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2025-01-16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精选12篇)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1

1.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日益加快, 企业对于职工基本素质越来越重视, 很多企业都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来加快职工知识更新, 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 进而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出一批以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 精业务、肯奉献、能吃苦的技能人才队伍。

2. 岗位技能培训内容紧贴生产实际

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应该是符合员工的工作岗位要求, 由技能专家来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将每一期的培训内容都予以明确, 然后通过学员的反复操练、技能专家的现场示范指导, 从而提高员工的技能, 只有通过系统的培训, 才能够让员工明白自己还欠缺什么。还要学习什么, 反复练习, 对自己的技能操作行为进行规范, 使之能够成为合格的专业人员。同时, 应该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提高培训标准, 规范培训标准, 让培训能够与生产实际相互统一。技能专家应该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深入到现场进行讲授, 员工在现场可以及时地对照图纸资料进行提问, 让员工更好地熟悉、掌握设备的情况。

另外, 技能专家还要努力让职工掌握具体岗位工作上的“窍门”和“技巧”, 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将其指定为能够便于职工反复演练的培训标准, 这样才能够将实际工作要领与书本上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让岗位技能培训有章可循。如水力发电厂检修部门就应该在实际操作中找出最易于员工理解掌握的方式、方法, 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检修队伍, 为电厂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最有力地技术支撑。在职工培训上以提升素质为目的,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通过聘请专家, 到同类型电厂参与检修, 到设备制造厂参加设备安装质检、设备监造、软件组态及现场培训等形式, 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检修人员生产准备培训工作。

3. 岗位技能培训与考核激励环环相扣

为切实提高水力发电厂检修人员的检修技能技术水平, 考试范围为《检修规程》及相关专业知识, 并且涵盖了检修设备故障或缺陷诊断、分析及处理等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的题型。

《检修规程》作为检修员工必须遵守的“法典”, 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考试工作, 各相关部门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从选题、组织考试等环节为考试工作做了精心准备, 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组织员工学习讨论规程, 参加考试。例如某水力发电厂检修部门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 检修车间对未能通过申报等级的员工, 在一个月内安排下一等级考评。对于未能通过初级考评的人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离岗培训, 培训期间停发奖金 (含浮动工资) 。培训期满再次参加考评, 考核合格者按上岗标准执行, 未能通过者可在检修车间选择工种进行培训, 培训期间岗技工资下浮一档, 暂停奖金 (含浮动工资) ;3个月后经考评仍不合格者, 可由车间安排工作, 也可选择其他工种, 期间执行试岗待遇 (岗技工资降两档, 停发奖金 (含浮动工资) ) 。对于员工技术水平考过对应级别, 但不胜任日常工作的, 绩效考核在本工种倒数三名内的人员, 重新进行考核。不服从工作安排的人员进入劳务市场, 只计发生活费。对于评价考试中的作弊者, 按待岗三个月处理。同时, 该厂检修人员按照各自专业需要, 分组对水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原理、检修工艺、缺陷处理进行学习, 详细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既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又保证了学习质量。

4. 加强安全培训

应该加大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强化作业过程风险管控, 执行标准化检修操作确保零违章;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注重结果、现场第一、与时俱进、适应变化、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以水力发电厂检修部门为例, 水力发电厂检修部门应该早计划、早动手、早安排, 以开展安全性评价自查工作为契机, 从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入手, 精心部署, 落实责任, 坚持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 充分利用冬季枯水期, 提前安排部署机电设备的检修, 确保丰水期机组安全运行, 满发多供。在机组大修中, 水力发电厂检修部门应该以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防范措施落实为重点, 严格现场安全管理, 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充分利用生产间隙加强员工培训, 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进一步构筑设备检修的安全屏障。检修人员按照检修计划, 严格遵守检修工艺规程, 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也对于提高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 增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具有较佳的作用。

结语

总之, 通过岗位技能培训, 能够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为安全稳定生产运行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保障, 效果较佳。

摘要:企业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训能够加快职工知识更新, 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 进而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出一批以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 精业务、肯奉献、能吃苦的技能人才队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 就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强化岗位技能培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工队伍,素质,岗位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苑凤君.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途径[J].经济师.2009, 22 (06) :110-114.

[2]石新莲.怎样做好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J].今日科苑.2009, 32 (20) :130-134.

[3]王爱芳, 尤秉文.基层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9, 27 (34) :154-157.

[4]汪海涛.班组岗位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 43 (32) :120-123.

[5]朱方伟, 王国红, 武春友.企业在职培训的人力资本分析及其投资决策[J].中国软科学.2013, 23 (09) :154-157.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2

建立职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能力

周勇军

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以下简称“车务段”)担负着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港口专线铁路的安全运输任务。近几年来,随着大中院校学生和复退军人分配到段里工作,职工教育培训任务随之加重。为了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造就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职工队伍,宁波车务段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把它作为基础性建设工程来抓,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探索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并纳入常态化、规范化企业管理重要日程。通过对青年职工思想上引领、技术上帮带、工作上传承、生活上关心,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育人和建路的双重效果。

一、坚持从思想上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职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强路之本。车务段深切地感到,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实现车务段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让新时期新阶段铁路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得到发扬广大。车务段以培养新一代铁路职工有志有识有为为目标,坚持正确导向,坚定理想信念。有志就是培育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志向,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勇气;有识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精湛的业务知识;有为就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作为,有建树。段党委对新职工人路思想引领工作做出专题安排,成立专门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开辟课堂讲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具体运用和实践途径,对新职人员参加工作后上好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第一课。此后,车务段建立新职工上岗后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个一”制度,由段党群办公室和所在车站党支部负责实施。一是每人建立一份思想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新职人员的自然情况、个人经历、家庭状况、家长联系方式、个人爱好、愿望需求。思想档案由党群办设计填写和保管,并在内部网上可以查阅;二是每月开展一次面对面谈心活动,由车站领导分别与每位新职人员面对面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记入培训档案;三是每季写一份思想小结,由新职人员本人向车站党支部写一份思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认识、学习培训情况、车站生活情况、存在不足和下步打算等;四是每季进行一次思想鉴定,由新职人员所在班组对其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进行一次鉴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五是每月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联系,由车站党支部书记与新职人员家长通话,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寻求理解和支持。通过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五个一”制度和工作载体,使新职人员安心车站工作,主动融入到铁路职工大家庭中来。

二、坚持从工作上传承,用铁路职工优良传统带好队伍

车务段坚持用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管事管人,抓住青年职工可塑性强、上进心强的有利时机,适时轨正和及时引导新职人员养成爱岗敬业、文明作业、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首先,车务段坚持三级教育鉴定制度。新职人员到段里报到后,段党委和人劳部门集中举办培训班,既有思想政治、路风路誉、职业道德、形势任务方面的.教育,又安排劳动安全、职业技能、经营管理、行车设备方面的内容,使入路后的第一课入耳入脑,在学员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为迈好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分配到车站和班组后,由站领导和车站技教员继续加强安全作业、技术业务方面教育,并为新职人员挑选好作业班组和跟班师傅,由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职工担任新职人员的带班师傅,签订师徒合同,进行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传授,从理论和实际上帮助新职人员尽快掌握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本领。

其次,车务段坚持严格的作业管理制度,这主要是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劳动纪律管理和日常工作考核,车务段加强对新职人员按章作业、执行纪律的教育,规定在学习跟班期间,不能干与行车工作无关的事。严格的纪律约束和班组的日常考核,使新职人员逐渐养成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习惯,提高执行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传承铁路职工铁的纪律的良好传统。

最后,车务段坚持日常分析改进制度。新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从车务段到车站都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经常分析、每月评估、持续改进。各站明确一名站领导分管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积极主动地与新职人员联系和谈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工作表现。铁路宁波北站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站领导、班组长、带班师傅和新职人员参加的专题分析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摆问题提要求,听取意见改进工作。然后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车务段党群办和劳人科,形成闭环管理和信息畅通。

三、坚持从技术上帮教,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职工

车务段站从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新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和打牢基础,必须面向未来和人才开发。由于工作理念的更新和指导思想的转变,车务段在新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辅导上,坚持高一格、严一码和进一步的原则,力争把新职人员打造成技术工人——技术尖子——技术人才。

首先,确保新职人员按期定职定岗,成为一名胜任的岗位作业人员是初定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强化业务技能培训,车务段实施了“五个一”业务培训计划,即:每月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由车务段负责制定,车站结合实际细化补充和组织实施;每班考一题留一题,对新职人员上班前抽问规章和解答业务单独另设,做到每班必考必留,记录在班组日生产台帐上;每班进行一次小结分析,由班组长与带班师傅对新职人员的一班作业情况进行分析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记载在班组日生产台帐上;每月进行一次实作技能鉴定,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每月进行一次理论强化考试,由车务段组织实施。通过落实“五个一”业务培训计划,达到了跟踪教育和掌握进度的目的,新职人员基本上都能通过考核考试,实现按期转正。

其次,车务段在新职人员中培养骨干,选拔典型。抓两头带中间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方法。车务段在引导新职人员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发现和培养典型,选树先进,以此来营造氛围,选拔人才。宁波北站新职人员刘晶晶,来自安徽芜湖,4月跟班学习调车制动员,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沉重的安全压力几乎使他离开工作岗位。由于班组和师傅们与小刘及时开展面对面谈心,并在工作上生活上为他创造条件,使小刘终于改变了初衷,一心扑在工作上,发奋要在事业上作出成就。他不仅在工作上进步很快,技术上也领先一步,成为其他学员学习看齐的榜样。车务段及时抓住这个苗子,引导新职人员政治上要求进步,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上认真负责,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

最后,车务段在新职人员中储备高速铁路科技知识。上海铁路局已经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需要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技术人才来操纵现代化设备。车务段从上海局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的目标出发,向新职人员宣传培训高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术,培养开发新职人员学习掌握铁路新技术新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采取集中教育、分期授课、举办讲座、组织研讨等方法,使新职人员全面掌握高铁科技知识,领悟动车组新技术新设备,为企业进军高铁时代储备了知识和人才。超前的培训,使广大新职人员感到铁路事业前景广阔,表现出学习求知的强烈愿望。

四、在生活上关心,创造良好环境温馨氛围吸引职工

车务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充分考虑新职人员的思想变化和心理需求,创造和谐温馨的生产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过好语言关、饮食关和八小时以外交友关,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车站的工作规律和生活节奏,及时融入到铁路大家庭中来。

首先,帮助新职人员过好语言关。由于上海铁路局管内跨度大,新职人员基本来自安徽省和江苏省徐州地区,语言与江南水乡有很大差别。车务段在工作岗位上提倡说普通话,干标准活,尽量缩小地区之间的语言隔阂,加强岗位之间、人际之间的语言交流,帮助新职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度过语言适应期。

其次,帮助新职人员过好饮食关。江浙菜肴清淡少油,而北方口味重油多盐,在饮食上新职人员很不适应。车务段按照南北通融、相得益彰的原则,在车站食堂、伙食团尽量安排符合新职人员口味的淮扬菜系、带有微辣的江南菜肴,这样,使新老职工在饮食上逐渐接近。车务段还建设好职工小宿舍、小浴室,安装空调、配好彩电,让新职人员下班后就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充分休息。

最后,帮助新职人员过好八小时以外交友关。初来乍到、人生地疏是新职人员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为了适应青年人喜爱交友、喜好活动的特性,车务段发动新老职工结对子、交朋友,开展八小时以外互动。例如双休日、节假日在亲人团聚、合家欢乐的时刻,家在外地的新职人员备感孤独。车务段把新职人员组织到图书馆、体育场,邀请到带班师傅家里共度假日;同时发挥新职人员的特长与爱好,组织他们参加小型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办好每周文化活动日,以健康向上的业余活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交流感情。

回顾总结新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为:一是必须在形成共识上下功夫,把思想引领贯穿职工教育培训全过程;二是必须在运用载体上下功夫,注重专项培训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三是必须在推进实施上下功夫,落实跟踪检查和分析考核各项制度;四是必须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五是必须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支德技双馨、又红又专的新职人员队伍。车务段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持之以恒地抓好新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3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将企业转化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职工素质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职工教育成为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

一、更新固有的陈旧观念

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考虑,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企业对于职工整体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同时企业的生产和规模壮大能否取得实质上的进步,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的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发展的正确轨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好坏。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必要针对目前的状况培养出一批真正懂专业、会经营同时更擅长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能否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未来发展所必须要面临的迫切任务。

所以企业如果要想切实贯彻好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首先应当认清当前的新形势,呼吁企业内部的各级领导加强针对企业职工开展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程度;其次要求企业要把针对职工开展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纳入到未来的总体工作规划中去,并合理地进行统筹安排;其次是企业还要科学地处理好企业员工完成工作同开展学习之间的关系,在使得员工明确了职工享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还要保证按照计划来完成工作;最后要求企业无比应当加大针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培训开展的硬件水平,以便于保证教学培训开展的硬件条件都可以满足实际培训需要,最终为职工开展培训计划创造相对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一般状况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定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机制来实施的,但是因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企业的竞争机制的特征,所以在开展员工培训的基础之上建立并健全企业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是企业实现发展并最终促使职工素质得到提高的关键。从激励机制的内在含义去分析,可以发现,它是完全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奖优罚劣的,从其所包含的内容上讲,奖罚也只是作为激励的手段之一而存在的,却远不是激励机制的全部内容。虽然说一定程度范围的奖惩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调动职工开展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其中也必然搀杂着职工只是为了相应奖励的实现而被动应付的现象的存在。所以在当前的状况下,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当将传统的以奖惩为核心的方式为基础,逐渐地转变成为以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结合科学的考核待遇相结合的模式确立,逐渐地建立起一套集合了培训、考核以及相应的待遇为一体的配套激励政策,充分地激励企业内部广大职工开展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保证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并保证培训开展的整体质量。

三、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的网络

如果想要切实搞好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那么仅凭教培部门的努力的完全不够的,还要充分地结合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最终要的是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配合。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地点内开展相应的培训网络,由领导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来安排员工开展培训的时间和进度,既不能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但是也不能完全荒废了培训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求相应的企业领导应当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培训开展意识,充分地认识到企业针对员工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保证不耽误工作进度的前提之下科学地改进相应的培训工作。

四、抓好各种培训教育,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笔者建议企业开展培训的职教方向应当从之前的以学历教育为主逐渐地转变成为以继续教育以及相关岗位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培训的目的也应当从之前所制定的按需施教逐渐地发展成为到按照岗位实际需要来开展培训。在实际的工作施行中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开展:第一是要加强相应的岗位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整体业务素质;第二是要全面开展针对相应岗位的技术超前培训工作;第三是要重点加强针对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工作,因为继续教育是作为是整个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针对相关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同时更是更高层上实现员工素质提高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继续教育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结语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先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通过扩展知识面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此参与到所在企业开展的培训中去,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身的更好发展。而对于企业来讲,也要全面地意识到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地推动员工培训工作在企业内部开展的频次,同时还要注意保证时间的充裕和效果的良好,因为这同样也是实现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宿宁,薛辉.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职工培训工作[J].经济师,2009,(05).

[2]张凤娥.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尝试[J].职业,2008,(09).

[3]乔仁洁.发达国家企业职工培训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7,(14).

[4]李秋生.企业职工培训的有效价值探微[J].中国培训,2009,(02).

[5]宋颖.浅议如何提高企业职工培训质量[J].现代商业,2009,(14).

[6]赵兰臣.企业职工培训方法与培训评估[J].发展,2008,(05).□

“大学校”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篇4

打造正气企业

简单化和形式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会导致企业形象虚化, 企业需要及时和干部职工进行沟通并正确引导他们, 梧州市总工会以“政研会”活动为载体, 帮助企业增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政研会的学习和交流, 梧州市总工会每年为企业评出“政研会”的优秀工作者和优秀企业, 以奖励制度使企业职工有荣誉感和归属感。近年来企业道德讲堂掀起了一股热潮, 各行各业纷纷策划每月的主题道德讲堂, 这些特色讲堂陶冶了员工情操, 净化了社会和企业风气, 更增强了企业职工的凝聚力。梧州市总工会把网络培训班的机会分配到各企业基层中, 使他们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得到最好的信息更新, 在“讲文明, 树新风”的网络文明传播中, 各基层的网络宣传员通过微博、博客的方式大力宣传企业正派之风, 使企业清新面貌深入人心, 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新生的力量。

在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程中, 梧州市总工会身先士卒, 由领导班子带头策划每月的特色道德讲堂并由他们作为主讲人把自己的经验跟职工分享交流, 获得了广大职工的赞同。这些特色之风很快就吹遍了企业基层, 航道管理局工会开设了专门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道德讲堂, 通过“五个一”活动促使全局干部职工把“讲道德, 做好人, 树新风”的精神贯穿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市人民医院工会则以小讲堂传递大能量, 举办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立足岗位作奉献”为主题的道德讲堂,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全院职工共同感受道德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促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苍梧公路局举办的道德讲堂结合单位的特点, 多样化宣传的方式使职工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让职工传播身边好人好事, 评议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品悟道德力量, 鞭笞道德失范, 提高道德修养, 使道德讲堂生动活泼, 行之有效。

打造学习型知识型职工

“储备人才”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梧州市总工会通过已有的平台, 借助各种工会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 首先每年以“创争”活动选树了一批全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标兵个人, “创争”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吸引职工、培育职工、凝聚职工的重要作用, “创争”活动成为了全面提升企业职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梧州供电局工会举办了一次局领导与员工面对面谈创争的会议, 会议上由领导发问, 干部职工轮流畅谈自己对创争的认知和感悟。再次, 梧州市总工会以职工技能大赛为载体, 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梧州市总工会根据自治区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科学技术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的文件, 成立由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组织机构, 以“学技术, 比技能, 创一流, 保增长”为主题, 精心组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在2012年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 (包括四个比赛工种<焊工、车工、钳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 , 参加市内比赛的有69名选手, 其中9名选手获得“梧州市技术能手”称号, 赛后由组委会选择了一批优秀选手参加第四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在自治区的比赛中, 车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分别获得全区的第七名和第八名, 其他工种也有六名获得全区前十五名的好成绩。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职工搭建了一个在学习中交流, 在交流中成长的平台, 是提高广大职工岗位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对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的责任感, 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为了鼓励企业职工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生学习, 梧州市总工会加大力度为企业搭建职工书屋, 为职工增长知识提供良好条件,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态应对挑战、参与竞争。职工书屋是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新的有效载体, 是深受广大职工群众欢迎的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交流经验、提高技能的重要阵地。“流动”书屋掀起了新热潮, 得到了农民工的青睐。今年暑假全市社区想出“金点子”, 在暑假期间设立了社区新家庭文化书屋, 全天向辖区少年儿童免费开放, 据统计, 全市社区新家庭文化书屋藏书共计10余万册。图书内容丰富, 既有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卫生保健, 还有少儿读物、生活科普及传统文化等书籍, 供孩子们阅读。这些文化书屋丰富了梧州市中小学生及留守儿童暑期精神文化生活, 深得家长和少年儿童欢迎。各种特色书屋的搭建为职工读书学习营造了良好氛围, 值“职工书屋”建设五周年之际, 梧州市总工会以“职工书屋”为平台开展的“知识成就梦·劳动创造美”读书征文活动受到广大职工读者的大力支持。这次活动收到了一批来自各条战线职工的文章, 评选出3篇特等奖、10篇一等奖、15篇二等奖及44篇优秀奖等优秀文章。梧州市总工会还通过一系列主题读书活动, 如:开展“推荐一本好书、读书征文评比、专题知识讲座、有奖知识问答、专题读书活动演讲等来激发职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 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 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

通过充电学习, 职工还可以在业余时间自主创业, 梧州市首家“巧手女工”创业培训基地在蝶山区总工会成立, 这个培训基地帮助了一批困难女职工和女农民工解决生计困难, 让她们学以致用并解决自身困难。她们制作的丝网花和十字绣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梧州市工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她们也能大显身手, 独树一帜。

打造特色企业品牌

一批特色企业文化展板整齐地展示在市政广场, 这场丰盛的文化盛宴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赞赏, 随后受市领导的邀请, 这批展板在市委大楼地厅再次展出, 掀起了周边县市和临近兄弟城市企业领导的学习观摩热潮, 梧州市总工会举办的企业文化展示为这些企业搭建了一个宣传推广的平台, 使他们的经验和成果得以广泛传播。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5

贵阳供电局隶属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管辖,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供电区域包含共计15个区、县、市。供电面积达16961平方公里,供电户数近130万户。2006年,实现供电量178亿千瓦时,固定资产达51.05亿元。现拥有在册职工2219人(不含县局),其中博士生2人,研究生67人,大学本科629人,大专644人,高级及以上职称91人,中级职称310人。自2007年2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振兴读书活动是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抓手。为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贵阳供电局“创新始于学习,成功源于读书”读书活动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从组建融合阶段,贵阳供电局就高度重视在融合中全面开展职工素质教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南网方略、先进管理理念、工作方法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企业中广泛传播,在全局上下掀起了一股“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潮。

一、全面引导,形成共识。

一是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职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供快捷、便利、高效的新途径;二是进一步加强读书活动的组织建设,制定读书活动制度

1及实施计划,不断完善读书活动机制,探索新的活动载体;三是自上而下拓展读书活动新领域,发挥读书活动明理成才、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取得读书活动的新成果。

二、构筑平台,展示成效。

贵阳供电局读书活动从管理层入手,立足基层,形式多样。旨在营造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学习化,使员工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学习工作化使我们的企业拥有了不断创新发展的空间。

1、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满足职工求知欲。

今年以来,局中心组学习和班组、车间、科室每周业务学习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为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能带动全局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组织管理层人员到清华大学进行了培训学习,举办了A、B级管理人员培训。并针对职工需求,开展五类人员培训,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辅助人员。形成了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良好机制。

2、开展大型赠书活动。

2月份,联合贵阳万国经典书社在城南、城北分局、北楼区、水口寺、顺海生产基地等五个地点举办了职工赠书活动,共计向全局各车间、科室发放书籍二千余本,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又为职工创造了团队学习的平台。

3、举办“贯彻《南网方略》”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以“创有水平、有层次的窗口企业,做有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的员工”为主题,将南网方略层层具体化,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弘扬、传诵,不断丰富和发展“创争”活动的新内涵。

来自全局各基层单位的28名选手从做忠诚敬业南网人、创和谐、共进新团队、工作着是美丽的、争做知识型员工等各个方面抒发了情感。

4、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4月份,我们向各基层分工会发放了《世界是平的》、《我生命的两极》、《方法总比问题多》、《人性的弱点》、《第一管理》等书籍近千本,职工阅读书籍后纷纷撰写了读书心得,并陆续在《贵阳供电报》、《贵阳工会信息》上进行了刊登和宣传。

5、举办读书活动知识竞赛。

为促进基层单位读书活动的开展,本次竞赛在赛题征集方面采取了新的方法,即由各基层单位围绕《方法总比问题多》等5本书籍各自出题,由局工会统一收集形成题库。这样的方式既丰富了职工读书的积极性,又推进了基层单位读书活动的开展。

6、开展课题、论文征集评选。

在贵州电力工会组织的2007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优秀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中,发动全局职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共收集论文60余篇,从中推选出15篇参加评选。最终,2篇论文获一等奖,1篇论文获三等奖。

三、学以致用,提升水平。

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员工构建了团队学习的平台,使团体智商大于个人智商,激发了员工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展现了员工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

今年以来,贵阳供电局职工在各项竞赛中成绩矫人:

1、荣获贵州电网公司《22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贯标竞赛一等奖。

2、荣获贵州电网公司反事故演习竞赛一等奖。

3、8月,荣获贵州电网公司第五届调度运行岗位技能竞赛三等奖,参赛选手获“调度运行岗位能手”称号。

4、10月、11月,分获贵州电网公司“迎奥运、塑形象、添光彩”配电网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变电运行技能竞赛三等奖。

5、10月,荣获贵州省首届起重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三名。

6、在贵州电力行业第16次QC成果发布中,信通中心开发班QC小组成果荣获一等奖,检修试验所、送电所荣获优秀奖。

四、立足文化,意义深远。

贵阳局成立以来,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为读书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努力抓好企业精神的学习宣传,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使员工保持一种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我们努力铸造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共同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和诚信互助的合作精神。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今后,贵阳供电局将继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坚持以观念为先导,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观。继续深入贯彻南网方略,弘扬企业文化,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教育水平,为把贵阳供电局打造成为学习型企业而不懈努力!

附:发布人:邹

致力于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篇6

学习文化,筑牢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企业要参与竞争,必须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生存的根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井下作业公司引导职工充分认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意义,多次举办培训班,集中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新理念,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中如何避免空泛议论,切实解决工作上的难点问题?为此,公司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先后多次组织骨干到北京学习型组织管理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考察,把课堂扩展到社会,加深了骨干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解。针对创建中存在的模糊认识,邀请专家系统讲课,引导大家更新观念。一些原来在思想上有“疙瘩”的学员,经过专家辅导,打破了思想框框,眼界也变得日益开阔起来。各基层单位每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大家就聚拢在一起,运用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探求解决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有的单位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五五质量保证法”,提升了施工质量。深厚的学习氛围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职工队伍的学习能力。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公司的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激发了群体的智慧,培育了团队合作精神,为实现超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井场文化,创造施工与环境的和谐

前几年,井下作业公司的施工作业现场脏乎乎、油乎乎,不少干部职工却认为,成天与油打交道,要想整洁、干净,太难,也没必要。

环保,绿色,队伍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实的市场竞争。为此,井下作业公司着手建设井场文化。他们以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实现施工现场摆放规范化为突破口,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和HSE管理标准,并且提出了原油、泥浆、设备管线渗出液、垃圾、污水“五不落地”,设备、工具、井架、现场用房“四见本色”等具体要求。通过井场文化建设,,干部职工形成了一种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共识,养成了文明施工、规范作业的习惯。井下作业公司成为管理局第一家绿色行动示范单位,并受到集团公司环保局的好评。

关爱文化,培育同心同德的职工队伍

关爱文化是新时期企业自身素质提高的客观要求。井下作业公司把满足职工的各种需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倡导和营造关心爱护人、鼓舞激励人的企业氛围。

想方设法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作业工野外作业、流动性强、工作艰苦、生活单调等特点,公司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一是以每年的7月17日“作业工节”为载体,通过慰问信、广播、简报、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作业工业绩,展示作业工风采,努力营造尊重作业工、关心作业工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流动书箱,为作业队送精神食粮。目前已建立流动书箱55个,各类图书200余种3296册。三是每年开展一次“文化到一线、欢乐在井场”活动。组织文化、医疗、服务小分队深入到作业队慰问、演出。几年来,从草原深处的二连油田,到渤海之滨的冀东油田,都留下了“大篷车”演出队的足迹。四是为—线配备健身器材,送去球类、棋类等用品,组织小型体育比赛,活跃了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五是组织优秀作业工旅游。近两年,先后组织400多名优秀作业工赴内蒙、上海、海南、九寨沟和港澳等地参观游览,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六是针对一线大龄青年找对象难问题,举办“玫瑰之约”联谊会,为他们提供场所、牵线搭桥,解决个人婚姻问题。七是录制了《作业工之歌》专题片,印制了《青春在线》作业工专号宣传册,编写了《群星璀璨》百名优秀作业工风采录,并在报纸、电视上开办专栏,集中反映作业工的生活、工作。八是开展“送凉爽到一线,送关爱到基层”活动,给作业队送去饮用水、西瓜、绿豆、白糖等消夏降温用品,为作业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卡片,给部分一线作业队配备流动餐车、流动澡堂、电磁炉、遮阳伞。九是以石油工业的发展为主题,给一线作业工开办科技课。十是为作业队配备野营房210栋,配备了70余台套电视机、录相机、VCD等,更换空调290台。关爱文化温暖了作业工的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职工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一线的先进典型。

不遗余力解决特殊职工的具体困难。井下作业公司开展了系列送温暖活动。公司所有科处级干部都与各单位的困难户建立了一包一帮扶对子,随时掌握情况,及时上门解决问题。作业三大队一名职工患重症肌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公司组织捐款6万余元,还为他配备了呼吸机和发电机,使他得到了良好治疗。修井大队一对夫妻相继去世,丢下两个孤儿。公司动员全体职工捐款7万余元,并安排了监护人。现在,一个孩子正在准备高考,另一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公司的帮助下已经参加工作。为解决在外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公司专门开展“一助一”活动,定期上门帮他们买粮、换气、护理老人、打扫卫生等。有些职工在外参加会战,子女高考时也不能回来帮助指导。公司就请来专家为考生做辅导报告,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使得参战职工情绪稳定,干劲倍增。

煤矿职工队伍的素质现状及剖析 篇7

山西作为全国的煤炭资源大省, 长期以来把年产量60%的以上优质原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特别是80年代初期, 为支援全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山西乡镇煤矿和高耗能产业超常规发展, 输出了大量煤炭资源, 为全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在通过输出原煤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使山西遭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严峻挑战, 比如讲地面的塌陷、对水的污染、对水源的影响, 都对全省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一个就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 我们现在大矿的资源能利用到70%左右, 而一些小矿只能利用到10%到20%。山西煤矿资源开采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现在的科学持续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中, 山西煤矿企业应该更多的关注职工队伍的素质。要想在长期的企业竞争中站稳, 就必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在企业内部发掘潜在力量, 首先就要提升员工的素质。实践证明,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环境中, 员工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制约煤矿发展的根本原因, 要想从根本上突破煤矿现有局面, 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培养来打造一支现代化的煤矿职工队伍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经营理念的主流性, 在企业内部多树立一些能够对职工素质产生较大影响的理想。比如说在2013年提出的“干部上讲台, 培训到现场的要求”。该要求的提出是对山西煤矿开采安全培训的一次改革, 对整个矿业员工的素质提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 煤矿职工素质提升缓慢的原因

2.1 职工技能专业水平不标准

目前煤矿的职工素养整体出现不均衡现象和不达标现象, 在省国营重点煤矿中, 职工队伍的素养普遍呈现四多四少的现象, 也就是普通员工数量多, 技术性专业员工人数少, 学历偏低的员工多, 高学历的专业员工人数少, 大龄职工多, 年轻大学生员工人数少, 而且主要的是单一的技术员工数量很多, 掌握多技能的复合型员工人数很少。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员工占比甚至达不到百分之十, 这些达到国家标准的职工比例也很不均衡, 高级的职工数量是非常稀少。

2.2 对职工素质培养不重视

从煤矿企业过去的数据统计来看, 煤矿企业中的职工年龄层都是相对较高的, 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而三十岁以上的中青年人数则达到了九成, 从年龄层来分析的话, 三十岁以下的职工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一些, 但三十岁以上的职工接受的教育就相对比较低级, 文化素养相对偏低, 这样的职工素质对于煤矿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职工不能在工作期间发现工作的问题, 也不能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技术知识。

2.3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在煤矿企业运作的过程中, 专业人才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有效利用专业人才, 才能有效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在煤矿发展的过程中, 员工的流动性是在不断增大的, 一些可以被继续发展的职工在接受培训前就可能被派遣, 这样的情况导致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许多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就很难被有效处理完成, 煤矿的总人数又在不断缩减, 在重新培训的过程中又可能遇到更多的问题。

2.4 自我意识不够完善

在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制度以及企业体系都在努力建设完善, 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让一些职工不能理解, 许多职工只是农民工, 自主意识不够强, 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实现高效化的发展战略, 雇佣思想的严重渗透导致企业职工不能正确对待企业的发展思路。

3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提升的策略分析

煤矿企业的职工素质提升主要是依靠企业对职工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促进, 包括职工的心理和思想道德, 当然还需要对其进行文化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及劳动技能和专业技能上的培训, 这些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煤矿企业职工的素质。在提升煤矿企业职工素质的过程中, 要注意三点, 首先是职工素质教育的任务要与煤矿企业的矿井发展需求有效的结合, 第二是职工素质教育的任务要与煤矿企业的矿井情况相结合, 最后就是职工素质教育的任务要与煤矿企业的矿井文化相结合。

3.1 通过心理工作提高职工素质

心理素质的提供对于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保证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有较高的心理素质, 对生产安全有信心, 才能保证自身的工作和进度。通过心理工作来提高职工素质这一环节, 不仅是保证职工的安全工作, 还能有效的保障工作完成情况。针对我国煤矿企业中大多数职工是农民工的情况, 首先就应该把心理工作的重心放到培训农民工身上, 解放农民工的思想, 更新他们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思维, 不断克服自身的困难, 努力为煤矿企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3.2 强化职工学习能力, 提高职工技能素质

职工的技能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度, 而且技能素质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工的工作安全性。所以, 必须有效的强化职工学习能力, 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 让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更坚实的基础。在强化职工学习能力, 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过程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新入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 培训必须有效到位。之后是结合职工的工作层面和工作能力进行培训, 分不同的层次进行培训。第三点是强化职工的技能基础能力, 尽可能地将学与用结合起来, 通过教学培训来努力完成实践内容, 最后是要重视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 把握最新的培训信息和培训方向, 将更多的机会引进煤矿企业中, 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煤矿企业职工。

3.3 完善煤矿企业的体系和制度, 提升职工的执行能力

在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有效建立煤矿企业管理的相关制度, 将煤矿企业体系尽可能地完善, 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体系的建立来提升职工的执行能力, 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障任务完成情况, 还可以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煤矿企业体系和制度的完善来提升职工的执行能力, 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竞争环节, 所以必须有效落实。

4 总结

提高煤矿职工的素质, 需要不断的探索, 全方位的发掘, 多层次的分析研究, 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构建出全新的有效的培养方式。这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坚持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是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目前的煤矿所欠缺的环节。只有提高职工的素质, 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着重注意, 煤矿职工队伍素质的建设与完善, 为煤矿企业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摘要:本文针对山西省国营重点煤矿和山西省整合后的煤矿职工素养进行细致化的对比分析, 并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开始入手, 将管理者的工作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如何通过管理者有效带动职工, 提高职工的工作素养。

关键词: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娜, 刘晓军.对煤炭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 2007, 05.

[2]马立强.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煤炭, 2006, 06.

浅谈工会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篇8

根据自身发展要求, 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全局, 围绕中心, 突出维护,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介入到职工队伍建设中, 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素质建设中来,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 是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提高工会工作层次的有效途径。那么, 基层工会又该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呢?

一、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工会组织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参与管理力度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要积极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 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 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矿山发展实际, 更加科学和规范。一直以来, 我们企业工会组织开展的奥林匹克竞赛、技术等级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赛, 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推动了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对促进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为江西企业工会在今后开展各种技术比赛, 促进职工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典定了良好的基础。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时代, 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 不管哪一级干部, 不管哪一个岗位的员工,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千变万化的市场, 都有一个知识充实和更新的任务, 都有一个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加强学习的任务。

培养建设好一支职工队伍是个渐进的过程, 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它必须具有时代特征, 又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首先, 单位的领导班子必须做出样子, 以示范的效应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 学技术打基础, 掌握岗位技术技能, 让所有岗位上的人员都胜任本职工作, 干好本职工作。如:江铜集团根据岗位职工的技术现状,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把培训科目、培训内容都进行了重新修订, 落实到授课人。坚持每周一课, 每月一考。在培训过程中, 还把各岗位的应知应会及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下发到每个岗位的职工手里。只要打开手册, 就能找到相关岗位的一切技术标准和岗位要求, 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维护好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 人的最大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才已经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 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 学习和教育必将伴随职工的职业生涯。如大力推进学习型班组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学习活动, 丰富和提高职工的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 使基层班组成为职工岗位成才的课堂, 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并努力做到“主业精、旁业通”, 实现一专多能。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好“学习型”班组, 开展好“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 进一步推进班组文化管理, 实现员工和企业谐调发展。如每周二、四职工班前 (后) 五分钟学习会上, 重点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理理念、先进的管理及内容, 完善学习与考核相结合制度, 并结合生产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 活学活用, 解决实际问题。

在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基础上, 选拔一批理论基础知识好, 维修、操作经验丰富的职工做师傅, 进行传、帮、带, 实现共同提高。工会在提高职工整体水平的指导方针下, 根据各自特点, 创建提高群体智商型、多种资格证书型、整体知识更新型、骨干组合推进型、学习工作互动型等模式, 使职工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技能, 并做到相互学习、共享学习资源, 共创学习成果。

培养好或带领一支职工队伍, 不是靠管理手段来完成的, 而是靠心灵的沟通来实现的;不是让职工群众去为我们做什么, 而是我们当领导的要为职工群众做什么。邓小平指出, 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要用真心、用真情, 虚假的东西在这里是要不得的。几年来, 工会组织特别注意了同职工群众之间的真诚沟通, 搭建起彼此信任, 相互支持的心灵桥梁。许多事情看起来很不起眼, 但是小事做到了点子上, 小事做多了, 那就不是小事了。江铜集团工会就善于做小事, 而且坚持不懈, 就这样很用心的做下去, 让职工颇有收获。不可低估的是工会组织为职工群众做了一些小事, 而职工群众却为企业做了大事。

职工素质不仅关系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也制约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 企业要为职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工会组织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 促进和帮助职工成才

教育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 就要为职工构筑学习平台, 吸引职工广泛参与。工会要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途径, 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 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如结合实际工作, 长期坚持面向基层、立足班组, 开展班组建设, 团队建设;认真开展“双创一提升”活动, 组织女职工参加各项技术比武, 全面推进女职工“素质达标、学习成才”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组织开展职工自主管理成果发布和评审, 从项目概况、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与做法以及实施后的效果来“讲、比”竞赛, 激发职工刻苦钻研, 争相推出技术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成果来服务矿山的安全生产。巩固和创新“文明班组”、“职工小家”, 以它为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活动的载体, 通过培育个人、打造集体, 达到增强职工素质的目的。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 是《企业法》、《工会法》明文规定的, 也是职工在企业里应当享受的权力。对于这一点, 我们的体会是工人管理企业, 或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或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 这是法律规定的, 但也因企业领导不同而存在差异。江铜集团几年来的变化也让我们体会到, 实行不实行民主管理、依不依靠职工群众, 企业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值得庆幸的是, 这几年江铜集团始终坚持了民主管理, 始终全心全意的依靠广大职工群众, 使企业佳绩不断、效益年年提高, 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断增强, 出现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 按照岗位“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要求开展多面手操作赛平台, 培养种子选手队伍、各项劳动竞赛和职工0K赛、太极剑、球赛、职工拔河、钓鱼等体育健身活动, 职工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活动, 激发和调动了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各企业实体上下形成“同心、同创、同进”的企业精神。通过文化体育活动, 不仅弘扬了企业精神, 陶冶了职工情操, 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广大职工奉献岗位, 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精神, 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知难不畏难, 知苦不怕苦, 同心协力迎接挑战的顽强斗志, 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可见, 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和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 有力地促进基层工会的发展。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9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我国安全发展中负有重大使命。抓好安全生产,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据统计,我国工业生产中近90%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这“三违”所引发的,由此可见人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影响。企业要实现安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大力实施安全素质工程,努力培养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是当前形势下扭转安全生产严峻的不利局面、实现工业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实施安全素质工程,培养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就是要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安全法律素质、安全道德素质、安全技能素质、安全健康素质,使职工从各方面主动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对安全提出的新要求,用人的高素质来确保生产的低风险。

一、提高安全思想素质,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

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首先要深刻认识安全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即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带来严重损害,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直接的破坏。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讲,也必须抓好安全工作。重特大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往往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处置不当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就明确指出:“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抓好安全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技术研发等才能正常进行,而一旦发生事故,所有这些将无从谈起。对企业职工而言,安全生产更有着最根本的意义。人首先必须生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能保障职工的生命权、健康权,也才能保障其长远利益。

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发展含义十分丰富,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保障人的安全健康;第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第三,安全发展的概念大于安全生产的概念,其主要任务是安全生产。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安全生产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抓安全的意识,进一步夯实安全第一的思想基础,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安全法律素质,承担必备的安全责任

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力的武器,是政府、企业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政策及标准的根本依据,也是约束企业及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看,健全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不严、落实不力,尤其是在企业中,违反安全法律法规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法律素质,刻不容缓。

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法律素质,首先要牢固树立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生产的思想观念。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习惯于采用行政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来管理安全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有法不依、违法难纠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企业全员更应当增强依法进行生产、依法管理安全的意识。

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法律素质,还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应用。企业职工应当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具体条款,使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始终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大工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分工与协作。专业分工是生产协作的前提,生产协作是专业分工的发展和保证,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工业的社会生产组织这一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社会化大生产运用机器的劳动协作,使自然力代替了人力,使劳动者自觉运用自然科学代替了单纯经验积累,使有组织的机器体系代替了分散的、局部的手工作业,这就使得工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种需要全体劳动者互相支持、共同协作的工作特点,要求企业职工树立强烈的安全道德意识,将确保安全作为生产劳动场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提高安全道德素质,履行应尽的安全义务

人们作为一定的成员在社会中生活,客观上都必须对社会和他人担负一定的使命、职责和任务,因而也都有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企业职工同样如此。现代化的机器工业,使所有的产品不再只是单个企业、单个工人的劳动结果,而成为许多企业、许多工人的共同劳动成果,这在使安全同以往相比更加重要的同时,也使职工的安全道德在整个职业道德中的位置大大提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职工和企业、单个职工和企业全员实际上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处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中。只有人人维护生产秩序、人人遵守操作规程、人人履行安全义务,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同时也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四、提高安全技能素质,锻造可靠的安全能力

经济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就越高。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机器设备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才能保障企业乃至整个大机器工业的安全生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之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科学技术的牵引下,企业的机器装备更加先进,工艺流程更加复杂,企业当中从事脑力劳动、复杂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人越来越多。职工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企业生产方式和社会劳动方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也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从我国职工队伍的现状来看,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国职工总数为3.5亿人,平均年龄为36.6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0%;全国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5年,农民工群体为10.5年,而美国在1992年15岁至64岁年龄组居民就已经达到18年。受职工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一些工业产品特别是工程机械类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较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对国内工程机械类产品进行1000小时可靠性测试,结果仅为150至300小时,而国际水平在500至800小时。工业产品可靠性差,既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市场竞争力,也给使用这些产品的企业和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只有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才能提升工业产品的质量,才能给安全生产奠定扎实基础。

现代企业中的生产劳动,既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要实现安全生产,职工既要付出智力,也要付出体力。因此,具有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健康状况,也是确保安全的必要条件。

五、提高安全健康素质,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人们从事体力劳动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疲劳,也就是劳动者身体、生理和心理机能下降,造成人体无力感、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下降、感觉迟钝。在疲劳状态下,劳动者常常对外界状况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会直接造成事故几率的上升。

为了有效消除因疲劳导致的安全生产隐患,在合理确定企业工作和休息时间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素质。然而,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还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仅为6.4%,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在全社会包括企业职工中广泛普及健康常识,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倡导科学生活方式,使职工拥有健康的体魄,更好地从事各项繁重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10

在国企的改革中, 企业的职工队伍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当然应该重视职工思想上的变化, 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如何让职工认识到改革之后, 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必须先扭转职工的思想, 职工的思想转变之后, 首先采取强有力的改革措施, 让职工意识到提升工作能力才能顺应改革的前进。首先, 应该认识到提升国有企业的职工队伍工作能力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加入了世贸组织, 这给国有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面对来自国际企业的强大竞争与挑战, 国有企业不得不加快改革步伐, 切实提升企业职工工作能力, 争取在激烈的国际企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企业内部也在做着各种改革工作, 例如企业内部体制的改革以及企业配套设施的更新, 这就需要企业职工不断的接受新知识, 以适应国有企业不断发展的趋势。

二、国企改革后如何提升职工队伍的工作效率

1. 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将直接推动企业的工作效率

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只有不断的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职工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从这两方面提升职工素质能有效的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首先就是职工的专业技能, 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才能够更好的工作, 促进企业的发展。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工的工作能力的提升, 没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是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的。另一方面关于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关于企业内部职工的自身素质。职工的自身素质主要是在职工专业技能之外的, 主要是职工对工作的态度, 不断的提升职工工作的认真程度, 促使职工对待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2. 只有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才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职工的工作效率跟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是分不开的, 只有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职工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从而直接带动整个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激励机制对于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才能提升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力。职工的工作能力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联系, 要想在企业的改革中不断的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 就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 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职工应该及时的给与奖励, 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以及业绩优秀的职工也需要及时的褒奖。同时设置全勤奖也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利于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不断的提升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

3. 展开定期培训工作, 有利于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的工作效率, 就需要适时的为职工们充电, 展开定期的培训。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 职工培训是较为常见的, 然而在企业的培训中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 为了突出培训的效果, 切实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 在进行企业职工培训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应该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 针对不同职工不同的情况具体的培训, 切实提升职工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 弥补短板。另一方面就是定时的培训, 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 而应该定期培训, 切实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

4. 有层次, 有重点的提升职工队伍工作能力, 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职工队伍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工作, 同样也是应该有层次, 有重点的进行。在进行职工工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让职工在思想中认同和统一, 然后再去将强有力的改革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有重点有层次的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然后在提升职工队伍工作能力的过程中, 还应该分层次的进行, 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将企业人员分为几个层次, 分层次进行改革。首先是领导阶层, 不断提升领导阶层的工作能力, 综合素质, 才能从国有企业的发展路线中提升层次, 领导企业更好的发展。接着是企业内部的拥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该不断的更新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以适应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就是最基层的生产人员, 基层人员数量最多, 且与企业的生产关系最为密切, 应该着重提升生产职工的工作能力。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 只有分层次的提升了职工的工作素质, 才能从整体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就需要不断的提升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首先应该认识到提升职工队伍工作能力的必要性, 从思想上让企业内部重视起职工队伍工作能力的提升, 接着要从思想过渡到行动上,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以及企业培训机制。国有企业职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项能够一蹴而就的工作, 而是一个层次分明, 有重点的长期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有效的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 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云龙.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企业软实力助推经济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3-01-06 (B03) .

[2]杜献丽.浅谈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N].云南经济日报.2012-10-20 (A02) .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11

【关键词】 四体联动;增强;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执行效力

一、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

职工是生产的主体,是企业的主人。但职工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讲工作、讲贡献少,而讲报酬、讲利益多的现象。一些职工主人翁意识趋于淡薄,积极进取和奉献的精神容易退化。对此,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最大程度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建立网络化、系统化的民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等为重要载体的民主管理形式,健全工资等重要事项的集体协商机制,推进民主管理法制化。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民主管理逐步组织化、有序化和理性化,使企业民主管理日益规范和稳定,成为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更新创新的全新管理体制。二是完善民主管理职能。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发挥民主生活会职能,强化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制度,在企业重大问题上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用有效的制度、措施来保证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改革与经营管理,全方面激活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信心。三是提高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重点加强领导班子的民主管理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的民主管理意识,提升领导班子管理水平,促进领导班子建设。要提高职工队伍特别是职工代表的整体素质,使职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可以通过评选优秀经营者、优秀职工代表等途径,增强民主管理考评力度,营造浓厚的企业民主管理氛围,依法推进民主管理工作。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随着物质需求欲望的增强和工作忧患意识的突出,攀比思想、浮躁心理容易产生,集体观念、大局观念会受到挑战。在思想政治工作上,需要对职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学习进取精神教育,着力提高职工的“双重素质”,使职工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多轨互补”制,即由党、政、工、团“多轨”共抓,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想政治工作网。通过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和职工政治学习日等重要阵地,帮助职工提高素质,解决困难,做到“五”个要素和“四”个“度”数到位。“五”个要素即:情、理、行、实、活。“情”即感情和热情,要以情感人。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广大职工的思想和心态,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干好事、送温暖,精心营造和谐、稳定、团结的良好氛围。“理”即讲道理,要以理服人。按照党的路线、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办事,摸清职工思想脉搏和问题症结,尊重事实,通情达理,以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来做好疏导工作,坚持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行”即身体力行,要言传身教。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断地锤炼自己,完善自己,自觉服从和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分清是非,扎扎实实地开展思想教育。“实”即实事求是,要扎扎实实。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把软任务当作硬指标来完成,扎扎实实抓出效果来。“活”即生动活泼,要形式多样。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改进、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掌握了基本要素,还要掌握好“四度”,即时机掌握需适度、语言表达有“温度”、说理诱导有深度、知识结构有广度。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人才问题。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如何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营造一种高水准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培养“四有”职工的有效途径。

以培训基地建设为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基本模式,实现学习载体多元化。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注重实效,有重点地加强技能人才的岗位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师傅带,自己学等多种方式,做到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地培训,使得每位职工都有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同时活跃技术创新和技术比武活动,为技能人员搭建竞技的舞台,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高职工自身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静态学习机制相结合,是保障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基地培训是静态性的,是有限度的。克服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配以动态学习机制。“每天一小时,月讀一本书”活动是有效的经验。在工作中“结对子”,面对问题互帮互助,共同钻研,边干边学,能增强职工的快速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效率。

四、沟通协调维护,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利

要保障企业对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必须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一是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跨部门、多方面的协调、会商、联办等联动机制,加大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力度。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积极参与企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监督,实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制度,切实推行民主听议。二是严格执行企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围绕企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对企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要求、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都应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健全一整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机制,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监督,职工参与,职代会评议,部门各司其职”的企务公开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企务公开工作意见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形式,保证企务公开运作到位和处理结果。三是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要紧紧抓住协调劳动关系这条工作主线,按照“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把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等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集体合同的覆盖率,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水平,努力促成企业劳动关系双方的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从而保障职工群众应得利益和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通过高素质“四有”职工队伍建设,不仅能实现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更能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有效保障。

作者简介:常光伟,男,(1981—),本科,山西定襄人,助理工程师,现任职于山西晋煤集团晋圣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篇12

一、公路养护市场的发展变化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较长时期内,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 公路养护生产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的、单一的靠拨款、“大锅饭”的生产机制。公路养护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养护人员, 不需为养什么路, 养哪段路等问题而操心;公路养护公司也只要听从养护管理部门的指挥, 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保质保量地完成养护任务就行了。因此, 对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然而, 随着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原来那种封闭、僵化, “吃安稳饭”的生产格局被打破。公路养护市场呈现出凭资质、靠实力, 公平竞争的局面。一些公路养护企业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推向了公路养护市场, 一时措手不及。另一方面, 由于职工队伍素质不高, 的确难以适应公路养护市场竞争的新形势。竞争, 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 它伴随于市场经济的全过程, 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今, 公路养护企业之间、公路养护站之间的竞争, 实质是人的才能之争, 人的基本素质之争。公路养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 需要眼睛向内, 迅速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前提, 就是要抓好职工观念的转变和智力的开发, 提高职工队伍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才能适应公路养护市场需要。什么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突破职工队伍中陈旧的计划经济观念。转向市场经济观念上来, 并有创新意识。什么是智力?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外界事物, 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活动的实际能力。这个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我们之所以强调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时, 要重视观念的转变和智力开发, 这是由它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所决定的。

首先, 要突破干部职工陈旧的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只有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才能理解和确定正确的工作思路。为解决干部职工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我们要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突破口,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人才观的思想, 结合公路养护工作实践, 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从而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公路养护需要。要高度重视应用人才的建设, 进一步树立“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思想。不断克服所有的狭隘观念, 努力实现人才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不断克服用人上的短视眼光, 牢固确立既要使用人才, 也要培育人才;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又要重视“潜人才”和“准人才”开发的科学观念。从而适应市场, 争取主动, 增强综合实力。

其次, 开发智力是公路养护企业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步步深入, 使公路养护企业增添了活力, 有了自主权;分配上贯彻了按劳动分配的原则, 破除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逐步建立健全和推行了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管理上加强业务开拓, 变单一的公路养护生产型为多种生产经营型, 企业有了放开手脚搞好经营管理, 发展生产的用武之地;横向联系方面, 一些企业本着自愿平等,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原则, 实行多种形式, 多种渠道, 多种方式的跨行业、跨地区、跨系统的联营、联合。但是无论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还是加强生产业务开拓;无论是转轨变型, 还是推行横向联营联合, 都得靠人去干, 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而人则是靠智慧和能力, 一个企业, 人是第一生产力。人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直接影响生产技术水平, 也直接影响经营管理, 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都是生产力。因此, 搞好智力开发, 尽快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 是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 只有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才能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这种情况的例子, 早已屡见不鲜,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 无不重视智力的开发和人才的培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由于重视了智力开发, 培养了大批人才, 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振兴时期。公路养护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从根本上看主要还是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一个合格的公路养护工, 应该具备应有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 这是解决问题、具有创造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 就摆脱不了盲目性、主观性和片面性, 就搞不懂业务, 不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业务能力。自身素质不高, 是不可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 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企业经济效益也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 笔者认为, 重视并搞好职工的智力开发, 既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更是公路养护企业发展的需要。

再次, 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要求迅速开发职工智力。目前,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据有关资料统计, 科学和技术信息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 这种科学和技术的信息每五年增加近2倍, 可谓发展之快。我国公路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过去一个时期由于战略上的失误, 对公路养护发展重视不够, 有重建设、轻养护之势, 养护机械化落后, 工具设备贫乏, 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近年来, 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在公路养护推广使用。例如, 多功能养护车、沥青摊铺机、绿联收割机等等, 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 对公路安全畅通, 减轻养护员工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 都起到了很好作用。然而, 这些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要求操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 否则, 发挥不了新技术设备的作用。因此, 迅速提高公路养护企业职工队伍素质, 也是发展企业、搞活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目前公路养护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状况

据调查, 由于历史原因和公路养护具有线长、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及“脏、苦、累”的工作环境等客观条件限制, 企业现有80%的公路养护工, 父辈就是从事公路养护工作。他们刚从公路管理部门分流出来, 到公路养护企业, 继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 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低。据浙江省衢州地区龙游、衢江、柯城、江山、常山、开化等6个县 (市) 区21家公路养护企业统计, 目前在职的700余名职工中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7%;初、高中文化的占69.17%;大专 (含) 以上文化的占10.13%。有一家公路养护企业, 职工总数为52人, 在本地区公路养护企业来说, 是一家比较大的企业。但全公司小学文化程度的职工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4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仅为14人;大专文化只有2人。二是技术水平低。在从事公路养护生产和其他经营业务的52名人员中, 技术等级初级工的有23人;中级养护技术等级的有16人;高级养护技术等级的有12人, 公路养护技师等级的有1人。三是公路养护生产经营专业人员少。在52名职工中, 仅有工程技术人员3人, 仅占职工总数0.17%, 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1人 (为达到相应的公路养护资质) , 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是临时外聘的。四是管理人员基本功差。其中财务、统计人员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会计几乎都是外聘人员。值得引起重视的是, 目前公路养护企业领导层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偏低, 离国家经贸委关于企业向知识型经济转变, 首先企业领导必须具备知识型经济管理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公路养护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如此低的现状, 要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占领公路养护市场, 提高经济效益确实难度较大。

三、提高公路养护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目前公路养护职工队伍的不适应状况, 对公路养护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实转变职工思想观念, 搞好职工的智力开发, 建立一支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好技术素质的职工队伍, 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怎样搞好职工的观念创新和智力开发, 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笔者建议, 要着重抓好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提高企业经营者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企业经营者是一个企业的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这就要求企业经营领导者不但要善于团结领导班子的成员, 还要善于团结企业的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 更重要的是同职工紧密相连。心中要容纳下人和事, 处事不能虎头蛇尾, 要平稳协调。要求身体健康, 无妨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疾病, 繁重的工作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作保证。要有正确的用人观念。用人的过程是发现人、培养人、使用人的过程。要振兴事业就必须要有推进事业的人才。衡量企业经营领导者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用人上。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正是对正确使用人才的真实写照, 作为企业经营者必须牢牢把握用人三部曲, 独具慧眼, 发掘“千里马”。现代企业中组成的人员, 有不同的知识层次、专业水平层次和年龄结构层次, 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要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调查摸底, 排队分类, 各得其所, 量才录用, 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发挥出来, 而要做到这一点, 没有正确的用人观点和超脱的用人思想是难以办到的。从交谈中、工作上等方面仔细观察, 综合判断, 去发现能够培养使用的人才, 一方面进行专业培训, 对个别整体素质优秀的人才要适时地选送到专业对口的高等院校进行定向培养, 让其更好地成长;另一方面, 提供机会进行锻炼, 安排其施展才能的工作岗位, 让其经受实践的磨炼。实践告诉我们正确地使用人才, 不但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引进另一部分人才, 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 解决认识问题, 明确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观念的转变和智力的开发, 是一项开发人才资源的工程。而且从某个意义上来说, 今天的智力开发投资, 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但智力投资问题, 并不是被所有的人所明确, 现在有些人, 特别是一些企业的领导, 往往把开发职工智力与生产截然分开, 认为“智力开发开不出钞票”;有的觉得开发智力重要, 但“远水不解近渴”;还有的甚至把办教育, 开发智力当作“福利事业”、“消费事业”, 如此等等。笔者认为, 这些看法和认识是片面的。当然, 办教育、开发智力, 要有一定的时间, 而且要给予适当投资, 它不可能像物质生产投资那样见效快。但是, 今天的教育, 就是为了明天的效益。因此, 当前公路养护企业要坚持做到:生产开发、技术开发、智力开发一起抓。

第三,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公路养护企业及其有关部门, 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教育培训机构, 有条件的要开办职工学校, 对职工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技术培训。近年来,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职工自觉学习、深造的气氛明显提高, 企业逐步重视对骨干进行技术业务培训, 加强了对广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 坚持“两步走”, 加快观念的转变和智力的开发。为了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早出人才, 快出人才, 多出人才, 公路养护企业除了抓好职工文化技术业务培训, 以及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一批热心本职工作, 各方面表现较好的职工到大专院校进修深造外, 还要鼓励职工自学, 走自学成才的路子。这是大力开发智力,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一条有力措施。特别是当前在公路养护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更应制定一些措施, 为自学职工在学习时间等方面提供方便。对于学有所成、成绩突出的职工不仅要给予奖励, 还要在生产或经营管理上给予重用, 以激励更多的职工走自学成才的路子。

总之, 抓好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智力的开发,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是公路养护企业面向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的急需, 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紧迫的任务, 应引起公路养护企业及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摘要:文章对如何提高公路养护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职工队伍素质进行了探讨, 指出要尽快建立一支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好技术素质的职工队伍。

上一篇:寄生和共生下一篇:长寿八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