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2024-07-08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共12篇)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要能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上这些目标在图书馆这个大空间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实现。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学生领向图书馆这个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那里,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养分,而不仅仅是吸收教师的“一杯水”、“一桶水”;在那里,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想象会更丰富,自主能力会更强。

一、以图书馆的精深博大来教育人

图书馆的在中学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两点。

1. 导向性

图书馆人文资源对人的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甚至深入到人的灵魂。图书馆的导向性就是指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具有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以及图书馆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管理等均对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引导和约束作用,且这种引导和约束作为内在的心理力量,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起着生的智力;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尤其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5)。对于板书,最主要的要求是:简练、精确、醒目;课前设计好板书,并应视学习者的反应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字迹要清晰,不能干扰学习者注视板书。

4. 复述策略。

教师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鼓励学习者采取不同的复述方式。例如,学习小说,要复述其情节,并注意人物的再现;学习戏剧,通过角色的扮演理解剧情;学习诗歌,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于物我两忘中完成感情的升华;学习散文,以丰富的情感贯穿于一幅幅生动画面中间,再现其美妙意境……总之,对文章进行复述,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而且能于学习者的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及作文教学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拓展知识层面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拓展知识层面的工作,主要是为了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提高其认知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工作主要是通过两种活动形式来实现的。其一是教学过程中相关知识点内容的学习;其二是再引入一篇材料,并运用刚刚学到的各类型知识,对这篇材料进行鉴赏、分析,进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宽知识面的双重效果。例如,在学习《荷花淀》之后,可以通过对小说《百合花》中语言特色的分析,加深学习者对于《荷花淀》语言特色的认识,同时锻炼学习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反馈与调控

乌美娜强调,在教学中,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评、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6)。这一陈述,正是在充分认识反馈与调控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作用。比如图书馆内倡导自律和充满自信的语录牌、名言警句等能收到“知书达礼”的效果;而宁静优雅的借阅空间,书架的合理布置,书刊的有序排列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方面受到教育。

2. 激励性

图书馆典藏的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凝聚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灵之气,积淀了人类几千年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类作为群体生命互助互爱,获得了良性发展的人道主义情怀。这些对中学生的内在心理、个性形成、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都起着激励的作用。接触这些经典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走进伟人的思想和心灵,实践高质境界的人文理想。

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抽象地大讲特讲学生要爱国、要坚强、要勇敢、要正直、要节俭等,一定是收效甚微,不如把学生领进图书馆,让他们去读刘胡兰、董存瑞,去读李四光、钱学森,去读焦裕禄、孔繁森,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叫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什么叫中华赤子、共产党人。还可让他们去读一读司马迁是在怎样的屈辱下顽强地创作《史记》,读一读曹雪芹又是怎样在“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困境下坚韧不拔呕反映。

关于反馈与调控环节,我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既作用于“教”又作用于“学”。

一方面,教师根据检测活动得到结论,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优化教学活动做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学习者根据测验的结果,找出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之为参考,对学习的方法、策略等因素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以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2.把握互动关系。

反馈与调控表现在“教”与“学”的互动上,亦即我们经常提到的“教学相长”。教师、学习者对教学过程其他环节进行调整和改善,实现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

六、结语

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与陈述,总之,必须注意三点:语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互动关系存在并作用于语文教学始末;语文设计活动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教学设计的意义在各要素的相互协调下通过教学实践的开展来实现。

注释:

(1)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2.

(2)同上,P16.

(3)韦志成著.语文学科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教学设计原理.皮连生,庞维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17.

(5)同上(1),P153.

(6)余胜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http://www.sjse-

心沥血地创作《红楼梦》。当学生认真地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深邃的思想、刚毅的个性将会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或许从此他会告别肤浅、浮躁,变得含蓄、深沉。当学生读了来自我国西部贫困县的报道,或看到了在汶川地震中用血泪凝成的文字,或了解到地球上还有8亿多人口食不果腹后,他或许就不会轻率地扔掉手中的半个馒头,不会说自己活得不幸福了。让学生自己去书中感受、体验,汲取力量和美,来锤炼他们的性格,净化他们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比语文教师空洞地说教要强上千倍万倍。

二、以图书馆的丰富多彩来培养人

1.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对中学生来说,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不只局限于课堂教育,阅读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图书馆和学科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并认识世界。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最佳代表,是信息中心地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针对这些要求,如果学生的阅读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及辅导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这个大课堂,推荐书目,使其进行广泛的阅读。比如语文课本里的重点课文有鲁迅、老舍、茅盾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还有中外现代小说的节选,我国四大名著的节选,等等。语文教师可以推荐这些作品,还可以推荐阅读“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指定书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的阅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阅读不得法”的问题,认为“唯有特别注意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这个道理。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批阅学生作文或周记时感到内容空洞、素材雷同、缺乏灵气。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化积累单薄,导致作文缺乏想象力和新意。语文教师应大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让学生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激发灵感的火花,创作出文情并茂的作品。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知识广博,思维活跃,做起文章来才会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1)搞优秀读书笔记展。语文教师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学生做读书笔记来培养其作文能力。因为好的读书笔记不仅仅是机械地抄录,还有读、有思、有写、有画,有精辟深刻的道理,有独特、新颖的观点,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展出优秀读书笔记,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习惯,还可以使学生爱憎分明,具有赞美和鞭挞的能力。

(2)举行各级征文活动。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省、市教委的有关要求或学校自身需要,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读后感征文,可以是纪念某人的征文,也可以是科普与创新的征文,等等。这样一些形式的征文,必然会激发学生积极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热情,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认真推敲、大胆创作的热情。

(3)办手抄报。一份好的手抄报,不仅版面新颖,而且内容丰富、独特。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地出版自己的手抄报。内容可以是关于军事、体育、文学、环境等各方面。这样,学生必然到图书馆或网络上去找寻有关资料、信息,在查找、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动手、写作、编排等能力都会相应得到提高。

(4)创办文学社。文学社团,是交流经验、创新艺术的载体。在文学社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它会使每一个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监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再者,创办文学社刊物还使同校同学感到榜样就在身边,英雄触手可及,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利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集合。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放手放胆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写、去调查、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或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选出研究主题,让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它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对于《大干旱》、《我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世博会的由来》等,学生的研究和写作热情非常高,主动去图书馆从报刊、书籍上摘抄、复印有关资料,并且利用网络,分工协作,共同讨论,积极探究,写出多角度、有创意的文章。虽然学生的有些观点显得有些稚嫩,甚至有些荒唐,但这一过程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学会了与人相处、团结合作。

4. 培养学生搜索自己所需信息资料的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成果的迅速增长,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的周期迅速缩短。为使学生获取明日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语文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以及使用工具书、网络的技能,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能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鉴别、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和信息。

中学图书馆的读者对象更多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学生都拥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保持就不再是太难的事。一本好书可能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反之,一本不好的书也会对他们产生反面的深远影响。俄国作家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由此可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书籍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不应该仅仅表现为学校课堂教学的辅助机构,也不应该过于强调它的服务意识,而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寻找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问题的主课堂。因为学校图书馆无疑是学校文化、科学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在这里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感觉。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者是“渔者”心向往之的“大渔场”。

水既到,渠可成。我想,通过两年、三年的熏陶,图书馆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它的知识和能量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不难预测,三年后的那一天,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初中毕业生将一改以往文化低、气质差、缺乏修养的面貌,从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眉宇之间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根伟.重视发挥农村中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知识产权出版社.

[2]徐成侠.浅谈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现状与发展.阜阳教育学报.阜阳师范学院出版,1998.10.

[3]沈海云,宾锋.知识的利用.海潮出版社,2001.1.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2

下午,我们去图书馆阅读写作。

图书馆位于人民广场的旁边,紧挨接着电影院。刚刚走进图书馆,里面静得连针掉下都听得见。图书馆里摆放了许多书,简直是书的海洋,在阅览区书海里,有几排整齐干净的桌子,那里早已有读者在

静静阅读了。我走到书架前,在每个书架上寻找喜欢的书本。我找了许久,最后在一个书架上看到一套书,名叫《斗罗大陆》。我拿出来,找了张椅子,坐做了下来阅读。

这本《斗罗大陆》有4册,我拿的是第一册的第十四卷。第一册共有十四卷,作者是唐家三少。作品里面的主人公是唐三,第一卷的第一章讲述唐三的前世被宗门的逼迫下跳崖自尽,后面介绍些后世唐三的6岁时的事。在斗罗世界里,每个人在6岁时都要觉醒武魂。唐三的武魂觉醒后,是双生武魂,一个是蓝银草,另一个是昊天锤。在第十四卷里写到唐三在海神岛接受海神的传承,传承结束后,他帮他的伙伴们突破封号斗罗。伙伴们的吸收魂环时,他去挑战天使神,直接把天使神打败。

随后,他们史莱克七怪返回大陆,返回天斗帝国。这时的天斗帝国在和武魂帝国对战,天使神比唐三先回到武魂帝国,在天斗帝国的百万雄师准备防守武魂帝国的进攻时,唐三突然从天而降,使百万雄师变得精神抖擞。接着又是一场神与神的对决,天使神在一次对决中败落。后来,唐三对战双神——罗刹神和天使神。这一次,海神唐三就坠落了。在奥斯卡和宁荣荣的融合计——复活之光下,唐三复活了。面对罗刹神和天使神,他和他妻子小舞使用融合计——双神共存,唐三从海神变成修罗神,最后杀了罗刹神,击碎天使神神位和天使武魂。赢得了胜利。

这本小说是穿越玄幻小说,里面的内容比其它小说的更加丰富多彩。

一下午一直在看这本书,它让我知道什么是穿越玄幻小说,内容使我看得全神贯注。

《斗罗大陆》让我多了解认识小说的一种类型。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3

关键词:图书馆 小学语文 阅读素养 基本能力 图书馆意识

学校办学应以“以书立德、以书塑美、以书励志、以书益智、以书练达、以书创新、以书树人” 。读书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人生宽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实现能力的大提升。

一、打造温馨舒适、高雅神圣的知识殿堂

“环境育人”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方法。优美的阅读环境能使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感受环境的熏陶,感受书本的温暖。学校以“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读书自然成了学校办学的主要活动载体,图书馆就是实现这一载体的平台。宽敞的阅读教室,个性化桌凳;温馨的色调,网络、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备,以及个性化的服务理念使小学生感受到图书馆就是一所学校,就是一个人受用不尽的综合百科全书。

为落实大图书馆理念,我校除了为学生打造温馨舒适、高雅神圣的综合性图书馆外,为了灵活阅读方式,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实现时时处处能阅读的目标,还成立了“楼道悦读吧” “班级图书流动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绘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经典国学——《论语》《三字经》等,成为学校图书馆的“镇馆之宝”;道德讲堂是学生形成高尚道德品格的主阵地。

二、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以活动促提升,播撒书香的种子

读书在我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图书馆成立以来,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精彩生命文化”为主旨的读书活动,播撒书香的种子,谱写了我校一个又一个阅读新篇章。

(一)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活动,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利用图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积淀精彩美丽人生,我校积极组织校园读书节活动。在每次活动之前,学校都要宣传大量好图书和精品图书,主要是一些经典国学、励志系列、科普绘本、行为习惯养成系列丛书等。每个读书节突出一个主题,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种多样,体现学生阅读积淀。活动结束后,学校还及时进行总结表彰,对优秀读书学生授予“书香好少年”称号,并将其获奖彩照粘贴在图书馆的“读书小明星”栏目下,以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二)定期开展读书成果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成果展示中,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阅读任务。如对低年级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自己完成绘本作品,每学期一次;对中高年级学生,我们布置的是专题阅读成果展示,突出主题,紧跟教材进度,感悟真实深刻。例如,在进行“古诗二首——春晓、村居”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内容相近的古诗,也可以查阅同一作者不同的古诗,以丰富学生知识视野,提高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使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整理完成自己的阅读成果。成果的评选有利于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积淀阅读素养

每学年,我们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由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员共同完成竞赛试题的编写,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多层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能力、阅读技巧,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积淀阅读素养。

三、牢固树立图书馆意识,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图书馆意识是人们对图书馆价值的认识,对待图书馆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发达国家很注重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德国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很强,阅读习惯养成得较早。国家规划了阅读任务和计划,不同阶段阅读不同的书籍,小学阶段的整个阅读内容可形成一棵阅读树。这棵阅读树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从小培养学生树立图书馆意识,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受用终身。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学整合的研究,让全体学生树立图书馆意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我们还建立了阅读成长记录袋,存放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过程资料,如他们阅读过的书,获得的荣誉称号,出版的书籍、刊物等。我们还定期为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保持阅读兴趣,用图书馆意识激发学生阅读渴望。例如,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档案袋,学生入学后就发给学生,里边为学生推荐了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学校阅读成果评价方案,学生自己阅读记录卡等材料。学生可按照阅读档案袋里的材料提示自主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素养。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我们应加大图书馆资源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力度,拓展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使学生牢固树立图书馆意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主动承担阅读宣传任务,为提升阅读实践能力、阅读素养奠定基础,使学生逐步成为可发展型人才,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邱千红.发挥图书馆优势,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祖国:教育版,2013(2).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4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数学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一) 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 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教学并不是师生某一方的单独活动, 而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而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只是限于教师讲学生记, 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互动。新课改提出, 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也就是说, 在教学中我们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者, 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互动教学。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实现互动教学搭建了平台, 实现了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维互动教学, 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这正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互动平台。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子浏览室来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 并可以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在师生间、生生间展开交流, 将自己对文本的见解与感受等存储于自己的资料室中。这样在课上教师或学生便可以直接调用, 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单向传递式教学, 通过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的互动来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知识的构建者。

(二) 开发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打破教材的限制与束缚, 避免照本宣科。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 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 信息的种类更为丰富, 数量更为庞大。这解决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备课资源有限的问题, 足不出室, 就可以查阅到更多的相关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来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不再是信息的消极接受者,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简单翻译者, 而是实现了自我学习管理者、团队学习合作者与学习成果展示者等多种角色, 可以将更丰富、多样的教学信息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和大语文教学观, 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与时代接轨,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切合时代需求, 使得我们的教学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 加强联系, 调用生活素材, 实现个性化解读

语文新课改提倡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探索性阅读, 产生更多的个性见解, 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与基础条件就是唤醒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情感, 在文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间建立起直接联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 而是作者深入生活、留心生活, 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必须建立在学生对生活、对文本的感受与体验, 建立在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基础之上。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 大多数教师只是针对教材进行就文讲文式的封闭性教学, 并不能将文本与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而数字图书馆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系统, 我们可以在课上随时根据教学需要, 利用其强大的检索功能通过在线浏览、下载阅读等多种方式来收集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教学素材, 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真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熟悉的生活画面、感人的生活场景, 可以促进学生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文本的解读, 这样他们便可以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四) 开展网络学习模式,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 要通过创设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来诱发的学生探究动机,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而数字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探究平台。除了利用数字图书馆让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事理与分析,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等, 让学生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小书架、品书堂。在这里, 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喜爱的图书放入自己的书架, 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探究,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与同学、与教师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开辟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模式, 这对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提高数字化图书馆运用有效性的策略

(一) 处理好数字图书馆与教师素养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有目共睹, 但它毕竟是教学的一种辅助, 其作用的发挥最终取决于教师。因此要提高数字图书馆运用的有效性, 就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学校的管理者要有这个意识, 不仅要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 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也要有这个意识, 除了参加上级与学校所组织的各类培训外, 还要加强自我研修, 以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二) 处理好数字图书馆与教材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尽管它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 优化教学结构,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实现师生互动, 但教材的基础地位不容动摇, 这就需要正确认识与处理数字图书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以教材为中心, 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科学合理地利用数字图书馆来选取相关资料, 以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使得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能够引起学生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展开主动探究, 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

(三) 处理好数字图书馆与学生素养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现在的小学已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而且现在大多数家庭也基本配备了电脑, 学生已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数字图书馆不应只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我们要以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为基础,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来引导学生,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图书馆。这样可以提高的学生的信息素养,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更高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5

摘要:为了更好的开展“大语文”教学,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只有语文教学与图书馆资源有效链接起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把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广泛的应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在图书馆资源学习中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学会文献搜集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语文、图书馆资源、应用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要

让学生走进阅览室、图书馆,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的思想、生活联系密切、或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成果和社会名篇的时文作为辅助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培养有效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学会知识学习和积累。为了更好的推进教学,我校图书馆也进一步扩大,只有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与图书馆工作有效链接起来,才能发挥学校图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校的语文教学,促进学校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利用图书馆资源,搭建语文教学新的平台,也顺应课程改革潮流,拉开了帷幕。

一、让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与图书馆资源连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为了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教学重点难点得到巩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到提升,语文课前后,怎样预习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怎样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网站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实践平台?

1)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课前储备

课前可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查找学习资料。根据语文课预习复习的要求,进行下载,剪辑,整合有关信息作成学习资料卡,为课堂教学,复习应考作准备。例如,我们在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写作心态,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这样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网络去大量的搜集相关信息,为上课做准备,也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

2)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老师单靠课堂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经陈旧。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有感情的交流,探究的乐趣和创造的快感。要使课堂有活力,有乐趣。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站把它信息资源,通过校园网送进课堂,重新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运用模式。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实现,得到了保障,教学情境的设定也有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请看一组镜头:清脆的上课铃声刚落,多媒体展示三组图片:

认识自然: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认识人类: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大发明,人类登月,神州六号发射场景„„ 认识人类与自然: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锐减,非典,禽流感„„这些内容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全神贯注,沉浸.在思索当中,开始了对《敬畏自然》一文的学习与探究..既而,老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课文朗读,接着,在讨论,讲解,对课文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穿插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凸现了课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及主旨,自由辩论,集体诵读,拓展延伸„„.一堂普通的语文教学课,形象,生动,丰富,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受到的熏陶感染,以及语感的强化都大异于以往。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凭借校图书馆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把文本教材与音频教材视频教材共同整合产生的教学效果。

这只不过仅一例。语文教学如果从听,说,读,写等多项基本能力的提高上,从精读,略读,写作,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图书馆丰沛新颖的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提供的时空优势,那么,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语文教学的大平台上,将会出现一个更为灿烂辉煌的新气象。

3)课后利用图书馆资源,高效完成作业

课后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可以尝试自主轻松设计语文作业。形象地将有关课文知识能力进行声画文图的和谐结合,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和巩固课堂学习效率。我们还可以利用图书馆进行课堂阅读的延伸,比如,教学鲁迅的作品《孔乙己》。当师生在课堂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以后,又走进了学校图书馆。从阅读鲁迅其他悲剧作品《祝福》等,到观看《孔乙己》影视片段,进而通过电子文本,阅读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悲剧,学生对鲁迅作品以及其悲剧文学的社会意义审美价值,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还比如,我们学习了星新一的《喂-出来》我们就引导学生读星新一的其他作品,了解星新一的作品特点、语言风格。进一步读科幻小说,认识科幻小说。这样使课内学习得到延伸,扩大了学生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对语文教学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利用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带动语文综合活动和名著阅读 1)走进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活动

我觉得语文综合活动一般要三课时,最关键的是搜集资料阶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搜集了丰富的资料,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展示。下面以《古诗苑漫步》为例谈谈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搜集。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进行分组,布置任务,然后就让学生进入图书馆,搜集大量的中华诗词、认识诗词名家、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为最后的展示做准备。

2)走进图书馆,品名著、悟人生,提高语文能力。

经典的东西总是意味着具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浩瀚的书籍海洋,大浪淘沙,其经典文学名著更是光芒四射,滋养万代。而且语文教学一个最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写能力的提高又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当然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源头活水了。但是我们的学生只凭借语文教材里的区区几十篇文章,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的。那么走进图书馆吧,古典的,现代的,信息资料应有尽有。与传统阅读形式相比,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阅读的方式,效率,有了更大提高。阅读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信息多,内容新,速度快的优势更加有利于语文教学,有利于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质和量的提高。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6

关键词 图书资源;语文;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88-02

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与推广,人们越来越对信息社会充满了好奇心,对出现的新型现代教育装备情有独钟,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大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优化了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氛围,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但传统的图书资源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资源有着极大的资源优势,优美的文字、清晰的图片、详细的解读等吸引了大量读者。尤其是语文学科,利用图书资源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温家宝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三港湾中心完全小学十分重视读书对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引领作用,因此组织全体学生积极阅读就成了语文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要科学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大阅读理念,让学生在读书中提升文化品位,积淀阅读素养,形成个性能力和特长。

1 加大图书的宣传力度,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创设环境

开拓资源平台,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最便捷的阅读服务,实现高效率、高密度阅读。为了让每个学生有书可读,为每本书找到读者,教师尽最大可能把每本图书宣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图书馆资源,了解图书种类及内容,通过宣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1 建立图书架,方便学生阅读

为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在教学楼入口处、楼层转角处设立“快乐读书架”,将学生感兴趣的书、刊置于其上,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意翻阅。各个教室也设置了“图书角”,还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利用晨读、午读时间进行阅览。好书在漂流,学生阅读感受也可以随时得到交流。

1.2 发挥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宣传上,还通过橱窗、板报等途径向学生进行爱书、读书宣传,尤其是通过开展“读书节”对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发动和宣传。及时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读书事迹进行宣传表彰,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评选“读书明星”。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增强了读书效果。

1.3 充分发挥校园电台、校园网、升旗仪式等平台作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成果最终通过实践来体现。因此,为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升旗仪式进行阅读成果专题展示,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另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利用校园网、学校广播电台进行图书资源、阅读成果的交流,把好的阅读成果发布在校园网上供大家赏读,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教师带头读书,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提供典范

打造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要率先垂范,带头读书,发挥教师的引领和典范作用。

2.1 教师典范作用

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带头阅读,通过各种大型活动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好处,最终实现师生共读。如向学生介绍《智慧背囊》《心灵鸡汤》《这样学习最有效》等,让学生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引导,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并成为一种习惯。

2.2 个性化阅读

学校在每次全体教职工会上,第一个程序就是组织教师学习,学习的内容有教育教学的成功范例,也有一些探讨人生、感悟哲理的诗歌美文。提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个性化的书,品读教育经典与智者对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读中西方名著名篇,感受名家的胸襟与思想,比如《做最好的老师》《姐姐北大,妹妹清华》《细节决定成败》《做最好的自己》《你在为谁工作》《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的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书兴趣变浓了,教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教师由简简单单的“教书匠”变身为内涵深厚的“翩翩学者”,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阅读启迪。

3 引领经典阅读,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小学生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强,作为教育者应抢先占有他们的学习阵地,用优秀的思想文化引领他们的心灵成长。为此,学校把经典阅读书目作为校本课程。通过广泛深度的阅读,《弟子规》《三字经》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品读《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利·波特》等文学畅销书。系列经典阅读活动让人感受到:经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学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陶冶着学生的品格与性情,改变着学生的言语和行动,一批又一批富有文气、才气、正气的小学者在校园诞生。

4 通过阅读交流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单单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把阅读看成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功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质量,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阅读交流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内外读书的指导和交流,大体可以分为3种类型。

4.1 拓展性阅读交流

针对某一课题进行拓展延伸阅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者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化和升华,引导学生在图书馆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广阔天地中寻找方法和答案,进行交流和汇报。

4.2 主题性阅读交流

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探究性阅读。比如品读《西游记》教学中,既有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有对语言、动作的剖析,更有对环境描写的欣赏,让学生在品读名著的同时,从不同的主题和层次都有阅读收获。

4.3 阅读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方法,通过这样的课,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查阅资料的窍门和方法,养成勤于思考和动手记录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学期都有读书笔记,上面既有精彩段篇的摘抄,也有自己的读后感言,这是学生思考的痕迹,日积月累,学生将终身受益。

5 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品鉴学生的读书成果

为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开展大量读书活动。如在楼道文化中开辟“我用我手‘话’我心”板块,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开展“系列主题读书演讲活动”“自办文摘和读书小报评比活动”,使学生在读书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提高自信,今后更加努力地读书;此外,各班级还开展了“读书心语”“自编童谣”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的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更让学生享受到“书香”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大阅读理念为指导,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使学生读书蔚然成风。在浓浓的书香中,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创建班级图书馆与语文教学之关系 篇7

一、选择好书是创建班级图书馆的基础

建图书馆的事定下来了。但书从哪里来?暂时没有家长捐赠, 大家出钱买新书显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况且班内还有几位学杂费仍未交齐。我广泛发动大家出主意, 突然“小秀才”向明提议:“大家还是就地取材, 把自己家中的课外书捐出来吧。”这倒是个好主意, 得到了全班的响应。看到大家的热情高涨, 我动情地说:“同学们, 我国古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想学好语文, 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但现在的书很贵, 我们能省则省, 看看家里有没有旧书, 找到了就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踊跃捐献, 众人拾柴火焰高, 相信会有许多好书出来。”说完我到办公室拿来了珍藏的《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呐喊》、《边城》等经典名著交给课代表。见老师作出了表率, 第二天每个学生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书, 有文学名著、经典诗词、文学期刊、优秀作文等, 全班48人共捐了389本。各课代表又向任课老师募集了92本, 共计481本。有了这么多好书, 为创建规范的班级图书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理图书是建好班级图书馆的前提

图书是有了, 放在哪又成了新问题, 幸好一位家长主动提供了两个书橱, 解了燃眉之急。但问题又接踵而来:捐的图书新旧不一, 还有几本破了, 有些书的内容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 几百本书的摆放、编排令我们棘手。怎么办?大家推举了一个五人小组, 首先去学校图书馆学习整理图书的方法:先从内容作选择, 把一些格调不高的及非常破旧的书退还。接着买回胶水、剪刀、牛皮纸等, 修补破旧的图书, 清洁书本、装订加固, 经过师生两个双休日的辛劳, 这些图书已经旧貌换新颜。

怎样合理摆放图书呢?我们又向校图书馆取经, 把这些书先按内容分为文学类、学习指导类、生活百科类等。数量最多的文学类又细分为小说、散文、诗歌, 小说再分成中国的和外国的, 中国小说又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并依次做好标签贴在书上, 每本书都配备相应的借书卡, 编好总书目, 再请一位家中有电脑的学生输入存档。经过我和学生一星期的奋战, 所有图书都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摆放在书橱里了。

三、阅读图书是充分利用班级图书馆的关键

经过大家的辛勤工作, 图书馆终于建立起来了, 没有鞭炮焰火, 没有鲜花美酒, 但我们都感到成功的喜悦。喜悦之后, 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花了许多心血创建的班级图书馆不是“花架子”工程, 而是要充分发挥其真正作用的。目前受网络影视的影响, 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 学生课外读书有一定困难。但时间是挤出来的,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阅读与写作一样。为此, 我以《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生必读篇目为基础, 结合中外文学史对有关作家作品的评价, 再参考教育权威部门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 出台了本班的推荐书目。这样, 学生看书就避免了漫无目的。我先让大家根据目录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接着向管理员提出借阅申请。为确保阅读时间, 每周有三节课用于阅读。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如学了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后就引导学生读一读巴金的《家》、鲁迅的《阿Q正传》、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初步认识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性格。又如学了蒲松龄的《狼三则》之一后又从《聊斋志异》中找到了另二则, 与课文比较, 细细揣摩狼的贪婪狡诈及人的机智, 进一步认识到恶人不管怎样善于伪装, 却终将灭亡的真理。当然对初中生来说, 读书有时也需要督促, 我就布置学生摘抄阅读笔记, 规定每周要摘抄的内容, 并定期检查, 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使懒惰的学生也捧起书本, 慢慢产生读书的乐趣。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经常在班内举行讲故事、编手抄报、出黑板报、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 这些都由学生来组织并参与, 优秀者给予奖励。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 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 那么, 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在阅读中我自己现身说法, 用书中一个个美丽动听的故事、丰富的词汇来使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感”和“成就感”, 这样就在班级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使班内图书馆的利用率直线上升。

四、撰写书评、提高文学素养是建立班级图书馆的最终目的

如何指导小学生选择语文课外图书 篇8

如何指导小学生选择语文课外图书呢?教师在教会学生细心和周到地选择图书之外, 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阅读兴趣、文体类型等作出选择。

一、年龄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在长达几年的小学生活中,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中年级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 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及《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思辨性较强的文章, 像名人成长录、名人名言等, 因此, 不同年级所选的书也应有所不同。

二、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除了因不同年龄有差异外, 不同性格的孩子也会有阅读兴趣的不同, 甚至有的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所产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尽相同。只有有兴趣的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如果问学生:“你们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他们会说《安徒生童话》《智力大全》《科学家的故事》《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等等。没有一个学生会说喜欢作文读物, 为什么不喜欢的书却是读的最多的呢?一句话, 为了写作, 有时为了能让学生写好作文, 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去看一些作文读物。固然, 读一些作文法, 对写作有一点好处, 但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不快, 学生缺少一种大语文的底气, 也不能真正写好作文。虽然有的学生作文书一大摞, 习作仍是困难重重。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 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 只有他们喜欢的才能有较多的收获。

三、文体类型

对于小学生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 模仿是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 并且就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相似文章, 会显得轻车熟路。为此, 适当关注文体类型, 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一本好书, 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 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 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选择图书的空间、给学生读图书的时间、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同时, 教会学生选择图书的类型, 要培养学生通读包罗万象的图书, 取其精华, 塑造学生全新的未来。

四、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几种阅读的技巧:一是精读法, 包括比较阅读法、表达阅读法等, 要求每分钟读200字以上, 理解率在90%以上;二是略读法, 包括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等, 要求每分钟读200~400字之间, 理解率在80%左右;三是快读法, 包括无声视读法、一目十行法, 要求每分钟读400字以上, 理解率达到70%。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和速度, 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这对小学生升入初中进行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指导学生做好专题性读书笔记, 做到“八个一”

(1) 读一读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杂志; (2) 抄一抄与主题相关的好词、佳句、妙段; (3) 背一背与主题有关的好词、佳句、妙段; (4) 编一编与主题相关的童话故事、诗歌; (5) 想一想与主题相关的金点子; (6) 画一画与主题相关的图; (7) 写一写与主题相关的小实验; (8) 问一问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这“八个一”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最佳的途径。这样为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交流评论

我们在培养学生读好图书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交流, 在交流中养成学生相互间的评判与鉴赏, 适当写些心得与感悟, 来加深学生对图书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也可以采取故事、朗诵、表演、实验等方法交流。这样的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 有着一种燃起读书热情的积极向上的态势。交流是小学教师最为欣赏的一种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有效方法。

七、进行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指导

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一改以往读书活动以个人阅读为主的读书形式, 改为将个人阅读、小组合作、班内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 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同时, 不仅使学生“会读”, 而且使学生“乐读”“好读”,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交往能力。同时还要建立起奖励制度, 在活动过程中, 颁发各类奖章, 定期评选读书积极分子, 同时奖励。

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篇9

1 博客的概念与特性

1.1 博客的概念

博客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形式[1]。博客的傻瓜化操作方式与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编辑、发送相类似,博主可以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轻松完成信息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主可以充分利用博客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频繁更新、简洁明了和个性化是我对博客概念的理解。

1.2 博客的特性

1.2.1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个人行为、个人角度、个人思想,正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主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2]。博主在博客这个对外开放的私人空间里,以“个人大脑”作为网络搜索引擎和思想发源地,打造随时可能吸引全世界网友目光的黄金地盘。

1.2.2 我的时间我控制

与其他媒体如报纸、杂志、著作不同,博客文体可以随时更新,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网络覆盖领域的无限扩大,一部手机,一台上网本就能轻松完成博客的即时更新。因为即时,所以新鲜;因为新鲜,所以独特。

1.2.3 我的空间我开放

网络的浩瀚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装在个人头脑中的宝藏,如果不及时与世人分享,无法实现知识信息的最大价值化,才是遗憾。博主甘愿当晒客,在博客空间中把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收获晒出来。

2 博客应用于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2.1 博客具有的“四零”特性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2.1.1 零技术

过去,随着个人网站的逐步开放,技术门槛也是逐步走高,只有少数网络IT精英和专业技术人士才能拥有个人网站。博客的革命性就在于操作的极度简化,包括构架和申请博客站点,编辑、上传和修改博客内容等,都因简单而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零技术使图书馆内没有经过网站构建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也可以通过博客的托管服务网站,申请、建立图书馆自己的博客;也可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多种固定模板形式,自由选择模板,自由架构博客,不受任何技术条件的限制。

2.1.2 零成本

互联网能够在短短数载就风靡全球,走进千家万户,免费的力量功不可没。如今,免费也同样成为博客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免费、简单、易用的博客工具软件纷至沓来,大量可以免费申请博客空间的服务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零成本使得图书馆员都可以免费申请自己的博客网站,以往注册域名的成本,租用服务器空间的成本,购买软件工具的成本在博客中都是零成本。

2.1.3 零编辑

在博客空间内,博主就是博文主编,即时写作、即时修改、即时编辑、即时发布,形成了与传统写作截然不同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作者“零磨损”的开放写作形式。零编辑使图书馆员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工作日志,记录与读者的交流体会,通过读者在博客上的留言,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所需、所思、所求,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1.4 零形式

图书馆应用博客作为网络信息发布的媒介,工作效率的高低受制于信息发布形式简单与否的影响。博客的傻瓜化操作方式,提供了自动、简单、明了的形式,只需选择摸板即可,图书馆员无须为纷繁复杂的形式耗费时间和精力。博客的零形式使内容获得了更大的解放[3]。

2.2 图书馆应用博客的优势

2.2.1 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范围广、实用性强和提取方便的特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还拥有庞大系统的网络资源,书本型、多媒体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互补,共同发展[4]。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坚实后盾,图书馆应用博客发布信息就有了便利的条件。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博客向读者答疑解惑,发布核心学科,提炼知识单元、公布馆藏资源,更好地与读者沟通。

2.2.2 专业队伍的优势

由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文专业、外语专业等强大的专业队伍组成的图书馆员阵容,是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创造者。在图书馆藏书组织过程即知识的有效组织过程中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无人可以代替[5]。博客作为开放的交流媒体,最终要以内容取胜。博主的知识底蕴是决定其博客水平的关键,优秀的博主可以为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提供专业、权威的支持。

2.3 图书馆应用博客的意义

2.3.1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越来越多的网民依赖互联网,根源在于每一个网民都能在网络的轻松氛围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放松心情。根据统计,有30%的在校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高校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在图书馆借阅过任何杂志、报刊和书籍,但是却有93%的在校大学生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内进行过网络浏览。如何让更多爱好网络的学生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甚至是依赖图书馆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博客的出现,或许能够缓解这一矛盾。博客提供一种宽松的交流环境,在每一篇博文的下方读者都可以自由的顶贴,跟贴,表达个人心得,分享个人读书经验,发布信息需求,提出急需解答的疑难问题,以及对图书馆员的建议;图书馆员可以借助博客准确了读者的兴趣爱好、信息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图书馆员和读者在朋友般信任的平台上交流,可以减少读者对图书馆员的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博客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图书馆这一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来,是每个图书馆员的责任。

3 博客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3.1 新闻发布博客

图书馆的新闻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有新书通报、开办新服务、引进新数据库、图书馆开馆时间的变更、读者培训讲座以及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各种学术活动方面的通知。这些和读者密切相关的新闻,目前只是公布在理工图苑的报纸上或者是用布告的形式张贴在图书馆一楼的大厅里,等待读者去关注和浏览。这种陈旧的新闻发布形式,效果很不理想,比如许多数据库试用期结束,还有读者不知道这一消息,达不到应有的试用效果。有些重要的新闻只能通过技术部少数有权限的工作人员发布在图书馆主页上,但是由于理工大学在东、南、西三个校区都建有图书馆,各个部门沟通不便利,使得图书馆很多部门的消息没能发布或者发布时也由新闻变成了旧闻,失去了实效性。博客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博客的发布操作简便,不需要特别权限,各个部门都可以在部门的博客主页上发布重要信息。图书馆新闻博客栏目可以配置RSS提要,由读者自行安装RSS阅读器,在阅读器中订阅相关新闻,这样只要图书馆有新闻发布,读者的RSS阅读器就会自动获取,读者再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了。

3.2 阅读指导博客

阅读指导博客是指对读者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选择文献、检索文献资料、针对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提高读者获取知识的效率、增强阅读能力及阅读效果。图书馆可以设立阅读指导博客栏目,利用博客强大的链接功能,对读者进行主题检索、情报收集、论文检查、引文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图书馆员可以张贴新书书评、设立热门书籍排行榜和读者推荐栏目、介绍各类获奖图书列表、开辟图书漂流板块,让读者在阅读指导博客中及时掌握图书的第一手情报,把优秀的书籍推荐给更多的读者,以独特的视角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 小结

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博客自身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博客媒体更能适应当代读者快速、集中、系统、高效的快餐化阅读模式。博客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它将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随着图书馆员对博客认识的不断深化,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图书馆博客站点诞生,图书馆界将会普遍采用博客工具,或者应用博客的思想,图书馆员将会把博客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博客[EB/OL].(2005-08-09).http://www.law-star.com/bbs/shownote.jsp-fid=93&noteid=13231&en=&page=1.

[2]罗慧.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J].新闻记者,2004(10):40-43.

[3]博客的“四零条件”[EB/OL].(2005-08-11).http://site110.sky31.com/user1/1/archives/2004/12.html.

[4]王春霞.新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势及走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118-119.

电影镜头中的伟大图书馆 篇10

关键词:电影,亚历山大图书馆,柏林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与智慧的集散地, 往往见证着某个时期内人类的历史变迁, 它的兴衰也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电影作为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形式, 有着广泛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将这种息息相关的纽带通过动人的故事讲述出来, 而图书馆作为电影中的主题, 在镜头中呈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本文介绍三部不同国家的著名影片, 均围绕着图书馆与人类命运的联系展开。

《城市广场》是一部西班牙影片, 讲述公元4世纪, 埃及亚历山大港发生的一段宗教与政治纷争。其间基督教逐渐兴起, 围绕着信教还是不信教、信这种教还是那种教, 一段流血与冲突的人类历史发生了。埃及女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西帕提亚作为卷入其中的无辜女性, 最后付出了生命。影片的很多场景就发生在位于塞拉比斯神庙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影片开头从太空中俯瞰地球,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全貌逐渐清晰, 与海上的亚历山大灯塔遥相呼应。主人公西帕提亚作为埃及著名的女科学家, 在图书馆内从事科研与教学, 然而她的学生被教唆与基督徒挑衅闹事, 没想到遭到人数众多的基督徒反扑, 学生们退守图书馆。经过漫长的僵持之后, 由政府出面调停, 下令学生出让图书馆。西帕提亚和学生们在逃亡的过程中徒手搬出些许重要典籍, 然而绝大多数浩如烟海的羊皮卷轴随着基督暴徒的闯入付之一炬。之后该神庙被基督徒占据作为聚点, 当年的书库成了牲畜喂养的场所。影片最终, 由于基督教会的强烈抗议, 城市总督交出女科学家, 暴徒们将她带到图书馆大厅, 在这个她曾经学习与战斗的地方, 将其凌迟处死。

亚历山大图书馆 (Library of Alexandria) , 又称古亚历山大图书馆, 位于埃及亚历山大, 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336-323) 征服西方世界后, 在尼罗河口建立亚历山大城, 其后托勒密王朝将之发展成重要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图书馆即为希腊时代最著名的图书馆, 由托勒密 (Ptolemy) 王朝的托勒密一世 (公元前367-283 B.C.) 于西元前259年创建, 经二世、三世扩充而成为希腊文化的知识中心。亚历山大图书馆之总馆设在布鲁却姆 (Brucheium) , 此图书馆与亚历山大博物馆及一所学术院同在一大栋建筑物内。不久, 总馆发展迅速, 托勒密二世 (公元前309-247) 又在塞拉比斯神庙 (Temples of Serapis) 另设一分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兴盛达数百年之久, 却随着战火逐渐衰落。至公元391年, 位于塞拉比斯神庙的分馆毁于基督教徒之手,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和建筑无一幸存。这部影片便是截取了这段历史拍摄而成。

亚历山大图书馆不仅是文化宝库, 也是宗教圣地, 多教教徒前来朝拜, 但它却也是宗教纷争、流血冲突的牺牲品。影片中, 学生躲避在图书馆内还在争论着学术问题, 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好好保护他们所在的这座图书馆, 然而最终, 图书馆静静地看着人类流血流泪, 建筑本身包括其中的典藏都随着战火灰飞烟灭, 后世再也无法目睹这座人类智慧宝库的辉煌。

《柏林苍穹下》是一部相对沉闷的电影, 作为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维姆文德斯1986年的作品, 它没有特别显见的情节。几乎像吟诗一样的展现着以柏林为代表的战后的德国。柏林的天空浓云密布, 胜利女神像上, 宏伟教堂顶端, 天使淡然俯视人间, 黑白的光影滤去俗世的欲望与纷繁, 一切被纳入亘古不变的永恒。两位天使丹米尔和卡西尔一起守望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静静倾听着每个灵魂低低吟唱。影片中反复出现柏林的许多标志性建筑, 波茨坦广场、火车站、天使雕像、柏林墙、国家图书馆, 街道上人来人往, 地铁里、公车内、酒吧里, 人们孤独而忧伤……

著名的柏林国家图书馆在片中作为天使聚集的地方, 在影片开始便出现在镜头中, 有一段长达6分钟的场景, 运用多个长镜头展现图书馆的全貌。从巨大的天花板开始, 镜头向下朝着密集的书架展开, 然后是书架间一个一个写字台。随着镜头穿过写字台前的读者们, 图书馆的场景逐渐扩散开来, 从楼上望向大厅, 可以看到高大的落地窗户, 大厅的书桌坐满了人。天使耳朵里传来人们学习思考的声音, 随着画面拉大, 声音也越来越响, 最后响彻整个图书馆。

柏林国家图书馆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 全称“德国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 是隶属于德国普鲁士文化资产基金会的图书馆。该图书馆依照联邦州法律的规定座落在首都柏林, 以大约一千万的藏书量成为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1659年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德国皇家图书馆正式在柏林成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图书馆由当时的普鲁士文化资产基金会接管。在1954年开始东德确立此图书馆为东德的国家图书馆。直到两德统一后的1992年1月1日, 东西两德的国家图书馆才正式合并为现在规模的德国国家图书馆。影片中的图书馆是于1978年建于波茨坦大街的2号大楼, 主要担负着借阅与大型信息图书馆的功用。

值得一提的是, 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破败的建筑、凌乱的街道, 人物的面部表情也显得颓废与消极, 镜头所到之处给人衰败绝望之感, 唯有图书馆的场景, 人们争相阅读的画面, 以及天使耳边传来的朗朗读书与思考之声, 让人看到希望与力量。

《后天》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灾难片, 讲述全球气候突变, 北半球变得异常寒冷, 人类在这场气象灾难中求生存的故事。其中几个学生去纽约参加科技竞赛, 却遇上暴雨和海啸, 整个纽约市淹没在海水中, 自由女神像只剩下头部和火炬。人们争相进入图书馆躲风避雨。而这座图书馆就是著名的纽约公共图书馆。

市民们在图书馆大厅集中, 此时贫富贵贱都不重要了。图书馆的投币电话成了和外界联系的唯一手段, 自动贩卖机也成了唯一的食物来源。不久暴风雨变成了暴风雪, 整个世界冰冻下来。一些市民选择跑出图书馆寻找出路, 却冻死在路上, 留下来的人们将图书馆众多的图书一车一车投进了壁炉, 度过了最寒冷的冰冻期。当其中有人受伤了, 他们在一本书上找到了最佳的处理方法。就这样, 在图书馆的庇护下, 人们在灾难中生存下来。

19世纪末, 纽约市只有两座对外开放的图书馆:由阿斯特遗赠40万美元建造的阿斯特图书馆, 1849年正式开放;由藏书家莱努克斯建造的莱努克斯图书馆, 1880年开放。1886年, 蒂尔登遗赠240万美元, 遗嘱要求在纽约建造一座图书馆, 他的遗嘱执行人比格娄律师建议和阿斯特图书馆、莱努克斯图书馆合并, 成立一个“蒂尔登、阿斯特、莱努克斯基金会”, 基金会于1895年5月23日成立。1901年卡内基也捐赠了520万美元, 并且合并了纽约巡回图书馆。市政府承担了维护和运转费用, 因此纽约公共图书馆成为政府和私人慈善机构共同合组的、典型美国方式运营的图书馆。图书馆主体是科研图书馆, 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40街和42街之间, 由于藏有《古腾堡圣经》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认为是世界著名图书馆。影片中一个情节专门对此做了交代。在图书馆的人们纷纷将书投向壁炉的时候, 一个人捧着那部古腾堡圣经, 说如果西方文明全部毁灭了, 至少我还抢救下来了其中的一小片。

这部影片的灾难虽然是虚构的, 但图书馆在灾难中作为人们庇护的场所历史中发生过多次。图书馆作为退守之地保护着人类的生命, 人类也反过来守护着其中的典籍和宝藏。

类似的影片还有很多, 图书馆作为电影中“沉默的主角”, 宏伟庄严, 令人肃然起敬, 当人类遇到灾难、战争, 眼睁睁看着文明被毁的时候, 不禁又令人扼腕叹息。作为电影爱好者, 可以看情节看故事;作为图书馆人, 可以了解图书馆的历史、学习知识, 从而更加热爱图书馆, 更加理解图书馆事业, 更加珍惜人类文明。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概述[M].图书馆论坛, 2005 (6) , 291-294.

[2]刘冰.亚历山大图书馆现象启示录[M].图书馆情报, 2007 (3) , 126-128, 131.

[3]郑幸真.21st世纪图书馆建筑类型转变--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探讨[Z].

[4]亚力山大图书馆[EB/OL].维基百科.[2013-7-25].

[5]柏林国家图书馆[EB/OL].维基百科.[2013-8-2].

图书馆中的语文课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地位;作用;内涵建设

1 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

图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各时代优秀代表思想的传承,图书馆将这些精华保存、传播和应用,起到了引领社会文化走向,引导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高校是搞学问、探究未知世界的地方,高校不仅帮助学生“读书明理”,帮助学生提升修养、品质、智慧,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的地方,想做到这些不仅靠课堂上的系统教育,还需要“第二课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特色,以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学生,启迪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随着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探索,对知识的需求广博而繁杂的时代来临,这就需要大量的图书增强相关知识和开阔眼界,这就需要图书馆不仅要扩大藏书量,还需要人员配备上紧跟步伐,要不然就要脱节,尤其是高校,这个人才济济,青年才俊齐聚,造就人才的地方,更需要各种知识武装头脑。这就令高校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各高校根据本身规模对图书馆都投入巨资进行新建和扩建,藏书量也大大增加,但图书馆的地位并没有提高。

造成这种不被重视的原因有几种:

①学校单位以教学为主,图书馆被看作教辅机构。这确实存在,毋庸置疑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为第一线,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因此,重视教学,重视教师,重视课堂,是一个学校必须遵从的规则,也是生存之道。

②图书馆工作被看作简单的、机械的、毫无技术可言,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工作。在相当多的人眼里图书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养老部门,对学校不但没有多少贡献,还是一个不小的拖累。

③图书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一直是一个学校安置闲散人员,老弱病残,外调进校无法安置人员的好去处。按老眼光看,图书馆只是简单的图书借还,图书上架,图书整理等,根本无需技术。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图书馆能更好地利用图书资源更迅捷、更周到的为读者服务。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甚至涉及一些中高端的高含量的技术。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还要合理地引进一批适应现代技术的中高端人才。

2 图书馆内涵建设在高校中的作用

2.1 精神文明建设在高校办学理念的重要性,阐述图书馆在其中的作用。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高校学生是即将走入社会的主导和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道德面貌。高校教书育人应以“立业先修身,做事先做人”為宗旨,处处时时教育学生做人为万事之根本。先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做个有孝心的人,做个有同情心的人,做个有担当的人,才能做事有责任心,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图书馆是一个高校播散文明,倡导学风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特色活动,例如,图书漂流、读书月、读书征文等,推荐给学生一些内容清新、空灵、美好、净化心灵的书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示。

2.2 高校图书馆如何引导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图书馆大体分为流通部、采编部、信息技术部。流通部的任务就是让所有在馆图书资料为读者所用。图书馆馆员必须充分了解读者需求,必须充分了解图书馆有哪些资源,图书馆的馆藏布局。有些图书馆分为外文书库、专业书库、经典书库、社科书库、自科书库、文学书库、综合书库等。馆员要引导读者根据需要和兴趣有鉴别、有计划地阅读,以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有效的知识。

2.3 根据院校特色重点引进一些特色书、专业书,彰显该校办学思想与特征。

采编部担负着图书馆的采书工作。整个图书馆,整个学校需要什么书籍,侧重什么书籍,都由采编部来定。这就需要该部门必须了解本学校的需要,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调查研究本校特色。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两个自己拿手的品牌专业。在同行中树立自己的招牌,起到名牌效应,提到某专业即想到某校,或提到某校即想到某专业。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的基础,优势和特色是竞争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打造品牌专业,真正办出特色,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立足当前,竞争上位的唯一途径。品牌专业信息化是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平台,对于树立品牌专业优势地位,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担负着教学、科研、“第二课堂”的同时,还要了解本校的品牌专业,和即将打造成品牌的专业。多采购此类的专业图书,使图书馆适应高校品牌专业、重点学科文献信息的需求。

2.4 图书馆内部格局、环境、氛围、藏书都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都体现一个高校,一个图书馆的层次及文化格调。

图书馆是人类播撒文明的地方,也是读者获取知识的文化殿堂。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舒适的环境,亲切的服务,让读者感受到文化和艺术享受。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传播和交流的中心,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地方。如果让读者从进馆那一刻就感受到与众不同,身心愉悦,读者会从内心就愿意待在图书馆,会带着喜悦的心情去读书。

营造氛围可以从:光线柔和,植物葱绿,格调优雅,服务周到细腻等方面着手,处处让读者感到美、静谧、高雅,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感染读者,教育读者,让美无处不在,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每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心里。

作为图书馆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图书管理员是除了图书以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教育人,人影响人,有时候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只需一件小事,只需一个眼神,只需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在人生观不确定,朦胧青涩的年纪,遇到一位好老师,遇到一位好朋友、好知己的正确引导,会使一个人走向一条明亮宽广的道路。所以,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看似不起眼,其实很重要。

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本化思考 篇12

1 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本化, 就是要把人作为管理和服务的中心。图书馆管理的要以人为本, 要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人本化,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人作为管理和服务的中心, 并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图书馆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本化, 要把人作为众多图书馆管理要素的中心, 实现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高校图书馆人本化中的“人”, 即包括了图书馆的馆员, 也包括了高校的众多师生读者。因此这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既要做好图书馆馆员的管理工作, 又要做好高校师生的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包括了教师和学生, 这其中有讲师、有教授, 也有大学生、博士研究生等, 这些群体对于信息服务和普通群众读者不同, 他们对知识的含量、获取的效率的要求都更高, 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的要求也会更高。而另一方面, 在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的管理中, 人们往往忽视了以图书馆馆员为本的管理, 更多的是关注服务师生读者为本这个层面。然而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也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馆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强调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 就不能忽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利用, 要重视以图书馆馆员为本的管理, 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到人尽其才,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管理。

2 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的措施

2.1 树立人本化的理念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首先就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本化的理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馆员要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要树立强烈的图书馆工作责任感, 转变传统的图书馆业务人士,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师生读者服务。在以发挥图书馆信息知识为前提的基础上, 充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二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层要树立以图书馆馆员的全面发展为主的管理理念要充分重视馆员对于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 将图书馆作为一件事业来对待, 通过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 培养图书馆馆员的创新意识, 促进馆员全面发展, 并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所里进行和发展。

2.2 以图书馆馆员为本

人是当今社会的首要资本、一手资源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就要充分发挥图书馆馆员的中心作用。而要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就要做好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工作。因此, 要以图书馆馆员为本, 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并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同时根据每个馆员的能力水平、知识特长、工作意向以及个人需要来合理安排定岗, 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合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馆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采取极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为图书馆馆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 把培养员工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 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以图书馆馆员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人管理, 要以人性化、人情化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 要合理安排好馆员的工作分配, 并积极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注重对馆员工作方面的管理时, 还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要积极进行图书馆馆员的再培训和继续奇偶碍于工作, 并加强他们的现代技术方面的学期, 采取针对性的知识培训, 重视馆员的全面发展, 从而提高图书馆整体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2.3 以服务师生读者为本

服务师生读者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也是高校图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所在。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题即是服务读者。而要实现图书馆人本化服务工作, 就要坚持以服务师生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要一切为了读者, 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 以服务读者作为工作核心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2.3.1 创新服务手段

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创新服务的手段, 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 从读者出发, 实现图书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从而为师生读者提供更及时、更方便的图书馆信息和知识服务。

2.3.2 创新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 通过采集信息、吸收信息和提供信息, 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网上众多的资源来对图书馆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 将分散无需的信息变成有序可利用的知识, 并为读者提供查阅和阅读的服务。同时, 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些具有较强专业型的信息知识数据库, 便于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动态和成果。

2.3.3 创新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人创新服务方式主要是要将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变成主动式服务, 在开展图书借阅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知识调研服务、用户辅导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 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读者的主动性。

3 结语

在本文中我们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 认识到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是以图书馆馆员以及师生读者这两个方面的“人”作为管理工作基本的。而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 就要紧紧围绕馆员和读者这两个“人”的中心, 通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 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完善管理制度, 积极采取管理措施来充分满足图书馆员和师生读者的需求, 最终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

参考文献

[1]刘凤华, 李亚青.试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商洛学院学报, 2006, 20 (3) :116-117.

上一篇:马上体下一篇:超大型浮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