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2024-06-10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共12篇)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1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与渠道, 图书馆更要借助这一有利工具丰富自身的馆藏, 逐渐向着特色化的方向发展。而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日益增强的信息需求, 还有助于图书馆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影响力。本研究主要分析当前图书馆在构建数字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具体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1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读者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逐渐趋于数字资源的利用。根据笔者所做的相关调查可知, 仅有13.1%的读者习惯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料获取信息, 证明读者尚不习惯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在相关调查研究中, 通过宣传了解图书馆拥有哪些数据库的读者仅占30.6%的比例, 证明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渠道了解还不够充分。

在接受调查的几所高职院校中, 知道有数字资源的人数仅有30.6%, 而其中通过图书馆培训而掌握数字资源利用方法的比例更是低至11.2%, 很多读者都希望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 指导其如何进行馆藏咨询检索, 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但是并非所有高职院校图书馆均有意识进行馆前培训。

在笔者调查数据中, 高职院校图书馆链接外网的比例相当小, 严重阻碍了资源共享的实现;而分析读者不愿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原因, 就有53.7%的认为要归结于网络问题, 由此可见网络不畅通也是影响数字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

2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滞后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可知, 导致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 未树立建设真正特色数字资源的意识, 对“特色数字资源”的定位、读者的需求定位把握不准确, 未进行深入的资源发掘, 虽然为了“赶时髦”建立了特色资源数据库, 但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缺乏实用性, 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特色”, 导致数字资源利用率、利用价值低。

其次, 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类图书馆之间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与协调, 比如同一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而特色数字资源数据库更是存在结构单一、不成规模、专业面狭窄、共享性差距等不足, 这些均会成为我国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障碍。

再次, 缺乏专业人才。要打造真正有特色的数字资源体系, 不仅需要专业的图情专业人员进行资源方面的建设, 更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在技术上的支撑。但是我国现在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精通相关图情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 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图书馆读者培训不到位、无法保证网络畅通等问题的直接原因。

最后, 缺乏资金。有些地区受自身经济发展的影响, 每年用于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十分有限, 图书馆要自建数据库是不现实的, 有些高校更是受评估的要求文献复本量而忽略了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这些均会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3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组织及建设策略

要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 必须遵循以下两点原则:首先要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 因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向校内师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因此其文献资源的开发、建设也要围绕这一内容而展开, 才能保证资源的可用性, 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其次, 要坚持资源共享的发展战略。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长, 再加之网络数字资源的迅速发展, 图书馆只有坚持共建共享的发展战略, 才能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尤其是职业院校图书馆, 其数字资源建设经费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满足读者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 因此坚持共建共享, 联合其它情报信息机构, 向用户提供广泛的合作服务, 扩大图书馆在资源采集、制作及维护等各方面的能力, 不断优化数字资源的质量。

3.1 科学定位

在发掘特色数字资源之前要针对“特色”进行科学的定位与规划, 做足相关调研工作, 结合图书馆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 选择与其相对应的侧重点进行特色资源的开发。而高校图书馆则要与自身的学科建设、地域文化、人才培养目标等相结合, 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开发立体、特色的数字资源。

3.2 统一标准

首先, 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开发及管理权威机构, 其主要职责即是对特色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建设进行协调、规划及管理;其次, 做好特色资源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配套措施, 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等, 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最后, 建立地区内的统一标准, 实现特色数字资源开发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立统一标准至少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特色数字资源的内容提出具体标准, 防止资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针对特色资源的数字化方式提出具体标准, 可以参照国际上、国内通用的数据著录标准、格式标准、标引标准、规范控制标准及协议等来进行, 在数据加工、采集、操作、传递、交换及维护方面保证其规范性、系统性及兼容性, 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3.3 扩大筹资方式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投资, 仅靠图书馆自身的日常经费很难实现这一需要, 因此图书馆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争取更多的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专项经费。筹资渠道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政府及相关文化管理部门的支持, 使得文化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争取到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就特色数字资源项目工程建设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 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专业对口企业实现联合建库, 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图书馆提供资源及技术支持, 二者实现双赢的局面。

3.4 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在某个特定地区范围内, 图书馆及相关文献情报机构组成一个网络, 通过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建设共享文献数据库等一系列措施实现资源共享, 整个过程要遵循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所谓特色数字资源即相较其它图书馆而言, 某图书馆的这类资源更加丰富、文化价值更高, 而这类特色数字资源的共享价值也更高, 因此只有通过共享才能将特色数字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当然, 除上述措施外, 图书馆还要积极考虑其它的信息共享途径, 比如在互联网实现特色资源的发布, 或者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置特色资源共享链接等等。在图书馆网站上, 可以进行一些中文数据库及外文数据库的链接, 其中链接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读秀中文学术、万方数据、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起点、书生之家, 并且有自建的精品图书库, 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特色数据库。

3.5 加强人才建设

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人才问题是核心问题。因此, 图书馆要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 提高人才队伍的合理性与综合素质。首先, 遵循“引进来”结合“送出去”的原则, 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为图书馆注入新鲜血液, 并向已有人才提供更多接受学习的机会, 不断提升本馆图情专业技术队伍的专业能力、文化结构、职称结构及综合素质, 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其次, 对图书馆用人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坚持“以能为本”的原则采用竞聘上岗制, 择优录取, 形成一个对人才成长十分有利的工作氛围, 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最后, 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 加强对馆员的考核力度, 增强人才团队的凝聚力, 为馆员提供一个更好的自我发展空间, 以实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 实现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图书馆要与自身的特点、优势及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相结合,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特色数字资源发展规划, 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分步骤的实现数字资源建设。其次, 成立专职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特色数字资源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及相关工作, 以解决标准与规范的统一问题, 在具体进行数据库加工时, 虽然可由多人参加, 但每个数据库要由专人负责, 而要将同一模块数据库的加工人员相对集中起来, 以保证标准、规范执行的彻底性与准确性, 从而提高标引质量, 对实现跨库检索、资源互链等也更为有利。再次, 鼓励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工程中来, 很多读者参与到特色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 因此一些数据库可以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的共建, 比如教学参考书库、学位论文库等。最后, 做好数据库的长期维护工作, 对数据库的运行质量、对应内容进行日常维护。积极收集读者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出现的反馈信息, 对一些过期、无效的数据进行替换、删除及整理, 以保证数据处于合理的更新周期, 保证其实时性、先进性及有效性, 使得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时可以获取最新信息, 从而保持特色数字资源的生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方.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特色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以中部六省各类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为例[J].情报杂志.2011 (02) :176-180.

[2]胡朝明, 刘茜.高校图书馆纺织服装特色资源库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 (02) :67-70.

[3]生修雯, 陈香珠, 喻樟.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及共享模式研究——以江西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 (11) :52-55.

[4]陈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图书馆学刊.2011 (04) :73-75.

[5]胡绍军.浙江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1 (20) :45-49.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2

(1)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办馆效益,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摆在广大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沈阳市图书馆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图书馆,依托于省馆及国家图书馆,因此对普通图书没有长期收藏的任务。从发展的角度看,全国信息网络及电子文献的建设与发展,为馆际间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与方便。我们只有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定位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基于这些认识,沈阳市图书馆大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制定和调整了馆藏文献的重点收藏范围,把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作为迎接挑战顺应潮流的目标。在报刊收集方面,将收藏重点确定为沈阳地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报刊、具有沈阳地方文献性质的报刊以及国家级并适合沈阳地区情况的报刊等。对知名度较高的报刊如《沈阳日报》、《沈阳晚报》、《辽沈晚报》、《大众生活》等保证其连续性,对近几年创刊的且拥有相当数量读者群的新报刊如《时代商报》等,亦做为收藏的重点。在图书采购方面,将重点收藏范围确定在辽宁省及国家级各种获奖图书以及地方文献的采购上。这样,整个馆藏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系统收藏反映本地区历史发展和现实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重点入藏本地区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各类文献,逐渐形成馆藏特色和馆藏重点。

(2)加强藏书建设的针对性。紧跟高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是时代的要求。以辽宁省为例,在全省发展战略的调整中,非常注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此,在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工程及海洋工程等一些重大领域进行引进和开发,并在传统产业中进行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及集约化改造,努力实现高技术化。图书馆应根据这一重大决策,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有选择地介入若干重点科学研究项目,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科技查新,协助选定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立项选题,紧密跟踪与科研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时向科研人员提供“广、快、精、准、新”的文献资源信息,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3)积极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服务。当代社会发展表明,党政领导部门的各种重大决策,都必然涉及若干个学科、专业和部门,必须综合考虑科学、社会、经济、环境甚至伦理等诸多因素,稍有不慎即有可能给决策带来失误。图书馆可以依托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精心筛选,适时提供各种能够帮助领导决策的信息资料,并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方法等多方面的参考资料。沈阳市图书馆自1987年开始编辑专题资料,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至今已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深得党政领导的好评。

(4)着力建立精品化文献资源体系。市场经济对图书馆采购工作的.要求是,尽一切可能使所采集的文献资料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在图书馆购书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采购工作不仅要有计划,更要体现一个“精”字。具体要求是,在文献选择过程中要精选,正确把握“适用”与“质优”的标准,努力做到“以用为主,兼顾收藏”,控制藏书量的增长,提高藏书质量,建立精品化的文献资源体系。

(5)加强网上资源的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载体类型日益多样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图书馆应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坚持印刷型文献与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并重的原则,优化馆藏结构。同时,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积极建设虚拟馆藏。

(6)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藏书布局的前提和基础,馆舍建筑的格局决定了藏书布局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除近年来建成的新馆舍外,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都是“重基藏,轻借阅”的封闭式建筑,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库庞大、借阅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合理压缩基藏书库,扩大读者的借阅空间。此外,应对现有的藏书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不能拘泥于二线制、三线制理论的束缚,而是要本着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

(6)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藏书布局的前提和基础,馆舍建筑的格局决定了藏书布局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除近年来建成的新馆舍外,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都是“重基藏,轻借阅”的封闭式建筑,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库庞大、借阅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合理压缩基藏书库,扩大读者的借阅空间。此外,应对现有的藏书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不能拘泥于二线制、三线制理论的束缚,而是要本着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信息资源

[作者简介]陈俭峰(1972- ),女,浙江诸暨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任,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浙江绍兴31200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91-02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的内涵和必要性

1.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的内涵。所谓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化,主要是指依据图书馆所依托的高职院校办学要求和特点、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本地区文献资源分布状况等,对信息资源建设采取区别的态度,从而使信息资源形成自身风格,具备发展优势,更好地完成其所承担的服务和教育职能。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符合高职院校办学需要的信息资源。

2.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的必要性。(1)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特色化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有效实现其职能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是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一方面,通过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行业等信息资源,为地区和企业行业提必要信息以实现其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提供学习服务,或创设学习环境来实现其教育功能。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特殊的行业背景、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图书馆只有根据本校的行业背景、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形成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服务和教育的职能。(2)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是有效实现高等学校资源共享的前提。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就是图书馆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特色不仅是优势,也是资本,它是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特色化,使信息资源内容相对来说重复率较低,使信息资源优势互补,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的节约意义。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高职教育发端于1980年的职业大学,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高职院校的建设很大程度上都在借鉴本科院校的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不例外。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明确合理的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定位。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许多图书馆往往照搬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目标定位,而本科图书馆建设目标定位是根据本科院校教育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提炼而成,并为其服务的,高职院校教育与本科院校教育属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其教育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照搬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学术中心的目标定位,易导致信息资源服务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此外,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积累时间短,资源量不足,为符合办学条件,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短期内加大投入力度,大量采购,而由于缺乏信息资源建设指导,采购盲目性强,随意性大,不相关、半相关信息资源过多,服务价值不高,导致图书馆服务和教育功能有效性下降。

2.信息资源内容建设学术化特质明显。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两个方面。其中,电子资源的建设通过购买数据库实现,如购买万方、知网等以学术研究、学术会议为主数据库;纸质资源以购买出版的学科类图书为主。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内容是本科院校初级的缩微版,注重信息资源的学科系统性,学术化倾向明显,这与其多样化、技术化、操作化和行业化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3.信息资源建设方式的单一化。信息资源建设方式的单一化包括了信息资源建设主体的单一化和信息资源建设途径的单一化。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内部人员协同部分教师采购信息资源来实现。而许多专业性和应用性的信息资源并不是采购所能实现的,它需要各方面配合,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的采集方式才能获得。

事实上,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三个问题是有一定关联的,缺乏明确合理的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定位,不仅会造成信息资源内容建设的学术化,也会导致信息资源建设方式的单一化,因此,如何开展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有效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办学,是当前图书馆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的内容和对策

1.确立明确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特色化建设,首先要确立符合高职教育性质和所依托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的目标定位。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其中,“高等性”是层次定位, “职业性”是类型定位,它们共同决定了高职教育是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功能。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和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和营造教育气氛的信息中心。其次,高职院校是面向地区和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办学具有行业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比地区公共图书馆或本科院校图书馆更要重视与行业和地区的沟通,成为主动向行业和地区开放,主动服务行业和地区,促进校企联系,推动行业和地区发展的信息服务中心。

2.突出整体信息资源的应用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它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等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服务于培养目标。为有效实现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以市场、职业和技术为标杆,根据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课程方面,以综合职业能力养成为目标,以项目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行动为教学方式,强化实训实习。在师资方面,以“双师素质”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标,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综上,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人才培养方式,都要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所特有的应用性和专业性特点。

3.兼顾信息资源的地方性和行业性。高职院校办学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服务的,这一目标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上,也体现在图书馆为地区和企业行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当中,而图书馆为地区和企业行业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转过来又密切了高职院校与地方和企业行业的联系,为自身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多元化提供可能。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时,要兼顾信息资源的地方性和行业性。兼顾信息资源的地方性就是要系统采集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收藏地方历史文献及研究资料等,使图书馆成为地区传统的“桥梁”和“窗口”;兼顾信息资源的行业性实质上与信息资源的专业性有所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行业岗位针对性很强,围绕人才培养的一些专业性信息资源其实就是行业性信息资源。这些专业性信息资源是系统、全面的采集,而由于专业性信息资源还包括了反映当前前沿的技术工艺等系统、全面的信息,因此,相对于行业或企业自身收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信息资源有着无可比拟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先进性,使得图书馆成为行业信息中心。

4.实现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和方式多元化。信息资源内容的应用性、专业性和地方性决定了信息资源建设单靠图书馆内部人员的采购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实现地区、行业、学生、教师和图书馆多个主体参与信息资源建设。而地区、企业行业、学生和教师都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这就为图书馆将其纳入建设主体提供了可能。地区、企业行业、教师和学生这些建设主体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地区相关部门能提供本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资料、政府部门的政策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等;行业企业能提供本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最新行业科技成果、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各种工艺流程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以及技术设备的最新动态等;教师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企业技术服务成果、企业实习笔记、教学笔记、教学视频、自编教学讲义或教材等;学生则可提供实验、实习和实训报告、毕业设计等。每个主体在信息资源建设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各主体的优势,采取不同的信息资源采集方式,有效地利用各主体的优势,如资源购买、联合汇编、资源整合等。

[参考文献]

[1]李松妹.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功能的定位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5).

[2]胡崇奎.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开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0(2).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4

1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在生活中得到了普及, 读者可以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取信息资源, 以满足对知识的需求。通过调查, 有70%的人使用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的获取, 而另外的30%的人还是倾向于使用传统的图书馆阅览方式。通过对几所高校的学生展开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希望利用电子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 但对于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到位,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以指导, 更好的了解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定期的培训。

2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资源规划不统一

我国图书馆受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几年已经实现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化, 但在整体的发展形势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图书馆的资源规划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使图书馆能够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服务, 必须要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为了指导和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各有关部门提出一定要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宏观管理。要想完善图书馆建设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共同来努力, 由于数字图书馆实行的时间短且各项机制尚不健全, 各项模块的结构尚不能达到有效的结合, 系统之间也难以达到共融和资源共享, 所以要求高校在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关的标准规范, 制定出适合的发展方案。

2.2 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人才的支持

由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时间较短, 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专业性较差, 导致了当前的图书馆建设还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目前, 我国的数字化图书馆情况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差, 专业知识薄弱以及缺乏工作热情, 所以导致不适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一方面数字图书馆正处在发展的阶段, 各项设施还不完善;另一方面,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的速度较为迟缓, 人员配备方面也逐渐老龄化, 接收新思想的能力较差。从当前图书馆人员队伍的建设方面看, 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专业技能都存着一定的问题, 缺乏系统的培训,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适应当前新型数字图书馆的需要, 所以应该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以适应对现代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

2.3 数字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就目前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果来看, 在资源共享方面建设还不完善, 两级分化比较严重, 工作人员之间合作的意识比较淡薄, 缺乏互助的全局观念, 且这一观念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改变。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方面是由于各高校没有好好的利用好资源, 在资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资源量少以及资源整合性不好, 使读者在搜寻的范围内难以实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共享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只是针对校园内部的师生, 这严重阻碍了资源的共享, 不利于资源的传播。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的资源和经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阻碍了图书馆文献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的统一, 也使网络的数字资源共建无法实现广泛的应用。不完善的系统和使用方法, 都阻碍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发展, 同时也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增加了难度。

3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组织及建设策略

3.1 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

数字化图书馆内的相关文献应该形成固定的网络系统, 通过资源组成和资源的传播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具有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更具有丰富的共享价值, 通过共享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特色。通过对图书馆自身的建设来发挥共享性之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来实现资源的发布, 或者在网页上制作有趣的信息板块来吸引读者的关注, 以此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传递, 从而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共享性。

3.2 加强人才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实现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人才的建设, 为此, 图书馆需要根据当前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建设, 从而来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的知识素养。首先, 应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来进行图书馆队伍建设, 提高图书馆工作队伍的整体质量, 由于过去的图书馆职能只限于图书的阅读功能, 而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不能够适应数字化图书馆的需求, 所以应该引进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 以此来为数字化图书馆注入新鲜的血液, 并且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综合能力的目的。其次, 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模式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 要坚持择优录取的方式, 来选取优秀的人才, 并实行竞聘上岗制,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也为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了条件。最后, 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机制, 以此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 实现工作人员自觉提高工作技能的目的, 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 也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了展现自我的空间, 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1]。

3.3 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了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图书馆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不断的完善自己, 还需要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展规划, 科学的发扬图书馆的功能, 以实现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需要。其次, 应该建立专业的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门, 根据优秀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资源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运用, 来总结出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适当的改进。并且每个管理模块都应该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 这就实现了人员职能分离制度, 保证了模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从而来实现数字化图书馆职能的优化。再次, 图书馆建设不能光靠图书馆工作人员, 读者也应该积极的参与特色图书馆资源建设中来, 由于一些数据库可以实现读者对知识的探索, 促使很多读者积极投身于图书馆的建设。最后, 工作人员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长期的维护, 以保证数据库正常的运行。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的收集读者的信息, 对一些无效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以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2]。

4 结论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 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具有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是发挥自身优式和提供高质量数字化信息的重要体现, 这样可以增强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和竞争力, 为激烈的信息社会竞争提供基础作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必须要立足于规划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从而开创特色数字图书馆的组织与建设。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 建设具有特色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能够满足读者对于知识的需求, 也有利于提升图书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呼和木其.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篇5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特点,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高职院校特色馆藏建设的主要内容.

作 者:杨思范 YANG Si-fan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112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200919(5)分类号:G258.6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特色馆藏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特色馆藏 残障读者 特色服务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残障大学生加入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中。然而,一些院校图书馆在为残障大学生服务上仍能引发群体性关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作为以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为特色的图书馆,探究如何更好地为残障读者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院聋哑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特点及需求狀态

我院以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为办学宗旨。校阳光学院每年面向全国招收聋人大学生210名,是目前国内高校中培养聋人大学生最早最多的高校,因而对我院聋人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人对聋人大学生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结果有如下问题。

(一)聋人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聋人大学生借阅书籍种类比较单一,阅读范围相对狭窄。在所有借出图书中,专业类书籍占48.3%,其次是文学小说类书籍,占26.2%。由于生理的特殊性,聋人大学生很难融入常大学生群体中,活动范围狭窄,对外界事物的关注度不高,兴趣爱好单一,他们更多注重于专业书,以及通俗易懂的文学小说类书籍。

第二,聋人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借阅书籍频率相对比较低。我院目前聋哑大学生占所有大学生总人数的10.5%,聋人大学生借阅书籍册数仅占所有大学生借阅册数的4.7%。

第三,聋人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意识。从专业书籍和伟人传记类书籍的借阅情况看,他们大多想通过阅读,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唤起乐观积极情绪。欲通过大学系统专业学习为自己谋求一份职业的愿望强烈。

(二)聋人大学生对图书馆满意度评价如下

为了解聋人大学生阅读心理、阅读需要,本人从服装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园艺技术三个专业分别与多名学生进行访谈。有如下结果。

第一, 对图书馆借阅环境。有90 % 的聋人大学生对图书馆环境“较满意”,有98% 的聋哑大学生希望图书馆网页、电子显示屏等能及时播报最新信息,希望电子阅览室配有听障大学生能够使用的电脑。

第二, 对图书馆文献资源。有85 % 的聋人大学生觉得馆内文献资源“一般化”,有65 %的学生希望能增加计算机、艺术、手工、烹饪、花卉类书籍,这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提供就业、创业以及成功人士方面的书籍。

第三,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有80 % 的聋哑大学生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认为“还可以”,但96%的聋人大学生认为“沟通存在问题”,希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能运用手语,或者配备电子手写设备,以便及时咨询。

二、如何构建适合残障读者特色的馆藏体系

我院是融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残疾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本科学院。因此,图书馆必须以特殊教育建设为依托,才能形成适应残障读者的特色馆藏体系。

(一)围绕重点学科,形成特色馆藏

随着现代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我院图书馆应尽可能地突出办学重点,收藏有关特殊教育的各种文献。例如,听障教育、视障教育、智障教育、孤独症教育、行为障碍、言语障碍、情感障碍、肢体残疾等,尤其是学院在建立特色学科和专业过程中形成的学术著作、会议论文、科研成果、研究报告、特教案例、自编讲义、实习指导书以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读物、手语辞书等等。

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不仅可以形成新颖独特的馆藏,而且对于学院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相关课题尤其是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新增学科,重点特色专业要根据发展需求,编制成专题目录、文摘、索引等二次、三次文献。在收藏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教学、科研、实训人员意见,不断调整收藏范围与重点。要注意收藏学术水平高、信息密度大、使用频率高的特殊教育资料,尽可能地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文献导航服务

为了做好揭示性开发工作,我馆应对现有特殊教育图书资料库、特殊教育专题数据库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充实完善数字资源。特色数据库设置残疾人事业库、特殊教育期刊论文库、特殊教育视频库、特殊教育书目库、无障碍建设产品标准等子库。在开发利用数据库文献信息资源过程中,要广泛收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源,编制文献专题索引、专题文摘等,实现文献信息的增值利用。

建立起针对残障读者的图书馆信息指南。在咨询服务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定期向读者提供具有前沿性、开拓性特殊教育综合信息,帮助读者及时了解现代特殊教育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发展状况。在网络建设方面,要对网上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分类、标引、注释,有计划地建立健全残障人士特殊需要的教育网站和资讯服务。尤其是要能够结合残障读者的需求调整和转换信息资源,开发出便于他们学习的各种网页设计、文本文件、视频资源、交流工具,提高信息资源的易访问性。

三、如何为残障大学生读者提供特色服务

目前,我院有特殊师范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残疾人事业三大专业集群。为了适应残障大学生读者需要,图书馆应当提供特色服务。

(一)用“爱心”温暖聋哑大学生的心

调查显示,聋哑大学生几乎只同他们自己生活圈内人士交流,很少与正常大学生们交往。因此,图书馆员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 “爱心”具体表现为:第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学习手语、盲文特殊教育职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服务素质、专业服务能力。达到与残障大学生的融合沟通。 第二,在服务态度上要与正常大学生一样,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对待残障大学生,使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轻松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二)要“细心”解决聋哑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图书馆“细心”服务主要表现在:第一,宣传方式全面化。图书馆要详细为聋哑读者提供服务的图书名称、服务内容、知识讲座等活动。 在馆藏显示屏、指示牌等方面应以动漫、多媒体和加配字幕等多种形式宣传,提高聋哑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第二,服务设施设备实用化。聋哑大学生汉字拼音认读存在困难,图书馆需要对馆藏检索系统进行技术革新,添加汉字手写输入系统,以便他们无障碍利用检索系统。在图书馆服务大厅、检索区域、各楼层借阅区安装求助铃和红色闪灯,以便聋哑大学生及时得到帮助。第三,咨询服务专业化。 图书馆要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要对网上多种形式的音频、视频资料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添加音频、视频同步的文字信息说明,以便于提高聋哑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文献信息的能力。

(三)用“恒心”架起与聋哑大学生互动的桥梁

图书馆为聋哑大学生服务活动应持续不断进行。第一,图书馆员要长期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及时采购与他们所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文学著作。例如:就业创业、法侓哲理、医学康复等书籍。 第二,定期开展知识讲座。 图书馆要定期为聋哑大学生读者开展知识讲座,这有助于他们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运用技能。 第三,组织多样化活动。图书馆要为聋哑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手语比赛、读书征文、体育比赛等。以便于他们展示内心世界与理想追求,真正把图书馆作为陶冶知识、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总之,构建特色馆藏进行特色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只有建设与开发具有为残障大学生服务的特色文献资源,提供具有特色的文献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残障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肖莉.论图书馆如何为特殊读者提供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 (02).

[2]马俊喜.高校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J].贵图学刊,2006(04).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7

1 特色资源数字化的含义

特色资源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义的特色资源数字化是指对古籍、乐谱、拓片、甲骨文等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加工。狭义的特色资源数字化是指对高校已有的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它包括2方面:一方面是对已有的纸质文献进行描述、分析、组织等数字化加工过程,使之成为可以共建共享的网络信息;另一方面是根据学校实际,开发或购买新的具有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开发特色资源数据库是实现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最佳方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社会中立足的有利保障。

高校的特色资源是指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包含2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二是指一个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人们所指特色馆藏就是指只有自己馆具备而别馆不具备的独特风格文献。在当今信息网络环境下,特色馆藏的建设为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总之,所谓特色资源数字化,是指将馆藏特色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文档(即文献以数码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转换,然后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在光盘、磁盘或计算机硬盘等数字媒介上);或者,开发、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对特色资源进行整合。日趋成熟的数字技术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经过多年建设,在馆藏文献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对它们的收集与贮存工作都是围绕本馆的服务对象、研究范围进行的。因此,在馆藏资源数字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本馆重点学科、科研方向和发展规模,有选择地对特色馆藏图书、期刊及“非书籍”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对特色文献进行整合及深层次加工、分析,并建立特色数据库。

2 高校特色资源数字化的必要性

2.1 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图书馆都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先后建成了馆藏文献的书目数据库,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同时,各馆也根据自己的经费投入购买了国内较有影响的数据库。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面对数字化发展趋势,如何延续纸质文献的收藏特色,整合网络资源,建立特色文献数据库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2000年以来,各高校图书馆先后对一些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文献进行了重点建设,引进了一些专业数据库,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读者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借助现代化的网络工具来满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愿望越来越高,因此自建一些针对性强、内容全面完整,具有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和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对高职院校图书馆非常必要。

3 高校特色资源数字化的实现方式

3.1 纸质文献数字化

形成特色资源基础纸质文献数字化有2种方式:

(1)扫描。扫描是通过对纸质文献进行逐页扫描、格式转换、文件压缩、加密控制等处理后,将其输入计算机并以图像和数字2种方式存储。如果以图像文件的形式存贮,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大,须借助于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扫描图像转化为数字,才能成为可以任意检索的文件;而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资料无须借助OCR就可被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检索。目前,由于扫描仪最高处理速度可达到160 P/min,并可双面同时扫描,大批量文本、图形的数字化主要借助于这种方式完成。

(2)通过键盘将文献重新录入计算机后形成光盘版和网络版。对纸质文献数字化最好用超文本标识语言(HTNL)对文本进行格式编码,以方便检索利用;对静态的图片、画片、拓本、表格、票据、手稿等应利用数码摄影或扫描录入的方式建库,以保存文献资料的原形传真;对动态性的录音、录像、影片则应利用相应的数字化软件工具把它们转换成数码格式输入数据库。另外,还要逐步将传统馆藏文献数字化,而图书馆可考虑独立地或与专业的公司合作,将馆藏中有特色的纸版文献转化为全文版数字化文献资源,以便于网上传播。

3.2 购买数据库建立特色资源系统

特色数据库是为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物质基础,资源共享的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不少图书馆都开始建设有特色的数据库,如地方文献、人物传记、古籍善本等书目或全文数据的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储存,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特色数据库具有体现馆藏信息资源特色,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建设而成并可供共享等特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性质、服务对象和收藏范围建成有特色的数据库。

一般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有选择地购买了CNKI、书生之家、维普电子期刊等国内数据库系统,建立了数字资源新平台,通过整合网上资源,实现特色馆藏的共建共享,从而也形成了具有特色资源的数据库。

网上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资源,网上资源整合的特色化体现在整合的技术与整合的逻辑思维或方法上。具体地说,需要根据各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来确定服务对象,针对服务对象来确定收集的学科范围、文献类型、标引检索方法,把网上的某一专题或某一主题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整合分析。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特色馆藏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每个高职院校图书馆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根据协议和承诺,有计划地进行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并向共享网络提供自己的馆藏资源。特色文献分布广泛,内容庞杂,收藏难度较大,分散于各学科中的知识信息也不易分辩,因此对这些特殊的文献应进行多方面收集和严格筛选。互联网上零散无序的信息往往使用户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图书馆员为其导航、过滤,组织信息,构建虚拟馆藏。在本馆主页上用超链接的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如创建“网络导航”“读者查询”“书目查询”等栏目,让读者点击便可获取信息,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也能迅速进入学科网站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这些做法将大大节省了学生和老师的时间,提高检索效率,为教学、科研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自建数据库对特色数字资源的整合开发

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所购买的数据库均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基本不能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而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能依赖的是它的自建数据库,即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较集中、更深层次地揭示各高校图书馆资源收集的富有。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特色鲜明,立足社会,学校数据库开发部及数字化中心必须加强对信息市场的调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广泛调研,了解行业的主要需求,抓住有现实意义的、有发展前景的主题,进行可行性论证,使决策科学化。建成后的数据库在本校乃至全国高校范围内应具有特色、权威性,让其他综合性数据库无法替代。

各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不同的重点学科,而图书馆长期以来也会在相应的学科方向上形成较为丰富的文献馆藏。针对重点学科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既能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广博的优势,又能体现该学科在专业上出类拔萃的教学、科研能力;既能倾图书馆之力对该学科的教学、科研进行信息资源方面的重要扶持,又能依靠该学科的专业特色促进图书馆更开放地面向社会,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增强该学科在本地区及行业中的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势在必行。

4 结语

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多年来,焦作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把师范方面文献作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心,逐步形成了馆藏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从而为教学、科研、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友诚.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探讨.图书馆,2002(4).

[2]梁洁.特色化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8

一、自动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标引工具的选择——构建“智能书目数据库”

要实现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的自动搜集, 不断充实和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数据建设, 首先要寻求一种能够自动标引网络数字资源的标引工具, 也就是自动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标引工具的如何选择。为此, 我们第一需要解决的是两方面关键问题:一是根据公共图书馆所采用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管理特性和存贮空间容量 (国内比较常用的ILAS系统和汇文智能管理系统) 的情况, 比对采用使该公共图书馆所用的智能管理系统与网上提供信息资源方式都适宜的标引语言, 即图书分类表或主题词表。然后, 在根据搜集范围和目标的需要将其编入到公共图书馆的智能管理系统中, 建立“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 作为公共图书馆利用已编好的智能管理系统自动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的工具。第二, 就是要寻找一种可以随机检索“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的便捷方法, 用于标引网络信息。采用何种类型的信息检索语言用于系统自动“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的标引工具,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从网络信息资源构成的实际情况和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标引的关键性要求来考虑。其次, 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动标引的过程中, 需要对其既进行分类标引, 也要进行主题标引, 这就是标引网络资源信息的关键要求。也就是说, 我们一方面要按网络信息资源内容所反映的学科词来检索原本已编入的标引工具——“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使已编入“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的标引工具要兼顾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共同需要。

1.1主题与分类标引兼容的标引工具——《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编制这部分类主题词表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的有机结合, 进而为现代文献信息资源 (特别是网络资源) 的确切标引提高宽泛的检索语言环境。因为, 网络信息资源的提供多数是以主题概念或关键词来序列的。为此, 采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作为自动“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的标引工具——检索语言, 就解决了在对网络信息资源实施标引过程中, 做到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的同步进行。

1.2引导实施双向标引的工具——《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分为两卷。第一卷是“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 第二卷是“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含《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为主体, 将《汉语主题词表》的全部主题词置于相应类目下, 它相当于: (1) 一部以主题词作注释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2) 一个体系分类表型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范畴索引, 其质量优于一般的范畴索引。“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以《汉语主题词表》的字顺表为主体, 该对应表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表》的全部类号置于相应主题词或主题词串下, 它相当于: (1) 一部扩充的《汉语主题词表》; (2) 一部主题词型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相关索引。

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作为自动“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标引工具, 以网络信息资源关键词为主要抽词对象, 适当采用人工辅助抽词措施以保证抽词质量, 利用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以减少概念归类的复杂性, 并将这些问题在操作程序设计中加以解决。

二、自动“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建立的路径

2.1系统语径的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自动标引系统的语径建立, 关键是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系统提供的关键词 (特性检索) —概念词 (专指检索) —学科属性 (分类检索) 建立其对应表以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的自然语言入口的语径, 并让网络系统提供的原有关键功能性质不变, 以保障提供自然语言检索功能。其具体的路径是“软件十《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标引工具库) +关键词 (特性检索) —概念词 (专指检索) —学科属性 (分类检索) 对应表+数据库 (网络信息标引后的智能书目数据库) ”。而其中的“软件”就是指该公共图书馆实施网络信息资源标引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智能管理系统。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ILAS系统和汇文智能管理系统等等。这两个数据智能管理系统就其本身的功能配备而言, 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作为自动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标引工具是完全可以达到目的要求的。它们都具备输入与存储作为“自动标引”工具的切入路径。

2.2正确运用好“关键词—概念词—分类号对应表”是实现数据智能管理系统自动标引网络信息资源总体过程的关键环节。对《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关键词 (特性检索) —概念词 (专指检索) —分类号对应表”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关系到自动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的成败, 关系到网络信息资源标引的质量。在这一关键环节中, 我们要在充分理解掌握“关键词—概念词—分类号对应表”概念逻辑体系的同时, 按照信息资源标引规则的规定, 准确选择能代表和概括信息整体内容的关键词, 键入到自动标引的智能书目数据库系统当中, 由事先编入该公共图书馆所采用的数据智能管理系统中的自动“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系统代替现实人的标引 (分类、主题) 识别, 并在实施自动标引过程中, 将用于“自动标引”的关键词转化为概念词, 并按其主题词概念所揭示的学科属性选择该网络信息资源的《中图法》分类号。仅就“关键词—概念词”相互对应来看, 它极为类似于是从概括来表达网络信息资源整体属性关键词的字顺查找《中图法》分类号, 这就接近于在使用“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查询过程;另一方面, 我们在通过“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查询过程中所找到该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号以后, 再从“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找到该网络信息资源的主题词, 又同时完成了对该网络信息资源的主题标引。如:“世界银行制度问题研究”网络信息, 关键词为:世界金融。从自动标引系统检索语言库 (从“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库) 检索到:

通过上述例证可以看出, 通过表达与概括网络信息资源题名的关键词——世界金融, 不但可以标引出该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号, 而且再通过该分类号去检索“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 能够得知它的主题词。即“世界银行制度问题研究”网络信息资源, 分类标引为F831.1;主题标引为“银行制度-世界”。将此结果存储到该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书目数据库中。然后, 编辑一个新书目数据复制软件, 将每个新存入的网络信息书目数据复制, 并自动与本馆其它类型的文献书目数据按照既定的排列次序统一排列在一起, 供用户查询使用。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的搜集是极为重要的。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仅靠资源的数量增加是不行的, 关键是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重点, 从各种资源渠道过程中搜集针对性强信息资源, 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和它馆虚拟馆藏资源, 这是及时补充和完善公共图书馆资源滞后的最好途径。

摘要: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 而其特色应体现在具有浓郁地方经济的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上。为此, 自动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标引工具的选择与构建自动“标引智能书目数据库”的路径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网络资源,检索语言,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爱华, 栾美晨.浅析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4) :179-182.

[2]李汉伟.“共享工程”中特色数据库建设述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1) :97-99.

[3]肖碧云.论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9 (7) :35-38.

[4]肖碧云.论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9 (7) :35-38.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 篇9

关键词:特色文献资源,整合,高等农林院校

近年来,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形势突飞猛进, 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高等农林院校图书馆作为农业科学信息资源的主要集散中心, 是网络信息资源体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开发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没有或不同的文献信息,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和特色数据库, 才能使自身融入信息时代大环境中, 使自己得到生存和发展。

一、高等农林院校特色信息资源的构成

其构成主要包括, 本地区的地方特色文献, 珍贵的古籍或名人手稿, 本校的特色学科, 校内教学、科研、管理的特色资料等。

1. 地方文献。

是指反映高等农林院校所在地各方面情况的正式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各种文献, 包括介绍本地地域、农业、经济、历史、文化的各种典籍, 本地政府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 本地名人的书籍及手稿。这些文献资料可以反映本地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 特色数据库。

是指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地方特色或者本校的重点专业, 集中搜集各类文献建立的数据库。高等农林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是CALIS文献资源及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998年11月CALIS启动了特色数据库资助项目, 首批资助了25个特色数据库。除此之外, 部分CALIS所属高等农林院校图书馆还开发了或者正在开发类似的特色数据库。其所搜集的文献类型包括了期刊、图书、会议记录、论文集、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研究机构专利文献等多类型, 有的还加入了图像信息。

3. 硕士论文数据库及教职工论著文库。

每年各高等农林院校都有一批硕士、博士论文, 其中不乏具有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论文体现了各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 收藏这部分文献是高等农林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职工的专著一般都是结合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并根据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 在充分利用本校藏书体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这些科研成果必然与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特色大抵保持一致。理应受到本校特别是作为学术性机构的本校图书馆的珍视与收藏。

二、特色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原则

1. 效益第一, 因馆制宜。

特色文献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 就是为了应用, 一方面满足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因此, 在确定开发内容时, 要紧密围绕这个总目标, 有针对性地开发馆藏特色文献资源。投入和产出是否相宜, 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特色资源和建立特色数据库, 各馆应该根据自身原有的基础和馆藏特色, 在论证必要性的前提下, 应该摸清本馆在某一方面文献的家底, 以及和外单位相比所具有的资源优势, 切不可不估计自身条件, 盲目开发。

2. 联合开发、持续发展。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单个部门建库很难保证建库质量。各馆之间、图书馆与特定用户之间应该从推进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出发, 实现各单位优势互补, 走联合开发共建之路, 有利于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无障碍共享。特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 包括数据库的内容和系统本身的技术, 在数据库开发的时候, 要及时关注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 及时添加数据, 搜集动态的网络信息, 消除死链接、过期链接。同时要考虑系统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 在建立系统之初就要为将来的发展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河北农业大学“小麦锈病数据库平台”的构建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锈病是影响世界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也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发生, 严重时可造成40%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研究是河北农业大学的重点学科, 拥有需要和使用该资源的特定专业读者群, 拥有相对完整或权威的专业资料收藏条件, 作为建校百年的图书馆, 收藏有小麦锈病科学的全部核心期刊以及小麦锈病研究方面的大部分专著。另外, 多年来为小麦锈病的课题, 进行服务中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在人员方面拥有本专业学科馆员和网络技术人员, 能够对所收集的文献质量进行鉴定和分析, 同时能够为系统所要求的做技术支撑。

1. 数据内容选择和收集途径:

(1) 期刊论文。通过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网》、《全国报刊索引》、本馆现有的中外文期刊收集小麦锈病研究方面的论文和重要技术文章, 包括论文题目, 作者名及单位, 来源 (期刊名、年、卷、期) 、关键词。 (2) 会议论文。国内外召开的学术会议相关研究方面的论文。这部分文献可以从专业机构和有关专家、教师处获得, 或通过互联网收集。 (3) 科研成果。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成果, 通过科研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成果汇编书籍、互联网获得。 (4) 研究专家。国内外在小麦锈病研究领域有一定成就的科研人员, 学者。包括:专家姓名、职称、, 年龄、所在单位、通讯地址, 主要研究成果 (5) 网站。Internet上小麦锈病专业网站。著录格式:网站名称、网址、网站内容描述。

2. 系统平台选择、结构及系统功能。

运用北大方正Apabi数字化管理与建设平台, 该平台包括数字资源采集系统、数字资源加工系统、数据库发布与检索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网上用户教育系统、个人数字图书馆系统。 (1) 检索功能:提供了三种检索文献的方式: (1) 快速查询:以字段、全面检索、全文检索等为检索条件, 输入检索词, 点击“查询”按钮, 迅速查到要找的书目。检索结果可选择图文显示或列表显示。 (2) 高级检索:可以输入比较复杂的检索条件, 在一个或多个资源库中进行查找。分为“本库查询”和“跨库查询”两种。 (3) 分类导航:系统提供两种分类体系:常用分类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用户可以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分类体系来逐层查找类目。 (2) 资源显示: (1) 最新入库:可以查看当前库最新入库的10个电子资源列表。 (2) 下载排行:可以查看最近下载比较多的资源列表。 (3) 在线浏览:点击“在线浏览”可在线阅览图书。一个读者只能在线浏览一本书, 浏览时间为2小时。 (4) 借阅下载:点击“下载”按钮, 电子图书全文就自动下载到读者本地计算机的“藏书阁”中, “藏书阁”和“阅读器”会自动打开。每种书右下角注有“资源可借”表示该书可以下载。通过该平台读者方便地检索小麦锈病研究方面的各种类型文献, 这些文献包括本馆藏实体文献、其他馆的实体文献、网络虚拟文献。读者透过同一平台即可快速检索、跨库检索, 提高和丰富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何坚石, 樊国平.数字图书馆中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建设, 2003 (2) .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篇10

一、图书馆特色名牌化与品牌化表现

1. 个性化的形象建设。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特色化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图书馆名牌建设, 这种品牌主要表现在其与众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上。图书馆个性化的形象建设能始终保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与风格内涵, 使用户通过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

2. 现代化知识内涵建设。

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内涵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数量与种类、信息收集模式及信息筛选方式等, 只有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内涵建设, 推动知识内涵的充分传播, 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图书馆特色化的知识服务与管理理念, 以满足读者对相关知识与文化的需求。

3. 名牌办馆意识的培养。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特色服务与发展, 将名牌建设与品牌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目标, 实现图书馆内部管理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的创新。图书馆特色化服务建设要求图书馆在保证馆藏书目质量与数量的同时, 还要深入推进图书馆的名牌化发展, 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 赋予自身实现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念与内涵, 强化办馆理念、名牌理念、特色化服务理念, 推动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品牌化发展。

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易用性特色服务方式。

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充分展现其发展方向与特点, 并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其简便易学的操作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用户会从自身对某一资源获取系统的切身体验中观察某一客户终端服务系统是否适合自己, 这里易用性是影响用户选择某一服务的关键因素。目前, 国内很多图书馆均在易用性方面作出了尝试, 开发出了相对简单便于操作的“我的图书馆”以及馆藏资源查询、馆藏布局查询等服务项目, 有些大学的图书馆还专门为用户提供了交流论坛, 甚至允许用户发布自己的网页, 以增加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内容。有些图书馆还允许教师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平台来制订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 从而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易用性特点。

2. 学科馆员特色服务。

特色化服务应该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目标, 但通过对国内部分图书馆的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很少有数字化图书馆网站会向用户提供此类服务。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中对学科馆员的特色服务内容, 比如对新书的及时公布、目录查询、电子期刊索引、馆际互借以及新闻服务等内容。另外图书馆还针对用户在利用某种信息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障碍或者问题, 来提供隐形帮助服务。这种学科馆员特色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富有创新性的服务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关于学科馆员服务建设的方式主要包括将学科馆员的联系方式公布在系统的主页上、列出“我的参考与咨询服务”项目以及相关的咨询专家联系方式等, 用户在发现问题时可及时联系馆员或咨询专家寻求帮助, 凸显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内涵。

3.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

从目前中国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角度分析, 可以说其有效利用率并不高, 据相关文献析出数字显示, 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利用用户仅占到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用户数量的4%左右, 在资源利用高峰期, 数字化平台的使用率也仅在5%~10%之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介绍不明确等状况, 同时也是由于很多用户在创建账户后, 没有经常使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本文总结如下几点:首先, 学生在注册成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过程中, 需要完善多方面信息, 建立包括自己学科、兴趣爱好等在内的独立文档, 而很多学生感觉到系统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来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用户注册中来;其次, 由于平台资源享有的前提条件, 包括真实性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等, 导致很多用户对平台本身的隐秘性有担忧;最后, 数字化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系统所提供的资源更多地具有某种主题偏好性, 而这种偏好性就将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拒之门外, 提不起这部分人关注的兴趣, 因此造成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象。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利用效率, 就需要不断研究用户日常工作或者学习的习惯和要求, 并将系统与用户日常需要联系起来, 使用户不断了解到图书馆特色服务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而主动去接触它并最终选择利用它。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是数字化时代对信息图书馆的必然要求, 如何有效推动图书馆开展特色化服务是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也是不断满足社会发展与用户特色化需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以更高的质量、更满意的服务呈现给用户, 就需要不断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以服务社会和用户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以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为基本依托, 以主动、开放的服务方式为根基, 开拓出真正以用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色化服务框架, 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特色化创新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慕康生.论图书馆的特色化与名牌化[J].兰台世界, 2006.6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篇11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指出从以下方面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学科特色馆藏建设、“地方性”特色馆藏建设、“数据库”特色馆藏建设及阐述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特色馆藏 馆藏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

1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

所谓特色馆藏是指一所图书馆收藏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料,其除了指一所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外,还指一所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以及为读者利用的各类文献总和即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形成特色资源,是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收藏基础,即由于每个高校设置学科或专业的类型和层次不同,从而每个高校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每个高校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的时候,必须根据本馆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本馆发展的最佳特色模式,通过仅仅围绕本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以及科研的发展方向构建与本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馆藏体系。为了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必须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开展信息查询服务和馆藏资源增值服务。要想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必须具有特色馆藏,因此,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相互依存。只有提供具有本馆特色的资源服务,才能够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因此,实现特色馆藏数字化势在必行。

2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专业特色: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整体发展而言,建立特色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作用,为了尽可能的丰富、系统和完整其藏书,图书馆一定要重点收藏、建设以及优先投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优势专业的文献。为了能够支持该学科的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能够进行较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图书馆应当对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提供重点文献资源保障,从而完备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用以研究和参考文献的收藏。为了使得文献信息资源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各个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收藏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并对重点学科所需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此外,通过专业数据库建设管理平台,从而为教学科学等提供及时便捷的检索、交流以及利用服务。注重收藏高校非正式出版物,这不仅包括收藏传统的文献载体书和报刊,还包括非正式出版物、校内博硕士论文、教师科研论以及科技报告和学术会议文献等的收藏。对于每个高校图书馆而言,只有保证和加强专业核心期刊、会议论文以及检索数据库的收藏,才能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科技文献。

2.2 地方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地域性以及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点。为了使特色馆藏资源能够成为本馆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建设馆藏的时候应当依据本校的资源点、学科设置以及读者需求等情况;图书馆应当提高对地方特色馆藏的重视程度,并且在积极整合本地特色资源的同时注重搜集和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为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以及实现长期保存的目的,应当数字化加工珍贵的印刷文献;为了促进地方特色资源能够对地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于目前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较少的情况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为了能够将被动的封闭式服务变成真正的主动开放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仅仅依靠本馆的特色馆藏,通过数字化特色馆藏文献来为读书提供原始的特色文献。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主要包括本校学科特色、本地区地方特色、在校教学科学以及管理等文献资料特色以及馆内文献资源建设特色等几方面,其作为地方高校教学科学以及生产活动丰富的情报源,为了充分发挥特色馆藏的作用,地方图书馆在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的时候不仅要立足于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还应当立足于当地政治文化以及科学发展的需要。

2.3 特色数据库:特色馆藏资源应当以数字型文献为主,但是目前在图书馆中最主要的文献类型仍旧是印刷型文献,目前,有些图书馆通过对本馆印刷型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了相应的数字型馆藏。高校为了使得自己的馆藏具有自身特色以及独家优势,必须逐渐建立具有本馆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从而在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占得先机,因此,图书馆应当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通过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和多载体方向进行转变,从而使得电子图书以及音像等多媒体资料能够在未来的图书馆馆藏中成为主要的载体形态。由于高校建设特色馆藏的首要内容就是具有馆藏学科特色,由此也就产生了学校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意义。地方特色收集文献的目的是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图书馆真正重要的任务除了把数字化馆藏送上网外,还包括对网上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和整理,因此,馆员必须具有网上整理信息的能力,即通过努力,图书馆应当克服网上资源无序化和数据库建设分散化的问题。处于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内容作为其唯一的优势,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将开发信息的内容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数字化特色馆藏的建设。

3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由于发展特色馆藏有利于提高馆藏的精品化和服务优质化,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是其自身建设的需要。一个缺乏特色、枯燥乏味的馆藏资源会对读者查找资源的兴趣以及查全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资源的选择,高校读书馆必须通过建设特色馆藏使藏书由多变精以及由杂变专,从而使得图书馆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其馆藏的多少,更重要的还是看其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少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建设特色馆藏不仅有利于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及节省读者的时间,同时还有利于读者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资料,从而真正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率。所以说,建立一个依据各种取向以及构建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对于满足本馆服务对象的特色馆藏而言势在必行。但是建设的特色馆藏一定要在原来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保持连贯性,即要继续发展原来已有的馆藏特色,尤其对于连续出版物而言,保持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图书馆在确定藏书特色后要根据最佳组培方式构建特色馆藏,即将包括记录有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的纸张、胶片以及磁带和光盘的信息载体等所有信息源都收录到特色馆藏中去。经费作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经济基础,除了选择经典书籍收集印刷本之外,对于其他文献可以考虑选择电子资源。本校和本地特色数据库作为一馆的命脉,与学校学科的发展特色相辅相成。对于建立特色数据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对学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以及经验进行收集和整理,将这些零碎的情报收集起来加工成有价值且能够体现学校教学科研特色的情报。图书馆通过收集地方性文献不仅有利于服务本校教学科学和地方经济建设,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就是馆藏,其作为社会化文化教育机构和文献信息的中心,只有建设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资源,才能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和文献体系,从而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书平.围绕重点学科,深化特色馆藏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1.

[2]顾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4).

[3]张芳梅.论深化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4).

[4]彭跃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设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

作者简介: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探讨 篇12

1 图书馆特色服务的表现

(1) 图书馆形象的个性化。图书馆形象的个性化是其自身为读者提供的特色服务的基础。在品牌竞争意识激烈的当今社会, 唯有形成自己的个性, 彰显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读者。而且,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经历着市场化改革, 商业运作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市场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特色服务增强客户体验, 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2) 图书内容的个性化。馆藏内容是决定图书馆基本属性和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具体化。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提供者必须满足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这种需求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加剧这些影响因素。同时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保持特色才能确保抓住一部分人, 培养一批忠诚度较高的读者。

(3) 管理方式的特色化。服务模式背后的支撑是组织管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务模式的特色。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管理方式也是特色服务的一个表现。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对服务水平和服务特色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但是这些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水平, 只有对内部要素进行和里的整合和安排才能确保自身的服务特色能够比较好的呈现出来。

2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图使馆服务将向用户提供更加简便的操作和简易的流程。在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不断提升的各项需求。用户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每一种新的需求出现的时候总是呈现出一种特殊性、个性化。因为这种一种新事物, 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这些需求才能成为大家的普遍性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看, 特色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者满足用户新需求的趋势和方向。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新的用户体验不断被发现。不断的被满足。而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操作流程的便捷性和程序的简易型。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和调整简易型操作将是未来特色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

(2) 私人订制的特色服务。所谓学科专员特色服务就是图书馆为某个读者或者某个特定的读者群设置一个独立的服务模式。它可以是由某个内部人员专门为这种读者服务, 也可以是开发一个独立的系统专门针对某类读者的共同特点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形象的说就是私人订制。这种服务模式是最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的, 是开拓市场, 增强竞争, 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最佳方式。

(3)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当前图书馆特色服务还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 资源利用率不高, 尤其是数字图书馆, 馆藏量和收录文章数量都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60%的处于长期闲置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字化图书挂的运作方式不科学, 没有专门的团队做宣传营销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对数字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又是起着基础性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图书馆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首先让读者知道图书馆都是有哪些特色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推广工作将会更加重要和突出。

3 结语

综上所述, 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以此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读者需求的变化是图书馆提供和设计特色服务的基础, 为此图书馆应当在形象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管理方式的个性化等方面都应当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调查用户新需求是提升满足度, 提升竞争力的最佳方式。用户的任何一种新的需求在未来都可能成为图书馆服务竞争的主流工作, 同时任何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最终也要依靠特色服务的渠道和模式才能体现。为此我们应当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用户操作的简易型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在重视这种功能性开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个性需求的专门服务模式, 也就是本文说的不断发展"私人订制"的模式和特色。而且实现这种特色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好图书馆的推广和宣传。目前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大部分都是高校或者政府出资兴办, 行政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仍是主要特色, 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运营思维和经验。这些因素影响了特色服务的实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给予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曹树金, 陈忆金, 杨涛.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用户满意实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 (08) .

上一篇:解读教育 关注大学生下一篇:中学音乐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