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精神(精选7篇)
常州精神 篇1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学校精心规划,努力探索和实践科学教育,弘扬科学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
立足课程,注重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开设选修课和活动课,成立兴趣小组,编写校本课程,如《机器人技术与设计》《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网络道德与文化》《物理、技术与生活》《化学应用进校园》等。建立课题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教育内容。
评估激励,加强硬件建设与理论研究。先后投入数百万元,配置科学特色项目专用教室,装备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活动室、电子制作室和航模制作室等。开展特色项目研究,省级课题《中学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创新实践的研究》被评为2013年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一等奖,教师有30多篇科学教育专题研究论文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或获奖。
以点带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览,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科普宣传周、科技文化节、科技夏令营、科技广播会、科技竞赛、机器人DIY社团、航模车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科学教育成效显著。形成电子、模型、机器人、计算机四大科学教育领域,学生参加国家、省和市的“金钥匙”科技竞赛、航空模型比赛、青少年电脑制作比赛、信息技术创新素质实践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每年有一百多人获奖。学校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科技创新先进学校、省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武进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常州精神 篇2
江苏常州人张惠言“开山采铜”, 顺应时代思潮, 创辟了常州词派。从张惠言开始至光绪二十二年间, 可考词集者多达二百八十三家之多, 多数词人都身处于社会动荡、民心浮动、危机四伏的清末年间, 洞晓清代中后期的社会矛盾与词风变化, 在创作上大多抒发沉郁顿挫、跌宕起伏的情感, 在理论上则强调“寄托比兴”的内容和方法, 因此可以说, 常州词派是因时势而起。而后周济成为继张惠言后常州词派发展脉络中的中坚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 庄棫、谭献、端木埰、蒋春霖等人继续推动着常州词派的发展。到晚清民初, 以“四大词人”为中心的常派第五代名家又再次确立了常州词派在词坛的重要地位。
一、常州词派产生发展的时代土壤
(一) 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
常州词派诞生于乾隆年间, 社会发展抵达了一个盛极而衰的历史关口。到乾隆晚期的时候, 中国社会内部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穷途末路。
首先是清朝封建社会内部的土崩瓦解。盛世时生成的各种社会弊病日益加剧。一方面是吏治愈加腐败, 满清中叶至后期, 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另一方面, 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更加催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激化了官民之间的对立, 民间起义层出不穷。同时, 地主豪强加速兼并土地, 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清王朝国势日益衰微, 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实行强有力的闭关锁国政策, 使得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一无所知。整个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呈现出一种日薄西山、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脆弱状态。
其次是外来侵略造成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17世纪中叶, 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为了寻找商品的倾销市场并掠夺原料产地和人力资源, 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侵略狂潮。1840年,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 西方殖民主义强国不断地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被迫与之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此时, 中国社会正在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折。
面对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 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如何运用适宜的文学体裁和手段来反映这沉重的社会现实。因此, 手中的笔是文人们的唯一武器。
(二) 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
一代之治, 即是一代之学。常州词派的文化品性, 正是得之于乾嘉经学的兴盛。例如, 常州经学家刘逢禄于“倚声之学, 犹复佩究, 源流”, 编成《词雅》一书。张惠言毕生治经以《周易》为重点, 且专治汉末大师虞翻《易》学。谭献将清词创作分成“才人之词”、“词人之词”和“学人之词”, 张惠言、周济等词人被归为“学人之词”的代表。确实, 常州词派涎生于乾嘉经学的学术氛围之中, 其代表词人多兼为经学家, 长期受经学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之浸润熏染, 故其创作心理、词作格调、批评观点及释词方法, 都显示出与经学相关的文化品性。
同时, 儒家诗教也成为词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导引和制约因素。作为中国文学观念的基本理论原则, 儒家诗教与政治观、道德观的融合, 已经内化为广大文人学士的灵魂。常州词派的先驱张惠言也曾在《诗龛赋》中表达了他对诗学的认识, 他倡言诗教, 以“政达”为旨归, 以儒家之仁义道德为内涵, 别裁伪体, 质中雅正。
在以上的经学和诗学背景之中, 我们可以发现此乃常州词派形成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 优厚稳定的地域环境
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 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 经济基础优厚, 社会环境稳定。
纵观常州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使得历史文化转化成为了产生“士”阶层的沃土。春秋时期的“延陵世泽, 让国家风”, 象征着儒家以德为本、美善相兼的悠久传统, 成为常州一地士人不可移易的精神支柱。对儒家传统的崇仰和追求, 通过家传、师承、办学、交游、科第等种种途径, 把士人集结成一股不可轻视的社会文化力量。与此同时,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注意到常州士人的地域性群落分布, 以“天下名士有部落, 东南无与常匹俦”专咏其盛况。他在诗中盛赞的常州士人张琦、张惠言、丁履恒、李兆洛、陆继格等都属于常州词派骨干。
龙城常州, 历来是文化名城, 人杰地灵, 英才辈出。各朝各代均有名士大家在此地出生, 留芳后世。自隋唐代开科取士以来, 常州出过1546名进士, 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2名。出过宰相15位, 尚书26位, 侍郎17位, 都御史、总督、巡抚25位。南朝齐、梁时代, 还出过萧道成、萧衍等5位皇帝。
到了近代, 临近上海的地域因素成了常州近代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晚清以前, 常州人向外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京城, 其目的是为官或者求学。而近代, 上海则取代了北京, 成为对常州人聚集的中心。上海的西式生活和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影响和改变着整个江南地区, 也影响了常州的文化。上海既是常州文人的一个重要聚集地, 也是常州走向近代的一个助推器。在上海的影响下, 常州文化从传统文化开始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型, 常州文人也从传统文人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
另外, 常州本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也为以常州词派为代表的近代文化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基础。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繁荣, 原有府县城的政治功能开始削弱, 为生产流通和生活服务的功能不断加强, 城市布局发生变化, 近代公共和文化设施开始出现, 常州人的取向也开始从做官向工商转变, 常州向着一个近代化城市逐步演变。
因此, 常州词派作为常州近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在优厚稳定的地域环境中不断汲取养分, 成为中国近代文学中人员最众、影响最大、持续最久的一支文学流派。
二、常州词派产生发展的精神气候
(一) 寒士心态
所谓“寒士”,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 寒士实以在常州为典型, 即“寒士素惯淡泊, 故得与世无竟, 而终其身于学”。
具体来说, 我认为常州的寒士多是指常州词派发轫时期的封建文人。他们是黑暗腐败的封建统治的直接受害者, 多表现为出身清寒、仕途失意。例如:常州词派的创始人张惠言出身于一个屡世为儒而科名不显的清贫家庭, 四岁而孤, 中嘉庆四年的进士, 官翰林院编修, 末几病故, 年仅四十二岁。李兆洛为嘉庆十年进士, 曾官安徽凤台县知县, 后弃官主讲江阴书院近二十年。周济官淮安府教授, 后辞官, 退隐南京春水园。董士锡为副贡生, 家清贫, 客游四方。庄棫先世业淮盐, 为富商, 后家道中落, 科名仅为诸生, 贫病交加, 漂泊江湖。从张惠言、李兆洛到周济、庄棫, 他们均总持常派风气、主盟常派词风百余年, 是常州词派发轫开拓时期的核心人物。我们可以发现, 他们中的人要么是仕途失意的中下层官吏, 要么为贫弱“苦寒”的布衣书生, 称他们为“寒士”不为过。
时值嘉庆皇帝亲政, 虽然他想广开言路, 重症朝纲, 但政治腐朽的态势已是人力难挽回。面对着“殆将有变”的政治境况, “寒士”阶层虽然对朝廷充满疑虑和怨愤, 不满生活境遇、害怕因言致祸, 但又因朝廷“广开言路”带来的机遇而期盼摆脱困境, 于是, 畏惧与依附, 守志与用世, 自恃清高与不平哀鸣……交织成为一种复杂不平的心态。这种心态, 曾被张惠言物化为一个“寒蝉”的形象, 具有时代的典型性。
(二) 词学理论构建
常州词派是一个重视词学理论构建的词派。从张惠言、周济到谭献、陈廷焯无一不注重自己对词学的认识, 正是他们不断修正、开拓自己的词学理论范畴, 才使得常州词派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痕迹。
首先是张惠言通过编选《词选》、编写《词选序》, 标举了自己的词学主张, 即:尊重词体、崇尚比兴、区别正变。所谓尊重词体, 就是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加深词的文化品格, 使得词成为文人士大夫抒情达意的文体。崇尚比兴, 即张惠言所说的“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感物而发。区别正变, 就是以比兴雅正为准则论词, 要求词的创作积极关涉现实生活, 疗救词坛的空虚。其次是周济继承并发展了张惠言的理论, 他更加强调比兴寄托, 认为“非寄托不入, 专寄托不出”。而后谭献的“柔厚”理论和陈廷焯的“沉郁”理论, 使得常州词派的理论建设渐趋完善。
常州词派在词学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发现和提出了尊重词体的逻辑命题。其主旨是把词的“能言诗之不能言, 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的曲折低婉的艺术特性与诗骚的寄托忠爱、感慨盛衰、抒发心性的教化功能相联系, 论证词旨与诗教相通, 词与诗一样需要世人尊重, 词不再是所谓的“诗余”, 词乃有其自己的气质和风骨。常州词派的词人以其异军突起的姿态对晚清近代词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了革新, 从而使词的特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总结
满城风雨, 殆将有变。
常州词派从产生发展, 到成为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重镇, 与其特定时期的时代土壤和常州文人的精神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 充满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 优厚稳定的地域环境, 外部的时代土壤为常州词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寒士心态和词学理论构建则成为了常州词派兴盛发展的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 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常州词派作为发生、发展于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近代文学流派, 既继承了古代文学的精华, 又为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纽带与桥梁的作用。
摘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 常州词派是继浙西词派之后产生影响最大的词学流派, 其词学思想是近代词学的一座重镇。纵观常州词派的整个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常州词派诞生了许多词作艺术技巧高超、在词学理论探讨中作出很大贡献的词作家, 如张惠言、周济、朱祖谋、况周颐等。常州词派在近代词坛的兴盛并非偶然, 其产生与发展的时代土壤和精神气候值得我们后人去探索和发现。
关键词:常州词派,时代土壤,精神气候
参考文献
[1]程翔章, 邱铸昌.中国近代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赵伯陶.张惠言暨常州派词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3]莫立民.近代词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常州精神 篇3
9月18日, 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中国中小企业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国资委监事会主席解思忠、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促进中心主任秦志辉、国务院研究室工贸司副司长张泰、中国中小企业商业协会副会长孔庆泰以及中国中小企业杂志社执行社长张逢林等出席了会议。与此同时, 来自经济学界、企业界、文化界和新闻媒体的近1000名代表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论坛是为了将于2011年11月26日-3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而举行的前奏论坛。作为年会的“开路先锋”, 论坛本着支持、服务、推动、保航的宗旨, 以支持服务中小企业, 促进中国腾飞为主题, 深入探讨了如何合理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良性发展, 如何更全面地做好相应的支持服务。论坛受邀嘉宾为中小企业在管理创新、银企融资、法律保障及国家政策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
别样常州 篇4
第一次去常州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去得匆忙,只在某高校女生宿舍住了一晚,对常州的印象基本来自我的高中同学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口述,因时间久远,到目前唯一还能记得的除了“常州好小”而别无他感。再到常州,经过亲身体验,对常州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常州的房价让我不能理解或者说是难以释怀。住在市中心的局前街,房费不高,服务很好,有些出乎我和同事的意料,“假”丢快件一事更是让我对宾馆的服务刮目相看。在打车往新北区去的路上,看到新建楼盘长长的横幅飘荡,上面写着“双学区,5598起”,这样的房价甚至远低于南京的溧水区。瞬时我和同事深陷于“常州人民幸福感非常高”的感慨中,以至于我们在接下来的拜访中逢人便谈起这样的话题,结果是大家的统一说辞让我们进一步论证了这个“论据”。
说常州发达的经济和并不优质的中央空调市场似乎显得有些不搭,但也许就是如此,想象和事实总是背道而驰。曾有个厂家分公司的经理跟我们这样说:“在来之前我对常州充满了希望,走出火车站的一霎,失望涌上心头,这2年虽然常州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当初想象的还是有些差别。”常州人有钱大家都知道,但常州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民营小私有经济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了,民营企业多直接导致了常州中央空调市场“量小质差”的局面,而这种现象在乡镇更为突出。小企业的老板都不缺钱,思想也比较先进,壁挂机换成中央空调的理念已被深植于脑海中,但在选择中央空调品牌和产品时又似乎不像有钱人那么利索了,甚至还会走极端,要么索性买贵的名气响的大品牌,要么都可以选择非常便宜但品牌甚至没听过的,直接影响了中端品牌在常州市场的发展。
市场就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常州如果你被认可,那就顺风顺水,如果不被认可,就会惨淡凄凉,有些品牌,产品质量不差,市场开拓不晚,但市场表现就是不尽如人意,而有些一旦抓住市场的契机,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几年前的几百万到如今的过亿真实存在。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唱的是对的,成功并非必然,背后一定有着你不知道的或者你做不到的。此次调研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临别常州前最后站拜访的源牌冷暖的于总,作为一名女性,可以将中央空调事业做得如此成功实属不场,她的理念和在公司运行中“聪明”的一些策略,并不是其他每个老板都能做到的。找准位置,摆正心态,也许成功将不期而至,你觉得呢?
常州公交 篇5
集团公司发布三个《报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近日,集团公司正式公开发布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乘客满意度报告》和《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
《常州公交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是集团公司发布的第7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包括企业治理、百姓公交、优质公交、绿色公交、平安公交、职工关怀、社会和谐七大责任工程。2015年,常州公交围绕七大责任工程,积极开展社会责任践行工作,新辟13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线路38条,延长8条线路的服务时间,做好地铁施工保障工作,市区公交实现无人售票全覆盖,新建106座候车亭。实现了车载Wi-Fi全覆盖、全免费,启用了车载温控系统,车内温度实现自动调控。在新增LNG车和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基础上,首次引进纯电动公交车,实现污染零排放,新能源车和天然气车比例达到8.2%和29.5%,现有车辆全部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投入启用了7座撬装式加油站,年减少回场里程162.85万公里,节约成本832.2万元。关心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热心社会公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自2008年以来,集团公司已经连续8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公交乘客满意度进行调研评估,并发布《常州市公交乘客满意度报告》。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占39.2%,在各种交通出行方式中位列首位。2015年,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满意度达91.9%,比2014年提高0.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常州市新开辟公交拥军专线
近日,常州市新开辟一条通往常州机场边检站和常州市消防灭火救援中心的公交拥军专线T2路。
常州机场边检站与紧邻的常州市消防灭火救援中心均新成立不久,地处新北区薛家镇城乡结合地段,周边没有居民,官兵外出需步行数公里才能坐上公交或者出租车,很是不便。
针对两个单位官兵出行难问题,集团公司优化调整了公交运营线路,专门开通T2路拥军专线,该专线每日6班,途经薛家镇等站点到达龙虎塘公交枢纽。“拥军专线”开通运营后,官兵以后外出采购、家属来队、探亲休假等问题迎刃而解。
集团公司举办“最美公交人”先进事迹宣讲会
近日,集团公司举办了“最美公交人”先进事迹宣讲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领和带动作用,集中展示广大公交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创新创优的精神风貌。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宣教处处长芮小峰、工会副主席赵乐乐应邀出席会议。
集团公司于2015年年底开展了“最美公交人”评选活动,经过基层单位推荐上报,评选领导小组认真审核,何萍等20位职工被授予了“最美公交人”和“最美公交人”提名奖。宣讲会上,宣讲员们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讲述了“最美公交人”的先进事迹:28路驾驶员汤建法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默默辛勤付出,体现出了坚守之美;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何萍立足本职岗位,真情服务乘客,真诚奉献社会,体现了奉献之美;科技部部长周红卫开展技术攻关,勇于创新创造,体现了创新之美;BRT 1号线驾驶员王建国热心伸出援手,弘扬社会正气,体现了正义之美……他们的事迹,平凡生动,朴实无华,真实可信,参会人员深受感染、教育。
常州公交 篇6
连日高温“烤”验龙城, 常州市已连续10多天出现高温天气。近日, 市委书记阎立顶着烈日、冒着高温来到龙虎塘公交中心站, 慰问高温天气下奋战在一线的公交职工。市委秘书长蔡骏, 副市长常和平、市政府党组成员吴晓东和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戴明水陪同慰问。
阎立细心询问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 并送上防暑降温用品。他说, 公交作为城市服务行业, 承担着广大市民的日常出行任务, 公交员工在高温天气下坚守工作岗位, 为市民提供满意的公交服务, 他代表市委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公交员工表示敬意。他还详细了解了公交的运营情况, 叮嘱车队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一线驾驶员的身心健康, 通过加强沟通、合理休息保证驾驶员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状态。他还要求公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关爱力度, 不断增强基层车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市民出行提供更高品质的公交服务。
近日, 礼河公交综合枢纽中心正式启用。这是常州市占地面积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公交场站, 不仅包含了常州西南片区最大的公交枢纽, 同时拥有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公交维修保养基地。
礼河公交综合枢纽位于腾龙路以西, 长塘河以南, 南临长汀路, 占地面积170.4亩, 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 由南北两块组成, 南边为常州市西南片区最大的公交枢纽——礼河公交枢纽场站, 占地近30.4亩。目前, 有1个车队在该公交枢纽场站调整组建到位, 涵盖了B15、328、315路等共计18条公交线路, 可方便嘉泽、湟里、邹区、礼河等常州西南片区居民的出行。该场站也将为这些公交线路的运营提供全面的后勤保障, 有效提升西南片区公交的服务能力, 减少空驶里程。
礼河公交综合枢纽不仅实现了综合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化等特点, 建设时还注重人性化、生态化、装备现代化等理念。该公交枢纽站内设置了IC卡充值点、公共卫生间、休息区和专门的残障人士无障碍通道, 并可提供手语、文字、图像等人性化服务。维修保养区内产生的废气、粉尘也将通过加强通风、安装废气吸收装置集中吸取并排放, 减少对员工身体的伤害。此外, 还设置了集中回收处理废水、废油等装置, 将各项污染降至最低。
常州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公交微电子站牌
日前, 常州公交推出一款新型公交实时查询工具——公交微电子站牌, 率先在快速公交二号线上安装使用, 这在全省尚属首例。
财智领袖常州“论道” 篇7
第二届中国太阳能行业CEO高峰论坛, 吸引了太阳雨、四季沐歌、清华阳光等30多家知名太阳能企业和80家新闻媒体到会, 业内人士就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目前面临的发展机遇、方向以及产业转型带来的行业突破、企业提升、渠道建设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思想理念的交锋。《可再生能源法》座谈会更是提供了一个征集意见的平台。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论坛上, 喜文华提出了“南墙计划”, 为太阳能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作了全新的诠释。2009中国热泵产业研讨会、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伏照明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研讨会等论坛就太阳能技术、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企业管理的提升,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
CEO高峰论坛:智者的交锋
9 月10日, 由《太阳能信息Top财智》承办, 《小康财智》特别支持的第二届中国太阳能行业CEO高峰论坛上, 石定寰理事长、朱明会长、喜文华主任、房庆秘书长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月海等行业领导纷纷登场, 深入剖析了太阳能产业发展背景特点, 提出了三大核心议题:太阳能产品的多元化与建筑一体化进程, 太阳能行业品牌化趋势下的企业家品牌建设和太阳能家电下乡背景下的渠道建设。
论坛以提问、讨论、经验交流的形式, 轻松活泼地将当前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方向以及产业转型带来的行业突破、企业提升、渠道建设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全景式展望。
大美国际资讯副总裁冷跃进表示, 中国太阳能行业CEO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 旨在发掘行业热点、分析问题, 以讨论、经验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 并结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广、壮大太阳能产业。目前, 该论坛作为太阳能产业的一个单独的品牌化会议每年将举办一届, 并已拥有自己的品牌LOGO, 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
《可再生能源法》牵动光热产业
9 月10日下午, 在《可再生能源法》座谈会上, 石定寰理事长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首次审议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并称这一法案对太阳能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部分嘉宾和行业协会领导徐晓东、朱明、喜文华、王正元、郑瑞澄、沈福鑫、徐华, 还有太阳雨集团董事长徐新建、清华阳光副总裁周世武、日利达董事长王惠余、辉煌太阳能营销总监何中华、光芒太阳能副总经理范庭伟、桑乐太阳能副总工程师王斌、力诺瑞特上海分公司经理封安华、扬子新材料总经理高庆宏、恩派太阳能总经理薛培杰、同济阳光营销总经理王长青等参加了会议。
徐新建表示, 《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 必须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标准基础, 在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领域里面, 标准体系是指产品标准, 包括产品设计标准、售后服务体系标准。太阳能光热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里面最有可操作性, 因为它的性价比比较合理, 比较容易使老百姓接受。在《可再生能源法》里面, 应该重视太阳能光热产业, 切实加大份量。
推动国家扶持热泵产业
9 月10日, 由中国热泵产业联盟主办, 大美国际资讯热泵事业部承办的“2009中国热泵产业研讨会”吸引了天舒、锦江、毫瓦特、瀚艺、纽恩泰、科阳、协诚、轩科、沃豪等20多家热泵企业及近百名经销商参会,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国际铜业协会家电项目部经理赵恒谊也到会致辞。
会上, 业内人士就联盟对于推动热泵产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细致与深入的探讨。宋忠奎指出, 热泵产业发展至今仍很脆弱, 正是需要政府关注与扶持的时候, 中国热泵产业联盟日前已将热泵行业发展相关报告递交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 并积极推动国家扶持热泵这一节能行业的发展工作。
此次研讨会的背景是, 继《商用和工业用类似用途热泵热水机》国家标准颁布之后, 近日《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机》国家标准于9月正式实施。整合、规范后的热泵行业将加大政府关注与市场推广的可行性, 这预示着中国热泵产业即将迎来变革式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论坛高潮迭起
9 月11日上午, 太阳能行业供应链管理合作论坛召开, 论坛以“降成本、保质量、促合作、求发展”为主题, 特别邀请了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助理郑荣良主持本次论坛, 大美国际资讯总裁邢树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王大勇等与观众进行了现场探讨。
嘉宾和听众分别就“在当前行业形势下, 配套企业与整机企业如何整合资源, 加强合作”、“面对太阳能行业市场的不断变化, 配套企业如何进行品牌化运作”、“面对中小企业实际生产需求, 配套企业如何进行一体化供应以及前景”等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邢树海总裁表示,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 竞争程度加剧, 利润越来越薄, 金融危机给我们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敲了一个警钟, 竞争已经不是企业和产品的竞争, 而是包括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销售在内的完整供应链同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要求企业必须从整体供应链的角度看待问题, 解决问题。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9 月11日, 由大美国际资讯和《城市住宅》杂志联合承办, 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协办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论坛, 研讨专家新颖、意见中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童悦仲副主任表示,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问题, 说起来容做起来难。一是我国人多地少, 城市里楼房越盖越高, 每一户可以占用的屋顶面积是很少的, 就会用到墙, 但是墙的效果比屋顶的集热效果差。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就不能很好地结合。其二是, 国家规范每一套住宅至少有一个空间可以获得冬天的日照, 能够获得日照的房间很重要, 但建筑师在设计时一般把卫生间、厨房放在了北边, 恰恰厨房是我们用热水的房间, 但是要在南墙挂集热器就要将管道横穿过去, 而且我们很多的管线都是暗藏在墙里面的, 这就有很大的隐患。这也是影响建筑一体化的因素。三是, 对于太阳能市场一哄而上, 比如今年嘉兴市新增了400多家太阳能企业, 这个使人感觉很可怕。国内好多行业往往是一哄而上, 一哄而起, 我们这方面吃亏的例子太多了。“现在讲科研创新是对的, 真正的企业应该有创新的部门, 但是创新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在研究同样的东西, 负责创新的部门也可以到市场上面买别人的技术, 这样我们的效率就比较高。我到美国去考察, 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 过去我以为企业兼并是很坏的一件事, 就是这个企业可能维持不下去了被人兼并了, 现在这个观念要改变。中国人觉得被兼并了很没面子, 但是我到美国很多的企业考察, 美国的老板很自豪地说我们什么时候被某某企业给收购了。我就觉得不理解, 别人就说了, 市场经济打得过就打, 打不过就兼并, 有价值的才收购。我的建议就是, 将来太阳能要想搞好, 中国最好是有一个大的企业可以做大, 把一些小的企业兼并过来。”
徐晓东研究员表示, 国家不断加强建筑节能全民意识和日益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促进了建筑节能完整利益链与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形成, 为建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机遇。可以肯定, 未来的建筑市场将是节能减排的市场, 太阳能建筑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代。
北京当代集团副总裁陈音建议, 太阳能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建筑结合, 而且要和建筑师和开发商进行密切的交流和接触。海尔太阳能工程部总监匡风军说, 太阳能企业应该与房地产企业结合在一起, 应以房地产设计为主, 要符合房地产发展的需求, 完善产品的安全性、艺术性、功能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常州精神】推荐阅读:
送沈康知常州,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的意思,送沈康知常州赏析06-21
常州地区07-24
常州公交08-22
常州科教城08-24
常州司法信息08-10
常州自考培训09-25
常州心得体会09-1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05-28
常州恐龙园旅游介绍05-18
常州迈特装饰材料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