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退休年龄(共8篇)
延长退休年龄 篇1
日前, 海外人才副教授以上人才年龄一般在40-60岁。对此, 有专家提出建议———
目前在海外院校科研机构或企业任职者中讲师、助理教授、技师以上多在30-50岁年龄层;副教授副高以上一般在40-60岁年龄层。后者多是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人才, 在国外仍属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对此, 专家建议, 海外引进人才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专家认为, 这一年龄段的海外人才, 年龄使他们来华工作遭遇体制性障碍, 特别对那些国家企盼能长期留华的高端紧缺人才更是如此。在我国引进人才现行政策和制度环境下, 这些海外人才会顾虑, 如来中国时间过长, 自己可能面临加大机会成本或职业生涯的丧失, 包括配套的个人家属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的丧失。例如, 过了60岁怎么办?在中国60岁已到退休年龄。但作为外国人, 他们仍未超过工作年限。如他们仍想工作, 就须返国, 多会回本行寻职。但返原单位已几无可能, 若去其他单位寻职, 不确定因素会倍增。而再改行又不现实, 特别是正值金融危机时更是如此。这就是我国人才引进政策上亟须解决的制度障碍问题。
有专家建议, 国家有必要进行人才政策上的战略调整, 改进或革新人事制度特别是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制度, 包括引进紧缺人才的政策。政府应及时地就人才引进拿出针对性举措, 使之更适应我国“人口红利”下降的事实。引进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可放宽年限并授予适当职称辅以相对宽厚待遇。例如, 引进的人才退休年限可延至65岁, 紧缺人才至70岁;来华工作5年以上或持中国绿卡者可像中国公民那样享有与职务相当的适当宽厚的退休待遇 (如退休金额原则上可按退休前一年工资的80%计) 。
延长退休年龄 篇2
14号:大家下午好,站在我右便的是正方,左边是反方。我们知道随着相关文件出台之,社会上有很多不同声音,比如说涉及到是不是对我很公平,之前人可能把马上有退休金,而我没有,这些问题往往不是说我有一个很简单的结论,我可以给他很简单的答案,这需要我们正方和反方进行深入剖析,把埋藏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来陈述清楚,接下来由正方一辩开始为大家陈辞。正方一辩:大家好,今天我方观点是退休年龄该推迟,延长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应对,我国平均年轻已经从50岁左右上升到72岁,在我国进入老龄化,劳动力
逐步短缺走的时候,现在开始考虑延迟退休年龄正是应对劳动力工休关系的对策。另外延长退休年龄也是大势所趋,官方把退休年龄延续到其次人口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延长,如果我们不怕退休年龄延长65岁,社会资源就会造成浪费,现在培养大学生4年,硕士、博士更久,如果按照55岁的标准,这些高学历人才毕业后可工作年限将大大简短,其次在55岁和60岁正处于黄金时期,这时候退休就是最大的浪费。最后我国养老金帐户还是比较空的状态下,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现实,未来2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在2.5万亿左右,针对这个状况,我们国家采取的方法就是延长退休年龄。针对以上观点,我方认为退休年龄该延长。
14号:接着由反方一辩发言。
反方一辩:评委老师主持人、对方便有大家好,我方观点是不应该推迟退休年龄,我从社会民生、社会道德、社会公平三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民生,我们认为退休涉及到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系统性工程就应该用系统性政策应对,而如果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起到好效果。
二,社会公平,谁才能从推迟退休年龄中受益呢?是那些高收入群体,公务员群体;谁是不能在这中间收益呢?是那些低保人群,他是社会的一种中坚,而我国30面改革开放,人口红利最重要的是他们贡献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不需要保障?如何保障?怎么保障?我想如果不保障这些人,那么就无法应对中央说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应对和谐社会。三,社会公平,60岁退休已经成为契约或者合同,正如对方一辩说的,为200亿的小权,而趋利避害的话,那么社会公平何在?所以我方论点是不影响推迟退休年龄。
14号:正方二辩陈述。
正方二辩:我方观点是现在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的年龄开始逐渐延长,同时受教育年龄也从原来我的高中毕业延长到普遍的大学毕业,普遍出来现在都是24岁左右。在这里,社会工作时间变短,工作时间变短对社会的服务性是不好的。14号:请反方二辩陈述。反方二辩:大家好,我论证一下,假设我们的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有什么害处。第一个人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交5年钱,而少领5年钱愿意么?第二不利于企业,65岁的人退休,不利于企业。第三不利于国家,缺口知道是多少吗?是200亿,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两百亿失去国家的信用。
14号:下来由正方三辩陈述。正方三辩:我从正面论述一下延迟退休有什么好处,每年退休一年就可以填补养老基金200亿,所以加入延迟退休5年,那就达到了1000亿,我们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弥补养老金缺口。现在的人口达到60岁是1.44亿,到2030年会达到20%,随着老龄化家居,我们要延迟退休时间,才能弥补养老金,这样大家才可以安度晚年。
14号:正方三辩举了很多数字,请反方三辩陈述。
反方三辩:我方反对推迟退休年龄做如下论证,我方觉得反对延迟退休年龄主要应该就
业公平性,我们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增长压力。30年的增长,由于中国抓住了全世界劳动力和劳动力低下的比较优势,次贷危机打破了我们的增长模式,我们是要经济转移,然后经济进行提升,随着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升级到位,我们后续的一些劳动力会供给很多,谢谢!
14号:由正方四辩陈述。
正方四辩:大家好,我谈一下钱买不到的东西,就是经验,人身经验、工作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仅是他们个人的,也是我们国家的资源,是我们国家的财富,推迟退休年龄也就是把这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另外推迟退休年龄也是对中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让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可以工作着、快乐着,可以在工作中体现生命价值。谢谢大家。反方四辩:大家好,正方重要的论据就是提到养老金,从咱们国家社保基金考虑的,如果推迟退休的确可以暂时缓解一部分养老基金的压力,但老年人延迟退休,会增加医疗支出,抗风险能力弱,工伤补偿也会更加多。社保基金中,养老保险金增加了,但医疗、工伤这方面的也会增加,不能的解决的我们社保基金的短缺的局面。谢谢大家。
轮流陈述观点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进入交叉阶段,由正方先开始,原则上进行结论的时候选择对方一名辩友,可以使交叉过程比较顺利。
正方五辩,对方二辩说到一个问题,推迟退休年龄影响养老金发放数量,我想问您,您有根据么?您有准确的数字么?我拿到的资料是2006年新的养老金办法你多缴多拿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您工作时间长,拿到的比例是高的。最后测算延长工作时间您退休以后得到的养老金总量是增加的。
反方二辩:大家好,我先阐述一下资金缺口的问题,大家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养老金有缺口,但是这个问题一定要延长工作年龄来弥补么?这个缺口不是由我们造成的,为什么板子打在这个地方呢?第二个问题,在延长工作的5年里,大家可以得到幸福、快乐,我想问一下,每年少拿了钱,增加多工作时间你会感觉快乐吗?我们对幸福和快乐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正方二辩:刚才您说延缓这些人的退休会挤兑年轻人的就业,他们没有可比性的,一个单位用什么人,一个岗位上会安插什么人上去,跟年龄是没有关系的,而是这个人适合不适合这个工作,如果一个老人适合这个岗位那他不用退休。现在老龄化问题已经是成一个趋势性的,而且全世界都在延缓工作时间,所以我觉得对方辩友不要用你们的螳臂,当住滚滚前进的时代车轮了,谢谢!
反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我做如下反驳,举个例子,把老年人比做老爷车,把我们的现在的后人比作量产车你觉得你作为一个企业老总,你愿意用现在的量产车还是老爷车呢?老爷车的价值在于推出了现在的流通领域,如果作为一个经典来讲可以,但如果在一个平台上,跟年轻人竞争,它的比较优势是没有的,或者不存在的。
正方一辩:紧接着我们三辩的话题说,对方提出延缓老年人退休年轻会侵占年轻人的就业。实际上他们不存在替代关系,一个国家的就业容量并不取决于退休人员所占的岗位数量,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会创造新型的就业岗位来,这会延缓老年人就业的岗位问题。
反方四辩:我们要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向国外看齐,国家近年来财政收入都大幅度高过了职工的收入所得,又有多少投入到福利呢?养老金解决问题也可以更好的增大福利支出这方面加以解决,而且扩大内需角度讲,也要增加一部分的福利支出。
正方二辩:对方举例子,延长工作时间,就是把你的钱及放在我的口袋里,我觉得是以偏概全,我们的社会需要安定、和谐,我们需要有国家对这个社会进行统筹,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来考虑。
正方一辩:我想提醒对方辩友注意,我们解决社会养老保险缺口的途径有很多,我们需 要国家增加就业,改进进出口政策,增加我们的教育方式,总是淋淋种种,是一个系统的,而不影响纠结于简单的推迟退休年龄这么一个问题,而应该采用系统的工程组合拳的形式去解决,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过程。
正方二辩:你说的组合拳的问题,你没有想到每个公民身上的责任么?你把责任完全推给了国家,完全让国家做么?难道我们就没有一份责任么?
正方三辩:刚才对方提出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我们问如果一个客户说我的养老金不足如何处理?作为一个理财师都清楚,养老金不足,第一有限选择延长退休年限增加的就业收入,第二还会增加投资,通过投资的收入弥补我们养老金不足的缺口,其实这也是一个方案,还有我们不反对退休多少,我们给出的是一个逻辑问题,不希望给一个硬性的决定。如果我是马蔚华,我可以支持对方辩友的一件,可以推迟到90、80,但你们想过没有中国有几亿产业工人和农民,他们的资本就是他们的健康、生命、劳动力,如果他们的劳动力拼光了怎么办?那时我们的养老金恐怕真是要结余了。
正方一辩:对他们来说,60岁退休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系统性的。
14号:交叉结论已经结束,由正方第五位辩友结辩。
正方五辩:
一、推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环节当前社保基金支付的压力,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程度正在加剧。如果不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当政府武力维持的时候,各位可以想像,后果多少严重,不是个人和个别团体的利益,而是所有人民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
第二点,推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点,06年新的养老金激发颁发,推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增加退休金总量收入,可以提高退休后的社会质量,这点大家但是不愿意得到更好的生活么?
第四点,我们的平均年龄不断增加,我们头退休年龄是52岁,国外是62年,难道是我们中国人不行、不能干么?而是我们要以国际社会接轨,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对你、对我、对社会、对国家有这么多益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成,我方坚持推迟退休年龄不动摇。
反方五辩:首先我想阐述一个观点,退休年龄不但是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每一位甚至是中国公民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理财师,并不是需不需要延长退休年龄,我们要知道延长退休年龄对你们有没有好处,你们刚才说的很到位,第一是社会养老金,第二是个人工作工资问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从我个人来说,首先我是26、27岁,离我退休的年龄,我还有30几年的时间,应该说现在是我事业的发展期,30几年之后,如果有能力或者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来说,应该说能了一定的财富,可能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或者积累一部分财富了。对每一个人的退休年龄来说,我们退休之后拿一大部分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谢谢!
14号:双方进行了深入的辩论,列举了很多事实,关于是否应该将我们的退休年龄进行推迟,由于这个事情本身的复杂性,加上本身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缺乏 控制利,我们更多考虑实践的合理性,这个事件如果做了,能够产生什么后果,这样是不是应该做。
比如说正方提到养老金缺口非常大,我们需要通过延长时间解决问题。反方针锋相对的说我们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财政转移支付之后还会有问题。相应的我们在找解决的方案,双方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准备,感谢双方的辩友为大家做的精彩辩论,谢谢大家!
主持人:第二轮比赛到这里结束了,请评委对上面选手精彩演讲做点评。吴俊明:我也搞过辩论,辩论最顾忌的就是对方某一句话就陷入了死胡同里,就我感觉正反两方面,反方理由更充分一些,大家借这次机会充分展示作为理财专家的风采,你们要从掌握的宏观、微观包括个人的感受上列举一些经济数据。退休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就业问题,是否延长退休的年龄,跟中国就业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中央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还有反方说扩大财政,养老金缺口并不是延迟退休年龄能解决的,应该是通过我们国家越来越富
裕、越来越强大充实社保基金问题。所以选手要尽量用有限时间充分把你们掌握的管理宏观经济、理财知识展示自己的风采,而不是就对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在很小的角度里说,谢谢大家。
何宜文:主持人场面控制不错,美中不足的是交叉辩论中给18号一点机会。另外打分里有一些团队分,18号几次想发言都被队友抢过去了,下面辩论时要注意一些。
王秀光:我觉得第二组团队协作还需要加强,整个辩论当中互相观点是相互支撑的,大家是相互补位。做辩论赛大家对选题可能你们有重组时间做深入研究,但中国有句话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一问题的都可以用这三个方面来衡量。
我谈几点看法,延长不延长,首先看退休制度什么时候制定的,我想是20年前的,大家要谈到辩证法。第二讲就业问题,老年人和年轻人就业不应该是冲突的,看你怎么利用他,展示你的风采。第三每个话题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就业永远是一个国家、政府最关心的,这个话题有正面、反面很自然,但就看你怎么发挥它,能够挑起观众的共鸣就会获得比较高的支持度。谢谢!
田柳毅:他们一上来我就觉得不太公平,这边个头比较形成威胁。反方24号可以及时抓住对方的瑕疵反驳,表现的很优异。正方就剩下21号了,其他人很难帮上,最后13号结辩非常精彩,每一句都可以作为结语,说的非常好。
延长退休年龄 篇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透露,社会老龄化进程使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考虑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请问这个政策要多长时间能出台?
北京李娟 山西张亚红 广东傅金娣
李娟、张亚红、傅金娣:你们好!
国家正在酝酿延长职工退休年龄问题,但此项政策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可能在调整政策时,将根据各行业的实际分别制定退休年龄标准,不会搞“一刀切”。比如,长年在野外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地质行业,或经常和有毒物质接触的化工冶炼行业等等,不仅不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相反还要缩短工作年限。而对另外一些职业,则适合延长退休的法定年龄。据透露,此项政策将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先行试点,分步骤推行。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介绍,在学术界,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讨论一直在进行着。有专家认为,推迟退休年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此次社会反对的声音给学术界提了个醒,推迟退休年龄一定要慎重。
有关人士透露,初步提出的方案是:第一步,用5年时间清理和取消提前退休工种,基本达到严格按法定退休年龄执行;第二步,用5年的时间取消女工人、女干部退休年龄的差别,女职工一律55岁退休;第三步,用10年时间初步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5岁。对于这个“三步走”的方案,专家们建议一定要严格论证,并以法律的形式提前公示。
特约顾问李慧
延期退休的数字依据
这几年企业为了改制、增效,不是一直鼓励按时退休甚至提前退休吗?怎么突然又提出要延长退休时间呢?主要是从哪方面考虑的?
江苏 相树柏
相树柏:你好!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从城镇的养老保险计划来看,现在的比例是,3个在职人养1个退休人。这个老龄化的过程还在持续,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末,我国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期。
据悉,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当期征收的养老保险费和所需支付的养老金存在一定缺口。
专家预测,照目前的状况,今后20多年,我国养老资金缺口累计1.8万亿元左右,平均到每年约700亿元。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提高退休年龄的做法,欧盟将法定退休年龄调整到65岁,美国则在今年将退休年龄由65岁调整到67岁。为此在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就提交过《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的报告。当时专家就建议,国家应尽快确定推迟退休年龄方案。另外,和国际通行的退休年龄相比,我国在女55岁(女工人50岁)、男60岁退休的基础上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是可行的。
浅谈延长退休年龄对社会的影响 篇4
(一) 政策背景
国新办在2010年9月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 我国每2名纳税人将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 目前, 国家法定的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 女工人年满50周岁, 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二)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弊端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隐形债务显性化问题的加重,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很大的支付危机, 且劳动者在有收入时的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压力增大, 传统的公共保障制度出现了很大的支付危机, 与此同时, 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提升空间缩小, 女性提前退休等问题也使得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雪上加霜。
二、延长退休年龄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一) 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劳动的效率越低, 挣得收入也越低, 如果延长退休年龄, 一方面其身体得不到休息, 另一方面导致其收入的降低, 与此相反, 很多行政岗位的工资按资历来发放工资, 这类岗位的劳动者一般会大力支持延长退休年龄, 我国目前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为主, 在这点上不可盲目效仿西方国家, 容易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二) 对就业率有不良的影响
每年毕业季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就应届毕业生的角度而言, 现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老人不退休, 新的就业者没有机会, 而且站在私营企业的角度上来看, 他们一般也不会支持延长退休年龄, 大多数公司对员工开的薪酬水平都与工龄有关, 一个年龄大的就业者的薪酬水平也比青年人高的多, 因此延长退休年龄会大大加剧企业的人工成本。青年就业者的失业率飙升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如犯罪率上升等。虽然从长期上来看, 延长退休年龄并不一定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因为就业岗位与社会的需求和供给有关, 延长退休, 工人的预期收入增加, 因此会加大消费导致需求上升从而引起岗位的增多, 但是从短期而言, 贸然延长退休年龄会对社会尤其是青年的就业率有及其不好的影响。
(三) 会加大年长者的失业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因此需要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 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企业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强, 身体素质优的员工, 延长退休年龄后, 会出现很多高龄就业者, 这样便会产生了很多闲职, 但由于年长者的薪酬水平一般会比年轻人更高, 因此企业有减少雇佣年长者的动机, 加大了年长者的下岗风险。
(四) 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养老保险的制度从根本而言是国家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一种契约, 公民之所以会按时按量的缴纳养老金, 是因为他们相信国家政府在他们年老之后会保障他们的权益得以实现, 任何一方违约都对社会有及其不好的影响, 如果政府强制延长退休年龄无疑是一个单方面毁约的情况, 劳动者需要多交几年养老金并且领养老金的时间也变短了, 极大的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并且对国家政府的公信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这种行为不利于社会形成诚实守信这种正确的价值观。
三、延长退休年龄对社会的有利影响
(一) 有利于减轻我国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不可否认,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现在国家养老金的支付方式由以前的“现收现付制”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这些转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 随着时间的推进, 我国离退休年龄的人群越来越多, 为我国养老金的支付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延长退休年龄, 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养老金的数量, 另一方面, 由于退休年龄的延迟, 劳动者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相应的减少, 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二) 提高了我国劳动力的供给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 但我国同样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老年人虽然说身体素质有所下降, 但其工作经验丰富, 专业技能娴熟, 特别是对于一些脑力劳动者而言, 往往年龄大的贡献越大, 延长退休年龄会对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水平大大增强, 能够有效解决脑力工作者劳动力短缺问题。
四、解决办法
(一) 改革逐步进行,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延长退休年龄的改革不可一步到位, 应该结合我国目前发展的形式, 国内的具体情况慢慢的进行调整, 以减少在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强大的阻力。核算并合理的确定退休金收入替代率和退休待遇, 如果退休金收入替代率和退休待遇过高, 将会导致提前退休的风险。所以应该逐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兼顾效率和公平。
(二) 有差别性的调整退休年龄
对于劳动强度很大的行业, 如制造业等, 可以不延长退休年龄, 对于一些脑力劳动或者是对身体要求不高的行业实行, 但不能一概而论, 允许劳动者在退休方式和退休年龄等方面具有某种弹性, 实行比较灵活的退休制度, 同时在政策设计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 避免被人钻了政策的漏洞。一方面, 政府必须以民众利益和民众满意度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评价标准和最终目的。另一方面, 政策制定必须立足现实, 政策改革必须审慎严谨。
摘要:是否延长退休年龄是一件关系到几乎所有人利益的事情, 与国家养老金也息息相关, 目前, 社会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的看法众说纷纭, 本文对目前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简单介绍并结合笔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延长退休年龄对社会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金,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青著.《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4月
[2]邓大松, 刘昌平.《论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职责》.《中国行政管理》, 2003年第10期
延长退休年龄 篇5
关于正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工作的实施办法 校内各部门: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关于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以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等文件精神,为确保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确保专业技术岗位的合理结构比例,特制定正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实施办法如下。
一、正高级专家退休及延长退休的基本原则
1、正高级专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原则上应办理退休手续;
2、正高级专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确因工作需要,经本人申请、部门同意、学校延聘评议通过并报上海市批准的,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3、正高级专家延退占所在部门编制及岗位额度。
二、延退期限及年龄
1、延退期限一般为一年;
2、正高级专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经申请并批准延退的,延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3岁;
3、学校建设和发展特别倚重或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延退年龄可适度放宽。
三、延退条件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正高级专家,由本人申请,经校专
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评议委员会公开述职并获推荐、批准后可以延长退休年龄:
1、学校事业发展、学科建设等工作需要;
2、聘期工作饱满,考核合格,正高级岗位有空缺;
3、本人身体健康,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四、延退免述职条件
1、符合申请延退的基本条件;2、2010及之前聘任的博士生导师或近三年Science、Nature第一作者,年龄未超过63岁,免述职;
3、本申请的成果、奖项或职务(一次使用有效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述职延退一年: 1国家级科技类、教学类奖项主要完成者;2获省部级、国家级荣誉,如:劳动模范、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名师等;3省部级科技类、教学类成果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4上一全校正高级科研成果或经费到款(按学科大类排序名列全校前15%者;5国家863重点项目负责人、973一级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负责人、科技部重大专项第一负责人(不含子课题;6ISI-JCR一区论文第一作者;7因工作需要,经校长办公会议同意特聘者;
8经论证,退休可能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影响学科建设的学科点带头人(含国家级各类平台的负责人以及列入学
校新建一级学科点筹建计划的主要负责人;9担任部门正职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双肩挑”教师,首次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者。
五、工作程序:
1、人事处每年3月统计当4月至下一3月将 到法定达退休年龄(或延退期限的正高级专家情况,并 通知所在部门;
2、本人提交延退申请和佐证材料;
3、各相关学院(部依据工作需要、岗位空缺的原则,对符合延退基本条件的人员签署推荐意见并报人事处;
4、人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材料审核;
5、述职推荐。拟延退人员在校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评议 委员会上公开述职,获评议推荐(含免述职的人员,经 学校批准后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审批;
6、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的人员按批准年限延长退 休年龄;
7、不符合延退基本条件的人员、未获校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评议委员会推荐的人员、未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 的人员按法定或规定的年龄办理退休手续。
六、其他说明
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本文件发布时已处于延退期的博士导师,符合延退基本条件者,最高可延退至65周岁。
工作程序为:到63岁后再申请延退,须通过公开述职和推荐。其中,为学校作出重大贡献者[领衔申报成功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领衔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或平台的负责人、获国际公
认重大成果]可免述职。
七、正高级专家退休返聘
1、因部门工作需要返聘的,酬金从部门人员经费或科研经费渠道支付,具体标准由部门与返聘人员协商后报人事处核准;
2、因学校工作需要返聘的高级专家,酬金支付渠道和具体标准由人事处会同相关部门和返聘人员共同协商而定。
八、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人事处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学校原相关延退文件同时废止。
上海理工大学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主题词:正高级延长退休实施办法 校对:李筠打印:徐桂芳
延长退休年龄 篇6
一、文献综述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涉及养老、就业、经济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的政策, 在制定时需要思虑周全。我国专家学者也很早就关注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并对此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1.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
在《关于我国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思考》中杨海燕 (2009年) 认为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不能适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客观实际, 随之产生很多突出的诸如人口赡养率增高、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周期延长的问题。金刚 (2010) 通过探究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现状与规定, 并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 发现我国的规定存在退休年龄设定偏低的问题、退休年龄人群差异大、提前退休情况较为严重的现实情况, 认为中国非常有必要实施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 才可以减轻由于预期寿命增长引起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应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过快转变, 并且提高人力资本的应用率, 增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张笑丽 (2014年) 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分析》一文中也阐释了相似的观点, 另外她提出随着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长, 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长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期, 实现劳动者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2. 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不利方面”研究
柳文思和陈应雄 (2015) 认为一方面一部分民众从主观意识上希望提前退休, 从工作性质角度分析, 不同劳动对脑力、体力的需求具有差异。延长退休年龄无疑加重了体力劳动者的工作量与身体负担, 激起他们的消极、甚至是抵抗情绪, 而对于一些文职的稳定工作来说, 延迟退休则会造成其经济损失, 同样会造成反对。另一方面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市场的主要特点, 延迟退休无疑会减少岗位需求, 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金刚 (2010) 将延迟退休年龄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影响细化描述, 同样强调了推迟退休年龄会遇到民众抵抗的问题。 周辉 (2011) 也有类似的论述, 同时他提出延迟退休年龄会阻碍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他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使得许多原本未被制度所覆盖的人拒绝参保。养老保险覆盖面窄, 自然也减少了养老保险的收入。从这个角度而言, 许多学者主张的“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养老金收入”的观点会受到一定的冲击。Martins (2009) 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企业减少了雇佣新的劳动力, 因此从短期来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于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的贡献可能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
3.关于“延长退休年龄方案”的研究
蔡秀丽 (2013) 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应“小步慢走”, 规定一个退休的最低年龄, 同时加大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宣传, 增加人们自动延迟退休年龄的自觉性, 但是是否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延长的时间由劳动者自主决定。李青 (2014) 对比美国的延迟退休年龄, 认为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 “小步渐行, 男慢女快”, 并且实施弹性退休, 根据个人意愿来实施退休政策。柳文思和陈运雄 (2015) 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策略, 有助于安抚民众情绪, 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另外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 实施不同的薪资策略, 将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发放分离, 使养老金发放更加合理。
目前, 学界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可行性、好处等的研究较多, 且观点大多集中于现行的退休年龄与平均寿命不符、计划生育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缺乏和养老压力大等三方面, 主要是从必要性角度来论证, 从合理性角度切入的不多。并且已有研究中, 对于延长退休年龄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分析较少, 只是粗略描述, 而没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深入分析。另外, 对于延迟退休年龄这样一个涉及社会多方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公共政策, 虽然学者大都较为支持延迟退休年龄, 并且支持实施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但在政策方案具体制定时应该依照怎样的原则, 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后提出。
二、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分析
1.从养老进行分析
截至2014 年, 我国女性的平均年龄达到77.37岁, 男性也到达72.38岁。也就是说, 对于一半左右的中老年人来说, 在退休后, 男性会经历10年左右, 女性会经历12 年左右退休养老期, 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也比制定原有退休年龄时长了5 年多, 这无疑会加重社会的养老负担, 制约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养老也不仅仅停留在温饱阶段, 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满足。经过调查了解, 对于大多数退休的老年人来说, 他们需要2~3年的适应期才能顺利接受退休。对于如此长时间的空闲期, 好的情况是, 老人顺利过渡, 融入社区老年活动或找到新的兼职等, 生活愉悦;坏的情况是, 老人难以适应, 变得孤僻寡欢, 导致心情郁结寿命缩短。另外, 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子女工作繁忙, 老人退休后缺乏子女关爱, 时间空余, 内心空虚, 情绪较不稳定, 养老期并没有预期中的幸福。延长退休年龄, 缩短了退休养老期, 帮助老人打发了一部分闲散空余的时间。另外, 在子女事务最繁忙的30多岁的养老压力, (包括经济养老和心理养老) 延缓到其工作生活较为稳定的40 岁左右, 更有利于提高家庭养老的水平。
2.从人才角度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 我国退休年龄实行的是“一刀切”即, 无论何时进入工作岗位, 都是固定年龄退休。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学文明的进步, 我国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普遍延长, 劳动力素质也得到普遍的提高。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 年报告》显示, 2014 年我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以中等教育为主, 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8年。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原理来看, 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与劳动者的学历呈正相关关系。教育年限增长, 退休年龄不变的结果是低学历的劳动者留岗长而掌握了高知识高技术拥有高学历的劳动者留岗时间短, 而高学历人才获得的经济效益远高于低学历劳动者, 现行状况下, 保有之前的退休年龄制度无疑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 有很多掌握较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 表示仍愿意在岗位上工作的意愿, 如果能弹性的延长退休年龄, 无疑一方面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 满足了民众的意愿, 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3.从平等角度分析
我国现行的男女退休年龄自施行以来一直存在差异, 即男性60周岁, 女性55周岁, 男性工人55周岁, 女性工人50周岁。因为我国养老金与工龄挂钩, 根据我国的入学年龄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20岁意味着女性还处在大学阶段, 偏低的女性退休年龄会出现“学历越高, 参加工作时间越短, 退休金越少”的问题。女性比男性提早退休这一规定无疑损害了我国女性的养老金待遇, 与社会保障公平主义的原则相违背。而据科学院就显示, 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近5岁, 如此一来, 对女性退休后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我国社科院在2015年12月提出的方案中显示:到2045年实现男女都为65岁退休。可以改变现有状况, 促使女性申领到与男性相同的退休金, 促进社会保障公平。
三、延迟退休年龄对民众的影响
1.对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影响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行政职权的领导干部。在我国现行情况下, 党和国家领导人本应按照公务员退休规定, 即男60 周岁、女55 周岁。但客观上, 国家级领导人如表1 (我国国家领导人职位与退休年龄统计表) 所示。
(数据如表1 所示) 我国国家领导人的退休年龄大多超过现行规定的退休年龄5~10 周岁, 并且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居于管理层, 从事的工作多为战略规划、决策等工作, 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是很高, 所以按照渐行政策延长退休年龄对国家与社会管理的阶层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只是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任职期更加合理化, 更加符合规定。当然, 延长退休年龄对这部分群体也不是全然没有影响, 对这部分群体来说, 职位的升迁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限制, 以副部级提拔正部级的年龄限制为例:一般是男同志年龄一般不超过48 周岁, 女同志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任副处级职务不少于7年的, 男同志年龄可放宽到50 周岁, 女同志年龄可放宽到48 周岁。我们有理由推测延迟退休年龄会导致官员升迁年龄的适当提高, 这样给了部分本因年龄而无法升迁官员升迁的机会, 也给了很多处于下级的上进工作者晋升的希望, 起到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 整体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2.对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影响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和专门职业技术的培训, 拥有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经济型的企业中从事专业性工作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人员。他们拥有文化、技术资源的优势, 是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老师、医生、律师等等职业就囊括在这一阶层当中。这一阶层的人虽然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 但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 每一个病例, 每一次学术研究, 每一个案例的诉讼、每一个技术问题的突破都将积累, 转化成为精神和物质的财富, 这一阶层也是年龄越大, 人力价值越高。在现行退休年龄之下, 很多正值精力较好、经验也较丰富时期的医生、教师被退休返聘, 而返聘所花费的资金势必比退休前的工资是高的。对于这部分工作者来说既可以拿到退休金, 又可以拿到返聘工资, 他们自然是很满意现行的状态的。延长退休年龄, 从企事业单位的角度说是用比现行价格低的资本换取了较高的人力资源价值, 从员工的角度说是降低了自己的人力资本, 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换取不到心理预期的报酬, 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心理, 导致消极应对工作的情况发生。从社会的角度说, 可以减少退休返聘的现象, 节约养老金的开支, 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负担。
3.对办事人员阶层的影响
办事人员是指协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 主要是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 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 也就是现在所称的“白领”。现阶段, 处于这一阶层的多为70、80以及部分90 后, 如果实施渐进式的退休政策, 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对于这一阶层来说, 工作多集中为办公室内完成的文书工作, 延迟退休年龄短期看来对他们没有特别直接的影响, 因为他们还正值青壮年, 但是长期看来却也有不利影响。虽然, 制度上我国的公务员不实行终身制, 但实际上, 只要公务员没有犯较为严重的组织错误, 例如:重大的贪污、腐败, 泄密, 严重违法等, 就不会被解雇, 是一种“软性”的终身制。对于一部分本就不求上进, 只是求安稳“混日子”的人员, 延长退休年龄无疑是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白领着工资, 却不做实事, 助长慵懒安逸之风, 导致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 会引起民众对公务员的普遍不满,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4.对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阶层的影响
商业服务人员是指在商业、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的体力和半体力劳动人员。对于商业服务的人员来说, 从事的是和体力相关的工作。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 中从事直接和辅助性生产的体力、半体力劳动的人员。对于商业服务人员来说, 其工作时限不固定, 工作单位也不是很固定, 可变性大, 所以延长退休年龄对这一阶层的人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产业工人阶层的人来说, 他们处在一种单纯靠劳力来换取报酬的状态, 相比较服务业而言、在第二产业中劳动的工人每天有较大的劳动量, 对于身体本就有一定的损害, 并且随着年龄的上涨, 身体素质下降, 劳动力下降是必然的结果, 延长退休年龄对于这一阶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强迫他们再多从事体力劳动几年, 实际是对他们身体、心灵都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害。但是, 从事这一工作的工人家庭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很大一部分家庭是靠着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工资度日, 延长退休年龄虽然是伤害, 但也是给这部分工人保持一份稳定的收入, 以维系家庭的生活, 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5.对中、高等院校学生的影响
中、高等院校的学生即还在高中、大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预测在2017年实行, 他们基本是近几年内就业的主力军。近些年来, 中国大学扩招、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问题一年比一年更突出, 有的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会导致老人停留在岗位, 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 导致就业难问题更加严重。诚然, 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消极影响。笔者认为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在于就业观念的畸形, 而不在于就业岗位少, 国家每年空出的就业岗位越约100 万个, 但仍有人找不到工作。大学本科生、硕士毕业生大多认为蓝领阶层的工作辛苦、并且社会地位不高, 所以不愿将就, 而一心想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管理阶层、律师等等工作, 但却出现了能力、经验有所欠缺, 不适应岗位的情况, 最终导致“高不成, 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所以, 延迟退休年龄, 是增加了就业的竞争, 反而是给当代中等、高等院校的学生一个警示, 社会选得永远是有才能的人, 所以注重培养自身的才能素养才是就业的必胜法宝。
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建议
渐进式的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还在酝酿中, 其中很多细化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还有待商榷。经过延长退休年龄对不同阶层的影响的针对分析, 形成如下建议:
1.延长退休年龄提前谋划, 适时推行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案制定、舆论宣传、沟通协调、公布方案、应急预案、择机实施、评估反馈、修正完善等多个环节, 应尽早规划具体方案, 综合考虑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因素, 兼顾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乡居民的情况, 择机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3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 到2030 年这个比例将变为2:1, 人口老龄化相对严重的上海等地区更甚, 有专家预测2020 年上海可能出现养老金缺口830 亿元, 相当于财政收入的10%。社科院的方案表示, 我国预计在2018 年推行延迟退休年龄, 赶在2030 年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前10 年, 开始延长有利于积蓄部分养老金, 应对新一波的养老高压, 有一定合理性。
2. 推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一定不能单一进行, 而要打出组合拳, 形成确保延迟退休年龄的合力
许多国家在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 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如严格控制提前退休, 对提前退休者只能领取部分养老金等, 如西班牙2009年1月通过的养老保险改革议案规定:年满65 岁并且已缴纳养老保险38.5 年者, 或年满67 岁已缴纳养老保险37 年者才能获得全额养老金。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
(1) 在缓步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 还要打破养老金“双轨制”完成并轨, 缩减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养老金缺口, 突破干部工人等不适应我国现状的等级差异。
(2) 针对中老年人就业难的问题, 制定适当扶持政策, 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中老年人就业, 引导中老年人就业和创业。如此, 才可以让上了年纪的文化、经济资源的掌握者心理上接受延迟退休, 仍保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3) 完善人才培育培养机制, 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和青年人的就业观念, 促使青年人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
3. 以人为本, 针对不同人群、工作性质, 弹性退休
为了保证民众的利益体现了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时, 应该综合考虑到每个阶层从事的工作不同、职业的性质不同、还有个体的差异与工作意愿, 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 考虑制定差别的弹性退休政策。对与体力劳动行业可以较早退休, 对于技术创富行业可以较迟退休, 对于同等行业的部分特殊群体, 如因身体、家庭、心智或其他原因不能从事工作的因准予提前退休, 当然需要对提前退休的条件进行严格的考核, 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4.男慢女快, 促进社会保障公平发展
社科院的方案表示, 女性每3 年延迟一岁, 男性每6年延长一岁, 2045年达到男女共同65 岁退休。清华的方案显示男女依性别、出生的不同推迟领取养老金, 在艰苦岗位的提前10 年领取养老金, 最终用15 年达到男女都是65 岁领取养老金。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均为男女相同年龄退休, 人大、武大的方案也均显示男女最终实现65 对同年龄退休, 足见男女共同退休有其合理性, 正如前文所述, 保障了女性养老金待遇, 促进了社会保障的公平。
对于大部分阶层来说适当延长退休年龄都是有好处的, 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竞争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满足了部分从业者自身的工作意愿、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相信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制定我国延长退休年龄政策, 并缓慢稳步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 其可以有效发挥特有的政策优势作用。
摘要:自2000年我国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我国2013年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渐进式的延长退休年龄政策, 但具体方案一直未出台。作为一项与民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 延迟退休年龄的推行必定影响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体。本文就以此为突破口, 具体分析延长退休年龄对不同职业与不同阶层的群体造成的影响, 进行延长退休的利弊比较, 为具体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延长退休年龄,公共政策,社会阶层,影响分析,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1]徐玉锋.当前经济形势下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8) .
[2]李青.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4 (2) :122-125.
[3]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02) :32-38.
[4]柳文思, 陈应雄.从公共政策的视角解读我国延迟退休政策[J].Business商, 2015 (30) :83-84.
[5]杨海燕.关于我国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19) :29.
[6]张笑丽.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分析[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4 (9) :58-61.
[7]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学术交流, 2011 (2) :136-140.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 2003 (4) :1-9.
延长退休年龄 篇7
一、失业率上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凯恩斯失业理论指出, 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和商品市场需求下降、供给上升时会造成失业。因此, 失业率上升的最根本因素是商品市场的总需求下降。经济持续增长, 有效市场需求增加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降低失业率的最根本的办法是通过刺激市场需求,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能刺激市场需求, 降低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负相关, 即当通货率紧缩时, 失业率会上升, 而通货膨胀率上升时, 失业率下降。奥肯定律认为, 由于经济增长能够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而降低失业率, 因此,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是负相关的, 即经济持续增长2%, 才能降低1%的失业率, 即经济水平只有持续增长才能换回失业率的下降。科技水平的提高在近代西方失业理论体系中也被认为是影响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失业率有双重影响, 从表面来看, 科技水平的提高会提高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 造成经济总体减少了对劳动人口的需求, 最终会降低整体就业水平;但从长期内来看, 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刺激经济的发展, 技术进步也会衍生出更多的新型部门,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使得失业率降低。
失业率的上升是多因素的结果, 它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技术更新速度、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我国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下, 延长退休年龄在短期内虽然也会使现在的就业压力更加严峻, 但是本质上讲就业矛盾的改善不能靠让老员工提前退休空出工作岗位来给新员工, 而是要靠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长远来看, 推迟退休并不会对就业产生直接的副作用。
二、非正规就业的存在导致延迟退休对失业率没有绝对影响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压力的增大, 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普遍存在, 规模日趋增大。由于我国专业技术培养、培训院校的数量和质量有限, 很多劳动者技术水平偏低, 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岗位他们并不能够胜任。因此, 假如让老员工提前退休, 为青年劳动力腾出工作岗位, 新员工也不一定胜任, 甚至企业也不一定能找到适合的青年人顶替。这导致了目前我国南方存在的奇怪现象———“企业遭遇招工难之痛, 劳动力饱受找工难之殇”。企业为了发展不得不继续聘用这些特殊岗位具有特殊技能的老员工。因此, 被原单位返聘或被其他单位继续聘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使得很多城镇职工虽然退休了, 但是他们没有离开劳动力市场, 造成目前非正规就业的存在。
非正规部门劳动力溢出效应分析:
譬如, 我国目前现行的退休年龄为60岁 (男性) , 假设推迟后的退休年龄为65岁, 如果按原退休政策的职工退休后被返聘或没有休息, 继续到非正规部门就业, 重新返回到劳动力市场, 那么假如退休年龄从60岁推迟到65岁时会产生非正规部门劳动力溢出效应。如下图所示:纵轴表示就业劳动力数量, 横轴表示就业率, S表示劳动力供给曲线, D表示劳动力需求曲线。图 (a) 表示正规部门就业情况, 图 (b) 表示非正规部门就业情况。当原退休年龄不变时, 正规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由Sr1下移到Sr2, 就业劳动力数量会由LN1下降到LN2 (LN1>LN2) , 就业率由ERr1上升到ERr2 (ERr1
三、延长退休年龄方案设计及结果预测
我国对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还处于研究阶段, 真正成熟的方案尚未出台。本文通过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并结合目前国内就业形势、养老金收支现状、赡养率等各方面因素, 按照“分阶段、小步渐进、男女同岁”的基本原则, 模拟设计出两个平滑推进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方案。方案将2015年设为延长退休年龄的起点, 遵循男职工缓慢退休, 女职工快速推进的思想, 达到男女职工 (女职工=女工人+女干部) 退休年龄均推迟到65岁的目标。
具体方案如表2所示, 图3为各年份延长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实施计划。其中纵轴为年龄, 横轴为年份, 男1和女1指方案1中男女职工的各年份改革目标。相应男2、女2指的是方案2中延长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各年份改革目标。
假设: (1) 现行退休年龄以男职工60岁、女职工50岁为基准, 在此基准上使男女退休年龄都推迟到65岁。 (2) 设TLD为延长退休年龄后所溢出的劳动力数量, Lnt现行退休制度下t年n岁退休劳动力总量, LDnt为延迟退休后t年n岁劳动力总量, Pnt为t年n岁平均劳动参与率, adt为t年延迟后的退休年龄, at为t年的现行退休年龄, c为劳动力起始年龄。因此因延迟退休溢出劳动力数量的表达公式为:。
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预测数据为基数进行计算所得。
四、延长退休年龄两种方案的比较及实施建议
延长退休年龄 篇8
该政策最大的特点在于对象的特殊性及选择的自主权和自愿性, 也体现在“柔性”二字上。《试行意见》规定, 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 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和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符合在本市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 如企业工作需要, 本人身体健康, 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本人提出申请, 与企业协商一致后, 可以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这就明确说明了, 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的对象不是强制性的, 而是自愿性的, 延长退休的自主权在于个人和单位, 在个人意愿和企业需要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决定;能够享受“柔性延迟退休”的都是有专业特长的人才, 如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
一、此项政策出台的背景
1.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首先, 上海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表明, 200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合计1 400.70万人, 60岁及以上有315.70万人。国际上一般认为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基本标志, 而2009年上海老年人口已占户籍人口的22.5%以上, 户籍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则达到81.73岁, 比全国平均值高出9岁, 其老龄化程度居全国之首。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持续变化使“现收现付”式的养老金制度面临极大压力。其次, 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开始出现负增长, 同时2009年上海市老年抚养比已达到59.83%, 平均百个劳动力要抚养接近60个60岁及以上的老人, 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
2.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 收支严重不平衡,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伴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离退休职工人数急剧增加, 形成
了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巨大压力。虽然上海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透露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但相关数据显示, 自从1999年起, 上海的养老保险金缺口累计已达百亿元, 养老金短缺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05年到2007年, 上海市财政为养老保险基金投入的补贴额为88.81亿元;2008年, 一年的补贴即为91.50亿元;到2009年, 已上涨至100.73亿元。在2009年的上海“两会”上, 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上海民生的第一大问题, 就是社保问题, 社保基金缺口很大, 造成财政压力, “社保基金严重穿底”。养老保险基金巨大的缺口, 造成了现收现付制的个人账户没有形成积累或积累不足, 只是一个名义账户, 形成了所谓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使制度设计时确定的要在退休人员高峰到来前积累部分资金的初衷没有达到。
3. 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实践。
基于发达国家老龄化问题严重, 高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压力沉重, 国家养老金财政亏空不断加大, 退休金赤字不断加大造成巨大的压力, 促使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项举措。2010年, 法国将法定退休年龄由目前的60岁逐步上调到62岁, 养老保险未缴够年限者领取全额退休金的年龄将由目前的65岁逐步上调到67岁;美国从2000年起, 将退休年龄由65岁逐步提高到2007年的67岁年;德国从2001年开始, 将女性63岁的退休年龄逐步提高为2004年的65岁。国外把延长退休年龄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平衡基金的重要措施。
有关材料统计, 到1999年世界上165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 (地区) , 50周岁退休的只有9个, 目前国际上女性退休年龄一般都在60周岁以上。而我国退休年龄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制定的, 实行“一刀切”的退休年龄, 职工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 女干部55周岁, 女工人50周岁。上述发达国家的举措和实践对上海实施柔性退休政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关于此项政策的利弊分析
第一, 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发挥老年人才的作用。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潜在可塑性, 年老只是每个人生命及事业的自然延续, 其劳动能力并不会随着个体进入老年而立即消失。人们应该认识到, 老年人代表着一股庞大的力量, 他们是一种不断扩充、却尚未被人们充分察觉的重要资源。由此, 推行柔性退休政策, 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便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现实意义。首先, 老年人力资源在知识、经验、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而且开发成本较低。其次, 柔性退休政策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自身供养能力。实行柔性退休政策在减轻社会负担的同时, 也能为当前的适龄劳动力群体 (即未来的老年人群体) 起到代际示范作用。再次, 对于部分老年人自身而言, 柔性延迟退休使其“老有所为”, 在增加他们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我国长期实行按年龄“一刀切”的退休政策, 那些学历越高, 受教育时间越长的人, 工作时间反而越短。这显然不利于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实施“柔性延迟退休”政策, 不仅让“学历越高, 工作年限越短”的不合理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而且还可以使人才尤其是那些在重要岗位和关键部门的高端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 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待遇。柔性延迟退休年龄, 一方面职工能有一份在职收入, 另一方面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使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资金得到增长, 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水平。国家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已经明确了“越晚申领养老金越多、缴费时间越长养老金越多、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越多”的基本原则, 因此, 延迟申领养老金对个人来讲可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水平。
第三, 延迟申领养老金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和“现收现付”制度所带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 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日益加大。从1999年开始,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便出现连年赤字。2009年, 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18.73亿元, 支出则达到710.59亿元, 当年基金收支相抵后缺口91.86亿元。在上一个年度, 缺口的数额是88.64亿。一部分人延迟退休年龄且继续缴纳养老保险金能够缓解养老金收不抵支、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柔性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也不例外。首先, 会加重企业的负担。目前, 我国养老保险缴费中, 企业承担的缴费比例比较大。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约占职工工资额的20%。延长退休年龄, 不仅会使企业积累的冗员无法退出工作岗位, 而且还要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 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其次, 延迟退休年龄是可能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影响。面对当前我国庞大的需要就业的人口数量, 失业率居高不下, 而上海市就业压力更是沉重, 延迟退休年龄会占用一定的就业岗位从而影响我国整体就业水平。再次, 关于延迟申领养老金人员的退休身份问题。试行意见在“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后算不算退休”的问题上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 这可能会为今后解决这些延迟申领养老金的职工的劳动纠纷留下后遗症。
三、关于此项政策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从上海推及全国, 我们不得不反观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与养老保险金给付的问题。伴随着近年来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老龄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养老保险金负担着沉重的压力, 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 面对着这一系列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保险金支付问题, 延迟退休年龄也被不断争议和讨论。上海市的柔性退休政策能否真正让更多的人选择延迟退休, 需要时间检验, 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 推迟退休年龄将成为必然。一方面, 人口寿命的延长, 老年人口的寿命大大增加, 人口老龄化形成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 50岁、60岁的老年人的智力与体力仍将处在比较旺盛的时期, 仍然具有可以发展的空间, 过早的退休年龄将造成老年人口资源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纵深发展, 老年人的认识水平与工作意愿也将逐步提高, “活到老, 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使他们不愿过早退休, 核心家庭逐步增多使子女工作后远离父母, 相比赋闲在家, 孤独无所事事, 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结合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国情, 应该考虑适时地、逐步地、渐进地、分区域地、有选择地实施弹性退休年龄政策, 考虑不同地区、行业、群体的现实状况和需求, 增加其自主选择权。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有些地区 (如西部地区) 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有些地区如 (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 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因此, “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也为弹性退休政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建议政府制定退休年龄的指导性政策, 通过制度的设计与利益的激励, 鼓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自主选择退休年龄政策。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的状况积极引导劳动力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退休决策中的作用, 使得个人在退休决策时达到最优化, 个人在达到最优化的同时, 社会经济也就实现了其帕累托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方面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 另一方面, 目前女性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越来越高, 使得女性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我国男女退休年龄之间差距五岁, 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或相同或差距较小。因此, 可以适当提高女性退休年龄, 将男女退休年龄差距逐步缩小乃至拉平。
此外, 上面已经论述过, 上海市柔性退休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背景原因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收支严重不平衡、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探索有效的养老保险金筹集模式和给付方法,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这不是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和申领养老保险金就能实现的。
摘要:2010年上海市试行的柔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引发了众多争议。因此, 通过对上海市实行此政策的背景及其争议点、利弊进行分析, 反观整个国家的退休年龄问题, 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上海市,柔性退休政策,退休年龄,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
参考文献
[1]邓大松.社会保险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2]柯海丽.浅析我国柔性退休年龄政策效应[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 .
[3]徐玉锋.当前经济形势下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8) .
[4]董英申, 周佳.世界各国退休年龄调整趋势[J].劳动保障通讯, 2003, (7) .
[5]柳清瑞, 苗红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 2004, (4) .
【延长退休年龄】推荐阅读:
退休年龄政策10-14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05-20
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10-08
公务员退休年龄08-11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分析07-21
党政领导干部退休年龄08-03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新规定08-01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济补偿金问题07-08
法律上规定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是多少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