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起跑线

2024-10-25

孩子的起跑线(通用11篇)

孩子的起跑线 篇1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大众普遍认可的说法模糊了一个本质性问题,即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竞争虽然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绝不是唯一的本质。我很赞成《第五项修炼》里的一段话:“我们的使命就是以滋养生命的方式生活”。我也很赞成著名作家王蒙所说的:“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看重生活本质的人在人生的路上,艰苦跋涉,寻找更甜更美的甘泉,他的人生也在这条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而那些手捧金杯玉盏的人,最后只守着那几个杯子度过了一生。”

孩子的童年应该为将来的生活进行准备。但是,童年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沉浸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中,孩子体验不到童年生活的美好,也许就会让孩子的人生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实中,不少孩子就是在家长施加的压力影响下,对生活失去了价值认知,有的迷失了自己,有的甚至以自杀的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长悲痛。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曾做过一个长期跟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另一组则接受超前教育。开始的时候,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确实比第一组的孩子表现优秀,但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优势便丧失了。再后来,一些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因为对已有的知识失去了新鲜感,慢慢地滋生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蔡望怀是如此评述教育的力量的:“较于知识的传授,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点燃,点燃对美好、高尚生活的热爱,点燃奋发上进的动力,点燃追求真理的激情。”家长们更需要做的,是要想办法把快乐还给孩子,把生活还给孩子。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2月23日作者:郭文婧

孩子的起跑线 篇2

作者:景松风

德育报:家庭教育周刊 05期

古语说,三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的。或许,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选择了对孩子怎样的教育,就决定着孩子能成长为怎样的人。

曾经有一个女同事,是对自己孩子很有期待的那种,一门心思地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去培养女儿。在做同事的两三年内,每到中午饭后都能听到她的办公室传出来的小提琴声,是她的女儿在练琴,天天如此,没落过一天。

这样的日子从孩子五六岁就开始了,结果还真不错,去年小学毕业,通过小提琴这块敲门砖,孩子顺利考上了一所公认的名气很大的初中。回想两三年前看到那孩子时的情形,基本没见过她很开心的样子,但确实很听话,妈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从来没有反抗过、抵制过。

我也教过一个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开始教他,他没上过一年级,五岁半直接跳级到二年级。这个孩子在学习习惯、自我管理上很一般,属于不听话的那种。那时候,没有哪个学科的老师不告他的状,其实也没什么大毛病,他也没干过什么大的错事,但总感觉这孩子不懂事儿。

五年级的时候,他想学小提琴了,一年多的时间,成绩就突飞猛进。六年级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会儿,因为练得太狠了,下巴夹琴的部位都被磨烂了,但那小子挺能坚持,后来都化脓了,还是坚持练琴,爸妈怎么说他都不听,最终还真如愿了――天赋和执著一个都不能少。

我上小学时有一位女同学,从小练钢琴,小学毕业考到武汉音乐附中,当时我还真不知道这个附中有多厉害,是一所什么样性质的学校。再后来这位女同学又进了武汉音乐学院。大二的时候见到她,问她的钢琴弹得怎样了,她说,改了,改为学习音乐史了。想想为什么呢?

我也有一个孩子,由于工作原因,疏于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的成绩非常一般,也真狠狠地揍过的,但效果甚微。

有一次,跟一位同样做校长的同行聊起,他的孩子学习也不尽如人意,但他说:“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清华、北大啊?又有几个能上的,不上的就不活了吗?那么多普通人都是怎么活的?我现在想开了,我的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不行吗?干吗非得逼他啊?”一语点醒梦中人!思想决定行动,慢慢地,也就接受了孩子成不了所谓好学生的事实。然后,孩子也不痛苦了,我也没那么失望了。

在国人的意识里,孩子最好是要成龙成凤的,那就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都在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人生的起跑线远不止一条,是不能输在哪条起跑线上呢?

孩子的第一条起跑线在哪里呢?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家长,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条起跑线,并且可以帮助孩子在每一条起跑线上做出正确的预备和恰到好处的起步。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盲目,更不可以因从众心理而盲从。每一个成功的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充满着必然性,也都充满着偶然性,没有哪个孩子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给孩子怎样的“起跑线” 篇3

“唯人,萬物之灵。”人类的生存竞争,不是稍纵即逝的百米短跑,而是一场充满艰难曲折、上下探索、比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马拉松。

如果把小学课程搬进幼儿园,把中学课程塞进小学,急于给莘莘蒙童强化训练,提前灌输海量应试或应景教材内容,就是“精神填鸭”和炮制听话的应考机器的做法。世界上杰出人才的成功经历证明,“起跑线”上拼命争风头不仅毫无意义,恰恰意味着舍本逐末,揠苗助长,误人子弟。中了“赢在起跑线上”的魔咒,可能等同预设了“上智”变“下愚”直至“最终出局”的宿命,这一旦成为蜂拥而起的全民运动,就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大悲剧了。

“起跑线”如此热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无非是老掉牙的“李约瑟难题”现世新说。百年已矣,难道真的无解?

伟大哲人和教育家孔子,从人本主义和博爱精神出发,首创革命性的“有教无类”平民教育方针,为一切人提供充分发挥灵性、创造能力和谋求发展的机会。在他那里找不到任何幼儿“起跑线上论输赢”的共同语言,恰恰相反,几乎全是顺乎“性与天道”,指向一条“苟日新、日日新”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当行之路”。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学校产生世界上最好的考生,而美国最好的学校产生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呢?在美国,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为青少年和幼童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提供了海阔天空的领域。美国的基础教育观念不注重单纯掌握知识,而主张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主性,使得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具多样性和创造性,因而在高等教育中能够造就大批引领世界潮流、出类拔萃的优异人才。

由此可见,我们应把“以人为本”的口号明明白白落实到“以个人为本”“以己为本”的基点上来,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享有应有权利的“人”来对待,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都得到尊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主动权,把焕发天赋特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人的解放”,作为教育事业的价值观取向。唯有如此,才是泱泱大国“升级转型”,跻身世界强国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美国万新国际经济与社会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

孩子的起跑线 篇4

厨房里培养荣耀感

我觉得我对女儿的教育, 影响力之强大, 覆盖面之广泛, 是学校的课本所不能达到的。

比如, 亦池因为从小请客吃饭, 就知道了自己的妈妈会做菜。而对比之下, 有许多小朋友的妈妈是不会做菜的。因此在这一点上, 我给亦池带来了荣耀。在观察中我发现, 这种荣耀感使亦池乐于窥探我在厨房的行动, 并且跃跃欲试。

此后, 我在厨房忙碌时, 就会留心亦池的情绪。每当孩子情绪合适, 我会把她唤到身边, 向她展示厨房美好的、富于艺术的一面。亦池小的时候, 我会抱起她, 让她炒炒菜, 放放盐。转眼之间, 我会将一盘清香的菜端给她看, 告诉她:“这就是你做的!”然后, 当全家开始吃饭时, 我会再次用赞叹的语气宣布这个新闻。

后来, 亦池上学了, 够得上灶台了, 只要她有心, 我会放手让她炒个青菜呀鸡蛋什么的, 炒不好也无所谓。关键的是, 但凡她有兴趣的事情, 我得尽量为她留下印象、找到感觉和培养感情。每个学期期末, 学校都要求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家里表现写评语, 我每次都要郑重其事地把亦池在厨房的勤劳与创造写上去。

厨房里的教育, 并不仅限于烹饪和洗碗做饭。文化和艺术因素也是非常集中和丰富的。我常以饮食作缘由, 上下五千年、天南海北、文学诗歌地给她讲故事。我带孩子学习使用各种餐具, 也带孩子品尝美味, 还教她如何吃饭。吃饭也是一门学问, 饭要吃好, 但是又要不饕餮、不滥吃、不贪馋、不铺张, 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和体面, 也是一个孩子必须学习的人生功课, 一旦学好了, 它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 会给孩子带来难以估价的自信。

学习就在生活中

亦池才5岁多的时候, 跟随我下厨房, 那时候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 打鸡蛋花。忽然她随口问我:“妈妈, 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

我说:“是油和盐。”

她就说:“啊, 我知道了。妈妈, 胡椒味精盐, 酸甜苦辣咸, 这就是押韵吧?”

我看着她, 连声叫好:“当然!当然!这就是押韵!”

这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好火候, 我们就此自然进入了学习诗歌的领地。我告诉她:“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 押韵了就会朗朗上口, 就像吟唱一样, 比如‘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我的小亦池, 手里还玩弄着青菜叶子, 就接着吟道:“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她还顽皮地以手遮檐, 做了一个动作, 显然她是明白这句诗歌的意思了。

我哈哈大笑, 将她抱了起来, 随意地盘旋起舞。小亦池的那个高兴和自信啊, 在家里蹦上蹦下, 高声朗诵古典诗词, 平时并不会背诵的, 在我的提示之下, 很快就记住了。关于什么是声母和韵母, 她主动要求我来教她, 因为她觉得自己会押韵了。随后她唱道: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骨碌骨碌滚下来。她说:“妈妈, 这里的韵脚就是ai!”

我说:“对了, 非常好!赏你一枚小红花!”

亦池会朗诵诗歌, 写字画画, 在算盘上学习加法和减法, 把拼音字母当歌唱, 还会学洗自己的袜子, 学习扫地, 给芭比娃娃穿衣, 设计新的发型———这就是学习!

我会拿出地图, 回答小亦池种种好奇的问题, 哪里是湖南, 哪里是江西, 什么是夜壶, 什么是痰盂。再看武汉市的地图, 哪里是火车站?哪里是长江南北?从我们家有哪几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达?地理、历史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又去买了地球仪, 我开始带着我的孩子, 在地球仪上旅行, 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和首都。

有一种学习在生活中, 它难以言喻却宏大无边。

走过的时间, 不断地证明我是对的。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 我们都不用送孩子去培优班或者育才班。相反, 如果对孩子只是一味灌输课本上的知识, 她往往会因为心智的单一幼稚受到理解上的极大局限, 或者仅仅成为考试机器———那都不是我的孩子!

经验证明, 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 这些技能是工具, 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

孩子的起跑线 篇5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父母们最大的愿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从小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这三件事,家长们快来看看吧!

作者艾米

一、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赖他人,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勇敢地去尝试,不要因为怕孩子受伤而一直把孩子捧在手心上,这也怕那也怕,慢慢就会消磨掉孩子的勇气和锐气。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观察孩子,不要让孩子发生危险,其余的就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吧!例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自己穿鞋子等。

二、培养孩子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在做选择的时候,家长不要轻易替孩子做决定,相反,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决定,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同时也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判断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即使在家多娇生惯养的孩子,走到社会上也要有独立适应的能力,从小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与同龄小朋友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沟通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

孩子的起跑线 篇6

这户张家的主人就是著名教育家张冀牖,而他的女儿们就是名垂青史的“合肥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她们四人至今仍被后人誉为“民国才女,昆曲之宝”。

说起他的父亲,长女元和有一句话:父亲最喜欢书,记得小时候在上海,父亲去四马路买书,从第一家书店买的书丢在第二家书店,从第二家买的书丢在第三家书店……这样一家家下去,最后让男仆再一家家把书捡回来,我们住的饭店的房间中到处堆满了书。

而合肥四姐妹与昆曲结缘,大概也与父亲酷爱昆曲有关。有一篇文章《叶圣陶:张家四才女,谁娶了都会一辈子幸福》里描写道:大年初二在父亲的书房中学戏,几个小姐自然耐不住性子,吵着要上后花园。父亲从不向孩子发脾气,好言相哄:“你们好好学昆曲,以后我替你们做花花衣服上台演戏多好玩!”懂事的大姐摁住两个妹妹坐下来,挺直腰板,两腿并拢,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腿上,脖子梗梗地挺着,小眼睛直直地盯着老师,一板三眼,一板三眼……

其实,教育界有一个共识是,孩子的成长除了与自身的天赋,以及后天的努力有关,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贯穿孩子成长中,我们所认为的,不输在起跑线,换言之,就是不输在作为父母的你。你的身先示范,你对孩子的教育,你给予孩子的一切,就是起跑线。

我大学的时候,在一家教育机构当初中写作老师。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当时做了一个调查,我问在座的父母:一年内,阅读书籍超过十本的家长请举手。

班上总共30多个学生,举手的总共5个家长。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确实,这五个学生的词汇量和经典运用程度,在班上排名比较靠前,而且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宽广。其中一位学生初中时代已经在开始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许多人会有疑惑,他能读懂吗?在后来的交流中,他告诉我,这部书是他在他父亲指导下阅读的。

他说,他父亲像一个焊工,哪里断了就帮我在哪里接上。那个孩子和我说完,我就笑了。

我见过他的父亲,是一個斯斯文文的男人,和想象中不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非富贾显贵,他只是一个开着杂货铺的生意人。我去过他的杂货铺,就是典型的学校周边的,卖着各种文具、各种小零嘴的店铺,他说,白天人少的时候,就看书,店铺小,两只眼睛顾得过来。孩子看书这事,也从不强求。孩子喜欢读书,算是意外之喜了。

“他学过许多课程,武术、写作、英语,包括补习班,我都会让他尝试,但最后,我会问他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他的父亲说到这里的时候,似乎有一种孩子获得成长后的高兴劲,“我可以引导孩子,但最后的决定权,我都交给了他。”

时隔七八年,那个孩子已经去了北方的重点大学。他父亲后来和我说,他的孩子读的是中文系,非常迷恋古代文学,成绩非常优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可能随我,喜欢读书,但他想过怎样的人生,我随他。

他说完的时候,我想起那一年遇到的那个孩子,他总是高高兴兴的样子,上课了认真听讲,下课了还会在走廊里疯玩。

有一些人从小到大没有烦恼,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父母的宽严相济和对于他们人生的设定,给了他们足够的人生空白。

许多人经常问我: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我说,我更愿意成为这样的家长,给予选择,也给予方向,给予爱,也给予自由,不勉强,不仓促,成年之前,教她学会选择,成年之后,让她自己选择,努力地让她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7

三岁入幼儿园, 三年学前教育, 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相对比较快乐的三年, 这三年的要求是“玩中学”的三年, 甚至是以玩为主, 以学为副。可偏偏有的幼儿园在教一些不该教的, 而家长和学校又认为是有用且必教的内容, 这一点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具有最为鲜明的区别。基础教育阶段是很少见到教材以外的内容, 甚至教材中有, 考纲中没有的内容也基本处于被忽略状态, 在做非常功利的“减法”;但学前教育呢?在不断地给孩子们做加法, 这种加法的起因, 许多时候是家长的需要, 因为许多家长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学得越早、越多, 肯定就会越好。殊不知, 学习过程犹如马拉松比赛, 如果一开始就使出浑身的劲, 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学习需要兴趣这种信念来支撑, 兴趣就是学习的持久动力。有几个孩子能以百米比赛那样的速度跑完终身的学习?有谁见过教练让长跑运动员要如百米比赛那样进行比赛?

蒙塔古说:“儿童仰看天上的浮云和地上的蚂蚁, 都是学习。”可从孩子认识“蚂蚁”起, 能有几回见到真正的蚂蚁?我们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经验学习”了, 这对后天的成长有许多不利。现在有种普遍的认识:“家长和学生是学校的上帝”, 甚至认为是“衣食父母”, 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对家长如“上帝”一样尊重, 像商场对“顾客”一样服务, 可教育是服务行为吗?能完全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吗?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 不尊重规律却尊重家长, 是出自好心的坏主意, 感觉有点“气虚”。不得不说, 有时教育为了附和家长的意愿而迷失了方向。

不得不感叹传统教育的魅力。如果把传统教育方式比作中医, 那么异样的现代教育方式就是西医, 中医是那么的缓效, 西医是那么立竿见影, 当国人被西医的神效惊叹时, 自然地把几千年的中医给扔到了角落里。在没有西医时, 中医是病人唯一的救星, 当西医侵入时, 中医已经没有多少生机。当然这里不是讨论中医和西医谁更有效、更科学。但不可否认, 在古人眼里, 传统教育是烙在基因里的, 虽然“头悬粱椎刺股”, 也不见得有现代学生接受“现代教育”那么苦, 正如喝中药, 不管有多少苦, 也没有动手术那么痛, 虽然西药包在糖丸里, 可是苦是苦到本质上的, 逃过了味觉, 逃不过对各大器官粘膜的刺激和伤害。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讨厌传统教育?很大的原因是对它批判多了, 吸收少了。还有现代人习惯快节奏的生活, 也失去了对“慢节拍生活”的耐心, 许多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精英中的精英, 实在等不及孩子点点滴滴地成长。学校出于功利, 迎合家长不可言传的心愿, 少年大学生不就是一个见证吗?可以说少年大学生, 是知识财富的“暴发户”, 总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吧?可是少年大学生同时也得了“暴发户”的先天发育不良症, 输就输在了过程中, 没有过程就犹如没有量变的质变, 成长是需要时间来推动的, 人为地抢劫时间, 也是一种潜犯罪。

当今教育为什么会走成这个样子?“外国的教育特别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我们忽然发现世上真有一把万能锁, 那就是教育时, 对教育空前的重视也就出现了。但重视不等于重压, 更不是“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看看当今的教育不是压就是奖, 教育的过程简单成一种商品的卖买, 这样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快乐吗?功利的学习和被迫的学习, 都不是兴趣在运作, 而是外力变相的强迫。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特别是对于生活条件不理想的家庭来说。所以家长和社会甚至是学校, 都把教育当作了一种投资, 拼命向学生身上扔钱, 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家长和老师似乎得了共同的毛病, 那就是对孩子的期待总是一个渐失的过程, 父母开始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教师认为自己能教育好学生, 可是只要有几回挫折下来, 就息气了, 真是“一鼓作气, 二鼓漏气, 三鼓息气”, 以后全都变成了向孩子“出气”, 还有几个孩子会在“出气筒”中自由地呼吸呢?家长和教师有时对孩子就是“股票”投资, 赚钱了就大喜, 输了钱就埋怨, 这一点跟中国股民的心态真是类同。国人投资股票是很少会去考虑企业的实效的, 反正大家一起炒, 炒到多高也不怕。未受教育的孩子如“原始股”, 谁会愿意输在“原始股”上?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盲目, 缺乏理性分析, 同时还有人指指点点, 总会用惊人的结论来吓唬人。

教育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怕就怕输在过程中和结果里。在孱弱的生命里, 那沉重的起跑线, 压跨了多少孱弱的生命。素质教育在儿童面前成为了“数质教育”, 无数种素质构成的教育, 来到这个世界的天数, 都超不过儿童学习的素质数, 孱弱的生命里还来不及量变, 就让其质变, 那就是精神的早产儿, 看上去什么都懂, 其实什么也不懂, 这是谁的过错?不用谁来承认, 其实谁都知道。我们的儿童在起跑线上失去了什么?童真!可以这么说, 我们教育儿童的起跑线如汞, 看上去流淌着, 其实它是沉重的, 它的密度足够让人窒息。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8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 “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 “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 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 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 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 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 致使起个大早, 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 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 只有区区十几年, 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 起跑领先了, 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 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 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 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 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 孩子没有生活经验, 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 不但没有共鸣感, 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 不是看分数, 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 说明教育成功了, 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 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 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 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 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 可能泪如泉涌, 百感交集。

二十多年前, 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 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 几乎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 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 后劲不足, 最终败北, 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 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 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 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

实名推荐制给高考改革带来什么

北大首次试点“实名推荐制”, 全国39所中学校长获得推荐资质。这则消息迅速引起社会热议, 不少人提出质疑:凭什么是这39所中学?如何保障推荐过程公正透明?北大出炉“中学名校排行榜”是否加剧教育不公?针对上述质疑, 北大招办给记者提供了书面回应。这份材料说, 改革政策的初衷, 在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框架下, 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使中学和学生能够逐步转为主动培养素质, 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

北大招办表示, 近年来一直稳步推进自主招生制度改革, 旨在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践中, 通过采取自主招生、保送生、特长生等措施, 选拔了一大批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实名推荐制”也是自主招生的方式之一。

对于入选中学数量, 北大招办回应表示, 由于是首次试点, 试点的省份和中学数量很有限, 很多优秀的中学没有获得参与的机会, 但仍然可以继续通过自主招生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在具体操作环节上, 北大采取了系列措施保证这项政策顺利实施, 包括“严格的中学准入制度”和“充分的阳光公示制度”。中学须在本校内对推荐学生的信息及推荐理由进行公示;北京大学在北大招生网上对获得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公示。

北大招办表示, 试行方案明确了违规惩罚措施。具有推荐资质的中学, 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 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获推荐的学生, 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 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学生的资格。

一、仍以分数论英雄, 推荐名单为何难见“怪才”?

随着推荐学生的名单陆续公布, 新的争议接踵而至。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14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 获得推荐的学生基本上仍然以分数论英雄, 难见偏才或怪才脱颖而出。这是否偏离了改革初衷?“校长实名推荐”究竟该推荐什么样的人才?

去年11月17日, 南京师大附中率先公布了推荐学生名单, 推荐该校高三 (1) 班的匡超。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周俊说:“推荐匡超上北大是最没有争议的, 他三年前进校的成绩是全校第一, 现在还是全校第一。”随后武汉二中推荐了理科女生宋轶凡。据其班主任刘友平说, 这个来自农村的女生学科成绩均衡, 总分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名。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推荐的3名学生, 每次大考成绩都在年级前5名, 有的多次考取第一名。有老师猜测, 明年湖北省文理科高考状元有可能从这几名学生中产生。

“即使不用推荐和降低30分录取, 他们也能考上北大, 推荐这些人等于浪费名额!”推荐名单公布后, 社会舆论再次发出质疑。湖南、河南、陕西、吉林和重庆等地中学推荐的学生, 无不是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 汽车就会早衰,

该急速行进时, 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 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 不能满负荷运转, 要适度磨合。如此, 孩子到了成年, 才能快马加鞭, 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想

●伍晓阳, 李江涛, 凌军辉

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面对浪费名额的质疑, 南京师大附中学生匡超并不认同。他对记者说:“我觉得, 中学校长举荐学生到北大是输送优秀人才, 而不是对文化考试成绩尚且不够的人进行助学加分。”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周俊表示, 推荐试点的第一年以稳为主, 而且偏才怪才的选拔也需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舆论的关注和压力下, 推荐一个‘怪才’需要非凡的勇气。”南京一所不愿具名的名校校长表示, “什么是怪才?单科成绩优秀, 学科竞赛获奖, 还是创新能力突出?似乎很难具体界定。一旦所谓的怪才获得推荐, 肯定将面临公正性质疑, 背后是不是有黑幕?是不是怪才谁说了算?”获得推荐资格的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此前曾表示, 要推就应该推荐“怪才”, 没有就宁可不推荐。但记者电话联系这位校长时, 他坦言学校承受了很大压力, 随着其他中学推荐学生名单陆续公布, 他有可能对推荐学生的思路作出调整。

“究竟选拔全才还是偏才, 应该把选择权交给中学校长, 社会不应给他们造成太大压力。”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红霞说。但她担心的事已经发生, 有位中学校长被问到为何不选偏才时, 无奈地表示:“非不能也, 实不敢也。”

二、“校长实名推荐”离“素质高考”有多远?

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近年来备受非议。如何探索多元化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 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追求。北大自主招生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 给高校招生改革带来了什么?北大招办表示,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政策的推出, 将是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补充, 这项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但从现实看, 这项改革实际又落入“分数大比拼”的应试陷阱。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 北大招生改革的意义已大打折扣, “实名推荐制”实际上变成了提前“掐尖”, 在激烈的高考生源竞争中“抢跑”。“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要想取得成功, 一定要有相应的诚信体系、监督制度和选拔程序等作为配套。”来自教育界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刘林认为, 在当前的国情下, 北大的招生改革不值得推广。如果清华等其他一流大学纷纷效仿, 公布一批各自认可的“名校排行榜”, 必然助长“择校风”, 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 实名推荐制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扬生认为, 但是从实践来看, 在当前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 推行这样的改革“形式重于内容”。而且即使有着阳光公示制度, 也难以防止权力寻租的现象。

“作为一项高考招生改革的尝试, 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谷力表示, 实名推荐制在许多国家实行,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运行良好的保障。“一项改革措施, 不可能只有益处没有弊端, 关键是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它, 以严格的要求执行它,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谷力说。

(来源:新华网)

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 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 知识的本质是科学, 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 想象力独占鳌头, 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 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 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 一

旦共存, 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 让其晚接触知识, 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 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 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孩子的起跑线 篇9

然而, 当这股风潮伴随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愈演愈烈时, 一种质疑声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定华在2011 年的讲话中曾表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话,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2010 年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说:“这个口号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万千家长。”在他看来, 这个口号是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错误口号。由此, 对该口号的一系列批判争论又似乎开始撼动这个昔日大众推崇万分的教育口号的地位。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当学前教育与“起跑线”相联系, 该如何看待此命题的真伪?它所透露出来的当下学前教育的理念, 又是否与学前教育的初衷相违?

一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辨析

1.“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真

在我国的学制体系中, 学前教育主要是对3~6 岁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目前,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学前教育的独特功能和巨大的效益。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中提出3~6 岁是儿童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而且, 儿童在此阶段仍存在着语言发展的爆发性现象。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仅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也同样为儿童接下来的教育打好基础, 可以说,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由此看来, 两者的联系, 本意是为了让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能享受应有的教育资源, 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2.“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伪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同样真实地反映着当前社会经济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但是, 它与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之间并不能对等, 它更多地倾向于对知识技能的灌输。一个明显的表现就在于众多培训机构和补习班以此为口号大做文章, 家长片面地重视儿童知识技能而不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培养。事实上, 这种通过异化教育观念借此获取经济效益的行为仍旧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教育产业化下一个小小的成果。当市场运作成为异化教育观念的推手, 想要学前教育发挥它正常的功能, 也就需要公众重新审视新形势下部分学前教育的理念。

3.学前教育——“起跑线”之争

事实上, 对“起跑线”进行的精准定位, 才是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明智之举。诚然, 重视学前教育, 给儿童的成长创设一个特殊的环境, 更有利于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但是, 当前起跑线的终点是分数, 学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并不包括情感、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这一起跑线在某种意义上便形同虚设。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 不可否认它负担着重要的责任, 但是, 将其视为“起跑线”, 这种行为本身就暴露出当下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把学习和教育看作一场比赛, 以知识技能和成绩作为衡量比赛输赢的标准, 这在本质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二对当下学前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的思考

1.学前教育——目标功利化之过

当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人们不禁生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应时而生的教育机构是否真的助推了儿童的成长?”然而, 当否定的答案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时, 因不少家长和教师有着期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心理, 一番较量之后, 以设立各种不切实际的、超出孩子能力水平的目标来吸引眼球的幼教机构仍然占了上风。必须承认,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并不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唯一因素, 升学的压力、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标功利化的现象。但是, 若教育的目标偏离了初始的航向时, 又怎能期盼其获得预想的效益呢?

2.学前教育——对成才规律的错误认知

自20 世纪初, 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以来, “一次性”的学习已经逐步被时代否定, “活到老, 学到老”的思想也渐渐为大众所接受。学习是一个长期深入的过程, 并不是看似占有先机就一定能保持优势到最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较之“终身学习”的思想, 则更像是“快餐式”的学习——强调速度而不重视过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教育领域同样适用, 百米冲刺的速度并不适宜一场和生命长度等同的长跑。一味地强调“起跑线”, 更有可能使得孩子在早期产生对学习的厌烦, 最终只能和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一样, 有着“神童”之名号, 最终却只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3.学前教育——儿童主体的边缘化

教育活动从来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 学生作为教育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主体作用。在学前教育中, 儿童作为接受教育的特定群体, 因为年龄的限制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常常成为被动接受教育的一方。在众多幼教老师看来,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 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师生之间更像是一种单纯的给予和接受。这种把学生看作“装知识的容器和口袋”的思想在中学阶段仍旧盛行, 更不用提发展较晚的学前教育阶段。由当下社会提出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而引发的种种表现来看, 它在某种程度上, 将作为教育主体的儿童边缘化, 想要真正做到将儿童的需求纳入学前教育的重要考虑范围内, 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当下学前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从世界范围来看, 不论是美国、印度的做好入学准备, 扶助弱势群体, 还是英国的关注儿童发展, 促进妇女就业, 他们在帮助儿童做好学业衔接的同时, 也力图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从根源上减少促使学前教育目标功利化的因子。毕竟, 教育作为大多数国家视为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事业, 学前教育的目标都应该以顺应、帮助儿童发展为主。目光转向国内, 我国政府同样也应做到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种种现状, 提高对学前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落实职责, 有效的监管市场, 为广大儿童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 为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教育人才培养, 开展素质提升建设

一方面, 学前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主体, 首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幼教观念, 掌握有效合理的教育方法, 努力做到关注儿童成长需要, 关注儿童的个性能力培养, 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 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观念和思想, 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 国家和政府也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制, 将教师培训纳入常态化。同时, 学校积极安排定期的教学经验交流会, 也能使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我, 取得进步。

3.转变教育理念, 尊重儿童发展

如今, 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受到了社会较高的关注, 如俗语“笨鸟先飞”, 又如马卡连柯的“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前奠定的, 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 这些昭示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观念, 也愈发得到众多家长老师的认同。而纵观中外众多教育名家的思想, 以卢梭《爱弥儿》为代表的自然教育的思想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这其中, 越来越多诸如蒙台梭利等的儿童教育家也坚持教育应该顺应儿童自身的发展, 顺应自然赋予的规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当今中国影响范围仍然广泛, 影响程度仍然深重。但是, 我们始终坚信, 教育的“起跑线”并不能等同于人生的“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也不等于赢在“终点线”。理智地看待当下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现象和口号, 一切以尊重儿童成长步调为准, 才能使基础教育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摘要:现如今,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 为使孩子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出人头地,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逐渐得到大众的肯定。然而, 伴随着由此引发的种种教育现象, 质疑声也开始响起。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观念的分析, 透视当下有关教育现象, 借此引发公众对学前教育理念的思考。

关键词:“起跑线”,学前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熊丙奇.走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困惑[M].上海:百家出版社, 2011

[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3]〔美〕莫里森.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 (王全志、孟祥之等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孩子的起跑线 篇10

一、证伪:“起跑线”隐喻的谬论实质

1.“起跑线”隐喻夸大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早期教育固然有其重要性, 对其后期的认知、情感、人格等有一定的影响, 但过分夸大早期教育的作用, 实际上陷入了宿命论的思想漩涡。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充满着诸多可变因素, 孩子的潜力是可以得到更多挖掘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孩子的教育不是“百米冲刺”, 早期教育上的“起跑线”对于孩子的人生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人生马拉松中的耐力和潜力。

2.“起跑线”隐喻违背了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

杜威 (Dewey.J) 曾经说:“许多教育学者总想把儿童期缩短, 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他们以为儿童期是完全白费了的, 哪里知道这是真正的教育基础。”[1]儿童的身心发展是连续的、致密的, 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应当伴随孩子的成长步调。然而,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犹如早期教育的理论风向标,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 造成了公众、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急切期待和盲目焦虑。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项渐进的、阶段性的长期工程, 过分在意“起跑线”上的较量, 只会透支孩子的兴趣和信心, 必将付出改变生命成长的内在性、连续性、独立性的代价。

3.“起跑线”隐喻是社会竞争条件下“实用理性”的产物

当前社会条件下, 人力资源要求之高、工作竞争压力之大, 无不让家庭将孩子的教育和今后的事业发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因此, 家长的教育方式已然从“育人为本、尊重天性”中逃逸出来, 掺杂了带有自身主观意志的功利想法。比如, 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学习音乐, 于是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着手进行胎教音乐的熏陶;当孩子刚学会说话, 就开始为孩子配置钢琴。再比如, 家长期望孩子今后读名牌大学, 于是让孩子在咿呀学语的年龄就开始背诗词、做算术、说外语。可想而知, 儿童身心发展的局限性与认知任务的复杂性之间, 不免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 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而饱受挫折。这种只关注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教育思维不免将儿童教育带入了实用理性的漩涡。

二、透视:“起跑线”隐喻的错误导向

1. 提前化的儿童教育

皮亚杰 (Piaget.J) 认为,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基于表象材料之上的, 其水平还处在前运算阶段, 尚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思维操作。[2]相应地, 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要跟进和适应其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 让孩子在其能力范围内实现思想的启蒙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实际情况是, “学前教育”被偷换成“提前教育”, 许多幼儿园把儿童的认知及心理特点弃之不顾, 幼儿园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遥遥领先于孩子的思维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内容上, 把本应属于小学阶段的内容如“乘法表”等提前至幼儿园, 给孩子增加了超出其能力承受范围的学习压力;教育方式上, 一些幼儿园已不再是“儿童的天堂”, 孩子应有的受教育形式如游戏、活动等被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所取代;教学管理上, 孩子的作息时间在知识学习本位的教育形势下被安排得十分紧凑, 学习的时间和任务几乎达到小学阶段的水平。

然而, 当我们热切关注孩子在“起跑线”上的“先机”时, 教育的终端输出一定符合我们的期待吗?我们必须反思, 早期教育小学化的急切、功利倾向, 严重忽略了儿童的思维水平、心理承受和内部规律。我们更多地在乎何时让孩子从事学习, 而忽略了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切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启迪思维, 因此造成了早期教育阶段对孩子的过早和不适当的开发。

2. 功利性的教育目标

在我们的思维里,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教育的成果要在分数、升学、就业上得到实现。在这种实用理性的框架下, 家庭仅仅看到了教育的工具价值, 过分关注于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可度量的实用利益。所以, 孩子刚刚出生, 父母就开始规划着他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和职业方向, 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都在家长的主观愿望中“理所当然”地进行安排, 几乎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源于外部控制的强制性和功利性, 孩子大量的童年时光湮没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 个人的兴趣只能妥协于家长精心安排的“书法班”、“艺术班”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映了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主观愿望, 而这也恰好反映了其对教育的片面认识。

3. 边缘化的教育主体

儿童的教育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家庭之间的“装备竞赛”, 掺杂了诸多旁观者 (客体) 审视生命成长的个人意志, 漠视了孩子 (主体) 在教育场域中的存在感, 遮蔽了孩子作为成长主体的内在决定性。教育作为关怀和滋润生命成长的媒介,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受教育的“人”的自身成长。对孩子来说, 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我认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过程, 以体现和发挥其作为生命发展的主体性;对家庭来说, 要转变过多干预为适度引导, 充分相信孩子的独立监控及自我发掘的能力和潜力, 为其提供自由、宽松的身心成长环境。

4. 单一化的评价机制

家长惯于把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和结果都与其自身的实用主义思维建立联系。在评价上, 则无法摆脱一元的、机械的“打分式”评价习惯, 惯于依据量化评价标准度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点进步。然而, 孩子在教育环境里丰富、深刻的身心体验及其对情感的潜在影响因其无法衡量的因素而没有受到重视。

对即时结果的过度关注, 势必忽略了孩子成长进程中的潜在危机和真实需要, 孩子为我们带来的骄傲和惊喜或许正是以牺牲其自然天性为代价的。从另一个角度说,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和个性, 把孩子的学习成果限定在家长主观既定的“标准”下加以评价, 往往只关注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显性进步, 而几乎忽视了孩子思维深处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及有意义的经验积累。必须承认, 孩子的发展潜力是无法预估的, 我们无法从眼前可视的微观变化度量孩子的现有能力和发展空间, 学校、家庭对孩子要多一点认可和赞扬, 多一点宽容和耐心, 认可孩子对于事物的个人理解和真实感悟, 重视孩子在成长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蒙。

三、静待花开:早期教育的应然转向

1.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致密、渐进的过程, 尽管早期的教育能帮助其取得一定的进步, 但是外界的干预要基于客观规律, 承认和接受儿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我们应保持静待花开的态度对待儿童的发展, 对他们成长历程保持应有的信任和足够的耐心, 尊重他们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 让他们在自然的轨道上逐步实现良性的知识发展、思维延伸及情感滋润。虽然孩子不可能在短期的时间里取得可见的、明显的进步, 但是只要家长始终对他们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任, 孩子获得的发展是具有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

2. 关注儿童的个性培养

作为发展的主体, 孩子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而作为审视生命成长的旁观者, 家庭应还孩子以自由、独立的成长环境, 对他们的个性保持应有的理解和适当的自觉。此外, 对孩子成长的衡量指标不应局限于那些可观、可感的分数、名次上面, 而更要发掘潜藏在孩子心理层面、思维深处的潜力和优势, 激活他们开发潜能, 完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3. 关切儿童的成长需要

“起跑线”隐喻耦合的是应试、求职环境下家庭对于教育的实用思维取向, 迎合了家长审视生命成长的焦虑心态, 片面地关注了教育结果的局部性、外在性和功利性。我们必须承认, 生命的发展是内在的和独立的,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成长。因此, 我们要切实关注到儿童的真正需求, 关切他们在成长历程中的心理变化, 减少和避免来自我们主观意志的外在干预, 让他们的发展诉求得到满足, 在简单而丰富的教育环境下协调、健康成长。

摘要:由于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和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隐喻引起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广泛关注和深切焦虑。其谬论实质在于:“起跑线”隐喻夸大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社会恶性竞争条件下“实用理性”的产物。“起跑线”隐喻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教育目标功利化、儿童主体边缘化、评价机制单一化的错误倾向。早期教育应提倡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关切儿童的成长需要, 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早期教育,起跑线,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沈益洪.杜威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1:92.

孩子的起跑线 篇11

一、培养学生“日积月累”的习惯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和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低年级儿童有意识积淀的知识基本是零,若能在零点起步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养成积累的习惯,往后的作文便有如信手拈花,唾手可得。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

(一)“积累百宝箱”。借鉴一位老师的法宝,我在班上设立了一个“积累百宝箱”,让学生在课堂课外发现了好词好句便抄录在小纸条里投进去,平时课堂上取出来利用两三分钟读一读、讲一讲,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品味。这样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影响后,参加展览比赛,看谁积累得多、记诵得多。在这种有趣竞争的氛围下,部分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内书本的积累,偷偷地买了起步作文、快乐作文等书抄录。趁热打铁,我又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除了定时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一些合适的书外,还鼓励班里的孩子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趣味读物,成立一个集体图书角,给他们轮番阅读。

(二)“阅读卡”。我还专门为学生们准备了“小书虫阅读卡”,包括书籍名称、书中出现的主要角色或实物、我喜欢的词语、用喜欢的词语造句、我喜欢的句子、我新认识的字、用新字组词、我的感想、家长的话及老师的评价等十个栏目,让学生每周六、日和家长一起边享受家庭读书的乐趣边完成此卡,每周一点评时,分别评出周书香家庭奖和书香进步家庭奖。无心插柳柳成荫,阅读卡不仅激起了学生心中阅读的渴望,也让家长浅尝书本的滋味,在周复一周的亲子阅读活动中不少的家长已经预感到读书将给自己、给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日有所诵等级榜”。借用薛瑞萍老师、徐冬梅等老师主编的《日有所诵》一书,套用QQ等级的升级原理,每背诵一篇得一颗星,三颗星换月亮,三颗月亮换太阳,一个太阳换一份奖品。给学生们的最低要求是一周一篇。我常在午自修抽空让学生将背会的诗向大家展示,当然其间有顺溜的,也有坑坑洼洼的,虽然良莠不齐,但在家长的配合下我们班始终步履坚定地走着。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日有所诵》虽然不能跟唐诗相提并论,但其较强的趣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因此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在日积月累的诵读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积累无定法,只要真正让孩子们从积累中感受到乐趣与收获的喜悦,这种习惯的培养并不是很难的。

二、让学生享受“妙笔生花”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首先提出的就是“对写话有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低年级如何培养孩子们写话的兴趣呢?积累与想象便是一个极好的铺垫。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氛围,我主要是以写日记为基点,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借鉴了一位老师的好方法,专门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写话本,取名为“每日一话(画)”,要求孩子把每天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或把自己看到的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并且鼓励他们把不会写的字用画来代替,使他们写的话图文并茂,表达变得具有个性化。例如:在玉树地震发生时,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真想买许多学习用品送给玉树的小朋友们。”他把“真想”画成一颗红心,画了铅笔、橡皮来代替学习用品。这样一来不仅写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也使得句子充满了童真。这种训练让孩子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使他们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乐于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的好习惯。

当进入二年级时,随着对生字掌握的渐渐增多,阅读积累的渐渐增多,我将写话要求提高了一点点,如鼓励学生日记多写几句话或写生活随机小练笔,也让学生试着写绘画日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让学生一边画图一边说图,然后将图画内容用心写下来,这个过程很新鲜有趣,,实施起来效果自然比单纯的写话强多了。就这样学生们不仅收获进步的喜悦,他们在新鲜有趣的写话活动中也一天天地成长着。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总能时时分享到孩子们“妙笔生花”的乐趣。

总之,在低段写话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去精心引导,推陈出新,抓住各种机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写话能力,让孩子在积累和开拓中记录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和享受自己的生活,在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的同时使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薛瑞萍《我们班的阅读日志》

上一篇:后腹腔镜下一篇:行政处罚程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