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2024-06-02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精选12篇)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篇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浅析中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两大要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 必须有学习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和教师进行双方的互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其教学模式为“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被动接受,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 教师课堂教学的中心必须逐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个中心, 积极探讨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组织交流”的互动教学模式, 以满足学生求趣、求动、求知、求成的心理。

一、以兴趣为动力, 满足求趣心理

兴趣是推动智力因素发展的核心。教师要注意寓教于乐, 用生动新奇的英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满足学生的求趣心理。但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升华为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必须选择一些有趣、有意义、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通过引发好奇心去吸引学生, 进行丰富多彩的英语交际活动, 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 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学习劲头。例如我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的Unit 1中MyDream Home时, 运用了多媒体教学, 带领同学们观看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美丽家园, 了解各国风土人情, 最后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设计自己的理想家园。同学们还上网查找了资料, 每人都动手办了一期开学来最精彩的英文小报, 他们的小报图文并茂, 富有想象力, 有的学生为自己的家园设计了There are at least 25rooms in my house.I can invite many friends to my house.There is a beautiful garden in front of my house.There is a football field, a swimming pool….为了实现他们的美好理想, 他们会更加努力学好英语, 将来服务社会, 创造绚丽的人生。

二、以求动为手段, 满足求知心理

中学生活泼好动, 喜爱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是他们的有一心理特点。英语课的实践性很强, 所以要针对学生的求职心理, 尽量为他们创设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的机会, 使他们的英语口语及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的Unit 3Finding your way时, 就“问路、指路”可邀请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三分钟的自由演讲练习, 也可以让他们进行两人一组的问路指路口语练习:A;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B:Sure!You can go along this road, 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要求学生指明道路时, 语言要准确达意简洁。这样不但满足他们的求知心理, 使他们得到自我实践的快感, 又使他们认识到提高口语能力还必须经过不断地努力和锻炼。学生求知心理的满足可以使学生始终以一颗激动的心去学习英语, 这有利于保持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品尝到学而不倦的乐趣。与此同时, 教师还能从学生的活动中获取反馈信息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更新教学手段, 使教学双边活动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交融, 教学相长。

三、以求成为目的, 满足求成心理

求成心理的满足, 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英语的愉悦, 而且也会使学生的求趣心理得到提升。如果学生屡次失败, 就会逐渐产生厌倦情绪。《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 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 经常要求同学们之间互发英文书信, 写电子邮件, 与网友用英文交流, 设计英文小板报, 成立班级英语角, 编排英文小话剧等,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成功的机会。为此, 教师尽可能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区别对待, 做到因材施教, 灵活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力求每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四、以求知为目的, 满足求知心理

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知识就会有更强烈的追求。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满足他们的求知心理, 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引导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思索和解决新问题, 要打破正襟危坐的“听——记——练”模式, 提倡活跃和活动, 让学生开口说, 表演, 探索, 实践, 使他们在英语交际实践活动中不断扩展和更新英语知识。除此之外, 还可以增加一些英语讲座, 阅读英文报纸, 观看英文影视剧, 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教师还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真谛并向学生声情并茂地呈现教材的思想内涵, 教会学生渗透着英美国家人文情景的相关知识,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

五、以求活为突破, 体现活动的实效性

课堂互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具体的活动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灵活变通。在设计互动时一定要对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进行消化和梳理, 再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设计活动的过程, 并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活动。互动的形式也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和变化, 可根据实际设计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不同的互动形式, 也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开展, 从而使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总之, 课堂师生互动具有双向性、教师主导性、情感性和语言的交际性等特点, 互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加强师生之间的配合, 这种教学模式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 从而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 新理念, 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们应该不断地去追求更优质的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 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工作。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篇2

摘要:外语课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缺少必要的发言机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老师们苦口婆心、滔滔不绝的讲课过程中一点点地流失。为了给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许多英语教师们的首选。

关键字:分组 合作精神 模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喜迎着一件件的国际大事――加入WTO、成功申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再次成功等等,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世界,世界也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作为交流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重视,而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社会所需要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合作精神的社会型外语人才。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使得外语教学改革有了坚实的社会依靠,同时也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解读》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义务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学习,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开始越来越重视分组合作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分组合作教学适合我国教学现状吗?分组合作究竟该如何操作?在实践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本文试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英语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

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涵义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所谓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它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而不仅仅关注其学习目标,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手”,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最大机会得到发展。

学生间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or CL)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合作学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源美国,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英语教材大规模改革之后,开始在各地推广应用合作学习的。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因为教学观念落后等原因,沿用着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无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或者是有些地方初试合作教学,因为指导不当而没有取得相应成果便放弃进一步的尝试;有的老师只是在公开课时才用到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平时师生都缺少类似的训练,开课时的使用效果当然也不尽人意。学生对group work,pair work等要求反应迟缓或惘然或自顾自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老师所给题目不适合小组活动,无开拓性;其二,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合作学习的实践。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班级大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班级越大教学效果越差,其中以外语教学更明显。因为外语课上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发言机会少得可怜。由于生源众多师和资缺乏等原因,我们暂时还无法实现小班制。现在大部分的高中仍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级五、六十人,要在这么大的班级里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基础截然不同的学生们进行外语教学,老师通常情况下也只能管住学生的笔头,而顾不了学生的口头了。最终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付考试这根指挥棒,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一讲到底,而忽视了对学习的主体---学生及其学习语言的过程和方式的关注。实际效果如何呢?你只要问问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感受,大多数教师会抱怨课堂效率偏低,学生能动性差,教师自己累不说,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殊不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正是在老师们苦口婆心、滔滔不绝的讲课过程中一点点地流失了。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少了,最终导致“聋哑英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象这样质量的外语人才如何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求呢?

为了改变这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教学情况,把传统上课时只有少数学生才有的排序式的发言机会平行分散给更多的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会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许多英语教师们首选。

三、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分组合作教学尝试,发现合作教学比起传统教学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合作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由于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的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无疑又会激发和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合作学习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学生的知识源由原来的“老师”这一单一渠道转为“老师、同学和多样化的活动本身”等多重渠道。抛弃了“老师是唯一权威”这一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旧的教学思想,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合作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它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老师仍在唱主角。合作教学模式把老师的身份由原来的 “既导且演者”转为单纯的“导演”,学生的身份由原来的“观众”或偶尔参与的“群众演员”转变为积极参演的“主要演员”,教学关系和方式得到质的转变。

3、合作教学非但不会扼杀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相反会促进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长时间地听老师讲课,而是通过成员间的商量、讨论、角色表演、辩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青少年学生增强好胜的心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尽量地创造性地想出一些新点子,这样,一方面使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各小组成员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可迁移性,当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时,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What children can do together today, they can do alone tomorrow. (Let Vygotsky, 1962)

4、对小组合作的正确指导和恰当评价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正确的评价机制的引导下共同体验着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体验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学生时期所养成的这种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性操作

合作学习在我国毕竟才十多年的历史,对于具体如何操作许多教师也有比较困惑的地方,例如分组究竟该依据什么来分?小组以几人为最佳?如何促进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探讨的问题。

1、分组方式:为了比较科学地创立各起始组,使各组在今后的活动中更有可比性、竞争性,本人先按四次摸底考试的平均成绩初步将班级成员分成好中差三个档次,然后通过电脑选择分别按“好中中差”组成四人一组的预备组。为了排除某一次考试的不公正性,至少应以三次或更多次考试成绩做为参照;但成绩不是分组的唯一参考,同时也要考虑到英语教学的特点,为了使各个小组活动能比较顺利地运作,每小组必须有一两位性格相对外向的同学来带动。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根据平时的观察,有意识地把这种可以带动他人活动的“活跃分子”进行适当调配,不至于使有些小组过于活跃,而有些小组过于沉闷,活动开展不了;最后,教师对各组的男女生比例也要客观地调整一下,只要教师指导启发得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语在学生活动中也是适用的。即分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为他们今后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了方便小组活动,老师可以按组为单位排座位。

2、至于各小组究竟以多少人数为宜,并无最佳选择。合作学习倡导者认为小组人数越少越好,2至6人效果为佳。组内分设组长和记录员两职。组长负责召集启动落实每次的活动,记录员记录每次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情况。为避免组长、记录员代劳、其它成员不参与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锻炼每位成员的组织能力,组长和记录员之职实现每周轮换。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或成绩差而较自卑的同学轮值时,教师要不露声色地进行适当的指导。而对于不肯开口的同学,教师除了做其思想工作使其解除思想包袱之外,还要将这一任务交给本组性格外向些的同学,让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和督促来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3、评价方式:采用对小组评价和对组内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以点概面,或以小组代替个人的评价方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来就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评价机制也就自然而然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科学。评价形成宜结合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重评价,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参与度的评价,务求科学公正全面地评价各小组及成员在各阶段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尤其对组内成员的评价,由于基础不同等原因,不应对其进行绝对评价,而要以其在成绩、参与、表达等方面的相对进步进行评价,尽量多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应引导同学间的积极评价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正确科学的评价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法宝。

五、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正确指导。

在分小组前,教师有必要将小组活动的目的明确,分小组活动是为了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而不是为了搞小团体。各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友好竞争关系,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避免组与组之间的不和而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

2、小组活动任务可操作性要强。

小组活动教学只是教学的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有些任务需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完成,那就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教师应该把哪些需要合作学习,哪些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纳入备课范围,明确合作的目的和要求,避免小组操作性不强的、给题范围过窄或过大的任务,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3、避免个别学生撑场面。

个别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好、性格外向等原因常常成为组内的积极分子,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也更易经常被教师叫起来汇报小组活动情况,但老师不能因此而不自觉地让这类同学独撑场面。在保护好这类同学的积极性的同时,一定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使这类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辐射给其他成员,调动整个小组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评价时避免以小组评价代替个人评价,也不能因为小组活动而抹杀了学生个体的潜力和个性。

在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的时候,不能忽视了对组内成员的个别评价,以免有的同学产生依赖性,将小组成绩视为个人成绩,从而产生团体依赖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还应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注意去发现每位小组成员的潜力和独特个性。学生不是统一生产线下的产品,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最充分的绽放。

5、注意对过程的监控,避免学生过于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为了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在活动时干脆用母语交流,而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其它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将这一观念转输给学生,即小组一起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才是个人个人习得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的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过程比活动结果更重要。

总之,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它既符合任务教学的基本工作原理,也考虑到了以往一向被忽视的生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的主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把英语教学建立在人际交流的真实背景下,使得语言教学更具实义;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教学效果也具有重大意义。但分组合作教学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小组活动更具实效、形式更加丰富,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等等是我们英语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实践摸索的课题。

参考书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月第1版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3.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第2期

中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模式;英语言能力中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是选用最能接近学生生活,且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原版英语电影作为教学内容,以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实现视、听、说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中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既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又为教师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看电影画面时,同步感受语言材料;教师则通过讨论分析,互动答疑,复述背诵,模仿表演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言能力。

一、视听说课教学宗旨

根据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英语言的应用能力。中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的宗旨就是实现学生英语言能力能够迅速提高的目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根据专家学者们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语言知识,即应用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2)语用知识,即话语用意、言语行为、语用规则等。(3)社会文化知识,即对英语国的社会文化观念、习俗的了解。(4)情感因素,即个体对他人及事物的态度、认同等。优秀的原版英语电影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语言实践,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情景。学生在视听过程中把说话者的表情、动作及所处的环境情景与会话形式和表达的内容直接联系起来,使听觉、视觉以及语言动作都积极活动,进入“英语思维”状态中,逐渐找到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感觉,促使学生对语言表层和内涵进行深刻而细致的体会,以达到提高英语言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视听说课教学原则

1.主体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能力。

2.核心原则核心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视听说课教学中“视听”和“说”的关系问题。个别教师认为,视听就是看电影,所以说视听课就是以视听为核心。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视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但语言的输入是为输出,而说是语言输出的常用方式和主要途径,也是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所以,笔者认为说才是视听说课的真正核心。其中“视听”是基础,“说”是目的,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3.优化原则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认真筛选。要选用那些反映社会不同时期文化的生活片、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片,轻松愉快的音乐片等为我们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的需要,选用的影片要思想健康,并有教育意义;影片语言要语音纯正,易于学生学习及模仿;影片人物要形象生动,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认识和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英语实践能力。

二是精看与泛看影片相结合。电影观看固然有耳濡目染自然形成语感的作用,但如果缺乏了针对性、目的性,我们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组织学生泛看影片,使学生更多地感受电影的文化艺术氛围、了解文化背景、适应各种会话人物的语言。精看影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所学语言实现认知与应用同步上升。

三、视听说课教学模式

首先,应以视听材料为中心,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话题来安排相关的听、说活动。

其次,要将视听活动分为视听前、视听时、视听后三个部分。在视听前,根据材料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或话题,让学生进行配对讨论或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激活学生已有的有关知识图式,包括有关常识、英语词汇等,并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为下一步视听活动做准备。在视听时,学生的任务是获取并理解新的信息,同时要完成检验理解能力的练习。学生的活动虽以视听为主,但仍要安排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信息的方式完成相关练习。在视听后,我们可以安排多种形式的口语活动,包括问题问答、内容总结、内容复述、话题讨论、角色扮演、观点辩论等。

第三,要把具体语言和形象语言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具体语言教学是指教师在播放资料前把一些生词、短语提前进行解释,教学中还要着力培养学生总结常用词多种用法的习惯。形象语言教学是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猜测其中的交际信息。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模仿他们的语言语调及丰富的形象语言。

第四,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与听说训练相结合。语用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而听反映理解能力,说则反映表达能力。在听说训练活动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借助语境中的各个因素来理解说话人的能力,尤其当视听材料中说话人的言语表达模糊、不够具体或者使用了多义词、同形或同音异义词,或者使用了双关、反语、隐喻等修辞手法时,语境因素对理解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总之,视听说课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不只是帮助学生看懂、听懂,还应该通过精心组织将课堂变为语言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中充分调动积极性,自然地完成从语言习得到实际运用的过程,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篇4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情感认知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他们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对这一阶段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英语教育属于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同时, 英语教学与情感的这种内在的联系, 使英语教育成为了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之一。英语是一种工具, 但是并非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具, 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在被人类使用时, 己经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感情, 不仅具有工具性这一本质特征, 还具有思想性这一人文色彩。无论是口头的语言或是书面的文章, 都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 其中必然包含人类对生活的感受, 体验和认识, 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内容。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人作为一个有机体, 感性与理性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如若片面的追求理性而忽视感性, 必然会导致学生人格发展的障碍。追求理性思考的深刻, 而忽视感性思考的力量, 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力的发展, 反而有阻碍其发展的结果。有的英语教师总是按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灌输, 往往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用自己的感悟去覆盖学生的感悟, 要求学生从一定的角度去理解以求达到同一认识层次。而实际上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品味是丰富多彩的, 这样“整齐划一”的“目中无人”教学, 不能不说是英语教学的悲剧。

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教学的成功, 我们要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优化教学, 促进认知教育的发展。中学英语教育过程扭曲了学习品质的培养, 忽略了个性的培养, 机械化了高级社会情感 (价值观) 的培养, 大多数英语教师把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作为知识和能力目标。新课程实施后, 教师通过培训, 能够接受新课程的理念, 但接受仅仅是一种认同, 还没有能够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 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现状

在英语教学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考试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 注重讲练, 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备, 要求答案的规范统一, 使原本情趣盎然的英语课却被上成了知识训练的工具性学科。有的教师甚至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作为其教学的终极追求。英语课堂缺乏审美性、情感性以及创造性, 更多的是对英语知识的解构和量化, 对解题技巧的选择和运用。抽象、概括、分析、比较的讲解训练充斥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 占据着英语教学的课堂。这样的教学, 忽视了英语科的特点, 突出的不是人的审美价值, 也不是对学生高尚健康情感的熏陶感染。忽视了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知识传授和重复繁琐的应试训练, 使得情感的忽视变得不足为奇。学生本来丰富活泼的生命被变成考试的机器, 教师因为忽视育人目标而失去教学的制高点, 而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来说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本真意义。

四、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的策略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条件、手段, 它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促进知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 它的深层意义就在于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 不断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大量的研究也表明, 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活动效率、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情感的迁移功能、感染功能、动力功能和协调功能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提出了两条策略:一是感化策略, 二是期待策略

1、感化策略

所谓感化策略, 就是教师把自己作为一个情感源, 产生出一个情感场, 使学生置身于这个情感场中被感化, 激活学生这个情感源, 通过三个情感交流回路: (1) 师生间爱的情感交流回路; (2) 师生间人格情感的交流回路; (3) 期待情感交流回路, 使师生间相互了解, 彼此接纳、互动以至达到情感共鸣,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期待策略

所谓期待策略, 就是教师通过期待建立对学生的信任, 寄予厚望, 使期待和厚爱转化为学生的领悟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结出期待效应的硕果。

五、结束语

中学英语科情感教育有待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 如怎样表达情感目标, 如何挖掘典型的、正确的、针对性强的情感教育内容,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度”, 如何开发情感教育课程资源等等。特别是在具体的、操作性的实践探索方面, 还等待着我们去开掘和努力。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中学英语学科情感教育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本文针对中学英语情感教学现状, 在学习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的情感教育模式与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篇5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虽不是义务教育,却也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切实的目标.8月份出台的我国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说”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以八级即普通高中毕业水平的要求为例):(1)能在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词语、语气和节奏,表达个人的意图和情感等;(2)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定计划;(3)能报告任务和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4)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5)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6)能作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

同时,课程标准还附了相应级别的话题项目表,如对8级的部分要求是:(1)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2)个人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3)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4)个人情感(Emotions);(5)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6)旅游和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7)世界和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8)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

而在实践中,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有困难,实际交际能力与上述基本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如何改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二、口语活动的特点和口语能力及其特征

谈到口语教学,就有必要了解口语活动的几个主要特点和口语能力及其特征.

(一)口语活动的特点

1. 交互性(Interactiveness)

口语活动在大部分场合中需要有即时交流对象,通过交流传递信息.

2. 目的性(Purposefulness)

人们进行口头交际是为了达到某一既定目的.比如,约定会面时间、询问火车或飞机班次、描述以往经历、讨论旅游计划、表达自己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等.

3. 超语言性(Paralinguistic features)

说话者有时通过语调、重音或音量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意图.比如:“I beg your pardon.”用降调时表示道歉;用升调时则表示听不懂,请对方再说一遍.

4. 非语言性(Non-linguistic features)

说话者有时通过体态语言传递信息.比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体态语.

5. 交际的得体性(Decency of communication)

交际的得体性包括两个方面,即非文化交际的得体性和跨文化交际的得体性.前者是指通常的礼貌,比如,有问有答,不要中断对方的说话,说话音量、语速、语调要适当,用词恰当,对人的称呼要因人而异等;后者是指尊重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习俗,比如,不要打听西方国家妇女的年龄等.

(二)口语能力及其特征

口语能力由以下三种技能构成:

1. 语言微技能(Micro-linguistic skills)

该技能指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其中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苛求语言的准确性,但也不要一味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视语言的正确性.同时,要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完善句子结构.

2. 常用表述技能(Routing skills)

该技能指典型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传递信息的技能,其中包括:

(1)运用“问候、介绍、感谢、道歉、后悔、意见、愿望、抱怨、劝告”等日常交际用语的能力.

(2)描述或叙述事件、事物和人物等的技能.

3. 交际应变技能(Improvisation skills)

该技能指交际过程中,即时解决问题以完成沟通的技能.例如,澄清与查证特殊意义的技能、改变措辞的技能、纠正口误的技能和得体交际的技能.

三、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具体训练手段的设计安排上,我们必须从学生当时的口语技能发展特点和学习的心理出发,并参照外语教学法规定的外语口语教学训练的一般原则,即: (1)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2)精确表达训练和模糊表达训练相结合;(3)模仿性说和创造性说相结合;(4)有准备的说和无准备的说的训练相结合.根据这个划分原则,本文认为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1. 对话教学

教师可充分利用现行教科书,采用以下四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口语活动.

(1)Make a similar dialogue using some key words / phrases / sentences.,这是一种控制较严的口语活动.在学习某一段对话后,根据对话里所采用的一些交际项目让学生造一段类似的对话.

(2)Dialogue / Story-building,如高一第12单元第45课,本单元的交际用法项目是“提建议”.本课第一部分是Bruce给Zhou Lan提供一些加强听力的建议,而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已给出的语句继续一段对话,这种方法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因为在编造对话时,不仅局限于提高听力的建议,还可以讨论提高阅读、口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3)Discussion,相对而言,学生进行讨论所受的控制更少.在讨论过程中,往往预先只给一个Topic,然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各尽所能.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判断、推理及连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这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

(4)Writing,结合每单元第四部分的Writing教学,进行说话训练.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口语训练,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为作文课上的说话训练对中心、构思、翻译、语言有更具体的要求,稍加整理就可成文.因此,口头和书面一直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其中,口头作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说话训练方式.

2. 复述

听和复述不失为一种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继而逐步发展自由表达思想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首先要求听,听较好的录音,听地道的英语,大量听就可创造人为的英语环境.听是说的先决条件,不听而会说是不可能的.但单是听也不能顺利发展口语能力,必须跟着练习、跟着说,特别是要复述.复述就是要把听的东西“倒出来”,说得再明确一点,就是要“背出来”,但这种“背”有其特殊要求:一是要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二是要准确、流利.背诵一篇文字材料对发展口语能力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因此,一定要复述适合自己水平的录音材料,才有利于打好口语基础.教师可用以下方法操作:

(1)各感官协同作用.在复述时,要设法鼓励学生借助表情和动作使各种感官都参加活动,在大脑皮层中建立起“视”、“听”等多种感觉的联系,以形成记忆表象.

(2)设置情境.对一些易于表演的材料,可组织学生排练成小节目分组演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复述的目的.

(3)创设实践机会.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践机会,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性格、记忆习惯,可利用课内与课外、统一与个别等方式组织学生复述.

(4)讲评.复述后,再指导学生共同讲评.讲评要以表扬为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肯定其成绩,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复述.

复述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巩固所学的东西.看一篇文章或听一篇文章只能留下模糊的印象,要是能复述出来,就一定能记得扎实,复述一篇文章比看一篇文章作用可能要大得多.

(2)可以迅速提高听力.光听而不练习说,听力的发展就不会很快,甚至会停滞不前.只有通过复述,牢固地掌握了语言材料,听力才能发展上去.

(3)可以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

开始时,一篇文章听十遍、二十遍,也不一定能顺利复述出来,但如果不畏困难坚持练下去,记忆力就会大大加强,复述会越来越容易,最后听三五遍,甚至一两遍就能复述出来,那时语言能力也就有可能加速发展.

3. 情感激励

采用多种情感激励机制,以增强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大处清楚,小处糊涂.

要让学生开口说外语,作为教师不能计较小错、小毛病.讲语法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准确性,但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够.准确性和流利程度是一对矛盾,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关系极大.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允许学生犯些错误,随着交流的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会更严格,所犯的语法错误也会越来越少.英语对学生来说是外语,作为初学者,学生在表达思想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使学生有信心,保持用外语表达的欲望,就不能计较一些小错,否则会得不偿失.

(2)积极鼓励,及时肯定.

每当学生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或在活动中有进步,教师应由衷地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教师非常尊重他们的劳动、看重他们的意见、珍惜他们的进步、感激他们的合作和配合.这会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3)扬长避短,分层要求.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和性格不同,有的人思路敏捷、反应快速,参与活动就比较深入;有的人胆小怯场、词汇不够熟练,参与活动就比较缓慢肤浅.对于这一点,教学并不强求一律,只要是积极参与,都予以肯定,而且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反应迅速的,多给他们即兴发挥的机会;对胆小怯场的,多给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如每次回家作业的检查,教师可多让他们发言.这样,由于整理了思路,吸收了词汇,做了充分准备,他们不再有害怕情绪,一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如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他们便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提高成就感.

4. 开设课外活动

教师应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因为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紧密相连.但应遵循其原则及要求,即活动课要遵循实践性原则;活动课组织要遵循自主性原则;活动课过程要遵循指导性原则;活动课内容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活动课形式要遵循交际性原则.

中学英语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篇6

【关键词】对话式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主体 交流

对话式英语阅读教学,即以对话的形式或在对话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这种对话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及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简而言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本,亲身体会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及精神内涵,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教师不直接讲授知识,而是以问答的形式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得学生始终主动参与阅读教学并保持着思维的应急状态,从而达到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提高了语言素养及思维水平的教学效果。

一、对话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在中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来达到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效果:

1.阅读感悟式。即通过阅读而获得感悟。这是一种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对话的体现,在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来对课文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感悟。如在教授课文牛津英语深圳版chapter 3 Detectives and crimes时,可设计这样的 教学流程:首先,要求学生将本课的生词进行熟悉,将课文读通顺。其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Can you find the clues and proofs?”再一次阅读课文,找到文中的细节来回答问题。第三,要求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最后,要求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分角色进行表演。

2.分析探讨式。所谓“探究式”就是要着重指导学生养成自我发现、质疑思辨,无限扩展的阅读能力与探究习惯。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初步感受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通过交流与对话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种知识的权威,而只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分析与讨论,但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考。比如在上述案例中,通过提问:“How to be a good detective?”升华了文章主题,也对学生进行了美德教育。

3.综合活动式。即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以各种活动(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等)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扩展,达到阅读教学课堂中动静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纳为己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上述案例中,可以进行分角色扮演,五个学生分别扮演Ken,Pansy,Mr Li,Jill,Jenny。不仅让学生参与到课文的情景当中去,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引申和扩展能力。

二、对话式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中学英语课堂带来的影响

1.师生关系从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转变为了平等的对话关系。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支配者,而学生只是接受者。教师追求课堂的严谨及可操控性,严格规定了教学步骤及内容,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没有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来。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与教师预设不符的问题或答案,教师往往会用自己认为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涂鸦式”教学、“满堂灌”和“满堂问”,使课堂显得有些沉闷与枯燥。学生则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失去自己的个性,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接受学习的特点。

而在对话式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话题的参与者与讨论者,具有对等的地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有着引导作用而非支配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教学目标从提高语言能力转变为提高语言素养。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对知识的崇拜是毫无疑问的。教师的目的便是通过讲解和提问来确保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必然会的到对知识的掌握,于是过程成为了得到结果的一种手段。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旨在通过不断的训练,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除了教授给学生语言知识,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其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得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是形成和发展其语言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对话式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牵引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和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兰玉.对初中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探讨[J].阅读与鉴赏,2006.

[2]郑迎艳.对话式教学新议[J].剑南文学,2013(3):13-15.

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篇7

一、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各领域对于优秀人才的融入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国家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改革素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而来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严格按照该标准来实施教学,融合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性,则中学阶段的教学质量较以往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征、内涵及其实践方向

1.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应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转而采取兴趣导向式教学策略,这样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科目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促使学生群体自动自发地组建英语学习小组。从本质上来看,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征有三点:(1)该教学模式具有情感调动的意味,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令中学生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2)该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教学的特性,因其与以往传承式教学模式极为不同,该模式强调的是教学双方的平等性,甚至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围绕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来推进教学,并不断以互动教学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与应用的灵感,促使其多利用英语来交流;(3)该教学模式更注重语言的实践性,这也是令语言类型课程的教学回归其本源,学生通过主动浏览多媒体课件、音视频教学素材,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感知到外国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等内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实践能够促进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突出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鉴于语言类课程本身的特性,需要不断进行表达与练习才能跟上学习的节奏,再加上,课堂互动教学所营造的轻松氛围,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两种语言来表达观点,这对于中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在兴趣的导向下,集中精力吸收英语知识,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促进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角色扮演,把英语课本中的对话内容以课堂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3.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向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阅读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高,学校教师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十分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语法、阅读技巧等内容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因此,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应作为未来学校英语教育的主要实践方向。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当中,可以沿着“设问、思考、讨论与创造”这一思路来完成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凭借教师“启迪式”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提出质疑或是找寻答案,进而令师生都步入到良性的交流、论证、脑力激荡等环节之中,通过发散思维的过程,来实现英语基础知识、口语技能、英语阅读写作等课业基本内容的传承。此外,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大量阅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必经之路,也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当中最关键的技能。但即便如此,也不应忽视培养中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不要为了做英语阅读题而去阅读英语短文,而是要从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体悟英语语言的逻辑性,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英语思维习惯下的语言表述。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感知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采取必要的可行性策略来推进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也是当前教育界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在钻研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得知,不同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会对传统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不同的自主创新教学策略来完成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中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互动式的语言训练。

摘要: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讲求的是能够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质量,实质上,其本质是,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来提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相关的研究内容能为教学实践带来有益的借鉴。

如何构建中学英语高效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小组, 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 全面实现学习目标,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活动, 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合作学习过程。因此, 必须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有序可循。基于这个目标, 我们英语科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英语教学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独学) ———合作交流 (对学、群学) ———展示提升———整理学案、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一、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和导学案的使用

当天晚上要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明天上课的内容, 预习时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基本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能够借助导学案的知识链接和工具书对重难点有所理解, 基本能完成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因此, 预习的深浅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预习时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 当天晚上要求学生听课文录音两三遍, 把课文至少通读三遍, 把重点句型用红笔画出来, 并把不懂的单词、句型和知识点标记出来。第二, 在上课前的三分钟, 要求对子间进行交流预习情况, 对子检查单词和课文的学习。第三, 小组长检查预习和导学案完成的情况, 并把检查情况反馈给教师。因此, 预习是抓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 必须抓好预习。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热身导入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很关键的。它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创设英语学习氛围, 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 尽快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导入的形式不一, 可以是歌曲、游戏、多媒体、新旧知识链接和创设情境等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尽量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顺利导入新课。然后一边解读学习目标, 一边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质疑。

三、自主学习 (独学)

独学, 就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清楚本节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提出独学要求:“静、专、思、批、快”。根据导学案的学习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注意对课文的理解, 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理解和记忆, 把学习的重难疑点用红笔作出标注, 把未解决的问题划出来, 以便留到后面的学习环节, 在对学和群学中进行学习交流并解决。接下来播放课文录音, 让学生听并模仿读。

听录音要求:一听请安静, 二听小声跟, 三听大声读。 (第一遍看着课文安静地听, 整体感知课文, 特别注意原来不会读的单词的发音, 听第二遍时小声跟读, 听第三遍时大声跟读。)

独学结束的学生起立 (起立时把凳子轻放桌下, 继续独立思考不会的问题。小组成员全部独学结束时, 组长评价表中得分。)

四、合作交流 (对学、群学)

(一) 对学

对学有“异质对学”“同质对学”, 我们主抓“异质对学”。在小组建设时, 建立“异质对子”, 即每个小组的1、2、3号扮演小老师的角色, 4、5、6号一般都是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通过结对子, 即“兵教兵”的形式进行对学。

首先, 在完成了独学环节后, 就进行对学, 我们要求在“对学”时, 先由小老师和学困生相互读单词及课文, 并纠正错误发音, 相互解决独学时不能解决的疑难点问题。对学要求对子间的交流两人听见即可, 声音不要太大, 以免吵到别的同学。其次由小老师主讲, 小老师把对子不会的单词和句子或疑难点给圈出来, 然后教会对子读, 让对子自己再重新思考不会的疑难点, 找出错因并加以改正。如果对子不能理解的话, 就由小老师给予讲解, 然后对子再说一遍给小老师听, 不对之处小老师及时补充, 小老师还要给对子多问为什么。这样一来, 彼此都能彻底地理解疑难点。对学中, 如果遇到彼此都不明白的问题, 就要用红笔圈出来, 然后在小组群学时提出来共同讨论。

(二) 群学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组内讨论交流学习, 先检查组员对课文的理解, 本组成员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单词和课文, 然后解决在对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这个环节主要发挥优生帮教的作用, 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认识的成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教师巡视时请教师帮助解决,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这时候教师要适时的介入, 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解释”, 这样教师也可以捕捉到典型的展点了。组内交流讨论时必须人人发表观点, 小组长归纳总结成果, 做好记录。由小组长将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报给教师, 便于教师掌握学情, 为班内大展示做好垫铺。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巡视交流记录。一般来说, 一个小组6—8人, 每个组一个小组长 (一般安排英语成绩优秀、有组织能力和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作小组长) 。

合作交流学习要求:对子间的交流学习两人听见即可;群学时全体成员向中间聚拢, 别人发言要认真听, 补充质疑时必须表达清楚。群学结束时, 小组全体成员坐下, 理清思路, 把学会的题目在导学案中完成, 组长评价表中得分。

五、展示提升 (我展示, 我精彩)

本环节要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前两环节对教材的理解、感悟, 然后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交流解决。教师首先要进行展示任务分配, 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展示准备, 在组内进行预展。其次各小组展示, 讲解自己或小组对知识的理解, 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 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倾听, 进行补充、质疑、解惑或评价。学生在交流展示时, 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并积极关注课堂中的每个细节, 在这一环节中, 对于前两个环节各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看能不能解决, 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用讲解。全班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 要通过进一步启发、点拨看学生能不能解决, 不能解决的, 教师该讲解的仍要讲解。教师的点拨、引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关键问题, 当学生提不出时, 教师要追问;教师要做重点点评, 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怎么做是不对的, 从而推进课堂向纵深发展。

展示要求:展示的学生要求口头脱稿展示, 面向全体同学, 语言要简洁、准确, 声音要洪亮;书面展示要规范快速, 注重总结归纳。展示完毕要整理完善知识内容, 力争全部过关。非展示的学生要学会倾听, 学会整理自己的答案, 准备点评、补充和质疑。非点评学生要注意倾听、思考, 关键内容做好笔记, 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大胆提出。

六、整理学案、达标检测

本环节由学生对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导学案, 让学生明白哪些没有弄懂, 哪些问题需要在复习时重新关注。教师可以进行学情调查, 了解本课学生掌握的情况, 分析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 做好记录。最后由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达标检测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对子互批互改, 小组长检查, 教师巡回指导, 对其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教师引导、点拨。

七、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篇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 境内56个民族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大业。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 在教学模式上应该进行重新思考, 从而促进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 因此, 笔者针对“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第二, 导致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较差的原因;第三, 针对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环境特征, 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实施, 目前我国拥有155个民族自治地区, 每个民族自治地区内均有少数民族学校, 少数民族学校的受教者为少数民族学生。 由于少数民族具有其民族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底蕴, 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系列特殊性。 就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角度观察, 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 而且由于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少数民族中学生对英语这门社会人文学科的认识不足, 主观学习能动性较差, 造成英语基础薄弱, 在长期的偏见下, 有效学习方法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求知欲望不够强烈, 导致英语成绩相较于汉族学生普遍较差。 现阶段, 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式, 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增强英语应用能力, 这无论是在日后的升学考试还是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如何提高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亟待解决[1]。

二、审视影响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原因

(一) 针对英语学科认识不足

在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过程中, 英语学科是在本民族语言、汉语言基础上的第三门语言学科, 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中学生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长期熏染, 对英语这门社会人文学科的认识不足, 不能意识到英语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已而为之。 另外, 社会上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天赋上较差, 对汉语言的学习难度已经很大, 学好英语是天方夜谭, 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 同时, 诸多家长鉴于民族情节的影响, 对英语产生偏见, 导致孩子对英语产生偏见, 对英语的态度漠然。

(二) 教学实施困难估计不足

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是第二门语言的学习, 而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英语是第三门语言文化的学习, 不同语言学科承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差别, 而且语言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 教育部门在针对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编制过程中没有对“三种语言”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带来的困难进行有效把握, 直接影响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基本处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的地理位置, 导致少数民族中学教学环境较差、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同时少数民族中学英语课程开设的比较晚、教学经验积累不够丰富,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中学生英语成绩较差的现状。

三、探索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一) 强化认识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对英语的正确认知是提高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强化意识形态的过程必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需要社会各方的全面配合。 首先, 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使少数民族地区抛除落后的发展观念;然后, 通过媒体的宣传功能, 大力宣扬外语是打开国门、实现开放的钥匙;最后, 通过对少数民族中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干预, 使其思想开放,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英语, 用理想的力量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重困难[2]。

(二) 政策辅助

党和政府需要对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育进行宏观干预,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人文特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制定相关政策, 保证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 针对三种语言的学习压力, 制定适应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英语教学大纲;第二,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和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等现状, 加大对少数民族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教学经验软实力的投入力度[3]。

(三) 改善师资力量

探索适应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中学师资力量是必经之路。 第一, 大力倡导英语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进行支教, 为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输入专业性较强、思想较为先进的“双专业”人才;第二, 加强对现有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 通过公派学习、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英语教师进行沟通等方式, 发展现有英语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创新工作思维。

结语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是全面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加速改革开放步伐、 加快国际合作交流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 能够引发教育部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变革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实践方法, 根据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育的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探索出最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大批少数民族人才。

摘要: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英语已经成为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 英语应用能力是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技能。英语教育是培养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探索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本文以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视角, 针对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水平进行分析, 旨在为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水平贡献力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小璇.新课标“语用”原则指导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 2012, 02 (14) :42-43.

[2]孙宗芹, 张燕玲.少数民族地区英语阅读课教学培训调查及分析——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学英语教学为个案[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0 (23) :186-187.

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中学英语,互动教学摸式,研究

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互动、组际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来构筑课堂主体结构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潜力;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具有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功能。在建构式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等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各种因素和资源的交流和互动,就有可能避免说教、空乏,从而充分实现趣味性、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统一,真正改变一些学校存在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不良状况。

一、营造和谐氛围,点燃互动激情

在课堂上,教师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充满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实现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使课堂成为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流互动的场所。那么如何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1. 尊重学生个性,实施民主教学

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既有其他学生一样的共同性特征,又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情感和才智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的发展潜能,精心为他们设计有层次、多方位的互动平台。既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又在无形中促进师生互动。

2.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力求做到高兴时不得意忘形,悲伤时不垂头丧气,控制无益的激动,调节消极的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欢快的情绪进行教学。用健康的情绪感染、引发学生情感共振,使其进入愤、悱的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

二、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合作互动学习的策略

1. 师师互动不可缺

在课前教师的备课要充分。首先,教师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识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其次,教师对自己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要很清楚,以及期待达到怎么样的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虽然也时有教师集体备课的话动或形式,但并设有将之纳入教学的流程之中加以统合。在合作学习中,要将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性因素纳入教学系统,这样扩大了教学系统的外延,应该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为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2. 重视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工作者,学生是工作的对象。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合作学习中,教学应当兼顾教学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应当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学形式上,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我们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但集体授课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点我们可以从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中窥见一斑。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归纳为: 合作设计( 教师集备课的智慧结晶) →目标呈现一集体讲授( 规范操作要求) →小组合作活动→验收→反馈与补救。

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

3. 师生、生生合作互动

合作学习小组不同于一般的小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同时强调个人负责和小组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每个小组在确定要求以后,首先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一段,成为这一部分的专家。这时就需要生生互动,这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8-02

一、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在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中,中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普遍而言,目前许多地方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与《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相左的现象。教学模式多沿用“复习——导入——讲解——巩固——作业——测试”这种陈旧的程序展开;教学活动基本上是“课本、黑板、套题、粉笔、教师”;许多班级学生数量众多,有的甚至达到70-80人上课,老师只能是“语言点”教学和“笔记式”讲解;很少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即使使用也大多是做“正误判断”,回答几个“特殊疑问句”,或看“图/表”总结段落大意。

可以说,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只是体现了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学英语教学大多都只围绕着中高考开展,期间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填鸭式”的讲解,“炒剩饭式”的温故,“测验式”的巩固。教学活动毫无激情,效率低下。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强化语法”、“淡化词汇和篇章”、“模式单一”等等问题,已经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二、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为了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为出发点,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三、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

改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也不例外。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要敢于对应试教育说不,要在日常课堂中坚持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坚持学生为中心原则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中学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因此,它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他们的学习过程。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都不可复制、个性鲜明的个体。因此,教育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不需要标准化的培养模式,而是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中学英语课程应该既关注社会的需求,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中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除了着眼于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它同时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权利,承认他们在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方面的差别。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多样化和多元化,保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和有个性的发展。

4.坚持加强指导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保障制度的构建

1.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是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学不再是只限于英语知识的教学,而是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对学生进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渗透。教师在教学中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设计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如音乐与电影欣赏、演讲与辩论、英语小品剧等,重视对学生综合技能和应用技能的培训。学校一方面要依托英语专业的教学与建设,通过对教师的各种进修与培训,使他们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增强素质,提高业务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学科组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探讨,要分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外出观摩学习和考察,鼓励教师业余进修,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

2.加大教学投入,为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条件保障

在积极使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学校必须加大教学投入,在硬件设备,网络环境等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校园网的建设,建立以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化英语教学资源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学校要致力于建立本校的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现代化的英语教学离不开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的密切配合。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自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教学网站,使学生既能方便找到视听资料和口语练习平台,又能获得在线考试帮助和专家答疑,建立起自己的英语教学学习资源库。同时,学校要逐渐形成开展大型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制度,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宣传学校办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的氛围。

3.强化管理,确保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达到既定目标

制定一个明确的、科学的、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是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前提。学校应当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分层次,个性化,自主式”等教学改革理念,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英语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工作。对本校英语教学性质、目标、课程设置、考核目标,教师管理等进行规范化安排,并聘请专家督导教学活动,从制度上督促和保证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和质量。学校对任课教师要有严谨的教学研究、备课、对学生学习的后台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与考核。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同时,学校也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教师在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保护教师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挑战,也是契机。对于改革前沿的中学教师来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改革者。笔者希望所有中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以及此次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尽一份微薄之力,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川教,【2009】226号

[2]李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构建刍论》,《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李宝丽,《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4]马爱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篇12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 有效开发情感资源

教材、学生、教师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帮助教师施教、学生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英语教材中的许多语言材料, 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的好恶情感和意图。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 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把教材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激活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 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新知识的获得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依赖于学生原来所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 要选准为新知识提供最佳关系的旧知识为切入点, 对旧知识进行提取、加工、重组, 降低难度和阻力, 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的内部条件, 诱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愉悦的学习情感。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讲授, 渗透着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英语课本中所精选的文章, 蕴含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的表露, 涌动着作者的爱憎。因此, 对教材中所表现的乡情、亲情、友情、师生情、民族情、爱国心、爱心、事业心、上进心、自信心、意志力、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责任感、正义感等, 教师首先应认真体会感受, 准确理解和把握, 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与学生交流。教师授课时应充分发挥语言传情、表情传情的功能, 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 表达自己的爱憎, 展示个性特征, 传递教材中的情感, 影响教育学生。

英语教师应吃透教材, 领悟教材的精神内涵, 挖掘教材中作者的情感, 撩动学生的情感, 拨动学生的心灵, 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英语教材中有许多饱含情感色彩的戏剧和对话材料。如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让学生尝试绘声绘色的角色表演, 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取文中人物的角色情感体验, 加深对课文中角色的理解, 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达到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如:为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讲授The Man Who Never Give up一课时, 我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

1. Why was Edison able to make so many inventions?

2. What do you think you can learn from Edison?

3. What kind of spirit do you need to become an inventor?

4. Who would you like to be in the future?

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从爱迪生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体验其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和善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以及顽强拼搏的毅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培养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分段讲述后, 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以多种方式做展开性的提高练习。我们以记者采访的形式, 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根据课文线索, 分别请学生扮演Edison, Edison’s father, Edison’s mother, Edison’s teacher, the doctor who saved Edison’s mother等, 其余同学均为Reporter进行现场采访。采访Mother and father, 了解Edison小时候的爱好, 采访Teacher, 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等等。

二、注意反馈后续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通过一连串问话, 一步一步在心理上靠拢学生, 走近他们生活, 加强情感交流。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在认识和改革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极其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具体表现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 是积极的, 还是消极的。在英语教学中, 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交流, 从而调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 实现英语交际的目的。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 即情感互动。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 需要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 融洽的师生关系。常言道:“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喜爱, 可以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喜爱, 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如果师生不能产生情感互动, 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甚至放弃学习, 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因此, 平时教师应尽量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言行给学生以鼓励, 对学生的回答, 尽量给予表扬和肯定,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 教师尤其要多鼓励, 多关怀, 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 教师要及时肯定和表扬,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帮助他们, 以增强其信心。我相信, 教师的真情投入, 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从而更好地促进师生产生情感互动。

例如:做课文Telephones课后练习:Read Passage One and Passage Two and answer questions

T: (Question One) Why were telephones not popular at the beginning?

S1: (Looking at his book) Because it took a long time before people begin to hire or buy them.At the beginning it was difficult....

T:No.Are you going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to me?Please give me some key words.

此例中我们打断学生的话语虽带模糊性, 但学生易于理解, 也可以接受。试想如果学生一字不漏地读课文时, 用显型话语“Stop, stop.I didn’t ask you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You are absent-minded.”打断学生, 学生会十分尴尬、不知所措。但当我们说:Are you going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时, 该学生已经明白了意图, 马上停止不读了。这句话的效果远比强令学生停止读课文要好得多。

三、作业批语的情感效果

作业批改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作业批改是情感输出的载体, 它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 而且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或否定。批语内容所蕴涵的情感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看,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好的作业批语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

1. 批评式批语

大部分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此类批语, 认为批评式批语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 同时又挫伤了他们上英语课的积极性和兴趣, 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 达不到批语应有的效果。因而对英语作业较差的学生, 批评要委婉, 要讲究艺术性, 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Would you please pay a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

“Would you do it all by yourself next time?”

“I’m sorry you didn't use your head this time.”“How I wish your handwriting were better!”

这样不仅能达到批评指导的目的, 而且也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 一点不会觉得教师苛刻。实践证明, 这类批语效果好, 不少学生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并更正作业。

2. 表扬式批语

适当的表扬是一种鼓励, 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表扬式批语要生动活泼, 因人而异, 要有针对性, 切忌千篇一律, 呆板教条。对成绩较差的学生, 要善于发现其优点, 抓住闪光点, 及时肯定和表扬。

“How beautiful your handwriting is!If only you were more careful!”

“Well done!Pay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 won’t you?”

“I’m so glad to see that you'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

此类批语简单明了, 富有情感, 很能打动学生的心, 使他们倍受鼓舞。

3. 劝勉式批语

基础差的学生认为, 此类批语能使他们树立信心、振奋精神、增进师生感情。在劝勉式批语中, 我用委婉的语气, 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并指出今后如何复习, 巩固所学知识, 如何做各类作业。如:

“Could you please listen more attentively and reciting the text?”

“Please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that have been learned in this unit.”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10) .

[2]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外语教学, 2004 (2) .

[3]张学仪.试论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 (1) .

上一篇: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下一篇: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