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思想

2024-10-12

防治思想(共5篇)

防治思想 篇1

骨髓抑制是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 临床常见外周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患者常因此被迫减少化疗用药剂量, 或延迟甚至终止化疗, 导致化疗不能如期进行, 影响化疗的整体疗效, 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多因其不能耐受此毒副作用而明显下降。因此, 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防治便成为提高抗肿瘤整体治疗的关键之一。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 骨髓抑制作为恶性肿瘤整体治疗中出现的一类变证, 根据其临床表现如贫血、出血、肢软乏力、心悸多梦、烦躁发热、腰膝酸软等, 可将其归属于中医“血虚”“虚劳”“内伤发热”等范畴。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以“虚”为基本病机, 尤以脾肾亏虚为主, 而化疗作为“药邪之毒”侵犯已虚之机体, 造成了脏腑精气进一步亏损, 因此从恶性肿瘤治疗过程的整体而言, 骨髓抑制的根本病机为虚、瘀、毒三者互结。“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未病”即为未患病的健康状态、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及疾病进程中邪气将要累及的状态[1]。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 “治未病”思想内涵不断得到充实, 其运用范围亦不断扩大, 但其主要思想仍不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从整体出发, 基于肿瘤病变的基础存在, 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肿瘤化疗的全过程, 对防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未病先防

《内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化疗药物多属“寒毒之邪”, 易损阳气、耗损脏腑及骨髓精气, 使本源受损、生血乏源、素虚之机体愈虚, 其脾肾两虚在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较为突出。肾藏精, 主骨生髓, 是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诸病源候论》曰:“肾藏精, 精者, 血之所成也。”髓生精, 精生血, 精血同源并互为资生, 说明肾与血液的生成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肾精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的补充以化髓而生精血。《医宗必读·虚劳》曰:“独举脾肾者, 水为万物之元, 土为万物之母, 二脏安和, 一身皆治, 百疾不生。”由此可见, 脾肾功能的协调对于精血化生起着重要作用。倘若脾胃虚损、健运失常, 则气血化生乏源, 先天之精失于充资, 肾虚精亏, 骨髓不充, 精血无以化生而致机体气血精液亏损, 致骨髓空虚、生血障碍, 形成虚劳。随着化疗渐进及化疗药物的应用, 化疗药毒侵袭机体的程度也因化疗药毒在体内的积累而越发严重, 故在化疗之前体内尚无化疗药毒积聚之时应当着重恢复机体的正气, 补机体之不足, 扶助机体正气以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程度。因此, 肿瘤化疗进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前采取“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策略, 预防性地使用补肾健脾方药, 使髓盛而能生精化血, 充养机体脏腑阳气, 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 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常用右归丸、四君子汤等方剂加减扶正祛邪。

2 既病防变

阴阳平衡时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正常态, 机体脏腑气血皆循其常道而无偏颇之逾。倘若脏腑气血出现偏盛偏衰, 则机体阴阳失调。中医学认为血乃水谷精微化生而成, 其性属阴类, 而机体脏腑生化之用, 皆决之于阳气。正如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所说:“血不自生, 须得生阳气之药, 血自旺矣, 是阳主生也。若阴虚单补血, 血无由而生, 无阳故也。”化疗初期, 化疗药毒初侵人体, 体内药毒累积相对较少, 侵害程度较为轻浅, 此时主要损伤脾胃阳气。胃阳不足则不能摄纳腐熟水谷, 脾阳不足则健运失司水谷不化, 而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不能升清降浊而致邪蕴中焦, 临床可见纳呆、脘腹疼痛或恶心、呕吐、便秘, 或腹泻、头晕, 口干、舌苔厚腻等胃气不降、脾气不升、邪滞中焦等表现。故此时多采用健脾温阳之法, 调整其脾胃功能, 使脾胃健运, 气血生化有源, 则可明显缓解化疗所致的不适, 也可减轻下阶段骨髓抑制的程度, 从而使患者不会对化疗产生惧怕甚至抗拒心理, 能够坚持完成化疗。临床常用温阳益胃、健脾益气等方剂, 如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等。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张氏医通》说:“血之源头出于肾。”“精不泻, 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肝主疏泄, 主藏血, 即肝疏泄无形之气, 贮藏有形之血, 因此认为肝为气血调节的枢纽。肝体阴而用阳, 体阴为其可贮藏血液等物质, 用阳为肝气的疏泄、条达功能。肝肾同居下焦, 肝木为肾水所生, 肾精充足则能生血以涵肝木, 肝血充足则又可化精养肾, 此即所谓“肝肾同源”“乙癸同源”。在化疗的中后期, 随着化疗药毒在体内积聚逐渐增多, 其对机体脏腑的侵害程度也逐渐加深, 药毒久郁耗伤肝血、肾精则髓失所养, 此时多数患者表现为肝肾两虚, 如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脱发、肢冷麻木、舌有瘀斑、脉沉涩等机体失于濡养的表现,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 产生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故此阶段应重点顾护患者的肝肾功能, 使肝血充足, 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血畅通;肾精充盛, 骨髓得养, 从而防止骨髓抑制的进一步加重。中医治疗以滋补肝肾、益肾生髓为法, 常用六味地黄丸, 左、右归丸, 一贯煎等方药加减。有研究表明[2], 补益类方药在防治骨髓抑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毒”泛指一切致病邪气, 是导致骨髓抑制的因素之一, 在骨髓抑制中, 癌毒与化疗之毒相互渗聚加重了体内“毒”的存在[3]。《素问》中说:“病久日深, 荣卫行涩, 经络时疏, 故不通。”肝主疏泄亦主藏血, 肝气疏泄失常, 肝不藏血, 加之脾气虚统摄失权, 则血溢脉外而为瘀;肾虚精血不足, 不能生髓造血而致血虚, 肾阴不足以致虚热内生, 扰血妄行;肾阳虚损则不能推助血行, 血行无力瘀滞脉中而成瘀血。《血证论》曰:“离经之血虽清血, 清血亦是瘀血。”中医认为, 瘀血不去, 新血不生。瘀血阻滞经络, 使正常的血液不能循经以达脏腑, 脏腑失于温煦濡养, 出现脏腑虚损的表现;而脏腑虚损又可加重血瘀, 从而形成因虚致瘀、由瘀致虚的恶性循环, 使骨髓抑制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通过化瘀解毒可以达到祛邪安正、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功能的作用, 进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 可选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红花、鸡血藤、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化瘀解毒中药。《本草备要》中记载鸡血藤有“去瘀血, 生新血”的功效, 称之为“血分之圣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血藤具有促进造血、抗肿瘤等作用[4]。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表明补肾、疏肝、化瘀解毒中药具有保护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作用[5,6]。

3 瘥后防复

此阶段化疗疗程结束, 化疗药毒尚存于体内, 机体正气于化疗进程中损耗而尚未恢复, 故此时的病机多为邪气未尽、正气未复。龚廷贤在《万病回春》提出:“大凡大病后, 谷消水去, 精散卫亡, 多致便利枯竭, 宜当补中益气为要。盖脾为中州, 浇灌四旁, 与胃行其津液者也。”此时多采用健脾益胃、补养后天之本以培养先天的方法, 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 临床常用参苓白术散、益胃汤等方加减。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 情志不畅常致病情反复或进展, 肿瘤患者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产生的机体不适多会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从而导致情志与疾病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因此, 调畅情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亦极为重要。“百病皆生于气”, 肝在五脏中主调畅气机, 气机调畅则气血循行畅通, 人体精神活动正常。此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以稳定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予以治未病思想进行指导用药, 可有效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反应, 从而达到良好的化疗效果。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加减以疏肝解郁、畅调情志。

“治未病”是在疾病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或尚未进展到严重阶段之前, 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延缓甚至阻止其进展到疾病阶段或病重阶段。尽管化疗药毒对机体脏腑的损伤不可避免, 但是可以根据疾病进展的规律采取措施减少其损伤程度。因此, 化疗阶段的“治未病”便是根据化疗药毒在体内积聚程度的不同及其对机体脏腑损伤的前后次第、损伤程度的不同, 提前顾护机体脏腑正气, 防止或减轻虚损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机体正气, 在脏腑来讲便是先后天之脾肾, 在阴阳而言便是阴平阳秘的调和态, 除此亦应重视肝之生理功能的条畅。但因肿瘤患者个体体质差异, 化疗药物应用的剂量不同, 产生骨髓抑制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故在临证时应基于肿瘤病变的基础存在, 从整体出发, 应用“治未病”思想的基本原则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对防止或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摘要: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是临床常见毒副反应, 患者常因此被迫延迟化疗, 或减少剂量甚至终止化疗, 影响化疗如期进行及临床疗效, 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骨髓抑制作为恶性肿瘤整体治疗中出现的一类变证, 其中医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 化疗作为“药邪之毒”侵犯已虚之机体, 造成了脏腑精气进一步亏损。基于肿瘤病变的基础存在, 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肿瘤化疗的全过程, 对防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骨髓抑制,治未病,化疗

参考文献

[1]金光亮.《内经》未病概念与“治未病”理论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 (12) :804-806.

[2]杨佩颖, 李想, 贾英杰.补益类中药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实验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5 (6) :1456-1458.

[3]贾英杰, 于建春, 杨佩颖.扶正解毒祛瘀法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探讨[J].中医杂志, 2014, 55 (3) :198-199.

[4]符影, 程悦, 陈建, 等.鸡血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11, 42 (6) :1229-1234.

[5]龚蔚, 徐力.疏肝化瘀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 29 (10) :129-131.

[6]赵静梅, 杨旭辉, 王广占, 等.补肾解毒活血法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 2012, 5 (1) :14-15.

防治思想 篇2

【关键词】 非脊髓型颈椎病;治未病;防治思路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9.018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或外伤劳损或先天骨发育异常等引起颈部脊椎骨与软组织失去平衡,导致颈部血管、神经以及脊髓受到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不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也是年轻人的常见病,并且发病也越来越低龄化[1-2]。平乐正骨学术思想中“治未病”的理论,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预防、保健、治疗等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1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

“未病”即疾病未生、未发、未传及未复的意思。“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世医家将这一思想总结为“治未病”,并认为是医工水平的最高境界。深圳平乐正骨总结“治未病”思想理论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养生固本;既病防变,医疗干预;病后防复,防微杜渐。这一思想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治未病”思想来优化非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也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以人们的健康为中心,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时,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防其传变,以及病后防复是“治未病”的主要理念,也体现了中医学中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重要思想。深圳平乐正骨总结“治未病”防治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由“以治病为目标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转变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卫生方针中“以预防为主,防治中心前移”的理念[3]。尤其在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防治上运用“平乐小圆枕”“平乐练功”“平乐推按手法”和“葛根祛湿合剂”等自然疗法,具有天然、无害、可长期运用的优点,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优势与特色。

2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①颈部椎间盘的退变。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椎间盘的退变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生活、飲食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习惯高枕头睡眠时间达5年以上者,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习惯用头顶重物的人群中发病率较其他人群高4倍。颈椎病的发病与身高、颈部粗细、长短没有关系,但与遗传有关。②颈部软组织劳损。颈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主要和患者的职业、颈咽喉部炎症感染、头颈部的外伤、头颈部先天畸形以及颈肩、腰部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因素都有极密切的关系。颈部软组织劳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临床表现出

多种症状的主要原因[4]。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颈部脊椎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半脱位学说、神经受压假说、脊髓受压假说、交感神经性脊髓局部缺血性假说、神经营养障碍性假说、固定假说,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等[5]。

2.2 平乐正骨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 《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杂病广要》记载:“若臂痛不能举,时复转移,或左或右,乃痰瘀所致。”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颈椎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①颈部慢性劳损;②长期低头工作;③睡觉姿势不当;④枕头高低不合适。在诊断本病时,除根据临床的症状、体征外,还应结合颈部彩超检查和颈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在临床上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非脊髓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以颈肩部酸痛,并伴有前臂和手指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根型;以颈性眩晕(即椎基底动脉缺血征)和猝倒史为主要表现的椎动脉型;以颈、肩臂痛,肢体麻木,并伴有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的交感型;以及上述3型中2型以上的混合型。

3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防治非脊髓型颈椎病的思路

3.1 未病先防,养生固本 即未病之前,注意饮食、劳逸结合等养生方式,并针对自己的体质采用相应的积极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剧增,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防治本病的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告诉人们要积极预防,主动养生,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主要措施:①提高养生意识,遵循自然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界规律并与之保持协调关系,才有助于养生、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长期伏案工作、所处环境潮湿、颈肩部受寒或感受暑湿之邪、加班熬夜等因素使人体的生命节律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②改善工作条件,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必要时适当活动颈椎,以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疲劳。枕头高低要适中,一般以10~12 cm为宜。枕头的位置应放于颈肩部,使头部稍微后仰,这样才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以及颈肩部骨与软组织的平衡,一定注意颈椎不能悬空。③颈部适当的功能锻炼。在长时间伏案时,适当地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使局部肌肉得到“休息”,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同时长时间坚持颈部的功能锻炼,还可以增强颈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抗疲劳性能。在对颈椎病的防治过程中配合局部功能锻炼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④调节情志。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放松心情、陶冶情志,防止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生、发展[6]。⑤合理膳食。对于中老年患者,应注意饮食的多样化,荤素搭配。还可以使用一些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类食物,如黑芝麻、胡桃、木瓜等,预防本病的发生。

nlc202309031248

3.2 既病防变,医疗干预 “既病防变”的思想早在《金匮要略》就有记载,如“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颈椎病患者,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以防止发生严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颈部椎体及附属结构的退变,导致颈部肌肉、韧带、血管及神经等组织的病变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病情、临床的辨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控制疾病的发展。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常采用“平乐小圆枕、功、药、推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效预防和治疗了大量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①平乐小圆枕是根据颈椎的生理曲度和睡觉时的体位及翻身需求,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设计改良的颈枕。这一改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颈部曲度和舒适性,便于翻身,并且能够矫正颈椎的反张,减小头颅的重力距,从而缓解颈部伸肌群的疲劳或痉挛,降低颈部椎体的受力,增加椎体的稳定。②平乐练功根据颈椎的活动设计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顾右盼、昂首耸肩等练功方法,改变了单调的“米”字锻炼法,使患者更乐于锻炼。平乐练功可以消除局部软组织的疼痛、痉挛,从而使颈部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减轻,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得到缓解,最终使患者的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③葛根祛湿合剂由葛根、木瓜、木香、当归、白芍、黄芩、柴胡、牡丹皮、威灵仙、地龙、川续断、牛膝及甘草等十几味中药组成。以葛根為君药,性甘味辛,具有濡养筋脉、升阳祛邪之功。当归、芍药、地龙等具有活血之功;牛膝、威灵仙、木瓜等祛风湿,补肝肾,辅助君药。柴胡、木香等为佐使,疏肝醒脾。全方具有补气活血、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之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肩部、上臂麻木疼痛,酸软乏力等症状,疗效显著[7]。④平乐推按手法针对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能够改善颈椎病产生的局部及全身症状,达到未病先防、现病防重、经病防复的治疗目的。其中的许多手法均是为患者自行治疗设计的,左右拍肩、点按风池、扶腮旋转、阳明推经、双手夹颈等手法屡试屡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平乐推按手法能理筋正骨、疏通经络、松解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情况,从而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3.3 病后防复,防微杜渐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颈背部,引起气血不畅、经脉不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可引起本病的复发。中医药在防治非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对非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之后,应戒除不良的生活及工作习惯,如高枕睡眠、长期伏案工作、头颈负重物及坐车时打瞌睡等。应该养成正确的生活、工作习惯,如看电脑时座位高低应适中,要正面注视,不要使脊柱处于偏斜状态;不卧床看书;侧卧时,应注意枕头与肩部同高;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病后的康复训练,并注意颈肩部局部软组织的功能锻炼,如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可以做一些颈部的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动作,或“米”字锻炼等医疗体操。不仅可以缓解颈肩部软组织的疲劳,还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及韧带的强度,从而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对预防非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对于颈部及肩背部的一些扭挫伤或劳损,应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形成颈椎病。

4 结 语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符合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符合“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的主导思想。从“治未病”这一思想出发,对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收效及早康复的防治结合体系,以控制疾病的发生,阻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一条途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可归纳为寒湿外袭,劳损筋骨,气血不和,痰瘀互结,脾肾亏虚,脏腑失调。其中痰瘀互阻证的实质是全身或局部的血液流变性发生紊乱,血液呈异常的浓、黏稠、凝聚状态,微循环障碍;而血液黏滞度增高,是引起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采用“平乐小圆枕、功、药、推疗法”等治法,符合“治未病”防治理念。

5 参考文献

[1]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4,35(1):62-64.

[2]Webb R,Brammah T,Lunt M,et al.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nse,Chronic,and Disabling Neck and Back Pain in the UK General Population[J].Spine,2003,28(11):1195-1202.

[3]李泽佳,宋敏,唐宝明.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思路[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64-66.

[4]张媛.探讨颈椎病及其治疗的药物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33-34.

[5]叶伟,刘建航.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57-59.

[6]李沛,潘富伟.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0):47-49.

[7]梁恒晔.平乐手法配合葛根祛湿合剂治疗颈性眩晕120例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2):28-29.

收稿日期:2014-06-16;修回日期:2014-07-09

防治思想 篇3

一、打好基础, 重点预防, 未雨绸缪

中医历来重视预防, 其“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思想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1) 未病先防: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受众养成修身养性的习惯。古人云“君子不可不修身”, 并认为“正心以为本, 修身以为基”。性情的修养, 良好修养乃立身之本。先贤把“修身”列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就足以说明良好的修养在成就个人或社会事业的重要作用。要提高个人修养需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 人们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懂得美丑;第二, 勤于实践, 人们只有把所学到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 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才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第三, 严格要求自己,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改造的过程, 只有在实践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个人的休养才会得到提高和完善。

(2) 既病防变与瘥后防复:“治未病”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理想状态, 但如果出现了“思想疾病”时, 则应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以防其“恶化”。对于一般个体而言, 思政工作者应该及时发现异常苗条、防微杜渐、及时干预;而对于失足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就应本着“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的态度帮助他们认识错误、矫治恶习、重塑人格、重建道德, 使其成为守法公民, 重返社会;对刑满释放人员以及缓刑人员的判后回访、帮教、关爱活动不仅能帮助其坚定珍惜生活、认真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还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3) 预防免疫、除疫防传:中医在治疗温病即传染病方面也是独具特色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那些由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及其负面示范效应就是典型的思想层面上的传染病, 其特点也是起病急、传播快、破坏力大;而“预防免疫法”仍是防范这类思想传染病有效措施, 比如建立起社会舆情风险预警机制, 疏通基层民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渠道, 主动关心易发不满的弱势群体, 积极做好群体性心理排查和诱导工作, 了解敏感地区的社会情绪, 增强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应对能力、协调能力建设, 积极发挥一些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 大力发展心理卫生事业等, 以铲除其“传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

二、辩证治疗, 治病求本,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医的治疗原则有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 这些都是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 其很多原则都对思想教育工作有着借鉴意义。

(1) 治病必求于本。在生活中, 我们发现导致失足者误入歧途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 但最常见的因素还是当事人道德的缺失、价值观扭曲, 致使其人性被强烈的拜金主义、浓厚的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所吞噬, 最终犯下了错误。而思想教育工作的“本”就是疏导心理、纠正思想偏差并帮助受众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法纪观、道德观, 使其早日恢复心灵和思想的健康。

(2) 把握轻重缓急。在当事人做出犯罪、轻生、自残等过激行为的紧急情况下, 思政工作者应遵循心理学处置规律, 当务之急是要做到顺情说话、认真倾听、安抚情绪、获取信任, 帮助当事人尽快恢复冷静, 悬崖勒马, 迅速解决危机, 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3) 扶正与祛邪双管齐下。中医认为当机体正气不足和病邪入侵的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时就会发病, 因此扶正祛邪也是中医治疗特色之一。据此观点, 思想教育领域也需要扶正祛邪, 扶正即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倡导真善美、提倡主流价值观、宣传道德楷模、用文艺陶冶人、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以提高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的抗病能力;而祛邪就是要消除滋生歪风邪气的温床、铲除藏污纳垢的土壤、抵御外来的文化糟粕污染、防范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和破坏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使邪去正安, 刈除邪、毒、俗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戕害。

(4) 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疗效的保证, 对于思想教育工作而言, 我们也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制定出适宜的教育方法, 以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因时制宜就是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特征, 当前思想教育工作是在全球化、信息化、价值观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主动给予受众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了解其心声, 既给他们“带好路”又能提供“保护”。因地制宜即是要把地域特征融入思想教育工作中, 善于利用独具地方特色人文传统及资源以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另外在实际工作中, 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教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因人制宜则是要把握受众的个体特征, 思想教育的受众在性别、年龄、性格、教育程度、职业种类、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生活习惯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正视个体差异, 必须根据受众的个体特征来考虑教育的原则和方式方法。当然,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我们只有全面地看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思想教育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善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5) 坚持中病即止的原则。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 一旦病愈就应该停止治疗, 以免对机体产生新的损害。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有过精辟的论述, 即“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 好像医生治病一样, 完全是为了救人, 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1];所以我们应把握好有理有利有节、见好就收的分寸, 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将其“一棍子打死”, 只要当事人已经真实地认识到了问题所在, 并且也做出了深刻的思想检查, 而且已有具体的行动来弥补过错, 我们就不应该对其全盘否定, 也不要总是纠缠于过去的陈年旧账, 而应该向前看, 给予当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做到“恨错不恨人”。总之, 既见错误也见错误者, 既要治病又要救人, 这才是我们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揭发错误、批判缺点时应该始终坚持的原则。

三、树立整体观念, 统筹解决问题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并把整体观念贯穿着中医的各个方面。整体观念对思想教育工作也有很好启示意义。

(1)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时, 我们也需要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 比如主动关爱身有缺陷的特殊人群。有研究表明残疾人一般不仅存在躯体伤残, 而且很多还伴有心理或情绪紊乱现象。对此, 思政工作者应该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 使其认知功能、情感障碍及不良行为得以改善, 并引导其正确地面对残疾的事实, 振作精神,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另外, 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时, 我们同样应关心个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尽量联系或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在家庭、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的一些现实困难。

(2) 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法国的卢梭提出过“同类感”思想, 他认为人和自然都是同类的, 所以会产生同情心。有了同情心与同类感, 彼此就能和谐相处, 因此同类感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体论根源;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有“万物一体”的思想源流, 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观点、王阳明“一体之仁”的思想即万物之间都是息息相通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 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我们不仅要大力宣传“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理念, 还应该将其转化为我们实际行动, 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 做恪守生态伦理的楷模。

(3) 人与社会相统一。个人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为前提的。一个人一出生便来到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 并在此环境中长大、成熟, 最终演变一个社会人。社会是复杂的, 它有好的方面, 也必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与不足。对此, 我们不应对社会悲观失望, 而要积极地改造它, 比如着重协调好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活动、保持社会协调发展、尽量弥补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等。另外, 恩格斯曾指出“在文化水平低的人那里不可避免地会采取粗暴的野蛮的暴力形式”, 而“文明甚至在现在就已经教人们懂得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 才能有自己的利益”[2], 由此可见社会公德和社会文明是一致的, 文明程度越高, 社会公德的自觉性也越高, 所以培育社会公德, 净化社会风气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总之, 中医是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它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 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观, 这个观点也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它能帮助我们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始终把握住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上面的讨论, 笔者认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特别是其疾病的防治原则对思想教育、思政工作者都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意义, 我们也应该从其身上汲取智慧, 为我所用, 以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二版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防治思想 篇4

二、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搭便车”问题的三重成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协作性的活动, 其过程一般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即设定讨论主题、进行小组建设、建立评价机制。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会造成“搭便车”问题。

(一) 讨论主题不恰当

在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 由于教师安排的讨论主题缺乏趣味性, 导致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不足。如教师在讲解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问题时, 将讨论主题拟定为“我国的民主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一主题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 缺乏新意, 趣味性不足。

(二) 小组建设不完善

1.小组分组单一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 教师常常采用同桌一组或前后桌一组的分组方式, 而我国很多教师都依据学生成绩来安排座位。按照同桌一组或前后桌一组的分组方式, 实质上就是把成绩相近的学生分在了一组, 形成强强联合和弱弱组队, 学习帮扶性不强、优势不互补。

2.小组精神缺失

在思想政治课中, 许多小组都是临时组建的, 课后就不再是一个团队, 互相没有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搭便车”的学生也不会产生内疚感, 甚至嘲笑付出劳动的学生。

(三) 评价机制不健全

1.只注重结果评价, 忽视个人评价

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 往往忽视个人评价, “搭便车”者也获得了称赞。由于奖罚不明, 合作学习小组产生分裂。

三、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搭便车”问题的防治

(一) 合理选择讨论主题, 贴近学生生活

1.讨论主题要有趣味性

首先, 主题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再次, 设疑必须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学生思考。

2.讨论主题要有拓展性

要使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主题具有拓展性,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讨论主题要有价值, 讨论主题需要在学生已经明白“是什么”的基础上, 才能向“为什么”和“怎么做”拓展。第二, 讨论主题难度适中, 可以让学生查阅到相关资料, 达到知识的广延性拓展, 而不是无从下手。第三, 讨论主题便于操作, 由讨论主题产生的小组任务须具有可操作性。

(二) 重视小组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

1.分组方式多元化

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就要求把学生之间的短期合作与长期合作相结合。一般情况下,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内完成的需要采取短期合作的方式, 在课外完成的需要长期合作。目前, 在思想政治课中一般都采取短期合作的分组方式, 而要真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需要视情况将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2.明确组员职责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搭便车”问题的关键。根据小组成员人数的不同, 可以设立不同的小组职位, 包括小组长、监督员、资料整理员等, 确保每一名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 承担相应责任。

3.重视小组精神

小组精神是小组认同的基础, 对于小组的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每个小组都应有自己的小组文化, 如小组名称、小组口号、小组形象等。

(三) 完善评价方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组评价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反馈, 必须做到奖罚分明, 奖励做出贡献的学生, 对“搭便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

有效抑制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搭便车”行为的根本方法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真正的危机在于, 表面上呼唤改革, 骨子里却在一味地包庇旧的一套, 走回头路”。所以, 任课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 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

摘要: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至关重要, 但由于小组讨论主题不恰当、小组建设不完善、小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导致了“搭便车”问题。针对此问题, 需要教师合理选择讨论主题, 重视小组建设, 完善评价方式。

防治思想 篇5

1 冠心病从痰论治、治脾为本

上海曙光医院蔡淦教授为上海市首届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临证遵循李东垣脾胃学说和吴鞠通“治中焦如衡”的学术思想治疗各种疑难疾患,认为胸痹(冠心病)的治疗当补必兼通、通必兼补,指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冠心病的发生不仅与心、肝之气血有关,而且与肺、脾、肾之气也密切相关。禀赋不足、脏器虚损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内因,加之劳累、过食肥甘、情志刺激、寒邪侵袭,均可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终致痰浊、瘀血、水饮等邪气痹阻心脉,导致冠心病发作。另有学者提出,冠心病治疗当从痰论治[1],以治痰为先[2],而依蔡淦教授多年临床经验进行的“从脾论治糖尿病”[3]、“从脾论治肾病”[4,5],均获满意疗效,蔡教授认为冠心病治疗从脾胃着手,也是重要途径之一,认为“痰湿”是冠心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发病早期以“痰湿”为主,而“脾为生痰之源”,“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从而设立了中药健脾化痰方,该方由党参、白术、瓜蒌、茯苓、葛根组合而成,具有益气健脾、化痰通络之功,正是东垣学说:“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调脾胃以治五脏”之“治病必求其本”[6]精神的具体体现。

东垣认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7]。同时主张“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8]。元气是健康之本,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的缘故。若脾胃之气既伤,则元气亦不能充而衰少,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9]。脾胃内伤而虚弱,不能生化气血,气血不足,则内不足以维持身心的活动,外不足以抗御病邪的侵袭,往往引起疾病发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劳逸失度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然而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首先损伤脾胃;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克脾犯胃,均致脾胃损伤;过劳伤脾,过逸伤气,劳逸失度,皆伤脾气,三者皆使脾气受伤,化生传输不利,遂生痰湿。东垣指出[6]“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即主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之法。正如我们所知痰湿停聚,心脉瘀阻是胸痹的主要病理因素,而脾胃功能失调则是引发上述病理因素的关键。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湿浊内停、痰湿弥漫、蒙蔽胸阳,致胸阳失展、胸闷、气短而作;痰浊阻滞、气机不畅、瘀血内伤、闭涩心脉则胸痹疼痛,故从脾论治冠心病也为其治法之一。

叶天士以苓桂术甘汤治阳气微弱之胸痹,用外台茯苓饮合桂苓方治阳虚夹饮之心悸心痛[10],张伯臾认为治疗冠心病组方遣药,讲究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气血双调[11,12]。在冠心病表现为虚症,张氏认为应以补为主的同时加一、二味活血、理气、祛痰药,即补中寓通寓化。治邪实时,求以活血化瘀、开痹化痰、芳香理气为主,但又不离痰、气、瘀合治大法。活血中佐加理气,理气中配伍活血,有利于心脉气血流通,收效往往更佳。

2 从脾防治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蔡淦教授在从脾论治冠心病方面,正是法理尚(李)东垣、药理崇(叶)天士、方理推(张)伯臾,而设计创立了健脾化痰方,其组方由党参、白术、瓜蒌、茯苓、葛根而成,方中党参甘平,是为君,“健脾运而不燥……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13],白术甘温苦燥,为补脾要药,是为臣。脾为生痰之源,“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淤于生痰”[14],二药相合,正令脾健水湿得除,则痰浊可消,治本所以治标;瓜蒌清化痰浊、宽胸散结,为胸痹要药,茯苓既健脾又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二药相合,共为佐药奏祛化痰浊之功,治标所以固本;葛根可升举脾胃清阳,以为使药,现代用治心血管疾病,每多良效。合方衷中参西,总奏益气健脾、化痰通络之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应用,认为蔡淦教授的健脾化痰方亦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领域,即“治未病”中。

2.1 未病先防

痰湿质的人易患冠心病。虽然冠心病初期常常无证可辨,处于一种“病已形成于内,证尚未见于外”的潜证状态,但如果能意识到痰浊内生、附于心脉这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机,则可早行预防,“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15]。同时虽然一个人体质形成的基础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但后天因素却可以使体质发生变化,如果能坚持实行恰当的预防手段,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原本的痰湿体质。其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理、专方专药调理、运动调理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点。

2.2 既病防变

轻症胸痹如失治或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胸痹重症,甚至真心痛。造成本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脾虚失运,饮食失节,痰浊之邪进一步阻滞脉道,如《儒门事亲》[16]云:“夫膏粱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胀闷,痞膈醋心。”针对这一病机,更应以健脾化痰为大法。

2.3 病愈防复

中医讲究整体观,把人看成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生相克,气而津液相互转化,环环相扣。“治未病”的治疗学思想便是整体观念的集中体现。对冠心病患者来说,病情缓解后虽可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但根据痰浊内生、附于心脉这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机,仍可以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结合文献及临床,可以发现仍宜以健脾化湿法长期治疗。

3 结语

【防治思想】推荐阅读:

防治设计07-17

山洪防治07-17

自然防治05-13

合理防治05-15

沙化防治05-20

防治区划05-20

防治机制05-22

防治腹泻05-24

车辙防治06-01

科学防治06-11

上一篇:PC平台下一篇:汽车变速箱装配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