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生产

2024-11-07

农药生产(通用12篇)

农药生产 篇1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 农药行业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 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创建与发展, 农药行业已形成种类齐全、品种配套、基本满足国内工业化体系需求的配套体系。目前我国农药原药生产企业有600多家, 农药制剂企业则超过1 800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8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1.9 Mt, 同比增长12%[1]。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高效新品种、新剂型的农药和改善产品品种结构的要求, 农药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项目也逐年增多。如何做好农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多个涉及外资、国有和民营企业新建、扩建、搬迁技术改造等类型的农药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简称环评) 工作对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环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关于产业政策评价

环评单位在接受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的环评任务后, 首先需要认真研究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 尤其是化工行业中农药行业的产业政策;对该农药生产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做出分析与判断, 以便为环保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及原化工部自1987年起,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环保法规。如:1997年 (化发计) 234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学工业环境工作的决定》;1998年1月16日原化工部第14号令《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化工行业禁止投资目录 (第一批) 》;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展与改革促进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2005年12月21日国务院以国发[2005]号文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8年1月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促进委员会、农业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决定停止甲胺膦等五种高毒农药的生产、流通、使用”有关事项的2008年第1号公告;200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200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农药工业产业政策 (征求意见稿) 》等十几项。

对于这些产业政策和法规, 环评单位在做环评时需应逐条进行对照, 并将其作为评价大纲和报告书的编制依据。尤其是对于政策法规中尚未明确或未列入的农药生产建设项目, 还需做相应的具体分析和判断。农药产品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重点是鼓励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经济、使用方便和对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因此, 如何判断其是否为新品种以及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 需要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追踪该产品研发过程, 分析评价结果才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如:作者1995年承接江苏南通某中外合资企业6 kt/a年百草枯项目[2]环评时, 国家尚未颁布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高、中温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的有关文件。作者通过到国内从事农药、染料、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究的某科研单位走访, 了解到该农药品种生产工艺的研发历程为:60年代初期开发了高、中温钠法, 1965年开发了低温钠法, 90年代开发了氨氰法工艺, 而高、中温钠法的生产工艺已经在世界上被禁止使用。通过检索还了解到我国台湾省一家采用高中温钠法的工厂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污染事故, 已被当地政府下令关闭停工。作者预测高、中温钠法在我国也将被禁止, 因而未承接河北省内拟采用此类工艺生产百草枯的一家民营企业 (该项目建设方) 的环评委托。2005年国家发展与改革促进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已明确“高中温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为淘汰类, 禁止使用。又如:作者于2006年与江苏某公司接触, 在确定是否承接该企业搬迁技改项目环评之前, 对其拟生产的毒死蜱、丙溴膦两种有机膦杀虫剂和杀菌剂甲霜灵共计3个农药品种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工作。在了解到毒死蜱作为国家发展与改革促进委员会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膦品种之一, 丙溴膦是农业部示范推广的15种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品种之一, 甲霜灵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性杀菌剂, 且是当今杀菌剂农药中的优秀品种, 农业部提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荐农药品种和植保机械”名单中均包括这3种农药, 并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鼓励类内容检查, 确认是属于“高效、低毒、安全新品种农药及中间体开发生产”的农药品种之后, 才最终确定承接该项目的环评工作。

2 环境影响的识别

由于绝大多数农药产品都具有较大毒性, 生产所需原辅料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副产物也多属于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因此, 环评中应将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的主要原辅料、中间产物和副产物、最终产品的名称、用途、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毒性及危害特性、环境保护特性以及相关的环保标准 (或环保参考标准) 等详细列出。另外, 工程分析中应将主反应方程式、主要副反应方程式一一列出, 才能全面细致地进行环境影响的识别、判断, 尤其要特别关注特征污染物和副产物。

农药生产废水中污染物组成十分复杂, 不仅含有原辅料成分, 而且含有很多副产物、中间产物[3], 且一般还含有大量盐分及苯类、酚类、氰化物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生化处理过程中选用的微生物有毒有害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些污染物在国家已颁布实施的废水排放标准、地方环保主管部门颁布的地方标准中没有列入, 单纯用COD、BOD5表示其污染状况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其危险性 (致癌、致畸、致突变、水生生物毒性等) , 因此在环评中应提出特征因子的污染控制标准, 以防其流失到水域中影响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如:作者在编制江苏南通百草枯和南京百草枯项目环评大纲时, 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该农药品种生产排放废水中百草枯、吡啶为特征污染物。考虑到我国没有相应的标准, 固而在环评报告中提出这两个特征因子参考英国捷利康公司企业废水排放控制标准, 并上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予以确认后执行。江苏某公司农药搬迁技改项目排放废水中毒死蜱、丙溴膦参照国家尚未颁布的《有机膦类农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送审稿) 》中排放限值。水环境影响预测应包括农药废水排放对水生生态、饮用水源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影响分析, 而不单纯是污染影响。

农药生产建设项目中废气的影响分析也不应只局限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由于废气排放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较低 (多数低于 15 m) , 故容易造成面源或低架点源污染效应。废气中有些污染物对农作物有较大的伤害, 有些还具有恶臭性质, 因此对废气厂址周围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群嗅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 (如粗馏废渣、釜残液、三效蒸发浓缩液等) 及沾有物料和产品的包装废弃物一般均属于危险固体废物, 不得随意丢弃或填埋, 环评单位应注意其处理处置去向, 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3 环境风险评价

近些年来, 我国环评领域一直很重视环境风险评价, 原国家环保总局逐渐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到了环评管理范畴, 并于2004年底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对开展环境风险评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指导作用, 使环境风险评价成为环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环境评风险评价, 笔者认为不应仅限于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影响分析, 还应对有毒有害物料或产品的贮运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另外, 对事故工况下排放废水污染河流水域、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应充分考虑, 并在环境风险评价中提出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于此部分内容的提出, 笔者认为应该注意遵循几个原则:第一, 合理性。通过比较, 从众多方案中选出优化方案;第二, 针对性。使实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第三, 可行性。编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部分, 在这些内容可行的情况下, 环境风险评价分析才具有实际意义。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实践。

以江苏某公司农药搬迁技改项目为例:环评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之一是设置4道防线, 防止事故废水进入长江的整体措施。第一道防线, 在物料罐区和生产装置区外设立围堰。一般情况下, 泄漏的物料可以控制在围堰内, 用泵将其返回贮罐, 同时将冲洗污水收集到事故废水收集池, 分送厂区污水站。第二道防线, 装置区内建有事故废水收集池和消防水收集池。将事故状态下的物料冲洗水和消防废水收集于两池内, 即控制在厂区范围内。第三道防线, 利用厂区污水站的废水储池和配水池。当物料和消防废水万一溢出前两道防线时, 将溢出量排入污水站的上述两池, 再进行处理。第四道防线, 以厂外雨水的排水沟为最后防线, 拦截、蓄积和处理事故废水。

环评提出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 (1) 设定事故类别。各类突发性事故按照特大、重大、较大、一般事故划分为A、B、C、D 4级, 对于每个级别的事故对应列出“事故级别及性质”、“事故影响范围”、“事故影响后果”。 (2) 确定预案分级响应条件。针对不同的事故级别确立了3个响应级别并明确对应设立了一至三级预案启动条件, 一级预案为厂内事故预案, 利用本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将D级事故处理于厂区范围内, 对周边企业没有影响;二级预案为估计C、B级事故波及周边范围内企业时, 必须启动此预案, 并迅速通知周边企业和该工程项目所在的国家级某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启动此预案的同时启动一级预案, 不失时机地进行应急救援;三级预案是在A级事故发生、迅速波及2 km2范围以上, 并对环境敏感点居民造成危害时, 需立即启动此级别预案, 可立即拨打110或120, 联动当地人民政府请求立即增派外部支援力量应急救援, 同时疏散风险事故影响范围周边环境敏感点居民。 (3) 鉴于该项目拟建厂区周边有多家已建、在建化工生产企业的现状, 提出需由开发区出面, 会同有关各方一起尽快制定区域联动应急预案。

4 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就是使用更清洁的主辅料, 采用更清洁的生产工艺, 生产更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的重要要求之一是在原有生产工艺中增加资源的内循环, 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产生。

国内的农药企业大多为中、小型厂家, 总体上采用间歇式 (序批式) 生产方式,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 物耗高、能耗高, 自动控制水平低下, 造成很多农药产品的生产不仅收率低, 而且产品质量较差, 致使一些原料并未转化为产品, 而是变成“三废”, 在农药生产和施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我国现有农药企业和新建、改扩建农药生产项目而言, 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高效能的设备, 节能减耗, 提高产品的收率, 减少吨产品“三废”产生量, 即选用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清洁技术, 是减少和控制污染的关键。

在进行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颁布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尚难以采用“分值评定法”用于清洁生产分析, 因此建议采用“指标对比法”, 亦即应以生产工艺为重点, 采用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污染物产生量、资源综合利用等指标, 通过与国内外农药企业先进水平进行分析比较, 量化评价其清洁生产水平。

环评单位在上述清洁生产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还应对项目进一步提出清洁生产方案,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以及对节能降耗、减污、实施低碳减排等提出要求和建议。

5 环保治理措施的确定

农药生产的品种繁多, 原辅料、合成工艺和产品的化学组成差异极大, 使其产生的“三废”组成也千差万别。对农药生产“三废”治理措施的确定必须根据农药产品、中间产物、副产物的结构特点和“三废”组成, 选择经济合理、成熟、科学适用的治理技术, 这也是一条应该注意遵循的基本原则。

农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由于农药品种的不同, 其污染物组成、性质各异, 因而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农药企业排放的废水既含有易被降解的脂肪醇、醛、酸、酯、及含氧氮等杂环类化合物, 又有卤代烃、卤代芳烃、多环烃类、稠环类等不易降解和难降解的化合物。对这些不同的废水应“污污分流、分质处理”, 即应按易降解和不易降解分别处理。少数难降解的废水以及可回收废水中有用物料 (如甲醇、甲苯等) 的废水, 均应先经过预处理之后再按常规方法处理, 这样才能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处理成本。如江苏某公司在其农药搬迁技改项目废水排放治理工艺的选择上, 与某科研单位开展协作, 针对毒死蜱装置生产废水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乙基氯化物、毒死蜱和对生化处理有明显抑制作用的NaCl的情况, 确定将该废水首先进行三效蒸发预处理, 使污染物绝大部分留在浓液里, 然后再将蒸出液送厂区污水处理站生化处理;针对甲霜灵装置胺化工序水洗釜废水既含有易生化的甲醇、甲酯类, 还含有大量的NaCl的情况, 确定先将该废水采用精馏预处理回收甲醇, 使NaCl留在精馏釜里, 再将精馏釜余液送厂区废水处理站。这些治理措施已贯彻于此后的设计、施工中。

农药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常含有毒有害成分并产生恶臭, 如氯、氯化氢、硫化氢、氨、三甲胺等。针对不同废气组成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目前广泛采用并且研究较多的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热破坏法等[4]。如:含氨工艺废气通常采用多级水吸收方法处理;上述的南通和南京百草枯项目排放的含氯废气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吸收处理;江苏某公司农药搬迁技改项目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后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另外, 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生产厂家, 由于产品品种多, 生产装置和工艺单元多为间歇式生产, 切换操作频繁, 因而废气排放数量较大, 且排放高度大多低于15 m, 给厂区和周围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 这是笔者近些年进行农药建设项目环评时发现的普遍存在、且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均在环评中提出了污染治理要求。例如:在某企业农药搬迁技改项目中, 为减轻该厂原有工程厂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 在环评报告中提出, 分步搬迁过程中尚未搬迁、暂留在厂区低于15 m的废气排放源必须加高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及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高度, 必须将生产装置无组织排放废气抽排风集中并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转化为点源排放方式, 以符合国家要求规定的排放高度及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农药生产中往往有大量有机废液、废渣产生, 这些废渣、废液均含有农药和合成农药中间体、副反应产物以及大量的盐类物质, 必须妥善处置。从技术可行性与保护环境考虑, 最为简捷、有效的处置方法就是焚烧。目前, 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液, 我国的部分企业也开始利用焚烧方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液进行处理[5]。在发达国家的化工和农药生产企业, 焚烧炉是重要的治理设施;我国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要求的焚烧温度, 使有机污染物热裂解氧化, 少产生二恶英、氮氧化物的热分解氧化炉、焚烧炉还带有尾气处理系统和尾气在线监控系统, 可以保证达标排放。而以上述标准衡量, 我国现阶段已经商品化的焚烧炉仍存在差距。因此探寻农药废渣废液的经济、有效、无害化处理技术, 是农药环保管理和环保科研单位、环评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6 结语

a) 除了国家及有关部门已经颁布的一系列与农药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环保法规以外, 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环评承接单位还需要注意跟踪新近出台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内容, 并将其作为补充, 贯彻、融入于环评工作中。

b) 在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工程分析是整个评价的基础。把握住这个关键, 才能全面细致地进行环境影响的识别、判断, 尤其要特别关注特征污染物和副产物。

c) 环境风险评价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农药生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同样如此。环评单位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内容要求进行此项工作, 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总结和提高。

d)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颁布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建议采用“指标对比法”用于清洁生产分析和评价。环评单位应在清洁生产分析章节的结尾部分对项目进一步实施清洁生产, 以及节能降耗、减污、实施低碳减排等提出要求和建议。

e) 农药企业生产的农药品种繁多, 对农药生产“三废”治理措施的确定必须根据农药产品、中间产物、副产物的结构特点和“三废”组成, 选择经济合理、成熟、科学适用的治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刚.2008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同比增长12%.农药市场信息, 2009, (4) :8

[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69~73

[3]矫彩山, 彭美媛, 王中伟等.我国农药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农药, 2007, 46 (2) :77~80

[4]田森林, 宁平.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及其新进展.环境科学动态, 2000, (1) :23~27

[5]陈小平, 赵长遂, 沈来宏等.流化床焚烧技术在有机废液无害化处理领域的应用.锅炉技术, 2001, 32 (9) :25~28

农药生产 篇2

第十八条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组织生产,确保农药产品与登记农药一致,对农药产品质量负责。

农药生产企业在其农药生产许可范围内,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可以接受新农药研制者和其他农药生产企业的委托,加工或者分装农药;也可以接受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委托,分装农药。

第十九条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将上季度生产销售数据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委托加工、分装农药的,由委托方报送。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定期调查统计农药生产情况,建立农药生产诚信档案并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部门依法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

(一)生产假农药的;

(二)生产劣质农药情节严重的;

(三)不再符合农药生产许可条件继续生产农药且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四)违反《农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五十四条规定情形的;

(五)转让、出租、出借农药生产许可证的;

(六)招用《农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人员从事农药生产活动的;

(七)依法应当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部门依法撤销农药生产许可证:

(一)发证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农药生产许可决定的;

(二)发证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农药生产许可决定的;

(三)发证机关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农药生产许可的;

(四)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农药生产许可的;

(五)依法应当撤销农药生产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部门依法注销农药生产许可证:

(一)企业申请注销的;

(二)企业主体资格依法终止的;

(三)农药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

(四)农药生产许可依法被撤回、撤销、吊销的;

(五)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处理:

(一)超过农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继续生产农药的;

(二)超过农药生产许可范围生产农药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生产地址生产农药的;

(四)委托已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超过农药生产许可范围加工或分装农药的;

(五)应当按照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处理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农业部加强对省级农业部门实施农药生产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农药生产许可审批中的违规行为。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的,应当责令改正;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调查处理;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农药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所辖行政区域的违法农药生产活动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生产许可或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拒不准予生产许可;

(三)参与农药生产、经营活动;

(四)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从事农药生产活动的,有权向农业部门举报,农业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经查证属实,并对生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或者挽回损失较大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十八条 农药生产企业违法从事农药生产活动的,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中化学农药是指利用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农药。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

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或者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可以在有效期内继续生产相应的农药产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农药的,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九十日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省级农业部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

农药生产 篇3

关键词:农药;生产企业核准;生产许可制度;质量标准制度;绿色化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40-02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药产品供不应求,在全国“工业学大庆”的热潮中,农药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对农药生产的管理力度,但只是停留在政策管理的层面。1978年11月25日,我国颁布实施了《农药质量管理条例(试行)》,自此,我国关于农药生产管理的各项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农药质量标准制度的纷纷出台不仅规范了我国农药生产秩序,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国际贸易对农副产品的绿色化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内泛滥的假劣农药所引起的农药污染事件、人畜中毒事件的频发,致使国家对农药生产的管理注入了更多“环保理念”,从生产企业资质到农药生产许可,再到农药产品质量,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做出具有“绿色化”特点的法律规定。

一、农药生产企业核准

(一)企业申报核准的条件

1997年5月8日,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农药管理法规——《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其中第12条首次对农药生产企业的核准做出规定,不仅要求企业要有与生产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生产设施、卫生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求企业生产的农药必须是已取得登记证的农药,并具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虽然《农药管理条例》于2001年经过了一次修订,但此条规定仍被延用至今。2005年1月1日实施的《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对申报核准的农药生产企业的条件于第7条也做出相同规定,此外,第8条规定的提交申请材料中还包含“企业所在地环保部门的审核意见”。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其绿色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依法登记的农药品种,其环境行为、毒理学、残留量等数据是经过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也就是说,他们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在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控范围之内,所以,生产已登记的农药品种可有效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其二,污染防治设施与环保部门的审核意见是对生产企业最直接的环保要求,由于生产企业在生产农药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如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在对生产企业核准时提出此等要求。

(二)农药生产企业资格的延续

生产企业符合法律规定条件通过核准后,所取得的农药生产资格并不是无限期的。根据《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第11、第12条之规定,农药生产企业核准有效期限为五年,五年后要求保留农药生产企业资格的企业应再次提出申请,并提交企业所在地环保部门的审核意见等材料。之所以规定农药生产企业资格的有效期限,是因为无限期的生产资格会促使农药生产企业怠于管理,诱发污染防治设施不达标而产生环境安全隐患,而有效期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种隐患的发生概率,促使农药生产企业时刻保持合法经营,以保证企业在延续资格申请时顺利通过。此条规定表面是为农药生产企业继续运营提供机会,实则为防止农药工业三废污染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绿色化特点由此可见。

“绿色化”的法律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对违法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农药管理条例》第41条第(一)项便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农药生产企业的行为做出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处罚规定。罚则条款对保障“绿色化”的法律规定得以贯彻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它的绿色化特点是间接显现的。

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药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农药生产企业遍地开花。然而我国对农药生产的管理缺乏经验,农药生产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许多生产企业为追逐经济利益,肆意生产质量低劣的农药甚至是未取得登记证的农药。农药虽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但毕竟属于有毒化学物质。质量低劣的农药不仅药效差,容易引发药害事件,而且残留多,容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未取得登记证的农药对环境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随着国家对农药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农药生产法律制度的重点也逐渐转向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就是证明。

1989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为整顿农药生产的混乱局面,做出《关于加强农药管理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劣农药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农药生产实行许可证(或准产证)制度。即为:对已有专业标准的农药品种,由化工部对生产企业签发生产许可证;对目前暂无专业标准,但有企业标准的农药,由省级化工厅(局)对生产企业签发准产证。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而擅自生产农药的企业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取缔。《通知》一经颁布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良好成效,违规生产企业接连停产整改,农药市场秩序得以维护,农药产品质量得以保障。《通知》的制定为我国农药生产法律制度的绿色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1997年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在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形成了现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农药生产许可制度仍然分为两类:一类为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农药,申请通过后颁发农药生产许可证;另一类为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已有企业标准的农药,申请通过后颁发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有所完善的是,对申请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企业,法律又增加了对其相关“环保”资质的审查力度。《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申请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企业应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三废治理设施和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应包含“生产装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同意项目建设的审批意见”。因为针对第一类的申请,主管部门可参考国标或行标中确切的数据(包含环境学、毒理学相关数据)进行审核;而第二类只有企业标准,主管部门在审核过程中必须谨慎,以避免生产的农药对环境造成损害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污染,所以法律做出以上规定。除此之外,为保证前述规定的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第41条第(一)、(二)项还对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批准文件)而擅自生产农药的企业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综上,建立农药生产许可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农药产品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申请许可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形而采取不同审核程序的法律规定,也是从环境利益的角度考虑。最后,罚则条款的制定有效保障了制度的顺利实施。可以说,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对每一环节的规定无不渗透着“绿色化”特点。

三、农药质量标准制度

1978年,为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农药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农药管理的法律性文件——《农药质量管理条例(试行)》。其中,第二项就明确指出“凡是生产的农药产品必须有质量标准”,并将质量标准分为三类: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部标准是国家对农药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必须切实遵照执行”,没有国家标准和部标准的农药,由企业提出标准草案经省级化工厅(局)审查批准后执行。《农药质量管理条例(试行)》对农药质量标准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农药质量标准制度的产生。虽然该制度在建立之初只是以保证农业生产为目的,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农药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病虫草害能否得以防治、农业生态系统能否平衡、农药残留量能否达标、自然环境能否免受污染等等。所以,农药质量标准制度在实施了近二十年后,其“绿色化”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1997年《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推动我国农药管理法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随着人们对绿色农产品追逐的热情不断高涨,农药管理法律制度也增加了更多绿色化的新规。在农药质量方面,《农药管理条例》仍然强调实施质量标准制度,并将“保证农药产品质量”作为农药生产企业的一项法律义务予以规定,要求“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农药产品出厂前应当经过质量检验,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不得出厂”。法律义务是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做出和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界限。当义务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时,必须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故《农药管理条例》对生产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做出处罚规定:视情节轻重,没收假劣农药及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甚至吊销农药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对情节极其严重,构成犯罪的,应根据《刑法》第147条之规定,以生产伪劣农药罪定罪处罚。

1997年规定的农药质量标准制度较之1978年的有所升华,对农药质量标准的实施规定的更为详细,法律的可操性也更强,而这种周全反映在实践中就是农药市场更加有序,反映在农业生态环境中则为更加环保,所以说,农药质量标准制度经过时间的沉淀,其绿色化的特点更加突出。

四、结语

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对我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而不是一味与发达国家先进的法律做比较,得出我国法律漏洞百出的结论。笔者认为,立足国情,从我国农药生产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与实践中收到的成效来看,农药生产法律制度从农药生产企业的核准到农药生产许可制度的实施再到农药质量标准制度的不断完善,无一不体现绿色化的特点,可以说,我国农药生产法律制度的绿色化已初步实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药生产法律制度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滞后与不足,绿色化规定也并不像发达国家的法律那么面面俱到,所以我国的农药生产法律制度还需不断向前发展,早日实现全面的绿色化。

参考文献:

[1]闫国智.法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魏启文,李光英.我国农药管理法制建设初步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2).

[3]王乐君,冯慧.农药管理立法调研报告[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4).

农药研发:清洁生产是根本 篇4

交叉污染, 重则引起法律纠纷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农药制剂产能已从150万吨/年增长到500万吨/年。而国内种植业每年使用成品农药的量 (包括卫生和非农需求) 却仅为150万吨左右, 国内农药制剂产能目前已经处于过剩状态。中国农药制剂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走向世界。

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制剂企业依然采取作坊式生产方式, 生产的农药制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叉污染。随着国际市场对农药审查标准日趋严格, 若不解决农药制剂生产中的交叉污染问题, 实现清洁生产, 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农药产品的出口。

所谓交叉污染, 指的是农药制剂在生产和物流过程中混入了其他组分或物质, 由此可能对制剂造成一系列的污染。目前农药产品交叉污染的形式主要有8种, 即杀虫剂或杀菌剂中混进了除草剂、除草剂中混入别种除草剂、低毒农药中混入高毒农药、杀虫剂或杀菌剂中混入了高生态毒性杀虫剂、种衣剂中混入高生态毒性杀虫剂、种衣剂中混入对非标靶作物有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的杀菌剂、制剂中混入对登记作物敏感的物质、制剂中混入可改变产品物化性质的成分等。而农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设备和器具污染、人为污染、生产环境污染和突然的自然条件变化污染等。

冷阳表示, 形成交叉污染的原因包括无意行为和有意行为。其中, 无意行为多是操作不当所导致的, 而有意识行为往往是为了提升制剂效果故意添加其他成分的人为行为。无论是哪种原因, 产生交叉污染之后, 制剂都有可能导致植株死亡、破坏种植环境等问题, 严重者甚至会违反政府规定或违备交易合同条款、造成严重法律纠纷。

一般农药企业都不会仅生产一种产品, 这就存在着交叉污染的风险。而这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 就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清洁生产, 体系标准风评一个不能少

在一个生产多品种农药制剂的企业内, 对于所生产的每一种产品而言, 其他产品的组分都有可能成为这种产品的污染源。为了避免在农药制剂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交叉污染, 国际农药界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设备改造。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 国内农药企业也必须建立起自己产品的清洁生产体系, 通过有针对性的生物学测定, 把产品的交叉污染程度控制在安全的可接受清洁标准值 (CL) 之下, 避免交叉污染所带来的风险。

冷阳表示, 企业在进行生产线建设的时候, 应尽量保证贯穿一条主线, 防止各类药物及辅料之间的交叉污染。在清洁生产控制方面, 要保证物料按程序和各自的生产流程线定向传输, 严格控制物料溢出, 杜绝不同生产线之间物料的接触和混杂;生产环境和厂区环境中的交叉污染源药物浓度需严格控制在不影响产品达到清洁标准值的范围内;严格监控所有交叉污染源物料, 保证其不会在不同生产区和生产线之间传播。

同时, 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 建立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 针对企业的产品结构, 研究和测定工厂所生产产品的清洁标准值要求, 并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通过基建和改造, 设立适合农药制剂清洁生产要求的共产总体布局和产品生产流程及装备, 并建立与其匹配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清洁标准值体系, 走向世界的支撑技术

冷阳还着重强调, 农药产品和污染源农药的CL值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农药制剂工厂有多少个产品在生产, 就会形成多少产品-交叉污染源的排列组合, 因此必须进行对应的生物学试验, 测定出对应的CL值, 并以此来指导和调控农药产品的生产。目前国内的农药制剂企业普遍对清洁标准值体系非常陌生, 必须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 加强体系普及。

据了解, 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早已建立了依据CL值的污染程度警示表, 公布了农药的清洁水平要求, 该要求成为农药产品在美国生产或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 欧洲市场也以此作为参考。

农药生产 篇5

国际公约对我国农药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国各行各业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农药工业也同样受到关贸协定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日益强化,对有毒的农药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上针对农药和其他有毒化学品制定了许多公约,其中有些公约已经签订即将生效,如PIC公约,有些公约正在谈判中,如POPS公约.

作 者:叶贵标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026 刊 名:植保技术与推广  PKU英文刊名: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XTENSION 年,卷(期): 19(5) 分类号:F3 关键词: 

上海文化空间生产与再生产 篇6

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呈现形态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我认为开埠后,上海逐渐形成三个城市文化空间:第一是开埠以前形成的以老城厢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空间;第二是以闸北、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和北四川路为代表的近代上海文化空间;第三是以闸北、普陀一带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生产的文化空间。这三个空间是有特点有联系的。

租界时代的上海,文化空间沿着苏州河扩展,形成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一次跨越。这一次租界的越界,沿着北四川路到美租界,包括后来租界向杨树浦扩展,形成一个新的租界,都是沿着苏州河这样一个空间进行跨越的。我认为这次跨越基本上是以经济为主的跨越,形成一个新的工业带。文化方面仍然是以公共租界为中心。第二次跨越在1992年浦东开放之后,浦东的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主,文化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我个人观点,从金融科技开始向文化的转变,就构成了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二次跨越,我觉得这里面黄浦江起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我认为在文化性格上苏州河和黄浦江各有特点,苏州河是面向历史的,黄浦江是面向现代的,苏州河是内敛的,黄浦江是开放的,苏州河是代表上海,黄浦江要呈现世界性,它构成我们今天对上海文化空间的一种认识、一种宏观的把握。所以我认为世博会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构成意义非常巨大,构成第二次跨越。

此外,我越来越觉得现在上海的文化建设有一个制约,我认为在上海和北京文化发展的比照之下,我们丧失一些信心。北京正式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它避开了上海。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国际化和城市中心是什么,我们没有定义。上海的文化可能更多是一个交流和市场的问题,这可能是上海文化发展最大的一个特点,这样也符合上海文化空间的生产。北京更多是以中国为主,上海是以国际为主的,是全球化的,这可能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这个观点我曾在北京的论坛上讲过,他们还是赞同的。我认为上海的文化观更注重市场,北京更注重政府行为,所以两地的文化未来发展到底怎么样,还很难说,我们不能光看获奖指标多少、产值多少,这些是表面指标,不能代替一切。

张英进(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系教授):我对城市空间这个议题非常感兴趣。列斐伏尔对空间理论有很大贡献,他在我们原来的物理空间之外强调经验的空间,这个经验空间不一定是看到的空间,实际上每个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与世界的联系,通过这个城市空间的可移动性,有相互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生产可生产物,空间是可以生产出来,不单是生产,还是再生产。列斐伏尔一直强调人跟街道、跟城市空间的互动,他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城市中行走、步行,这个很重要,步行完全是人的身体和城市接触,你可以真正感受到这个空间。

从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到,空间的意义不单指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指文化方面,这边我要谈再生产的命题。我个人认为再生产就是在原有的已经制造出来的物理空间里,重新创造不同的意义,我这里的意思是一定要超越现在。大部分人一谈到空间就是说经济,甚至是消费,但在消费空间之外,我们怎么创造个人意义上的文化,并意识到再生产不单是改造原有的空间,产生新的功能,很大的部分还包括这个功能是否能够被使用这些空间的个体所认同,包括个体跟这些空间的互动,互动可以产生不同意义。

第三,空间可以是平行,可以是另类的,而且是共生共存的。在这边就强调一下,再生产空间文化中,什么东西是对本地的使用这些空间来说,具有具体意义,有自己品牌的,什么东西是真正国际的又属于你自己的。新天地的出现,大家认为是一个新的天地,其实新天地打造的是老的天地,问题是现在新天地在中国有多大的效应。其实其消费功能跟上海其他空间比,不一定有意义,主要是强调空间生产和再生产当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人的主体因素,不要只考虑到消费者,要超越消费者。我们现在主导思想是消费,消费之外,还有其他意义,希望我们在考虑空间生产时,可以考虑到其他的意义,超越经济、政治、消费以外的,更符合人居、幸福指数、安稳指数、和谐指数等这些文化意义。

于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城市文化形态的呈现,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现实性文化空间的两级延伸。这一类的空间,一方面从私人文化空间建设的角度,不断偏远、私立;另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城市公共空间,比如剧场、电影院、运动场馆会所不断地扩大延伸,城市也有中心,副中心,这是大家都比较共识的呈现。另外一个就是跟我们时代背景非常合拍的虚拟化文化空间,现在虚拟化的物质空间已经和现实性、物质文化空间相提并论,有的时候甚至是超过或者是覆盖。

其次,关于上海文化空间发展的基本构成,第一类是事业类文化发展空间,我们传统性的剧场、图书馆等等都属于传统型的;第二类就是产业化的,如创业园,这些都是新兴的文化;第三类我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副业类或者民族类文化途径,我认为是一个潜力的文化。在上海,农民画,朱家角,召稼楼等,我认为都是潜力股。

最后谈谈未来上海文化空间的发展会具备哪些特征?我认为,一,技术和艺术支持下的虚拟交互性,就是说我们这个信息化时代,数据化生存,尤其是前不久上海提出的智慧上海,实际上智慧就是文化的体现。智慧上海有几大体现,比方说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空间、智慧公众、智慧居住、智慧管理这六大坐标,这是欧盟智慧城市报告里面的一个标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上海未来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这个特征会非常突出。二,我们人造的文化空间,包括我们现实的实体空间,包括网络的实体空间,自然生态绿色的体现,还有人造文化空间运作和生产再生产的低碳环保机制和可持续协调发展体现。三,空间布局上的雅俗共享或者共生性,北美一个国家的学生的文章中提到,在他们那个地方,文化空间已经不是割裂得那么清楚,就是说,文化空间、商业空间以及城市的其他空间兼容性特别强。四,我认为未来文化生产时空恒久性,就是文化空间和文化时间两个之间要协调发展。文化空间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考验。我们一定要反对短命的文化空间,反对水土不服的文化空间,反对格格不入的文化空间,最后我们更要坚决反对割裂历史文脉的文化空间的生产、再生产。

陆兴华(同济大学欧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的国际性、上海文化的国际性怎么打造?我举一个简单例子,不久前我去印度较长时间,我们调研了很多城市。到孟买时,他们跟我们说孟买和上海是一样的,从来都是好兄弟,上海就是孟买。我们连忙调查它的国际性,发现那里火车站、大学、图书馆一些国际机构全部都有。这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大家要的上海文化空间里面的国际性,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这个大都市,不是等待或者找到的,而是发明的,我们上海的国际性不是派一个代表团到国外去参观一下,造成很多经费超标后获得的。上海的国际性是我们上海人自己,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自己发明出来的。什么东西、什么行当没有材料就可以发明出来?我认为是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

nlc202309010603

展示很容易达到国际性:把周围的背景全部拉黑,我要突出这个东西,把周围的全部覆盖,十五分钟里面上海是国际的,撤销背景以后,上海就不国际了。所以我觉得,上海空间的国际性里有很矛盾的东西。很多上海人,很多上海文化空间,认为自己有好产品,有那么多优点,再加上有国际性,很完美了,那就错了。国际性是我们这个上海城市文化空间要向人类共同性靠拢,我们在15分钟里面,灯光下面,要替全人类说话,是这么一个姿态。

上海文化空间的个案解读

张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教授):论及杨浦地区的文化空间的产生与建构,五角场是个绕不过去的地方。五角场有很多大学,似乎理所当然是杨浦最有“文化”的地方。其次因为杨浦沿江一带过去虽曾是租界的势力范围,但却一直是个工业区,除了众多的工厂码头,并无其它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空间”的地方。而真正把杨浦的文化空间与五角场联系在一起的当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大上海计划”的实施。这个1929年7月由上海特别市政府通过的以建设“华界”的“市中心区”的规划,在建造了市政府新厦及各行政机构办公楼等政治空间的同时,还刻意建构了“华界”上海或曰杨浦的最早的文化空间,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等。虽经历史变幻与风雨侵蚀,这一庞大的建筑群落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主要的楼堂馆舍却依然存在。可是,若不经意中从这些建筑遗迹前走过,会觉得它的高大宏伟的中式建筑风格好像与上海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格格不入,更与多年来有关上海的文字和影像中所有意无意塑造的“摩登”上海的形象不那么一致。它就像是一块建筑飞地,既因“上海”显得陌生,却又因“中国”让人觉得亲切。但无论其怎样让人疑惑,它却的确是上海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当年国人针对西人所生产出来的“租界”上海所生产出来的崭新的城市空间,也是通过“大上海计划”所着力“形塑”的“华界”或“中国”上海的形象。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个计划,前此仅为“租界”的上海方才因之一跃而成为“大上海”。

“大上海计划”的营造者借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与文化所欲展现的更多的是其政治面相,它力图向世人证明,中国与中国的文化能够在西方的侵袭下继续屹立在东方。但是,这种“中国固有之形式”的设计却并非中国所“固有”,相反,其实际上却很“现代”或者很“西化”。虽然从外面看起来有起翘的大屋顶、琉璃瓦,或大红柱子,却并非真正的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它的内里却是钢筋混凝土,供暖供热更是一律应用西式器材,对空间的处理与安排也与西洋建筑相同。因此,将西方的“现代性”内置与将东方的“民族性”外挂,就构成了此一时期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特点。同时,“华界”上海或杨浦这一时期的文化空间其实与政治空间是合一的,或者说只能作为政治空间的附属物存在。我以为,“大上海计划”之所以值得如此深究,是由于我认为“租界”上海并不是中国对上海这座现代城市的“想象”,而“华界”上海才是国人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解。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围绕“大上海计划”所发生的梦想也戛然而止。之后的五角场在一系列变革之后更像是一个简陋的内地小镇。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五角场快速发展,再次成为东上海的中心,只不过与“大上海”计划所生产的那个公共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不同,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商业性的文化空间。大家在这里购物、娱乐、休闲、交流,在这一新的商业文化空间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和身份的认同。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时代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结束,转型为社会主义的消费社会。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企业由国营和集体所有制改制为合资及民营,那里的工人对企业的全面依赖逐渐减弱为单方面的劳动关系,其对企业的认同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大多仅在劳动时间与企业保持关系,之外的时间内则将自我与企业剥离,并逐步将自己“还原”为单独的社会个体,参与文化活动时也以个人及家庭为主。因消费行为的“无身份性”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性”,使消费成为个人业余“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由此,商业性的“销品贸”(shopping mall)也转变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文化空间。显然,这个空间所具有的公共性及广泛的参与性是之前的任何类型的文化空间所不具备的。它也因此更具有日常性和“去”节日性,以往的那种节日性的和仪式性的文化空间已不再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所构筑的沪东工人文化宫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空间日渐衰落,并逐渐向商业性的文化空间转化。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1908年上海终于拥有了一所带250个座位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作为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的电影管理,最初就体现在对影院营业执照的发放上。通过执照的发放,工部局有效地控制了影院和电影的放映。利德尔,1919年时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收到了12月8日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哈钦森的来信,代英国商务参赞索取上海租界电影院情况,来自“伦敦外交部”的这份“商业调查表”,也较为准确地勾勒出1910年代末上海公共租界范围内电影放映场所的分布结构。这份统计表明,上海公共租界中心地带的大众娱乐在“一战”中后期呈现了的新样式——综合性游乐场。自黄楚九、经润三1912年在新新舞台屋顶上开设玻璃厅“楼外楼”始,上海租界在几年内就出现了一批规模不等的游乐场,或为独立建筑,或设在南京路新开张的几家大型百货公司内。据《上海文化娱乐场所志》记载,1912至1920年间开设的游乐场达10家之多,这些游乐场,往往内设多个剧场书场,演出各地戏曲、曲艺、歌舞、杂技、文明戏,备有舞厅、弹子房、屋顶花园、溜冰场、哈哈镜等供人娱乐,有的附设餐饮部以备游客享用,有的甚至还安装了当时少见的电梯等设备。游乐场的票价并不太高,往往一张票可以在一天内玩遍整个游乐场,对市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游乐场中,放映各类影戏自然也是必备项目。相较正式的独立影戏园(电影院),游乐场的观影因不需另外买票而使成本低了得多,这势必会赢得相当数量的观众。这种类型的电影放映场地,与当时租界当局颁布的《建筑规章》和《影戏院执照章程》条文有所冲突,工部局最终“法外开恩”,同意破例颁发给营业执照。然而,“花世界”游乐场在那之后不久发生过一起震动上海滩的火灾,导致三死十二伤。沪上报纸对此竞相报道,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还建议,“故上海之游戏场,如在楼上设影戏,宜不准发给执照”。火灾、混乱、惊恐,此刻以创伤的形式重新书写了电影场作为上海现代游乐空间的意义。胶片盒里窜出的火苗,最终要工部局的执照来扑灭,《字林西报》的强烈吁求声,也许正在提醒我们去关注欲望与治理这一组形塑早期中国电影并互相纠结的力量。

为何早期影院较多集中在偏离上海租界中心地带的苏州河以北?为何此时中心城区的电影放映以游乐场形式为主,而迟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较为密集的影院分布?这样的“前史”和有关三十年代“上海摩登”的叙述之间,能否在前述空间化的表述中找到合理的贯穿线索?这有待于我们对早期影史的细致的再读与再阐释。

吴驷(《申江服务导报》创意策划部主任):我想谈谈人民广场。其实最早的时候,它是中国近代的体育文化中心,里面不仅有跑马场还有足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到了19世纪末慢慢被赌博行业替代。如果我们把外滩称为城市的一个演示厅的话,能定位一个城市的真正价值的是它的广场。我们在欧美看城市建筑时,都是以广场为视角。人民广场经历了很多变化,从被收回改造成一个人民公园,之后又变成了政治广场,包括后来一系列演变,最后你会发现它很混乱,一直没有找到核心价值,体现城市的价值取向。但是人民广场其实是非常有历史传承的,非常有代表,尤其是跑马厅的历史,包含着艺术的游戏,体育游戏,审美的游戏,有着游戏的创造功能。

nlc202309010603

还有人民广场旁边的大世界,跟游戏主题也非常切合。它是上海的象征。大世界已经沉寂了很久了,现在到底要干什么,市里面也很焦虑,如果这里变成一个简单的博物馆,就死掉了,如果变成一个很娱乐的场所,又怕搞坏。方案一堆又一堆,实际上核心的迷茫在什么地方?缺少那种真正有创意的游戏项目。我认为,首先要更改博物馆的概念,博物馆到底要干什么?伦敦搞创意是最成功的,把博物馆变成一个艺术场所,每半年就可以鼓捣一个新的东西,什么都有,在那里当代艺术已经完全和游戏、和儿童的创意连在一起。

雷启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我去参观或者去琢磨过一些创意园。我发现创意园大多会有酒吧,还有一些店卖小设计、小玩意,甚至是些小的首饰、指甲等,都是一些置换性的小物件。那么在这个时候,这样一种状态其实与我们脑海中的创意园区是不匹配的,我们觉得园区里展现的应该是跟这个伟大时代相连接的东西,可是看到的却是那么碎片化、那么无足轻重的东西。这引起我很大的困惑。

我觉得其实今天新媒体的很多特点与创意园区的特点也是类似的。新媒体的内容不再是以前的艺术性,而是点对点很碎片化的东西,那它带来的是什么?对个人而言,它铸造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很多人也会讲到,这样一个碎片化的东西,可能会形成一个人的不深刻,或者是容易情绪化。那么在文化方面呢,则可能是转瞬即逝,难以有一个长远的大的变化。

张屏瑾(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讲师):要讨论现代文学史中的上海写作的核心风格,在我看来,应该走向城市诱惑、冲动、变化多端和荡人心魄的层面。曾经就是这些极不确定的、带着新生物的几分野蛮生命力的东西,吸引了那些踏上黄浦滩头、怀着热爱、极想有为的年轻人,让他们在还没有形成任何思想界限的状态下,充分合作、交流,彼此欣赏、保护和爱慕。在种种坐稳了的时代来临之前,摩登、邪僻的上海景观给予人独特的震惊感,使他们急于树立自我以应对之。与其说他们热爱这座城市,不如说他们惧怕它,用文字治疗自己的内心创伤。我想,害怕在无限扩张的景观世界中失控,是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的情意结,也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各种主题播种下了不断再现的动机。

上海的一批现代派作家(通常说的“新感觉派”),以及周围一些同仁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左翼作家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对都市也有着共同感觉。一方面,生活模式的改变,随着建筑、交通工具等生活载体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感觉不一样了,乡村伦理的失效,新的人际感受,困扰着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年轻人,让他们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事、风景都很难把握。另一个是都市强烈的视觉对比、贫富差距、华洋分殊造成的斑驳色彩。“上海,建造在地狱上的天堂!”这几乎成为了这批年轻人的共识。他们从各个角度表达了这个意思,诗歌、小说、电影,无论对于谁,都市感觉都是相当重要的资源和动力。

从现代文学的总体成果来看,无论是现代派作家还是左翼文学作家,还有别的一些写作者,他们的作品在今天看都是比较幼稚的,但他们有一点共同的好处,就是能够去抓最新鲜的感觉,并迅速地将其形式化,确实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如果从写作的成熟度来讲,今天的作家当然要远远超过他们的现代文学前辈,但读起来总还有点不满足,似乎还没有逾越八十年代的表达。我觉得当代作家的历史题材小说都越来越好了,韵味越来越丰富,对历史的眼光也越来越复杂。但写到当代生活时,总觉得缺乏某种当代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今天叙事形态的文字表达受到视觉冲击很厉害,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拨试图把文字视觉化的小说,在新感觉派小说里叙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而表现上海的《子夜》的开头如果没有那一段视觉化意味十足的表达,也不会那么有感染力。诉诸感官,这是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城市给我们的印象已经再直接不过,文字承担的功能,或散发的魅力,相应地也该表现出另一种样子。

引入都市空间的视角,意思并不是说要给都市文学以更多的篇幅,更重要的是从城乡空间关系的变化中去解读文学作品,而不是简单分类。当然,空间关系的表述还不止于城/乡二元,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地域文化的表述也必得转换成空间关系的探索,才能体现现代中国的整体结构性问题。在这个结构关系中,作家的某种流动才会凸显意义,比如东北的流亡作家来到上海,不仅仅是生存方式上的改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空间感觉的变化,有一些新的问题意识会发生。

王小龙(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艺术人文频道首席导演):如果你在电视台工作就一定避免不了无数次回答一个问题,收视率是怎么来的?我解释不了,大家有机会可以打开它的周报、日报、研究报表,我敢保证,你肯定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但偏偏现在业内有无数人愿意拿它说事,拿它估算一个栏目还能存活多久。在中国一个谎言要继续下去,最好就是大家把它夸大到不可辨认琢磨的奥特曼。收视率就是下一个电视的谎言。央视索福瑞媒体研究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称“最大的”没有问题,但所谓的“世界领先”是什么意思?这家公司的“世界领先”是谁来判定的?这个前提必须要告诉我们。在中国,种种数据是怎么回事,我想大家比我清楚,对这个机构所发布的数据,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我们大家共同在维护它。这个工具可能是很好的,在欧洲、在美国也是这样用,但它们的文化背景和我们这里是一样的吗?我们的体制和欧美是一样的吗?不具备应用条件的工具,不如说是垃圾。

仅仅3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电视台的一个国家,从中央到城市,到地级市到县级台,现在都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你问问周围的人,多少人还在看电视?如果我们的坐标是以先进国家为参照,你们回忆一下去过的国家,法国有几个电视台,美国有几个电视台,德国有几个电视台,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我们几乎就可以看到,剩下一个中央电视台就可以了,实际上都卖不出去。之所以今天各个电视台还在苟延残喘,是因为社会上有相当多的流动资金需要打广告。盲目的发展,盲目的扩张,造成电视业的盲目发展,特点就是它的不职业,不专业。你偶尔打开电视看一下,你没有发现你在看业余电视吗?我发现跟我们的中国的足球水平差不多。

其实对我来说,我相信制造业,相信自己产品的力量,相信自己的手艺,但是我们还能坚持多久?2002年我参与创办纪实频道,2008年参与创办艺术人文频道,我们不停在做,艺术人文频道成立三年多来,我们制作了《莎士比亚长什么样》等纪录片,我们还对国外的艺术活动进行了直播,比如之前我们又直播了纽约举办的“911”音乐会,但把这些努力都加起来,三天就可以播完,所以我常常感觉有一点失落。

沈琦华(《时代报》专副刊部主任):大家感觉好像新闻浩瀚,但它有很强的局限性。中国的媒体试图在被划定的界限内,不断突破边界,试图突破原来的空间。当然有一些媒体是能够做到的,但是他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其实大家可以感觉到,从这几年来说,媒体的空间越来越紧张了。

新闻这样一个状态,现在面临一种转型。有一样新的媒介出现——微博。其实微博的出现对于日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提升报纸的空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延伸,这种延伸也踩到了我们新闻的边界。微博在试图不停地突破边界。你可以在微博上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内容。大家应该关注这样一种传媒形态,微博的出现是整个的传媒体系一个很大的打破。

我再讲一下《时代报》,它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张免费的报纸,我们是在地铁里发。《时代报》经营得非常好,有很多的媒体要问,你们不是说以内容为王吗?你们为什么以渠道为王?我们其实是在文化空间上有突破。当时我们进地铁时是很简单的,地铁这个空间刚刚形成,每天有200—300万人通过这个渠道去上班,我们觉得这个空间需要有一份东西,有这样一个文化形态的东西。

张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我想谈谈外语出版,实际上外语出版对我们上海文化的构成有很大的影响。上海这座城市太特殊了,它是一个杂交品种。1843年时,英国的传教士就进来开书馆,开始翻译书籍。刚才提到了一份报纸——《字林西报》,在将近90年的时间里,对我们上海乃至整个的中国影响很大,它曾经是在中国地方出版影响最大的一份英文报纸,原来的对象是外国侨民,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的文化人肯定也受它影响,当然后来我们也办了一些东西。在特殊的历史传承的空间里面,这些国外的报纸,还有英文的杂志等等,对我们都是有影响的。

现在,外语出版物中很多都是教材、辅导书类的,它对我们上海市民提高英语能力可能有帮助,但我觉得它在宣传上海本地的文化或者它对上海现状的反映这方面是有缺失的,充满了功利性。

如果我们这个国际性都市,要培养更多具有一定外语素养的市民,我们的英文报刊就要多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生活。我感觉现在上海的外语出版中引进了很多,但是缺的是能用外语写作的作品,用外语写上海生活的报纸。前几年我认识一个美国人,是外语老师,他一直在上海,一直用英文写作出版,向外面介绍我们的上海文化,为上海真正的国际化努力。但是很可惜,他最后是死在上海的。现在上海城市的外语出版有很多问题,我也有责任,因为我是其中的一部分。

黄瓜生产中农药的合理施用 篇7

1.对症用药

只有对症用药, 才能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不同病虫危害特点不同, 用药部位也不同。如蔬菜的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黑霉病、青霉病及锈病等, 喷药时应着重喷叶的背面;炭疽病、轮纹病、叶枯病、叶腐病等, 施药时应着重喷叶的正面。

2.适时用药

根据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适时用药。蔬菜害虫随着虫龄增长, 其抗药性也逐渐增强。杀虫剂农药的最佳用药期应在幼虫期3龄前, 对于钻蛀性害虫, 如棉铃虫、食心虫、斑潜蝇、葱蓟马等用药应在卵孵化高峰期, 成虫期可采用性诱剂诱杀, 效果明显。

根据不同气候选择最佳用药时期。农药的防效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 如敌百虫、乐果、辛硫磷, 防治效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增高而提高, 此类农药应在温度较高时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功夫、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等, 在温度较低时防效较好。此类农药应在早晨和傍晚使用;具有内吸输导功能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 在田间光照较弱、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开始升高时, 药剂挥发少, 防效较好, 此类药剂应在下午或傍晚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对光照、湿度敏感, 应选择雾天时用药。

根据蔬菜病害不同的侵染危害特点选择最佳用药时期。应在病害危害较重、产量损失较重之前用药防治。施用保护性杀菌剂时, 应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施药, 如蔬菜病毒病发病后再防治就比较困难。

根据用药后栽培管理的效果选择最佳时间。在冬季温室用药时, 为了保持温室的温度和降低空气湿度, 应在晴天上午或中午用药, 便于放风、排湿。露地蔬菜栽培, 避免在降雨前用药, 防止雨水冲淡药液。

3.浓度适当

浓度对农药的杀虫效果有直接关系, 浓度过低, 影响药效:浓度过高, 不仅浪费农药, 增加成本, 杀伤大量天敌, 还会使害虫产生抗性, 甚至引起蔬菜药害, 造成减产。所以, 要根据农药毒性及害虫的发生情况, 并结合天气状况和蔬菜品种, 配制合理的农药浓度才能奏效。

4.适法用药

防治地下害虫, 可用拌种、毒饵、毒土、灌根、土壤处理等方法。防止种子带菌, 可用药剂处理种子、温汤浸种等。在保护地生产中用药, 常用喷雾和点燃烟雾剂。烟雾法比喷雾法要好, 烟雾法具有使用方便、施药均匀、速效性好、防治及时、利用率高以及不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等优点。

5.交替用药

长期使用一种农药防治一种害虫或病害, 易使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 降低防治效果。用2种以上防治对象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农药交替使用, 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延缓对某一种农药的抗性。

6.混合用药

在防治病虫害时, 用2种或2种以上可混用的农药混合施用, 可增强药效, 减少施药次数, 减少劳动量, 提高防治效果, 扩大防治范围, 增强杀虫、杀菌的作用, 克服和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混配农药一定要以保持原药有效成分和良好物理性状, 以不产生剧毒、不影响药效或有增效作用为前提。

7.安全用药

绝大多数农药对人畜有毒。施用中应严格按照规定, 防止人畜中毒。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 应严格遵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 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防止污染蔬菜和环境, 应尽量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

8.药害的补救方法

发生药害时, 叶片受害最重, 一般表现为叶片枯萎, 颜色褪减, 逐渐变为黄白色, 并伴有各种枯斑, 边缘枯焦, 组织穿孔, 皱缩卷曲, 增厚僵直, 提早脱落。

如发现喷错农药, 应及时用清水冲洗2~3次, 洗净植株表面药液。碱性农药造成的危害, 可在清水中加入适量食醋;酸性农药造成的危害, 可在清水中加入0.1%的生石灰;棚室内还可在天气适宜时放风, 排出有害气体。

枝叶受害后, 褪绿变色, 失去生理功能, 要及时摘除, 防止药剂在植株体内渗透传导。促使植株尽快萌生新芽、新叶, 恢复正常生长。

增加植株体内细胞的水分, 促进新陈代谢, 减少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同时冲淡根部积累的有害物质, 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缓解药害。

喷施叶面肥, 如喷施植物生命源、喷施宝、植物动力2003、高美施、丰收灵、叶面宝, BR—120、绿丰素、爱多收和赤霉素等1~2次, 也可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合理使用农药保障蔬菜安全生产 篇8

1. 对症下药

蔬菜病虫害种类多, 危害程度不同, 对农药的敏感性也各异。因此, 必须熟悉防治的对象, 掌握不同农药的药效、剂型及其使用方法, 做到对症下药, 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治效果。首先, 应正确识别病虫害种类, 选用不同农药。如黄瓜霜霉病及细菌性角斑病, 叶部表现的症状十分相似, 但前者为真菌侵染所致, 后者为细菌侵染所致, 用药的种类截然不同。其次要了解农药的性能及防治对象。例如, 扑虱灵对白粉虱若虫有特效, 而对同类害虫则无效。辟蚜雾只对桃蚜有效, 而对瓜蚜效果差。甲霜灵对黄瓜霜霉病有效, 但不能防治白粉病。如果对自己菜田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和农药品种不够熟悉, 应查阅蔬菜病虫害图书, 或向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咨询, 确定病虫害的种类, 再对症下药。

2. 选择最佳防治时期

任何病虫害在田间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律, 讲究防治策略, 准确把握防治适期, 准确选用适宜农药,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蔬菜播种或移栽前, 进行苗床、棚室消毒, 土壤处理、药液浸种、药剂拌种等, 有利于培育壮苗, 减轻苗期病害。又如菜青虫、小菜蛾春季防治应掌握“治一压二”的原则, 即防治一代压低二代的害虫基数。夜蛾类害虫白天躲在地下, 傍晚出来为害, 所以白天施药几乎没有效果, 应在傍晚时间防治, 防效显著。豆类、瓜类病毒病与苗期蚜虫有关, 只要防治好苗期蚜虫, 病毒病的发生率就能明显降低。

3. 正确选择农药剂型

晴天可选用粉剂、可湿性粉剂、胶悬剂等喷雾。阴天要选用烟熏剂、粉尘剂喷施或熏烟, 不增加棚内湿度, 减少叶露及叶缘吐水, 对控制霜霉病及低温高湿病害有显著作用。

4. 严格控制施药次数、浓度、范围和用量

病虫害能局部处理的, 绝不普遍用药而扩大用药面积,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要尽量减少用药, 施最少的药, 达到最理想的防效。如黄瓜霜霉病常从发病中心向四周扩散, 应采用局部施药, 封锁发病中心, 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通常菊酯类杀虫剂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 (每年每块地只使用1次, 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 有机磷为1500~2000倍, 激素类为3000倍左右, 杀菌剂为600~800倍。在有效的浓度范围内, 每亩喷施药液40~60公斤。如果杀虫效果85%以上、防病效果70%以上, 即称为高效, 切不可盲目追求防效而随意增加施药次数、浓度和剂量, 以防药害产生和蔬菜产品上农药残留超标。

5. 提倡交混用药

交混用药是指交替、混合使用作用方式等不同的药剂。同一地区连续、大量地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型药剂, 会使害虫、病菌等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降低防效。另外, 对某一种作物来说, 为了不同目的, 有时在同一时期内需要使用几种药剂, 合理混用可以起到兼治多种病虫和节省用工、降低成本的作用。

6.

引入先进的农药施用技术运用先进的农药施用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 (可节省农药用量50%~95%) , 同时还可大幅度减少或基本消除农药喷到非靶标植物上的可能性, 从而显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低量喷雾技术。通过改进喷头技术, 提高喷雾器的喷雾能力, 使雾滴变细, 增加覆盖面积, 降低喷药液量。传统喷雾方法每亩用药量在40~60公斤, 而低量喷雾技术用药量仅为3~13公斤, 不但省水省力, 还提高工效近10倍, 节省农药用量20%~30%。 (2) 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 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 使药液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 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3) 药辊涂抹技术。主要用于内吸收除草剂的使用, 药液通过药辊 (一种利用能吸收药液的泡沫材料做成的抹药滚筒) 从药辊表面渗出, 只需接触到杂草上部的叶片即可奏效。此方法几乎可使药剂全部施在靶标植物表面, 不会发生药液抛洒和滴落。 (4) 循环喷雾技术。对常规喷雾机具进行重新设计改造, 在喷洒部件的相对一侧加装药物回收装置, 将没有沉积在靶标植株上的药液收集后, 抽回药液箱, 循环利用, 可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7. 安全用药

原油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探讨 篇9

关键词:原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其恶劣的破坏, 生态环境急速恶化是人类所不得不面对的危机, 这已经成为了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我们在面对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这一矛盾时, 如何能够合理的解决这一矛盾, 从而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不收到限制,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目前, 自然资源中对于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一项就是石油, 对于石油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是全球的重要议题。各个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开发油田时确保要应用节能、降耗、减排能够有效实施的措施。一定要做到规范实施节能减排计划, 做到清洁生产, 将可能发生的对人类资源与环境的伤害做到最小, 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 珍惜自然界赐予人类的恩惠。本文就针对原油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做了简要的分析。

1清洁生产的概述

1.1 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的定义最早是在1989年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结各国的清洁生产经验后提出的, 清洁生产指的是在工艺产品生产中不断的运用一体化预防性环境战略, 减少其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包括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使用, 避免和消除有毒材料, 并将生产中出现的废物毒性和数量降至最低。其后在1996年时又对此定义进行了完善。我国最初对清洁生产定义是在1994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出现的。到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明确的提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 作为我国工艺生产中清洁生产的指导。

1.2 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原料与能源的清洁, 生产过程的清洁, 产品的清洁。原料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有毒的危险材料, 应选择无毒且纯度相对较高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的能源也要尽可能选择对人类无害的水力、风力发电, 或者太阳能、生物能这种可再生资源等。生产过程中要保证环境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 避免和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有毒的中间产品, 当产品生产出后, 要保证其使用对人类是安全无害的, 要将产品报废的处理做到更易降解等。

2原油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

近年来, 由于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不断重视, 原油生产对于如何高效的实施清洁生产也加大了力度, 油田的管理者在清洁生产的应用方面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 更多有效的措施已经在应用和落实中产生了效益。在原油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清洁生产的准备工作。在油田中要实施清洁生产之前, 要先设立有关清洁生产的监督领导人员, 这些人主要分为审核领导人员和技术人员, 并且根据其在清洁生产中的职责, 安排合理有效的宣传与指导工作, 设计实施方案, 并且要审核这一方案内容是否有效, 确定其使用实施的合理性。当一切方案确定后, 要在实施前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活动的宣传教育, 将这一活动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人, 鼓励员工们积极参与, 为清洁生产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 清洁生产应用于采油过程中。在采油的过程中主要的污染来源是气体和液体, 这些气体包括天热气和设备产生的废气, 许多气体例如, 硫氧化物和一氧化物等都是有剧毒的, 我们要将这些有害气体危害减到最小, 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将井下的油和气两部分分离, 减少气体产生的影响, 降低能量的损失, 要有节约意识。对于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 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末端管理, 就是在防渗池进行自然蒸发, 也可以采用清污混注技术, 让污水进入地下不排除到外面等。第三, 清洁生产应用于集输生产过程中。在集输作业时最易产生的污染物和采油时的完全是相同的, 针对噪声污染, 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同时将集输的地点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 并且应用一些隔离和吸声的设备与处理, 减少其对外界的污染伤害。对于废气的处理, 可以采用大罐抽气或者密闭输油的方法, 避免油耗和挥发问题。对于集输中产生的油泥可以通过破乳脱稳—离心分离—固化处理、生物修复术或者物理焚烧等方式进行清洁生产处理等。

综上所述, 我国的原油生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其生产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 推行清洁发展的理念, 在生产中不断地加大清洁生产力度, 最大限度的在原油生产中开展清洁生产活动, 对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保护方面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峰, 张数深.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 2003, 24 (1) :49-53.

[2]李文玉等.不同等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在具体项目中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32 (11) :183-187.

[3]王琦, 仝坤.辽河油田稠油泥砂综合处理工艺的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9, 19 (1) :13-16.

食用植物油生产与清洁生产 篇10

1 清洁生产的内涵与作用

1.1 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环保理念, 从诞生到现在已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是这样描述的: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在清洁生产及与之相关的清洁能源、清洁原料和清洁产品等概念中, “清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相对于当前所采用的原料、能源、生产技术工艺和生产的产品而言, 就是指其所产生的污染更少、对环境危害更小。因此, 清洁生产是不能用某一特定衡量标准加以限定的, 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1.2 清洁生产的作用

(1) 清洁生产是企业节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个有效手段。

(2) 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与费用。清洁生产从源头抓起, 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 彻底改变了传统末端治理投入大、治理难度大和运行成本高的困境与局面, 污染物被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环境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3) 清洁生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 清洁生产可以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产品调整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 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规范环境行为及改进环境质量, 进而可改善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促使公众对其产品的信任和支持,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2.1 清洁生产以“防”为立足点

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控制相脱节, 立足点是“治”, 即“先污染, 后治理”, 是一种被动的污染控制手段。清洁生产的立足点则是“防”, 从源头抓起, 实行生产全过程监控, 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 是一种主动的污染控制手段。

2.2 清洁生产体现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末端治理是建立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基础上的, 它不仅会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而且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清洁生产则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依靠技术、管理和提高员工素质等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并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的目的, 因此符合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2.3 清洁生产找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

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不能有机结合。清洁生产将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这样不仅可使环境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而且可使能源、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降低,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清洁生产最大的优势是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 能够调动农产品加工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问题。

3 大豆油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潜力与机会

3.1 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生产现状

自加入WTO以后, 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大豆加工为例, 在工厂规模 (加工能力) 、装备规模与水平、油脂品种与品质、生产成本与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与不平衡, 如在工厂规模、装备水平、油脂品种、生产成本、生产管理和废物治理方面, 形成了先进的与落后的并存格局。

3.2 大豆油生产的废物种类

大豆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有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固体废物包括原料清理下脚 (石块、并肩泥、灰尘和豆荚等) 、炉灰炉渣、脱色废白土、分离机油渣、碱炼皂脚、水化油脚和生化污泥等。废水包括浸出废水、精炼废水、车间地面冲洗水、真空系统废水、锅炉污水、生活污水和蒸汽冷凝水等。废气包括原料卸车、输送、清理及破碎过程产生的含尘废气, 软化、平板和蒸脱机排放的水蒸气, 浸出尾气排空的含溶废气, 浸出车间无组织挥发的溶剂气体, 豆粕粉碎产生的含尘废气, 锅炉含尘烟气及凉水塔挥发的臭味气体等。

3.3 大豆油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

通过上述废物种类及产废环节的分析, 结合国内大豆油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现状, 不难发现大豆油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清洁生产潜力, 亦即存在着大量的节能、降耗和减污的清洁生产机会。为此, 可以从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员工技能、产品和废物8个方面着手实施清洁生产。

4 大豆油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措施

4.1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污染是由人的行为产生的, 而控制污染也必须由人来完成。因此树立生态人文理念和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是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前提和首要工作, 才能更好地持续推进清洁生产。

4.2 加强企业环境管理

开展清洁生产, 需要强而有力的环境管理措施来保证。企业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 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各车间以及相关人员的环保责任。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是实施清洁生产的良好开端与保障。

4.3 持续改进技术, 强化清洁生产技术手段

4.3.1 源削减

源削减是清洁生产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顾名思义, 即从源头控制, 减少废物的发生。对于油脂生产而言, 源削减措施主要有原辅料的调整与替换, 生产过程控制的改善与改进, 工艺技术的改进, 设备的改造, 生产现场管理的建立与保持。

4.3.1. 1 源削减的一般原则

(1) 严格控制原辅料质量, 尽可能控制住易产生废物的成分或理化指标。

(2) 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严把工艺质量关, 将转入下道工序的废物量减至最低。

(3) 通过设备改造, 提高设备的工艺效能, 最大程度去除“废物”成分或减少“废物”成分的转序, 以及减少下道工序“废物”的产生。

(4) 通过技术改进,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实现“少废无废”生产。

(5)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强化岗位责任心, 将废物发生量降至最低。

4.3.1. 2 源削减示例

示例一:原料采购。

(1) 改进细化原料采购品质控制指标, 严格控制杂质、霉变粒、热损粒、破损粒、虫蚀粒和青豆等指标, 以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

(2) 改进与完善原料采购环节的有关工作, 提高原料采购质量。

(3) 建立良性原料供求贸易关系, 实现优质采购。

示例二:预处理车间。

(1) 提高设备管道的密封性, 杜绝粉尘的跑、冒, 减少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

(2) 强化除尘系统的净化效率, 减少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

(3) 加强破碎机的维护与操控, 提高破碎效率与效果, 减少下道软化工序的负荷及热能的消耗。

(4) 加强软化设备的维护与操控, 提高软化效率与效果, 减少下道轧胚工序的负荷及电能的消耗。

(5) 加强轧胚机的维护与操控, 提高轧胚效率与效果, 减少浸出工序的负荷及湿粕残油、含溶量, 进而提高出油率、降低湿粕脱溶能耗。

(6) 加强胚片烘干设备的维护与操控, 提高去水效果和浸出效率, 并减轻蒸脱机干燥负荷。

(7) 采用膨化工艺, 钝化磷脂酶和脂肪氧化酶等, 改进豆胚组织结构, 提高浸出效果, 降低湿粕含溶量, 降低毛油非水化磷脂含量, 进而减少湿粕蒸脱工序的能源消耗, 降低含溶废水以及毛油精炼工序废物的发生量。

示例三:浸出车间 (水化脱胶和磷脂干燥) 。

(1) 提高设备管道的密封性, 杜绝溶剂的跑、冒、滴、漏, 减少溶剂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

(2) 控制入浸原料及浸出蒸发等设备的空气混入量, 减少自由气体产生量, 减少尾气 (含溶废气) 的排放量。

(3) 强化混合油净化效果, 降低浸出毛油含杂量 (泥土、粕屑等) , 减少浸出毛油精炼废渣量。

(4) 加强DTDC蒸脱机操作控制, 减少干燥和冷却过程排放的含尘废汽。

(5) 加强浸出车间直接蒸汽控制, 减少溶剂冷凝液的含水量, 进而减少溶剂分水产生的含溶废水量。

(6) 提高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程度, 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蒸汽凝结水的排放量。

(7) 加强溶剂分水系统的控制, 减少含溶废水的排放量。

(8) 加强入浸料胚水分的控制, 降低入蒸湿粕水分, 减轻蒸脱机干燥负荷, 减少热能损耗及“热气”外排量。

(9) 加强浸出工艺控制, 降低湿粕含溶量, 减少湿粕蒸脱蒸汽消耗量, 进而降低溶剂回收废水发生量。

(10) 采用浸出废水零排放 (ZED) 工艺, 减少浸出车间废水的排放量。

(11) 严格控制水化加水量, 提高水化脱磷效果, 降低水化油脚含水量, 减少下道工序废物发生量, 减少水化油脚减压干燥真空废水发生量。

示例四:精炼车间。

(1) 使用软水水化, 提高磷脂去除率, 减少下道工序废物 (酸性油脚或皂脚和废水) 的发生量。

(2) 采用柠檬酸水化脱胶工艺, 有效脱除油中非水化磷脂, 简化精炼工艺, 减少后道工序废物 (酸性油脚或皂脚、废水) 发生量和电耗。

(3) 采用酶法 (PLC) 脱胶新工艺, 将大部分可水化磷脂转化为油脂, 提高油脂精炼率, 并将脱胶油脚 (酶分解的磷脂残液) 送至DTDC蒸脱机添加于粕产品中, 实现增产、无废脱胶。

(4) 加强酸处理工艺操作控制, 最大程度地脱出钙镁等金属离子, 把非水化磷脂转化为可水化磷脂, 减轻后道脱色工序负荷并减少工艺废物的发生量。

(5) 严格控制加碱量, 减少中性油损耗及皂脚发生量。

(6) 严格控制水洗加水量或采用酸性水水洗工艺, 减少含油或含皂废水发生量。

(7) 加强工艺革新, 采用新工艺实现少废精炼工艺生产, 如物理精炼、无水脱皂及预-复脱色技术、水洗水重复使用技术、脱臭真空循环水系统采用闭路循环工艺或冷冻水闭路循环工艺。

(8) 加强外购原料油质量控制, 减少精炼废物发生量。示例五:节能技术。

主要体现在节电和节蒸汽技术方面, 重点是节蒸汽技术的应用, 因为大豆加工蒸汽消耗成本占能源总消耗成本的比重最大, 而且它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更可以通过降低燃煤总耗量来实现燃煤锅炉污染物减量排放,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 采用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 合理利用蒸脱机的二次蒸汽热能, 减少水蒸气的额外消耗, 进而降低生产蒸汽消耗。

(2) 对设备、管道进行有效的保温, 减少热量散失, 降低生产蒸汽消耗。

(3) 对于蒸汽系统特别是耗汽大的装置, 采用高效的疏水装置, 减少蒸汽的非正常损耗, 进而降低生产蒸汽消耗。

(4) 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技术, 实现蒸汽冷凝水的全部回用, 即回收的凝结水可作为软水资源供锅炉车间和精炼车间使用;回收的低压蒸汽可用于低温物料如空气和溶剂等的预热, 从而实现节煤和节水的效果。

(5) 采用工序油之间的油油换热节能工艺, 减少工艺换热能源消耗, 进而降低生产蒸汽及电力消耗。

(6) 在能源成本相同或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水环泵等真空系统取代蒸汽喷射泵真空系统, 减少真空系统用蒸汽的消耗, 进而降低煤耗量及水耗量。

(7) 采用节能型设备, 如精炼脱臭软塔 (填料—板式组合塔) 、预处理管束调质机 (管束调质塔、滚筒软化锅) 等, 减少蒸汽、动力消耗。

(8) 对一些功率配置较大的设备, 如风机、泵和输送机等采用变频调速, 在保证正常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合理耗用电动机的功率, 降低生产电耗。

(9) 对于等级颗粒豆粕产品的生产, 可采用部分粉碎工艺 (筛选分级+粉碎) 取替全粉碎工艺, 减少粉碎机的动力消耗。

(10) 精炼脱臭真空系统采用低温冷冻水闭路循环工艺, 可大大降低真空系统蒸汽消耗量以及循环水废水发生量, 实现节汽、节水并环境友好生产。

4.3.2 循环再用

循环再用主要指废物的循环回用、回收利用和有价值副产品的生产。

4.3.2. 1 循环再用原则

(1) 废物资源具有可利用性。

(2) 控制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与流失。

(3) 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4) 控制废物排放总量。

(5) 废物循环再用经济可行。

4.3.2. 2 循环再用示例

示例一: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

合理利用高温蒸汽凝水, 减少高温废水的直接排放量, 减少水资源和能源 (热能) 的浪费。

(1) 集中收集, 现场回用, 减少高温热水直接排放量, 如精炼车间集中回收后用作精炼工艺用水, 减少工艺软水补给量。

(2) 采用闭式蒸汽冷凝水回收技术, 将预处理和浸出车间的蒸汽凝结水送回锅炉车间, 提高锅炉进水水温, 减少锅炉原水软化负荷, 并节约燃煤量。

示例二:回收副产品。

(1) 从水化油脚中回收磷脂, 生产浓缩磷脂产品。

(2) 从皂脚中回收油脂和脂肪酸, 生产皂粉、脂肪酸或酸化油等产品。

(3) 从脱臭馏出物中回收VE和甾醇等, 利用分子蒸馏等精细化工技术生产维生素E、甾醇和脂肪酸甲酯等产品。

4.3.3 产品改变

产品改变主要指产品的调整、变更等。

4.3.3. 1 产品改变原则

(1) 满足市场需求。

(2) 符合无废少废清洁生产要求。

(3) 产品质量有保证。

4.3.3. 2 产品调整示例

示例一:生产四级豆油。

根据市场需求, 生产四级油, 既可作为食用油直接销售, 也可作为原料油直接供给精炼厂, 减少碱炼、脱色和脱臭等废物的产生。

示例二:生产三级油。

根据市场需求, 生产三级油, 减少脱色和脱臭等废物的产生。

5 结论

与某些工业相比,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是一个污染相对较低的行业, 但从油脂生产的全过程来看, 仍存在着许多清洁生产的潜力和机会, 特别是存在着许多可实施的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因此, 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应加强全面管理, 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采取有效的清洁生产手段, 使企业生产过程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弃物减量化及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摘要:阐述了清洁生产的内涵和作用、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并以食用大豆油生产企业为例, 分析了其实施清洁生产的潜力与机会, 并对其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大豆油,清洁生产,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HJ/T184-2006清洁生产标准:食用植物油工业 (豆油和豆粕[S].

农药生产 篇11

【摘要】医药企业是我国所有企业中的特殊生产项目,其生产的产品能够食用治病,一旦其出现质量问题,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医药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也相当重大。加强医药生产企业内部生产质量控制,是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医药企业;质量控制;医药生产;信息建设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76-02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经营活动有效持续开展,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确保会计信息等企业信息披露的及时、完整、真实、客观及可靠性而制定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影响了企业运行效率并增强企业竞争压力,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更高要求。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范控制风险的基础,但目前中国医药生产企业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内部控制建设跟不上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制约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即使把握医药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全其内部控制建设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产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片面,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部分医药生产企业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部分管理人员甚至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限制企业经营活动,削弱日常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为了低概率地经营风险支付相对较高的管理成本,从而基于趋利避害的原则淡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也存在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规章制度的体现,片面地以为只要设立职责、权限相关的规章制度便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忽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及管理风险等。因此部分医药生产企业常常面临药物产品质量不过关,存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风险;或生产技术水平有限,药物产品功能性较弱,容易导致消费者过度消费;又或者存货管理不当,导致存货管理成本上升等具体问题。医药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基础薄弱或内部控制体系空洞无执行力、形同虚设,加上企业管理人员对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有限,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为医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2.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随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全方位多角度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第一生产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系统有利于企业贯彻实行内部控制体制。但目前,中国部分医药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比较落后。首先,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或信息化建设,或者因为企业资金实力尚未能够完全支付信息化建设的一切费用,很多企业尚未掌握发展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这往往导致企业在药物生产、规模控制、存货管理、营销方案、应收账款管理、现金管理等具体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当企业面临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其他风险因素时,企业便不能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从而加大经营管理风险。信息技术运用的不全面,使得内部控制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外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缺乏流畅、高效的信息系统。信息是企业决策的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如果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将无法通畅地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流通,从而影响决策的客观性。中国部分医药生产企业正是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信息严重失真,信息不流畅。信息沟通的缺失,无法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员工只能被动地服从企业的安排,损害了员工工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中国部分医药生产企业确实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及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往往形同虚设,只是为了应付外部监管机构的不定期抽查,难以发挥内部控制的职能,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内部监督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医药生产企业设立的内部监管部门职能范围有限,并不能全面监督内部控制在经营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等的落实情况。在现实操作中,企业的内部监管部门通常只由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简单地对财务原始凭证、财务数据、不同账目之间的审查,对于其他非财务活动便无能为力。并且只有规模较大、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企业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次,医药生产企业设立的内部监管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虽然部分医药生产企业设立内审部门实现企业的自我监督,但是大部分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受财务部门上下级权利的制约及相关领导的制约,内审部门实际上很难完全发挥审计功能,只是在形式上代表企业的内部监管部门。因此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行。

二、医药生产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医药生产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承担着提高社会公众医药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医药生产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其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无法与经营规模的发展保持一致,导致企业管理活动与经营活动需求相脱节。自我调整,自我监督,自我制约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制是企业自我调节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医药生产企业的经济战略管理目标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深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实现医药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稳定发展的根本渠道。

三、如何保证生产质量的有效控制

1.加强宣传,提升人们对生产质量控制的认识程度

医药生产企业药品安全的健康保证一定要以人的良好意识为基础,加强人们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对此,相关企业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人员都意识到内部生产质量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至上而下进行宣传,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颁布规范性规章,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工作,从而保证医药生产的质量安全。

2.设置科学的企业机构,做到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医药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资金分配、人员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只有各部门良好配合,才能提升药品的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各部门在做好自身工作,优化职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沟通,在资金、技术、管理、控制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为药品的安全生产作铺垫。

3.完善内部的信息建设,形成统一的网络系统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相当普及,在医药生产企业内部实施信息化管理,建设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各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引进先进设施,将生产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打造信息网络。帮助企业领导人员明确了解内部生产现状,规范日常工作流程,完善审批制度,并打造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保证药品的安全生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医药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各企业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就一定要加强完善内部的安全质量控制工作,逐步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监管环节,从而做好内部质量控制工作,为我国医药生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作铺垫。

参考文献:

[1]陈勤.加强医药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32+40.

[2]王仲怡.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4)

[3]杨玉财.关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5(4):291-291

[4]张长军.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3(35):283-283

农药生产 篇12

一是百草枯氰氨法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以吡啶为主要原料, 经烷基化-聚合-氧化合成百草枯, 工艺条件温和, 单元操作简单, 反应过程安全, 反应总收率达90%以上, 百草枯含量38%~42%。“三废”排放减少80%, 且废水、废渣经热氧化处理, 有效破坏氰化物和有机副产物。

二是乙草胺甲叉法生产新工艺。该工艺采用非芳烃作溶剂, 在新型催化剂和稳定剂条件下, 提高转化率、消除杂质颜色, 产品含量达97%, 收率达92%;避免了传统氯甲基乙醚路线中大量的高含盐、高COD废水以及高含量氯化氢废气的生成, 避免了致癌致畸物氯甲基乙醚的生产和使用, 减排97%以上。

三是乙基氯化物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以五硫化二磷和乙醇为起始原料, 在无溶剂和无水条件下, 经酯化、氯化、过滤和蒸馏等步骤合成目标产品。该技术从源头上杜绝了废水的产生, 副产物硫磺得到利用;总收率达90%, 产品纯度大于99%, 每吨产品降低生产成本20%。

上一篇:公共开放下一篇:做好护士长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