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竞争力

2024-06-06

生产力≠竞争力(精选11篇)

生产力≠竞争力 篇1

生产水平决定贸易规模和结构, 贸易规模和结构体现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在论述影响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时候, 采用以分析花生生产领域中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为主, 同时兼顾产品品质、产品综合效益及产业政策等为辅的方法。

一、中国花生生产能力竞争力分析

目前, 花生的主要产区集中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缅甸、阿根廷、塞内加尔等国。2010年, 中国境内花生种植面积为424.6万公顷, 花生产量1470.8万吨, 占全球花生总产量的36.7%, 单产达到3368公斤/公顷, 出口花生30.2万吨, 是全球第一大花生生产国;同期, 印度花生种植面积达到670万公顷, 为全世界最大, 但由于单产水平低, 花生总产为741万吨 (2006—2010年均值) , 排名世界第二;美国是花生单产最高的国家, 2010年花生单产水平为3498公斤/公顷, 且为第三大花生出口国;阿根廷是南美地区最大的花生生产国, 国内花生市场较小, 花生生产主要用于出口 (占国内花生总产量的1/2) , 2010年, 阿根廷花生出口 (40.9万吨) 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头号花生出口国;在非洲地区,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非洲大陆变由产生输出地区变成花生输入地区, 目前, 非洲地区仅有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两国花生产量在100万吨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官网、FAO官网数据库。)

如表1所示, 在1991—2010年期间花生生产能力方面, 中、美、印、阿优势显著, 在生产结构上又各具优势, 比如说:印度在花生市场规模、产品供给总量上远大于美国和阿根廷, 但由于人口众多、国内需求巨大, 花生出口意愿不强, 在出口总量上少于美国, 不过印度位于亚热带地区, 平原广袤, 增长潜力优势明显。美国花生生产效率最高, 花生单产高于中、印、阿, 但花生产业规模较小, 对外供给潜在增长能力有限。阿根廷的花生产业本就是基于外需而形成规模的, 花生生产上的优势集中表现在花生出口总量上。相对于印、美、阿三国, 中国在花生生产能力上的综合表现较为平均, 既拥有规模巨大的花生生产、出口总量, 在花生生产效率上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 难以通过开垦新地的方法来提高本国花生生产能力, 花生单产本身已处于高水平, 提升空间不大, 在生产潜力上处在明显劣势位置。

二、中国花生生产成本竞争力分析

依照古典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产品的生产总量反映了生产要素的总体丰裕程度, 而生产成本则反映了产业对生产要素利用率的高低, 决定了产业所面临的相对价格的斜率。同大多数农产品一样, 花生的生产成本主要源自两个部分:一是物资费用, 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价值消耗, 包括化肥、种子、农机等费用;二是用工数量, 主要是指用工数量和劳动强度, 有时也用用工费用代替。下面结合表3对中、美、印、阿四国1991—2010年间花生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物质费用和用工费用进行分析。

通过对1991—2010年期间中、美、印、阿花生生产成本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发现以下特点:第一, 1991—2010年间, 全球范围内花生的生产成本变动较为平稳。若以单位质量花生生产成本核算, 印度、阿根廷两国花生生产成本增加相对较大, 而中、美两国花生生产成本增加相对较小。第二, 在四国的花生生产成本中, 用工费用均占据重要比重, 除美国外, 中、印、阿三国在单位质量花生生产中所消耗的用工费用均大于所耗物资费用。表明现阶段花生产业依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花生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作为保障。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这是保证花生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第三, 在物资费用、用工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变动上, 四国也表现出一定差异。中国花生成本中用工费用的比例上升, 而阿、印两国花生成本中物资费用的比例上升, 美国在同期的花生成本结构方面较为平稳。说明在此期间,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为明显, 而印度、阿根廷在花生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上有明显提高。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官网、《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总体上来看, 在中、美、印、阿四大花生生产、贸易国中, 单位量花生的生产成本以阿根廷最高, 美、印两国其次, 中国最低。这说明在生产成本上, 中国相对其他三大花生生产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中外花生品质比较

新中国建立以后, 我国花生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形成了五大类近百余种花生品种。目前国内花生市场上最常见的花生品种包括:山东省中间型7803, 湖北省珍珠豆型的竹山红坪以及龙生型的各类花生品种。与花生原产地拉美地区高湿的气候特征不同, 中国花生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温带地区, 相比于拉美、印度等地区, 我国的花生生产周期较长 (以1年2季和2年3季为主) , 对土壤中氮、磷、钾等无机元素的需求较高。与国外花生相比, 我国花生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偏低, 一般而言, 国外花生的脂肪含量大致在40%~45%之间, 而我国花生的脂肪含量普遍达到了50%, 个别花生品种, 如龙生型花生的脂肪含量高达53%。花生的脂肪含量丰富, 使得花生的出油率也较高, 我国花生年产中有50%用于榨取花生油, 食用的比例仅为30%, 这与国外花生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的情况截然不同, 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花生品质的特点。此外, 我国花生含糖量低, 而矿物质、特别是氨基酸的含量高, 热量少而营养成分丰富, 这些特点都使得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欢迎。

位于美洲大陆的阿根廷、美国同样是当今世界上优质花生的主要产地, 美洲地区的花生以果粒大、果壳坚实、抗旱能力强著称, 但在蛋白质、脂肪含量上较之于中国花生稍逊。同时, 伴随着转基因技术在该地区花生生产中的运用, 美洲各国的花生单产在近10年来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由于目前国外市场对转基因花生在食用安全上上存在一定忧虑, 转基因对阿、美两国的花生出口究竟是利多还是利空需要进一步长期观察。

印度花生以热带珍珠型品种为主, 质地松软, 脂肪含量低, 生产周期短。相对于温带地区的花生, 印度花生更适宜做食品加工原料, 而在出油量、口感上则相对较差。

通过对中国花生产业生产情况的分析, 说明我国花生产业在花生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生产性因素和花生品质、政府支持等非生产性、非市场性因素上, 对比美、印、阿三国花生产业, 都具备相对较好的条件。如果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产品生产决定产品贸易的基论述适用于当前的中国花生产业的话, 那么中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是强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的。

(资料来源:FAO官网数据库、《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花生网, “单位产量成本”部分由作者根据“单位面积成本”和相关国家花生单产数据换算得出。)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美国、印度、阿根廷四个花生主产区情况,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花生生产能力竞争力、生产成本竞争力, 最后对中外花生品质进行比较, 认为中国花生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美国,印度,阿根廷,花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金昌:用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 2009, 10 (3) .

[2]杨静、黄漫红:中国花生产业成本收益分析[J].花生学报, 2008, 32 (1) .

[3]曹菊:花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促进措施初探[J].中国果菜, 2011, 7 (2) .

[4]何宝国:广东省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4) .

[5]万书波:花生品质学 (第二版) [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生产力≠竞争力 篇2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绩效的好坏对于企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一个企业内的各项活动中,生产与运作活动是其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和获取利润的主要环节,第二,在绝大多数的企业组织中,生产与运作职能往往占用了组织的绝大部分财力、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率,从而对其经济效益具有至为关键的影响。第三,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营销策略、资本运作都有可能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但是从市场(消费者和用户)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和用户只关心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他们的效用(价格、质量和时间性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必须体现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而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绩效,即如何降低成本、控制质量、保证时间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正因如此,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运作过程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因素使生产与运作管理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强化生产与运作这一管理职能。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此提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原因。

二、如何完善我们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

要做好生产与运作管理,首先要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三大基本问题。一是产出要素管理:质量、交货时间、成本和服务。二是资源要素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物料管理、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三是环境要素管理。

其次是必须熟悉企业的特点,进而确定生产管理的特点。如此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此我将结合我们企业的特点从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及环境要素管理两大方面进行探讨:我们企业将如何完善生产与运作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性质的分析

我们凯恩特材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以造纸为主业的企业,属于比较典型的流程式生产企业,同时又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

企业的特点是:①用户类型较少但产品品种数多,有标准产品(区别于标准件)但也有不少产品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②营销特点是依靠产品的价格、质量与交货期的保证;③扩充能力周期较长;④设备自动化程度、可靠性要求较高,设备布置的柔性较低且维修时必须停产检修;⑤原材料品种数较少但能源消耗较高;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生产管理的特点是: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只要设备体系运行正常,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就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与协调任务也较少,但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和产品的多样性的特点,对生产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增加了生产过程管理的难度。凯恩电池与凯恩特材有相似的特点但也有区别,区别在于:它是一家新建不久的工业电池制造企业,进而导致其资源有不少的缺口,加上前期的市场预测准确性有误差,其生产与运作管理还有很多尚需改进的地方。

(二)提高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

尽管用户类型较少,但产品品种多,且有些产品是根据用户临时要求生产的,这种产品品种多样化给我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频繁转产表现得尤为突出,进而使工作复杂性增加,引起设计工作、工艺工作、投料、协作任务、库存量、采购活动、管理工作以及人员的大量增加,其结果是生产耗时增加(有时会影响到交货期)、成本上长、质量和生产率下降,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因此,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对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至为重要。

但产品多样化的动因来自市场,我们只能去适应它。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提高效率及早适应它的办法就是提高处理生产加工变化的能力,即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具体办法如下:

1、建立生产线或生产区时,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完全相同或相近的工艺的设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小的如我们的电解纸车间,大的如我们的工业园区建设。

2、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准时性,连续性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在制品库存、加快资金的流转并提高资金利用率,准时性除了有连续性具备的优点外,还是确保顾客满意的先决条件,只有各道工序都准时生产,才能准时向顾客提供所需数量的产品。就说我们电解电容器纸的生产,其中一个工段如漂洗工段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漂洗好,会马上影响到其后续工段:打浆组和抄造组不能及时生产,严重的会导致停产,提高了生产成本不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为确保连续性和准时性,我们可以一方面通过做好安排计划,通过分析年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结合各车间生产线的特点以及产品的销售计划,同时坚持既满足交货期又满足缩短加工转换时间为原则,把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尽量排在同一车间甚至是同一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工艺控制和日常生产管理,确保生产每一环节都不发生停歇,这样即可大幅度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三)赢得顾客的几种生产运作手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们企业与大多数企业一样,要想赢得顾客(尤其是出口对象和外资、合资企业,这不是说我们国内企业要求不高,而是由于长期习惯国内企业要求相对来说没有他们那么“苛刻”),就必须满足顾客的要求:高效、物美价廉且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市场对我们企业提出的要求最终都要表现在: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四个方面。为此,我们应该围绕这四方面加强企业生产运作管理。

1、加强应对产品市场的时效性管理。

时效性在我们公司出口(外贸)业务上已表现得相当突出,你能迅速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你就赢得了他,但如果你不能及时满足,你的结局就是失去他们而且还会损失企业的信誉,严重影响正常的贸易往来。前面提到凯恩电池由于前期市场预测(属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足,其直接影响生产能力的设置(属于生产与运作战略),加上企业本身的扩充能力周期较长。短期内是很难解决生产能力不足这一瓶颈问题,为此凯恩电池已经付出沉重的代价:失去客户(很多客户刚开始还会等,但时间久了他们就撤单不与你往来了)。为提高生产能力,凯恩电池公司采取了以下两种补救措施(这从生产运营角度来看是正确的):

⑴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率。

⑵扩建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第一种措施收效快但不可能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第二种措施能大规模提升企业生产力但耗时太长,尽管两种措施都有缺陷,但也不失为补救的好办法。

2、重视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电解电容器纸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NKK(目前其电解电容器纸的质量排名第一),尽管我们的价格比它便宜,但我们一直竞争不过它,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质量不如它(主要表现在质量稳定性上)。而电解电容器纸的市场容量是有一定缺陷的,我们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产品质量以超越NKK。尽管近年来我们公司通过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如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5S”全面质量管理、把产品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考核直接挂钩等,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对手的产品质量也是在不断提高(他们的生产线比我们先进得多),致使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

为此,我们应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另一方面要着重制造质量。制造质量的改进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线,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大员工自动化能力培训力度,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并要培养一批生产运作管理高手,充分调动企业主管的能动性并发挥其作用。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居第二。

3、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赢利空间。

有人说质量和成本是两个矛盾体,其实也不尽然。虽说为保证和提高质量,要投入很多的人、物料、设备、能源等资源,如前面提到引进先进设备问题,这是一笔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通过投入能彻底改进产品质量,继而吸引高要求的顾客,才有可能进军高端市场,才能谈得上利润与效益的进一步扩张。所以说质量和成本其实是对立与统一的。我们做成本预算的时候一定要把投入与产出比考虑清楚,找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如此才能做到产品价格既为顾客接受,又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

有生产就有成本,可见成本管理对我们企业的影响。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成本控制问题,我们企业是流程性生产企业,不可能做到丰田公司那样的精益生产,但我们可以学习它的管理思想,学习它那种持续的消除浪费的管理精神,这就是成本控制。目前我们公司的浪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是流程性的,一旦生产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浪费将是必然,因为这种生产过程不象零件加工,它没有返工的机会,只有报废这一种结果。所以我们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每一岗位的员工都应树立节约意识,要让节约深入人心,这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来带动,也可以开展专项活动来推行,最为关键的是要形成这样的一支团队,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这个理。

合理的调度对成本控制也很重要。就拿设备维修来说,我们的设备维修必须是停产检修,停产意味着没有产量,当然就没有效益,但设备的检修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和效率。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要处理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就必须选好“磨刀”的时间,做好整个生产的调度,才能省时省力、减少损失并提高生产效率。

(四)重视环境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企业竞争力很多时候反应在成本竞争上是不错。但作为新世纪企业,我们应看到世界新格局的变化: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尤其应重视自然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作为高耗能单位,我们更应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尽量节约自然资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企业已经于前几年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于开始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节能降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企业还专门成立了节能降耗考核小组,以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生产力≠竞争力 篇3

一、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有着相对的比较优势

(一)畜牧主生产有着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

我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研究中,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有着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我国猪、牛、羊肉的生产成本及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猪、羊肉价格约低50%;而牛肉甚至低80%左右,因此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据有关学者研究,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对生猪饲养成本进行比较优势测算,中国生猪具有较大成本优势,国内生猪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均小于1。也有的通过直接比较国内外生猪的每公斤增重成本及具体成本项目构成认为,中国生猪饲养不论农户和专业户饲养每公斤增重成本均低于美国的生猪饲养成本。以上说明我国猪肉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肉牛业是我国养殖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肉牛饲养(农户散养)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的测算表明,从1991年至今,中国肉牛生产的DRCC值最小值为0.117,最大值也仅为0.392,基本未出现大的波动。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中国肉牛生产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同牛肉的情况相似,我国羊肉生产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的测算结果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羊肉生产一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总之,据近几年有关学者对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的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在不考虑畜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我国畜产品基本上都具有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与众多种植业产品的劣势地位相比,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应当列为优势产业。

(二)有着畜产品消费的大市场

我国人口众多,畜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对肉、蛋、奶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使畜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发展态势,强烈的需求拉动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在产业化发展中,支持发展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等的资金投入,增加畜牧业的肉、蛋、奶、毛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在我国一些农业区开始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畜牧业生产地带(如华中和东北的肉牛带)。国外都看准我国是世界的食品消费大市场。

(三)有着发展畜牧业饲料的资源优势

农村牧区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仅为30%,如果提高到60%,家畜存栏可增加900万头(只),在饲料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牧区我国草原面积有4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4倍,只要合理利用,就只需很少投入甚至不需要。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畜产品出口将会大大增加。

(四)有畜牧业传统养殖经验的劳动力优势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既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又有相当丰富的传统养殖经验。只要进行合理引导、组织,并进行必要的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必会成为很好的畜牧业生产者。我国劳动力成本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五)畜产品是天然绿色产品,特别是草原畜产品具有独特地位

草原畜产品包括活畜和肉、奶、毛、绒、皮和内脏等,其中特别是牛羊肉和羊毛绒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草原分布在边疆地区,受各种污染的程度非常小,风味鲜美、品种优良,号称无污染的草原绿色产品。如内蒙古兴发的绿鸟鸡、牛羊肉,伊利、蒙牛的鲜牛奶、酸奶、冰淇淋等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以上说明我国畜产品多属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比起发达国家仍很落后,与现代化要求差距很大,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品质差、科技含量低、防疫安全和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等又限制了进人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

二、入世后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说,人世对国内产业的负面影响不会太明显。某些畜产品的进口会有一些增加,但数量不会太大,对国内市场起不到大的作用。同时,一些畜产品的出口将会有增加趋势。

进口方面,我国已经就削减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进口关税及取消缺乏科学依据的动植物卫生措施做出了承诺。但由于我国肉类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仍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肉类进口量不会因为人世之后关税下降而明显增加,有所增加的主要是动物内脏,在国外是价格非常低的副产品。此外,我国还承诺人世后降低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其中酸奶、奶酪、乳糖和冰淇淋产品的关税率将下调到20%以下。由于这些产品的运输和贮藏成本相对较高,因而短时期内不会有很大增加。而且从长远看,国外企业占领我们市场,主要可能采取本土化战略,通过在我国投资建立加工厂,直接生产这些奶类加工品并在我国市场销售。

出口方面,由于我国在肉类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潜力是较大的。包括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蛋类总产量的40%来自中国。目前,国内畜产品生产与需求已达到平衡,局部地区供过于求。因此.出口畜产品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获得许多优惠条件,如减少或取消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非关税措施与贸易壁垒,还可以得到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更优惠的有关待遇,这必然促进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走向国际化。不过出口潜力能否得到很好发挥,使潜力变为现实,还受着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是卫生检疫问题和进口国的保障措施问题。

另外。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我国将享受到缔约国应有的权利,会对我国畜牧业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如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将会得到大的提高;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国家对畜牧业的支持补贴将会增加。

三、提高畜牧业生产竞争力的思考

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短缺的特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利机制和世贸组织的规则,尽快提高畜牧业生产竞争力。

(一)政革现行农牧业管理体制,促进农牧业发展

我国现行农业管理体制不适应人世后农畜产品国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不适应农牧业国际化对农牧业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需要。必须借鉴国外管理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尽快建立一个对农牧业生产资料供应、农牧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统一管理的机构。对农牧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进

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以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农业一体化管理体制。

(二)收业发展必须走产生化经营道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经营是迅速发展农牧业的有效途径。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以传统的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格局。国外畜牧业是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形态。以世界畜牧业大国荷兰为例,猪、牛、羊等畜产品由于在产业化开发中增加科技含量平均提高产值5倍以上,其中深加工的生物制品提高产值在10倍以上。我国畜牧业在价格、质量和品种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畜牧业组织形态。我国畜牧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的道路,建立一批高科技投入、高效益产出的新型畜牧业龙头企业,组织起来,与国外畜牧企业竞争。

(三)转变对蓄牧业国内支持和保护政策

人世后,农牧产品的出口就不能补贴,国家必须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规定的绿箱和黄箱政策进行国内农牧业生产补贴。“绿箱政策”(是不引起农产品价格扭曲的补贴)世贸组织规则允许范围很广泛,如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学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市场信息、水利设施等方面投入支持,均是合法的。在畜牧业上为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科研和应用技术推广的投入都是行之有效的。对于“绿箱政策”,世贸组织的规则没有设定补贴的上限,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补,这是提高我国农牧业素质和农畜产品竞争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黄箱政策”是例外补贴,即所谓微量允许支持。根据世贸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补贴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0%,我国谈判中确定的补贴比例为8.5%。这样我国例外补贴可达1740亿元左右。实际上,我们的国情国力不可能补这么多,但会有大幅度增加。因此,政府要尽快完成国内农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调整,才能使我国农牧业尽快适应人世后新形势的需要。

(四)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发生的范围逐年扩大,生畜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由于动物疫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0多亿元。因疫病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和人工浪费、药物消耗等造成的间接损失每年可达800亿元左右。动物疫病也直接影响到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对畜产品的卫生要求日益严格,对许多疫病都有明确限制性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只因技术标准频频引发农畜产品出口受阻,成为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的“拦路虎”。每年都有上百起出口农畜产品因质量问题退货,由于缺乏标准化而痛失良机,原因在于检疫不过关,特别是动物检疫方面,我国至今还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使得活猪、活鸡、冻肉出口非常困难。可以看到,一方面,我国出口农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技术阻力;另一方面,国外的农产品千方百计进入我国市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其实就是技术标准规则,控制了技术标准就占据了进人市场的主动。我国检疫标准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有近60种认证标准,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证体系。要想改变现有局面,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对农畜产品的生产、销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检测,确保食品标准和质量,积极促成农畜产品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打通农畜产品的绿色通道,提高我国畜产品的竞争力。

(五)努力提高生产者和企业的素质,增强绿色标准化意识

农民以自己生产的产品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为应对人世后的挑战,必须按照科学技术的要求,强化企业和农牧民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意识,提高畜产品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价格、质量和信誉的竞争力。具体说,在价格方面,需要按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决策,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质量方面,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引人优良新品种,改进生产方式,减少对产品的环境污染,防止疫病损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对生产和营销环境的质量控制;在信誉方面,遵守市场规则,严守经济合同,增强企业、品牌和地区产品的可信度。

生产力≠竞争力 篇4

本人所在的公司属于钢铁压延加工行业,随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和国际反倾销诉讼的增加,对我国钢铁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下面结合我公司的情况,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成本控制进行论述。

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从一般企业成本结构分析来看,材料成本通常约占总成本60-70%,因此材料成本控制是大多数企业成本控制之关键。我们在采购上建立三级审核机制,严控数量和价格实现降本增效,即使用单位在申报采购计划前要了解核实所有库存和储备定额,并查询一到两家的报价,行使主动权制定参考价;采购部门核实库存和多方询价,再增加两至三家报价,比质比价提出采购建议;计财部门一方面结合储备定额和实际消耗情况对申购数量进行审核,另一方面通过查历史价格、上互联网和打电话沟通等方式核实价格,提出审核反馈意见。具体来说,分以下三类材料进行控制:

(一)主要原料。我公司产品主要原料占成本的近90%左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措施降低采购成本:及时跟踪市场价格变化,参考历史趋势、行业信息和网络数据等提前进行价格判断,争取低点采购单;确定采购方案采购部门加强与生产部门、技术质量部门的配合,优化原料的库存结构;根据当期的销售合同,通过原料规格的优化,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使库存结构得到优化;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作,使原料在实际使用中做到一坯多用,为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燃料。由于我公司是用燃料将钢坯加热轧制钢板,所以燃料的消耗也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为保证生产需要,降低成本,我公司在使用煤焦油取代重油节支降本的基础上,又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使用天然气替代煤焦油,不但享受了政府的环保政策补贴,还发挥了天然气燃烧充分的特点,进一步节能降耗。

(三)其它物资。根据实际情况,我公司通过对物资品种规格、采购价格和质量情况等资料进行整理和排序,从供货厂家、材料质量、材料价格等方面寻找降低成本的突破口。最终在保证材料质量、交货期的前提下,降低采购价格。通过开发市场,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增加招标采购的项目,并确保招标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降低采购成本。

二、深挖潜力,提高各项经济指标

(一)提高综合成材率。严格合同评审,对合同成材率达不到要求的规格,要求改尺或通尺接收,进一步优化产品合同结构和评审控制标准;排产计划员根据合同具体规格进行炼坯和切坯,排产时做到了坯材一一对应,并且切坯时单倍尺坯料长度由原来的50mm进位变为10mm进位进行组织,提高了成品综合成材率;加强对生产线烧钢、轧制、剪切等工序的监管和指导,尽量减少原料及工艺废品量的发生,各工序损耗进一步降低,体现管理效益。

(二)提高合格率和一级品成材率、降低带出品比例:。加强对坯料的管理,有效的保证钢坯成分、尺寸精度、钢坯密度和长度尺寸精度,有效保证了钢板性能合格率,尺寸精确控制为生产双切双定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工艺执行情况监督,提高品种钢合格率;设专人监督和指导排产选坯,保双切双定钢板定尺率;提高合同的对应率和兑现率;各专业加大攻关力度,尽最大能力降低工艺、性能、探伤和原料性带出品量的发生。

(三)提高机时产和作业率。减少交接班时间,合理安排换辊周期,减少换辊时间,避免非计划换辊,减少计划检修时间,精心操作、加强巡检,避免各类故障停工的发生等措施,有效地控制停工时间,提高作业率,通过合理安排计划、使用边轧边冷设备增加控温板的机时产、加强生产准备协调、尽量减少各工作岗位间的生产延时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机时产指标。

(四)降低工序能耗的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蓄热式加热炉和轧机水幕冷却进行了修理,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减少电气设备的无功空转,杜绝公司内的跑冒滴漏现象,避免能源白白损失,继续加强煤焦油的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厂。

(五)降低缺损率。加热炉烧火工勤调火,控制好炉内加热气氛,尽量减少氧化铁皮的生成,控制钢板火切量,能进行机械切割的必须进行机械切割,减少切损,对理论计重交货的钢板,控制钢板的厚度尺寸,尽量负差交货,减少重量损失。

(六)降低大型工具消耗。认真分解全月生产作业计划,依据轧辊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日生产作业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辊期,延长轧辊使用寿命。加强培训和专业指导,提高轧钢工操作水平。

三、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一)作业区推行操检合一。原来检修维护全部委托给外部大包单位进行,现由运行作业区替代,推进“操检合一”。由各作业区提报本单元通过“操检合一”可以承担哪一部分设备的检修工作,设备科进行审核确定,根据各作业区完成的产值多少给予奖励,既可,降低外委检修的人工成本,又可减少维检中心人员人员数量,提高劳动效率。

(二)推行岗位复合化,加强岗位协作,实现减员增效。通过岗位整合,优化劳动组织,关联岗位复合化,减少定员,如热轧的入炉和加热复合化,减少外协工数量;维检中心保证巡检的质量频次,配合加热巡检;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班组定员数量;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薄板火切量,减少剪切线的冷矫和修磨量等。

(三)调整倒班机制,减少岗位人员。目前合同结构影响,结合目前的班组建制,拟将3300mm作业区调度进行班组调整,四班调整为三班,减少一班人员可降低约四分之一的生产工人成本,平稳运行后,推广到其它班组。

(四)加强岗位培训,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对作业区人员加强培训,增加岗位技能,组织作业区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技能大赛,增强岗位意识。

(五)符合买断条件人员的解合。对富余人员,可以按照国家和公司的有关政策进行工龄买断,一次性支付补偿,为降低后期的人工成本创造条件。

四、进行全要素成本费用管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完善细化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细则》,成立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成本分解指标,按各个核算单元分解指标,为各单元成本预算、决算、分析等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二)按时召开周降本例会。每周计财科主持召开成本例会,公司和各核算单元的领导参加,由专业人员直接以专题汇报形式,按照各成本要素对比计划和对标水平,分析各专业月度内各阶段降本挖潜进展情况,及时改进提高,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积极开展对标交流工作。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分别与天钢、济钢、碳钢、文丰、营口五矿等多家钢厂开展了对标交流工作,并将对标分析常态化,其中与南钢、营口建立日常交流通道,将对标工作纳入到月度分析中。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生产线成本,同口径比15年缩差14元/吨。

五、模拟市场核算,发挥班组长和员工的能动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全面模拟市场核算,向下传导压力,调动起班组长和员工的积极性,进行全员成本费用控制。

(一)发挥班组长作用,降低现场作业成本。各班组长相当于生产区的“管家”,直接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产量、质量,并且还管理班组长、岗位职工,因此班组长可以更清楚、更关心、更直接、更深入地降低现场成本。公司要创造条件使班组长成为降低成本的主力军。如:加强班组长的成本意识;对班组长进行成本知识培训;要创造条件适当放权,如对班组、个人的考核权;并对班组长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调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二)精雕细刻,夯实管理基础,调动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强化班组管理,把班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激发班组活力,并加强现场管理,推行全员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保障能力。强化炼铁、炼钢工序、能源中心项目、计量等数据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精益六西格玛。深入对比找差、挖潜增效,不断加大降本攻关力度,以降低工序成本为核心,以费用管控为重点,以全员降本为保证,坚持不懈地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真正将“多挣一分钱、少花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的要求落到实处。

总之,降低成本,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竞争中永恒的主题,只有通过有效地管理控制,不断地降低产品成本,才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琳.浅谈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其实施中国市场[J].中国市场,2014(14):10.

[2]田通生.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2(1):51-52.

[3]袁轶疑.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13(3):132-134.

[4]胡千俊.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4):6.

[5]张守楠.成本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研究[J].企业管理,2012(26):2.

[6]马青.目标成本理论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9):221-221.

[7]刘智英,于冬梅,高丽菊,等.成本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8]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05(6):28.

生产运作战略的竞争重点 篇5

1、交货期(Time)

生产运作战略强调生产运作系统是企业的竞争之本,只有具备了生产运作系统的竞争优势才能赢得产品的优势,才会有企业的优势,因此,运作战略理论是以竞争及其优势的获取为基础的。在多数行业中,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TQCF,具体解释:

1、交货期(Time)

交货期指比竞争对手更快捷地响应顾客的需求,体现在新产品的推出、交货期等方面。交货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又一重要因素,对交货期的要求具体可表现在两个方面:快速交货和按约交货。快速交货是指向市场快速提供企业产品的能力,这对于企业争取订单意义重大;按约交货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交货的能力,这对于顾客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影响交货能力的因素也很多,诸如:采购与供应、企业研发柔性和设备管理等。

2、质量(Quality)

质量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主要依靠顾客的满意度来体现。我们所讲的质量是指全面的质量,既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也就是说,企业一方面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建立适当的产品质量标准,设计、生产消费者所期望的质量水平的产品;另一方面生产过程质量应以产品质量零缺陷为目标,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此外,良好的物资采购与供应控制、包装运输和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售后服务等对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3、成本(Cost)

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制造成本、流通成本和使用成本等诸项之和。降低成本对于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生产运作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措施很多,诸如:优化产品设计与流程设计、降低单位产品的材料及能源消耗、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质量、缩短生产运作周期、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减少库存等。

4、制造柔性(Fragility)

制造柔性是指企业面临市场机遇时在组织和生产方面体现出来的快速而又低成本地适应市场需求,反映了企业生产运作系统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与此需求特征相匹配的方式,因此,增强制造柔性已成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关键柔性主要包括产品产量柔性、新产品开发及投产柔性和产品组合柔性等,由此又涉及到生产运作系统的设备柔性、人员柔性和能力柔性等,甚至对供应商也会提出在这方面相应的要求。

对TQCF理解时我们要明确:企业要想在TQCF四个竞争要素方面同时优于竞争对手而形成竞争优势是不太现实的。企业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集中企业的主要资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当TQCF发生冲突时,就产生了多目标

生产力≠竞争力 篇6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128-04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bas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still exists a few problems although it has been a fleetness development. How break the conflic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northeast China and lift it's core competition through adopting the new pattern and wielding the new ideas?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ke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has extremely large relevance with the promo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core competition. Under the trend of industry's gradually fusing development, and encircling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that make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s beneficial to lit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competition to develop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energetically.

Key word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Northeast China;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1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装备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55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66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160.3亿元,增长1.43倍,年均增长19.4%,高出全省工业平均增长速度6.2个百分点。2006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24.9%、32.2%、40.2%,产值增长幅度在“六大基地”中名列第一。与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2003年末相比,分别增长103.7%、114.4%、121.4%、448.3%,3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8%、28.3%、30.3%、76.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哈电站集团成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2006年发电设备产量、销售收入分别比2003年增长3.4倍和4.2倍。一重集团成为我国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2006年实现商品产量、销售收入,均比2003年增长2.1倍。哈飞汽车集团成为我国微型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2006年汽车产量、发动机产量、销售收入,分别比2003年增长40.4%、11.9%和4.8%。齐一机床、齐二机床产品已步入国际先进制造行列,2006年齐一机床数控机床产量、销售收入,分别比2003年增长14倍、2.8倍;齐二机床数控机床产量、销售收入,分别比2003年增长2.1倍和4.7倍,重型镗铣床产量居世界首位。哈尔滨汽车零部件园区、机电园区,齐齐哈尔机电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发展。

1.2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2.1体制、机制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直企业占主导地位,2005年黑龙江省共有中直装备工业企业46户,资产总额为698.9亿元,占全省装备工业的70.5%;主营业务收入为407.3亿元,占全省装备工业的65.3%。二是国有资本比重较高,比经济发达地区省份高出30个百分点以上。由于老国有企业多,国企改革远未到位,企业办社会、债务、富余人员多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行业排头兵企业在行业中的位次逐年下移。三是管理粗放,由于多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战略目标不清晰,业务流程缺乏合理性,管理基础差,信息化建设缓慢,致使增长方式粗放,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四是新兴装备企业发展慢,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户数仅占规模以上装备工业25.6%,尤其是新兴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对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拉动作用较弱。五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尤其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约为2%~5%,甚至低于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银行贷款额度大,历史包袱沉重。

1.2.2投入严重不足,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

2005年黑龙江省装备工业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68亿元,仅占全国装备工业投资的1.08%。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高精尖产品的核心控制系统全部依赖引进,产品更新换代慢;集成化程度较低,制造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企业信息化改造步伐不快,生产效率低下,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1.2.3成套化水平低,专业化配套协作体系不完善

一是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薄弱,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缺乏外部管理经验,无法对上下游供应链进行有效整合,尚未形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二是为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企业少,配套企业自身装备能力和工艺水平低,跟不上主机厂改造升级步伐,难以适应和满足主机企业的配套要求。三是园区建设步伐慢,有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延伸及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较大的装备制造产业群。

1.2.4区位劣势较突出,人才流失严重

一是由于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建设投资和能源消耗较高,致使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远离市场中心,运输费用高,增加了运输成本。二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内部尚未形成科学的选拔和培养人才机制,受前些年装备制造业的不景气、收入偏低的影响,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纷纷出走,致使企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流失严重,吸引技术人才的难度正在逐渐加大。

2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关系

2.1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2.1.1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内部的服务项目不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专业的服务业。即制造业企业将一系列内部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活动进行垂直分解,将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活动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将其内部的非核心服务性经营活动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同时它也是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专业分工细化,制造业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又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

2.1.2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增值性。生产性服务业既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具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第二,知识性。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它的服务可以促进高素质人才的集聚,提供高智力、高效率的知识技术服务;第三,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并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第四,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与客户消费同时进行,互相联动,密不可分,在整个产业链中各种服务的依存度越来越大;第五,信用性。信用决定服务产品的价值,信用体系保证服务过程的质量。

2.2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生命力,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这种综合实力包括了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的信用、信誉、形象、文化,无一不囊括于核心竞争力之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显著增值性,即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为企业带来超常规的资产收益率的显著竞争优势。

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它的核心竞争力涉及的内容很多,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水平。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它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它主要从行业技术水平、技术消化创新能力、信息化程度、技术集成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2)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的组织结构是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产业核心竞争力能否提高。它涉及产业集群度、竞争能力、企业集团规模、体制水平等。

(3)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主要包括产品技术含量、产品个性化程度和产品耗费污染程度。

(4)科研产业化水平。科研产业化水平可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量、研发能力、科研院所产业化水平、产学官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

(5)服务水平。市场需求变化速度的加快要求装备制造业要有相应的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主要从树立服务意识、服务个性化两方面评价。

(6)市场化程度。主要从增强国内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两方面评价。

2.3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3.1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

“微笑曲线”指出: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形成“V”曲线。在“微笑曲线”的左端,是以知识经济、知识产权为主导,包括研发创新等知识型的服务业;在“微笑曲线”的右端,是以品牌、综合服务要素为主导的服务业;左右两边最后交汇在“微笑曲线”的弧底部分,就是产品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处在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产业的利润只有5%。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的加深,制造业成本逐步降低,而交易成本逐步升高。在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生产服务的发展。

2.3.2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降耗减排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绿色GDP的客观要求

物耗过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缓解这种瓶颈制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总体上并未改变能耗过高、资源效率低的运行模式。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非均衡性增长的矛盾。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了5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虽然2006年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比往年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23%,但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与制造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从源头上降低能耗、降低污染、实现绿色GDP的根本出路。

2.3.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克服资源要素制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延伸,科研、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机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能高效地整合生产“内力”和技术“外力”,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资源要素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中研发、设计等部门的发展,能够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传统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从而提升工业的整体质量。

2.3.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它的另一个特征是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高质量的研发设计以及技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为支撑。

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式

3.1功能集聚模式

通过技术革新、产业内部整合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按照产业功能,合并同类项,将辅助性、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同时外包进来自己擅长的业务,并同保留下来的核心业务进行产业融合,强化产业功能,进而形成企业绝对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2产业链集聚模式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产业链为纽带,遵循纵向一体化的原则,按照产品上游、中游、下游的关联度,将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企业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可以专门划出一块特定的区域,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创造出优于其他区域的投资环境,实现以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为目标的特殊空间。产业链集聚模式可以使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共享产业要素,包括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使互补性企业产生共生效应,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第一层次:剥离企业的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于企业承担的教育、医疗、公安、消防、水电热供应等多项职能,涉及大量的职工和资产,应采取“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先移交后算账”的原则,将资金相对独立、人员相对稳定、产权比较清晰的单位,如一些社会公共事务单位和行政事业型单位,成建制地移交地方有关部门;分步分离自办医院、公交、宾馆等社会公益、社会公共事业及社会福利等单位;对移交难度较大的供水、供电、供热等单位,认真核查人员、资产、服务职能等情况,在保证社会职能和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尽快从企业中剥离出来。

第二层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将辅助性业务、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出去。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产业升级的进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选择。目前应主要外移高耗能、高耗水、高耗地、高排放的加工制造业,长期性选择应在强化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的基础上外包中端的加工制造环节。由于专业机构因为经验丰富和存在外在竞争,收费较低,企业将一些不擅长的业务委托给专业机构完成,可节省费用,减少成本,集中力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低端制造环节包出去有赖于制造商的品牌与核心竞争力,因此,培植一批品牌制造商是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方针。

第三层次:将企业具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务包进来,并同企业保留的核心、专长业务进行整合,做大作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由其能力所决定。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现并创造自己的核心能力,而这种核心能力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就是绝对优势。服务外包进来的业务首选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及其软件开发服务、第三甚至第四方物流服务等服务,并与企业所擅长的研发服务、品牌营销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核心业务融合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这样,企业可专注核心业务,致力创新,倾力打造品牌,减少投资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5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1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强化市场竞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明确行业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扩大非公有经济比重,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升级,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充分竞争的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推动服务外包业发展,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激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运用网点发展基金、信贷和税收等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5.2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扩大外资关联产业服务外包业务。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以信息化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生产性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5.3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普及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推动品牌经营。引导中小企业采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与创牌等方式,使自身的劳动力、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名品牌有机结合,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5.4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深化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打破束缚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

5.5编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针对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差异性,编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组织实施重点生产性服务的产业行动计划,以制造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服务产业发展基础。当前,应重点培育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有:一是装备制造研发与技术检验服务业,包括产品开发、技术交易、技术评估、测试测量、知识产权、工艺设计等。二是产品经营服务业,包托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人才培训、会计审计、管理咨询、工程咨询、商业情报等。三是信息服务,包托电子商务、数字通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服务、信息化工程策划等。四是会展业。利用哈洽会等契机,扶持骨干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大力发展会展业,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海波. 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第三产业优先发展[J]. 中国经济报告,2007(4):18-19.

[2] 江小涓,李辉. 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 经济研究,2004(1):4-15.

生产力≠竞争力 篇7

面临需求多变和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 企业应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是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不断进行科学与生产技术创新, 开发高精尖产品, 往往是企业,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企业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但是, 在先进的科学与生产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 必须有与之适应的生产组织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意识到并主动采取实施措施的。因此, 研究企业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 应如何变革生产组织方式与之相匹配, 不仅是构建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工业工程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 探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对于物质生产企业, 生产组织方式是指对企业输入的诸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配置的一整套方法、规则构成的体系及其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具体实施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是试图以最合理的方式将诸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紧密衔接与协调, 形成有机的整体, 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短、时间省、耗费小、效率高, 并能应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一个企业采用何种生产组织方式, 外部取决于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和市场竞争要求, 内部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特点和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生产的组织方式将是一种与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同等重要的无形生产要素, 并制约着企业技术进步效用的发挥。因此,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及技术的进步, 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和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对生产要素资源的整合能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核心竞争力则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协调和整合能力, 而且具有能创造用户看重的关键价值、竞争上的独特性以及拓宽企业发展的延展性等显著特征。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基础。彼得·圣吉 (P ete r M.Senge, 2001) 指出, 在当今外部条件不断变化的时代, 持续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是企业生存和长期成长的关键。

从以上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看出,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组织方式变革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企业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动力, 而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又对企业技术进步起到保证作用并维持技术创新的成果, 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某重型机床厂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环境要求, 适时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水平, 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匹配, 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实例, 具有很好的现实借鉴作用。

三、某重型机床厂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发展历程简介与分析

1、某重型机床厂生产类型与产品特点概况

某重型机床厂是典型的单件小批、多品种大型机械制造企业, 主导产品为重型压力机系列和大型插、拉、刨类金切机床系列, 还有锻压设备、环保设备、建材设备、铸造设备等各种规格的高中低档次系列产品, 是国内三大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 也是世界最大的机械压力机制造商之一。该企业产品具有品种繁多, 结构复杂, 特殊要求多, 技术含量高, 单台产品涉及零部件达一万多种, 生产周期长, 生产计划工作复杂, 设计和制造难度大等特点。

2、某重型机床厂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发展历程

该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

这一时期,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计划经济体制。产品开发计划和企业生产计划按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编制, 企业采用典型的层级式组织机构, 企业内部生产秩序稳定。因此, 该企业的技术发展处于仿制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阶段, 采用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相结合的混合生产组织形式, 即车间按对象专业化设置, 车间内部采用工艺专业化 (机群式) 布局, 有利于组织产品生产的成套性和保证按时完成国家计划, 这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适应了当时环境下企业发展的要求。

(2)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要求装备制造业企业能向社会提供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管理手段不能适应品种多、批量小和用户交货期的要求, 也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 该企业采用了成组技术, 打破了传统的以产品为对象的封闭式生产车间组织形式, 将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的零部件, 按结构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族 (或组) , 然后按零件族 (组) 拟定成组工艺规程、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装、布置生产单元, 并按零件族组织加工。在这一时期, 该企业调整了生产组织方式, 保留了三个产品大件加工及装配车间 (金切机床、中小型压力机和重型压力机车间) , 新建两个成组车间, 各产品的中小件按相似零件族 (组) 为对象组织加工。成组加工要求生产部门按照零件族 (组) 下达任务, 车间按族 (组) 组织生产;在车间管理机构上打破常规的三级管理 (车间、工段、班组) , 取消了工段一级, 由车间直接领导班组。企业在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整体, 统一协调生产活动。全面实施成组技术, 大大缩短了生产技术准备周期与加工制造周期,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实现了科学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这一时期, 该企业还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活动, 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流程和相关文件。成组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标准化, 使企业技术、经济和管理数据的准确、标准和集成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形成了企业统一的数据环境, 为今后实施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3)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在这一时期, 我国对外开放的速度大大加快, 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 同时也面临国内外两种资源配置的机遇。该企业十分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产品设计、工艺和制造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工作, 使该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企业意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是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企业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硬件系统, 并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要, 在消化引进软件的基础上, 自行开发了适应大型离散型生产企业的以生产计划和财务成本为主体的MRPⅡ系统。

企业实施MRPⅡ系统后, 取消了人工管理状态下所需的各种书面技术文档、管理部门及仓库使用的各种台帐, 实现了设计、工艺、销售、计划、库存、制造、采购、成本等数据的实时采集, 实现了企业信息集成化的应用, 各种信息资源共享, 保证企业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响应。MRPⅡ系统的实施, 使该企业实现了集成管理, 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 企业组织以作业过程为中心, 改变了传统的职能制的组织形式;企业各部门活动平行化, 而非顺序方式运作, 信息共享。通过实施该系统, 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废品率, 车间在制品数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4) 21世纪初至今: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产品创新不断加快, 产品的技术寿命周期大大缩短;同时,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企业不仅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 还必须建立能够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对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各种生产资源的生产组织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 该企业组建了企业集团, 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其中取得技术成果120项, 70余项达到国际水平, 3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每年自主开发几十种新产品, 90%以上达到同期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形成了在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 该企业又主动进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把模块化设计与制造作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用动态网络化管理的思路和模式补充企业层级型集权式的生产管理体系, 对保障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起到重要作用。

该企业运用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做法是:按照功能将产品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标准单元模块进行设计与生产, 模块必须具有可互换性、通用性和标准化的特点;注重追踪和研究国内外用户的关键价值需求, 并围绕该需求, 以关键技术为纽带, 优化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水平和整合集成水平。例如, 该企业的压力机产品,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 开发通用部件1487种, 通用零件3304种, 典型图4041种, 这就使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量体裁衣”, 快速开发高质量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实施模块化设计与制造, 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成本, 增强了企业内部专业化设计与生产, 提高了功能部件的质量和出产效率。同时, 也促使该企业与外部企业形成合作生产、战略联盟组织方式。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建立起新型的协作关系, 形成了产业结构的水平分工模式, 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内外各合作方的专长优势, 以及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新理念, 使价值向价值链的效率高端转移, 更有效地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加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灵活性。

该企业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发挥层级组织机构统筹效率的优势, 科学合理地对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控制, 另一方面又利用动态网络化的组织运作模式对层级组织方式进行补充与改造, 即在技术与产品研发、人才交流与合作、信息共享、“精、大、稀”设备利用、计划与协调等方面,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 以某一项目或任务为纽带, 相关单位自主建立协作型组织, 有效发挥各参与单位业务专长。该项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实施, 使企业人才、信息、设备、管理等主要生产资源共享并优化配置, 既保持了企业整体生产活动的有序性, 又调动了企业广大员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敏捷性。

四、结论与启示

美国学者哈梅尔 (G.Hamel) 和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认为,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 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某重型机床厂的高层管理者, 能在企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 认真吸取和消化国内外先进经验, 审时度势, 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系统规划和设计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紧紧把握技术进步和管理组织创新两个关键环节,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使本企业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 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尽管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模式, 但某重型机床厂的经验, 值得学习与借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如何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不断变革生产组织方式与之相匹配, 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然而, 在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足以支撑再生产运行的条件下, 技术进步效用的发挥往往受制于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 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企业对基于先进技术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变革是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将在分析某重型机床厂根据不同的发展历史阶段的要求, 适时地采用成组技术、MRPⅡ、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动态网络化组织等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 探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生产组织方式,核心竞争力,生产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1

[2]、陈荣秋等.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3]、蔡建国.成组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6

[4]、青木昌彦.模块化与产业结构自然演进[A]. 卡丽斯?鲍德温 金?克拉克.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C]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103—106.

生产力≠竞争力 篇8

F.Machlup(1962)首先从产品本身的属性特征以及人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阐释生产性服务贸易。H.Greenfield(196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率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我国学者李江帆、毕豆豆(2004)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将服务投入其他组织和外部企业的生产活动,用于商业以及更进一步的生产活动而非主要用于满足个人需要和最终直接消费的行业。余道先、刘海云(2010)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所涵盖的范围,认为所有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出口都为生产性服务贸易。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情况,并按《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划分标准,参考国际收支平衡表等相关数据,选取建筑、通讯、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权六大项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指标与美国进行比较。

二、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中国

2005—2014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额从222.9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109.4亿美元,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地位持续上升,占服务贸易的比重由14%增至19%。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不断增长且增速加快,由2005年的57.7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453.1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7.8%增至20.4%,但出口竞争力还较弱;进口额一直高于出口额,由2005年的165.2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656.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差额逐步扩大。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二)美国

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额从2005年的2103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4202.2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比重基本保持在30%以上,最高为2009年的36.9%,出口额由2005年的1330.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2729.3亿美元,增长了1倍多,占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均超过35%,进口额由2005年的772.6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47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始终保持在30%以上,出口额高于进口额,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到2014年已超过1000亿美元。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Internationnal Trade Centre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我国慢,但总量规模远远大于我国,2014年已经是我国的4倍。

三、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总体竞争力比较

1. 国际市场占有率(MSI)。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公式为MSIij=Xij/Xwj,其中Xij是i国家j服务的出口额,Xwj是世界j服务的出口总额,数值越大说明服务贸易竞争力越强。中国的MSI由2005年的1.1%逐步增至2014年的3.1%,美国的MSI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20%左右,国际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我国。

2. TC指数。

TC指数也叫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公式为TCij=(Xij-Mij)/(Xij+Mij),其中Xij代表i国j服务的出口额,Mij是i国j服务的进口额,TC的值在-1和1之间,值越大则表明竞争力越强,值趋近于-1,表明竞争力越弱。2005—2014年我国TC指数均小于0,但有提升趋势,由-0.5升至-0.2,而美国的TC指数均大于0,到2014年增至0.3,贸易竞争优势呈不断扩大趋势。

3. RCA指数。

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通过某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适用的公式是RCAij=(Xij/Xit)/(Xwj/Xwt),RCAij表示i国j服务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j服务的出口额,Xit代表i国出口总额,Xwj代表全球j服务的出口额,Xwt代表全球出口总额,若RCA>2.5,该商品或该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在1.25<RCA<2.5,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在0.8<RCA<1.25,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果RCA<0.8,则竞争力较弱。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由2005年的0.4增至2013年的0.7,出口竞争力较弱,但逐年缓慢增强。而美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始终保持在1.5左右,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Internationnal Trade Centre,Trade Statistics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二)分部门竞争力比较

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六大生产性服务部门的RCA指数,可以看出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优势比美国强,这是因为随着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美国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内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以外包的形式转移到国外,而中国又是主要外包承接国,在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行业中国存在很大的劣势,而美国拥有极大优势,说明美国在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力方面占优势;我国建筑服务业贸易竞争力远远大于美国,表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较大。

四、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人力资本是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中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应建立多层次囊括职业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人才培养系统以及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提高从事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中的高层次人才比重。

(二)发挥集群效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在横向和纵向互相推动彼此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的系统,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融、保险业等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在全面考量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如我国创新创业的集结地北京中关村,还有上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北外滩航运服务区等集聚区都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管理体系

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落实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尤其要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企业加大税收优惠和补贴力度,推动相对劣势的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应建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开拓、行业自律、技术创新、规则制定、信息沟通、行业竞争秩序和企业利益维护的作用,鼓励国内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摘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和全球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分析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从总体竞争力和行业角度对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我国偏弱,但发展潜力很大;从行业角度来看,我国的建筑服务业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拥有很强的贸易竞争力,而美国在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行业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为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集群效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管理体系。

关键词:中国,美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道先,刘海云.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2):19-55.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7-8.

[3]Machiup.F.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Jerse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4]Greenfield.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services[M].New York:Columbia U Press,1966.

[5]李江帆,毕豆豆.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16-19.

[6]徐舒婷.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商贸,2014(15):24-26.

[7]孙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以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1):37-42.

生产力≠竞争力 篇9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保险服务贸易的定义,指包括跨国进行的传统保险服务交易活动、保险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对外金融投资的全部所得总和。如中国加入WTO后,允许国外各类保险机构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各类保险服务。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已经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产业中最先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领域。与开放市场相伴随的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先进管理技术水平、拥有绝对竞争力保险产品的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而中国目前的保险行业却存在着资金运用不合理,人力资源建设缺失等诸多问题,这就造成中国保险企业在国内外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本文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出发,通过生产要素视角研究影响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对我国保险服务业参与国际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促进中国保险业及整个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波特“钻石模型”简介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有六个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政府与机会。这六个因素画在图上像一颗钻石,所以称之为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

3 影响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下面将从波特的“钻石模型”的生产要素角度出发,对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波特将生产要素按其层次性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主要指自然资源,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人力、资本、信息等。保险服务由于产品的无形性以及市场的特殊性,影响其竞争力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资本要素和人力要素上。

3.1 资本要素

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规模在1992年仅为510亿元,2004年4月末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止到2012年年底,达到7.3万亿元,是1992年的144倍,见图2。保险服务业的充足资本一方面可以应付保险当事人的赔偿责任,支付保险金。另一方面可以完善保险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保险服务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参与保险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具有国际竞争力。随着保险业资产总额的扩大,保险资金的运用就成为保险企业生存、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目前中国保险企业在资金的运用方面还存在缺陷性。如投资品种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率偏低。图3的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资金的投资80% 以上用于银行存款和债券这类风险低、流动性高、收益低的金融工具,其中30% 以上为银行存款,但是这类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7%,而同期外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收益率超过10%。高额的投资收益能够使保险公司降低保费率卖出保单,同时高额的投资收益可以扩充企业的资本,从产品和资本两个角度共同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与中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的情况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资本市场运作规范,保险资金的运作效率具有明显优势。美国的寿险资金主要投向政府和企业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保单贷款等,非寿险资金主要投向政府和企业债券、股票、应收贸易账款、现金及其等价物。2009年,美国寿险资产配置在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保单贷款的比例分别为52.1%、27.9%、6.8%、0.6% 和2.5%,其中股票的收益为15.1%,债券的投资收益更是高达67%,远远高于中国保险公司寿险资金债券投资收益率。2000年至2010年美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平均为5.4%,远高于中国寿险公司2.7% 的平均投资收益率。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从中国和美国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是保险业扩充资本的主要途径,因而中国保险业的资本实力与发达国家是存在差距的。

3.2 人才要素

人才要素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随着保险业的开放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中国保险公司面临的着资本实力、业务、客户、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竞争,而人才是保险业竞争的根本。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迅猛发展,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从2010年的400万人递增至1200万人,缺口达800万。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仅拥有准保险精算师1281人,保险精算师198人,非寿险精算师50人左右,这与目前中国5000名保险精算师的人才需求相差甚远,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缺口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的保险业在进入国际保险领域后缺乏竞争力。

4 提高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参考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对影响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发现保险服务业在资本、人力方面有待提升和改善。以下是本文对提高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保险资金运作模式实现保险资本的扩充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保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险公司可运用的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对保险公司提供服务及偿付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保险公司首先应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立专业化的保险资金管理部门,根据资金运用的实际需求,从市场分析、投资决策、风险防范等角度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其次,扩展融资的渠道。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方式来扩充资本实力。中国保险公司资金运作还要靠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降低资本市场的风险,同时扩大险企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与投资比例。

4.2 加大以培育高水平保险专业人才为主导的人力资源建设力度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及内部培训机制。保险公司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企业接受高校保险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接触保险公司实际工作的理念、技能,再通过教师传授给保险专业的学生。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订单企业工作,保证了保险公司人才的供给,同时保证了供给从业人才的基本素质。

其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目前中国保险业已经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在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同时,大量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海外高端保险人才也流入中国保险市场。最后,完善企业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人员与岗位的有效匹配。激励机制的众多实现形式中薪酬是最为重要的,要使薪酬具有最好的激励效果,又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就必须进行高明的薪酬设计,在设计时尽可能多地考虑一些激励性因素。

摘要:本文参考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从生产要素角度出发对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保险存在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建设的缺陷。因此,为使我国保险服务贸易又好又快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优化保险资金运作模式,加大人力资源建设力度。

生产力≠竞争力 篇10

此次会议所考察的示范企业—湖北永信食品公司, 是一家从事花生休闲食品开发的龙头企业。与会代表在现场看到, 该公司从花生原料产地、贮藏条件、原料筛选、加工过程、成品贮藏等环节均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控制, 采用了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发的黄曲霉素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 严格保障了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该公司所生产的系列花生食品深受市场欢迎, 在同类产品中竞争力十分强劲。

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等专家指出,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出口和消费国, 同时也是花生黄曲霉素污染较普遍的国家, 毒素污染已成为制约花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严重威胁着消费者健康, 在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 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单位研发和集成涉及产前品种选育、产中栽培技术和产后加工等环节的花生黄曲霉素污染综合防控技术, 在花生黄曲霉素抗性品种培育及抗性机理解析、黄曲霉素快速高灵敏检测等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 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制的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中花6号”等新品种、针对不同花生产区生态条件和污染因子的黄曲霉毒素综合控制技术规程、黄曲霉毒素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仪、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免疫亲和荧光检测仪等系列仪器都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产品产供安全过程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贤金, 农业部科教司产业处处长魏铠, 湖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王盛桥以及项目各承担单位、部分花生主产区农业技术部门、有关加工企业等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半干旱研究所副所长高达博士 (CLL Gowda) 应邀出席会议, 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和加快花生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的国际转化提出了建议。

生产力≠竞争力 篇11

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是现在我国农业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但近几年对我国整体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较多, 研究视角也多集中在整个农业体系的研究和分析上, 而对区域农业生产领域的效率和优势比较研究较少, 如陈武 (陈武, 1997) 的“比较优势和中国农业经济的国际化”、程春梅 (程春梅, 2001) 的“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唐敏和张廷海 (唐敏、张廷海, 2003) 的“比较优势和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韩喜平和薛红梅 (韩喜平、薛红梅, 2001) 等的“中国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保护选择”仅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王海南 (王海南, 2000) 的“农业产业化和比较优势战略”是从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而在侧重于区域农业效率和比较优势方面的研究有徐志刚等 (徐志刚等, 2000) 的“中国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和比较优势”、蓝万炼 (蓝万炼, 2001) 的“我国各省农业生产比较优势与农业相对比重分析”和程国强 (程国强, 1999) 的“中国农产品国内资源成本的估计”等从规模优势, 资源成本和效益优势等方面分析农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这些文献在区域农业方面有一定的侧重。陆建康 (陆建康, 2006) 的“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则从生产效率指标、效率优势指标、成本指标、农业保护指标、生产规模指标和进出口贸易指标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农产品的效率与比较优势。在研究方法上, 对农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的研究大多都集中线性规划法和资源成本优势法等, 如张涛、周曙东 (张涛、周曙东, 2003) 的“我国农业竞争力与技术效率分析和政策取向”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学工具对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进行了分析。徐志刚等 (徐志刚等, 2000) 的“中国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和比较优势”等采用了DRCC方法进行研究。

文章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浙江省农业在其生产过程中的竞争力和技术效率进行研究, 从而分析浙江省种植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水平。本文采用DRCC方法和综合优势比较分析方法对浙江省的水稻、小麦、蔬菜、水产品和茶叶的比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水稻、茶叶、蔬菜和水产品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在出口效用理论的指导下, 提出相关建议。

1 浙江省农业竞争力状况

区域农业竞争力由该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 多数选择农产品的单产或者总产值和种植面积来衡量区域农业的竞争力状况的关键因素, 显然这种比较方法过于简单, 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多政策指导作用有限。农业综合优势指数测算方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过于简单的弊端。综合优势指数通过综合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益比较优势来得到区域农业的竞争力水平指标, 可以很好的衡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而国内资源成本法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皮尔逊 (Pearson, S.R) 教授和其他学者创立的衡量竞争力的方法, 其兼用生产成本数据和贸易数据, 并且按照影子价格和机会成本计算生产的成本与收益, 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计算, 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策的保护与扭曲的同时, 得出可以反映生产真正意义上的潜在的比较优势。由此可见这种方法的优势十分明显。

回顾应用这两种方法在全国层面对农业竞争优势进行研究的已有成果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徐志刚等 (徐志刚等, 2000) 的“中国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和比较优势”和陆建康 (陆建康, 2006) 的“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7年郭翔宇等在“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中综合已有成果, 同时在计算DRCC时, 比较详细的区分了贸易性产品和非贸易产品, 并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自的影子价格。在计算农产品综合优势指标是引用税后纯收益作为其基本变量之一, 较有合理性。本文选择全国平均水平和相关农产品与浙江省有比较价值的省份情况整理如下:其中DRCC表示国内资源成本系数, 当DRCC>1时, 处于比较劣势;0.95

在大宗农产品方面, 主要的粮食作物稻谷从表1可以看出, 和全国其他主要省份如江苏、安徽、东三省、湖北和江西等省份相比, 浙江省在国内资源成本和其他几个省份一样都存在着较强的比较优势, 但这只能说明浙江省的稻谷存在出口创汇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粮食从外省如江苏、安徽和江西调入量的不断增大, 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萎缩, 以及在国际高粮价和国内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 浙江省粮食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 出口创汇更无从谈起。在综合优势指数下, 规模优势十分明显, 效率指数不高, 但效益指数优势也十分明显, 综合优势指数也处在同类省份的前列。这说明随着近年来浙江省在粮食种植结构的逐步到位特别是深受市场欢迎的优质早籼稻、晚籼稻和圆粒型早籼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不断提高, 加上政府三农支持力度的不断扩大以及技术投入的增加, 使的稻谷的效益指数不断改善, 竞争力不断提高, 然同与安徽、江西和四川等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经济型农业中, 蔬菜是浙江省重点发展的出口产品之一, 从表2可以看出, 浙江省蔬菜的国内资源成本和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但0.17的水平和其他主要省份有较大差距如山东0.10、江苏0.13广东0.15, 可见蔬菜的成本相对较高, 尽管在有着显著的比较竞争优势。综合优势指数方面, 处广东和福建外, 浙江省规模优势较高, 达到1.71, 效率优势指标较全国平均水平较低, 但比广东稍高, 在综合优势方面处山东、福建和江苏外综合优势指数最高, 因此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 建立蔬菜科技支持体系, 提升蔬菜的质量和档次, 提高种植效率, 降低种植成本, 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2006年日本《肯定列表》对浙江省蔬菜出口造成的严重影响, 就说明了这一点。

茶叶也一直是浙江省名优产品之一, 出口产量和产值都占到全国出口产量和产值的50%以上, 从表3可以看出, 其DRCC值较全国平均水平0.49相差太大, 说明茶叶的相对成本仍然较大, 但存在这巨大的规模优势, 效率优势指数也十分明显, 综合竞争力指数达到1.44.和福建比较接近。因此降低茶叶的种植成本将对其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水产品作为浙江省重点开发的产品, 其每年的出口产量和产值占全国的15%以上, 但由于资料限制, 本文选择的淡水鱼统计变量作为研究对象, 从其统计指标可以看出, 尽管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相对成本也较大。

2 浙江省农产品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下面将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测定浙江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发挥程度。本文研究着重于对主要农产品进行分析, 因此选择粮食产品中的水稻, 经济作物中的蔬菜和茶叶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为:

其中代表技术失效, Y表示产量, X表示投入量, 依次表示为劳动投入, 化肥与农药投入、动力投入和排灌投入。根据Coelli的定义 (Coelli, 1995) , 技术效率为:, 对方程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后, 以蔬菜为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 浙江省的蔬菜平均技术效率为97%, 相比之下, 水稻和茶叶的技术效率达到了88.3%和96.8%, 蔬菜平均技术效率要远高于水稻的生产技术效率, 这表明浙江省在发展经济型作物如蔬菜和茶叶中更有竞争力, 比较优势更大, 更能抵御市场风险。而水稻生产则容易在竞争中受到挫折。

总体而言, 浙江省水稻生产劣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较高。作为沿海非农经济发达的省份, 浙江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成本中劳动力成本较大。二是分散种植造成的机械化程度较低, 不利于产业化开发和管理。因此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 蔬菜和茶叶等经济型作物效果更加明显。近年来, 省内粮食供求平衡完全依赖于外省的粮食生产情况, 因而本省粮食的安全性取决于全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其他省份也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粮食面积也呈调减之势, 而且国家有可能于近年内在全国放开粮食购销体制, 全国粮食供求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一旦全国粮食形势趋紧, 依靠外国调入粮食将会付出巨大代价。因此, 稳定粮食生产依然是浙江省农业发展的重点。种粮效益不高的问题要逐步通过规模经营、优化品质、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等途径来解决。

同时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发展经济性作物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更加有效的途径, 实践证明也是如此。从浙江省的农业发展方针政策可以看出, 今后效益农业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这就决定了经济型作物的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 这势必会进一步压缩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怎样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之间的矛盾呢?浙江省有着几方面的有利条件:非农经济的高度发展, 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资本投入途径;浙江农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 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经营方法, 就是稳定和扩大省际粮食产销合作, 鼓励、引导粮食企业、种粮大户到资源丰富的省份甚至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粮食生产基地, 以确保浙江的粮食供给安全。要积极发展跨省域甚至跨国的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在省内重点发展种业、效益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进一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历年浙江统计年鉴.

[2]王春晓, 刘晓英.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变动和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DEA的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2004 (2) :205~218.

[3]李京文, 钟学义.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8.

[4]浙江省计经委、农业区划办.浙江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R].2002.

[5]浙江省农业厅调研组.农产品出口是拓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浙江农产品出口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研究[R].2004.

[6]汤一, 刘祖生.浙江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茶叶, 2003, 29 (3) :155~158.

[7]纪国成.浙江粮食生产与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 2004, (1) :1~3.

[8]李国璋, 周琦.我国农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观察, 2007, (22) :83~85.

上一篇:支架植入术后心理护理下一篇:科技档案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