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档案管理

2024-10-10

国土档案管理(精选12篇)

国土档案管理 篇1

国土档案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国土档案管理, 促进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更好地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是国土档案管理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具有凭证价值和法律效力, 为我们提供各种历史资料、数据, 对揭开历史遗留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土资源档案详细记录了各项目建设占用土地的情况, 土地分类的变化及每一宗房地产的土地权属来源, 交易变化过程, 是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等国土工作的科学依据, 与政府的工作和群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规范、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国土资源档案信息量大, 种类繁多, 既有综合类档案, 又有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监察、地矿档案等十大类。在新的形势下, 国土档案工作只有紧贴国土中心工作, 转变传统观念, 拓宽服务领域, 延伸服务范围, 创新服务机制, 研究把握档案管理工作规律, 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档案信息资源, 才能充分发挥国土档案独特的服务功能, 使之真正成为增强国土工作发展后劲的基础业务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基础。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作为档案人员首先要靠自己, 要主动有所为, 以贡献求支持, 以效率求发展, 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其次, 利用《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在全局范围内展开广泛加强档案管理、保护档案资料的宣传工作, 并不断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其三, 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向领导宣传局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 宣传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 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确保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 使档案工作从人员、硬件、资金投入得到领导的重视。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 档案人员要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人的细心、耐心和安心。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前提。档案工作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认真遵守“忠于职守, 维护史实, 埋头苦干, 优质服务”的档案职业道德规范, 以勤为本, 无私奉献, 不断培养实干精神和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要明确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任务, 既做好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 又要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档案服务, 同时不断强化依法治档意识, 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档案部门也要积极加强各项业务培训、实地培训、分类培训等多种方式, 还可创造条件邀请档案学专家学者来本地讲解新的或重点档案业务知识。

做好文书处理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重点。档案工作规范化、完善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 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 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的入口关, 做好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基础工作。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 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 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 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 是否符合审批权限, 公文标题是否准确, 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 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 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 不论是草拟公文, 缮印公文, 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 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 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 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 拟制格式要规范, 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 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有效途径。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档案管理也伴随着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换进入到社会信息网络的新天地。数字化优势, 方便了档案查询, 提高了档案查询效率, 方便了档案利用成果分析。档案数字化, 是“数字国土”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 国土管理工作既形成各类土地档案文件材料, 又依赖于这些土地档案文件材料开展日常工作, 要建设“数字国土”, 必须要建设数字档案室;其次, 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已成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 国土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及土地申报、审批等工作的网上办公, 必然要求档案工作紧随其后, 实现档案数字化。

近年来, 国土资源系统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 积极实施“数字国土”工程, 各种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也促使国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发展迅猛, 形成了国土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起点。档案人员除了继续做好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保管, 更多的要了解单位需求, 扩大服务内容。档案信息化必须加快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 建立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档案管理信息化, 实现机读数据的共享, 读者用户通过服务器, 点击相关联结, 可以方便地查询所需资料, 使部门间相互沟通更容易。于是网络安全问题便成了头等大事。

国土档案管理 篇2

【概 况】 盐城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现有农用地111.8万公顷,其中耕地82.74万公顷;建设用地23.25万公顷;未利用地34.62万公顷。设有150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总面积77.26万公顷。

年内,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难题、保发展、促集约”要求,一手抓保护资源,一手抓保障发展,保证了全市重大项目用地及重要民生设施用地,有效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市国土资源局被表彰为全国市县测绘管理先进单位,并作为地级市测绘管理机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建成盐城市文明行业,市国土资源局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集体。

【用地计划】 在国家严格控制用地计划指标而地方用地需求量很大的严峻形势下,既注重向上争取,又注重内部挖潜,想方设法通过点供、城乡增减挂钩、独立选址等途径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全市共获得用地计划1800公顷,其中,国家农用地转用计划42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445公顷,点供指标436公顷,独立选址计划指标451公顷,有效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项目预审制度,坚持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全市供应土地2133公顷,其中,普通商品房923公顷,工矿用地1204公顷,商服用地155公顷。全年出让土地756宗,实现土地出让金67.9亿元。

【耕地保护】 落实政府保护耕地责任制。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力度,土地开发整理资金、项目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达85%以上。全年共实施复垦整理项目库项目255个,总面积0.98万公顷,新增耕地0.4万公顷,居全省第一。全市争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

9.38亿元,其中易地补偿资金3.58亿元;省以上投资项目22个,总面积2.7万公顷,争取项目资金5.8亿元。积极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工作。

【矿产资源管理】 不断规范矿产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为全市35家采矿企业及时办理采矿权变更、延续手续,全市共挂牌出让采矿权257宗,公开出让率达100%。矿产资源管理费用全部征收到位。

【土地执法】 全年共组织对各县(市、区)巡查4次,检查在建项目382宗,制止、查处违法用地13宗。进一步强化大市区的分片包干巡查,制止处于萌芽状态的土地违法案件30件。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百日执法行动成效显著单位考核评审,荣获全省唯一的一等奖。

【土地规划】 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专题研究成果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论证,成果质量居全省前列。积极编制全市沿海土地利用规划。完成了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高度重视《盐城市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在全省13个大市中第一家通过评审。

国土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保护观念;执法力度;市场化;补偿机制;前言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国土资源需要不断提升的实际问题,虽然我国国土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导致国土资源处于长期紧张的局面,这就需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对国土资源科学地规划、有序地开发和全面地管理,形成国土资源更为合理地应用。当前,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客观上导致管理工作出现了观念、行为上的困境,导致国土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发与保护,失去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要认真而科学地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保护观念,提高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在通过市场化调节和运用的基础上,以更为合理而有效地补偿机制来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

1.1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保护观念不强

国土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宝贵的国土资源,而实际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相当多的人员和基层单位没有形成保护观念,对于国土资源乱审批、乱管理、乱开发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会加重国土资源的负担,而且会造成国土资源的流失,形成了对国土资源的恶性开发,不但造成了国土资源的枯竭,并且形成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漏洞。

1.2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是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力度存在严重的问题,未能将国土资源的违法乱纪现象做到迅速处理和全面禁止,在源头上出现了国土资源滥开发的可能。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一些人员和单位不能很好利用法律武器,导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责任不清,不能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权威,既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又不能实现对国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1.3 市场化没有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体现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对市场化的遵从,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和管理国土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的优势。而实际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市场化不足的实际问题,导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当前的资源需求形势和社会发展形势,对各种主体利用国土资源带来各种障碍,无法形成国土资源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氛围,造成低质量、低效率的国土资源开发格局,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自身和国土资源开发带来负面影响。

1.4补偿机制不健全

补偿机制是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前提,特别在当下的发展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应该执行好补偿政策,在满足现实建设需求的同时,为国土资源的重建与合理开发创造更为优良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没有健全的国土资源补偿机制,导致补偿过程中出现补偿金额和方式上的问题,不但出现了相关主体的不满和矛盾,而且影响了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保护观念

一方面,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要端正实际工作的态度,尽快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观念,在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开展的同时,确保国土资源的全面管理。由于领导干部工作态度问题,导致土地违法审批行为的发生,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行业竞争出现严重失衡,最终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于相关违法乱纪行为叫停,加大处罚力度,净化社会风气,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企业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使个人及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到国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够有效避免相关违法行为的发生。

2.2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

在具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端正执法的态度,加大对国土资源违法现象的打击力度,依照国土资源管理法律和法规以及相关程序严格地履行相关执法工作,全面排查、严格整治,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2.3 完善国土资源的补偿机制

一方面,要以国家的层面,出台和制定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规范、统一的补偿机制,确定国土资源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制度,并且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及时的调整,使征地补偿费用尽量满足群众需求和意愿,从而确保土地征收征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地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防止征地补偿的克扣和截取,防止补偿资金落实不到位。此外,要确保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补偿措施的知情权,尽量拓宽补偿途径,对被征地群众作出妥善的安置,以减少相关纠纷问题的发生。

三、结束语

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本研究对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与作用,要对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抱有正确的态度。新时期,要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端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以体系构建和制度健全为途径,在丰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经验的同时,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满足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国土资源的综合性、全面性需要。

参考文献:

[1] “十二五”开好局——评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2).

[2] 邓锋,石吉金,姚舜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总体趋势与若干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5).

刍议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提高之策略 篇4

一、传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上的需要, 我们分析了传统国土档案管理工作中呈现的问题, 其中应该说问题存在于多个方面, 但是从矛盾解决的紧迫性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来考虑,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对以下问题给予重点关注:

首先, 档案管理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态度消极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 档案管理工作的态度消极源于对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档案管理作为一项较为基础的工作, 同时也是国土资源管理中最终的工作阶段, 它客观上要求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其次,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应该是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它对职业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功底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实际的情形来看, 笔者考察了不少国土资源档案馆工作室的工作人员, 发现大多数职工都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老员工, 他们对业务知识的了解情况还是有较大缺陷的。

最后, 管理模式的落后, 已经成为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很大的障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广, 国土资源的相关管理审判工作已经运用的非常之普遍, 相应的, 对其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档案管理部门所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工作方式, 无论是从档案的制作还是建立最终的索引, 还是节约记录的查询等等, 基本上都是以手工为主,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之策略分析

与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对应, 管理工作提高之策略也应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基于上文对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要强化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至少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 转变态度, 夯实档案管理基础。在档案管理工作上, 领导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与行业和部门相关, 另一方面领导作为主要部分的负责人, 应该首先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识, 如领导本部门人员加强对相关建设项目的申请, 加大对硬件软件等相关设施的投入力度。而档案管理人员则要认真服从领导干部的指挥, 严格执行任务要求,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加强自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 采取多种方式对国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宣传。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义性, 工作方式, 工作目的, 工作流程等等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 强化大众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其二, 加快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不仅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契机, 广大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在负责人员的领导下积极地开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的建设, 开发和运用工作等等。通过对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员的引进, 创立各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将档案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三, 强化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有序的管理工作为需求的人提供有效的查询服务, 所以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应该面向更多的需求主体, 扩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面, 强化其社会服务功能, 体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如可以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社会自愿者引入机制, 将档案管理等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 提高其社会知晓度, 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档案管理服务, 提高档案的使用率。

总而言之,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主要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尽职负责, 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通过态度的转变和信息化的建设等多项措施的综合采取, 来达到提高管理的功效。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管理报告 篇5

一、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全面落实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国土资源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耕地得到进一步保护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为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耕地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制,市国土资源局草拟《贵阳市区、县、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一是加大基本农田的建设力度,在每个区、县、市(除云岩区、南明区外)均建成了一个500亩以上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市共建成3500亩。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整理,争取国家和省的投资在乌当区新场乡及息烽县九庄镇、青山乡进行3个土地整理项目计8516.55亩,加上贵阳市投资进行的11个项目17300亩,全市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25816.55亩。三是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行为进行了查处。通过以上措施,不但耕地保护得以加强,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耕地保有量达到省确定的指标,基本农田面积也未减少。

(二)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和服务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研究成果通过省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的基础上,4月16日省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进行了审核。按照审核提出的意见,市国土资源局对《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进行修改,并在省国土资源厅支持下争取国土资源部于10月16日对规划大纲进行评审并获得通过。国土资源部于12月14日正式下发书面评审批复,对贵阳市土地总规修编大纲给予较好评价。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各区、县、市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也同步开展,从而使全市土地总规修编总体上得到同步推进。

按照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原则,较为科学地加强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2005年底,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到各区、市、县对2006年建设用地需求等方面情况进行调研。省下达用地计划后,市国土资源局结合调研掌握的情况及各区、县、市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对全市土地利用计划进行安排,并严格督促执行,从而使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6年初,省下达贵阳市农用地转用计划686公顷,其中占用耕地551公顷。由于贵阳市2006年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用地计划存在较大的缺口,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汇报,多次申请追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同时积极组织用地报件。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共获国务院、省政府批准用地1830.3398公顷,其中农用地转用1406.3373公顷,占用耕地1134.7556公顷,比年初省下达的农用地计划多776.3373公顷,占用耕地多583.7551公顷,基本满足了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特别是保证了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开阳西洋磷业有限公司50万吨磷铵、贵州民族学院人文学院、贵阳至罗甸二级公路改扩建、老干妈食品基地、花溪大地之舞综合开发项目、息烽县红色旅游项目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扎南公路用地(共计252.54公顷)和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用地(共计519.56公顷)的报批,及时将土地移交给用地单位使用。完成了贵阳机场扩建工程征用土地的前期工作。受理建设用地预审41宗,办结41宗。

深入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全市(不含小河区、金阳新区和白云开发区)共出让土地

814宗,收取土地出让金8.433亿元。其中市国土资源局共出让土地771宗,收取土地出让金7.435亿元,为市政府下达目标(3.5亿元)的212%。收取土地收益金310万元,为市政府下达目标(300万元)的103%。同时,加大了土地储备力度,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调查成果,制定了盘活存量土地的措施,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共储备土地11宗,面积100余公顷。

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土地资产进行处置,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维护企业职工权益。为贵州省石油总公司贵阳分公司、贵阳仪器仪表工业公司永恒精密电表厂、贵阳市机械化施工处等23家改制企业完善了用地手续,促进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三)大力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和确保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

全市将征地补偿安置和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工作作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结合本地实际的多途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全市多途径安置被征地农民工作的开展。针对贵阳市过去征地多采用货币化单一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不能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产生“三无”农民(无土地、无一技之长、无生活保障)情况,积极探索货币化安置方式、留地安置方式、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等多渠道安置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取得较好效果。贵阳市的经验还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市财政大力支持下,落实了市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地质灾害任务较重的区、县、市也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在汛期认真落实《贵阳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排查和监测预报。全年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在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另一个工作重点是落实《贵阳市自然因素造成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搬迁方案》。此方案确定全市共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16处,危及7839户3788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有142处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需实施治理搬迁。为做好该项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向各区、县、市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06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的通知》(筑国土资环通288号),要求各地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白云区、清镇市、息烽县、开阳县共申报了25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开阳县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基础工作扎实、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宣传深入、治理资金落实,全县各方共出资2863.70万元,搬迁受威胁群众747户2614人,效果显著。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包保责任书”,落实矿山巡查责任制,不但组织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而且还抽调干部参加各级政府和安委会组织的矿山安全生产检查、事故调查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取缔无采矿许可证采矿,杜绝了无证矿山伤亡事故发生。

(四)矿业秩序整顿规范工作继续深入

为认真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拟定了《贵阳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并报经市政府批转执行。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了清理检查,对查出的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权、以探代采、未按勘查设计方案进行勘查等103宗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并认真开展了小煤窑炸封等专项工作,从而全面完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清理检查、整顿和查处阶段工作,通过了省整规办的检查验收。

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设置采矿权38宗,全部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开阳县成功拍卖龙水乡水库淹没区磷矿采矿权,成交额达1330万元。完成了2006年采矿权年检工作。全市应检矿山941个,通过年检并合格的有844个,注销75个。对22家逾期未按要求年检的矿山进行了处罚,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38万元。通过采取煤矿关井压产、资源整合、扩大生产能力、对矿山生产规模小的砂石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不再延续等措施,使全市矿山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积极组织听证。组织实施了贵阳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区片综合地价方案、贵阳市云岩南明两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方案和贵阳绕城公路用地选址方案、补充耕地方

案、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及补划方案的听证。贯彻《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电子政务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网上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

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将基本农田保护和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作为巡查重点,及时制止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全市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465件,结案433件。通过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矿山安全大检查、炸封取缔非法采煤窝点等专项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直接查处有影响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40多件,其中在贵阳日报和局公众网公开曝光5件,起到了查处一件、警示一方的效果。

(六)国土资源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制定了《贵阳市国土资源系统2006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将开展学习宣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耕地保护制度、征地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作为重要宣传内容。开展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法律法规宣传月暨“6·25”土地日宣传活动。各地都拟定了宣传方案,采取上街设点、宣传车、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了大规模宣传。通过这些活动,使国土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收到较好效果。

制定专项工作规划。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编制了《贵阳市“十一五”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专项规划》。该规划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审查,并提交贵阳市“十一五”规划办公室统一发布。同时,各县、市开展了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开阳县、清镇市、息烽县已发布实施。贵阳市“十一五”测绘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贵阳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审批和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测绘管理依法推进。贯彻落实《贵州省测绘条例》、《贵州省测绘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贵阳市丙、丁级测绘项目备案工作,按时将备案材料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对全市地图市场进行综合治理,进行了专项检查。开展了清理和规范房产测绘市场秩序工作。对全市测量标志(三角点、GPS点、水准点等)进行了清理和检查,保存完好的各类国家测量标志共计122个,全部进行了摄影、记录和委托保管。对测绘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测绘单位在工作质量上执行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测绘项目招投标活动能按章按程序进行,没有发现测绘市场存在恶性压价的情况。完成了省下达给贵阳市建立7个区、县、市的国家高等级GPS(C)级控制网的选点、埋石和布控工作。完成了贵阳市行政区域内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的注册和2005年测绘成果目录汇交工作。

农用地分等工作和农用地定级估价试点以及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进展顺利。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的农用地分等,云岩区、南明区、开阳县的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均已完成。白云区、乌当区的农用地定级估价试点工作正按要求开展。

地籍管理取得新进展。有卫星照片资料的乌当区、花溪区、修文县、清镇市列入了全省第一批更新调查工作开展名单,均制定了《更新调查方案》,与作业单位签订了《更新调查合同》并进行外业调查,其中修文县外业工作已完成。

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启动了“金土工程”建设。在完善市国土资源局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上,各区、县、市国土资源分局(局)已实现电子政务,并与市国土资源局实现专线联接。每个区、县、市至少有一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完成了电子政务建设,并与区、县、市国土资源分局(局)实现了数据交换。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建成了建设用地远程报批系统,从10月1日起实现了建设用地远程报批。矿权远程报批也已具备条件。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8号),贵阳市是全国一期建设的32个试点城市之一。据此,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金土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贵阳市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

(七)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

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支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批准贵阳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更名为贵阳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贵阳市土地交易管理处更名为贵阳市土地矿产资源交易管理处,对两单位领导职务实行高配。批准贵阳市土地矿产资源交易管理处、贵阳市土地开发中心、贵阳市土地登记处共增加人员编制36名。各区、县、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三定”方案

完成了机构调整和人员充实。对2005年开展规范化建设的21个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了验收,新开展规范化建设23个所,到2006年底已完成全市82个乡镇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任务。组织建成了乌当区东风镇、白云区艳山红镇“文明国土资源所”示范点。

二、2007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展望

如何加强国土资源档案工作的管理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社会

一、提高认识,是搞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

1、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1。档案服务行为必须坚持为民,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档案部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要对利用者负责到底,急利用者所急,想利用者所想。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要有主人翁精神,要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服务行为必须文明,要有准确、亲切、友好的服务用语,要有热情、谦逊、耐心的服务态度。

2、转变利用者对档案利用工作的看法

过去档案采取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使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对档案的社会性和内容不甚了解,不知道档案中包含着他们需要的珍贵的资料,敬而远之,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利用。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逐步认识,查询档案的人员越来越多,档案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加强档案基础工作,是搞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关键

1、按照我省土地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的各项业务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业务建设2。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档案的整理要系统化、档案的保护要科学化、档案的管理要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办法,加强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力争档案的门类、载体齐全完整,以摆脱我们目前还在靠手工操作查找文档的局面,拥有丰富、齐全、完整的原始资料,才能形成高质量的档案,才能更好的提供利用。

2、完善档案检索工具。能否快速准确的提供国土资源档案档案,为利用者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有无完善的检索工具3。编研各种检索工具并熟练掌握,使检索速度和查准率不断提高,为查询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做好档案利用的途径

1、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现代化也是必然趋势。这对档案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将极大的提高检索速度和检索“两率”,还可以减少档案原件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的寿命。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现公开文件计算机查询和网上查询,同时,加强区域公开文件信息共享建设,构建共享信息网络。

2、 加强国土资源档案人员的学习

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跟上发展的步伐,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我局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我们的培训也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了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在工作上有的放矢,为以后的工作注意积累资料4。此次培训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3、 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确保国土资源档案的安全

要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各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都应该建立健全档案归档、保管、保密、利用等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但光有制度不实施也不行,制定出来的制度如果不加以实施,那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制定出来的制度能够得到实施,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首先要完善并落实档案的归档制度,使属于归档范围的各种国土资源文件材料都能按规定及时向档案部门移交,确保国土资源档案的系统、完整;其次要落实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类测绘成果材料、地理信息数据和地质矿产档案材料的接收、整理、归档、保管、分发以及涉密图纸材料的提供利用和跟踪管理应由专人负责;然后要严格涉密档案的借阅审批制度。国土资源档案相当部分列为机密、秘密级档案,不能对外公开使用。凡是带密级的文件材料,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涉密档案对外提供服务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违反保密制度造成泄密的,要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法规和制度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最后,加强档案的安全保管,对重要图件和数据材料作好备份,并与原始图件材料分开保管,有条件的应实行异地备份制度,保证万无一失5。

参考文献:

[1]王庆宝等,1999,档案提供利用之我见,山东档案,济南。

[2]郭志敏等,2001,浅议规范档案服务行为,山东档案,济南。

[3]万丽等,2009,谈如何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与利用,《黑龙江科技信息》,黑龙江。

[4]刘建伟,2008,浅谈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商情教育经济研究》,北京。

新时期国土档案管理的意义及对策 篇7

国土档案是重要的资料, 具体是指有关土地规划、开发、利用、管理、测绘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通过国土档案资料, 不仅能掌握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还能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实际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 对土地开发和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前提下, 加强国土档案管理的意义更加凸显。在这种背景下, 更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 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对策, 促进国土档案管理水平提高。

二、新时期国土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 确定土地权属, 为科学管理和利用土地提供依据。

新时期, 加强国土档案管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开展土地管理各项工作中, 所形成的征地文书、土地调查、土地登记、违法占地处理材料等, 详细的记录了土地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情况。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 查阅这些资料有利于详细、全面掌握相关内容, 是更好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依据。

(二) 征地和处理纠纷的依据。

对建设用地开展管理活动时, 不管是征用土地、个人申请建房、还是土地登记等工作所形成的建房登记, 都将这些内容详细记录到档案当中, 从而确认使用权和所有权。这些资料是使用土地, 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凭证, 有利于妥善解决纠纷, 避免出现违法占地情况, 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 进行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基础。

国土档案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术资源, 新时期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研究、规划、利用的过程中, 也离不开以此为依据。只有这样, 才能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进行综合全面考虑, 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水平提高。

三、新时期国土档案管理的不足

(一) 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日常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依据, 难以有效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制, 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 实际工作中存在推诿现象, 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还有一些单位开展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时, 存在不规范现象, 对档案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归档、编号、分类, 档案存在任意堆放现象, 制约管理水平提高。

(二)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忽视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一些工作人员年龄大, 工作方式陈旧, 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行国土档案管理时, 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方式, 责任心不强, 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开展国土档案管理。另外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不足, 影响他们综合技能提升, 对开展档案管理也带来不利影响。

(三)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够。

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不强, 忽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国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足, 影响管理水平提高。

四、新时期国土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 完善国土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建立完善的国土档案管理制度, 推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 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将具体责任细化至每个工作人员, 让他们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 有效开展国土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更好发挥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 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足的个人应采取惩罚措施。建立国土档案管理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巡视制度,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定期对档案进行安全巡视和检查。完善应急预案, 做好消防设备等各项设施的配置工作, 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地震等地质灾害,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这些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二) 提高国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引进和吸收专业技能高, 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国土档案管理工作, 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准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 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授课、讲座、进修、交流学习等形式, 促进他们综合技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管理工作, 严格遵循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处理日常管理各项工作, 提高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三)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动国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 将档案资料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 将纸质的档案文字、图片资料, 视频、音频等转换为数字化的新型档案资料。这样既能减少存储空间, 还能够提高档案存储年份, 保障档案信息安全。要加快推进国土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 鼓励管理部门采用电子化档案存储形式, 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 从而提高档案存储和利用效率。

(四) 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

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加大资金投入。例如购置微机、扫描机、计算机、空调、除湿机、防盗监控设备等。建立优质的库房和借阅场所, 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为更好开展档案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还要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待遇, 推动绩效考核, 完善奖惩制度。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让他们为国土档案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五) 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 也要重视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 让档案更好为国土管理部门、为公共决策服务。要增强共享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了解和掌握社会对国土档案资料的需要, 把握市场需求信息, 拓展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国土档案的标准化管理, 完善管理标准体系, 提高国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管理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 增强资料的查阅速度, 推动服务质量提高。

五、结束语

国土规划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探索 篇8

1、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使计算机成为工具, 进而演变成工作方式, 档案数字化管理成为必然。

2、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适应声像档案的独特性。

与纸质档案相比, 声像档案具有载体多样性和时效性的特点。随着社会进步, 声像设备更加先进和多样, 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数码编辑机等, 相应产生的形式有数码照片、录像带、各种光碟等。载体多样性对声像档案的管理和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声像档案时效性较强。

二、国土规划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可行性

除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作技术基础和保障外, 国土规划档案的数字化平台的逐步成熟、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协同办公平台直接促进了国土规划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和应用。

以我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为例, 该项目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按照“一个中心、七个体系”和“五统一、四结合”的总体框架, 实现全市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有效利用, 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业务流程化, 具有电子档案归档、查看、综合统计以及检索查看等功能。

国土规划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标是基于国土规划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以城市建设声像信息元数据为基础, 建立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声像档案管理模块, 使其具有数据处理、管理发布、实时控制、辅助决策等功能, 达到快速有效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主要建设内容是设计与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声像档案管理模块, 包括针对声像档案数据设计与建立数据库, 构建相应数据访问层, 设计实现管理、办公、信息服务等业务功能, 并为系统其他模块提供接口, 如借阅和检索模块。

三、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网络建设

数字档案馆的网络建设分三个层次, 一是支持系统内部服务的内部业务专网 (Intranet) ;二是支持政府部门服务的政府专网 (Extranet) ;三是支持大众服务的公众网 (Internet) 。

2、数据库建设

数字档案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5种数据:目录数据、实体数据、检索工具数据、背景信息数据和元数据。声像档案材料与纸质档案材料属性与管理体系有很大不同, 设计数据库时为声像数据建立相对独立的表格与视图。数据库表设计关系对应的业务流程解释如下:首先, 在接收每个声像工程档案前, 建设单位和档案部门联系, 建立工作联系单, 便于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统计。接收的声像工程档案里包含照片档案和影像档案, 分别保存和管理。同时对应案卷下的文件信息均录入数据库, 并上传相应照片扫描件和影像文件, 达到档案资料数字化, 促进数字化管理和检索。

3、功能开发

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块开发的功能模块集成办公、归档、检索统计等操作于一体。处理的数据信息除了办公过程中产生的记录信息、档案的案卷和文件信息外还有照片扫描件和影像文件。

设计实现的国土规划声像档案数字管理模块有以下特点与优点: (1) 办公业务流程化, 提高了办公效率。各功能之间具有业务间联系, 又相对职责独立, 实现了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 也方便了科室管理。 (2) 档案录入自动化、人性化。设计与开发页面功能时, 紧密结合了声像档案的属性和特点, 力求合理布局、流程清晰, 用户体验后有较好评价。 (3) 技术含量较高。

与传统档案管理系统对比, 增加了批量上传扫面件文件功能;应用了图片浏览插件技术和流媒体技术, 分别实现了浏览、放大、缩小等操作照片功能和影像的在线播放及下载功能。

4、关键技术

用于数字档案的技术很多, 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宽带网络技术, 空间数据仓库技术, GIS技术, 多种数据融合与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SDMKD) 技术等。我们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运用插件服务技术等开发完成, 在设计实现声像档案数字管理模块时, 根据其独特特点运用到的关键技术有:

(1) 图纸动态浏览和图纸浏览插件技术

电子文档离不开对扫描件的操作, 包括查看、放大、缩小等, 而且需要动态实时地操作。在此我们利用javascript等开发出来的基于网络的动态控件来满足需求, 同时拟采用图纸浏览插件技术, 支持多种图片文件格式, 并进行测量批注查询打印等操作。

国土档案管理 篇9

1 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当前社会逐步向信息化社会演变, 及时、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是如此。国土资源档案信息量大, 种类繁多, 既有综合类档案, 又有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监档案管理工作者如果继续沿用低效率的传统手工管理模式, 必将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没有立足的空间。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同时, 完善档案制度建设, 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 做到职责分明, 层层把关。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新的形势下, 国土档案工作只有紧贴国土中心工作, 转变传统观念, 拓宽服务领域, 研究把握档案管理工作规律, 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档案信息资源, 才能充分发挥国土档案独特的服务功能, 使之真正成为增强国土工作发展后劲的基础业务工作。

2 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转变观念, 超前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 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 制定措施, 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2.2新技术的应用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 但同时也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 除了要求具有档案管理本专业的知识外, 还要求具有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基础知识, 尤其是要求具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知识。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跟上形势, 努力适应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多种形式, 加大对《档案法》等档案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3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 要加快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进程, 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网络、计算的功能, 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积极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主动开发或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 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及时配置不断更新档案现代化管理所必须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探索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扫描、光盘存储管理等新的办法。建议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 实现对电子影像档案的管理和维护, 同时使其具备和地籍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借口, 通过土地登记申请材料的扫描, 在完成土地登记后, 可以直接生成地籍电子影像档案, 形成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数据。

4 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浅析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10

1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所谓“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是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模式由原来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作为重点, 转向以档案实体通过信息化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作为重点。实现档案实体的信息化, 可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提取和加工, 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益。与传统的档案资料相比较, 电子档案更便于保存、修改和查询, 并且, 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递, 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 降低档案管理成本。但是, 当前国土部门在进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时, 仍习惯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有的单位即使已经安装了“ 国土业务管理系统”或“ 国土综合管理系统”, 因为系统功能的限制, 只把一些国土档案的全引目录和案卷目录输入计算机。在调阅档案和资料检索时, 仍然只习惯于手工操作, 所谓的“ 无纸化阅档”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施,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 各国土部门改变传统模式, 进行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2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2.1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加强科学研究、普及知识的力度, 为社会更好的服务。因为国土资源档案提供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可利用价值, 既能够满足国土工作的需求, 也能够满足办事人的需求。数字化的国土档案管理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快速的信息, 方便信息利用者的诉求。对我国国土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2.2 实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既可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又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对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实现了国土资源在信息领域的具体应用, 实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体系、机构的整顿和改革, 从档案信息管理角度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及广泛性, 真正达到了对国土档案信息的共享, 实现了国土档案事业发展的飞跃, 提高了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

2 国土资源档案的特点

2.1 多样性

国土资源档案种类繁多, 就汾阳市国土资源局而言, 既有综合类档案, 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又有业务性档案, 包括地籍管理档案、建设用地档案、土地利用规划档案、国土资源监察档案、地矿档案等。按其门类和载体划分, 还有其他一些特殊载体档案。就地籍管理档案而言, 又分为综合性文字材料、土地调查、非农业用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六大类。国土资源档案种类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难度。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高效便捷的自动分类检索, 是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趋势。

2.2 复杂性

国土资源档案的专业性较高。档案种类之间兼容且错综复杂, 由此导致了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例如:一个土地出让项目的档案既属于文书档案中有土地出让的方案、证明材料, 又属于科技档案中有设计任务批件、用地位置平面图等, 还属于业务性的土地出让流程档案;2010 年,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 汾阳市国土资源局档案室新增设了养殖类档案, 若不新设养殖类档案, 养殖审批涉及多个股室, 档案资料既能归为规划类, 又能归为测绘类, 还能归为用地类, 非常复杂。

2.3 易变更性

易变更主要反映在地籍方面。地籍可以被简单分解, 明确这块地的所有人, 这块地的面积大小, 这块地的坐落位置。地籍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来自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地震; 来自人为的因素———修建火车站。 另外由于地籍原所有人的迁移, 或其他因素导致地籍的变更。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对档案的变更进行登记, 做到信息的最新化。

2.4 完整性

国土资源档案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例如。一块土地报批、土地利用、利用完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违规操作等方面, 都需要详细记录在档案里, 缺一不可。这些方面是构成完整性的必要条件。

3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我国的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上世纪80 年代初起步, 而标准制定工作直至上世纪90 年代末才刚开始, 并且制定出台的关于国土方面的相关标准寥寥无几, 内容缺乏系统性、配套性, 导致工作流于形式, 信息资源分散孤立, 采集数据的内容、质量标准各异, 良莠不齐, 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3.2 重设施建设轻信息资源建设的倾向依然存在

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信息资源建设。很多国土单位对此有所忽视, 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投向几乎全部是设备, 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几乎没有或者很少, 这种重设施建设轻信息资源建设的错误, 导致信息化的应用成果不明显。

3.3 人员知识结构“ 老化”, 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有丰富纸质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在管理理论基础、室藏原则、管理方法和技术上已熟门熟路, 但对以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存储、电子检索、发布、利用等技术“ 一窍不通”, 而年轻、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却仅仅懂得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技术, 对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流程却知之甚少。个别单位还存在对档案工作人、财、物的投入不够, 档案工作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等问题。

4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4.1 制定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国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应服从服务于国土发展的战略。在分析国土部门自身的特点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信息化长远规划及近期计划, 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管理模式, 推动国土档案信息化协调发展。另外, 还应注重系统实际应用的效果, 重视系统对社会利用信息服务的目标支持, 强调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给未来发展留下扩展空间。

4.2 建立起一个实用的国土档案信息网站

国土档案网站是国土部门在网上建设的信息站点, 一般以网页形式给人们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和服务, 进行档案信息的网上咨询、查找、电子文件的实时归档及直接提供使用。这是国土档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 同时, 也是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手段。建设信息档案的网站时, 要选用标准化的设备。选用的产品应符合当前国内外的相关标准, 最好是当前或未来的一些主流产品, 能够得到国内外一些实力雄厚的软、硬件公司或厂家的支持, 以保证其升级换代, 减少重新开发的成本。设备的设置应尽量合理化, 要考虑到网络吞吐能力、响应时间和传递速度等等。

4.3 要逐渐实现国土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国土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对档案原件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式。档案数字化应该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手段, 把各部门的各种物质载体形式加工转化成数字化的信息, 建立起档案全文数据库和档案目录数据库, 并在网上发布, 以提供服务。室藏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并不是对所有室藏进行全文数字化, 而是对室藏的档案资源数字化进行整体分析, 以突出重点, 进而逐步解决。建成数字档案室也不意味着传统的档案室要消亡, 两者应长期共存, 相互补充。

4.4 国土档案信息化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国土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各部门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时, 应该按照国家推荐信息化管理的标准, 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内部的管理标准体系, 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国土档案目录数据库, 应既符合国家的标准, 又有利于实际的操作。应对各立档部门文件及档案的内容、著录项目、数据库结构和格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 还要对档案数据库管理的软件、硬件的文档格式、数据指标等进行统一规范。使得将来电子目录进入档案室之后能实现数据的共享, 解决因软件的不同而带来的数据无法转换或者不能读取的问题。

4.5 国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有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

档案人员应该更新观念, 调整心态, 不断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和技术, 对纷繁复杂的网上信息进行标引、分类和有效管理, 使国土档案信息能充分发挥最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满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

5 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做法

5.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只有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才能改变我们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和普通档案管理一视同仁的观念。以往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不仅普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 就连领导也是常常忽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于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大力宣传, 提高国土部门人员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

5.2 制定计划, 分步实施

把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落到实处。 首先, 一个好的国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国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国土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基于国土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之上, 一切都是空谈。习近平主席说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句话大到经世治国, 小到国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一样实用。其次, 我们应该了解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群体的分工, 应该分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档案使用人员。前者以档案日常管理类操作为主, 将普通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 将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录入到电子档案中。例如:在国有土地办证中, 需将土地使用者、土地坐落、 发证时间以及土地证号这些内容录入电子档案。当这些信息录入完毕, 还要将这些档案一一编号, 以便于档案查找和其他操作。这对于专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后者主要是检索和使用类操作, 考验档案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5.3 积极创新, 勇于探索

开发出适合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平台。基于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 想要立即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可能的。 第一, 没有个好的应用平台;第二, 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第一点的改变需要国家的投资改善, 让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公司研发出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二点同样需要国家宏观的趋势导向。在社会导向、学校导向上有目的地多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5.4 强抓基础, 着眼现在

日常操作中在形成纸质档案的同时要有电子文件和数字处理件归档。若在纸质档案归件完成之后再处理重新录入形成电子档案, 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背离了档案管理信息化高效化的初衷。所以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就需要去注意两种档案的同时归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之一, 也是整个国土部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今后, 国土部门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改变观念, 要着眼现在、展望未来、注重基础、发展科技, 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发展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推动和指导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摘要: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具有凭证价值和法律效力, 为我们提供各种历史资料、数据, 对揭开历史遗留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土部门历年来的档案资料详细记录了各个项目建设占用土地的情况, 土地分类的变化及每一宗房地产的土地权属来源, 交易变化过程等, 是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等国土工作的科学依据。然而普通的纸质档案不仅查阅复杂, 而且其保管年限也是有限的。若纸质档案保存不善, 则有可能引起国土资源的纠纷。为了更好的查阅和利用档案, 保障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国土资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及做法

参考文献

[1]程云珠.刍议国土资源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兰台世界, 2008 (21) .

广州国土:数据“立体化”管理 篇11

响应“智慧广州”的新需求

广州市下辖10区2县级市,土地总面积7246.6平方公里,人地密度2070人/平方公里,土地利用强度22.8%。一直以来广州拼土地、拼资源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智慧城市作为更先进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管理的办法,可以摆脱长期以来拼土地、拼资源和拼劳动力的城市发展老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

广州市从国土信息化到数字城市建设经历了简单地理信息应用、“一张图”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三个阶段,也可以把这三个阶段概括为“点阶段”、“线阶段”、“面阶段”。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分析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广州市“12338”战略部署及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研究“人地”关系和现代地籍与数字城市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地楼房”立体化数据体系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进的理论支持和实施途径。

“一直以来,我全程参与了广州地理信息行政管理工作,经历了数字广州建设的主要过程。”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李俊夫介绍, 在数字城市建设初期,广州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只具备地图打印、空间定位和要素查询等基本功能,应用系统之间不对接、不协同,信息之间不连通、不共享,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进入“一张图”资源数据库存管理系统阶段后,建立起了城乡一体图文一体的数据库,实现了以图管地,以图管房,但是信息烟囱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李俊夫分析,在新的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中,数字广州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数据组织以关联方式实现,数据空间对象的基本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无区别管理,数据管理难度大;2.5维和3维只是对于图形数据不同形式的浏览和展示,空间实体所蕴含的信息无法充分体现和表达,信息表现难度大;传统的各种数据更新方法都属于“事后更新”,其效果取决于技术先进性和投入成本,数据及时更新难度大;数字广州对数据生产和使用者的划分与现实情况有差异,市民作为地理信息产生者并未体现,不能适应智慧城市自感知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在国家测绘局的指导下,数字广州通过实体化、规范化,各类数据与地理信息与社会信息密切关联,全市各单位通过地理信息公开的管子,不断“注水”和“取水”,实现了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应用。

2012年9月6日,广州市房地数据中心隆重举行了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平台的试运行仪式。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具备在线调用、前置服务、离线拷贝等信息共享功能;同时,完善的地名地址库还可以实现地址快速匹配,将抽象的专题信息直观显现在地图上。在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集成共享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除了2011年度最新影像、地形地貌、基础地理要素等基础数据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地价、建设用地管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大量的土地房屋相关专题数据也已上线。

据了解,各应用部门可根据需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专题信息,把数字广州变成最方便、最详尽的电子数据“档案馆”。这样既有效避免了地理信息数据重复建设,节约了财政经费,也迅速推进了基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城市整体信息化服务水平。如检察院在办理案件时,可以利用网站查寻相关材料,不必再像过去一样一家家上门核对,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便利市民的“智慧生活”

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上线后,广州市全市地理信息的整合应用、共享和服务有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广州市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此有了标准、统一的地理信息坚强保障。成果必将对提高广州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民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平台涵盖了公共设施,如公厕、菜市场、超市等,体育场馆,毛球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以及银行支行、残疾人设施、学校、娱乐场所等的信息分布数据,市民只要借助任何一台联网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上述数据信息,信息甚至精细化到了一家修鞋店或者一家美食小铺。

登陆数字广州地图公众服务网站可以看到,网站涵盖了地质灾害、医疗卫生机构等专题数据,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最新的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还可以了解覆盖全市的医疗卫生机构分布信息。和以往电子地图不同的是,数字广州地图公众服务网站提供的权威医疗卫生机构分布信息涵盖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专科医院,甚至是某街道上的一个小诊所或者医疗卫生站,方便市民第一时间就医,真正解除了看病找不到就近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

据李俊夫介绍,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目前正与天河区共建智慧天河地理信息基础设施,提出运用地楼房和先进技术融合解决食品安全的技术设想: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全面应用空间信息和RFID技术,完成对食品从产地到配送中心的全流程识别和监管,确保流程安全。同时利用地楼房数据体系,在小区设立与住户信息对接的配送箱,用户可在方便的时候通过手机无线上网下载二维码,获得打开配送箱的授权。这不仅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也通过应用地楼房及其他技术解决了物流配送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12

1 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误解

说起档案管理工作来, 不少人的心目中浮现的是宽大的库房、成排摆放的档案、管理人员悠闲地在查找, 管理档案不需要专业知识, 只要有耐心就够了。这是因为对档案工作不了解造成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业务性和专业性, 国土资源档案信息量大, 种类多, 包括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会计档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使得电子档案大量出现。电子档案本身具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存储的高容量及信息的容易修改性等特点。因此, 管好档案光有耐心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具有档案管理、国土资源管理、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1.2 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不合理

档案馆现有工作人员均在四十岁以上, 最大的是57岁、面临退休。虽具备一些国土资源管理知识, 但在计算机、外语、管理方面的知识却严重缺乏, 对档案数据库和电子文档的运用和管理不太适应,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3 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还不全面

新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以后, 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资源管理等职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政策、法规和程序, 因此档案形成的数量增加很快, 但这部分档案还没有开发和利用起来。

1.4 档案意识不够强, 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不及时

一是不能按时收到档案资料。采取了多种方法都难以将应归档的资料收齐全。二是电子文档无法直接转入档案数据库。

1.5 档案管理配套设备不全

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后, 由于没有扫描仪等配套设施, 不能及时转化成电子档案, 加上保管场地不足, 现有密集架已经难以满足日常档案资料整理工作需要, 影响了档案利用的效率。

2 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作用、标准和要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高标准地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1 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 统一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国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分局工作人员, 兼职国土档案员, 在师局专职档案员的帮助下, 形成了全系统的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同时, 完善档案制度建设, 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 做到职责分明, 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师国土局发的文件, 都能从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2 开展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全面提高岗位驾驭能力

在档案的管理工作中, 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 按照土地档案的管理目标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 强化档案管理职责。扎扎实实的做好基础工作, 建立电子档案, 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员的职能作用, 积极探索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办法。

做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加强法制的学习和意识, 加强对《档案法》的了解, 把学习《档案法》做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线, 注重实效, 在管理工作中要依法治档,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不断增强档案管理的强度, 努力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国土资源中的作用。

2.3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按照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要求, 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 要着重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全面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许多现代化设备都具体应用在各项管理工作中, 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现代代水平。在国土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中, 电子档案也逐渐纳入档案管理工作的范畴。

2.4 改善档案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国土资源档案工作人员是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体, 不仅需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更需要在新形势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 掌握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一些相关技能, 定时的参加培训和教育, 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5 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技的进步, 带动了办公现代化的普及, 如何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的电子化形成土地档案的数据库, 是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 建立电子影像的档案, 形成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数据。

坚持立卷制度, 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档案员立卷时要实行“三查三看”制度, 即一查材料收集是否齐全, 看立卷是否规范;二查卷内是否有金属物, 看装订是否整齐美观;三查分类是否符合要求, 看卷内目录、页号、备考表填写是否准确无误。部门兼职档案员在立卷规范的基础上, 要于下一年年初将相关材料交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员在接收时要认真核对检查, 并填写档案移交签收簿, 防止档案丢失, 明确保管责任。

强化档案长效管理, 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档案资料, 是国土资源管理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随着《档案法》的普及, 人们逐渐对档案管理有了相关的认识, 依法治档工作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随着新的法规和制度的出台, 国土资源的各项具体工作开始逐步完善, 随之而来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复杂化。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跟上形势, 努力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2.6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加强档案员业务培训, 提高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家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不断提高档案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加强对档案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档案员既要有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又要有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清贫精神, 时刻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放在首位, 认认真真履职、老老实实干事, 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保密规定。

把档案工作列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要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 促进档案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不断增加, 耕地数量却相对减少, 面临着如此新的局面和形势, 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 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更要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爱春.浅谈如何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0.[1]王爱春.浅谈如何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0.

上一篇:前路减压复位下一篇:加强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