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2024-06-08

语文课的资源意识(精选10篇)

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篇1

摘要:校长的资源意识是校长对办学资源的理念和识知。它指导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率和质量。校长的资源意识具有主体性、经济性和属教育性,并可根据资源属性划分为物质资源意识和人力资源意识等多种类型。在资源构建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掌握科学的方法,能够促进校长资源意识的有效生成。

关键词:校长,办学资源,资源意识

学校的办学活动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关涉到的资源种类繁多且使用复杂,相应地也形成了一个办学资源系统。校长处于学校办学资源系统的顶层,同时也处于学校与外部资源环境的端口,决定着学校办学资源的获取、配置和使用。因此,校长对资源的理念和识知即校长的资源意识就统摄着整个学校的资源系统。

一、理解校长资源意识

1. 明晰校长角色,理解其主体性

资源意识是校长在学校办学活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和有目的的获取、配置和使用资源的理念和识知,它依附于校长作为生物和社会存在的个体,属于校长职业的主体附着物,具有主体性。校长资源意识的主体性是校长在办学资源的获取、配置和使用中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地位和特性。校长资源意识是其职业生命个体的特有现象,它衍生出校长的管理思想、管理意志、管理个性和管理行为等。资源意识的衍生功能对校长职业主体具有依附性,它不能脱离校长主体而单独存在,是资源意识主体性的表达。主体性决定了校长资源意识既是既成性的,同时也具有生成性。首先,所谓既成性就是校长资源意识存在于校长的思维品质、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中,校长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是资源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所谓生成性就是校长资源意识在主体与环境的双向构建中不断完善与自我改进,可以通过后天的习得、锻炼和反思来发展,这种生成性与主体性伴生,随校长自身认识、思维和行动能力的变化而改变。

2. 认识资源价值,理解其经济性

办学资源是学校办学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物质、人力、制度和其他各种要素的总和。从资源作为办学要素价值的角度来看,校长的资源意识必须包括对办学资源价值特性的理解,这就使得校长资源意识具有了经济性。校长资源的经济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校长的资源行为基于资源稀缺性的思考,即要把有限的办学资源投入到无限的人才培养中;第二,校长的资源行为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限制,校长必须基于学校办学资源的可获得性开展办学活动,无法超出生产可能性边界;第三,校长的资源行为面临权衡取舍,需要对各种办学活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第四,对边际数量变化的思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校长的资源行为[1]。校长必须在对办学资源的使用中渗透其资源意识的经济性,否则将会造成资源使用的无度和无效。这种无度和无效的使用短期来看是资源浪费,长远看就是对人才培养的延迟和抑制。

3. 把握教育过程,理解其属教育性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学校教育过程就是发现和塑造人的价值的过程,而校长的使命就是通过获取、配置和使用办学资源促进教育过程的实施,把办学资源转化为学生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形成。因此,学校所有的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办学资源的获取、配置和使用活动必须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展开,任何资源活动必须接受教育根本目的的统领和指引。学校虽然在资源使用的技术环节上与一般的生产企业无异,然而却必须在资源使用的终极价值目标上凸显以人为本的特点。校长的资源意识不同于其他部门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资源理念,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指向,时刻把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资源获取与使用的标准。如果校长的资源意识脱离教育的目的,那么,学校教育活动就沦为一个单纯追逐经济利益而无视人的价值的经济生产活动,作为价值塑造过程的教育活动却成为消解价值的祸首。因此,校长的资源意识必须凸显其属教育性。

二、校长资源意识的合理构成

1. 物质资源意识

有形的物质资源是构建教育空间和教学条件的基础,这些物质的资源包括土地、房屋和设备等。时至今日,学校办学所需物质资源的品类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校舍和教具的局限,校长的资源行为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购买和使用这些资源。现有的办学资源的种类已经涵盖了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陈列品和其他资产,资源管理的技术环节也细化为新增、修改、退出、转移、删除、借用、归还、维修、计算折旧率及残值率等内容,校长的物质资源意识也相应地根据这些资源的类型和管理的环节进行划分。在更大范围内,校长无法决定一所学校的物质资源条件,只能接受既有的资源状况。然而,校长内在的积极主动性和技术能力可以把既有的物质资源进行各种组合使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力。校长物质资源意识的主体内容已经从如何获得资源转向如何高效配置和使用这些资源。

2. 人力资源意识

在学校办学资源中,人力资源始终处于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地位,所有其他办学资源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转化才能成为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动力。从行业技术特点的角度来看,教育教学活动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其中。因此,校长应当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意识。教育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传统的人事事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发展,迫切需要校长树立以规划意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意识。校长应该根据学校内外环境的发展和自身的战略目标,通过对学校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预测,针对学校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的特点确定具体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和经费预算等。按照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校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实现管理模块化,即教师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关系管理、人事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八大模块,通过模块化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3. 制度资源意识

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的现实性关系集中体现在制度方面。同时,技术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必定存在于一定的上述关系之中,亦即存在于一定的制度之中。制度确定的关系不仅使人具有社会性机制,而且是使这些关系成为人的现实关系的机制[2]。这些外显的制度和内在的机制便促成了动态的学校运行。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以及隐藏其中的技术问题,需要制度来进行调节和规约。这些关系问题充盈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通过校长、管理层、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互动而形成。条理、规制和发展这些关系依靠的便是学校制度,而不同的制度汇聚成了制度资源。学校的制度和制度资源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规则程序和价值规范,是保证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资源对于学校办学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已经广为认识,然而这些制度资源以何种状态存在、发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仍旧没有被校长们所掌握。校长的制度资源意识当下正处于一种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转换过程中,需要以专业的知识与可见的指导来实现这种转换。

4. 课程资源意识

课程是学校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载体,课程资源是关于课程形成、实施和发展的各类资源的总称。它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集合,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素材,涉及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教师的素养、学生本身等等。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教材、通过教室或课堂来实现的,课程意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3]。因此,课程资源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校长树立宏观的教育观念,同时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资源支撑,为课程知识与体验、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层面交互的实现提供可能性,为学生探究性、开放式、合作式学习提供支持系统。

5. 社会资本资源意识

学校社会资本是指那些能够被学校所控制的,有利于学校实现其目标的嵌入学校网络结构中的显在和潜在的资源集合。学校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本要素,具有推动学校生存和发展、推动组织创新、推动学校对外合作的作用[4]。作为社会组织存在的学校是社会资本富集的部门,在网络化的社会情境下社会资本与学校的发展已经前所未有地联系在一起。学校的组织文化、师生员工之间的氛围以及学校的教风学风等都属于学校社会资本范畴,当然校长的社会交往和学校在办学活动中形成的社会资源也形成了独特意义上的学校社会资本。通过学校社会资本的内外联动与共建,学校的社会资本将实现积累和增殖,从而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同时,校长也必须明确的是,学校社会资本具有两面性,即不良的社会资本会导致如信任度缺失、短期行为和路径依赖等问题,容易约束教育教学目标,产生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等,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校长资源意识的有效生成

1. 基于资源建构的合理性原则

人类建构资源的活动虽然存在着种种主观随意性和偶然性,但是只有以合理性为根本原则,才能获得建构资源世界的成功。合理性原则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的自觉要求和根本原则[5]。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校长要形成资源意识也必须基于这种资源建构的合理性原则。对校长而言,资源建构的合理性包括资源建构的可得性、整体性、适切性,这些合理性原则貌似模糊和空泛,实际上却无时无处不在影响校长资源意识的生成。其中,可得性原则就是办学资源应当是校长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并使用的,整体性原则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资源应当在学校发展目标下形成密切相关性,适切性原则是资源的使用应当量才而用和适才适用。这些基本原则统领着校长的各种管理行为,体现着校长资源意识的主体性、经济性和属教育性特征。

2. 掌握科学的资源管理和使用方法

现代组织管理活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一种资源获取、配置和使用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也愈加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方法来推进。在企业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可靠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方法,这些制度和方法具有资源管理与使用的普适性。如前所述,就资源使用的技术过程而言,企业和学校是同质的。因此,学校可以并且应该借鉴业已成熟的资源和使用管理方法,如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等。然而,现实中学校的单位组织性质和校长的培养选拔方式导致了学校管理存在经验主义倾向,缺少科学性和严密性。很多校长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背景缺乏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内容,仅仅依靠常识性的判断或者零散的经验来从事这种专业化的工作。所以,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大量存在着资源的粗放管理和盲目管理问题。促进校长应对资源管理和使用专业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当务之急是要结合教育发展的形势与要求,研究现代校长在资源管理与使用中的工作内容、岗位条件和素质要求,构建校长关于资源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为校长生成资源意识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3. 反思有效学校和有效教学等问题

资源的有限性对校长提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要求,于是有效学校和有效教学等日益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价值目标。作为资源使用的校长已成为有效学校和有效教学的核心推动者,有研究甚至认为有效校长是有效学校形成的先决条件[6]。如前所述,校长的资源意识除了经济性和主体性之外还有其属教育性,校长所从事的办学活动最终指向的是学生个体发展,对资源的获取、配置和使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在“经济有效性”目标的“怂恿”下,学校办学活动见物而不见人,错把手段当目的,那么必然带来学校教育价值和功能的损伤。经济学和管理学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借鉴作用是有限的,很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概念与方法在引入到教育管理中时需要具体地还原语境。如果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绩效管理等不加甄别地生搬硬套,校长对办学资源的使用必将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无法触及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而看似“有效”的学校实际上偏离了教育发展的正确轨迹。这是在校长资源意识生成的过程中应当特别引起警醒的。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

[3]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4]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5]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8).

[6]谌启标.美国有效学校研究评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1).

试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强化 篇2

一、从教学资源意识向课程资源意识的转变

一直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教师单向传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过程,其要素可归纳为教师、学生、教材(特指教科书)和教法四个方面,称为“课堂教学四大要素”。这种经典的教学过程观被形象地比喻为桶罐理论:“学生是装水(教材及知识)的桶,教师用罐子(教学方法与手段)一罐一罐把水舀到桶里去”。在这里,教材不是教学资源,而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目标。教师不需要考虑“我为什么要教”,只要考虑“我要教什么以及怎么教”,也就是说教师不需要思考课程目标。由于缺少了这一至关重要的层次和环节,加上教学思维中普遍存在的“目标—手段”模式,于是内容被等同成目标本身。如此一来,教材也就成了唯一目标,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把教材教给学生。而把教材以外的帮助教师完成教材教学的其他要素与各种材料,通通理解为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当然是不能和教材相提并论,平起平坐,同日而语的——它们存在的价值或者说它们的功能仅仅在于,或激发学生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或面向少数优生,体现“因材施教”;或作为应用实例,点缀课堂,锦上添花,辅助教学。正如续佩君指出:“物理教学资源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在教学中用来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的一切素材。狭义的理解,通常是指教材之外的,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原材料。包括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学生周围社会环境中的许多非自然界的事物、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经验、物理实验等。”

要实现从教学资源意识向课程资源意识的转变,先要明确什么是课程资源意识。所谓课程资源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什么是课程资源”的意识;或者说在面对事物时,考虑它“是否是课程资源”的意识。当前理论界对课程资源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意见很多,比较公认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的观点。他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直接成为课程本身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但并不直接构成课程本身的因素或来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要实现从教学资源意识向课程资源意识的转变,还应廓清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区别。不仅课程资源涉及的范围更广,包含的因素更多;更重要的是,任何课程资源,在性质上都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要素或材料之一种,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其价值大小只体现在谁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上。教材也不再代表课程目标,而是和其他材料一样,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要素。因此,凡是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就是可取的。甚至如果采取其他教学活动,比使用教材更能实现特定的课程目标,从而放弃这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而以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取而代之,同样是可取的。又或手头上没有教材开列的实验器材,于是“因地制宜”,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制作简易教具、学具代替它,只要其教育价值以及对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意义和功能同质,同样是可行的。

二、从资源应用意识向资源开发意识的转变

有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是既定的系统,开发课程资源只是对“教材”进行“补充”、“调整”或“丰富”、“完善”。之所以产生这种偏颇的理解,是由于还没有充分认识“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质,还没有把自己真正视为资源开发和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课程资源应用”的层面上。为了形成正确的认识论,推动广大教师形成深层次的资源开发意识,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就必须完成从课程资源应用意识向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根本性转变。

要实现从资源应用意识向资源开发意识的转变,首先必须认识课程资源开发过程的实质。由于在传统教学论中,教学目标被弱化为对教科书内容的“低水平”呈现和机械式“复制”,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资源观中,教师本身没有获得作为一种本来是很宝贵的资源的应有地位,发挥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作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样一来的后果众所周知,那就是教学活动总也不能摆脱教科书的桎梏,教与学的过程始终缺乏“生长”的活力。而在现代课程论中,“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促进学生“生长”的发展性目标;在新课程的资源观中,课程被视为师生共同参与、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情意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正由于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课程实施过程相应对教师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一个过程理所当然也就成了教师发展自己的过程。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和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发展过程以及教师发展过程,这四个过程实际上密不可分,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开发资源的过程,不仅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自我的过程。

要实现从资源应用意识向资源开发意识的转变,还必须明确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含义。所谓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狭义地理解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即面对资源时,考虑它对课程教学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怎样才能把它挖掘出来,使它为课程教学服务。广义地理解,是怎样依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潜在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分类、整理,并以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纳入到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来的意识。这里所谓的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资源开发者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也就是开发者从为什么这样开发的角度来决定开发些什么、怎样开发时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新课程倡导从教师与学生发展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即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发展。

要实现从资源应用意识向资源开发意识的转变,还必须认识到,教师如果光是把注意力放在条件性资源上,就会怨天尤人,难以有所作为。但是正如一些地处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教师所言,尽管要用钱来换取的课程资源我们没有优势,但是从在大自然中无偿获取“绿色”课程资源方面来看,所能开发、得到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应该特别重视开发诸如教师资源(包括教师的生活经历、教师的学识、个人信息、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学生资源(学生的认知过程、生活经历、生活环境、课堂上的反映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生成性课程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应当充满信心而且勿庸置疑地认识到,即便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欠缺的情况下,身边的素材性资源依然是丰富多彩的。实际上,很多优秀教师就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素材性资源,甚至化“腐朽”为神奇,生成了充满活力的课堂,构建出优质高效的课程。如果教师都具有这样敏锐的课程资源意识和高度的课程资源开发智慧,将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及时而巧妙地转变成可资利用的有发展价值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怎会不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这样的课程怎会不有效促进学生的和教师的发展?

教育原本就是一条追求卓越、发展思维、生成智慧的道路,然而光是依靠既有资源“吃老本”,“照葫芦画瓢”,不在活生生的课程实践中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断挖掘,开发创新,就好比断源之水、穷途之路,怎么实现“让一切学生都得到发展”、“为了发展学生一切”的教育目标呢?我们认为,从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尽快从“教学资源意识”转变为“课程资源意识”,从“资源应用意识”转变为“资源开发意识”,既是新课改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改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本刊略)

基于课程资源意识的合格教师研究 篇3

那么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教师呢?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也不能有标准答案, 否则就没有个性化的合格教师甚至优秀教师了。但这不等于说没有基本的最低限度的框架。这框架需要建构在国家政策与理论层面上, 是属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们的事。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包括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就是对此的回应。这是一座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系统地读解、甚至需要专家们智慧支持的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灯塔。

但是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 我们首先需要追问“何谓合格教师”、“合格教师有何品质”、“是否有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 这些逻辑前提不首先弄清楚, 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关于合格教师的标准问题已解决, 上文提及的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就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是这样描述的:《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4]但我们也期望各省市在国标下研制更适合本地区的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因此, 本文仅阐释合格教师的含义及其品质, 在此逻辑基础上论及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合格教师的内涵界定

何谓“合格教师”?如果把教师简单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的话, 那么教师是否合格与发展时间就没有关系了。因为这是从教师群体类别来划分的。如果从作为个体的教师成长发展过程来分, 可以分为职前教师、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这就添加了时空概念的成分, 也即是说, 合格教师是指一个从职前的培养到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经阶段与过程。因此, 在不同社会、不同的时期, 合格教师有着不同的内涵, 具有时代的转换性。合格教师也不是终身的, 是具有“保质期”的。[5]总的来说, 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合格教师主要是指那些拥有科学儿童观、教育观基础的, 具有广泛知识基础的, 拥有课程资源意识及其相应课程行为的人。也就是说,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课程资源主体开发意识、筛选与生成课程资源的意识, 让每一位学生都自由愉悦幸福地度过每天的学习生活, 达至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合格教师的品质特征———课程资源意识

关于合格教师的品质特征, 从不同的视野视角去观照会有不同观点。本文从课程资源意识的视角去品味一名合格教师的特征。意识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养成的把握周围环境或活动对象的基本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表现为为人做事的意向、技能和能力。[6]课程资源意识是指人们在课程实施活动过程中, 以专门的课程资源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逐步形成的认识课程资源的实质和类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筛选与生成课程资源的意向和能力。培养和形成课程资源意识是目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 也可以说是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1.课程资源观念意识———合格教师的核心品质

一名合格教师的核心品质就是要拥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课程资源观念就是指教师对能进入课程并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课程资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术研究者、不同教师对课程资源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课程资源观。它包括学术形态的课程资源观和实践形态的课程资源观。实践形态的课程资源观是指广大中小学幼儿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课程资源观。

中小学教师要突破学校所选择的教材资源, 突破把教材当作是唯一的“圣经”式课程资源的困境,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标志着新课程在强烈呼喊着教师要拥有课程资源意识。因此, 它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合格教师的核心品质。

2.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意识———合格教师的关键品质

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意识本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者, 而且师生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里主要是指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 教师拥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利, 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 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课程资源的被动消费者转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生成者。也许中小学教师一时还不能适应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 但已不能阻止一名合格教师应具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意识这一时代精神。它已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品质。

3.课程资源的生成意识———合格教师的智慧品质

除了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教师单方面开发的静态的课程资源外, 还有一些更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成的动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正是在这种对话、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的知识结构、人生经验、实践智慧等资源与学生蕴涵的已有知识、问题与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资源在和合机制下生成新的课程资源。甚至可能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内外所出现的一些事件、现象也会成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幼儿教育阶段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很难预料和估计到的, 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 [7]因此显得弥足宝贵, 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生成意识, 拥有丰富的课程实践经验与智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常常抱怨缺乏课程资源, 无法进行有效教学, 因此急需唤醒并构建面向未来的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资源意识。

三、合格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生成策略

合格教师主要是指那些拥有科学儿童观、教育观, 具有新课程理念及其相应教学行为的人, 具体表征为那些具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主体开发意识、课程资源生成意识的教师。作为个体的教师如何生成这些意识呢?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因素的驱动, 同样一名合格教师其课程资源意识的形成也主要靠教师自身的内隐机制。因此, 根据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对中小学教师的观察和相关理论的启示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行动学习———合格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生成的基点

课程资源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首先拥有课程资源意识。中小学教师要具有明晰的课程资源意识, 首先要有课程资源理论知识, 它是课程资源意识形成的理论基础。而自我导向的行动学习是教师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一条基本路径, 在这里具体地说, 是获取课程资源知识的基本方法。自我导向的行动学习是教师透过课程实施行动实践的学习, 即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载体, 寻找学习资源、运用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并系统实践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一边实践, 一边反思过去的经验和行动, 透过实践和反思的结合, 进而获得界定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它强调教师学习的反思性、实践性和责任感, 具有自为、创造、内生和终身等特性。根据此内涵,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关课程资源的专著、报刊、网络等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建构起自己的客观性知识, 在此基础上将专家学者们公共的课程资源理论知识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结合自身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转化为个体课程资源知识、建构起自己的课程资源观念。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基点, 也是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点。

2.实践反思———合格教师生成的实践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 整个教育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教师缺乏反思意识。一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管理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被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所支配。[9]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中小学教育中, 中小学教师生活在重复性的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经验的常识和习俗世界里。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为什么”的问题, 也即是尚未有反思性实践。因此, 课程资源意识要求教师走出自己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 把课程资源实践活动当成有意识的研究活动进行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反思, 也就是反思性实践或者又称反思性教学。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经验反思的不断前进过程。如果中小学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具有课程资源意识, 就需要特别关注课程资源问题, 对自己教学情境中的课程资源状况进行经常性的不断反思。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敏感性、觉知程度、利用的有效性及其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教学事件的高度关注。中小学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能会阅读有关课程资源的专业书籍, 或与同事交流, 甚至请教专家来获取有关问题的答案, 这就会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供中小学教师参考。一是写反思日记, 二是观摩与分析, 三是职业发展, 四是行动研究。[10]

3.对话交流———合格教师生成的人际基础

对话交流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把自己的教学情境讲述给他者, 教师之间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分析与对话。提出问题者会在倾听过程中了解对方, 通过与自己观念的反观对照建构起新的观念, 激发和强化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识别、捕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就会逐渐被唤醒。对话交流有在校内同年级、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动形式, 也有校际间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形式, 还有地区间的对话交流形式。但就对话交流开展实际来看, 更多的是校内同事间的交流讨论。因此, 除了中小学教师自发的民间行动外, 学校要构建起一个支持教师间对话交流的环境与机制。

综上所述, 从课程资源意识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行动学习, 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基点, 也是合格教师生成策略的基点;二是实践反思, 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实践论基础, 也是合格教师生成的实践论基础;三是对话交流, 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人际基础, 同时也是合格教师生成的人际基础。

参考文献

[1]支爱玲.关于教师观的新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2]白冰.后现代教师观的现实追问与理论反思.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3]袁运开.主编的话.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通知[2012]1号:3.

[5]司成勇.合格教师也有“保质期”.教学与管理, 2009 (11) .

[6]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7]余文森, 吴刚平, 刘良华.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宫栾.行动学习法及其启示.中国培训, 1998 (11) .

[9]苗雪红.学前课程与人类学.虞永平等.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篇4

同时,识字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直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课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据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量,为他们今后的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对着座位表上的姓名认真识记。没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多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2.在环境接触中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学生学过了拼音,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阅读书报了。此时,教师可提供与学生识字量相当的阅读物。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拓宽识字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

优化作文资源,提高积累意识 篇5

一、有心于生活

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产生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如果老师能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捕捉到学生的一些生活细节,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写下来,这就是一篇挺不错的作文。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曾说:“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呈现。”[2]比如学生之间偶有矛盾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可以让矛盾双方冷静思考,把矛盾发生的经过详尽地写下来,尤其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断案”往往靠的就是蛛丝马迹。写完后,双方互换材料帮助修改,哪些地方与事实不相符,你觉得应该怎样改才好?这主要抓住了学生都是事实真相的知情者这一点,再加上双方总想减轻自己责任的心理,因此,他们无意识中就会很讲究用词。比如一个说是“拍了一下”,一个说是“敲了一下”,“拍”与“敲”在力度上是有差别的。再者“推”与“撞”一个是有意识的,一个是无意识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不仅能较好地处理学生的矛盾,而且能引导他们把这件自己确实感受很深的事,真实地记录下来。有时还有旁观者,也可抓住双方发生矛盾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详细地描写,然后选读几篇集体修改。当然利用学生的矛盾来做文章要建立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也不是凡事都可以,要合理地选择。

另外常与学生一起聊聊难忘的童年生活,或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情境引导他们感悟亲情,或结合每年的传统节日,向长辈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等等,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记录下来。

二、有心于自然

自然界中有取之不尽的材料,比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这些事物学生并不陌生,可为什么就是对它们熟视无睹呢?写出来的事物体现不出其个性特征,甚至千篇一律。关键是没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老师就得用心地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不同情状下同一事物的特点。比如夏日照在身上火辣辣的,而冬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春风和煦,秋风凉爽……尤其是风云雷电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就要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观察。有一次天气非常闷热,我们正在上自习课,忽然外面天色骤暗,刮起了大风,接着轰隆隆一声巨响,下起了大雨。这虽不是作文课,但我叫学生停下笔,透过窗仔细观察外面的大风大雨,随后把观察到的情景,以及当时自己的心情写下来。结果很多学生写得不错,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风雨的大,有的写树的不同形态,有的写路面的积水,有的写行人的艰难行走,还有的从声音的角度来写……就连平时不太会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好多,尽管错别字较多,但你能感受到他当时那份喜悦的心情。

有时作文课不一定要在教室内上,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非常熟悉的某一景点作定时定点的观察然后写观察记录。由于是学生喜欢的,相对来说他们做起来积极性较高。

三、有心于社会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如近几年中我国就发生了很多事情:食品安全事件、实行社会“基保”、神舟八号问天、天宫一号、云南干旱……我们老师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感人事迹,捕捉精彩瞬间,查询航天知识等有用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比如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最崇敬的人演讲会、最佳摄影师评比大会、航天知识竞答比赛、关于实行社会“基保”有无必要的辩论会……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并且以主人的身份决定其过程和方式,培养了自身重视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突破了课堂这一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全面地搜集材料,从容地思考和写作,并且不断优化,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并要求学生课余饭后,不时翻翻、看看、记记。日积月累,坚持下去,那么在写作时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多听多看,这样不仅开辟了搜集材料的新天地,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形成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3]

其实上述的生活、自然、社会三方面都可以统一于语文教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据每单元的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等方面的材料进行超级链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作文材料体系。

所有的这一切,都要求语文老师是个有心人,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积累作文材料的意识———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地坚持这样做,日积月累,看得多了,记得多了,作文时就会有物可写,有事可议,有情可抒。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VOL4:33.

[2]蔡明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8:123.

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篇6

一、搭建“生活与数学互通”的桥梁, 让学生体会应用的价值

数学已被广泛应用。大到宏观的天体运动, 小到微观的质子、中子研究, 都离不开数学。然而, 这些离学生比较遥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广泛而丰富的乡土资源, 这些资源中含有丰富的数学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元素”, 让数学“显生活原型”。

1. 从生活中“找数学元素”。

(1) 读文明史料, 品数字韵味。

文化是教育的根, 文明是教育的船。桑弗兰说:“教育必须立足于道德和智慧这两块基石之上。”如果说文化和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把数学教学植根于文化沃土之中就是智慧中的智慧。笔者所在的漳州市文化底蕴丰厚,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中积淀了广博的人文资源, 这些人文资源保存离不开数字的记载。例如, 漳州的古牌坊、名胜古迹等的有关历史就是用数字表达出浓浓的人文情怀。现举隅如下:

漳州有两座文牌坊位于香港路, 一座称为“尚书探花坊”, 另一座称为“三世宰贰坊”。相距30米, 体式相仿, 规模相近, 均面宽约8米, 高约11米, 为表彰科场登第的文士而立。“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年) 为林士章而立。“三世宰贰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为蒋孟育及其父亲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

学生读这样的文明史料时, 对数及数字表达的信息特别敏感, 特别感兴趣。

(2) 算经济收入, 识计算之用。

家乡特产销售, 作物、养殖等买卖, 都离不开数学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家庭中的收入, 让学生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了两步乘法解决问题及估算的知识后, 一个学生这样计算自家蜜柚的年收入:我家有蜜柚412棵, 每棵的产量大约290千克, 每千克的收购价是2元, 那么我家蜜柚的总收入大约为2×290×412≈240000 (元) 。这样的计算能使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感受更为亲切和深刻。

(3) 观特色建筑, 赏图形风采。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建筑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房子的外观、造型直观地体现了数学中图形元素的魅力。教师可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家乡的建筑, 让学生发现建筑文化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庭院式的房子体现了轴对称的美, 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体现了“圆”和“方”的奇, 庙宇的雕龙画栋体现了图案“平移”或“旋转”的绝, 牲口住的三角形草房体现了特性的巧 (草房既牢固又有春暖夏凉的优点。) ……学生观赏后会对数学王国中图形的美妙产生“奇妙”之感。

2. 让数学“显生活原型”。

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 很多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原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

(1) 显概念背景, 会概念内涵。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浓缩的、结论式的, 特别是数学概念, 更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让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符号”怪异、“语言”生涩, 特别吃力。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 深入浅出地讲解, 就很容易突破难点。例如:“圆柱的两种不同切法所产生的不同切面”这个知识十分抽象, 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年糕和萝卜切一切, 这样学生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就很容易理解切面的形状。

(2) 显计算过程, 明计算原理。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计算原理、法则、公式、定律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例如, 学生初学有余数除法时, 计算时常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错误情况。教师把学生在家串糖葫芦的经验“搬”到课堂上, 让学生用珠子替代葫芦串, 在活动中深刻理解余数必须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从而明白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搭建“生活与数学互通”的桥梁, 其实就是帮学生理解“数学从哪里来”,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

二、创设“问题与解决互通”的舞台, 让学生掌握应用的方法

应用意识的培养应以“问题与解决互通”为基本途径,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应用的方法, 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敏于抽象, 提出问题。

数学问题充溢在生活中的每个空间, 有离散状态, 也有集中状态, 有显性状态, 也有隐性状态, 有静态的, 也有动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慧眼去捕捉,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其蕴含的数学因素, 并开发成资源。

(1) 从静态材料提问题。

例如, 学了“时、分、秒”后, 教师找来一则停电预告。

××月××日步文镇“停电预告”

早6:00~早9:00长福村一带

早8:00~午12:00坂上村一带

早8:00~下午3:30田丰村一带

下午2:00~晚7:00东洋村一带

学生阅读后, 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问题。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抽象出如下数学问题:

(1) 每个村庄的停电时间各是多长?

(2) 哪个村庄的停电时间最长?哪个村庄的停电时间最短?

(3) 张诗涵同学下午放学后17:00到家, 发现家里停电, 张诗涵家住在哪个村庄?还要再等多长时间, 她家里才能来电?

(2) 从动态材料提出问题。

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素材常常会随着环境、时间、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向学生渗透运动的、变化的哲学观点, 并引导学生根据变化的材料提出问题。例如, 出示一则蜜柚收购指南:指导价2.4元∕千克, 实际收购价可上下浮动10%。李大明在周一、周二、周三分别卖出蜜柚1500千克, 2500千克, 1800千克。周二卖出的单价最低, 只卖了2.28元∕千克。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这样的素材提出的问题就要综合考虑原始价、浮动率、重量等各种变化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 其实就是让学生养成运用数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法, 观察、分析实际问题, 实现“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目标。

2. 精于解决, 建立模型。

数学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个近似的反映。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是让学生多实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1) 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的现象, 提升学生的情感及解决问题的敏感性。例如, 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改编如下材料让学生阅读、解析。我最爱到乡下姥爷家做客。走近道只需半小时的路程。姥爷是个木匠能手, 做了个大大圆形井盖盖住井口, 往摇晃的小板凳横上一根木条, 板凳就结实了。姥爷在院子里码了一堆梯形状的圆木头, 准备做我的书柜……

学生阅读后, 教师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释“近道”“圆形井盖”“修理板凳”“计算木头根数”等所应用到的数学原理。

(2) 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 对学生的思维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模型, 解决问题,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感悟基本思想, 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问题, 是提高学生利用模型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材料。

三、构造“评价与决策互通”模式, 让学生提升应用的自觉

应用意识属于观念的范畴, 强调的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感倾向性, 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应用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1. 多元评价, 培养应用意识的主动性。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诊断功能。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应用的自觉, 让学生更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把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平衡点。

学生应用意识的高低决非纸笔测试可以反映出来, 教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所呈现出的积极情感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例如, 学生学完圆面积公式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学校圆形花圃的面积。有的学生先量出周长, 再算出面积;有的学生直接向校长要来数据, 算出面积;有的学生用1盆花的面积估测出整个花圃的面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主动性、思维的开阔性等品质要比解决问题本身更有价值。

(2) 制订平时作业与考试成绩的比例尺。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一些“长作业”, 增强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 学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 某教师布置“找一找生活中比和比例的应用”的长作业。有个学生专门研究了人体身高和脚长的比例, 其实验报告内容: (1) 测量家人的身高和脚长, 发现其比例大约是7:1。 (2) 猜测“所有人的身高和脚长的比例都大约是7:1”。 (3) 进一步验证。走近村民, 了解他们身高和脚长的数据。经过计算, 身高与脚长的比例也都大约是7:1。 (4) 身高和脚长比例应用的调查。通过上网查和实际访问的形式, 得知身高和脚长的比例被广泛应用于公安局的刑侦破案, 也被广泛应用于鞋厂的制作。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逐渐明白:很多现象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 得出规律。

2. 参与决策, 培养应用意识的选择性。

决策是对某一问题作出的正确、合理的判断, 是衡量学生应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教师要经常性地捕捉有多种选择可能的素材, 让学生参与决策, 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1) 学会对比方案。

生活中的优惠方式淋琅满目, 只要有运用数学的智慧, 也许就有“便宜”可占。例如:王大爷家想要买85米长的塑料薄膜, 原价1.8元, 活动期间有如下两种优惠方案:

A.每米优惠0.3元。

B.买1捆 (100米) 每米按6.5折算。

学生通过计算后建议王大爷选择B方案购买。

(2) 正确评估风险。

市场处处充满风险, 学生家庭中的农作物收入也受气候、市场价格的影响。教师可以把这种风险意识引进课堂, 让学生参与决策。例如, 出售蜜柚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A.预先出售:蜜柚树刚开花时, 预测产量, 提前以较低的价格批量出售给商家。

B.成品出售:收成时, 以实际重量出售。

两种不同的收购方式买家和卖家都各自要承担不同的风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天气状况, 市场供需状况及每个家庭实际资金情况, 让学生分析利弊, 帮父母亲做出合理的选择。

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篇7

一、了解现状, 明确意识。

1. 水资源是宝贵的, 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不容乐观, 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显而易见, 保护水资源是学生应该明确的意识。因此, 我在平时的地理水情教学中, 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看看我国近年来严重缺水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而且直接、间接地影响了生产和生活, 并让学生从教科书中了解我国水资源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这些现实面前, 学生明白了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水资源的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 使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下去, 并不断提高, 在思想上时时刻刻明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此同时, 水资源的问题还是一个全球问题。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号确定为“世界水日”, 让全世界都来关心水资源保护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

2. 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相当不均。

从时间上看, 夏秋多, 易引发洪涝灾害。春冬少, 易造成严重缺水。因此, 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知识时, 要有选择地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借鉴文件精神, 在课上启发学生动脑筋, 想办法解决分布不均的问题。这样, 就把课文和中央的文件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有了明确的方向。如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 正好地理教材中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事先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进而得出“南水北调”这一方法。接着,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这一平台展示南水北调路线的示意图, 让学生直观地明白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 就要实施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如果不保护好南方的水或者南方的水受污染了, 则哪来的水调?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 水资源的污染是严重的。

在水资源严重缺乏、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下, 水资源污染的现实使人们增加了一份忧虑。水污染是指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 使水质受到损害, 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目前, 我国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水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要建立限制纳污制度,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 加快水资源保护。教师要把文件精神融入教学中。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被污染水域的一些图片资料, 如太湖流域的“蓝藻”;近来我国海上的溢油事故;2000年2月12号的多瑙河污染事故, 等等。这些事件都使大量的生物死亡, 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活生生的事例摆在我们面前, 使我们不得不提高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抓住有利时机, 挖掘课文, 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1. 地理教材中直接提供了大量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知识,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随时抓住这方面的材料。

抓住目前中央对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一契机, 不断从课文中挖掘。如教材中有一节讲到我国“众多的河湖”, 我先设计好问题:“我国的河湖真的很多吗?”“有哪些主要河湖?”“现在状况如何?”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 课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了, 我国虽然河湖众多, 但分布很不均。主要河流长江不时暴发洪水, 黄河部分河段时时断流, 现在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而无形中主动地树立了正确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又如, 讲到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它有很长一段干涸的河道。我让学生看课文的图片和注解, 从而使学生明白:塔里木河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 使中下游断流的情况更加严重。唯一的举措就是合理用水, 保护好水资源。像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不胜枚举。

2. 课上直接指导学生要提高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 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因此, 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就要注重捕捉有利的教育机会, 结合文件精神直接指导学生。如在课文中讲到“黄河的治理”时, 黄河下游自古多泛滥, 曾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究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导致黄河的水资源破坏严重。我直接指导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决口, 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然后, 在课上进行交流, 从而直观地使学生明确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提升意识, 还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调查了解我国哪些地方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分析原因, 试提出自己的防治设想。学生们亲自参加调查研究, 我及时进行指导, 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三、开放式教学, 加强意识, 培养能力。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我们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保护和管理,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而教师正好可以利用一切开放式教学材料, 指导学生通过看电视、上网、上图书馆、实地调查等各种活动得出恰当的结论, 从而加强意识, 培养能力。我结合两幅图片“就地取材”“在我国城市中, 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 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需要纯净水、矿泉水作为饮用水?我在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污染行为?课后让学生查找资料写反思。通过思考, 学生明白: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 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增加, 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还出了一些演讲题:“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之一。”“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让学生在课前准备, 课上进行演讲并讨论。开放式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 学生的意识加强了, 能力增强了。

四、积极参与节约用水, 将水资源知识转化为意识, 并付诸行动。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为保护水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在水利事业中承担起自己的重任。

1.“我是一名宣传员。

”将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用正确的意识指导现实生活。例如地理课文中有关“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知识, 我让学生充当义务宣传员, 使他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感受到学有所用。他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得到了升华, 体验到了成就感。

2.“我是一名实施者。

”老师要时时教育学生: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如平时看看“刷牙时或淋浴中抹香皂时, 有没有关上水龙头?”“淘米、洗菜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看到有水污染事件有没有去阻止或举报?”通过这些小事, 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的水资源从总体看, 一方面紧缺, 另一方面浪费严重, 水污染也特别严重。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社会、全民投入到水资源保护中。水资源保护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地理这门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在今后的教学中, 地理老师要义不容辞地担当重任, 在教学中时时渗透中央文件精神, 聚焦“水利”, 提高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央2011年1号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义务教育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及教参.

语文课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篇8

一、营造氛围, 让学生敢问

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敢说。“亲其师, 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二是消除心理顾虑, 提高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渗透“言者无罪”的思想, 让学生明白:教师喜欢学生“善疑”, 大胆提问。

三是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提问。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艺术地使用课堂评价机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肤浅, 甚至异想天开, 都不能嘲笑学生, 而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 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 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二、激发兴趣, 让学生“想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前我们语文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被动与服从的状态下, 他们不可能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去吸引他们, 并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设问”, 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使他们自觉产生追求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三、创设情境, 让学生“有问”

一是要求质疑。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预习教学内容, 进行独立思考, 发现疑难, 提出问题。

二是故意出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愿意多提问题, 思考问题, 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是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应该知道哪些东西要讲, 哪些东西不讲完, 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引发学生探索知识奥妙的愿望。

四、授之以渔, 让学生“会问”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一是在知识之间的矛盾处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 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 促使学生在矛盾中思考。

二是在对照比较中寻找问题。

三是进行假设性和想象性提问。

四是大胆质疑提出异议。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 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篇9

我国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已建立如生态省生态示范区、“绿色学校”等各种措施。我国正在一步一步的迈向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上。

需要我们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为人类不珍惜资源,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矿物、土地、淡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逐渐显现出紧缺的趋势。对于悲观派来说,资源是有限的,消耗一部分,就减少一部分;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总量也是有限的,承受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资源也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限制因素,最终要使经济增长停止下来。而乐观派则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可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人类工业对资源利用的效率将会提高,资源不足的局面总会改观。虽然他们讨论资源问题存在“矛盾”。但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部分地区呈现出来的紧缺趋势不容忽视。它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总而言之,资源确实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

为了解决资源匮乏的危机,人类已经千方百计的从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但技术问题却是一大障碍,并且太阳能随昼夜、晴雨、季节的变化很大,难以成为大规模的工业能源,只能满足家庭以及一些特殊需要;水能增长的速度跟不上能耗增长速度,并对生态、生物链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为此,人们正在致力于研究开发可控核聚变发电,人们对此寄予巨大希望,将它比作“人造太阳”,称之为“21世纪的人传给后代的纪念碑”。但需要我们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则需维护环境生态与人类生产工作和谐统一。人类的生产工作废气排放量大,资源的耗费也很严重,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环境生态创造的环境资源的丰富必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原动力。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就要要求我们人类生产工作与环境生态的矛盾极速消减,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强力推进绿色科技技术,努力推进人们形成科学、节能、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实际支持和科技保障,保持人类和自然的平衡、和谐。让我们一同保护好地球这个今日唯一可供生息的家园。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传播信息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的资源保护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总量虽较大,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小的国家来讲,功在当今,利在后世。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要始终讲资源保护和节约使用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篇10

课堂上常见一种现象:只要老师说请一个学生回答, 许多学生顿时轻松下来, 尤其是叫到某同学的名字后就彻底放心了,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那些在课堂上一声不吭的同学学习效率较低, 容易走神, 思维不活跃, 把自己置身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 费时费力效率低。

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就要千方百计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口、动手。动脑是内在的, 看不见摸不着, 只有通过动口、动手表现出来。教师设计的问题、适量的“空白”, 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动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动手, 一般要求学生适当做笔记, 更多的是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以便牢牢地掌握知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了明确的教学和训练目标, 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目标有其严格的体系, 识记、理解、评价等不同层面对思维的要求也不同, 教师可根据《大纲》要求和课堂流程有步骤有目的地确定内容。

二、设计切实可行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是盘活课堂的关键, 是学生思维的“起火器”, 更是课堂动起来的“导火索”。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辨性, 尤其是具有梯度性, 让学生每次都有成功的感觉, 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完成思维的蜕变。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点“空白”, 即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 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拓展空间。适量的“空白”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而且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收有放、虚实相间、急缓有序, 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节奏美。总之教师备课时就要针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贯穿在识记层面、理解层面、评价层面各个教学环节中, 让学生针对问题去思考, 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 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够“记忆深刻”, 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这样的课堂也才能提高效率。

三、激情溢趣, 让学生乐动

1. 精心设计导语, 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往往既能紧扣课文内容, 又能把学生诱导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中去。如上《白发的期盼》一课时, 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 根据听到的录音, 来判断正误。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很好地导入了新课:应学会倾听。上《江南的冬景》时, 先朗诵几首前人咏赞江南的诗词, 并简析其写作的角度与景物特点, 然后提问:本文又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 既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又激起了阅读兴趣。

2. 重视朗读表演,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朗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教师或录音磁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 富有魅力, 既能使学生“郁郁乎情生”, 又能帮助学生引发兴趣,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能激发学生像演员演戏钻研剧本一样去研读课文, 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故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 千万不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必要的朗读。

3. 借助音乐、图画再现美的意境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 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的伴奏带, 想象眼前美丽的景象,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学生的情绪便会迅速达到最佳状态。讲《沁园春·雪》时, 先播放同名歌曲, 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通过歌声让学生进入冰封雪飘、粉妆玉砌的美景之中, 再配乐朗读, 则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其次, 利用图片 (课本中的插图或师生收集的书画作品) 也是激发情感的手段之一。

上一篇:绿色防控技术下一篇:努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