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

2024-06-29

艺术导论(共9篇)

艺术导论 篇1

为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制定并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中确立了公共艺术课程在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同时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及目标。其中《艺术导论》课程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 是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 也是重要环节。课程以艺术兴趣培养、艺术理论基础奠定、初步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等为主要目标。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 该课程是引导其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并进行交流实践的平台。那么如何对学生实施有效引导, 即如何进行《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就成为艺术教育者需探讨的命题。

一、现状及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大部分高校将《艺术导论》作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建设, 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总体看来, 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 教学内容缺乏独立设计:或简单等同于艺术概论等专业课程, 一味强调艺术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程内容全面, 有理论深度, 但不易理解, 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或直接将散乱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拼凑组合, 条理性差, 不便于学生艺术观念的建立和对艺术体系的认知。其二, 教学方式不适宜, 存在两个极端的现象:一部分重视理论教学的老师为全面讲授艺术理论, 仍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讲授方式, 教学过程较枯燥, 实际效果差;另一种象恰恰相反, 教师为迎合学生兴趣, 提高出勤率, 课堂上以播放各类视频及影片为主, 简要点评为辅, 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热烈。但由于讲授素材选择较随意, 缺乏系统组织, 学生的学习散漫无目的, 教学目标也迷失在这种表面的热闹中。

回归课程本身, 《艺术导论》是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唯一一门涵盖各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基础性艺术限选课程, 面向普通高校全体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这一点从本质上决定了《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定及后续教学设计。首先, 从教学对象分析,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好、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 但艺术素养普遍偏低, 存在艺术知识匮乏、艺术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次, 作为公共限选课程, 其学分数较少, 多设置为2学分 (32-40课时) ;此外,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时间短, 受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专门的教材很少, 许多老师都选择艺术专业必修课教材《艺术概论》作为参考, 但事实上并不适用。因为这两门课程教学目标、对象均不同, 课时量、侧重点也不同, 如此“将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要想改变当前教学状况, 应从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着手, 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

二、《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方式探讨

1. 优化内容, 拓展资源

针对宽泛庞杂的艺术理论和紧缩的课时, 《艺术导论》课程内容应进行充分优化整合。考虑到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课时的局限, 课堂内容应从求全转向求精, 从侧重艺术理论转向侧重艺术感受力培养。所以课堂内容的构建也应以此为出发点, 选择恰当的内容、合理组织, 并确定主次关系。在艺术基础理论部分, 可选择艺术门类作为重点和中心, 围绕不同艺术门类, 对比介绍各类艺术的表现语言及其发展脉络。根据课程时间及专业背景, 教师可选择两至三种艺术类型进行重点讲解, 其余则作概要介绍。同时, 讲解艺术基础理论可与艺术欣赏相结合, 配合选取典型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 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的审美特征。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 紧密结合, 逐步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开拓视野。这个阶段应尽量选择受普遍认可的、经典优秀作品, 避免那些存在争议的作品。因为对于初识艺术的学生而言, 经典艺术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其建立和培养积极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修养, 也有助于其对当今良莠不齐的各类艺术有更理性的解读。

同时, 为保证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课程小组可尝试建立课程扩充性网络平台。将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置于此, 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 吸引和满足学生延展学习的需要。学习平台可设网络课堂、专题系列讲座、艺术资源库、交流讨论区、艺术实践区、艺术资讯等版块, 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持续学习交流的平台, 提高学生自主性与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和质量, 也促进高校《艺术导论》课程的健康全面发展。

2. 导之以趣, 启之以思

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 《艺术导论》侧重于“导”, 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艺术、认知艺术、创造艺术。那如何引导?就涉及到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它可以促进个体进一步产生学习的需要。然而大部分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缺乏艺术基础, 部分学生甚至对艺术毫无兴趣, 仅是为凑齐学分。这种情况下, 《艺术导论》课程的首要任务便应该是引导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 并逐渐“喜欢艺术”。在讲授理论知识时, 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引导和过渡, 吸引学生注意和接受信息, 如讲到艺术表现中具象与抽象的概念时, 可以蒙德里安不同阶段的作品为例, 让学生在艺术家孜孜探寻艺术本质的过程中感受艺术表现的魅力。此外, 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也是《艺术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面对问题, 教师可以疑启思, 并相机引导,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如艺术品鉴环节, 教师可以改变直接将“规范式”解读直接叙述给学生的方式, 转而提出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信息, 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解读。较之全盘授予的方式,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更强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促进其艺术观念的建立。同时, 对于课堂无法容纳的内容或者暂存争议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拓展, 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持续学习。

3. 从旁观式转向体验式

传统《艺术导论》课堂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做、学生看, 老师动、学生静, 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旁观者的位置, 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和信息。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活动, 需要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为的参与才能全面感受其魅力。这种参与便是一种体验。《艺术导论》教学中, 将学生从旁观者引导为体验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 应给学生提供各种艺术体验的机会。课堂上, 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围绕艺术理论平铺讲解的方式, 转而采用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引导, 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 教师艺术化的讲解, 引导学生与艺术作品进行思维和情感交流, 深刻体验优秀艺术作品, 让学生主观参与到艺术概念的构建过程中。这样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可以更深刻, 逐步超越晦涩的概念和理论层面, 趋近艺术的本质。同时, 除了课堂的间接体验外, 教师应适时安排课外实践, 让学生与艺术作品进行亲密接触, 获得更直接的行为体验, 如讲授建筑艺术时, 可带领学生至相应的建筑空间, 直接体验其空间形式和文化内涵。行为体验还体现在艺术创作环节, 对于不具备艺术技巧的非专业学生而言, 要想单纯通过《艺术导论》课程就掌握某项艺术技能是不现实的, 但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方式, 如课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创作技法, 如绘画的配色、摄影的构图等, 并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体验内容也可设在课后, 以课外活动的方式展开, 既巩固和实践了理论知识, 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驱动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结语

《艺术导论》课程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是全新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 学生应培养期对艺术的兴趣, 掌握一定量的艺术知识, 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 形成积极的艺术观念, 可以运用艺术学的观点分析艺术现象, 可以对一般艺术作品进行赏鉴。要达到此目标, 教师应从学生的客观特点出发,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使课程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系统性, 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同时, 在课堂教学之外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拓展、持续学习的需求。其次调整教学方式, 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探究欲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之以趣, 启之以思,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让学生从艺术的旁观者转变为体验者和参与者, 使《艺术导论》课程成为真正有效的、“艺术”的课程。

摘要: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不适宜等问题, 探讨了课程改革方式。结合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艺术导论》课程自身特性, 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 具体从“优化内容、拓展资源”“导之以趣, 启之以思”“从旁观式转向体验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艺术导论,改革,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 王军, 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单中元.现代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 (美) F.大卫·马丁, 李·A.雅各布斯.艺术导论[M].包慧怡, 黄少婷,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

艺术导论 篇2

什么是艺术?从广义上说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从狭义上讲,艺术是指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动或事物,任何以美学内涵表现出来的形式都可称为艺术,譬如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不仅寄托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除此之外,艺术对大学生的启迪更是深刻鲜明的,通过艺术的载体,大学生可以更加完善自我,塑造自我,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解艺术,从而塑造性格,以达到精神境界的高度呢?我想艺术的魅力可以给我们解答。

大学是一个人塑造性格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艺术对于行走在大学这段旅程的大学生的启迪与影响是深刻的。

首先,艺术对于大学生在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及身心的熏陶都有启迪。大学生在用其独特的视角和审美观进行艺术创作及艺术欣赏时,不但可以提高艺术修养、拓展艺术视野,而且增强了艺术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加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使他们综合全面地发展。其次,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美术、音乐、文学、书法等等,因此艺术对于大学生的启迪是有内在联系的,具有汇通性。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美术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作为社会形态的一部分,美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互相交融。美术对于丰富人的修养,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动手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应该有美术方面的修养,美术应该是其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在一个人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生活处处都有美,也处处可以创造美。美术可以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美术同其他的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有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反映。这就是说,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8]。包括物质,精神等,即是说美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个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

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可以说,一切都在美术的视野之内。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中感悟生活[9]。

音乐则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艺术,也叫表情艺术。它的美是通过音乐所组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音乐的表现手段,如节奏、旋律、和声与复合声等,都是由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发出美的音响和所构成的音乐形象体现出来的。音乐艺术呈现给人类一场听觉盛宴。在这场脍炙人口的盛宴上,让沉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出跳跃的火苗,让灵魂找到怡然自得的乐土。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他坚信是音乐激发了他的创造力和灵感。音乐以声音的形式净化听者的心灵,陶冶情操。音乐艺术启迪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自我的完善。

文学是集语言艺术、建筑艺术、电影艺术等于一身的艺术宝库。文学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意识。世界有两大学问研究,即“莎学”和“红学”。读莎翁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延宕王子”的形象促使大学生对自我性格地认识与塑造。对于个人悲剧及社会悲剧的认识,提高了大学生的思考深度。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以及正视社会现实。文学艺术启迪大学生关注社会,思考各种社会问题,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思想基础。文学艺术又是包容的,它允许不同身份的人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文学艺术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其海纳百川的胸怀。通过对《玩偶之家》、《第二性》《安娜·卡列妮娜》等关于女性作品地欣赏,加强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自身命运及价值的思考。爱情是文学艺术的一大主题,通过对《歌集》、《钗头凤》等文学作品的欣赏,启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艺术文学艺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大学生的启迪是对美好人性及品质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讴歌,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书法,是琼花撒宣纸的美妙,是泼墨舞毫的飘逸,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艺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书法艺术表现的不仅是文字书写的力量,重要的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了道家、儒家、佛家的境界

与追求。书法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具有艺术的一般的共同性质,也是人在现实中所产生的情感的艺术反映。真正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而且显示着作者的思想意趣和精神气质。所以美学家宗白华说,书法“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在一般人的心中,总觉得艺术是“阳春白雪”,其实,艺术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去发现她。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就处处充满美,充满艺术,大自然的形与色的艺术,劳动的艺术,奇妙想象的艺术和创造的艺术等等,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使自己生活在美的环境中,美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不信,从今天起你就可以留心一下你每天等车旁的广告牌,路旁的垃圾桶,公交车身的广告图案,商店门口的大招牌,冰淇淋的包装纸,它们可能就是你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美与艺术。

美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活给我们和美术家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我们和美术家们又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小到字体的设计,大到城市的规划,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一切事物,无不与美术创造有关系,美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美术,那该多么的苍白无趣。简直,没法想象!

总之,艺术的魅力是有形或无形的,艺术欣赏增强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同时也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艺术起到了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也贯穿了审美教育、心理调试,情感教育。艺术所表现出的美及内涵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其情操,使内心情感和道德情感得到和谐发展。艺术,启迪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艺术修养。

大学生是艺术的接受者,也是艺术的放送者。大学生把所接受的艺术知识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消化、重组和汇通,以形成体系化的艺术。大学生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阐发的。大学生在高雅艺术地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诠释艺术的新内涵,使艺术的发展在经典中与时俱进。艺术的感染力与深刻内涵使大学生培养与其相适应的判断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艺术。单纯地追求标新领异与光怪陆离,这并不是艺术的本质与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水平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享受与感悟。艺术对于大学生的启迪是由外而内的,是思想是精神的最高境界。

所以,大学生应当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的艺术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以开阔的胸怀和冷静的头脑,审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及其风格。此外,大学生还应当利用广泛的资源,汲取艺术知识,提高艺术水平,以广阔的视野迎接挑战。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的互补,全面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新工笔导论(上) 篇3

2. 陈继儒,墨梅

在一个多元文化杂陈的社会语境下,艺术的终极目标与关怀往往为新变事物的非常态所遮蔽。当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快餐与精英文化的界限徘徊于金融资本流向的时候,我们如何正视当代视觉思想的变化?同时在这个思想的迁流中,对传统艺术新变的路径与价值的叩问无疑已成为当代艺术问题的瓶颈。从艺术演变史的角度观之,认知当代艺术最大的困境还在于以下现状:艺术的发展趋势不再从一个范式过度到另一个范式,如中国明清文人对画史分野流变的梳理(以王世贞、莫是龙、 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代表),即由李思训、王维以降的两支山水画文脉;西方从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一直到印象派、现代主义的风格变迁。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坛现实是,真正的重组已经在多元文化的十字路口出现。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尤其是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为代表的中西融合派先驱将西方现代艺术的火种传至国内,并身体力行,将中国绘画带进现代艺术思潮的洪流里。

3. 陈继儒,云岩萧寺图

然而时至今日,当多元文化屡屡成为模糊当代艺术标准的辩辞之时,艺术似乎仅仅作为一个空头的能指,其所指却为茫然失语的当代艺术理论文本所湮没。尤其,近年来中国传统画风的失范和市场化利诱,古典人文精神失落而伪现代“唯新崇拜”甚嚣尘上,先锋与前卫的惊世骇俗与民间风尚的俗艳程式并驾齐驱,使人对中国画的大众化现状不免产生回光返照的泡沫化之忧。

藉此理由,本文探讨的具体案例是,在近年来林林种种的传统绘画创作变革现象中,以南京为发轫地的江南地域悄悄形成一股审美旨趣相投、风格相近的工笔画群体势力(下文称“新工笔”画风), 但随着这股绘画新势力的逐渐扩散,其中一些代表性画家如江宏伟、徐累、张见、沈宁、雷苗等也逐渐移居北京,南京的艺术盛况虽然风光不在,但其发轫地的事实却被载入画史。从新工笔的整体艺术风格上看,这些画家多在题材与形式上攫取中西绘画中的活性因子,并融以现代时尚符号之旨趣,合现代审美视觉思维为一炉,给当代中国画坛吹来一股清新的时尚新变之风。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工笔” 画风现象及其形成因素的探讨,进而分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在文化身份认知的论争中,民族视觉性(National visuality)与非地域化的跨文化形式之间的艺术融合能否成为可能?关于这一分析的基础,我们可能会问,在全球化的艺术多元生态环境下,传统艺术在他者文化模式的构架中究竟有无营养可供汲取?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话,那么又是何种营养可供汲取?而在文化体位上,这种借鉴与融合是否可以避免或者弥合现代与传统的断裂?二、 在当代艺术媒材、题材的多元化氛围中,主流艺术实际上是各个非主流艺术的叠加。作为非主流艺术一隅的当代工笔画,其艺术理念和旨趣与主流艺术是否可以同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新工笔”典型画风的探索性在何种程度上具有现代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过去的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文本中,对晚清以来的中国传统艺术的西变因素,在阐述上多采取“西方冲击——中国回应” 的论述模式,人为地塑造了一种西方文化“强势”的印象, 而忽视潜藏在本土文化中的新变张力。本文主要关注主体文化内在脉络的视觉型变,侧重于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历史记忆与审美教育环境等角度,来对艺术的传统与现代问题作一思考,力求为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文本个案。

1. 雷苗,轻纱

2. 贺清泰,人物

一、文化变迁视野中的近现代工笔画体格流变

近世以来,中国文化因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屡为“中西体用之辩”的论争所困扰,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尤其激烈, 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日渐加剧。而在文化内部,其各种成分的变异速度却不尽相同,有的部分变异速度非常快,有的部分变异却相对缓慢, 有的部分甚至给人一种不变的错觉。反映在艺术上,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内部,人物画所受西方写实造型观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尤巨,以林风眠、徐悲鸿、蒋兆和等代表的艺术家将人物画的变革推向了历史的前台。而在花鸟、山水画题材上,其形式的变异步伐却相对迟缓,究其原因,显然与山水、花鸟画科自身的独特性相关,当某种文化在他者文化中寻找不到对应品类的时候,其表征必然会持续为自身本体的稳定性。而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层面观之,外来因素体现在水墨写意上的影响较之工笔画则尤为明显, 这不仅由于工笔画技法程序的自律性相对固定,亦与传统画史的意识形态认知相关。对于中国工笔画自有元以后一蹶不振、沉滞不起的原因,卢辅圣分析为:

“工笔画并非绘画自律化进程中的弃儿,而是缘于历史偶然性的文人画过早地攫取了绘画自律化的高端部分,又反过来,迷惑和窒息了工笔画的自律化发展势头。工笔画的衰落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学原因而不是本体论原因。”

即便如此,在西风东渐的近古画史中,传统工笔画还是难免受到异质文化影响的挑战。其中一个显例便是以郎世宁、贺清泰等第一批西方东渡画家将西洋的写实技法与传统工笔画制作程序相结合, 复合成一种颇受清代宫廷贵族青睐的艺术图式。尽管这种画法为邹一桂等部分中国画家借鉴,但毕竟影响甚微,仅仅局限于宫廷贵族之间的传播,在主流士大夫阶层乃至民间皆未得到广泛的流布与认同。 乃至到20世纪初期刘奎龄、马晋等人的工笔走兽创作,亦属于此脉传统的余絮,同样未能避免被主流艺术界忽视的命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一个不容置否的事实是,大师风云际会,画风粲然林立:齐白石、吴昌硕、 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可谓各领风骚,他们在打破传统与现代理念界限的精神感召下,将中国写意画的外延内涵充分拓展。相较之下,在工笔画领域,于非闇、陈之佛、陈子奋等虽然在传统图式内部孜孜以求,却未能上承宋元古典绘画精微穷变之体系,下开现代视觉文化经验之先河,注定其成就难与前者颉颃,更遑论刘奎龄、马晋为代表的融合派画风,其艺术档次亦难脱二流水准。因此,二十世纪的工笔画境况, 令我们深感因大师的缺席而被置于边缘位置,尚无法摆脱自宋元之后一直被冷落、被忽视的尴尬遭遇。 同时,穿越中国画史的历史文脉我们可以发现,发轫于清代宫廷的工笔画变革失败原因在于其主体接受的被动性,即它仅仅是停留在外部技术层面的机械套用,而未能真正渗入审美体验内部而与主流文化链结。

如果说,清代郎世宁、邹一桂为代表的画风改制可被视为中国传统工笔画“融西入中”的第一次变革的话,那么第二次变革却迟迟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才出现,这是随着现代艺术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新一代画家在生活方式、审美教育等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在艺术创作中进行新的反思与探索,即便是传统意味浓厚的工笔画体裁领域, 从绘画本体的技术与观念层面都呈现出一派新变生机。下文以发轫于江南地域——以江宏伟、徐累、 张见为代表并影响下的“新工笔”画风的崛起与生成背景作具体个案分析,藉之一窥传统绘画生态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型变,以及此一过程中艺术他律性与自律性因素此消彼长的若干情状。

3. 邹一桂(款),丹陵扈从图

1. 徐累,月落

2. 高茜,蝶恋花

二、当代“新工笔”画风的视丘转向

严格地讲,作为当代画坛一个新锐风格流派的客观存在,“新工笔”画风的整体面貌呈现,主要以近年来的三次画展为标识。

2005年11月,南京大家画廊策划“新锐工笔五人展”,参展画家为:徐累、崔进、张见、高茜、 雷苗。作为一次小规模工笔画展,这次展览的策划者对展品风格倾向的定位较为明晰,用画家方骏的感受来概括,就是这些作品特别注重“有意味的形式”。不无巧合的是,这五位画家的社会关系,除了核心人物徐累,其他四位画家乃由两对伴侣组合,同时参展画家的学历背景为清一色的南艺制造。2007年4月,由吴东策划的“首届当代新工笔邀请展”在南京恒当代艺术空间开幕, 邀请了崔进、雷苗、张见、高茜、喻慧、邓先仙、 秦艾、陈林、陈子等13位工笔画家,并特邀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的顾平教授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该展作品的整体风格倾向也很明确,其形式与趣味既带有典型的江南古典情调,又糅合了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要素。参展画家地籍主要以南京地域为主,也吸纳了个别北京、杭州等外地画家参展。翌年4月,杭春晓在北京策划“幻象 • 本质——工笔画‘当代性’方向展”, 参展画家基本上还是前两次新工笔展览的参与者,邀请了徐累、崔进、雷苗、张见、秦艾、徐华翎、郑庆余、 杭春晖、陈林等画家参展。比南京进行的两次展览有所递进的是,策展人将该展学术定位为“当代性”,试图将新工笔与当下时兴的当代艺术产生联系,其依据是杭春晖、姜吉安等画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观念性倾向,当然,也不排除与新工笔画家徐累近年来时有作品进入重要当代艺术拍卖相关。

3. 秦艾,竹石图

就新工笔画风的视觉转向而言,其作品主要体现在图式与技法的双重新变印象。从图式层面来看,新工笔绘画强化了对图像、符号原型的依赖,在题材上诉求于某种传统物质文化符号与现代器具之间对接方式,蓄意在画面中营造一种非逻辑的历史时空交错关系。譬如, 徐累利用现代摄影、戏剧舞台的背景处理方式,将传统的明式家具、舆图、屏风等与带有现代物质标识的高跟鞋、礼帽等置于同一场景,并大胆利用西方现代构成手段对画面空间进行分割,使画面视像产生一种与现实的若即若离之感。徐累的图式原型,主要得益于现代西方超现实主义影响,诸如马格利特、契里柯、德尔沃艺术元素的投影。此外,提供徐累视觉资讯的还包括波提切利、蒙德里安、现代西方建筑、摄影、中国古代戏曲版画等因素。这种在历史与现代的深广文化资源中寻找灵感与策略,也是张见、雷苗、高茜、崔进、秦艾、杨宇等新工笔画家作品中的重要特征。如张见的很多作品就是将饱含古典忧郁表情的现代时尚仕女与大叶热带植物缝合,纵深如中世纪的天空中突兀悬浮着一支烟斗,似乎刻意在画面中追求一种诡谲的神秘气氛。张见的近作, 将传统的折枝花置于大面积的古典服饰背景中,转换了作品的图式与隐喻意识。高茜、雷苗受乃师江宏伟画风影响较直接,她们在力求保持宋元传统古典图式的纯正性的同时,在题材的选择与取舍上迈出一步,将触角探向现代器具,并从中寻找贴近心灵体验的文化符号。雷苗的作品,在形感塑造上汲取了莫兰迪简练与淡定,个性化的光影和色泽与印象派绘画中流动斑驳相契合,很多作品都在演绎一种颇具时尚意味的玻璃器皿与插花光影交错的乐感。从画风上看,新工笔画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现择其要者列表,略陈如次:

4. 雷苗,花解语系列3

从技术层面看,新工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中即兴式的抒写性激情,夸大了手法上的制作性,将勾勒物象与晕染层次的技巧视为某种手段而非对象本身。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新工笔画家更注重于品味的提升。传统敷色有两个层面的特点:一,保持色彩的原生态性,不加调和, 以石青、朱砂、藤黄使用率最高,接近三原色的纯度;二,以色写色,追求单一的装饰性风格。 而新工笔使用的颜色品类较多,也不排斥对西洋色彩的使用,色调处理上不再严格遵循随类敷彩的固有模式,尤其注重环境色的表现效果。特别是有些画家如喻慧、杨宇则索性以黑白为画面基调,把它作为强化作品语言个性的方式。而在徐累、 雷苗、秦艾等画家的作品中,色调层次与虚实关系则彰显了一种对空间营造的关注。

概括论之,新工笔绘画在确定传统纸本图绘方式的基点上,集中地体现了对西方艺术图像经验的吸收与内化,尤其得益于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表达方式的启示。因此,新工笔绘画追求的精神旨归不再是明确主题的客观性再现, 其去自然化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方式,体现了一种古典人文与现实世界的交错感,是当下社会文化转型语境中人类境遇的一种哲学思考与精神投射。

在由媒体文化主导的大众审美品位与趣味的今天,精英艺术际遇的社会学语境显得尤其复杂, 就当代艺术本身的属性而言,作为个体的画家出人头地将不再一味依赖于集体风格的力量,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与艺术界体制及力量传媒的联系。 尽管如此,新工笔绘画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虽然客观上趋向迎合现代视觉经验中的形式与时尚审美要素,但它毕竟是一种根植于传统纸本图绘的创作方式,甚至在创作母题上也无法与传统题材挥别,作为中西文化对流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种游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妥协与折衷性。姑且搁下新工笔绘画中的当代性因素不论,但就该画风的适时性而言,笔者曾撰文指出:

“较之于以笔墨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画,我认为新工笔是一种能够跟进当代人生活空间、视觉需要与审美经验的纸本图绘方式,它是在跳出士大夫文化土壤并试图融入当下城市文化社会空间及视觉体验的一种探索,并成为当代工笔画坛的一股势力。”

颇具意味的是,尽管新工笔绘画的三次展览都持有共同的创意与理念,参展画家也相对固定, 但这三次展览却并非某一赞助体制的连续性行为, 即主办方与策划者每次都不固定,相互之间也无瓜葛。这些自发性展览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新工笔画风潜在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就展览本身而言,因其缺乏强有力的主流媒体与学术圈的介入,使之在资源上尚未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至今未能产生与其学术含量相对应的社会影响。

1. 刘奎龄,走兽四屏

2. 张见,晚礼服

相较而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文人画派却具有较为集中的运作机制,尤其是在体制、传媒、学术上所获得的支持皆是前者难以匹敌的。“新文人画”本质,尚属文人画传统内部的一次变革,除了江宏伟的工笔画唯一例外,其他新文人画家的作品皆为写意风格,总体上属于文人画文脉内部赋予笔墨语言、形式、题材一些时代印迹,大抵没有溢出“诗书画印”的文人画传统模式。而“新工笔”的滥觞,其源头似乎可以与新文人画思潮连接,即从江宏伟的创作实践开始。但是,“新工笔”作为一种典型画风形成却要至少晚十数年,即直到一批生于七十年代的青年在画坛出现。当然,这个中间过程也正是江宏伟的工笔风格趋于成熟乃至艺术影响日剧、教育理念传播的过程,尤其是九十年代徐累、张见在艺术风格上的探索成功,与江宏伟构成了双轨并下的多重影响范式,直接促成了这股发生在工笔画内部的变革思潮。至于江宏伟与徐累、张见画风关系,也不可排除源自于私交上的影响,尽管他们在题材与风格上虽各有所擅,但在艺术理念与审美趣味上,却非常近似,这也正是新工笔画家创作实践殊途同归的重要前提。杭春晓也指出这个事实:“新工笔作品的出现,以二十世纪80年代末江宏伟在工笔花鸟上的探索为起点。”因此,追溯新工笔画风形成的历史逻辑,或许不失为一种观照新工笔画风价值意义的有效路径。

艺术导论之体会与感受 篇4

首先,通过艺术概论课,我了解了很多艺术方面的知识,音乐的,绘画的,书法的,虽然我并不是以为艺术生,但是通过了几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这些艺术常识。

第一堂课,是一位音乐老师。她说没有音乐的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因为我似乎每天在与音乐打交道,音乐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我一直梦想弹钢琴,大学选修了古琴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代表着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音乐却是一种可以沟通的东西。学过音乐的人,自然地就会有一种气质,说不清道不明。音乐有着不同的情绪,也许你会开心,也许你会难过,也许你只是因为无聊,音乐其实是一种介质,让你和另一个世界接触的东西,也许在耳机的对面会有一个与你能够灵魂相接的人。

第二堂课,是一位书法老师。他说这是他的最后一堂课。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是觉得心情异常的沉重。我小的时候学过书法,后来因为学业的不断加重,我再也没有拿起过毛笔。其实学习书法的经历,是一种神奇的过程,白纸黑字的特殊视觉感受。流畅的书法其实也是一种心境的沉淀,只有内心足够平静的人,只有真正的书法家,才能与这种境界合二为一。学过书法之后,就像接受了洗礼,这就是古人的风俗雅韵的气质魅力吧!

第三堂课是一位美术老师,他说放下手机,你会发现一个美丽的世界。他给我们放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艺术。也展示了不同的人,尽管他们的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他们依然追逐艺术的脚步,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艺术家,只是爱好是很重要的,没有了爱好生活就失去了乐趣。他们把艺术当作了爱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魅力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一堆电子设备阻碍了我们的眼睛,我们应该去发现生活的美。

《训诂学导论》评议 篇5

《训诂学导论》是一部有关于训诂学导论的著作, 从宏观上作者将此书分为两大部分, 即总论和分论, 书后又附录了一篇作者与其学生合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题目为《试论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 总论主要包括七个部分, 涵盖有训诂的内容, 范围、实践的形式等。在总论的第一部分作者谈到了什么是训诂与训诂学, 作者总结前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训诂就是对语言, 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 (包括方诉词语) 是训诂的一般含义, 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在谈到什么是训诂学时, 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把训诂学跟文字学, 音韵学并立起来认为“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但作者却认为训诂学既是传统的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字学、声韵学、语义学、历史语法学、文言修辞学及校勘学的综合运用, 在此基础上作者给训诂学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 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 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 强的技术科学。”在“训诂的内容”这一部分作者指明解释字义 (词义) 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 除此之外还兼及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 分析时空关系等内容在总论的第三部分是关于训诂的范围问题, 作者针对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的局限, 提出训诂的范围必须扩大一方面要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方俗语词的研究。在谈到有关训诂学的原则问题时, 作者指出对于语义的训释, 单靠静态的分析是不足的, 语言的稳定性和渐变性决定了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总之“从事训诂, 必须有发展的观点,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要相结合”在总论的其它部分中, 作者还谈论了训诂学的用途, 指出了从事训诂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激励后学之恳切情意, 跃然笔端。总论最后作者列举了训诂学的常用术语, 并将之归类。为刚接触训诂学的初学者提供了便利, 是为本书一大特色。

总之, 在总论中, 作者或理论阐释或举例实证, 廓清了训诂学的理论框架。作者既借鉴了前人或同辈学者的理论成果, 又结合自身的训诂实践, 多有创见。

在本书的分论中, 作者用了十二章的篇幅来具体阐述训诂学的相关问题, 在第一章, 作者以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为例, 谈论训诂学的相关问题, 作者高度评价了俞樾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 对此书的内容、方法、体例等多有论述, 指出“《古书疑义举例》涉及训诂学方方面面, 逐例选举作证, 间加说解, 见识精湛, 新意叠出, 实言简语赅, 入木三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作者不仅仅高度赞扬了俞氏严谨务实, 不泥旧说的治学精神, 而且也就俞氏此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大胆地进行批评, 从而使后学者不但能从俞氏这部著作中汲取丰富的训诂学知识, 而且能够站在俞氏的高度上发俞氏所未发, 从而推动训诂学的发展。在第二章里, 作者阐述了训诂的五种方法。其一为以形索义, 也称形训, 作者针对汉字表意的特征, 指出“因形索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也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其二为因声求义, 也称声讯, 作者指出自汉字创立之初, 字的音义之间只存在偶然的关系, 但随着字 (词) 音的确立和汉字的演化发展, 汉字的音义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于是通过声音训诂便逐步具有了科学性“这种'因声求义' (声训) 是训诂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往往成为探求和贯通语义的根本途径。”其三为据文证以, 即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利用, 在汉语字 (词) 中, 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何准确地分析字 (词) 的语义, 不能够脱离当时的语言环境也不可以离开文献语言或凭字形或凭字音去妄加推测。其四为析词审义, 析词审义是指分析词的结构关系 (顾及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以审意义。其五辨体明义, 作者指出有些古代作品由于文体风格的关系, 用词往往袭用古义,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文体风格来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此外, 古代辞赋、骈文及律诗常用对偶形式来表达, 构成对偶的词往往是词性相同或词义相同的, 根据这一规律,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更好的理解作品的词义。总之, 作者在此章中对训诂的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 其中既有理论分析, 有间以举例论证, 夹叙夹议, 甚得训诂之精要。在第三章中, 作者主要列举了互训, 义届, 推因三种训诂的方式, 前一章“训诂的方法”从运用上着眼, 本章从表现上着眼, 作者先对互训做说解, 什么是互训呢?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相互解释, 互训是以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 作者指出互训也有其局限“互训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相对的同义, 而不是指在一切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绝对的同义”因此我们不能认为, 既然可以互训便可以不加区别。然后作者对义界, 推因等其它训诂的方式作了阐述, 既指出了它们可取的方面, 也谈到了它们的局限性。第四章是词义的引深与褒贬, 在本章中, 作者首先指出词义的引申即指一个词由本义推演而形成新的意义。但词义引申的情况较为复杂“因为引申义总是该词所代表的概念的某一特点发展起来的。而任何事物特点都是多方面的。从一个本义出发就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引申出新义。”关于词义的褒贬色彩, 或者说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与准确地训释词义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 作者指出“词的感情色彩,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般是稳定的, 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语言因素的变迁。在第五章中, 作者强调要重视对方言俗语的词义的训释, 因为方言俗语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历代以来, 虽然有部分学者对方俗语词作了研究, 也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著作, 但从实际要求来看, 距离还是相当大的。为什么方俗词义如此难释, 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可以作为引证的材料很缺乏, 几乎没有合适的, 字书, 词典可以查。第二, 记录当时口语的文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而且抄写的人和刻印的人文化水平较低, 错别字不少。第三, 中古, 近古双音结构的语言单位占多数, 但是又没有固定下来, 某一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词组有时会使人捉摸不定。有时合成词的两个词素的次序不固定, 有时出现不规则的缩语, 都使人难以确定词义。第四, 有些少数民族的借词, 还没有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需要从少数民族的古代文献中找对音的词。但是方言俗语的训释在训诂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如此, 作者指出“要克服这方面的困难。首先思想上要正确对待, 重视探索, 其次是充分利用工具书及其它有关专书, 深入求证。”第六章是外来用语的词义, 我们知道汉语词汇非常丰富, 它在发展过程中和其他民族语言一样, 也会受到其他民族语言词汇的一些影响。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的外来用词, 本书作者将汉语的外来词 (包括音译和意译的)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国内各兄弟民族的, 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第七章是训诂要籍的介绍, 包括专门的注释书, 还有笔记, 札记等。第八章讲训诂学的发展简史, 作者将训诂学的发展历史作了分期:萌芽期 (先秦) ——兴盛期 (两汉) ——保守期 (魏——唐) ——中落期 (宋——明) ——复兴期 (清) , 并且对各个阶段训诂学的发展概况做出了评议。例如对于汉代训诂学的成就作者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汉代训诂的成就, 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做出了范例,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为后世语言学所借鉴。如果没有汉代人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 后世训诂学发展要困难得多”并且作者对于学术界的其它不同观点能够理性的加以批判, 提出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评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训诂学的发展概况时, 作者谈到“齐佩瑢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训诂学处于'训诂学的中衰' (《训诂学概论》第四章) 时期, 这话说得过头了点。其实这个时期的训诂基本上沿着两汉高潮的余波发展, 也有新的成就, 只是和汉代训诂学高峰比较起来不显得那么突出, 有些地方表现出保守倾向”当然, 对于作者有些意见, 笔者不敢苟同, 例如作者提出清代朴学的发展是受到西方发达科学的影响, 的确在明末清初时, 随着一批西洋传教士的东来, 一部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传入中国并影响到了一批开明的知识分子, 但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有限, 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是自然科学知识, 中国古代重视人文教育,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来加强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修养, 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更多的是像对待工匠的技术那样去认识的。即使后来,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 更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 对国人的思想观念造成巨大冲击, 当时的洋务派依然力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笔者窃以为当时具有此种思想观念的知识分子依然占有相当大之比例。更何况在明末清初之际。清代训诂学规模之空前, 非有赖于相当数量之知识分子群智群力不可。而以区区零散之西洋科学断不至于此等之境界, 笔者认为清代训诂学之所以成绩斐然, 与清代学者继承前人经验, 并且在训诂学的方法论上有所创新是分不开的。所以即使西方的一些科学思想影响到了当时的学者,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学者群自身思想与实践的发展使然。在第九和第十章中, 作者主要谈到了训诂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作者提出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 在科学的语言理论的指导下, 不断开拓进取, 推陈出新, 加速训诂学的发展, 并且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设训诂学工作者的队伍。与此同时, 加强训诂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第十一章是关于古书的阅读, 作者主要谈论了在阅读古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包括注意古籍部类, 注意丛书类书等, 其中牵涉到版本学、校勘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第十二章的题目是“在实践中加深和提高”, 作者列出了古书训释的二百个例子,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了空洞的说理所达不到效果。

书末附录《试论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一文, 系作者与卓有建树的学生徐时仪教授合写, 目前少见同类文章问世。用为附录, 似可为训诂学林园地的开掘与拓展略供参考。

总而论之, 作者在本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训诂学相关理论和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发展概况, 而且作者不是空洞地理论说教, 而是结合大量的训诂实践来阐述的。除此以外, 本书体例严谨, 论证翔实, 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无疑有助于后学者得训诂学之精要。

参考文献

自动识别技术导论 篇6

自动识别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简称Auto-ID) 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是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标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手段。近几十年来, 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个涵盖有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以及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计算、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学科。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以信息处理为主的技术系统, 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快速、准确地获得住处的有效手段, 其处理系统的结果可作为管理工作的决策信息或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控制信息。

2 自动识别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各行业领域的用户提供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为主的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现代高新技术, 它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已成为推动国民以济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自动识别技术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

(2) 自动识别技术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3) 自动识别技术可提升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3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识别技术体系是各种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综合体, 这一点也从侧面印证了现代科学正在由近代的“分析时化”向现代的“分析-综合时代”转变的特征。目前,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很快, 相关技术的产品正向多功能、远距离、小型化、软硬件并举、信息传递快速、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等方向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装备。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各项技术各有所长, 面对行业的信息化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将形成互补的局面, 并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具体的发展趋势有:

(1) 多种识别技术的集成化应用;

(2) 与无线通信结合是未来自动识别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3) 自动识别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控制, 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4) 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宽, 并向纵深发展;

(5) 新的自动识别技术标准不断涌现, 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4 自动识别技术体系

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以住处处理为主的技术系统, 它的输入端是将被子识别的信息输出端是已识别的信息。自动识别系统的输入信息分为特定格式信息和图像图形格式信息两大类。特定格式信息就是采用规定的表现形式来表示规定的信息, 如条码符号、IC卡中的数据格式都属于此类。

图像图形格式信息则是指二维图像与一维波形等信息, 如二维图像所包括的文字、地图、照片、语音等一维波形均属于这一类。

通常自动模式识别技术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以及光学字符识别等。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快速、适时、准确收集、储存、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 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大市场, 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 建立信息网络, 实行电子数据交换, 开展安全检测, 增强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英文“RAID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叫做“智能标签”或“无线射频识别”。射频技术是以无线通信和存储器技术为核心, 伴随着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过程涉及无线通信协议、发射功率、占用频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应用主要有车辆的自动识别、高速公路收费及智能交通系统 (ITS) 、非接触识别卡、生产线自动化及过程控制、动物的跟踪及管理、货物的跟踪及物品监视等。

随着光电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这就是依靠人体生物特征来进行人的身份验证的一种高科技识别技术。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生物特征应具有广泛性、惟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等特点。研究和经验表明, 人体的指纹、掌纹、眼虹膜、声音、笔迹、面貌及DNA等都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因此不可能复制、失窃或被遗忘。所以, 利用人体的这些独特的生理特征能准确地鉴别每个人的身份。

声音识别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效可靠的应用软件的开发, 使声音识别系统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应用、这种系统可以用声音指令拟应用特定短句实现“不用手”的数据采集、其 (下接19页) (上接第27页) 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和眼睛, 这对那些采集数据同时还要完成手脚并用的工作场合尤为适用。

随首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 图象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重视, 现已广泛应用于遥感、文件处理、工业检测、机器人视、军事、生物医学、地质、海洋、气象、农业、灾害治理、货物检测、邮政编码、公安、银行、工矿企业、冶金、交通、电子商务、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领域。

文字作为信息最重要、最集中的载体, 其电子化进程尤为重要。而OCR (光学字符识别) 技术则是文字电子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OCR技术, 用户可以将通过扫描机、摄像机等光学输入方式得到的书籍、报刊、文稿、表格等印刷品的图像信息转化为可供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文本信息。因此与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相比, OCR技术大大提高资料存储、检索、加工的效率目前, OC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金融、保险、报业、税务、工商等行业。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通过对自动识别体系作简要的介绍向读者展示它的魅力, 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有更多学者参与到自动识别研究中来。

摘要:近年来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简述了自动模式识别技术中的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

关键词:自动识别,特定格式信息,图像图形格式信息

参考文献

[1]何玉芳.浅谈条码技术的应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2]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自动识别技术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05.3-59.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篇7

教材是学生的知识资源和学习工具, 统领整本教材的指导性思想, 可具体体现在选取什么样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能否将学生学习的必要知识以恰当的方式汇集起来等方面。

统观全书,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编委力图贯彻“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首先, 基础性是因教材的受众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 同时也来源于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设想。既然是专业基础课, 编者从关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理论基础,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囊括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专业技能) , 课堂教学 (细分为各课型教学) , 教学所使用教材 (主要是中国大陆、美国、法国等三个地区) , 学习者的二语习得 (分不同地区背景的学习者) , 各国教学概况 (分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背景) , 汉语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及汉语国际教学的发展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 注重发挥其“引导性”与“总括性”。其次, 原典性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其它教材或者说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主要体现于倡导原典阅读, 便于学生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 而不是通过二手材料阅读即学者专家的评价来左右大学生应有的独立思考。除了附有经过筛选的原典, 还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附上了建议阅读书目, 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指出了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途径。最后, 不难发现国际性主要是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且从现实方面来说, 对于有意愿走出去充当海外教学志愿者的同学们而言, 了解海外主要教学阵地 (如北美、欧洲与东亚) 的教材使用情况, 学习者背景及习得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教学针对性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选用的知识内容是必需的、关键的和典型的。教材从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汉语课授课对象、国别化教学等多个方面入手, 且教材各部分知识点设置以典型呈现, 既是必要涉及也是教材使用者应掌握的关键。教材所选知识内容适度反映了相关知识的知识体系及其基本结构, 即教学主体、客体和教学过程, 也让使用者了解该学科及教育事实的过去, 更是带有前瞻性的目光为最新发展和未来发展做总结与预测。教材所选用的内容, 也包括了其它的学科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等学科) , 因为编者也明确认识到所有独立学科也都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 汉语国际教育也是如此。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汉语等联系甚为紧密, 因此在教材的第一章就分设了各相关小节, 体现除了汉语国际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性。且各学科知识间也达到了协调和平衡, 分节虽以相关学科为名, 但在对独立的学科做了相关说明之后便与教材主题联系与结合。教材所选知识带有基础性、前瞻性、拓展性, 如通过研究教材便可发现, 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阅读性, 能为使用者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并且使用者不会认为其超出了他们可学习可理解的范围;很多章节同时也在体现关于对该学科未来趋势发展的一些预测, 更有一部分课后思考和推荐阅读书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学生的能了。更重要的是, 在本书中, 并未有关于一个知识的固定的教法的体现, 更多是在引导学生,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表达上必须遵从人类认识事物和使用者认知的规律。在本科低年级阶段, 这些学生的接受心理尚处于高中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 同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充满期待和潜在的兴趣, 但是学生对本专业又基本上是茫然的。因此, 教材须发挥其基本专业教材的引导作用, 也在介绍相关知识的发生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面遵循了使用者的认知规律, 体现了教材排列的科学性。首先面对刚进入本专业的本科生, 教材正确地判断了学生为学习前已有的知识和达到的认知水平, 即对该部分专业知识的匮乏, 头脑中对该专业背景毫无概念, 且欠缺引导。教材便着重在此部分进行设计, 如每节的知识点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听力教学中, 先讲了据科学研究发现的听力能力中所包含的几十项微技能, 再深入分析了听力理解过程的三阶段 (并辅以例子) , 最后与教学相结合, 有利于使用的理解与运用。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着清楚的交代, 未有清楚交代的, 也会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过程。教材的抽象程度和认知难度也十分贴合学生实际, 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 导致学生在开始阶段就产生畏惧心理等。并且在编写和组织上做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此及彼。

教材给使用者留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且十分切合其实际。每一小节的最后都留有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可拓展的阅读, 问题有助于使用者根据本节知识内容进行总结进行验证, 且安排的数量与难度都是恰当合适的 (按照知识阐述的顺序, 问题数量据章节篇幅而定以及超过章节内容需要扩展的问题一般保持在1-2个) 。而阅读书单解决了使用者课后无书可觅的困境, 也带来了新的知识补充与深度拓展。书中的知识内容和框架有助于使用者建构起个人的语言观、教学观, 这才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刘乐宁教授所谈到的重要点, 只有当一个准国际汉语教育教师树立了既符合标准又带有个人色彩的语言观和教学观, 才能在日后教授学生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出色。

上述几个方面皆是从教材内容选取与安排 (即知识的科学性) , 同是否符合使用者认知心理规律等方面来进行评估总结。在此之外, 本人也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问题。如教材每一小节后都附上了原典阅读节选, 但第一章第一节后选用的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但在索引目录和其他选用的原典来说风格不太一致。具体是其他的外文原典都是用英文, 而夸美纽斯的原典目录是用中文写的, 不知道是因为《大教育论》没有英文版还是出于其他问题的考虑, 不过我个人认为有必要保持风格一致, 要么将《大教育论》改成英文版或把其他原典都采用中文翻译版。这与其他教材力图展现给教材使用对象以全貌, 但在各小节知识内容的规划上对深度知识体现不够。再如虽然教材设定的适用对象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 但其也是成年人, 具有相应的思维能力, 应在基础的层面上进行加深。还如在谈论汉语学习者背景和国别化教学概况等方面, 和四川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出入的。海外志愿者的主要阵地还在于东南亚地区, 特别是像泰国这样需要量相当大的国家, 理应将其纳入进来让学生有大致情况的了解, 这也可看做是对典型化的补充。当然, 教材编写是否成功还应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评价, 就如理论只有投入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出真正效果一般。如将其投入到本科生教育中去获得了成功, 就说明该教材在解决其专业引导方面的问题, 那么它就是切实有效的。

但就其总体来说, 其出发点、思考维度、教育目的在书中呈现十分明确, 各知识点逻辑顺序排列得当, 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3) .

[2]赵勇.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 2006 (5) .

计算机导论教学刍议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认识实习

1. 引言

计算机导论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入门必修课,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地, 我校新生大多来自农村中学, 对计算机了解不多, 动手能力普遍欠缺。为了促使他们尽早理清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轮廓并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注重调动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基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 熟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清楚未来四年当中主要课程的体系结构和主要作用, 使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树立本专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围绕以上目的, 必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计算机导论方面的教材数量众多, 各有特点, 要选定一本合适的教材殊为不易, 因此死死抱定某本教材的做法不值得效仿。综合参考国内外各种相关教材并通过与兄弟院校同行的教学交流, 计算机导论的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

(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计算机病毒、多媒体技术等软、硬件基本知识。

(2) 计算机基本操作: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基础介绍计算机的使用, 上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熟悉常用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初步掌握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使用, 能利用Internet搜集素材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3) 计算机主干课程引论: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 就会缺乏学习动力, 从而处于被动。所以计算机导论中应该通过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主干课程的介绍, 使学生知道这些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学习这些课程的必要性, 使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课程框架和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

(4) 职业道德教育:信息技术领域有哪些相关的政策法规, 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期间应如何去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

3.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对于入学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的新生来说, 突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要理解许多新的概念, 难度不小。但与此同时, 新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很强的, 应该紧紧抓住这一优势,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发其学习热情, 引导他们尽快进入计算机领域, 理解新概念, 掌握新技能。

(1) 多做形象类比, 促进概念理解。计算机中许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的新生而言不易理解, 上课时应该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 多做恰当形象的类比, 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相关概念。譬如, 在介绍高级语言源程序的编译过程时, 完全可以将其和人工翻译一篇英文文章到中文的过程相类比, 二者的极其相似性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编译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减轻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畏惧感。类似的, 在比较"编译"和"解释"两种方式的效率时, 也可以将之和中美元首对话时翻译官做口译的过程相类比。

(2) 设计生动课件, 吸引学生眼球。当前, 多媒体教室已经普及, 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设计生动活泼的课件,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适当的时机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习兴趣。特别地, 在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密切注意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势, 不失时机地播放一些相关视频。比如, 在讲解CPU时, 我们就播放了"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研究员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在讲到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培养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时, 我们给出了李开复博士写给中国大学生的几封公开信, 并播放了他在国内多个著名高校给大学生做报告时的精彩片段;在讲到信息安全技术时, 我们播放了国际密码学界著名人物王晓云教授的事迹。利用计算机界精英们的生动事例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 精选实例练习, 加强动手能力。计算机专业本身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而言, 动手能力尤显重要。在给学生多做类比, 尽量让他们理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启发性的实例, 多做上机练习来达到目的。比如, Windows基本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等, 都需要通过多做实例练习来熟悉和掌握。此外, 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内部结构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我们在播放相关教学视频之后, 还安排了拆装机实验, 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利用认识实习, 开阔学生视野。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课堂教学固然重要, 课外活动也不可少。利用认识实习的机会, 可以带学生到著名IT企业参观学习, 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开拓他们的眼界。我校计算机学院与神舟电脑、神州数码等著名IT企业以及广州各大电脑城都有良好合作, 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在第一个学期会专门安排一周时间前往以上各处参观和调研。从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其它反馈可知, 学生积极性很高, 感触颇多, 收获不小。

4. 结论

综上所述, 针对大一新生对计算机了解不多、动手能力普遍欠缺但同时对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 计算机导论的任课教师应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注重调动学习积极性, 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切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重视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努力增强他们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引导他们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 理清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脉络,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国兴, 陶树平, 丁岳伟.计算机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吕云翔, 傅尔也译.计算机文化 (原书第10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杨秋翔, 张艳.新形势下计算机导论课的教与学.军工高教研究.2003 (1) :38-40.

材料导论课程教学创新初探 篇9

一、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打破传统大类材料知识的灌输式教学, 应多从生活常识中寻找材料实例, 阐述材料特点、发展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 高度概括地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学科地位、研究范畴、核心要素、分类方法、各种新型材料与工艺, 通过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最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前沿应用, 同时突出生物材料、信息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迅猛发展, 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浓厚兴趣, 实现系统性、普及性、趣味性和专业性四性统一。此外, 材料种类繁多, 每一种材料在各自领域都有其重要性, 加之学时、专业性限制, 课程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或者平行设计, 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还应充分考虑本校材料学科研究的优势项目, 在保证课程内容系统性的同时, 应重点介绍本校的优势方向,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了解学科结构的同时, 了解本校的特色和科研动态, 为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 知识不仅仅靠老师传授, 要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在实践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让同学们一方面全面接触材料科学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培养同学如何自我获取材料科学知识的手段, 如何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等。本课程将采用学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 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 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深入思考, 培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 尽可能采用双语授课, 即使用英语讲授和中文解说相结合, 或用英文辅助关键词语表达的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 实行因材施教, 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 注重教学民主和师生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手段方面, 应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关于多媒体教学, 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已经实现, 并应用多年, 教师和学生并不陌生。但是, 随着该项技术的长期使用, 以及生活中随处可见多媒体信息, 学生逐渐对此产生了审美疲劳, 甚至出现上课思想不集中, 下课拷贝授课ppt作为复习材料的现象。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也有类似的认同, 比如最近报道的, 费米实验室大强子对撞机双周论坛的组织者就开始限制使用ppt做报告, 他们认为, 没有ppt, 参与者可以脱离脚本, 促进互动和激发好奇心。其实无论是使用或不使用ppt, 其目的均是为了激发听者的兴趣, 更好地传递讲授者的思路, 因此, 在教学手段方面应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为目的, 而不是以方便教授讲授为目的, 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大量与生活紧密联系、切合教学内容的图片、图形、动画、音效、视频, 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 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真实、准确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 在课程中还可以设计模拟国际会议教学, 首先由教师指定会议主题, 让学生课后自行查阅相关文献, 撰写学术报告。在模拟会议中, 由学生担任会议的主持人、学术报告宣讲人和翻译, 作为观众的学生在宣讲结束后可自由提问, 由宣讲人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运用多种媒体展示学生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成果, 为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己思想的舞台。实践证明, 通过模拟使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知识、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也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也使学生对于“自主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 让学生能够逐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三、教师团队建设

对于课程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课程将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 包括教师组成知识结构、教师能力培养、教师年龄结构设计几个方面。材料导论学科涉及知识面广, 为了实现教学的系统性、普及性、趣味性和专业性, 必须有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由老中青构成的教学团队。此外, 积极开展对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培养工作, 为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辅导老师, 并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培养目标, 要求其跟班听课并担任助教, 使青年教师更好地、全面地理解了课程的背景和知识要点、教学要求和内容, 掌握各种教学方法。采取听课、研讨等活动, 要求青年教师在担任主讲任务前必须在教研室对课程的主要章节进行试讲, 通过开展观摩名师教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教案展评、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 使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逐年提高, 全部能够独立走上讲台。与此同时,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 做到意识超前、观念更新、措施和培养方案操作性强, 本着“培养”、“引进”、“提高”并重的原则, 采取学术交流、国内外访问进修与考察、学历提升、产学研结合项目开发等措施,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建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以上是笔者对于材料导论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努力坚持探索和创新, 通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师团队建设几个方面, 提高教学质量, 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摘要:针对大一新生无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的特点, 并基于材料学科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特性, 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优化等, 实现本课程系统性、普及性、趣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达到学生了解学科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启迪思维, 开拓视野的目的, 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导论,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姚军龙, 高琳.“材料导论”课程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 2010, (12) :69-70.

上一篇:单身不是错下一篇:应用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