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2024-07-19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共9篇)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篇1

高中语文课堂中好的问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提出后, 我们要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 从而去调整教学状态和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每个教师都知晓的, 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学习能力的提高等, 都是在我们设置的问题的指引下, 通过学生的思考完成的。 可见, 我们要把握好每个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 一) 提问切忌大而无当, 或过于浅显无意义

在每个班级中,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不同的, 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设置的问题不应过于宽泛、过于有深度、难于解答, 这样的问题往往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得善终, 导致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课堂问题的发展, 学生给出的答案也不可考究, 从而挫伤了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也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 与此相反, 如果问题设置的过于浅显、没有难度, 这样的问题只会浪费学生和教师的宝贵时间, 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可言。 因此, 在设计问题时, 我们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 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 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 二) 提问切忌多而杂, 无重点

每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教学重点, 一堂课的时间仅仅四十分钟, 问题的设置不可能面面俱到, 对于基本的字、词、句的理解可以一带而过, 而非全盘设置问题进行提问。 我们要有侧重点地进行提问, 利用有限的时间将这些重点问题进行解答, 争取解答得清楚、明了、透彻, 不留死角。 例如, 《归园田居》一课,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 对重点的问题提出三个来:诗中写了怎样的景? 抒发了怎样的情? 陶渊明是逃避现实主义者吗?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两个问题是针对此诗的主要内容提出的, 如果问题解决了, 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个问题是学生一直心存疑问的, 重点来讨论, 可以提升学生的境界,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把这三个问题都一一解决了, 我们这堂课也就圆满结束了。

( 三) 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整体性

在课堂上, 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切忌毫无目的地设置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问题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切忌每个问题之间毫无关联, 让学生感觉语文课堂仿佛支离破碎, 无法完整地掌握起来。 例如, 在学习 《 雨巷 》 一课时,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 “丁香一样的姑娘”? 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 “丁香一样的姑娘”? 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 “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感情? 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 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 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但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 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具体做法

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对于他这门课程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 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贵在疑。 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

(一)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创设问题情境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 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科学引出质疑, 在激发其兴趣的同时,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作为高中教师, 面对大量的学生和较高的工作量, 想要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从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中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 二)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 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培养语感。 ”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创设, 调动他们熟悉的情感体验, 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更为积极地参与思考。

( 三) 制造矛盾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对于事情的观察角度是不一样的, 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 即使是同一现象, 学生的理解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面对这样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去制造矛盾冲突, 从而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三、运用问题教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觉发现问题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教学法的精髓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课题中, 由教师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最终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水平直接反映出学生智力的高度, 这不仅在学生学习时期能发生迁移, 在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后, 同样能发生迁移, 这样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我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设置这一工作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让他们受益终身。

摘要:在任何学科教学中, 我们教师都会采取提问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中问题设置的得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问题设置的好, 它将会激发学生的文学思维, 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让学生有所感悟;问题设置不得当, 将破坏课堂氛围, 乃至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因此, 我们要做好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置这项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课堂问题设置

参考文献

[1]苟晨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

[2]姜丽娟.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J].祖国, 2013 (16) .

[3]郭勤勤.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主体的转变[D].河南大学, 2011.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篇2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引导熏陶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成功的开始。教学情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课亦应重视运用教学情境,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感觉。

一、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的指教师依文绘图用线条色彩组成的图画,把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万言,尺幅览千里的效果。俗话说,书画同源。其实,文画亦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文与画之间的联系。当人们用文字来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是有“境”的。胸有成竹“竹”就是“画”。用图画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课文情境,可以傅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线条、色彩、明暗、浓淡、深浅、主次中迅速地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将课文中所描写的生活运用图画再现出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将会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丰富他们的想象,启迪思维,拓展思想,诱发灵感。同时,对写作也大有裨益,如状物写生、借物抒情等。如教《中国石拱桥》时,我依据课文的介绍,将赵州桥用图画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赵州桥的样貌;然后再画出卢沟桥,两相比较,从而简洁明了地把握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使整个教学轻松自然。

二、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来,营造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明事理、增进实感体验,激发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可分以下几类:

1、实物类。常指自然物、模型、标本等,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实物,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形象感,激发他们的无限情思。

2、实验类。指导学生做实验,在说明文教学中常使用。

3、劳动类。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事某项劳动,然后要求学生写作,如煮饭、炒菜、收割、运转。

4、活动类。指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然后指导学生作文,如打球、跳舞、欣赏音乐、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

5、旅游类。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游览名胜古迹,进行走访调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总之,“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它借助具体可感的形态,使学生迅速感知,获得真切表象,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认识、理解、记忆、联想等,达到教学目标。

三、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雨果认为“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

音乐是非象性的艺术,让人在欣赏时,能产生一系列丰富多变的心理活动。因为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间响为物质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听觉形象,直接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的表演艺术。所以音乐特别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灵魂,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语文教学中亦毫不例外地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选用一小段小桥流水般的轻缓柔美的古筝乐曲伴学,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感受一种江南春天中的柔和细美的景象,从而为打开篇课文的宝库大门而取得了一把重要的钥匙。

当然,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选不选音乐,选什么音乐,是有讲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音乐要与教学内容统一。因为播放音乐的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乐一乐”,愉快一番,然后便能很认真地学飞语文。如果不注意与教学内容统一,容易适得其反,往往会将学生的情绪和心向误导到学习内容之外去。

四、运用语言美化情境

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不管课堂教学步入怎样的现代化,用语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计划时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美化,所谓课堂教学语言的美化,所谓课堂教学语言的美化指的是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语言。美化课堂 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美化教学语言,教师不仅要有标准的语音,更应充分运用各种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同时注意语调、语速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在抑扬顿挫间为我们描摹语文中的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及各种“文章”情境,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讲授《雨中登泰山》时,我精心设了一段导言: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它、赞美它!五岳独尊嘛!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五、借助“蒙太奇”联想情境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是构成和装配的意思。后用于电影,意为电影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中,借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复杂多变的教学内容剪辑和组接,加强所教内容的感染力、震撼力。在《白毛女》里,一边是杨白劳一家穷困过年,一边是地主黄世仁家张灯结彩、大酒大肉过年,两相剪、组接,一经对比,更突出地主鱼肉百姓的本质。

探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置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课堂问题 设置

高中语文课堂中好的问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我们要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去调整教学状态和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每个教师都知晓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等,都是在我们设置的问题的指引下,通过学生的思考完成的。可见,我们要把握好每个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一)提问切忌大而无当,或过于浅显无意义

在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的问题不应过于宽泛、过于有深度、难于解答,这样的问题往往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得善终,导致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课堂问题的发展,学生给出的答案也不可考究,从而挫伤了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与此相反,如果问题设置的过于浅显、没有难度,这样的问题只会浪费学生和教师的宝贵时间,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可言。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切忌多而杂,无重点

每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教学重点,一堂课的时间仅仅四十分钟,问题的设置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基本的字、词、句的理解可以一带而过,而非全盘设置问题进行提问。我们要有侧重点地进行提问,利用有限的时间将这些重点问题进行解答,争取解答得清楚、明了、透彻,不留死角。例如,《归园田居》 一课,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对重点的问题提出三个来:诗中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陶渊明是逃避现实主义者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两个问题是针对此诗的主要内容提出的,如果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第三个问题是学生一直心存疑问的,重点来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境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这三个问题都一一解决了,我们这堂课也就圆满结束了。

(三)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整体性

在课堂上,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切忌毫无目的地设置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问题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切忌每个问题之间毫无关联,让学生感觉语文课堂仿佛支离破碎,无法完整地掌握起来。例如,在学习《雨巷》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感情?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但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具体做法

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对于他这门课程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

(一)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科学引出质疑,在激发其兴趣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高中教师,面对大量的学生和较高的工作量,想要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中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培养语感。”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创设,调动他们熟悉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为积极地参与思考。

(三)制造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事情的观察角度是不一样的,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现象,学生的理解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制造矛盾冲突,从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三、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觉发现问题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法的精髓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课题中,由教师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最终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水平直接反映出学生智力的高度,这不仅在学生学习时期能发生迁移,在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后,同样能发生迁移,这样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设置这一工作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苟晨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姜丽娟.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J].祖国,2013(16).

[3]郭勤勤.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主体的转变[D].河南大学,2011.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篇4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贴切的目标性

教师在备课和课中给学生制造的“障碍、鸿沟”, 一定要联系课文本身, 紧扣教学目标, 服从教学活动的需要, 并结合它在所处单元中的“位置”进行设置, 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向性和目标性。这“三性”要紧扣“三维”目标,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的和谐协调的共同提升。如, 在教学《有趣的发现》中, 我是这样引导下学生的:

师: (揭示课题并板书) 我们一起读课题。 (齐读、指名读)

师: (评价学生的读法) 你把“有趣”读得很好, 你把“有趣”读得很重, 你把“有趣”读得很长。

师:读了这个题目, 你聪明的小脑袋里会冒出哪些问题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学生相互交流一次;这样一问, 紧扣主题, 目标明确, 看到题目想到什么)

生:发现是什么?

生:这个发现有趣在哪儿呢?

生:是谁发现的?

……

就这样, 我在指导学生读题后, 评价并强调本文要注意“有趣”这个词语, 这不仅是一种朗读指导, 而且为学生的提问作了一种思想上的导向, 防止学生的提问漫无边际。学生的问题正是本课要探讨的问题, 解读课文的突破口由此形成。

再如《大禹治水》中的“治”, 就可以分解成小目标: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2.大禹治水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他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3.大禹在治水后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4.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老百姓是怎么感谢他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用“心理视线”去读书, 使他们得到情的激发, 智的启迪, 美的熏陶。同时, 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在探究中认识到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培养学生为别人造福的观念。

二、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生活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 》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促使学生自我探究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践为契机, 设置有效的问题, 调拨他们的知识内存和生活经验进行组合来解决语文问题, 体验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把知识返璞归真, 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 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 理解“人”的生活意义, 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我们可以结合社会中部分不良现象和学生们在平时遇到的突发情况, 设计问题, 启发想象:如果你是小羊, 你怎么与狼斗争?在上学或放学的途中, 遇到坏人, 你怎么办?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深入探究问题, 寻求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 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同时, 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丰富并重组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

三、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 再由新的已知到新的未知的探究过程。所以, 我们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联结点和关键点设问, 组成逻辑关系紧密的且有实用性和一定梯度的问题或题组, 将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从矛盾冲突中揭示出来, 并作为新信息传递给学生, 驱使他们进行合作探究, 让他们参与讨论和辩论, 使学生思维的触角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 由表及里地触及事物的本质, 同时滋生出“新问题”。如教学《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 设计这样的问题:“既然挑粮食上山这么重要, 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一个藏字, 让你体会到什么?”,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发展了情感, 又体现了价值观, 也使学生萌生出新问题:朱德的一个“做”, 又能表现了什么?进而投入到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中。

四、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为提高学生的现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开放性问题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 我们要根据语文课程及教学特点多设置“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解答方法多元的问题, 或者设计一些综合性、包容性较大的, 需要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 才能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拓展思维, 发散迁移,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设计开放性问题时, 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尊重学习体之间的差异, 设置问题要有选择性, 设置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的阶梯式问题, 使学困生也能参与积极思考, 给他们以攀登的勇气。如教学《秋姑娘的信》时, 学完课文后可以进行提升拓展,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发挥想象, 秋姑娘除了给这四位好朋友写信, 还会给谁写呢?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让他们独立思考或与学习伙伴互动交流、协作探究, 使他们不受约束, 畅所欲言, 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 完善自我, 发展思维。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 篇5

新课标把阅读教学定义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课堂模式由传授型模式转为对话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对话流于形式、碎片化、空泛化,游戏化的对话充斥于课堂,倍受诟病。伪对话的“泛滥”偏离了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真”。何以“纠偏”,科学、高效的问题设置“当之无愧”成了剔除诟病的关键。

斯滕伯格设计了三种提问策略:第一个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称之为照本宣科式策略;第二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式策略;第三种是以训练思维为基础的问答式策略。如何训练思维,“苗头”直指问题的设置。

主问题的设置契合了在思维理论指导下设计问题的要求,把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内容紧密地粘合在了一起,使课堂对话紧贴文本内容,带动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避免流于表面的肤浅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发言虽不乏精彩之语,但比较零散,如果能够娴熟地设计出高质量的主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让教学过程至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流”中,那么,课堂对话的效率则有望大幅提高。

主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文本解读功力的彰显,是追求高效课堂实现的保障,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得以确定的基础。

有论者指出,主问题设计可从“文章的核心句,留白处,语言特色,思想感情,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也有论者指出可从“文章的标题,关键词句,中心事件,文本类型处入手”。为主问题的设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抓手”,但了解了“抓手”不代表就具备了“万能钥匙”,主问题的设置要根据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本文仅以《孔乙己》一文为例来谈谈教学中所应具备的设置主问题的理念。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文中没有一个“悲”字出现。叶圣陶在1924年5月15日发表在《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认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关心”。纵观全文,不难发现,一个细节——“笑”贯穿全文。“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整篇小说情绪的逻辑起点和整篇小说的结构支点。整篇课文中,笑声伴随着孔乙己的活动全程,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迂腐地走来,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难堪地离去,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孤寂悄然地死去。小说立意的焦点,显然就在这种“笑”上。因此,笔者以“笑”为切入点,统领全文,进行主问题的设置,即“谁在笑?笑什么?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

一、笑者为谁?

阅读课文,不难找出这样的两句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甚至“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丁举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取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以及我附和着的笑。总之,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

二、笑什么?为何要笑?

1.孔乙己的可笑首先在于他是一个“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

一个被时代抛弃了的穷困潦倒的书生,就在这站着的与坐着的夹缝里艰难地生存着,作为这矛盾结合体的孔乙己一出现在人们中间,自然就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

2.孔乙己的可笑还在于他的言谈举止,热衷于科举的孔乙己,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那些喝酒的嘲笑他又偷了书,又挨了打,而且有人指出是亲眼所见,“吊着打”的。这是确确凿凿的事实。

而孔乙己否认的态度又是十分坚决的,“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但是,否认的论据却是十分薄弱的,甚至是不能成立的:“窃书不能算偷”。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把偷窃的概念从白话变成了文言,并没有改变偷窃的实质。

3.教小伙计识字,孔乙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回”字的四种写法。

但他所教的却是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也无怨小伙计表现出鄙夷的笑。

4.即使对孩子们讲话,孔乙己也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多乎哉,不多也”。

文白夹杂,语体不辩,也无怨孩子们都笑出了声。

5.“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以及后文的“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从“排”时的得意炫耀到“摸”时的倾其所有,他骨子里的穷酸相就跃然纸上。

三、“笑”说明了什么?

也即是鲁迅在这笑里挖掘了怎样深刻的含义呢?

从掌柜的冷漠无情的笑,到长衫主顾的轻蔑的笑,再到短衣帮的取笑,嘲笑,哄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从上层到下层构成一个鲁迅惯用的小说结构模式,即看与被看的模式,不单是《孔乙己》存在着一群看客,在鲁迅的其他小说里如《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里的阿Q,《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他们周围都有一群看客存在着,这些看客是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无时无刻地制造着吃人的悲剧。我们从这些笑声中听出了看客们的冷漠,无情与精神麻木,同时,也从侧面认识到了科举的罪恶。

牵一“笑”字而动全文,即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四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由表到里。

传统的文学理论形成了传统的文学解读模式: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内容——艺术特色。这一模式被应用到文学教学中,直接转变成为机械的程序化模式:时代——作者——社会内容——艺术特点。这一固定的程序化模式长期“统领”语文教学实践,根深蒂固于语文教师的心目中,已然形成了教学思维定势,但是,若教学中一味地循着固定模式进行教学消解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更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忌讳一种模式一统天下,当然,主问题的设置能否适合于每一篇课文,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而语文教师需要逐渐培养“窥一斑而知全貌”的能力,走出长期“统治”语文教学的固化模式,着力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斯滕伯格.《思维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3]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例谈语文课文问题设置的生活化 篇6

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共三册,供12~18岁的学生用,细细读一遍,颇有些感触。这套教材以美国的历史进程为经线,以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为纬线来选取课文,每个作家、每篇作品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联,教材的编排很有特色。可笔者认为最精彩的莫过于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设置,并不局限于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而是侧重于引导学生置身于时代事件、作者身处的环境,充分发挥想象力,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极具现实性,多元开放,充满趣味。

比如,在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中,有一篇《一个美国农民的信》,作者是法国贵族克雷弗科尔。他是第一位把美国比喻为一个融合一切的熔炉,他用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欧洲移民在美国的经历。在这篇文章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18世纪的欧洲人,这篇文章能促使你移居美国吗?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要求读者把握文章主旨,揣摩作者意图,而是要由自己的价值观对文中一些理想化的描绘加以判断,作出评定,而这个价值观来自学生现实的生活与情感。同样,在第四部分“分裂、和解和扩展”中,有一篇《给儿子的信》,作者是美国内战中南部联邦军队的指挥官罗伯特·E·李,他在文中探究了自己分裂的忠诚。文后有一个“日志写作”,内容是这样的:“内战以后,罗伯特·E·李申请完全赦免他带领联邦军队对抗联邦军队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国会议员,你会投票同意赦免他吗?为什么?写一篇简短的日志来讨论你的回答”。而这个回答与理由,离不开学生平时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是非观念,离不开个人的情感与理智的较量。又如,在第五部分“不满、觉醒与反抗”中,有一篇名为《种玉米》的小说,作者是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叙述了哈琛森夫妇拥有一个小农场和一个在绘画上极具天赋的儿子威尔,他们在小农场整日辛勤劳作,对已经离开家乡、去芝加哥发展的儿子满怀骄傲与希望。可是,威尔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哈琛森夫妇在晚上得知这一噩耗后,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两人乘着月色到田里种玉米。小说后面有一个问题是:“假如你是哈琛森先生或夫人,你会怎样面对威尔死去的噩耗?”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学生以往的情感经历投入到小说中,而与哈琛森夫妇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年龄所作出的反应、行动自然也是不同的。

由此想到平时的语文教学,在课文后面的问题设置上,我们是否也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的真实想法,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一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考虑。

一、设置问题时应立足于学生的感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而文后问题的设置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通过思考答题,来表达自己的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将“我”和课文融合在一起。

这类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那个时代,或是假设自己就是文中某个人物,那么对文中的一些看法与做法,“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比如在学习了《王子猷雪夜访戴》时,有同学对王子猷的“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觉得不可理解。的确,王子猷在一个雪夜醒来,突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便连夜乘舟前往。这已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了。小船行了一个晚上,天亮时到达朋友的门前,他却又掉头回去,这就更令人莫名惊诧了。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说法:“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为了解答学生这一疑惑,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王子猷,在这样一个雪夜,你会不会有如此的举动呢?”由于每个人性格习惯、处世态度不同,肯定会出现不同版本的王子猷,而这一思考交流的过程,学生既说出了自己对王子猷看似不合情理的举动的个人看法,也对王子猷这一人物以“兴起兴尽”为行事依据,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加深了认识理解。

二、设置问题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语文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生活经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正是在他已有的社会生活经历上展开的。所以,在问题设置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体验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思考,来想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余光中在《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设想假如有九条命,分别可以用来应付现实生活,用来陪伴父母,用来做丈夫和爸爸,用来做朋友,用来读书,用来教书,用来写作,用来旅游,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字里行间充满人生智慧,给人启发。在这篇课文后的“学习建议”中,有这样一条:“请尝试回答‘假如我有八条命’,你会删去人生哪一项任务?依次类推,‘七条命’、‘六条命’……直至‘一条命’。你认为人的一生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定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去作出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评判。而且这样的问题,因为和个人经验联系在一起,学生有话要说,也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此时,我们真的能感受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真实含义,感受到语文学习和生活感悟、生活经验是那么贴切。

三、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结合当前时代背景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时文较少,大多数课文写作的年代、反映的社会人物离我们现今已有了一定的年头。如果单单停留在课文反映的时代,对文中揭示的一些道理、刻画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太理解,也可能会觉得不可信,学习时就有些置身事外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将课文放在当前背景下来阅读、体验、分析,会有另一番效果。

比如学习《孔乙己》时,如何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所在呢?文中的孔乙己生活在晚清时代,这是一个没落与沉沦的时代,中国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开始,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着西方的压迫与冲击;这也是一个百姓承受着多重压迫的黑暗且悲惨的时代。而孔乙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穷困潦倒,但在体力劳动者面前仍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以“君子固穷”为挡箭牌,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吃懒做,不会营生,以至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被人毒打,遭人嘲笑,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学生很容易看到孔乙己性格悲剧的一面。诚然,孔乙己的悲剧与他上述这些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根源所在。文中,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人们就会以他取乐,为什么?如果说在孔乙己被打折腿之前,人们取笑、挖苦孔乙己,那是由于孔乙己身上有许多迂腐的酸气,那么在遭受丁举人的毒打之后,面对“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如此惨状的孔乙己时,人们仍然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全然不顾孔乙己精神和肉体双重的伤痛,仍旧继续以取笑他为乐。人情的冷漠简直令人窒息!这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封建意识侵害、摧毁了人们的良知,使人们麻木不仁。对于弱者、不幸者毫无怜悯之情,而对于权势者却怀有敬畏之心。文中人们谈及丁举人对孔乙己暴行“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时,语气、心情都非常淡然,好似觉得就该如此。为什么?丁举人,他所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当权者、当道者,代表的是特权群体。所以,虽然丁举人的残暴是致孔乙己死亡的直接原因,丁举人是杀人凶手,但丁举人既不受法律的限制,又不用承担任何后果。这完全是一种特权的体现,这种特权实质上就是阶级的压迫。

对于这种变态、畸形的社会意识与现状,即对于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学生会认识不足,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孔乙己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他的命运会如何?将久远年代的人与事带到了现实社会,人还是那个人,但社会变了,时代不同了,看人的命运会有怎样的不同,从而来认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四、设置问题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扩展与延伸。比如在学习了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一项作业: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做一个周庄旅游宣传;同时为去周庄旅游的游客准备一篇导游解说,并向旅客提供一条最经济的旅游线路。这样,文中的事、文中的景、文中的人不再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寂寞地等着人们去看,去读,去欣赏,而是让文中的一切走进现实生活,成为学生手上、心里的一个抓手、一条线索,进而去发现、探究现实,练就实际生活所需的多种才能。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相对于教材而言,不只是个观摩者、学习者,也是一个参与者、评判者、再创造者。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地注重文本本身,更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悟与体会。不再从课文到课文,而是从课文到现实生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现代实际生活的场景中去认识、体验、应用;将语文学习的内容辐射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语文学习,是紧贴现代生活且富于创意的,能够启发学生的多样性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在面对高度现代化的实际生活时所需的各种应用、应变能力。快乐而有效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个人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我们所希望拥有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郑桂华,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篇7

这些年来,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时常谈“语文能力”, 这里的“语文素养”又是什么用意?“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能力”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素养”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 《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 也就是说, “素养”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对于“修养”,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为“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从上述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 (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 , 重在“功用性”。“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修习培养) 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能力”就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说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 语感, 思维品质, 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 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 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自然包含在其中。

我个人认为, 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 即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大方面。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 运用语言的能力、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是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 前者如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 后者如求真、质疑、探究、创新品质等。

既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要求, 那么, 语文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 应注意避免哪几种错误倾向呢?

一、目标泛化

现在有些人把语文课的地位抬得很高, 功能开发得很全, “文以载道”自然不在话下, 语文课几乎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 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 什么都有。语文教师成了“博士”, 语文课成了“博士课”。笔者曾经观摩过我市一些知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 这些教师平常爱好读书、满腹才气, 一上讲台, 就高谈阔论, 从皇帝说到总统, 从哲学说到科学, 从建筑说到音乐, 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他们把自己的语文课美其名曰“文化课”, 一些评课专家对此也给予高度评价, 称其“有深度”“有厚度”。

然而, 从教学有效性来看, 这样的语文课只关注了语文素养中非功用性的一面 (而且也并不全面) , 却忽视了功用性的一面。凌空蹈虚有余, 脚踏实地不足。

二、目标狭隘化

和第一点相反, 只关注语文素养和功用性的一面, 而忽视非功用性的一面。即使是功用性的一面, 也仅仅指向应试, 其他的统统被淡化甚至虚化。于是, 语文教学等同于应试教学, 考什么就叫什么, 怎么考就怎么教。语文教学不是培养“语文人”, 而是培养“语文考试人”, 即培养会考试的、能得高分的人。

在这种背景下, 许多教师干脆将语文教学练习化。个别教师认为, “语文练习化教学, 就是采用练习的形式指导学生预读课文、理解课文、获得知识, 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方法”。文章练习题目做完了, 课文也就学好了。张志公先生晚年曾担忧地说:“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小的文学作品, 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 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

学生喜爱语文, 一是因为汉语言的优雅与美丽, 二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而这样应试化、习题化的语文教学, 不但不能让学生汲取到非功用性的精神滋养, 就连功用性的汉语言的优雅与魅力也享受不到了。这样的课即使效率再高, 也不符合语文有效性的标准。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坚持“语文人”的教学目标, 用全面的语文素养去培训学生, “鱼和熊掌”其实是可以兼得的:既能适应当前的考试, 又能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人, 是不可能不会考试的, 语文素养中包含了应试这一基本的素养和技能;同时, 现在的中考、高考试卷, 已经越来越能考出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了。

三、目标随意化

拿到一篇课文, 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去教, 随意确定教学目标, 没有一个可依凭的基本标准。同样一篇课文, 不同教师其讲授方式也不同, 因而教学效果千差万别。在一些以同一篇课文为背景的教学竞赛或教研活动中, 这种现象最为普遍。因此, 很多人认为,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 语文是一门随意性很强的学科。

笔者去年作为评委参与了一次区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有一位青年女教师在讲授《口技》这篇文言文时, 是这样设计和使用课件的:在新课开始前, 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洛桑学艺》的视频, 本意是想告诉学生“口技”这一民间技艺原来也可以如此出神入化, 但坐在后面听课的教师却发现此时学生的兴奋点、注意点都集中到了洛桑身上, 有几个学生甚至在下面窃窃私语, 谈论洛桑长得像哪个明星, 而对老师接下来对这篇课文的讲解充耳不闻。在简单的读课文、翻译课文、分析课文之后, 这位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拓展, 请学生讨论我国民间的传统技艺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完之后, 教师用幻灯片将这些民间传统技艺一一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最后又播放了几段民间传统技艺的表演视频, 一节课在热热闹闹中草草收场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很明显是失败的, 其原因在于课件制作没有紧扣正确的教学目标。《口技》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技艺,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这些, 学生当然要了解和掌握。但是《口技》属于文言文, 而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有异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 这也应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 而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自然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和对两个精彩片段的赏析上, 课件的制作也必须紧扣这两点, 如此整节课才不会游离于正确的教学目标之外, 多媒体课件也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其实, 在教学竞赛或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的方式, 主要是提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多样化, 而不是要让教学目标变得五花八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可以丰富多彩、因人而异, 但教学目标应是较为固定和统一的。“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这个“神通”是指各自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而目标则是同一个, 就是“过海”。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篇8

在阅读教学中, 精巧有力的主问题能直指文章要害部位、简化教学程序, 能让学生顺藤摸瓜理解文章真意。要达到如此效果, “主问题设计”必不可少。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在又灵活的问题来激活课堂, 贯穿教学过程, 精练教学内容, 直指教学重难点, 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撑起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片蓝天。事实上, 初中语文课堂主问题的设置是应具备一定技巧的。

在讨论设计技巧前, 笔者以为应首先弄清楚主问题设计的三大立足点。

一要倾听文本。倾听文本, 深研教材是精心设计主问题的基础。因为设计主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化繁为简地安排课堂环节, 使教学内容更易让学生参与和接受。这个过程, 是教师逻辑性、创造性、艺术性的体现, 也是一个对教材是否深研的考验。教师浅读文本, 必然导致浅问题。教师只有深读文本, 吃透教材, 审透了文本的精神内核, 才能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主问题来开展教学, 引导体验, 组织交流活动, 使阅读教学有深度, 有充沛的活力。美国教学方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 设置主问题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 能否恰当地提出文章主问题, 也是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反映。

二要倾听学生声音。教学主问题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去设置, 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阅读课堂的主问题本身就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 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 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支撑学生学习语文的擎天柱, 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所以, 设置主问题必须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实际认知水平, 对文本学习有怎样的渴望程度, 了解这些后再设置的文章主问题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遥远的救世主》中的名言:“只要不是我想自己学悟到的, 你给不了我, 给我了我也拿不到———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 我才有可能做到, 能做到才是我”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教师要想唤醒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 只有放下身段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才能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会, 这才是设置主问题的关键着力点。

三要富有启发性。《礼记·学记》中提出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意思是说, 教学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 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窃”, 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灌输给他。这段话正是我们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启发性原则。课堂教学是否有启发性不在于提很多问题, 而在于既能精准的把学生引人“愤”、“悱”的状态, 又能使学生走出“愤”、“悱”的教学方式, 这才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弄清设置阅读主问题的基本原则后, 我们继续探讨设置阅读主问题的技巧。

首先, 抓文章的关键词句来设置主问题。文章的关键词句也可称为“文眼”, 它们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 这些精彩的词句在文章内容上和结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文章的主问题就可以设计为分析这些关键词句的含义或作用, 因为弄清关键词句直接有助于把握文章要旨, 探索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 (8年级上册) 这篇散文时, 该如何设置这篇文章的主问题?笔者认为此文虽长但它是自读课文, 学习难度适中, 所以不能设计太多零散切入口, 但浮光掠影式浅尝辄止的一带而过也不好, 因为孩子们对人生第一本书这个话题感兴趣, 本文对于教育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有教育意义。因此, 笔者采取的是较高效的一种学习方法, 找到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词句, 只为学生撕开一个可以深入的切入口。但这个切入口必须反映出这篇自读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目标, 才会有实效性。本文着重表现对儿时浓浓亲情和深厚友情的怀念, 启发人们要珍惜生活的幸福。因此, 学习本文应抓住文末总结句:“人不能忘本”, 把理解它的含义及作用作为本文的主问题。因为从“本”的含义上深究, 就能让学生了解“本”的含义有根本, 人生中最有奠基作用的东西, 再引到文中“本”也指父亲亲手为我和乔元贞修补的国语课本, 引伸到作者在当年的苦难生活中对温暖亲情、友情的美好回忆, 引发学生联想在生活中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而且, 这个关键句在结构上也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还照应了文章标题, 也映衬课文首段“我的童年没有幽默, 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思索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样层层深入分析下来, 一个课时就能让学生们有充分的时间探究课文的重难点, 避免了满盘皆问, 师生疲于奔命却如隔靴搔痒、效果不佳的局面。所以, 抓文章要害处词句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捷径。教学这类有文眼的文章, 只要老师慧眼识窗, 破窗而入, 设计好主问题, 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就像庖丁解牛, 轻松自如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 设置主问题不仅可找现成的关键词句, 也可自己谋取, 但应注意体现文体特点。如学习诗歌《泊秦淮》时, 我们先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对诗歌学习的要求是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体会感悟我国诗歌深邃的意蕴、文辞和风格……那么, 应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其深远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呢?曾国藩曾言:“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而学生对本诗的积累和认知都不充足, 理解这首诗感情的那个小小的切入口在哪里?思来想去, 笔者找到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恨”字, 围绕“恨”, “遗憾之意”笔者提出了三个问题:一谁恨? (是商女还是作者?) 二恨什么? (南朝陈后主亡国的旧事、唱后庭花的商女还是晚唐听唱歌的那些统治阶层?) 三为什么恨?这样层层追问诗歌内在的逻辑和原因, 就能体会到作者是在借古讽今, 表达作者对腐朽堕落的封建统治者的强烈批判和满腔的忧国忧民之情。再如学童话《皇帝的新装》时, 笔者以为可从生动的情节入手, 像学习小说一样, 先让学生拟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议新装”, 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 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即对虚伪、愚蠢昏庸、自欺欺人的丑恶人性的批判及对真诚善良美德的呼唤。这样讲也能完成教学任务, 但学生对童话体裁会止于老师给的概念即儿童文学的一种, 善用夸张修辞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赞美, 对童话的主要写作特点“夸张”缺乏充分的感知。所以, 笔者觉得本文设置的主问题应是:这篇文章哪些地方用了夸张的写法?有什么作用?通过学生自主探寻也能轻松地弄清故事情节, 还能深入地理解统治阶级的丑陋嘴脸, 体会小孩纯真的童心, 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 笔者以为文体不同, 教学要求不同, 设置主问题也要随之而变。当然, 抓住文体特点设置主问题也易于让学生形成解读这类文章的能力。

第三, 主问题应体现课文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作家深邃思想的光辉更灿烂。如学习《最后一课》, 对于这篇小说的人物性格, 反映的爱国主题, 学生并不难理解, 但涉及文中法国语言时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犾大门的钥匙”, 对这个关键句子的深刻内涵, 有学生能够理解到它反映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 也有学生能理解到这句话阐述了学习法语就能摆脱普鲁士统治的道理, 但大多数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需不需要再深入推进呢?这时我认为, 此句包含了法国语言不仅是一个交流工具, 还是法国人民归属感的载体, 更是团结法国人民的纽带, 打击普鲁士的致命武器!这是法国作家都德深邃思想的闪光点。于是, 笔者继续引领学生探讨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追问了一个主问题:语言不就是一个交流工具吗?既然巳经占领了土地, 为什么普鲁士一定要强迫被占领地的学校必须教德语呢?这一问题马上激起了学生研讨的兴趣, 深入挖掘, 最后引北大著名国学大师袁行霈教授的话作结:“一个民族的毁灭, 不在于土地的沦丧、生命的消失, 而在于文化的衰亡”。都德其实在借韩麦尔之口告诉我们:延续本民族的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 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这是作家用真理光辉在照亮我们的心灵。毫不夸张地说, 优秀的作家都是擎着真理火炬的天使!老师能让孩子们在感受经典名篇的同时, 还能触摸到伟人思想的光辉, 让名人的风采在心中闪耀,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结语:阅读教学教无定法, 设置阅读课主问题的技巧也还有很多, 但无论如何, 目的只有一个,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如果通过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置, 能有效简化教学头绪, 使教学内容单纯而又丰富, 明析而又细腻, 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发掘潜能的空间, 而不是在层出不穷的问题中乱转, 丧失对语文阅读课的信心则于愿足矣。

摘要:设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能精练教学内容, 直指教学重难点, 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问题设置需要倾听文本、倾听学生声音和富有启发性三大立足点。设置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基本技巧是抓文章的关键词句, 注意体现文体特点, 体现课文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作家深邃思想的光辉更灿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置技巧

参考文献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串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而“问题串”则为这一艺术增添了生命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问题串的教学意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紧扣重难点,精心预设,优化“问题串”设计,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知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串教学的概念及其优点

问题串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授课内容,老师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一个一个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得到反馈,再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扩展。

问题串教学法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师生双方可以互动,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自己的回答、老师的提问更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课本的知识,再不用回家死记硬背了。这样一来,使学生不易产生厌学情绪等。由此可见,问题串教学法的优点很多,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都大有益处,那么,问题串教学法可以随意实施吗?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让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二、问题串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科学地设置问题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深入地探究,使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教学步伐,通过自主思考,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比如,我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夜莺的歌声》一文的教学时,便设置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串。

第1串:看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在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想象以及最想知道的内容后,紧接着我再给出另一个问题。

第2串:初读课文,看看你想的和课文中的内容一样吗?课文告诉了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小夜莺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当学生通过阅读、寻找,有了初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引导,最后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结论:课文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前苏联的一个小男孩儿,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和德国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小夜莺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勇敢、机智。

第3串: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读出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能在课文中画出这些句子吗?请画出来。学生们在我这一串问题的指引下,开始寻找这些句子。比如,表现勇敢的有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表现机智的有: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4串:通过学习,你能否体会一下作者对小夜莺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了课文,对小夜莺怀着怎么样的感情?你应该学习小夜莺的什么精神?通过这样一串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化对课文的主题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并发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提问有多么的重要。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串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发问。

3.通过“问题串”,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

问题串的设置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两种设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大方向的指引。比如,我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級语文《端午节》一课的教学时,就是通过问题串: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各地有哪些风俗?你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除了端午节,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重要的节日?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去寻找、去探究、去总结、去发现。他们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还有挂艾叶、香囊以及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寒食节、中元节、重阳节、腊八节等,除此之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回族的肉孜节,宰牲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侗族的花炮节;蒙族的“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等。

问题串法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自然,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只会回答问题是不足够的,重要的是要自己设计问题。学会设计问题,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思考,学习的深度就会增加,这样,教学效果就得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建尧.“问题串”设计及学校概念的有效生成[J].学校教学研究,2008.

上一篇:家庭医生式下一篇:全断面锚网(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