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模式

2024-05-25

英语模式(共12篇)

英语模式 篇1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的迎接挑战, 我们要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束缚, 构建出符合教育发展的开放式英语教学新模式。开放式英语教学是以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开放式英语教学旨在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拓展课堂的授课范围,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互动, 实现英语教学的高成效。

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英语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我国现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原则。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的弊端: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要教授的英语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是单纯的接受者, 教师是传授者, 原本可以使师生交往互动的学习过程却被教师无形的变成自己的“演讲课”。

2.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我国,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 英语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根据自己手中的教材, 对词汇、语法、句子进行讲解, 有的教师甚至机械的翻译课文。封闭式的课堂教学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 忽略了学生听、说英语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 忽略了学生运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活动。教师会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给同学布置作业, 学生的负担加重, 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英语教学完全的应试化。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这本来就在客观上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难度。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不是因为喜爱这门语言, 而是单纯的想通过升学考试、学位英语考试等。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指导下, 教师多为“填鸭式”教学, 学生已经习惯这种被动的接受、机械记忆的方式。在课后也是教师布置作业, 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 这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5.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一切课堂教学都围着教材转, 所讲的内容照搬教材, 留的作业出自教材, 考试的时候考教材。长此以往, 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被限制在教材的框架中, 这样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更新。

三.开放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具体要素

虽然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现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哑巴英语”, 学生的笔试能力较强, 但是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却很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建立符合新课改需要的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1.开放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体, 教师与学生是“上下级”的关系, 学生从属于教师, 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这样会使学生有压抑感, 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只有平等并且相互尊重才能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不会有压抑感, 不会有精神负担, 才能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 给予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2.开放的语言环境。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环境的熏陶, 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十分关键的。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由于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 难免会造成语言教学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之间脱节, 形成了我们“哑巴”英语的现状。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将课堂模拟为饭店、公园、超市等地点,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中去, 用英语交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语言运用方法的了解。

3.开放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都是由教师指定的, 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学习。开放的教学内容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要求来决定学习内容, 但是这种开放不是绝对的, 是要由教师权衡把握的。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 针对不用基础和能力的学生, 教师要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供学生们进行选择。教师应注意英语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会, 在实践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只有这样, 才能丰富课本内容, 丰富学生的知识, 才能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4.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进行的,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将课本内容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更有利于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开放的作业内容。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知识, 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多采取的是题海战术, 这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开放的作业内容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在基础知识的练习与巩固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开放性的课后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业要切合实际, 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动态并且开放的过程。开放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它可以拓展课堂的授课范围,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互动, 实现英语教学的高成效。但是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一成不变的, 开放式英语教学模式才刚刚形成, 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教师在实践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种新模式的优化还需要广大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2) .

[2]惠亚玲.外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4) .

[3]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 .

[4]蒋静, 黄芳.新课标背景下开放式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尝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5]金品卓.开放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6]俞校林.浅议开放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网络科技时代, 2008 (6) .

[7]谢颖.开放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8) .

[8]张畔枫.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E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4, (4) .

[9]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5)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英语模式 篇2

Dear ,

I write this letter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that you advertised in of .(信息来源)

Not only do I have the qualifications for this job, but I also have the right personality for .(表明自己可以胜任某一职位)For one thing, .(胜任的理由一) For another, .(胜任的理由二) Should you grant me a personal interview, I would be most grateful.

Please contact me at any time at .(提供个人联系方式)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结束语,表达感谢和期望)Y

小议英语作业模式 篇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革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并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信息。而教师科学布置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很少或甚至没有口头作业。忽视了英语的口头交际功能。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哑巴英语”。有些传统作业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均采取“一刀切”策略,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产生。

大部分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分析,根本无法透视完成作业的过程。另外,作业评价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人的主体情感,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作业态度很被动,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英语教师势必要对作业模式进行反思、总结,必要时进行一些改革,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有声作业在教学中的实践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很高,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相关的语言环境。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我们缺乏这样的语言实践环境,而朗读则是弥补语言环境缺乏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朗读中可以体会语境,增强语感,了解英语词句的特点,为今后的“说”乃至于“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初一学生,应加强他们的朗读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布置有声作业,也就是把课外学生的听说训练情况通过电教手段(录音)进行反馈,解决了学生的听说作业难以得到反馈的难题,同时也杜绝了抄作业的现象。

有声作业可以把必要的口语作业记录在磁带中,使一部分变为书写练习的听说作业“返璞归真”,使教学要求明确,又减轻了课业负担,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把部分学生的口语作业放在课后检查,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益。

磁带的信息贮存量大,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每次有声作业前录上课题,一次次紧接下去,自成一册,有利保存,也作为一学期口试成绩之一。由此可见,有声作业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把现代化技术有效运用于教学中,使教师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教学乐趣。

二、自主地选择作业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同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如“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选作业,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学习家庭成员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有以下作业:A.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的语气朗读课文内容。B.对话作业。带上自己的家庭照片,用英语向同学介绍各自的家庭成员。C.实践作业。到同学家去做客,试着用英语进行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流。这样,作业难度逐步加大,学生可以自己挑选“超市”中难度不同的作业。这种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增加了作业的难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的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在他们的眼中增添了乐趣。

三、创造性地批改作业

学生作业的评价与批改可以成为营造轻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培养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状况,同时,注意使用创造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作业乐趣。

相对于等级评价(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其他形式的五级制度)来说,作业批语耗时比较多,但是,作业批语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高和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对于等级制评价来说,它更注重人文性,可对学生起到激发和强化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业对所学知识起强化和巩固作用,对作业的正确评价,可以矫正学生知识的错误,明确改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前的英语作业评价是千篇一律的“A”“B”或“Good”“Very good”等等级性评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作业评价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学生写的小作文“My Friend”为例,教育的评价语是:“What a cute boy!(你的朋友好可爱),愿意介绍给我认识吗?”学生在课堂上把他的朋友介绍给老师,老师与他的朋友真诚地握手,使作业评价与情景教学、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简笔画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妙招。如,寥寥数笔增添了批语的活泼程度,更贴近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觉得翻开作业本看老师的批阅不再是一件苦恼的事。因为,图文并茂的批语让他们感到新鲜而有趣,每次翻阅作业本就像是在接受老师的一个神秘的礼物。这种有创造性的批语不仅仅使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使语气更加委婉、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人文气息,不再是单调、静止的语气,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有形评价。尽管比等级制的批改多花费一点时间,但这样做能产生几倍的效益,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新模式英语1教学模式初探 篇4

一、新模式英语1教材的构成

新模式英语1教材的构成包括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基础练习册、课文听力、活动库听力和组卷系统。

二、新模式英语1教材的设计方案

新模式英语1教材的装订精美、色彩鲜明, 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课文布局合理, 教材内容充实、精彩。新模式英语1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的布局是一致的, 其中包括有热身与回顾、导入、讲解、实践、评估和应用六个环节。教材内容围绕日常交际、购物消费、食物、房子、社区资源、卫生保健、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八个主题展开。教材中每一单元及每一篇课文的开头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 以及为教师提供授课目标和授课任务要求。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一课当中, 语法与课文内容巧妙融合, 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地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每一单元提供回顾与学习日志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我测评, 以便了解自身的掌握程度。团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共同完成综合能力训练, 提高运用英语水平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新模式英语1教师用书中, 编者更是为教师们在每一课相对应的课文中提供一份完备的教案作为参考, 同时还配备听力光盘和活动库光盘, 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练习册的练习内容通过图案、表格的形式呈现。通过图案形式的呈现, 学生们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思索, 这样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而表格中的例句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进一步理解、掌握语法知识, 练习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语法知识, 同时通过练习复习教材中所学的词汇。

三、初探新模式英语1的教学模式

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英语也不例外。教师在了解《英语能力课程教学方案》和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可根据教学环节与教案的设计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材施教, 增加或减少环节, 重新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激情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激情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更能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导入环节可通过提问、看图、讲故事的手段, 还可通过即兴表演、口令、手势、播放影片等方式进行, 从而明确学习目标。以Preunit Lesson 1为例, 老师可任意走到学生跟前主动问好, 并询问名字, 然后握手, 最后叫学生观察并回答“老师是如何与学生进行打招呼的?”, “如何把握正确的握手礼?”, “我们又应如何与朋友进行打招呼?”从而引出学习目标:Today we wil greet our friends.我们也可以利用口令为例, 要求全班同学一起听老师的指令去做, 如:Please turn left.Please turn right.Please turn around.Please go straight ahead.请同学们一起猜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引出Unit5Lesson2的学习目标:Todaywe will give and follow street directions.

2. 目标任务学习

目标任务学习利用图表、文字、教具、声像材料、多媒体等, 也可采取自由搭配形式的方式, 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和技能。再以Pre-unit Lesson 1为例, 引出学习目标后, 我们可借用表格+文字+多媒体呈现形式, 更加客观地学习目标知识。表格如下:

知识的应用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是否有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知识的应用以听力、口语、笔头练习、演示、表演方式进行。如在学习Unit 1 Lesson 1的语法一般现在时be动词的用法时,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系统地学习一般现在时be动词的用法, 接着要求学生做练习册中相对应的练习并核对答案, 然后让学生仔细听例句判断对错, 并说出理由 (如I are from Russia.She am single.They is students等) , 再接着让自愿者上台进行介绍个人基本信息 (内容可参考Unit 1 Lesson 1中的A练习) , 最后再邀请另一个同学上讲台以第三人称介绍上一位同学的基本信息。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学习目标。

4. 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我们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印象。如我们通过多样的方式系统地学习Unit 2 Lesson 2购物的内容后, 就要帮助并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学生们除能准确总结出书写金额表达式、读法和注意事项外, 还要明确知道问价钱中“be”动词的用法, 什么时候用单数, 什么时候用复数, 以及填写支票时应包括日期、收款方的名称、大小转帐金额、用途及签名等内容。

5. 主题知识的扩展

我们可根据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或专业的不同扩展主题知识, 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 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英语兴趣。如学前课文我们就可以增加介绍礼仪知识, 如握手礼、贴面礼、吻手礼等。第一单元我可以谈谈中美单位制和中美间不同的风土人情, 第二单元购物中可增加常用货币符号的书写形式、税收知识, 第三单元食物中我们也可以聊聊食物文化, 又或者在学习第七单元职业能力中, 我们可以讨论与将来工作有关的事情, 例如说说书写有效电子邮件主题5个秘诀;在公司使用即时通讯时永远不该说哪些话;网络礼仪, 等等。这样学生们既可学到课堂知识又可学到课外知识。

6. 娱乐与放松

有些老师认为娱乐与放松这个环节是很不必要的, 可有可无, 但是我们要记住, 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我们是不能忽视的。虽然在课堂授课过程当中教师能做到寓游戏于教学, 但经过连续两节课90分钟的学习, 学生们的身心相当疲惫。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在娱乐放松时, 头脑能迅速消除疲劳, 这时我们不妨预留5—10分钟用唱歌、听音乐、玩游戏和讲讲喜剧等方式放松一下, 制造快乐气氛, 让学生们喜欢上英语, 让学生们在欢笑中渡过, 让课堂在愉快中结束。

学生们是否对学习英语有着高涨的热情, 并能做到学以致用,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关键。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凡事都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角度去出发、去思考, 适当地调节或增加有效部分, 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Rob Jenkins和Staci Johnson著.唐一均改编.新模式英语1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求职英语:信写作模式 篇5

求职英语:推荐信写作模式以下文章来源于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在写简历的同时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为你推荐一篇英语教师空白简历模板为模板参考。现在的求职者都不知道怎样写一份求职简历,那么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为您提供建筑结构工程学个人简历为写简历模板。注意一切请以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求职简历,请继续详细阅读以下文章。

推荐信虽然会因为推荐人的不同而在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模式上大体来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封推荐信应该提供如下信息:who you are, your connection with the person you are recommending, why they are qualified and the specific skills they have.此外,还应该包括联系方式,以便用人单位可以了解、确认情况。

下面是一个推荐信模版,它可以帮助你写好一封推荐信。

Salutation

如果你的推荐信是要给某一个人的,你应该加上称呼,例如Dear Dr. Smith, Dear Mr. Jones,等等。如果你的推荐信非常general,你在称呼的地方写To Whom it May Concern 或者不写称呼也可以。

Paragraph 1

推荐信的第一段应该说明你和被推荐人的关系,包括你是怎么认识他/她的,还有你写这封推荐信的.资格。

Paragraph 2

推荐信的第二段应该包括被推荐人的个人信息,说明他/她的资格、能力,还有你为什么要为他/她写推荐信。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分几段来描述细节。

Paragraph 3

如果是推荐被推荐人应聘某个职位,推荐信应该描述这个人的能力能适合他/她所要求的职位。可以参考招聘广告上对职位的要求和被推荐人的简历一起来写。

Summary

主要内容叙述清楚后,还应该加一个简短的总结。总结部分应该再简述一下你为什么要推荐这个人。可以写上I highly recommend the person,I recommend the person without reservation 或者其他类似的话。

Conclusion

推荐信的结尾部分应该写上你愿意提供更多的详细信息,要注明你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和email address.

最后,还要写上下面这一段:

Sincerely,

Writers Name Title(Tel number Mailing address)

一封推荐信就完成啦!我们还会推出各种推荐信模板,需要的朋友请继续关注,千万不要错过!

英语写作的“3L”模式 篇6

一、Layout (篇章布局——独具匠心)

如果我们能合理布局,在段落层次的安排上独具匠心,那么,材料的组织就会有的放矢、脉络清晰。如描写学生校园生活(write an essay describing your perfect school),我是这样启发学生“搭框架”的。

二、Linking (承上启下——前后连贯)

连接词包括表示时间、顺序、解释说明、罗列、增加、转折、并列、因果、条件、让步等关系的连词或连接性副词或词组。巧用连接词,能使文章结构紧凑,行文流畅,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反映出作者对文章的思考是全面清晰的。以下是一个学生写My Perfect School的习作,请仔细体会其中划了线的连接词语:

My Perfect School

My perfect school would be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near a big park so that we could go there after lunch to relax. The school would have basketball courts, volleyball courts and a football field. There would also be computers in all the classrooms. Another thing it would have is a language lab where we could have our English classes.

We would study all the school subjects such as Chinese, maths, English, physics and chemistry. However, there would also be some new optional subjects, for example, literary appreciation, astronomy, biochemistry, etc.

As well as the subjects on the timetable, there would be many after-school interest groups, such as chess, choir, photography and sports. There would be regular trips to places like museums and art galleries too.

三、Literate (词句推敲——标新立异)

要想获得高分就应在“正确”表达的基础上,注意选择高级词汇,注意句式变换,避免中文式英语,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自己的“亮点”,展示自己英文写作的风采。

1. 使用独特的词句。特别是打破汉语句子结构的束缚而重组的句子更能增加文章的震撼力。

[例1]唐山曾在20世纪80代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A:There was a strong earthquake in Tangshan in the 1980s.

B:A terrible earthquake hit(struck)Tangshan in the 1980s.

评析:多数同学使用了there be结构,这是正确的。但是,B句却摒弃了常见句式,另辟蹊径,使用了terrible,hit/strike这样的特别词汇,用的是“主语+谓语+宾语”句型。

[例2]你8月15日的来信我今天早晨收到了。

A:I received your letter written on August 15th this morning.

B:Your letter of August 15th reached me this morning.

评析: B句中使用了reach这个拟人化词语,更简洁,更生动。

[例3]这栋房子在芳草街的一栋楼上。

A:The flat i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B:The flat is situated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较高级)

2. 使用强势的句式。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等,增强语句的表现力。

[例4]阿福救了我妹妹。

A:Ah Fu saved my sister.(一般句式)

B:It was Ah Fu that saved my sister.(强调句式)

[例5]我们看到庄稼和蔬菜长势喜人,很高兴。

A:We were glad to se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一般陈述句)

B:How glad we were to se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感叹句)

此外,在写作中还必须注意句式的变化,如长短句结合,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共用,恰当使用独立主格结构、with的复合结构和分词结构等复杂结构。

总之,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都需要从这三方面来构思组织。从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高分文章来看,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有亮点,吸引读者,在考试中获得高分,都应在结构、段落、用词、造句上下功夫,哪怕有一处“亮点”,都是值得肯定的。

英语模式 篇7

一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在我国高职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传递——接受式, 顾名思义, 即教师主动传授知识, 学生接受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意或无意地使用这种方法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国内流传已久, 目前仍居主流位置, 其理论基础是行为心理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来处理教学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利用教材、黑板、粉笔、图画、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进度。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 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事实往往是学生作为教授对象, 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 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 很少学生能够专注于课堂; 另外, 鉴于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 他们基础薄弱, 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 反应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上, 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睡觉、玩手机等现象, 英语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课堂, 尽管有优点, 但是单一枯燥,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的冲击, 渐渐远离了学生和教师的视线。

二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都在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已经摒弃了单一的黑板粉笔和录音机的组合, 并已经把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等引入英语课堂。信息传递方式从黑板、粉笔、教师讲授变为集声音、图像、视频技术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对课堂产生兴趣,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应该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从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效果上看, 还存在极大的改革空间。

首先,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虽说教师们已经把集图画和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 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播放课件和听力。还有部分教师仍然固守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习惯于口说耳听, 眼看手写的教学模式, 这种意识导致信息化技术对高职英语教学并未起到真正显著的提高促进作用。另外, 由于教师自身信息化意识的薄弱, 更忽略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信息化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与运用。

其次, 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待于提高。从整体上看, 高职英语课件内容单一 (或者大部分教师依靠教材配套课件) , 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和改良课件, 甚至有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处理文档和使用办公软件的层次上, 更不必说开发设计教学软件或教学互动平台了。教师信息化技术的手段还不够多样, 在实践中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实践能力亟需提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课件制作和影片剪辑等多媒体技术。

再次,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适用范围还可以扩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高职课堂, 图片、视频、动画、音频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枯燥的文字输入转化为更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 利用互联网资源, 大量可获得的纯正语言资源都扩大学生的视野, 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些都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然而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只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 还可在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估中引入信息化教学。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和通讯设备, 教师可以利用QQ或者微信建立学习群, 促进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课后作业的评价和加强平时更多的关于英语学习的交流。此外, 教师还可自主或者与相关企业开发设计英语教学学习活动平台, 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 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到英语, 这样就延伸了课堂的学习时间, 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设计互动平台和教学测试等项目来检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扩展英语教学评价渠道和方式。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 为学习者构建良好的环境,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主动成为知识信息的建构者, 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丰富了教学资源, 开阔学生视野。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 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媒体, 包括电脑、大屏幕投影、音箱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立体的学习环境, 这种集文本、图像和声音融为一体的学习环境对于语言教学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对于以往传统课堂中的书本文字和录音教学, 多媒体课件、录音和视频文件帮助学生不仅真正学到听到语言的全貌, 更充分理解语言环境, 进一步学会语言的真正运用。另外,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由全球成千上万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无疆界、无时空限制的信息传输网络, 它也是人类至今最大的信息库, 储有最丰富的各类资料。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世界同行交流, 了解国际英语教学发展动向, 共享新的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 学到最地道最原汁原味和与时俱进的真实英语。

第二, 提供多种教学手段,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能动性。有实验表明, 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两项加起来, 多媒体技术就有94%。学习者的多个感官能动性调动起来, 自然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在授课中, 插入和授课内容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电影视频片段, 相比传统课堂里的书本、黑板和教师的讲授, 多媒体课件自然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另外, 枯燥的英语单词记忆可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可自主设计或利用网络上的单词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单词的兴趣。

第三, 互动协作模式, 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以及学生个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 发挥学生主体认知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现代化的包括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资源, 通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堂,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现英语学习的规律,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 扩展了评估反馈模式, 延伸了课堂,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反馈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只有教师一人进行评价, 且只关注结果;而信息化教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资源, 关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及时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课后作业上传到QQ或者微信群中, 这样不仅教师能够真实考核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可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 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总结评价的标准和规律, 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评价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四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作用发生改变, 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而是引导者,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为学生设定教学情景和任务, 提供信息来源,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

第二, 教师注意对信息化资源利用程度的把握。举例说如果课件一味复制课本内容, 不能体现多媒体优越性, 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或者过分利用多媒体便捷性, 大量信息堆积在课件中, 造成信息超载, 使学生忙于记笔记, 囫囵吞枣, 反倒造成负担。另外, 在网络环境中如何监控学生有效利用资源, 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三, 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不断更新自己的现代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现代教育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 使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

第四, 注意评价模式的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由于网络的便捷性, 不仅对学生学习状况可以进行学习时、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的评价, 还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但正因为评价的多元性, 就要尤其注意评价标准的制定, 做到评价的科学化。

综上所述, 两种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各有优缺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恰当合理地将二者相结合。比如在介绍讲解性的内容上和当期望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一定的知识去应试时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可行;在其他情况下, 可充分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当然, 信息化教学模式也并非完全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全部, 也不是每节课都适宜使用, 如何在实践中更有效地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 使之为教学服务, 还有待教师们更多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教学, 改革传统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等层面,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高职课堂效率, 让高职教师和高职学生都爱上英语课。

参考文献

[1]郭晓功, 徐鲁宁.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差别对比[J].信息通信, 2014 (6) .

[2]皮红波.探析高职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 2014 (70) .

[3]何亚红.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4 (32) .

[4]樊文辉.高职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策略与模式研究[J].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6) .

英语模式 篇8

一、“授人以渔”,创造性地教授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知、想象和创造。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学习知识,并能够受益终生,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单词记不住或记下后又很快忘记,迫切希望老师能够在记忆单词的方法上给予指导。于是,我教给了学生以下几种方法。(1)卡片记忆法。如在教授How much is it?一文时,我首先制作衣服、鞋帽的卡片,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画出各式衣裤鞋帽的搭配图片,并在图片后面写上对应的英语单词及涉及的颜色的英语单词。(2)读音记忆法。我运用张思中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国际音标,然后用归类的方法教会学生运用常用的拼音规则。如在教creature时,把读音和拼写对应在一起c发/k/,r发/r/的音,ea发/i:/,ture发/t蘩/,并利用已学过的picture、culture、adventure中ture发/t蘩/,复习巩固已学单词并引出新单词。如教white一词时,回顾已学过的what、when、where、while等词,归纳出w后h不发音这一规则。只让学生记住单词还不行,还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人体部位的名称时,我先指着自己的每一部位演示说:This is my head.This is my hand.然后边说边做动作。同时,发出指令,如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head,等等,学生边做边互相检查,做错的同学也能改正过来,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在这项练习中,我还采取了分组比赛法,即每组派一名代表,老师发口令,看哪组代表反应最快,优胜组可得红旗。这样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操练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热情。

新课标要求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师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活动极为重要,这种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同桌之间的操练方法。如在学习What’s the matter?一单元时,教师可设计以下情形:I ate some green grape last night.Now I have a bad stomachache, what should I do?让学生出主意进行师生对话。如在过完周末学生回到学校时, 可设计让学生互相询问在周六、周日的某时他们正在干什么, 从而训练过去进行时。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 可借助该句型让学生描绘一幅画, 这幅画学生可以自由想象, 任意发挥。在学习Necklace一文后, 可让其发挥想象, 续写故事。总之, 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确处理个别、小组、全体的关系, 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及非智力因素。

二、“导之以行”,探索性地培养学习习惯

帕默说过,在语言学习上不注意养成正确的习惯,就等于养成坏习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习惯是指英语课前主动预习新课内容,通过预习,积极思考,将部分内容理解记忆,同时发现问题,为上课听讲做好准备。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会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如在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单元时,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列举从古到今的交通工具并用英语表达出来。walk, onfoot, by sea, by ship, by train, by car, by bus, take the subway, by plane.

如教Why do you like kolar bear?一单元时,让学生列举尽可能多的动物名称,并用英语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样不但巩固了已学的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二)活动、朗读习惯的培养。

课堂上,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言语,创设语言情境,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上Do you like bananas?一单元时,让学生分组准备不同的水果、蔬菜带到课堂上,然后运用实物训练Do you...?并让他们吃这些东西,从表情中判断喜欢还是不喜欢,由此还可以引出I don’t like...She doesn’t like...并要求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课堂上表演对话。

(三)复习习惯的培养。

“艾宾洛斯曲线”表明,记忆材料在记忆后的第二天遗忘最快。因此及时复习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后及时复习课堂上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可进一步升华。如在学习How do you make a bananas milk shake?一单元后, 我让学生自制果汁, 用英语说出制作过程, 并在课堂上比赛谁做得更好, 解说得更准确。

英语授课新模式初探 篇9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 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 下册约450个, 八年级上册约450个, 下册约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 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 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

实践证明, 传统教学中, 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来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言、文脱节, 词汇量大, 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 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下列几点:

1. 重示范。在教单词时, 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 发音清晰, 要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 专心看, 积极模仿的好习惯。确定学生大部分都能听清楚, 模仿正确后, 再出示单词卡片,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 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渡。

2. 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离开词汇, 任何语言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3. 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4. 重趣味。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 要尝试多种方法。

二、任务设计

《新目标英语》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 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 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 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那么, 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设计任务呢?

1. 任务要真实。既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 又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2. 任务要可完成。如果设计的任务不可完成, 将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 任务要由简到繁。要由易到难, 使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三、阅读教学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 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 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 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教师并不是不能讲, 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 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 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 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 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 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 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 自读之前启发讲。

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 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 重点地方着重讲。

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 该挖掘处必挖掘, 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 疑难问题明确讲。

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 教师要鲜明地讲, 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 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 合作中提示讲。

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 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 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 总结时补充讲。

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 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 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 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

四、音标教学

《新目标英语》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 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 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现状, 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那么, 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音标教学呢?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 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 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 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 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 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上, 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的开口关。同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 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 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然后是分散教学, 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

五、语法教学

《新目标英语》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这套教材图文并茂, 实用性强, 交际性强。

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之探讨 篇10

商务英语 (Business English或Englis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是指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 是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可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 (EGBP—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 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 (ESBP—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 。目前, 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以EGBP为主, 其目标群体以无或缺乏商务工作经验的学习者为主, 通过语言学习商务专业知识并以期提高学习者在商务背景下语言运用能力。而ESBP的目标群体是已经从事某一行业的专业人士为主, 通过学习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该文主要讨论的是关于EGBP中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期选择出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2 商务英语的特点

Ellis&Johnson (2002:7-9) 指出商务英语语言有三个特点:目的性 (Sense of purpose) 、社会性 (Social aspects) 和准确清晰的交际性 (clear communication) 。在商务活动中语言的使用都有其目的性, 或为了获取本身的利益或是为了劝说对方接受条件等, 此特点在商务会议、电话洽谈和商务谈判等商务活动中体现最为突出。商务英语的社会性体现在商务活动中人们会接触到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形形色色的人,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以及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商业习惯。准确清晰的交际性主要指在商务交际活动中语言表达要准确, 因此, 在商务交际中多会使用如“as a result”, “in order to”, “for this reason”等短语来帮助信息的传递和理解。同时, 在商务活动中语言也要精炼, 既节约时间又能使交际双方能准确理解信息, 所以在商务交际过程中多会使用缩略语如L/C、FOB、D/P等 (蔡, 2012:180) 。

因此, 针对商务英语的特点,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介绍四种教学模式并进行分析。

3 教学模式简介

3.1 CBI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教学法

CBI教学法即内容教学法, 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浸泡式”教学实验 (immersion programme) , 后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Krahnke (1987:65) 认为内容教学法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而语言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工具, 而不很少涉及语言本身的学习。Brinton, Snow&Wesche (1989:2) 认为内容教学法是融合专业内容和语言学习一种教学法, 并且根据学生专业内容学习需求来涉及语言教学大纲。Richards&Rodgeres (2008:204-209) 则认为内容教学法应该围绕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 而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安排和组织应该围绕专业知识组织实施。从以上三个解释, 我们可以看出内容教学法体现为以下几点: (1) 语言的教学和专业知识是交融的, 用语言学习专业知识, 而专业知识的掌握帮助更好地理解语言; (2) 根据专业内容来设计语言学习大纲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 这样使得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更能有效地兼容。

3.2 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交际教学法始于20世纪70年底初, 对语言教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基础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 (Hymes) 交际能力的理论。交际能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对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 语法性, 即从语言的形式来看某种说法是否在什么程度上是可能的;2) 可接受性, 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种说法是否被接受或者说在什么程度上能被接受;3) 得体性, 即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某种说法是否得体, 或在什么程度上是得体的;4) 实际操作性, 即从概率的角度来分析被本族语使用者使用后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尽管该说法已可能合乎语法性、可接受性和得体性 (Littlewood, 2002:xv) 。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用语言去学” (using language to learn) 和“学会用语言”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 而不是单纯的“学语言” (learning language) 和“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Littlewood, 2002:xv) 。交际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 在很多情况下它的具体使用时结合其他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 而足够的交际能力并不仅仅指用合乎语法的句子交流的能力, 而要看在特点的语言环境中语言的得体性, 可接受性和实际操作性, 即同时侧重语言的社会性。交际教学法的特点即根据具体的学生和学习需求,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更看重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交往意义。

3.3 合作学习法 (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法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 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理论之一。合作学习法又称协作学习, 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 系统利用教学中一切因素, 促进学生完成各自的任务, 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活动;强调以小组学习为主, 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实践、个人责任、内在动机以及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冯, 2006:53) 。因此, 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要认识到自身同其他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是相互依存的。在合作中, 学生要相互鼓励, 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承担相应的任务并努力完成, 以期达到共同的目标。

3.4 案例教学法 (Case-study Method or Case Teaching)

此教学法是20世纪初由哈佛大学创造的, 根据一定的培训或学习目标奖实际中真实的场景进行处理, 形成供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的案例。该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体现为如下几点: (1) 着眼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保持案例问题的客观性; (3) 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和讨论; (4) 答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 (冯, 2011:579) 。

4 分析比较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商务英语有其特殊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大都掌握了大量的普通词汇和语法知识, 但是对商务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及相关的商务知识却不了解或知之甚少, 所以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他们无法娴熟地使用英语或不理解普通英语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含义。例如honor在普通英语中指“荣幸, 感到荣幸”, 而在商务英语honor a bill中有两层含义:“承兑汇票”和“给汇票付款”。

另外, 学习和运用商务英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 商务领域知识的多少和深浅直接关系到对商务英语的理解。如关于国际贸易术语FOB、CFR、CIF等的理解就关系到贸易的买卖双方在交易中所承担的风险以及责任的划分。如果学生仅仅知道这些贸易术语是哪几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而不知其确定的含义, 那在合同的翻译或信函的撰写等具体的业务中都会不知所措或犯下错误。同时, 掌握一定的商贸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在正常的商业交往和贸易洽谈等情况也是必须的, 而这些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是欠缺的。

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和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选取何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学法的本质是融合语言学习和专业内容学习为一体, 通过语言学习掌握专业内容, 专业内容的掌握促进语言的运用和理解, 因此该学习法有利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交际教学法让主要通过课堂中的活动促使学生注意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交往意义, 让学生逐渐领会这些意义并能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强调学生应该逐步使用得体、流利、地道的语言进行交际。另外交际活动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语言。合作学习法主要强调学生通过合作小组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该教学目标不仅仅包括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与他人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合作还达到相互尊重、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荣誉感。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学生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答案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则提供给学生多方思考和对复杂形势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以上四种教学模式对英语专业学生都有其局限性。内容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各有其侧重点, 内容教学法侧重语言和内容的结合, 通过语言学习专业内容, 但对语言的交际功能不够重视。交际教学法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则重视不够 (Littlewood, 2002:xvi) , 同时没有提到专业内容的掌握。合作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难度较大, 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在面对任务和案例时无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5 结束语

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对英语专业的学生采用以交际教学法和内容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英语专业商务英语的教学。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可以更好地提高其社会交际能力, 同时学习专业内容, 让专业内容的学习更促进语言得体准确的运用, 使语言运用和内容的掌握脱离两层皮的情况, 真正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Ellis M, Johnson 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蔡祥.内容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的交融性[J].译林, 2012 (4) :177-184.

[3]Krahnke k.Approaches to Syllabus Design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Prentice Hall, 1987.

[4]Brinton D, Snow M A, Wesche M B.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New York:Newbury House, 1989.

[5]Richards J C, Rogers T 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6]Littlewood 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7]冯敏.合作学习法—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国际商务研究, 2006 (4) :53-56.

英语模式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小组协作

一、引言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Khan认为翻转即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在课外完成而指导(或作业)在课上完成。Bill Tucker认为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通过教师制作的视频和互动类课程,使以往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转换成成课前在家中学习,课堂时间变成了学生解决问题、提出概念,参与其中的合作学习。作为翻转课堂的推崇者,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对其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首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其次,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此外,老师不是讲台上的“智者”,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最后,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相融合。

近些年由于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多数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很难达到一个自然班单独授课,多为两个合班乃至三个合班七八十人的大课堂。英语学科的独特性,需要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才能保证知识的有效输入。然而一个老师面对如此庞大的合班课堂,很难做到在一堂课对每名同学的互动和监控。“讲座式”的课堂环境下不仅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基于小组协作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前借助视频等一些学习资料,进行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上为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老师交流并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学生利用有效时间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学习资源并不能局限于教材、习题和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互联网中有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在老师的引导作用下,学生加以利用并解决学习英语上的问题和困惑。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协作模式的辅助

小组协作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小组充当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在整个过程中也有个人的研究学习时间。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包括在课前完成教师的布置的任务中,也体现在课堂模式中。学生运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课本学习、课前任务等方式习得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之一。学生通过观摩他人展示也能学习并体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老师适当引导和布置的课前任务中汲取英语知识,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常规课程模式,促进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

1.课前资源。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课前资源。最初的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只局限于小段视频。这里所需要的是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音频、文本以及课件等形式。教师所提供的资源要有针对性,最好不是课本自带或网络统一的课件形式。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水平,制作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视频或音频,能够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在各种教学资源中标注难度和重点度,适应各个基础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课下小组协作式学习。课堂下,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知识的关键。一些学生不免会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握,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基础,给出分组规则,使全班学生按照规则自行分组。一方面达到各小组的实力的均衡,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教师会在课前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定的任务,这些任务会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3.课堂展示交流。翻转课堂最为颠覆传统课堂的部分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掌控课堂的流程。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占据大部分时间。这其中包括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比如:生生互动、师生一对一互动、教师生一对多互动、小组指导、集体讨论等。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设置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吸收,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到学生对知识掌握了解的情况。

四、小结

翻转课堂做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顺应了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并能促进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瓶颈,作为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反思琢磨,整合出一套适应自己学生的一套全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Before you flip,consider this[J].Phi Delta Kappan,2012(2):25.

[2]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Excerpt:How to implement the“flipped classroom”[J].eSchool News,2012(6):26.

[3]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人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4]巫正洪.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J].2015(8).

英语模式 篇12

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认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二、我院网络空间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产生的背景

2007年以来我院实行的学分制和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成功的改革对后续进一步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0年下学期我院又进行了网络空间“世界大学城”教学改革“试点”, 效果良好。于是我院就有了今年的全面网络空间“世界大学城”教学。那么如何在网络空间上好大学英语课程就成了我们大学英语老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三、网络空间“世界大学城”简介

网络空间“世界大学城”是2010年5月24日, 由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

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理论依据

笔者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是“三化”教学模式, 即“教学层次化+网络空间与课堂教学一体化+互动多维化”。

1.教学层次化

孔子提出, 教育要“因材施教”, 也就是说, 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其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国际著名语言学家Rod Ellis在《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中提出个体差异是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2007年我院实行学分制以来, 大学英语全面实施分层次教学, 即根据我国当年高考英语成绩的高低, 将全院学生分成ABC层次班, 前30%编入A班, 中间40%编入B班, 后30%编入C班。班级层次一旦编定, 第一、二学期不再变动, 但教学班级是变动的, 因为我院每学期选课一次。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我院分层次教学是成功的, 无论是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过级考试, 还是全省、全国的英语口语比赛, 成绩都名列前茅。所以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大学英语继续采用分层次教学, 即“教学层次化”。

2.网络空间与课堂教学一体化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 大学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 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把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客观形象地呈现在师生面前, 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我院从2010年下学期开始实行网络空间教学“试点”, 2011年上学期全院实行“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教师先建立个人空间, 然后把教学资源传到个人空间, 或做好资源链接, 上课时只需进入“世界大学城”, 打开个人空间, 点开相关资料就可以上课了。这种利用网络空间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课堂教学节奏, 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教师可以精讲多练, 提高教学效果。

3.互动多维化

王磊老师在《论远距离教学中的互动理论》中这样描述:互动 (Interaction) 即交互, 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 学习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动是教育工程的基本特征, 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真正的互动其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 即表现为师生、生生和人机/网之间的互动。这种多维互动既可以在课堂上体现, 即课堂互动, 也可以在课堂外体现, 即课外互动。

(1)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互动, 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教师来说, 他们可以贯彻《基本要求》的“教一点, 学一点, 会一点” 精神;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可以及时积累知识, 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和信息技术, 培养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外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由于课堂内时间有限,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外, 使课堂内外活动有机结合。在“世界大学城”, 学生可以进入教师个人空间, 阅读或下载老师的教学资料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可以与老师、同学互动, 解决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 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课外互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师生互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 教师适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建议和启发, 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2) 生生互动。学生之间通过在线交流、讨论、互助等合作形式来互促学习、共同进步。

(3) 人网互动。通过个人空间留言板、群组讨论区、好友私信等工具, 来支持和保证空间教学的一些基本环节, 如教学内容的发布、作业的提交和批阅、答疑、考试、讨论、做笔记等。同时学生有合理的又不想当面说的教学建议可以及时给老师发私信。

五、注意点

1.克服依赖心理, 明确定位

网络空间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其功能再强大, 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 教师不能对它过分地依赖。学生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老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反复钻研教材, 加强教学设计,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能得到真正成功。

2.克服懒惰心理, 参与活动

学生一定要克服懒惰, 上课不能只听不动、不做笔记, 只等课后到老师空间区阅读或下载资料是不够的。学知识要趁热打铁, 课堂理解和即时记忆都很重要,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六、结束语

网络空间教学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笔者坚信, 只要我们大学英语教师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对象, 仔细研究教材, 合理使用手段, 采用新型模式——“三化”教学模式, 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会更上一层楼。

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2007年以来我院进行了学分制、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等一系列成功的改革对现在的网络空间教学改革, 这起了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实践中探索出网络空间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 为我院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概念,背景,世界大学城,新模式,理论依据,注意点

参考文献

[1]李炯英, 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1) :54—58.

[2]骆红亚·多媒体运用在英语教学中的利弊[J]·山东科技信息, 2006 (11) ·

[3]王磊·论远距离教学中的互动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4) ·

[4]晓茗·在“信息互动”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BD/OL]·http://morningtea.yculblog.com·

[5]吴汉德, 尤佳春·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5) ·

上一篇:体验明天的精彩下一篇: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