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

2024-10-09

初中散文(共12篇)

初中散文 篇1

其实, 初中的散文教学非常重要。说它重要, 一是因为义务教育教材 (人教版) 选入的散文篇目将近40%。二是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 也即所谓的中考, 学生写作时选择叙事、描写类散文文体近80%。三是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平时你最喜欢读的、对你写作水平提高最有帮助的文学样式是什么?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诗歌占8.3%, 散文占40.3%, 小说占40.3%, 戏剧占2.8%, 多项选择占8.3%。可见, 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之重要。

可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 许多语文教师往往表现一种“去散文化”的倾向, 也就是不把散文当成散文来教。其表现, 一是在散文阅读教学中, 整个课堂充斥的是字、词、句的肢解分析, 散文理论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过多讲授, 欣赏散文的手段和方法成了欣赏散文的最终目标;二是把学术性的散文或者文艺随笔当成讲究客观性、准确性的议论文来教, 或当成完全虚构的小说来教。其结果是散文教学处理浅表化、论文化、小说化倾向严重, 影响了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培养, 影响了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刊载在《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7~8期获得一等奖的《散步》的教学案例。其基本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 字词认读

(二) 快速抢答

1.散步的人有__________

2.散步的地点__________

3.散步的季节__________

4.记叙的事是__________

5.散步过程中发生了______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三) 全班交流, 亲情共赏

() 的奶奶 () 的爸爸

() 的妻子 () 的儿子 () 的家庭

(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的奶奶 (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的爸爸 (贤惠、孝顺、有家庭责任感) 的妻子 (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的儿子 (和谐、和睦、温馨、甜蜜、幸福美满、相亲相爱、尊老爱幼、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的家庭

总结:家庭成员间一定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 这样我们的家才能永远充满爱!

(四) 学以致用, 课堂迁移

如果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 爷爷奶奶想看戏曲, 爸爸想看足球, 妈妈想看电视剧, 你想看动画片, 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 你平时会怎么做, 学了本文后你又会怎么做?

(五) 深入探究, 挖掘尊老内涵

1.播放《感动全球母亲的勇气》视频

2.播放歌曲《父亲》

(六) 联系生活, 畅谈感想

1.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

2.你感觉到父母的爱了吗?

这是不是在教学生学习散文的阅读呢?肯定不是。这位执教者前半部分教的是小说的阅读, 他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上大做文章;而后半部分则是在教政治课了, 进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且前后是捏合式的, 这完全背离了散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教学原则或者说规律。

还有一类散文教学的课堂, 那就是将所教学的散文处理得肤浅化、浅表化, 对于作者独特语言的表述及其这种语言所生发的个人情意根本没有触及。例如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 有的教师是这么来教学的:

1.找出课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句话。

2.为什么我是幸运, 而老王是不幸的?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3.如果你遇到老王你会怎么对待他?杨绛一家人为什么会那样对待他?为什么还有愧怍?

4. 投影当今社会底层人生活的照片, 让学生说一说学了文章后, 怎么对待这些人。

这样处理《老王》的教学, 肤浅化、浅表化不说, 它与散文这一特定文体的教学相去甚远, 这样的散文教学, 无论你教学生学多少篇散文, 学生同样不会阅读散文,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抵达散文的内核。

要准确地把握散文的阅读教学,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当下散文的一个概念界定。

在20世纪60年代初, 也即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 散文实际上是普通文章, 它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形象的议论文。学生学习散文, 也只是学习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内容, 教师的教学也偏重于散文的实用性、工具性功能。直到今天, 1963年教学大纲的散文概念还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例如当代散文三大家之一的杨朔散文的结尾提升——提高思想认识, 仍是我们许多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模本, 学生无论写什么作文都要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们的文学界创作了大量人文气息、学术气息、知识品味浓郁的散文。如“闲适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女性散文”“絮语散文”“传记体散文”“哲理散文”“小品随笔”等等, 异彩纷呈。余秋雨、张承志、史铁生、张晓风、周国平、宗璞、刘亮程、韩少功、席慕容等的散文作品, 丰富了语文教材的散文面貌。这些散文作品的繁荣, 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散文。于是, 王荣生先生这样来界定散文。他说, 散文是什么?散文就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 心中的人和事, 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 一己之思”。他还说, “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 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 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

从王荣生先生的话里, 我们读出这样的信息:散文作品中所写的“眼里的景和物, 心中的人和事”即是散文写了什么, “一己之感, 一己之思”就是作者想了什么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 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就是你在散文的阅读中体悟到了什么。从体悟到什么出发, 再通过作者的语言、章法来咀嚼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作者是以何种方式来“自述”的, 作者这种“自述”有什么效果, 这才是散文教学的归宿。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写了什么?回忆自己的一位“朋友”。表达了什么情感?对老王不幸的同情和自己对他的愧怍。为什么要写这个?是作者的一种自我救赎、自我解脱、自我升华。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这就要体味语言的意蕴、句子的章法。为此,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篇散文作品中, 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的目的, 并不是向读者介绍这些, 而是为了抒发所思、所感, 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因此, “阅读散文, 不是仅仅知道作者写了那些人事景物, 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 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 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灵、心怀, 触摸作者的情思, 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王荣生语)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将散文教成小说, 教成政治, 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 教师的教学把作者的“言语”当成学生表达的跳板。比如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 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 并且还一定要说得感动流泪。第二, 教学时, 教师仅仅关注散文的所“指” (散文中的描写对象) , 而漠视散文独抒心机的章法、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比如教学《散步》, 只讲一家人的特征及其和睦相处, 对于语言的体味往往一带而过。第三, 教师在教学时, 把散文作者选取的章法、表达的方式与“独特的认知情感”割裂开来, 演变成教学散文就是教学这一课语言表达的“知识”和“技巧”。比如教学《背影》, 只讲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而忽视了作者如何个性化地来表达出这种情感。凡此等等, 都是散文教学的大忌!那么, 我们究竟怎样确定初中教材中散文教学的内容, 怎样来教学生进行散文的阅读, 就成为我们教师备课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怎样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呢?王荣生先生将选入教材的课文从确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成四类, 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例文”的材料要能够“足以例证知识”, 材料不一定要求完整, 可以是片断。“样本”的材料要注重典型性, “必须从学生现在在读的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真实取样”。“用件”材料的要求是适用, 提供足够的材料即可。

笔者仍以《老王》为例来说。如果教材作“定篇”处理, 即该单元全部的教材内容, 都围绕这篇散文组篇, 目的是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选材、结构、语言、章法等等。如果教材当作“例文”来处理, 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既定的知识, 也许是关于人物、事件、场面描写的知识, 也许是散文结构的知识等等, 而课文只是知识的印证举例。如果教材作“样本”处理, 也就是将这篇文章看成是现代散文的“样本”, 目的是解决学生在理解鉴赏此类文章时碰到或者应该碰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解决的过程中, 使学生学到读文、作文的“方法”。如果教材将它处理成“用件”, 那就是借此讨论“底层人精神”问题, 讨论“人与人关系”等等, 在讨论活动中展开, 进行相应或相关的听说读写训练和学习。但是这样的表述还是没有触及散文这一文体的个性特征。散文的个性特征应该是:

(1) 不拘一格——散文题材广泛多样, 写法自由, 体式不拘。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 散文不能讲规范, 一讲规范, 散文就死, 纯、正、高、雅, 每一个字都会将散文箍死。

(2) 张扬个性——作者张扬个性、独立抒写灵性、展示自我人格、释放内在情愫。

因此, 我们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散文语言的章法和节律美。譬如散文文字的连绵、叠韵、倒序会出现匀称、平衡又参差变化的节律美;散文遣词造句的意象之美, 或绘形, 或造境, 与音调、气势、修辞相辅相成的多端变化, 形成流动美、静态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建筑美等表现法式, 营造美的极致。《春》这篇散文用词丰富, 比喻迭出, 灵活地结构和安排语句, 由作者个性与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 使语言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应。

2.散文有组织的短语合成意境美。意境就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 是景物与主观意识相铸的产物, 情与景和谐的统一。例如《紫藤萝瀑布》, 从直观上说, 它形象鲜明, 如在目前, 且具有诗意而不肤浅;从情境上说, 它的字句之外, 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 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3.散文作者内在情思折射的理性美。一些富有哲理的现代散文常常以清晰的条理、严密的逻辑折服人, 《荷叶·母亲》《行道树》便是用“自然的人化”传达出蕴含的理性美;《热爱生命》具有警策动人的哲理美;《蝉》《贝壳》则具有形象透彻的说理美。

4.作者独具人格魅力的风格美。散文的壮美即雄奇、巨大、刚健、豪放, 这是一种阳刚之美, 比如《安塞腰鼓》。散文的优美即柔和、精巧、秀雅、和谐, 这是一种妩媚的美, 比如《济南的冬天》。

这样, 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散文, 对散文的内容, 能够辨别其真与假、美与丑;对散文的情感, 能够评判其同情与厌恶、赞美与抨击;对散文的情调, 能够分晓其亢奋与消沉、健康与庸俗。这才是阅读学习散文的功效。所以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不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 而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对象的描述, 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上, 通过作者的语言去体察描写对象内在的倾诉、折射的理性、作者的情思、人格的魅力。

那我们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些教学内容的落实呢?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教学散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寻路探情;二是还原想象。

寻路探情, 即寻觅作者的行文思路来发掘散文的内在情感, 包括作者的情思、散文的意蕴。例如教学《土地的誓言》, 我们可以围绕课文题目来寻觅思路, 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端木蕻良先生“面对的是怎样的土地”“发出怎样的誓言”“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誓言”等三个主问题, 理清文章思路, 解读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意蕴, 在深情的诵读中自然领悟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泛滥”的情感。例如教学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我们可以聚焦济南的“温晴”、老舍的“温情”来理会文脉, 体验情感, 体会老舍对于济南的一颗赤子之心。

还原想象, 即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还原到散文设置的情境中去体验, 感受散文作者内在的倾诉和情思。例如教学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还原想象。第一, 斯科特的日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是, “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还原体验这一改动的心理过程才是体验悲剧的过程。第二, 在现场体验可以抓住关键性摹状词还原所描摹事物的情态:关于“雪原”——荒芜人迹、无垠、冰原、白茫茫、毛骨悚然、皑皑;关于“风”——凛冽、呼啸不停、狂吼怒号、凶猛;关于探险人——坚持不懈、风餐露宿、精疲力竭、羸弱、蹒跚、疲惫不堪等等。通过这些词语想象还原情境, 体味探险之艰难。第三, 还原斯科特等人登上南极极点行动的意义——认识“伟大”。例如王君老师教学《老王》就是从“活命”二字入手还原想象, 通过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尽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为真实生活情境, 把学生驱赶进文本, 然后让学生欲出不能, 欲罢不休。让学生成为老王, 成为杨绛, 去亲身体验文本中的生活情境, 学生自然有阅读的收获。

由此可知, 散文教什么?散文就是教“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 就是教“作者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散文如何教?我们应该引领学生通过对作者叙写独特经历的语句、章法、意境、体味来接近、体认或分享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试想, 教学散文, 如果没有语言的咂摸, 没有入境的体味, 那就不是散文教学。许多教师之所以将散文作浅表化处理, 是因为他们对散文文本解读的低幼化, 或拘泥于教参的俗套化的解读, 或囿于浓厚的政治说教化, 甚或他们将散文的感情抽象化、概念化, 完全丢弃了语文的体验。

散文是介于文学与实用文章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文体, 文学和文章的特性均具有。文章的特性是指它的写实性, 也就是说散文言说的对象是有其人其事其景其物, 因此散文教学和其他样式课文教学应该不同。譬如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可以避开莫泊桑走进小说的世界;教学戏剧《威尼斯商人》, 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莎士比亚来感受人物形象。但散文就不可以, 由它的写实性决定了我们不可以完全抛开作者的情感, 由它的文学性决定了我们不可以把作者的情感普遍化或者概念化。

初中散文 篇2

盛夏,午后,火锅,啤酒,欢笑,泪水……

我的小学结束的有些混沌,初中又会怎么样呢?会见到什么样的人呢,谁也不知道,只好睡觉了,明天一切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题记

朦胧的感觉

哥哥告诉我,进入一个新的团体,的做法就是沉默FIRST,所以我也义无返顾的装了回酷。

大门,老师,同学,校车,军训,无语……

我坐在窗子前,默默地等待着同学的出现,一个接一个默默的记着,然后在细细的思考,最后呢,依然装酷。没办法啊,谁让我都不认识呢,只好吹着风,任碎发乱飘,大口吸入清新的空气。

“请问,我可以坐这里么?”一个瘦瘦的女孩轻轻地问。我一时间迷茫了,怎么会有女生这么主动的坐我旁边啊?“谢谢,那我就坐了。”那女生微微地笑笑,轻巧的坐在了我的身边。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更加迷茫了,用迷离的眼神看着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无法移开视线。

“我脸上有什么?”女孩把脸靠近我,我似乎可以感到他呼出的气,一下子把头扭到车窗外,吞吞吐吐地回答:“没什么。”我想如果有鸡蛋的话,我的脸一定可以煮蛋了。“那你看什么啊?”这个女生还真是不死心,这种事还不停的问,我便按奈不住了“没什么就是没什么,不懂么?”原来,我有是可以喊的这么大声的。可是我突然就发现自己错了,全车的人都回头看我俩,我窘迫的低下头,喃喃的说“真是的,就是没什么嘛……”

车子开动了,刚刚的尴尬渐渐淡了,女孩带着微微泛红的脸说:“你会不会是个男生啊?”说实话,我从小到大最恨的就是自己长的象女生,更讨厌别人用这种口气问我了,于是我反问她:“你说呢?”“啊!!”历史似乎重演了,又是许许多多的眼睛。“真的啊?”那女生不但不生气,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我,更稍稍地靠近了我一些,我感到手有些凉,喉咙有些干,还有就是心跳有些快,眨眨眼睛,任她这么看着我,不过我心里却有一丝甜孜孜的。我不在不敢不相信奇迹这种东西了~~~~~~

之后,我和她成了旅途上的第一对朋友。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少教多学

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从语言色调看来,散文如素描,清淡、淡雅,它是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宣泄。散文的笔法无拘无束,变化无穷,在散文的笔下,有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有微妙难测的内心世界。

一、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者设置了在家庭灾祸后父亲送儿子远行的背景,描述了父亲送子的场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以及“我”的几次流泪的场景。对于这些,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唤起我们的情感。我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切体会一个父亲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牵挂和不忍,和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那么文章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具有了審美意境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通读文章。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学生心理活动和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被文章所感染。在朗读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文章的、恰当的背景音乐来衬托文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我在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在前半部分的“忆花”中,作者回忆起以前和现在的不愉快的事,我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应该用低沉且略带悲伤地语调朗读;在后半部分,作者看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心灵受到触动,我又引导学生应该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朗读;在文章的最后“悟花”部分,我让学生反复读,细细地品味,体会课文的主旨。

二、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哲思美

在散文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散文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人、物的特征及其生活、场景等表层结构的分析上,要探索隐藏在作者背后的心理感受,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主观感受。例如,在学习鲁迅的《风筝》中,进入中年的“我”,在回忆并自责青年时代曾奉行“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而虐杀儿童天性的错误,当“我”向当年的小兄弟认错并期待原谅时,对方却早已忘却并诧异地笑着,使“我”陷入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而这种可贵的自责和宽容别人过错的品质,是建立在“我”自我解剖的基础之上的。我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抓住亲情和自省精神来突破,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了作品艺术构造的真谛。所以我认为,散文文学作品的焦点,并不是为叙事而叙事、为写人而写人,它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隐藏在作品中的信息,从而体会作品的哲思之美。

三、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形式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从结构入手,理清脉络,使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结构之妙,感悟到作品的行文之理。例如,我在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分析全文围绕紫藤萝花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构成,层层深入地表达主旨。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来越体现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沉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受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然后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写花历尽磨难又焕发生机;思花,作者开创理性的思考,领悟到生命的美好。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由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真理,表达了对顽强生命的赞叹。

四、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散文是精致的语言艺术,因此,我在散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那些表情达意深刻的词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美妙之处、深刻之意。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中,用了“挨”“接”“推”“挤”,四个动词,通过拟人的手法,把花儿繁密、茂盛盛开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赏心悦目的感觉,使我们领略到紫藤萝瀑布的美景。

五、结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想象在散文阅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理解文章,想象散文中描写的事物、描绘的景物,同时可以利用插图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建立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教师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视觉来体会作者的描写,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浮现“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在阅读朱自清的《春》里的语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时,教师适时播放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或音乐,结合着视觉与听觉感受,学生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描写,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生机勃勃的、绚丽多彩的春天。

六、加强课堂的教学互动

1.转变教育观念,是“少教多学”的前提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最初宗旨和核心理念。少教多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只要学生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有的放矢,进行点拨,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

2.教会学生正确方法,培养思考的能力

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怎样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很重要。

3.保证学生独立学习时间

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使得教学成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4.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教师应始终将情感投入到散文教学中,因为情感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笔者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时刻注重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在投入情感的同时,还要把多媒体课件适时进行播放,从而一步步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动情,最终将情感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使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丁莉娟,赵志昇.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试析初中散文教学 篇4

由以上各家对散文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散文的内容是广泛的, 形式是非常自由的, 内容和形式都很“散”, 但是, 散文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并有文学味道, 有一种内在的“神”统帅全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因此,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 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 蕴含着极其丰富, 极其广泛, 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而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散文大多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去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也由于文学欣赏能力的关系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而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 对其深厚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难以理解。因此, 我认为在教学散文时, 就应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 引导学生去品读, 去体味, 去欣赏。

欣赏散文, 要让学生走进作者创设的情景中去读懂文本。《托起草原》饱蘸着潘岳心中的激情, 对草原风物的爱, 对草原文化的爱, 对草原传统的爱都蕴含其间。在作者的心中, 已经将草原高高托起,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夏季的草原, 风情万种:壮阔的草原、无垠的苍穹是背景, 婆娑起舞的雨后青草、玉莲般的簇簇白云、黑白珍珠般的牛羊、绿茸茸的灌木……这一切都如诗如画, 令人向往。草原的林, 弥足珍贵。茫茫林海, 铺天盖地, 排山倒海;株株白桦, 丰姿优雅, 亭亭玉立。这就使得草原林海既显示出令人惊叹的阳刚之气, 又具有玲珑剔透的阴柔之美。草原的花, 既耀眼, 又聪明。说她耀眼, 是因为在茫茫的草原, “从初春的嫩绿到晚秋的黄绿, 永远是单一的色调”, 而白芍药、红百合、紫飞燕、黄野菊的绽放, 如鹤立鸡群, 最能吸引人的眼球;说她聪明, 是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 万木皆绿我独艳”, 这些花“懂得在那里开, 为什么而开”, 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因而, 她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花”, 富于灵气, 惹人喜爱。草原深厚的人文内涵。草原的歌, 音质浑厚, 不疾不徐。伴以马头琴凄婉悠扬的旋律、骏马的低嘶和安详的流水, 在广袤壮阔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韵味悠长。她既不同于秦腔的顿挫高亢, 也迥异于越曲的流转细腻, 她只属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草原人。草原的酒, 醇美壮烈, 正适合豪爽旷达的草原人的胃口。江南水乡的女儿红, 适合有雅兴的文人慢慢品咂, 未免太“斯文”;藏域雪山的青稞酒, 有珍稀藏红花藏民才有口福享受, 未免太高贵。而草原男子有的是豪情, 多的是豁达, 有美酒, 有羊肉, 有朋友, 甚至是萍水相逢, 席天幕地, 就可以开怀畅饮。哪怕是烂醉如泥, 也决不后悔。因此“托起”二字所要表达的意蕴是丰富的。在这里要托起的绝不仅仅是草原, 而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催人不懈地为社会、为人类、为生命的意义而奋斗不息。我们只有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景, 学生才能读懂文章。

学生能走进作者创设的情景中,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欣赏散文, 要让学生领会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 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乌篷摇梦到春江》是叶文玲的散文代表作。本文以梦为线索, 以“五想”为内容, 编织了春江娇俏和美妙的图画。文章标题“乌篷摇梦到春江”, 这是全篇的文眼, 暗示船载着梦将洒满春江。“梦”的展示是通过春江的自然景观与春江流域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来显示的。作者的“梦”虽贯穿始终, 但具体落笔时, 却把“梦”化为“五想”来写“梦”, 而梦与想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 “梦”是通过“五想”来实现的。“奇想”, 写作者当年在青海戈壁滩时对春江的奇想, 渴望之情不言而喻;“始想”春江的俏, 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 委婉袅娜, 令人遐想无穷, 美感呼之欲出;“还想”, 描绘春江的“娇”, 着重突出其色泽——绿, 使人想到了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绿, 但又各有千秋。“再想”, 写富春江的“美”, 浓墨置于“静”字上。上述“四想”, 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春江的俏、娇及美。描写层次极为清晰。行文至此, 人们不禁要问, 除了富春江的自然景观的“俏”、“娇”、“美”, 那么人文景观又如何呢?于是, 很自然地便有了第五想——“又想”, 以汉代隐士严子陵的不媚世俗的傲骨为代表, 颂扬了富春江人们的神魂。即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本文线索清晰, 结构紧凑。例如富春江的自然景观, 是通过“始想”、“还想”、“再想”句来写的, 这“三想”句就分别是展示富春江各种景观特点的关键句, 只要抓住了全文各层的关键句, 理解文章的内容及特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作者善于巧妙地引用古今诗句, 为文章增色不少。如引用郁达夫的诗句“屋住兰江梦亦香”一句, 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魂萦梦绕;又如通过“临流鼓棹, 帆飞若驰”的动景遇“鸥鸟亦知人意静, 故来相近不相亲”的静态对比, 突出了富春江的无与伦比的美景。

理想奋斗初中散文 篇5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一个深奥的词语,我常常误解它,理想—奋斗。

4岁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

因为想和梁国基一样,绘出美丽的山水画;

6岁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因为想和冯骥才一样,写出动人的文章;

8岁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歌手。

因为想和李谷一一样,唱出悦耳的歌声;

10岁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因为想和爱迪生一样,为人民作出贡献。

理想是航灯,指引着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理想是曙光,照亮着我走出迷途的路;理想是沙漠中的一眼甘泉,让我在困难中看到到成功的希望。

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随口答道:“当设计师!”然而,这个随口的回答竟成了我奋斗的目标。老师告诉我们:人因理想而伟大,理想是我们的第二生命。但是,光有理想可不行,还要去努力实现,拿出实际行动来征服。

美国政治家 舒尔茨说过:“ 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到达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是啊,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如何捕捉初中散文的“神” 篇6

联系背景,走近题意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有一定的背景,所谓背景,是指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散文一般是社会生活的折射。俗话说“言为心声”,只要我们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知晓作者写作的缘起缘由,为学生阅读鉴赏散文配置了钥匙。

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是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查阅资料,了解该文是作家赵丽宏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作为序文,作者的用意则是为了以散文诗般的优美语言向青少年学生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加深学生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近文学,喜欢文学。学生通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创作缘由,就更能准确把握住此文的主旨。

教学中,学生可以领会到,作者通过阐释自己对文学独到、精辟的见解,用满腔的激情,自己对文学的热情来期望青少年学生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之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就应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过程,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再次学习,就可以轻松捕捉到本文的“神”——“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整体把握,体会情感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立足于文章的结构,整体把握、分析理解,及时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寄于其中的“神”与“情”。

如巴金的《繁星》,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从以前在家乡观看到的繁星写起,接着描写了三年前在南京看到的繁星,最后深情描写了现在在海上观看繁星的动人情景。这就是作者描写的“形”,通过这些“形”,可以看出作者对繁星的感情变化:从前看繁星就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三年前看繁星,觉得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现在看繁星就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读着作者生动的描述,《繁星》的“神”,即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也就彰显出来了,学生会懂得作者通过描写繁星,抒发了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结构、脉络的把握,来加深对主旨的理解。以后在散文阅读中把握此方法,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回答题目了。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要培养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实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的相互交融。

培养联想能力,要向书本和生活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要勤于思考,精于想象,活跃思维。这样,思路才能打开,才能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情感。

品析赏读,把握主旨

抒情散文多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表现手法。如《蔚蓝的王国》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大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海,是充满幸福的爱情的海。由此,文章的“神”也就有了更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叙事散文则通过对人和事的具体叙述和描绘,突出作者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深深的感情,侧重于形与神的关系。

写景散文往往注重情景交融,把景物描写得有情有意,从而来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情与景的融合是学习理解的关键。

另一种咏物抒怀类散文大多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手法,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一般不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品读文章,品析运用的手法,理解行文的转承,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寻找出所写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关联点。

“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和内涵的词句,它是文章的精髓,起着涵盖内容、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妙用,这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的钥匙。要更迅速准确地把握散文的“神”,就要努力挖掘关键语句,尤其是“文眼”,从中把握主旨。

在初中散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把握一定的方法,抓住散文的特征,搞清散文本质,理解散文的主旨。当然,要成功把握住散文的“神”,只注意这些方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要通过多读、多思、多悟,培养良好的语感,准确理解作者在景或物中寄托的情感和道理,感受散文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初中散文教学总结策略浅谈 篇7

一、以总结促进阅读能力的再度提升

1. 在环节回顾中提炼学习方法

以回顾的方式进行散文教学的总结, 旨在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到散文学习的过程之中:在整节课的学习, 我们运用怎样的方法, 使用了什么策略, 践行了哪些学习步骤进行探究思考的。这样的总结教学能够帮助以自身学习的思维历经为学生形成散文学习的方法体系奠定基础, 从而让学生在自我检阅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设置了三大教学版块:诵读美韵———品析美言———体悟美意。在总结环节中, 教师依照板书和学生的学习实践, 帮助学生从文本意蕴抽身而出, 以更为理性的视角进行散文学习方法的提炼与总结, 结合这篇课文而言这类学习方法包含了内容理解、情感体验等诸多方面, 便于学生在以后的散文学习中举一反三。

2. 在技巧实践中实现迁移训练

散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形散而神不散”, 其内容可以包括万象, 覆盖面极广, 这就需要作者对选择的写作素材进行精心安排和设置, 并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进行呈现。而在课堂总结环节中, 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对散文的材料选择、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 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表达的技巧, 以阅读促进写作, 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表达中去。

如在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 教师可总结出文本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从而提炼出状物类散文的写作密码———由物及人, 神韵链接。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相应的事物来对应相应的人群, 并确立抒发的情感, 从而在总结中将习得知识转化为灵活的能力。

二、以总结实现情思理趣的二度升华

1. 在感知情境中触摸理趣

散文描写中注重作者自身情思和理解的表达, 而这种表达并不是作者直抒胸臆, 而常常是借助相应的事物、情境, 并通过细腻灵动的语言文字娓娓道来, 从而达到人物合一、情境交融的境界。而在总结中,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对散文的这一表达特质进行一次俯视, 以整体鸟瞰的视角对文本的情愫理趣进行深度把握, 从而拓展到生活的更广层面。

如邹韬奋的著名散文《母亲》的教学中, 在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已经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层面上, 教师可以借助对母亲形象的感悟认知, 从而感受作者蕴藏于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特有的深情意蕴。

2. 在联想移情中链接生活

散文的创作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蕴藏于散文中的深刻情愫常常源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和觉察, 同时又将其通过散文鲜活的画面展现出来, 从而使得情感和物像的交融, 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无线的联想, 形成感人的艺术效果。在总结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体悟到的情感置换到现实生活之中, 从而引发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夏》一文展现了夏日之际人们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以及自身生活的回忆, 将自己生活中记忆场景融入文本之中, 从而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农民之苦和内心保有的希望之光。

三、以总结促发人格素养的不断锻造

1. 在辨析中促进价值取向的优化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生活经历、认知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其阅读同一本文章也会拥有大相径庭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呼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体验”, 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都在某一层面揭示出散文所涵盖的某种内涵。教师在总结中, 可以帮助学生善于聆听并甄别各种个性化的解读, 或在比照分析中完善自我, 丰盈自我, 或在辨析中消弭认知上的误解和偏差。

有学生认为认为鲁迅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对封建制度扼杀儿童天性的评判。总结时, 教师出示作者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以及文本中对百草园富有情趣的描写感受到作者是对已逝童年的追忆和怀念, 而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只有在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基础上的价值认知, 才能推动学生健康阅读习惯的锻造。

2. 在反思中促进人格修养的提升

散文是作者在关注生活、思索人生之后的感悟之作, 聚集着作者对人间世态的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这个角度审视, 散文是作者主观体验认知的载体, 是对人生哲理敏思的智慧结晶。阅读散文不能光顾着体悟作者情感, 更要将作者的思索价值注入自身的生命体验中, 在阅读中省己, 在体悟中察身, 从散文中获取自身成长的营养, 提升自身的情趣和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后,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搜寻自己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和打击, 当时又是运用怎样的方式和态度解决的, 从而让学生在回顾中反思自我, 并水到渠成地以文本之理作为镜子反照自我, 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成长和人格的提升。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方式的思考 篇8

一、“读”是散文学习的基础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可以将“读”这个字作为前提和基础。对于散文学习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若将“读”这个字剥离出去,那么教学将毫无成效。综观中国传统文学,散文的历史最为悠久,它的魅力和风采也并非一句话可以说尽。放眼望去,散文在色调上如同素描一般, 在交流特点上如同谈心一样。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其中所包蕴的是无尽的大千世界,而其创作手法同样是千变万化、无所滞碍。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时,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文章, 同时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对于那些短小精悍、一字千金的散文作品来说,可以采取诵读的办法;而对于那些字数较多、叙事性特点较为明显的作品来说,速读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办法。除了最基本的速读与诵读分类,教师还可以提出探索型阅读、比较式阅读以及创新型阅读等多种模式,也就是说,不同的文章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对待。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一篇散文并不一定非要用某一种阅读方法, 可以视教学环节的推移而随时对阅读方法加以调整,使课堂效能发挥到最大。除之以外,还应该注意到自身范读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使教师范读、学生诵读、学生速读以及对阅读的反思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反复回味中逐步深入到散文内涵之中,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境界,和作者的情感形成一种共鸣。

二、“感”是散文学习的特色

首先,教师应当使学生掌握感知形象与情感的技巧。对于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来说,客观世界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会在文章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从而让作品流传千古而不朽。所以在散文教学时,教师同样应指导学生以情感为纽带,在深入阅读文本作品时,了解文本中的情感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实现细致感知的效果。对于文本作品里面所提到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要进行基于情感的分析,从而和作者思想达到跨越时空的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里面,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它当然也可以拿来为散文教学所应用,并且易于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学生有机会在观察中进行体验,从而找到人生的感悟。比如在学习《白杨礼赞》 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展示的办法,将白杨的生存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更具体地感知其高尚品格,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

其次,教师应当使学生了解把握形象和情感的技巧,特别是了解寻找文脉的技巧。文脉也就是行文脉络,是散文形成的纽带。 教师要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重点也就是文眼上,明确作者创作文章的主观意图以及意图之下的审美理想,以作者的思路为思路,贯穿起文章的情感线索。对于任何一篇散文作品来说,均需要学生联系到作品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寻求作者的情感点,站在宏观角度把握文章情感, 以及情感带动下的主旨,使学生主动思考下述类型的问题: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是怎样的等。

三、“言”是散文学习的收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领悟语言和驾驭语言是最后的阶段。对于一篇成功的散文作品来说,其语言应用总是那么凝练精确,或者朴素厚重,或者明快清新,让读者在有亲切感人之想的同时,体会到语言应用的丰富内涵。尤其是散文大家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或者豪放,或者婉约,或者细腻,或者宏大,都能够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榜样。比如在《阿里山纪行》这篇文章里面,优美的文句层出不穷,不胜枚举,随便拿出一段来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范式,如“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 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等,非常优美。而在文言文散文里面,优美的文句同样数不胜数,比如《与朱元思书》 里面提到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樱樱成韵”等,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玲珑。

初中散文诗教学“三部曲” 篇9

然而, 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散文诗教学中仍存有不少困惑。他们总说散文诗上不出味道, 因学生总喜欢叙事性比较强的文章, 所以散文诗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多教师仍以传统的串讲方式为主, 着重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讲解。有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了散文诗语言的独特性, 在教学中加强了对语言的品评, 但只停留在局部语句修辞手法运用的品析上。其实, 散文诗的教学, 我们可以从品味课文语言、解读课文意象、汲取精神营养这三个层级上展开。

一、品味课文语言

我们阅读一篇散文诗, 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体会课文所营造的意境美、音韵美、情趣美的时候, 无不感受着散文诗与众不同的语言美。为此, 散文诗诗化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必定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散文诗的语言是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是带有作者思想情感的鲜明的倾向性表达, 是作者内心世界或直白或曲折的体现。叶圣陶先生说:“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 读者的努力是从符号到旨趣, 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到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由此看来, 品味语言文字要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

品味散文诗的语言文字, 是为感受其魅力, 进而领悟其内涵。当然, 在体验课文语言精美、用词精当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 也是在丰富学生对精彩词汇的积累, 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 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和洞察力。散文诗的语言文字教学, 无外乎两条途径:朗读法和品析法。

(一) 朗读法

朗读法是直接面对作者及文本的语言形式的实践活动, 是指导学生通过出声阅读以理解课文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吕淑湘、于漪等许多名家也都谈到了朗读的重要性。朱自清的《匆匆》这样写道:“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段文字乍一看上去, 除却语句的自由舒展没有任何的明显的音韵秩序, 只有在静心反复地吟诵中, 才可以感受到语段流动着的“匆匆”如行云流水般内在的音韵旋律, 体验到作者内心情绪的丝丝波动和时间的轻曼变化。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教师要让学生多读, 从读中品味语言的格调、情味, 从读中感悟课文的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 从读中领悟语言的内涵和内蕴。

如郭沫若的散文诗《雷电颂》的教学, 朗读尤为重要。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抒情独白, 句式整齐, 节奏和谐, 呈一泻千里之势, 有不可遏止的雄浑气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 劈开, 劈开, 劈开!”课文多处运用这样音韵洪亮、排比反复的短句, 节奏感强, 而且课文还成功运用了拟人呼告的直接抒情手法, 从语音的节奏、语气、声调来看, 朗读起来短促、高昂而宏亮, 传达出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活动。教学中一定要调动学生最激越的情感, 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沓复回环的重复美、抑扬起伏的音律美, 体会屈原的激烈之情。

朗读通过用声调、重音、停顿、语气、速度来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应着重从这几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 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如何随表达的需要而变化, 以便做到语音与文意相一致, 从而生动自然地读出蕴涵在散文诗中的感情。如朗读散文诗《雪》中江南雪的优美和朔方雪的壮美时, 处理应是不一样的。在朗读“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语段时, 语音应该温婉柔和, 带着满心的喜悦和赞美, 语速轻快, 声调上扬, 分句内基本上不要做停顿处理。在朗读“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这一语段时, 语气要刚劲、果决, 尤其要在“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旋转”“升腾”这些词语上要放慢语速, 加大力度, 尽量读出图景的壮美, 力求在声音中表现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形象。

(二) 品析法

这里的品析法, 指的是在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做细部的品味和分析。抓住那些最能够体现课文语言特点的语言片段、修饰性词语、限制性词语、句式、修辞格等等进行品味和分析, 可以潜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及作品蕴涵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品析法主要针对的是词句的品味和分析。对词句的品析要注意从“三个角度”入手, 做到“四个联系”。“三个角度”是指内容角度 (体会词句的深刻含义, 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 探究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结构角度 (分析词句的表现形式, 揣摩词句的韵律节奏, 品析标点的妙用) 和艺术效果角度 (感情色彩, 词句的情味感) 。“四个联系”是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情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中要体现的意象。

在鲁迅的《雪》的教学中, 有一教师放弃了惯有的教法, 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几对虚词以展现作品的细节之美, 于“词”的品味分析中开辟了一条绝妙的道路。比如课文第一段中的两个“还”, 一是“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二是“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有“还”无“还”, 情趣是大不一样的, 惊喜和快乐之情都体现在这两个“还”字中了, 作者对南国雪的“滋润美艳”的赞美之情是一展无遗。还有两个“也”, 一是“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 让学生仔细体会体会, 就会发现“也”字后面藏着大人小孩同心协力的欢乐劲儿, 二是“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好一个“也”字, 含蓄又有力地传达了作者的怜惜之情。又如一个“终于”, “但他终于独自站着了”, 这和全文的“拍手、点头、嬉笑”相对比, 淡淡的愁绪也就表达出来了, 而它又和后文的“也褪尽”与过渡词“终于”相呼应, 作者的感情变化也就在文字之间淡淡地流动着了。

二、解读课文意象

袁行霈说:“语言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 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的分析。散文诗的艺术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 它的艺术奥妙, 从它的意象上可以得到不少。”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融合就形成了散文诗的意象, 由此看来, 我们要领悟作者的情感, 散文诗中意象的解读是不可少的。

散文诗中的意象类型有很多种, 如有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等。象征性意象是散文诗创作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即诗人通过联想赋予意象象征含义以拓展意象的深度和广度, 增加意象的暗示性。如瞿秋白的《一种云》以“天地”比喻人, 影射与抨击黑暗的旧社会, 而“虹”则是象征革命根据地, “雷电”是象征人民的武装力量。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课文也是以象征性意象为主。在此, 笔者仅就象征性意象教学展开讨论。

在教学中, 学生一般能理解课文选用了什么意象, 但对意象的蕴涵把握不准。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意象来领悟其中的象征意义呢?

首先,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列出诗人在此诗中选用的意象, 可能是单个意象, 也可能是多个意象, 如果是多个意象, 请学生考虑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哪个意象是本诗的中心意象。

其次,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概括出所列意象的特征, 再启发学生思考意象的意蕴, 它或它们是否超越了它或它们本身, 是否于另外的意思有一种同构的对应关系, 如果是, 那学生必须通过联想和讨论, 把诗人更深层的含义一点点地探索出来。

在引导学生领悟意象的象征意义时, 有一点还是相当重要的, 那就是向学生介绍课文相关的时代背景。教材中所选的这些课文是作者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研究和剖析的产物, 其中包含着作者对这些生活的态度和评价。了解时代背景, 有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 有利于让学生读懂、读透意象中的思想感情以及情绪, 领悟其象征意义。

例如高尔基的《海燕》的教学, 《海燕》中有多个意象:海燕、海鸭、海鸥、企鹅。学生可以轻易指出海燕是本文的中心意象, 通过阅读, 还可以明确作者对不同意象的不同感情倾向。不同的意象作者给予其不同的特点, 海燕是海上的勇敢者, 无畏、坚强、乐观, 充满战斗精神;而海鸭、海鸥、企鹅则胆小、怯懦、蠢笨。基于教师讲述相关的创作背景, 学生就很容易抓住它们的特点, 从而领悟它们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俄国革命即将爆发时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驱者;海鸭、海鸥、企鹅则象征在革命风暴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

三、汲取精神营养

意象问题解决了, 就得透过“象”看“情”, 捕捉作者的情感内涵, 深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这么一个说法, 叫“由言立象, 由象而生情”。一个文学作品是不以“象”为指归的, 它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情”, 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内涵, 意象的创造不过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已。

真切捕捉散文诗的“情”是感悟性十分强的心理活动, 要深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师就得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挖掘出课文中的感情因素, 审察课文中的具体意象, 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体悟其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还要让学生理性地审视自己是怎么被感动的。

当然, 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们不可仅停留于对作者思想感情感受的层次上。新课标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 “要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可见, 在散文诗教学中,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初中教材选进的散文诗, 有的是深入现实生活反映真诚与虚伪、善良与丑恶、崇高与卑劣, 有的表现刚毅与坚强的浩然之气, 有的抒发沉郁而细腻的敏锐的情怀。总体而言, 它们往往带有作者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价值取向。鲁迅的《雪》表现了作者追求独立和张扬的个性精神, 郭沫若的《雷电颂》积淀了作者热爱祖国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 巴金的《日》和《月》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信念和希望。所有的这些, 教师是不能撇开不谈的。

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开启学生的心扉, 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与作者的感情相通。还要引导学生跳出课文, 审视作品, 汲取精神养分, 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品味课文语言、解读课文意象、汲取精神营养这三个教学层级是相互递进的。散文诗的语言有着无比丰富的意蕴, 它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意象, 只有用心去感悟语言、穿透语言, 才能领会语言背后的意象, 进而穿透意象去领悟其背后的底蕴。同时, 我们的教学不能在感受作者的感情下就戛然而止, 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层的教育价值。所有的这些促成了以上的三个教学层级。

初中散文审美化感知获得初探 篇10

感知是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 其目的是提取文本信息。审美既是对客体美的认识, 又是展开形象思维进行能动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通过求同性、求异性探究, 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 使主客体之间、主体审美心理要素之间的矛盾、差异达到和谐、统一, 获得美感;或者保持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差异、对立, 以确保自己审美、创造美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独特个性。因此, 作为审美阅读主体的学生, 他们的审美体验具有探究性。只有通过深思和比较, 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这种充满个性色彩的文体的审美特征。那么, 在散文阅读教学当中, 审美体验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1、品味语言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阅读方面作了如下规定:“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教学散文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外, 另一方面就是要抓住住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领略散文的形式美。

新课改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呢?笔者认为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散文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 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四人一组,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对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讲解。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生1说:“我喜欢第3段中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让我联想到好像有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站在我们面前。”学生2说:“我喜欢第3段, 作者从山上写到山尖, 再到山坡, 最后到山腰, 按一定顺序来写”。学生3说:“我喜欢第2段中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 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学生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中, 不仅学到一些写景的技巧, 而且也探究了济南冬天的气候成因, 这样所达到的效果无疑要比老师单纯分析修辞、语法要生动得多。

2、揣摩构思

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散文时, 会为作者精妙的艺术构造而倾倒。散文教学就要着力发掘作品的构思美。

例如, 散文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因情而构设了一实二虚三幅画面, 两幅虚的画面先后叠映在实的画面上面, 给读者带来视觉的美感享受。第一幅是场面宏阔、气象壮观的洞庭全景图, 第二、三幅是叠映在全景图之上的阴雨图和晴明图——两幅动态的虚景图。阴雨图写览物而悲者, 惊心动魄的氛围和气势创造出文章的悲壮美。晴明图则写览物而喜者, 春和景明、花草盈岸的风光, 令人心胸开阔, 赏心悦目。然而作者所追求的却是前两者迥然不同的哲理, 即古仁人的“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全文构思精巧, 新颖独特, 最后以议论方式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

3、领悟意境

文学之美, 美在意境。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所有的景都让作者动一样的情, 而且即便是同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反映它们, 也有可能产生带有不同感情。所以抓住作者动情点对深刻理解作品意境就非常重要了。

例如, 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主要在于作者巧妙地把“父亲”的“背影”放到了特定情境中去:“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里伤心的一幕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分别时, 年老而行动不便的“父亲”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安慰, 硬要爬上爬下地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 “父亲”的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学生能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境,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阐释文化

语文学科具有浓郁的文化性。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开放视野、拓展思路, 从多种文化角度对课文进行审美体验。在教师分析某些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诗歌散文时, 为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可尝试运用音乐艺术。

如《琵琶行》中关于琵琶弹奏的精彩描写, 完全可以通过欣赏琵琶演奏来感受:“江流宛转绕芳甸”中“宛转”一词也可用曲调来表现。又如在游记散文中的山水美景, 若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欣赏, 必是受益匪浅。在《长江三峡》中, “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一句, 作者先把视觉上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与听觉上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沟通, 然后又用“飞翔”一词为我们描绘出“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毕文荟《个性化阅读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山西教育》2004年07期.

初中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探索 篇11

一、散文的概念及特点

由于散文内容驳杂,形式多样,历来难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对应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接近生活,抒写作家的真实感受和生活境遇。著名的散文家巴金曾在总结他的散文创作时说:“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都有我自己,这个‘我’是不出场的,然而他无处不在。这不是说我如何了不起。绝不!这只是说明作者在文章里面诚恳地负责地对读者讲话,讲作者自己要说的话。”山东青年散文家藏利敏说:“散文是我在现实之中心灵之旅的记录,真诚和自然是它的灵魂。散文是最伪装不得的文体,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他的思想与情感的品质,均在他的散文中一一呈现,想要欺骗和蒙蔽读者的眼睛,往往是徒然的”……由此可知,散文是最接近生命的文体,是作者心灵、情感最直接最自然的流淌。散文本身与生命的契合,为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提供了可能。

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阶段的孩子,年龄大都在12—15岁,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身心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心世界日趋丰富,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独立精神逐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逐渐形成。他们期望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如此看来,初中阶段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也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的时期,更是一个急需教师正确引导,塑造健全人格,打好生命健康成长基础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生命化教育,不仅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最大的需求。

三、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过程的模式化。

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散文教学过程较过去来说有所变化,更加切合新课改的要求,可叹的是教师又将其变成了一个模式,第一步课件导入,激趣;第二步介绍作家、作品;第三步整体感知;第四步精读作品;第五步拓展延伸;第六步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步骤,可以说颇为合理,甚至可称为精妙,偶尔为之,又何尝不可,可是若课课如此,堂堂如此,学生怎能不觉得味同嚼蜡,无任何兴致可言。出现这一情况,从本质来说,是因为 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授课时只关注自己讲授的是否完备,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提前将一切设定,上课时按部就班,其实正是一种“生命不在场”的表现。

(二)提问的繁琐化。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教散文的时候,喜欢用连珠炮似的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好不容易将学生的回答诱导到教师想要的轨道上,于是乎自鸣得意,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了,而可怜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自己去思考,探究文章。这是我们老师惯用的一种方法,美其名曰“循循善诱”,其实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最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真正思考的结果,而是教师思考的结果。

(三)殊途同归的一元化解读。

新课改要求给学生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所以在散文,教学中,小组讨论便大行其道,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叹的是,在许多课堂上,讨论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点缀,教师在设计学生这一讨论活动时,并没有多少期待,教师真理在握,讨论的结果最终要和“标准”进入同一轨道。形式不同,结果却都是一样。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说都是老师的错,这和我们的考试制度有莫大的关系,“标准答案”禁锢了我们几代人的思想。其实从生命化的角度来看,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都应该给予肯定,即使不能肯定,也应该包容。

四、散文教学生命化的方法探索

(一)以“言”入“文”。

这里的“言”指的是文章的语言,“文”则指的是文章本身。叶圣陶在他的《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段桥梁,读者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言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媒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行文线索、情感基调,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及主旨,为后面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二)以“情”入“情”。

第一个情指的是学生的情感,第二个情指的是文中作者的情感。教科书中所选之散文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情感的抒发真挚自然,是大家们多年人生经历的积淀,内涵丰富深厚。初中生年龄小,人生经历和情感阅历都非常有限,要理解大师们的情感恐怕只能流于表面甚至字面。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笔者认为只能以“情”入“情”,以“情”体“情”。朱光潜说:“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学生可能没有与大师相同的经历,却可能有相似的经历,让学生以自己曾有的情感经验去体察文中作者的情感,这样相对于字面的感受,可能会深刻很多。即使学生没有相似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作品,与作者的生命相遇,课堂也才能真正的实现“生命在场”。

(三)以“情”入“境”。

许多经典的散文作品都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含情之景就造成一个“境”,这个“境”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意境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出于笔端就化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读者若想进入,就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还原”,这一“还原”不是指和作者所想的一模一样,而是通过读者个性化的创造与自己心中所理解之情相对应。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哈姆莱特也始终是哈姆莱特,不会变成其他什么人”,这就是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和它内在的共性。我们这里说要以“情”入“境”,是因为“情”就是内在的共性,“情”把握的准确,“境”才是真实的,才不会脱离文本,远离作者。

(四)悟“理”入“心”。

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之散文篇目中,论理类散文是所占比重最大的,这与《语文课程的标准》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 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在大多数的散文篇目中,都会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人生哲理,这也是与学生初中阶段的身心特点相适应的,这时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教育所应承担的使命,也是散文教学所应承担的使命。悟理是不难的,重要的是如何使所悟之理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实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将所悟之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具体化,使学生学有所用,知行合一。至此,散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完成点化和润泽生命的使命。

(五)出“境”审“美”。

引导学生“入境”而不“出境”,就教学而言也不是成功的。“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对文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出境”,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品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独具匠心,意境之美轮美奂,情操之阳春白雪,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这样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才算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五、结语

行文至此,也可做一个暂时的终结。在以上的文字中,我们以生命化的视角对散文特点、初中生特点以及当前散文教学弊端进行了观照,探索出了一些散文教学生命化的途径,但总的说来还是略显粗糙与单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散文教学在生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文质.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27.

[2]薛艳丽.中学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青未了·写作·山东青年散文写作展[N].齐鲁晚报,2006-2-10.

[4]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35.

[6]叶宏.初中散文的个性化阅读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7):28.(编辑王影)

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探析 篇12

二、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尽管散文的风格众多, 在语言上也各有特色, 但是都具有精致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加以分析讲解, 引导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选用进行深入地分析, 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 从而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散文, 也有很多精美的语言值得学习借鉴。例如,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写紫藤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 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用了“挨”“接”“推”“挤”四个动词, 把紫藤萝花开时茂盛、繁华的景象以拟人的手法进行了生动描绘, 带给人生动、活泼、欣喜的感觉, 让紫藤萝瀑布的美景犹在眼前。又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春》, 作者了大量的叠字:“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等, 不仅从形象上表现出了春天里小草嫩绿柔软的特点, 音韵上也具有很强的美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反复地朗读, 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 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 欣赏到其中的美感,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情感美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也是散文的内在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 体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散文的学习, 综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也能够通过散文展现的不同情感对学生加以感染, 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 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善良宽厚等美好情感。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 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背影感动过许许多多的读者。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父亲在母亲去世, 自己又赋闲在家, 但仍坚持为“我”送行的事件, 通过对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描写, 和“我”四次流泪所蕴含的

初中语文学科, 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读与写的结合, 其作为一个独具优势的学科, 是一个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情感熏染以及深度理解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初中语文知识的方位更加广泛, 内容更有深度, 原有单一定向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需要。因此, 亟需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 以不断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能力。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概述

多元化教学, 也可被理解为教学性质的多元化和思维的多元化。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 可为教师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化的教学拓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 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地突破和创新, 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正是一剂良方。其有利于知识的有效传递, 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以及学生人格与情感的塑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开拓, 重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 促使学生拥有更为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深度, 以逐渐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1) 合理制定多元化教学方法。初中语文知识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写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学生思维、情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等。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促进

思想感情, 深切体会到父亲在家国两茫茫的时候送子远行的复杂感情和“我”对父亲的深情, 并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 体会到父子间浓浓的亲情。

除了叙事之外, 写景和抒情也是散文的主要形式。很多优美的散文都是情景相生, 由景生情, 由情而悟。例如《白杨礼赞》《月迹》等优美的抒情散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名句和中心句、情感变化线索等的把握, 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很多写景散文也会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例如《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还是下点小雪呀!”通过对雪景的描写, 可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课文理解与分析的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与分析, 对于同一观点也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在写作过程中, 则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分析, 对于同一题目, 不同的人也会写作出不同的文章。而这就是思维的多元化。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自身多角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综合。

(2) 以多元化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教学理念, 更注重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地位的理念, 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 并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有效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的课堂教学, 激发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例如在《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有效应用多媒体播放项羽、刘邦、范增等人针锋相对的短片视频, 呈现其精彩对话, 让学生置身于那个刀光剑影的空间, 将枯燥的文言文呈现得更加直观、形象, 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此外, 如果条件允许、适合, 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出游进行切身体

以看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的哲思美

很多优美的散文在带给人美感的同时, 也能够带给人很多思考, 给予人向上的力量。教师在散文教学中, 除了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的形式、语言、情感之美外, 还要通过对人、物的特征及生活、场景的深入分析中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 感悟散文的哲思美。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堪称咏物散文中的精品, 文章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精彩描绘, 展现其外在形象美与内在意蕴美。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 还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哲思:美好的事物是遏制不验。这样会远比在课堂上冥思苦想出来的好得多。

(3) 适当组织小组辩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多元化理念与思维的培养。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某一篇文章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 以互相促进、互相启发, 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教师则应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及时进行点拨与评价, 更加直观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并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与评价之下, 促进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 成为全新的多元化人才。

总之, 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 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近些年来, 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阶段, 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 也缺乏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因此, 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有效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值得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住、杀戮不灭的, 它必将冲破各种障碍勇往直前地流动, 人们也应该勇敢地追寻人世间的美好。在《白杨礼赞》中, 作者茅盾通过对白杨树“笔直”“力争上游”和周围恶劣环境的描写, 表现了白杨树“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个性特征, 对于当时社会和当今生活中的人们都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

上一篇:幼儿音乐学习下一篇:防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