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题目, 选取什么样的材料, 确定什么样的主题, 认可什么样的评价, 让学生自由选择。

4.构建平台, 鼓励合作。人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渴望了解世界的高中生, 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作文教学就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对话。写作教学时,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点, 求得共识、共享和共性, 实现共同发展。

四.了解写作特性, 注意活用教材

新时代的教师要充分、灵活地运用教材,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表达空间。通过读写结合方式进行训练, 使学生学会有个性, 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学会诗情画意的表达。作文是在具体和抽象之间滑动的, 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中:“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 充满生机”。“徜徉”、“天地”是具体的, “诗歌”是抽象的。二者自然结合就有了诗意。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2.绽放灵动之美的韵味。一味的直线叙述缺乏灵动之美, 难以引起评卷者的兴趣。作文是在断与续之间回旋, 断和续是古典文学中惯用的手法。“横云断山”、“草蛇灰线”、“隔年下种”等等, 层出不穷。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读名著, 特别是中国古典名著, 以提升学生作文的灵动韵味。

3. 彰显隐没与呈现的魅力。

必修三杨绛的《老王》开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看似平常如水, 其中却隐含着王杨二人地位的差异和二者不冷不淡的关系, 也交代了老王的生存境况, 为后文老王黯然逝世, “我”无限愧疚埋下伏笔。在文末一句“那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来了一个总爆发。好文章往往是隐和显相互交织, 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统一体。

4. 协调疏朗与浓密的关系。

详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一直未在学生的作文中协调好。再以《老王》为例, 其前半部分稀疏的笔墨交代了老王的处境和为人。有“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感。后文对老王上门送鸡蛋工笔细描, 仿佛那幅画面就在眼前。不像那些砌城墙式的作文给人一种死板僵硬的感觉。作文如化妆, 浓妆淡抹要相宜。

5. 巧用紧张与松弛的力度。

《烛之武退秦师》开头:“九月甲午,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二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廉颇蔺相如列传 (节选) 》可谓一波三折, 直到廉颇宣言“我见相如, 必辱之”, 让人心头又陡然一紧。这种张弛间杂的叙事技巧也同样适用于抒情性的文章。平时多读课文, 定能获益匪浅。

总之, 做考场作文, 是件大事, 是体现性灵和智慧的工作。它既是考生语文综合实力的体现, 又是对考生考场心理素质的检验, 更是考生个人才情魅力的展现。一方面, 考生平时对事物的思考, 对语言的锤打, 对品格的修炼是不可少的。另一方面,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须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把握独特视角, 紧抓观点亮点, 注重张扬个性, 巧用动态表达, 促使学生考场作文成绩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春梅:《课标解读之十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来源:人教网.

[2]《2008高考作文十大问题十大对策》天利考试信息网.

[3]周鹏编著《高考作文:55分钟锁定55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日出版.

[4]王洪所:《关于写作特性理论的破与立》滁州学院报.

上一篇: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下一篇:批判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