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职业素养

2024-06-28

班主任职业素养(精选12篇)

班主任职业素养 篇1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从事职业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品质, 也是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一般包括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1]。除一技之长外, 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交流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质等。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负责人, 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 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引导点不同,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班级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2]。如何发挥中职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笔者结合自己护理专业班主任工作经历, 谈一些体会和方法。

1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专业, 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许多学生遵照父母意愿进入职校, 对自己学什么、将来干什么、就业状况及发展前景等都不清楚。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 也是学生最认可的人, 因此, 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性质、工作内容、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3]。针对以上问题可进行专题讲座, 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良好职业道德是从事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将要从事的医护工作服务对象是处在病痛中的各类病人, 要想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要具备高尚的情操、诚实的品格和较高的慎独修养;其次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再次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通过理论学习、操作练习等具体环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 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2 引导学生重视学习, 打实专业理论基础, 强化实践技能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护士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服务的根本保障。但目前职校生源素质不容乐观, 部分学生无人生目标, 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如厌学、逃课等。基于以上问题,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引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应引导学生重视学习, 如请在校三好学生或优秀毕业生来班级交流, 以班风、学风较好的班级来影响学生,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把在校学习与就业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针对行业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并严格督促、检查。多个短期目标实现后, 长期目标也就自然能实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不断努力, 逐渐贴近行业要求。当然班主任不是多面手, 还得与各任课教师多沟通, 共同引导学生重视学习, 多动脑、多动手, 打实理论基础, 强化实践技能。

3 创造机会,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 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随着医学模式转变, 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更需要有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作为班主任应勤于观察、总结, 挖掘学生潜能, 创造机会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可尝试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开展活动, 如班级联欢会、德育班会及各类文艺节目比赛等, 通过活动, 既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 又能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 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礼仪, 培养良好职业习惯

礼仪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 更是人们适应社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为使学生符合职业要求,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礼仪, 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按职业标准严格要求仪容仪表, 如上实验课要求穿白色工作服、白色软底鞋, 戴燕帽, 男生一律短发等。虽然各任课教师、学生科都有要求, 但还需要班主任从职业角度去引导, 使学生注意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礼仪,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 体现优秀职业素养。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良好职业心理素质

现在的中职生心理很脆弱, 经不起任何挫折, 因此出现了“问题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自信心, 学会合作与竞争, 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解决和疏导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尤其是加强学生实训、实习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阶段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时期, 会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 要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倾向, 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变化, 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培养职业兴趣, 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心理素质。

总之, 班主任只要认真研究探讨教育规律, 把握学生特点, 言传身教,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就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为其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为更好地发挥中职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本文提出5种具体方法: (1)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专业, 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2) 引导学生重视学习, 打实专业理论基础, 强化实践技能。 (3) 创造机会,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 (4) 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礼仪, 培养良好职业习惯。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良好职业心理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引导,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万成.发挥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作用[J].职业技术, 2006 (12) :245.

[2]徐永升.浅谈职校班主任的引导作用[J].职业, 2010 (11Z) :83.

[3]王志良.如何对职校生进行德育教育[J].班主任交流论文, 2010, 3 (6) :145~146.

[4]陈志祥.班主任如何引导职校生专业学习[J].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7) :52~5.

班主任职业素养 篇2

规范

求真

铸魂

第三讲

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引言:深夜里,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一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捡一些小石子,明天你会感到既惊喜又懊悔!”商人虽然十分怀疑,但还是弯腰捡了几颗石子。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时,发现那些所谓的石子原来竟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商人高兴的同时又后悔不迭:“天啊,我怎么就没多捡些呢?”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最终的寓意正是学习的过程。的确,当我们上学接受教育时,我们不以为然,以宝石为石子,不肯多学,多写,总以为学习是负担,而当我们告别学校、走入社会,现实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珍贵,感到深深的遗憾。

第一节

就业信息准备

一、就业信息的内容与获取渠道

1、就业信息的内容。

就业信息主要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经济发展形势与趋势、就业岗位供需情况、国民经济计划、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近期失业率以及就业培训、毕业生资源等等。

2、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毕业生收集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有:(1)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2)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机构(3)人才市场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4)中介服务机构

(5)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6)亲朋好友及家人(7)实习、社会实践(8)电脑网络

(9)电话联系和登门拜访(10)信件询问

二、就业信息的筛选

1、信息筛选原则。

“早”、“广”、“实”、“准”。

2、信息筛选的步骤。(1)鉴别获取的信息。(2)把握重点,理顺信息。(3)挖掘潜在信息。(4)反馈信息。

3、用人单位信息分析。(1)公司的社会形象。(2)公司的主要产品。

(3)公司的竞争力与发展策略与企业文化。

链接:就业陷阱何其多!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

职业道德与就业与创业指导-第三讲

第 1页 严谨

规范

求真

铸魂

第二节

就业材料准备

一般来讲,求职材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个人简历、求职信、成绩单、各类证书复印件、推荐信、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文章原件及取得的成果等。制造一套完整出色的求职材料是毕业生 开启事业之门的钥匙。

一、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

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附有各院(系)及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书面意见的推荐表格。因为该表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所以比较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毕业生填写时要认真,字迹要工整、清晰、整洁。

1、推荐表的内容和作用

因学校发给毕业生的正式推荐表即盖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每人只有一份,所以学生自己可多复印几份,以备在双向选择过程中与其他材料一起送给有关用人单位。只有当用人单位决定录用你且你愿意去时,才能将盖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原件送给单位。

推荐表可以复制,但不能更改其内容,大学生在填表时一定要细心、认真,不能有涂改痕迹,特别是不能在成绩、院(系)推荐意见等处涂改,否则,会引起用人单位的误解,影响学校及个人的荣誉,而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毕业生本人。

2、推荐表的填写要求

(1)要实事求是地填写自己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学习成绩和奖励情况等(2)要写好毕业生推荐表中的自我鉴定

(3)学校要本着对毕业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4)要充分发挥备注栏的作用

二、个人简历的撰写

1、个人简历的结构

(1)标题。Eg:“个人简历”

(2)个人概况。Eg: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通信地址、联系方式等。(3)正文。Eg:学习情况、获奖情况、考工考证、实践经历等。

2、个人简历的内容

(1)标题。Eg:“简历”、“个人简历”、“求职简历”(2)个人基本资料(3)求职意向。

(4)所修课程及成绩。(5)实践经历。

(6)获奖及成绩情况。(7)职业技能。

(8)兴趣爱好,特长。(9)照片。

(10)成绩表。

详见书本p145-150例子

3、撰写简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避免冗长(2)避免虚夸(3)避免过谦(4)避免遗漏要点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

职业道德与就业与创业指导-第三讲

第 2页 严谨

规范

求真

铸魂

(5)避免喧宾夺主(6)避免书面差错

三、求职信的写作P155-156 一般来说,求职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求职信和一般书信大致相同,由标题、称呼、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组成。

2、写求职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3)文笔要顺畅,字迹要工整(4)不要引起对方反感(5)学会用多种文字求职

(6)不宜“漫天撒网,广种博收”

四、其他求职材料

1、毕业证书或学历证明

2、各门功课学习成绩单

3、专业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4、获奖证书

5、有关人士的推荐信

第三节

就业心理准备与心理调适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就业成才的必要条件

1、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勇于挑战;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坚强的意志品质;(7)人格完整和谐。

2、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要求;(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功的关键;(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求职择业的重要前提。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1、常见的心理障碍(1)矛盾心理(2)焦虑心理(3)依赖心理(4)自傲心理(5)自卑心理(6)挫折心理(7)攀比心理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

职业道德与就业与创业指导-第三讲

第 3页

严谨

规范

求真

铸魂

(8)从众心理(9)羞怯心理(10)保守心理

2、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1)自我调适的基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A、自我静思,也叫自我反省 B、社会比较 C、心理测验

(2)自我调适的方法 A、自我转化法 B、自我适度宣泄法 C、自我慰藉法 D、松弛练习法 E、理性情绪法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1、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

2、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1)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2)避免从众心理(3)避免理想主义(4)克服依赖心理

3、认识社会,寻找最佳位置

4、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1)首先,要改变“一家统包”的观念(2)其次,要改变“一次就业”的观念(3)最后,要改变“一步到位”的观念

课后作业:阅读《致加西亚的信》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

职业道德与就业与创业指导-第三讲

班主任职业素养 篇3

一、提升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职成[2010]14号《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在学校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沟通学校、家庭和用人单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中职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水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习惯、思想行为和专业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客观现实下,班主任责任比中小学班主任更重、要求更高。他们的行动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着榜样和偶像的作用。学生的精神、性格,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和形象的折射,班主任工作影响决定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心理的发展。班主任不仅要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通过细致有效的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成长为一名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有职业技能专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强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进学校内涵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职学校班主任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普遍感到责任重、压力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应付问题和经验管理层面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班主任专业素养不高、人格欠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人格的欠缺将会给教育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难以一视同仁的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视同仁是学生对教师最普遍的道德期望。教师的公正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品质,赏罚不明不但是兵家大忌,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

(二)评价学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认知偏差会影响教育效果,造成班主任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在教育教学中可能产生非理性行为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老师的非理性行为会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影响。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与认识世界的认知发展阶段,当有不良的语言或行为致使其心理变化,若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与安抚会对其心理造成阴影影响自身的发展。

(四)可能导致自身情绪不良和情绪波动,影响师生关系

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如果人格修养不够便会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出现情绪波动。没有耐心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待他们更多的是斥责,师生关系很可能出问题。

三、加强班主任职业素养,提升班主任人格品质的途径

班主任素养就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一定素质,其中包括知识、能力、文化底蕴、品行、修身养心等方面的特质。

(一)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格修养

班主任基本规范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班主任教师必须遵循的主导性的规范,贯穿在全部的教师生涯和班主任工作当中。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先头兵,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就显得极其重要。而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格修养。班主任的人格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对班级管理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班主任职业素养,提升班主任人格品质的途径

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素养。

1.厚积薄发,炼就专业品质

学习非一日之功,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集腋成裘,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班主任素养。因此,班主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了过硬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开放的知识结构,专业的班级管理知识。就可赢得学生的信服。

2.待人宽容,要有广阔胸怀

校园是未成年人的世界。在这里,老师应该待人宽厚,富有耐心,善于沟通,充满热情和温暖,能够鼓舞人,激励人。做到胸怀宽广,有海纳百川之量,其一是对知识的容纳,要有永不满足,永不自满的精神,及时的主动的接纳和吸收新的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情感。其二是对人、对事的容纳,要能够容人容事,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

3.培植爱好、提升艺术素养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多面手,要多才多艺,这是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活动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的需要。既可调剂放松教师繁忙的工作节奏,又可涵养教师精神生命,陶冶性情修养,全面享受有品味、有情趣、有格调的人生。

4.进退有度,完善智慧品质

智慧,是指个体在一定背景下所具有的洞察、领悟和判断事物的一种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进退有度地处理好一切事务,可以事半功倍。班主任老师时时事事都应从“善”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女孩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同一面,成为朋友和亲人,学生不再是老师的对立者,教师的工作就会越来越有成效。对班主任老师的享受,可以说也是无与伦比的。

5.有平常心,工作踏實务实

按照国际标准,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首先是一名健康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稳定的心理,具有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老师才能用自己的火点亮别人的火,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温暖别人。

6.志存高远,培养自觉品质

叶圣陶认为,中国当代教师首先应对国家和民族、对事业负责,培养一种思想和精神的“自觉”。这种“自觉”,具体体现为教师对职业的高度负责、对理想的追求。是师道之精髓,师魂之所在。

班主任职业素养 篇4

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职业素养是看不见的, 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并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 从某种意义上谈, 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下面仅就在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策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 强化职业意识, 让学生作好进入职场的准备

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考中失利、认为上大学无望, 而转向职业学校的。他们对专业的选择,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片面追求热门专业, 有的是家长的意愿, 有的是凑分数选专业, 还有一些学生是抱混混的思想来的。他们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识和了解, 缺少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习惯, 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尤显重要。

首先, 树立职业意识, 规划学习生活。从新生入学起, 首先介绍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随着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的召开, 为国内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学的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提高,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增强从事导游职业的兴趣, 利于培养职业素质。同时向学生灌输只有具备扎实专业技术, 才能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要求学生学好文化知识, 学精专业。

其次, 设计《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组织学生开展行业调研, 使学生在社会调查中, 以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知, 感知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讨论, 明确职业动机, 在实际行动中体验职业意识所起的作用, 加快学生进入职业角色。

2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

隐性职业素养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 让每位学生紧紧抓住这个载体,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良好习惯, 久而久之, 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

2.1 从小事做起,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

要求每位同学在点点滴滴中切实按照中职生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来衡量自己的言行, 指导自己的实践。 (1) 规范学生的言行外表, 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学生平时用普通话交流, 多用文明用语, 纠正学生说脏话的习惯。服装发型简洁大方, 符合中学生形象。 (2)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卫生习惯。自觉做好值日工作和大扫除工作, 做到不乱抛垃圾, 看到纸屑随手捡起。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只要班主任老师用心、细心、诚心, 言传身教之下, 学生好习惯必然形成。 (3) 增强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守时习惯。时间观念对导游服务人员尤为重要。先在思想上重视守时观念, 强化导游员按规定要提前十五分钟在规定的地点等候游客的行业规范。并以此要求学生按时到校, 出席集体活动均提前集合。逐步消灭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

2.2 从我做起, 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要求学生每天为身边的人做件小事, 如离开教室关门关灯, 为同桌捡起作业本, 对生病同学一声问候, 为教师擦试讲台, 给教室盆景浇水, 公交车上让座, 下雨天和同学合撑一把伞…… (2)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 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对待劳动值日、功课作业、义务性服务, 除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我们希望通过多种途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更加热爱生活, 更加从容自信地走入社会, 让学生们以良好的形象成功获得社会的肯定和激励。

3 发扬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合作被认为是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从流水线上的生产到航天飞船的成功, 无不体现合作的重要。因此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老师应重视发挥集体优势,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互助合作的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条件,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如拔河、篮球、长绳、合唱、音乐剧、辩论赛、学生会干部竞选等, 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更让学生在参与中互相理解、取长补短、信任他人, 培养集体荣誉感, 锻炼了合作与交流能力。校运会上, 全班同学分工协作, 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有运动员, 有服务志愿者, 有通讯员, 有比赛时间提醒员, 有啦啦队, 有场区清洁员。比赛期间各个岗位团结又合作, 不仅体现了班级风采, 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效果是明显的, 我班连续二年获得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

4 重视职业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学生发展、成才的基础, 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隐性职业素养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的根本途径。离开社会实践, 既无法深刻体现职业道德内涵, 也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造福人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4.1 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职业情感。

社会实践是培养职业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每位同学在生产实习、为民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参观、社会调查、采访行业先进和优秀毕业生等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体验, 进而了解社会, 了解职业, 了解自我, 熟悉职业, 体验职业, 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道德素质要求;陶冶职业情感, 培养对职业的热爱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情感。

4.2 学做结合, 知行统一。

在社会实践中, 把学和做结合起来, 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规范用到实践中, 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中, 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 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在相关岗位顶岗实习, 如景区实地讲解、春秋游带团、酒店服务中学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使隐性职业素质进一步磨炼, 真正把握过硬的职业技能, 积累有用的社会经验, 增强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巴斯德曾经说过:“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是成功的舞台,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机遇对于每个人不说无疑是重要的, 而我们一直在做的是帮助我们的职校生作好准备, 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 我们职校生都能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空。成就一番辉煌的业绩, 成为出类拔萃的蓝领。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校生进入社会的“金钥匙”。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参与竞争的法宝。应把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渗透于点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贯穿于职业实践活动中, 进行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团结合作教育, 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隐性职业素养,学生管理,职业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唐凯麟, 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1]唐凯麟, 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

[2]马斌.略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养[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2]马斌.略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养[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郑巍, 曹晶.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4, 28.[3]郑巍, 曹晶.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4, 28.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准备 篇5

作者brainpower 来源brainpower 发布时间2009-07-29 11:16:53.03 点击1684次

为了使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更好地衔接,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以职业发展为目标制订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和身心素养的提升。

1、制订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

专业学习计划的内容。通常个人的专业学习计划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也就是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达到预期的结果,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达到的水平,在专业能力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达到的目标。

进程表。即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安排表,包括二个层次.一是总体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安排表,即大学四年如何安排专业学习进程:一般地,大学专业学习进程指导原则是第一年打基础,即学习从事多种职业能力通用的课程和继续学习必需的课程。二是学期进程表,把一个学期的全部时间分成三个部分:学习时间、复习时间、考试时间。分别在三个时间段内制订不同的学习进程表。三是课程进度表,是学生在每门课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体现。

完成计划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指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科性质、学校能够提供的支持服务、学生能够保证的学习时间等,还要遵循学习心理活动特点和学习规律以及个人的生理规律等。

2、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要求

⑴全面合理。计划中除了有专业学习时间外,还应有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休息、娱乐、睡眠的时间。

⑵长时间短安排。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比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当有个长计划。

⑶重点突出。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要有重点,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⑷脚踏实地。一是知识能力的实际,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培养哪些能力?二是指常规学习时间与自由学习时间各有多少?三是“债务”实际,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欠债”情况心中有数。四是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教师教学进度,就可以妥善安排时间,不至于使自己的计划受到“冲击”。

⑸适时调整。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应包括: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是否完成,是否按计划去做了,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后,再修订专业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⑹一定的灵活性。计划变成现实,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所以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机动性、灵活性。

3、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在大学应基本上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自我培养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⑴积累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知识的积累要靠勤奋的学习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⑵勤于实践

善于学习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实践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知识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勇于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既要认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又要热心各种公益活动,既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科技协作、科技服务活动,参加以校内建设或社会生产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劳动,又要热忱参加教育实习活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讲学班,担任家庭教师等。

⑶发展兴趣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事物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能给个体带来愉快或益处的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人的意志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鼓励自己学习。

⑷超越自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注意发展自己的优势能力,但任何优势能力是不够的,大学生必须对已经具备的能力有所拓展,不管其发展程度如何,这是他们今后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4、身心素质培养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合称为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大影响,不断提升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有:

⑴科学用脑,①勤于用脑。大脑用得越勤快,脑功能越发达。讲究最佳用脑时间。研究发现,人的最佳用脑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就一天而言,有早晨学习效率最高的百灵鸟型,有黑夜学习效率最高的猫头鹰型,也有最佳学习时间不明显的混合型。

②劳逸结合。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大脑皮层兴奋区的代谢过程就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也增加,从而使脑的工作能力逐步提高。如果长时间用大脑,消耗的过程逐步越过恢复过程,就会产生疲劳。疲劳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使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③多种活动交替进行。人的脑细胞有专门的分工,各司其职。经常轮换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可以减轻疲劳,提高效率。

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节奏性是人脑的基本规律之一,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大脑才能发挥较大效能。要使大脑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⑵正确认识并悦纳自己

良好的自我意识要求做到自知、自爱,其具体内涵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制。自信、自强的人对自己的动机、目的行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比较客观的估价。

⑶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

疾病都与情绪有关,长期的思虑忧郁,过度的气愤、苫闷,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大学生希望有健康的身心,就必须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活动,自觉地控制和调节情绪。

⑷提高克服挫折的能力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6

【关键词】职业指导;教师;职业素养;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9-02

职业指导工作也职业指导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更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常态。随着我国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就业问题突出,这时候,职业指导就非常关键。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种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过程,随着当前高校毕业生走向市场“自主择业”的同时,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就势在必行了。高校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的职业,职业指导教师要有一种助人为快乐、助人为荣耀的信念,让学生确切地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职业素质的要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所以在高校职业指导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也给职业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懂得本专业的理论,学会运用科学、规范的职业指导技术和方法,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指导是一项社会性、政治性、技能型很强的工作,在客观上要求职业指导者应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职业指导教师在职业指导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职业指导教师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掌握水平,是综合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集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于一体,而职业指导是一个设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因此,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职业素质的优劣。

三、过硬的专业技能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处于起点阶段,专业教师不多,而且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都很欠缺。如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是一所有近10000名学生的本专科学校,但是只有职业指导师不到30人,生师比存在很严重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所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除学院就业处老师外,其他都是各院系辅导员兼任,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不存在专业化一说,所以提高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显得更为重要。

职业指导教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是指职业指导教师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才给予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

四、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又称做个性品质。心理素质是人所具有的心理品德和行为模式,它反映了人的身心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概况起来有:思维条理清晰,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能正视现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以理解,信任,宽容,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责任心强,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意志坚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

职业指导直接针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影响着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职业抉择,职业指导教师的这些个性品质是决定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在有效的指导活动中,这种人格特征的影响力超过了指导者知识与技巧的因素。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对人具有浓厚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具有倾听的能力;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内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握自己;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1]

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工作创新意识

鉴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职业指导教师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所及考虑进去,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自己也就是职业选择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心里所想,认识学生更需要的是什么,增强授课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在实际的职业指导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仅限于主教材、辅导教材、案例库等等纸质资料,要适当的加以创新授课方式,例如:进行实践教学、视频教学等多渠道使得学生了解就业择业知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定期有针对性地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知名企业家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开展职前教育,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传授求职择业技巧。“由于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经验总结、方法技巧、案例和学习内容,只有经过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指导效果。”[2]

六、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信息

职业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还要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产业机构,岗位群以及各种职业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对人事劳资制度和就业政策等有较系统而深刻的了解。于此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信息更是职业指导人必备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有了主动权,对于指导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人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及时的指導学生了解职场,使得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才能在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进行就业指导。在大中专院校中,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的,而进行职业指导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到了职业指导教师的肩上,那么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就应该把一切工作紧紧围绕在促进学生就业和择业选择的教育工作上。然而对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来说,其实职业指导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指导教师更多的职业素养。因此,高校应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学校的类型、特点和定位进行各自不同特色的职业指导。不断加强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改进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提升职业指导的层次和水平,促进职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作为一名职业指导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走出大学校门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与自己理想职业的合理匹配。“以助人为快乐,以助人为荣耀”是每一位职业指导人的职业价值观,那么在进行职业指导服务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上6种基本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为职业指导人来说,还要不断地学习,广泛地涉猎就业与职业指导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职业指导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蓉.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标准. [J].教育导刊,2002,(7):39.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7

这里所说的职业指导人员, 其主要服务的客体是在校学生, 是从未涉足工作岗位或是工作后重返学校就读的人, 因此学生的就业有着不同于其他劳动者的特点。就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教师、研究者。作为一名就业指导人员, 不仅要具备一般劳动就业部门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还必须兼备教师的各项素质要求。

那么, 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有什么意义呢?首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逐渐形成了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才, 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单位的就业形式。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变迁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也必然发生改变, 并对学校职业指导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 面对毕业生人数剧增的现状, 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并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对于一名合格的指导人员要求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 获得职业信息, 掌握求职方法, 确定求职方向, 避开择业误区;同时还应帮助用人单位确定用人标准、选择招聘方法等。因此加强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 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素质的培养, 对于发展职业指导理论, 促进职业指导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职业指导人员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和能力欠缺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背景复杂。

由于我国尚未设立职业指导的专业方向, 因而在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背景很复杂。曾有专家对北京16所学校的70名职业指导人员调查显示, 其中只有12.9%的人专业背景与就业指导相关。华东师范大学一位研究生对上海的28所高校开展过调查, 也发现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结构多种多样, 其中具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员较多, 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人员较少。由此可以反映出我国学校职业指导人员任职以前的专业知识背景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 在任职以后必须通过在职培训与自学等方式补上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

2.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总结积累专业知识的时间不足。

我国的职业指导人员既缺乏扎实合理的知识理论功底, 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总结与提高。因此, 学校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匮乏的问题亟须解决。

3. 咨询指导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 有90%以上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帮助学生分清就业、择业各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 并能说服学生做出进一步选择。有超过80%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仍然有近20%的职业指导人员不清楚自己是否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可能与职业指导人员的年龄偏低有关。

4. 形势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指导人员在给予学生具体建议、讲授职业指导课的同时, 研究分析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的能力必不可少。如果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缺乏预测能力, 就无法作出适应形势的咨询与指导。目前多数职业指导师对于就业市场的分析预测尚能把握趋势, 但是形势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尚有30%的职业指导人员不能正确预测每年的就业趋势, 这样的比例显然很令人担忧。

5. 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并不多, 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调查发现, 有42.86%的职业指导师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 只有7.14%的职业指导师多次公开发表相关文章,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校职业指导研究方面的薄弱。

二、有效提高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我认为想要改善我国当前职业指导人员所存在的问题, 应从增加人才引进、加强在职培训、完善绩效管理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1. 增加人才引进力度。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人数少、专业背景复杂且工作年限短, 因此, 应加大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才的引进力度, 同时还可以考虑聘请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组织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与企业人士以及法律专家等各类专业人员, 补充学校职业指导师资的不足。

2. 加强在职培训。

首先, 应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生涯中设计技能、创业咨询与指导技能等, 掌握普遍较差以及咨询指导能力不足的情况,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培训。其次, 应针对职业指导人员形势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与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的状况, 进行就业调研培训与实践性探索, 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 提高职业指导人员收集、处理、综合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 学校应该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保持联系, 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将有效信息反馈到学校, 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并将其落实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指导人员的形势分析预测能力与调查研究能力。

3. 完善绩效管理。

单纯依靠人才引进与在岗培训, 不足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还应该采取相应的绩效管理措施, 参照具体可行、可量化的标准, 制定激励机制。比如, 可确定在岗培训所要达到的标准, 对于培训成绩优秀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指导人员予以物质奖励, 或对其取得的高级职称给予奖励等, 而对于多次培训成绩仍不合格者则应予以转岗或降级处分。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职业素养, 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 以崭新的职业形象走向社会, 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 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安, 威廉, 丽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第7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埃德加·施恩著.职业锚:发现你的真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吉斯伯斯, 赫谱纳, 约翰斯顿.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M].侯志瑾,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8

职业指导, 也称职业咨询, 或就业指导, 只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 以及家庭与社会等条件, 引导他们较为恰当的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 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职业指导人员就是为求职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指导和援助的专业人员。

一、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现状。

(一)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 且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专职指导人员师资力量匮乏。

根据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职业指导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多数高职院校目前的职业指导人员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据调查, 我国目前已取得职业指导资格证的只有1万余人, 职业指导人员与就业者之比约为1:15万。而在美国, 此比例为1:200。在我国高校中, 组成职业指导部门的指导教师可能是辅导员、德育教师, 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 更有可能是行政人员, 兼职多于专职。

(二)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专职的指导师专业要求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 和法律学等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专业知识的缺乏使职业指导的工作难以深入的开展, 因此, 职业指导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不能给求职者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从而影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效果。

(三) 、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梁峰曾对上海的28所高校展开职业指导师的职业生涯设计、素质测试评估、心理咨询与辅导、信息搜索与分析、创业资讯与指导以及教学六项基本职业技能的调查结果显示, 能勉强运用的人员占较大比例, 而精通的人员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咨询与指导两项技能, 精通人员比例几乎为零;素质测试评估、创业咨询与指导没有掌握的人员比例也很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国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较为合理准确地运用职业技能给予求职者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但高水平的职业指导人员比较少, 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的职业指导工作学生数目多, 任务繁重, 所以要求职业指导人员首先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乐于奉献, 这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同时铭记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应树立良好的教师道德形象和职业形象, 为人师表, 尊重学生, 热心服务,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热情的鼓励他们, 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条件与能力解决就业的困惑, 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 、职业指导人员应掌握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体系。

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涉及面广, 所以对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要求。

首先, 指导人员要能清晰的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 掌握就业指导理论的内容, 熟悉生涯规划、择业技巧、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 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给求职者以全面的指导。

再次, 就业指导人员还应熟悉有关劳动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行业规则, 了解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了解职业分类和不同职业的性质及特征, 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 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大学生成功就业。

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应熟悉国家、地方政策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对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 帮助他们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过程, 提升创业能力。与此同时, 职业指导人员应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内容的体验, 提高自己对企业的感性认识, 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 、职业指导人员应加强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复杂, 这也加强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难度, 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加强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工作。

首先, 要加强获取信息和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为满足求职者的需要,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收集较丰富的文献材料。职业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择业的必要条件, 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广泛的采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 并对其进行甄别筛选, 分类整理后, 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发布, 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

其次, 要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职业指导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 没有沟通交流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因此, 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做好指导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导人员应起到桥梁的作用, 广泛的接触各层面的人, 要有效沟通和协调好各种对象的关系, 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要运用技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尽快赢得对方的信任。作为一名职业指导人员, 更要擅长察言观色, 通过深入的交流, 快速了解对方心理, 对症下药, 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想影响学生的择业观, 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就业观, 就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沟通形势进行交流, 使学生尽快地接受新的、正确的观念。

再次, 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调查研究与预测能力。通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创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 精准的预测市场需求、创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专业发展的趋势, 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以及修订学生培养方案提供建议, 为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实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 只懂得理论而缺乏实际情况的了解, 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不断培养敏锐的就业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 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 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同时需要深入研究被指导者, 通过各类测评更加深入的了解求职者的兴趣、气质类型、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状况等等。

(四) 、职业指导人员应勤于总结和反思。

每个求职者的特点及状况都是不尽相同的, 所求的职位也是千变万化的, 就业指导工作也是一项处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的。想真正做到人与职位的匹配, 就需要就业指导人员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只有通过自我成长, 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与成熟。应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 做好记录, 多方面收集经典案例, 定期为自己做综合的、合理的评价, 反思需要用什么方法来改进。不同时间段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启发, 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指导工作。

三、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广泛的、综合的涉猎相关的学科知识, 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从而才能更好地用知识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水平。职业指导人员要创造理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积极获取相关的理论信息, 通过杂志、报纸、网络, 学习国内外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并同时综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无论是从增强自身发展的意识角度, 还是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方面, 职业指导人员都应当自觉自愿的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二) 、积极参加社会培训, 多方面充实自己。

职业指导人员不但要自己钻研学习专业知识, 还要积极地参加社会的系统培训, 利用参与社会培训, 为自己充电,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总之, 新的就业环境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与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应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知识体系, 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勤于总结和反思, 多方面的参与社会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将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有机地结合, 不断的努力提高和完善工作水平。

摘要: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种社会服务形式的职业指导应运而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 与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扎实的理论体系, 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本文将从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现状、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三点出发, 探讨目前职业指导人员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指导人,就业

参考文献

[1]、唐凯麟、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田力、高职职业指导师资的素质要求及培育途径、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 (9) :21-22

[3]、邓宏宝、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研究、职教论坛、2009 (18) :8-11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6]、李爱民、新形势下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教育与职业、2002

会计职业素养探究 篇9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 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 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 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 也称职业操守, 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偱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 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 也称为职业能力, 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 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学生而言, 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 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 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 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认为, 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 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 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不为利益所诱惑, 不弄虚作假, 不泄露秘密;三是廉洁自律, 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 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 不断进取, 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 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协助领导决策, 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 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 是个人的职业蓝图, 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 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 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 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 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 根据企业特点, 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 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 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 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 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 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 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 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二是法律知识, 会计人员履行职能, 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 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 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 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 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 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 制表等, 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 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 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 有敏捷的计算能力, 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 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 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 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 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只有在有效沟通下, 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 更不能制造假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 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 主动与领导沟通, 使他们掌握会计法, 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 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服务质量, 以适应经济发展。与此同时, 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因此, 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 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 2011 (6) .

[2]蓝文永, 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 2011 (7) .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癱, 2011 (9) .

[4]陈林.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浅谈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0

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全新的社会变革, 近年来, 由于高考扩招和金融风暴等典型事件, 职业变更和流转变得越来越频繁, 就业问题也愈来愈严峻, 职业指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职业指导人员是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 为社会求职者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招聘人才, 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人员[1]。职业指导工作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相配的一门综合性新兴科学。它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 是为从业人员寻找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建议、信息与帮助的过程。从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 职业指导人员是供需双方实现双向选择的纽带。

1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当前, 不断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作在职业指导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职业素养。

1.1 具有为职业指导奋斗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业务职责的向往和希望。职业理想是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2]。

职业指导人员, 应该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使命结合起来, 在职业指导工作岗位上不断追求、探索和创造。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复杂, 从业人员需要获取的指导根据其所处的行业和阶段, 呈现出动态性、多样性的特点,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能够直面这一系列的问题, 树立为职业指导工作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2 具有为职业指导工作敬业奉献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职业态度决定了从业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表现。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态度有如下要求:

一是, 职业态度要端正。职业指导工作属于服务行业, 职业指导人员态度是否端直接决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二是, 职业态度要和蔼热情。职业指导的受众大都是在求职或工作中遇到问题的人, 说话和蔼, 对人热情, 可以很快拉近与工作对象的距离,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是, 职业态度要诚恳。它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 要踏实诚恳、表里如一。

四是, 杜绝不道德行为。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曾经存在有些同志对待自己不愿服务的工作对象时, 态度生硬, 支差应付, 甚至出言不逊。职业指导人员要坚决同工作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斗争, 这也是提高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1.3 履行为职业指导工作恪尽职守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 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是职业活动的中心, 是构成职业的基础。职业责任具备三个主要特点:一是, 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二是, 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三是, 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相应地, 职业指导人员要履行职业责任, 也要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一是, 自觉履行职业责任, 能够在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主动发现、整理问题并对服务对象进行主动服务, 做到真真正正的为服务对象负责, 努力尽到应尽的职业义务。

二是, 充分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时, 要做到真正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 比如信守服务对象的商业秘密, 尊重个人隐私等。

三是, 严格遵守职业指导工作相关条例、流程、制度和纪律规定。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操作要符合流程和规范要求, 忌讳盲目从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出发。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以职业责任为重, 把职业责任和个人工作行为有机统一起来。

1.4 提高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的过硬的专业技能

对职业指导人员而言, 专业技能指的是在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多个方面[1]。

相应地, 提高为职业指导服务的专业技能, 要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一是, 要强化信息咨询、诊断咨询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职业指导人员, 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诉求, 要能够迅速反应, 为其准确确定咨询目标, 并系统地开展职业指导。

二是, 要加强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职业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指导人员要注重并不断完善自身在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信息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比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 要注意进行双向采集, 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采集劳动力的市场信息, 一方面全面采集求职者信息;信息采集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完整性。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要掌握职业信息的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方法, 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全面准确的指导。

三是, 要掌握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创新技术和方法。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一些技术型的测评手段也在不断涌现。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解放思想, 结合自身专业知识, 联合相关技术人员, 进行测评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依据信息手段, 对服务对象进行客观的测评使得职业指导人员对其的帮助和指导更具针对性, 也更具效率。

四是, 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职业指导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如《劳动法》等, 并时刻注意个人知识储备的实时更新。这是职业指导人员开展准确性、针对性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专业技能是个逐步累积的过程, 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职业指导人员要具有终身学习观念, 构建自身动态适应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1.5 具备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 是人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职业指导工作由于其行业本身的特点, 很多时候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加强自身体育锻炼, 保持健康的体魄, 为职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再者, 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要求。由于服务对象复杂多变, 每一次工作过程又具有不确定性, 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能承受工作中的高压, 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 对工作中的消极情绪能够及时疏导。这也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必备素质。

2 结束语

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 是引导者, 同时还是研究者。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不断改进就业服务, 强化就业指导, 优化就业管理, 为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炳科.新时期应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J].南京:改革与开放, 2009.

[2]李河水.浅谈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J].长治:长治学院学报, 2009.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生 特点 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之一(JXZJJG1508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49-02

职业素养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事业的成败。那么当前我国高职生职业素养现状如何?笔者基于对100多名高职生的实地调研,从学生自身角度,对目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不高的内部原因分析

1.自我认知不明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性就业难问题。而媒体对于“企业高薪聘请技工”、“企业高薪招聘不到技术工人”这类现象的反复宣传,大肆渲染,造成高职生的错误认识:只要有技术,就可以拿高薪。他们在校期间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对自身人文素养关注较少,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定位缺乏理性认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毫无规划。这个阶段的高职生虽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后,容易盲目跟风,影响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职业素养的培养。

2.自控能力不强

进入高职,课程安排没有高中时候的紧凑,加上不用考虑升学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是“60分万岁”的心理。自控能力较差,自我要求松懈,在学习上不喜思考、不求甚解,喜欢依赖他人。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也相对高中宽松,高职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支配时间。但是大多数高职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谈恋爱、玩手机、打游戏、睡懒觉上。尤其是“95后”的男生们,年强气盛,结交社会人物,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情况时有发生。

3.自我定位不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生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与自我评价,存在两种就业心态。一种是盲目乐观型。受身边同学及“唯利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择业时更多的是考虑眼前个人利益,喜欢压力小、工资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工作,完全不顾自身实际能力及家庭情况;另一种是过分自卑型。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就读高职低人一等,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缺乏长远职业规划。加上自身文化水平限制,专业学习有一定难度,出现了厌学情绪,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他们的就业焦虑。择业主体意识不强,举棋不定,缺乏主见,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4.专业能力不足

通过了解高职生的生源构成,我们发现大部分的高职生是高考成绩不理想者,他们因为成绩的不理想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我们虽然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职业素养高低,但是纵观当前情况,成绩不佳者往往在学习习惯、自我调整、自我规划方面不如成绩优异者。进入高职后,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解比较费力,加上周围多数是成绩不理想者,学习气氛不浓。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他们随波逐流,不思进取,上课心不在焉,迟到现象严重,荒废了学业,导致专业理论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不高。

二、发挥自我教育功能,深化职业素养培养工作

1.发挥朋辈影响,提升职业道德

朋辈即“同伴”、“朋友”,朋辈影响是指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互帮互助,互相影响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应依托班干部、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朋辈影响,有意识地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的同学,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开导、学习上的帮助,用自身的良好思想品德感染身边的同伴。例如可以茶余饭后学习时事新闻、观看教育类电影,加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逐渐树立崇高人生目标;对于生产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讨论,理解安全生产、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崇高道德修养。“暑期三下乡”、“重温革命事迹”等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来之不易,感受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忠爱国之情,增强自身责任感。

2.强化自我认知,培育职业意识

首先要肯定自我。通过身边及社会上高职生成功创业、就业的例子,鼓励自己,树立信心。要明白高职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自身努力,也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其次,认真全面的评估自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白自己的长处所在,进行理性的择业,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古语云:“三省吾身。”每天要及时反思,自我检讨,对于优点继续保持,对于缺点及时改正,不断加强自我认知,调整职业发展。最后,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职业发展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见很多困难与挑战。要相信自我,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迎难而上。

3.加强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

首先,转变思想。高职生应该经常参加班集体活动,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通过班级活动,认识到良好职业习惯对于成功就业的重要性。其次,根据自身特点,设置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以身边优秀学生、教师为榜样,通过榜样示范激励作用,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再次,做好自我反馈监督。把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分条列出,定期进行自检,做好奖惩。

4.积极参与实践,锻炼职业技能

首先,明确实践目的,提高实践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实践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所学知识付诸于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践中,实操技能可以得到锻炼,缩短自身融入岗位的“阵痛期”。高职生应该理性认知实践对于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把企业实践与个人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端正实践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进行动机迁移,培养实践兴趣。例如,有些同学喜欢汽车,但是对机械原理、机械制造等课程毫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汽车实体的展览,机械原理的讲解,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望,逐渐培养实践兴趣。再次,及时进行实践成果反馈,强化实践动机。及时让高职生了解自己实训的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让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化工程,需各方积极参与,政府调控、学校实施、学生主体、企业参与,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促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曾昭慧.以职业素养形成为导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黄榕.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2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指导人员的角色是承当咨询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者、职业潜能开发者以及职业咨询指导者。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任务分析, 可以看出一个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好的职业行为品质三个方面 (图1) 。

一、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

一位合格的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方面。不少职业咨询者在进行职业指导或咨询前,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自信心不足等。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在进行咨询指导前, 首先应解决咨询者目前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后, 才能进一步地完成职业指导。对于职业指导人员来说, 除了具备以上专业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职业素质测评技术和方法来辅助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图2)

(二) 人际沟通能力

职业指导人员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要顺利完成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与咨询者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职业指导人员一般情况下进行的是职业指导式的咨询工作, 因此首先应和来询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后, 才能够融洽地交流、会谈。职业指导人员才能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才能让咨询者容易接受指导人员的建议和指导。

(三) 职业行为品质

职业指导人员的行为品质包括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责任心、真诚、客观以及接纳他人的态度。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是指职业指导人员应从咨询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一切以解决咨询者问题为基点。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以一种服务者的态度去对待咨询者。职业指导人员是否真诚、客观, 是能否与咨询者建立起良好地沟通桥梁的重要一步。职业指导人员应客观地讨论咨询者的情感态度问题, 而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观而无形地给予咨询者评价。

二、总结

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解决职业、就业问题为己任的职业, 是一个以扶助职业道路上的弱势群体为重点的工作。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信念。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对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具备较高的职业行为品质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经贸英语课程论文下一篇:参数设置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