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重用

2024-10-01

模型重用(共5篇)

模型重用 篇1

摘要:本文提出了重用度的概念并深入研究了匹配度、满足度两个影响重用度的因素, 整理出了几种类似度、满足度以及重用度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Inns、Neville和Shahin等人的理念提出了一种设计知识重用系统模型。

关键词:重用度,匹配度,满足度,知识重用系统模型

0前言

目前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 产品越来越复杂, 交货期越来越短,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企业必须尽可能快速的开发新产品以响应市场的需求。通常一个新的设计问题的解是通过对已有设计问题的推理、修改而获得。有数据表明, 75%的设计是基于实例的设计[1], 一个新产品的开发。约40%是把过去已有的知识借鉴使用, 约45%是对过去已有的设计知识修改后再应用于新设计开发当中, 只有约15%是完全创新的设计[2,3]。所以, 如何有效的使用已有的设计知识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成为制约产品快速开发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1重用度

在对设计知识重用时, 从设计知识库中检索到有用的实例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 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一个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知识能否被设计人员提取并重复利用, 取决于这个产品的重用度, 即设计时对设计知识的重用程度。

1.1重用度 (Degree of Reuse, Do R) 指知识在一个设计过程中的重用程度

以设计实例的重用为例, 重用度是由相似度 (Do S) 和满足度 (Do F) 的加权和来计算。如下式所示:

其中, wm和wn称为权值, Do S和Do F可由产品设计人员或者设计根据对重用的影响来确定。

1.2匹配度 (Degree of Similarity, Dos) 指设计实体之间的匹配程度

匹配度在[0, 1]之间变化, 当匹配度为“0”时, 两个实体完全不匹配;当匹配度为“1”时, 两个实体完全匹配。匹配度一般用匹配性距离来计算。

1.2.1计算匹配性距离的方法

源设计实例与目标设计例之间的匹配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计算方法:欧氏离、曼哈顿距离、无模距离。

欧氏距离

当设计知识中每个属性值规范化以后, 欧式距离可通过下式计算:

曼哈顿距离

无限模距离

1.2.2特殊匹配度的衡量标准

莱恩史铁距离

一些非数值型数据的处理计算时, 测量集合的匹配性需考虑两个集合A和B, 其中常用的测量如下:

字符串的匹配度的测量, 由于字符串的顺序不同字符不同, 当给定两个字符串m, n匹配性可根据包含、重叠合变化匹配度判断。

1.2.3满足度

(1) 满足度 (Degree of Fulfillment, Do F) 。用来描述距离要求值的偏离值和要求满足的程度。匹配只是从结构的方面对两个设计例进行比较判断, 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时所要求的功能、行为等方面的匹配性。

(2) 满足度的计算。设计要求可分为领域中的属性定义、常量表达式、关系算子和逻辑算子四个部分。满足度先经过属性匹配然后通过数学逻辑表达式将属性值及可能的范围进行合理的结合产生新的可能值, 依次为每一个关系表达式计算它的满足度, 最后与关系算子的满足度结合为逻辑表达式从而得出满足度。

关系算子的Do F计算

其中, p——属性, x——任一属性, r——要求, y——任一要求逻辑算子的Do F计算

2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模型

工业产品的创新开发通常都会涉及多个知识领域, 因此对于不同领域知识的设计模型都会有所不同, 设计人员在开发新的产品时就应该从中择取最高效、优势的模型从而提高开发有效利用率。Inns和Neville[4]提出了以公司层面为基础的设计过程模型, 以此模型来支持设计知识的重用。

Shahin等[5]人认为, 设计重用系统是一个有机的设计系统, 数据库是支撑设计的重要环节, 是由许多个设计过程集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提出的设计重用系统构造方法中系统功能包括数据库结构化和信息结构化。这些信息包括产品概念、具体设计及详细设计、方案概念、优先权要求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重用系统如图1所示。

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记录整个设计过程;查询有效设计;根据相关特征, 查询已有实例;具有设计经验记录存储功能;支持对已有实例及正在进行设计过程知识重用。

3小结

在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复杂知识交叉作用, 这些设计知识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整个创新设计过程当中。发绝大多数新产品的开是已有设计知识或者设计产品要求的修改及延伸。因此, 新产品的开发中各学科知识交叉在所难免, 这就要求开发人员了解各个领域知识才能保证快速的进行产品设计。若能够使用以前的设计知识, 就可以减少重复劳动, 从而提高效率。设计知识能否重用取决于该设计知识的重用度。本文提出了重用度的概念并深入研究了相似度, 满足度两个关键评价标准, 进而提出了几种匹配度、满足度合重用度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Inns、Neville和Shahin等人的理念提出了一种设计知识重用系统模型。

参考文献

[1]林春.基于MATLAB的点云数据处理[J].科技资讯, 2006 (08) :85-86.

[2]单晨伟.叶片类零件螺旋铣削切触点轨迹规划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4.

[3]施法中.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非均匀有理B样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Inns, T.G.and Neville, P.Establishing a Company Level Design process to Facilitate Design Reuse.In Porceedings of Engineering Design Conefernee’98 on Design Reuse.London:Proefssional Engineering Publishing Limited, June1998

[5]Shahin, T.M.M., Andrews, P.and Sivaloganathna, S.A Design Reuse System.In Proeeedings of Engineering Design Conefrenee’98 on Design Reuse.London:Proefssional Engineering Publishing Limited, June 1998

自己重用自己 篇2

一年了,一起来的同事有的晋级,有的涨薪,只有张林原地踏步。他满腹牢骚,心里十分郁闷。有时大家聚餐,他喝醉了,就会唠叨不休:某某升职,不是因为他舅舅是工商联的一个秘书嘛。还有谁谁涨薪,也是家里有背景。像我,好歹是个研究生,就是得不到重用……这个时代,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爹”啊……

终于,张林使出了最后一招撒手锏:要么涨薪,要么辞职。人力部把辞职申请递交上去,总经理批了两个字:不留。

我们的总经理是空手打天下出来的,比较排斥这种有张文凭就自以为是的愤青,不把事情干好,天天埋怨这个那个。据说当初留用他,也是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张林说:“我是我们村第一个研究生。我的父母很不容易……”

中国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孩子读到研究生,的确不容易。可是张林却不珍惜。有一次,让他提供一份行业年度发展趋势报告,他竟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就改了个开头,格式都没有调整好,内容混乱,随便应付。总经理开会时点名批评,说这样的人,谁重用他?

张林正式离职的前一天,总经理召开了一次部门会,问大家“你们知道公司副总经理孙宪容是怎么得到这个职位的?”大家都面面相觑。唯有张林大大咧咧地回答:“听说他的爱人在建设部工作。”总经理摇头:“他爱人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即便是,那也跟你的人生无关。你好像觉得干什么都得有裙带关系。”

总经理讲起了孙宪容的故事。

孙宪容刚来公司时,在一个项目部负责监工。无论什么时候去工地,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后来公司准备派几个骨干学习深造,别人争得头破血流,他却把领导给的名额婉言拒绝了。他说现在工地正处于关键的封顶阶段,他实在离不开。

孙总凭借强悍而又细致的工作作风,相继被提升为公司的项目部经理、工程副总监、工程总监,又被派到海南开发新的公司,回来后就任职公司副总,主抓公司的核心——工程建设。在公司这么多年,凡是孙总接手的项目,没有出现过差错。每次工程竣工后,他总一点点地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重做。有点闲暇,他还爱看专业书籍,进一步提升能力。他善于找工作、要工作,不让自己闲着——

总经理特意对张林说:

“只有自己重用自己,才能得到命运的重用!”

张林没有说话,一脸不服气。其实,像张林这样的员工,潜伏在各个工作岗位里。他们把成功的赌注押在了事情之外的关系网里:希望走捷径、靠关系,得到额外的恩赐和关照,借用外力达到目的。的确,部分人因此呼风唤雨,青云直上。

钻营人际关系的张林却不知道,孙宪容是我的亲叔叔,这家公司谁都不知道。叔叔不让说。我独立操作了好几个成功的案子,自已暗自骄傲。

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固然离不开人脉和资金等等因素,但最根本的还得靠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做好。成功者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他们从不盲目的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而是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工作。

世界建筑大师林克莱特有副对联,叔叔曾送给我,我送給所有和我一样打拼的年轻人:

“埋怨别人,天昏地暗;改变自己,风和日丽。”横批“自己重用自己”。

模型重用 篇3

在工程分析中,复杂CAD模型的网格生成和有限元分析非常困难,通过模型简化得到合理的分析模型在CAD/CAE集成系统中十分重要。模型简化一般基于几何的标准,如纵横比、曲率、重心的变化量、体积比等[1,2,3,4]。然而,小尺寸的特征因为边界条件的变化或者所做的分析不同,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评估模型简化引起的分析误差非常必要。Gopalakrishnan等[5,6]提出了特征灵敏度的概念,根据伴随理论,利用边界元的方法,求解孔洞、槽等负特征被抑制后对感兴趣区域的影响。该方法计算效率高,但无法处理正特征被抑制的情况。Ferrandes等[7]从应变能的角度,提出了判断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影响的方法。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局部计算时切割边界面的选择依赖于分析者的经验。龚志辉等[8]为提高模具成形精度,提出了一种仿真误差补偿模型。该方法通过迭代计算来获取模具补偿面,计算代价较大。

刘晓平等[9]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提出了多态模型的概念,根据特征体积比来探索各简化模型与计算精度之间的关系。此外,刘晓平等[10]还通过比较模型简化前后的网格剖分及场函数之间的差异,依据仿射等价协调元和等参协调元的插值精度定理来估计模型简化前后分析解的差异,从而判断模型简化策略的合理性[10]。

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再分析技术也可以实现对模型简化的评价。例如利用Sherman-Morrison公式对模型刚度矩阵的局部变化快速求逆[11],该方法在模型简化前后的刚度矩阵变化不大时效率较高。Wu等[12,13]对结构体再分析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型变化将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分为节点自由度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将简化模型刚度矩阵作为预处理矩阵,通过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该方法的分析效率较高,缺点是无法处理结构体变动同时引起自由度增加和减少的情况。此外,Kirsh等[14,15]提出了近似组合法,将二次项级数作为简化基更高精度的表示,由于多次将初始模型的总刚度矩阵参与计算,因此计算代价较大。另外,ANSYS中的生死单元法[16]可对模型变动进行分析。上述的再分析技术均需要对初始模型网格化,并对整个模型求解刚度矩阵,计算代价大。

本文结合原模型与简化模型的边界特性,研究了抑制特征对简化模型分析结果的影响。当简化模型的分析结果不满足分析要求时,根据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调整简化模型的特征组成并得到合理的简化结果。

目前,大型稀疏矩阵的分解软件(GSS、UMFPACK、PARDISO、SUPERLU等)使得百万阶的矩阵在PC上的分解成为可能。 因此本文还研究了初始简化模型采用直接法求解后, 如何重用已有的有限元网格、单元刚度矩阵以及分解后的三角矩阵等分析信息,从而减小分析计算的代价。

1 方法概述

如图1所示,简化模型的误差评估以及信息重用的流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输入的CAD模型进行预处理:通过特征识别,将模型分为简化模型和抑制特征,并对它们进行粘合操作和网格剖分。对抑制特征与简化模型粘合操作的目的是确保网格剖分时接触面处网格的一致性。然后对初始简化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第二阶段,计算抑制特征对分析的影响,根据影响大小确定最终简化模型。第三阶段,重用初始简化模型中的网格单元、刚度矩阵以及总刚度矩阵分解后的三角阵。通过矩阵的局部分解方法,可快速得到最终简化模型刚度矩阵的分解结果,并重用原有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完成对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简化模型的分析信息作为后续计算的输入,一方面可用于评价简化模型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效率。

鉴于目前已有大量的特征识别与模型简化方法的研究[4,17],本文研究的重点不在模型简化的具体方法,而是如何评估模型简化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重用已有的分析信息,从而提高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精度和分析效率。

2 抑制特征对简化模型分析结果影响的评估

定义模型简化前后的共同区域为公共域、模型简化时被抑制的特征为抑制特征、抑制特征与简化模型的公共面为接触面。将原模型与简化模型的公共域作为子结构:抑制正特征后,简化模型的子结构对应的特征接触面上的外载荷为零;抑制负特征后,简化模型的子结构对应的特征接触面上产生了外力。综上所述,模型简化使得子结构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分析误差。

2.1 评价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影响的理论指标

简化模型与原模型的公共域是分析者关注的区域,因此将特征抑制前后公共域应变能的变化ηi作为评估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影响的理论指标,即有

η2i=|ΔWi|/Wm (1)

Wm=ΓFFUFdΓ+i=1pΓsiRsUsdΓ

式中,ΔWi为特征i抑制前后公共域应变能的变化量;Wm为简化模型在公共域的应变能;ΓF为原始模型的受力边界;FUF分别为原模型的外载荷向量和外载荷边界上的位移向量;p为负特征的总数;Γs i为抑制负特征i与简化模型的接触面;R′s为简化模型的子结构在负特征接触面上的等效外力;U′s为简化模型在负抑制特征接触面的位移向量。

i为某个正特征时,ΔWi标记为

ΔWa=∫Γa(-Ra)·(Ua+U′a)d Γ

i为某个负特征时,ΔWi标记为

ΔWs=∫ΓsR′s·(Us+U′s)d Γ

式中,Γa、Γs分别为正负特征与简化模型的接触面;以模型简化前后的公共域为子结构,Ra为原模型的子结构在正特征接触面上的等效外力,Ua、Us分别为原模型在正负特征接触面上的位移向量;U′a为简化模型在正抑制特征接触面的位移向量。

ΔWi是根据简化模型与原模型在公共域边界条件的不同,结合贝蒂定理推导而得(推导原理参见文献 [18])的。本文基于已有研究[18],采用公共域应变能的变化量来评估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更精确地定义简化模型的误差评估指标。

2.2 一种实用的估算方法

求解式(1)中的ηi需要计算ΔWi中的Ra、Ua、Us。这3个值通常采用子模型法求取。子模型法中分割区域的初选依赖于分析经验,分割边界位置的确定需要通过反复计算予以校验,这对于拥有多个细节特征的模型并不可取。因此,本文对式(1)作了近似:

式中,ΔW′a、ΔW′s分别为根据简化模型计算出的抑制正负特征的应变能;ηa、ηs分别为正负抑制特征对简化模型公共域分析影响的估计指标;-R′a、-R′s分别为以U′a、U′s为边界条件求解抑制特征得到的相应接触面的外力向量。

式(2)中,参数λ<1,γ<1,β>1。γ<1是根据∫Γa(-R′a)·U′ad Γa与∫Γa(-Ra)·Uad Γa的比较而得的:若将简化模型位于抑制特征接触面的位移U′a作为抑制特征的边界约束,则抑制特征含有的应变能为∫Γa(-R′a)·U′ad Γa。此时,简化模型和抑制特征均处于平衡态且在接触面处的位移一致。首先将形变后的抑制特征和简化模型通过接触面粘合,然后释放抑制特征的边界约束,该抑制特征会试图恢复到未变形状态并对简化模型做功。再次平衡后,该特征的应变能为∫Γa(-Ra)·Uad Γa,因此γ<1。其他参数的推断类似。在实际计算中,λ=γ=1/2,β=2。

如表1和表2所示,图2a和2b模型中抑制特征的估算影响与理论值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精度。

3 信息重用方法

根据各个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初始简化模型不满足分析精度的情况下重新确定出最终简化模型。在对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求解过程中,重用初始简化模型的分析信息,实现快速求解。图1所示的流程表明,最终简化模型重用了简化模型公共域的有限元网格以及相应的刚度矩阵和刚度矩阵分解后的三角矩阵。因此,最终简化模型刚度矩阵的分解仅限于局部的有限单元。

3.1 刚度矩阵局部分解原理

矩阵分解的原理如图3a所示,矩阵分解为下三角阵L和上三角阵U,分解的推进方向为对角线方向:即先分解对角线元素,然后是该元素对应的列和行剩余的未分解元素(图3a中粗线表示正处于分解的行和列的元素)。刚度矩阵中尚未分解的元素值并不会影响已经分解的LU元素的值。由于刚度矩阵为对称正定稀疏矩阵,采用Cholesky分解法分解时,仅需要分解矩阵中的上三角或下三角矩阵元素。

如图3b所示,根据刚度矩阵的稀疏性,如果简化模型的刚度矩阵元素处于原模型总刚度矩阵的左上角,而抑制特征处于右下角位置,则在简化模型刚度矩阵分解结果已知的前提下,求解含有抑制特征的模型只需分解抑制特征的刚度矩阵元素。对简化模型和被抑制特征的编号预处理,可以调整被抑制特征和接触面对应刚度矩阵元素到总刚度矩阵的右下侧位置。

以图3b为例,初始简化模型分解得到三角矩阵LU以及其他数值项LmUm,在最终简化模型的刚度矩阵中分解结果不变。因此,初始简化模型三角矩阵的可重用部分为LLmUUm。其中,LU为初始模型公共域内部节点的分解矩阵,LmUm为总刚度矩阵中特征接触面节点与公共域内部节点之间对应自由度元素的分解结果。

对称正定的刚度矩阵的Cholesky分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给出:设A∈Rn×n,有A=LLT分解,其中,L=(li j)n×n是下三角矩阵,分解过程中只需对刚度矩阵A的对称部分(对应L下三角位置的元素)采用列优先分解,则有

i=2,3,…,n;k=i+1,i+2,…,n

从式(4)可以看出,矩阵中对角线位置的任一元素ai i的分解结果li i仅仅依赖于第i行的已分解值,而第i列的其他值ak i的分解结果lk i依赖于第k行以及第i行的已有分解结果。简而言之,下三角矩阵某一列元素的分解仅与该列首行的分解结果以及该元素对应行的已有分解值有关。

由刚度矩阵的性质可知,不邻接节点的对应位置矩阵元素值为零。因此,将特征接触面的对应节点作为连接简化模型与抑制特征对应网格的邻接点,其他非邻接点在矩阵中相应位置处的矩阵元素值置零。如图3b所示,LnUn为总刚度矩阵中特征接触面上节点之间的自由度对应元素的分解值,只有LmUm参与了矩阵元素LnUn的计算。LnUn的局部计算减小了最终简化模型刚度矩阵分解的计算代价。

图3b中,矩阵元素的布局对简化模型的节点自由度编号提出了特殊要求。如果编号与位置不一致,则需要行列变换。理想的自由度编号使得抑制特征的刚度矩阵元素总是位于总刚度矩阵的右下位置,这样局部分解可从接触面上的节点自由度开始,计算量最小。

3.2 信息重用与矩阵局部分解的算法描述

初始简化模型的分析完成之后,需要评估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然后生成最终简化模型并完成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计算。算法流程如下:

(1)计算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值ηa和ηs。首先对简化模型进行预处理,使特征接触面的节点自由度编号比公共域内部节点自由度编号大;然后对初始简化模型求解,计算初始简化模型的位移UF、U′a和U′s。以接触面位移U′a、U′s为边界条件,分别计算抑制正负特征接触面上的力R′a和R′s。最后,根据前两步的计算结果计算正负特征的影响值ηa和ηs。

(2)初始化刚度矩阵Kn。保留初始简化模型中接触面节点所在自由度的刚度,并将其他节点自由度的值置零。初始化后的Kn仅仅包含初始简化模型公共域的接触面处节点的刚度矩阵元素值。

(3)刚度矩阵局部分解。这一步的执行流程如图4所示,首先读入简化模型刚度矩阵的分解值Lm(Lm是矩阵分解值中一小部分,即接触面节点与简化模型内部节点的关联项对应值,参见图3b的接触面重用部分);然后逐一读入特征影响值,根据精度要求判断该特征是否可抑制,对于不能抑制的特征,读入其刚度矩阵并组装到总刚度矩阵Kn中;最后根据读入的Lm,对Kn矩阵进行分解。

(4)生成最终简化模型的三角矩阵。将初始简化模型公共域对应的刚度矩阵分解值与Kn矩阵的分解值合并,形成最终简化模型总刚度矩阵的分解矩阵。

(5)读入已有的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信息,完成最终简化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4 分析实例

本节将通过分析实例展示简化模型的误差评估与信息重用过程。实验的硬件环境为:2.66GHz的Intel CPU,4GB内存;软件平台为Windows XP,ANSYS 11.0,以及APDL (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

如图5a所示,假设弹性模量为2×1012Pa,泊松比为0.3,受力面的压力值为6MPa,原模型的上表面受压力、底面固定(图5b)。抑制特征的标识如图5a、图5b所示,图5c所示为初始简化模型。

表3展示了精确评价指标与估计指标的比较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特征编号,纵坐标为抑制特征对简化模型的影响值。可以看出,估计指标与精确指标相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其中,抑制特征3和4对简化模型分析精度的影响较大,因而不能抑制,图5d为调整后得到的最终简化模型。

图6、图7是工程中的两个CAD模型。图6、图7中,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设置同图5的模型,边界条件如下:图6中,模型受到6MPa的压力,位移约束为左侧表面固定;图7中,模型的局部表面受到6MPa压力,底部表面为固定约束。计算出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值后,得到最终简化模型,如图6d和图7d所示。

刚度矩阵局部分解的方法对简化模型的预处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初始简化模型和最终简化模型必须保证公共域网格一致,确保域内单元刚度矩阵的值不变。另外,在分析初始简化模型之前,需要对有限元节点的编号进行调整,使得特征相交面节点编号值介于简化模型与被抑制特征的节点编号之间。这样最终简化模型总刚度矩阵元素的布局和图3b一致,便于总刚度矩阵的局部分解。

在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中,效率的提高主要在刚度矩阵的分解阶段。下面采用Cholesky分解法对图5~图7的初始简化模型和最终简化模型的刚度矩阵分解进行比较。参与比较的刚度矩阵是从ANSYS的full文件中导出的Harwell-Boeing文件。分解的节点数以及时间比如表4所示,其中,可重用节点数为公共域中的节点数,局部分解的节点数为各新增特征的节点数。局部分解从抑制特征接触面上的最小节点编号开始,参与局部分解的刚度矩阵元素数量大大减小;最终简化模型的局部分解与完全分解相比,所需时间较短。

5 结语

提出了一种面向CAE的模型简化误差评估与信息重用方法。首先对初始简化模型的网格节点编号进行预处理,确保再分析时的计算代价最小;然后对初始简化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被抑制特征的边界条件,评估各抑制特征对模型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重用初始简化模型刚度矩阵的分解结果,对最终简化模型刚度矩阵进行局部分解,实现了对最终简化模型的快速分析。该方法既保证了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可靠性,又提高了分析效率。同时,这种分析信息重用的方法也可用于模型修改设计的分析或同系列产品的分析。

作为将来的工作,一方面,继续研究简化模型局部求解的高效方法,研究迭代法求解中的信息重用方法;另一方面,对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特别是模型简化时抑制特征对其他特征的局部影响进行研究,以满足设计者对细节特征设计和评价的深层次需求。

“重用”县委书记的背后 篇4

7月9日,财政部公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2012年底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推行。

而在今年初,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之后的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一系列文件,指向“提高县委书记地位,为省直管县进一步奠定基石”。

中国社科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在现行体制的刚性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下,财政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将步履艰难,“省直管县不仅是财权的问题,干部人事权是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

县委书记地位提高

省直管县,对县委书记而言已有更早的时间表。

今年7月前,云南、河北、湖南等省份相继落实中组部要求,规定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需按程序报经省委常委会议审议。这是自1983年实行干部分级管理、下管一级管理体制后的一项重大调整,在此之前部分省份将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权下放到地市级党委。

湖南泸溪县委组织部官员杨子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往后县委书记的推举任用从县级组织部开始,由地市级呈报省委组织部,部委会讨论后呈报省常委会,最终通过票决制任用,省委也将在更大范围内调配县委书记。”

这是继县委书记培训、县级公安局长轮训等培训举措后,中央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

4月,中组部一系列文件指向解决县级区域内重大社会矛盾及事件、县委书记腐败、任期不稳等问题。4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县委书记选拔任用、培训监督等重大调整。

《规定》提出,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应按程序报经省级党委常委会议审议。而这项重大调整已经列出了时间表,“2009年上半年,各地要建立制度,落实此项规定。”

5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贯彻落实《规定》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县一级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对县委书记的要求和管理,不能按一般的处级干部来对待”。

“过去上面下来的改革有收权的,也有放权的,各地级市考评县委书记的指标内容、标准方法不尽一致,导致不少书记只谋人不谋事,只讲政治不讲工作。” 基于对县级干部的了解,杨子晚认为,“书记作为一把手,岗位重要,但以往不够重用,由省委任命是对县委书记重视程度的提高。”

“往后的县委书记由省委任命,现任优秀书记也有待突破上升瓶颈。”从基层组织工作的角度来看,杨子晚认为干部选拔任用措施对县委书记的任职激励相当重要。

“向上的职位资源缺乏,以前得到提拔的县委书记不多,大都平调到市直部门、省直单位直至退休,级别不变。”杨子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湖南干部选拔开始重视基层,我所在的泸溪县,原县委书记已被提拔为副厅级干部,而以前提拔一个副厅级干部需要调到地市一级任职。”

2008年11月,时任湖南省泸溪县县委书记的董清云在中央党校接受培训后,调任省交通厅副厅长。同期,湖南直接提拔了14名县(市、区)委书记到省直厅局担任领导职务。

就地提高级别也是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2006年起,广东、江苏等省开始提高县委书记级别,出现副、正厅级别的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兼任县委书记等。

此次中组部《规定》中,对县委书记可提拔为上一级领导班子成员并继续兼任县委书记的举措也加以明确。

省直管县尝试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认为,激励、监督手段难以解决县域面临的问题,要改变基层矛盾、政令不畅等问题,必须直面制度改革。

1982年开始推行的“市管县”体制,打破了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及部分行政部门垂直管理后,县域的部分权力被上收到地级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个别地方发生过上级官员通过控制人事权,频繁调动县委书记以实现其目标的先例。中组部已发布多个文件强调县委书记的任期稳定,并要求省(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每年向中组部报告县委书记调整情况。

在《规定》发布前,有半数的省区已恢复省级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

“目前省管基层组织工作只涉及人事任命权,其他日常事务还是由地级市管理。”杨子晚认为,“往后实现省直管县,与地市级平行可能是解决县级困境的一个方向。”

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将于2012年底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行,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实现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只谈论财政‘市刮县,以后会不会出现‘省刮县?到2012年,省管县财政在全国大范围铺开,省级能不能管得过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毛寿龙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省直管财政离省直管县还有较大距离,扩权强县涉及更多职权划分。

作为试点省份,浙江省自1992年起,对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扩权,2009年开始全面扩权强县改革。

浙江义乌,被称为中国权力最大的县,其书记与市长属省直管干部。2006年11月,浙江第四轮强县扩权试点,在不改变其由金华市领导的管理体制的前提下,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与地级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建明曾向媒体透露,一个地级市具有大小权力1000余项,义乌已有618项。

毛寿龙说,“扩权强县涉及财政、土地管理、城市发展权限、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几百项权限,或许是向县域自治走出了一步。”

有待进一步改革

“省管书记,省管财政,谁管都不是问题。如果只是停留在省市县三者的职权关系,停留在先拿走多少,再放回多少的思路,难以解决问题。”于建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省直管县,只是解决治理层级和规模问题,而体制性的突破,是解决政治权力来源问题。”

“县域治理需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一整套干部管理制度。”于建嵘说,“地方政治自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充分发挥地方政治精英对地方政治的主导作用,需要改变目前县级政权的异地为官制度。”

县级领导干部回避制是当前中国重要的人事组织制度。湖南泸溪县委组织部官员杨子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基层的状况是,县委书记从上往下派的多,从下往上提的少。“提拔的干部也是异地为官,做到了县委副书记、县长的位置,可能会被调到其他县升任县委书记。”

于建嵘认为,县级应当由间接选举向公开直接选举发展,构建真正的基层自治体制。通过重新确立县级政权和县级领导人的政治定位,建立真正的责任政府。“建立县域政治的关键是建立政治授权程序,使县政领导获得实在的政治授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则提出需要党内选拔和民主选举相结合,他撰文提出,基层官员不需要对中央政府直接负责,使县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地方治理单位在政权系统里开始边缘化。

因而他认为,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首先建立县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直接联系。“中国有2000多个县,几千个县委书记和县长,中央政府应该像黄埔军校那样,不断地培训他们。中央已开始这么做了。”

塑料,不必弃用,要重用 篇5

事实确实如此吗?避免使用塑料似乎有效减少了道德负罪感,然而环境现状远不止这么简单。

起初,塑料因其能减少人类对自然的过分依赖而大受推崇。因为象牙、玳瑁等天然原材料日益稀缺,塑料最早作为它们的替代品出现。1869年,美国人约翰·卫斯理·海厄特申请了赛璐珞的专利。他的公司承诺,这种能用于制造珠宝、梳子、纽扣和其他物品的新型人工材料能给大象和龟类喘息之机,因为有了它,人们无须再四处搜寻日益稀少的原材料。胶木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成塑料,仅在赛璐珞后数十年诞生。由于电力的快速扩张,虫胶生产的树胶已无法满足需求,而胶木作为电绝缘体能完全替代紧俏的虫胶。

今天,塑料已被视为大自然的复仇者。不过,对塑料的一味仇视只会混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无法权衡以其他材料替代塑料的代价。重要的不是袋子用什么做,而是做什么用。荒唐的是,纸袋和塑料袋只是为从商店走到家门前的一段路途而制造。

换句话说,塑料不一定危害环境,问题在于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用途。

据估算,每年生产的近272亿公斤塑料中,有一半用于生产一次性制品。其中一些无疑很有价值,比如一次性注射器对防范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的传播相当有效。在遭遇日本海啸之类的大灾难后,塑料水瓶甚至也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但在海滩废弃物中常见的塑料袋、吸管、包装纸和打火机之类的一次性物品,实际上是有意制造的污染环境的垃圾。

将这么多塑料投入一次性便利制品的生产会使人们贬低曾经备受重视的塑料,使塑料成为便宜和毫无价值的同义词。事实上这些碳链化合物理应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物质。如果我们了解塑料的真正价值,就不会把它浪费在可有可无的小用途上,而是更好地利用这一可塑材料为自身服务。

在一个人口近70亿并仍在增加的世界上,人类不能单纯依靠森林矿石满足吃穿住的需求,我们需要塑料。在一个关注碳足迹的时代,我们能了解到,轻塑料的制造和运输比起其他材料要耗费更少的能量。塑料有助于实现环保技术的普及,如制造太阳能板和省油的轻型汽车、飞机。这种非自然的化合物如果使用得当,将会成为环境的最好盟友。

但是,如果我们仍固守20世纪对塑料生产消耗的浪费习惯,就无法在21世纪发掘塑料的潜力。我们拥有生产更先进更安全塑料的技术——采用可再生原料而非有限的石油锻造,采用对自然和人体健康无害或损害最少的化学制品。我们有国家政策为工具,建立更完善的回收体系,让企业对投放市场的产品负责。

上一篇:军队院校网络教学下一篇:提高医院统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