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业模式

2024-05-20

英语作业模式(通用12篇)

英语作业模式 篇1

传统的英语作业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内容仅限于本学科范围, 形式单调枯燥。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我们目前的英语作业形式明显滞后于新课标的要求。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只有紧扣教学目标的要求, 才能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作业形式。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做法。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自主归纳知识点

学生进入初中后, 不能再像小学时那样时时依赖教师的指导, 应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英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听、说、读、写样样不能丢, 知识点容量大, 很繁琐。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笔记本, 将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为几大块:单词、短语、语法等加以归纳总结。每接手一个新班级, 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 但是要经常检查、督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将每节课的内容整理好。

二、以组为单位, 先进带落后, 共同提高

我在学生的座位安排上下了很大功夫, 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 每个组涵盖不同的学习水平。指定组长人选, 主要负责协调本组成员共同完成每次学习任务。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 没有学习主动性, 又很少能主动请教老师。所以, 如果能真正发挥起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 Friends的单元教学中, 我布置了一篇课外作业:My best friend, 要求学生先自己完成这篇作文, 然后小组成员聚在一起互相讨论每个组员的文章, 共同修改完善。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差, 因而每完成一篇文章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放在课外又有很多学生不能自觉完成, 所以教师应保障有充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 同时也做好巡视、检查、指导工作。

三、注重学科间知识整合, 充分挖掘课外资源

社会在高速发展,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书本知识, 应着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 并能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态, 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新鲜的养料。9A Unit 5中介绍了好莱坞著名影星Audrey Hepburn的事迹,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学习了书本内容的同时, 我也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一些著名影星。如:巩俐、章子怡、成龙、李连杰等。简单介绍了他们的奋斗史, 并布置了一篇课外作业:My favourite film star。学生刚看到这个作业的时候都有些兴奋, 但是很快就觉得难度较大。我让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搜集资料, 做好充分准备。鼓励学生使用书本中学过的单词、短语完成一篇短文。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 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作业。那些没有电脑的学生纷纷想办法, 或去亲朋好友家上网查阅资料, 或通过电话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上交的作业虽然参差不齐, 但是可以看出是学生经过努力完成的。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互相纠错。通过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 学生在尝试着将书本知识加以运用,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四、冲破“说”的障碍, 变身“辩论达人”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普遍较弱, 在口头表达上更是“羞于启齿”。在9A Unit 4 TV programmes中, 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本单元学完后, 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看电视的利与弊。赛前将班级学生分成两大组, 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 由每组组长安排任务, 组员分头准备。到了正式辩论那天, 双方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虽然整个辩论过程不是很理想, 但是通过本次练习, 学生们了解了辩论赛的规则, 更是通过赛前准备环节将书本知识详细地梳理了一遍。不管是对于参加辩论的同学, 还是坐在观众席上的同学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五、今天我值日——我是小小播报员

开学初接手这个新的班级后, 我做了一个尝试。每节课的前两分钟交给当天的值日生, 播报的内容随便他们自己安排, 可简单介绍当天的天气情况;也可以根据当时的学习进度演讲相关的内容;个别学生实在不知如何准备的话, 也可以将书上的文章背诵一段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我发现哪怕基础再弱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例如, 在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中, 介绍了很多青少年面临的烦恼, 和学生现在的实际很吻合, 因此学生很感兴趣, 不少学生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书本没有的内容,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课外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 绝不仅仅限于以上几种。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不断研究、总结, 定能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

英语作业模式 篇2

关键字:开放式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旨在使全体学生在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健全。为此,教师必须在设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其个性。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检测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标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多年的英语作业维持着传统旧习,以读、背、抄等机械方式为主,形式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逐渐失去对英语作业的兴趣,有的学生往往马虎完成,敷衍了事。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引领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引领了我们提升英语作业设计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我们运用于课堂教学,也对我们的作业提出了新要求。在创新、开放式教学的要求下,从趣味性出发,注重实践性,让学生“乐”中求知,“动”中求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作业,锻炼学生阅读、焦急能力、自学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这一年教学中,英语作业开展的形式。

三、英语作业的形式

1. 美术--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空间

动手涂涂画画,几乎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这一点特点,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5 what color is it?是关于颜色的辨认。在教完第一课后,请学生用彩色笔画出奥运会五环旗,同学们的兴致马上被激发,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这不仅巩固乐单元的重点句型和词汇,还增强了有关奥运常识,会话使抽象的句型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在语言与会话的交叉使用中同步发展了语言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

2. 音乐--给学生一个悦耳的空间

新教材中有许多的chant和song,琅琅上口。学生跟着节奏听几遍就会了,无论是chant也好,song也好,都具有一个这样的一个优点,加快学生的句型和单词的掌握。在课堂上,每授完一曲,让学生回家根据此旋律作词。如

This is cola. I like cola.

That is soda. I like soda.

Cola and soda, cola and soda.

Pop, pop they are, pop ,pop they are.

学生会改编成:

This is a tiger, I like a tiger.

That is a lion, I like a lion.

Tiger and lion, Tiger and lion,

Dangerous they are, Dangerous they are.

3. 合作:给学生一个表演的空间

使学生掌握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根据教材,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排演一些课本剧,不但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在特定的情景下亲身体验角色。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第二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让同学们设计多种情景,在服装店编写对话并表演。学生们奇思妙想,有的扮演门口迎宾的机器人,一有客人进门就机械的挥动双臂说:“Welcome, welcome”,令人忍俊不禁;有的挥动着手中的毛衣,大声叫唤“Sweater, sweater”.各种服装把教室变成了一个小市场,大家兴致很高。在合作中体验了角色,活用了语言。类似的小组表演每周有两三次,同学们乐此不疲。英语课前总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聚在教室或者走廊排练,学习已然成为一种乐趣。

4. 扩展: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

让学生尝试做一些读、写、练以外的课外的学习和时间。例如,办英语手抄报,摘抄和欣赏一些英语名言警句,诗歌、小幽默等。学生在出版的过程中,要寻找资料,收集资料,这一过程无形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还可以通过展览的形式,评选一些等级名次进行表扬、鼓励。小小的奖励也能带给他们极大的乐趣和更大的学习动力。

5. 探究:给学生一个深入的空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我鼓励学生收看电视节目如希望英语,收听广播或者上网去吸收丰富的课外资源,增加信息输入,多多注意身边的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在学26个英文字母时,我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字母的词汇,有的学生父母做服装生意的,就懂得L、M、S来表示衣服的型号,有的父母是医生的,就收集了有关药品的英文单词。平时还可以让学生收集看到的广告,标牌,如Made in china等,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节日,可以让学生去收集有关“愚人节”“圣诞节”的知识,更好地去体会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四、原则

那么在以上地各种作业配置中还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 开放性原则

所谓的开放性原则就是摈弃传统的“标准答案式”作业,这里的作业体现的只有每个学生之间个性的差异,我们允许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答案,允许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2. 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成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作业如果成为学生的一种业余负担,那还谈何有效完成,谈何巩固?

3. 层次性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利水平,认知结构和学生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人教版第八册,在学生学完了unitI What’s the matter 第五课之后,我提出了不同的作业要求

1) copy the article

2) Read and recite the article

3) Write an article called“Do you have a cold”.

如果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课本 ,就必须完成1、2项。如果能熟练的朗读背诵了,就只要做第3项。对于接受知识慢一点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设计阶梯,让他们一步一步走上来。

4. 复现性原则

有机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新的语言材料是如何与他们已学的语言材料相联系的,这样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语言材料,又加快学习新语言材料的速度,有利于提过学习效果。

5. 适量性原则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心理学家要求十几个儿童进行画图练习。画了一张,要求再画一张,就这样连续画了15张。结果发现,孩子们越画越马虎,所画的画也是一张不如一张。这说明练习的量多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质量,过多的练习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失去原有的兴趣。即使孩子认为画画是一种乐趣,到最后他们也会觉得乏味,枯燥,所以我们的作业一定要“少而精”

五、效果

开放式家庭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作业模式 篇3

关键词:考虑共性;兼顾个性;主观能动性;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英语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活动中,英语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同时,新课标下的作业布置模式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的英语作业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背单词或课文,这是学生感到最头疼的作业。第二类是抄课文,这是相对简单的作业,学生感到较为轻松。第三类则是英汉互译、改正错误、补全对话等形式的练习题,这类练习被教师当作“试金石”,用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三类作业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少学生感到这样的练习题比较单调,继而对作业缺乏兴趣。我们能否改变一下传统的作业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呢?我认为,作业安排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

一、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长期以来,作业的形式、内容都由教师作统一的规定,完全忽视学生的需求。在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思考、实践。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有不同,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适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践的角度讲,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教学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我认为让学生根据自己个性特点、喜好和对课堂、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去给自己或他人命题,不失为一个绝妙方法。事实上,就是鼓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自我体验。这样,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得到尊重,这就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的、富

有个性化教与学的过程。

三、体现学生的群体合作性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句话的经典之处在于:它不仅适合于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而且也适合于学业。当然,在英语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而且需要小组的合作。合作完成作业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而且还能各取所

长、扬长避短,更重要的是从合作中获得更多资源、信息和知识。学生在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意识、合作的快乐、

合作的益处。学生感觉到收获满满,成功感十足。在这里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此类作业时,要考虑到小组人员的合理搭配,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从而更好地完成作业,使每个学生释放出自己的正能量。

四、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作业模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换句话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建立一种新型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及其相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大胆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和独特性的理解和表达。特别在英语这一特殊学科上,作业的布置不能局限于某个命题或某个范围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主观创造力,来完成自己的作业。

总之,改革英语作业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任务,还在于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感受、思考以及表达习惯,从而使作业成为师生之间心灵对话的载体,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平台。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情去理解、把握英语,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感受、品味英语的魅力。

英语作业模式 篇4

一、改变传统的“抄单词“为“用单词”

许多老师在教完每堂课后,常布置让学生抄单词的作业。抄单词虽能起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单词。但问题是:在抄单词时,某些学生的“心”不在单词上。我曾让学生抄单词10遍,结果发现许多学生抄到最后几遍时,把本来正确的单词也抄错了。这种机械性的作业,往往达不到老师布置抄写时的作业目标。学以致用,学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掌握所学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快乐有效地掌握单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抄单词”模式,创设应用单词的情景,让学生“用单词”。

1. 让学生给实物贴单词标签

我在教完1—10个数字后,要求学生将家里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配上英文小标签,如电话机的数字键、门牌号等。又如,在教了四年级上Unit 4“My Home”后,我让学生把学过的单词study, bedroom, living room, bathroom, kitchen, phone, table, sofa, shelf, fridge贴在家里相应的实物上。当然,并非所有家庭都有这些事物,如果没有,我便让学生画出家具,然后贴在墙上,再贴上英语单词小标签。单词和具体实物的对应,使得单词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记单词的兴趣,而且由于学生能经常接触这些单词,大脑反复受到英语单词的刺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能记住这些单词。同时,因为单词贴在实物上会展示给自己和别人看,学生的书写也特别认真。

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词,我也让学生贴小标签在相应的实物上,比如big, small, tall, short, old, new等形容词。我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形容词的含义贴在合适的实物上。

2. 绘制单词卡片

把单词贴在实物上的方法只适合于某些特殊的单词,大部分的单词都无法使用这种方法。为此,我常让学生绘制单词卡片。卡片分正反面,正面写上英语单词,反面写上中文解释或绘图。卡片的制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乐趣,有助于记忆单词。我常让学生互相交换卡片来记忆单词。这样做使得学生在制作卡片时书写和绘图都很认真,因为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卡片得到学生的夸赞,而且记忆别人的卡片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使记单词的兴趣保持长久。

3. 编写不同形式的词汇表

许多老师在教完每个单元后,都是让学生按词汇表机械地抄写本单元的单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为了使学生主动乐于复习本单元的单词,我作了新的尝试:让学生为本单元词汇表中的单词重新设计词汇表。书本的词汇表是按教学顺序设计的,而教完一单元后,学生没有必要再按原来的顺序去记忆单词。如果学生能从“被动的抄写”变成“主动的编写”,设计出自己的词汇表,就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单词。我采取的单元词汇表编写的主要做法有:(1)按单词在字典中出现的先后编写;(2)按单词的意义分类编写;(3)按单词的词性编写;(4)按单词的字母长短编写;(5)按单词的发音分类编写。对词汇表编写出色的作业,我常把它重新打印,注上作者的名字,发给全班同学。这样做,不仅激励了全班同学编写词汇表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记单词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的“背课文“为“录课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在课堂教学后,老师们总喜欢布置笔头作业,而忽视口头作业。即使布置了口头作业,也往往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实。为了改变这一不良现象,我要求学生将口头作业录音,然后上交录音作业。录音作业因为富有趣味性,又要上交给老师,学生都很重视。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1. 分组

虽然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农村的家庭,但是农村还有一部分家庭没有电脑,所以我把学生分组,将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分为同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头作业录音。由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担任组长。

2. 培训

我把各组的组长集合在一起,教他们如何下载免费的录音软件,如何安装软件,如何录音,如何保存录音文件,如何将文件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3. 检查

收到小组长发来的录音作业后,我会在自己的电脑里播放学生的录音文件,并把语音语调好的作业进行复制。

4. 反馈

在上课时,我常播放复制好的录音作业,让全班同学欣赏。这使录制的学生感到无比的荣幸,也使其他学生得到激励。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我还设置了最佳模仿奖和最佳搭档奖。为了得奖,学生们非常重视录音作业,有的学生甚至录了好几遍,这不仅提高了语音语调,而且熟悉了课文内容。

三、改变传统的“单一练习”为“多样练习”

单一练习往往使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产生疲劳感,久而久之会导致后进生抄袭而好生却吃不饱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一不良后果,我在布置练习时很注重练习的多样性。

1. 根据学生的成绩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我把班级的学生按成绩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学习了有关水果的词汇之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第一种作业是画出最喜欢的水果的图片,并在下面写上该水果的英文名称,供成绩较差的C组学生完成;第二种作业写出你喜欢的水果和不喜欢的水果,供成绩中等的B组学生完成;第三种作业是写出你喜欢的水果和不喜欢的水果,并说明理由,供成绩好的A组学生完成。作业内容的分层,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上各得其所,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2. 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

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类进而布置不同层次作业的做法,虽然能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但也会挫伤一些后进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于是,我有时候会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做,后进生也有机会选择难度高的练习,挑战自我。一旦这种好现象发生,我都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3. 提供情景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练习

教师应积极创造情景,让学生去完成一些能展现自我的个性化练习。我在教完五年级上第二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后,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落实,但在动手能力的培养、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上还缺乏练习,于是我想到了让学生设计手抄报。手抄报分为两个板块:固定板块和自由板块。固定板块要求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编写练习,如根据图片写出季节,根据riddles猜季节,根据所给的词造句等;自由板块要求学生写出我或我朋友最喜欢的季节及理由,摘录描写季节的诗歌、歌词或chant,写出不同季节人们的活动等。对于手抄报,我常进行评奖,奖项分最佳内容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版面设计奖和最佳书写奖。因手抄报的工作量比较大,我有时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这既能提高手抄报的质量,又能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学生们对于手抄报兴趣浓厚,课余时间常陶醉于收集内容、设计版面、书写涂色等活动。一张张英语手抄报,无不反映了学生们独特的构思和精心的设计。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得到充分落实,鉴赏能力逐渐增强。

日记是体现个性化练习的常见作业模式。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词汇量和认知能力有限,布置写日记的作业可操作性不大。但我认为,老师完全可以通过降低要求来布置适合于小学生的日记。我常让学生用一句话、两句话或者几句写下某天所发生的事情或感想,而不是非得要求写一大段。我还教会学生如何上网或翻字典查阅生词。经过长期的日记练习,班级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活动和想法,让英语走向生活化。

综合上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树立新的作业观念,不断优化作业的设计,布置创新的作业形式。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重在变化,即作业的类型要变化,作业的内容要变化。重在适度,即作业量要适度,作业的内容要适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他们所能承受的作业任务。重在科学,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既要书面作业,又要安排有声作业,要把书本知识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知识的有效利用得到最大化。

摘要:传统的作业往往形式单一、机械, 学生被动应付, 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同时, 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英语所产生的兴奋感和喜悦感, 从而感到做作业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为了切实贯彻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精神, 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 尝试了几种新的作业模式, 结果使枯燥乏味的作业变得兴趣盎然, 使学生从“疲于应付作业”变成“乐于完成作业”, 从而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模式,改变,减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PMC作业模式论述报告 篇5

PMC自2011年10月份成立至今以来,PMC运作模式与生产模式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更改变革。自始至终,无论是做得好还是做得差,一直在变,似乎只有在变人才不至于变得麻木而失去激情与梦想,但结果还是一次又一次粉碎我们最初的设想,公司也是一次又一次在失败中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当然,在这一次次失败中我们也总结了不少经验及吸取一些教训,但总体公司并没有较大的改变。在此我代表PMC同仁发表一下我们自己的心声及PMC作业模式的确认及方向,请领导给予酌阅并完善。

首先谈谈工业变革的三步路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未全面开放,实施订单库存化生产,即依据销售占据市场份额,那时候谁生产的产品多,数量大,谁就占领市场,讲究大批量生产,即产量时代;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消费者意识提高,不再注重数量上的要求,而讲究产品质量的问题,那时候谁的产品质量好,谁的产品就是市场的佼佼者,谁就能在市场立足,即品质时代;到21世纪,随着消费者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个性化多样化:要求产品质量好、交期短、价格适宜的个性化时代,产品周期短,同时要求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及频率加快,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产品实现速度必须加快方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同时公司也认识到这一点,故PMC也就是在此种情形下应运而生,但随着企业领导的变革,慢慢演变成PMC只是一个表有实无的部门,失去了公司高层最初设想的作用,但企业规模扩大的时候,没有PMC形同人没有大脑一样,在某些方面只能凭本能感观去生产,那么业务将会始终处于繁忙而被动的局面,如此下去,企业谈何长远发展?故PMC开始以被动变主动,并着手计划全面管理,实施新的排产方法与管控方式,以达公司交期有所提升,并提高客户满意度,那么有以下方式进行:

一、业务交期评审及订单分化

1、业务所下订单均需经过PMC交期评审,对于交期的确是无法完成之订单同业务协商一 个新的交期,并在系统中给予更改;对于交期评审合格的订单,按正常流程执行;对于订单需要优化工艺或其它部门辅助才能达到的,需注明工艺优化要求或通知相关部门予以配合;然后下达工程给予写工艺、绘图,以保排产更有保障。

2、交期评审后,对于适合外协供应商加工之订单给予直接外发;对于适合我司加工,但生产工作量饱和的情况下,给予综合考虑供应商加工能力后选择合适的订单给予外发;

对于正常能完成之订单,按正常流程下到生产内部加工。

二、物料实施全面每日计划与管控

1、每天根据工程购料单实施购料,并制订好交期,依据系统交期顺序,发OA给仓库、采购,并抄送覃总,让仓库与采购依据物料计划单完成购料及收料计划,以确保订单物料交期前期有所保障。

2、工程下单图纸涉及购料部分,待PMC实施购料计划后再一并送仓库,并同时将第二天的物料计划分发给仓库及采购,让两部门作好任务完成准备,确保物料准时按计划到达。

3、PMC每天送图纸到仓库,检查仓库所有图纸是否已按计划下达生产,对于未下之工单提出新的物料计划并给予后续粗加工排产信息,以免计划进度脱节,影响到物料计划的全面掌控。

4、对于外协全加工部分,依业务交期给予订单交期计划,制作电子表,对于不能按期完成之订单,采购须在订单交期到期之前三个工作日回复交期给业务,业务同意后并反馈PMC,PMC依旧按回复之交期算其达成。

三、粗加工前推计划排产及信息反馈

1、依据订单各工序IE工时叠加与现场人员、机台工作时间相匹配进行产能分析,达到生产粗加工部分资源达到最大化利用。

2、依据业务交期先后及加工时间长短进行订单前推式排序,让交期紧的、加工时间长的PMC作业模式论述报告

订单优先生产,确保精加工部分有更多时间来完成后续加工难度大的部分,同时对于业务交期,PMC才能更好的掌控及完成。

3、通过切削课每天送热处理的工单份数及系统刷单情况信息来统计其达成及计划执行情况;给出数据分析,让其为后续改善作参考。

四、精加工后拉计划排产及信息反馈

1、通过热处理回信息收集及业务联络函紧急订单实施顺序化排产,依据工程IE工时使生产精加工各工序达到一条流生产方式,通过瓶颈工序超三天工作量以上采取紧急外发措施,快速消化近期业务交期延误较长之订单,为后期订单有序生产作准备。

2、依排产原则将后期新订单实施分化计划,让生产有序生产,确保新订单减少延误,达到及时化生产。

3、对于订单生产过程异常而无法挽救时,生产需及时反馈PMC,PMC进行调整计划,确保后工序能平衡化生产。

4、通过业务交期及长工序之订单实施后拉式原则排产,使各订单均按各自交期顺序及加工时间长短来有序生产。

5、建立业务真实交期表,以考核PMC的业务交期达成情况及PMC排产顺序明确化,同时要求生产完成一条流生产方式,取代传统交叉作业方式,让生产管理人员清楚明确次日及当日的工作任务。

五、半成品外协实施滚动排查及信息反馈

1、非我司加工能力范围之工单工序外发,依据采购外协周期,给予追踪跟进,对不能 按期回之订单,依采购回复交期实施二次考核,同时调整生产计划并回复业务交期。

2、对生产某工序排产工作量满三天以上的订单及时提出工序外发计划,并知会采购提前 采取外发询价,以提高采购运作效率。

3、每日将外协交期计划单传送给采购,以作提醒并告知采购次日之工作任务及要回之工单,以免订单延误,同时以此来考核采购达成情况。

以上即我PMC的作业模式及操作模块,请公司领导给出其中不足之处的意见;如此模式不符,请给出另种更完善模式,另PMC排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需要上级领导及公司给予支持与配合:

1、PMC内部须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及互动平台,达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及可操作性,达到 信息的全面关注与真实。PMC内部的这个平台,PMC内部人员可同时操作其一部分模块,分工明确,其它部门只能可读,达到信息共享。

2、各部门的信息操作必须通过数据收集或其它方式反馈至PMC,这样PMC才能依据各方面信息作出计划,并将计划指令发送至各执行部门。

3、因PMC人员能力不足及人手不够,请公司领导给予成立一个监督稽核机构,进行计划监督与监控抽查,以达计划可实施性。

信息反馈与共享可减少因信息不通而频繁沟通的频数,使时间更合理的用在计划排产及过程控制部分,资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将是PMC工作的首要前提,请公司给予关注与解我之困。

英语作业模式 篇6

【关键词】高中 英语 作业设计 有效模式

对于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而言,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作业设计的内容与方向都应当有合理的拓宽。不要仅仅将关注点投射在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要设计一些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作业类型。这样的作业设计才更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并且会有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一、有声作业的灵活设计

很少有教师会设计那些有声作业,通常课后作业都是以习练的形式为主,这也是学生普遍对于作业提不起兴趣,甚至对于课后作业存在严重的厌烦心理的原因。教师要让作业的内容与训练形式更加多样,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性更高,要消除学生对于作业的厌烦心理。想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要进行作业设计的有效革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有声作业类型,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原声的视频或者影音作品,让学生的听力水平、词汇积累乃至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够有所锻炼。英语教学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词汇,能够读懂文章,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这一点的教学意义更为深远。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是倾向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能力。教师要在这一点上慢慢尝试转变,要加强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声作业的设计便能够为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还要把目光投向课外,有声朗读作业不仅能够自我纠正读音、语调,让学生眼、耳并用,这类作业往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现代社会,有声作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随着电子产品的渗透,录音已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学生都有了MP3,MP4以及各类学习机等,录下朗读的声音,可以通过校园网络随时传送给老师。这种师生间的互动既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而为后续的有声作业设计提供参照。有声作业是一种非常新颖的作业设计类型,不仅有助于学生发音能力的充分锻炼,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感都会很有帮助。

二、跨学科作业的教学补充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不断进行新颖多样的尝试,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作业的趣味性,要透过有效的作业设计来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喜爱。教师可以尝试一些跨学科作业的有效整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做一些教学的发散与延伸,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深入训练。这种作业设计方式通常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能够对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展开综合利用。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商讨,透过学科教师的充分合作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种作业形式通常学生都十分喜爱。

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并不是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生间的有效“整合”。这就要求各学科之间的教师进行相互协作,这样才能够让跨学科作业的训练效果更为理想。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第二单元United Kingdom时,就可以和地理老师合作,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利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并试着用英语表述。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并派小组代表用英语表述,学生对此类作业尤为感兴趣,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跨学科作业在完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这个过程也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也更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

三、阅读型作业的合理穿插

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教学重点,这也是英语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范畴。阅读型作业在设计时教师要避免单一枯燥的阅读学习任务,要尽可能的让阅读的形式更加多样,阅读的素材更加丰富,且阅读后的问题考查内容更加开放有趣。符合这些特征的阅读作业会极大的降低学生对于阅读过程的消极心理,会让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过程有更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达到的训练效果才会更理想。教师可以进行多种形式阅读过程的穿插,可以将不同的阅读要求融入到一些特定的训练过程中。这种穿插和融合的过程会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到详略得当,会引导学生更有效的把握阅读时哪些内容是重点,进而促进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有效习得。

在阅读作业的设计时,布置精读和泛读很重要,精读材料应是课内阅读文章内容和难度相当的文章,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涉及一些练习题,例如针对常用句型、短语搭配进行汉译英、英译汉,针对文章细节设置同义选项等。泛读材料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并写出规定字数的英语读后感,教师可以选出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精读和范读的穿插是不同阅读形式融合的一个有效范例,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训练内容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尝试。只有让阅读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新颖有趣,学生在完成阅读作业时积极性才会更高,阅读作业能够实现的考查与训练的作用也会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夏玉钦.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大要领[J]. 课程·教材·教法,2009 (12).

[2] 王光明、刁颖. 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9(05).

[3] 邓友祥. 数学活动的特质与有效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9(08).

英语作业模式 篇7

语文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当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他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希尔 (David Spencer Hill) 认为:“职业教育就狭义而言,乃专事训练具有社会价值的种种职业。然此外尚须养成其自身求知识的能力,强固的意志,优美的情感,进而协助社会,使成为健全的优良分子,一方面注重职业训练,同时并须照顾到受教育者乃国家之一公民,人类之一分子。”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学校的语文课不再局限于语言的积累、文章的分析,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

受生源质量、学校人文环境、教学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比较低,无论是在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在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较普通高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对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到中职学校读书是迫不得已的下下之选。在他们看来,花时间学习技能还可以说得过去,而文化课与技能关系不大,或对学习技能没有太大的帮助,学习的意义不大。于是,“基础课无用论”便成了他们不学习的理由。但有碍于全日制学校必须学习文化课的要求,混课堂的现象就屡见不鲜。而作业便成了学生与教师“暗战”的牺牲品。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般情况下留的是课本课后习题,或者是练习册。大部分的课后习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涉及并给出明确答案,少数简单的习题亦不需要学生耗费太多的精神去思考太久。本以为这样,作业就能齐全的交上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仍会以未听清或不会作为不交作业和迟交作业的借口而逃脱。催作业、批改错误百出的作业成了语文老师头疼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而学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态度不是嫌太多了写不了就是在老师的一再追查下不情愿的抄他人的。我曾经在全校范围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认为的作业量、是否自己完成、每天作业时间、对待作业的态度及你认为教师如何布置作业可以提起兴趣等九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男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不如女学生;将近一半学生写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有近一半的学生作业是临交时补出来的;有的干脆老师不催就不交,老师催了仍旧拖拖拉拉。在有过不交作业历史的学生当中,多数人认为没写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意思或没必要写,而且老师的批改也不是很认真,有错也没有发现,批改无非就是给个日期和阅,写了意义也不大。这些调查结果虽不能代表全部中职生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由此可见,除了一些在初中就已养成不交作业习惯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管是喜欢也好还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都会按时将作业交上,但满怀兴趣和愉快心情完成的经历不是很多。所以,转变作业布置和批改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至关重要。

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在逼迫下是没有高质量的作业出来的,有的还会让他人代写交给老师。在经过多次的改革以后,我们发现,布置一些灵活的能打动学生内心的,对其心理负担不重的作业,学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再加上制定积极有效的评价、考核措施,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

语文作业的内容离不开汉字和拼音,以前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规定好了格式,第一行写什么,第二行怎么写,学生会对程式化的东西感到厌烦。现在布置作业时则允许学生的作业版面灵活多变,而不是永远的一个版式,可以根据课程和作业内容进行简单的版面设计,原则是不能喧宾夺主,对字体的要求是用钢笔写正楷,还可以达到练字的目的,给了学生又一个展示才华的小天地。有些学生说自己没有绘画和设计天赋,我们就要求字必须认真写。我们还对每次作业质量高的学生提出表扬,将其作品拿出来展示给全班或其他班级学生,以此达到鼓励和促进的效果。

这样试验了几届学生除了少数学生还是不认真,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按照老师设计的路线走下去。到了学期末,进行汇总展示,并给各班做得最出色的几名同学拍照留念。给下届的学生留下奋斗的目标。

以上是对作业形式进行的改革创新,在内容方面更为重要。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布置死板的作业内容哪怕量不多学生也不是很情愿地写。然而,如果能挖掘出每个人内心的思想火花,哪怕多一些学生也不会拒绝。比如:在讲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雅舍》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描绘你心中的理想住所》。要求:字数不限,但要交代清楚你理想住所的特点,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可以谈。中专生对作文很是头疼,但这类题目,就可以让他们有话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憧憬未来是他们不会拒绝的事。作业交上来后,老师们发现,学生们写得都非常好,即使是平时不交作业的学生也能谈几句自己的想法,而老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业至少不害怕作业的方法很多,需要老师潜心的思索,如何能触动他们主动的神经。我们的做法只是诸多方法中的一个,权当抛砖引玉。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专业技术类学校,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培养社会型、实践型、技术型人才。语文是一门综合类学科, 基于目前中学学生语文作业积极性的匮乏, 转变作业布置和批改模式, 对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至关重要。对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进行改革创新,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 需要教师潜心思索。

关键词:创新,语文,作业

参考文献

英语作业模式 篇8

关键词:数学作业价值,分层教育,“促”优, “培”中, “提”差,感受挑战

何为数学作业的价值呢?数学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 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体验数学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数学作业的价值 (作用) , 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数学作业, 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并付诸行动.

为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作业价值, 我们根据学生心理, 学生实际知识, 教学具体要求, 设计了“分层递进”作业模式, 以体现学生主动地学习, 创造地吸收, 创造地运用, 最终实现数学教学轻负高质之路.

在数学分层递进作业模式构建的实验中, 我们着重通过以下几点, 充分体现“促优, 培中, 提差”的目标, 从而充分在教学中凸现数学作业价值.

一、数学作业价值在分层递进作业模式中的初步表现:分层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而作业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优差之分, 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分, 在实际教学中, 相同的作业要求不利于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发展, 统一布置作业往往出现“优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时间长了, 差生就会降低做作业的兴趣, 视作业为负担, 从而应付或拖延, 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得不到有效地巩固、发展;优等生则感觉作业太一般、太简单, 常抱着随便、马虎的心理状态, 对作业缺乏应有的重视, 其能力也得不到更好的训练.

分层教育正是基于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 并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数学能力施以有针对性的、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教育.

为此, 在数学分层递进作业模式构建的实验中, 我们首先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差、能力的强弱等对学生进行分层, 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设计相应难度的分层作业, 使作业有较强的针对性, 能适合不同学生的能力和需求.

我们根据摸底测验的成绩和平时综合考察的结果, 把学生分为三组:A组为学有余力的学生, C组为学有困难的学生, B组为中间生.其中A组和C组各占学生总数的20%.在作业设计时, 我们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三组作业:A组作业高于一般要求, C组作业低于一般要求, 目的是使优生“吃得饱”, 差生“吃得了”, 中间生“吃得满意”, 使能力较弱的学生既能通过作业弥补知识缺陷, 提高学习成绩, 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要求, 培养他们更强的学习能力, 而中间生亦能巩固所学, 有所

如在设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时, 我们设计了以下三组不同难度的作业:

C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B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A组: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这样, 在我们的实验中, 通过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作业,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 使A组学生“吃得饱”, B组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 C组学生“小坡度, 消化得了”, 全体同学都能通过作业得到知识的巩固及技能的训练、发展和提高.

二、数学作业价值在分层递进作业模式中的增强体现:“促”优, “培”中, “提”差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每名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 二是潜在水平, 它们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一个通过现有水平的递进, 创造教学最佳区, 促使学生潜在水平发挥出来, 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巩固, 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 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基于这种理论和分层教育的实际, 我们提出, 数学分层递进作业模式构建的重要目标为:“促”优, “培”中, “提”差, 即促使优秀生进一步发展, 使其向尖子生转化;培养好中等学生, 使其发展为优秀生;提高基础薄弱、能力较低学生的数学水平, 引导其向中等生发展, 最终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1. 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此,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我们设置如下目标:A组学生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题, 并能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学习新知识;B组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应知识范围内的练习, 并尝试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C组学生基本能解决一般的练习.从而鼓励全体学生都努力学习, 争取有大的进步.

2. 分类评价学生作业

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 我们根据不同组别的学生实际进行分类评价, 不按同一标准进行.对A组学生的作业评分较紧, 对B, C两组学生的作业评分相对松一点.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 A组学生需按时完成, 而B, C两组学生可适当延长;作业订正时, A组学生以自己订正为主, B, C两组学生订正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如在对发展题进行评分时, A组学生得相应分数, 而B组学生以半倍加分, C组学生以一倍加分;B, C组学生, 作业做错, 暂不打分, 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 再打分, 有时, C组学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懂, 我们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再设计一定数量的题目让他们补做, 练一次, 进一步, 进一步, 就给他们加分;对A组学生的评定, 也注重分类评价, 我们要求A组学生比速度, 比准确率, 更比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 从而促使A组内部展开竞争, 使他们积极向上, 永不满足.

3. 重视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 在实验中, 我们重视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当学生有所进步时, 我们鼓励他要珍惜自己的进步, 争取保持下去, 并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我们给予一定的帮助, 鼓励其继续努力, 并时刻关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直到其成功为止.

4. 尝试新的测试方法

在数学分层递进作业模式构建的实验中, 我们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测验.在测验时, 我们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可选择的试题.我们设计两份不同难度的试卷, A卷试题题量少、难度大、分值高;B卷试题题量大、难度低、分值低.同时, 每一份试题中, 还包括一定数量的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试卷, 做满100分的题即可.这样, 每名学生都面临着选择和挑战, 每名学生都能得满分, 而每做一题便是向100分迈进了一步, 这大大提高了他们接受挑战、战胜挑战的决心, 使他们的能力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使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目标设置合理, 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 再辅以教师的鼓励, 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学生的失败感和挫折感, 又加之测验中几乎每名学生都能得到100分, 都能感受到成功, 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促”优、“培”中、“提”差的目标得到了实现, 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三、数学作业价值在分层递进作业模式中的扩展、延伸:让学生感受到挑战

列·符·赞科夫在实验教学论体系中, 提到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所谓“高难度”, 并非指任意一种难度, 而是要能认识现象的相互依赖性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的那种难度.这个原则的特点在于使教学活动能将儿童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 并使这种力量有充分活动的余地.在设计分层递进作业时, 我们重视体现这一原则, 使学生无论成绩优差, 均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难度, 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 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产生出求知的强烈需求.

1. 在设计作业时, 我们注意作业的挑战性.A, B, C三组习题的难易程度由高向低依次递减, 而每组内的题目又分为基本题和发展题.我们要求学生努力做完本组的基本题, 并尝试完成发展题.若自己觉得还有余力的话, 可选择高一组别的习题进行尝试.

2. 当学生完成作业后, 我们通过教师评价、分析、师生讨论、同学讨论等各种方式给予及时反馈、评价, 使其及早明确正误及改进的方法, 使学生有信心面对下一次的挑战, 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3. 我们对学生的平时作业及反馈情况予以记载, 使学生能牢牢记住自己的知识缺陷, 而在此后的作业中有意识地加以弥补.当学生的作业情况稳定并有所提高, 达到一定的要求时, 我们允许学生参加一次“升级”测验, 根据学生的测验情况决定学生是否可升入高一组别, 这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 更是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策, 促使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冲刺.

下面是我们平时所用的记录表:

教学实践中, 大部分学生在做习题时, 不仅做完了自己所属组别的基本题, 还想办法来解答发展题, 一部分学生还主动选择高一组别的习题来做, 并引以为荣.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做完了A类题后还从课外习题中找出难题带到学校, 与其他同学讨论解法.完成作业对学生来说, 已不再是令人厌恶、乏味的苦差事, 而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应战、一种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 当他们成功时, 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就大大地增强了.

透视作业现状探究有效模式 篇9

一、透视学生作业的无效现象

加强作业问题研究, 开展作业改革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 更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当前我国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那么学生的作业量过度, “低效作业”、“微效作业”、“无效作业”充斥其中, 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超负荷的各种缘由究竟是什么, 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在我区几所学校的学生中进行了调查, 发现有如下几种代表性作业现象.

1. 随意性作业

极少数教师个人认为, 布置学生课外作业乃老师个体“教学行为”, 可以随心所欲, 想怎样布置就怎样布置, 想布置什么就布置什么.“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根本不考虑“得法”与否, 一看课本后附练习题所剩无几, 基于“方便”, 布置作业就要求学生在“不统一征订”、“自愿购买”的练习册或AB卷上做第几题到第几题, 却不勤于自行设计创造.更何谈具有弹性!作业布置过于随便、笼统、简单化.

2. 重复性作业

有的老师主观上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却不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题型, 而是把已做过的作业再次布置, 有的作业已反复做了几遍.对这种繁重的、机械的、无效的劳动, 学生很厌烦, 家长也有反感.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点, 但教师仍然不放心, 只有学生在大量的习题或抄写中都达到了正确, 教师才感到学生真正掌握了.

3. 惩罚性作业

在为数不多的学校, 教师处罚学生的一大方式就是罚抄写课文或做习题, 在加重学生课业、心理负担的同时, 这些简单粗暴又近似变相体罚的做法将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在学生完成作业中, 如有部分学生出现“过失”, 把较简单的试题做错了, 极个别老师就连同全班同学一起罚.这样做对后进学生根本不起促进作用, 而对成绩好的学生则是一个不小的额外负担.

以上几种现象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无效作业形式, 其实不止这些,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从这几种作业现象来看, 老师的工作态度是形成无效作业现象的症结所在.

二、探究行之有效的作业模式

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 形成某方面的解题技能.《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 从实际出发, 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充分发挥作业功能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作业目标, 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 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 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 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怎样以精置各科作业为突破口, 行之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真心实施有效教学?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一是量要适度, 不能以为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以课堂作业为主, 课外为辅, 当堂作业当堂消化.二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内容要与课堂的精讲内容紧密结合.三是教师要加强课外作业检查, 及时反馈, 适时补救.四是要把握住作业的深浅度, 决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结构, 提倡分层要求, 使他们“跳一跳, 摘得到”.

在开展小学生无效作业的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 我校教师们群策群力给无效作业把脉问诊, 也探究出了一些作业新模式.

1. 预习性作业

如在学习《解决问题》前, 我这样布置预习作业: (1) 你从情境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2) 你是怎样解决的?能列出算式吗? (3)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4) 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想的?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 预习后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如果有, 一定要写下来.

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帮助非常大.我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地布置一些预习性的作业, 让学生带着一种成就感和疑惑进入课堂,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和求知的欲望.

2. 操作性作业

如在学生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 我是这样布置作业的: (1) 分别动手做一个1cm2, 1dm2, 1m2的正方形. (2) 用心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cm2, 1dm2, 1m2?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 帮助学生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3. 写数学日记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其实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写数学日记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切实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4. 办数学手抄报

如学完《方向与位置》后, 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与《方向与位置》有关的数学知识、数学童话、趣味题等, 办一份精美、漂亮的数学手抄报, 既让学生巩固了新知, 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浅析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篇10

作业成本法 (简称ABC) 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 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 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因而, 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其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在计算成本时, 首先按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 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它不是单纯的论成本, 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上, 它通过对作业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一种动态信息。它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样地对待, 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 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准确真实。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体系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热点,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 很多西方会计学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作业成本法涉及的核心概念有:资源、作业、成本动因、作业链与价值链等。

1、资源。

资源是成本的源泉, 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 是工作的各个单位。

3、作业链与价值链。

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价值链是与作业链紧密关联的。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 是一项作业转移到另一项作业的过程, 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 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 也是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

4、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动因分为两类, 即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5、成本库与成本库分配率。

作业成本法为每一个间接成本项目确定合理的成本动因后, 将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 而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可追溯成本则可按成本库分配率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某产品应分摊的间接费用=该产品成本库的作业量×成本库分配率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缺点

1、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点

(1) 扩展了成本习性的概念。作业成本法用成本动因解释成本习性, 把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三类。作业成本管理是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 将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 并假设企业所耗用的一切资源都是因作业而发生的。

(2) 使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更正确。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 制造费用也分别按各项作业活动归集到同质的成本库中, 然后分别选择合理的作业分配标准, 将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分摊于产品中。成本分配标准更多、更具体, 使得许多传统的不可控的间接成本成为了可控的直接成本, 进而为成本控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3) 优化了产品组合, 提高了企业战略决策水平。产品组合决策, 是利用整个企业的“生产价值”来决定产品获利能力及优先生产次序。在作业成本法中, 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直接归属产品的成本。

(4) 动态追踪分析。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分析, 从成本动因入手, 目的是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 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 增加顾客价值, 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 将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而提高决策、计算、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增加企业价值, 实现企业目标。

2、作业成本管理的缺点

(1) 成本管理的内向型局限。作业成本管理虽然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 并提出作业链和价值链的概念, 但它仍着重于企业内部生产领域的改善与控制, 提高企业的内部效率, 因此它仍属于内向型的管理, 未能将成本控制扩大到企业的外部领域, 也没能从长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成本控制。

(2) 工作量大, 实施成本高。作业成本管理的工作量大, 企业作业过程复杂, 作业中心多, 成本动因基础数据收集的工作量很大, 相对应的计量成本也高。

(3) 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有些企业过分注重公布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 但在针对各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控制成本产生的过程、削减成本费用方面, 却缺少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关键

作业成本法没有固定的框架和统一的模式,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施目的和核算体系,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 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展。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关键包括:

1、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同。

企业领导者的认同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前提。只有获得企业领导者的支持, 才能为在企业中推广作业成本法, 进而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2、明确实施的责任主体。

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同时牵涉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如果作业成本的实施中没有一个具体的主管部门, 就可能出现人人有责、人人都不负责的情况。

3、推动组织再造。

作业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全员实施的一项工程, 因为作业成本必须清楚企业的运作过程,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

4、开发和应用实施工具。

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 尽快开发适合我国企业特色的作业成本软件, 使得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标准化、信息化, 同时加快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 是促进作业成本法在制造、电信和IT等行业规模化实施的关键。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使得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成本优势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 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制造环境的持续转变, 对传统成本管理的理念形成了冲击, 核算弊端日益显现 (间接费用分摊不准确) 。而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 不仅能够提供各种更加准确的作业成本信息,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而且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成本信息, 发现作业乃至价值链中浪费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从而消除不增加客户价值的作业, 使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实现企业目标。

创新作业批改模式初探 篇11

搭建好作业批改的平台

根据所教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实际,我把一个班级学生分为“教师助理组”、“竞争组”、“学困组”三组。教师根据日常考察指定两名优秀生任组长,他俩各自再组建自己的“助理小组”(一般是每组4人,位列教室中间)。“助理小组”每个成员再在剩余的学生中按照日常的学习表现挑选学生,再组建由自己负责管理的“竞争小组”(也是每组4人)。“竞争小组”组长由“助理小组长”任命。这样,一个小组就有两位组长(组外组长和组内组长)一块管理本小组,然后组长根据本组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小组成员编上固定的顺序号。这样“竞争小组”组间质同,组内质别。以 “团团坐”的方式位列教室的两边。“助理组”和“竞争组”组建完毕后,再把最需要帮助的3—5名“学困生”编为一组,由教师和优秀学生重点帮扶。“学困组”低起点,小步子,以讲授为主,作业采用面批面改的形式,以此来促使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

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层次,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解决同一个问题上对他们要求的程度也不同。对基础好的学生侧重于独立学会,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侧重于交流学会,对基础差的学生侧重于帮扶学会。分层教学的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在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后,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使碰撞交流产生问题火花,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基础差的小组进行帮扶。实现“一个不放弃,一点不放过”的目标。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作业批改的流程

教师“助理组”内,首先完成的两位同学相互讨论、质疑;然后和老师准备好的答案对照,释疑;最后和老师讨论、解疑。这样,这两名同学就可以当“小先生”了。

首先“小先生”把自己负责的“助理小组”的作业批改完毕。然后,“助理组”的同学迅速回到自己所承包的“竞争小组”,对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如果该同学全对或错得很少并在极短的时间里纠正完毕,该同学就和“助理组”的这位同学一块加入到本小组作业批改之中。如果本小组的该同学错得很多且在短时间内纠正不到位,应马上另换一位同学。一般情况下,“助理组”的同学和“竞争小组”的组长在学习方面接受比较快,通常是能承担并完成批改作业任务的。这样每个小组同时进行,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全班性的作业批改。因为学生有差异,做作业的速度有快慢,这样对优秀学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对中等生会交流的充分,对学困生也会帮扶的彻底,更能做到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

作业首先由组长第一次批阅,老师再二次批阅,老师在批阅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选择性。批,就是教师重点批阅“学困生”的作业,其他的学生作业只是粗查,然后填写总评语,并对组长评语进行指导;阅,就是老师对学生作业通览一遍,但重点是每组的三号(中等偏下的学生)学生进指导;查,分别在“助理组”、“竞争组”和“学困生组”中随机各抽取一小组学生作业进行指导。

这种作业批改模式的创新,教师不仅能摆脱那种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传统批改模式,而且还可以以此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长庄小学)

企业财权作业预算模式的探讨 篇12

(一)企业财权及其划分。

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财权由财力与权力组成,财力是企业的本金,对应的权力是支配财力具有的权能。基于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根据财权与契约交叉领域的预期是否确定或稳定,企业财权相应的划分为“通用财权”与“剩余财权”两大范畴。通用财权源于企业不完全合同中完备部分,企业通用财权的安排主要依靠法律层面与公司层面,如公司法与公司章程等。而剩余财权源于企业不完全合同的不完备部分,由于合同的不完备性,使得财权与契约交叉的这一领域规定不能明确、结果不能验证,法律的一般性决定这一部分财权配置不能在国家法律法规中安排,只能留给企业治理规制来约束。

(二)企业财权的资源依赖。

随着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资源不再只局限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顾客资源等资源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财权配置的主体也就演化为股东、顾客与人力资源提供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因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与顾客资源等各种资源具有差异性,而且企业具体某一类资源内部具有异质性,如企业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一般员工都提供人力资源,但是他们提供的人力资源是不相同的,所以企业不能简单按照各利益相关主体提供的资源类型配置财权。如果企业按照提供资源的专有性配置企业财权,那么更有利于体现企业各类资源的异质性。由于通用财权域的预期结果确定,实现预期结果消耗的各类资源企业可以通过预算事先掌握需要消耗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并且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各种方式取得各类资源来满足财权配置的需求,虽然企业通用财权域消耗的资源是企业必须的,但是可以替代的,因此可以认定通用财权配置作业一般消耗非专有性资源。而剩余财权域由于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其消耗的资源也就不能预测,更不可能实现掌握需消耗资源的类型与数量,只能依靠企业长期积累,才能满足剩余财权配置作业需求,剩余财权配置消耗的资源是企业必须的、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可以认定剩余财权配置一般消耗企业专有性资源。

(三)财权对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

通用财权配置的结果能够事前明确,因此通用财权的配置应同时关注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的利益是否能按预期得到保护,体现公平性价值观成为通用财权配置的首先目标。如何协调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是通用财权配置的核心内容,以通用财权配置为核心的公司财务治理也就不得不保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这有利于企业形成公平型财务治理模式,可以通过外部规则予以规范。而剩余财权源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部分,剩余财权的配置必须在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随着契约的履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以剩余产权配置为核心的财务治理模式更强调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于形成效率型财务治理模式。企业契约的完备与不完备成分决定企业财务治理模式将融合公平价值观与效率价值观,具有二元性,随着资本雇佣劳动观念的淡化,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在企业的地位日益突出,财务治理中公平价值观将优先于效率价值观,这也符合我国提倡的公平优先的价值导向。

二、二元财权作业预算模式

作业预算的基本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在财权作业预算中,不同的财权配置将消耗不同类型的资源,不同的财权配置将形成公平型与效率型两种财务治理模式,如果企业财务治理过分关注财务治理成本,将会突出效率价值取向,边缘化公平价值取向,因此,本文不将某一财务治理模式的成本视为财权配置的结果,而将财务治理模式视为财权配置的结果。企业财权作业预算的基本思路是财务治理模式消耗财权配置作业、财权配置作业消耗资源。由于财权配置过程融合了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相应形成公平型财务治理模式与效率型财务治理模式,结合前面财权的资源依赖以及财权与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的关系,我们认为企业财权作业预算应该包括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与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两个维度,本文将其界定为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与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两类,因为在该类作业预算中不管是财务治理模式、财权配置作业还是资源消耗都主要体现公平或效率的价值取向。

(一)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

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是以公平性价值为取向,其基本思路是公平型财务治理模式消耗通用财权配置作业、通用财权配置作业消耗非专有性资源。其预算要点主要有:1.在财务治理模式达到一定公平程度的既定条件下,测算企业通用财权配置作业率。2.根据通用财权配置作业率,测算通用财权配置需要的作业量。3.根据非专有性资源的消耗率测算通用财权配置作业消耗的非专有性资源量。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出于保护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前提,资源与作业的消耗是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所以消耗的作业量与资源量的预算刚性较强。

(二)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

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是以效率性价值为取向,其基本思路是效率型财务治理模式消耗剩余财权配置作业、剩余财权配置作业消耗专有性资源。其预算要点主要有:1.服务于提高财务治理效率这一目标下,测算企业剩余财权配置作业率;2.根据剩余财权配置作业率,测算剩余财权配置需要的作业量。3.根据专有性资源的消耗率测算剩余财权配置作业消耗的专有性资源量。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整个过程具有很大的弹性,为了提高财务治理与剩余财权配置的效率,剩余财权作业率与专有性资源消耗率都会随财权配置与财务治理的实现不断进行调整,因此剩余财权配置作业量与专有性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发生变化。

(三)整合两维度的二元财权作业预算模式。

现行价值体系兼顾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为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与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整合提供理论依据,整合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与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两个维度,形成二元财权作业预算,二元财权作业预算不是简单的将公平型财权作业预算与效率型财权作业预算累加,整个二元财权作业预算是在将财务治理模式划分为公平型财务治理模式与效率型财务治理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对通用财权按照公平型财权预算思路预算,剩余财权按照效率型财权预算思路预算。与一般的作业预算比较,二元财权作业预算的特征可以归纳为:1.以公平优先于效率的价值取向。整个预算兼容了公平与效率两种价值取向,并以公平优先于效率,有别于传统作业预算体现效率优先于公平。2.作业预算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治理层。二元财权作业预算突破了传统作业预算局限于企业的管理层与业务层,拓宽了企业作业预算的空间,将作业预算基本原理应用到企业治理中。3.预算的逻辑起点有所修正。作业预算的逻辑起点是财务治理模式,有别于传统作业预算以产品为作业预算的逻辑起点。4.体现了资源的异质性。各类财权配置作业预算消耗的资源划分为专有性资源与非专有性资源,更有利于从企业战略角度区分企业各类资源的异质性。5.预算过程其实是一个平衡过程。二元财权作业预算包括财务治理模式的平衡、财权配置作业预算的平衡与资源满足的平衡。

(四)二元财权作业预算应用的条件。

为了使二元财权预算模式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高效,企业在应用二元财权作业预算模式之前尽量满足下列条件:1.企业管理层与预算参与人员须具备公平优先于效率的价值观,同时能意识全面的作业预算范畴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层与业务层,还包括企业的治理层。2.企业能对财务契约的完备程度、各类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可替代程度比较明确的把握。

上一篇:钢铁产品下一篇:规划设计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