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型社会

2024-05-30

循环型社会(通用12篇)

循环型社会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国际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国际责任。目前我国正深入地进行着产业改革,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经济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的纲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建设的根本方向。但现阶段从各种媒体报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企业没有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不仅造成了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更自食其果,导致企业最终破产。我们知道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经济系统并使其具有活力的细胞。”如何发挥循环型企业优势,建立循环型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共赢模式是现阶段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其不仅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因子,更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立身、发展的根本要求。

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及循环型企业的产生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产品质量问题、不正当竞争问题、排污等环境违法问题、劳资问题、浪费资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关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比如太湖水污染、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奇虎360与腾讯纷争事件以及“染色馒头”事件等等,让公众应接不暇,并造成严重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十七大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让全社会将焦点集中在了要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企业的社会责任逐步形成了新型的企业文化。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循环型企业应运而生。所谓循环型企业是“单个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在生产过程中,在企业内部建立生态产业链,通过工艺流程或生产技术的改进,将废弃物或废旧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与利用,实施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赢’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型企业的勃兴是我国充分认识到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隐患,逐步完善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表现。现阶段增加企业自身的经济理性与有效的社会监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循环型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共赢模式的优势与必要性

2.1 循环型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共赢模式的自身优势

从循环型企业的自身特征入手,循环型企业在观念特征上:倡导绿色导向,建设循环型文化,宣扬环保意识;关系特征上:注重挖掘关系资源,增强合作意识,优化各种关系,积累社会资本;会计特征上:绿色核算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纳入了产品的成本;效益特征上: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导向,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管理特征上: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贯彻“3R”原则。根据循环型企业的自身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循环型企业的立身之本就是基于承担其社会责任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无论从发展理念上还是生产、营销过程中都显示了循环型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共赢模式的自身优势。

2.2 循环型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共赢模式的必要性

就社会而言,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经济系统的活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这一基本经济体。同样循环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整个社会。首先,循环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接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自觉参与公平竞争,维护企业的信誉,净化市场秩序都是企业保证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次,循环型企业利益的实现也必须建立社会责任共赢模式,只有做好了企业的口碑才会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只有真正地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向消费者提高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商品与服务,把售后服务做实,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只有尊重员工,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方式,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最大化地发挥人才软实力。

3 循环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

乔治·斯蒂纳和约翰·斯蒂纳曾指出:“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社会契约性关系,如果企业与组织得不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就很难长期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事实也证明了这个道理,能否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能否保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是企业能否在经营与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循环型企业生存发展与社会责任是一种双赢战略,是企业打造竞争力优势的重要途径。

3.1 社会责任与循环型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常常有一个误区,那就要认为企业承担的是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是负担,因此企业并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甚至还跌破了企业应有的道德底线。以“三鹿”毒奶粉事件为例,黑心毒奶粉并没有因为成本的所谓“节约”而推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反而使得企业遭受破产。社会责任的缺失,对道德底线的漠视,对企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循环型企业本身建立在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上。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循环型企业责无旁贷。可能从短期来看我国企业传统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低成本,而低成本是由廉价劳动力、不完善的工作环境、丰富的资源所构成的。强调循环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能会短期内使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影响资本积累等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市场上竞争力;但长远来看,政策环境上国家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严把市场准入关,“三高”企业传统发展模式面临国家政策的严厉限制,其发展没有出路。企业竞争后劲力上,循环型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能赢得政府支持,政策扶持,协调各种资源的应用,积累社会资本,同时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赢得更多、更持久的市场占有率,最终保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力。

3.2 社会责任与循环型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构建

循环型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构建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企业对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与合理担当。首先,从人力资源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循环型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关键要看企业的运营,即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受人尊敬的企业,具体来说这种企业是对社会、对员工负责的企业,有良好的口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其次,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两方面来看,企业对员工具有责任感,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真正尊重、信任员工才能使得员工以企业为中心,发挥最大的生产积极性、能动性。循环型企业文化应是诚信的、积极向上的、具有责任心和凝聚力、影响力的文化。循环型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仅是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认同,更是自身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表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无形的财富,它带来的是消费者的青睐以及相对稳定的市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向公众传达了积极及可长期信赖的讯息,赢得了公众的关注,使得公众对企业的价值观和发展前景抱有积极的认同和期待,对于企业竞争力来说是积极的。

4 建立循环型企业与社会责任共赢模式的建议

循环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撇开社会谈企业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为循环型企业提供的是发展空间与机遇,同样企业的发展也使它有更大的能力来履行和承担社会的责任,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循环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统一的,是相互促进的,是共赢的。如何建立循环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共赢模式,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其一,循环型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坚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增强企业自律精神,从企业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协调发展入手,组建合理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其二,正确面对政府或者其他公众的监督。当前缺失社会责任企业的曝光目的不是让其他企业噤若寒蝉,而是要促进企业自查、自醒。其三,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既要争朝夕又要图长久可持续发展。其四,建立循环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把相关数据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当然建立循环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共赢模式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及时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社会责任标准,强化对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激励等,只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把循环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共赢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实践证明了企业在发展中对社会责任漠视及缺失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得不偿失。只有实现循环型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共赢,使企业的发展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企业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与支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睿.现代企业管理学[M].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8 (09) .

[2]陈文晖, 马胜杰, 姚晓艳.中国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03) .

[3][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著, 张志强等译.企业、政府与社会[M].华夏出版社, 2003.

循环型社会 篇2

内容摘要: 我国至今,以往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发展动力。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我党倡导的发展观。它的提出,为我们解决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措施和。

关 键 词:循环经济资源 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环境压力和维护环境安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是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和现实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本质和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人、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的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和能源更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为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有力举措。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行为准则。1,减量化原则(reduce)。

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此外,减量化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奢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2,再使用原则(reuse)。

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抑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3,再循环原则(recycle)。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生产同一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侵入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非常来生。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使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来生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

〈二〉循环是有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的需要。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严重缺乏,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越来越突出。200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7.7%的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地面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城市河段、沿海河口地区及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废弃物排放量3186万吨,其中近200万吨危险废弃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提出了讲究人与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至今仍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酸雨、赤潮、沙暴……使人们惊愕;猪肉里的四环素、蔬菜里残余的农药、被严重污染的水源……使人们感慨。在人们惊愕、感慨之余,我们又会想到了什么呢?假如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审视这些现象,问题就不难得出结

论。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众多实惠,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人们的物欲膨胀----就是片面地强调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忘记了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错误地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只有树立“人类珍惜和尊重大自然,大自然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这样的新观念,我们人类才能更好的、顺利的发展。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我们不难得到有益的启发。它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顺应,并主张因自然而成人事,以人事而和自然。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富民”、“惠民”,但要取财有道,合乎自然。这种在具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论。《国语》中就记述了“夏之月川泽不入网略”的制度。《管子·地数》则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对砍、烧、猎、捕行为的四时之禁。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则在其《王制》中阐发了保护自然和生态的思想:“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悦。”

其次,国家领导层的高度关注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在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我国参与并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7月16日,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提出,在社会主义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此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和会议中多次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也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被写入各级的规划和计划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加快了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进度,制定、修改了一系列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大力推行了清洁生产,努力实现环保与发展经济的“双赢”。目前,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框架体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逐步走上了法治化、制度化和化的轨道。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持续的努力。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发展循环经济 建构和谐社会 篇3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国外学者Kenneth Boulding、Herman Daily、Carl Folke及AnnMari Jansson等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也很多,但目前很少有人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加以完整的论证。循环经济的研究离不开经济学的范畴。我国学者吴季松在论及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中提到了经济系统控制论,在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提到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学的关系;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对循环经济做了有意义的经济论述;中国人民大学的曹葵、牛桓云还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一方面,经济学因研究人类行为而被划为社会科学,另一方面,经济学研究财富和生产关系就不能不涉及数量关系,因而它又兼具了某些自然科学的特性,但经济学的这种数量关系不似天体运动和分子结构这种数量关系的单纯,还掺杂了人间的私利和争斗在其间。其实经济学最直白的道理就是教人如何占便宜,自己便宜的同时,也让对方便宜。这就是谋求“双赢”的理念。而从理论上证明“双赢”及其实现条件,是由经济学完成的。

如果没有与循环经济这一理念相适应的经济学基础,就必然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一个致命缺陷。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系统的、自成体系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势必导致循环经济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和对未来空泛的政策分析与预测研究上,更严重的是,往往由于缺乏经济学基础将使得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找不到相应的经济学落脚点、立足点和出发点,最终导致循环经济只是一种理念,使其与人类行为(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不可避免地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循环经济的研究在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上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分离和难以整合。纵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会伴随着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任何发展模式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配置模式和人类相互间利益模式与之相对应。

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产品循环运动、货币循环运动和由此合成的经济循环运动。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石。从理论渊源上看,最早系统分析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循环与利润率变化时指出: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即所谓生产排泄物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是生产条件节约的一个途径。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循环经济”一词,但他的一系列分析中透视着“循环经济”的内涵。他是从节约资源从而节约资本和提高利润率的角度来认识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关键就在一个字——“和”。什么叫“和”?和而不同,首先是“不同”,我们要尊重现代的一切的不同——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模式。这些一系列的不同,正是社会进步的显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把这一系列的不同凝聚起来。这种凝聚和协调,不是抹煞各自不同,而是各见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次,“和”体现在多方合作。这多方里面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还包括个人,千万不要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和谐社会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责任。

2.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两年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2005年的早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召开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研讨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在规划纲要定稿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之一。这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一项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事业。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是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大、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重要原因。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关键。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3.“和谐”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层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变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发展两者应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新观念,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充分强调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能发展生产力。

4.构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发达国家及历史的经验看,实现循环经济的环境经济手段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通常称之为庇古手段;另一类侧重于“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此称之为科斯手段。这两类手段的共同特点都是使环境问题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并为实现环境目标必须付费(税收或内部化交易费用)。

循环型社会 篇4

关键词: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是人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们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 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们身心健康受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 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矛盾的战略选择

国外学者计算过, 如果中国按照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完成工业化过程, 需要1.2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 也就是说不可能实现工业化;而如果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采取强化节能措施, 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 到2020年, 能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4]所以说, 发展循环经济, 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资源使用率, 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 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污染, 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

由于多年来片面地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已经严重影响了未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水土流失、水位低枯、沙漠化扩大和湿地资源萎缩等现象, 导致土地资源面临风险。要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 扭转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就必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保证资源的环境安全。

(三) 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 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环境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 将成为未来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趋势。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技术标准的“清洁产品”, 减少绿色贸易壁垒障碍,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二、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主观认识不足, 企业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5]

在观念认识方面, 主要是一些地方、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错误地认为循环经济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概念, 且有一种对循环经济概念化和任意夸大其作用的倾向:武断地认为循环经济“可解决一切资源环境问题”;而由于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的宣传, 公众对循环经济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例如, 虽然垃圾分放的设施已经在很多城市中普及, 但是随意投放垃圾的现象仍随处可见。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也不高, 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

(二) 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制度有待完善

1. 法律方面。在立法内容、立法理念、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上还具有一些问题, 可操作性不够强。

2.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价格体系, 税收体系, 财政金融规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仍服务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和政策, 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 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力度不够

循环经济推崇发展清洁生产, 这一创新的生产方式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我国正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相应的技术储备不足, 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 在循环经济管理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

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 致使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严重缺位。

三、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

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首先要更新发展观念, 注意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片面追求GDP增长, 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倾向。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经济总量的提高, 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 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发展, 还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

企业在保护环境中所应有的职责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 因此, 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 使用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 防治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发对环境无害的产品,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 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所以我们应加强舆论宣传, 引导居民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 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循环经济, 在生产中为发展循环经济贡献才智和力量, 在生活中优先使用和采购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 为这些产品培养稳定的市场。

(二) 构筑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基础

由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它的理念。因而, 在循环经济理念还没有完全被大部分企业和居民所认识和接受的阶段, 政府应该在推广循环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加强包括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在内的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来对发展循环经济加以引导;政府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行政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用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调控社会各个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 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 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循环经济, 要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 依靠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支撑力度。我们要通过重视和引进科技人才、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来大力发展绿色技术,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构建起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要以技术创新带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以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革新, 使企业真正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生产。

(四) 积极参与国际循环经济交流, 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

通过引进国外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 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来循序渐进的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朱仕祥.浅析循环经济的涵义及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 2010, 19 (增刊) :49-50.

[2]胡术阁.黑龙江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3]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 (2) :14.

[4]胡术阁.黑龙江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5]龚秀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国际经验借鉴[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1) :70-72.

循环型社会 篇5

[摘要]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社会发展的核心,建立环境友好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本文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环境友好社会的必要性,同时就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友好社会 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日趋短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我国面临的环境生态和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在发展基础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最严格的环境管理、最经济的环境保护手段、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转型,而循环经济是发展环境友好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相和谐,就是要解决资源结构性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的提出,就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

一、构建环境友好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条件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

而环境友好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社会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环境,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笔者拟就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意义、措施以及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分析。

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 进一步为人与人环境利益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所左右,是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模式与制度的产物。因此,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和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可以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 从单一性、分散性向整体性和复杂性扩展的综合性问题。

二、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这种发展模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即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此,要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材料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突出加强节能节水,全面推广节能、节水产品,扩大中水回用,限制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发展;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监管,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造纸、钢铁、建材等行业的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机电、轻纺、汽车及包装等行业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三、实现我国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发展的几个重要举措

1.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各方面包括政府、企业、公众转变观念,这是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

2.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宏观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

由于循环经济发展首先一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即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公益效益为目标。因此,没有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强力干预,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能有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

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政府推动阶段,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仍然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减免税或价格政策等措施,使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实现内外部效益的统一。

5.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若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6.建立资源和环境的评价体系。

总之,环境友好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晶莹: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62~67

[2]罗莉:循环经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众说.(2):11~12

[3]鱼凤玲: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思考.资源与环境.2006(7):35~36

循环型社会 篇6

1. 三钢自备电厂取得的经济效益分析

1.1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自产发电量已占到外购电量的45%,按每度电的售价0.608元计算,1-7月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近20000万元。随着自备电厂的管理水平及各项技术指标的不断完善,自发电量将不断上升,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也会显著提高。

1.2用电成本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外购电的平均成本为0.5573元/度,从上表看出,随着最新技术使用,自发电成本不断降低,仅此一项就减少用电成本支出约7000万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目前三钢仍将进一步采用最新技术,进行技术革新,深挖内潜,提高自发电量,降低发电成本。

1.3投资收益率分析

热电站2台1.5万KW发电机组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价值5000万元,是由三钢钢联电力发展公司作为投资方,三钢集团以财产租赁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热电站年销售利润约为1600万元。4#高炉TRT设备由三钢自行购入,电机额定容量为6000KW,工程投资2496万元,年销售利润约为1100万元,随后相继建成5#、6#、7#TRT; STRT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是三钢炼铁综合生产能力改造项目的重点配套工程,相对于独立的高炉煤气透平发电机组(TRT)和汽轮发电机组,STRT发电机组减少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一套润滑调节油系统、一套发配电系统,还减少了厂房用地和运行人工成本,每年按并网电量10000万千瓦时和每千瓦时0.6元计算,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投资收益率均十分可观,短期内就能将投资成本收回。STRT投运后,大幅提高了二次能源的利用率,对提高三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使三钢节能减排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4税务成本分析

为更好地鼓励企业综合利用资源,来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就相关问题做了后续的规定。

2. 三钢自备电厂产生的社会效益

三钢自备电厂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三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大量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给三钢环境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若处理不好,对三明市原本就不理想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无疑是雪上加霜!三钢过去是“资源——产品——废物”单一发展的经济模式,将富余的煤气放散到空中,即造成能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在TRT建成前,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压煤气是通过减压阀强制节流和形成噪声变成低压煤气后送往低压管网供用户使用。如今三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富余煤气、各分厂的蒸汽、高炉余压余热发电,从源头削减一次能源的使用消耗,最大限度提高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热电站的锅炉使用的燃料全部是煤气,锅炉作为煤气平衡调峰,煤气多时,锅炉多烧富余煤气多发电,煤气少时减烧煤气少发电,为三钢实现煤气零放散的目标提供条件;TRT装置更是不消耗燃料、无污染的最经济的发电设备,在发电机组运转时,不改变高炉煤气的化学性质,也不影响原有煤气用户的正常使用,却可以回收原减压阀组白白损失的压力能和热能,有效解决减压阀组减压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和管道振动,是一项收效十分显著的节能和环保装置。由于主要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监控,电厂职工的工作环境很好,提高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体现了三钢“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同时也为三明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3. 三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途径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三钢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循环经济理念中的三个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投入新的节能环保设备。已基本实现了钢渣、含铁尘泥、转炉煤气、高炉煤气、高炉冲渣水、冷却水闭路循环。热电站将排放出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通过发电循环利用;将炼钢、中板、烧结等蒸汽发电; TRT利用高炉煤气的余压、余热再使用发电; STRT将高炉炉顶煤气余压余热、烧结余热蒸汽联合回收发电。都是循环经济三原则的具体体现。要使综合效益更上一层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应进一步在以下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加强科学管理,重视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应组织管理层和公司员工学习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认识循环经济对企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环境责任其实包含在社会责任之中,从长远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紧密相关的,社会效益往往是企业长远利益和更大利益所在的意识。国企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国企的老板是国家、是政府、是人民。没有良好的环境,任何产品的消费都是低质低效的; 没有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别说是企业,人类的进步也难以为继。为促进环保事业及可持续发展,三钢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保的承诺。

循环型社会 篇7

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上的新经济形态。它倡导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特征的环境友好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种“资源开采—生产—消费—资源再利用”的物质循环过程, 使得资源在开发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

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象, 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 由于上述三大现象, 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 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因此在日益巨大的资源需求和严峻的环境压力面前, 我们只能从发展循环经济中寻找出路。必须对资源进行节约和综合利用、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利用、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 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很多地区的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 有些地区甚至相当严重;由于传统无序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得老的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 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我们在面对环境污染时, 往往是出了问题才去补救, 没有“未雨绸缪”, 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 而循环经济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例如2003年我国SO2排放量为2159万吨, 如果能源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可使SO2的排放量减少400万吨。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强, 是不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消耗大量资金和资源的过程中也降低了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技术的限制, 传统的技术也要消耗大量资源, 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地增加了地球的负担, 进而使环境治理方面的费用大幅上涨, 无形中也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既要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提高人民收入,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民健康, 就必须: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消耗量;显著减少污染排放总量, 确保良好的环境。即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00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 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循环经济理论首先是对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补充, 对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 即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物质资源的循环和集约利用, 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其次, 循环经济为和谐社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我国后, 有关环境保护产业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 必须从法律和相关的政策入手, 依据和谐社会的目标确定哪些是需要“禁止的”和“鼓励的”。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进而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统一。

摘要: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上的,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的, 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发展观。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岭.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123-128[1]宋岭.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123-128

[2]季昆森.提高资源产出率深入推进循环经济[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 (12) :155-157[2]季昆森.提高资源产出率深入推进循环经济[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 (12) :155-157

[3]王璐, 任福全, 李金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7 (4) :180-181[3]王璐, 任福全, 李金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7 (4) :180-181

[4]杨赵宾.循环经济发展与政府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 2009[4]杨赵宾.循环经济发展与政府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 2009

[5]蔡建新.循环经济引领中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0, (11) :103-107[5]蔡建新.循环经济引领中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0, (11) :103-107

[6]胡世清.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 2006[6]胡世清.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循环型社会 篇8

近年来,沙钢围绕“打造精品基地,建设绿色钢城”战略目标,坚持将深化节能减排、资源深度利用、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同步资金投入、同步全面推进、同步高效运转,率先将钢铁制造流程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直线型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圆周循环型,使钢铁企业既是钢铁产品的制造者,又是清洁能源的转换者和社会废弃物的耗用者,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实施清洁生产、深化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沙钢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与保护社会环境携手共进。为充分回收利用电炉炼钢、烧结等外排废气中的余热,沙钢近年来先后投资近3亿元,新建三座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五套烧结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使年回收蒸汽总量达到367万t,绝大部分循环利用于热电厂发电、转炉真空炉、焦化、烧结配料、高炉喷煤、制氧等生产流程和厂区空调采热。

为进一步充分利用蒸汽的热能,实现与社会和周边企业资源共享,共建生态文明,沙钢以回收的余热蒸汽为资源,成立专业供热公司,投资4 000多万元建设40 km长的蒸汽管网,实现向包括周边张家港浦项不锈钢公司、爱丽塑料制品公司、张家港淀粉厂等大型企业以及张家港锦丰地区的宾馆酒店的社会化供应。

沙钢不断开拓余热蒸汽的销售渠道,2013年新增蒸汽用户8家,到2014年初共有55家社会企业使用沙钢高品质余热蒸汽。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沙钢外供蒸汽31.2万t,较2012年猛增10万t,不仅为沙钢创造新的循环经济效益,由此已经关停当地社会上大小燃煤锅炉30多座,每年减少社会用煤约6万t,减排SO21 440 t、CO2 10.7万t,产生了显著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联动效应。

循环型社会 篇9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结果的认证与报告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进入21世纪来的热点之一,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创新问题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社会责任会计的创新应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以有效发挥其核算与考核指标体系对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以及对外公开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基础性作用。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国际社会开始积极倡导以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并将强力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和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等机构开始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发展价值;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和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等开始采取多种方式推行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的认证工作,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按要求向公众与认证机构提供标准化的报告;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ntergovernmengt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ISAR)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等也积极倡导进行与资源、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核算相关的会计问题研究,并曾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性规范,如ISAR就已经推出《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和财务报告》和《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标准化的方法》等参照规范;《财富》和《福布斯》等国际著名财经杂志,近年来在进行企业影响力的国际排名时,也均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列为其考虑的重要标准之内,可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证与报告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进入21世纪来的研究热点(许家林,2008)。尽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已经是长期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在其评价机制与评价标准上,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要求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基于其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理念,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体系创新,以形成相应的理论、方法、指标、核算、报告、考核与规范体系,并成为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并发布标准化、规范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层面工作,也具会计基础理论创新价值和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做初步分析与讨论。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确立: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到循环经济理念的内在要求

近三百年来,人类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以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及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对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并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和掠夺式生产扩张造成的生存环境严重破坏与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使人们开始日益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念。自20世纪20年代提出至今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观念,则是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陈宏辉、贾生华,2003,沈洪涛、沈艺峰,2007):

第一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形成时期。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以后,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若分析其经济行为的惟一动机,就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这种利益驱动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繁荣,但是却普遍忽视了社会及公众效益,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消费者的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企业雇员的安全和健康更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相当明显的负面效应。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企业界和理论界正式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美国的社会公众开始逐渐抱怨和谴责工商企业的种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的掠夺式经营行为,要求企业不仅要致力于物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更应当注重社会责任和主动承担必要的社会义务,协调好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并以此来测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一般公众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地防止消极因素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经济责任理论便应运而生。1923年,约翰·莫里斯·克拉克在《管理成本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导论》中,就曾详尽地阐述了“社会成本簿记”与“社会价值”问题。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把其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对社区利益的影响应当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而高于企业自身的利益。此后,经过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塔法·A·贝利(Adolf A.Berle)与哈佛大学的E.M.多德(E.Merrick Dodd)等企业管理学界和企业道德学界学者的努力,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更加明晰。此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H·科斯(Ronald H.Coase)所提出的社会成本理论,也为社会责任观念的形成与指标的确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化期。20世纪50年代,霍华德·R.博文(Howard R.Bowen)明确地表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指出如果企业在决策中有着广泛的社会目标,那么其经营行为就会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利益,这即要求商业人士所负有的社会义务在于,他在执行政策、制定决策并采取行动时,要与整个社会的目标和价值相一致。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时代的到来。

第三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散期。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赋予了更为清晰的内涵,明确其范围应当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责任。与此同时,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点之上,还衍生出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表现等其他更具管理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适应范围更为广泛。特别是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列为当时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问题后,这一观念更是得到了重大的发展。

1987年2月,在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通过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以“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1994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19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提出了“全球契约”计划,旨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公民意识,从而使企业界参与应对全球化的各项挑战,这初步实现了在企业社会责任层面上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正缘于此,社会责任国际(SAI)在2001年发表的SA8000标准(修订版)中,就将企业社会责任分解为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两个层面,明确指出前者包括人员管理、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与场所、适应变化的能力、强化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管理等因素,后者则包括对所在社区、商业伙伴、供应商和消费者、人权及对全球资源保护的关心,以及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等。可见,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可持续发展观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一种必然选择,其基本观念影响也已经开始向微观层面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领域延伸。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已经开始强力倡导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并欲通过各种方式将其与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以及对其绩效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200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2005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2007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8月,正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的《循环经济法(草案)》,提交给十届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初审,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坚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8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指出,企业应当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而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从上可见,循环经济理念的形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的一种创新思维,它不仅给企业的生产组织过程与经营管理理念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而且也给其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和标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扩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现代经济有效运行的客现需要

现代经济环境下,整个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一种“公司的世界”。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倡导循环经济理念的过程中,企业居于特殊的位置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基本细胞,其在创造社会财富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也在直接和间接地消耗乃至于浪费资源并对环境造成损害。因此,它必须承担作为企业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经营活动中绝不应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应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陈清泰,2005)。企业作为基本经济单位,只有树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观念,才能确保社会这个“机体”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不到保障,企业的利益最终也会受到损害。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认真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也成为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新潮流。因此,是否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

正缘于此,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了促使我国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国际社会对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SA8000的广泛认同并已在世界贸易中充分使用的现实,于2007年12月29日专门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对其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所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能够认真履行好社会责任,以使企业发展能够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为了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意见”特别要求企业应当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并应当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公众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或建议,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由此可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且已经演化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考核要求。

社会责任会计:金面核算与准确披露企业履责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基础

现有经济环境下,企业按相关组织与机构的要求定期发布其社会责任报告并披露相关信息,是社会公众和相关机构了解与评价其履责情况的基本渠道。社会责任报告所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在形式上,除了需要披露诸如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等定性内容外,更多的应当是相关定量指标的披露。而其基础性定量指标的核算与提供,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系统的重要内容。

现代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为了计量和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与结果,就必须建立并不断创新社会责任会计系统,以充分发挥会计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建立并完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既是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Rezaee、Zabihollah,1998),也是近年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会计职业组织所关注的重要领域。如法国曾以法律形式要求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德国还要求说明企业对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程度,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C)1976年发布的《公司报告》鼓励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美国会计学会(AAA,1966)也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社会责任活动业绩等信息。

但目前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与实践,尚未形成完善、严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而且所呈现出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是,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两类主体呈两条线运动的状态,即:有关会计职业组织(如AAA、ISAR和IASB等)所发布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规范较多是从企业财务报告如何对信息使用者产生决策价值的角度,来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方法与报告体系,故较注重财务角度的经济效益指标考核;而其他相关经济组织(如ISO和SAI等)则较多注重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责任报告与评价标准问题,故较注重社会效益角度的数量经济指标及其他指标考核。如何把两者的观念适当统一到社会责任会计的形成源流——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循环经济理念上,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全面、连续、系统而综合的优势,创新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并设计相应的核算指标与方法系统,使其核算过程与报告结果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基础与信息源,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应尽快实现从理论探讨转向提供相关信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渡的需要。

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以及相关考核指标的有效披露,也确实需要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作基础。目前考核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人力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社区贡献等诸多内容,还没有形成较为切合实际且有一定权威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信息生成系统,若不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体系,也难以提供有效的指标。例如,在国资委发布的“意见”中,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初步界定在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八个方面。在上述范围内究竟应当提供哪些相对具体的指标必须适当明确,以便社会公众监督与有关部门考核。否则,就容易使企业按“意见”要求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变成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语言,最终演化成各自强调特色而无法横向比较的一种文字游戏。再者,我国经济要融入现行国际经济循环体系中,我国企业要对外投资或开展对外贸易,就需要将我们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及相关指标与SAI发布的SA8000标准以及ISO的相关标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可将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并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发布标准化的社会责任报告统一起来。而上述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尚未真正起步。

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创新: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相关职能部门也曾开始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此前并未系统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曾在1982年发布的国有企业考核指标中,设计有每万元产值消耗的能源和降低率等指标,但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所指出的八个财务考核指标中,并没有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指标。财政部在此后有关文件中,开始陆续增设相关财务经济指标,以考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1995年发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增设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1999年发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中设有“行业或区域影响力”;2002年发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中增设“综合社会贡献”等。近年来,一些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也积极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程,如商务部已从贸易环节入手,积极引导更多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专门颁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建议上市公司发布其社会责任报告,当年在该所上市交易的公司有20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2006年3月,作为国家龙头企业之一的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我国中央企业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2007年,先后有11家中央企业发布了200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2007年底,国资委专门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由此可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并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现实行动。

创新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基本目标与理论逻辑

(一)创新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基本目标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社会责任会计创新的目标可界定为: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厘清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引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与创新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体系之间的理论关系,通过案例研究与实地访谈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及其会计体系的现状;提出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创新的内容与方法;提出有效运行社会责任会计体系以及提出相关指标相衔接的政策性建议,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二)创新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理论逻辑

从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倡导循环经济理论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创新问题,在其研究问题的切入视角及其所设计的研究内容上均具一定的创新性。因而其研究成果,可为现行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标准认证制度的推行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若能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结果有机结合,可以弥补目前在这一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上的诸多不足,同时也使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性。

循环型社会 篇10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个新要求指明了目的、内容和途径, 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指南。它对指导我们全面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生态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的持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等情况下,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态社会建设将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从根本上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 减轻农业环境压力, 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民自身素质, 增强中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中国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 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1966年提出的, 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 我们认为,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是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倡导的是一种农业经济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应用最初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形态, 即“生态农业”模式, 如广泛应用的南方“猪—沼—果”和北方“四位一体”等生态农业模式[2]。

循环农业表现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 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 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级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3~4]。循环农业的目标最终体现为形成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 农业产业附加值提高, 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农民收入提高和生活得到改善, 农村社会稳定快速发展。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 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 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 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低一高”, 即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低、物质能量利用高。“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5]。

二、循环农业的基本模式

1. 优先发展畜牧业。农村地区应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 以

村为单位修建村级的畜牧饲养场, 农民入股共同兴建, 政府予以政策扶持, 农村信用社提供必要金额的贷款, 设立财务监管机构, 实行正规化管理模式, 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职业化培训,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关高校和科研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下乡给予技术指导。畜牧业的规划饲养既能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资源, 又能减少农业生产的废物产生, 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又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地肥料, 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还为农村清洁能源的生产提供了原料。

2.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发展畜牧业需要饲料, 也要对畜牧产品进一步加工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根据农产品的生产环节, 发展相关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深加工业, 一来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业链条, 同时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可以增加农村商品流通和餐饮业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 将保证初级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还能将产业附加值留在农村。通过农产品加工业, 还可以增加农民的合作, 建立新的有效的组织, 将农村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起来。

3. 发展清洁能源。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 这既不卫生, 又污染环境, 而且资源利用率极低。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补贴, 为农民提供修建沼气池的部分资金和技术, 统筹规划, 将沼气池普及开来, 使养殖场的粪便, 田地里的秸秆变废为宝[3~4]。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做饭;沼气池发酵所产生余热可用于取暖;发酵完全的粪便可以撒入田间, 改良土壤, 节省化肥施用量, 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

4. 生产绿色农产品。

应鼓励农民在农闲时间种植经济作物以提高农民收入。如在适当土壤条件下进行蔬菜大棚建设, 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废液, 牧业的有机肥生产绿色蔬菜, 这样就可以进行春秋, 甚至冬天的蔬菜种植及销售, 既为当地农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蔬菜供应, 又使农民增加了收入[6~7]。另外, 还应有效利用土地, 大力种植药材、经济木材等。

三、循环农业在农村生态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循环农业在农村生态社会建设中具有全方位的价值。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外, 还能给社会、环境带来良好的效益。

1. 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

循环农业系统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大系统, 它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生物物质生产过程。所谓“自然”再生产过程, 是指种植业、养殖业与海洋渔业等, 实质上都是生物体的自身再生产过程, 不仅受自身固有的遗传规律支配, 还受光、热、水、土、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即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经济再生产过程, 是指农业生产是按照人类经济目的进行的, 投入和产出, 受到经济和技术等多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即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人类从事农业生产, 就是利用并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再通过动物饲养, 以提高营养价值, 使农业生态系统为社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农产品。同时, 人类运用经济杠杆和科学技术来提高和保护自然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其经济价值。现以南方和北方典型的生态模式为例分析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如典型的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2], 它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 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 围绕主导产业, 因地制宜开展“三沼 (沼气、沼渣、沼液) ”综合利用, 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农产品质量。具体地说, 就是户建1口沼气池, 人均出栏两头猪, 人均种好0.067hm2 (1亩) 果, 被俗称为“121”工程。利用人畜粪便下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 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 从而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如典型的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2], 它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 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 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 以沼渣、沼液为肥源, 实现种植业 (蔬菜) 、养殖业 (猪、鸡) 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综合效益也很明显。具体地说, 温室为沼气池、猪禽、蔬菜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 猪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猪的呼吸和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CO2气肥, 可使果菜类增产20%, 叶菜类增产30%。蔬菜生产又为猪提供氧气。同时, 猪粪尿入沼池, 产生沼肥, 为蔬菜提供高效无害有机肥。在一块土地上, 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 建立起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较长、能流物流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 基本上达到了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

2. 循环农业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发展的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实现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 一方面循环农业中的产物, 如沼气, 给农民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 如此一来, 可以减轻社会的供能压力, 使得社会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能源匮乏而急于求成的开采能源, 节约了社会资金成本和劳动成本等;如畜牧、绿色蔬菜、经济作物等, 不仅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生活需要, 而且能将剩余农产品提供于社会, 更为重要的是循环农业生产的大多为无公害的农产品, 符合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标准[2]。另一方面通过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 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农村仅需要部分劳动力从事生产, 而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总产值。如吉林省委省政府预计从2010年起利用三年时间,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巩固“吉林保安”、“吉林大姐”劳务品牌, 集中打造“吉林技工”劳务品牌。着力提升外派劳务的规模和质量。加强对外派劳务企业和派出人员的政策服务和规范管理, 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2010年全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万人, 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满足社会企业的生产用工所需, 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3. 循环农业的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是区别于劳动价值的一种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因而不具有价值, 对它们的使用无须付费。而如今,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为严重问题, 环境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维护环境需要支付大量环境费用, 因而提出“生态价值”的问题。它要求承认清洁的空气、干净的天然水, 肥沃的土地等具有价值, 天然森林和其他资源具有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 它是“自然—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

循环农业, 简单地说, 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 (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 。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 当年的经济效益, 而是追求三个效益 (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的高度统一, 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8]。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 它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循环农业建设, 一方面, 注重总结与推广中国传统农业中适于循环农业的经验和做法, 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修建水平横田、垂直化的种植养殖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 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循环农业新技术[9], 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 另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沼气池的修建、残叶残杆的合理利用等等, 既节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费用, 又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创造了生态价值。

4. 循环农业的文化价值。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循环农业的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实施, 一方面使得农民更注重现代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从而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另外, 循环农业也可称为生态农业, 它的一个宗旨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前在农村地区先后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 如环保宣传、文艺演出、干部下乡指导、科普知识讲解、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等, 以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 从而使农民更加积极的从事生产生活。

四、循环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

1. 大力倡导农业生态文明, 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首先, 政府政策的扶持, 给予循环农业经

济方面的一些补助或优惠, 从而促使农民自主的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10]。如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大力倡导农业生态文明, 建立有计划的长期坚持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机制,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其次, 加强农民基本的素质教育以及中小学环保生态意识教育, 使环保的观念根深蒂固[11]。最后, 对农民进行生态意识培训, 同时规划村容, 对农民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等做出合理的改善, 使之更加整洁, 适宜居住的同时加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既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又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加强科技创新。

在循环农业中利用先进的技术, 如重点以农业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尤其加大对实用的关键技术创新的投入, 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9]。

3. 遵循循环农业的“3R”原则, 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 逐步建立起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9]。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 向农民支付一定费用回收秸秆及人畜粪便等, 制成有机肥料、饲料再出售给农民使用。有了经济利益的刺激, 农户就不会随意浪费秸秆, 农村人畜粪便的污染就会大量减少。秸秆还可以加工作为畜禽饲料的秸秆粉、秸秆工艺品编织、秸秆造纸等等。

4. 加强循环农业经济法制化建设, 注重循环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9]。

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法规和法律等, 如建立健全农药、化肥、农用物资、种子的标准体系, 从源头上防治农残物引发的农村环境污染, 以及外来物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法律法规体系, 如农村土地、农业灌溉设施、环境治理设施等的产权法律法规。另外, 应注重培养运用各种实用技术的人才, 只有搞好循环经济的人才队伍, 才能全面落实循环农业的实施。

摘要:农村生态社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来研究农村问题的思路,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深化,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农村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有其经济价值又有社会价值, 既有深刻的生态价值还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采取全新的技术手段, 遵循“3R”原则, 培养全面的人才将成为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村生态社会,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谷曼.中国循环农业的实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2) .

[3]章政, 等.上海市农业经济循环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4) :63-65.

[4]吕爱清, 等.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6) .

[5]尹昌斌, 等.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6) .

[6]江彦博, 等.循环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N].农民日报, 2008.

[7]刘炜, 陈景新, 张建军.循环型社会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求实, 2006, (Z2) .

[8]赵平, 等.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社会经济价值分析[J].生态学杂志, 2005, (1) :75-78.

[9]方杰, 等.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绿色经济, 2009, (2) .

[10]姜欣.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报刊, 2008, (2) .

循环型社会 篇11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循环设计 可持续设计

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极其特殊的生态问题,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方面的现象日益凸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以及人居环境的发展。为了改善现状,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看似成熟实则孱弱的设计理论,强调透过表象层次化的思维方式,从深层次去挖掘,试图寻找设计学科与可持续发展上的理论与实际联系。产品生态循环的再设计就是设计师在“人-社会-环境”这一系统中的探索,并迅速成为了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重要的设计方法之一和设计行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1 产品生态循环设计对于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1.1废弃产品的再利用-变废为宝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尽可能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形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那么循环再设计之于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何在呢?提倡产品生态循环再设计有助于缓解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这个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的今天,商家为了追逐其利益,不断加快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无疑这会造成大量实则功能优秀产品的淘汰,如果这种“有计划的废制止”让我们看到了消费市场的蒸蒸日上、生机勃勃,那么由大量被废弃产品所引发的的全球生态危机无不让人们感到局促不安,诚惶诚恐。且不谈废弃产品的再利用,即便是垃圾,那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所以说,对废弃产品的回收(recycle)和再利用(reuse)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设计的方法,再次利用“设计”来拯救那些被遗弃的产品,变废为宝,使它们在不违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也能促进消费的增长和市场的繁荣。

1.2降低产品制造的能源消耗

产品制造中往往会无止境地消耗大量的能源或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同样需要耗费很多资源,并在其丢弃之后需要漫长的降解期,产品在这期间对环境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让地球上十分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作品一产品一商品一用品一废品一回收品”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找到很多机会缺口进行循环再设计,以此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生态破坏,提倡产品生态循环再设计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仅要尽量减少产品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其零部件再利用或循环使用,注重材料的二次回收,并通过设计的改良或创新到达设计的可持续性。

2 产品循环再设计方法的思考

对丢弃的垃圾或是废弃产品的再利用也是以另一种形式拓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以此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虚耗和生态破坏,这也正响应了节约型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事实上有很多设计师都在不断努力尝试通过材料和资源的再利用、再设计,创造出了很多颇具创意和实用的、赋有情感化并能引起使用者高度共呜,给他们带来完美用户体验的产品。而探讨产品循环再设计的方法一直从未间断,一直是设计师努力奋斗的方向。本文也尝试思考了几种的产品循环再设计的方法。

2.1产品功能的循环再设计一产品第—功能的延伸

对于现代化、批量化、标准化的产品来说,它们由多个标准的零部件构成,而在这些产品不再正常发挥作用,即将被抛弃的同时,这些零部件也难逃被丢弃的厄运,事实上,这些零部件的功能仍然是完好的并能继续正常使用的。所谓的产品功能循环再设计就是在零部件的基础之上,设计师发挥其创造性,运用一些设计的法则和规律将这些部件恰到好处的巧妙处理一一或组合、或解构、或排列发展出有意味的形式,并形成生活中各式各样有用的物品。由此以来,通过产品的零部件的再利用和再设计不仅延长了产品的寿命,而且减少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并有可能创造出一定的市场价值。用户、市场、环境可以互相获利以及经济共赢。比如,当一卷卫生纸用完时,剩下的纸卷如果丢弃了,无疑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将这些废弃的纸卷收集起来,设计师再加以创意构思,完全可以组合成极富创意的小搁物架或笔筒等作品。

另一种产品功能的循环再设计体现为产品附属品的可持续设计:产品的附属品在不使用时就丧失了本身的功能,然而其物理寿命仍然存在,通过设计使其在第一功能结束后还有其他用处。设计师通过附属品的可持续设计,赋予产品延展功能,以此增加产品使用的循环长度,全方位地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比如,当我们购买一个MP3播放器的时候,随MP3的附属品包括耳机,充电器,数据线等等。然而,当这个播放器丧失功能时,这些附属品是否也就也被遗弃呢,显然这样的做法有悖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更不是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所以,此时强调产品附属品的可持续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2.2产品材料的循环再设计一产品到艺术品的转变

产品即使功能丧失了,然而构成它们的材料属性是不变的,金属还是金属,木材还是木材,塑料仍是塑料。对于一些材料是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的,这些材料回收之后,经过重新的加工仍然可以投入到产品的制造中,不会给环境带来影响;然而一些材料是不可再生或再生成本比较高的,比如陶瓷、塑料等,如果这些材料被遗弃之后,无疑会给生态平衡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们倡导产品材料的循环再设计,这也是环保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材料循环再设计鼓励设计师打破常规、大胆构思,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造型方法和规律将这些废弃材料重新利用,以此来创造出富有意义或传递一定社会价值的私人收藏品或公共艺术作品。比如,对于一些废弃的陶瓷材料,设计师通过颜色的使用和形态的大胆组合、重构,赋予这些废弃材料新的艺术含义,从而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循环长度,北京798艺术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趣味横生的形态和艺术感极强的公共雕塑作品,它们大多来自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再设计。

2.3产品文化的再设计一情感的再传递

一件使用了数十年的产品,即使不履行其使命,然而它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它已经在用户心理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因为这件产品带给用户的往往包括一些美好的回忆和用户体验。对于这些废弃的产品进行循环再设计就会重新为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更为亲密与持久的关系。设计师通过对废弃材料或旧物品进行再回收、再利用、再设计来创造出新的有意义的作品,这件作品同样承载着一定的情感价值与文化意义,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将会变得更加回味无穷,让文化得以不断传承、情感永续传递。具体来说,设计师可以通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切割、拼合、色彩的处理等表现方式,将废弃产品再生利用。一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的功能价值,另一方面维持了原有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紧密的情感关系。比如,一个老式钟表(如图一)在其不作为钟表使用时,它的钟表芯通过DIY可以制成一个优雅的首饰或配件。

3 信息科技与产品循环再设计

这是一个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涌现的信息技术、云服务等平台,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产品的的循环和再生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控制,借助社会大众的力量,使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大保障。在产品的循环再设计中,信息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互联网可以帮助人们实时感知废弃产品的行踪,进而帮助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相关产品的信息,并揭示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轨迹,以及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对废弃产品的循环再利用,越来越需要人们在参与式的动态过程中解决,基于人们高度参与的模式,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社会机构将加入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中,将赋予整个生态系统更多的关怀。互联技术以及智能化的普及成为人们处理废弃产品的重要平台。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特点,将数据整合分析以及信息可视化处理,通过虚拟和现实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对位,更有利于废弃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并由此达到节约型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结语

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能源虚耗,不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应该培养节约型设计理念并对现代设计教育进行反思总结。产品生态循环再设计与其说是一种设计方法,倒不如理解成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态的关^不与态度。循环再设计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升华,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态循环再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更多的人尤其那些设计工作者参与到循环再设计中,积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并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开放、积极、健康与活力。

循环型社会 篇12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特别是我国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工业发展阶段, 加上人口众多, 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社会整体对于发展经济的急迫感强烈。因此, 在其他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特征在我国显得尤其明显。必须要尽快改变这种线形发展模式的链条, 否则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 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而循环经济则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 呈现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 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我国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水污染、空气污染严重, 生活垃圾和噪声扰民突出, 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害严重。例如我国以煤、石油等为主的一次性能源消耗比重很大, 占比在80%以上, 同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煤炭资源的年开采量已经超过30亿吨, 据估计, 到2030年, 煤炭年需求量将超过50亿吨, 无论是资源蕴藏还是环境都无法承受。[1]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 植被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对排放碳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很差。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 我国在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就集中表现出来, 呈现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 进一步增强了污染治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 资源将难以为继, 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 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实践规律的总结。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要点是:首先,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理念。其次, 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再次, 发展是自然、社会、人文等全面协调的发展。而所有这些的重要思想的落实都依赖于循环经济的建立,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征。

2007年, 中央决定在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决定在中部区域的两湖地区进行两型社会的试验, 达到试验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目的。其中, 最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新型工业化的同时, 运用循环经济模式, 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产生活社会形态。

什么是完善的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 但在我国正在推进的两型社会试点目标中可以略见端倪。

整个试验目标是:两型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3个阶段来实现。近期阶段确定至2012年, 目标是基本形成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地方性规制体系, 基本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的机制和框架;推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以第二产业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 建成一批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工程, 资源生产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削减, 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在经济总量快速平稳增长扩张的同时, 能源和主要资源消耗总量至2012年基本维持在2007年水平;以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发展指标达到我国中部地区先进水平。中期阶段确定为2013年至2020年, 目标是建立完善的两型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 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两型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能源、资源生产率显著提高,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能源及资源生产率、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管理水平等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以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长期阶段确定为2021年至2030年, 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两型社会。[1]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两型社会的唯一途径

两型社会, 就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 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发展体系。其内涵是建立科学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3]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两型社会的唯一途径。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 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首先, 循环经济大大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 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发展经济的活动中, 人们超量开采自然资源, 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在现代生产活动中, 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资源在极大程度上都是开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而这些资源是地球母亲在长达数十亿年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 但按照现代人们的生产规模和生活方式, 将在几千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内将其消耗殆尽。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 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废物再生资源等原则, 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 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 最大限度地利用末端排放物。 同时, 也力求使得资源再生和资源消耗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比如, 能源利用则多采用水力资源和生物资源, 使碳排放和植被吸收、转化能力匹配等, 开发和使用替代能源, 节约使用对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 加大植被覆盖。

其次, 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传统工业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 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 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 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 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 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造成对经济社会、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 循环经济还延长了生产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发展。

再次, 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并形成有机联系。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 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目前, 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3个层面上将生产 (包括资源消耗) 和消费 (包括废物排放) 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 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 为实施全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 对于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型社会在资源节约和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上, 就是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指明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 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以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 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发展, 最终实现“最优生产, 最适消费, 最少废弃”。由此可见, 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唯一可靠途径。[4]

三、构筑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唯一可靠途径, 那么, 如何构筑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呢?

1.建立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涉及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3个单元, 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遵循的3个原则是系统性和层序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框定了指标体系设计的逻辑规则和结构层次与顺序;第二个原则是要求在设计指标体系中, 必须揭示循环经济运行的性质、特点、关系和内在运动规律, 以及在具体使用中能够简便、明确和可评价、可操作性等;第三个原则是在指标体系设计中, 要求既要把握循环经济现实运行规律与特点, 更要对其未来或长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掌握。

在循环经济指标的选取上不能过多过滥, 要求简明、精确和易于理解掌握。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指标体系设计中, 以下几种指标尤为重要。

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选取上, 应按照生态类指标、社会类指标和经济发展类指标的先后顺序, 即生态和环境优先、社会和谐次之, 经济发展虽然重要, 但在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中列为最后。对于生态类指标, 要将节能减排作为考核的重中之重, 如废气、废水、废渣等排放率。其次是将人均绿化面积和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投资比重等列入考核范围。对于社会类考察指标, 则重点考核污水处理率、废品回收利用率、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文明程度以及人居环境情况等, 当然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如公交系统等发育情况都可以列入社会类考核指标中。对于经济类考核指标, 应该摈弃重GDP、轻环境和资源消耗的传统思维模式, 应该将诸如地均GDP、单位产值能耗和资源消耗比率、人均耕地面积、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以及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指标选定后, 指标的标准化和权重的确定也十分重要, 必须科学设定。

2.以法制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法制 (包括法律和政府规章) 为主导, 杜绝人为作用和长官意志, 不能换一届政府班子就换一个思路, 使发展循环经济发生不必要的波动。最近, 国家已经正式通过颁布《循环经济法》,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基础, 但还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别是两型社会实验区的立法和配套的部门规章建设, 使原则更加细化和便于操作。系统的法律法规对于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实施非常重要。通过法律, 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通过规章, 使循环经济活动有章可循, 不因人而异。法制规范建设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措施, 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 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积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 扩大绿色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3.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政策、技术、人才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牵涉一方面要加大环境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可能牺牲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发展速度。在两型社会的试点或今后的推广中都将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达到两型社会建设的预期效果, 仅仅靠立法还不够, 需要给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和单位 (包括企业) 提供政策、技术支持,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方面的开发, 对于从事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和个人要从待遇上、社会地位上给予适当提高。

4.要树立社会参与意识, 形成全民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风气

循环经济是一项有相当社会深度和广度的浩大工程, 没有全体民众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唤醒人们环境和资源忧患意识, 将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转化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非常重要。一是扩大循环经济理论和实例的宣传;二是在基层如企业班组、居民自治组织中发展一批身体力行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与社会团体, 通过他们带动全民的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 它们是发展循环经济运行平台的一部分;但仅有保障体系是远远不够, 运行平台是物化的、有形的, 所以运行平台还有以下3个方面:

资金平台。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投入, 各级财政和企业都需要在节能减排和厉行节约上投入资金, 如1个年产20万吨的味精生产企业仅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就需要投入10亿元, 所以要采取财政拨一点、企业筹一点、社会聚一点、违法者罚一点、循环利用产品销售后留一点等措施持续扩大资金规模。

技术平台。要大力培养循环经济技术人才, 高校要增加循环经济方面的专业、企业要专门增加循环经济方面的部门和岗位、社会要加大循环经济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 同时, 媒体也要加大循环经济科普知识的普及力度。

管理平台。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促使人们自觉接受节约、生态的生活方式, 是对于高消费、高消耗生活方式的逆反, 所以管理平台的建设对于推定循环经济乃至两型社会的建设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确定专门机构、企业确定专门部门和岗位、社会要确定专门团体来负责这项工作。这些人员和机构构成了管理平台的要素, 各要素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从而提高管理的渗入度和覆盖度。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两型社会的理想境界是:生产生活的耗费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形成平衡;资源节约是人们的普遍意识;企业实现零排放;生产消耗与资源产成相匹配;末端排放物能充分利用并重新进入生产领域;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环境优雅, 空气新鲜、食物绿色、街道干净整齐、社会和谐、区域经济布局科学合理。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两型社会) 的唯一途径。建立完善两型社会的主要措施就是围绕末端治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化、转变等过程, 形成一套全面的控制机制, 包括法律机制、社会文化机制、科学技术等保障体系。

关键词:两型社会,和谐,生态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资源下一篇:CAD技术相关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