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导论

2024-09-19

大学生导论(精选12篇)

大学生导论 篇1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 非一两篇论文甚至一部著作所能说清。笔者不揣浅陋, 在尽可能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多年从事大学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拟系统而全面地研究这一问题。先就和谐大学校园概念、意义、建设的基本路径与研究方法, 作一简要说明。

一、和谐大学校园提出的背景

在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中期, 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与重大部署。此后, 条条:各个部委系统, 块块:各个地方———省 (市) 、地 (市) 县、乡 (镇) , 点点:各个大小单位, 纷纷积极响应, 将和谐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强大而富有活力的即和谐的共和国这个有机体, 正是通过以上条条、块块、点点即大大小小的机体结构的和谐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讲和谐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存在, 就像讲团结因为有不团结的现象一样。这就是所谓背景。相关背景是一切相关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党中央文件并没有直接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而我国的和谐大学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因此, 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必须搞清这一建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背景与小背景。

大背景大到从整个世界来看。胡锦涛同志多次在重大国际会议上与接见外宾中, 提到要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因为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到处制造不和谐, 挑起种种事端, 使国际多元社会、各国人民自主决定自己命运与发展道路的正常权利纳入其价值标准之内, 成为其为所欲为的顺民。这股国际逆流确是我国社会产生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外在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快速崛起中, 唯恐中国不乱, 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快速发展。

国际公认也为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同的一个大背景, 国际社会即世界各国在其发展中, 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 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即从不发达向中等发达过渡的时期, 有人说是“发展陷阱”。而我国从刚进入新世纪的人均GDP近2000美元, 到2011年已达5000多美元, 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进入“中等发展陷阱 (3000~6000美元) ”。从以拉美为代表的“发展陷阱”到我国所谓“中等发展陷阱”, 大体都有以下共同点。

一是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经济的一定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多,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而为官员贪腐创造了经济条件, 主要是监督机制不能随经济发展同步跟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几乎是同步的, 这也跟我国对官员任用考核的一些特殊方式相关。因此我国贪腐官员在惩罚中仍不断产生, 由此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诚信度, 激化官群矛盾, 涣散社会凝聚力。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市场机制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 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要靠政府从公平公正立场采取措施在再分配中向弱势群体倾斜, 匡正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拉大贫富差距的缺陷。我国除具世界其他国家这一共性外, 还因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型而来, 市场化的变革并不彻底, 很多重要经济部门仍被国有企业掌控甚至蜕化为私人垄断。衡量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 2013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 而据民间调查, 同年基尼系数为0.61, 就算被多数经济学者所低估的官方数据, 也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就是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 与阿根廷、墨西哥相当。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激化贫富阶层矛盾, 也激化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人们认为是政府不作为或政府偏袒富人或与富人共谋得利的结果。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发展阶段, 人们只追求发展速度, 忽视经济增长质量, 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相伴而生。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 一段时间以GDP增长为唯一政绩考核指标, 这种考核方式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即使到了今天, 我国对官员的环境考评机制体系仍不完善, 如PM2.5这一检测空气质量的指标, 长期被忽视;河流被污染, 土地被污染, 空气被污染。这种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能否继续发展, 人民是否能健康快乐生活下去的地步。对人才引进与海外留学人员能否归来也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一问题, 人们又把它跟政府无作为联系起来, 由此降低政府的诚信度, 激化官民矛盾。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都是严重的, 造成官民矛盾, 社会不同群体 (贫富群体、不同职业群体) 矛盾的加深, 影响社会和谐。有人认为, 我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已达到某种临界点, 由此导致维稳成本的不断提高。这部分增加的维稳成本只能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治理等合理公共支出中挤兑出来, 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进程, 影响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进程。

在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大背景下, 高校与之相应同样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既与社会不和谐因素紧密相连, 又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贪腐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大学甚至比较严重。这从一些大学从校一级领导中揪出的贪官中得到证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 从学校工程承包招标中、从自主创收基金中想方设法中饱私囊。这种现象在院系的个别领导或教师中也有存在,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学生钱财。

二是师德滑坡, 学德随之滑坡。不少教师不热心教学而热心捞外块, 这虽有大学教师薪酬偏低的客观原因, 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失衡乃是主因;学生奋发进取精神不足, 混文凭者大有人在;师生相互影响, 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 认真教学的教师往往开罪学生, 得不到学生的应有尊重与正确评价, 放松要求讨好学生的教师反而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是求大求全, 重数量轻质量。表现为大学年年扩招, 万人大学超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学校大楼不断增多, 大师却未见增加;数理化、文史地、理工农医样样俱全, 众多专业雷同, 其原有特色消失;硕点、硕导, 博点、博导不断增多, 以致造成中国博士大跃进, 领先世界水平。对教师考核也是重数量, 轻质量, 评价体系不合理, 必然诱导教师的错误追求。埋头苦干看轻名利而倾心于教书育人的老师得不到认可, 等等。

四是学风不正。不管学生、教师都抄袭成风。因为年度考核, 晋升职称要求论文数量, 并要求核心期刊发表, 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 要求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压力之下加上道德缺失, 现代网络技术又提供了条件, 他们不得不以抄袭应对, 这是被动而言。不少人甚至是少数忙于行政事务的领导, 为图虚名甚至图实名, 即争得学衔学位, 特殊贡献大奖等级而名利双收, 他们也想方设法抄袭, 盗窃他人甚至学生的科研成果。

大学校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必然影响大学这一神圣高雅殿堂的形象,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包括道德与专业质量。因此提出与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这些年来, 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常见于报刊、书籍和诸多文件中, 但是否有一公认的权威的一致遵从的定义呢?似乎没有见到, 而多种对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的论述, 似乎都有立论依据与可取之处。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经典性表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全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也应是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立论的依据。

何谓和谐大学校园?看来不能按定义要求来界说, 只能作出说明性的解释。和谐大学校园, 勿庸置疑, 应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特征, 但具体含义应有所延伸并有适当差别。

第一,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宪法及涉及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 大学理应遵照执行;同时各个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 使依法治校更具体可行。大学校园应充满民主空气, 各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各个不同层级的校园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从善如流, 绝不能将“政治帽子”到处乱扣,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大学是否应有自身特色的校纪校规,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典范。校内各级党政领导成员, 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年级, 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不同岗位的成员, 等等。总之, 大学校园里的所有成员, 都是平等的, 都是履行不同职责, 尽不同义务而已, 无任何特权可言。

第三,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诚信友爱即遵循伦理道德的楷模。大学里各种成员之间, 都应做到诚实守信、说实话、干实事、互助友爱、扶危济困、团结协作。大学校园容不得流言谣言, 容不得制假造假, 容不得一切歪风邪气。

第四,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具创造活力的场所。大学的各类主体, 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学生要学得主动,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敢于跟老师及各种权威争论, 敢于面对面提出质疑;教师要教的主动, 敢于创新自己的学术观点, 勇于发明创造,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对学生质疑, 要大度包容, 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够完善或有错误, 也要加以鼓励。其他不同岗位的成员, 应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能的创新之举。大学应成为整个社会最具创新活力并带动整个社会创新的强大发动机与导航仪。

第五,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为文明安定的场所, 社会精神文明的典范。大学校园里, 人人讲礼貌, 个个能谦让包容, 既与社会紧密相联, 又不容社会污染浸入校园。大学校园应是社会文明的一方净土, 是社会最圣洁的地方。

第六,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楷模。大学校园不仅精神环境洁净无瑕, 自然环境也应洁净无瑕。大学这个小环境, 应有周到的规划设计, 绿地、水榭、亭台楼阁、生活学习、运动与休闲设施, 均应安排有序, 使人感到似静非静, 似动非动, 空气清新, 井然优雅, 是个读书、研究的最好自然环境。

总括上述, 和谐大学校园的最根本特征是, 融洽的人际关系, 令人向往的自然环境, 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科研成果, 最终体现为, 不断培养出就业率高广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一批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大学有不同类型, 有所谓重点非重点、专科、本科、教学型、研究型等差别, 但凡是大学都要出两类成果: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和不同档次的科研成果。而高素质人才即各类精英的不断产出, 则是不同类型大学的最重要使命。

综上所述, 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逻辑学关于定义的要求来表述。而从上述和谐大学校园的描述中,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总感觉这是一种静态的特征表述, 似乎跟现实中或实践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不符。因此, 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必须从动态角度加以把握。和谐大学校园所具有的六大典范作用不是一幅静态的美丽山水画, 而是在动态中显示出来。它在不断克服六大典范中大大小小的不够典范之处而趋于典范, 也就是说, 它在不断化解不断产生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使之达到和谐状态, 在这种不断调整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 六大典范作用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动态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从中不断彰显出一所和谐大学的崭新面貌, 也构成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是因为,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像鲁滨逊生活的那种孤岛。中国已经融入世界, 是地球村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中的闪光分子, 自然跟世界相关联, 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关联, 因此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就大学本身来说, 也不是一个静止体, 它虽相对稳定, 流动性仍然显著, 每年大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走出校门, 又有大批不同层次的新生进入;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岗位的管理成员也是有进有出, 处于流动状态, 这种流动状态正是一种活力的源泉。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国内外、校内外纵横交错的有形的与无形的, 精神的与物质的复杂利益关系, 为我们研究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指明了路径。

三、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研究路径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从何着手, 现实的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概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正视、面对并理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所涉及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的既有精神层面更有物质层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关系。让我们稍稍具体梳理罗列一下这些绕不过去的或难或易的关系。

理顺大学校园内部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按现行体制, 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党领导政是纵向关系。但某些重点大学, “政”即校 (院) 长的行政级别、权威声望往往大于党 (委书记) 。在校 (院) 长与党委书记作为平行对等的顶层机构, 本身各有一套组织机构, 如副书记、副校 (院) 长及其助理的人数、办公室组织及其人员配置。紧靠这一顶层, 一般应有相互平行的几套系统:教学与科研学术管理、后勤保障、图书资料、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等。这几大系统自身有其纵向、横向系统。党务系统的纵向组织从校 (院) 党委至院系党委或党总支直至党支部党小组。与此相关的共青团系统、工会系统、民主党派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应归于党务系统。校务行政系统, 实际应包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资料、财务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有纵向横向交错关系。校内各个学院之间特别是专业相近的各个学院之间, 甚至一个学院内的各个专业系之间, 也存在复杂的横向纵向关系。师生关系可以说纵向关系, 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 没有老师与学生就不成其大学。师生关系可分为老中青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名师与一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师关系, 包括老中青教师、不同职称教师、名师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与硕导、博导教师、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外教与内教老师等之间的横向关系。学生间的横向关系有:贫困生与富裕生及其不同级别官员出身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不同层次学历即专、本、硕、博学生、城乡学生、边远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学生等,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横向的复杂关系。课程之间也存在某种纵向主要是横向关系: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主打课与辅助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德育课或政治思想教育课与专业课、体育课 (包括军训) 与专业课、外语课与其他课程, 等等。考评体系包括对党政、老师与学生三大系统。总的要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 在量化中突显出质的要求。党政成员考评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广大群众评价的地位。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包括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的考评、完全搞科研的人员的考评, 不同职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考评指标的差别及其合理性, 质的指标如何在量化中得到体现, 纠正重量轻质的偏差, 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及其考评, 教授一定要讲授本科课程。考评必然跟奖惩体系相联系, 原则是奖优罚劣, 使优者动力更为强劲, 劣者也能自强奋起。奖惩既跟物质利益联系, 也要跟精神荣誉相关联。这里涉及一套薪酬体系的纵向横向关系:党政不同层级的报酬体系, 教师科研人员不同职称的报酬体系 (现在提出的绩效工资设置) , 教辅人员的新酬体系。以上三者的横向对比关系的合理性, 力避众多博士教授争处长, 教学岗位乏热心。这其中涉及一个有形收入与无形收入 (无形其实也有形) 的关系问题。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不同学历培养目标的差别体系,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 既重分数又不能唯分数, 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纪检监察体系的纵横向关系:纪检监察组织体系 (常设机构及其成员与非常设机构成员) , 教代会、学代会、校工会的地位与作用, 团委会的地位与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正视审计机构在廉洁校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现在很多大学还存在一校两制的关系, 需要调整处理。至于独立民办大学的内部关系, 既有公办大学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 暂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围。大学办学规模与质量及其管理边界的关系, 大学校园建设的合理布局问题, 既是大学顶层管理者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也是相关上级党政领导层级需要慎重考虑处理的问题。

以上便是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内部涉及需要理顺的纵向、横向、纵横交错关系的一个梗概。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还必须要理顺外部环境这一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多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校际之间的关系:本市与本省区各院校之间、不同城市省区之间的院校、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本国院校与国外院校之间、不同档次院校之间等关系。其内容涉及: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的共享与争夺, 专业设置的重复与竞争 (包括热门专业的纷纷上马) , 招生生源的争夺, 办学经费的争夺, 创收渠道、地域的争夺, 等等;二是理顺大学所在地与相邻社区、城市及所在省区的关系;三是理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四是理顺与本校校友的关系;五是理顺大学社会服务、社会责任与创收融资的关系;六是理顺招生录取涉及的诸多社会关系;七是理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包括本省区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与主管该院校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八是理顺与上级党政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关系, 等等。

上述种种纵向横向矛盾关系, 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主次差别及其随时转换的可能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 即围绕调动校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往后的研究中, 我们将遵循上述路径详加分析。

四、贯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认为, 关于“是”什么 (What is) 的表述, 是实证表述 (Positve statements) , 关于“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 的表述是规范表述, 前者叫实证方法, 后者叫规范方法。在经济学界有人将用前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作实证经济学, 以后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实证方法有些类似逻辑学的归纳法, 规范方法则类似演释法。事实上, 任何研究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都是规范方法的典范, 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将实证与规范方法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实证方法先要进行假设, 这假设就是一种指导思想, 就包含规范的成份。

我们这里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就是既要以我国及他国已经为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作指导, 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并以实践为依据得出新的结论, 这就有可能纠正过去不正确的结论或指导思想。所以, 我们的研究, 首先既不是纯理论推导, 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包括我们党的重要文献方针政策, 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其次, 我们的研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既要利用他人的调研成果, 也有自己必要的调研与实践经验总结;在理论上, 我们要大量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 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些小的创新。再次, 在表述上, 既有理论阐述, 又有实例印证;既有个例, 也有通例;还有必要的统计数据作佐证。

五、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重大意义

首先, 帮助我们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做到既紧张又从容。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中得知, 和谐大学校园不是风平浪静的, 而处于复杂矛盾的运动过程中, 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 永无止境。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党和政府相关部门, 大学中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处理大学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就大学本身来说, 教师和学生, 一般管理人员, 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将紧张与轻松、活泼结合起来。而大学的顶层人员, 可以说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 他们责任重大, 他们知道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复杂性动态性, 便会处变不惊, 举重若轻, 要做到这一点, 达到这一境界, 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大学高层的领导人员要相对稳定, 要有相当高的专业业务与管理素质, 要有较长时间的办学历练, 要有不同专业管理与年龄的混成比例与梯次配置, 更要有相当的校外特别是校内的群众基础。同时, 也要求大学的高层领导也像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一样, 要有对付各种突发事件的种种预案, 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使一所大学在各种突发或尖锐矛盾爆发时, 仍能正常运作, 不会因噎废食, 如学校游泳池淹死一名学生或教师, 游泳池就立即关闭不再开放。

其次, 指导我们能视野开阔地运用立体思维来从事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这样才能与当今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进程合拍。一所大学从所处地址来说, 是基本固定的, 但其运行, 必然不断涉及以上所述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有形无形矛盾关系的处理。只有充分正视, 及时理顺, 才能不影响大学的正常运作。但这种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调整理顺矛盾关系的过程, 正是一所大学走向成熟, 使大学办学质量不断登上一个个新台阶的正常途径。

第三, 只有在这种现实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才能使师生经受现实的锤炼, 才能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产品╟╟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而不是温室中的鲜花,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和谐大学最重要的使命。

最后, 按照我们这种思路, 即如上描述的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大学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楷模, 成为国人向往的圣地;才能使社会感到, 进入大学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洗礼。如此, 大学才能成为全面影响和推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强大的动力。

总之, 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 中国梦的美好理想与远景, 只能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逐步实现。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中国梦在大学的实现, 任重而道远啊!

摘要: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在整个社会与大学在其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 出现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因此, 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是通过不断调整、处理种种矛盾关系而造就的一个最具创造活力的环境或场所, 正是这种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校园, 才能成为精英辈出的摇篮, 累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 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的典范与楷模,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为强大的动力。和谐大学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其研究路径, 应是视野开阔地梳理涉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形无形的纵横交错的复杂多变的关系, 适时调整化解, 永葆不竭动力。其研究应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和谐大学校园,理顺关系,研究路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浪网.专家称我国十四五期间有望成高收入国家[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09-22/025123195922.shtml

[2]中国首度公布基尼系数[N].北京晨报, 2013-01-19.

[3]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J].财经, 2012, (22) .

[4]邓崇清.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4, (4) .

[5]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5-02-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6]梁山民.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8-19.

大学生导论 篇2

摘要:如今,大学生创业不仅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同时也聚拢了大众的关注。很多人在创的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更多人却被一个浪打没了影儿。前仆后继,却仍有着无数的创业英雄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面对零距离的创业之路,我们的每一双脚都可以迈上去吗?本文综述了现在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大学生创业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建议

引言:自清华大学在国内首次举办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到4月,国家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南京经济学院这8所高等院校确定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后,全国各高校普遍出现了开展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在这个热潮的带动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然而能坚持走下去的寥寥无几。

一、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缺乏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在于创业能力不足,亟须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智慧的积累提高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限制是重要原因。不少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缺乏知识、技能和信息才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单凭少数学生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实践锻炼,难以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规模,有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据了解,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开展了相关自主创业的讲座和活动,但是并没有开设自主创业的课程。与创业相比,高校更关注就业。

2、筹钱不当。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有了创意有了资金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

据调查,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超过九成是靠民间借贷起家的。但是大学生在吸引创业投资上存在以下误区:筹钱心切;随意违约;过于执著;不负责任。

3、缺乏创业综合能力。创业之路,是充满艰险与曲折的,自主创业就等于是一个人去面对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以及随时出现的需要迅速正确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这需要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持续保持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即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创业心理品质。正因为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的意志,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那么,在创业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

二、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1、借专业之专。对于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IT领域的创业项目前期投入少,适合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学习通信或医药专业的学生,技术上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些是我国政府重点发展又是全球关注的领域;对于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用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创业。当然对于大众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自身在学校期间所积累的能力优势、人脉资源等,在一些资金需求不大,项目周期不长,人手配备要求不多的项目上开展自己的事业。

2、借发展之势。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都会催生诸多新职业。在新兴的市场中,大学生反而因为没有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像IT、电脑、管理咨询、医药科技等这些新兴产业,早已被创业者们列入名单之中。事实上,在任何一个行业初兴之时,都需要有充满雄心的年轻人们给它以活力,而这种行业需求,才是创业的真正契机。

3、借政策之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以创带就,实现更多人就业。为帮扶大学生创业,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相关创业培训补贴、免费创业咨询及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出台,还有税收及管理费收取等优惠。积极响应创业号召,各大高校的创业大赛也是如火如荼的举行,社会舆论及媒体也给予非常多的支持。总体环境来说,如今的政策都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大学生创业是目前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实现大学生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但是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投入到创业的潮流中。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如果想投入的创业的潮流中,大学生应抓紧在校学习的难得时光,注重自身创业综合能力的构建,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进而制定出自己的创业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创好自己的业。

参考文献:

[1]国际劳工组织.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意识培训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丁仁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程[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3]曹胜利.大学生创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篇3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评估教材的好坏,认识教材编写的本质,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明确教材的定位,把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挑选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学习材料。

一、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及其模型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主张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教材进行分析评价。前者主要是检验教材本身告诉了教材使用者什么基本信息,后者主要是检验教材内部所体现的交互性是否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式。为了尽量简化评估的程序和标准,McDonough和Shaw还设计了具体的教材评估模型,主张教材分析从教材外观的总体评价(impressionisticevaluation)和内部的深度分析(in-depthevaluation)进行,主要由外部、内部及综合三个阶段组成。

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价

(一)教材外部评价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是四川大学2014年出版的本科生教材,是集体探索而编写的成果,教材的编委包括美国的何宝璋、俞志强,韩国的甘瑞瑗、金孝真、来自意大利的莉丽(ValeriaPetrone)博士,中国的翟汛、邓时忠、魏红等学者以及四川大学的编写团队。《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之名称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精神,旨在探索四川大学独特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其对教材的基本编写理念是突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通过浏览教材的封面、封底、绪论、目录,我们得到教材的总体信息大致如下。

1.封面。

(1)具体内容。

正面: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原典导读与本科人才]成果

背面:四川大学原典导读系列其他教材的名称,如《中华文化》(曹顺庆)、《现代汉语》(杨文全)等。

(2)评价。

教材封面上的内容明确了该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以及使用对象,有助于教材使用者了解教材编写的本质和适用的对象。

2.编委。

(1)具体内容。

ValeriaPetrone(四川大学)、傅其林(四川大学)、刘颖(四川大学)、邓时忠(西南财经大学)、邓文斌(西南民族大学)、范水平(江西师范大学)、何宝璋(美国圣十字学院)、金孝真(韩国又松大学)、翟汛(武汉大学)、朱其智(中山大学)等一共37位编委成员。

(2)评价。

编委成员主要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其成员的丰富性体现出教材内容涉及的广泛性,体现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人才所要求的全面性。而编委成员都是国内外高校中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与教授,其组成体现出该教材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师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重视。

3.目录。

(1)具体内容。

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理论、第二章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第三章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第四章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第五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第六章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概览、第七章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第八章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

(2)评价。

教材的目录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初步的专业定位,了解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具体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以及对该专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也能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4.绪论。

(1)具体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之名称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精神,旨在探索四川大学独特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其对教材的基本编写理念是突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

(2)评价。

教材的绪论介绍了教材在内容编排、设计理念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而通过教材的封面、编委、目录、绪论的外部评价可以看出,该教材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基础性是编写理念的核心思路之一。既满足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接受心理特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内部评价

外部评估提供了教材的总体直观印象,内部评估则需深入到教材的细节内容,检测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了教材外部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以阅读为基础、以专业特点为指导的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的原则定位。

1.教材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

首先,该教材从学生对象角度出发,适用于刚进入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既体现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接受心理特性,又提供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概览,切实做到了基础性。

其次,由于汉语国际教育该专业特点的特殊性,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在一本教材中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有一定困难。该教材一共八章,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很好地做到了重点突出、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最后,该教材的每一章节展现的概述很好地彰显了教材名称中的“导论”含义。教材每一章首先是简要概述本章的问题所涉及的基本领域,勾勒简单的历史,概括几个主要的领域成果成效,章节安排合理。

2.教材是否体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编写理念。

一方面,原典性是该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其突出表达的创新之处。教材每一章每一节在概述之后都有该领域的一篇与章节概述很好结合的代表原典文献。切实做到了以阅读为基础。

另一方面,教材的章节安排也很好地体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章节总体概述,小节概述,小节原典选文,建议阅读书目,思考题。章节安排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了以阅读为中心的编写理念,让学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3.教材编写是否体现了“以专业特点为指导”的编写理念。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国际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的调整也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材的编写应抓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个学科的特点,始终贯彻“针对性、实用性、国别化”等方针。《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做到了贯彻方针内容,切实以专业特点为指导来进行教材的编写。

(三)综合评价

通过对教材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可以看出该教材确实发挥了导论的作用,是一本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量身定做的基础性教材。纵观《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全篇,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教材特点鲜明,教学对象针对性强。

教材编写适用对象特点十分鲜明,紧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结合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知识需求与心理认知,在内容的选取上充分地发挥了“导论”作用。

2.教材章节安排层次分明,部分内容顺序可做调整。

教材在章节安排上是比较合理的,先从基础专业知识入手,有了知识装备后再进入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国别化介绍,最后阐释了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基本上涵盖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3.教材内容涉及比较全面,可适当增加部分内容。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专业化涉及众多学科,所以该教材的内容尽可能做到了全面。而在具体阐述国别化的四五六章中,由于近年来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发展的十分迅速,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增加上泰国汉语教学以及汉语习得的情况介绍。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对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汉语教师、汉语志愿者等概念的简单介绍,增加学生对这些专业名称的了解进而增加专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对专业了解的需求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教材切实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为指导,突出了四川大学原典阅读的创新之处,章节内容的安排清晰合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开展。该教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教育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庶英.试析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材体系的架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2]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3]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大学生导论 篇4

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性

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大学教育, 主要以培养学生走向社会所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为目标, 往往忽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结构从单一化模式向多样化模式转变,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理念, 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的价值观不健全,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社会责任感;身心发展不全面;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因此, 在大学各类课程的教学中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 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材料导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材料学科是一门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电子、能源、医疗、建筑工程、物理化学、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材料导论》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一些材料方面的相关知识, 从而加深对材料学科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材料导论》公共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结构复杂, 基础差异大。《材料导论》选修课自开设以来, 选课学生涵盖了我校文、理、工在内的65个专业的不同学生。学生来自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和专升本等不同学龄。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 他们的基础知识储备存在较大差异。

2.学生对公选课不够重视, 授课效果不理想。大多数学生选课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学生对课程本身兴趣不大, 从心理上不愿上课。课堂上存在严重的违纪现象, 授课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在上课时普遍存在迟到、早退、旷课以及听课不认真的现象, 如上课玩手机、睡觉、说话、写其他课程作业等。

3.教学内容与学生基础知识脱节。《材料导论》公共选修课采用多媒体为主, 板书为辅的授课方式, 主要授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 共八章。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其他非材料专业, 没有材料基础, 甚至有些学生是文科和理科, 因此部分授课内容对于他们而言过于专业化, 一味讲下去学生听不懂就是失去兴趣。如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工艺介绍了包括冶金、铸造、锻压、焊接、注射成型、注浆成型、热压成型、挤出成型、淬火、金属的热处理工艺等内容在内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既专业又抽象, 对于外专业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 很有必要设计一个适合学生的具有科普化而又不失专业特色的授课内容。

4.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为了不和必修课及专业课在教室使用方面发生冲突, 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学生选择晚上上公共选修课, 主要是因为可以不上晚自习。而大部分的学生社团、兼职、课外科技活动都安排在周末, 公选课安排在周末明显减少了学生丰富大学生生活和提高其课外能力的机会。部分学生为了参加课外活动自然也就会选择请假、早退、逃课。

三、在《材料导论》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

1.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经济发展过程中材料行业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引出材料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分析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采用列举周围的典型事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客观分析材料的生产、加工、使用乃至废弃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用创新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树立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 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如讲到金属尾矿处理不当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问题的时候, 引导学生就尾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展开讨论, 适当的时候作一分析, 使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既掌握了这些知识, 又树立了环保意识。也可在讲述新能源材料一章时从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入手, 倡导大家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 以减少私家车尾气污染。另外, 课堂上多讲一些生态环境材料和绿色材料事例, 加深学生印象。

2.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更是未来十几年内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90后”甚至“95后”的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 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在讲述一些新材料的时候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 超导材料和磁性材料, 可通过观看超级工厂——坦克、战斗机等高端武器以及防弹衣、防弹玻璃、美国总统海陆空座驾等视频, 让学生了解新材料与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及安全、国防科技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使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及创新意识。从“光纤之父”高锟的个人背景出发, 介绍他如何发现光纤通信的可行性, 如何推动并实现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宏伟蓝图。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奉献自我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加强其科学素养。以发现超导现象的科学家昂纳斯为例, 让学生知道他在反复研究金属汞的电阻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的超导现象, 使学生明白科学研究要有不懈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在高分子材料一章中介绍化学家斯蒂芬妮科沃莱克在一次实验中因为添加药剂的剂量和顺序发生错误而发现了凯夫拉这种奇特的合成纤维, 这种纤维比一般的尼龙性能优越很多, 推动了防弹衣的升级换代。教育学生科学研究要具有创新性。

四、结语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材料导论》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也是在新时期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下的必然产物。通过学习这门课, 学生可以了解材料类的相关知识, 激发他们探索材料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国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可以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级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时代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材料导论》是面向全校开设的大学生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给学生传输材料类基本知识, 更要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爱国意识的树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驾护航。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综合素养,教学方法,材料导论

参考文献

[1]许永忠, 董守华, 祁雪梅.“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公选课的教改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 2010 (5) :120-122.

[2]韩琳, 侯爱清, 齐敦禹.发达国家理工院校培养文科人才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 2013 (1) :83-87.

[3]牛进社.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措施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62-64.

[4]贾小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戏剧之家, 2016 (3) :163.

[5]丁玉成.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相关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 2016 (2) :242.

[6]王丹.油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6 (3) :157-157.

[7]杨德东, 孙鹤旭, 杨鹏, 等.人工智能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11 (15) :86-88.

大学语文导论心得感想 篇5

吴老师的课堂总充斥着热情洋溢的朗诵,孜孜不倦的教诲,循循善诱的引导式提问,还有同学们那新颖不断的思想表露······这就是大学语文,不同于以往我们习惯的语文。

往日的语文,我们要做的只是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而现在的语文,我们必须思考每一个问题,分析每一个现象,表达每一次的想法。其实,我们从来都会分析问题和现象,只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构造有不同深度的看法罢了。但是,表达每一次的想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个无关机遇,就像每次上课时间,吴老师从来不会禁止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每次评价完一名学生的想法后,总会伴随一句“还有没有别的同学有别的想法?”或者“还有别的同学要补充吗?”······这个,就是机会。这样看来,机会总是平等的,至少在同一个课堂内如此。

“机会总是平等的,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的区别只在于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想不想,敢不敢,有没有抓住它。”这是我在最后的那节大学语文总结课上的发言,是我在整个学期里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言。

没错,整个学期,我没有站起来回答过一次问题。但是我不想将它归于习惯使然,虽然我高中没有回答过什么问题,老师也没要求我们回答过什么问题。无可否认,在大学语文课上,当老师提出问题的那一刻,我心确实是胆颤的,对,我不敢。虽然有些问题确实答不出来,但总有一些我是可以表达我的想法的,但我没有站起来,虽然我知道只要我站起来就是一次锻炼机会;虽然我知道我的想法肯定够新颖;虽然我知道就算我答的不好也没人会笑话我;虽然我知道不发一两次言的话期末成绩可能会有点难过······但是我仍旧没有站起来。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会鄙视自己,连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都不敢抓住,然后,一连串的机会就此消逝,一个学期就此过去,一个课程即将结束,但是,我还没站起来啊!

终于,最后那节大学语文总结课上,我站起来了一次,暂且不论是不是老师强制性的要求,但我终归还是站起来了。坐下去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情很平静,把想说的说了出来,心情真的很愉悦。很庆幸,至少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它让我明白其实站起来或者继续沉默只在一念之间,超越自己还是沉沦,也由自己掌握。这让我更有信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自己一点自信,多给自己一点激情,每次有想法的时候多一点冲动,说不定我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努力拼搏的我们都想成功,但要成功,除了拼搏,机遇也总是必不可少的。无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想抓住机遇,但大部分时候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这时就要看我们敢不敢抓住;当我们下定决心要行动的时候,不要忘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古老的箴言,要让自己有抓住机遇的能力。

桑博德和他的《突变理论导论》 篇6

地质学家在考察大地岩石断层的时候,常常发现断层是一个三角面。为什么断层总是这种三角形状而不是其他几何形状呢?

科学家曾用高速摄影机拍下了一滴水撞击液体表面的图景,那被溅起的液珠很象一顶美丽的皇冠,这种形状和水螅型珊瑚虫十分相象,虽然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可是今天的生物学家却在深入思考这种形状上类似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生物学中最困难也是最有趣的问题,恐怕就是对发育的理解了。一个单独的细胞何以能发育成一个与同类生物相同的生物个体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生物学家早已知道生物发育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生物体怎样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成,即形态形成的机制,至今仍是一个吸引人的谜。

人类早已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连续的渐变,另一种是不连续的飞跃。哲学家用量变和质变来概括事物在什么条件下呈渐变方式,在什么条件下发生飞跃。质变可以由连续的变化过程来实现吗?实现的具体标准和条件又是什么?这一问题,不仅哲学家感兴趣,科学家也十分关心。

上述各种现象和问题,涉及到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看起来它们彼此几乎毫不相关。但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力图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这就是突变理论。我国读者对突变理论这一名词并不陌生,目前国内已发表过一些有关突变理论的论文。但是,系统介绍突变理论及其应用的书还没有中文版本。突变理论奠基性著作,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托姆所著的《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形成学》(Thom,R.1972,StabilitéStructurelleetMorphogenese)。这本书写得艰深难懂,人们初读往往有读天书之感。究其难懂的原因,其一是由于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与微分拓朴及代数几何有关,这是数学的两个较新分支,数学上的困难使非专业读者望而生畏;第二个原因是突变理论特别是它的应用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托姆的专著涉及到热力学、量子场论、生物化学、生态学、形态形成学、天文、水文、地质等众多学科,作者往往是不加解释地直接使用专业术语和学科成果的。这种在广阔领域中纵横驰骋的论述,给专业知识面有限的读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一般通俗文章在介绍七种基本突变模型时,常常用“其数学证明极为复杂”一句话交代过去,使得读者难于深入理解这一理论。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桑博德的《突变理论导论》(P.T.Saunders:AnIntroductiontoCatastrophetheor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一书显得格外有意义。这本书只有一百四十四页,和托姆的数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形成鲜明对比。书虽不厚,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集中表达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导论》共分九章,前三章论述了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思想,非常简明地勾划出突变理论的出发点。第四章讨论突变模型的几何研究,给出七种基本突变的几何模型。接下来的四章分别讨论了突变理论在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和形态形成学中的应用,在介绍应用时还特别综述了这些学科中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最后一章是结论,对突变理论作了评价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作者所说,只要具备大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就能阅读这本书。作者能用如此深入浅出又不失原著精神的简朴风格来写这本书,是颇具匠心的。这也是突变理论通俗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一本。正因为这样,此书一九八○年出版后,一九八二年又重印,足见学术界的欢迎。桑博德对突变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并将这一理论提高到方法论的高度,才写出了这样的书。突变理论之所以能有那么广泛的应用,对于形形色色看来毫不相同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把握,正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方法论的核心,这一核心就是结构的稳定性。历来,结构稳定性仅仅是作为数学概念来理解的,而桑博德的书中却从方法论角度进行概括。他在书中说:“科学中隐含着这样一种信念:在宇宙中有着某种规律,特别是,实验一般是可重复的。但是……完全精确地复制出据以进行某次实验的所有条件是决不可能的。某种试剂的量可能改变了0.001%,温度可能增加了0.0002k,而实验室到月球的距离也同样可能有所变化。因此,我们真正期望的,并不是在严格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以得到严格相同的结果,而是在近似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实验得到近似相同的结果。这种性质称为结构稳定性。”这里作者从认识论角度来把握结构稳定性。显而易见,结构稳定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突变理论从结构稳定性出发来推出突变和渐变的条件,说明事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也就不足怪了。

当然,从结构稳定性出发,用一系列数学工具展开它的分析方法,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但作者在展开这一切时,是从它思想的实质出发,给读者一条明确的思路,而撇开其细节。在书中,这一展开是这样成功,叙述是这样深刻而简明,可以想象,如果作者没有很深的数学修养,如果作者对突变理论的理解没有到达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的程度,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关于突变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写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吸收了大量新近发表的论文,而且有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写得最精彩的是:作者在应用突变理论时,往往首先指出它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被应用,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为什么这些应用虽然有待完善但仍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指出今后还可能做哪些工作。这使我不由想到我国近年来很多著作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当把一种高深的理论经过通俗化的表述写成小册子时,常常变成了科普读物,专家认为不屑一顾;而专门著作却又往往专业词汇过多,思想和启发性被淹没在大量的材料和细节之中。由此使人感到,要想把深入和浅出、创造性和介绍性结合起来是多么困难!前一段时间,突变理论在我国一些人中间被误解,正是和缺少这一种著作有关的。

当然,这本书并非尽善尽美。关于应用部分,没有突变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而这方面正是今后大有作为的。在社会科学应用中,缺少内在机制的剖析,而显得不够深入。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苛求作者,因为这主要是目前国内外突变理论研究水平所限。

我第一次读到这一本书是一九八三年七月,当时我正在意大利参加国际时间研究会第五次大会。这是一次边缘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学术讨论会。我是在大会举办的代表的论文著作展览中读到这一本书的。这本书的作者桑博德博士(PeterSaunders)和他的夫人何美芸博士(MaeWanHo)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桑博德博士是数学家,在伦敦QueenElizabethcollegeuniversity任教,何美芸博士是生物学家,在OienUniversity任教。他们在数学、生物数学、进化论和边缘科学领域中做过很多杰出的研究,而且还是著名突变理论专家E.C.Zceman的朋友。我当时向桑博德博士和何美芸博士表示,这本书对中国学术界一定很有帮助,我愿意回国后向中国读者介绍这一本书。桑博德博士对我说,当他第一次看到我写的有关突变理论在化学、历史学中应用和研究它和质变量变问题的论文时,感到十分吃惊。因为目前国际上从事这一边缘学科的研究并不多,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他想不到居然会有中国同行的存在。我向桑博德博士介绍了国内有关突变理论在化学、气象、工程方面应用的成果。他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同中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并把这一本书的若干修改和补充寄给我。

回国后,我高兴地发现这本书已被译成中文,刚刚出版。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翻译是成功的,可以设想,译校者在翻译过程中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突变理论是一门新学科,其中很多名词和术语在中文中还没有明确对应的词汇,即使是其中一些关于微分拓朴和代数几何方面的纯数学术语,它们的确定在我国也是近年的事情。译校者为此付出的劳动可以想见。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译文中难免存在一些失误和值得商榷之处。

就拿书名来说,译者将catastrophe译成灾变。从英文的词意上说,catastrophe确实是灾变,但是这里照译似乎欠妥。西方学者之所以喜欢用catastrophe来表示自然界种种飞跃和不连续变化,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前几个世纪,渐变论是西方学术界主流思想,而那些突然出现的非连续变化、即连续性的中断,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往往和灾变说联在一起。而从突变理论的本意说来,它只是研究突变条件和突变集合的分布,因此译成中文,用灾变就不太妥当了。正因于此,目前学术界更普遍地把catastrophetheory称为突变理论,它具有纯粹方法论的意义而不具有感情色彩。又比如基本突变(elementarycatastrophes)译者译成了初等突变。当然从词义上讲elementary译为初等的亦无不可,但从理论上讲可能不够妥当。托姆所以用elementarycatastrophes隐含着这样一种思想,在现实世界之中,连续参数最普遍的形式是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一共是四个参数。而七种基本突变是当状态变量小于二个、参数小于四个时导出的模型。这种模型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是基本的,用它来理解自然现象时也是基本出发点。固然,这七种elementarycatastrophes比起更复杂的模型来,是相对简单的,但就突变模型本身来说,并不存在象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那样的差别。用“初等”两字误解。

其他类似的意见还能提一些,但毕竟这本书是新鲜事物,译名在探索中完善是必然的,无论如何,《突变理论导论》中译本的出版对我国学术界理解这一新学科是有意义的。

大学生导论 篇7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贵州大学,教学实践探讨

一、引言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生命特征和发展规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命科学知识涉及农业、食品、健康、工程等各个方面, 与人们的日常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因此了解生命现象, 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普及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前沿, 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也是高校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就相继把生物类课程列为全校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进入90年代以后,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也陆续把生命科学导论程列为非生物学专业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贵州大学自2006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 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也逐年增长。该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生命科学知识的魅力, 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我校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进行如下总结和探讨。

二、科研教学相结合, 以科研指导支持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中心。长期的教学及科研实践表明,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更深入地进行, 同时, 对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 教师科研形成的成果, 可结合所授课程相关的内容和重点问题运用于课堂授课, 从而使教学内容翔实、有广度、有深度、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进而提高教学水平。而反之, 通过教学中的思考、总结和归纳过程, 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也会有所促进。例如, 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第十三章“生命科学前沿”的教学中, 第一节的内容“基因工程”涉及到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转基因的应用及转基因安全性探讨等知识点。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就会结合科研实践, 在知识点中穿插“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植物的转基因方法”、“生物反应器表达药用蛋白”、“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栽培和应用情况”以及我国对转基因的规范和管理条例等内容, 使学生对这节内容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第八章“生命的调控系统”, 第二节“激素调控”的教学中, 也将科研实践中的“IPT基因功能研究”与细胞分裂素的教学内容结合, 将“I-aa M转基因无籽西瓜”的科研内容与“生长素的”生物功能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2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并能够结合实践进行思考。

三、以课程小组的形式, 定期开展教学研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涵盖、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其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内容。因此我校针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 专门成立教学研讨小组, 由各个研究方向的教师提出各自研究方向前沿, 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 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 通过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相互听课, 可发现其他教师上课中的亮点, 从而能够对照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四、多媒体的运用

目前, 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主要体现在采用PPT教学上, PPT教学具有图文并茂, 便于讲解和记忆的特点, 对于生物学知识接触较少的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同学, 可以更加形象地进行学习。同时, 采用PPT进行授课, 可以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而不是记笔记上, 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方便后期查阅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 在课程第八章“生命的调控系统”, 第一节“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 可以将其中的难点“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动态过程, 直观地表现出来, 便于学生更好地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此外,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 目前, 国外媒体制作了许多生命科学方面, 具有较强知识性的纪录片, 比如:英国广播公司 (BBC) 制作的《植物私生活》、《种出一个地球》、《基因治疗》系列等, 美国公共电视网 (PBS) 制作的《自然》系列等。在教学中, 适当穿插播放纪录片的, 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 拓展视野。

五、根据学生专业进行施教

贵州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 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农学、文学等, 学生背景差异较大, 因此针对不同专业, 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非常必要。我们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 第一章“绪论”的“生命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部分, 各学科教学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其中, 理科主要侧重于遗传学如何从化学中分离出来;数学、物理学对DNA双螺旋发现的贡献等;工科组要侧重于显微镜、电镜等仪器的发明对生物学发展的促进, 工业染色技术对细胞学的贡献等;同位素示踪技术、X-光射线衍射技术对遗传学的贡献等。农科主要侧重数学统计思想、生物遗传学在农业育种学上的应用等;植物生理生态学对农业栽培的指导作用等。而文科主要侧重孟德尔、达尔文的不同家庭出身对其生物学研究的影响, 对其成就被认可的影响等。这样各专业学生就能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并能很好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六、结论

综上所述, 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 适当引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知识、熟悉生命科学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模式, 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所需接受的知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教学质量。然而, 凡事有利则有弊, 过多地引入多媒体动画、影像等资源则容易使学生失掉重点, 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 则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丧失其本来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的应用就反而会带来了负面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适度, 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璐, 田晓柱, 冯虎元.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5, (3) :31-33.

[2]田振杰.科研与教学要紧密结合[J].教学与研究, 1992, (1) .

[3]张建斌, 马凯, 李利军, 刘丽华, 王翠艳, 刘占英.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1) :104-108.

新工笔导论(上) 篇8

2. 陈继儒,墨梅

在一个多元文化杂陈的社会语境下,艺术的终极目标与关怀往往为新变事物的非常态所遮蔽。当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快餐与精英文化的界限徘徊于金融资本流向的时候,我们如何正视当代视觉思想的变化?同时在这个思想的迁流中,对传统艺术新变的路径与价值的叩问无疑已成为当代艺术问题的瓶颈。从艺术演变史的角度观之,认知当代艺术最大的困境还在于以下现状:艺术的发展趋势不再从一个范式过度到另一个范式,如中国明清文人对画史分野流变的梳理(以王世贞、莫是龙、 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代表),即由李思训、王维以降的两支山水画文脉;西方从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一直到印象派、现代主义的风格变迁。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坛现实是,真正的重组已经在多元文化的十字路口出现。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尤其是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为代表的中西融合派先驱将西方现代艺术的火种传至国内,并身体力行,将中国绘画带进现代艺术思潮的洪流里。

3. 陈继儒,云岩萧寺图

然而时至今日,当多元文化屡屡成为模糊当代艺术标准的辩辞之时,艺术似乎仅仅作为一个空头的能指,其所指却为茫然失语的当代艺术理论文本所湮没。尤其,近年来中国传统画风的失范和市场化利诱,古典人文精神失落而伪现代“唯新崇拜”甚嚣尘上,先锋与前卫的惊世骇俗与民间风尚的俗艳程式并驾齐驱,使人对中国画的大众化现状不免产生回光返照的泡沫化之忧。

藉此理由,本文探讨的具体案例是,在近年来林林种种的传统绘画创作变革现象中,以南京为发轫地的江南地域悄悄形成一股审美旨趣相投、风格相近的工笔画群体势力(下文称“新工笔”画风), 但随着这股绘画新势力的逐渐扩散,其中一些代表性画家如江宏伟、徐累、张见、沈宁、雷苗等也逐渐移居北京,南京的艺术盛况虽然风光不在,但其发轫地的事实却被载入画史。从新工笔的整体艺术风格上看,这些画家多在题材与形式上攫取中西绘画中的活性因子,并融以现代时尚符号之旨趣,合现代审美视觉思维为一炉,给当代中国画坛吹来一股清新的时尚新变之风。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工笔” 画风现象及其形成因素的探讨,进而分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在文化身份认知的论争中,民族视觉性(National visuality)与非地域化的跨文化形式之间的艺术融合能否成为可能?关于这一分析的基础,我们可能会问,在全球化的艺术多元生态环境下,传统艺术在他者文化模式的构架中究竟有无营养可供汲取?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话,那么又是何种营养可供汲取?而在文化体位上,这种借鉴与融合是否可以避免或者弥合现代与传统的断裂?二、 在当代艺术媒材、题材的多元化氛围中,主流艺术实际上是各个非主流艺术的叠加。作为非主流艺术一隅的当代工笔画,其艺术理念和旨趣与主流艺术是否可以同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新工笔”典型画风的探索性在何种程度上具有现代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过去的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文本中,对晚清以来的中国传统艺术的西变因素,在阐述上多采取“西方冲击——中国回应” 的论述模式,人为地塑造了一种西方文化“强势”的印象, 而忽视潜藏在本土文化中的新变张力。本文主要关注主体文化内在脉络的视觉型变,侧重于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历史记忆与审美教育环境等角度,来对艺术的传统与现代问题作一思考,力求为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文本个案。

1. 雷苗,轻纱

2. 贺清泰,人物

一、文化变迁视野中的近现代工笔画体格流变

近世以来,中国文化因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屡为“中西体用之辩”的论争所困扰,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尤其激烈, 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日渐加剧。而在文化内部,其各种成分的变异速度却不尽相同,有的部分变异速度非常快,有的部分变异却相对缓慢, 有的部分甚至给人一种不变的错觉。反映在艺术上,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内部,人物画所受西方写实造型观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尤巨,以林风眠、徐悲鸿、蒋兆和等代表的艺术家将人物画的变革推向了历史的前台。而在花鸟、山水画题材上,其形式的变异步伐却相对迟缓,究其原因,显然与山水、花鸟画科自身的独特性相关,当某种文化在他者文化中寻找不到对应品类的时候,其表征必然会持续为自身本体的稳定性。而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层面观之,外来因素体现在水墨写意上的影响较之工笔画则尤为明显, 这不仅由于工笔画技法程序的自律性相对固定,亦与传统画史的意识形态认知相关。对于中国工笔画自有元以后一蹶不振、沉滞不起的原因,卢辅圣分析为:

“工笔画并非绘画自律化进程中的弃儿,而是缘于历史偶然性的文人画过早地攫取了绘画自律化的高端部分,又反过来,迷惑和窒息了工笔画的自律化发展势头。工笔画的衰落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学原因而不是本体论原因。”

即便如此,在西风东渐的近古画史中,传统工笔画还是难免受到异质文化影响的挑战。其中一个显例便是以郎世宁、贺清泰等第一批西方东渡画家将西洋的写实技法与传统工笔画制作程序相结合, 复合成一种颇受清代宫廷贵族青睐的艺术图式。尽管这种画法为邹一桂等部分中国画家借鉴,但毕竟影响甚微,仅仅局限于宫廷贵族之间的传播,在主流士大夫阶层乃至民间皆未得到广泛的流布与认同。 乃至到20世纪初期刘奎龄、马晋等人的工笔走兽创作,亦属于此脉传统的余絮,同样未能避免被主流艺术界忽视的命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一个不容置否的事实是,大师风云际会,画风粲然林立:齐白石、吴昌硕、 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可谓各领风骚,他们在打破传统与现代理念界限的精神感召下,将中国写意画的外延内涵充分拓展。相较之下,在工笔画领域,于非闇、陈之佛、陈子奋等虽然在传统图式内部孜孜以求,却未能上承宋元古典绘画精微穷变之体系,下开现代视觉文化经验之先河,注定其成就难与前者颉颃,更遑论刘奎龄、马晋为代表的融合派画风,其艺术档次亦难脱二流水准。因此,二十世纪的工笔画境况, 令我们深感因大师的缺席而被置于边缘位置,尚无法摆脱自宋元之后一直被冷落、被忽视的尴尬遭遇。 同时,穿越中国画史的历史文脉我们可以发现,发轫于清代宫廷的工笔画变革失败原因在于其主体接受的被动性,即它仅仅是停留在外部技术层面的机械套用,而未能真正渗入审美体验内部而与主流文化链结。

如果说,清代郎世宁、邹一桂为代表的画风改制可被视为中国传统工笔画“融西入中”的第一次变革的话,那么第二次变革却迟迟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才出现,这是随着现代艺术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新一代画家在生活方式、审美教育等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在艺术创作中进行新的反思与探索,即便是传统意味浓厚的工笔画体裁领域, 从绘画本体的技术与观念层面都呈现出一派新变生机。下文以发轫于江南地域——以江宏伟、徐累、 张见为代表并影响下的“新工笔”画风的崛起与生成背景作具体个案分析,藉之一窥传统绘画生态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型变,以及此一过程中艺术他律性与自律性因素此消彼长的若干情状。

3. 邹一桂(款),丹陵扈从图

1. 徐累,月落

2. 高茜,蝶恋花

二、当代“新工笔”画风的视丘转向

严格地讲,作为当代画坛一个新锐风格流派的客观存在,“新工笔”画风的整体面貌呈现,主要以近年来的三次画展为标识。

2005年11月,南京大家画廊策划“新锐工笔五人展”,参展画家为:徐累、崔进、张见、高茜、 雷苗。作为一次小规模工笔画展,这次展览的策划者对展品风格倾向的定位较为明晰,用画家方骏的感受来概括,就是这些作品特别注重“有意味的形式”。不无巧合的是,这五位画家的社会关系,除了核心人物徐累,其他四位画家乃由两对伴侣组合,同时参展画家的学历背景为清一色的南艺制造。2007年4月,由吴东策划的“首届当代新工笔邀请展”在南京恒当代艺术空间开幕, 邀请了崔进、雷苗、张见、高茜、喻慧、邓先仙、 秦艾、陈林、陈子等13位工笔画家,并特邀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的顾平教授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该展作品的整体风格倾向也很明确,其形式与趣味既带有典型的江南古典情调,又糅合了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要素。参展画家地籍主要以南京地域为主,也吸纳了个别北京、杭州等外地画家参展。翌年4月,杭春晓在北京策划“幻象 • 本质——工笔画‘当代性’方向展”, 参展画家基本上还是前两次新工笔展览的参与者,邀请了徐累、崔进、雷苗、张见、秦艾、徐华翎、郑庆余、 杭春晖、陈林等画家参展。比南京进行的两次展览有所递进的是,策展人将该展学术定位为“当代性”,试图将新工笔与当下时兴的当代艺术产生联系,其依据是杭春晖、姜吉安等画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观念性倾向,当然,也不排除与新工笔画家徐累近年来时有作品进入重要当代艺术拍卖相关。

3. 秦艾,竹石图

就新工笔画风的视觉转向而言,其作品主要体现在图式与技法的双重新变印象。从图式层面来看,新工笔绘画强化了对图像、符号原型的依赖,在题材上诉求于某种传统物质文化符号与现代器具之间对接方式,蓄意在画面中营造一种非逻辑的历史时空交错关系。譬如, 徐累利用现代摄影、戏剧舞台的背景处理方式,将传统的明式家具、舆图、屏风等与带有现代物质标识的高跟鞋、礼帽等置于同一场景,并大胆利用西方现代构成手段对画面空间进行分割,使画面视像产生一种与现实的若即若离之感。徐累的图式原型,主要得益于现代西方超现实主义影响,诸如马格利特、契里柯、德尔沃艺术元素的投影。此外,提供徐累视觉资讯的还包括波提切利、蒙德里安、现代西方建筑、摄影、中国古代戏曲版画等因素。这种在历史与现代的深广文化资源中寻找灵感与策略,也是张见、雷苗、高茜、崔进、秦艾、杨宇等新工笔画家作品中的重要特征。如张见的很多作品就是将饱含古典忧郁表情的现代时尚仕女与大叶热带植物缝合,纵深如中世纪的天空中突兀悬浮着一支烟斗,似乎刻意在画面中追求一种诡谲的神秘气氛。张见的近作, 将传统的折枝花置于大面积的古典服饰背景中,转换了作品的图式与隐喻意识。高茜、雷苗受乃师江宏伟画风影响较直接,她们在力求保持宋元传统古典图式的纯正性的同时,在题材的选择与取舍上迈出一步,将触角探向现代器具,并从中寻找贴近心灵体验的文化符号。雷苗的作品,在形感塑造上汲取了莫兰迪简练与淡定,个性化的光影和色泽与印象派绘画中流动斑驳相契合,很多作品都在演绎一种颇具时尚意味的玻璃器皿与插花光影交错的乐感。从画风上看,新工笔画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现择其要者列表,略陈如次:

4. 雷苗,花解语系列3

从技术层面看,新工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中即兴式的抒写性激情,夸大了手法上的制作性,将勾勒物象与晕染层次的技巧视为某种手段而非对象本身。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新工笔画家更注重于品味的提升。传统敷色有两个层面的特点:一,保持色彩的原生态性,不加调和, 以石青、朱砂、藤黄使用率最高,接近三原色的纯度;二,以色写色,追求单一的装饰性风格。 而新工笔使用的颜色品类较多,也不排斥对西洋色彩的使用,色调处理上不再严格遵循随类敷彩的固有模式,尤其注重环境色的表现效果。特别是有些画家如喻慧、杨宇则索性以黑白为画面基调,把它作为强化作品语言个性的方式。而在徐累、 雷苗、秦艾等画家的作品中,色调层次与虚实关系则彰显了一种对空间营造的关注。

概括论之,新工笔绘画在确定传统纸本图绘方式的基点上,集中地体现了对西方艺术图像经验的吸收与内化,尤其得益于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表达方式的启示。因此,新工笔绘画追求的精神旨归不再是明确主题的客观性再现, 其去自然化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方式,体现了一种古典人文与现实世界的交错感,是当下社会文化转型语境中人类境遇的一种哲学思考与精神投射。

在由媒体文化主导的大众审美品位与趣味的今天,精英艺术际遇的社会学语境显得尤其复杂, 就当代艺术本身的属性而言,作为个体的画家出人头地将不再一味依赖于集体风格的力量,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与艺术界体制及力量传媒的联系。 尽管如此,新工笔绘画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虽然客观上趋向迎合现代视觉经验中的形式与时尚审美要素,但它毕竟是一种根植于传统纸本图绘的创作方式,甚至在创作母题上也无法与传统题材挥别,作为中西文化对流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种游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妥协与折衷性。姑且搁下新工笔绘画中的当代性因素不论,但就该画风的适时性而言,笔者曾撰文指出:

“较之于以笔墨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画,我认为新工笔是一种能够跟进当代人生活空间、视觉需要与审美经验的纸本图绘方式,它是在跳出士大夫文化土壤并试图融入当下城市文化社会空间及视觉体验的一种探索,并成为当代工笔画坛的一股势力。”

颇具意味的是,尽管新工笔绘画的三次展览都持有共同的创意与理念,参展画家也相对固定, 但这三次展览却并非某一赞助体制的连续性行为, 即主办方与策划者每次都不固定,相互之间也无瓜葛。这些自发性展览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新工笔画风潜在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就展览本身而言,因其缺乏强有力的主流媒体与学术圈的介入,使之在资源上尚未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至今未能产生与其学术含量相对应的社会影响。

1. 刘奎龄,走兽四屏

2. 张见,晚礼服

相较而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文人画派却具有较为集中的运作机制,尤其是在体制、传媒、学术上所获得的支持皆是前者难以匹敌的。“新文人画”本质,尚属文人画传统内部的一次变革,除了江宏伟的工笔画唯一例外,其他新文人画家的作品皆为写意风格,总体上属于文人画文脉内部赋予笔墨语言、形式、题材一些时代印迹,大抵没有溢出“诗书画印”的文人画传统模式。而“新工笔”的滥觞,其源头似乎可以与新文人画思潮连接,即从江宏伟的创作实践开始。但是,“新工笔”作为一种典型画风形成却要至少晚十数年,即直到一批生于七十年代的青年在画坛出现。当然,这个中间过程也正是江宏伟的工笔风格趋于成熟乃至艺术影响日剧、教育理念传播的过程,尤其是九十年代徐累、张见在艺术风格上的探索成功,与江宏伟构成了双轨并下的多重影响范式,直接促成了这股发生在工笔画内部的变革思潮。至于江宏伟与徐累、张见画风关系,也不可排除源自于私交上的影响,尽管他们在题材与风格上虽各有所擅,但在艺术理念与审美趣味上,却非常近似,这也正是新工笔画家创作实践殊途同归的重要前提。杭春晓也指出这个事实:“新工笔作品的出现,以二十世纪80年代末江宏伟在工笔花鸟上的探索为起点。”因此,追溯新工笔画风形成的历史逻辑,或许不失为一种观照新工笔画风价值意义的有效路径。

《训诂学导论》评议 篇9

《训诂学导论》是一部有关于训诂学导论的著作, 从宏观上作者将此书分为两大部分, 即总论和分论, 书后又附录了一篇作者与其学生合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题目为《试论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 总论主要包括七个部分, 涵盖有训诂的内容, 范围、实践的形式等。在总论的第一部分作者谈到了什么是训诂与训诂学, 作者总结前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训诂就是对语言, 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 (包括方诉词语) 是训诂的一般含义, 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在谈到什么是训诂学时, 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把训诂学跟文字学, 音韵学并立起来认为“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但作者却认为训诂学既是传统的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字学、声韵学、语义学、历史语法学、文言修辞学及校勘学的综合运用, 在此基础上作者给训诂学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 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 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 强的技术科学。”在“训诂的内容”这一部分作者指明解释字义 (词义) 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 除此之外还兼及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 分析时空关系等内容在总论的第三部分是关于训诂的范围问题, 作者针对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的局限, 提出训诂的范围必须扩大一方面要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方俗语词的研究。在谈到有关训诂学的原则问题时, 作者指出对于语义的训释, 单靠静态的分析是不足的, 语言的稳定性和渐变性决定了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总之“从事训诂, 必须有发展的观点,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要相结合”在总论的其它部分中, 作者还谈论了训诂学的用途, 指出了从事训诂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激励后学之恳切情意, 跃然笔端。总论最后作者列举了训诂学的常用术语, 并将之归类。为刚接触训诂学的初学者提供了便利, 是为本书一大特色。

总之, 在总论中, 作者或理论阐释或举例实证, 廓清了训诂学的理论框架。作者既借鉴了前人或同辈学者的理论成果, 又结合自身的训诂实践, 多有创见。

在本书的分论中, 作者用了十二章的篇幅来具体阐述训诂学的相关问题, 在第一章, 作者以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为例, 谈论训诂学的相关问题, 作者高度评价了俞樾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 对此书的内容、方法、体例等多有论述, 指出“《古书疑义举例》涉及训诂学方方面面, 逐例选举作证, 间加说解, 见识精湛, 新意叠出, 实言简语赅, 入木三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作者不仅仅高度赞扬了俞氏严谨务实, 不泥旧说的治学精神, 而且也就俞氏此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大胆地进行批评, 从而使后学者不但能从俞氏这部著作中汲取丰富的训诂学知识, 而且能够站在俞氏的高度上发俞氏所未发, 从而推动训诂学的发展。在第二章里, 作者阐述了训诂的五种方法。其一为以形索义, 也称形训, 作者针对汉字表意的特征, 指出“因形索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也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其二为因声求义, 也称声讯, 作者指出自汉字创立之初, 字的音义之间只存在偶然的关系, 但随着字 (词) 音的确立和汉字的演化发展, 汉字的音义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于是通过声音训诂便逐步具有了科学性“这种'因声求义' (声训) 是训诂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往往成为探求和贯通语义的根本途径。”其三为据文证以, 即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利用, 在汉语字 (词) 中, 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何准确地分析字 (词) 的语义, 不能够脱离当时的语言环境也不可以离开文献语言或凭字形或凭字音去妄加推测。其四为析词审义, 析词审义是指分析词的结构关系 (顾及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以审意义。其五辨体明义, 作者指出有些古代作品由于文体风格的关系, 用词往往袭用古义,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文体风格来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此外, 古代辞赋、骈文及律诗常用对偶形式来表达, 构成对偶的词往往是词性相同或词义相同的, 根据这一规律,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更好的理解作品的词义。总之, 作者在此章中对训诂的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 其中既有理论分析, 有间以举例论证, 夹叙夹议, 甚得训诂之精要。在第三章中, 作者主要列举了互训, 义届, 推因三种训诂的方式, 前一章“训诂的方法”从运用上着眼, 本章从表现上着眼, 作者先对互训做说解, 什么是互训呢?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相互解释, 互训是以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 作者指出互训也有其局限“互训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相对的同义, 而不是指在一切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绝对的同义”因此我们不能认为, 既然可以互训便可以不加区别。然后作者对义界, 推因等其它训诂的方式作了阐述, 既指出了它们可取的方面, 也谈到了它们的局限性。第四章是词义的引深与褒贬, 在本章中, 作者首先指出词义的引申即指一个词由本义推演而形成新的意义。但词义引申的情况较为复杂“因为引申义总是该词所代表的概念的某一特点发展起来的。而任何事物特点都是多方面的。从一个本义出发就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引申出新义。”关于词义的褒贬色彩, 或者说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与准确地训释词义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 作者指出“词的感情色彩,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般是稳定的, 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语言因素的变迁。在第五章中, 作者强调要重视对方言俗语的词义的训释, 因为方言俗语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历代以来, 虽然有部分学者对方俗语词作了研究, 也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著作, 但从实际要求来看, 距离还是相当大的。为什么方俗词义如此难释, 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可以作为引证的材料很缺乏, 几乎没有合适的, 字书, 词典可以查。第二, 记录当时口语的文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而且抄写的人和刻印的人文化水平较低, 错别字不少。第三, 中古, 近古双音结构的语言单位占多数, 但是又没有固定下来, 某一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词组有时会使人捉摸不定。有时合成词的两个词素的次序不固定, 有时出现不规则的缩语, 都使人难以确定词义。第四, 有些少数民族的借词, 还没有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需要从少数民族的古代文献中找对音的词。但是方言俗语的训释在训诂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如此, 作者指出“要克服这方面的困难。首先思想上要正确对待, 重视探索, 其次是充分利用工具书及其它有关专书, 深入求证。”第六章是外来用语的词义, 我们知道汉语词汇非常丰富, 它在发展过程中和其他民族语言一样, 也会受到其他民族语言词汇的一些影响。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的外来用词, 本书作者将汉语的外来词 (包括音译和意译的)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国内各兄弟民族的, 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第七章是训诂要籍的介绍, 包括专门的注释书, 还有笔记, 札记等。第八章讲训诂学的发展简史, 作者将训诂学的发展历史作了分期:萌芽期 (先秦) ——兴盛期 (两汉) ——保守期 (魏——唐) ——中落期 (宋——明) ——复兴期 (清) , 并且对各个阶段训诂学的发展概况做出了评议。例如对于汉代训诂学的成就作者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汉代训诂的成就, 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做出了范例,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为后世语言学所借鉴。如果没有汉代人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 后世训诂学发展要困难得多”并且作者对于学术界的其它不同观点能够理性的加以批判, 提出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评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训诂学的发展概况时, 作者谈到“齐佩瑢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训诂学处于'训诂学的中衰' (《训诂学概论》第四章) 时期, 这话说得过头了点。其实这个时期的训诂基本上沿着两汉高潮的余波发展, 也有新的成就, 只是和汉代训诂学高峰比较起来不显得那么突出, 有些地方表现出保守倾向”当然, 对于作者有些意见, 笔者不敢苟同, 例如作者提出清代朴学的发展是受到西方发达科学的影响, 的确在明末清初时, 随着一批西洋传教士的东来, 一部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传入中国并影响到了一批开明的知识分子, 但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有限, 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是自然科学知识, 中国古代重视人文教育,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来加强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修养, 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更多的是像对待工匠的技术那样去认识的。即使后来,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 更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 对国人的思想观念造成巨大冲击, 当时的洋务派依然力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笔者窃以为当时具有此种思想观念的知识分子依然占有相当大之比例。更何况在明末清初之际。清代训诂学规模之空前, 非有赖于相当数量之知识分子群智群力不可。而以区区零散之西洋科学断不至于此等之境界, 笔者认为清代训诂学之所以成绩斐然, 与清代学者继承前人经验, 并且在训诂学的方法论上有所创新是分不开的。所以即使西方的一些科学思想影响到了当时的学者,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学者群自身思想与实践的发展使然。在第九和第十章中, 作者主要谈到了训诂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作者提出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 在科学的语言理论的指导下, 不断开拓进取, 推陈出新, 加速训诂学的发展, 并且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设训诂学工作者的队伍。与此同时, 加强训诂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第十一章是关于古书的阅读, 作者主要谈论了在阅读古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包括注意古籍部类, 注意丛书类书等, 其中牵涉到版本学、校勘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第十二章的题目是“在实践中加深和提高”, 作者列出了古书训释的二百个例子,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了空洞的说理所达不到效果。

书末附录《试论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一文, 系作者与卓有建树的学生徐时仪教授合写, 目前少见同类文章问世。用为附录, 似可为训诂学林园地的开掘与拓展略供参考。

总而论之, 作者在本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训诂学相关理论和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发展概况, 而且作者不是空洞地理论说教, 而是结合大量的训诂实践来阐述的。除此以外, 本书体例严谨, 论证翔实, 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无疑有助于后学者得训诂学之精要。

参考文献

自动识别技术导论 篇10

自动识别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简称Auto-ID) 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是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标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手段。近几十年来, 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个涵盖有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以及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计算、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学科。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以信息处理为主的技术系统, 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快速、准确地获得住处的有效手段, 其处理系统的结果可作为管理工作的决策信息或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控制信息。

2 自动识别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各行业领域的用户提供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为主的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现代高新技术, 它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已成为推动国民以济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自动识别技术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

(2) 自动识别技术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3) 自动识别技术可提升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3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识别技术体系是各种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综合体, 这一点也从侧面印证了现代科学正在由近代的“分析时化”向现代的“分析-综合时代”转变的特征。目前,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很快, 相关技术的产品正向多功能、远距离、小型化、软硬件并举、信息传递快速、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等方向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装备。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各项技术各有所长, 面对行业的信息化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将形成互补的局面, 并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具体的发展趋势有:

(1) 多种识别技术的集成化应用;

(2) 与无线通信结合是未来自动识别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3) 自动识别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控制, 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4) 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宽, 并向纵深发展;

(5) 新的自动识别技术标准不断涌现, 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4 自动识别技术体系

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以住处处理为主的技术系统, 它的输入端是将被子识别的信息输出端是已识别的信息。自动识别系统的输入信息分为特定格式信息和图像图形格式信息两大类。特定格式信息就是采用规定的表现形式来表示规定的信息, 如条码符号、IC卡中的数据格式都属于此类。

图像图形格式信息则是指二维图像与一维波形等信息, 如二维图像所包括的文字、地图、照片、语音等一维波形均属于这一类。

通常自动模式识别技术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以及光学字符识别等。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快速、适时、准确收集、储存、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 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大市场, 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 建立信息网络, 实行电子数据交换, 开展安全检测, 增强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英文“RAID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叫做“智能标签”或“无线射频识别”。射频技术是以无线通信和存储器技术为核心, 伴随着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过程涉及无线通信协议、发射功率、占用频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应用主要有车辆的自动识别、高速公路收费及智能交通系统 (ITS) 、非接触识别卡、生产线自动化及过程控制、动物的跟踪及管理、货物的跟踪及物品监视等。

随着光电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这就是依靠人体生物特征来进行人的身份验证的一种高科技识别技术。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生物特征应具有广泛性、惟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等特点。研究和经验表明, 人体的指纹、掌纹、眼虹膜、声音、笔迹、面貌及DNA等都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因此不可能复制、失窃或被遗忘。所以, 利用人体的这些独特的生理特征能准确地鉴别每个人的身份。

声音识别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效可靠的应用软件的开发, 使声音识别系统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应用、这种系统可以用声音指令拟应用特定短句实现“不用手”的数据采集、其 (下接19页) (上接第27页) 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和眼睛, 这对那些采集数据同时还要完成手脚并用的工作场合尤为适用。

随首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 图象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重视, 现已广泛应用于遥感、文件处理、工业检测、机器人视、军事、生物医学、地质、海洋、气象、农业、灾害治理、货物检测、邮政编码、公安、银行、工矿企业、冶金、交通、电子商务、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领域。

文字作为信息最重要、最集中的载体, 其电子化进程尤为重要。而OCR (光学字符识别) 技术则是文字电子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OCR技术, 用户可以将通过扫描机、摄像机等光学输入方式得到的书籍、报刊、文稿、表格等印刷品的图像信息转化为可供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文本信息。因此与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相比, OCR技术大大提高资料存储、检索、加工的效率目前, OC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金融、保险、报业、税务、工商等行业。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通过对自动识别体系作简要的介绍向读者展示它的魅力, 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有更多学者参与到自动识别研究中来。

摘要:近年来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简述了自动模式识别技术中的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

关键词:自动识别,特定格式信息,图像图形格式信息

参考文献

[1]何玉芳.浅谈条码技术的应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2]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自动识别技术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05.3-59.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践 篇11

摘 要: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入学的导航课程,对培养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 电气工程 专业导论 教学方法 特色专业

1.设置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必要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及北京市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每年招收本科新生90人,第一志愿录取率每年近100%;该专业二年级还会接收转专业学生近20名。由此从历年录取分数和转专业人数等来看,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生生源质量和综合素质较高,电气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高。尽管如此,实际新生刚入学时,大部分同学对电气工程学科和电气工程专业了解甚少。

在开设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之前,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每年都组织一年级新生进行入学专业教育,由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就电气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试图使新生了解所学专业(学科)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但由于学生刚刚入学,他们面临的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在管理模式、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别。加上大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是什么、为什么要报考该专业认识模糊,很难通过短短的入学教育使学生关注并理解所有这些内容。因此,学生对入学教育基本没有印象,缺乏对电气工程学科及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把握,造成学生大学四年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热情,甚至造成许多学生入学后感到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等问题。

为使本科新生尽早了解电气工程学科及电气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在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通过几年教学研究和实践,导论课程正式列入我校新修订的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

2.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基本要求

作为电气工程专业大一学生的入门课程,导论课程需在不涉及过多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概貌和最新研究前沿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起到“导航”作用。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通过板书、电子课件、录像、实习参观等多种教学形式,加大课程授课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从而提高对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外,要求学生课外查阅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学会文献查阅的基本方法,了解科技论文的撰写规范。

在学科领域方面,电气工程导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电气工程领域的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等学科分支,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学科分支的介绍,帮助大一新生了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概貌、学科定位、各领域的基本内容、发展及发展趋势、研究的技术问题等,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利用矿业大学办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煤矿电气化自动化应用案例,拓宽学生专业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

围绕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任务,大学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解决高等工程教育的概貌问题,使学生对所选学科和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促使学生做好大学学习规划,为走向未来职业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导论总学时为16学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电气工程专业概述。

介绍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地位和任务,以及国内外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通过讲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本专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以及最低毕业学分等要求。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进程的介绍,使学生系统掌握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分配情况及课程教学进程;掌握实践教学中各类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分配情况及教学进程安排,以及创新教学环节中科研导论、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环节设置和进程安排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对自己未来大学四年的培养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研究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领域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认识到掌握基本运算、实验和制图等基本技能,以及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需要的初步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2)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介绍电气工程学科发展过程、战略地位和特点,以及电气工程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了解我国本科专业分类和研究生专业分类情况,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内涵,以及电气工程下设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未来研究热点。

(3)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案例。

结合煤矿生产、安全监控电气化自动化技术,如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技术,运输、提升自动化技术,矿井供电自动化技术,通风系统自动化技术,以及矿井安全生产监控技术等应用案例,介绍电气工程技术在现代化煤炭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电气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践

(1)专业导论安排及学时。

对于刚结束“高考”,又经过三个月假期释压的大一新生来说,其会对大学环境,以及大学专业学习充满好奇。但大一第一学期课程安排相对较松,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加,让许多在中学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新生对大学自主学习环境感到很不适应。再加上大一课程基本以数理化、外语课时为主,更让新生对大学专业学习感到有些迷茫,甚至缺乏学习激情和动力。

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从1998年开始本科招生,按传统教学模式,由系主任负责对入学新生进行“迎新专业介绍”,但仅仅两个小时的简单介绍,并不能帮助新生系统地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将要学习的专业,更不用提大学学习规划。

因此,我校从2008年开始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共16学时,一般从第三周开始,每周2学时。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环境、了解专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对大学四年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体系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大学课程的衔接关系,认识到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2)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专业导论课的目的之一是让新生尽早了解本专业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今后大学学习和专业生涯规划起到“向导”作用。

由于导论课程面向的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学习任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都比较陌生,因此更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板书、电子课件、录像、实习参观等多种教学形式。授课教师由本科专业负责人、电气工程学科下二级学科带头人为主的教授组成。学科介绍与偏重理论分析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不同,导论课程需要主讲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以案例形式将相关专业所属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电气工程专业相关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基础课程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同时,了解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理解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将特别讲解我校2012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进程,使新生对我校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的科研导论、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系列创新教学课程有全面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创造力。

(3)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突出煤炭行业特色。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北京市和教育部特色专业,这个特色主要指的就是煤炭行业特色,这个特色使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育除了满足一般工科院校相似专业的教学内容外,还需使学生充分了解电气工程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特色。为此,在专业导论讲授中专门划出一个板块,重点讲授在煤矿生产中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为使一年级新生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之前,对此板块内容有所了解,我校专门建设了具有煤矿应用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在此实验室中,有煤矿典型的供电模拟系统,煤矿电气传动控制的典型对象,水泵,提升机等,以及现代化矿井必备的基于信息网络的煤矿生产、安全自动化模拟监控系统,部分实验模拟设备如图1所示。通过课堂案例讲解及专业实验室参观,使大一新生对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在现代化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有一个迅速直观的了解。

图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

5.结语

通过导论课程教学与实践,一方面,使学生入学伊始就能较全面地了解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学科发展和学科研究方向,有利于学生认识所学专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要求,了解各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大一学生认识基础课程在大学后期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此外,导论课有助于学生增强工程意识,重视实践课程和创新实践环节训练,尽快掌握大学学习方法。行业特色教育使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就与其他院校相同专业的本科生有了明显区别。

参考文献:

[1]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2]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国地质教育,2008(2).

[3]刘光明,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高教论坛,2007(2).

[4]樊秀娣.开设《大学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想.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5).

[5]杨晓东,等.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篇12

教材是学生的知识资源和学习工具, 统领整本教材的指导性思想, 可具体体现在选取什么样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能否将学生学习的必要知识以恰当的方式汇集起来等方面。

统观全书,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编委力图贯彻“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首先, 基础性是因教材的受众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 同时也来源于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设想。既然是专业基础课, 编者从关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理论基础,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囊括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专业技能) , 课堂教学 (细分为各课型教学) , 教学所使用教材 (主要是中国大陆、美国、法国等三个地区) , 学习者的二语习得 (分不同地区背景的学习者) , 各国教学概况 (分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背景) , 汉语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及汉语国际教学的发展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 注重发挥其“引导性”与“总括性”。其次, 原典性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其它教材或者说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主要体现于倡导原典阅读, 便于学生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 而不是通过二手材料阅读即学者专家的评价来左右大学生应有的独立思考。除了附有经过筛选的原典, 还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附上了建议阅读书目, 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指出了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途径。最后, 不难发现国际性主要是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且从现实方面来说, 对于有意愿走出去充当海外教学志愿者的同学们而言, 了解海外主要教学阵地 (如北美、欧洲与东亚) 的教材使用情况, 学习者背景及习得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教学针对性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选用的知识内容是必需的、关键的和典型的。教材从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汉语课授课对象、国别化教学等多个方面入手, 且教材各部分知识点设置以典型呈现, 既是必要涉及也是教材使用者应掌握的关键。教材所选知识内容适度反映了相关知识的知识体系及其基本结构, 即教学主体、客体和教学过程, 也让使用者了解该学科及教育事实的过去, 更是带有前瞻性的目光为最新发展和未来发展做总结与预测。教材所选用的内容, 也包括了其它的学科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等学科) , 因为编者也明确认识到所有独立学科也都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 汉语国际教育也是如此。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汉语等联系甚为紧密, 因此在教材的第一章就分设了各相关小节, 体现除了汉语国际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性。且各学科知识间也达到了协调和平衡, 分节虽以相关学科为名, 但在对独立的学科做了相关说明之后便与教材主题联系与结合。教材所选知识带有基础性、前瞻性、拓展性, 如通过研究教材便可发现, 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阅读性, 能为使用者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并且使用者不会认为其超出了他们可学习可理解的范围;很多章节同时也在体现关于对该学科未来趋势发展的一些预测, 更有一部分课后思考和推荐阅读书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学生的能了。更重要的是, 在本书中, 并未有关于一个知识的固定的教法的体现, 更多是在引导学生,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表达上必须遵从人类认识事物和使用者认知的规律。在本科低年级阶段, 这些学生的接受心理尚处于高中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 同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充满期待和潜在的兴趣, 但是学生对本专业又基本上是茫然的。因此, 教材须发挥其基本专业教材的引导作用, 也在介绍相关知识的发生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面遵循了使用者的认知规律, 体现了教材排列的科学性。首先面对刚进入本专业的本科生, 教材正确地判断了学生为学习前已有的知识和达到的认知水平, 即对该部分专业知识的匮乏, 头脑中对该专业背景毫无概念, 且欠缺引导。教材便着重在此部分进行设计, 如每节的知识点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听力教学中, 先讲了据科学研究发现的听力能力中所包含的几十项微技能, 再深入分析了听力理解过程的三阶段 (并辅以例子) , 最后与教学相结合, 有利于使用的理解与运用。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着清楚的交代, 未有清楚交代的, 也会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过程。教材的抽象程度和认知难度也十分贴合学生实际, 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 导致学生在开始阶段就产生畏惧心理等。并且在编写和组织上做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此及彼。

教材给使用者留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且十分切合其实际。每一小节的最后都留有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可拓展的阅读, 问题有助于使用者根据本节知识内容进行总结进行验证, 且安排的数量与难度都是恰当合适的 (按照知识阐述的顺序, 问题数量据章节篇幅而定以及超过章节内容需要扩展的问题一般保持在1-2个) 。而阅读书单解决了使用者课后无书可觅的困境, 也带来了新的知识补充与深度拓展。书中的知识内容和框架有助于使用者建构起个人的语言观、教学观, 这才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刘乐宁教授所谈到的重要点, 只有当一个准国际汉语教育教师树立了既符合标准又带有个人色彩的语言观和教学观, 才能在日后教授学生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出色。

上述几个方面皆是从教材内容选取与安排 (即知识的科学性) , 同是否符合使用者认知心理规律等方面来进行评估总结。在此之外, 本人也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问题。如教材每一小节后都附上了原典阅读节选, 但第一章第一节后选用的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但在索引目录和其他选用的原典来说风格不太一致。具体是其他的外文原典都是用英文, 而夸美纽斯的原典目录是用中文写的, 不知道是因为《大教育论》没有英文版还是出于其他问题的考虑, 不过我个人认为有必要保持风格一致, 要么将《大教育论》改成英文版或把其他原典都采用中文翻译版。这与其他教材力图展现给教材使用对象以全貌, 但在各小节知识内容的规划上对深度知识体现不够。再如虽然教材设定的适用对象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 但其也是成年人, 具有相应的思维能力, 应在基础的层面上进行加深。还如在谈论汉语学习者背景和国别化教学概况等方面, 和四川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出入的。海外志愿者的主要阵地还在于东南亚地区, 特别是像泰国这样需要量相当大的国家, 理应将其纳入进来让学生有大致情况的了解, 这也可看做是对典型化的补充。当然, 教材编写是否成功还应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评价, 就如理论只有投入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出真正效果一般。如将其投入到本科生教育中去获得了成功, 就说明该教材在解决其专业引导方面的问题, 那么它就是切实有效的。

但就其总体来说, 其出发点、思考维度、教育目的在书中呈现十分明确, 各知识点逻辑顺序排列得当, 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3) .

[2]赵勇.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 2006 (5) .

上一篇:体育社会下一篇:大气污染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