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2024-05-25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精选12篇)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篇1

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意义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技术日新月异, 在这过程中, 数字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数字资源数量急剧增长, 并以其查询和获取便利、及时、准确等突出优点从传统文化载体中突围而出, 获得一席之地。对于图书馆来说, 数字资源购买价格和存储利用成本远低于印刷型文献, 在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和购书经费没有大幅增加情况下, 通过采购数字资源, 可以获得更多文献资料, 有效缓解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的问题, 提高学校的文献保障水平。除此之外, 数字资源更新快、及时准确, 学生、老师都可以通过校园网快捷、便利地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 而不用特地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也不会说到处找不到最新的资料。这些优点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今, 数字资源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心之一。数字资源使图书馆在传统的模式中加入了新鲜活跃的创新, 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瓶颈。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数字资源的发展潜力, 社会、学校对于它都是抱有肯定、期待的心态。我想在不远的未来数字资源必将超越传统资源, 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主体。一个高校要办好图书馆, 要为学生们、老师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都不能忽略数字资源的建设, 这是各个图书馆新的战场, 意义重大, 一旦滞后, 可能就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数字资源建设上的缺陷

2.1.1 数字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

现在, 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都想在这方面干出一番事业。于是很多图书馆都引进了很多数据库, 但是过度的措施就是冒进了。很多高校图书馆引进的数字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又或是数据库之间严重重复, 这造成了很多学生、老师面对眼花缭乱的数据库却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2.1.2 检索系统落后, 数据库之间形成信息孤岛

目前国内, 许多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下载或购买的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可链接数字信息资源门户大都是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成为了各个分散的构件, 难以构成一个系统性、条理分明的整体。就算是设有门户链接, 但是各数据库之间还是缺乏联系, 缺乏一条连接各数据库的主体性的纽带。这种状况造成了数字资源信息关联程度低、检索范围局限, 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漏检, 而题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之间链接的缺乏, 使用户虽查得信息线索却仍然无功而返、找不到头绪。用户面对图书馆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的网络数据库资源, 若是要一种种去了解其用户界面和检索规则, 这样消耗的时间必然很多, 加上各数据库之间资料的重复, 检索效率的低下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使得用户对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数字资源能效的发挥遭到了极大地抑制, 不利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

2.2 数字资源利用上的问题

2.2.1 馆员对数据库的了解不深, 难以指导学生

数字资源一路发展以来, 可以说高校图书馆高层人员对之都是比较了解的。但是, 作为最基层的图书馆管理员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目前, 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对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都不甚了解, 不知道自己馆内数字资源的具体情况, 也不能很好地明白数据库利用的方法。当学生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时, 就只能抱歉以对了。

2.2.2 学生利用数字资源的意识有待提高

山东农业大学徐枚调查显示, 55%的教师及80%的研究生基本掌握了电子资源使用方法, 70%的本科生不了解数据库, 80%的本科生没有使用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张晓彤调查报道, 39.05%的读者访问图书馆主页是为了利用电子资源;63.1%的读者不知道数据库的入口和不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据宜宾学院李小美等2007~2008年第二学期对本科生读者的调查, 有37.51%的读者不知道使用哪个数据库, 33.24%的读者不熟悉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26.82%的读者不知道电子资源可以在校园网上免费使用;20.12%读者不需要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这些调查都表明了虽然图书馆已经重视起数字资源的建设, 但是其利用状况还是不甚理想。学生有些倾向于直接使用百度、谷歌等网页搜索引擎, 有些甚至不知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这些都有待各图书馆想办法解决。

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的改进

3.1 合理引进数字资源

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购进的数字资源配制一定要合理, 不能不加选择, 盲目引进。图书馆购买电子文献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适用性, 其次要根据需要考虑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回溯年限。还要做好调研工作, 了解学生、老师的需求, 比如学生可能需要英语方面的资源, 在引进时充分考虑用户的意见。避免购进的数字化资源数量不少, 浪费了大量经费, 但用户就是找不到需要的信息, 或者找到的资料不能满足要求。要提高数字化资源对用户的吸引力, 这样其利用率才能提到提升。图书馆只有在数字化资源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用户所需信息能够查全、查准的情况下, 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使用户更主动、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

3.2 改进检索系统, 整合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整合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对所有数据库的统一检索, 这样用户就不必各个数据库都分别检索一次, 而是可以通过一次搜索便捷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数据库差异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选择适用于各种检索方式的通用检索网关软件。目前, 比较知名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软件有以色列Exlib公司的Metalib with SFX、美国Endeavor公司的ENCompass and L ink Finder Plus、美国Innovative公司的MAP、IBM的DB2 II (Information Integrator) 、TRS、清华同方TP I、方正Apabi、北京国信贝斯软件有限公司的i BASE等。各个图书馆应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方法, 铺平学生、老师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道路, 才能让数字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3.3 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

图书馆管理员是学生直接接触的图书馆人员, 必须提高其在数字资源方面的能力, 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首先, 图书馆在招募人员时应适当考虑其专业知识, 招募一些专于数字资源的人才。对于其余的非专业馆员, 必须要进行严密的培训, 使其明白馆里的数字资源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让他们在面对学生问题时能准确、简洁地回答, 并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去利用电子资源。

4 加强数字资源利用的宣传推广, 提高学生意识

在我看来,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有两个重点, 一是建设优质的数字资源, 第二是确保数字资源能被学生、老师广泛地利用。要做到第二点, 最重要的就是宣传推广。

4.1 通过虚拟网络宣传

首先, 可以在学校主页、图书馆主页、各学院主页固定或实时发布数字资源的宣传推介、使用信息。这些网站都是学生关注的地方, 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这些网站发布信息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其次, 结合现今学生的潮流, 可以在校园BBS、学校官方的各个微博、博客上宣传。第三, 制作有趣、生动的视频放到网上, 鼓励学生观看。

4.2 通过现实公告、活动宣传

首先, 在学校公告栏、图书馆宣传栏长期地张贴数字资源的介绍、使用提示, 潜移默化下, 学生看得多了, 自然后产生印象, 到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想起。其次, 新生培训时应重点讲解, 让学生初步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再者, 不定期举办讲座为学生讲解数字资源的相关知识, 或是与学校学生组织合作举办诸如“图书馆数字资源周”之类的系列活动。只要通过这些办法, 让被忽视的数字资源被学生所了解, 我们就已经踏出了成功的重要的第一步。

5 结论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是时代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的使命, 会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带来深远影响。如今的数字化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是一种新事物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图书馆应该做的是克服这种种问题, 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利用率, 让数字资源的福光照耀每个学生、老师。

参考文献

[1]张林龙.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J].图书与情报, 2004 (3) .51-54.[1]张林龙.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J].图书与情报, 2004 (3) .51-54.

[2]徐枚.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推介的实践[J].科技信息, 2010 (8) .631.[2]徐枚.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推介的实践[J].科技信息, 2010 (8) .631.

[3]张晓彤.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 2007 (12) .147-149.[3]张晓彤.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 2007 (12) .147-149.

[4]李小美, 尹奇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策略探讨[J].办公自动化杂志, 2009 (8) .61-62.[4]李小美, 尹奇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策略探讨[J].办公自动化杂志, 2009 (8) .61-6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篇2

张英奎/游文丽/周衡/孙双CCZhang Yingkui You Wenli Zhou Heng Sun Shuang 2012-12-24 16:12:58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2期

【英文标题】On the Resource Planning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Beijing, 100029)

【作者简介】张英奎,男,1956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游文丽,女,1961年生,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周衡,女,1986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孙双,女,1987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内容提要】 文章结合企业资源计划这一全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提出了其在复合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资源计划,并对图书馆资源计划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

The article proposed 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 that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are applied in the management of hybrid library, and analysis the system of 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关 键 词】企业资源计划/复合图书馆/图书馆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hybrid library/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

复合型图书馆是针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而言的。从图书馆构成要素来看,传统图书馆强调的是藏书、读者、管理人员、技术方法、建筑设备,而数字图书馆则重视数字化资源。复合型图书馆是指在一个机构框架中,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为一体,它是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信息空间,应用各种技术,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存取,为信息用户提供馆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及核心思想

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在欧美风行,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被广泛接受。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的现代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对在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使用。

ERP不是一个纯技术的管理系统,其灵魂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它的核心管理思想体现在:一是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思想。ERP管理思想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系统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三是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它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实现电子商务,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最终实现顾客满意。复合图书馆资源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复合图书馆是新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模式,具有自身特有的服务功能、运作规律和管理要求。目前,复合图书馆资源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文献资源建设没有很好的计划。由于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的采访模块只有查重功能,而没有计划功能,因此,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往往缺少计划和规划。阶段时间内图书馆资源建设需要哪些类别的资源、需要的具体数量,往往是不清楚的,没有一个清楚的规划。而资源采访人员通常只是根据经验进行采购,达到总经费。在经费富裕时,采访人员会大量采购文献资源,经费紧缩时就会减少文献资源的采购。如此一来,文献资源的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

(2)文献资源使用率不高。文献资源建设计划应该建立在用户(读者)需求之上,但现有的集成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非常简单。现有的集成管理系统通常只有用户(读者)的档案信息,而没有用户需求分析、营销管理功能。因此,在此基础上采购的文献资源往往使用率不高,滞留库存量居高不下。

(3)供应链容易脱节。正如企业一样,图书馆的整个业务运作流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供应链,主要环节有文献资源的供应者(出版单位、经销商、数字资源开发商)、系统支撑平台(IT硬件厂商、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资源采访人员、加工编目人员、信息服务人员和广大用户。由于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基于时间、面向整个供应链为基本特点的系统,因此,复合图书馆的供应链很容易脱节。例如书商延期交货,会造成加工编目人员工作不能及时进行,数字资源无法安装使用,信息服务人员无法向用户提供最新的数字信息服务。

(4)不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信息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水平不断提升,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用户(读者)要求图书馆能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而现有的服务体系很难做到这点。对于现有的服务体系,一种新的文献资源从货源选择、目录组织、采购查重、发送订单、验收加工、著录编目、典藏分配到上架提供服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周期无法确定,用户需求无法得到快速响应。图书馆资源计划

3.1 从企业资源计划到图书馆资源计划

复合图书馆既是一个文献资源采集、加工的“生产”单位,同时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单位。企业资源计划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追寻的一种全新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它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快速相应客户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把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理念引入复合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就形成了图书馆资源管理计划(LRP: 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图1为图书馆资源计划(LRP)的原理图。

图1 图书馆资源计划(LRP)的原理图

图书馆资源计划(LRP)是一种复合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复合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复合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是ERP管理思想的具体化。图书馆资源计划的内容分为:人力资源,如图书馆人员和读者;物力资源,如经费、文献资源、设备、建筑;其他资源,如时间、信息资源、空间等。在图书馆系统中,有大量的信息在不停地流动,人、财、物、时间、信息是图书馆系统的有效资源。LRP不仅把设计信息、采购信息和生产、经营管理信息集成,而且能实现图书馆物流、资金流、工作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并能实现优化运行。

3.2 图书馆资源计划的系统分析

图书馆资源计划集成了复合图书馆的物流、资金流、工作流、价值流和信息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图2描述了图书馆资源计划的系统模型。下面对图书馆资源计划系统进行说明。

图2 图书馆资源计划的系统模型

(1)文献采访支持系统。文献采访支持系统能帮助解决以下问题:如何用有限的经费、人员采集读者所需的印刷型和电子型资源和网上大量的、无序的信息资源;如何确定印刷型和电子型资源在复合图书馆中的比重;如何解决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中的冲突(有限的资金与人员和其他资源)等。文献采访支持系统融会了选书理论、选书决策与价值哲学、预测学、模糊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研究用户(读者)需求信息,把握文献品质与价值测量、选书决策的要素研究、藏书复本决策与藏书建设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范畴等重要问题。它还能解决以下课题:选书要素及标准的设置;计算机定量计算程序;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知识推理结构问题与选择;系统中的弱结构处理;用户选择标准设置;机器学习规则;系统功能的评价。文献采访支持系统结合图书馆馆藏及数据仓库、文献供应者提供的文献信息数据以及用户关系管理系统,更能提高用户需求的满意度。

(2)文献资源加工系统。文献资源加工系统包括:采访子系统、编目子系统、典藏子系统、连续出版物加工子系统。作为复合图书馆传统的业务,目前该系统已自动化和商业化。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类别增多和馆藏数字化趋势的增强,文献加工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它与本馆的数据仓库相联系,加工的结果将扩展数据仓库;同时它与面向用户的服务系统相连,将用户的需求考虑进文献加工过程中,更有利于用户服务。

(3)网络信息开发系统。根据馆藏和读者的需求,在大量网络信息中选择相关信息,开设专题信息库从事信息开发;连接各类型资料,实现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信息数据的加工存贮;为参考咨询提供资料来源。目前该系统亟待开发和完善。

(4)面向用户(读者)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面向用户(读者)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印刷型文献流通子系统、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电子阅览室服务子系统、参考咨询子系统。在该系统中,面向用户(读者)的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亟需开发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提供集成的图书馆对用户和潜在用户的综合服务功能,是最重要的服务子系统,能帮助读者对图书馆的各部门提供的服务以及馆藏情况和借阅情况有清晰的了解,还能提供图书馆与用户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读者在其中即可享受所有服务,仅需一次注册,以后登录进入针对他自己的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即可,在这里有更多的功能,如:权限查询、感兴趣新书查询、参考咨询、读者资料更新、电子文献信息的浏览、个人借阅查询和预约订购新书、信息反馈等。

(5)用户关系管理系统。用户关系管理系统围绕用户细分来组织图书馆资源,尽力满足用户的需要,并通过加强用户与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图书馆的供应商、其他图书馆等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和投资效益。同时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和图书馆网站为主要数据来源,并辅之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有关用户(读者)的数据,从用户成分、用户类型、用户范畴体系等方面研究用户的结果;从用户阅读行为与方法、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目的、阅读能力等方面研究用户阅读心理;从用户所处的时代特征、职业特性、任务特征、兴趣特征等以及不用类型图书馆的特点来研究用户的阅读需要,并给予用户一定的阅读指导。另外,用户关系管理系统结合图书馆文献采访支持系统,可进一步完善面向用户(读者)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6)馆长信息系统。馆长信息系统是图书馆资源计划(LRP)实现的核心系统,所有的系统都与之发生直接联系,融汇了图书馆的内外信息。但是该系统是目前商用图书馆管理软件最缺乏的功能,主要因为它没有特定的模式,但这是图书馆资源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图书馆自身来完成。馆长信息系统(curator information system: CIS)可被看成是一个面向图书馆馆长的、不断发展的信息系统,能够方便及时地提供图书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无需培训的特点,并且具有办公支持和统计、分析等辅助决策功能,能够提高馆长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61-02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提供图书、文献信息的学术保障机构,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随着图书馆管理的计算机化、自动化术、多媒体化、网络化和信息高密度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信息的资源类型和载体呈现多样化,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共享的方式更加现代化。因此,为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度的日益增强和现代化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大投入,加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将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收藏、整序,提供高效、丰富、便捷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与优势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运筹学家阿蒙斯(William Y. Arms)提出:数字图书馆是具有服务功能的整理过的信息收藏,其中信息以数字化格式存储并可通过网络存取。即数字图书馆是对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发布和利用的实体,其形式可以是具体的社会机构或组织,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站或者任何数字信息资源集合。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如下优势:①信息存储不受空间制约。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扩展为磁盘、光盘、磁带等不同的格式和书目信息、全文信息、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信息类型,正式将图书文献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其收藏的资源数量无空间制约。②检索便捷,查全率和查准率高。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通过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题目、单位、来源等检索项和检索词,可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检索便捷,查全率和查准率高。③信息传递速度快。读者只要登录网站,轻点鼠标,信息文献资源通过网络传递,可在几秒内查阅到想要的信息,随时随地自由检索和下载。④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一本书一次只借给一个人使用”的限制,一本通过服务器可同时共多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大规模研发工作始于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上,IBM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手展示“IBM数字图书馆方案”。1997年文化部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的立项与实施,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1998年“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的实施和99年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开发成功,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各地高校先后也组建了规模不同的数字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专业人员缺乏,馆员素质低。数字化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才是关键。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馆员中出现专业人员少、技术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由于图书馆是教辅单位,未受到足够重视,各高校的馆员与教师的待遇相差较大,使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人才不愿到图书馆工作,现有人才因种种原因而跳槽,造成图书馆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就更少。另外,高校对现有馆员队伍的系统培训、有计划的在职学习重视不够,馆员的业务水平低、知识结构陈旧和服务观念落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

2.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数字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工作的中心工作。许多高校图书馆认识到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性,十分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和标准,许多高校图书馆没有结合自身馆藏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重复建设严重,使得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数据库等不兼容,难以联通和共享,利用率不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的需要。

3.建设资金不足,设施更新缓慢。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系统的、巨大的建设工程,其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购置、网络布防、人员培训、资源更新、信息数字化转换等需要大量的经费作支撑。部属院校、“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大学,拥有专项图书馆建设经费,而普通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辅部门,主要依靠学校拨款,经费来源单一,在资金上也难以得到倾斜,所划拨的经费仅能维持购置书刊等纸质文献及一些日常开支。近年来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暴涨,致使许多高校图书馆不得不压缩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计划,花巨资更换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电子资源的采购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4.法律法规不全,版权保护不力。数字图书馆中信息数字化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信息来源的著作权尊重和数字化信息建成后自身著作权的保护。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开通,数据库的利用更加广泛,不可避免会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如网络作品的制作、传播和使用的版权保护,其实质就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是世界各国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数字图书馆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制定保护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文献著作权的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开发利用的策略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对馆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学历结构和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重视图书馆馆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人才建设的系列政策,加强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图书馆学和信息情报学等专业人才引进的同时,对现有馆员的业务技能、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图书馆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馆藏特色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核心就是特色馆藏的建设。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就是要结合高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将其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高的图书、信息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权威的数字资源库,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有利推动学校精品课程、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多种途径提高信息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软硬件设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有稳定而充足的经费投入。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供优质服务,取得学校重视,争取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发数据库功能,拓展应用项目,扩展服务对象,但保证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有偿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服务,多方筹措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4.健全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格式转换、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下载、盗版等更加容易,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共建或自建的数据库,易发生版权纠纷。为发生侵权行为,国家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知识产权法律许可内,做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

总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虽然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会得到合理的解决,促进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数字图书馆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

[2]周礼智.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及其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4):68-69.

[3]王文丽.现代数字化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素质的新要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277-278.

[4]李香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1,3:128-129.

[5]李琼.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1157-1188.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 篇4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

(一) 数字资源类型比较全面

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引进的数字资源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据库类型, 有期刊、报纸、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法律法规、专利标准、年鉴、参考工具、多媒体资源等多种类型。在多种文献类型中, 数字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是引进最多的。

(二) 全文性数据库所占比例较高

全文数据库是图书馆服务层次深化和服务内容广泛化的体现, 高校图书馆常引进的全文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Elsevier Science、N ature等。中外文数据库被引进次数达20次以上的一共有72个数据库, 其中只有5个数据库是索引或文摘数据库, 其余全为全文数据库, 所占比例达到93%。

(三) 地区优势比较明显

从经济发达程度来看, 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比较充足, 引进数据库的数量也比较多,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 高校图书馆引进数据库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广东5个省市拥有的数据库量就占总量的55%。

(四) 涵盖的学科范围较为广泛

通过对学科导航所导学科和数据库学科分布的调查可知, 各个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引进的数据库还是学科导航库都具有学科覆盖面广的特点, 他们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

二、高校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自建的数据库少, 质量也不高

目前, 我国高校共引进中外文数据库6615个, 自建数据库共600个, 单从数量上比较, 自建数据库只占数据库总量的8.3%。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引进中外文数据库448个, 自建数据库28个。各高校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中能真正具有较高价值、形成特色的寥寥无几。

(二) 数据库容量较小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范围比较广, 虽然各馆均在开发特色馆藏资源, 但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容量较小, 且链接的资源较多。数据库的规模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甚远, 如美国的O C LC拥有300多种语言的书目数据4000万条, 馆藏信息5亿条, 而我国的C N KI收藏了8200多种中文学术期刊, 2500多条数据, 学科专题数据库才3000个, 学位论文数据库70多万条, 相比之下差距甚远。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加大力度引进专业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中文数据库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数据库的使用效果、学科专业建设、重复引进、经费投入等问题, 合理引进中文数据库。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 根据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尽量多引进专业性数据库, 满足多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学习需要。

(二) 加强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引进的数据库比较多, 而自建的数据库比较少, 自建特色库的质量也比较低。加强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集中精力搜集具有某种优势的信息资源

收集本校师生论文、著作, 建成相应的数据库, 在图书馆主页上链接, 提供给读者检索, 是构建特色数据库的一个可行方法。同时收集相关收录和被引用情况, 既能反映出学校科研的水平, 又能提升服务层次, 更好地显示出本馆数字资源的特色。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结合本地地方特色资源, 建设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的数据库。

2. 根据重点学科、重点课题, 提供定性、定量的专题报告和论点汇编

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学科文献相当丰富, 文献内容的广泛性、系统性、连续性, 有利于重点学科数据库的建设。例如, 清华大学的建筑数字图书馆、北京林业大学的林木育种数据库等建设都与本校的重点优势学科紧密相连。

(三) 加强高校联盟,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之间的互连和资源共享, 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举措。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共建, 因此要在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上进行改革, 变单一建设为集中建设,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 避免重复建设, 浪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各馆要转变观念, 树立全局意识, 把自身建设放在资源共建共享的大环境中来考虑, 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的整体化组织与建设, 通过紧密协作,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定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

四、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呈现出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平衡的状态, 这需要在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下, 在先进信息技术支撑下, 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摘要:数字资源建设己经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 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期能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陈益君, 丁梅娟.数字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篇5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专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对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培训管理、选拔录用等,以达到对高校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从而开发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增强他们的事业心,为高校图书馆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高效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价值,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等多方面的需求,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目的和

工作宗旨。高校图书馆想要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基础,它决定着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企业界得到普遍的重视。因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资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已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发展指导思想,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已有的人力资源。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不少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校图书馆的职工在工作中往往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阻碍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流失较大

人力资源流失较大,主要表现为高校图书馆人才调动失

控,流失的人才主要为高层次管理人才。虽然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可流动的,并且正常有序的流动也可以使人才增值。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才流动却并不在正常范围之内,这也与工作性质与工作态度有关。不少图书馆专业的人才在毕业之后认为高校图书馆工作单一枯燥,且没有发展前途,所以纷纷谋求其他的岗位,造成了无序的流动,这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说,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流失,会严重妨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影响到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2.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观存在偏差

传统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是最大的。图书馆职员一般情况下都在一种干净、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很容易忽视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并产生一种消极和倦怠的工作心理。长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职员的心态与价值观念会存在偏差,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逐步消退,甚至导致他们贪图安逸,无所事事。

3.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图书馆还缺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图书馆的管理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

建设上,而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一直沿用了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沿用到现在,但是面对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并催生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三、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能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激励机制中,又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所谓精神激励是通过理想目标所产生的内在精神动力对职工产生刺激和激励。高校图书馆领导应该充分根据不同职工的个人能力、特长、兴趣,来分配工作,这样才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图书馆领导还要善于树立职工学习的先进工作榜样,并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学习,使之成为职工心中的一面旗帜。而物质激励能更好地满足图书馆职工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解决他们工作之外的后顾之忧,确保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馆领导在对职工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还要充分体会职工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职员的培养和教育,促进职工个人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图书馆职员应尽快提高知识水平,因此,鼓励图书馆职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努力把图书馆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也是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文献信息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提供图书、文献信息的学术保障机构,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为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度的日益增强和现代化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大投入,加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将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收藏、整序,提供高效、丰富、便捷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1.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1.1资金短缺,举步维艰

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经费短缺始终是困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一大难题,尽管在整个学院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图书馆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大量的数据转换,还是设备的购入和系统的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充足的财力支撑。所以.经费不足影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1.2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现象。懂得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复合型人才特别少,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仅需要具备各种设备条件,还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是搞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

1.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资源,二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由于高职院校基础力量薄弱,传统的现实馆藏资源较少,虽然近几年加大了投入,但书刊价格连年上涨,新书人藏量逐年下降,书刊品种大大减少。在全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中,最近5年购置的图书只约占10%,导致图书馆藏书老化,文献保障率大大降低。作为体现现代化技术特征的非印刷型文献,如光盘、视听资料、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料的收藏都相当贫乏。

1.4自动化、网络化系统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对自动化、网络化都进行了初步投入和开发与利用,但标准化程度不够高,缺乏全文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以及应用超文本技术、实现图文超文本查询等功能。而完备的自动化系统由采访、编目、流通、期刊、公共查询等控制模块集合而成,涉及了传统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书目数据为立足点。网络建设则是局域网与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互联的网络环境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2.加快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发展中的必然阶段,面对图书馆数字化的时代潮流,任何图书馆都不能置身于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2.1提高领导和图书馆员的数字化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前进的步伐,数字化图书馆代表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途径。但是,如果墨守成规,依然是传统的思维和落后向的模式向开放的、现代化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此,在思想和行动上应以一种积极开拓的精神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步伐的观念,是很难取得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成果的。为此,各级领导和图书馆馆员要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意识,树立一个全新的、开放的思想观念,迅速把我国图书馆由传统、封闭、内向的模式向开放的、现代化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此,在思想和行动上应以一种积极开拓的精神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步伐,使其在信息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集中资金,采购全文数据库

图书馆数字化所涉及的技术广泛而又十分复杂,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其技术力量是难以承担数字化建设的庞大工程的,而且从零开始,自主开发,必然造成时间和资金的浪费。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集中资金引进一些成熟的技术与商品化软件系统,如TRS全文检索系统、TPI清华同方专业数据库制作管理系统等,都是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高、技术较为成熟的系统。

2.3结合本馆实际,开展特色馆藏的数字化

高职院校是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为一体的院校,由于它职教性、专业性、应用性很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多以专业方面为主,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源特色。所以,各馆应根据自身特色,按照标准格式,有计划地建立各自的专题资料库、文献库。逐步积累,为形成地区性、全国性数字信息共享的局面打下基础。各馆一方面将自己具有特色的传统文献信息数字化,另一方面要不断收集符合本馆特色的数字化信息,建设有本馆特色的网上数字馆藏。

2.4多馆合作、资源共享,拓宽服务功能

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一个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分布式海量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它的组织方式是网络化的,是一个互联空间。它的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互通和共建共享。各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和区域内图书馆之间进行馆际合作,把本馆的数字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地区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系中来,依托本地区高校图书馆先进的技术和网络环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

3.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开发利用的策略

3.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对馆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学历结构和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重视图书馆馆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人才建设的系列政策,加强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图书馆学和信息情报学等专业人才引进的同时,对现有馆员的业务技能、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图书馆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3.2重视馆藏特色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核心就是特色馆藏的建设。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就是要结合高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将其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高的图书、信息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权威的数字资源库,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有利推动学校精品课程、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多种途径提高信息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3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软硬件设施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有稳定而充足的经费投入。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供优质服务,取得学校重视,争取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发数据库功能,拓展应用项目,扩展服务对象,但保证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有偿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服务,多方筹措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3.4健全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

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格式转换、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下载、盗版等更加容易,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共建或自建的数据库,易发生版权纠纷。为发生侵权行为,国家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知识产权法律许可内,做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

总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虽然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会得到合理的解决,促进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对策研究 篇7

一、高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1. 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数字资源整合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文献信息检索自动化的重要前提。而平台整合模式存在多个方面, 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标准化管理系统方面、数据库的标引管理方面、数据库的检索平台和操作系统等方面;有些存在着数据库的规范格式、字段相互不能够统一;数据的标引点、分编点、检索点选取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严格制度的质量控制标准;更没有统一优化的中文采购联盟组织机构, 统一进行资源采购, 节省经费。还包括现有的整合数据资源处理不够规范、不具备完善、不完备准确、不够全面等, 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数字资源建设和共享, 限制所需数字资源整合最大作用的全面发挥。

2. 数据库间重复建设较为严重。

本人以万方数据库、读秀数据库和中国知网 (CNKI) 中的化学学科实际检索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化学的期刊有45种, 读秀数据库中化学的期刊有72种, 中国期刊网中化学的期刊有53种。经仔细对比后得出, 其中有31种期刊是万方数据库、读秀数据库与中国期刊网都共同收录, 图书馆重复购买数字资源严重。

3. 学科导航建设低且分类杂乱。

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按学科整合中, 都存在分类杂乱无序、简单按名称随意罗列等现象, 有些高校图书馆主页上只是把数字资源简单罗列出中文电子资源、外文电子资源、自建特色资源、网络免费资源等;有些高校图书馆干脆只是把数字资源分为综合性资源、书刊资源、光盘资源和其他。在这些数字资源的列表中, 不该只是数据库按引进先后顺序和按数据库名称排列, 还应该包括资源介绍说明、访问链接地址、用户账号设置等。各高校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使用时应当经过有序整合, 最重要的是将资源按学科分类整合, 形成特色导航系统, 最终目的是方便广大读者的使用。

4. 自建数据库较少且质量不高。

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中整合全文型数据库较少, 自建数据库基本都停留在扫描已有的文献上归类重点学科工作, 没有进一步深层次加工整合处理, 形成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 重复建设资源的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已建立的自建数据库大部分高校还设置使用IP限制, 看到却访问不到, 仅供本校用户使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服务使用和共享的目的, 降低了数据库资源使用的服务利用率。

5. 未实现数字资源一站式检索。

在访问部分的高校图书馆网站时本人发现, 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数字资源整合检索方面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实践和规模, 并能从简单的链接整合、导航整合向更高层次一站式跨库检索整合方向发展, 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导航整合, 有少部分图书馆实现了数字资源的跨库整合检索。但由于各高校图书馆受到网络技术、资金短缺、技术人才、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数字资源整合整体水平的程度不一。所以说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一站式跨库检索尚且不健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数字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 将会成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研究热点问题。

二、提出整合研究对策适应读者需求

1. 明确数字资源整合建设的规划与原则。

数字资源的建设规划是进行资源建设整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对数字资源建设的目的、任务、方法、技术等内容方面都明确规定。数字资源整合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制定资源建设规划与原则。整合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应当有宏观指导, 在中文数据库采购上是否也能建立像DRAA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 这样的机构组织, 规范资源采购, 帮助各成员馆引进数字资源, 谋求最优价格和最佳服务的原则。沈航图书馆应当依托航空航天的特色, 加快建立特色资源规划与原则, 为整合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明确性的标准和规范, 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服务与共享提供依据。

2. 合理整合引进数据库并减少资源重复。

高校图书馆在购置数据库时应以读者需求为目标, 需要在省高校图工委的组织协调下, 高校图书馆集中优化选购数个具有公用性、实用性强的数据库 (如中文电子图书、中文报刊等数据库) 可提供全省高校图书馆使用, 来保证高校对中外文数字资源的需求。还可根据各高校学科科研特色, 结合其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布局, 联合几所具有相同学科特点的高校成立统一管理协作机构, 按照统一布局和管理、分校实施总体路线方针政策, 加强馆际间的合作。成员馆可指定专职人员对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 整合出的资源, 在高校科研需要时, 可通过QQ、邮箱等方式传递, 同时处理好共性资源与个性资源的关系。使各图书馆相互协调, 互通有无, 保证各校在数字资源建设整合分工协调方案, 并突出特色, 保持重点, 减少之间的重复。

3. 整合网络免费学术资源并建学科导航。

主页与学科导航栏建设好了, 整合的大框架就出来了, 其次就是对页面上各类数字资源进行导航整合。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整合形式多样, 开放存取学术文献 (Open Access Literature) 是众多开放存取资源中很重要的一类, 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 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 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沈航图书馆馆网络免费学术资源连接已经建立, 但只是把免费网站的链接和说明给出, 未能实现按学科、按专业归类整合。沈航图书馆可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网上搜索引擎、利用RSS技术对网上电子期刊、小木虫非经营性的免费个人论坛、免费文献数据库或新闻组、BBS等网络免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沈航图书馆应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和科研方向为参考依据, 整合网络免费学术资源, 将收集到的免费资源按其学科所属进行归类并建立索引, 构建全文或多媒体特色数据库。

4. 整合数字资源建立共建共享特色资源。

实现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连接与资源共享, 是新世纪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合理解决图书馆数据库购置经费短缺问题的有效办法。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共建, 要想在资源配置方式上进行改革, 就是将单一式变为集中式建设, 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管理, 既避免数据库重复建设, 也节省资金和时间。把图书馆的建设放在资源共建共享大环境中去, 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的整合组织与建设, 紧密协作、互惠互利基础上, 制定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整合目标。沈航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 应依托自身的馆藏特色, 成立数字化加工部门, 配备技术人才, 利用网络技术, 制定数据加工规范和文献标引著录规则, 联合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同时, 加强沈航特色资源建设, 建立了航空航天特色库、航空航天网络聚合平台, 聚合航空热点新闻、国内、国际、航空重大事件等, 利用这些共享资源, 使沈航在高校数字资源建设中, 既能够形成鲜明的发展趋势, 又能够提升完善的共享格局。

5. 实现资源整合构建一站式的检索平台。

高校图书馆应借助一些软件 (SFX) 或平台 (CALIS) 实现异构资源的整合即一站式检索, 最终实现不同类数据库资源之间文献和全文的一站式跨库检索。在这种平台下读者不必学习不同数据库自带检索说明方法, 只需输入检索相关关键词就可在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关文献, 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库所浪费的时间, 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并且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沈航图书馆在2014年新版主页开通就实现了整合检索, 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方面, 可依托辽宁省高校图工委, 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整合各类数字资源, 创建全省资源共享一站式的检索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 读者可以远程访问、无缝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 有效地利用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是集服务一体化、跨数据库、跨内容的新型数字资源一体化的检索平台, 顺应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校图书馆纷纷实现资源的整合全文检索系统, 实现图书馆馆藏的建设从以“占有数字资源”为中心转向以“整合数字资源”为中心, 全面揭示馆藏资源, 促进馆藏资源利用率, 为读者提供一体化的资源服务, 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做好了文献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08 (7) .

[2]刘慧敏, 班士兵。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共建共享[J].图书馆学刊, 2011 (9) .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问题剖析 篇8

2009年6月,为了解我校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图书馆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分别从读者个人资料、对数字资源的了解程度、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共向全校生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6份。该调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使用习惯及使用中的障碍。

2 数字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分析

2.1 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经常使用的比例仅为28.3%,偶尔使用的占52.1%,没有使用过的占29.7%。部分读者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对数字资源的需求欲不高,使用数字资源的学生读者大部分是面临写毕业论文的高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相对较少。他们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较低,进而影响读者使用数字资源的热情,降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还有,外文数据库的利用是以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外语技能为基础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总体的专业外语水平与比较自主地运用此类信息尚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往往习惯于利用中文数据库替代外文数据库,来满足自己对相关信息的需求。

2.2 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部分读者对其经常使用的个别数据库较为熟悉,访问量相对也较大。另一方面,有部分读者甚至对本校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尚处于“不知道”或“不清楚”阶段。虽然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馆都要举办宣传活动,内容也包括数字资源的宣传,但是活动只持续一天,受众面毕竟有限;尽管我馆信息咨询部不定期举办数据库讲座,但仅有17.1%的被调查者参加过。这也说明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力度还有待继续加强。

2.3 馆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数字资源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员由传统的服务人员转变成数字化的“信息导航员”或“学科信息专家”,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要具备信息检索、判断、开发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但是,许多图书馆馆员的现有知识结构和技能与此标准相去甚远,无法适应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需要。解决图书馆员的素质问题就成了数字资源利用的一个核心问题。

3 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3.1 提高数字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数字资源的建设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应始终以读者的需求为驱动,不能盲目地选购数字信息资源。应该要突出我校重点学科和专业,围绕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资源特色。这样图书馆在加大经费投入下,在数字信息资源有偿使用、技术维护、设备更新、系统升级等方面才能有强有力的保证,才能使馆藏数字资源丰富多样,有力的吸引读者,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图书馆在购买数字资源前还应要求出版商(或代理商)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期。图书馆在此试用期间要做好访问量和下载量的统计工作,并采用网站推介、上门服务等形式,及时向用户征询数字资源试用的反馈意见,据此将利用率低的数字资源加以削减,集中经费购进利用率高的数字资源。

3.2 重视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

为了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数字资源的宣传与培训力度,图书馆应有“走出去”的主动宣传意识,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这个平台进行宣传、介绍,利用邮件推送、网络公告、海报、广播、校内报纸和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手册等,设法使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已订购的电子资源的文献类型、学科覆盖、收录时间范围、是否提供全文等都有所了解;定期召开读者代表座谈会。读者代表座谈会是直接聆听读者对数字资源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既达到宣传的目的,更能获取读者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应注意事项等具体信息,据此可提出今后改进、完善的方法。

3.3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明确指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确定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范围;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并能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只有具备信息素养才能做好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加工,更好地解决问题。多层次、多方法实现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多层次,首先要从学生入学阶段做起,正确利用图书馆、如何在图书馆获得知识,是学生信息素养最基本内容。其次,在开展信息检索教学同时,举办各种形式活动用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邀请有关人士举行信息、情报分析讲座;向学生传授信息如何转化思考与研究成果、如何写作论文的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数字资源利用方面的竞赛等,从而使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工作开展得更为有效。

3.4 加强图书馆馆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由传统单一的简单服务者转为数字资源的管理者和咨询者。图书馆一方面要根据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际需要,大力引进具备较强能力(即观察、沟通、综合判断与科研能力),具有图情专业背景、相关对口专业背景,较高的信息素养,较好的外语水平等条件的高素质图书馆员。另一方面,应把对馆员,特别是一线馆员的培训作为重点,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知识,数字资源的特点、内容和使用技巧等。

参考文献

[1]陈晓明.论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的新特征[J].图书馆学刊,2005(2):91-9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篇9

一、什么叫数字资源

顾名思义, 数字资源必然是以数字为基础进行记录, 然后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并存储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的集合。既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发布、利用、存取, 又可以以数字代码的方式存储在一些介质上, 如光、磁等, 然后再通过计算机等工具来进行阅读使用。因此, 相比于传统的资源存储方式, 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

二、数字资源的类型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对丰富, 按存储的信息内容基本分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论文、报告、事实数据、工具书、专利、书目、标准、软件、网络资源和其他类型。之所以分类, 是方便查阅信息, 更便捷的服务于广大高校的师生。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 通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体现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区数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二是数字资源类型分布不均衡;三是数字资源学科分布不均匀。

(一) 地区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

可能有人会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分布还与地区有必然的关系?答案是肯定的, 通过对我国各个地区的近500 所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初步统计出来一个结果:按行政区域来划分的话, 华东地区所建数据库占总调查数的29.89% , 华北地区所建数据库占总调查数的25.68% , 中南地区所建数据库占总调查数的17.19, 西南地区所建数据库占总调查数的9.04% , 西北地区所建数据库占总调查数的6.34% 。如果按经济带来划分的话就更为明显, 东部经济带占总数的56.6% , 中部经济带占总数的24.9% , 西部经济带占总数的18.5% 。从以上数据来分析, 地区数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 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相对建设得比较多比较完善,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相对建设落后。

(二) 数字资源类型分布不均衡

同样, 在对所调查的近500 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类型进行分析时发现,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也严重不均衡, 其中以电子期刊居多, 占有400 多个, 电子图书和事实数据其次, 分别占有110 个和105 个, 而像软件、标准等数字资源库就比较少, 仅占有不到10 个, 所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 类型的分布不均衡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 学科分布不均衡

根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将所调查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时发现, 在学科方面也存在严重不均衡, 其中数理科学、经济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医药卫生类的数据库建设得比较多, 均在140个以上, 而像思想政治类、军事类等就比较少,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

我们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被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 数据库被引进达上百次的仅占总数的5%还不到, 而被引进次数低于10 次的却占据了总数的80% 以上, 所以从侧面反映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还需要提高利用率, 更好的服务于广大高校师生。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呢?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建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模式

当今社会, 信息化程度高度发展, 单个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是有限的, 不管是从内容来说还是从类型来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如果各个高校能建立起一种共享模式, 则可以拿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劣势, 以自己的优势给别人分享, 从而达到数字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 实现平等获取信息的渠道。虽然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模式看似非常有意义,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要克服很多困难, 如高校之间的资源博弈, 资源的版权问题, 建立数字资源库的标准问题, 这就需要高校之间相互沟通, 达成可行的协议。

(二) 政策引导, 消除地区差异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中提到地区之间的资源部均衡非常明显,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 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无关系, 与国家的政策引导不无关系, 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 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如国家可以对落后地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落后地区的高校改善信息基础建设, 促进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发展。国家也可以鼓励发达地区的高校对落后地区的高校进行扶帮带, 形成友好合作关系, 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

(三) 数字资源的共享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由于高校分布在全国各地,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资源, 如果要实现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 便需要有相应的网络技术支持, 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数字资源整合, 真正实现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是一种趋势, 能从传统的信息储存模式中解放出来, 极大了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社会的发展。虽然目前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但是只要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便能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合理配置, 达到一种平衡, 提高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初探 篇10

一、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发展方向

数字资源是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的总和。从资源的提供方来看, 可分为:商业化的数字资源和非商业化的数字资源。商业化的数字资源图书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再提供给一定的读者群, 或者读者个人通过读书卡和其他方式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这些数字资源内容丰富、数据量大, 是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非商业化数字资源主要指机构自建的特色资源库、开放获取资源、机构典藏和其他免费的网络资源, 这些资源或者由图书馆自行建设, 或者可以从网络上免费获取。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一)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

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应从本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和实用价值出发, 在满足本校师生需求的同时, 还要突出学科和专业特色, 努力与教学和科研形成互相促进的局面。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中, 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方案, 目标是建设一个长期存储、相互操作和数据交换的环境。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相关院校图书馆合作, 采用联合购买、合作建设、馆际互借、联合编目等方式, 努力提高建设的效率和效益。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 还要注意对珍贵资料的保存和保护, 对孤本、善本等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 并能提供用户浏览和检索功能。

(二)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措施

1. 了解读者需求, 引进专业资源

目前, 商业化的数据库购买经费较高, 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来建设数字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课题之一。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地引进专业性数据库, 进而满足学科和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学习需要。在引进数字资源前, 可采用与本校学科和专业权威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等方式多渠道地了解全球专业数据库的信息, 改变过往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被动局面。

2. 加强对自建数据库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引进来的同时, 还需要加强自建工作。自建工作包括搜集具有自身优势的信息资源, 如, 本校师生的各种科研成果, 建成相应的数据库, 加大收集相关收录和被引用情况;对所搜集的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 形成二、三次文献;根据重点学科、重点课题, 对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思想进行跟踪, 提供定性、定量的专题报告和论点汇编。

3. 统筹管理, 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图书馆间的互联和资源共享, 在共建的基础上, 改变过去小而全的局面, 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 避免重复建设,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数字图书馆的互联和共享要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 目标是建设一个互利共享的运行机制。相关高校图书馆, 应事先制定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和规划, 通过分工协作、统筹规划, 达到资源共享共建的目的。具体实现时, 各图书馆在整体目标和规划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明确各协作单位的订购范围和职责, 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 分配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工协作是为实现整体目标服务, 最终实现数字资源统筹管理集成为“大图书馆”的新局面。

4. 整合资源, 建设资源检索导航

高校数字资源建设还应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检索建设。整合是对各类相对独立的资源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关系进行类聚和重组, 进而提高数字资源体系的效率。数字资源整合时, 要重视跨数据库的数字资源整合, 重点是数字资源系统间的分布式异构整合检索。还要重视能提供关键词等获取资源途径的资源导航库的建设。相对建设完善的资源导航库能帮助在校师生更加理性全面地了解待检索的信息。对以参考文献为检索内容的引文链接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将所有的数字资源都整合成一个具有知识关系的网络, 是一种非常理想、独特的整合方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高校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数字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建设好数字化资源, 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数字图书馆作为未来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核心的服务效能。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应从读者需求、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和实用价值出发,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方案, 加强数字图书馆间的互联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申晓娟, 周晨, 韩超.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 (1) :38-46.

[2]鲁鹏.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篇11

关键词:数字环境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1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信息的载体已经不局限于纸质资源,获取的渠道已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因此,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随着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内容。美国图书馆学家兰卡斯特(Lancaster,F.W)曾经说过:“文献的形态向数字化文献转变,纸质文献将退出历史舞台;并进一步预测图书馆将消失,而代替它的是信息服务机构。这种观点引来了图书馆界的极大争论。”

数字环境是一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依托,以数字状态的比特流为存在方式的电子化环境,它使信息传递网络化、存取自由化,从而使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加强了网络上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起新型的服务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合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资源服务功能,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已成为信息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李东来先生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年会介绍东莞图书馆的发展经验中说道:“技术不是最重要的,但它是最有效的。”东莞图书馆倡导的“24小时图书馆”的理念,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设立自助图书馆服务站,让人们真正体验“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乐趣。如何在信息用户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方便、快捷、经济地提供其所需的信息(而不仅仅是文献),已经成为图书馆员的内在职责。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我国信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图书馆联盟的创建和运行,标志着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就目前看来,一种新型的、长效的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搞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深层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说,与国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起步晚、起点不高、网络建设滞后、共享机制不完善、资源结构不尽合理、效益有待提高等。多数高校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仅停留在建立网络信息学科导航、相关站点链接和部分馆藏网络化的水平上,无论是从开发深度,学科针对性和质量控制上,都难以满足读者对网络信息的需求。

2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2.1 重视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和资源自身的特点,将各个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检索方法进行融合、聚类和重组,形成一个统一、立体化、高效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馆藏资源的规划和配置需与读者的要求相结合,并且考虑不同文献的载体及版本,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做到优势互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建设,形成统一的馆藏机制。

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服务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优化重组。根据具体对象及过程的不同,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主要有:导航系统、OPAC系统、链接系统、跨库检索系统四种,今后应该重点建设数字资源开放链接系统和跨库检索系统。比利时Ghent大学的H.Sompel等人成功地研发了Open URL框架下的数字资源参考链接服务器SFX(Special Effects Cinematography的简称),SFX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数字资源整合”由设想变为现实。

数字环境下产生的大量信息,首先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其次也易于造成“资源孤岛”和“资源超载”,给用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高校图书馆向公民提供服务不是一种“恩赐”,而是一种法定义务,公民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因此,信息资源整合是图书情报机构为用户(读者)能够享受服务应尽的义务。只有从地区乃至全国的高度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全国信息资源整合作出贡献。

2.2 注重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 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即不收藏信息资源,而是将存储在图书馆之外的信息资源变为本馆可以获取和利用的资源。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存取主要是根据读者的需求与自身定位,形成一套网络搜索平台系统,及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取,从而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补充本馆馆藏。随着OA运动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一种学术出版的趋势,影响也日益提高。首先,OA实现了出版时间的及时迅速,可视其为“即时出版”,消除了作者从投稿到发表时间滞后的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现象。其次,OA系统中的“智能获取”、“知识整合”、“知识重组”等技术,对揭示知识仓库内的信息之间的关联都能发挥其特有的功效,使科研工作者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复合性的科技信息,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最后,OA资源的免费自由获取,有利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扩大了读者的范围,拓展了影响深度。

图书馆学五定律之一是节约读者时间,真正做到以读者为效益评价的本体,倡导以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吸引读者。可以想象,未来的图书馆服务将完全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做到“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位读者有其书,节约读者的时间。

2003年10月,关于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诞生,其以“学术资源的开放出版、发布与保存”作为重要标志特征。开放出版体现了公平的出版业制度。用户习惯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雅虎、搜狐等)来获取开放存取的网络信息资源。然而,大部分的开放存取资源是动态存储于网络中。因此,其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有本馆特色的OA资源数据库,鼓励本机构和系统内的教职员工生以及科研人员,尝试以开放存取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目前,主要的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有瑞典LUND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存取期刊目录网络DOAJ,印度的开放存取期刊门户OpenJ-Gate;主要的开放知识库有英国Nottinghaim大学与瑞典Lund大学合作开发的DOAR(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专门提供综合权威的机构知识库,学科资源库等资源的目录列表,既适合用户在专门的知识库中查找原始论文,也适合搜索引擎服务。

2.3 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 图书馆联盟是指在少数几个图书馆合作、联合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设备,有计划地将分散在各地区、各系统内部和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在管理职能机构的统一领导、规划,并进行统一行动,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图书馆联合体。美国较为著名的图书馆联盟有:GALIEO(Georgia Library Learning Online),the Louisiana Library Network,0hioLlNK,TexShare,VIVA(the virtual Library 0f Virginia)等。国内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iangsu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JALIS)等。

2005年7月,在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上,共有国内50多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联合签署了《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其指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数字环境下,加强图书馆联盟主要途径是在地区之间展开的联合,为了某一特定的目标,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合作,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在各级领导的倡议下,贵州省实现了高校图书馆联盟进行数据传送。图书馆联盟应该打破行业阻碍,推动全省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互动,可以依托贵州省图书馆、贵州大学图书馆、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建设网络平台,实现网络“一站式”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华.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理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39-42.

[2]张新鹤,肖希明.图书馆合作与信息共享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2):22-26.

[3]何俐芳.数字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8):10-15.

[4]莫其强.大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09(7):52-55.

[5]周进良.自动化网络化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学五定律”[J].唐山师专学报,1999(7):76-78.

[6]贾冬梅.开放存取资源的获取策略[J].情报探索,2008(4):57-59.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篇12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数字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从而改变了读者原有的使用习惯, 改变了传统的检索资料方式。也使得知识载体有了新的突破, 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与即时性, 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数字资源的使用, 也因读者的身份、研究主题、需求等而有所不同。因此, 图书馆在采购推广数字资源时必须了解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采购数字资源的目的在于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而在满足采购的过程后, 推广服务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不仅仅是让广大的读者来使用数字资源, 更具有教育意义, 增加读者与管理人员的互动, 协调二者的密切关系。

对于图书馆而言, 如何使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益更加有效, 必须要思考一套有效的采购推广策略。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的采购推广日趋重要, 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思维方式。因此, 数字资源的采购及推广应以尊重每位读者的资讯要求为导向, 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推广数字化资源, 使图书馆能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2 采购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种类繁多而且一般价格都较高, 特别是外文数据库, 动辄十几万、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人民币, 加上数据库价格模式存在多样性, 由此导致在数字资源采购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分析与评估

目前各类商业性数据库不断涌现, 数据库种类繁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某些图书馆在采购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从众心理, 跟着一些大馆走, 而不是建立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色的数字资源评价体系, 不能合理有效地对类似数据库在内容、质量、载体类型、侧重点、检索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 从而导致引进的数字资源处在闲置状态, 用户利用率低。

2.2 有评估, 但评估过程中感性化成分太多

感性化的表现:

2.2.1 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上个人的主观喜好, 对自己喜欢的学科给的分数就高, 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给的分数就低;

2.2.2 对自己了解的学科评估得细而严, 对自己不了解的学科就大而化之;

2.2.3 片面迁就某些读者;

2.2.4 “好好先生”, 尤其是对商业数字资源的评估尤其如此, 不愿意也不敢得罪厂商, 数字资源的评估和比较变成了产品介绍。

2.3 盲目求大而全

由于目前很多全文数据库是综合性的, 造成这样一种误识:多订购综合性数据库可以提高馆藏数量。所以一些图书馆追求大而全, 不从实用性出发, 把数据库订购作为一个馆文献资源建设实力的重要标志, 结果随着数据库价格的上涨, 使图书馆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盲目引进往往会与学校学科、规模、读者层次等脱节, 造成资源浪费。

2.4 图书馆之间存在相互攀比和盲从现象

攀比是不少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引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图书馆为了支撑门面而订购一些利用率极低的数据库。另外, 受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热潮及图书馆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图书馆往往存在盲目服从或被动订购数据库的现象。

2.5 后续推广服务与读者间产生缺口

很多图书馆在完成数字资源的引进后, 往往忽略了对读者服务的推广工作, 服务系统无法获得满足。所谓缺口, 指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读者因需求而产生对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期望, 然而他自图书馆所获得的实际服务往往与其当初的期望发生落差, 这个落差越大读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就越差。导致缺口产生的原因, 可归纳为图书馆的管理者以图书馆的内部观点来看待读者的需求。

2.6 电子资源内容重复交叉严重

电子资源一般取材于印刷型文献, 产生文献资源的不同载体形式, 带来以下内容重复交叉的表现形式:

2.6.1 出版商捆绑式销售策略造成图书馆资源建设上的印刷版与电子版的重复购置。

2.6.2 数据库商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将电子期刊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形成不同种类的数据库;或不同的数据库商利用同一文献资源产生各自的数据库, 造成同一文献资源在不同的数据库中重复出现。例如我国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公司的《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尽管在收录内容上各有侧重、检索功能各具特色。但在来源期刊方面万方数据公司的《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与前两种数据库的重复率在50%以上。全文期刊数据库采购又不能像采购印刷型期刊那样单一选择所需刊种。由此, 给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工作造成取舍两难的困惑!为了购买某一全文期刊数据库, 一些与本校专业设置不相符的期刊也只能搭车购买进来, 为所不需要的期刊付费。而捆绑式销售又使得图书馆不得不既订印刷版又订电子版, 造成资源的重复购置和经费的浪费。

3 引进采购原则

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采购原则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目前电子资源采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原则:

3.1 以读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采购数字资源馆藏基本原则是应以读者为中心, 充分了解读者对数字资源馆藏的资讯需求及资讯检索行为, 在建立或采购数字资源前, 还必须考虑资源的内涵类型是否符合图书馆与读者需要, 能否辅助老师教学、科研, 或配合教学课程所需, 之后再逐步构建。

3.2 具有学科性针对原则

针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采购电子资源。要求资源采购人员对高校整体学科建设现状与今后发展趋势、重点学科建设现状, 以及对相适应的数字资源的出版发行现状有准确的了解与掌握。准确分析电子资源收录范围, 确定其类型是综合型资源还是专业型资源, 如CNKI (中国期刊网) 、EBSCO等, 以收录范围广、文献数量大见长;而专业型资源一般由行业协会出版, 专门收录某个专业的文献信息, 如ACS (美国化学学会) 、ASCE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等, 以专业性、权威性见长。由于经费的限制, 高校图书馆在引进电子资源时, 既要考虑综合型电子资源和专业型电子资源的订购比例, 也要考虑专业型电子资源中各学科的订购比例与本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统一协调的问题。学科馆员在为对口院系服务的过程中收集的关于数字资源引进方面的反馈意见能够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专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更符合学校的学科建设方向。

3.3 系统性原则

数字资源的采购要形成系统、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体系。

3.3.1 电子资源的学科覆盖比例要适当, 二次文献数据库应尽量涵盖学校的全部学科。全文期刊数据库在优先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的基础上, 兼顾一般学科的需要。

3.3.2 数字资源种类要重点考虑全文型数据库的采购 (满足一次文献的获取) , 同时兼顾二次文献数据库的采购 (满足文献线索的获取, 通过全文传递获取一次文献)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而谨慎地购买其它类型的数据库。

3.3.3 要与纸质文献协调发展, 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使彼此在种类上相互补充, 在形式上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3.4 科学性原则

针对电子资源采购的特点, 构建一个科学、规范的电子资源采购程序与评价指标体系, 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强化数据库的试用、宣传与用户培训、采购前和使用中的评估等项工作, 以提高电子资源采购的科学性, 从制度上限制随意性, 从而降低投资成本与减少风险, 优化馆藏电子资源乃至整体资源建设。

3.5 实用性原则

3.5.1 首选国内外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权威性的数据库。

3.5.2 应尽量选择网络版数据库或建立镜像站点, 以方便读者的使用和资源的共享。

3.5.3 妥善处理电子资源存档问题, 慎重购买不提供永久使用权的数据库。

3.6 共建共享原则

在采购方式上, 对于价格不高而利用率很高的数据库, 可考虑单独购买。对于利用率较高、价格昂贵的国外权威数据库, 应优选参加集团采购的方式购买, 以便获得集团优惠价和更优质的服务, 减轻经费的压力。对于学科覆盖面较窄、利用率一般, 但又有读者需求、价格偏高的数据库, 若有集团采购时可考虑参团购买。或放弃购买, 通过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方式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23个校区就成立了一个联合协议组织, 专管联合购买协议事物。现在, 连美国也很少有图书馆能不加入某个联合协议而独自买得起电子资源的。

3.7 计划性原则

制定与馆藏资源建设规划相适应的电子资源采购计划, 是提高电子资源采购的科学性, 保证采购质量, 避免盲目性的有效措施。因此, 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根据学校下拨经费的实际情况, 结合馆藏资源建设规划, 统筹考虑电子资源采购工作涉及的诸多因素, 制定一个周密、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具体包括:电子资源采购的原则, 重点服务的学科类别与兼顾的学科门类, 重点采购的数据库种类与采购方式, 电子资源采购经费预算, 以及支撑电子资源利用所需添置的软硬件设备经费预算等项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的变化, 还应及时修订计划中与实际不相适应的内容, 始终保持采购计划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保证电子资源采购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

4 资源推广策略

图书馆在资源采购完成后, 应将重点放在资源的推广与对读者的教育培训上来。借以此来减少或者降低与读者之间的缺口, 若要尽量的减少产生的可能性, 图书馆员应该更多的、更清楚的了解读者的需求, 提出个性化的需求服务, 从最基础的推广服务方式开始, 建立更多的读者沟通机制, 加强更多与数字资源的相关研究, 清楚的制定相关的解决策略。经常组织学生、教师等读者进行座谈, 了解更多的读者需求, 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 进行资源采购、推广服务。这在减少缺口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推广资源服务的过程中, 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推广小组, 负责图书馆宣传单、海报的制作, 配合展览与讲座等;成立专门的读者教育小组, 负责接待个人与团体参观;举办与图书馆资源相关的讲座;根据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图书馆开展活动等。在推广时, 可将数字资源的推广与读者教育结合起来, 采用多种方式来推介资源并对读者进行引导。图书馆在进行推广教育工作时应审视自身的观念、调整心态和做法, 转被动为主动, 视读者 (包含潜在读者和可能读者) 为顾客, 将谋取外部资源视为图书馆的职责;经由改造内部环境做起, 逐步向外影响。图书馆可通过E-mail、海报、导航讲解、网页公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服务。

4.1 传单、推荐宣传模式

购买数字资源后, 提供电子资源的部门, 应对一些使用较复杂的数据库制作内容简介与使用指南, 印刷成宣传单的形式, 放在宣传架上由读者自由取阅。

当读者到服务台咨询问题时, 主动向读者推荐与咨询问题相关的适用数字资源, 并即时向读者介绍如何使用该数字资源。服务台对读者咨询的问题与结果都有或繁或简的记录, 这对于统计电子资源的读者使用情况与试用情况也有一定的帮助。

4.2 定期主题书展配套宣传数字资源模式

在推介书目中推荐相关主题内容电子资源。图书馆每月会有定期的推出特色主题书展, 向读者推荐某一主题的优秀书籍。在推介书籍的同时, 推广小组应配合举办书展的部门制作一份详细的推荐书目, 书目中的内容除了图书基本信息, 还附有与主题相关的视听资料、光盘以及在线数据库目录, 以供读者参考。这种指引既方便读者全面获得资料, 也向读者传递了数字资源信息。

4.3 E-mail邮件通知宣传服务

通过E-mail向读者发布新购买的数字资源信息。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定期向读者电子邮箱发送数字资源推介等信息, 其中就包括新增加的数字资源的宣传资料。读者通过这个途径也可以获得部分数字资源的信息。

4.4 结合教学课程, 朝向以读者为中心

创造和引导读者对图书馆产生新的需求, 并结合以实际的教学课程为主题, 引导数字资源向读者为中心推介。提供丰富的网上演讲厅, 使读者随时都可以了解新的数字化资源。

4.5 专题讲座模式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介绍关于某一种具体电子资源的内容与使用方式。

5 结论与建议

数字资源作为现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他的到来, 使得图书馆的馆藏概念也随之改变, 改变了图书馆的资讯形态。由此我们建议必须认真对待数字资源的采购与推广, 并在采购的过程中遵循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采购原则;坚持以读者为重心;保证电子资源采购质量;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结构;构建科学、规范的资源采购决策机制。加强馆藏资源的推广, 使读者最大限度的了解使用数字资源, 真正做到购以至用, 服务教学, 服务科研。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创建最优化数字资源馆藏及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虹菲.电子资源的采购与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 2005, (4)

[2]徐剑.数字资源评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07, (4)

[3]李朵.不同类型电子资源引进原则及策略——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 (3)

[4]叶莉.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招标的对策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6, (2)

上一篇:英语模式下一篇:三本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