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024-10-21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精选5篇)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篇1

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的审美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茶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茶馆应运而生,一些茶艺表演活动也十分受欢迎。许多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开设了茶艺课程,这些茶艺课程以茶文化为基础,融合了茶道、茶学、茶语等多个内容,为社会提供了许多茶专业人才。

1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1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

茶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才能更好地开展茶艺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知识。由于不同高校的实施条件不同,因此,对于茶艺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力也参差不齐,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茶艺教学基地。茶艺教学基地基本可以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用来进行茶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外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场地,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操作环境中,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内和校外基地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以提升整体的茶艺课程教学效果。

1.2良好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践行者,具有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整个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讲解和示范作用,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茶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对茶艺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要对茶艺课程内容有较强的体验,才能使茶艺课程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由此,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茶节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保证。

1.3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态度

茶艺课程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茶艺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熟练地掌握茶艺本领和茶文化素养。因此,开展茶艺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态度。茶艺课程对学生的礼仪和茶文化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基础的礼仪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茶艺课程。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茶艺课程讲究学做一体,即学习和实践的互动教学,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操作,以提升专业技能,因此,专业的知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影响。

2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而开设的实用型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茶艺操作技能。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茶艺馆环境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茶艺操作技能,以提高茶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茶艺师或者是顾客,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茶艺训练,亲身体验茶叶识别、泡茶、茶礼等各个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提升学生个人的茶艺技能水平。

2.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茶艺实践项目,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对茶艺室的布局、菜叶采购、泡茶、茶礼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全程实践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进行及时的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再讲解其中的内容和问题,通过这种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了解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和解决,使茶艺课程更具有实践操作性,与茶艺工作的实际需求更贴近。

2.3模块教学法

模块教学法是指将茶艺的整个活动过程分成若干个模块,其中包括茶叶识别、冲泡、茶礼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是整个茶艺过程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模块共同组成了茶艺活动整体。模块教学法是根据每个模块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茶艺专业训练,使学生对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熟练和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训练,掌握茶艺课程的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对于不熟悉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可以求助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和帮助,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对专业技能有一定了解和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2.4实地考察教学法

茶艺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地考察教学法既符合茶艺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是茶艺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茶馆、茶艺室等环境中进行参观学习,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实践操作,例如对茶室环境对茶艺的步骤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以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例如确定考察地点、对象、时间、目的等,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联络工作,并在实地考察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提升茶艺课程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以确保茶艺课程教学的准确性,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

3关于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3.1综合性教学模式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综合技能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同时也要对专业特点有所了解,尤其是对茶艺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所占的比重要有所认识。茶艺课程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中的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不是某一个动作或礼仪的反复训练。茶艺课程是一个综合的连贯性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茶艺课程实践知识的思考,并通过综合性的强化训练,提高茶艺技能。在茶艺课程实践课程中,学生要通过对茶叶识别、冲泡、服务、礼仪等每个环节的学习训练,并将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整体,使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更具有综合性和连贯性。

3.2多样化的作业布置

茶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较广泛,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对于学生来说,茶艺课程不仅仅是关于茶艺的课程,更是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广泛的知识交叉性,由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课程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茶叶和茶器具种类也较多,泡茶方式也较多样化,因此,学生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有较丰富的学习和练习机会,在实践练习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体验感,能够从中获得更丰富的感悟,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形式也可以灵活一些,这样不仅能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使他们得到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使他们能够对茶艺课程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和运用,以提高个人的茶艺综合能力。

3.3灵活的考核方式

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相比其它课程,茶艺课程的灵活性更强,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实践操作技能是茶艺课程的重中之重,是未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只有真正熟练地掌握茶艺技能,才能胜任茶艺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茶艺课程考核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进行考核,更要将考核重点放在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上,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过程考核,增加其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更加重视,以促进学生加强茶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茶艺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门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对茶艺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使他们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未来从事茶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综合性教学模式、多样化的作业布置、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才能有效提高茶艺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有效的综合技能,提升茶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茶艺文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莹.关于茶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201.

[2]黎晓霞.高职、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244-245+266

[3]王德福.茶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现代技能开发.2002(6):55-56.

[4]钱福培,欧立雄.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9):37-39.

[5]谢强,张丹丽,张丞宇.基于课程实践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8):55-56.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篇2

王润贤,曹仁勇,吕梅,李园莉,汪国好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地方相关文件,围绕现代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推进政校行企的深度融合,以基地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以示范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搭建农科教结合平台,强化教学与服务功能,建成了“五位”一体的茶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创建了“五化”实训模式。该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双员制”+“双分制”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完善了提升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茶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训基地的“造血”之梦。

关键词:茶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双员制”+“双分制”人才培养机制;“五化”实训模式;“五位”一体的功能

课题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4]277)、镇江市科技局项目(NY2012028)

作者简介:王润贤(1963-),男,江苏扬州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学士,研究领域:茶学;曹仁勇(1972-),男,江苏盐城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领域:园林规划与设计。

教高[2006]16号文件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1]。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因此,构建具有真实企业化育人环境的、生产实训功能完善的、与市场发展同步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并具有“造血”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向和水准衡量的标准,也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更是对《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的响应[3]。

正如“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4]。()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江苏省茶产业现状及“十二五”发展思路》[5],围绕现代茶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地域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政校行企的深度融合,以文化为内涵,以示范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搭建农科教结合平台,强化教学与服务功能,赢得了地方政府无偿划拨土地1853亩,建成了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茶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江苏茶博园,创建了“实训场景真实化、实训课程项目化、实训教学职业化、实训管理企业化、实训产品商品化”的五化实训模式,实施了“双员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双分制”考核保障机制(图1),解决了学生职业生涯适应能力低、创业能力差,实训基地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和延伸茶产业链,带动了地方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

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总结,提炼出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茶艺人才中的经验。

一、创新机制体制,校地共建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6]。由于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运作上很难占据主导地位,严重影响着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因此,学院积极开展机制体制创新,以技术成果为载体,以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为手段,以服务“三农”致富百姓为业绩,赢得政府划拨一国有茶场,组建江苏茗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句容市嘉木乡村旅游有限公司两家校内企业,完成了1200亩生态茶园、4000平米茶叶加工车间的`改造工程,并引进了茶叶大型清洁化加工流水线2套,完成了茶艺表演馆、茶史馆、制茶体验馆等建设工程,赢得了江苏茶博园这一茶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该基地则以满足学院师生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院鼓励师生深入开展教学实训和相关科研项目,完成了江苏省茶叶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基地的实训、科研条件。还成了扬州大学茶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科研基地。

依托该载体,,学院成功承办了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农业部决定将学院作为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基地。20,学院与当地政府联合承办了中国茶叶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茶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由此可见,校地共建模式也成了茶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引领着当地茶业的发展方向,开创了教学实训基地运营的新模式。

二、完善保障措施,创建“五化”实训模式

(一)实施“双员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分制”实训考核保障机制

“双员制”(“学员+职员”)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作为学校的学员和企业的职员的“双重身份”,结合茶叶企业的季节性生产任务实施实践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训任务与生产任务融合。“双分制”的考核管理模式:采用“学分+工分”的评价方式,将后者作为技能考核分及学生参与评奖、评优的条件,以提升实训效果;同时开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吃苦耐劳、学农爱农品质的养成教育,培育学生应职和岗位职业能力。

通过该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获证率100%、就业率100%。20,茶艺专业成为省级特色品牌专业;2012年,2010级茶艺班28名学生中,有9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学金,该班级也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

(二)创建“实训场景真实化、实训课程项目化、实训教学职业化、实训管理企业化、实训产品商品化”的五化实训教学模式

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实训,通过“实训场景真实化”,帮助学生系统地完成茶艺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训过程:茶园―――茶树田间管理技术;制茶体验馆―――茶叶加工工艺开发;制茶车间―――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茶艺表演馆―――茶艺表演、编创练习;茶史馆、茶文化长廊―――茶文化熏陶。

第二至第五学期实施项目式实训,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和岗位情况,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聘请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严格按照企业、科研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将茶艺所有课程融汇贯通,帮助学生系统地完成职业化的技能培训。这种“实训课程项目化”、“实训教学职业化”,让学生体验到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六学期实施顶岗式实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和实际生产过程。引入“实训管理企业化”模式,让学生进入企业,在生产的各个岗位,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其专业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茶艺”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开展创业实践,将个人的设计、技能以商品的形式呈现,实现“实训产品商品化”。“五化”实训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个人发展规律,同时又为实训基地的灵活运行提供了保障。2012年,学院被遴选为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生产任务设计适合教学的实训项目和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技术咨询;学生以公司化运作方式自主获取完成任务所需资料和信息、制定并研讨任务实施生产方案,进行生产演练,最后通过相互检查评估和教师点评实现学习迁移和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提升了自主学习、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能力。

在“五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推动下,茶艺班的学生以社团的形式,进行省级献演10多次,如献演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国连锁店展销会等。其实训的茶叶产品先后获得“中茶杯”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010年学院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年来,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20多篇。

三、构建“五位”一体的功能,实现基地“造血”之梦

学院促进资源融合,努力实现实训基地的共赢发展:(1)将各实训任务与实际生产同步,学生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化的生产需求进行实训,实现实训产品的“商品化”;(2 )开放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开发茶园休闲旅游功能,实现技能实训过程的“商品化”;(3 )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研发与推广过程,减少实训基地维护的成本投入,增强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等。

结合实训内容,三年来,基地年实现利润500多万元;并先后承担了二十多项市级以上项目,项目经费达1000多万元。2010年,学院被批准为“中级茶艺师职业资格鉴定点”,先后承办了江苏省茶园生产管理研讨会、江苏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座谈会、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手工茶制茶项目等,并完成了成立江苏省茶园复合栽培技术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个、江苏省茶业研究所1个。

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2012年,该基地被批准为“江苏省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并荣获了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成了江苏省茶叶科普基地和乡村旅游胜地。

校地共建的实训基地―――江苏茶博园,通过及时转化科技成果,深入挖掘自身服务功能,开展对外业务,使得“实训教学”基地,又是“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的社会服务场地和“休闲旅游”的场所,符合“集群理论”指导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三结合”、“多方位”资源整合宏观设计原则[7],真正实现了实训基地“五位”一体的功能,不仅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师生科研的平台、科研服务的窗口,还成了观光旅游的胜地,增强了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标准化的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标准化的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运营机制。学院在创新机制体制,赢得校地共建实训基地的同时,群策群力,积极开展有效资源的充分整合,最终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了学院的教育影响力,开创了现代实训基地运营的新模式,实现了实训基地“造血”之梦。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

[3]教改[2013]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20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Z].

[4]胡勇,朱俊。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40-47.

[5]杨意成,张定。江苏省茶产业现状及“十二五”发展思路[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4 ):28-31.

[6]沈音乐,陈华鹏“。 基于真实项目”的高职软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2,(9 ):78-82.

论旅游专业茶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旅游 茶艺 课程教学 有效性

一、旅游专业开展茶艺课程的重要性

旅游专业关系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许多层面,其是在旅游经济与产业快速发展形势下渐渐发展专业。对于茶艺课程的设置,其可以完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两者之间存在交叉点。另外,学习茶艺课程,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精髓,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与结构。

(一)拓展中职旅游知识结构,提高精神世界

我国是最早发现与运用茶的国家,而饮茶之风也是自古流行。许多茶室和茶楼及茶艺馆等相关饮茶场所在国内所有的旅游城市与景区等随处可见。在组织旅游活动时,茶叶商品和茶艺表演有关茶艺文化的展现项目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环节。在此类场所不仅能够突出我国旅游业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经营效益。对此,熟悉茶艺表演且了解茶叶知识的旅游人才比较抢手,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对于中职院校来讲,必须深入了解市场,积极开展茶艺专业课或是选修课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茶艺文化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更有吸引力与竞争力。

(二)有助于完善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科体系

旅游专业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边缘学科,各种学科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旅游学科的不断发展。设置茶艺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者存在明显的学科交叉点。文化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研究内容,在今后的旅游学科发展中仍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茶文化学自有的角度来研究饮茶生活,同时也以丰富的表现形式构建其独特的知识内容。因此,从文化这一特定角度来看,茶艺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整个旅游学科研究体系的更加完善。从休闲娱乐这一角度来看,旅游学科与茶艺学的研究具有很明显的交叉点,在旅游专业学科体系中设置茶艺课程也是很有必要且可行的。

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的有效性分析

(一)综合设计实验作为核心,辅以实训实验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形式要以综合设计实验作为核心,经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茶艺服务技能。可是从茶艺实践课程而言,旅游专业主要培养的为旅游或是酒店管理人才,并不是在茶室等场所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专业茶艺师。因此,在实践教学形式尽可能降低实训实验,从而节省学生练习操作技能的时间,加强思考性和比较性较强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例如在茶叶冲泡形式方面的介绍,选取相同的茶与工具,教师与学生同时进行沏泡,然后由所有同学一起品尝,并且对比教师与学生沏茶味道存在的区别,体会茶艺师沏泡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茶艺师专业技能对泡茶带来的影响与重要性,然后完成讨论,总结原因。

(二)制定培养目标,确定实践教学

旅游专业培养的是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从实践教学上来说主要是以旅游和酒店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为主。茶艺实践课程可以一门专业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即可。切忌以茶艺或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无限扩大教学内容。在旅游专业的茶艺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茶叶知识的同时,以各类茶叶的正确冲泡方式为主要的实践内容,并配合各类模拟经营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茶馆、茶楼等茶方面的经营方式,在立足于旅游专业性的基础上,适应旅游行业和酒店经营中对茶艺方面的需要。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主要培养的为旅游方面的优秀人才,在实践教学方面来讲,中职院校一定要以旅游与酒店等内容的实践教学作为主体。而茶艺课程要采用专业课或是选修课的方式,使学生深刻了解我国茶文化,熟练掌握基本茶艺技能。而在旅游专业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深刻理解茶叶知识,并且将所有茶叶合理冲泡形式当作实践教学内容,然后辅以多种形式的模拟经营教学,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茶馆和茶楼等多种经营模式。要以旅游专业性作为基础,满足旅游业与酒店经营过程中对于茶艺有关方面的需求。针对部分优秀学生或是对茶艺产生兴趣的学生,要利用组织特长班组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完成后续培养。在课程安排方面要以学习相对深入的茶学知识,熟练掌握专业茶艺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对此,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过程中,要合理设置茶艺实践教学内容,并且拓展学生有关茶艺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三)制定科学考评体系,以茶授艺结合旅游知识

在茶艺实践教学与灵活作业方式有效配合基础上,茶艺课程的考核一定要注重实践性。加大茶艺技能考评的分数值,减低茶艺课程笔试的分数值。同时以学分的形式,使学生更为重视茶艺实践性与实用性,充分认识到茶艺技能锻炼的重要,并不是死记硬背茶艺理念与理论,一定要灵学活用。旅游专业茶艺课程的设制特点是茶艺课程的总学时,较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讲授茶艺实践的过程中,将茶叶知识、茶文化知识、中国茶礼等内容融入其中 , 而并不单独的安排时间去讲授这部分内容。这样就要求在茶艺课程的安排上要有主有次,理论和实践兼顾。茶艺实践课的内容要层次清晰 ,结构合理,实践教学与茶叶知识等相关内容结合的自然、合理。例如:在讲解茶叶沏泡要领时,将学生实验时沏泡的所用的茶叶做有代表性和目的性的筛选。学生进行沏泡实践时,既可以听到老师对某种茶叶的讲解和介绍,又有对应的茶叶在面前进行比较。这样使茶艺实践课程内容安排的更加丰富,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在进行茶艺实践教学时,还可以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将产自我国旅游区的名茶与旅游景点联系起来,使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便于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捷,李杰. 高职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需求调研报告[J]. 学园(教育科研),2012,21:12-13.

[2]黄园园.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J]. 教师,2013,14:25.

[3]李捷. 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的茶艺课程实施效果分析[J]. 学园,2013,19:12-13.

[4]张曹.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303.

[5]付帅. 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03:14-15.

[6]孙钰.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对我国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8.

[7]李靓青.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J]. 学园,2013,24:75-76.

[8]章丽丽. 论中职教育视阈下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茶艺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01:24-27.

[9]程善兰.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10:132-133.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学习需求,茶艺英语教学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关茶艺的教学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界, 增强其对于茶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作用。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做好相应的学习需求分析以及教学策略应用就很有必要性。

1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方面的, 以下从文化需求面增强、教材质量需要提升、确保课程设置合理、确保教学内容质量等方面出发, 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分析。

1.1 文化需求面增强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需求不断的增加。众所周知, 在我国茶叶文化和发展过程中,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 反过来也促使了更多的外国人开始理解到中国茶文化的深澳之处。并且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国人也希望能够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就需要更多懂英语和茶叶文化的双向人才。其次, 如果希望把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则英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工具之一, 虽然在现今我国的茶文化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茶艺英语课程,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其整体的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因此这使得更多的茶叶专业的高职学生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英语方面的知识来作为其未来走向市场与职场的重要基础了。

1.2 教材质量需要提升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更高质量的教材来提升其学习效率。通常来说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中都存在着课程教材并不完全适用的情况, 举例来说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教材选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非正常偏好性, 这使得其教材的难易程度存在着很高的偏差值, 最终与其整体的学习层次需求存在着严重的断层情况。其次,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或选择了不合适的教材, 或者是教学进度受到了教材使用的限制, 其结果都是教材的内容更加的枯燥, 必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选择英语教材, 在此基础上以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且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3 确保课程设置合理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更加合理的课程设置来优化自身的学习周期。课程的设置对于学习、遗忘周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意味着更加合理地设置课程实际上能够有效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做到最大程度的了解, 最终能够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重要的助力的效果。

1.4 确保教学内容质量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更加充实的课题教学内容。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需求视阈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其所关注与关心的。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只有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宗旨进行合理的结合, 并且对于各个方面的质量都进行优化, 才能够在提升基本技能上起到确保教学内容质量的效果。

2 茶艺英语教学内容分析

茶艺英语教学内容是一项系统性的内容, 以下从茶艺工作专业词汇、茶叶介绍常用短语、茶叶趣闻英语表述、茶艺表演英语内容等方面出发, 对于茶艺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

2.1 茶艺工作专业词汇

茶艺英语教学内容中首先应当蕴含有关茶艺工作的专业词汇。茶艺工作专业的词汇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这代表着茶艺英语课程的教学的特点的分布应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进行相结合, 最终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到与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其次, 茶艺工作专业词汇的学习还能够使让英语专业的融合效果更佳的优秀, 这实际上需要教师对于茶叶知识有着更多的了解, 才能够在情境中掺入更多的词汇, 最终可以让茶艺英语技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2.2 茶叶介绍常用短语

茶艺英语教学内容中还应当包括了茶叶介绍的常用短语。英语教师在茶叶介绍常用短语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着眼于讲解茶和茶艺英语词汇相关的术语与短语, 例如教师可以对于常见茶具的应对短语进行介绍,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茶叶的短语介绍。其次, 英语教师在介绍茶叶常用短语的过程中还应对于接待礼貌用语和咨询服务用语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茶馆实务短语进行介绍。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在介绍茶叶常用短语的过程中, 还应当确保茶艺解说能够与教材的内容相互贴合, 并且具有足够的实用性与合理性, 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茶叶趣闻英语表述

茶艺英语教学内容中应当包涵了茶叶趣闻英语表述。英语教师在茶叶趣闻英语表述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根据问卷调查的属性来对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先的选择, 并且还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教学内容具备趣味性, 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其次, 英语教师在茶叶趣闻英语表述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练习, 可以让更多的练习效果得以体现出来, 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期待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 最终能够有效的形成必要的英语技能和茶叶见闻。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在茶叶趣闻英语表述的过程中还应当坚持以学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并且在给学生分配任务时还应当让学生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好相关的茶艺词汇和表达, 最终能够期待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茶艺表演英语内容

茶艺英语教学内容离不开适当的表演表述内容。英语教师在确定茶艺表演英语内容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允许学生能够根据项目任务来准备表演,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趣味性, 最终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其次, 英语教师在确定茶艺表演英语内容的过程中还可以让更多的情景得以体现, 并且可以让更多的茶叶专业的知识得到发扬, 最终能够让茶叶情景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真实, 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在确定茶艺表演英语内容的过程中, 还应当不断的增强学生茶叶英语学习的经验积累效果。

3 高职茶艺英语教学优化策略

高职茶艺英语教学优化策略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入手, 以下从增加教师教学经验、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增强评价系统合理性等方面出发, 对于高职茶艺英语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3.1 增加教师教学经验

高职茶艺英语教学优化的第一步是增强教师的教学经验。学校在增强教师教学经验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质量是影响行业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其次, 学校在增加教师教学经验的过程中还应当通过将英语专业进一步的渗透, 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终能够促进其教学经验的迅速积累。与此同时, 学校在增加教师教学经验的过程中还应当鼓励英语教师深入一线来获得茶叶产业的知识与相应的经验, 英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熟悉茶叶企业的运作环节同时也可以获取茶叶专业最新的专业信息, 因此也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这些新兴的知识。

3.2 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英语教师在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认识到实践才是提升自身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次, 英语教师在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展开相应的实际操作来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在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合理的利用课程学习期间或假期让学生到茶艺馆去顶岗实践, 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提高茶艺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3 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

实践出真知这一名言对于英语专业学习也同样的适用。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鼓励学生到茶叶企业的外贸展位来作志愿者, 并且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茶博会去进一步的锻炼自己, 最终能够有效的提高茶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次, 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的过程中, 还应当秉承着以赛促训和强化技能的教学原则, 这本身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当适当的组织相应的英语茶叶应用比赛, 最终能够有效的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和效果。

3.4 增强评价系统合理性

高职茶艺英语教学优化离不开学生成绩系统的有效支持。英语教师在增强评价系统合理性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形成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 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确保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因此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 最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茶叶行业与领域的就业能力。

结束语

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在这一工作中学校和应用教师都应当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提升茶艺应用教学的研究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卫红;古能平.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5, 04 (20) :47-50

[2]张桂华.“行动导向”的旅游交际英语课程开发与教改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4, 04

[3]朱兰.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ESP课程设计研究——以《护理英语》课程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5, 03

[4]唐丹;谢水璎.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5, 10 (20) :12-16

[5]王亚珍.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10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篇5

茶艺是“茶”与“艺”的融合,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拓展一系列茶事活动,等等;从狭义上讲,是研究如何沏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业专家、学者、茶人热捧“茶为国饮”“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业经济”,目的是通过做茶饮茶弘扬中国的茶文化,中等职业学校开办茶艺这一特色专业,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茶文化,推动我国大力发展茶饮产业,在茶叶商品中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中国茶叶的附加值,促使人们沿着富裕、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品茶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

一、中职茶艺专业目前存在的两大误区

(一)专业的学习过于侧重机械式的茶艺表演。

在茶艺表演专业课教学中,有一个致命的现象:学茶艺表演就是记住或是掌握茶叶的沏泡要领———净器、置茶、润茶、冲水、敬茶,学会了这些就学会了茶艺了;或是有如社会上有些人的一种说法,掌握了一些茶的冲泡程序后,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就认为自己会进行茶艺表演了。就泡茶而言,本身应该是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如果将泡茶的过程戴上“茶艺”这一桂冠,那就不同一般了。艺术是被人们欣赏的。茶艺中有个“艺”字,整个茶艺过程应处处体现出一种美感,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几个动作,千茶一泡。真正茶艺师的茶艺表演,是将不同的茶叶,分别选择使用不同的茶具、水温、程序、方法,将一道道茶的色、香、味、形发挥到最佳状态,茶艺师优美、柔和、夸张的冲泡动作,端庄、美丽、得体的气质,以及精美的茶具,和主题相吻合的服饰、环境等构成一种整体的美。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茶艺师应有娴熟的冲泡技艺和整个冲泡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宁静致远、从容不迫的气质,这也恰恰是一般人机械学习茶艺所不能领悟和表现的。

(二)茶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过低。

茶艺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在会泡茶的服务生,与饭店服务员区别在于:懂一点茶艺知识,会茶艺表演。由于定位过低,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关茶的知识和技艺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模糊和淡化,最后也就是和其他服务员没什么区别。

二、提升中职茶艺专业专业品质的途径

茶艺专业要有发展和提升,有自己的独特的色彩,茶艺专业的学生除了服务是有共性的外,更要有自身独有的内涵,这对于从事茶艺专业教学的师者而言,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中职茶艺专业要提升专业品质,需要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提高。

(一)茶艺技能的提升。

一技,泡茶之技。选器、选茶、选水、温度、冲泡、贮茶,这些技能是茶艺的基础技能。不同的茶叶,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制作工艺的差异,有不同的茶性。外形紧直挺秀的开化龙顶生长在常年云雾缭绕深山之中,选择冲泡的水温较西湖龙井高,龙顶选器适合长高型的玻璃杯,而龙井则适合低矮型的玻璃杯或是瓷器杯,以保持龙井特有的栗香。又如“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高山流水”“关公巡城”等技能,则需经过千百次的训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勤练出真功的。

二技,服务之技。服务语言、服务心理、服务礼仪、服务技巧等服务技能。目前,茶艺专业毕业生就业十分走俏,主要去向有茶业公司、茶艺馆、茶楼、茶庄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服务行业,因此学生要严格按照茶艺师职业要求和茶艺人员应具备的服务技能进行训练和学习,这样才能认真做好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在接待服务过程中,除了和谐得体的着装、亭亭玉立的站姿、典雅的坐姿、轻松而怡然的走资、优美的手型、优雅自信的举止,为嘉宾提供良好的外观享受外,还能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茶叶知识、茶叶冲泡技能,传承中国的茶文化的能力。

三技,适时营销。茶艺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分析市场行情,与商人洽谈业务的能力。茶艺师不仅仅是一位泡茶的能手,也是一位会营销的生意人。茶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人们对茶有着不同的偏好,也就是说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人来饮用。中职茶艺专业需要在茶叶营销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如学习电子商务,开设网上商店卖各类茶叶,让学生在茶叶市场实习,等等。在营销专业课教学中,重点应阐述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运行机制,要求学生不仅懂得营销的基本知识和策略,制胜,而且能科学地应用营销基本理论,使之与茶文化、茶产业、饮品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提高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

四技,会喝茶。一个学习茶艺,一个会泡茶的服务人员,如果从没喝过茶,或是喝的茶叶的品种不多,不懂茶性,只是机械地冲上一杯解渴的茶水,又如何能更好地服务客人?茶源于中国,我们的祖先对茶有了充分的认识,茶圣陆羽著《茶经》,宋徽宗著《大观茶论》,他们如不喜茶,不喝茶,不研究茶,如何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成为全人类的遗产?所以,茶艺专业的学子除了茶技、服务之技,营销之技外,还应拥有一技,那就是会喝茶,那怕是能适应茶的那一种独特的苦味也行。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根所在,而中国的年轻一代,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从小解渴的不再是传统的开水、酸梅汤,或是茶水,而是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的各类各种软饮料、可乐、果汁等,哪怕是冠以茶为名,也不是我们茶艺中说的茶,而是充满着各种添加成分,只是带有一点茶香的饮料,因此,肥胖已是一道风景。学茶艺的学生不喝茶不愿品茶不只是个别现象。茶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就承载着传承中国茶文化的使命,学茶的人不喝茶,那么,茶,为国之饮,从何谈起?

(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需要通过时间去沉淀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虽然中职生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文化修养到此结束。文化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最青春年华之时,赋予一定的文化熏陶,这将是一个人终身的精神财富。茶艺,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以茶会友,茶话会、茶沙龙、茶吧等场所,茶歌、茶舞、茶诗、茶艺等茶文化表现形式,都将会提升文化的素养。茶艺表演主体是表演者,每个动作、神态、语言、仪表均应体现一个“美”字,“美”不仅仅在外表,更重要的是求内在。表演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要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叶基本知识、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必须懂得“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如,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林瑞萱女士在《太极拳和泡茶之道》一文中提到,练习泡茶的同时,要练习太极拳。仔细推敲一下,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和茶艺的确有相关的联系,茶艺表演要体现“和”“敬”“圆”,而打太极拳的姿势,从头至尾双手呈弧型,始终如抱着一只球,并不时在空中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圆。从打太极拳的速度来看,缓慢均匀,和茶艺表演时从容、自然的气质要求是一致的。如果能练好太极拳,并将太极拳的延绵不绝、柔和坚韧的动作、气质运用到茶艺中,就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地方特色文化的提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出产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滋味,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有现代的后起之秀开化龙顶、安吉白茶等。从古到今,茶叶的品名越来越多。中职学校开设茶艺专业本身就特具地方特色,一是学校身处产茶区,学生家中不乏有种茶、制茶、卖茶者。茶人最喜用这个词来体现他对茶的了解,这就是“茶性”。“茶性”,顾名思义:茶是有性格的。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茶叶品种、不同的制茶工艺一定会带来不相同的茶性,显然,不同的茶类,自然有不相同的冲泡方法,相同茶类虽然其冲泡方法相同,但产地不同、用水不同,甚至泡茶的人不是同一个,其滋味都会是不相同的。茶性,是一个爱茶之人或是学茶之人必须懂得的,它和地方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要让学生参与到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之中,搭建特色文化平台,让学生成为茶文化的组织者、参与者、宣传者。为体现茶艺专业的地方特色,应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有意义的茶事活动,在校内以茶艺竞赛为主题,开展茶歌演唱、茶舞茶艺表演、茶诗茶词朗诵等竞赛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祥和、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浸润于浓郁的茶香中;在校外举办形式多样的茶艺表演晚会等茶事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展示茶艺表演技艺和演唱技能。各种以茶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可使茶艺专业在第二课堂中更加生动精彩,更富有生命活力。

(四)茶艺回归自然。

真的茶艺并没有那么神秘不可测,茶艺专业学习需回归自然。如茶艺表演的学习,我认只需抓住三个重点,就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叫茶艺。茶艺表演的三个重点是,第一,冲泡程序设计科学;第二,表演者应具有较高的素质;第三,表演形式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科学冲泡是基础,表演者的素质高低是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源于生活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茶艺表演关键在于“艺”,“艺”是技艺、技巧。茶叶冲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是表现“艺”的前提,对不同的茶类应设计不同的冲泡程序,才能充分展示茶叶的色、香、味、形,达到茶艺表演的目的。如开化龙顶单茶的冲泡,它的主要程序为备水—烫杯—置茶—润茶—冲泡—观展示杯—奉赏干茶—敬茶。一般绿茶冲泡表演时,“奉赏干茶”为程序的第一道,而在开化龙顶茶艺中,却将其安排在冲泡以后,因龙顶单茶在杯中不能立即展开,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须等片刻才能浸出,此间穿插观赏干茶恰到好处,这样安排更具科学性。再如乌龙茶的冲泡程序几乎已形成固定的模式,有18道和20道之说。厦门大学茶艺中心的乌龙茶冲泡,“分茶”与一般的表演次序有所不同,是先在每个杯中加入茶水(称为韩信点兵),每一杯都点到,以示公平,再来回巡酌,看哪一杯少补上一点(称为关公巡城),这样,每杯茶汤的量和浓度基本一致。总之,一种茶的冲泡程序设计,以及冲泡水温、时间的控制,茶与器具的配置,水的选择等,都应从茶叶内含物是否充分溶出,汤色、滋味、香气等能否充分展示该茶的品质特点诸方面去考虑。茶艺表演以冲泡好一杯茶为前提,如果表演不能把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特征充分展示出来,那么动作再优美、环境再优雅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茶艺要回归自然。

总之,中职茶艺专业提升教学品质,除了要求学生学好茶艺专业知识、掌握各种冲泡技能外,还必须懂得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更要让学生懂得中国茶艺中包含的茶德、茶礼,将“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茶礼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闻香识茶、以茶施教,以精湛的技艺展示自己的才华,茶艺专业课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是应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向大自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记住:茶是不会让你失望的,选择了茶,就选择了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茶艺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低、专业学习过于侧重机械式的茶艺表演的两大误区, 本文提出在中职茶艺专业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提高学生泡茶、服务、营销、品饮茶方面的技能, 同时将“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将茶礼转化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 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种以茶为主题的形式活动, 展示地方特色茶文化, 提高茶艺的品味, 以茶施教, 闻香识茶, 将中职的茶艺回归于自然。

关键词:中职茶艺专业,误区,专业品质

参考文献

[1]徐南眉.少儿茶艺——新的课外教育形式[J].茶叶第一期, 1999.25, (1) :46-47.

[2]陈杖洲.在少儿中开展茶文化活动的探讨[J].广东茶叶:33-35.

[3]白仲兴.浅谈茶艺专业课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

上一篇:低忠诚度员工管理下一篇:校园电子巡更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