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水平

2024-06-08

努力水平(精选12篇)

努力水平 篇1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它扭转了传统作文中“人”、“文”分离的现象, 打破传统束缚和僵化保守, 突现创新精神, 崇尚个性张扬, 注重人文关怀, 营造开放和谐的写作氛围, 致力于写作水平的最终提升。

高考作文是有时间、地点、字数、题目、内容等限制的待评判文章, 它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功利性。相对于自由创作的文章而言, 它更强调预设和构思。因此,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如何开发学生的潜在资源、如何使多数考生获得中档偏高的分数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以为, 教师可以指导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

一.把握独特视角, 做到化大为小

命题作文也好, 话题作文也好, 材料作文也罢, 所给的信息都没有直接表明观点或主题。这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经验积累去思考, 积极捕捉显性信息和挖掘隐性信息, 不能把话题当文题, 空喊口号, 大发议论。作文者应有“化大为小”的应变能力。所谓“化大为小”是将指引我们思考的范围﹑方向等材料转化为一个点﹑角度或层面, 然后, 用点﹑角度或层面体现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作文材料的思考, “切口小, 容易驾驭, 又容易深化”。我们可以通过实题虚写﹑自问自答自选择、限制词等方式达到“化大为小”。

福建高考卷作文题:三个人进商店, 分别买饮料, 一个买甜的, 一个买苦中带甜的, 一个买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这是一道浅显的材料作文题, 但在审题上要求较高。不仅体“饮料之味”, 更要辨“人生之味”, 得“以小见大”。其中,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三境》将试题材料中的三个人依次设定为少年、中年、老年, 并进而叙述人生三个阶段所体验的不同“滋味”。作者整体把握材料, 并用独特的视角进行构思立意, 真正做到了化大为小。

除此之外, “自问自答自选择”也是考场上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化大为小”之法。“自问自答自选择”是指面对一个话题或范围较大的观点, 可以通过不停提问, 选择回答, 挑选新颖﹑丰厚的点加以组织的方法。提的问题越多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思维越开阔, 可选之点越多, 新颖的可能性更大。针对一般考生, 面对一个话题一般可以提四个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会怎样, 怎么办。而关键的关键则在于尽可能多回答, 然后去粗存精, 去伪存真, 最后组织成文。

二.紧抓观点亮点, 突出新颖别致

评卷者往往紧抓作文的观点、关注作文的亮点, 然后确定可否给高分。学生必须紧抓观点, 看自己的作文是否偏题、跑题;必须关注亮点, 看自己的作文是否符合发展要求。对此,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观点与话题关系等暗扣方式来确定偏题与否。

天津市高考作文:以“人之常情”为题, 写一篇作文。这个作文题目看似平常却大有写头, 它沿袭了历年高考作文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 考察考生体味生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的能力。作文题目外延宽泛, 给考生提供了广阔思考空间的同时, 也对考生的深层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定要选一个小角度, 可以尝试反面立意, 对“人之常情”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做法进行剖析、批判, 构思出一个好的主题, “观点”自然就明确了。而好文章从来都是落笔在具体的人、事、物上, 再由此生发开去表达所思所想, 细腻处才能写得生动, 写出文采。“亮点”就显而易见了。

“高考作文策略的基点是制造亮点。”要突出亮点, 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位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记是文章的眉宇, 首尾总起收束全文。或使用起兴, 或使用引用, 或使用典故, 或使用哲言, 或使用整句……总之干净利落, 抓住人心即可。段之首尾句亦是如此, 它可引导思路, 展示文采。如上海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文章的结尾:他们, 终将会成为我们。画龙点睛并写出考生的希望, 赢得阅卷者的一致好评。另外, 阅卷者往往会借文章过渡部分看文章思路, 或巧设脉络句, 或精彩语句单独成段以达醒人耳目的功效。二是类型。哲理句、修辞句、引用句、过渡句都是句类亮点;清晰简明的层递式、总分式、并列式可算是结构的亮点;新颖厚重、有文化底蕴的典故、人物、事例都称得上是材料亮点。总之, 亮点要讲究新颖别致。

三.培养兴趣能力, 重视个性张扬

学生要写好作文, 除了自身的持久努力, 也离不开老师的善加引导, 概括起来, 新课标作文教学应注意四点。

1. 激发兴趣, 培养自信。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 最关键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乐于表达。一是让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文章。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二是要减少写作束缚。训练学生写“放胆文”, 让学生放开写, 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三是要扩展收获空间。从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入手, 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四是开辟多种文学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 侧重能力, 厚积薄发。

“欲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目前, 学生有自主写作的空间, 面对作文, 却又无物可言或言之无物。新理念写作教学必须直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心灵感悟。二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 用自己的话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三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丰富生活。既读《读者》等短而精的时文, 也要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畅销书。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文本、不同内容的文章中揣摩妙处, 汲取精华。四是引导学生重视得天独厚的课本资源。特别是课本中的文言文, 皆为流传久远的佳作, 思想性和艺术性皆为上乘。

3.鼓励创新, 张扬个性。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知识, 提高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发展思维, 启迪智慧, 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懂得有思想的作文的特征――张扬个性, 丢掉“我们”, 强化自我。平时的作文训练, 不妨尊重学生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题目, 选取什么样的材料, 确定什么样的主题, 认可什么样的评价, 让学生自由选择。

4.构建平台, 鼓励合作。人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渴望了解世界的高中生, 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作文教学就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对话。写作教学时,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点, 求得共识、共享和共性, 实现共同发展。

四.了解写作特性, 注意活用教材

新时代的教师要充分、灵活地运用教材,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表达空间。通过读写结合方式进行训练, 使学生学会有个性, 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学会诗情画意的表达。作文是在具体和抽象之间滑动的, 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中:“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 充满生机”。“徜徉”、“天地”是具体的, “诗歌”是抽象的。二者自然结合就有了诗意。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2.绽放灵动之美的韵味。一味的直线叙述缺乏灵动之美, 难以引起评卷者的兴趣。作文是在断与续之间回旋, 断和续是古典文学中惯用的手法。“横云断山”、“草蛇灰线”、“隔年下种”等等, 层出不穷。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读名著, 特别是中国古典名著, 以提升学生作文的灵动韵味。

3. 彰显隐没与呈现的魅力。

必修三杨绛的《老王》开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看似平常如水, 其中却隐含着王杨二人地位的差异和二者不冷不淡的关系, 也交代了老王的生存境况, 为后文老王黯然逝世, “我”无限愧疚埋下伏笔。在文末一句“那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来了一个总爆发。好文章往往是隐和显相互交织, 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统一体。

4. 协调疏朗与浓密的关系。

详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一直未在学生的作文中协调好。再以《老王》为例, 其前半部分稀疏的笔墨交代了老王的处境和为人。有“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感。后文对老王上门送鸡蛋工笔细描, 仿佛那幅画面就在眼前。不像那些砌城墙式的作文给人一种死板僵硬的感觉。作文如化妆, 浓妆淡抹要相宜。

5. 巧用紧张与松弛的力度。

《烛之武退秦师》开头:“九月甲午,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二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廉颇蔺相如列传 (节选) 》可谓一波三折, 直到廉颇宣言“我见相如, 必辱之”, 让人心头又陡然一紧。这种张弛间杂的叙事技巧也同样适用于抒情性的文章。平时多读课文, 定能获益匪浅。

总之, 做考场作文, 是件大事, 是体现性灵和智慧的工作。它既是考生语文综合实力的体现, 又是对考生考场心理素质的检验, 更是考生个人才情魅力的展现。一方面, 考生平时对事物的思考, 对语言的锤打, 对品格的修炼是不可少的。另一方面,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须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把握独特视角, 紧抓观点亮点, 注重张扬个性, 巧用动态表达, 促使学生考场作文成绩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春梅:《课标解读之十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来源:人教网.

[2]《2008高考作文十大问题十大对策》天利考试信息网.

[3]周鹏编著《高考作文:55分钟锁定55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日出版.

[4]王洪所:《关于写作特性理论的破与立》滁州学院报.

[5]王玉兰:《学会诗意化地表达》《素质教育论坛》2008年第8期.

努力水平 篇2

江苏天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学文

《 人民日报 》(2013年12月24日13 版)近年来,江苏天宇建设集团按照中施企协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实施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作为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措施来抓,有力地促进了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理念重视绿色施工

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建筑理念,推进节能减排,实施绿色施工,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坚持把推行绿色施工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位置,从集团到各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都亲自抓落实,成立专门组织,制定专项方案,把文明现场和绿色施工纳入管理的重要内容,层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

过程管理统筹绿色施工

实施绿色施工,过程管理是关键。工作中,我们要求各项目部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依据“四节一环保”的理念,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首先抓策划。按照住建部的《绿色施工导则》,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从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绿色施工等四个层面目标进行策划,明确各项工作主导责任,形成绿色施工管理细则。其次抓节地。对实施的项目,为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先对深基坑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对土方平衡计算,现场存土回填使用,减少土方的进出,节省土方堆放场地,最大限度减少扬尘。对施工现场全面进行绿化。再次抓节水。尽可能地收集雨水及地表水用于施工生产用水;建立水资源再利用收集处理系统,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均使用循环用水;采用自制洒水车进行机械洒水降尘。第四抓节电。合理配置电源,科学使用电器,节约每一度电。最后抓节材。通过机械拼接木料,提高木方利用率,缩减材料费用支出。

先进技术推动绿色施工

天宇建设集团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科技投入与研发力度。一方面,加强技术平台建设。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大力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公司拥有技术总工130多人,每年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今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另一方面,加强研发推广应用。积极研发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为绿色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努力水平 篇3

1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1积极开展种植业产品整治工作

1.1.1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我们在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和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将工作重点由县城转移到乡(镇)农药经销业户(点)上,严肃查处制售高毒禁用农药行为,坚决杜绝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的销售。督促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产品质量和经销档案,实现可追溯管理。

1.1.2加强农业标准化培训工作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为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标准化知识水平,我们以“科技之春”活动为载体,加强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和普及工作。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0场次,培训7万人,媒体宣传50次,发放宣传材料45万份。通过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协会负责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出了一支具备专业标准化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业标准化管理队伍。同时,以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等为重点,做好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加强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增强了广大种植业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1.1.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为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全省加大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开展了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2009年我委共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3次,水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1次,涉及全省60县(市、区)的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各地农业部门组织相关检测机构在“3.15”“5.1”“10.1”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和农产品大量上市期间,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力度,扩大检测范围,保证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1.2狠抓“三品”整治工作

按照《吉林省2009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2010年农产品专项整治深化实施方案》要求,“三品”整治工作主要开展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认证自查活动及认后监管工作,在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预警机制,从使用标识规范性、产品质量合格性、标准实施到位性、生产过程守法性等方面开展监管和整治活动。—是组织345家“三品”企业完成了自查自纠,合格率达100%;二是对45家“三品”企业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检查,合格率达100%;三是对全省67个市场1800多个产品的规范用标情况实施检查,合格率达99%以上;四是开展督导检查,全省累计出动2668人次,检查“三品”生产企业898家,监查198个场所;五是开展宣传培训,共出动700多人次,监测及检查327个场所;发放“三品”整治宣传材料10.1万份,媒体宣传21次,指导培训32余场次,培训15630人次。抽取“三品”产品数量358个,抽检合格率100%;六是开展绿色食品市场监察工作。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对我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白城市等地区的15个大、中型超市进行市场流通中绿色食品的监督检查。市场购买产品361個,查处违规用标企业15家21个产品,其中送质检部门检测产品65个。对市场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七是开展食用农产品认证的督查工作。对全省的获证企业、获证产品、认证标识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是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尤其是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认证。重点查处获证企业、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要求,买证、卖证,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认证机构未依法有效实施跟踪调查、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1.3加大了农业投入品整治工作力度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坑农害农行为,省农委与工商局、质检局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及《2010年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2010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对全省打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力争使全省投入品整治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全面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截止目前,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685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3865个/次,整顿市场3867个/次,受理举报案件93起,查处案件786件,结案779件,涉及金额1108.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665.01万元。生产经营假劣农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农资市场得到了进一一步净化,农民选购农资产品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优质放心农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有利地维护了农业生产安全。

1.4建立和完善了应急处置机制

1.4.1快速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

一是“海南豇豆问题”在媒体报道后,我委主管领导做出“要引起高度重视,迅速了解我省市场是否有问题豇豆流人,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批示。连续下发了三个文件,对加强全省蔬菜监测、生产监管进行了全面应急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长春市农委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下发紧急通知,并组成2个检查组,对长春市经营蔬菜的28家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进行了检查,对有销售豇豆的5家超市和市场现场抽取豇豆样品6个,并对其进行了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未发现水胺硫磷等剧毒农药残留。其它各市(州)农业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应急快速反应。总体上讲,我省在“海南豇豆问题”的应急方面做到了“领导有批示、部门有部署、基层有行动”,受到农业部的好评。二是针对“青岛毒韭菜事件”,我委立即采取快速应对措施,组织有关农产品质检机构对长春市市场流通的韭菜进行抽检排查,共计抽检33个样品,未发现禁限用高毒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1.4.2制定了国家重大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对方案

按照农业部对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会农产品监管工作的整体部署,我委及时下发了《吉林省上海世博会供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吉林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对上海世博会和亚动会期间吉林省可能出现的供沪、供穗农产品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1.4.3建立了省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联动机制

努力提升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水平 篇4

一、办好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

人生百年,始于幼学,学前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以来,国家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加,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园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还不足,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科学保教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办好学前教育。由十七大的“重视”进一步要求“办好”,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不仅要积极发展,提高普及水平,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而且要科学施教,办出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要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果和成效,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当前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继续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2013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中西部地区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约3万所,对各地扶持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等进行奖补。充分利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和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动态监管。二是加强科学指导,提高科学保教水平。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组织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对幼儿园园长、老师进行大规模培训,使园长、老师掌握科学的保教理念和方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标准建设,建立动态监管和质量评估机制。三是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和学校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国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全面在城乡实现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之后,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成为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由十七大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要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这意味着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作的重点由过去的普及变为均衡,把均衡由一般的工作要求变为发展目标和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来推动这项工作。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当前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一是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情况检查,推动各地按照备忘录做好均衡发展各项工作。二是多渠道宣传全国治理择校典型,引导推动各地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治理工作。三是深入贯彻治理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意见,督促各地制定规划,提出时间要求。四是研究制定通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制定和报备工作。五是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试点工作。六是抓紧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督促各省根据实际制定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和考试政策。七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普通高中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新世纪以来,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同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办学同质化等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由十七大的“加快普及”进一步要求“基本普及”,这意味着由工作要求变为了结果要求,基本普及成为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提高普及水平。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高中改扩建工程,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二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适应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目标要求的重要举措。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多样化,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普通高中发展新局面,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年推进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统筹作用。实施高中办学特色创建工程,调动每一所普通高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定位、提升品质、办出特色。

四、支持特殊教育,让残疾孩子与普通孩子共同成长

残疾儿童是最需要关怀的群体,解决残疾儿童的上学问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快速增长,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但是,特殊教育仍然存在普及率相对较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由十七大的“关心”进一步要求为“支持”,这意味着特殊教育要更加注重实际行动,要有具体的发展目标,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与进步!”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支持特殊教育,当前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攻坚克难,通过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随班或附设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到2015年,使全国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接受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其他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二是编制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完善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五、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突出强调了深化综合改革,对于破解素质教育这一难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前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稿,推动地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建设,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二是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启动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涵盖学生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学业负担等主要方面和若干关键性指标的多元综合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办法,扭转长期以来单一以学生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发展、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现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是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四是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形成减负工作的长效机制。规范社会补习机构,推动行业自律。推广“轻负高效”的典型经验,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资格标准体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但是,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意味着教师工作要更加注重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建设,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当前要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一是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六个配套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进行部署。二是构建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出台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三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综合改革,扩大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着力破解教师队伍建设瓶颈问题。四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五是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政策,研究制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补助计划实施方案,提高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待遇。六是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扩大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七、强化督导工作,完善督导评估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为保障“两基”任务全面完成、推动重大教育政策项目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教育督导工作的法制化、机制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教育的新要求、新部署,教育督导工作肩负着监督指导的重要职责。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九届国家督学聘任大会精神。一是健全教育督导制度体系,制定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督导评估标准和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二是开展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评估、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三是开展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热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四是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组织开展教育强市、强县评比活动。

八、抓好安全工作,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安全

努力提高城市社区服务水平 篇5

一、城市社区服务内容

1、城市社区服务定义

① 人口、地域、文化、组织结构

② 家庭做不了、社会层面不远做

2、我国社区服务发展历程

① 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最早在1987年; ② 90年代,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③ 2006年,十届十大要求加快发展社区服务; ④ 规范化、专业化;

⑤ 2011年,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升城市社区服务; ⑥ 不断发展、不断推进。

3、开展城市社区的必要性

① 扩大就业;

② 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③ 提高社区功能的需要;

④ 强化基层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城市社区服务内容

1、社区公共服务

① 政府为平台提供服务;

② 就业方面支持;

③ 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④ 公共服务站。

2、大力推进社区公益性,便民利民服务

① 社区服务区重要组成部分;

② 具有公益性、微利性、便利性;

③ 责任主体与社会力量;

④ 政府引导作用。

3、推进社区自主、自愿服务

① 特殊人员为重点;

② 主题是社区党政机关;

③ 社区更和谐、活动更活跃。

三、当前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1、城市社区服务内容亟待丰富;

2、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严重缺乏;

3、服务人员不足;

4、机制不完善;

5、社会化、经济化层次不高。

四、如何做好城市社区服务

1、做好长期的重要任务;

2、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

3、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4、大力发展养老服务;

关于街道社区党组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个问题————曾贤钦

一、基层社区党组织干部自身问题

1、街道社区没有很好的手段开展工作;

2、基础建设不到位;

3、思想观念不适应;

4、服务机制不健全。

二、基层党组织的做街道社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引导核心地位

① 一个核心,三个作用

② 一个基础,三个力量

2、准确把握城市社区服务工作

① 服务范围及对象

② 服务内容及领域

③ 服务途径及方法

3、创新基层工作方法和手段

① 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群众工作;

② 常联系、定点解放、面对面交流;

③ 换位思考

4、利用好互联网络媒体

① 利用网络与群众沟通;

② 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③ 了解群众思想动态。

5、建立规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① 建立完善的经常性服务群众制度; ② “一站式”制度;

③ 建立完善群众思想。

三、做好基层社区党组织干部的组织基础建设

1、做好社会保障体系工作;

2、创新领导体系;

努力水平 篇6

一、水写帖的缺点

1.伪摩擦力产生手感错觉

该水写帖是用两块布重叠制成的,上面一块为灰色的麻布,而下面则为一块黑色薄锦缎。但一定做过特殊处理,因为笔者根据其材质依样仿制,并不能达到其原本的书写效果。虽然跟真正在宣纸上书写的效果相比没有两样,但是书写者自己可以感觉到:笔毫摩擦在布面上所产生的力,是远远不能跟笔毫在宣纸上摩擦时所产生的力相比拟的。这是因为双层布面吸收了笔毫的力量,使得笔毫变得疲软无力,大大降低了弹性,因此写字时的力量就传不到每一个笔画当中。

练书法的重要一步,就是要掌握好力度。如何将力道送到笔毫中,如何在笔毫与纸面的摩擦中找到一种合适的力度,使字在笔毫的运动中运行自如,是必须注意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笔毫失去了应有的力道,因为它在绵软的纸面上丢失了最重要的一个书写因素——力量。凡是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我们往左行笔之时,会感到有一股来自右向的阻力,两种力到达一种和谐的平衡,才能够做到遒而不飘、键而不浮。练字的目的就是要在两种对抗性的力量之中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或者说是被自己所掌握的“力量均衡”。可是水写帖的这种无力道的特性,几乎没有所谓的两种对抗性的力量可以在书写中被感觉到。

2.字迹消失得快

练书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不断进行对比,即将过去练习过的字跟现在写出来的字对比一下,以检查哪里进步明显、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完全纠正。而水写帖则是字被写好三五分钟之内就开始逐渐消失,如此一来,写出来的字没有了新旧对比,也无法发现优缺点,更谈不上是进步还是退步。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真地练好一个大楷字,每一个字需要花费三四分钟,这种情况也是会有的。如果字迹在三四分钟之内就发生自动消失的现象,等到整个字被写出来之后,部分“墨迹”消失,会使得一些笔画面目不清,影响单个字整体性的欣赏和评价。

练习者为了保证字迹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完整的保留,就会不自觉地将“字迹消失得快”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写字速度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么一来,练习者就被时间所逼迫,不得不去“赶时间”。有些人在落笔之前可能连间架结构都没有考虑清楚,就草率地写起来。写出来的字当然令自己不满意,然后提笔再写,边写边思考,问题就出现了:书写间隙中的短暂思考也会影响到字迹最后的呈现。书写者这时将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写好这个字,二是如何迅速地写好这个字。其实两者是递进的关系,只有写得好,才能写得快,写好是写快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开始就追求既写好又写快肯定是不现实的。

二、如何用好水写帖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利用水写帖的特点,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手部肌肉还有待生长发育,手的灵活性也相对成人来说要差一些。要让他们掌握书法中的力度,显然要求过高,难以学会。为此,水写帖“无力度”的缺点,反而使学生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避开了这种力度把握难的问题。书写的流畅性,会提高他们写好字的热情。同样是书写一横,他们在宣纸上右向行笔时,就感到左向阻力带来的麻烦,这个横划写出来之后,就是一副歪歪扭扭的模样。可水写帖就不会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水写帖的“纸面”吸收了部分的力,使得笔毫走势显得异常轻巧而灵敏,自然就不难得到健美挺拔的横划了。

其次,由于水写帖上的字迹一旦写出,将在三五分钟之内消失掉,因而,我们给学生们强调书写任何笔画或者字体时,一定要求其做到胸有成竹。如果书写中还在考虑点画、结体、章法等问题,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将笔画或者字的形状、结构、运笔讲清楚,字拆分为几个笔画来讲解,笔画分解为几个行笔动作来描述。水写帖上字迹的易逝性就迫使学生们去默记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的准确性。

第三,水写帖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文房四宝练习。据我个人学书法的经验来看,从在毛边纸上的书写练习转到在宣纸上的书写练习,我就感觉到了自己有一个明显的适应期。水写帖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写用品,有适应期更是无可争议的了。要想避免写惯水写帖而写不惯宣纸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用两种书写工具交叉练习。我的书法课上要求学生携带两支毛笔:一支蘸清水,另外一支蘸墨汁。清水笔用来写水写帖,墨汁笔用来写毛边纸、宣纸。用水写帖做热身练习,用毛边纸做巩固练习,用宣纸和墨笔进行适应练习和创作。

既然水写帖有其市场,就已经证明了其有存在的理由。我们作为书法教师,应该冷静地看待这些新兴的书法“替代品”。考虑自己的亲身体验,然后有效地利用水写帖自身的特点,引导小学生科学地运用它们,使它真正成为小学生练习书法的又一种得力工具。

努力水平 篇7

一、当下乡镇债务过大问题的原因探讨

(1) 收入分成制度导致乡镇可利用财力规模有限。各地的税收分成制度不尽相同, 但是, 税收的大部分要上缴上级政府是基本的制度要求。那么留给当地乡镇的预算财力水平就相当有限了, 一些地方的税收分成政策导致乡镇政府仅能获得当年实现财税收入的15%左右。而随着各项惠农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及经济危机导致的乡镇工业企业产值的下滑等原因的影响, 使得乡镇政府的可用财力进一步下滑。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乡镇政府可以获得一定的转移支付, 但是额度和用途都有严格的规定, 未能起到较强的预算补充作用。这样乡镇政府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 活跃乡镇的市场, 完善产业格局, 只能通过大量的债务融资来获得建设资金, 开展必要的基础性建设和供给侧结构调整, 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 带动税收的增加, 形成一个良性的资金循环过程。但现实问题是, 贷款支持的建设改革项目并非全部能够获利, 获利水平也不一定和预期相同, 债务偿还出现问题, 也就无法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过程, 增加了乡镇的债务风险。

(2) 项目的预算控制效果不理想。部分乡镇项目预算水平不高, 预算编制过粗, 导致项目在实施前预计估算不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增加使得乡镇政府不得不调整预算, 而预算调增部分无法从预算中获得补充, 只能继续通过向银行借贷融资来获得。这样新的债务就产生了, 加剧了乡镇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预算的约束力在每次调整的过程中逐渐被减弱了, 预算的控制效果很不理想。对于每届乡镇政府来说, 加大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 不但可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也是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所以, 每届乡镇政府都在努力促成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建设项目的实施, 虽然出发点很好, 但是预算编制过粗, 预算约束力度的不足, 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也成为增加乡镇债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任务的多元化与融资途径单一矛盾。当前的乡镇政府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发展任务。除了维护管辖区的治安稳定与公共事务管理以外, 还要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城镇化的发展、环境保护责任、县域经济的发展、公共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完善和提高等事业的发展, 需要乡镇政府投入更多的资源。上面也提到了, 发展经济和调整乡镇产业结构, 基本预算并不能完全满足, 更多地是依赖银行的信贷融资来满足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而同时, 全抓统管的模式也让乡镇政府面对了更大的管理压力和融资困难。融资途径的单一, 与多元化的乡镇建设需要产生了矛盾。一方面, 乡镇政府力量弱小, 对金融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利用能力不足, 造成了融资途径的单一。另一方面, 乡镇政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机构, 多元化的乡镇建设需求是其基本的工作任务,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元素。所以, 化解当前乡镇债务水平较高的困境, 需要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才能实现降低乡镇负债率的目标, 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利用预算来调节管控乡镇债务的对策

(1) 完善财税分成制度和加强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当前乡镇过高的债务问题, 适当增加地方的可用财力水平, 是解决乡镇预算供给不足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破解当前财税分成制度给乡镇政府综合财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需要完善顶层设计, 有步骤地将预算向基层乡镇财政倾向, 从而不断提高对基层政府财政供给水平, 扩大的预算供给也能减少乡镇发展对银行债务的依赖程度。其次, 需要国家继续完善转移支付的制度, 特别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配套资金供应, 从而减轻乡镇政府的支出压力, 发挥出宏观调控的作用。另外, 预算的增加还要考虑对旧债进行偿还的因素, 即在每年的预算中, 安排一定的偿债预算或者专项预算来进行对旧债利息和本金的偿还, 逐步降低乡镇债务的偿还风险, 使得债务水平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2)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约束力。随着乡镇财务核算工作逐步纳入到县财务集中核算中心中进行, 乡镇预算将交由更加专业的财务人士来组织与执行, 为提高乡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供了必要的智力保障。但是, 单纯依赖集中核算中心的专业力量, 将产生预算与实际相脱节的可能, 仍不能全面保障预算的质量。所以, 需要加强乡镇的项目实施组织者积极同预算编审人员进行沟通, 将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与可能, 在预算编报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这样就能实现预算的准确性, 也保证了乡镇贷款融资规模的可控性。另外, 乡镇政府以及上级政府要加大对项目预算的监督和控制力度, 对超预算的活动采取谨慎对待的态度, 一般不予审批。如果却为需要的, 也要结合下一年的预算, 进行相应的预算调配, 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在项目绩效评价中予以披露, 以不断增加预算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3) 多元化融资途径辅助预算支出与管理。多任务性是当前乡镇政府基本的管理属性, 解决乡镇单一融资渠道问题的办法是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进行替代, 更多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镇建设, 缓解预算支出的压力。利用社会资本的多元融资模式, 如PPP等形式, 需要县或者更高级别的政府部门出面, 组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本地区乡镇的社会建设, 以化解单个乡镇谈判的弱势地位。乡镇财政将从中实现负债水平的降低, 而农村建设的任务也能得到满足, 预算资金将起到更多的管理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对乡村产业进行改革与升级。另外, 预算资金依然要起到对社会资本利用的保障性作用。相比较银行债务融资而言, 社会资本成本相对较低, 也有更长的资金利用期限, 对于缓解了乡镇贷款的偿还压力有重要作用, 但是还需要在预算中计提一定的偿债预算, 以保证社会资金利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顾声江.苍南县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研究.华东理工大学, 2011.

[2].贺虹.完善地方财政与地方金融关系的思考.财政研究, 2011 (22) .

努力水平 篇8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 只有认真加强园林管理, 注重管理质量, 才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由于园林管理的内容很多, 范围很广, 本文仅就园林管理的质量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

2 注重园林管理质量的重要性

只有绿化管理质量好, 绿化水平才会高, 绿化效果才会好。过去虽然反复强调注重质量, 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直接影响了城市绿化的速度和效果。三分植树, 七分管理, 说明加强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 如果管理不讲质量, 植树数量再多, 质量不好也不会有很高的成活率。没有质量就没有速度, 树死了, 减少了绿化进程。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 质量差, 效果差,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也不会好。现代工业企业把产品质量看作企业的生命、企业的灵魂, 产品质量不合格, 企业就会倒闭。而我们不少园林部门并没有把质量看得那么重要, 在园林建设和管理中忽视质量的现象是存在的, 有的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园林工作者高度重视。不讲质量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不讲质量的工人不是合格的工人。园林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抓好园林管理质量问题, 努力提高园林管理水平和绿化水平。荆州市在去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基础绿化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凝聚着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广大园林职工的汗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已取得的劳动成果。认真细致地加强绿化管理, 使所有的花草树木都能发挥更大的绿化功能作用。目前管理质量下降, 在园林绿化管理上没有按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去做, 有的虽然管了, 但不认真, 不彻底。有的管理不经常, 一说要联查, 就靠搞突击。园林绿化工作光靠突击是不行的, 应该是认真、经常地进行全面管理, 以保持花草树木和各类绿地的完好状态。

3 目前园林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 园林施工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投资不计成本、定额把关不紧、质量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质量优劣没有严格的奖罚制度、今年植树不活明年重栽。在管理质量上重新建, 轻管理, 对新建绿地、新绿化小区或新植树木当年管理还比较认真, 对原有绿地、原有小区或原有树木就不太注意管理质量, 甚至有所放松。在施工管理上重数量、轻质量, 往往把完成计划的数量看得很重要, 而把质量却放在了次要地位, 不认真检查施工质量, 不注意质量的验收。

(2) 园林生产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园林生产中有的劳动无定额, 或定额不全不合理, 或有定额不执行或执行不好, 分工不细, 干多干少都一样。生产中各项作业无操作规程, 或有而不全或有而不用。各道工序不能严格把关, 有了质量问题找不到负责人, 或者发现问题也不管。有的各项作业质量无标准, 或有而不执行或执行不严格, 作业完工不进行质量验收。

(3) 园林绿化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主要反映在庭院绿化中较多。绿化树种植物材料少, 缺少大乔木或遮荫树, 品种单一, 无法形成合理的植物生态群落, 硬化铺装面积过大, 整体绿化效果不理想;园林小品比例失调, 位置设置不当或体量不适度。假山体量不协调, 盲目设置水景。有的花坛高度不适宜。园林设计不可取, 主要是因为缺少设计资质审查和设计审批的管理把关等。

4加强质量管理的对策

(1) 行道树管理。

要尽量克服缺株断行、高低不齐、粗细不等、冠幅大小不一、修剪不及时不整齐的问题。

(2) 小区绿化管理。

加强普遍管理和全面管理。普遍管理指的是所有的绿化小区都应该有专人管理。全面管理是在一个小区中所有的花草树木、绿篱、花坛及设施和卫生保洁都应该管理。现在的问题是本来有的小区树木不多, 可还有缺株、死树、半截树, 缺乏补栽、修建和清理。绿篱缺乏修剪、不整齐、缺株断行。草皮长势不良, 斑秃严重, 欠修剪。花池、花坛内有杂物, 有的没有多少花而且高矮不齐。应注意树木、草皮的补栽和修剪, 保持花坛花卉整齐和卫生。

(3) 公园游园绿地管理。

表现在对花草、树木、绿篱管理上有些粗放, 有的乔木、灌木、草皮、绿篱欠修剪、不整齐。园林设施有的损坏失修, 有的水面不净, 绿地杂草较多, 卫生保洁坚持得不好, 进园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能使人产生愉悦之感, 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4) 苗圃管理。

有的苗木整形修剪不及时, 定干高度、株行距不尽合理, 个别苗圃休闲地较多, 在苗木培育方面缺少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和名贵树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苗圃管理还需要掌握市场信息, 加强预见性和计划性。

(5) 花卉生产管理。

要充分利用现有花窖土地和设施, 生产更多更好的花卉产品。目前温室花卉管理不够精细, 有些花卉生产设施维修不及时, 影响生产的发展。温室花卉应该是一年四季都有一定数量的应时花卉, 以备节日用花和大型会议摆放。有些适合盆栽和地栽的花卉应分开品种、花色, 如月季按红、黄、白、紫、粉各色分开成片栽植或摆放, 既好看又便于管理, 容易打开销路。

5加强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培训制度。

首先对园林职工进行主人翁教育,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责任心强什么事都能干好。其次根据绿化作业需要, 搞好施工、作业前培训, 提出任务量、作业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也可以利用冬季或雨天进行集中培训, 不断提高园林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

(2) 确定质量管理人员。

各区县凡有绿化专业队伍的单位都应确定2~3人负责绿化的质量管理, 最好每个班组有1人。要由有一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较强、认真负责的人员承担, 负责技术、管理质量的监督、检查, 使管理质量有人抓、有人管,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健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

包括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等。已有的要充实完善, 没有的抓紧制订。对园林处下发的园林绿化施工养护规程和各项技术标准与要求等各项规定要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4) 建立岗位责任制。

划分责任区, 实行包干负责, 班包片, 组包段, 人包块。做到任务明确, 责任清楚, 有部署、有检查、有验收, 使质量管理工作正规化、制度化。

(5) 实行奖罚制度。

对完成任务好, 质量好的有功人员可表扬、计分、奖励, 对完不成任务, 质量差的人员应批评, 可返工、减分或适当处罚, 当然要进行教育、帮助, 不改者要处罚。

(6)

结合当代科研, 在平时的绿化管理工作中不断使用新的科学方法, 譬如病虫害防治方面、提高苗木存活率等都有新的科技产品, 我们的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使绿化工作的水平上到更高的台阶。

摘要:分析了目前园林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园林管理,园林绿化,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焘.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政策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 1992 (3) :26~32.

[2]杜桂祥.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J].园林, 2001 (1) :16.

努力水平 篇9

一、服务育人是“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

(一) 服务育人体现先进的生本理念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经常提到非生产性的劳动是提供服务的劳动。教师的劳动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劳动, 教师的服务发展了受教育者的身心, 留给了他们精神, 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了。教师应当以“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指针, 以“主动、热情、快办、办好”的服务要求为宗旨, 坚定“领导为教职工服务, 各处室为一线教师服务, 教师为学生服务”的信念, 牢固树立整体意识、责任意识、大局观念, 努力以自身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和谐氛围, 以良好的环境塑造人, 以优质的服务培养人。

(二) 服务育人体现现代的教育目标

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是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 服务育人正是在实现这一目标。在美国中学的教学实施有三大任务:教学、指导、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保健、膳食、运输及图书馆等各项服务;在大学里则围绕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 它的服务内容更广泛, 是大学生存于美国社区的重要条件, 在服务宗旨的指导下, 师生关系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都非常良好。教师服务具有“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延续性”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教师从事的工作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永远延续的。教育既有政治意义, 又具有社会生产意义, 今日的教师劳动, 明日的社会效果, 今日的教育消费, 明日的社会生产。百年大计实现的基础就是教师的服务, 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使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腾飞。

(三) 服务育人体现教育的和谐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者有选择地到商场购物, 不仅购买的是它的商品, 而且同时也在享受它的服务。我们教师也可以从中有所吸取, 以真诚和挚爱为建立和谐密切的师生环境而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课堂上谆谆教诲、娓娓动听、和蔼可亲,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 课堂外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 真诚相处, 以爱心换人心。各管理服务处室按照分工, 相互协调, 各负其责, 事事有人管, 有人问, 有人落实, 能办的立即办, 当天清, 不能办的解释清楚, 请示领导, 限期解决, 并注意做好跟踪服务, 问寻有关人员是否满意。以一线老师、广大学生是否明白、是否满意为鞭策动力;以办好自己的事, 让领导放心为原则, 时刻注意加以改进,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力求更快、更高、更好。

二、科学的方法是育人的关键

师生之间除了以教材、教具为媒介间接地进行外, 更多的是通过相互交谈和接触, 彼此感染来直接进行的。师生关系的好坏, 或者说作为教师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做指导和服务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间的关系, 甚至影响一个人以后步入社会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可以说育人之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方法, 为此, 我们应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一) 科学方法与正确的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应认识到学生具有两重性, 即“向师性”和“独立性”。任何学生都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活动的能力, 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倾向和要求, 为此, 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应正确区分对待,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态度。许多教育家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应重视教师的作用, 而且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视“仁”, 要求教育者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在《中庸》中指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管理者无须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 对管理对象不宜以硬性规范去限定, 是疏导而不是阻塞, 重赏识表扬而轻指责批评。

(二) 科学方法与教育的民主性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作风不同, 对学生的言行反应不同, 必然会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在许多学校中开始出现选修课, 出现学生挑选老师和老师当学生的现象, 鼓励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多民主化。作为民主型教师能给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 即使是为数不多的交往或言语也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学生也愿意同其交往, 由此而产生的教育影响必定是积极的。中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在1923年《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中提出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共生活、共甘苦”的主张, 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 把学生放在和自己一样的地位。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一书中也指出了同样的观点: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民主化, 它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师生平等合作的基础上, 努力改革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的评价手段, 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使课堂教学和课下教育都活起来、动起来。

(三) 科学方法与和谐创新

教师如何具体地对待个别学生, 尤其是对课堂外比课堂内精力充沛的学生, 也就是所谓的“差生”, 对师生的关系影响极大。如果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已有的框框去评价学生的言行, 像“我看你一定……”“我知道你会……”这种评价马上会拉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应当以同情的态度, 设身处地地结合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 以及内心的热情感受来予以评价, 像“你当时想到 (感受、认为) ……所以……是吗?”等等, 此类评价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理解、尊重自己, 动机也是善意的, 马上就能从心理上接受, 师生关系也能密切。另外, 教师应对学生满怀“期待”, 坚定地认为学生能够在某方面有所发展和长进, 这样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会表露出拳拳之意, 有诚心真意, 这种期待使得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托尔斯泰说得很好:“教师只有对事业热爱, 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有像父母那样对待学生的爱, 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却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篇10

学习可以提升教育理念, 当体育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时, 他的体育教学才能折射出教育思想, 他的教学设计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他的体育教学才是高质量的教学。

在本次大赛中, 其中一个环节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析。教学设计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 折射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当体育教师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了充分的理解与研究后, 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就会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就会安排具有梯度的教学内容, 确保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就会创设适合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以便通过思考与回答问题, 让不同的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 用于解决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具体的教学策略都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反之, 在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的设计时, 就会出现教师以自己的能力为出发点, 站在教什么的角度进行设计。而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行思考, 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 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 这样的设计, 会造成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会出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一刀切”, 在“齐步走”中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行进速度, 会给学生带来习得性无助感。因此, 教学设计能够考量教师拥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情况, 本次大赛安排这样的环节能够从侧面检测参赛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教师的评析课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素质的体现。教师不仅要能够进行课的设计, 能够吃透教材、驾驭课堂, 还要具有看评课的能力。通过对教师评课能力的考量, 能够知晓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能够了解教师对当前体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把握情况, 能够检查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评析课包括评课与分析课两个方面。其中, 评课主要评授课教师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方法使用的是否恰当、学练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即时评价是否起到激励作用, 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等等。分析课主要分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的原因, 并说明如果自己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采用的教学策略。评析课的过程中能够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显示出教师看课的水平与能力, 展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 体现出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等。因此, 评析课的水平能够体现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

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评析课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本着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态度, 体育教师应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自己的教育教学高效, 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敬佩。目前, 体育教师的“短板”之一是不善于学习, 不乐于学习, 不愿总结与提升, 这些因素阻碍着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师的学习还体现在研读教材方面。研读教材不仅仅是研读所教年级的教材, 还要对自己所教的学段教材进行研读, 并将学段教材进行分类, 形成知识树形结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能够串联起整个学段的各项内容。这样, 当教师面对学段中的任何一个教材时, 就都能够清晰地知道:该教材在学段中的位置, 与该教材有联系的内容、教材的教学价值是什么, 相关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学生在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在教学中哪些问题需要教师反复强调等等。因此, 体育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水平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而本体性知识的提高更需要教师乐于学习, 并在反复研读中梳理教材, 吃透教材, 达到“烂熟于心”。

二、善于思考, 让丰富的教法激励全体学生参与

“有一种痛是快乐, 是直指内心的快乐, 那便是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教师只有善于思考, 才能让自己不走老路, 才能让自己的教法有创新。当我们在感叹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而多样的教学方法时, 应该知道他们肯定经历了多次、长期的思考才拥有了这些收获。

学会思考是教师专业素养之一。那么, 体育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思考呢?当面对一个教材时, 首先应该思考教什么?怎样教?学什么?怎样学?当教师在思考这些问题时, 就会得出如何教、如何学的策略。在本次观摩大赛过程中, 给笔者印象较深的是一位教授小学六年级排球上手传球的那位女教师。她在模拟上课环节中, 能够将排球上手传球的动作要领简明、扼要地进行清晰的讲解。从她的讲解中, 就会得知本节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由于是第一节课, 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判断来球方向、提前移动、正确地选取站位、在距前额一球远的地方用传球的手型将排球接住即可。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中, 教师思考了排球运动中移动的重要性, 思考了排球上手传球中人与球的位置的重要性, 思考了传球中手型的重要性, 思考了上手传球的击球点的问题, 思考了通过什么方法提高学生快速移动的问题等等。按照这样的思考, 该教师先由学生自抛自接这一环节入手, 让学生在完成抛接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感知、判断球的高度的能力。随后, 教师又安排了移动中抛接球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移动能力与预判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提高学生的移动速度。此后, 教师讲解排球上手传球的手型, 让学生在自己抛接球的练习中体会用传球的手型将球接住, 并适时地插入问题“当排球在什么位置时, 将球接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更加清楚地知道当球下落到距离前额一球远的位置时将球接住。之后, 该教师又安排了两人为一组相距2米完成一人抛球、一人用传球的手型在额前一球的地方将排球接住的练习。在练习中, 不能完成合作练习的学生, 可以选择自抛自接的练习。这样的教法, 能够让学生在自然、顺畅的学练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动作。这些教学的方法都来源于教师的深刻思考, 都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 都来源于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

有的教师只用一种方法去教所有的学生, 有的教师能用多种方法去教一位学生。教师拥有教学方法的多少决定着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因此, 体育教师要善于思考, 在思考中获取丰富的教学方法, 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三、敢于创新, 让适宜的教法与学法启发学生自觉思考

教师要敢于创新, 创设出适宜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种创新是在传统的教法与学法中解脱出来的, 不受束缚;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来创设的新的学习方法。要实现创新, 就需要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的教法与学法。在创新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备课中先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教法与学法的创设;第二阶段, 搜集相关的教法与学法, 在搜集整理中分析自己第一阶段的方法是否包含其中;第三阶段, 创新“人无我有”的方法。笔者将这三个阶段称为“人有我有、人有我无、人无我有”。只有在这样的搜集与创新中, 才能形成多样的、适宜的教法与学法, 才能确保自己沿着专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努力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水平 篇11

一、在拼音教学中开心说写,提前进入写话

一入学的汉语拼音教学,就可以利用拼音插图,进行看图听话、看图说话、看图表演、观察说话、对话等练习,这不失时机、见缝插针地训练,使同学们都乐意说、敢于说。为了促使学生由说向写过渡,我就发给同学每人一本记事本,并在第一页用拼音写下:“我会用拼音写话了,心里真高兴。”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并把自己喜欢的一个词或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这样学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后,劲头更足了。说写训练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了,使同学们提前进入写话阶段。

二、在识字教学中组词造句,提高写话能力

学习汉字时,为了把说写训练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我引导学生进行组词造句的训练。如在学生掌握了“人、又、工、大、个”这几个字后,就可以指导他们利用组词造句来扩大知识面。学生一口气组了许多词:大人、老人、工人、中国人、一个人……到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用“谁是什么人”的句式练习说话,学生说了很多:如“爸爸是工人”、“我们是中国人”……句子说写完整后,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写的具体形象。这样既掌握了词语,又丰富了词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扩展写话形式

低年级的阅读课如何进行?说与写的训练怎样结合?观察与思维能力又怎样培养?这些活动若孤立进行,既费时间,又不会取得好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从低年级语言训练整体出发,以阅读教材为中心,将阅读、观察、口述、写话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和写话。

1.课内阅读,换位写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实践性,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教得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如教完《有趣的发现》,学生领悟到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发现了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这跟岛上经常刮大风的环境有关。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写写:达尔文回到英国后,向英国的生物界公布了自己的发现,以“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为开头,学生运用习得的语言,现炒现卖,效果极佳。

2.课前观察,迁移写话。观察能力在整个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开始于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如教《美丽的丹顶鹤》时,我就有意识地在课前训练学生观察小鸡、小鸭、小金鱼、小白兔等动物的特征。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丹顶鹤的羽毛、头顶、嘴、脚,紧紧抓住特点,理解丹顶鹤美丽的外表和高雅的姿态,在反复诵读中积累文中语言。随即,我引导学生用此方法口述自己观察的动物,并把它写下来。这样帮助学生从具体事物理解语言,进而尽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事物,既训练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又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抓住时机,灵活写话。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掌握语言的情境,激发说话动机。我尽可能地抓住有利时机,把阅读、观察、口述,写话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爱之,好之,乐于用之。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田野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无时不在吸引着我们的感官。我引导学生及时观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全感官地投入,启发学生与所学课文对比联系,用通顺的话写下来。如《雨》、《霜》、《伞花》、《苹果》、《下雪啦》、《秋姑娘》、《春天来了》……大部分同学写得准确、形象。

4.看图说话,想象写话。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对低年级学生很有吸引力、感染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呢?经过教学实践,我觉得看图写话应抓好观察画面、发散思维,口头叙述、想象写话、评议修改等环节,这样从看到说,从说到写,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习作的初步训练。看图写话抓住这五个环节,学生的写话能力提高较快,收效较好,同时也解决了学生惧怕“写话”的心理。

努力水平 篇12

关键词: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学生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而有待于创新的工作任务。

一、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校本教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 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 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 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 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 通过校本研究培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三是“校本教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 校本教研要研究学生,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要有针对性, 讲求实效性, 反对形式主义。

二、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做法

(一) 强化培训, 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支持

1. 培训工作日常化。

将校本培训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 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 培训内容广泛性。

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课程知识培训、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如小专题研究、课程改革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案例研究与写作、教育展望等专题, 力求教师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3. 培训形式多样化。

做到形式多样, 贴近教师工作实际, 突出体现“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二) 强化交流与反思, 合教研活动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1. 教研行为自主化。

制度上保证:各学科教研组每周应安排一次教研活动, 并做到“三个有”, 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组织上到位, 明确教研组长职责, 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行为上跟进, 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 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让教师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

2. 教研主题专题化。

每次活动时, 事先定好计划、确立主题,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二是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

3. 教研内容系列化。

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 对青年教师要求上好“三课”, 即老教师、优秀教师给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 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 课题研究上好研讨课。

4. 教研形式多样化。

从教研性质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 (师徒上对比课) 、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具体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 (实话实说) 、主题探讨、课题研究、观点展示、读书交流等。

5. 教研科研一体化。

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 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

(三) 加强协作交流, 落实集体备课制

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 推广和强化集体备课制, 做到“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 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 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 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教案一般同年级分单元备写, 提倡备多板块、移动式、个性化的教案。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做到资源共享, 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 提高了备课实效。

(四) 专业引领, 搭建教师学习对话平台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 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 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1. 校内:

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一是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 要求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必须拜一名教学成绩优异的老教师为师, 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二是成立校学科指导组,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学科指导组组长, 教务主任任副组长, 下设各学科指导小组, 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 要求学科指导组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每学期不少于25节, 并定期汇报交流教学情况

2. 校外:

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 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平台, 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三是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指导。

(五) 积极探索, 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的主要环节是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校本研究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严格拒绝老套路, 变以“检查为主”为“研究为主”、“教师为主”、“反思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1. 专题研讨。

以“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为主题, 由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主要任务, 开展以“合作学习类型”、“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等专题研讨。

2. 开展“三课”活动。

(1) 在安排形式上有改观, 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带头。 (2) 所讲内容和科目学校不做统一要求, 由教师个人选择。 (3) 说课时, 打破常规。一定要运用新课改观念, 讲清自己的设计思路, 理念依据。 (4) 把过去自评内容变成“教学反思”或“教学后记”。

3. 逐步推选教学新常规。

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 更是课程实践的反思者、开发者。提倡教师自觉做好教学教研反思工作, 如“撰写教学札记”、“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学习心得”、“教学随笔”、“学案与论文”等。

(六) 整合资源, 实现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1. 整合资源。

教研、科研、培训三者并不是简单地相加, 而是有机整合。要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 统一规划, 统一实施。

2. 突出“校本”二字。

即校本教研要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

(七) 激励保障, 发挥学校服务导向功能

1. 组织到位。

形成学校校长亲自抓、副校长负责抓、教导处具体抓、教研组协同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 制度到位。

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青年教师星级评定制、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等, 从而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3. 人员到位。

一是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包干制。即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 学校领导包一个教研组, 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二是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 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4. 激励到位。

学校应制定相关奖励制度, 奖励在教学、教研方面有贡献的教师。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通过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 使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实践中学会反思, 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交流, 在虚心中学会吸纳, 在领悟中学会调整, 在合作中学会成长。

三、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缺乏校本教研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 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 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主题, 缺乏专业引领, 缺乏可持续性的引导与规划, 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等;二是听评课教师对所听的课缺乏了解或没有提前备课, 不能对被听课的教师提出专业性的问题, 致使评课不够深入;三是学校所受干扰太多 (如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评比、创优等) , 教师负担过重, 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 使学校常年处于备检和创优状态之中,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校本教研的开展。

四、改进的策略

1.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长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去热爱、追求, 才能让他们在快乐、幸福的生活环境中愉悦地学习和工作。

2.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让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要给教师“减负”, 让教师多一些时间进行研究、教学;少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让教师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走上创造、研究之路。

3.让教师尝到教学研究的乐趣, “引领教师走上专业成长之路”。要突出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教师个体, 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教师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生活, 在教学中反思。

上一篇:语文课的资源意识下一篇:配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