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2024-06-29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精选12篇)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1

随着化学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及调研能力均较强且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化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1]。应用化学,作为一门介于化学和化工之间的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专业建设的宗旨在于增强化学的应用背景,培养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2]。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不但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而且有效的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4]。从培养学生质量的角度出发,我院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与重视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自2010年以来,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获批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等,进而表明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水平在同类高校中得到高度认可。在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2010年“久语杯”首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2012年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杯”化学化工实验竞赛,2014年第三届“金桥盐化杯”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均获一等奖,另外在2014年第八届,2015年第九届及2016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均获全国二等奖。通过组织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化学实验竞赛,了解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实验教学的改革,较全面的促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 竞赛促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

化学化工实验竞赛旨在提高化学专业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竞赛使拥有化学专业的高校之间在实验教学等经验方面进行比较、学习和交流,深入推动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4]。我院通过化学化工竞赛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例如将竞赛中经常涉及到的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的基本操作、物质量的分析与测定中定量分析等归入基础化学实验I,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部分归入基础化学实验II,另外将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列为基础化学实验III。通过研究竞赛内容,所有实验教学知识点明确分配到基础化学实验课中,构建完整的实验教学知识体系,使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所设计到的基本知识、实验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学习阶段,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得到不间断培养。此外,通过化学化工实验竞赛,许多创新性的实验得到发现,将这些实验选择性的转化到实验教学中,使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2 竞赛促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化学实验竞赛即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综合检验,也是对参赛学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5]。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实验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考试模式”,较全面检验江苏省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推动化学实验教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促进高层次化学人才的培养。而在竞赛后的点评中,参赛学校会发现学生在竞赛中存在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赛后推动各自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在最初的实验教学体系中,重视无机,有机,分析及物化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虽然重视了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但忽视了基础实验教学中应有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在竞赛中系统实验技能的展示。

为此,我院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首先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将实验项目细化成相对较完整且相互关联的知识单元,其中包含的仪器使用及实验操作录制成录像,利用网络课程平台提前共享给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知识,在网络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教师在实验课堂上设置问题,对课堂时间进行分配和优化,请学生对必须掌握且操作规范的实验基本技能先进行试操作,采用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点评,教师再进行规范操作,将积极参与点评的学生情况进入学生实验考核中平时成绩部分,这样在实验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场景,实现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化和实验成绩个体化,促进学生学习基础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其次,将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参与到基础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了解实验的全过程的同时,也进一步领会实验的精华[6]。另外,在基础化学实验基础之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例如,在设计性实验中,结合科技前沿及教师科研课题,为学生设计一些原创性实验,另外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为学生开展科研项目提供测试分析平台,指导鼓励学生将测试数据发表,这样教师的角色从传统信息提供者转变为研究学习过程中合作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在精细化工合成实验中,有意识的引入当前社会需求的新产品或从工业生产线中截取一段产品生产工艺,让学生体现从产品到质量分析检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为了让较为优秀的学生在群体中凸显出来,从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空间等方面加大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开放程度,使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 竞赛促进教师对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积极参与

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在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中起到重要作用[7]。学校职能部门、学生及教师积极性是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期,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充分提高了实验课的地位和教学水平。围绕化学化工竞赛内容,采用老、中、青教师相结合,注重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研究成果,形成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长期保证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在每届的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将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吸引到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科研成果中,开展科技创新制度,营造科技创新范围,形成以竞赛训练为主的创新训练项目,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优秀素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师层面上分析,化学化工实验竞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同时,教师的课改能力得到增强。

4 竞赛促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

化学化工竞赛作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促进了实验仪器的更新改进,提高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档次。通过学生参加化学化工竞赛,找出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必需仪器设备不足或落后等特点,加大经费投入,购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所需要到先进的制备及分析测试仪器,在基础实验中引入大型仪器,丰富化学研究和分析手段。这样,通过让学生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仪器,实验手段增添新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随之增加。学生在参加竞赛时,对于竞赛中使用的实验仪器不再陌生,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到明显提高。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实验仪器,化学化工竞赛使仪器设备购置前的技术性论证得到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做到有计划,有规模。

5 促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的表现是自身技术与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通过竞赛,可以激励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持学习化学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的参与性、挑战性、竞争性得到提升,成就感和荣誉感得到更好的体现。学生通过竞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了解化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及研究发展前景,增强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脑处理数据能力,甚至包括现场绘制工艺流程图等能力在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强化和锻炼。目前我院应用化学专业8个班,在选拔省级及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之前,学院采用“一月一赛”方式,选拔优秀学生,同时化学化工实验竞赛选拔过程中成绩进行量化,转化为学分,在学生学业成绩中得到体现。几年来,竞赛模式得到学生高度认可,每逢比赛,学生积极性高,报名踊跃,越来越多的同学以能够被我们选中参加比赛为荣。同时,通过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的实践和锻炼,使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或进入高层次院校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突出的创新能力。

6 结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我院通过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促进整合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积极参与性,加快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增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关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为应用型高级专门化学化工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韦寿莲,汪洪武,许秀丽,等.以化学竞赛为契机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J].肇庆学院学报,2011,32(5):49-54.

[2]唐冬雁李文旭强亮生.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39-41.

[3]潘激扬,张小华,张谦,等.化学实验竞赛与大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的培养[J].大学化学,2013(9):114-115.

[4]王秋长,吴世华,赵鸿喜.开展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02,17(1):51-53.

[5]蔡毅飞,薛来,周娟.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39-141.

[6]贺志丽,郭思奇,佟艳斌,等.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08-309.

[7]杨政水,邹序安,田银萍,等.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影响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7):46-48.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2

高中物理新大纲中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灵活地运用知识并促成知识迁移;它也经生动的形象作用于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笔者曾有幸作为本市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职教类专业课的评委之一,在评定优秀课时,把是否采用电教手段作为一项评定内容之一,这无可厚非,也是值得提倡的。要推进素质教育,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电教媒体的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但电教手段并不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何况对各学科应区别对待,对于物理学科,笔者认为,更应强调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索性实验教学,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而多媒体课件对本学科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因为它毕竟是制作的课件,而课件容易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假”的想法,只是有时用实验无法或很难看清楚的物理现象,利用课件的方式,通过放慢其变化过程,利用屏幕重现其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看清楚其间的变化,起到补充和强化物理实验的效果。所以两者之间各有优缺点:

1、多媒体课件课堂容量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真正体现物理现象的真实性,即课件的结论不能使人信服;而物理实验,现象直观、结论真实,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但课堂演示实验花时较多。

2、多媒体课件制作所花费时间较长。从这一点来看,不可能每节课都使用课件,大多数可以说在开设公开课、优质课或竞赛课时才使用。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每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落后地区都具备这种设备。相对来说,实验教学在农村中学还是唱主角。

3、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死板的、教条式的教学,它应根据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来组织教学,随时调整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做到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要达到这些,用课件教学较难满足,原因是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中所设置的问题也仅仅是教师的“一面之词”,而实际情况往往与教师的“假设”相差甚多,特别是用课件完成的实验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实验,这样一般不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更不必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得到培养。但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完全可以弥补课件的缺陷,学生在实验中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往往能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新”、“奇”之中,学生从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4、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动手能力强,反映教师的基本素质;而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反映教师掌握先进教育设备的本领。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奥秘,所以必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各种手段重视物理现象,其目的是找到物理变化的内在规律,这就需要解剖麻雀,把物理变化中某一瞬间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加以观察,认清它的特点,使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既有整体变化的过程,又有整体变化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具体状态,以利较确切地把握整个物理过程,而这可通过课件来实现,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3

摘要:在当前医学实验教学体系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方式极大补充了传统医学实验教学的不足,本文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讨论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虚拟仿真;医学教学;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G642 ;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01-02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于 2001 年 6 月通过并发布的《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指出:“医学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不仅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还包括技能目标。”医学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医学生医学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目前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教学体系落后、教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共享、成本消耗较大、教学服务难以标准化、效率低等不足的特点[1]。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是基于虚拟现实基础之上的 21 世纪新型教学方式, 医学仪器虚拟实验室通过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医学仪器设备性能相结合,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及实验结果,从而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2]。

一、验对象及工具

1.实验对象:随机选我校护理专业6个班300名同学,A组3个班150同学为对照组,B组3个班150名同学为实验组。

2.实验工具: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评估》教材第三版,心脏体格课件及录像, XF-BT型心肺检查模拟人及配套虚拟软件。

二、验方法

A组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采用课堂多媒体课件讲授后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教师再示范,学生练习后进行考核;B组学生采用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即教师采用课堂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采用XF-BT型心肺检查模拟人及配套虚拟软件练习后考核。从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熟练度、建立临床思维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和考核结果六个方面展开调查。

1.教学资源共享程度

通过上表调查,对照组有50%同学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31%同学认为可轻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实验组100%同学认为可在不同程度上实验教学资源共享。

2.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程度

通过上表调查,对照组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10分钟的人数占57.3%,能够坚持主动学习10-20分钟的人数占28.7%,即大部分学生在20分钟后进入被动式教育;实验组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30分钟以上人数占87.3%,其中38.7%同学能够主动学习60-70分钟。

3.操作技能掌握熟练度

通过上表调查,对照组对操作技能不掌握的还有26%,57.3%的同学能够进行一般性操作,能够熟练完成检查的人仅占3.3%;实验组操作技能不掌握的仅有2%,61.3%同学虽然手法上还有欠缺,但基本上能够顺利完成整个心脏体格检查。

4.能否建立临床思维满意度

通过上表调查,对照组57.3%同学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培养临床思维模式;而实验组87%同学认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模式。

5.教学方法满意度

通过上表调查,对照组79%对教学方法感到满意;而实验组98%对教学方法感到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

6.考核结果

通过考核结果分析,对照组26%同学在60分以下,57%同学在60-70份范围;实验组2%同学在60分以下,39%同学在81-90分范围。

三、结论

1.能够实现大范围教学资源共享。

《全国医学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手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学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可见,大范围教学资源共享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学院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已经势不可挡,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刚好可以实現大范围教学资源共享,对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学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均能够起到重大作用。

2.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教学是“教”与“学”相辅相成,只有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均不能称为成功教学,而虚拟实验教学通过其趣味性、互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通过不断参与和教师的互动实现了教学目的。

3.够有效操作技能掌握熟练度。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既有虚拟实验的“虚”,也有仿真实验的 “实”,做到虚实结合。学生既可以通过电脑程序模拟的病房、病人,按照医院流程给患者进行模拟练习,进行技能操作,又可以通过仿真病房在模型中进行加强训练,极大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4.极大加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模拟了患者从入院到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感受到患者看病的整个流程,这对医学生建立整体临床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能够提升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

与传统教学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相比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法更具趣味性、互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虚实结合。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虚实结合,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操作直接由计算机代替学生直接完成,学生没有直接动手的经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将计算机虚拟实验的“虚”和仿真病房、现实病房中的“实”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2.结合专业特点,切忌满目跟风。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专业、科目特点,什么科目、什么实验内容适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要做到胸有成竹,实验内容需要精挑细琢切,切忌不顾专业和实际实验水平,盲目跟风。

3.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构建虚拟实验室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配备,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确定一套完善的虚拟实验室实施方案将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钟照华,医学教育认证与教学改革[J] 全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报告会2015,7,23。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4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我校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结合物理仿真实验的特点分析其在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当前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实验的预习效果不理想

学生上实验课前都要预习实验内容并写预习报告, 但由于学生面对的是条条框框的物理公式、枯燥的文字描述和毫无立体感的平面图, 对即将进行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实验仪器都无法很好地理解和领会, 更不要说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改进实验的其他方式方法。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盲目抄袭实验教科书或者抄袭已经完成的预习报告, 无法达到预习的效果。另外, 由于课时的限制上课时老师也无法通过提问逐一检查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实验预习越来越不重视, 形成一种应付了事的学习态度。

2.教学的方式单一, 教学的手段过时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 基本上都是实验课堂上实验教师简单地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 接着演示实验操作,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实验。这种言传身教的实验教学方式, 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实验也变得比较枯燥无味, 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更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验资源有限, 设备不足

近些年来, 随着我校的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大和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愈来愈受到重视, 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实验教学仪器的频繁使用, 损耗严重, 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更新完全跟不上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是实验仪器的数量和实验场地等教学资源的不足, 导致学生不得不多人一组进行实验, 而且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让每个同学都亲自操作一遍实验,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另外, 一些近现代的物理实验仪器价格很昂贵, 因此开设的物理实验项目不得不有所保留,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学生不能完整地、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物理仿真实验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所谓物理仿真实验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与真实实验环境一样的虚拟实验环境, 让实验者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类物理实验操作的一种当代实验教学形式。虽然整个实验过程是由计算机程序软件运行完成的, 但是更加方便学生在了解物理实验过程的同时, 有效地分析实验的结果。

2.特点

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模拟了实验仪器和实验的整体环境。具有熟悉仪器、仪器使用说明和操作实验仪器等功能, 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对实验从局部到整体建立起直观的认识。 (2) 提供了具有高度真实感的界面, 实现了仪器的模块化。学生可对实验仪器进行选择、组合、拆卸和调整, 对同一个实验操作可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完成。实现了物理仿真实验的可设计性和虚拟仪器的可操作性,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能力。 (3) 具有误差模拟功能。对同一个实验可以调整实验条件和待测样品参数等, 从而得出不同实验结果, 同时还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评判实验质量的优劣。 (4) 模拟了实验教学过程。物理仿真实验以实验教学思想作为指导, 通过解剖教学过程对实验进行模拟, 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进行实验操作, 克服在实际实验中出现的盲目操作和实验“走过场”的现象, 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5) 拓展了与实验项目相关的理论内容、历史背景和意义、现代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物理仿真实验在我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根据当前我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合物理仿真实验的特点, 我校可建立物理仿真实验室,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建立物理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把物理仿真实验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

1.改善预习状况, 增加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物理仿真实验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结构及操作、实验内容及步骤均有详细的讲解, 并针对每一版块设置了题目。课前要求学生必须进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物理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对实验进行预习, 在学生阅读和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内容后, 通过回答提出的问题来检验其对实验原理和内容的理解情况, 如果学生回答有错误, 系统将给出提示, 直到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 最后根据学生操作的步骤和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习的要求, 对于达不到要求的给出提示, 直达达到要求为止。物理仿真实验相对于实验课本提供了直观、丰富的学习环境, 声音配合图像, 简单有序的实验内容帮助学生从多方面进行学习, 这样必然会增大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 经过物理仿真实验的预习, 让实验操作更加轻松, 把实验老师从传统实验教学的冗长讲解中解放出来, 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时间,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改善了实验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状况

在以往的传统实验教学中, 每节实验课通常只有2个课时或者3 个课时,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要求学生完成实验且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难度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 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操作, 而且课后学生也无法对实验操作进行复习。应用物理仿真实验, 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对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长期受课时、实验场地的限制和干扰, 使实验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3.减少实验室对硬件资源的需求

在实物实验中, 一个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实验仪器损坏, 严重的还会发生危险, 无形中增加了实验仪器的维护费用。但是, 物理仿真实验的虚拟性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即便学生操作失误, 也不会造成任何仪器损坏, 更不会发生实验危险, 即使多次反复使用, 也不会出现仪器的损耗问题。另外, 由于实验教学仪器昂贵、教育经费紧张, 使得一些实验项目无法开设, 对于一些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 可以通过物理仿真实验进行讲解和实验演示,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实验室硬件资源的不足。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

在实物实验时由于时间及安全问题, 对于一些复杂的、危险性高的实验不允许学生自行改变实验参数。而物理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自主设置实验参量、反复调整实验仪器后,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

5.促进教学改革

利用物理仿真实验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采用物理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相结合的二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进入物理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对实验进行预习, 而且必须达到系统的预习要求;第二阶段学生课堂内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际实验操作。经过物理仿真实验的全面预习后, 让实际实验操作更加轻松快捷, 把实验教师从传统实验教学的冗长讲解中解放出来, 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时间,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返还到学生的手里,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四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因为物理仿真实验的引入应用,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积极主动性, 给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增添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物理仿真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所以物理仿真实验替代不了实际实验, 它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将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结合物理仿真实验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阐述了物理仿真实验在我校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晓蒲、霍剑青、杨旭等.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和教学实践[J].物理实验, 2001 (1) :28~29

[2]张敏、何龙庆、张波.仿真实验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 (3) :104~108

ERP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篇5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ERP原理与应用实验

(英文):Experiment of ERP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0.5学分 课程总学时:15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课 实验项目数:6 实验项目类别和数量:1个验证性实验、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 前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物流管理、ERP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ERP原理与应用课程配套实验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ERP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以及利用ERP处理解决企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要求学生综合利用ERP原理结合企业应用实例,在具体的ERP软件上模拟企业实施ERP的全部流程。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加深对ERP原理理解,基本掌握ERP软件运行的业务流程,初步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ERP系统软件功能的要求,基本懂得如何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设计ERP软件的实施流程并在ERP软件上具体实现,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的应用维护提供初步的实践锻炼。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实验一:基础数据设计(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ERP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基本操作,掌握ERP软件中公共基础资料设置,理解物料资料中各参数的具体含义,掌握ERP软件期初数据录入。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ERP系统的公共基础资料设置和期初数据录入

实验二:生产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基础资料主要内容和作用,掌握其设置操作,了解工艺路线作用,掌握其设置操作,了解BOM表的含义和作用,掌握BOM单录入、查询、修改和维护等功能操作,了解工厂日历的作用,掌握其设置操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生产数据操作与管理

实验三:采购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主生产计划(MPS)的内容和功能,了解产品预测的含义和作用,了解主生产计划计算方案各参数的含义及计算原理,掌握产品预测单、采购订单的录入、审核、查询等功能操作,掌握MPS计算、维护、查询等功能操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实验四:库存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物料计划的对象、作用和优缺点,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原理,理解物料需求计划计划方案各参数的具体含义,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维护、查询操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实验五:销售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粗能力计划的对象、作用和优缺点,生成系统粗能力清单,了解粗能力计划的计算过程,掌握粗能力清单的查询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粗能力计划编制

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六:某企业ERP系统业务流程与控制体系设计(5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设计,要求学生将《ERP原理与应用》的所有知识串联起来,通过对某一具体企业的ERP系统业务流程及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ERP原理的认识及理解,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针对某一具体企业设计ERP系统业务流程及控制体系

(三)作业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成绩评定:出勤考核(10%)+上机操作(40%)+实验报告(5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程控,革扬编著,《MRP II ERP原理与应用(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周玉清,刘伯莹等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Thomas A.Curren, Andrew Ladd:SAP R/3商业蓝图——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第二版 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2003 4.汪清明主编,《EPR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相关网站资料 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用友公司: SAP AG:

试析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应用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应用

【分类号】G633.55

引言

现阶段,我国中学地理实验逐渐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心,实验教学能够解决很多传统地理教学中信息单项传递、教师与学生交流少、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是地理教学更加人性化,迎合了素质教育要求,也丰富了地理教学课堂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地理实验教学遵循原则

1.科学性的操作

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所有的地理知识和现象都拥有自己的自然规律,实验不过是将这些现象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实验必须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从实际出发,大部分的高中地理实验都应该简单化,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要彻底摆脱为了实验而实验的做法。

2.开放性的选择

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仅仅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师,到户外去观察,做到室内实验与室外实验相结合,同时还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理实验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做到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

3.启发性的创新

启发性创新对于地理实验很重要,通过这样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建立创新意识和思想。

二、地理实验的作用

要明确地理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进行地理实验的作用,要讲地理实验作为一项课题深度研究,所有的地理实验目标设计以及内容,都要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吻合,同时做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在进行地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观察实验、整理实验、得出结论的流程进行实验,学生要经历从实验现象到变化这样一个全方位的过程,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进而主动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中。地理实验就是将抽象地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整个课堂也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2.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能力

地理实验通过对各种数据、现象、信息的分析对比,最终才可以确定结果,这样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实验会通过想象、假设实验结果等环节,获得实验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动手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最后,学生通过各种地理实验,需要与其他学生进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3.促进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

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彼此交流,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可能是保守的,也可能是大胆的,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判断,从而顺利将实验开展下去。实验过程中,一般会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或者是地理分析法等等,对地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研究,从而确定实验的最后结果。这些都是新时期实践型人才的所需要的技能。

三、地理实验的模式

目前,地理实验大致分几种,即野外地理考察、室内地理实验和虚拟地理实验等。

1.野外地理实验

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来自于大自然,而地理实验当然也不能与生活与自然想脱离,教师是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某一个地区,以这个地区的环境作为实验的对象,组织学生对地区相关要素进行相关的调查,将搜集的数据和素材,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由教师和学生一同总结实验结果。

比如:“喀斯特地型”的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这种地理环境的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为单位,对所有的数据基尼想你个归纳和总结,并对课本的相关理论进行实验模拟。首先确定实验目标——让学生了解实际自然中的向斜、背斜以及褶皱等地质构造。然后,小组之间一同分析地貌地形的成因。运用罗盘对野外山体的倾向、走向以及倾角进行测量,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相关理论融入到野外实验中,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对地质剖面,组成掩饰的地貌类型以及目前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解,最后,教师和学生一同交流对保护上帝环境的话题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封闭式课堂模式,将生活时间与课堂实验相结合,学生的思维得到揭发,学习兴趣也会更高。

2.室内地理实验

进行室内地理实验的时候,会需要很多专业的实验仪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将这些设备准备齐全。包括挂图、模型以及标本、教学软件等等,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资料和典型案例对实验过程中的主要物质、能量流之間的转化,获得相关的地理知识,比如:季风的形成实验。实验器材:卫生香两根、一只1000瓦的电炉、一面盆冰块实验过程:关闭门窗,点燃两根卫生香,使卫生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下在卫生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1000瓦的电炉、一面盆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实验结论:在这个实验中,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卫生香的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说明高低气压的“季节”转换,产生了季风。

3.虚拟地理实验

把现实环境输人计算机里来实现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得出结论的实验方法虚拟地理实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简单虚拟地理实验、混合虚拟地理实验和完全虚拟地理实验等几种类型或发展阶段这种实验模式不同于室内和野外地理实验,这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的流动来实现,属于虚拟的实验方法如:用计算机模拟水循环;用计算机模拟洋流。

结束语

地理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优势,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0)

[2]孔国庆.借助地理实验促进有效学习[J].地理教育.2011(04)

微型实验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7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办法与技术。

把微型实验应用在演示实验中,就是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原来教师做、学生看的演示实验,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主导思想得以实施。在高一的《碱金属》、《卤素》、《元素周期律》、《硫酸》,高二的《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烃》、《烃的衍生物》等章节的演示实验中运用微型实验,尤其对一些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时,为了比较镁、铝与非氧化性酸(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常规演示实验把两种金属分别加在稀盐酸中,然后观察、比较其反应的剧烈程度。这样前排的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很模糊,后排的学生更看不清楚。如果用微型实验,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以小试管或学生自制小试管来代替常规试管,教师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稀盐酸和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物的小镁片、小铝片,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学生会对实验现象观察清楚,印象深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和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把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学生在“做中学”的目的。

同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 仪器简单。

微型实验利用小试管、点滴板、多用滴管、井穴板等微型化的仪器或学生自制仪器,微型仪器来源广泛,可以做到人手一套。在教学中,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就能实现人人动手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既能训练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创新思维。由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具有小巧便携、不易破碎、液体试剂在多用滴管中不易流出等优点,这就为改革化学演示实验提供了方便与可能。

2. 试剂用量少。

实践表明,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省90%,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同样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并且反应速率快、现象明显。所以,演示实验微型化能节省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把微型实验应用在演示实验中,要重复使用或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含“三废”),如用KMnO4制取O2所得到的剩余物质中主要含有MnO2、K2MnO4和未反应掉的KMnO4,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均可用来加入浓盐酸制取氯气;浓硫酸稀释后,不要直接倒掉,而可以用到后面的浓、稀硫酸的性质比较实验中去。对于不能重复使用的应要求学生集中倒在指定的废物桶中,处理后再排放。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新课改教学的重点,我们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引进微型实验,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激发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微型化学实验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它忽视基本操作的规范性,较少考虑实验中有关的安全因素等。因此,微型实验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演示实验都可用之代替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演示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演示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常规化演示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指出在演示教学中使用微型实验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微型实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宁怀等.第四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1998.

[2]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3]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编辑部.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 (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分册) [M].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 1999.

[4]宋心琦.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化学教育, 2001, (3) :37.

[5]姚焕英.在实验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微型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0, (6) :28-29.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临床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临床检验工作人员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1], 因而实验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只是单纯性的验证性实验, 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后,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照着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 对所学内容缺乏认真的理解和思考, 这种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及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非常不利[2]。为此, 遵义医学院检验系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增加了设计性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二、实施方案及步骤

1. 分组。

学生可按学号顺序或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小组, 以组为一个科研实验团队, 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 推举组长一名, 各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协作, 带领团队查阅资料, 共同讨论, 选择合适的题目, 设计实验方案,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施方案的全过程。实验完成后撰写论文式实验报告, 每人写一份, 作为设计性实验的个人实验成绩。

2. 选题。

结合所学知识,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进行设计性实验课题的选题。其选题必须是与免疫相关的内容, 且需考虑实验室条件, 尽量选择本实验室能开展的实验项目进行设计。老师给予一些选题思路及范围提示供学生参考, 原则上在实验室现有实验项目的范围内选题。也可以做检验科临床免疫室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每组初步选好题目后先交给指导老师审阅, 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所选题目是否具有可行性, 对一些无法实施或有难度的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再进行调整。选题确定后, 每位学生应自行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开题报告。

3. 开题报告撰写。

实验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经实验指导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审阅和筛选, 对设计不合适和不完善的课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查阅文献完善设计, 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撰写开题报告, 经教研室教师论证后进行实施。要求每个实验小组认真填写由教研室给定统一模板的临床免疫学设计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书, 其内容涉及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 引用的参考文献, 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实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 通过本次实验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结果以及整个实验的工作计划。开题报告完成后,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以PPT形式汇报开题报告内容, 由教师现场提问, 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修改后的开题报告交给指导教师, 教师根据临床免疫学设计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评分标准给每位学生打分。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格式规范化;选题目的、依据及意义论据充分、清晰、文献上标正确;参考文献规范及新颖性;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准确性、条理清楚;预期结果阐明清晰、条理清楚;设计性实验论文工作计划 (写出具具体时间和完成事项) ;第一作者或答辩表达能力。开题报告的成绩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

4. 实验实施。

按照论证后的实验课题实施方案,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检验科收集实验标本, 收集好的标本放置指定的冰箱保存, 同时完成试剂订购, 待标本收集完成后, 再进行试验, 在测定前先做预试验, 预试验成功后再进正式试验, 并做好实验记录。如果学生选择的是一些回顾性总结分析, 这就需要学生到附院检验科LIS数据库查询相关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和数据查询完成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统计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 汇总资料, 查阅相关文献, 撰写论文。

5. 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研室提供2篇论文范例, 学生按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每人写一份, 锻炼每个同学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同学之间的论文不能互相抄袭, 如发现有抄袭现象, 均按0分处理。完成初稿后由每个小组进行汇总, 推荐一篇给指导教师评阅, 提出框架式修改意见, 最后老师再进行个人的论文修改。

6. 成绩评定。

论文修改完成后, 每位学生以PPT形式汇报, 进行论文答辩。答辩组由教研室3~6名教师组成, 教师根据临床免疫学设计性实验论文答辩评分标准现场给出成绩, 并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 论文评分内容由论文格式规范性、设计合理性、撰写条理清晰性、概念准确性、图表规范性、参考文献规范及新颖性、表达及回答问题能力方面组成。取多名教师给分的平均分为该学生论文的最后得分。修改后的论文交教研室统一存档。

三、讨论

开展设计性实验,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实施过程中, 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 查阅资料, 一同完成实验方案, 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 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团结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发现许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 由于实验经费的问题, 导致选题范围有限;其次, 实验学时有限, 学生用于实验的时间偏少, 影响了实验的效果。

总之, 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 使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内容得到优化, 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学会了撰写论文, 书写能力得到了提高, 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还应具有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技能和娴熟的协调能力[4]。因此, 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 符合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术俊, 钱中清, 马华.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 12 (11) :1097-1098.

[2]邓红梅, 周天, 王春, 等.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10 (4) :148-151.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9

一、当前会计手工实验教学存在的缺点

在当前的会计教学中, 会计手工实验教学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模拟财会部门实际工作岗位, 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即是一个会计机构, 在该机构里设出纳岗、往来岗、收入岗、成本费用岗、总账报表岗等会计岗位, 分别由学生承担相应的岗位责任。其次按照实验教材里提供的会计业务和原始凭证, 在教师的指导下, 各负其责, 集体协作, 完成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程序。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理论教学的深入和拓展, 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效果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这种会计手工实验教学方法也有着其明显的缺点。

首先, 当前的手工实验教学方法是希望通过学生编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程序的完成实现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 但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相对枯燥, 程序化工作较多使得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在先期兴趣较高但后期兴趣降低, 对其承担的工作敷衍了事的现象出现。这样就使得手工实验的教学意义大打折扣, 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其次, 当前的手工实验教学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业务通常是用文字表述, 学生在阅读纸质资料时不能站在会计从业人员的角度关注企业经济业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对于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的认识产生偏差, 认为会计就是处理数字, 方法是唯一的、答案是确定的。同时由于会计业务是给定的, 最终所有的小组将得到一致的报表数据。同时因为没有反映现实中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所以学生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可能有深入的理解。

最后, 当前的会计手工实验教学只提供历史的、单一的静态期间, 不能体现会计与企业的管理决策等内容之间的联系, 无法反映出会计是企业决策和控制的基础这一事实。同时当前会计手工实验强调在会计小组中的分权和划清责任, 对于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则强调不够。

当前会计手工实验教学的缺点极大的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需要对其有针对的改革和创新。从当前的教学缺点看其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同质化高和静态活动等方面, 而参与度高、同质化低、动态活动正是ERP沙盘实验的优点, 因此若能将ERP沙盘实验合理的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中将有效当前会计手工实验教学的的缺点,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ERP沙盘实验的优点

ERP沙盘实验来源于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于1978年开发的面向非财务人员设计的管理课程, 也即目前流行的“沙盘演练”, 是世界500强的企业作为中高层管理者的必上培训课程之一, 也被欧美的商学院作为EMBA的培训课程。ERP沙盘实验是通过适当抽象, 以简化形式模拟出一个动态竞争的环境, 使学生分组并扮演实践中的角色进行决策, 并从中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并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ERP沙盘实验在教学中通常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 每组代表某一企业, 每个组5~6人, 分别承担CEO、CFO等企业管理层角色, 企业整体资源的配置情况用沙盘的形式表现。学生组成的企业管理层将依据市场信息做出企业经营、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决策。ERP沙盘实验由于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从而有着一般实验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 ERP沙盘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并基于自身的判断做出企业决策,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教学中的主动性;同时由于ERP沙盘实验提供的是一个竞争的环境, 学生做出的决策对于企业的运营的影响将直接体现在各个企业经营业绩上,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ERP沙盘实验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十分高涨, 参与度很高。

其次, ERP沙盘实验的结果取决于学生的决策, 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ERP沙盘实验除了初始阶段各个小组的企业业绩相同外, 其他时间段上的企业业绩直接取决于各个小组的决策。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企业运营的内涵。

最后, ERP沙盘实验进行的是一段时间内企业运营的模拟, 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实验过程。同时ERP沙盘实验是互动的, 企业运营需要担任各个角色的学生相互协作, 学生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的本质, 并学会以团队的方式工作, 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

三、ERP沙盘实验在会计实验教学的应用

ERP沙盘实验的以上优势能有效弥补会计手工实验的缺陷, 因此将ERP沙盘实验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之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ERP沙盘实验开始时将学生分组, 每组学生组成企业管理层, 承担CEO、CFO等职能的同时承担会计部门具体岗位, 即一人承担兼两职。分组结束开始企业对抗模拟后, 每个小组先执行管理职能, 做出如企业发展目标等长期决策及购买生产线、购置厂房、投放广告费等短期决策, 完成决策制定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时, 学生根据不同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执行会计部门岗位职责, 完成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相关会计工作。学生进行会计工作的同时执行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具体会计工作和企业经济活动结束后进入下一步的企业对抗, 并再次进入决策、执行环节, 完成相关会计工作。

ERP沙盘实验中学生做出财务、会计和生产等决策, 并因此推演企业经营活动, 完成企业的整体运作, 这为会计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企业经营资料, 并且由于是学生自己决策的企业经营活动, 所以若以此为资料进行会计手工实验将使学生不再是其为枯燥的数字, 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自主选择方案, 不同小组的经营活动会有所不同, 若以各自小组的经营活动为自己的手工会计实验的资料, 不同小组将会得到不同的报表数据。在比较的基础上, 学生将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最后ERP沙盘实验是模拟在一段时间内相互竞争的若干家企业, 学生通过模拟企业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将深刻认识到会计与企业的管理决策等内容之间的联系, 了解会计活动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重要作用。

四、ERP沙盘实验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的局限

ERP沙盘实验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实质是利用学生自身设计的企业资料进行会计手工实验, 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局限, 首先, 当前的ERP沙盘实验存在两种模式, 一种为手工推演模式, 另一种为电子对抗模式, 目前的ERP沙盘实验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的办法只能用于手工推演模式下的ERP沙盘实验;其次, 由于在ERP沙盘实验的执行环节加入了会计手工实验的内容导致实验时间过长, 教学时间较难安排;最后, 学生分组实验提交的手工会计报表由于每组企业经营活动不同从而给教师的评判带来较大负担。

五、总结

会计教学的特使性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实验教学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会计理论, 掌握会计的实务操作, 但当前的会计手工实验有其固有缺陷使得教学质量达不到教学预期需要进行改革。将ERP沙盘实验引入会计实验教学之中能在改善会计手工实验的缺点提高教学质量, 但ERP沙盘实验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仍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总之只有持续不断的对当前的教学手段进行改进才能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艳华: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 10[1]刘艳华: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 10

[2]高健: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5[2]高健: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5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10

1 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学生的培养中, 理论知识是基础, 专业技能实践是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者缺一不可。但后者在高校中往往得不到重视, 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高校对于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与评价体系也缺乏建设力度, 最终的结果是不能满足符合实际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强化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 网络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特点及作用

2.1 虚拟实验的特点

2.1.1 开放性

信息化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开放的, 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虚拟实验依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 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到开放, 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开放。学生可以在课堂或业余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实验, 这样可以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计划;空间的开放是指尽可能开放实验室的实验场所, 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而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 基于现实中较难实现或耗材消耗大的实验进行开发, 拓展出更多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验;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呈现更多的灵活性,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虚拟实验项目。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的组织实验练习, 讨论和答疑。

2.1.2 规范化

虚拟实验模拟了实验的整个过程, 模拟实验产生的数据流并加以分析。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 则中断实验并给出分析结果, 记录学生的操作状态。通过这种操作方式, 可以让学生逐渐熟悉实验流程同时强化实验的关键点知识, 待整个实验过程熟悉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既节约了实际操作实验的耗材, 也减轻了仪器设备的损耗, 同时计算机程序的一致性也保证了整个流程的规范化。

2.1.3 交互性

虚拟实验的设计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 用户进行操作输入, 产生实验数据, 计算机分析后反馈结果, 给出提示。在人际交互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去尝试实验的各种演练方式。并且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交流学习经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答疑等活动, 充分体现了人- 人, 人- 机之间交互的特性。

学生进行实验学习时, 可以通过网络电子课件 (如实验教材、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交流讨论区、在线实验视频等各种渠道获得学习上的帮助。在实际操作中, 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实验台板、实验指导教师等获取帮助,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1.4 自主性

网络虚拟实验依托与网络与虚拟仿真技术, 模拟出一个虚拟的实验室, 每个学生可以自主地、随时随地进入其中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完成各种实验。学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完成什么实验内容.均可自主安排。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兴趣等, 自主选择适当的实验项目进行演练。

2.2 虚拟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相对于实际实验来说, 虚拟实验其实是对虚拟物的操作, 实验过程中所操作的设备仪器都是虚拟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可以真实模拟实验过程, 更易于观察和分析实验细节状态与产生的数据, 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节约设备和人工成本。虚拟实验环境通过虚拟仿真模拟实际实验, 对于现实中有危险性的实验、实验耗材损耗大的实验虚拟化, 大大节省设备和人工成本。并且由于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 虚拟的设备仪器可以随时更新, 不受现实环境和经费的约束。

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虚拟仿真技术是近年来的热点, 虚拟仿真技术中所包含的软硬件技术均体现了现阶段信息技术潮流, 这无疑是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催化剂。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实现, 可以大大提高参与教师的技术水平, 提高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发展远程实验教学。虚拟实验环境依托于计算机网络, 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可将远程教育与虚拟实验结合, 解决远程教育中实验的问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提高远程教育质量。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根据需求分为: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权限管理、虚拟实验库、成绩管理等4 个方面。

3.1.1 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管理为支持系统运行的基本信息库, 包括用户基本信息、院系及专业信息、培养计划、开课计划、课程基本信息等。

3.1.2 系统权限管理

系统分为4 类用户, 各类用户功能需求见表1。

根据各类用户功能需求, 权限管理限定用户登录后的操作、浏览权限。

3.1.3 实验库管理

虚拟实验库中包括所有课程相关的虚拟实验, 管理员、教师负责维护虚拟实验库信息, 包括添加、更新虚拟实验, 发布虚拟实验等。

3.1.4 成绩管理

学生在线完成虚拟实验并提交报告, 实验报告可根据教师预设值的参数进行系统预判, 教师负责审核、给定成绩并发布。成绩发布后学生登录后可以查看。

3.2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了三层架构设计, 分别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应用Java技术, 其优点是可重用、易维护。表示层直接面对用户与窗体;业务逻辑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务与上下2 层, 对之间的数据流和信息按照既定逻辑加工处理;数据层面向数据库, 提供标准化数据的写入读出。

表示层:负责人际交互, 接受用户操作, 处理结果的显示。

业务逻辑层:根据业务处理逻辑, 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返回给表示层。

数据访问层:负责处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和其他应用服务的通信。

系统软件体系架构, 见图1。

3.3 网络环境设计

网络环境主要从系统的高速访问和系统容灾两方面考虑。系统部署在服务器区全千兆交换机上, 采用双机热备方式, 前端应用与数据库分离, 提高容灾能力。另外在远程部署一台备份服务器, 每日备份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部署, 见图2。

4 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网络虚拟实验 (见图3) 预习, 达到了以下效果。第一, 学生熟悉了实验的细节、关键步骤和流程, 大大减少了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 提高了效率。第二, 节省实验耗材。通过虚拟实验的预习, 在实际实验中大大减少了实验耗材的消耗, 如破损档案、宣纸、托纸等, 节约了实验成本。第三, 量化评估指标, 便于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网络虚拟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的次数、时间、实验过程中的错误都将被记录, 便于后期的统计分析, 为学生考核提供量化指标。

5 结语

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行, 使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得以拓展, 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提升, 实验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并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互相促进的局面。虽然在多年的建设中经过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降低了学生对真实元器件认知的程度:降低了学生对真实仪器的训练力度:降低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虚拟实验应作为实际实验的辅助手段, 虚实结合, 优化整合,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全校性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主要服务于学校11个文理科专业3400多名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在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背景下,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 将网络虚拟实验引入至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中, 扩展实践教学渠道, 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模拟性实验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3-01

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知识开展的主要实施方法,实验研究主要分析总结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等,对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模拟性实验教学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的条件下开展出来的,模拟性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是一种教法上创新,在教学模式上打破了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上开放了教学空间,为整个生物教学节约课程资源,在教学实验操作上更加具有可控性。在整个实验的模拟性场景中,充分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生物实验教学节省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一定基础上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生物技术在很多领域开展的很好,很多企业发展都需要生物实验的原则与方法来支撑,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已经把生物实验原则写进教材中,通过生物实验来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通过生物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合作与交流能力,同时能够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到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去。我们应该根据社会上对知识体系的需求,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上有贡献的人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程度上创新,教师要多钻研生物技术实验研究理论,改变以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实验为教学方法的理论在不断地推广,被部分高中生物教学所采纳。改变以往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方法陈旧,把模拟性生物实验方法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教师对每一节生物课程都要精心设计,全面了解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二、模拟性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模拟性实验是根据高中生身心和智力发展需要设计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好实验学习平台,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一种教学试验模式,是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将探究式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善于在试验中与学生合作的目的。模拟性实验与实际演示实验相比,对生物教学资源的节约和时间限制上都有一定意义,可以在教学成本上减少开销,并且易于学生简单操作。通过模拟性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对生物知识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生物实验中分析出来教材知识的基本原理。是高中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手段,是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模拟性实验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生物知识中所要进行实验过程贯穿在实验教学中,是让计算机与学生、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互动,相互之间进行协作的目的,把相关多媒体功能开发和软件技术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实际中,给学生带来许多新颖的感官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动机。模拟性教学场景中,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相关程序的观察,学生首先是进行自主思考,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辅助。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对现有教材知识提出质疑、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验证自身实验能力。模拟性实验原则就是尽可能在课堂上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与组织时间,精简了实验收集过程。过去的一些生物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在实际课堂上开展难度较大。模拟性实验,主要集中了计算机软件的优点,来实现同步实验和科学演示讲演的课程。给学生带来了多种展示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时间,让学生从固定的书本知识中走出来。高中生物进行模拟性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多种动画操作效果,对学生的感官系统进行刺激,强调动态学习生物知识,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模拟花鸟鱼虫的动态效果。

四、结语

总之,通过我们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充分研究,对过去的教学实验方法进行创新的理念下,充分的把模拟性生物实验引进高中生物教学中来,把生活中许多生物知识引入到高中生物课堂中来,能够把多媒体计算机的技术应用到生物实验中是一种教法上的创新,应用好生物技术是一门比较前沿的学科,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教法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全面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知识的兴趣,保证学生学到生物知识,让高中生物教学开展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李媛.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2]李鹤.教师教学归因中的偏差及取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5)

[3]覃效敏.归因理论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中的运用[J].山东电大学报,2004(1)

[4]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1)

作者简介:

应用实验教学改革 篇12

中药化学设计性实验是教师给定范围,学生自行选题,通过查阅资料、综合分析、整理资料,并根据实验室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独立处理所得实验结果,并给出合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阴性,应分析其出现的可能原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起指导和辅助作用,主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把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完善实验方案。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中药化学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我院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几年的不断调整、完善和总结,中药化学方面的设计性实验日渐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注重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中药化学设计性实验是在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成熟方案的验证性实验和至少一个综合性实验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这两类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只有经历了验证性和综合性试验,熟悉了中药化学实验的大概步骤和操作过程之后,才有可能进行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在开设了“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等多个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开了设计性实验。

2 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性实验是由多个学生共同协作来完成的,4~6人1组比较合适,教师提前大约一个月时间把作业布置下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文献查阅整理时间,可简单介绍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鼓励学生打破已知的研究模式或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尝试。课外,同组学生分工合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查阅资料,分析汇总资料,提出比较新颖的实验方法或思路,使其与已学过的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相联系,以理论来指导实验,最后再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领会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整个过程。

学生在查阅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从实验原料的处理、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安装,到各种试剂的选择、配制、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次数及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均由同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同组学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最终制订出相对较完善的实验设计方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中药化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制订方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缜密的思考习惯及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各种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点、用途等。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克服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良好习惯。

3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辅助作用

在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仅对学生实验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考证,确保在安全、实验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另外,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作较大修改,只是对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方法或新方法,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出比较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实验方案经过前期的反复论证、反复思考之后,具备可行性即可付诸实施。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对在前期没有及时发现的问题,如果能在实验中一点就破,教师还是有必要进行启发式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岗位角色。

4 按方案实施操作,合理处理实验结果

设计方案确定后,学生按照既定的方案一步一步实施操作。设计性实验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并不看重,如果能得到比较满意的预期结果,则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或是失败,则要认真分析,讨论失败原因,看是哪一步没做好或没考虑到,总结教训,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规范实验操作,有可能的话可以重新进行实验。

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思维活跃,积极发言,敢于争辩,认真操作。经过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规范操作、缜密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等一系列的学习环节,学生熟知了中药化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种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操作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动手、动脑等多种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巧虹,雷海民,张桂燕.中药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3):43-45.

[2]崔健,陈新,张英华.中药化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4):117.

上一篇:艺术导论下一篇:钻机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