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式”教学方式

2024-11-03

“谈话式”教学方式(共4篇)

“谈话式”教学方式 篇1

“谈话式”教学方式其实无论在传统教学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 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时有使用。关于“谈话式”教学方式的思考, 教育人总觉得其实这也是一种“提问式”教学, 笔者则认为“谈话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寥寥数语, 一言以概之, 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通过有效的课堂小结促进教学内容科学、完整, 确保教学任务高效达成。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真诚且具有实效, 学生们觉得相对较困难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拆解, 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 教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自己预先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的发现才能够真正应用于未来问题的解决中去。

一、“谈话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思考

目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尽可能给予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 借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创造性的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通过一个个精妙的问题抛出,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依靠教师行云流水、娓娓道来的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组织, 适度的导入和转承、精当的点评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 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通过转变师生角色, 和学生一起成长, 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谈话式”教学能够很好的顺应时代要求, 和谐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选择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接受并熟练依据教学实际使用“谈话式”教学法其实也包含着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 是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向新教育改革迈进的重要途径。

二、“谈话式”教学呼唤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功

笔者曾经有幸聆听到著名教育家窦桂梅老师的一节公开课, 下课铃声已响, 孩子们却迟迟不愿意离开教室, 孩子们很喜欢窦老师循循善诱式的谈话教学, 听课的老师们也折服于窦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几乎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其实均十分清楚:教师基本功是成功进行“谈话式”教学的重要依托。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含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状况的处理方法、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板书和板图的书写和绘就、对学生的思考适时的评价、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方面。教师想具备极强的教学基本功必须加强学习, 绝不能奢望短时期就能够拥有教师应备的所有基本能力, 在面对新学生和新形势时尤其要主动研究和思考, 迅速适应新的要求。学习的方式有很多, 如通过阅读教育教学杂志, 如地理学科方面的《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 教育教学方面的《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江苏教育》、《素质教育参考》等;也可以通过K12教育教学论坛、教育在线论坛等著名的教育教学论坛和全国教育教学专家、同仁加强交流, 提升自我素养。也可以通过主动积极的参与各类教学比武来了解自身基本功状况, 比较中寻找差距原因。

想不断完善自我, 形成较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更应做好教学反思, 及时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组织、流程设计、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多和学生在课后交流学习效果, 在备课笔记中增加自我反思环节, 也可以邀请本组同事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性评价, 专门寻找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谈话式”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思索

实际教学中采取“谈话式”教学需要依据教学情况, 不能千篇一律, 应该为了“谈话”而谈话, 而不是为了教学而“谈话”。如在学习相对较难的知识内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 教师可以先行讲解基本规律和原理, 在案例分析时让学生使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解决现实问题, 这样学生能水到渠成的掌握学习内容。在训练迁移能力时必须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循序渐进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不能出现急功近利思想。在语言组织时, 尽可能使用“是不是”、“对不对”等强迫学生接受知识内容的词语, 可以采取“你们觉得这个结论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思考”、“谁能提出更新的观点”等发散性较强的语言, 鼓励学生探究新的知识。在学习“海水的运动”内容时, 介绍主要知识“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后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多个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渔场的成因、郑和下西洋选择的时间为何是冬天去夏天回、海参崴港为何冬季会结冰而纬度较高的摩尔曼斯克却可以连续生产。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海水的运动除了有洋流还有哪些运动形式等。在实际教学中, 还可根据教学模式将课堂完整交给学生, 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部分, 安排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课堂展示来向同学们交流自己所得,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状况适度给予指导, 确保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教师不只需要埋头走路, 还应抬头看天。强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和研究, 不断反思自我, 选择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 进行小范围的实践并及时思索其操作性, 尽快弥补遗憾, 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完美契合。

摘要:“谈话式”教学方式主要借助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来进行思维的碰撞, 主要为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谈话式”教学方式,必要性思考,教师基本功,实践

“谈话式”教学方式 篇2

贵州省思南县三道水小学刘天华

崔峦老师在宁夏会议上说“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其实不光是语文教学,其它学科也应如此,这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势在必行的。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科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村小学不受重视,研究工作也是走形式,致使学生也不爱学,教师的教学也是完成任务,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学校的教导主任,主抓教学工作,平常讲得最多的是语、数、英学科,家长关心的也是这些学科的成绩。这与我们农村的特殊环境有关,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这一教学的恶性循环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道德意识模糊,行为规范随意,面对这些现象,首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所说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结合我在平常教学中的一些案例与大家一起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合作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一、合作式学习方式及应用

“合作式”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互助学习的一种。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要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新课标突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把学习的互动聚焦在生生之间,不光是是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这种表象,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交往这种实质的东西。比如在讲《有困难我不怕》(课程标准版小学四年级)这节课中,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收集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时,学生相互讨论,认真思考,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打破原来在教学中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的现象,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想把自己的话与大家分享,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做到了事半功倍。

二、体验式学习方式及应用

“体验式”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是离不开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的,因为这一科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戚戚相关的,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生活经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而体验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常用的就是影像资料,多媒体演示,情境教学方法和走进生活等,比如在讲述小学四年级《怎样购物时》,我有意安排了学生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家超市去亲自体验,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感到枯燥和远离自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把各种实践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使学生自然进入角色。当然同学们回到教室,教师要适当引导,对发生的情节进行提炼,学生不光学到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材内容他们自己取得了成功,让学生感到教材内容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谈话式”教学方式 篇3

【关键词】 谈话式教学 高中政治 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058-01

0

随着教学课堂的不断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参与性,极大地减弱了对学习的兴趣,课后更不会自主学习。谈话式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与政治相关的问题。此种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师全程掌握课堂的弊端,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原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学生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谈话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有效进行谈话式教学展开以下几点论述。

一、谈话式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在课堂上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幅度地引导学生去质疑、去调查、去探究,尽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目前,政治课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弊端,而大多数政治教学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才能出真知,但政治课上,教师即使讲到天昏地暗,学生的参与性也无法得到调动,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使用谈话式教学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用《神奇的货币》这一单元内容作为例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是货币,什么是商品,商品、劳动产物及物品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老师在讲解什么是货币和什么是商品时,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因为此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学生能很容易就理解,但也很容易忽略考点内容。而当教师讲解到商品、劳动产物、物品三者的关系等问题的时候,多数学生会认为,可以用货币购买的就是商品,而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含义,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常常就是考试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没参与到课堂,只有讲解到学生感兴趣和容易理解的部分时,才显现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得不到高效的传递,学生课后也不会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对于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

二、谈话式教学的方法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相关研究得出结论:与紧张、压迫的学习氛围相比,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单一死板的教学。在讲到有关与历史的政治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历史片段,结合政治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有效地缓和了紧张的师生关系,进而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还是用《神奇的货币》作为例子,货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流通的历史,货币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也变得越来越方便,“而最初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衍生出货币?”教师可通过此类问题,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课文的讲解。在讲解历史事件前,可先提问学生,“有谁知道关于货币的历史故事吗?”来使学生参与谈话,也可询问学生对哪个朝代的货币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朝代进行讲解货币的产生和演变。每日课前由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轻松的学习氛围,由教师的带动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亲近感,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增强对学生自身问题的关注,进而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全面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性。

(二)有目的的进行提问

当拥有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进行有目的的提问,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将知识点进行传送,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参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多角度、全方位提问,有利于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提问内容也可以延伸至课外,延伸至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但不要完全脱离课本内容,有目的的提问只是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铺垫,让学生有参与性,使学生有带入感。

以《经营公司》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与学生進行亲切的交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等生动有趣又结合实际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学生思考片刻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如:有的同学希望将来会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同学希望将来会成为一名教师育人的教师;还有的同学想要成为一名企业家。在学生给出了回答之后,教师便可以顺势进行提问“那成为一名企业家,就需要经营一家公司,有哪个同学了解公司经营的范围与原则呢?”在教师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将学生的梦想与教材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学生很快便进入了新课的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谈话式批评方法探究 篇4

一、谈话前, 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分析被批评对象的心理

进行谈话式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否定、抑制和纠正学生的越轨行为。但大凡有越轨行为的学生不但不能自觉认清其行为“病症”, 相反, 还能找出种种冠冕之词为自己开脱。他们的心理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自我宽容型:即越轨者挖空心思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种种“合理”的解释, 自我谅解。诸如:迟到了会说:“闹钟失灵了”;缺课了会说:“陪同学去医院了”等等。

2.互相攀比型:即越轨者把自己与其他有类似行为而未被批评的学生牵扯在一起, 表明他们的行为是等值的, 批评“我”同样也要批评“他”。如抄作业他会说:“班上抄作业的人多着呢, 又不是我一个, 你为什么不去批评他们啊?”

3.放任自流型:越轨者对自己的行为抱无所谓态度, 破罐子破摔, 你说他不对, 他会顺其自流地说:“我就不对, 行了吧!”

4.反守为攻型:即越轨者把矛头指向批评的教师, 故意找岔子, 声言教师态度的粗暴、言语不当等。

从以上现象来看, 如果教育者不能较充分地把握被批评对象的心理而直接进行严厉的指责和训斥, 教育者咄咄逼人, 被教育者迎头相撞, 这样势必会造成教育的“冷场”或“僵局”, 结果往往会把教育者逼上“绝路”。反之, 如果教育者能透彻地了解被批评对象越轨行为的全过程, 研究其心理状态, 那么谈话也就会有的放矢, 被教育者也就心悦诚服了。

二、培养谈话双方和谐融洽的关系

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迁就不等于耐心, 怒骂也不等于严格。谈话双方如果始终是处于僵持的状态, 那就很难有预想的圆满的结果。以此, 教育者如果要营造谈话双方融洽的氛围, 就必须做到:

(一) 理智地调控好自身的情绪

面对学生的越轨行为, 教育者内心的气愤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教育者是火山爆发式的发泄还是冷静地分析, 关系着师生谈话的成败。这就要求教育者无论遇到学生的何种越轨行为, 都能保持冷静的、清醒的头脑, 都能抑制住自己的冲动。

(二) 在严格中宽容, 在宽容中严格

批评学生的错误, 需要刚柔并济, 软硬兼施。一个富有责任心的教师, 从不轻易放弃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错误, 但也不会死抓住每一个不放。在谈话过程中, 教育者要对其越轨行为进行严格地分析, 在语重心长, 循循而导的交流中谅解学生, 使学生从教育者的言语中感受到温暖, 进而增强改过的信心。

谈话中教育者切记喋喋不休地重复学生的错误, 亦或一桩一桩地列数陈账, 更忌无味的恫吓, 那样的批评只会进一步增强被教育者依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谈话是师生的心灵的交流, 教育者应不管学生错误的次数、大小、性质, 能始终如一地真诚地帮助越轨者开脱, 你说越轨者何乐而不受呢?

(三) 善于利用闪光点促使被教育者改过自新

常言道:十个手指伸出了也有长短。越轨者多是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的学生。但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也有那么一点“闪光的东西”, 谈话中, 教育者如果能退一步, 避开学生的错误行为, 以真诚的态度肯定其长处,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甚至被批评者本身都不当回事的“闪光点”, 那么受教育者不但会消除与教育者之间的敌对情绪, 而且还会以其强烈的自尊进行自省自责。

三、要善于选择适宜的谈话时间和地点

谈话时间最好选在双方情绪都比较平和之时, 发怒的时候是智力最低下的时候, 处理问题往往会失之偏颇。谈话双方无论哪一方处于激动状态, 就很难达到批评的目的。

至于谈话的地点, 最好选在较轻松的环境中, 要既能保全受教育者的面子, 又能取得谈话的预期效果。诸如回家的路上, 学生活动室等能维持其自尊的场合。但如果错误行为较为严重, 需要进行严厉处罚的, 则需要在较为严肃的场合进行批评, 视其错误性质可在办公室、教务处、校长室。

四、要注意谈话后跟踪, 保持谈话效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多数被批评者在与教师面对面交谈的过程中, 态度诚恳, 思想转变快。但离开特定的教育氛围, 遇上一些无聊的言语的讥讽, 被批评者往往为维护本身的“英雄”形象而旧病复发, 教育者就要时时关注谈话后被教育者的一言一行, 并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抑制其错误行为, 还需不失时机地进行第二、第三甚至更多次的谈话, 直至被教育者彻底改正为止。

上一篇:网络环境助推英语课堂下一篇:增量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