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孩子(通用6篇)
3岁前孩子 篇1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 父母既是孩子的榜样, 又扮演着孩子面前的一堵墙, 帮他们设立边界、修正行为偏差。孩子会把从父母身上看到、学到的规矩, 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升入小学, 开始真正的校园生活, 哪些规则的建立能帮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开始新的人生呢?这里向父母们提出7个建议。
举止文明。文明的举止是对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 包括不随地吐痰和便溺,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排队、不为个人方便妨碍公共利益等。为孩子设立这一系列的规则, 父母首先要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
分内的事必须做。大人要工作, 小孩要上学, 这既是大家的义务, 也是分内之事。所以, 不能不想上学就不去, 不高兴就不参加集体活动, 报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也不可以随意打退堂鼓。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和退却心理, 父母应耐心找出原因, 帮他们克服。
遵守时间。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 树立时间观念, 提高做事效率。但让孩子学会守时,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 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请你10分钟后关掉电视”、“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
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从小让孩子学着做事, 7岁前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不错了, 比如自己穿衣洗漱、铺床叠被、收拾物品、制定简单的行动计划并执行。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 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付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并处理孩子暂时做不好造成的麻烦。
尊重别人, 不能任性。祖父母、父母、老师、同学, 都是和孩子同样重要的个体, 应该教育孩子在家尊敬长辈, 不因长辈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发火;在学校尊重老师、小朋友, 不因利益冲突骂人、打人, 做错事要向他人道歉。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对于公共物品, 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 后来者必须等待;要征求所有者同意, 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 想要玩别人的玩具, 自己先要学会分享。
学会等待。从幼儿阶段, 就应该让孩子学习等待, 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比如吃完饭才可以看电视、周末才可以去游乐园。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 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5分钟……父母用数数、语言描述 (太阳再升起3次, 就可以去游乐园了) 等方式将等待时间形象化, 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
3岁前孩子 篇2
当前,全社会都在十分关注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领域成为焦点,在幼儿教育领域,也广泛引起不同程度的重视。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可是,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生活在家庭的环境里,也就是0~3岁这个年龄段,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重点在于您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给予足够的爱。
观察孩子是第一步
您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第一步。父母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别,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试探孩子。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
爱是一种学习过程,在生活片断中,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给他伤害。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要时时注意他的变化,父母要能有足够的智能去了解孩子是否正常,不要只是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了他伤害;孩子是用感觉学习,所以父母要营造情境去学习如何爱人,让孩子去表达要与不要。
如果只是“教”与“给”是不够的,要与孩子互动学习才知道如何适当地给予。世上有许多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而犯罪青少年多半没有自信,就是因为父母常跟他们说什么不行、不能要,所以给孩子充分的需要与满足,这样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多很多。三岁前的教育是重要的,但父母也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妨试着轻松看待,以分享的心来感受孩子成长的喜悦。
亲子互动影响未来发展
其实父母不难发现,孩子哭闹不见得就是要人抱,而是希望知道父母就在身边,所以到底要不要抱不是问题,而是了解他要什么,有的父母干脆就以塞奶嘴解决,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零岁教育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亲子之间如何互动,对他未来的情绪将有极大的影响。
在零岁之前就做好孩子的人格发展,必须是父母懂得如何用对心、使对力,如此可以使你将来在教育孩子时更加省力。例如我要在上班前叫孩子起来吃奶,但孩子睡得很沉,被吵醒一定会很不愉快,所以我就想如何使他快乐地起床,经过我的观察发现,父母当时的情绪如果是急切的、有压迫性的,孩子也会感到不安,所以我决定在他一睁眼时,就让他看到我的笑脸,我会抱着他去玩玩偶,抓他的手让他去拍一拍,跟他说话,使他了解这个仪式表示要起床了,要知道跟人家问好。所以营造好的起床气氛很重要。另外,挑选保姆也是重要的,要了解保姆会不会笑,是不是愁眉苦脸,这样才不会将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传播快乐情绪
大人的笑容对孩子是一个最好的示范作用,您的管教态度也关系到他的顺从与否,例如孩子讨厌洗脸,父母就要懂得先把好的情绪带给他,你可以边洗自己的脸边哼着歌,让孩子觉得洗脸是件愉快的事,之后问他要不要洗,让他产生期待的心理,进而喜欢这件事。这个过程好像在玩,但也做到了常规该做的事,所以管教孩子不一定要一板一眼,父母不妨学些卡通的话与幻想,让孩子感染到您快乐的情绪。
当父母觉得做这件事是快乐时,您的孩子必然也会快乐;如果您觉得不快乐,孩子也会觉得不快乐,这就是没有用对心、使对力。孩子在快乐的经验中可以奠定良好的情绪及性格的基础,并且得成功的快乐。
父母应专注与用心
专注与用心是最好的教养方法。还有我的孩子不到一岁就不用尿布,前提是要训练他大
小便,但我又担心强迫他,所以我就问她如何训练。原来是保姆每次带他去厕所,都会在一旁放水,而且每天固定时间坐在马桶上,使他培养便意,久而久之他就知道何时会解出来,或者是放水龙头时,他就会有尿意,而且每次上完,保姆就教他拉水,并学开灯、开门,让孩子感觉是在玩。切记在他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责骂他,而是让他从愉快中学会上厕所。由此可知,方法很重要,要专注与用心。
孩子在每个成长期都有敏感期的,比如我家的宝宝对座位摆放的位置特别敏感,我们吃饭的座位是固定的,吃饭的时候必须自己坐自己的位置,不可以换位置坐,如果有哪个人换了位置,她就会大吵的,就指着椅子告诉那个人,那个位置是爸爸的,妈妈的或者是姥姥的,老爷的,直到你坐回原来的位置为止。我们一开始就不明白怎么回事情,现在明白了这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也是因为有规律性的活动被打乱了,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有的大人会觉得孩子不懂事情,太任性就会惩罚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纠正孩子的缺点,其实是因为大人
孩子6岁前不宜游学! 篇3
对于游学这个话题,几乎所有有让孩子游学的意愿的家长都会有满脑袋的疑问。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相关机构的留学专家以及教育专家,为“游爸游妈”拿出一份全面的解答。
A
思路总揽
让宝宝出国游学,家长不能随便报名交钱就完事。要想让宝宝有一次有意义的经历,家长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掏钱包”之前,请“三思”:
一思目的:想清楚为什么要让宝宝去游学,希望宝宝通过这次游学获得些什么。
想清楚目的之后,及时和组织游学的机构沟通,让机构了解家长的意图,“对症”选路。
二思地点:出国游学的地点有很多选择,亚洲、欧洲都有,选择合适的地点,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去到该国,才是最有意义的。
三思适合不合适:家长在选择游学方式和路线时,一定要以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能力为标准,合适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B
步骤分解
步骤分解
在给宝宝报名参加游学活动之前,最重要的是家长自身需要了解游学的目的和对孩子的影响,切忌盲目跟风。“去年幺儿看见幼儿园班上小朋友都要报名去日本游学,他也闹着要去,我为了给我们幺儿‘扎起’,想也没想就也给他报名了。结果幺儿到了日本以后,没过几天就开始想家,天天打电话回来哭,也没学到什么东西。以后我们再也不跟风了。”成都谋私立幼儿园一位小朋友
C
专家说法:幼儿游学弊大于利
教育专家认为,6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时期,这个阶段的经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自信、信任他人的人格特质,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当他们在陌生环境中待的时间越长,游学对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就会越大。
教育学者Lisa认为,孩子在6岁以前非常需要家长的陪伴,“出国游学”让他们在忽然问脱离了家长,脱离了熟悉的环境,孩子会长时间处于一种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中,这对6岁以下的幼童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伤害。在Lisa接触过的案例中,苹果的经历算得上很有代表性。苹果5岁那年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英国游学,刚去的一周,苹果还沉浸在新鲜感之中,可是一周之后,苹果开始想家、想妈妈了,她情绪焦躁,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把自己卖给了寄宿家庭的家长,任凭幼儿园的带队如何解释,她也听不进去,她拒绝和寄宿家庭的英国家长沟通,并且以绝食作为反抗。最终,苹果的首次“游学”不得不被迫提前终止。回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苹果都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话,在她小小的心目中始终坚信着:爸爸
妈妈曾经抛弃过自己。
从教育学角度看来,6岁前的游学,对孩子最多只能起到一个“对国外有了表面认知”的作用,不会起到有些家长所期望的“为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这个月。
D
要“游”也要“学”
教育专家表示,游学不是旅游。国际游学增长的不一定是知识,更有可能是见识,是对事物看法的角度的转变,是对国外文化的包容心态的培养。
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在国内接受了系统教育之后的孩子,往往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校阶段总是以分数论高下,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创造力和思考力。但是,如果让孩子早早接触到西方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开放、包容的心态,还能让孩子接受国外多元文化的洗礼,让孩子更早具有理性思维和争辩意识,而这是目前我国的孩子普遍缺失的。
但是,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不要对宝宝的这一次出国游学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这只是一次短暂的经历,而且宝宝年纪也非常小,家长不要期望宝宝游学归来之后,立刻就变得成熟、有思想或者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教育专家认为,只要游学归来之后,谈起自己所去的国家,宝宝能讲出一些对这个国家的感性认识和了解,那就是值得的。
A
报名中,爸妈看这里
报名时,这些问题必须问
留学专家提醒家长,在给宝宝报名参加游学前,除了需要向负责人咨询了解游学线路、行程安排等重要问题以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1.除了本身安排的游学线路外。团员是否还需自行承担一些境外自费项目?专家说:幼童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自制力,他们无法判断旅途中安插的自费项目是否合适他们,并且把现金直接放在他们身上也很不安全。
2.机构是否会给孩子购买境外保险?专家说:境外保险是孩子出国游学时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之一,家长在选择游学机构时,一定要选择购买境外保险的机构。特别一些打着“超低价”旗号的机构,它们有可能省去了这个环节,家长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3.看清机构资质。
专家说:家长在选择游学机构时,一定要看清楚这个机构的资质,了解该机构过去的成功案例,最好能联系到曾经参加过该机构举办的往届游学夏令营活动的家庭,向对方家长了解该机构是否令人放心。
同时,留学专家认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游学项目时,不要光选有名气的游学地点,也不要贪多。目前,海外游学的市场比较混乱,很多公司都是以游学为幌子,实际上只是出境旅游而已。往往到了国外以后,家长和学生才知道上当受骗。即使有些机构在行程中安排了课程,但都是在一段时间游走多个学校,平均下来在一所学校停留时间有可能才半天左右,充其量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根本达不到游学的真正目的。所以,家长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让孩子去游学的目的,再选择合适的、清楚的线路。
B
选择最佳路线:根据宝宝特点“量体裁衣”
留学专家表示,选择游学项目的依据有3个:一看孩子的语言能力,二看生活自理能力,三看该项目的安全性。
新东方游学部门负责人分析,目前市场上主流游学线路一般分为留学体验、名校考察、课程全真体验等几大类。
留学体验类和全真体验类一般会住寄宿家庭,有课程和参观的环节,通过完全西式的吃、住、行、学让学生完全了解西方文化和生活习惯。两者的区别在于留学体验类上的是英语课程,而全真体验类是直接插班进该国中小学上课。
所以,如果为了提升英语,可以考虑留学体验类,而如果有中学留学打算的家庭,可以考虑全真体验营,它能让孩子全方位熟悉外国中学的教学方式与氛围。名校考察类是专门为有意去国外读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同学准备的,这类游学团通过对多所学校的探访与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上课氛围、环境以及招生政策,在以后的留学申请中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对于幼童来说,以名校考察为主路线为时过早。
对于时下国际游学呈现的超低龄化趋势,留学专家表示,不建议低龄孩子过早出国游学。“幼儿园的孩子观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接受能力都有限,再加上国外环境、时差、气候的变化也容易对年幼的孩子产生影响,参与海外游学可能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海外游学还是比较适合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
报名后,爸妈看这里
报完名之后,剩下的日子就只有等待了。在这时,爸妈可以开始给即将出国的宝宝准备一些生活用品,一般游学机构都会发给家长一份清单,按照那个清单上来准备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了。
1.旅行箱(建议拉杆箱,最好带锁)、背包(护照、手机、钱包、照相机等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
2.衣物:参照自己的身体状况准备一到两双结实、轻便的鞋子,休闲服、内衣、袜子等若干,太阳帽,个人卫生用品等;
3.洗漱用具:牙刷、牙膏、毛巾、拖鞋等(以环保为目标,酒店是不提供洗漱用品的);
4.防晒霜;
5.轻便的折叠伞(或雨衣);
6.少量常用药品(根据自身情况定)如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晕车药、外伤药等;
7.零用钱若干,团费几乎包括了学生在境外的所有费用,不建议学生携带大量现金,家长只需给学生准备少量的零用钱;
8.建议使用信用卡:学生可以携带“双币”信用卡(信用卡上标有“Visa”维萨卡或“Master”万事达卡标志)。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可以去银行申请办理家长信用卡的附属卡(信用卡申请周期1.5个月左右,请提前申请)。贴有银联标志的双币账户的卡在POS机上可以使用,但普及性没有Visa卡和Master卡高,且手续费也比较高昂,不建议使用;
9.照相机、充电设备及充足的电池(建议不要携带贵重的照相机或摄像机,根据海关规定携带单价超过¥5000元的物品出境时需要申报);
10.如果携带手机、照相机等需要充电的设备。
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 篇4
家教最佳期是12岁以前
心理抚养比物质保障更重要,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抓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家长。,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李玫瑾说,这样的孩子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份爱又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她介绍说,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
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
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可是,现在很多家长不太重视孩子“依恋情感”的发展。“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他送回老家,由老人抚养,到孩子上学时再接回来,这个孩子和母亲可能会有终身的隔阂,而且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时就很难管教。”李玫瑾建议孩子出生时由母亲亲自抚养,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如果在早年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又缺乏正确的性格培养,这类孩子到了18岁心理就可能会出现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问题。
6岁前,孩子必做的15件事 篇5
推荐妈妈:sharong
职业:时尚网站创立人
1 潜水
推荐理由:母子变战友
那是我和儿子第一次潜水,我们俩都有些怕怕的。在深深的海底,我们似乎不再是妈妈和儿子,而是能够互相鼓励的战友。当我们手牵手在指导师的带领下潜到水底时,我感觉和儿子的心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不断地鼓励对方,手一直没有松开过。
潜水毕竟是一项有危险的运动,一定要根据小朋友的身体状况决定。
2义卖
推荐理由:锻炼孩子的“厚面皮”
幼儿园有次举办义卖活动,儿子卖的产品最单一:书本。而且他的摊位最远。于是我带着他主动出击,把一些能吸引女生和妈妈的产品低价买回来,和书本—起搭配卖,没想到效果很好,还赚了一把。在这次义卖中,儿子由—开始羞涩得不敢开口揽客,到小声附和我吆喝,到最后自己大声叫卖,很有进步。
孩子如果在初期感到害羞,不要责怪和取笑孩子,应该给他更多鼓励,甚至以身作则告诉他该如何做。
3洗车
推荐理由:让他懂得劳动的收获
男孩子都喜欢和车有关的东西,所以我给了他一份洗车的“工作”。和爸爸妈妈一起洗车,通过工作挣零花钱,每次5元,这样他会知道只要付出劳动,就会有回报。
4身体作画
推荐理由:活跃思维、热爱身体和生命
准备一张大白纸、调色盘、笔、颜料、水桶,放上音乐,脱光衣服,然后把手、脚甚至屁股,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当成画笔,把颜料涂在身上,然后用身体在白纸上作画,可以涂、可以抹、可以在纸上滚,怎么好玩怎么玩。孩子的身体与颜料、画笔最真实的接触,透过自己的身体去创造,一种本能的对身体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会进入孩子心灵最深处。
别怕房间被搞乱,绝对值得!可以事先做好准备,把地板和围墙上都铺满白纸。
推荐妈妈:华海晏职业:压力情绪管理专家
5滑冰
推荐理由:培养胆量、平衡感
女儿四岁时,我教她滑冰,到她七岁时,已经是她教我滑冰了。她教我从小山坡S形的台阶往下滑,我很害怕,问她,难道你不怕摔跤吗?女儿说:“摔跤是让我们学习如何不摔跤的嘛!”
选择质量过关的溜冰鞋、护具(包括护手、护腕、护膝),买可调节鞋子长度的溜冰鞋,孩子小脚长得快,可调节的鞋子能多穿两年。
6上手工课
推荐理由:鼓励孩子动手
小区附近开了一家手工小课堂中心,里面有专人教小朋友做手工,比如缝纫一个布包、自己动手做一个小熊等等。第一次带孩子去时,我们俩都是笨手笨脚的,但最后我们竟然合作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小布包,女儿开心得不得了。从此,孩子喜欢上了手工,还会自己在家用纸做简单的小模型。现在她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小熊的缝制了。
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合拿剪刀之类的,所以,6岁左右比较适合,妈妈可以在一旁帮忙。
推荐妈妈:林缨
职业:亲子导师
7骑自行车
推荐理由:培养孩子的速度感和操控感
在孩子6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让他学骑自行车。培养孩子速度感和操控感的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胆量,让他面对挫败感。比如他学习过程中摔下来,我不会去扶他,只是在旁边鼓励他不要放弃重来。
选择适合孩子高度的自行车,尽量选择空旷、少车、平缓的道路。
8睡在星星下面
推荐理由:和家人感受大自然的温暖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有一次带儿子去野外露营,搭着帐蓬睡了一夜。结果回到家里儿子在床边也搭了个帐篷,天天钻进去睡。孩子天性爱自然,带孩子到大自然里,比如,郊野公园、近郊的山区等等,和家人—起,睡在星星下面,孩子能感受到上大自然的温暖和力量。
9玩沙子
推荐理由: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沙池中,孩子可以自由创造,不但发展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创造力。所以不要担心沙子弄脏孩子的手,尽情让他们去尝试吧。
玩沙子可以不分“场景”,去不同的场景玩沙子,更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观察力。在沙场玩的沙子,造型很多,还有沙滑梯;去沙漠,沙子细而热,感觉很奔放;把海边的沙子装回家,又有一番味道。
10野外徒步
推荐理由:发现自身的潜能
孩子7岁的时候,我带他去野外徒步,只走了6公里他就开始喊累了,于是我不断的鼓励他,最后他坚持把那段不算太难走的路走完。看到公路的时候他兴奋地叫起来!那一刻我看到孩子因为坚持而带来的成就感。其实徒步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与大自然接触,可以让他们发现自身内在的潜能和能力。
选择安全的地点徒步野外徒步要选择安全的路线,带上水和防蚊药等。同时要让孩子穿上舒服合适的运动鞋以缓解长时间走路的不适。
推荐妈妈:Cassie职业:公司经理
11在家里做“化学实验”
推荐理由: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我会和孩子在家做“化学实验”,比如拿个废弃的器皿,放进牙膏,滴几滴墨水,放点香水,以及其他能想到的东西,目的就是让他们看看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后会怎么样,每次他们都会有新的发现——比如颜色变了,味道变了。如果又加进另外的东西又怎么样呢?这样做,其实就是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12包饺子
推荐理由:寻找合作精神
包饺子前期程序很多,比如准备饺子馅、和面、擀皮等等,这些对孩子们来说都非常有趣。每当家里包饺子,孩子们都会凑过来掺和!先让他们洗干净手,然后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创造不同饺子的造型。也许包出来很“丑”的饺子,但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别忘记表扬孩子,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最棒的,创意十足,同时要感谢他们的合作。
推荐妈妈:韩玲职业:公关
13走独木桥
推荐理由:锻炼平衡力和自信心
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我便开始带他学习走独木桥,一开始他显得很害怕,因为桥下面就是水,有30米长。我和先生分工,一个在旁边鼓励,一个在终点等待他,我们告诉他慢慢来,你一定行。最后他真的完成了!走独木桥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力和耐心,更重要的是自信心。
选择独木桥时要看看桥身是否干爽,留意打滑,孩子第一次走时难免会害怕,不要给孩子压力,以鼓励为主。
14去户外捡树葉
推荐理由: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我会带着儿子观察不同树叶的性质、特点、颜色,有时他还会发现,有的树叶是脆的,但有的树叶是潮湿的,我会告诉他,脆的是因为它已经干枯了,潮湿是因为它还是新鲜的,只是某个原因它离开树妈妈了。我还会教孩子把树叶做成小书签。
尽量挑选干净的场地来进行,捡树叶回家后,一定要记得让孩子洗手。
15带着孩子去采摘
推荐理由:认识各种农作物
亲手采摘各种瓜果和蔬菜,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也真正认识到食物的来源。顺便可以购买一些当年收获的季节性农产品带回家,要知道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有机食物。
日本孩子10岁前需要领会的道理 篇6
1.让我所爱的家人幸福不是我的责任。幸福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不是他人给予的,孩子不需要为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幸福而勉强自己做不情愿做的事。
2.到外面要使劲玩儿。很多小孩窝在家里打电玩,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在户外使出全身的力气玩儿。
3.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感到自豪。幼年的喜好会某种程度地决定孩子长大之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就,所以就算男孩爱玩布娃娃,女孩爱玩汽车,父母也不要去纠正。
4.不需要总是得到爸妈的赞同。和父母、朋友意见不一致不是坏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自由表达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5.我漂亮、聪明。常被父母夸奖聪明、漂亮的孩子是幸福的。即使在外面被人欺负,但是父母能及时给予正面夸奖的话,孩子会很快治愈伤痛,重拾自信。
6.多读书很关键。这里的“书”并不单指教科书。从小培养读书的习惯对成长有益,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孩子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经验和知识。
7.你就是你,不需要盲從。父母总会认为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让孩子丧失自主性行为,伤害孩子的自尊。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
8.错在伤害你的人。当孩子被人欺负或遇到不公平的事,父母要开导他:“这不是你的错,错在伤害你的人。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某些故障,才会去伤害别人。”
9.谁都不能成为你的全部。不管再怎么相爱,再怎么喜欢,只要是人就不能突破界限,成为别人的全部。孤独、受伤的时候要学会接受自己,并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10.爸爸妈妈在尽最大努力。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打骂孩子的时候。即使有的时候做父母很失败,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为了他、为了家,爸妈在做最大努力。
(张乐武)
【3岁前孩子】推荐阅读:
3岁孩子生日祝福语10-26
3岁孩子生日快乐祝福语08-10
教育孩子,聪明父母只做3件事10-08
3岁后,适当给孩子吃些坚果05-17
说给3岁孩子听的睡前故事精选故事08-27
怎样尊重孩子了解孩子06-18
孩子的暑假让孩子做主09-24
教育孩子不如读懂孩子09-24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