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铁路

2024-10-19

沪昆铁路(共3篇)

沪昆铁路 篇1

一、引言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研究。从国外来看, 有关高速铁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在可达性、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等方面来进行的。从国内来看, 有关高速铁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的交通运输、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二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的研究;三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四是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如胡天军认为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有利于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时间、形成区域一体化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促进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增加就业机会, 有利于沿线旅游经济资源的整合并且形成我国东部极具竞争实力的区域经济发展增长轴;罗鹏飞等人探讨了高速铁路对沪宁地区沿线区域内可达性变化的影响, 采用有效评价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日常可达性三类分析指标分析了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和临近区域即将产生的深刻变化;刘友梅认为高速铁路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指出高铁将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结构调整, 尤其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带动了交通链的发展。事实上, 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 对拥有沪昆高铁490公里, 横贯株洲、长沙、湘潭、邵阳、怀化等重要区域的湖南段的经济也将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

二、沪昆高铁对湖南省相关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沪昆高铁连接着我国东西部经济区域, 其顺利开通对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是积极的, 对湖南省的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开发湖南省的各类资源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对湖南省的相关产业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也将提供更广阔的经济视野。

(一) 沪昆高铁对湖南省制造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影响。

湖南省是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基地, 株洲是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一环。轨道交通产业一直是湖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拥有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 也是株洲发展“中国动力谷”的重要产业基础。由于高铁技术涵盖众多高精尖技术, 如电源电力、材料、信息及控制、精密制造、高精度土木工程及防震技术等, 这些领域科技含量高, 涉及范围广。沪昆高铁的发展现实中进一步拓展了湖南省产业的影响力, 促进高精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使制造业及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提升湖南省制造技术的科技含量, 提高湖南省制造产业的专业分工水平, 使湖南省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逐渐向高端制造迈进。同时, 与高铁建设运营最密切的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都属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无论它们之间还是对其他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都具有显著的拉动产业增长和结构升级效应。高速铁路在建设和运营两个方面对技术密集的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产品制造具有非常显著的拉动效应。

(二) 沪昆高铁对湖南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

围绕高铁建设与运营, 湖南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株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南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群以及其他十多家配套企业, 目前产值已经达到了近800亿元, 长株潭地区形成了电力机车产业集群, 促进了长株潭区域和经济一体化发展, 并促进了与国内其他十多家机车车辆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联系, 通过整合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资源, 构成了数十家企业共同参与的高速列车技术装备制造产业链。湖南省各级政府认识到高速铁路对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 积极出台产业扶助和优惠政策, 推动产业重组和集群化发展。沪昆高铁的开通, 改变了湖南省东西方向的经济布局开始由“点状散布”发展为“线状经济带”甚至线网交错密布的“面状经济区”。为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为湘中、湘西、湘东积极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 农林产品深加工、特色资源利用和精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群创造了条件。沪昆高铁的开通从东西方向进一步拓展了湖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延。

(三) 对湖南省公路、民航等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湖南省内的多条高速铁路的开通将对公路、民航等运输市场竞争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沪昆高铁的开通将增强东西线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 对公路、民航等产生重大冲击。近年来, 受高速公路和民航快速发展影响, 传统铁路客货运量增长速度缓慢, 运输市场份额逐年大幅下降。但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 已经反过来对公路、民航产生很大冲击, 如许多同一经路的航班为此被逼停和改线, 高速公路收费站被撤并, 部分区段取消或减免收费, 重要节假日开始实行免费通行。同时, 高速铁路与公路、民航和港口航运之间各自原有的规模经济和生产力布局重新整合也将推动公路、民航、水运的发展转型, 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高铁运营发展引起对以往不同运距的市场占有格局和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 打破了公路、民航等在其传统优势领域里拥有的垄断地位, 促使其重新规划调整主要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 并加快提高装备现代化、经营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此外, 高铁的发展促进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促使整个交通运输系统更加注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线路交汇衔接, 更加注重枢纽组织与管理、客货集散与转运、装卸存储、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综合功能发挥, 更加注重综合交通枢纽在中转换乘、运输组织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 通过优化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布局, 实现整个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

(四) 沪昆高铁对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湖南省现代服务业较落后, 以2013年为例, 现代服务业占湖南省GDP比重仅为39%,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沪昆高铁的开通为湖南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高铁产业发展不仅对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产生协同、聚合和拉动作用, 而且对沿线区域旅游业、房地产业、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业乃至整个服务业快速发展都带来新的机遇。如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 高速铁路建成开通, 既实现了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联通, 又缩短了抵达目的地所需时间, 这些都带动其所联通区域城市之间人员流、资源流、资金流, 快速推动其所辖板块的经济发展。沪昆高铁发展也将推动东西部科技的交流, 使产业转移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科技信息的升级更加快速, 劳动力转移更加便利, 服务质量、运营水平等都将实现与发达地区的快速接轨。

三、湖南省基于沪昆高铁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沪昆高铁的开通必将对湖南省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促进东中西部的进一步产业整合, 湖南省基于产业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此有利时机发展相关产业。

(一) 完善区域经济政策顶层设计, 优化经济整体布局。

沪昆高铁与武广高铁的开通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 更多的是产业形态的变化, 产业意识的升级。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态势已经开始改变, 目前已经具备优势的产业集群也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传统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格局已经形成。湖南省确定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不断地吸引外部资源进行发展。依托高铁形成的与发达地区的紧密整合, 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与外部资源。因此, 需要完善区域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 促进省内外高铁辐射区域的经济优势互补。

(二) 综合发挥高铁交通运输优势, 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

高速铁路可以在整体运输体系中发挥担纲作用。高速铁路的开通改变了整体综合运输网络的格局, 要求政府充分利用沪昆高铁在湖南省内的11个站带来的机遇, 并结合武广高铁在湖南南北方面的便利条件, 统筹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 研究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主要枢纽做到公交化开行模式, 需要在高速铁路建设运营中, 既要保证安全大运量, 又要保证客流的快捷汇聚和分流。同时, 政府需要做好生态补偿机制为投资环境的良好状态提供保障, 借助高铁加强辐射地区间经济联系, 充分利用各地的现有资源, 创造一个相对协调的城市投资环境, 避免各个地区的重复投资, 从而达到城市经济与投资建设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 促进优势产业专业分工与产业链的升级, 实现相关产业的二次发展。

沪昆高铁的开通必将充分带动沿线城市产业的集聚, 在高铁辐射范围内城市应该指导和安排符合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专业化产业分工, 发挥湖南省各地市产业的比较优势, 发挥各产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避免了各城市之间因产业同质化形成的过分竞争而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将使得整个高铁辐射城市整体经济得到提升, 从而使沿线中小城市自身得到更好地发展。在高铁投入使用以后, 沿线城市应当根据自身的优势, 大力发展与高速铁路相关产业, 特别是第三产业, 如旅游业和运输业等, 开发湖南沿线的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将大大带动沿线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保证当地居民的充分就业, 实现相关城市产业经济在高铁时代下的二次发展。

(四) 完善人才吸引与招商引资机制, 健全产业发展基础平台。

高铁经济带辐射区域中的产业与企业, 必须要借助人才的力量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高铁带来的便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交通地理差异导致的中小城市人才吸引弱势, 因此中小城市应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更加适应人才发展的平台, 同时也需要制定与高铁时代相适应的招商引资的机制, 不断的从外部吸引资金, 特别是对湖南的西部地区, 如由于高铁开通, 实现了长沙与怀化的78分钟通达, 实现了时间上的“同城”, 有利于充分缓解人才与招商引资带来的地理弱势。通过新型人才与新型资本的引入, 不断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提升本地产业企业发展的水平, 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 完善高铁辐射区域的人才吸引与招商引资机制, 可进一步健全相关区域的产业发展平台。

(五) 完善多层次、多样化城市合作体系, 整体推进城乡工业化建设。

高铁辐射下将大幅改变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模式, 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部门应完善城镇合作体系,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构建城镇平衡, 促进城镇经济和谐发展。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各城市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和发展需求不相同, 各城市参与区域合作的动机和能力并不一样。所以需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合作体系。包括城市之间合作, 企业之间合作, 城市、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等;也包括城乡之间产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市场开发与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平台的建设、技术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公共安全等合作形式。加强湖南沪昆高铁沿线城市之间的合作, 需要规范各城市之间的行为,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对地方政府短期利己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冯兵, 郑玲莉, 周怡然.高速铁路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湖北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 2014.5.

[2]赵国庆.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13.6.

[3]郭竹学.沪昆高铁对江西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12.7.

沪昆铁路 篇2

1、信州区灵溪镇变电站的拆迁。由于新变电站没有建好,老变电站不能拆除,并且时间无法确定。主要原因是:新变电站10KV的出线,灵溪镇考虑到远景规划,要求在地下走电缆线,省铁办认为费用太大,按照原设计的架空比较合理,因此,始终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导致拆迁缓慢,影响合福L1线23#、24#桥墩的连续梁施工。

2、上饶牵引变电站征地工作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原因是:原设计的位置根据灵溪镇要求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是在牵引变电站旁边有一砖瓦厂为了扩大面积,租用了农田并进行了开挖,被卫片查出,国土部门要求进行处罚,在此情况下,牵引变电站移自该位置,可以按铁路红线征地,缓解了矛盾。但是,原砖瓦厂在使用该地时,填筑了大量土方,要求省铁办给予补偿,省铁办认为不能补偿,因此征地工作无法进行。该牵引变电站招标工作已经完成,施工单位不能进地。

3、请信州区尽快落实路内生产房屋还建地的征用工作(19.1亩)。

沪昆客运专线江西公司

沪昆铁路 篇3

2010年5月23日, 2时10分, 由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旅客列车, 运行至江西省境内余江至东乡间, 遇铁路线南侧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 机车及机后第1至9位车辆脱线, 中断上下行线路行车。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 71人受伤治疗, 其中重伤11人, 轻伤60人, 坍塌泥石8 000余m3。

1 地质灾害概况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营力为主要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1]。土地沙漠化和海水入侵等则属缓发性地质灾害。这类地质灾害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由人类活动导致的。2致灾地质作用因素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营力为主要原因引起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1]。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活动规律不一, 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方式可将地质灾害划分为两大类型, 例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冲击地压和突水等属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种灾害是在瞬间或短时间内完成的。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海水入侵等则属缓发性地质灾害。这类地质灾害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2 致灾地质作用因素

引发地质灾害的地质营力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三大类[2]。地质灾害种类繁多, 影响致灾地质作用发育的条件也很多, 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切割密度、降雨强度、地震强度、分布密度和规模大小[3]。本文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强度3个方面对此次火车脱线事故进行初步分析。

2.1 地形地貌因子

根据全国地貌单元划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之中, 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形条件也有一定差异, 很多地区发生崩塌、滑坡的斜坡坡度基本上集中在20°~50°, 岩质滑坡多发生30°~40°的斜坡[4]。

图2显示, 铁轨上方20m处, 存在两条坡度较陡的小型公路, 约65°。岩质滑坡多发生30°~40°的斜坡, 不是坡度大不易出现滑坡, 而是因为能形成较陡的地形的地区, 其特别的岩层给合而出现滑坡的。

2.2 地层岩性因子

地层岩性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危险性的影响表现在地层结构和岩性两个方面。岩性软弱, 容易产生破坏;软硬相同的地层结构也容易产生破坏[4]。

图2显示事发场区上覆土层厚度为10m左右的第四系残坡积层—浅红色粉质粘土, 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基底岩层为下元古界板溪群中部浅绿色千枚岩。上部土层粉质粘土结构较松散、孔隙率较大、渗透系数较大、粘聚力较小, 含少量细小碎石。

2.3 览降雨强度因子

降雨强度因子降雨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诱发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同地形、地层结构条件下, 相同降雨强度所诱发作用相差甚大[4]。一个地区降雨超过这一地区临界暴雨强度值就会诱发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现象[5]。

事发地5月23日前连降暴雨, 降雨量超过该区临界值, 使上部风化土层含水极度饱和, 停雨后土体排水不均, 上部土体因有植被饱水, 排泄水较慢, 中下部土层排水较快, 导致土体“头重脚轻”。

3 结论

5.23沪昆铁路脱线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山体滑坡的影响, 山体滑坡是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 受人类活动受构造活动、气侯等自然条件控制, 同时又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人口、资源和环境是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永恒的主题, 各种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而防治措施也因发生条件和环境不同而各不相同, 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 治理为辅助, 表本兼治, 防治结合”[1]。对于此次的山地地质灾害应以生物工程防治为基础, 同时修建必要的排导工程、拦护工程或加固治理工程等。

参考文献

[1]张春山, 张业成, 胡景江, 高庆昭.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第四纪研究, 2000, 20 (6) :559-566.

[2]张梁, 张业成, 罗元华, 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20.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滑坡分布与危险度区划图[M].

[4]柳源.中国地质灾害 (以崩、滑、流为主) 危险性分析与区划.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14 (1) :95-99.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下一篇:设备点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