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孩子(共7篇)
笨孩子 篇1
摘要:本文通过个案分析, 就所谓“笨孩子”, 即反应不敏捷、思绪不灵活、学起东西来较慢、接受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的情感障碍进行研究, 分析这些“笨孩子”情感障碍形成的原因, 寻求这些情感障碍的缓解对策, 以寻求促进“笨孩子”良好个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为幼儿教师的指导提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笨孩子”,情感障碍,尊重,了解,良好个性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笨孩子”是指反应不敏捷, 思绪不灵活, 学起东西来较慢, 接受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他们在幼儿园常常因为不能较快地适应环境而受到老师、小朋友的忽视甚至斥责, 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否定自己、自我封闭等情感障碍, 这对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分析这些“笨孩子”情感障碍形成的原因, 寻求这些情感障碍的缓解对策, 成了我们本次探究的主要内容, 希望能为幼儿教师的指导提供有效的方法。本文就“笨孩子”幼儿小茹的情感障碍进行研究, 对其情感障碍的形成原因、缓解对策进行了初探, 以寻求促进“笨孩子”良好个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实施方案的制定
1.确定研究对象。小茹是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这学期报名的新生, 今年4岁, 长得白白净净, 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可是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 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她的特殊性。例如, 在教学活动中她几乎没有一分钟能够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话, 老师每说一句话她都要打断好多次。因为起初还不了解她, 老师们只好耐心地听她说完, 但其实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而且还经常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 老师说一句, 她学一句。最让人生气的是, 她还喜欢绕着教室跑, 老师追她, 她就跑得更起劲。这样下去的后果可想而知, 整个教学活动都被她打断了, 根本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刚开始老师们以为她只是对陌生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不适应, 时间长了就好了, 可是几周过去了, 她的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 甚至还影响到全班小朋友的正常教学活动。小茹的表现典型地反映出“笨孩子”的行为特征, 于是我们确定她为研究对象。
2.制订研究方案。 (1) 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向小茹的家长了解有关情况并观察记录其在幼儿园中的表现。 (2) 分析幼儿现有情况:我们首先和小茹的父母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了解了她在家里的一些表现。她爸爸告诉我们, 这孩子从1岁7个月就开始上幼儿园, 因为频繁换园, 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如坐不住、喜欢吮吸手指, 还经常会往嘴巴里放一些卡子、钮扣、橡皮筋之类的异物。同时我们也将小茹在幼儿园的表现向她的父母进行了反映, 和她的父母一起分析原因, 商量解决办法, 并且希望她的父母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在家里多关心她, 多和她一起游戏, 循序渐进地培养她的规则意识, 使她能够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3) 确定目标行为: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能够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较多地和小朋友交往, 并逐渐和同伴建立友好关系;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
三、实施过程
(一) 前期准备
(1) 选择教育材料。教育是幼儿园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的优势, 应当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提高幼儿对问题的认识, 于是我们在杂志上、教材上, 寻找相关内容的儿歌、故事、游戏等, 帮助幼儿认识自身的缺点和弱点。 (2) 争取家长配合。实施前, 教师通过家访和家长制订实施计划方案。 (3) 确定合作人选。本班两位带班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工作, 以求教育的统一。
(二) 实施过程
1. 与孩子建立感情。
在平时的活动中, 我们经常主动去和小茹交往。她每天来园时, 老师都会去抱抱她、亲亲她, 离园时也会摸摸她的头, 和她说再见。她有时说:“小朋友们都不和我玩。”老师就抱着她说:“老师和你一起玩好不好?”慢慢地, 小茹开始喜欢幼儿园了, 也愿意去听从老师的要求。
2. 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她的交往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与小茹的交往, 她与老师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当老师在盥洗室照顾其他小朋友时, 她也会跟在老师后面, 看着老师做事情。但小茹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仍然很少, 尤其是当孩子们在教室里自由活动时, 她显得特别孤单, 总独自在教室里转来转去。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便创设机会促进其他孩子与小茹交往。例如特地安排小茹和班上爱帮助人的欣欣小朋友做同桌, 让欣欣带着小茹一起玩。在欣欣的影响下, 小茹逐渐开始喜欢并学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后半学期时, 班上来了一个插班新生婷婷小朋友, 我们为了锻炼小茹, 有意识地让小茹去帮助婷婷。没想到平常显得害羞和孤僻的小茹, 在比自己小的婷婷面前却信心十足, 而且显得特别能干。我们抓住时机, 让老师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小茹帮助新来小朋友的行为, 在孩子们佩服的目光中, 小茹的自信心也在一点点地增强。
3. 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她的自信心。
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小茹虽然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小朋友, 但她也有一定的表现欲, 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例如她比较喜欢画画和跳舞, 老师们就经常去鼓励她。有一次在美术活动中, 她认认真真地画了好半天, 最后跑到我面前高高地举起自己的画大声说:“老师, 你看我画得好吗?”我低头一看, 忍不住笑了, 原来, 她画了满满一张纸的太阳。说实话, 对于中班的幼儿, 这样的绘画水平是属于比较差的。但是, 当我看到她那张天真的笑脸, 她是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啊!我蹲下来, 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会儿她的画, 高兴地说:“你画得真棒, 这是太阳一家吧, 你告诉我哪个是太阳爸爸和太阳妈妈, 哪个是太阳宝宝?”小茹的脸上立刻露出自豪的表情, 一一给我指点着, 用含糊不清但却是喜悦的话语说了好半天。
4. 改变评价标准, 保护她的积极性。
在一次幼儿园观摩教学中, 小茹所在的中班有两节观摩课。第一节是王老师上的综合艺术活动,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愉悦的心情。当时王老师示范了一个手腕花的舞蹈动作, 小茹站在王老师身边, 非常认真地学做, 而且做得很漂亮, 给在场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得到了王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第二节是向老师上的音乐欣赏, 主要是让孩子们识别三段身体音乐, 并用动作表现出唐老鸭的不同神态。其他小朋友根据音乐都基本能作出摇摇摆摆、蹦蹦跳跳、跑步的各种动作, 只有小茹, 她站在向老师身边, 跟着音乐节奏一如既往地继续做着手腕花的动作, 从头到尾只有这一个动作, 惹得后面的老师们哄堂大笑。
活动结束后, 我和老师们一起分析, 小茹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在上一个活动中做这个动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使她认为自己这个动作做得最漂亮, 所以她就又一次去做了。对于小茹来说, 她不是在故意捣乱, 她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努力在做, 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于是老师们并没有去批评她, 以保护她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 小茹逐渐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她不再到处乱跑了, 也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 喜欢观察, 对周围事物有探索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她也开始积极举手发言了, 虽然有时候会答错, 甚至答非所问, 但她已经有认真听讲的意识了。在幼儿园的活动中, 小茹也基本能与同伴进行协商和合作, 有了很多好朋友。她的父母也反映说, 小茹比以前快乐了, 也喜欢和他们说幼儿园的事情了。
(一) 结论
(1) 要让有情绪障碍的“笨孩子”与教师形成信赖关系, 这是指导该类幼儿的基础, 只有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具有实效。 (2) 实施前,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目标, 目标的设定要从易到难, 从幼儿容易做到的到不容易做到的, 循序渐进。 (3) 形成“笨孩子”情绪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于家庭的, 也有来自于幼儿园的, 所以, 家长和幼儿园应密切配合, 方法态度一致,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建议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与被保护, 他们更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对于像小茹这样所谓的“笨孩子”, 虽然在智力与行为上也许与同龄孩子有差距, 但她同样有丰富的情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 “了解儿童, 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 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了解他们的欢乐与忧愁, 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只有尊重孩子已有的经验, 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 在这个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教育行为才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郑雪.幼儿心理教育手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
笨孩子 篇2
中新网10月29日电 据新闻晚报报道,什么是大人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什么样的指责对孩子伤害大?最近,幼教心理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就是教师或家长们说他们“傻瓜、无用的东西”、“你简直是个废物。”、“你简直是坏透了。”之类的否定语。幼教专家指出,这些让孩子恐惧的词语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曹子芳介绍说,因为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还很脆弱,他们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
专家说,孩子生性好动,难免不犯错误,而在每一个错误中他们都会有所发现。轻易地否定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就像“呆、傻、笨、坏”等在孩子心目中都将是一项最为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中的“另类”。一些家长讲求“绝对威信”,让孩子始终生活在威压之下,心灵背上重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农村孩子为何变“笨”? 篇3
这里是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丹凤县王垣村。村委会的办公楼里,几间屋子铺上彩色软垫,墙上贴着卡通画纸,大大小小的玩具和绘本整齐摆放。30个月大的肖林希一遍遍从滑梯上俯面滑下,又扎进装满彩色塑料球的海洋池里,落下一阵笑声。整个房间色彩鲜亮,窗外则是村子里贫瘠的山土。
每到这天,从镇上骑自行车赶来的计生干部李波,都会跟孩子和家长一对一进行亲子活动引导。老师取出和孩子年龄相对应的玩具,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游戏。
王梦洁的游戏对象是一只小熊。李波逗着孩子:“宝宝看,小熊要和你做朋友呢,好不好啊?”同时和孩子的奶奶解释,这是要锻炼孩子点头摇头的动作。
屋子里干净、明亮、柔软。进入房间需要脱掉鞋子戴上鞋套,一岁以下的幼童需要戴纸尿裤,门框的棱角上粘着塑料泡沫以防磕碰。管理员每天都会打扫地面,定期还会给玩具清洗、消毒。这里免费向所有适龄孩子开放。
这只是一个干预样本。从2015年6月开始,名为“养育未来”的项目在陕西南部的商洛市、榆林市展开。两地共建起了六个“养育中心”。这是一项由国家卫计委和REAP(即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个单位所共建)共同推动的婴幼儿早期发展干预实验。
商洛市因商山洛水得名,文化渊源可上溯到先秦。如今其辖下的七个县(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市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一半都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仅6 223元。
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招牌林立的早教机构为家长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而在超过4 000万人口的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或因为隔代抚养,或因为家长知识匮乏,幼童无法接受有质量的早期养育。
0~3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也是中国城乡教育鸿沟的开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弥补这道鸿沟,须尽早开始。
幼儿早期发展有多重要?城乡差距有多严重?如何干预才是有效的?行动者在努力寻求答案,并积极实践,意在推动政策覆盖所有的中国儿童。
一同推动“养育未来”项目的国家卫计委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表示,商洛的样本证明:和城市一样促进农村地区婴幼儿早期发展,是可能的。
“三岁看老”
“养育未来”项目教程的主要编制者、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罗仁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手在空中比画出一条曲线。
“如果儿童发展的平均水平是固定的水平线,农村孩子刚出生直到六个月是差不多的;然后到上小学前,这些孩子在认知发展上逐渐偏离平均水平;上小学后,老师花很多工夫教他们,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努力,发展水平才能提升一些;到了初中很多孩子跟不上,近三分之一辍学,部分孩子上不了高中。”
这条曲线由REAP基于一系列研究得出。为了弄清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拉开差距的要害环节,REAP团队把农村孩子接受的中职教育、小学教育、营养问题逐一拆解,向前回溯,不断进行对照性实验。直到近两年,REAP才认定最关键的行动,是要撬动整条教育影响链上最早的一环,即儿童早期发展。
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REAP对陕西商洛、安康、汉中三市1 824名三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了贝利量表测试,其中30%的6~12个月的孩子贝利量表分数低于85分;这一比例在他们24~30个月大时上升到53%。其中,与认知能力相关项目得分低于70分的孩子,更是从开始时的7%上升到34%,这意味着把这个孩子放到城市中,认知水平会低于约95%的孩子。
罗仁福表示,贝利量表是目前量化测试婴幼儿发展水平最好的工具,它是一个相对分数,以中国儿童的平均发展水平为标准,标准分是100分。项目牵头人之一、斯坦福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罗斯高表示,当他们初中毕业,发展水平仍维持在85分以下,将很难考取高中。这是第一次在中国贫困县开展有关早期养育行为和儿童早期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岳爱表示,这一结果基本可以代表中国贫困农村的情况,REAP在河北、云南农村开展的研究结论类同。而与在城市地区已经开展的贝利测试结果相比,农村整体低于城市。
让研究者忧心的,是这条属于孩子的成长曲线向成人世界延伸时所面临的困境。
“很多人会问,以前我们不也是这么长大的吗?”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中心研究员张林秀说,“问题是将来的就业市场,和以前的就业市场是不一样的。能干农活的,不一定能在城市参与竞争。”
罗仁福表示,这个问题如今显得如此紧迫,是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几十年里,中国从农业社会一直发展到后工业社会,完成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农村地区培养的上一代人才只能充当农业社会的劳力和工业社会前期的流水线工人,无法成为此后的高级技工甚至创新人才。
张林秀认为,依靠来自农村的低价劳动力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的。
中国企业需要完成升级转型,支持未来更高的工资水平,而这一转型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不然,企业普遍遭遇招工困难,进而经营困难,造成社会生产力降低。罗斯高举例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工厂”是在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和墨西哥。此后20年内,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成倍增长。以韩国为例,工资从每小时80美分涨到每小时14美元。随着工资上涨,20世纪70年代在工厂里做服装的非熟练工,进入90年代后转型做计算机、服务业或者其他高技术工作。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是高中及以上学历,拥有英语和数学的技能。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保证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成功。而在墨西哥,只有40%的农村人口接受过高中教育,大量劳动者都是在初中阶段辍学。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后,1 000万墨西哥人失业,并且再也没有找到工作。现在,墨西哥经济不再增长,几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几年前,罗斯高等人在陕西省4S店所做的调查显示,90%修理汽车的职高毕业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他不禁想,“20年后,当中国的人均月薪涨到1万元时,这些低素质的劳动力前途在哪里?”
最低的干预成本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大量研究表明,干预儿童出生后的1 000天是有效的,也是成本最低的。
罗仁福表示,最近几十年,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进展很快,对大脑发育和功能结构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是脑细胞快速发展的阶段。研究表明,从出生到两岁,每秒钟有700个神经元细胞突触建立连接,如果不加以刺激,这方面的功能就得不到发展,而三岁后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训练越多,大脑信息传输速度越快,人也就越聪明。
大量科学成果证实,儿童出生后的1 000天,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间。在营养充足的基础上,来自外界的积极刺激至关重要。
遗传学研究表明,营养和养育可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在婴幼儿时期给婴幼儿提供均衡营养和科学培育,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包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儿童潜能的发挥。在婴幼儿阶段,人脑发育可塑性最为明显,对其影响的机会只有一次,且不可逆。
目前,大量农村家长这方面的知识仍是空白。根据REAP项目团队在陕西农村做的调查,1 442位18~30个月大的幼儿中,只有12.6%的家长在调查前一天给孩子进行过阅读。
在同属丹凤县的商镇黑沟河村,两岁半女童李梦悦的奶奶王春玲,以前也只把“吃饱、穿暖、不摔着”当作育儿宝典。在REAP团队推动早期养育的过程中,农村孩子的祖父母们常常表示不解,“我为什么要跟宝宝说话?为什么要跟他玩玩具?他还小,根本就不会说,等他会说了再跟他说。”
究其原因,是贫困农村缺乏有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环境和相关服务。根据2012年REAP团队对五省100个村的调查,仅有39%的村有幼儿园。这些村没有一个有适合0~3岁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98%的家庭没有给宝宝提供安全、卫生且有利于宝宝成长和发展的独立活动空间;没有人或机构给家长们讲科学养育方面的知识。农村家长缺乏可靠途径学习育儿知识,大部分人是从配方奶粉经销商或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知识。
另一个现象是农村隔代抚养比例高,家长缺乏科学养育知识,养育行为不科学。
调查结果显示,隔代抚养的婴幼儿比例从20%(6~12月龄)逐步增加到60%(24~30月龄);大多数隔代抚养的监护人采取传统方法养育宝宝,认为宝宝吃饱穿暖不生病就好,少数家长甚至还有错误的养育行为(如给宝宝绑手和脚);超过90%的家长表示自己虽然希望宝宝更聪明,却不知道怎么做。使用积极方式,如给宝宝读故事书、唱歌和一起玩玩具促进儿童成长的家长比例仅为12%、37%和39%。
有效干预起步
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根源已有共识,如何进行有效干预,成为各大社会组织及政府考虑的核心。基于对大脑发育的科学认识,营养和养育两部分成为各类组织干预的重点。但REAP的相关研究表明,营养的干预虽对减少婴幼儿营养不良有一定效果,仍不能扭转贫困农村婴幼儿智力发育不断恶化的趋势。这说明仅有营养干预还不够,儿童早期发展的干预重心逐渐向养育倾斜。
总体来看,干预儿童早期养育的模式包括入户指导、建立养育中心、成立家长互助组等。例如,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的“爱心家园”“流动幼儿园”等项目,利用村里的妇女主任、卫生员、乡村医生,发展一套亲子活动,去帮助孩子的养护人。此外,国际计划、救助儿童会、亿未来等社会组织都在尝试不同类型的儿童早期发展支持项目。
但干预是否有效,还需要结合量化的研究。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4月,REAP开展了第一期的随机对照实验,227位6~36个月的儿童被选出,69名经过培训的养育师——选自基层计生干部。每周一次入户,上门辅导农村幼儿,陪他们玩游戏、做美工、唱儿歌,与孩子一起完成专为婴幼儿设计的课程任务,记录他们是否能跳高、计数、单脚站立等成长指标。
2015年4月,这些儿童迎来了一场能力指标测验。从智力发育的情况看,干预组贝利测试平均得分基本保持不变,从96.5分变为97分,但对照组儿童从97分下降到80分。社会情感发展方面,干预能显著缓解贫困农村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比例快速恶化的趋势。
基于此,罗仁福指出,只要在婴幼儿发展的早期阶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理解力“达到平均分没问题”。
从2015年6月在陕西开始建立的六个“养育中心”, 便是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入户干预成本高,项目把各行政村中已撤并的小学校舍或是闲置的文化室、党员活动室,改装成能让全村家长带着0~3岁婴幼儿前来活动的幼儿早期发展中心。养育师对孩子的干预则从家里搬到集中化的村中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也正在筹划儿童早期养育方面的进一步研究。2015年9月开始,基金会在甘肃省华池县试验了一种结合家访项目以及营养干预的早期干预方式。项目对营养改善、家访及心理刺激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估。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主任刘蓓表示,试点的目标是为政府政策的完善提供一个证据。“政府在财政经费投入和具体执行方面,到底应该怎么投入和操作,我们可以提供一个示范的经验。”
政府兜底
根据REAP的设计,未来有效的干预模式也许会是多种模式的结合。入户模式适合于贫困山区、高原、沙漠等人口分散地区;养育中心则适合于人口集中的村镇。一旦大规模开展,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已非社会组织可以包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益界人士表示,公益组织在0~3岁的儿童早期养育方面能力有限,很少做单独的项目,只是在社区活动里稍带一点。尤其以公益组织的名义挨家挨户走访,失败率高,在散居严重的农村入户成本非常高。
罗仁福认为,儿童早期养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强,政府应担负起较大的责任。第一步,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最需要政府投入,政府兜底,免费服务。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所长史耀疆表示,儿童0~3岁这个时期,投入产出的回报最高。“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未来政府在IQ低于85的人身上的投入是正常人的14倍。在上学的时候如果不给他一些必需的教育,包括辅导,将来国家就有可能需要修监狱,雇佣警察,拿出比现在多几十倍的钱。”
REAP提供的数据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如挪威在最具投资回报的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1.4%;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占比仅为GDP的0.2%,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及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投入强度(GDP的0.5%)。
2013年度,中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突破2.4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3%,但仍没有任何专门的固定预算项目用于0~3岁婴幼儿的早期发展。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儿童发展整体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并未提及0~3岁的儿童早期养育阶段政府的具体责任。蔡建华表示,现有文件在儿童早期养育方面不明确、很粗糙,没有具体的措施。
商洛市卫计局副局长贺宏炜告诉记者,试点地区并未特别为此拨付预算,只是提供了人力、培训、交通补贴等行政支援。然而,如果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要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向更大范围,特别是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推展,稳定的预算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蔡建华的设想中,全国所有村庄、社区,一个小区几幢高楼就应该有这样一个中心。以每个中心建设花费6万元计算,政府大约每年需要增加0.1%的GDP投入,约600亿元。这样可以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孩子。人力成本怎么解决?蔡建华认为,一部分仍可由现职的计生干部或村干部抽调专任。除了培训经费,公共财政所负担的人事支出可基本不变。一部分可由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经过标准认可、有管理能力就可以参加。此外,服务模式成熟、公众观念认可后,自然会有民间资本和人力投入兴办。政府主要做的是启动和兜底工作。
目前,人社部已在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增列一项“婴幼儿发展养育指导员”的职业。蔡建华表示,行业标准将尽快达成共识,执业证书明年开考。卫计委先承担培训和建立标准的工作,成立协会,之后交给民间机构,可以大量委托社会机构来做。
蔡建华说,如果全国有5 000万0~3岁的儿童,以美国目前的从业者人数推算,中国至少需要800万人来做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工作。他认为,推动全国的政策,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包括干预模式的讨论、职业标准的建立、测评工具的具备。蔡建华表示,一些模式正在开始形成,现在还在探索阶段,一旦有了一个明确的规范,获得政府资金的支持,事情便做成了。但罗仁福认为,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获得政府的支持可能要五年甚至十年后才能实现”。
“我们如果将控制人口数量精力的几分之一用来提高人口质量,中国就有光明的未来。” 史耀疆说。
笨猎人 篇4
胖胖老师:今天给你们看一幅图片,名叫《笨猎人》。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叶叶:有两个猎人背着猎枪,应该是打猎归来吧!
苏苏:那只小鸟应该就是他们的猎物吧!
叶叶:打了只小鸟,手上一拿就行了,哪里用得着两个人用大木头抬回来!他们不怕累呀?
苏苏:当然累了,你看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
叶叶:哈哈,他们可真够笨的,真是名副其实的“笨猎人”呀!
说一说
胖胖老师:抬一根大木头,这两个猎人肯定累得不轻呀。
苏苏:上次我也搬过一个重东西,刚开始还好,到后来手都酸了,腿也软了,走路都摇摇晃晃了。
胖胖老师:我想这两个猎人肯定和你当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叶叶:是呀,你看这图片上,一个人咬紧牙关,紧闭双眼;一个伸着舌头,直喘粗气。两个人肯定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苏苏:两个人一路上可能也歇过好几次吧,这么重,一下子走来可不容易。
叶叶:他们怎么不动动脑筋想一想,这模样一路走来,肯定会有不少人笑话他们。
读一读
苏苏:我就来说一说他们累得精疲力竭的模样吧,因为我有过这样的体会。
这木头压在肩头上,似乎越来越重,把两个人的腰压得越来越弯了。老大咬紧牙关,手托着木头,尽力向上直了直身子。可是老二张大嘴直喘粗气,似乎再也没有力气直起腰来了,木头压得他两腿像灌了铅似的,难以往前挪动半步。
叶叶:这样子一路走来可不容易,两个人肯定还会喊着号子,加油鼓劲呢!
两人的脚步越来越慢,只觉得浑身发软,实在是使不出半点气力了。可是好不容易到手的猎物怎么舍得放下,两人干脆停下了脚步,调整一下姿势,以免木头滑落下来。稍稍休息之后,两人深吸一口气,大吼一声,“用力!加油!”他俩吆喝着,相互鼓着劲继续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
写一写
笨猎人
“嗨哟——嗨游——”远处响起了阵阵号子声。那会是谁呢?
身影越来越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对猎人兄弟。这对猎人在这村子里,可算是名人了。倒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他们两个总是闹笑话,村里人称他俩是一对“笨猎人”。不知今天他们又会闹出什么笑话来。
来了,来了。咦?他俩怎么走得这么慢?哈哈,大家快看呀!这对猎人,今天算是有了收获——一只小鸟。可是,他俩用一根大木头去“扛”!这根木头倒是够粗的,比他们俩的腰还要粗上一圈。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扛过来的。
不过,此时兄弟俩满面通红,大汗淋漓,明显有些体力不支了;木头把两个人压弯了腰,每往前一步都似乎使出了他们全部的力气。老大在后面,咬紧牙关,手托着木头,尽力向上直了直身子;可是老二张大嘴直喘粗气,似乎再也没有力气直起腰来了。
一位老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好心劝道:‘喂,你们两个干吗
不把木头丢了?那一只小鸟,用得着用木头扛吗?”
“那,那……可……可不行!”老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两个人一起扛,总……总要省力一点。”
针对孩子笨学习不好的解决方法 篇5
很多孩子有个误区,以为看懂了,也知道该怎么做题就完事了,可是却总是拿不了高分,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动笔计算。中小学数学考试其实并不会考多少难题,很多题是在基础题加上复杂的计算演变而来,所以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获胜呢?
这个误区还常常出现在学生的复习当中,有同学为图“效率”,复习时觉得做数学大题费时间,有时候就简单地写一下思路,感觉这道题会做就很快跳过去了,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
因此,做题是很重要的,即使很难算,也一定耐下心来算出正确答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甚至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知识点的联系,以及查漏补缺和强化训练。
别拿“笨”砸孩子的心 篇6
有一次,班主任上班会课——上过许多班会课,这一次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直到现在想起这节课,我的心里仍隐隐作痛。班主任在讲了纪律、卫生等情况后,谈到了学习,说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比另一个班退步了,有些愤愤不平的样子。突然,班主任话锋一转,批评起我来(我毫无准备,没有前兆)。班主任说:“比如,某某某的成绩就退步得很快,难怪化学老师说他很笨!”我的头嗡嗡作响,不知如何是好,老师后面讲了些什么我都不知道。“我很笨!很笨!化学老师说的。”我心里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话,愣在那里。那时,我家里本来就很穷,我常常穿哥哥穿过的衣服,有的同学笑我:“你的裤子像60岁的老头穿的。”说得我无言以对。我的自信心本来就所剩无几,被化学老师(通过班主任的嘴,实际上等于两个老师说的)再说一句“你很笨”的话,我真的伤心到了极点,感到无地自容。
本来我的语文、英语学得不错,各科总分也在班级五名以内,按理,在县城的第一中学(省重点中学)里有这样的成绩是不错的,上重点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高考的成绩是,我的分数只勉强达到专科的分数线。
现在想起来,自己不懂得调整心态、抗挫折能力不强是造成成绩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我“笨”,也是影响我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他说这样的话是不负责任的。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班主任忽视了;我是个自信心不足的人,班主任忽视了;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班主任忽视了;我的语文、英语成绩考过全班第一,班主任也忽视了。我的学习退步,班主任完全可以单独找我谈心,指出我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完全没有必要把化学老师的话全盘照搬过来“砸”在我心上。也许,我当时的确“很笨”,但这样的话通过班主任的嘴说出来,他就没想想学生的感受?学习过程本来就是由“笨”到“不笨”、由“不聪明”到“聪明”的过程。你是在发泄因班级成绩落后、受到领导批评的不公,还是要给学生判下“死刑”才痛快?我的班主任,你想过我的承受力吗?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看不到电视、学校没有设“心理咨询室”、报刊杂志少得可怜,我能去哪里“稀释”我无言的痛苦?你知道吗,你的这一句话,让我度过了多少“暗无天日”的日子!你的心罚简直比打我一巴掌还厉害!
后来我知道,爱因斯坦在读小学时也曾被老师说成是一个“白痴”“笨蛋”“无可救药”,至此,我沉重的心才有所缓解。原来,那样伟大的人也有被教师评价错了的时候。
朋友告诉我:如今,你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有一个声音你永远要记住:多激励学生,千万别拿“笨”砸学生的心!
(作者单位:福建永定县城关中学)
笨孩子 篇7
我有个问题老公,至少在教育孩子上很有问题。他总是爱说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多少,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你看你,让我怎么说,说我丫头考倒数?你也给我考个前几名!他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在看电视,也不问作业做完了没有,也不管看了多长时间,只会冲孩子喊:就知道看电视,你都学会了?去看会儿书!孩子没办法,只能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八岁的女儿也确实有点笨,成绩一直不太好。以前由于工作原因,我不能照顾她,现在工作单位离家近了,想多关心她,却不知该从哪里入手了。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最近老师跟我反映她总是撒谎,可能是自尊心强,也可能是怕我吓唬她,考试的卷子从来不让我看,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她就说我不在家。我为这件事儿很头疼,也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老师指点迷津。
莉莉的妈妈
莉莉的妈妈你好:
对于“问题老公”,想提醒你的是:
1.别把老公称为“问题老公”,当你觉得他有问题的时候,他就真的有问题了。我们需要分清他是他,问题是问题。
2.他爱孩子的方式可能很不让你接受,因为他总是在用别人的孩子比较自己的孩子,你认为这样不对,或者不好。那么把你的看法说出来,并拿出事实的证据告诉他这样的教育是不合适的。对于教育孩子,夫妻双方的意见要协商一致,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先不要指责,交流试试看,看看你的理由和见解能不能说服他,也许通过各抒己见,你们能得到更合适自己家庭的方法。
3.借助外力来改造丈夫是不容易实现的,所以在你发现家里的教育模式有改进余地的时候,需要的是你多学习、多成长,并且多做一些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你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就是给丈夫做示范,对他的促进作用,比指责他要强很多。
4.如果丈夫只是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让你有所困惑,那么试着去发现他其他好的方面,从这些方面认可他、鼓励他。如果他的所有方面你都觉得有问题,那么需要解决问题的就是你了,请你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对于“笨孩子”,希望你注意的是:
1.从来信中,我看到了好几个层面的问题,但是首先是你和女儿的亲子关系问题需要改善,这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也是所有问题最终是否能解决的症结所在。亲子关系的核心,应该是为孩子、为家庭营造一个爱和安全的环境。实现这样的亲子关系,需要时间、精力、更需要的是你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关注,也就是你的孩子即使有学习成绩差的时候,你依然好好爱她,而不是从人格、能力上去指责和排斥她。
2.不要给孩子贴上任何负面的标签,比如她是一个笨孩子、是一个撒谎的孩子、是一个难以管教的孩子等等。心理学界有句话——当你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这个孩子为了获得你的认同,她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努力,以满足您的心愿。
3.我们坚信孩子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是个优秀的学生,否则她不会不愿让你签字。她这样做的唯一解释,是她不想让你失望,但事实是成绩确实不理想,她恐惧你可能的暴跳如雷或者批评指责的反应。这也提示了你,要让自己的孩子不说谎话,至少要有一个能接受真相的空间,这需要你从内心接纳孩子,不管她成绩如何。毕竟,成绩是成绩,孩子是孩子。
4.当一个母亲说她不知道和女儿如何相处,不知如何入手来教育孩子的时候,内心一定是非常的焦虑并充满渴望。那么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该从哪儿入手呢?建议你就从发现孩子的优点开始,给自己一个任务,现在拿笔写出孩子的五个优点,缓解—下自己的焦虑情绪,对孩子多一些肯定和表扬,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给她情感上的支持。如果你能逐渐营造出包容、安全的家庭氛围,孩子一定能接收到其中爱的信息,并向着你希望的方向努力。
(张之淮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工作委员会全国家庭教育巡讲团高级讲师)
责编:王敬川
【笨孩子】推荐阅读:
怎样尊重孩子了解孩子06-18
孩子的暑假让孩子做主09-24
教育孩子不如读懂孩子09-24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08-13
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09-10
穷孩子VS富孩子智慧故事06-26
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10-12
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07-24
孩子,你的努力,讲给孩子的话09-02
孩子满月讲话与孩子百日宴主持词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