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2024-07-14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精选11篇)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1

0 引言

应届毕业生从“学生”到“员工”、从“学习”到“工作”、从“校园”到“企业”, 是角色和环境完全转变。企业往往通过入职培训这个关键环节帮助毕业生顺利过渡。近几年, 大学毕业生基本是90后一代人。企业应该与时俱进, 分析这一代人的性格特点、职场特点, 结合本企业的员工岗位胜任模型, 有针对性地做好90后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

1 90后应届毕业生的职场关注点

90后是一代人的标签。90后群体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自尊心强、个人意识较重、追求特立独行、创新性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 这与90后一代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关系。笔者参与了近几年的校园招聘和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 从招聘毕业生、培训毕业生、留用毕业生等一系列的毕业生管理工作中, 和应届毕业生有直接接触, 明显感受到, 和80后应届生相比, 90后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 职场关注点有着变化, 初入职场, 他们关注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90后应届毕业生更关注直接利益。

1.1 关注薪酬

90后应届毕业生时常认为自己已经很成熟, 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过高, 对薪酬和福利期望高, 他们需要更直接的金钱评估自己、追求自我、实现人生梦想。这一代人是在完全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但是, 现实社会中, 应届毕业生的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是需要时间、悟性和人格等诸多因素。同IT企业、服务企业、外企相比, 建筑施工企业中应届毕业生的起薪不具有竞争性。

1.2 关注休假日

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人力资源法律制度的重重保护下, 90后应聘毕业生更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加班=贡献”这种职场潜规则面前, 他们像一群无畏的勇士, 敢于挑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综合工时休假方式, 让90后应聘毕业生完全接受这种方式, 并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相当于让他们对自己过去认知的“洗脑”。

1.3 关注工作地点

90后一代的独生子女对父母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依赖性, 对职场环境要求趋于稳定, 期望离家近的工作地点。在现实中, 大型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业务范围覆盖国内外, 对工作地点的要求也是一种奢求。建筑施工企业下设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驻地时间以项目工期为准, 项目完工后, 项目经理部人员调配到其他项目经理部, 这种基层工作性质存在着一定的“漂”。

不愿等待、趋于安逸和稳定是90后的求职特征, 他们的每一份付出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有对等或者超值回报。这种工作逻辑和道德逻辑没有违背公司制度和法律法规, 但是, 在职场上会举步维艰。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入职培训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 帮助90后应届毕业生建立对岗位的热爱, 对企业的认同, 对职场的贡献。

2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90后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 培训的基本工作程序分为五个步骤:需求分析, 制定开发方案, 设计培训课程方案, 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 培训效果评估。对于那些企业新录用的员工在正式入职前所进行的各项培训和教育工作的总称就是入职培训, 也被称为“岗前培训”。它的作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新录用的员工适应新的工作, 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掌握足够的岗位专业工作知识和基本工作技能。入职培训一般是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 培训的形式一般是课堂讲授、参观学习等。企业文化介绍、价值观培训、企业业务或生产流程、基本工作技能及岗位知识等是它的主要培训内容。

目前, 建筑施工企业开展90后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 未真正思考针对行业特点、90后应届毕业生的特点, 建立健全完整、系统、创新、有效的入职培训工作流程。

(1) 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一般情况下, 培训需要分析在建筑施工企业培训过程中“略过”或者“淡化”。这种情况导致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 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 缺乏必要的时间投入。部分单位认为毕业生熟悉环境、投入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或者是生产任务繁重, 对于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不注重, 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仅仅是走个过场。

(3) 缺乏与实习期管理挂钩机制。分析目前施工企业对90后应届毕业生所做的入职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发现, 缺乏与实习期管理挂钩机制是重要因素, 现阶段的企业入职培训基本上可以看出是企业情况的介绍会, 并没有真正的在培训中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等, 甚至没有制定合理的实习培训计划和明确的培训目的, 如此一来, 培训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4) 缺乏创新的培训方式和内容。90后应届毕业生是一个富有创意性的群体, 在对其进行入职培训的过程中, 建筑施工企业还传统地保持原有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千篇一律地进行入职培训设计, 以至于培训内容无新意, 培训效果欠佳。

(5) 缺乏培训效果评估。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培训都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集中培训, 那么培训效果评估自然很难保证。在建筑施工企业中, 应届毕业生被分配到下属子分公司和项目经理部, 遍布国内外各地, 人员相对分散, 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很容易就只变成了一种形式。

3 结合建筑施工行业90后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一系列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将年均增长15%以上, 同时支持大型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近几年,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发展, 企业需要大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 但是, 90后应届毕业生的群体特征往往很难适应建筑施工企业, 这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艰苦、休假时间不标准、工作地点不固定等职业性质。其实, 关于90后员工的管理, 一直是近一两年管理学热议话题。90后员工是企业人才管理迈不过的坎, 和他们谈执行力、服从和管理, 以期匡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只能使他们反抗、逃离。企业应该从入职培训开始持有包容的态度, 在他们进入职场后, 企业要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 帮助他们顺利在企业中扎根, 在企业中成长、成才、成功。

应届毕业生从走出校园到进入一个陌生的组织环境, 再到完全适应企业的环境和工作,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如果只依靠毕业生自己来完成这个过程, 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如果在他们入职前对其进行一个很好的入职培训的话, 会很大程度的缩减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在培训的过程中, 毕业生可以尽快的认识和熟悉企业的整体环境, 了解自身岗位的业务要求和方法流程, 并克服走出校园之后的不适情绪, 尽快的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因此, 毕业生入职培训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培训效果, 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都解决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 企业高管层和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结合90后应届毕业生职场关注点、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特点, 制定与时俱进的入职培训方案, 不能还停留在使用多年的培训方案水平。

3.1 加强入职培训的过程管理

要想做好入职培训工作, 首先要做好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 在与入职培训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帮助毕业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企业, 进而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其次, 要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各单位可考虑聘请职工培训中心专职讲师或建立内部讲师制度, 根据培训内容和特点寻找具备条件的对口部门领导或往届优秀毕业生, 固定担任入职培训讲师, 承担不同内容的培训任务, 保证师资力量, 增强培训效果。再次, 要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工作进度、培训效果等, 进行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2 丰富入职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

企业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 首先, 企业的高管层领导要参与到新员工见面会, 高管层致欢迎辞、总经理致辞等见面会的必要流程完全体现了企业对入职培训的重视程度。培训的课程内容要突出企业的“人文关怀”, 要凸显企业文化;培训方式要追求创新和实效, 具有积极活泼的风格。在进行入职培训前, 首先要分析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应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结合毕业生的群体特征, 将文化与理念、发展战略与规划、行为规范与礼仪、工作职责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技能等内容进行分类培训, 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

其次, 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提升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静动结合, 既有封闭式的课堂培训, 又有开放式培训。在课堂上主要以知识传授和案例教学为主, 主要目的是让毕业生在培训中迅速掌握工作环境特点和工作要点。开放式培训主要是业务技术能力培训和岗位培训, 帮助毕业生尽快熟悉和胜任岗位工作。

另外也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培训方式, 比如演示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等, 也可以对这些方式进行组合, 组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企业的需要和毕业生的特点两方面。如对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可以采用参观、讲解等形式;对技能及业务培训, 可采用讲解法、示范操作等形式。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既能调动毕业生入职培训的学习积极性, 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强化培训效果。

3.3 完善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培训评估模型是柯克帕特里克模式, 它是把培训的效果按照深度和难度递进的顺序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次。评估反应层主要是评价毕业生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 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对培训工作的各方面的反应程度。评估学习层主要是毕业生通过学习培训获得的有关理念、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评估行为层主要指培训结束后, 毕业生能否把培训中领会的企业理念体现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评估结果层主要指培训活动的开展对企业及内外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笔者认为, 对入职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是否合适进行评定,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了解毕业生对课程的反映, 比如问卷调查等;第二阶段侧重于采取多种形式, 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第三阶段侧重于入职培训后, 通过考核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效果。评估结束后, 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对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使组织人事部门及时了解培训的效果并加以改进, 另一方面毕业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 可以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其中, 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新入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和工作业绩的考核与激励, 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4 做好入职培训的延伸工作

要想真正的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应该注意对培训效果的巩固和深化。

(1) 建立健全导师带徒制度。导师带徒制度是入职培训的延伸, 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 切实提高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同时也给新入职毕业生一种被持续关注的亲切感。

(2) 实行新员工轮岗制度。新员工入职后, 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 有利于让员工自己发现职业特长, 有利于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轮岗制度尤其适合90后应届毕业生的性格特点, 单一枯燥的工作内容很容易让他们对岗位产生怠倦感。

(3) 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90后应届毕业生对“安全感”的需要强烈, 职业生涯规划是给他们“安全感”的方式之一。结合新入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门指导, 努力把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普通指导与分类指导、一般指导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职业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实现企业与毕业生的共同发展。

(4) 建立毕业生谈话制度。新员工入职后, 公司管理层、人力资源部门等不同层级部门定期对毕业生新员工进行谈话, 和新员工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 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及时发现并帮助新员工困难。90后应届毕业生不是沉默和隐忍的一代人, 他们是需要诉求的一代人, 定期和新员工进行谈话, 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4 结束语

入职培训像是一座桥梁, 在这个平台上, 新员工和企业第一次近距离的见面。90后应届毕业生带着迷茫、热情和梦想走向企业, 当建筑施工企业从体制上、从客观上很难满足他们的职场关注点时, 企业应该从主观上让他们感受到人文方面的关注, 让他们感受到年轻人才受重视的良好氛围, 帮助他们了解企业, 树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 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员工入职后, 入职培训是减少流失率第一步, 留用年轻人才, 培养优秀人才。最终, 打造一支稳定、精干、团结的队伍, 企业长青, 人才强企!

摘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是企业人才引进的常规方式之一, 90后应届毕业生势必成为企业未来年轻人才的主导军。本文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岗位特点, 浅谈90后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培训工作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

参考文献

[1]王晓春.设计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培训[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

[2]草威.为什么90后不肯说话[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3.

[3]景健敏.浅析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培训方案设计[J].中国外资, 2011.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2

吉林市毓秀家园总建筑面积20万平米,共14栋,本小区屋面按功能要求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彩钢板斜屋面;供休闲活动用保温防水上人平屋面;供种植观赏绿化环境用的花园屋面。由于设计合理,防水保温屋面施工精心,完工后滴水不漏,顶层住宅因有活动场地,能绿化休闲,每套价格比下层高出一万多,最先抢购一空。

1.屋面防水保温材料的选择

(1) 保温材料:通过多种保温材料的比较,设计选用2X60mm厚XPS聚苯乙烯保温板做为本项目的保温材料。

(2) 防水卷材:APP防水卷材具有耐高温、抗拉强度高、对基层收缩或开裂的适应性较强,铺设简单,防水质量可靠。

(3) 涂膜防水材料:选用801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

(4) 加筋材料:采用涤纶化纤无纺布。

2.屋面防水方案

设计人员经研究认为,本工程结构刚度差、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将造成变形大、对防水要求高等特点,确认该屋面为二级防水设防,防水耐用年限为,2道防水,其中1道应用卷材。经过筛选,采用优质的中挡防水涂料及卷材组合成三涂一毡一布的2道防水层。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其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XPS聚苯乙烯保温板错缝铺设→抹水泥砂浆找平层→特殊部位节点防水处理→801防水涂料→粘贴APP防水卷材→一布二涂涂抹防水层→250g石油沥青保护隔离层→40厚C20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竣工验收。当施工种植屋面时不需铺设XPS聚苯乙烯保温板。

3.施工特点

3.1施工准备

测量屋面基层相对高程,检查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水平测点以控制屋面坡度及平整度;清除基层垃圾及灰尘;铺设砂浆前浇水湿润基层;确认防水保温材料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2铺设XPS聚苯乙烯保温板

(1)胶粘剂的配制 胶粘剂:425号水泥=1:1.8,充分拌和成糊状.胶粘剂调制量以一次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为准,如天气干热或使用时间需长一些,可适当增加一些胶粘剂或减少一些水泥,配制时不允许加水或其他稀释液。

(2)按测定之基准点拉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随铺砂浆随铺XPS板。XPS板四边刮胶粘剂后,挤压贴紧。铺设时一定要使XPS板平整,板底完全坐在砂浆上,四周和底部粘结紧密,上部再用粘胶剂将不饱和的缝嵌满,不平整或其他不合格的部位,必须在粘胶剂未凝固前整修好。

(3)XPS板保温层应铺设到距天沟、檐沟、女儿墙与屋面转角处50~100mm处,用1:2加5%水泥量的高分子聚合物乳液的防水砂浆镶嵌密实并抹平,使表面排水通畅。

3.3 防水层的施工

(1)在水泥砂浆找平层强度达到要求并干燥后,清理表面,对伸缩缝、楼板顶头缝等部位(节点)进行加强处理,嵌抹801防水涂料,面上加粘100~200mm涤纶化纤无纺布。

(2)涂刮801防水涂料,粘贴APP防水卷材应从天沟(屋面最低处)开始,弹出基准线,根据卷材的宽度,在找平层上满刮涂料,反复刮搓,使涂料与基层粘结牢固,并刮掉砂眼,控制涂层平整度和厚度,边涂刮边铺贴卷材,逐步由下向上铺设,用干净的长把滚刷或橡皮刮板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朝卷材的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平整,排出空气。卷材在屋面长度方向尽量做到无接缝,必须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纵缝搭接长度在50mm以上。在搭接和收头处必须粘帖牢固,用涂料涂刮封缝,使之完全密封。 APP防水卷材铺设中不允许拉伸,也不得有皱,应从平面开始向立面铺设,紧帖阴角,无空鼓现象。施工中发现有气泡时,将卷材剪破排气后附加1层粘结好即可。

(3)涂刮一布二涂 涂料的涂刮要用力均匀,英语毕业论文反复搓刮,使涂料与基层粘接牢固,防止针眼气泡漏刮,宽度基本上大于涤纶无纺布20~40mm,在未凝固前粘贴无纺布,随时用手抹平或扫帚扫平。

涂刮涂料时,对落水口处每次应盖住内壁3mm左右,做到光滑平整,粘结牢固,特别注意不要堵塞落水口。涤纶化纤无纺布施工时要拉平,搭接30~50mm,尽量做到无皱折。第2天施工时,一定待无纺布上结露、潮气干燥后再进行涂料的涂刮,防止涂料气泡。

(4)250g石油沥青卷材隔离保护层的施工 在涂膜防水层最上一层801防水涂料涂刮时,随时粘贴卷材,使之平整,一般搭接30~50mm即可。

3.4 种植屋面施工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4-0091-04

Cre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application-type universities

HE Xi-ping,DING Ke-wei, LI We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Hefei,Anhui 230601,China)

Abstract:Graduatio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stag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apac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problems,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and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Thispaper,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its graduation design,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s of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application-type universities.

Key words:graduation design;engineering budget;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construction project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 手段,也是理论学习向工程实践过渡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的 培养[1]。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泛,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毕业设计依据专 业方向选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建筑工程专业方向,介绍我院10多年来在 施工类毕业设计方面的选题、要求和实施方面积累的经验,以供参考。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就业,其中施工单位与工程监理单位占到就业人数 的80%以上,近年来还呈上升趋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力学与结构类课程知识,施工类课程相对较少,且还是书本知识。如何在毕 业设计阶段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毕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施工与监理工作岗位,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 课题。毕业设计是锻炼学生的最好时期,然而目前的毕业设计在此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

(一) 毕业设计内容与大多数学生从事工作不符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还是进行结构设计,涉及到施工类的内容很少,有的方向一点都不涉及。例如,我院土木工程专 业地下结构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是撰写论文和进行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方向大部分学生进行多层框架的结构设计,极少部分学生进 行施工类的毕业设计。然而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单位却是施工单位,在校期间很少有学生识读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因此,从学生将来的工作 角度来看,在毕业设计阶段使学生熟读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基本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全过程,理解建筑施工中的结构问题并能 进行设计计算、掌握工程预算的编制等内容,达到综合训练、学以致用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必须对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选 题、内容和要求进行改革和探索。

(二) 毕业设计内容与工程实际脱离

目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指导教师给出任务书和建筑方案,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一榀框架的结构设计计算、配筋和绘图,由于缺乏实 际工程背景和有关工程资料,学生“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涉及的实际工程问题很少。即使是真题,多数没有比对分析,没有经过精心提 炼和消化,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要求,出现了理论——应用——工程之间脱离、毕业设计内容与工程 实际脱离。学生普遍感到缺乏工程真实感,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三) 毕业设计选题面太窄

就建筑工程方向而言,目前近90%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且没有施工类设计的内容,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相脱离, 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若毕业设计选题从结构型式方面部分选择轻钢结构、网架结构、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等,从基础型式方面部 分选择箱形基础、筏形基础、和各类桩基础等,并且要求学生根据结构设计内容完成部分施工类设计的内容,则不论结构设计还是施工设 计选题面将更加广阔,从而体现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的有机结合,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尽可能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越来越高的 要求。

(四) 毕业设计内容狭窄,不能得到全面的训练

毕业设计根据给定的建筑方案主要进行结构设计,先手工计算,后计算机复核,没有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没有对设计成果进行经 济分析和实施方案分析。然而学生毕业后却离不开标准图集,对设计图纸要进行概算和经济指标分析,要进行实施时的可行性分析。学生 毕业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此感到很茫然,因此在校毕业设计期间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培养方式“重结构轻施工”“重理论轻应用”外,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知识面和敬业精神、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有的是深层次的,但仅就教学方面,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以突 出“应用”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的必要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80%以上到生产现场从事施工技术员工作,工作性质要求他们不但要懂设计,而且还要掌握每 一道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的计算,同时要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综合协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在学校这方面训练少,若思想准 备不足,往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实际工作中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以下或了解几点:

1.熟读图纸,融会贯通设计规范中的构造措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熟练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方法 ;

2.能编制施工过程中的专项施工方案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重大问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如:模板受力系统与施工工艺的关系;脚手架受力体系与施工工艺的关系;钢筋下料、连接区段、连接 方式等与施工现场材料和工艺的关系等;

4.施工过程与经济结合紧密,每月申报工程进度款,计算班组完成工程量,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等,这些都离不开工程预算;

5.主要是露天作业,工作环境艰苦,工期紧,节假日少;

6.所面临的人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

7.往往企业要求学生一专多能,既是技术员,又是预算员和质量检查员等。

综上所述,利用毕业设计这半年的时间进行与施工技术与管理类工作的综合训练,使学生专业技术上遇到问题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对从事 的工作从思想上、技术上有所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三、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探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施工类毕业设计方面,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获得了一些经验,从毕业生信息反馈来 看效果明显。我院施工类毕业设计共有16周时间,由几个主要模块组合而成。完整的一套施工图识读、结构设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 量清单组价、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细则编制、工程招标文件编制等[5],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与指导 教师协商选择某几个模块。

(一)几个主要模块要求

1.完整的一套施工图识读:指导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套不同的施工图,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等,以多层为主,教学生如何 识读建筑图、结构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照明安装施工图。其中结构施工图要求对基础、柱、梁、楼板、楼梯每一构件和节点的配筋进 行详细识读。

2.结构设计:指导教师给出建筑方案,由于每位学生要完成几个模块,时间很紧,所以通常选择3-4层的框架,结构选型以简单为宜,主要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结构设计过程,绘制基础图、框架配筋图、楼层结构图、屋面结构图、楼梯结构图等[6]44。

3.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发给的图纸,依据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基础、主体、装饰装修的工程量清单,要求有计算过程,注明主要计算规则,清单项目编码,项目特征等。同时对基础或主体 结构中的部分钢筋要抽筋计算。

4.工程量清单组价:先计算工程量清单,然后按照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消耗量定额和市场信息价格进行组价,要求用预算软件编制。

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发给的图纸,首先计算工程量清单,然后编制主要部位施工方案,包括:模板支设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脚手 架支设设计与施工方案;劳动力计划;进度计划(横道图、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搭接网络图等)和现场平 面布置方案;临时用电、临时用水设计与施工布置方案等。

6.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降水方案、幕墙施工方案、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等。对于深基 坑支护设计,指导教师给定不同的实际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每位学生根据地质条件选定不同的支护形式,进行支护土压力计算和支护内 力计算,并绘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节点图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由指导教师选择某个内容,所发的图纸若能满足要求,则依据发的图 纸编制,否则指导教师给定工程背景和部分图纸给学生进行训练[7]14。

7.监理细则编制:根据发给的图纸特点,结合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主要编制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装饰工程的 监理方式、措施、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8.其他:如:监理大纲、监理规划、招标文件编制等。

(二)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选题模块组合

我院施工类毕业设计选题模块组合多样、各有特点(见表1)。

四、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施工类毕业设计内容多,涉及的面很广,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同的选题要保证工作量饱满,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设计模块联系松散,要精心组织安排

施工类毕业设计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联系相对较松散,要以所发的图纸为依托,合理安排若干内容,在时间安排,内容深浅、内容 广度等方面精心组织。

(二) 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施工类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设计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因此各高校根据 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提高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可联合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共同指导。

(三) 要确保有一定的设计经费

进行施工类毕业设计时,每位学生都需要一套施工图、可查阅的标准图集、清单计价规范、当地的消耗量定额和综合单价、以及预算软件 、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的项目管理软件等,因此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有的一次投入可使用若干年,只有这些配备齐全才可进行有效的毕 业设计。

(四) 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

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的进程,指导教师要规划好讲解、答疑、检查的时间,根据学生情况 实时做出调整,必要时实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可实行网上答疑等[6]45。如果有些学生与用人单位已经签约,可利用用人单位现有 的工程进行选题,这样更具有针对性,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 创新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对于毕业设计中态度认真、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对工程实际有参考价值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对毕业设计的热情 ,起到榜样的作用。

对于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等方面做出突出表现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鼓励。由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繁重,学校 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往往也是“轻质重量”[7]15,使得毕业设计指导日渐程式化,疲于应付,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与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与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投入和重视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学以致用,是我们不断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我院施工类毕业且在施工单位就业的学生,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评 价是: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岗位快,专业素质强、肯吃苦,对现场的工作环境准备充分,团结协作精神较强,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等, 充分体现了施工类毕业设计所达到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5):97-101.

[2] 蒋永生,邱洪兴,陈以一.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120- 124.

[3] 王威,姚继涛.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140-143.

[4] 舒赣平,卢瑞华,吴京,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105-112.

[5] 卢瑞华,舒赣平,范圣刚,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96-99.

[6] 庞永师,刘玲,陈德豪.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9):43-45.

论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 篇4

1 毕业实习的地位

毕业实习是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绘图、预算、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 面向建筑装饰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 从事装饰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具有良好的建筑装饰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 在构建专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环节,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装饰基础知识, 更应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而毕业实习是一次深入建筑装饰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专业实习。通过在基层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和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在实践中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2 毕业实习的目的

毕业实习是提高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建筑装饰人才的重要保证。毕业实习是培养合格的建筑装饰人才的教学实践活动, 它如同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医科院校的临床实习一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1 毕业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通过和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的广泛接触, 一方面学生感觉到自己实践知识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体会到装饰公司工作人员的艰辛, 被装饰公司工作人员热爱装饰行业、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装饰行业的性质, 提高对装饰行业的认识增强对装饰行业的热爱, 坚定从事装饰行业的信念。正如有的学生在实习报告中所说的“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既有苦, 也有乐最重要的是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本专业也充满了信心, 并确定了自己毕业后的奋斗目标、努力的方向。”

2.2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设计、预算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速度高, 尤其是家庭装饰增长较快。这就需要大量的建筑装饰人才。要求这些人才会设计、会预算、懂得施工工艺、能与顾客交流、懂得经济市场运作的规律。但是, 学生的水平有限。部分学生不能胜任装饰公司的工作, 在设计、预算、施工工艺、与客户交流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还需要较长的适应期。那么如何缩短这个适应期呢?抓好毕业实习是缩短适应期的重要措施, 因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靠后天的实践培养和提高的。通过毕业实习, 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了解从事装饰行业的各个环节, 知道如何从事设计、预算、施工工艺、与客户交流。同时, 通过毕业实习, 学生才能重新审视自己, 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激发自己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2.3 毕业实习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毕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对培养的人才质量所进行的一次综合检验。它不仅可以对实习生每个个体的质量作出初步的评估, 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和领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找出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方面的薄弱环节, 吸取经验教训, 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毕业实习的任务

毕业实习的任务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制定的, 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是实现毕业实习目的的保证。对于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分为两大部分, 即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单位实习任务和在材料、家具市场实习任务。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完成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单位实习任务

(1) 了解建筑装饰材料 (地面、墙面、顶棚材料和五金件等) 的名称、规格、性能、品牌、生产厂家、单价。 (2) 了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种, 各工种的衔接关系、人工费价格。 (3) 了解设计施工单位的生产组织, 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有关保证生产的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 (4) 进一步学习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操作, 达到熟练运用绘图软件。 (5) 了解设计施工单位洽谈、设计、预算、施工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6) 了解各种性质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程序。 (7) 收集各项有关数据和资料, 为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提供素材。

3.2 完成在材料、家具市场实习任务

(1) 了解建筑装饰材料 (地面、墙面、顶棚材料和五金件等) 、家具的名称、规格、性能、品牌、生产厂家、单价。 (2) 了解各种材料、家具的适用范围。 (3) 了解材料、家具的内部结构和构造方法。 (4) 了解各种材料与家具市场的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特点。 (5) 材料与家具营销的方法与技巧。 (6) 收集各项有关数据和资料, 为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提供素材。

4 毕业实习的环节

要圆满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 达到预定的目的, 就必须紧紧围绕毕业实习落实好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实习前必须和指导老师充分沟通自己实习意向, 听取指导老师意见, 并留下自己有效联系电话和地址, 如果实习后电话和地址有变动, 请及时主动告知指导老师, 便于系部掌握和随时抽查。 (2) 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以分散的形式 (自已联系或由系部联系实习地点) 。原则上系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特点需要联系适合自己发展的实习单位。 (3) 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定期巡回检查 (每月不少于一次) , 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 (4) 要求学生应用已学知识, 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并在施工现场亲自参与操作。 (5) 在实习期间必须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或负责人进行一次座谈, 听取社会和行业内人员对高校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和期望, 对我系专业教学的建议等, 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以便系部及时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 (6) 实习结束后, 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签字盖章后带回交指导老师审核。 (7) 寻找实习单位或实习期间注意自身安全, 加强人身防范意识。实习期间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纪律, 努力工作, 虚心接受单位指导老师指导, 学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水平。认真完成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如因纪律和违章造成单位公司损失的, 必须个人承担相应责任。 (8) 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 不要损坏对方的财物, 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 (9) 实习期间需要编写实习报告, 撰写实习内容、收获、感想和体会, 根据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宏生.建筑装饰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电大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5

1 水工环的概述

所谓水工环, 主要指的是在地学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其中水文地质主要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与运动规律, 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规律, 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工程地质主要是对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科学,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查明各类工程厂区的地质条件,并对厂区相关的各种地质问题;环境地质主要是研究人类技术与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于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概念[1].

2 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

2.1 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框架

现阶段我国建立的地学信息数据库主要为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的信息库建设,每个子信息数据库都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直接的信息联系。 但这些子信息数据库都是统一在整体的地学信息数据库中,并严格遵照《地质矿产名词术语代码标准》。 由于各个自信息库之间交流不充分且联系性不强,导致数据库信息难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学科数据间存在着交叉现象。 为了解决现阶段地学信息数据库交流不充分且数据存在交叉的问题, 应当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系统框架,对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进行规范化处理,对地学信息系统的数据对象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规范水工环信息系统的建设, 应当对地学信息系统的数据范畴进行明确, 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的数据对象进行层次划分, 并对数据信息的交叉结构与共享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构建健全的数据库信息系统框架。 如图 1 所示,基于数据库建设的可能性以及数据对象的特点, 可以将数据库分为国家空间数据库以及地级市空间数据库。 其中国家级空间数据库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水工环数据信息, 而地级市空间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主要包含省市地方的水工环数据信息。 不同级别的水工环信息系统由不同级别的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维护。

2.2 建立区域信息系统和专题信息系统

通常来讲,水工环专业研究的对象较为复杂,在研究过程中与多种学科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数据交叉关系, 表达对象具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想要建立统一性的全国地学信息系统具有着相当大的困难[2].为了推进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 就应当按个按照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原则与要点, 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划分,建立全国性的专题信息系统,再通过划分出多个区域,在不同的区域中构建相应的区域地学信息系统, 在实际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依据该系统对该区域内部的各种地质数据信息进行收集。 虽然区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间的信息系统有所差别, 但是每个区域的信息系统都是根据该区域的实际地质信息特点进行构建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以通过友好的文档资料与网络站点的连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在水工环专业的信息库中, 如地质灾害与水位监测等信息,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以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整建立相应的区域信息系统。 而区域系统内的区域水文条件以及区域地下水资源等数据难以建立统一的全国性专题信息系统, 因此可以针对区域性的水工环信息建立区域信息系统。

2.3 在地学领域结合多维 GIS 技术

如图 2 所示,现阶段我国地质学者在研究水工环时,主要利用传统的二维绘图对三维的地质信息进行表现,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维绘图信息的不完整性等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 地质学者在研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情况是都是使用三维坐标的形式进行测量, 在这一环节可以适当结合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地学研究。 基于多维 GIS 技术的空间关系为评定地下水资源、 矿产资源以及低下水污染状况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信息。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地学研究技术人员越来越关注三维 GIS 技术, 然而现阶段我国市场流通的`绝大多数 GIS 软件都是在二维信息的基础上对现实地质发展中遇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模拟, 缺乏对三维立体平面的分析与整合。 与此同时,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 GIS 软件受到三维GIS 技术面临的几 何 建 模 问题 的限制 , 难 以有 效 地 处理 地 下水文、矿山等真三维地质现象。 价值地学星宇的三维地质实体大多为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而不规则物体又是三维地理实体中的描述难点, 导致三维 GIS 理论本身在地学应用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与此同时,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地学研究机构对较强了对多维 GIS 技术的重视, 同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与应用成果,但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趋于成熟的多维 GIS 技术,我国多维 GIS 技术在地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现阶段我国真正的三维 GIS 软件数量较少, 大多数软件仅仅能完成简单的分析与显示功能。随着存储器容量的提升、CPU 功能的优化以及显示器的改良, 可以有效地增强 GIS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 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逐渐规范数据标准,并加强了对不符合规范标准 GIS 软件的打击力度, 因此绝大多数的软件厂商都接受了国家相关标准, 并在多维 GIS 技术中加入了空间数据描述信息处理功能。 随着三维 GIS 的不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研究重点转向四维 GIS 技术, 随着现代化计算机与空间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维 GIS 技术将逐渐由独立的子系统转向兼容与集成,并从二维发展为三维、四维。

2.4 提高数据库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为了推进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 构建健全的地学信息系统,仅仅依靠几个科研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大批基层地质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并配以相应的专业科研人员,从而为建立信息系统数据库提供人力资源基础[3].为了提高数据库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应当加强对基层领导的培训, 避免单位领导受到利益关系的影响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与传统地质工作分开看待, 使两者形成不同的工作部分。 通过加强对基层领导的培训,可以有效地纠正信息系统建设在资金与员工安排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 在实际水工环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 应当提高基层单位领导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强基层数据库建设的管理与控制。 与此同时,应当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提高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3 结 论

总而言之,通过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实际调查,构建相应的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对提高我国水土环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水资源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地学信息系统有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 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工作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革新, 从而有效地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桂珍,郑拓飞。谈我国的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31:140.

[2]文 飞。谈 我 国 的水工 环 信息 化工程 建设[J].科 技 创 业 家 ,,23:203.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内容构成;改革方案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各门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课程的学习到解决整个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好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监理或设计、造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性和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案。

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构成的分析

(一)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做法,即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8~10周的时间进行。其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完成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最后所取得的毕业设计成果往往只能达到以下层次:(1)建筑部分仅仅达到方案与扩初之间。(2)结构部分只能完成某一局部楼层的梁板设计或某一框架的设计。(3)结构计算采用手算。(4)施工图表达不完整。

这样的教学成果与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只能初步地了解整个建筑物设计过程的皮毛,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学生毕业时,对施工图特别是结构图的识读能力很差,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毕业设计内容的构成分析

从以往的毕业设计内容构成来看,整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建筑部分要求学生对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设计。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构造设计等。与之相关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结构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设计的建筑方案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必要的建筑力学知识等。

施工图绘制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把建筑、结构设计成果用施工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制图》、《CAD》、《計算机辅助设计》等。

从毕业设计内容构成和教学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本科教育方式的一个压缩版。

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专业的细分,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将是多样的建筑工程工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毕业以后很快地适应所面临的不同工种的需要,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把毕业设计做得更深、更细,使学生能够把握建筑工程的整局,提高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使掌握的知识能够直接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对于学制三年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比较深入的毕业设计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分析,按照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教学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要求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本科压缩型”的毕业设计教学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门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少考虑到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互补性。局部独立性较强,整体性较差,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工程整体观念模糊。

笔者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中的课程特点,剖析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体会,对毕业设计教学和相关课程提出“分解融合”、“整合提高”、“汇总完善”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一)分解融合

该阶段是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提前分解到各个相关课程中,消化解决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个课程的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整个学制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具体做法如下:(1)在《制图》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建筑和结构图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抄绘、测绘、阅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为施工图绘制打下基础。(2)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把毕业设计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建筑方案的设计内容。在课程学习中着重掌握建筑构造和各种细部构造,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识读实际工程的施工图,对建筑施工图的表达初具概念。(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结构抗震》等课程中,让学生带着建筑方案进入结构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结构的布置,掌握结构概念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要求,掌握最新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识读能力,为最后的结构设计打下基础。(4)在《地基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地基基础问题,掌握常见的基础设计方法。(5)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主要解决有关建筑和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的问题以及绘制施工图的方法。

在各个相关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较多地阅读与实际工程相应的施工图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还必须做好同各学科教师的沟通工作,在课程设计中加强辅导师资力量,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提高

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同样集中8~10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所做的项目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整合,并从施工图设计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提高。(1)用2周左右的时间对建筑方案进行细化加深,使之达到介于扩初和施工图的水平。其中包括方案的细化、构造的明确以及装修材质的确定等相关内容。(2)在建筑部分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从全局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辅导,深入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用2周左右的时间,采用电算的方法解决结构计算问题,同时整理必要的电算资料。

(三)汇总完善

在前述基础上,利用3~4周左右的时间汇总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果,进行建筑、结构的施工图绘制。该过程可以让学生重新阅读同类工程实际的施工图,有比对性地绘制施工图,从而使毕业设计的成果进一步完善。

当然,要切实保证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软硬件条件:(1)有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2)有建筑CAD辅助设计软件,结构CAD辅助设计软件。(3)有可供学生上机的电脑机房。(4)有国家颁布的与现行建筑工程相关的《规范》和《规程》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等相应的技术资料。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项目目标化管理方法,只要安排合理,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将毕业设计做得更加完善,从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建筑结构有比较完整的概念,具有较强的识图读图能力,能够更快地适应将要面临的建筑工程各个工种的需要,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关罡,郝彤.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训练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4):117-119.

作者简介:

叶腾(1964—),男,福建安溪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7

从表1可以看出建筑装饰毕业设计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 因此本课程的安排也是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都完成后进行开设, 即第五个学期集中进行, 时间一般是2个月。本门课不但要有建筑装饰工地, 还要有专业绘图的机房;对上课及辅导的教师都应具有综合技术及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要求。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与实际工程接轨, 做到不是纸上谈兵, 则是教师当前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 也是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需考虑的重要问题。本论述结合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与实践工作多年, 结合亲身教学体会和高职学院目前的建筑装饰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状况, 对如何改进、强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谈点思路和想法。

1 目前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毕业设计与实践生产脱节

指导老师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时缺乏创新性与实践生产性, 毕业设计任务采用单一传统形式, 设计资料往往沿用往届不变的内容, 因此内容陈旧, 没有创新。毕业设计的要求紧紧停留在教学层面上, 与实践生产脱节, 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在内容和知识结构上也没有多少应用价值, 就是学生做的毕业设计应用能力滞后, 因此, 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零距离上岗。

1.2 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滞于形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素质不高,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独立能力也不强, 大多学生都是抄袭、复制别人的图纸, 或干脆就把实习单位的图纸拿来应付, 答辩时一问三不知, 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就更少了。

1.3 毕业设计成果缺乏科学的评定标准

指导老师没有对毕业设计全面的提出质量要求及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对一些不符合毕业设计任务要求的, 往往宽容待之, 成绩评定过于宽松, 评定标准也是敷衍了事, 这就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也是敷衍了事, 最后都是在应付。

1.4 实训教学考核不严

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第五学期集中进行, 时间一般为6到8周左右, 学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 或者没有把考核办法真正落实到位, 对实训教学的要求不严格。又因为学生本身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部分学生认为实训课好玩, 没有学习压力,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实训课当成一回事, 实训效果不理想。

2 问题的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还真正影响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2.1 毕业设计应与实践生产相结合, 有创新意识

建筑类的毕业设计大多是工程设计图纸, 设计选题较单一, 学生做得较被动, 甚至有个别学生闭门造车, 不考虑图纸的适用、功能、空间的利用率等。指导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图纸的适用性、功能性及空间的有机利用率,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做到:能想到, 能画出, 能让技术工人做出来, 不能异想天开, 纸上谈兵, 在把图纸能做成实物, 这样的设计才有设计价值。因此, 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指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这样毕业设计的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2.2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是关键

加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培养, 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环节, 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中应具备实践经验及应有的设计能力。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不宜过多, 不宜超过10人, 学生可自主的选择指导老师, 这样可以更好的与老师沟通。

2.3 制定毕业设计成果及答辩的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自己亲自设计手段, 答辩成绩可根据学生选题分类进行 (家装工程或工装工程) , 答辩委员可聘请企业工程师、设计师, 公开答辩, 这样可以提高答辩的可信度, 也能真实的反映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要根据选题的难易、学生平时设计的态度进行综合评定。这样既考虑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 (在企业的工作态度) ,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应用综合知识、独立完成的工作能力, 达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

2.4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制订并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标准, 其中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操作规程、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都应该落到实处。同时, 学校各处室、系部及专业教研室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制定严格的实训教学考核制度, 合理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可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系部实训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实行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及评优选先挂钩的办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要做好建筑类毕业设计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设想进行。

(1) 针对本行业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 并结合建筑装饰行业岗位实际工作情况的需求, 应突出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将建筑行业企业的需求, 尽可能的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中来。

(2)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真正融为一体,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 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4)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深化教学改革, 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5) 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 找出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崇炯.高职工科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2]赵霞.浅析高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0) :181.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8

1 荷载及其效应计算中常见问题分析

1.1 活荷载的折算与折减

设计中许多同学没有搞清楚活荷载折算和折减的根本原因,所以干脆就没有进行这个步骤,按照习惯了的“力学平衡法”进行荷载及内力计算,使得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连续梁板,往往忽略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约束作用而采用铰支座确定其计算简图,当考虑楼面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时,支座实际的转动将减小连续梁板的内力使得计算误差较大。此时应考虑活荷载的折算,也即在保持总荷载不变的前提下,将部分活载折算为恒载进行内力计算,减小计算简图带来的误差。这在用活荷载最不利布置进行楼板及次梁内力计算时一定要考虑,若按照活载满布方式求内力则不需考虑活载折算,只需将跨中弯矩扩大1.1~1.2倍进行调整(弹性法)。

在计算楼面梁和柱、基础时,考虑到楼面活荷载不可能以荷载规范给出的标准值同时满布在所有楼屋面上,需考虑活荷载的折减。对于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等建筑,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 m2时,楼面梁的活荷载折减系数为0.9;设计柱及基础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表4.1.2进行折减。

对于教室、实验室、阅览室、会议室、医院门诊室等建筑,其楼面梁、柱和基础各自的从属面积超过50 m2时,折减系数均为0.9。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柱和基础其从属面积指的是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屋面从属面积之和。对于楼面梁的活荷载折减可以在荷载统计时计入,但对柱和基础的活荷载折减可以在活载内力求完后进行统一调整。

1.2 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

毕业设计中许多同学采用了经验公式计算基本周期,用来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公式的表达多种多样,分不清正确与错误,混淆了基本概念。经验公式多来自于不同的参考资料及例题,一些同学也不注意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用得很混乱。笔者只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E中查到了经验公式,但主要适用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计算。

对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框架结构,手算其地震作用时一般采用底部剪力法,底部总剪力等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与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的乘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底部剪力法的规定明确指出基本周期应按照顶点位移法计算(B.0.2条),并应考虑填充墙的影响。即

Τ1=1.7ΨΤuΤ=1.7(0.60.7)uΤ.

具体计算参考抗震教材中的相关例题。

按照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基本周期有差别,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和底部剪力也相差较大。所以应明确概念,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采用顶点位移法进行计算。

1.3 屋面活载不应计入重力荷载代表值

在进行竖向荷载统计时,考虑到屋面活荷与雪荷载标准值同时出现的概率极小,《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3.1条规定: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所以二者中只取较大值进行计算。

但在进行重力荷载代表值统计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5.3.1条规定:屋面活荷载不计入,雪荷载以组合值计入。

统计竖向荷载及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对屋面活荷载的处理方法应区别对待。在进行内力组合时,非抗震组合中的活载内力应是根据屋面活载与雪荷载较大值计算出的,而抗震组合中的活载内力应是取屋面雪荷载计算出的,当屋面活载大于雪荷载时两种情况的活载内力应不同,虽然数值差别不大,但概念应分清楚。

1.4 每榀框架上的层间剪力计算

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只选取一榀框架进行手算,有些同学只针对一榀框架进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统计,从而求出地震作用和层间剪力,用于内力计算。这样简化计算其实概念上非常不明确,是将结构问题简化成了力学问题。

笔者强调这里应该按照结构单元进行每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统计,计算结构单元的自振周期、结构单元上作用的地震作用和层间剪力,然后根据侧移刚度的比例将层间剪力分配到所选的框架上再计算内力。这样概念明确,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正确处理。

1.5 梁弯矩调幅中跨中弯矩的处理

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时,需要考虑梁端负弯矩调幅,但许多同学没有相应调整或验算跨中弯矩。在进行框架梁设计时,可以主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适当调幅,达到调整配筋分布、节约材料、方便施工的目的。当降低梁端负弯矩后,塑性内力重分布就会提前出现,梁的最终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跨中截面的弹性承载能力,所以跨中弯矩需要按照平衡条件相应增大,才能保证框架梁的总体承载能力不变。

需要注意的一种特殊情况:对考虑活荷载最不利组合求出的活载弯矩进行调幅时,由于跨中最大正弯矩与支座最大负弯矩不一定是同一组内力产生的,所以以调幅后的支座弯矩为基础按照平衡条件求出的跨中弯矩就极有可能小于原来的跨中最大弯矩,此时就不需要再增大跨中弯矩了,但每个跨中截面均需验算是否满足上述条件,否则应采用平衡计算求出跨中弯矩。

对于受均布荷载的框架梁,调幅后的跨中弯矩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M中≥ql02/8-(M′左+M′右)/2;②M中≥ql20/16。

1.6 内力组合中的“有利”问题

构件截面内力组合中出错最多的是某种荷载效应对组合目标内力来说是“有利”的,但仍然按照“不利”时的分项系数计算,特别是以“轴力最小”为目标进行柱截面内力组合时最容易出错。《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7.0.4条规定当荷载效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有利”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0,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也就是不考虑。

在进行内力组合时,必须进行组合目标内力与竖向荷内力之间的符号关系判别(水平荷内力左右均考虑,选取不利值即可),若二者符号一致,此竖向内力应对结构不利,若二者符号相反,则此竖向内力应对结构“有利”,再区分此竖向内力是由永久荷还是可变荷引起的,正确选取分项系数进行内力组合。

2 结构截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1 场地类别对抗震等级的影响

抗震等级对于框架截面设计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根据房屋高度和设防裂度从抗震规范中直接查出抗震等级,但对于“场地类别为Ⅰ类时,除6°外可按表内降低1°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所以当采用Ⅰ类场地时,抗震计算的抗震等级与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一样,而在毕业设计中许多师生忽略了设计任务书中场地类别的重要性,忽略了场地类别对抗震等级的影响。

2.2 抗震承载能力与非抗震时的不同

部分同学在进行梁柱截面设计时没有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直接取两组(抗震组合与非抗震组合)内力组合结果相同项目中绝对值最大者为最“不利”进行截面设计,甚至采用非抗震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短暂的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承载能力设计值与非抗震时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设计值的可靠度要求是不一样的,故抗震计算时需要对非抗震的承载力计算值除以抗震承载能力调整系数γRE。构件的延性越好,γRE的取值越低,抗震承载能力提高就越多。

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非抗震组合”和“抗震组合”两种情况,由于抗震与非抗震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两种内力组合的结果进行绝对值的比较来取舍。对于正截面设计内力,可以将抗震组合内力乘以γRE后与非抗震组合内力进行比较和取舍。而对于梁柱端的抗剪承载力就要对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取配筋较大者进行截面设计,因为此时抗震承载力计算中考虑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抗剪承载力会下降。具体计算公式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11.3.4条、11.4.9条、11.4.10条。

2.3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确定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时取框架柱的长度为结构的层高,许多同学就以为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等于计算简图中的柱高度(梁柱节点简化为刚接),从而在截面设计中误取l0=H进行计算。实际上梁柱纵筋相互交叉形成的节点连接是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的,更接近于刚接。所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3.11条规定了各种柱的计算长度,对于现浇框架的底层柱取l0=1.0H,其余各层柱取l0=1.25H

3 结束语

土木建筑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结构概念的辨析过程,一定要注意力学方法在结构计算中应用的近似性及结构设计规范对这种“近似”带来的误差的调整方法,学会分析结构问题,尽快熟悉规范,培养良好的工程习惯。

摘要:框架结构设计是结构专业常见的毕业设计选题。设计过程中学生对活荷载的折减、计算地震作用时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统计等荷载及荷载效应的计算以及截面设计中一些问题存在概念错误。在熟悉规范相应规定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框架结构,荷载,荷载效应,内力,截面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答辩监控

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一个深化并且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重要教学必需过程。崔新壮等学者对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生论文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1], 孙德发等学者提出了双导师制改良毕业设计过程控制的指导方法[2], 张峰等人提出了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方法[3], 张平针对建立毕业设计 (论文) 四阶段、三层次的全程质量监控进行详细阐述[4]。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务实, 除对学历有严格要求外, 更加注重学生在工作中的工作技能以及之前相关职业经验, 这引导高校教学必须要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 大多数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应该明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意识并具有工程师上岗基本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以往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认为,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该考虑从设计选题、过程管理、毕业答辩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提前规划, 其次是全面质量管理, 最后总结与评价, 做到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全过程管理与监控。怎么样改进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成为我们今后教学实践中一直需要探索的问题。结合作者近十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 以下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谈几点想法与思考。

一、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 调查统计表明, 当前, 大部分开设土木工程专业院校均存在以下毕业设计问题:

(1) 目前, 大学生数量过大, 毕业生就业难度明显增大。 (2) 部分学生抄袭严重, 设计图纸、计算书以及毕业答辩等环境质量都存在很多问题。 (3) 高考制度改革, 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 指导教师全面辅导时间不足。 (4) 毕业设计任务量, 导致建筑、结构及施工分配时间存在问题, 部分学生在建筑部分花费的时间过多, 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目前主要单位流向为施工单位, 而施工部分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效果不是很理想。

2.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

(1) 增加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5]。学生依据指导教师意愿积极申报毕业设计课题, 其可以分为设计类与论文类课题两大类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性质课题主要针对熟悉应用各种单位需要用到的规范, 对一个明确的建、构筑物满足预期功能与条件下, 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结构及施工设计, 成果以施工图和计算书来体现;论文类的课题针对一个具体科学问题, 首先进行详细调研、分析, 其次研究问题的规律, 最后撰写毕业学术论文。因承担众多, 部分有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的教师,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论文类课题, 除了少数想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适合做论文性质的课题外,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企业就业, 这些学生更适合做设计一类的毕业课题,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工程师素质和技能训练, 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胜任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要。统计调查表明, 93%的用人单位总工程师希望更多学生开展设计性质课题的毕业设计研究。很多学生首先选择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 由于研究课题有限, 绝大多数学生只能选择论文类的课题。如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则大力提倡和鼓励所有指导教师开设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课题, 出台了鼓励设计类课题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1.5倍计算, 从而激励毕业设计选题趋向, 将以往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与论文性质课题比例提高了接近20%, 提升了毕业设计选题的特色。 (2) 出台建筑、结构以及施工三位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分别安排结构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课题两种单独的课题, 分别以结构和施工2个方向教师进行指导。结构设计课题尽管有建筑设计部分内容, 但是, 这部分内容设计由指导教师定方案, 内容与要求都要求很简单, 这样毕业设计成果显然不能满足对学生各类工种综合能力的锻炼, 也不满足工程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所以, 毕业设计内容过于简单, 需要进行一些教学改革, 根据社会需要, 开展一些建筑、结构、施工三者一体化的综合性毕业设计课题, 从三方面的设计内容同时训练, 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难度、知识结构等综合能力及考核指标都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3) 公开毕业答辩过程制度。同济大学的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组织公开答辩, 接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模式, 毕业答辩评委小组由4位老师以及1位校外行内专家组成, 并配备1位研究生答辩秘书。答辩过程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每个学生答辩总时间20分钟, 其中采用PPT介绍毕业设计课题工作与成果为15分钟, 回答评委的问题时间为5分钟。每位评委各自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独立评分, 小组成绩加权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考核成绩。该校以往答辩流程:选择成绩较好学生进行公开答辩, 80%的学生进行非公开答辩, 非公开答辩由若干教师形成小组, 以提问及审阅图纸质量给定毕业学生成绩。由于学生人数多, 公开答辩模式必然增加毕业答辩组织工作和答辩时间及精力, 但是, 无论对学生, 还是对学生的指导教师而言, 都有一定的压力, 采取这种公开答辩制度将有助于促进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 保证学生成绩的公正与公平。 (4) 毕业设计课题与就业方向挂钩。在第七学期, 必须要组织毕业班同学召开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动员大会, 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的重要性, 积极动员所有学生从现在开始广泛听取家人及朋友的建议, 依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 规划自己今后的择业方向, 做到毕业的时候心中有谱, 从而引导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与就业方向比较接近, 毕业设计内容与今后就业工作密切结合, 可以在学校就开始强化就业的针对性培训。 (5) 重视毕业设计的选题环节。第七学期, 专业系部应该制订毕业设计管理规程, 内容应该包含指导教师安排、课题来源及深度要求、过程如何有效监控管理、毕业答辩程序等各方面, 并要制定具体、细致的指导计划和进度要求, 细化毕业各个环节的各项评价体系。各组毕业设计题目应该在第七学期末报教研室统一审批, 并按时下发给学生, 最好分组召开毕业设计研讨会。 (6) 提升毕业设计过程监控目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设计课题难易程度,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总体进度计划要求表, 以便分阶段、按目标监控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严格审查毕业答辩资格, 详细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成果, 首先学生自查毕业设计内容, 其次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进行内容与格式审查。指导教师评判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设计技术方法、计算参数、技术经济指标选择等内容选择是否合理, 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及态度、毕业设计的水平及完成情况、外语水平、等进行认真、全面审查后写出评语, 将毕业设计交给评阅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6]。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格式及质量、图纸数量及质量等全方位进行详细审查, 之后指导教师总体评价并写出毕业论文评语, 落实分组学生是否具备答辩标准。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较复杂教学实践过程, 只有根据社会新形势变化趋势, 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要标准, 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指导内容和方法, 才能提高毕业设计成果质量, 培养出符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新壮, 金青, 董琳琳, 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 (1) :105-108.

[2]孙德发, 赵振全, 江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 (1) :98-100.

[3]张峰, 易丹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 (6) :135-138.

[4]张平, 贾伟.建立毕业设计 (论文) 四阶段、三层次全程质量监控[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88-91.

[5]童乐为, 张伟平, 刘匀, 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 (3) :103-105.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10

关键词:建筑类,就业,分析,对策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 更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做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已成为目前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面对和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建筑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建筑类专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业的增长将带来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量的扩大, 技术类专业人才成为建设行业的企业招聘永远的主题。从2006年高校毕业生专业需求排序上看, 建筑类专业需求就排名第六。建设行业的迅速崛起, 使得企业对建设人才需求量也持续增加, 这为建筑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用人单位的因素

(1) 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差异性

建设行业的发展, 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从事建筑类事业的企业, 但他们不论是在规模大小, 还是在管理水平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所接触的用人单位中, 有国有大型企业, 也有中小私营企业, 这就使得他们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大型企业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 能够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 重视他们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选人用人缺乏科学选人标准, 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 选人凭经验靠感觉, 长期处于救火式的选人用人方式。

(2) 用人单位对专业需求的变化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院开设的本科专业就有八个, 其中包括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市政工程等, 但是用人单位对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变化。除了建筑学专业由于对办学条件要求高致使该专业毕业生长期处于求大于供的局面, 其它专业的需求量则由每年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例如:2006届的交通土建专业毕业生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专业, 而2007届的热门专业则变成了工程管理。

(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性别歧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女生较男生困难, 而这种现象在工科女生中反映更为突出, 建筑类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已成为我院就业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建筑类专业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的特点, 更容易受到专业的限制, 多数企业由于考虑到不好安排女性在环境艰苦的工地上工作, 因此拒绝招聘女大学生。

3、毕业生的个人因素

(1) 缺乏职业规划, 影响个人长远发展

职业规划不足是导致大学生们求职或就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职业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 来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行之有效的安排。作为一名建筑类大学生想要在毕业时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就必须从大一开始做好规划和准备, 这包括专业能力、人际交往、心理素质以及对建筑类行业发展的了解等。然而在我们对2007届毕业生所进行的就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近70%的大学生没有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对自己适合做什么, 以及自己的潜能特长缺乏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就业准备属于“临阵磨枪型”, 大一到大三基本没有考虑, 直到大四才关注就业问题。这样盲目地找工作, 无疑是不利于个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缺乏职业规划, 将导致毕业目标模糊, 就业抉择困难以及竞争力减弱等多方面的问题, 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发展。

(2) 诚信意识淡薄, 忽视职业道德

在就业过程中, 经常遇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违约的情况。有些学生会在未告知或未征得签约单位同意的情况下, 又与新的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这些学生违反了就业规定, 他们不仅使用人单位蒙受了损失, 也给自己和学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充分反映了某些毕业生诚信意识淡薄, 对法律法规的无知。还有些学生存在“重术轻德”的倾向, 忽视职业道德的养成, 缺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此相对, 对于企业来说, 职业道德一直是人才考察中的首要条件。

(3) 就业政策和流程不了解

在我院进行的就业调查中, 对国家和学校的就业政策有22.04%的毕业生了解, 而59.11%的毕业生不太了解, 18.85%的毕业生根本不了解。由此可见, 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和流程了解不够。这里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 但自身方面的不积极还是最主要的因素。

(4) 对自身评价和定位不准确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难以对自身做出客观、真实的自我评价和定位, 搞不清楚自己适合怎样的单位和岗位, 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因而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时, 出现盲目自信、轻浮草率、患得患失等现象, 表现为三种不良择业心理即“从众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

二、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

1、努力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广泛开拓就业市场

我院就业工作思路一直主张“请进来, 走出去”, 在工作中努力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学院, 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吸引单位。仅去年来我院召开专场招聘会的就有138家, 并连续三年与昆明市人才市场合办建筑类人才专场招聘会, 扩大了我院在云南建筑类企业中的知名度。2007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通过学院就业信息服务网站获取就业信息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我院还建立了专门的企业名录, 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和调研, 搜集单位的需求信息, 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要求情况。通过向单位寄送新春贺卡、学院专业宣传册以及就业服务卡等形式, 起到了联络感情, 进一步巩固原有就业市场, 开拓新的就业市场的效果。我院还抓住毕业生到单位实习的时机, 及时了解单位招聘需求, 积极推荐学生就业。

2、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范围, 实施就业指导全程化

要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就要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范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局限于几次政策讲解和求职技巧的就业指导课, 还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合理设计职业生涯,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

实施就业指导全程化, 就是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我院就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教育:根据不同专业聘请不同的教授介绍专业发展以及今后所从事—的职—业, 在让他巴们树黎立的职业四规划次意识求, 培职养对就业前景的关注。同时还进行新生心理测评;大二开展“就业准备”的第二课堂学习:参加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开设专题讲座, 以求储备知识, 锻炼技能;大三时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单位或企业进行一次社会实践, 并进行求职面试技巧的培训, 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四时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 目前主要以开展个人谈心的方式, 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干扰, 成功择业。

3、提高就业管理水平

(1) 实施“备案登记, 加强指导, 重点推荐”的管理办法

我院采取了分阶段、分类别对毕业生进行了逐一的跟踪调查, 实施了“备案登记, 加强指导, 重点推荐”的办法, 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办法:以班为单位对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开展备案登记, 并分类别对不同群体遇到的就业困难进行专门指导。我们大致把这些群体分为以下三类:

(2) 加强就业协议的管理

针对毕业生与多家单位签定就业协议的失信行为, 我院开展了“诚信就业”的活动, 倡导毕业生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 遵守就业制度。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个毕业生的诚信行为, 我院将发给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进行统一编号, 即每名毕业生对应一份相应的就业协议书编号, 并进行了备案登记。如发现在就业登记时, 本人所持有的就业协议书编码与原登记不一致时, 则要求本人作出说明。这一活动的开展, 不仅从很大程度上减少毕业生的违约行为, 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诚信意识。

(3) 紧抓就业思想教育工作

用人单位不仅需要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知道如何去做事,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做人,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必不可少。我院将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巧妙地融入到就业指导中去, 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注重做人的行为规范,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认识到不能用他们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去对待现实的求职择业, 引导他们利用自身所长, 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应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应坚持“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科学管理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的原则, 即用思想教育来引导, 就业指导来提高, 科学管理来完善,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多方面做工作, 多渠道想办法, 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实现就业工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敏.浅议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

[2].池忠军, 张晓红.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2) .

建筑施工毕业论文 篇11

走过20多年的教学路程, 建筑装饰专业成就了许多新生代的设计人才, 带给建筑装饰行业许多新鲜血液, 丰富了建筑装饰行业的人才层次结构, 目前市场上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人才需求还有较大的缺口, 优秀的建筑装饰设计人才仍然可遇不可求。

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市场对于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需求, 促进建筑装饰专业教学的改革与提升, 我们通过对广州市职业教育各建筑装饰专业教学情况开展了问卷调研, 对近五年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 从综合统计数据来看, 毕业生对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及安排基本满意, 最希望改善的是专业课程、专业师资、实操训练等方面内容, 最希望加强的是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以突出职业学校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实际优势。企业则希望学校能够在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德”与“才”全面发展方面多下工夫。

建筑装饰专业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如何结合市场、企业的需求, 对教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进行改革和提升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提供实用型、适用型兼备的建筑装饰专业学生, 投入并适用于市场需求的问题, 这将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改革, 需要全方位地思考与设计。

一、强化职业指导与定位, 提前厘清就业方向

从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来看, 毕业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职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要, 但需要与学校整体教学安排相互协调, 形成有效组合, 才能更好地显示中职教育的优势。数据表明, 63%学生选择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应为一个学期;67.95%表示职业指导课程应从一年级开始开设;在对于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评价方面, 19.23%表示整体很好, 39.1%表示很好, 但要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 28.21%表示一般, 13.46%表示需改进。数据表明, 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再上一个台阶, 使之更规范、更专业。

目前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95%就职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 就职企业规模主要是50人以下的小企业。表明市场上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需求还是较为稳定的, 对于总体人员需求仍然较大, 其中小规模的私营企业占主要需求。

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64%的就业部门为设计室、工程部、项目部, 69%就职设计员、绘图员、资料员、业务员、监理员岗位, 表明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安排都能够做到专业对口, 2%的少数毕业生凭自己的努力, 已经被提升为管理层, 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33.33%平均月薪基本达到部分大型企业大学本科生的起薪点, 38%已超过本科起薪点。表明毕业生不仅被企业认可, 还能够取得相对公平合理的薪金待遇, 应该说, 在目前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下, 是对中职学校教育技能层次的认可和肯定。

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 是否能够成功就业的关键主要在于是否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历。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特色需要, 职业指导作为职业学校保持教学优势的重点工作应切实予以落实, 学校务必全员参与, 形成统一思想, 全方位地推进职业指导工作。配置专业专人, 对于学校的职业指导体系进行建立健全与完善;将职业指导工作前移, 从新生开始进行定位教育;将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就业状态, 与在校学生分享;采取各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 提前厘清就业目标。

二、注重课程设计及师资配置,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从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来看, 67%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水平总体表现满意, 对于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实操设施配置方面, 57%表示一般、不足, 需要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的适应度方面, 表示基本可以适应的达46.15%, 表示适应及比较适应的占30.77%, 略高于表示不太适应、不适应的23.08%;在课程设置方面, 56.41%表示很合理及比较合理, 表明学校的教学内容设置合理, 教学过程到位, 基本能够让毕业生在岗位上自主开展工作, 但也显示出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需要学校更加面向社会、依据企业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74.36%毕业生表示希望可以将建筑装饰专业分为绘图设计和施工管理两个方向进行专项培养, 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方向学习, 提升专业能力, 使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学生普遍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学校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肯定, 认为专业知识对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帮助最大, 特别在就业后工作岗位上专业技能的需求, 显示对在校期间专业实践经验、专业实操技能教学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还对学校实习实训工作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希望学校重视专业能力、实操能力训练课程的设置, 如增加电脑绘图以及技能实操类课程课时量等, 并相应提升专业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坚持做好对企业、毕业学生的跟踪调研工作, 定期收取反馈信息, 统一进行归类分析, 作为教学改进的依据。建立反馈信息需求与教学内容修整联动机制, 组建建筑装饰专业教学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对反馈信息内容进行分解, 融入学校教学内容创新内容中, 此项工作必须形成常态, 使学校的建筑装饰专业教学能够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 做到持续创新。

课程的设置以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为主, 同时要结合企业、毕业生的定期反馈进行定期修订调整, 并定期组织教师编写和修订实用性强的专业教学课程教案;师资的配置首选由具有建筑装饰企业就职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人员任教, 与一般学历教育师资配置的条件不同, 除关注专业对口外, 还要突出职业教育师资实际经验的优势。同时, 建立制度对任教老师下达年度社会实践时间要求, 将此项规定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并严格考核, 以此来保证专业教学的社会性。

学校可以同步建立学生对教师专业教学的评价体系, 并非只有学校、老师来评价学生, 改变原有的单向评价系统, 引入科学、专业模型客观地设置评价内容, 可以相结合进行互评。在教学中, 通过听取学生意见, 在制度层面促进教与学的交流,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针对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启动心理辅导教育

从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来看, 43.59%的企业认为建筑装饰专业的毕业生“沟通能力不足”, 特别是与客户的沟通, 一方面是表达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礼貌和态度。30.77%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团队合作精神较差”, 17.95%的认为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这些方面是目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也是教育的瓶颈。

针对这个问题, 学校可以增加开设心理辅导与教育的专业课程, 引入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给学生增加心理课程教育, 从专业的角度对“90后”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设置专人任教, 需要时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单独辅导, 以朋友的身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引导。课程设置以强调团队精神、个性发展为重点, 社交、沟通能力的锻炼作为辅助, 旨在提高“90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校可以将课程设置为游戏、问卷等活动形式来开展, 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一种新的视野,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个性, 提前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初步展望, 促进学生的成长。

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就业后, 到施工现场与施工工人打交道的可能性较大。如何处理好这一层关系, 可以作为主要案例分析, 以角色扮演的互动方式, 通过参与演示的经历与老师的现场教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教育, 逐步锻炼成长。

四、注重实践实训与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来看, 大多数企业对开设员工培训课程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不定期举办。企业的培训形式主要分为内部培训及外聘培训:内部培训由较有经验的员工向大家讲授制图技巧、水电系统、施工现场跟进协调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聘培训是邀请材料商到公司向员工展示新型材料的种类、用途, 或到材料商展厅参观学习;还有就是在工作中“一带一”的培训、公司内部讨论会、公司领导案例讲座、参观等等。

对于企业的需求, 学校应修订制度, 规定在建筑装饰专业教学课程中加大实践课程课时量, 结合学校实习实训场地的基础条件开展实践课程, 尽可能地提高使用效率及效果, 并不定期安排聘请企业培训师到学校授课,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课程, 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 促使毕业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要求。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并持续改进教学制度, 明确加强企业的沟通与互动, 除邀请企业培训师到学校任教, 还需不定期地派教师带着任务到企业授课或座谈, 让教师与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 感同身受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将企业的专项需求加入学校的专业教学课程内容中来, 实施专人专项专教。一方面可以让老师掌握企业实际需要的实用知识, 然后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导, 提前获取企业的需求信息, 与未来就业“零距离”接触。作为学校, 可以让老师与学生共同提高, 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企业, 可以减少员工初始阶段的流动性, 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上一篇:易制毒化学药品下一篇:高中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