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认识功能(精选12篇)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1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必须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入手。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 语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如何观察、认识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 搜集积累材料。”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得法于教师的正确指导, 而教师的正确指导又和对学生实际水平、对课文内容的正确深刻把握分不开, 中学语文就文体来讲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类, 那么, 对这三类文章该如何把握呢?
1. 记叙文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因此, 我们要把握它的具体生动的表象和深刻的内涵
所谓具体生动的表象也就是记叙文中所描绘的每一个细节, 而内蕴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这样一篇文章, 他的具体生动的表象也就是文中所写的花草、松树、山石等。在作者笔下, 花草充满了旺盛的生机, 松树别具情态;而那一块块顽石, 或以造型奇特突现, 或以历史掌故闻名……这样, 泰山就不再是一座静止的山, 而是一座弥漫着生命力和丰厚传统文化的有别于他山的山。因此, 作者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内心因雨中登泰山的喜悦完全来自所见所感, 来自于他独到而深刻的观察力。
2. 说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向我们介绍有关知识的, 它对生活的认识作用往往更直接, 更鲜明
所谓特征, 也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是说明文的关键所在, 一个事物或现象, 它的特征往往不止一个, 所以, 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其最稳定、最本质的特征。例如我在讲说明文时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抓住学校公寓楼和餐厅楼的特征。经过反复讨论、对比, 最后大家得出结论:一是用途不同, 二是内部建筑布局不同, 三是内部配套设施不同。这样, 两个事物的特征都抓住了。
3. 议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在教授议论文时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把握它的抽象逻辑思维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 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 便把恩人咬了一口, 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 应该受这上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 希望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 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但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真正的革命民主派, 却听见了并且记住了这个劳动者的遗嘱。况且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 黑蛇和白蛇, 露出毒牙和化成美女的蛇, 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 但是还没有冻僵呢!
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 其本身就是讲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用它来论证不能怜惜反动派, 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人们喜欢用寓言来说理, 还因为寓言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它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用它来说理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毛泽东在《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 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在皖南事变上的谬论。这些寓言的运用, 使人们可以迅速认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 使议论上, 因为提出一个正确观点很容易, 材料又往往是很多的, 无所谓对与错, 关键是如何组织运用材料, 前后如何衔接。我们要善于和引导学生正确地全面地看问题, 抓住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 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去探求不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所以, 看似枯燥乏味的议论文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认识生活
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单有语文知识远远不够, 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亲身感受认识生活, 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感受认识生活?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拥抱生活
教师只有热爱生命, 对生活充满热情, 全身心投入, 才能领会生活的真谛, 并善于抓住写作的灵感。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生命、对祖国和社会的热爱, 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和大自然的怀抱, 并不失时机地暗示生活中的美、闪光点, 引发他们的联想或想象, 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 体会生活的哲理。
2. 引导学生善于重温生活感受
感受不仅是现实的、突发的, 更多的是属于过去的, 甚至是埋藏在潜意识深层的。通过有效的重温手段, 能激活旧有的感受的痕迹, 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 并与现实感受互相融会、互相引发、互相强化, 闪现出生活感受的奇光异彩, 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例如, 让学生写《我的父亲》这篇作文时, 可首先让他们回忆一下小时候的生活, 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困难、家庭成员的相互责任、父爱的伟大, 从而加强了自我的生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思路打开了, 作文也就好写多了。
综上所述, 强化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生活品位, 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说理雄辩有力。同时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用它来说理, 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便于人们接受。
寓言的运用, 往往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 然后评论故事本身, 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察今》所用的三则寓言都是这样的。如:先叙述循表夜涉的故事, 然后评论,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此其所以败也”。最后指出“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 有似于此……”这是最完整的寓言的用法。有的寓言只叙述寓言故事, 并从故事直接引出要讽喻的事理, 甚至还有光叙述寓言故事, 不加评论, 让读者自己领会寓言的含义的。
高考作文, 若想吸引住阅卷人, 总应该讲究一些技巧, 巧妙地切入寓言故事, 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活泼有致, 读来毫无枯燥之感。何况, 我们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寓言故事, 外国著名的有古希腊《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 中国的先秦诸子散文里寓言。这些材料, 如不充分利用, 岂不可惜!
(如皋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2
“煮沸法”烧水只能将水中的细菌杀死,而不能将水中的杂质和被杀死的细菌尸体去除,饮用后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于是,市场上品种繁多的桶装水瓶装水滚滚而来。然而,桶装水开启后的二次污染,纯净水和蒸馏水少含或不含矿物质等等,又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惑。近年,在上海召开的“净水与健康”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长期饮用纯水,对儿童和老人的健康必将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效应”。医学专家也向上海30万用户提出忠告:“常喝纯水危害一代人健康”。与此同时,有人就开始对饮水的功能深入研究和开发,市场上多种功能性饮用水,如磁化水、麦饭石水、活化水、离子水及电解水等等应运而生。
功能水是养生保健水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日常饮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饮水市场上称为“功能水”的推广应用也不断增多。但是,人们对功能性饮水的认识尚不统一。有人说:电解水不仅是一般的饮用水,而且是保健水,同时还是医疗水;也有人撰文指出:电解水须在医生指导下饮用。那么,究竟什么是“功能水”?一般饮水与“功能水”有什么区别呢?所谓“功能性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调节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这种水称之为“功能水”。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日光教授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指出,功能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水中重氢含量少;(2)水中要有多种有益于生命健康的元素含水络合离子群;
(3)功能水应是高能活性水;(4)功能水应具有保健作用。当然,功能水也必须符合WHO提出的优质健康饮水的六条标准:(1)水中不含细菌、杂质、有机物、重金属等;(2)水中含有适当比例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且呈离子态存在,适合人体吸收;(3)PH值呈弱碱性;(4)小分子团水,渗透力强,溶解性好;(5)负电位,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6)含有适量的氧(5mg/L左右)。因此,“功能水”是指安全无毒,既能满足人体基本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的需要,长期饮用又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的饮水。
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并促进人体由生化反应的速度和细胞DNA的合成、复制和转录。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钠、钾、镁、锌、钙、铁、铬
等)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所以,有人将这些元素离子称为“生命催化激活动力元素群”。生命科学研究认为,人体能否健康归根到底要看细胞核遗传基因载体DNA的序列和立体结构是否保持正常。研究表明,功能水具有的高能多元素含水络合离子群,能重新整理DNA双螺旋结构,使DNA结构更加规正;并能进一步催化激活细胞,加速细胞分裂、增殖,调节细胞新陈代谢。在普通的饮水中,有的虽然也有不少有益的元素,但能级太低,饮后对健康影响不大。而功能饮水,从根本上来说是与人的遗传基因载体DNA的不断重整、复制、转录、合成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喝功能水的根本原因。
此外,功能水的PH值呈弱碱性,长期饮用有助于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为细胞新陈代谢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功能水带负电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利于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垃圾,保护细胞健康,延缓人体衰老。
碱性电解水是功能性健康水
电解离子水,又称电生功能水。它是目前推广和研究最为广泛的功能水,也是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的首推功能水。一般是先将普通自来水净化,然后通过正负电极,在电场作用下将水分子团打散、变小、重新排列,使其中一部分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呈正电位,另一部分水ORP呈负电位,最后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正离子水(酸性电解水)和负离子水(碱性电解水)。正离子水,带正电位,偏酸性,含氧量高,有收敛和漂白作用,对细菌等微生物有瞬间杀灭效果,可用于美容、美发和消毒。负离子水,带负电位,偏碱性,口感甘甜,是十分优良的功能性饮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里特教授指出,碱性电解水具有不同于一般饮水的特性:(1)它含有丰富的碱性溶解矿物质,如钙、镁、钾、钠等有益健康的离子;(2)水分子团小(约为5~7个),渗透力强,溶解力高,水分子易进出细胞,有利于养料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3)负电位,有助于体内过剩“自由基”的清除;(4)PH呈弱碱性,有助于机体酸碱平衡。
1992年上海二医院药理室对碱性电解水研究表明,碱性电解水有提高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等功效。1994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用碱性电解水对血粘度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饮用碱性电解水对轻中型高血压伴血粘度增高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粘度的作用。1997年上海食品保健功能测试中心用碱性电解水进行保健功能测试,检测结
果认为:碱性电解水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提高SOD活性、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其保健作用随饮用量而增加。实践证明,长期饮用碱性电解水,对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泌尿系统结石,以及疲劳、失眠、便泌、单纯肥胖等慢性病和亚健康表现都有一定的保健康复作用。因此,碱性电解水是一种健康功能饮水。
走出勃起功能障碍的认识误区 篇3
阳萎的科学定义是:男性有性生活要求,但在开始性交时,却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以致不能插入阴道进行性生活。它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有功能性、器质性之分,绝大多数为功能性病变,约占全部病例的85% - 90%;属于器质性病变者极少,约占10% - 15%,其原因有严重生殖器先天或后天畸形、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疾患、精神病、血液病、血管疾病等。一般来说,如果在夜间或早晨起床前有阴茎勃起(即晨勃),而在准备性交时却不能,大多是功能性阳萎。器质性阳痿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有阴茎勃起的。
功能性阳痿往往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其原因有性心理发育受阻、夫妻关系不洽、情绪紧张、医源性影响等方面。如果能消除这些原因,则可不药而愈。
1 青少年时期没有接受科学的性教育,恋爱方面的精神创伤、同性恋、过度手淫或首次性交失败等问题,均可造成阳痿。
2 由于缺乏性知识,新婚之夜或者茫然失措,或者鲁莽从事,导致性交失败,继而发生阳痿;有些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如早泄或不射精,女方不能得到性满足,便怨恨、蔑视或侮辱男方,在以后的性生活中,男方便有潜在性的思想负担,怕女方再次不满意,遂发生阳痿;有少数人虽从未经历过性生活,但新婚之夜,自己认为少年时有手淫和遗精等情况,害怕不能性交,因精神负担而造成阳痿。
3 感情因素,如夫妻间感情破裂,存在怨恨,或一向在性生活方面不和谐(如频度、持续时间、快感等)。
4 其他原因如工作太疲劳,情绪紧张或苦闷,性交过度,性交场所不合适和封建迷信、宗教思想的影响。
治疗阳痿的关键在于男女双方共同努力,在性生活上互相体贴、同情、谅解、关照和鼓励。特别是女方,应向男方坦率表明,夫妻间的乐趣并不单纯是性交和生育,而更主要的是友谊、爱情,生活上互相帮助,事业上共同登攀。女方的体贴、谅解和信任,常能使男方解除思想负担,一旦能解除思想负担,男方的阳痿多能不药自愈,这种例子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已婚男子偶然因发热、过度疲劳、情绪不佳等引起的一时性阳痿,多半是一种正常的抑制;未婚男子自称阳痿(无性欲或性欲低下),往往只是没有足够的刺激引起性欲,均不能视作病态。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最好能与女方分居一段时间,以一个月左右为宜。在这段时间里,力求生活规律正常,避免劳累,并尽量避免有任何性刺激。适当地做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锻炼,大有好处。直至男女双方均有强烈的性欲望时,才重新过性生活。重新开始过第一次性生活是关键的一步,男女双方必须很好地配合。男方要有坚定的自信心,对女方要温情体贴。女方要温柔顺从,多说些鼓励的话。只要第一次圆满成功,以后夫妻间的性生活自然会美满。
适当运动可使血管保持通畅,缓解勃起困难。事实上,器质性的阳痿可视为心血管疾病早期的警讯,因为体内血流缓慢时,阴茎勃起状态上的反应更为明显。
器质性阳痿可见于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临床上比较常见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肝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类无睾症、糖尿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周围神经炎、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疾病,需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些药物也可引起阳痿,如长期服用甲基多巴(降血压药)、阿托品(治腹痛药)、巴比妥类(安眠药)、毛地黄(强心药)、心得安、利血平等药物。只要停服这些药物一段时间,阳痿就可以痊愈。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4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80年代顺应成人大学生的增多, 由名人倡议开设的课程,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更显其弱小的本质, 与其他学科相比, 教授级的科研人员对大学语文问题感兴趣的不多。由于大学语文课学科定位不准确, 理论研究的缺乏使从事教学的教师只凭经验办事, 尤其课时的多少, 是否实施教学全凭各级学校领导的喜好, 换一个领导可能就会使课程地位有所动摇。其面对非中文专业的特征, 使其还要受到专业课程的挤压, 因为教大学语文的教师一般认为学术地位较低, 文学院系的优秀教师多主动放弃教这门课程, 反过来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华越来越疏远, 最终可能会使说各种方言的中华民族失去凝聚力, 没有共同的话题, 到时候文学就变成文人的自语。当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冲击, 所以我们有必要面对形势来探讨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功能问题。
2、大学语文性质的界定
过去由于受到更多功利主义的影响, 大学语文的性质主要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 认为大学语文是公共基础课, 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等, 使我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很片面,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的公共课其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涉及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 大学语文所传播的古典文学精华和现当代文学精品都是对人本身, 对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可能是个人行为, 但亦是时代精神、社会面貌的反映, 作品一旦在历史中传承已不可能是个人行为, 其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分子, 同时其在被审美对象接受时亦已融合现时社会经验加以创造、传播, 使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成为不同专业、不同生存层次群体之间的共同语言。大学语文世界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公共世界, 即使身处各地区的人们都使用各种方言土语, 但唐风宋韵依然在人们心中回荡, 因此大学语文世界亦可视为是社会行为, 是走向社会所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正如英语是世界的通用语一样, 大学语文应是中国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此课程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大学语文也应属社会科学。过去我们更多地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 把其默认为是中学语文的补习课程, 是“高四语文”, 所以强调在教学中要多讲应用文写作、口才等。试想, 在短短的的二三十个课时中, 且面对上百人的学生队伍, 去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里的文学精品, 一个教师能把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口才等全部知识都训练好吗?其实作为大学生只要他在过去11~12年的小学到高中学习生涯中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应该说应用文写作只要自己找一范本就可以解决, 口才也应不会有大的问题, 但现实情况确是不管是文科或理工科大学新生均不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难道我们就不该对过去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吗?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大学语文性质中人文性的重要意义, 但其面对种种“学以致用”急功近利的影响, 受大学语文无用论的影响, 受学生对语文深层价值的缺乏了解, 使人文教育很难实施, 正如王步高在《大学语文》 (南大出版社03年) 前言中说, 1952年的院系调整肢解了中国所有的多学科性综合大学, 导致学科间的渗透、联系大大削弱;过分强调学以致用, 又削弱了理论基础, 失落了人文精神。半个世纪以来, 我们高校的数量和规模大大发展了, 却很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专家和诺贝尔奖得主, 不能不说跟上述一些因素有关。因此人文性质确实是其重要性质, 同时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大学语文的性质应更多地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考虑, 即文化性, 其更侧重于精神文化, 其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 是中华民族得以永存和发展的核心, 因其感性、形象化的传播方式人们更容易接受。在强调文化性的同时, 要根据其面向非中文专业的特点, 我们还要看到它的大众化的性质, 即要把中华民族文学精华、文化瑰宝尽一切力量向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传播, 使人们从“媚俗”的社会审美倾向中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来, 使过分“西化”迷失自我的人们重新思考《天问》般的问题, 这样亦可为中国文学的发展铺平道路, 亦是对中国文学的重大贡献。大学语文的发展应该有自己的系统性, 它不像文学史那样过细地梳理文学发展趋势, 但其把握住了文学发展运动的主线, 点明了文艺发展中对文学有重大成就的人物;它也不该像古代汉语那样讲古典文学作品, 但它选取了其中最经典的文章, 那是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认同的优秀文章, 并进行现代意义的讲解和阐释, 培养大家的原创思维。其重点是在古典文学, 但并不是在复古, 其是一门打通文学古今世界的钥匙, 使我们学过大学语文的人能宏观整体地把握文学世界, 开阔视野, 还要在课时允许的条件对现当代文学精品进行阐释, 让当代大学生也享受到文学研究的深邃魅力和人学思考。
3、大学语文的功能
所谓功能问题就是指非中文大学生学了大学语文后对他 (她) 们有何作用、效果的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3、1使非中文专业学生具备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的能力, 正如王步高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 (南大出版社0 3版) 前言中所言, 帮助读者梳理中小学所学的文学知识, 了解中国文学史的简单架构, 将新老知识系统化。可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以识字和语言能力培养为主, 中学阶段则以语法和作文能力培养为主, 虽然所学内容较多, 但不成体系, 使学生不能自如变通的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因此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使学生达到语文知识系统化的效果。
3、2使学生具备从文化的视野来面对自然、社会、宇宙和人生, 把握住各种类型知识之间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从狭隘的科学实用观走向系统的宇宙科学观。
3、3通过对古典文学精品和现当代文学精品的学习, 使学生体验到人生中各种情感类型, 如仕宦的沉浮、边地的孤苦、情爱的得失、民族的盛衰、旅途的悲喜、习俗的差异等。可以说大凡大喜大悲的各种情感我们都可在大学语文里边先体验, 且因学生为成人, 可以不像初高中语文教育只能是正面教育, 以增强其走向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
3、4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 可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走向大众, 使世俗社会的“媚俗”审美倾向和高雅的文学审美相结合, 扩大文学的传播途径, 真正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终结者”, 并具有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国文学的能力, 而不是《最后一课》。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5
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作者:王建安
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的解剖学评价是指通过影像学来判断冠脉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主要有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冠状动脉血管CT造影(CCTA)、血管镜等。功能学评价是指对狭窄影响远端血流程度的评价,无创功能学评价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超声、动静态ECT;有创功能学评价包括: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血流储备(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等。根据临床数据显示人群到了一定年龄冠脉都会出现一定的狭窄病变,但是解剖学上的病变不一定能够带来功能上的改变,所以临床医生首先要从无创性功能学评价(如临床表现)开始对患者进行评价,而不应急于实施有创性的解剖学评价。
解剖学评价手段中,CCTA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未来几年内也将得到发展,因此作为心内科的医生有必要学习、掌握这项技术。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CCTA可以敏感地检测冠脉钙化,可以对狭窄程度做出可靠的定量分析;最重要的是,它是可靠的阴性排除性检查,可检测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是一项高性价比的检查手段。IVUS和OCT主要的差别在于分辨率不同,OCT分辨率较高,可在近似于组织学水平上,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但是OCT组织成像深度小于IVUS。
功能学评价中,运动试验很多医院都有相关设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往往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偏离。运动试验的衡量标准主要:
1、BRUCE方案,>85%年龄预期的最大运动心率,ST段水平型或下斜行或抬高≥1mm是在QRS波之后至少60-80ms,运动能力用运动代谢当量(METs)表示。
2、DUCK平板运动评分公式:运动评分=运动时间-5×(ST段偏移的毫米数)-4×运动心绞痛指数。运动心绞痛指数:未出现心绞痛为0,出现运动心绞痛为1,因心绞痛停止运动为2;评分≥-11,为高危人群,评分≥+5为低危人群。运动试验结果的混淆因素有:静息时ST段压低,束支传导阻滞,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房复极波,ST段改变的解释。负荷超声是评价运动前后各心室壁的活动情况,可以用腺苷等药物替代运动(8-10分钟),加用超声造影剂更好的显像,操作过程可参考活动平板的运动试验方案。SPECT运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心肌血流灌注量、侧枝循环的功能、心肌细胞活力;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病、室壁瘤的鉴别诊断。
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均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们只能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而狭窄到底对远端血流产生了多大影响(功能评价)却不得而知。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FFR已经成为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一个公认指标。FFR改进了临床的决策: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评估治疗的效果。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6
游戏是最早的教育手段,是原始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产生于生产生活的过程之中。在今天的教育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儿童的教育最早就是从做游戏开始的,如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活动,许多也是游戏的形式,这符合教育规律。
然而,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娱乐功能,常常把它与娱乐联系在一起,而看不到它的教育功能。也确实有人沉迷于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而影响了学习,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对青少年更为显著。因此,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名声已经变得不太好了,游戏的正面作用受到了很大的怀疑。虽然对于一般的游戏,人们并不是完全反对,但是对于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许多学校和家长都是禁止学生玩的,其原因就是担心学生沉迷于其中而受到伤害。
当然,也有的人看到的是游戏的教育功能,设计开发了一些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能满足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游戏活动。它既有教育的特征,又有游戏的特征。他们的出发点是寓教于乐,希望通过特定的游戏来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有的学校和老师也开始把游戏应用于教学,而不仅仅是用于课外活动。
数字化教育游戏就是教育游戏软件,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计算机软件,也是教育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国外较早应用于教学和培训,在学校、企业中有大量应用。如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大量课程,包括角色扮演、照片制作、故事叙述、动画、出版和电影制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其概念理解、关键词解释、个人表现能力等,在中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马克·普连斯基在2001年出版了《数字化游戏学习》一书,介绍了数字化游戏学习的思想和理论与应用。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和微软公司开发了“Games-to-Teach”项目,建立了10种游戏模型,提出了“现代教学法+艺术游戏环境=下一代教育媒体”的理念。
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出现了一个严肃游戏的提法,将本属于纯娱乐的TV或PC游戏应用于教学、医疗、管理和各种模拟训练。在9.11之后的美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占据了全美企业培训市场的相当一部分份额,如IBM就以游戏的方式来模擬销售情境,训练销售人员。特别是对那些工作中不容出错的从业人员来说,更是很好的培训手段,如消防队员、士兵、外汇交易商。
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晚,但也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正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为把游戏的积极因素用于教学之中,把学习游戏化或把游戏教育化,2000年科利华推出《学生智慧世界》,通过与同伴在一起竞答题目达到学习的目的。还出现了一些游戏化学习网站,如童趣网、娃娃丫丫。2002年,由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先得教育联盟、奥卓尔软件有限公司组建了奥先游戏化学习中心,开发了一些用于教学的游戏,如七颗宝石、阳光行动等。2004年,华东师大—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游戏与学习”成为其主要研究目标之一。三辰卡通集团、K12教育网等单位联合投资,以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为依托,开发了我国第一款寓教于乐型的互动教育网络平台——《K12PLAY快乐教育世界》,分为六大功能馆,有数十个教育游戏模式。
二、教育游戏软件的功能
作为游戏,它有娱乐的功能,作为教育游戏,它又以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为目的,因此,教育游戏软件的功能应以教育为主。
教育游戏软件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以用于学生自学。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一般在课堂结束时使用。用于自学,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展学习内容。无论用于课堂教学还是用于学生自学,都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都可以在教育游戏中体现出来。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合作学习强调分工协作,探究式学习强调探索未知,在实际学习中,一种学习方式可能要求学习者综合应用上述三种学习方式,比如,做实验、调查分析,可能既需要自主、又需要合作,而合作又需要表达、交流等,通过游戏软件,实现对某种知识的掌握,对学习者而言,可能比较容易实现,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有一种“创设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主张从生活实际情景引入问题,进行相关问题的学习。在游戏软件中也是比较容易得到应用的。
游戏应用于教育,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不论是在课堂上使用,还是在课堂外由学生自主使用,都应该与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结合课程使用,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教育,游戏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当然教育游戏同样可以当作一般休闲娱乐的游戏使用,但是此时它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在教育,而是娱乐了。
三、教育游戏软件的应用
目前,国内有的学校建立自己的校园网游戏平台,并应用了许多教学小游戏,如苏州、珠海等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游戏软件较多地应用于数学、语文、英语等少数科目,而科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品德、生物等方面的应用就很少。
游戏化学习网站和一些教育资源网站,如K12教育信息网、童趣网、娃娃丫丫、61go网站等,提供一些游戏化学习软件,而且其产品主要针对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
应用于其他行业、领域,如企业、组织、政府、机构,使它们在培训人员方面有一种新的形式,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在军事训练上也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军专门为海军陆战队秘密开发了一款电脑游戏软件,里面的地形、街道、建筑、桥梁等标志,都是按照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特征模拟的。美军派往伊拉克执行任务的军人,接受过电脑游戏培训的达90%以上。美国在北卡罗莱纳州成立了军方专属的电脑游戏开发公司,专门为陆军开发用于培训人员的游戏。美国海军成立战争游戏研究实验室,其开发的游戏已经成为海军院校、部队、训练机构培训作战人员的重要手段。美国空军也通过游戏来训练其人员。可见,通过游戏来训练部队甚至设计未来战争是美军采取的最为重要而有效的步骤。
四、应该如何看待教育游戏
它是一种游戏,有游戏的特点,娱乐是其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的目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存在的。
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形式使用,但在可以预见的不远的将来,它依然是一种游戏,不会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也不会被大量应用,尽管它的应用可能会有所增加。
而游戏教育是以游戏为内容的教育,如同体育教育,它是一种教育内容,而不是形式。
即使用于培训或训练,也仅仅是训练方式,显然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方式,但是它必须符合训练的目的要求和各自的特殊情况,如美军各军种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
需要以正常的教育训练为基础,而不能代替这一基础或忽视这一基础,如各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要预防游戏的成瘾,所以更不能过多地借助于游戏,特别是进入正规的教育阶段之后,游戏的应用也是趋于减少的,而各种实验、实践活动可能会逐渐取代游戏的地位成为另一种有游戏性质的活动,而游戏更多地成为一种娱乐活动。这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所以,新闻出版总署牵头于2007年7月16日正式开始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规定各游戏运营企业必须在所有的网络游戏中开发并应用防沉迷系统。对易于成瘾的游戏,要考虑它不是好游戏,可以把它比作大麻等毒品,好的游戏应该有它的目的,它要有自己的使命,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游戏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玩时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是一种类似毒品的东西,应该加以限制,如防沉迷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吴 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0~299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7
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符号系统的语言有着一系列内在和外在的规定性, 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自然也都符合这些规定性, 但除了这些共性之外, 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还各自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 这些不同归根结底都是普通语言认识功能和艺术语言美学功能的不同。
1 普通语言的抽象性与艺术语言的形象性
普通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 而“认识”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需要从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性质, 因此普通语言在认识上一般是抽象的。艺术语言的功能除了具有认识功能以外, 还要有很强的表现功能。艺术语言的表现功能则要求语言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黑格尔说过“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 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黑格尔, 1979) 感官的形象在文学中, 则是通过语言得到表达的, 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则要求调动语言的各种修辞手法和描摹手段。比如, 形容女性漂亮, 普通语言可能仅止于“高挑”、“白皙”、“苗条”等, 而曹植在《洛神赋》当中写到:“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 娇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 灼若芙蓉出绿波。” (朱东润, 2002) 曹植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摹洛神的美丽, 这和普通语言的认识和指称功能是极为不同的。普通语言只要使接受者认识到某女性很漂亮即可, 而艺术语言则需要调动一切语言手段使女性的美丽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艺术语言的这一生动形象性, 刘勰有很好的说明。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曾称赞诗经的语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杨柳之貌, 杲杲为日出之容, 漉漉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 喓喓学草虫之韵。”刘勰的话充分说明了艺术语言和普通语言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2 普通语言的外指性和艺术语言的内指性
与其认识功能相一致, 普通语言是外指性的, 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 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 并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而艺术语言则是内指性的, 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指向作者的心灵世界、指向作品主人公的心灵世界。有时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例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和“月是故乡明”等, 就明显违背了客观事实, 但是因为艺术语言是内指性的, 只要符合作者的心境就可以了。再比如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到:“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 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里的春天和冬天也不是指季节意义上的冬天和春天, 而是指人生的困境和逆境。再比如, 顾城在他的诗《一代人》当中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 黑夜、黑色的眼睛和光明都表比喻和象征, 喻指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的心胸以及理想。但这样的艺术语言在普通语言中却不常见, 这是由普通语言的认识功能和交际作用所决定的。
3 普通语言的“自动化”与艺术语言的“陌生化”
所谓“自动化”言语, 是指那些在生活当中非常熟悉和经常被运用的言语。由于普通语言的主要作用是认识和交际, 所以若非迫不得已人们必须运用大家都很熟悉的语言, 否则就会影响到交流和认知。而艺术语言却不同, 由于“我们的审美知觉比起我们普通的感官知觉来更为多样化, 并且属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层次。在感官知觉中, 我们总是满足于认识我们周围事物的一些共同不变的特征。审美经验则是无可比拟的丰富。它孕育着在普通感觉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无限的可能性。” (卡西尔, 1985) 当作家追求那些无限的可能性时, 他面临的并不是一个个允许他随意驱遣的词语。所以他们为了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 引起读者的注意, 他们常常打破语言的常规, 通过对普通语言的“形变”、艺术化的“扭曲”去强迫读者仔细阅读和慢慢品味, 从而形成艺术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童庆炳, 2008;李荣启, 2005) 。比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我们新鲜, 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 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 芬芳。/一的一切, 芬芳。/芬芳便是你, 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 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诗人将本来不是形容人的语言来形容人, 将句子翻来覆去、颠三倒四, 造成了凤凰再生后的强烈的新鲜感、自由感, 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效果。艺术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可以表现在艺术语言的语音、语法、逻辑等各个方面。但是艺术语言特有的陌生化的表达方式, 突破语言固有规范并非目的, 指示达到特定艺术效果的语言手段, 所以艺术语言的“陌生化”得有一定的度, 否则语言便会产生强烈的变异, 甚至阻挡和拒绝读者的阅读, 以至于适得其反。
4 普通语言的大众化与艺术语言的风格化
普通语言是供人们交流和认知, 普通语言的这个功能就决定了语言使用者要尽量遵守共同的语言规则, 尽量减少“个人化”的东西, 而采用大众化的语言形式。比如从口语交流或者学术论文中随便摘抄一些段落, 几乎难以辨认说出这些话的人。而艺术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人生、世界和情感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作为表达手段的艺术语言往往也是非常独特的, 带着鲜明的作者个性的印记。某个作者的艺术语言一旦成熟, 就表现为某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因此一个作家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一个读书广博的读者能够通过一定的篇章字句分辨出哪些语言出自哪些作者的手笔。
5 普通语言的单调性与艺术语言的音乐性
普通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认知和交流, 而认知和交流对音乐性一般没有要求。艺术语言则不同, 艺术需要通过语言把作者内心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 而这些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通过一定的音乐手段则更加容易表达。因此一般的艺术语言都具有音乐性。仅就文学艺术来看, 学者公认的是诗歌作品的语言具有音乐性, 事实上在散文、剧本和小说中的语言也具有音乐性, 只是不像诗歌中那么明显罢了。艺术语言具有音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人的感情是具有音乐性 (节奏和韵律的) , 比如人高兴时的基本节奏是欢快, 人痛苦时的基本节奏是低缓。艺术作品恰恰离不了表现人的情感。
总之,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特点以外, 艺术语言还具有凝练性、情景性、独创性、多样性等特点。由于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在功能上的不同, 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呈现出以上不同的特点, 这既是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不同特点, 也是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不同功能。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87.
[2]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184.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37.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02.
[5]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41.
对数学课堂评价功能的认识 篇8
一、激励性功能
人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运动,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整个活动之中。而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等功能,对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的。学生正确的表达正是其大脑思维条理化的表现。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作为推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情境。教师要用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有结构的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给予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去读书、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启发性功能
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相比,很多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使人受益终身。所以,评价性语言应具有数学思想性。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要尽量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去评价,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因此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某种数学思想时,我们应及时给予评价,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三、反思性功能
学生在学习时,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想法是很正常的。因此,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评价他们,引导他们展开反思性的自我评价,寻找错误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学生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自己或学习伙伴都不会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是难偏问题,也许是教师强调不够的知识点或解题方法。学生在向老师请教的同时,就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对教学更加专注全面,更加博学多能。再者,某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许正是一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处理或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学生的反思可带动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与学的健康和谐发展。学生对来自老师、同学或自身的数学评价进行反思,可以获得最为直接、真实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学习,同时,学生在评价中常能得到认可或鼓励。因此,反思对于学生改善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都是有益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尤其是评价语言,对组织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些语言虽然更多地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但是有些重要环节的组织语言和评价语言也是需要事先思考和推敲的,这样教师才可能面对课堂教学的生成机智自如地应对。
四、真实性功能
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一味鼓励的评价手段,“很好”、“很棒”这些单一肯定的评价充斥了课堂。一节课下来,表扬声、鼓励声不绝于耳,赞美之辞此起彼伏,这样的现象在公开课教学中尤为常见。而如此一味说“好”,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学生变得麻木了,因为这样的表扬太“廉价”了,学生不需要什么努力便能获得,以致学生对此毫不在乎。其实,有时让孩子体验失败也绝非是一件坏事。失败给人们带来的感觉非常复杂,孩子必须学会忍受这些情感,必须学会接受失败、痛苦的感觉,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现自己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和真实准确的答案。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点化,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融合度。
从新课程的宗旨和精神实质论,真实性评价最贴切新课程的本质。新课程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话是:让学生走进新课程,让学生真正体验新教材的美感,成为教材的主人。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真实性评价语言,对切实开展新课程评价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 篇9
1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
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从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 (即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境、生物或系统性质及过程) 中获取的利益。草地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直接或者间接的提供着生产和生活资料, 同时, 草地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命物质的地化循环和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的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平衡与稳定, 为人类的生产与现代文明发展提供重要作用。
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中主要包括:气候调节、土壤碳固定、水资源调节、侵蚀控制、空气质量调节、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等服务功能。
2.1 气候调节, 净化空气
草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从土壤吸收水分, 通过叶面蒸腾, 把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 能提高环境的湿度、云量和降水, 减缓地表温度的变幅, 增加水循环的速度, 从而影响大气中的热交换, 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草原生态系统还具有减缓噪声、释放负氧离子、吸附粉尘、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的作用。草原还是一个良好的“大气过滤器”。草原能吸收、固定大气中的某些有害、有毒气体。据研究, 很多草类植物能把氨、硫化氢合成为蛋白质;能把有毒的硝酸盐氧化成有用的盐类。如多年生黑麦草和狼尾草就具有抗SO2污染的能力;许多草坪草能吸收空气中的NH3、H2S、SO2、HF、Cl2和某些重金属气体如汞蒸气、铅蒸气等有害气体, 从而起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
2.2 固土改土作用
健康的天然草地可以涵养水源, 防止水土流失, 减少地面径流, 并有良好的固土作用, 这都依赖于草本身发达的根系系统, 自身的叶茎可以减少地面的冲刷, 削弱雨水的冲击破坏, 促进降雨入渗, 阻挡和减少径流的产生;根系对土体有良好的穿插、缠绕、网络、固结作用, 防止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良土壤的结构, 提高草原抗蚀能力。
2.3 防治沙漠化
沙漠化问题是现在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生态问题, 而发生土地沙漠化的前提就是有外部动力条件-频繁的风。草地植被系统直接影响着地表抗风蚀的能力。地表草原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粗糙度, 增加了气流的阻力和摩阻流速, 消耗了气流部分动能, 抬升了气流的方向, 导致近地层风速的降低, 起到保护地表和防止风蚀防沙漠化的作用。
2.4 防治沙尘
草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治沙漠化, 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干旱和抗贫瘠的特性, 因此在诸多的沙漠地区, 草本植物成为了首选, 草本植被覆盖面积的加大, 对沙丘可以起到有效的半固定、固定作用, 抗风防沙效果较好, 从我国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出, 例如:在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南沿、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干燥沙漠及青海柴达木盆地,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土壤基质较粗, 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年降水量350mm以下, 自然植被主要是草原, 自然条件严酷, 再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利用, 植被减少, 土地退化, 土壤结构破环严重, 有机质降低, 土壤沙化, 极易引起风蚀。研究表明, 随草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 风蚀模数下降, 当植被盖度达70%时, 只有6级强风才可引起风蚀。
2.5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 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由于草地资源分布于多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 自然条件复杂和多样性形成维系了草地生态系统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地势高亢、气候寒冷、降雨稀少、生长季节短暂、温差大、干旱, 限制了森林植被的生长, 但为耐寒、耐旱的草本植被的发育和草食野生动物及家养动物的繁衍生息塑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构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系统中特殊的结构部分。
3 我国草地系统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文明的高速发展, 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同时加剧了, 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气候恶化等现象频现, 而这些都是人类对于草地系统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造成的。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一是产草量的减少, 据调查, 全国各类草原的牧草产量普遍比50~60年代下降30%~50%。如新疆乌鲁木齐县, 1965年每亩草场平均产草量85kg, 到1982年已降至53kg, 平均每年减少1.5kg。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二是牧草质量上的变化, 可食性牧草减少, 毒草和杂草增加, 使牧场的使用价值下降。例如, 青海果洛地区, 草原退化前, 杂草和毒草仅占全部草量的19%~31%, 退化后增加到30%~50%, 优质牧草则由33%~51%下降到4%~19%。草原退化, 植被疏落, 导致气候恶化, 许多地方的大风日数和沙暴次数逐渐增加。气候的恶化又促进了草地的退化和沙化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变, 亟待我们重视并给与解决。
草原的生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另外随着草地资源的减少, 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面对当前退化严重的现状, 亟待我们给与高度重视, 加大草地资源的投资建设力度, 大力发展人工草坪, 加强草地放牧管理, 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 加大草地系统的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谢高地, 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 (1) :47-51.
[2]赵同谦, 等.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价[J].生态学报, 2004, (6) :1101-1110.
[3]谢高地, 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 (2) :189-196.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10
一、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
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定义:“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 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1) 他认为冲突产生的根源是复杂多元的,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质性原因, 主要指权利、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第二类是非物质性原因, 主要指价值观念的不一致。其中任何一种都可引起冲突, 而有的冲突则是上述多种原因复合作用的结果。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一般意义上看, 师生关系的物质性冲突原因可以理解为师生双方地位和资源方面的分配不均等;师生关系的非物质性冲突原因可以理解为双方价值观念取向的不一致以及理解沟通的不到位等。
(一) 师生之间存在冲突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教育体制也在改革, 师生身上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也逐渐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由以前的“卖方市场”变成了现在的“买方市场”, 他们要求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 以迎接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及挑战。而学校也在计算教育成本, 人力资源培养、师资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上日益严峻。此外, 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妥当等, 以及部分学生对于评优、奖学金评比、贷款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不认同或者不理解, 认为制度不合理, 都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
(二) 师生间价值观差异
教师一般已经形成一整套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不够成熟, 但是他们接触各种社会思潮的机会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希望能取得成人的某些权利, 表达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更原有的社会角色, 他们有些思潮容易与教师传授的价值观念相冲突。
(三) 学生自身因素
1. 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是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进行的, 不可能完全实现个性化教育, 而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个性较强, 不愿服从整个组织的规范化教育。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兴趣点不同, 也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教师的非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导致了师生之间冲突的增多。
2. 混文凭的心态
有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 不认真学习, 对教师的认真工作不认可, 根据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部分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优越, 上大学根本不努力学习, 纯粹是为了混文凭, 这也容易导致师生冲突。
(四) 教师方面的因素
1. 师生之间沟通不畅
高校扩招后, 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资源紧缺的情况, 学校安排合班、大班上课的情况也比较多,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受到很大的限制。大学里师生之间课后的交流相对来说比较少, 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去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由于缺乏主动与别人沟通的意识, 更缺乏沟通的技巧, 虽然有时也想听听教师的建议, 但面对有些教师的高姿态, 他们反而会三缄其口或叛逆而行。因此, 师生冲突的发生及升级也在所难免。
2. 教师的管理方式不当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高度崛起, 思维自我中心严重出现, 主要表现为不过多地关心他人, 不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考虑, 而过分的自我关注。随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教师对大学生的管理也应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方式, 尽量避免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当然,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与教师对学生性格、素养等方面的认识有关, 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当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当的管理方式时, 学生易采取抵触行为而与教师发生冲突。
3. 部分教师素养不高
有些教师受市场经济利益化影响, 热衷搞第二职业, 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上, 不顾教学与科研质量, 一心向钱看。比如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 上课敷衍了事, 教学质量差, 对学生不负责。学生认为该学到的知识没有学到, 就可能导致师生间的冲突。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类型特征
科塞把社会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即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群体内冲突与群体外冲突、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其中, 高校师生冲突以现实冲突和非现实冲突最为典型。
现实冲突, 是指个人或群体只是运用冲突这一最有效的方法, 来达到自己确定的目的和要求。现实冲突反映到高校师生关系上, 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都有指向对方的特定要求。比如, 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 并设定一定预期目标;生活要作息规律, 给予一定作息安排要求;在日常交友方面, 教师也易于给出相对主观的要求。学生对教师也会有要求, 比如教师上课的内容、方式和途径、考核方式等;尤其是高校学生, 在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会对教师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即对学生的尊重。除非学生遵从教师的要求并内化教师所遵循的价值目标取向, 或者教师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提供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多元化选择, 并不要求学生遵从一定的价值目标取向, 那么师生冲突的可能性为零。而不论是教师或是学生, 只要被要求方达不到对方的要求甚至出现抵抗, 就会引发师生各种冲突:不理睬、不听话、吵嘴甚至使用暴力。这也可以看成是一场“权力争夺战”, 借此手段以期达成自己的目的。
非现实性冲突, 是源于某种难以捕捉的外在因素, 其对象不是冲突的根源, 冲突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宣泄敌对情绪。非现实冲突反映到高校师生关系上, 主要表现为校园中的“替罪羔羊效应”, 如教师在工作或人际交往中的不顺或不满会不自觉地带到工作上, 同样, 学生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或烦恼也会不自觉地发泄给教师。从教师一方来看, 课堂纪律、学生的态度、科研压力、工作压力等的积累无法及时自我排解时, 在不小心失控下, 便容易带到教学工作中。而从学生一方来看,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 生活不如意、友情爱情的不顺心等各种学习或交往中产生的消级情绪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被一触即发, 引发师生间的非现实冲突, 从而发泄与释放了自身的大部分不良情绪。
三、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分析
科塞注重研究社会冲突的正向功能, 即对社会的整合和稳定作用。他对社会冲突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指出决定冲突是正功能还是反功能, 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冲突对象的问题类型。如果冲突冲击到核心价值, 就会产生消极的功能, 将威胁到社会群体的存在;如果冲突并不涉及他们关系的基础, 冲突就具有积极功能, 即正向功能, 可以成为维护结构的工具。在高校师生处于某种利益共同体的环境中, 冲突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正向功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暴露教育问题, 推动教育变革
不可否认, 教学过程中存在普遍“病症”, 如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教师的管理方式不当、师生之间存在价值观差异、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等。这些“病症”可能一时未转化为冲突, 故而被人忽略, 甚至熟视无睹。但是, 不时有师生冲突的案例见诸报端, 迫使人们痛定思痛。教师乃至社会不应该轻视或压制师生冲突, 而应借这些冲突, 使隐藏的教育问题、师生相处问题显现于外, 并顺藤摸瓜, 据果寻因, 从病源上肃清师生冲突的发生条件,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师生关系。此外, 师生冲突也可以锻炼教学主体——学生和教师,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让他们学会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 调整师生关系, 适应社会需要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很容易导致师生冲突。当然, 冲突本身无褒贬之义, 重要的是它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出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 正确地引导师生关系的调整, 从而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走向和谐共存, 而不是被冲突牵着鼻子, 使师生关系走向淡漠, 那么, 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定能够借由师生冲突的发生, 使自己更加具有抗压力和创造力, 更加适应变化着的现实社会的需要。
(三) 安全阀功能
在论述如何发泄不满和敌对情绪时, 科塞使用了“安全阀制度”这一概念, 安全阀可以发泄敌对情绪, 转移目标, 但并不能解决问题, 只能缓和矛盾。其实, 师生之间的冲突对于他们的团结与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已经充满不满情绪的师生关系中, 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不满情绪采取强压, 或者学生对于教师的消极情绪采取直接回避, 双方都人为取缔任何形式的冲突, 那么不满情绪的积累有可能转化为针对对方的顽疾式偏见, 这种偏见反过来又不断强化不满情绪, 其后果影响深重;相反, 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冲突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不同观点得到表达和不满情绪得到发泄, 防止这些敌意情绪积压, 这种不一致如若通过“安全阀”释放, 就可以使师生双方在心理上获得安慰和平缓, 保持师生关系的稳定。
四、高校师生冲突的对策
师生冲突如果处理不当, 不但会破坏师生关系的和谐, 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甚至会损害学生的成长成才。针对我国师生冲突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近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 要重视这一现象尤其是对策的研究。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利用冲突提供了前提。师生之间尤其是教师方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它, 充分挖掘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 促使冲突成为有用的校园和谐资源。
(一) 端正师生冲突双方的态度
当冲突不可避免时,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铭记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 防止师生冲突的破坏性影响, 在这个方面, 教师的责任更大。面对冲突, 师生双方要如实地找出问题的起因, 以积极、宽容、理性、换位思考的原则来处理好冲突, 这是影响冲突正向功能发挥的关键。双方要极力避免一味地指责对方, 推卸自己对冲突的责任。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在处理冲突过程中, 双方尤其是教师在不涉及原则问题上的妥协和让步也非常重要, 只有做到“严中有宽, 宽中有爱, 爱中有教”, 才能使双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良性互动,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 强化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对应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然而, 往往是某些框定的角色阻碍了冲突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在师生之间, 教师扮演的角色包含两个层次:传道授业解惑的传道士角色和与学生和谐共处的朋友角色。而现实生活中前者被不断强化, 后者往往被忽视。传道士角色显示着过于理性的抚养、教育成才的责任光辉, 一不小心便走向教师独裁;而作为朋友的角色则要求双方双向沟通、平等相处。倾听对于沟通非常重要, 沟通是否成功有百分之五十的因素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倾听别人。 (2) 这种“听”不是听听就算, 而是彼此交换意见的双向沟通, 实现从以往的学生对教师的单向依赖转化为双向关系。因此, 我们应该促进师生关系的调整, 重视教师的朋友角色, 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 强化他们之间的平等关系。同时, 还要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改变工作态度, 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立场来理解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想法, 一切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出发, 急他们所急, 想他们所想,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 整合提升教师的权力和威望
美国的克利弗顿 (Clifton) 等人认为, 教师的权威主要来自于制度和个人两个方面。教师的制度性权威, 主要来自于外部组织的制度上的规定和形式上的确定, 它是社会赋予的。而教师的个人权威, 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人格魅力。社会赋予教师教学地位和教学资源上的独特优势, 并形成相应的教师权力。然而, 这种教师权力在师生冲突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不能单靠高高在上的角色来压人, 这样学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更迫切盼望在教师的外在权力之外, 能拥有让学生为之折服的魅力和威望, 因此, 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素质和格调, 要以丰富的学识、充满魅力的人格来征服学生, 并且要以积极的方式, 整合好制度性权威来行驶教师的权力, 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威望。这样才能在师生冲突面前处变不惊, 始终保证学生与自己的聚合状态。
(四) 合理利用“安全阀制度”
冲突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就师生之间而言, 教师应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途径等发表意见, 对他们所关心的校园问题、社会问题发表看法, 教师及时地解决这些意见或看法, 即使不能马上见效, 但至少起到发泄敌对情绪、释放心里紧张、缓和紧张关系的作用, 最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教师, 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好这个“安全阀”, 看到它显示的警报后, 一定要寻找各种途径让学生表达不满, 缓解与学生的敌对情绪。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地重新整合实现师生间更高层次的一体化, 另一方面也要重新思索师生关系的现状, 尽快创立师生相处的新规范、新规则。
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上是和谐的。以科塞的冲突理论为认识途径, 对于师生冲突, 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冲突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捕捉到其消极影响并且化消极因素为积极作用, 使师生关系长期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
摘要:高校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师生资源分配不均、师生之间价值观存在差异、学生自身因素及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以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为支撑, 研究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构和谐校园的作用, 并提出了解决高校师生冲突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师生冲突,科塞,正功能
参考文献
[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4]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矛盾的正面效应[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J].教育研究, 1999 (7) .
[6]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 2000 (2) .
[7]田国秀.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J].教育科技研究, 2004 (7) .
[8]蒲勃.师生冲突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篇11
一、试卷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考试或测试由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
就被试者的学习的阶段而言,可分为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测试。这是两种不同目的测试。一般地说,形成性测试是反映某阶段中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概况,以便反愧调整,测试的目标比较单一;而终结性测试则对整个教程或其中某个重要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进行较全面评定,测试的目标较多。
两种不同目的测试,其试题有着较多的差异。因此命题人员首先应分清命题究竟是形成性的测试试题还是终结性测试的试题。
就试题的功能而言,可分为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这也是两种不同目的的考试。一般他说,水平考试主要是为了区分被试者是否达到应达到的合格水平,因此测试目标比较基本、一般难度不大;而选拔性测试主要是为选拔,从被试者中挑选出符合预定目标的人才,因此测试除了基本目标外,还有一定比例的综合目标。例如,学年的升级考试、毕业考试、毕业会考、一门学科终结时的地区性会考等,都应是水平考试;而中考、高考、其他专门人才的选拔测试等,都是选拔性考试。水平考试关心的是应达到的那个“水平”,至于水平以上或以下那部分人的认知方面的差异并不十分重要;而选拔性考试关心的是“选拔”,它对被试者从高分到低分的区分十分重视,特别是高分段的区分。命题人员必须分清命题究竟是水平考试的试题还是选拔性考试的试题。
众所周知,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评价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这两个根本目的本应不相悖,相辅相成的。但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会把测试、考试引向歧途,这种情况也会从考试的命题上反映出来。如难度过大,脱离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追求哗众取宠、不实用的技巧,故意把考试的重心移向较偏的知识点,等等。这样虽然会把“差距”拉开,但是并不一定能发挥选拔功能。另一方面以这种考试命题导向的结果,必然是难度层层加码,偏、难、怪题泛滥,学生课业负担再度加重,因此,考试的命题必须注意发挥正向的教学作用,以利于后继教学。例如上海市和不少兄弟省市的中考数学命题,难度相当,注意考查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突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突出数学的基本能力(三大能力和将数学运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样的导向,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减轻师生的过重负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命题人员在命题时必须具有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试卷的质量。
二、试卷要有科学的组卷过程
要编制出一份好试卷,除了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外,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组卷过程。首先,要编写各项重点教学目标与明细规格表(或称双向细目表)。有了这张表,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就比较合理,保证一定的复盖率,正确地突出重点,也容易满足预定设计参数,如代数、几何的内容比例,初三年段与其他年段的比例,基础题与提高题的比例等等。其次,试卷的总体难度要确定得当。从理论上来说,难度为0.5是最理想的,但这样的难度使一半左右的学生考试不及格(甚至更多一些),这显然与义务教育的普及有矛盾。例如上海市中考、毕业考多年来及格率都在95%以上。因此像試卷的总体难度一般都控制在0.8以上。从题型来看,一般先安排难度小的客观性题型,后安排难度稍大到大的非客观性题型。
再次,试卷的效度要尽可能地高。要提高试卷的效度,应从提高以下几个效度着手:
1.内容效度是概念的整个内容
实际上,任何一个试题都总是有关教学项目中全部题目中的一个样本,这个试题的代表性的程度,就是这一试题对有关教学项目(连同目标)的内容效度。用解方程来“代表”了解方程的知识、技能的“全体”,因为这两个方程分别通过整式化、有理化后变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再求解,还需验根,显然比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测试“解方程”的知识技能有代表性。
2.准则效度是测试的分数与有关的等第、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
准则效度又可分为一致性效度与预测效度。例如每个学生数学的中考分数与在校时初三数学总的得分之间的相关程度就是一致性效度。好的中考试卷往往一致性效度高。同时好的中考试卷预测效度也高,即中考数学分数高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数学能力强,考分也高,两者的相关程度高。还有其他的效度,但主要就是这两种效度,这两种效度互相是有联系的,内容效应直接影响准则效度。编制试卷不仅要有科学的组卷过程,而且要讲究试题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不仅表现在试题的安排布局上,而且更表现在试题本身的科学性上。试题不犯科学性错误是命题人员必须铭记在心的。
三、试卷要有美、朴的风格
数学试卷要给人以美感,要有朴实的风格,这是一份好的数学试卷应该力求做到的。
数学试题应该体现数学美。数学的严谨、简炼就是一种美。因此数学命题的表述也应严谨、简炼、确切。要讲究语言(文字)美,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与初中学生相适应的词语,特别要注意试题的指向要十分明确,这一点在填空题中尤为重要,不要由于指向不明,学生不知所措,或者造成岐疑,答案可以多种等。
数学试卷的整体美感离不开试题个体的美感。数学试题的美感,往往是这道试题使人感受到它体现出的一种典型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动态思想、等等。
数学试卷应该朴实无华,不搞花架子,这也是一种美。学生长期在这种美的薰陶下,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作风,追求自然美的高尚情操,这也是一种正向的导向。
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中的认识和体会 篇12
海洋功能区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 已成为一种由国家规定实行的体现国家权力和管理原则的法律制度, 而不是单纯工作上或者技术上的规划。依法编制并审批的海洋功能区划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是海域使用管理的基础依据。
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始于1989年, 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 其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其作用受到了广泛的肯定, 其地位得到不断提升。目前, 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沿海海洋发展战略和开发规划制定的基础, 成为指导海洋开发活动、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 成为审批海域使用、协调用海关系、解决用海矛盾、调整海洋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 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区划修编的背景
1.1 区划修编是依法行政的需要
2002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施行。它是规范我国管辖海域开发活动的重要法律, 是推进我国海洋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标志。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海域使用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并对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申报、批准、修改、公布, 以及海洋功能区划与各行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的关系作出了规定, 尤其是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审批, 该法律明确规定自2002年起省级海洋功能区划须经国务院批准。2003年3月7日, 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审批办法》 (国函[2003]38号) 规定:“《海域使用管理法》施行前, 已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海洋功能区划, 应当自本办法印发之日起2年内完成修订工作, 并按本办法规定报国务院审批”。
1.2 区划修编是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必然
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之前编制并付诸实践的。几年来, 其在地方沿海合理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 有效实施海域使用综合管理的工作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技术水平的提高, 以及海洋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 现行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需求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部分海洋功能定位已不适应新发展需要, 区划修编势在必行。
2 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的特点
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是在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进行的局部修订, 与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相比, 其主要有如下特点。
2.1 界定区划时限和目标, 尊重客观规律, 凸现时效性和现实性
海洋功能区划是基于海域及海岛某时期的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现状, 并充分考虑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达到某时期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而编制的, 海洋功能区划本身固有的适用周期性和现实功能性, 是海洋功能区划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划编制理应对之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应该相应界定一个合适的区划时限和区划目标。编制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时, 由于受当时客观条件及认识水平的限制, 没有做到, 区划修编则弥补了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在这点上的不足, 界定了区划时限和相应时限内的区划目标, 尊重海洋功能区划发展的客观规律, 凸显时效性和现实性。但界定的区划时限和目标应充分考虑到导则要求和各省、直辖市的实际情况, 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如上海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即考虑了这一点, 界定的区划时限为2005—2010年, 远景至2015年;界定该时限内的区划目标为:既要重点满足“十一五”期间,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临港新城产业基地、上海船舶工业基地 、亚太地区通信枢纽之一、滨海旅游基地及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等重点骨干工程建设的用海需要, 又要控制近海海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保护好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通过科学合理地界定海域主导功能和功能顺序, 建立和谐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 实现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并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服务。
2.2 采用新的分类体系, 彰显了区划的海域功能
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采用五类四级的分类体系, 包括了海域功能区和岸线以上大片的陆域功能区, 没有真正的突出“海洋”功能区划。上轮区划修编采用“十类二级”, 本轮区划修编调整为“八类二级”分类体系, 均剔除了海岸线以上的大片陆域功能区, 仅保留了必要的依托陆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突出海域功能, 使海洋功能区划名副其实。新调整的“八类二级”分类体系较“十类二级”分类体系, 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好操作。
2.3 区划修编原则强调了海域客体的综合特征, 反映了功能区划的多重属性
较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 区划修编原则中增加了“按照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 科学确定海域功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统筹安排各有关行业用海;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 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障国防安全, 保证军事用海需要”的内容, 不仅考虑了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 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虑了生态环境和海域可持续利用, 同时也考虑了海上交通和国防安全。从另一角度看, 区划充分体现了国家海洋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因此, 区划修编充分体现了自然型、规划型、经济型、制约型和管理型等多种属性[2]。
2.4 修编成果增加了文本, 是海洋功能区划法律地位提升的有力表现
功能区划修编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施行之后, 此时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一种体现国家权力和管理原则的法律制度。区划修编在区划成果中应时, 增加了采用条目式表述形式的区划文本, 这是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成果中所没有的, 它成为最重要的区划成果, 有力表现了海洋功能区划法律地位的提升。
2.5 区划修编增强了海域管理的可操作性
海洋功能区划需发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需要制定量化的环境管理目标。同样以上海为例, 本次区划修编规定了各类海洋功能区的环境管理要求和水质保护的最低标准, 阻止了海域开发利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区划修编实施两年以来, 上海市清洁和较清洁海域的面积增大了, 严重污染海域的面积减小了。
总之, 经过分类体系、原则及成果要求等方面的发展, 海洋功能区划体系进一步完善, 体现了对区划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 增强了区划的时效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3 功能区划修编中的体会
笔者主要结合在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中遇到的问题, 谈谈对区划修编的些许体会。
3.1 分类指标体系运用需地方化
新的分类指标体系是针对全国的海域情况和海洋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制定的, 具有高度概括性, 不一定完全能套用到所有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中, 需因地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决不能生搬硬套。例如上轮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 若按照分类指标体系, 在一级类中应设“矿产资源利用区”, 而上海市海域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只有海砂, 由于海砂的开采将会改变海域的自然属性, 可能对附近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岸线及已建或在建的海洋及海岸工程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国家已明文规定加以限制, 考虑到上海市海域工程用海项目非常密集的实情, 上轮区划修编剔除了原大比例尺区划中的“长江口细砂及粉砂矿区”, 不再设矿产资源利用区。考虑到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确定的保留区中, 既有功能确定的, 也有功能不确定的, 但新分类指标体系在一级类“保留区”下只设了1个二级类 (保留区) , 为了便于区分和操作, 在上海市区划修编的一级类“保留区”下增设了“功能待定区”, 等。总之, 省级区划修编只有充分结合各省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用海需求等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分类指标体系, 才能修编出有地方特点的海洋功能区划。
3.2 功能区设定应立足实用性
区划修编是要引导和规范区划区域在区划时限内的海洋开发活动的, 功能区的设定一定要现实、可用。如, 上海市区划修编在原《上海市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 除对新、旧功能区划分类体系都要求的功能区予以保留外, 具体还做了如下大的调整:① 删除了区划工作范围之外的功能区, 如洋山港区、杭州湾跨海桥梁区和空中放油区等;删除了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会实现的功能区, 如潮汐能区和潮流能区等;删除了不必划为功能区、在相关功能区的管理要求中可充分体现的功能区, 如禁渔区和污染防治区等;② 增加了一些反映海洋新兴产业或开发利用方式的功能区, 如海水资源利用区 (一般工业用水区) 、围海造地区和跨海桥梁区等。
3.3 高度重视区划修编中的协调工作
区划修编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 还牵涉各级行政管辖和部门利益之争, 需要慎重对待, 做好协调工作, 否则将延误区划修编报批的进程。例如, 鉴于目前国家对省际海域行政界线尚未划定, 上海市区划修编工作范围南、北界的确定, 须分别征得浙江和江苏两省相关部门的意见, 区划省界两侧的功能区如何协调一致, 还需进一步协调;为避免引起邻省误会, 经过多轮协商、协调后, 在“文本”和“报告”等相关修编成果中均强调“鉴于沪浙、苏沪的海域行政界线尚未勘定, 此区划范围不等同于行政管辖范围”。
4 结束语
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 需要对导则充分理解, 深刻认识区划的背景和特点, 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尊重区划发展的客观规律, 注重时效性和实用性, 重视并做好各方关系的协调, 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使之成为区划时限内海洋开发与保护真正意义上的导航仪和护航者。
摘要:文章结合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的实践, 与原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进行了对比, 认识到区划修编具有凸现区划的时效性和现实性、强调区划的海域功能、体现海域的综合特征和区划的多种属性以及增强海域管理的可操作性等特点, 并在分类指标体系运用、功能区设定的立足点和功能区划中的协调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可为下一轮的修编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洋功能区划,区划修编,特点,体会
参考文献
[1]刘百桥.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发展构想[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25 (7) :19-23.
【语文课的认识功能】推荐阅读:
中职语文的德育功能07-29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07-30
对语文高效课堂的粗浅认识10-14
必要明确认识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作用07-22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论文07-05
正确认识新课程语文09-1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应用10-22
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09-10
语文课的导语设计07-14
小学语文课的导语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