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视角论文(通用11篇)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1
1 清洁生产的概念
所谓清洁生产, 即在工业领域中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 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其目的在于减缓资源的耗竭, 降低工业活动全过程对环境的风险, 其内容在于“节能、减排、降耗、高效”, 其核心在于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
清洁生产的理念引入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 而在建筑领域进行推广则是近10年以来的事情[1]。
2 建筑行业实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十分严重, 污染加剧、能源短缺、资源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社会压力日趋严峻。面对这样的局面, 通过在工农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另一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公众环保意识日益强烈, 政府对企业的环保措施要求日益严格。在这样的形势下, 推行清洁生产不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 更是企业自身增强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在我国, 建筑施工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2014年, 建筑业钢材耗用量达到破纪录的3.6亿t, 占全球钢产量的22%;全国水泥产量为25万t, 占全球产量的60%;全年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25亿m2。此外, 新建建筑物对土地资源的侵占, 建材的加工、建筑使用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声、光、水等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和影响更是无法估量[2]。
3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2005年10月, 国务院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文件首次对建筑从设计、施工到使用、拆除等各个阶段给出了实行清洁生产的参考原则。《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如何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成为可能?如何真正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共融?除了规划伊始的设计理念, 建筑施工的过程控制更是重中之重。
2007年9月, 原建设部向各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印发了《绿色施工导则》, 进一步定义了“绿色施工”的内涵, 指出对“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6个涵盖了绿色施工基本指标的要点进行说明,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从而指导了策划、采购、施工、验收各阶段的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导则》的颁布为绿色施工的全面实行开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绿色施工导则》是个阶段性的产物, 它只是单纯以体系化、标准化的视点对施工过程进行分解、罗列、定性, 并没有完全体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是我国在建筑业推行清洁生产的一个不足之处。
《绿色施工导则》颁布之后, 从2010年开始, 建设部陆续颁布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 50640—2010) 等11个绿色施工相关的设计、评价、施工标准及规范, 迅速将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起来。这其中, 对于施工企业实行绿色施工的指导性标准文件, 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50905—2014) 。
应该指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 50905—2014) 的内容, 是在《绿色施工导则》的范畴内, 对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的施工过程提出具体要求, 是对《绿色施工导则》的进一步细化。《绿色施工导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 50905—2014) 中依然存在。
4 建筑行业清洁生产原则
在我们建立、运行建筑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与创建绿色企业、实行绿色施工等要求接轨, 充分实行行业可持续发展时, 除了参考《绿色施工导则》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50905—2014) 中的条文以外, 还有必要纳入如下原则。
4.1 绿色施工全局观
贯穿于清洁生产始终的全过程控制, 包涵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这里的全过程控制, 指的是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产出、产品的使用直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 建筑施工主要处于生产到产出这一阶段。考虑到建筑施工使用的大部分原材料同时属于其他工业门类的产品, 则建筑施工也同时处于这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使用到报废处置这一阶段[3]。
可以看出, 绿色施工的规划应当至少包含对如下2方面的考察: (1) 施工过程是否是环境友好, 包含对人, 对生态是否有害, 是否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符合环保的其他原则; (2) 工程原料的利用是否有效、合理, 原料本身是否是环境友好, 包含原料是否有污染, 原料的生产过程是否污染密集。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有必要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背景下以工业生态学的理念对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进行考查; (2) 在规划阶段就必须对各项拟制定和实施的目标、措施进行成本、效益的综合分析, 以此来指导绿色施工的实际运作。
4.2 绿色施工的因地制宜
推行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在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范围内实现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工业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兼容并存。从这个角度来说, 施行绿色施工不能单纯从本部门或本地的视点出发, 不能盲目制定一些超出企业当前技术水平或者需要耗费过高成本才能达到的目标, 使之成为能真正指导实践的原则。
从这几年《绿色施工导则》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 50905—2014) 相继发布以来的情况看, 各类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反映了一个趋势, 即有些施工企业把绿色施工作为又一个需要完成的无关实际任务来看待, 所施行的措施并没有以清洁生产的原则为依据。这导致了有些资金、物资的投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甚至成为无关实际的“面子工程”。这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
4.3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推行绿色施工, 应该以企业成员充分的道德认知作为基础。我们的出发点, 应该是通过本行业的努力, 真切地实现清洁生产。我们要推行的绿色施工的内容应该是能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取代非环境友好型的材料或工法, 弥补不得已造成的环境破坏, 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需要看到的是, 推行绿色施工不单需要施工企业的努力, 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机构尽快推行建立绿色施工的社会承诺保证制度, 促进市场各方主动落实责任, 建立、完善有关激励机制,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真正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理解和应用, 这才是施工行业全面推行绿色施工的真正前提。
摘要:回顾进入21世纪后建筑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过程, 并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和绿色施工的一些原则做了阐述。绿色施工的关键, 在于建立推行绿色施工的社会承诺保障制度, 促进市场各方主动落实责任, 建立、完善有关激励机制。同时, 政府应发挥其导向作用,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规划层面就开始落实。
关键词:建筑施工,清洁生产,绿色施工,环境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利民, 姜伟立.清洁生产与ISO1400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钱易, 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艾伦比 (Allenby, B.R.) , 翁端.工业生态学---政策框架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2
作者:高鸣宋洪远
中国人口科学 期
一、引言
粮食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中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但能否持续增长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粮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过许多的研究。比如,San等使用印度尼西亚1969~1990年的数据,发现粮食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投资政策和价格支持政策。姜长云(2005)提出中国的粮食经济增长与粮食安全需要从市场化和适度国际化中寻求突破。高鸣、宋洪远()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和功能区差异,认为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和构建粮食技术推广平台可以促进粮食经济增长。Zhong等()使用成本系数法计算了中国粮食生产成本,认为当前中国粮食成本高于国际水平,应该降低成本促进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此外,还有学者针对粮食经济增长和粮食安全提出不同的思路及对策(朱晶,;Kumar等,;陈飞等,)。
粮食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主要集中在全要素生产率等方法上,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度,鲜有对粮食生产率进行多重分解。曾福生和高鸣(2012)使用SBM-Tobit两步法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闵锐(2012)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湖北各县域粮食生产情况,并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两方面分析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对湖北粮食经济增长的贡献。郭庆旺、贾俊雪(2005)通过1979~省级面板数据估算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并认为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原因是技术进步率偏低,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另外,部分文献关注全要素生产率的要素分解。例如,颜鹏飞、王兵()分析了1978~中国30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拓展的Solow模型将粮食经济增长进行多重分解,运用改进的DEA模型中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1978~中国各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设计
(一)生产函数的模型构建
在分析粮食经济增长时,需要通过使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具体分析各要素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和作用,因此,本文设定生产函数为:
式(6)中,EC为技术变化,TC为技术进步,IC为要素驱动,JC为人力资本积累。而技术变化和技术进步是生产前沿面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领域,为此引入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模型。
(三)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目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处在转型时期,更应注重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则应该注重投入要素的节约,为此本文引入非径向的模型,且采用定向距离函数处理同时变化的投入与产出要素,即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简称ML指数):
式(7)中,X为投入要素,Y为产出要素,g为要素的松弛向量,表示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从t到t+1期粮食生产率的变化情况。ML指数被分解为技术进步率(TC)和技术变化率(EC)。ML指数大于1,表示粮食生产率提高。
三、变量选取与处理
(一)指标与变量选取
本文采用效率指标来测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首先,建立测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体系(见表1)。其次,考虑到DEA方法对奇异值的敏感性和西藏数据的缺失,本文使用除西藏外的其他30个省份1978~20的面板数据。
(二)变量和指标处理
本文借鉴Hall等()的方法量化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情况,使用计算受教育年限。其中,表示各学历不同的学制年限①,表示该学历的总人口数。本文结合Psacharopoulos(2004)计算的教育投资回报系数,设定受教育年限在0~6年的系数为0.18,6~的为0.134,12年以上的为0.151(Henderson等,2005;匡远凤,2012)。使用该系数和计算出来的结果,结合式(2)可以得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差异。1978~年各省不同学历毕业人数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ML指数值分析
本文在DEA方法中的ML指数模型下,针对30个省的197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ML指数值计算。为了进一步分析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情况,本文结合了已有研究成果(钟甫宁、刘顺飞,;陆文聪、黄祖辉,2004)和近年来的粮食产销情况,将除西藏外的30个省分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②(见表2)。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中国粮食生产率水平有了较大提升。1978~2013年,全国粮食ML生产率指数值大于1的情况出现了20次,占57.14%,而全国及各功能区的ML指数平均水平也分别大于1。说明粮食生产率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主要原因为:(1)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1990年,农业劳动力中未受过教育的比例为20.73%,随着教育的普及,该指标降到的5.47%,此外,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由1990年的7.57%增长到20的15.05%,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据估算,1978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仅为362.84元,2013年达到29761.09元。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1736.44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60194万吨,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2)农业机械化的普及。1978~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增长率为6%左右,2013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3906.8万千瓦。(3)粮食政策的变化与引导。1978年以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将原有的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超购价格按新统购价格加价50%,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生产积极性(武拉平,2001)。然而,1985年粮食市场化改革失败,导致1984~1985年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ML指数低于1。21世纪以后,中央政府颁布了多个一号文件并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4)粮食价格的影响。,中国将粮食价格提高了40%,促进了产粮积极性,伴随着连续4年的粮食大丰收,为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宋洪远等,2003)。(5)粮食需求的扩大。中国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3.12亿吨上涨到2013年的近5.2亿吨,增长率为1.54%。从需求结构看,虽然口粮的增长率为-0.4%,但饲料粮的增长率为5.8%,其他粮食需求增长率达到2.3%(国家统计局,2014)。此外,粮食功能化增强使需求增长。例如,乙醇产量由的635.98万千升上升到近1007万千升。玉米乙醇产量占全国乙醇总产量的73%。工业和能源业对粮食需求的加大,使总需求增多。
2.粮食功能区的ML指数值差异较大。从表2中可知,在ML指数值大于1的年份中,主产区出现了23次,主销区16次,平衡区14次。其主要原因:一是主产区和主销区对粮食生产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较高。2013年,粮食主产区的产量达到4576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6.03%,意味着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关系着整个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为此,粮食主产区的13个省份建立了相关制度保障。另外,粮食主销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城镇化率较高(如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城市化率已超过80%),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当地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以保障粮食生产的有效性和粮食供给的持续性。二是平衡区以自给自足为主。粮食产销平衡区主要是生产以供当地销售和储存的粮食,近年来,随着市场上粮食价格的波动和世界粮食价格的冲击,产销平衡区的粮食供求关系受到影响,存在“一个平衡、三个不平衡”③的现象,造成产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低,粮食结构单一,导致平衡区ML指数值在3个功能区中表现较弱。三是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条件约束。3个功能区之间的差异除了外在因素,更多的是由于粮食生产系统内部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的`。
3.21世纪以来粮食主产区的ML指数值大幅度提高。自20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其原因主要是:(1)农业科技推广平台与体系的构建。当前,除政府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分别对农业技术进行研发及推广使用,提高了粮食的单产。(2)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各地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
(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要素分解
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见表3、表4)发现以下特点。
1.中国各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明显,粮食经济分解的要素呈增加状态。一是各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4个分解要素的累积变化值都分别为正值。从表4中的累积变化值来看,要素的投入呈增长状态,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反映各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对粮食产量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1978~1979年,要素驱动变化、人力资本变化的均值分别为1.003和1.035,并且粮食产量有了增长,说明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过程中,投入要素和人力资本对当年的粮食产量增长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二是内生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对粮食增长起到的作用不同。1978~1979年技术变化均值仅为0.991,在粮食经济的过程中呈负向作用。从表3可以看出,技术变化值小于1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同时部分位于粮食主产区和平衡区,技术变化的波动对粮食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三是要素的投入与组合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作用。从表3中的ML指数看,1978~1979年、2012~2013年的ML指数均值都大于1,说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相比前一年有所改善。
2.人力资本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表3和表4显示各省人力资本变化值和累积值均呈正增长态势,粮食产量、粮食生产的ML指数也呈增长和改进的状态,说明粮食经济的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度较大。例如,甘肃粮食经济变化累积值达到3.83左右,其中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率达到了6.78,其他分解因素仅约2.7,推动当地粮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的人力资本累积变化值仅为1.82,而要素驱动累积变化值为4.15,说明推动上海粮食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因素为生产的投入要素。上海吸引了大量人力资本到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素质或技术人员也会选择非农产业就业。据统计,上海市农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农业技术人员的0.5%左右,2012年依然维持在这一水平。但由于上海市提出构建“郊区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使生产要素向农业偏移,最终要素驱动成为最重要的贡献因素。
3.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逐步成为促进粮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表3可知,1978~1979年的要素驱动均值为1.003,2012~2013年为0.976,1978~1979年的技术进步变化均值为0.991,而2012~2013年为1.061,说明1978~1979年要素驱动是粮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转型,生产要素的投入逐渐被技术进步替代,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此外,1978~1979年大部分省份的技术进步(TC)变化值在0.9左右,而2012~2013年却均大于1。说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替代生产要素,还可以改进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粮食功能区阶段性的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粮食经济增长过程中各要素的不同表现,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周期性,对1978~2013年各省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要素进行分阶段、分区域的比较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1.粮食经济的增长呈“斜N”形态波动。“六五”到“七五”时期全国粮食经济增长平均变化率呈上升趋势,由1.023上升到1.044,之后又呈降低趋势,“九五”时期降到最低,仅为0.994,之后又上涨到“十二五”时期的1.021,表现出了“斜N”形态波动。从粮食主产区看,同样呈现出“斜N”形态波动,证明了当前粮食主产区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全国粮食产量的总供给。形成这种波动的主要原因是:(1)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粮食主产区受洪水的威胁,不仅造成主产区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还破坏了当地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2)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改革开放初期,粮食安全得到重视,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重心放在了其他产业上,直到进入21世纪,政府连续颁布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3)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大体可以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粮食产量和粮食经济增长均产生重大影响。1978~1984年,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涨,市场作用推动粮食增产效应;1985~1990年,粮食价格的波动变化幅度加大;1992~19,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粮食价格维持下降态势;2003~20,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的上升;~2013年,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发生波动。(4)粮食需求多功能性的影响。如今粮食不仅作为口粮,还被运用于生物燃料、畜禽养殖和国际市场投机等方面,这就容易打破世界粮食的供求均衡,造成国际粮价飞涨,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率。
2.不同时期粮食功能区的主要贡献因素各不相同。一是粮食主产区的主要贡献因素是技术进步。粮食主产区中,人力资本和技术效率的贡献作用在逐渐减弱,分别由1.0347、1.0126降到1.009、0.974,但技术进步的贡献作用却越来越明显,由0.989上升到1.054。二是粮食主销区的主要贡献因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粮食主销区的产量不稳定,增长的趋势不长久,在“十二五”期间又开始回落。由于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依赖于其他地区和进口,导致主销区的各要素呈现较大的波动,但总体来看,粮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这与主销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和中国沿海地带有关。三是粮食产销平衡区的主要贡献因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平衡区的粮食经济增长也主要是依靠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例如,平衡区的技术进步值(TC)由“六五”时期的0.9868上升到“十二五”时期的1.0551。
3.总体来看,技术进步正在替代人力资本对粮食经济增长做主要贡献。从各功能区和全国的均值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变化值呈“M”形波动。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颁布了多项惠农政策,吸引了大量人力资本来建设农业产业,使人力资本因素在初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力资本流向了其他产业,导致贡献率略有降低。20以后,农业技术在逐渐提高,使人力资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十五”时期,粮食主产区的贡献因素主要是实物要素驱动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1.027和1.0167,而“十二五”时期,要素驱动仅为0.992,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1.054,意味着技术进步正在逐渐替代人力资本和投入要素。
五、结语
传统观点认为,人力资本和要素投入是推动粮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本研究认为,当前技术进步正在替代人力资本和要素投入发挥主要作用。1978~年,粮食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和要素的大量投入,21世纪以后,技术进步在粮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它替代人力资本要素和实物要素的投入以实现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为促进粮食生产集约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表明要实现中国粮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技术进步的推动。另外,本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9年义务教育与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促进了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为农业科技成果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持续稳定增长,但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差异较大。粮食主销区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要素中拥有相对优势,但受限于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生产规模,粮食产量供给不稳定,这要求粮食主销区充分利用农业技术和人力资本条件促进粮食经济的稳定增长。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到以下启示:(1)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粮食生产技术,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优化粮食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2)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技术培育,培养职业农民,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高农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3)加大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产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对粮食生产的辅助作用,构建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供给平台,保障各功能区粮食供给安全,注意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平衡发展,减少各功能区之间的差异;(4)优化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结构,转变粮食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技术推动型转变。
注释:
①本文将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受教育年限分别设定为1年、6年、9年、12年、12年和15.5年。
②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13个);主销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平衡区: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11个)。
③“一个平衡、三个不平衡”是指粮食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但年度之间不平衡,丰年有余、歉年不足;区域之间不平衡,产区自给有余、销区自给不足,缺口较大;品种结构之间不平衡的现象(《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隐忧显现》,《经济参考报》,新浪财经网,http://finance.sina.com.cr/roll/20051209/0751439687.shtml)。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
一、低碳已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化石能源的使用,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平均气温上升1-2度,就足以改变地表的景观,甚至改变历史”。这是全球的专家学者对全球气候变暖现状的概括。1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据专家预测,如果不解决气温上升问题,至2050年,马尔代夫、威尼斯等国家或地区可能被淹没;全球变暖引起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冰川显著退缩;由于气候变暖,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大量物种灭绝等等。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低碳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数量的92%,其中煤炭占68%,并且电力生产中的78%要依赖燃煤发电。伴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已经面临很大的威胁。同时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的3%-7%。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节能减排,走低碳之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是一次艰苦的、长期的实践创新过程。我国只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成果,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科学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三、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一)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快了近一半。中国整体经济的能源强度比日本高10倍左右,比经合组织国家高5倍左右,甚至比印度还高3倍。4然而中国能源效率却明显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利用总效率约为32%,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所导致的能源浪费是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开发新能源
为减少碳排放,我们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形成新的能源,譬如对煤炭清洁的高效利用等。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并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且比重偏低。2010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2%、46.8%、43.0%。美国第三产业比重水平为77%,欧盟为70%。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如果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那么万元GDP能耗就可以降低约一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大大有助于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要创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
四、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刻意节俭,刻意放弃一些生活享受。低碳生活与提高生活水平并不冲突,其中关键是找到结合点,探索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
(一)消费观念方面
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要克服“便利消费”、“一次性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观念。
首先,克服便利消费观念。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在超市里敞开式冷柜方便顾客拿取商品,但耗电量巨大。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6。
其次,克服一次性消费观念。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的便利消费方式之一。.
再次,克服面子消费、奢侈消费观念。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甚至是大排量私家驾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体现。而在很多发达国家人们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而且使用频率远远低于中国。中国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在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二)建筑装修设计方面
我国建筑和国外相比,保温能力差,能量损失大。我们要引入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方面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装修设计方面,做到简装修,选用低碳装饰材料,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低碳是全球性的大事,也是我们生活当中的小节。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培养低碳生活方式,这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少开车,少乘坐电梯,少用纸张和一次性筷子,尽量节电……只要能从日常点滴做到不浪费,就可以实现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倩,邓祥征,张帆,孙中孝. 互联时代城市与区域发展与管理研究的机遇与挑战[A]. 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 2015.
[2] 李军军. 国家创新与低碳经济竞争力[A].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3届年会暨第2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 2013.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4
一、家庭承包制面对挑战的创新
(一) 总结失误教训的正确论断
把握生产关系选择生产力的总体趋势, 是作为社会中心的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但实践中, 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具体形式适合生产力准确“度”的把握, 却相去农民甚远。农民以生产关系具体形式为实现生产活动的载体, 时刻都在直接体验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 并且能够根据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实际, 自动组合和配置资源, 选择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 即自然而然地创造出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毋庸证明, 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天然存在自动选择机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是总结新中国生产关系曲折发展历史经验提炼而成的经济指导思想。基于指导思想的历史矫正, 家庭联产承包得以成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相当一段时期内, 集体经营层次又名存实亡, 大批单家独户经营的农民长期难于摆脱贫困。目前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设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正是尊重广大农民自觉选择和创造, 生产力自动选择生产关系自然经济运动趋向集体化的实现形式。
(二) 农村生产关系创新的机理透视
马克思根据社会细胞内部矛盾运动规定社会发展趋向原理, 从剖析社会细胞商品入手, 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趋势。中国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社会细胞, 是农村家庭经济单元。经济社会最深层次的消费和生产矛盾, 在农村家庭经济单元内部, 具体现象为消费需求多样性和生产供给单一性矛盾。人民公社体制下, 家庭经济单元生产功能的主要部分因为通过“队”的形式取代、实现而萎缩于自留地的范围, 多样性消费需求也主要通过“队”直接分配主要消费品化解。所以, 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矛盾由于政治强制外部支持, 在双向低层次水平上维持平衡。但多样性消费需求作为永恒的动力压而不逝, 普遍现象为“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倾向”, 只是在全方位的政治强制下呈隐形蓄积、伺机待发之势。此乃实行家庭承包制前农村生产力选择生产关系动态运动暂时定格之基本状态。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 家庭重新成为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统一的经济单元, 消费需求多样性和生产供给单一性矛盾不可避免的成为家庭经济单元必须直面和解决的现实, 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驱使农民自发参与市场交换以满足多样性消费需求。农民参与市场交换, 迅速对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形成非理论的实践认识, 自觉推动家庭经营从“小而全”向一业为主的专业化转变。但家庭经济单元生产专业化程度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满足消费多样性需求成反比, 此辨证运动, 推动消费需求多样性和生产供给单一性矛盾发生连锁反应, 激化到必须通过市场交换外化解决。农村社会细胞普遍参与市场交换而“化”, 自然而然地推动农村经济摆脱自然经济旧辄, 转轨市场化和社会化。但家庭经济单元“入市”, 如同“驾片帆小舟闯汪洋大海”, 受市场骇浪冲击和远洋巨轮挤压倾覆的概率极高。规律既存在于实践, 又是实践的指南。农民对集体生产力大于个体生产力原理同样有着非理论而直观的认识。面对“入市”进则兴、退则衰“入市难”的挑战, 农民自发选择走联合经营的道路。
(三) 破解“入市难”挑战的实践创新
家庭经济单元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联合经营应对“入市难”, 历经专业户、专业村和商品基地, 形成“户”、“片”、“带”有机组合的规模化商品生产格局。其间, 应运而生的公司等经济实体, 居于链接市场和生产中枢, 一头连接市场, 拿回供货订单;另一头与覆盖范围的农户签订购销合同, 组织农户生产, 事实上形成以经济实体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形式。其形如蝴蝶, 经济实体如蝶身, 市场需求和农户生产如两翼。冠名蝶型经济形式比较恰当。
二、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突破
蝶型经济形式在极为广阔的层面上, 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突破。
(一) 开拓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发展创新和谐共荣道路
家庭承包制下的家庭经营形式, 是广大农民守可保基本生活, 进可创新发展的基础, 与现实生产力大体相适应而具有长期稳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凡家庭经营向市场经济转轨早、且转轨成功的地方,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反之, 亦然。事实显示,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创新, 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绕不过去的两难选择。所以, 创造既能实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又适应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 乃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形式既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又以保证产品销路的订单为纽带, 通过入户的系列化技术指导引导和资金支持 (主要是信贷担保) 等途径, 组合家庭小生产进入规模化商品生产经营序列, 实现家庭承包制稳定和组织化有机结合, 在几无震荡之下完成农村生产经营从分散向社会化生产组合的转变, 破解了稳定和发展二律背反难题。参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羊吃人”腥风血雨的小农经济强制改造史, 则更可见家庭承包经营无震荡完成从分散生产向社会化生产组合的转变, 对开辟小农经济社会化改造道路的创造性意义。
(二) 奠定构建生产和市场双向稳定机制的基础
虽然农村生产和市场需求双方都有内在的稳定要求, 但由于融会和统筹双方稳定要求的机制缺失, 双方的稳定要求事实上长期处于割裂和各自为政甚至对立状态。供求平衡主要通过付出巨大代价的生产和市场大起大落途径被动实现。蝶型经济形式将市场需求和农村生产统一于一体, 使双方的稳定要求构成“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互动的利益共同体, 各自稳定的要求在对方稳定的基础之上实现, 构成互为前提的对立统一辨证运动系统, 既在沟通产销层次上奠定市场和生产双向辨证稳定的基础, 又建造了实现双向稳定的机制架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蝶型经济形式按订单组织有计划的商品生产, 使其覆盖范围的农户生产进入销售安全保障系统, 在解除农产品销售难后顾之忧的同时, 不仅在极其广阔的层面上形成生产稳定进而支持市场辨证稳定的基础, 为普遍构造生产和市场双向稳定的良性循环机制, 提供了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模式, 而且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与市场结合理论的发展, 提供了实践支持。
(三) 完善和延伸宏观调控系统
面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市场化条件下的农村经济, 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主体分散成为千家万户, 有效抑制农户短期行为冲击的载体部分缺失, 调控措施难以进村入户, 以致调控目标屡屡失灵。蝶型经济形式中的“龙头”, 通过市场订单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 变“看不见的手”成为“看得见、抓得牢的手”, 在其覆盖范围借助共同利益驱动和法律保护, 与农户之间实际形成密切的调控和被调控主、客体关系。又依托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 规模化推行科学技术, 经营效益一般远远高于农户各自为政的经营效益, 农民为比较利益驱动摒弃传统经营方式, 所以能够有效抑制农民自发的短期行为。蝶型经济形式中经济实体和农户之间确定的调控主、客体关系, 使农村经营主体由千家万户集中成为相对集中的经济合作组织, 从而使国家宏观调控农村经济的对象, 从“散沙”聚合成为“集成块”而直面范围大大缩小, 并借助蝶型经济形式具有的调控机制, 弥补国家宏观调控进村入户的缺失部分, 事实上构成政府-经合组织-农户式农村经济调控框架雏形, 使国家宏观调控延伸、达到进村入户, 从而提高宏观调控政策到位率, 达到覆盖农村经济末梢———农户的生产经营, 国家宏观调控成为更完善的体系。
(四) 拓宽农业集体化的发展道路
但实行家庭承包制后, 实现农村集体化的依托何在, 路在何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如下。
第一, 将各自为政的经济单元组合成为小农户、大生产社会化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以户为基本经济单位基础上创造出了新型集体经济构造。
第二, 将分散的家庭经营组合、纳入产销一体化序列, 进行有计划生产形成形散实合的生产经营, 使得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层次事实上进入集体化序列, 无疑是实现农业集体化新型模式, 从而拓开了农业集体化的新途径。
第三, 大规模的专业化商品生产经营发展, 催生农村经济内部分工快速发生, 各种类型的专业化组织和专业协会普遍产生并稳步协调发展, 从各个专门方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 形成专业化生产发展推动分工, 分工促进联合的良性辨证循环。
第四, 组合家庭小农生产成为大规模商品生产形成的集体生产力, 产生“1+1>2”的推动农村社会层次全面提升乘数效应。随着经济实力增强, 公益事业建设在“民营”层面范围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不仅发达地区而且欠发达地区, 相当批量 (绝非个别典型样板) 的农村出现了“旧貌换新颜”的历史性变化, 使农业集体化重新崛起于存亡危急之际, 实现了否定之否定发展。也证实了邓小平早在包产到户初发的预见:只要生产发展了, 农村的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 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 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综上所述, 选择和创造生产关系具体形式, 首先是现实的经济运动。农民既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又直接置身于生产关系具体形式之中, 所以最先知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与否, 实验地创造出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长期困惑政要和学问家们的历史性难题, 已被农民破解了, 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多方面的重大突破。但是, 应当清醒地看到, 农村经济已经实现的重大突破, 主要集中在发展的前沿板块, 农村经济存在的器质性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 并没有普遍的根本解决。世界发达板块的经济实践证明, 我国近30年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创造和发展道路的拓开, 确实铸就了继续前进的机制载体,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层次的整体提升, 使农村经济组织原本早就存在的挑战, 变得更加严峻。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再度洗牌, 实现新的突破, 业已成为现实存在的势所必然。
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势所必然
近3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 发展规模经营是推动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 现实呼唤规模经营
目前, 在我国耕地的保有量目标18亿亩, 农户大约2.4亿多万户, 每户平均耕作面积大约7亩情况下, 基于粮食种植业低投入、高产出的基础, 再加国家免税减费等惠农政策的支持, 在无特大灾害情况下, 维持温饱当无所虞。但户均经营7亩耕地维持温饱, 既非广大农民之所愿, 又非改变农民收入低现状革命性变革的最佳选择, 更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定目标。而且在全局经济出现不测之时, 比如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 很难有所作为。现实迫切要求对农村经济经营规模形式进行适度调整, 组织规模化经营。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国家之一的以色列, 早已普遍地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 近30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农业规模化经营稳步快速发展的事实, 都证明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必须的、可能的和可行的。毛泽东早在1943年就透视指出:“一个处在封建社会的被剥削的农民家庭, 一家三口、四口乃至七口、八口, 只靠一个劳动力生产的事是很普遍的, 这样的一家, 不但要维持自己的生活, 而且要付出百分制之五十至八十的租税给他人”。据对我国河西灌溉农业区的调查, 在使用架子车等手工劳动工具条件下, 每个农业劳动力足可承担经营15亩耕地的作业量。每个劳动力经营15亩耕地的农业小型规模经营, 在国内不少地方已经成为了事实, 且类似“点”、“片”在国内分布很广。事实说明, 发展类似规模经营, 并非天方夜潭。但根本改变“家家都种田、户户小而全, 温饱不困难、富裕差得远”, 则必须统筹发展规模经营, 使粮食种植业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最可靠的途径。
(二) 适度规模经营“度”的两大边界限制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势所必然, 前景十分诱人, 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度”, 存在严格的两大边界限制:
1、农村人口离开耕地转移的限制
假如, 每个劳动力经营15亩耕地作为适度规模经营最低“度”界限;普遍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那么在全国人均1.3亩耕地条件下, 就必须有90%的农村人口脱离耕地。这在实践操作中, 几乎是天文数字, 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显然不具备普遍的现实可行性。显然这是两难的选择。所以,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极其慎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和“适度”则是刚性边界, 必须极其慎重的加重警示。
2、城市吸纳农村失地人口容量的限制
目前, 各类城市都存在就业一员难求现象。但一员难求现象实际只存在没有稳定保障的临时就业领域。凡稳定就业领域, 普遍都是, 一职难求。一方面数百万大学生不能就业, 另一方面大批大学生还在不断拥出校门加入待业行列的事实说明, 城市稳定就业领域吸纳自身劳动力都十分困难, 大量吸纳农村进城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虽然大学生就业、老城市人口就业和农村进城人口就业存在层次差别, 但对城市吸纳农村进城人口的能力, 不能估计过高。近年来我国土地征用规模达到了每年300万亩。按人均征地1亩地推算, 每年大约有300万失地农民。各地普遍采取征地后一次性支付补偿金的方式, 然后让农民自谋职业。大量农村失地人口进城、不能稳定就业而实际游离于城市, 必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巨大隐患。将会引发多方面的严重后果。2006年发生的巴黎骚乱就是警示。
3、拓开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景
发展规模经营边界限制如此严格, 是否前景无望, 就此止步?答案是:发展艰难、前途广阔。
(1) 从户籍管理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农村人口现在有9.4亿。从现实的居住地统计, 农村的农民大概是7.5亿左右。而现实真正长期留守农村的人口, 大约有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的变化, 实际上已经不在农村了 (其中相当批量未达到稳定就业程度) , 这种发展趋势目前还在继续。
(2) 城镇化水平提高加大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我国城镇化水平1990年为26.4%, 2000年为36.1%, 2004年为41.8%, 2000年至2004年期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约为1000万左右。发展城镇化是既定的国策, 将加快农村人口离土离乡, 带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
(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程加快, 农村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比如, 经营1亩粮田需要18工日, 经营1亩果园需要80工日, 经营1亩日光温棚蔬菜需要150工日, 用工量分别提高340%和730%。早在10年前, 目前, 许多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发展快的地方, 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 (临时就业) “雇工难”现象。目前, 这种现象的存在范围正在稳步扩大, 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前景比较广阔。
综上所述, 农业规模经营展所现出的综合发展态势, 已经提供宏观决策依据的实践基础。
四、结论
近60年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具体形式选择与改造小农经济紧密相连, 历经曲折的发展历程, 尤其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更是经过大起大落后, 创出了农民自愿选择、政府正确引导、平稳快速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前景广阔的道路。历史唯物论不仅仅是理论, 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运动。人民群众不仅是革命运动的主体, 而且是生产力选择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经济运动的主体。树立坚定的唯物史观, 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 支持其实践中的创造, 农村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是完全可能的。这是新中国农村经济改革60年最深刻的教训和最重要的经验。
摘要:家庭经济单元内部消费需求多样性和生产供给单一性矛盾的外化解决, 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催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 形成了市场和生产一体化的新型经济形式, 从市场与生产结合、构建双向稳定机制、奠定宏观调控机制基础和再造农业集体化等方面, 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现实提出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既是再度突破的必然, 又是必须统筹推动、稳步发展的系统工程。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5
1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2 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控制
2.1 识别重要环境因素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有:1)酸性废水、中性废水、碱性废水的排放;2)CS2、H2S 废气的排放;3)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排放;4)噪声的排放;5)锅炉烟尘和SO2的排放;6) 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
2.2 废水
2.2.1 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a) 酸性废水:纺丝工段包括二浴溢流排放水、纺丝机洗涤水等。酸站中有洗涤过滤器排水、蒸发器、结晶器、贮酸槽等的酸液及洗涤水。后处理工段排出的酸洗废水,酸性废水中含有H2SO4、Na2SO4、ZnSO4、H2S、CS2、硫磺及其他硫化物、油剂及表面活性剂等。主要污染物是硫酸、硫酸锌;
b) 碱性废水:原液工段的碱回收、废碱液、滤布、以及机械或地面的冲洗水。纺丝工段的滤布洗涤水、纺丝机洗滤器及喷丝头水、纺丝机换滤器和喷丝头时带出的粘胶落入的水。后处理工段的上油废液、脱硫废碱液及其洗涤水。碱性废水中含有烧碱、纤维素、硫化物及各种变性剂等,且COD 值较高。主要污染物是氢氧化钠和粘胶。
c) 中性废水:酸站: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排出水;后处理工段:上油废水。
2.2.2 废水排放要求和一般处理措施
废水主要排放指标应满足《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的适用要求, 主要的监测项目包括:PH、SS、COD、BOD、NH3-N 和色度。对于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还应满足有关的总量控制要求。
目前,国内粘胶行业废水处理技术较成熟,在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经混合中和、曝气吹脱硫化物、加石灰乳除锌和沉淀澄清等一级物化处理后,出水中的S2-、Zn2+ 和COD 等不易达标。在一级物化处理的基础上再加活性污泥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使得废水中BOD5、COD 等得以进一步去除,正常运行时出水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但可能存在偷排现象。随着国家节能降耗、废水排放总量控制等相关环保政策的落实,中水回用技术也已应用到废水处理过程中。
2.3 废气
2.3.1 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粘胶纤维生产的每一个工艺过程,几乎都有废气产生,主要是硫化氢、二硫化碳、还有少量二氧化硫等。例如:磺化工序加入二硫化碳,在磺化机、拉伸机、纺丝机中大部分变为CS2和H2S 气体逸出,其中一部分溶解在酸浴中带走,一部分生成硫化锌及硫化物等沉淀,还有一部分遗留在丝条上,导致在后处理过程中有一些废气逸出。粘胶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气为:CS2、H2S 气体。
2.3.2 废气排放要求及一般处理方法
废气排放指标主要执行标准:a)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e) 地方制定的废气排放标准等。
废气治理方法主要有:1. 蒸汽冷凝回收法。通过冷凝回收装置回收CS2,CS2 冷凝回收率一般在45% 左右,国内最佳回收率可达50%。2. 酸浴脱气燃烧法。粘胶纺丝酸浴经真空脱气解析出来的.H2S、CS2 可直接燃烧成SO2, 再用NaOH 吸收,生成Na2SO3,此法可将二硫化碳总投放量的15% 转化为亚硫酸钠。3. 活性炭吸附法。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通过解析回收二硫化碳。4. 栲胶氧化还原法。将碱液作为吸收硫化氢的介子,栲胶液(钒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被吸收的硫化氢通过催化氧化反应转化为单体硫。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复旦大学研制的“低温等离子技术”;北京大学研制的DDS 脱硫技术回收硫磺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一般将上述两种以上方法结合使用,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4 危险固体废弃物
2.4.1 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粘胶纤维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丝、污泥和废渣。废丝主要有3 种形态:酸性废丝主要来源于纺丝工段、短纤切断工段;中性湿废丝主要来源于后处理工段;干丝主要来源于纺丝加工各工段和检验室等。污泥主要来源于废水处理厂(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等)和各车间内外下水道。废渣主要以生产CS2 的硫渣和锅炉房的灰渣为主。
2.4.2 处理方法选择
废丝可以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泥和灰渣可以作为原料制造建筑材料,污泥的处理也可以用焚烧的方法回收锌。污泥和灰渣如作为制造建筑材料的原料,应有经检测符合使用要求的检测报告。同时可以委托其他有资质能力的地方进行处理和处置。
3 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
3.1 应急情况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主要有:危险化学品的泄漏、C2S 等危险化学品的火灾/ 爆炸、锅炉的爆炸、环保设施故障导致的意外排放等。
3.2 应急控制措施
企业应根据危险场所、设施设备及周围的情况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建立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应急预案或计划,内容宜包括:组织和职责、关键人员、设施设备、物资、救援机构、联络、控制事态的措施、避免或降低环境损害的措施、恢复性措施等。应急程序/ 预案/ 计划应尽可能予以试验或演练,并及时修订。
应急响应所需设施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防火沙、围堰等,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使用效果。危化品储槽(罐)区的防护围堰及“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引流和储池设施。锅炉房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制度,按期接受年检,日常建立各项记录。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6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与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而在内部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规定,企业内部控制是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组成的。
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企业文化等。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确认和评估风险以后,针对关键控制点采取必要的方法来减轻或转移风险。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外部之间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能动的驾御、监测和推动系统。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合法、完整、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遵循法律、规章及各项管理作业规定;保证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正确履行所授予的职责四个方面。
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实现廉洁风险防控的基础
(一)内控基本原理符合廉洁风险防控的核心要求
内部控制是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规避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制衡性原则,而廉洁风险防控的核心在于对违规违纪的防范与控制,两者都体现了相互制约的本质。因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很好地体现了廉洁风险防控的核心要求。
(二)内控风险评估促进查找廉洁风险防控的关键点位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是伴随着反腐倡廉新形势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是针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风险,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实施控制监督的系统防范过程。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企业要结合实际,充分采用内部控制的方法,查找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把廉洁风险防控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确保不出问题。
(三)内控控制监督推动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的制度规范
进行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完善防控措施,健全内控机制。这就要求对本单位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并建立健全相关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功能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规定。从而逐步建立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廉洁风险防范制度规范和权力运行机制。
三、内控框架下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主要办法
(一)完善对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流程监管
要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企业应先对照各项管理制度,使制度流程落地为可执行的防控手段。如肖厝港公司制订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试点方案》,明确要求各责任部门着眼于内部控制,制定防控风险的工作流程图。另外,我司分别草拟、修改了《公司收费流程规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对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流程监管。
(二)加强评估分析与控制腐败风险
企业廉洁风险由内外两大部分构成:第一是外部风险,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外部合作单位为谋求利益而行贿。第二是内部风险,可分为决策者腐败风险、管理者腐败风险和操作者腐败风险三大类。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潜在的危险源点,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肖厝港公司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个项目的责任部门,就分别针对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进行了自我风险评估和明确风险等级,制定本部门防控风险具体措施和办法及制度,确保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内部监督
对于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而言,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是最重要的。我司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加强对干部与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洁从业专题学习,综合采用审计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规范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实效。
四、几点思考
(一)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是关键岗位上的管理人员,但需要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职工全员参与,促使关键岗位上的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认真查找风险源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因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全体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深刻认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做好风险源点的查找工作
查找风险源点,是整个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基本环节。我们可从思想、制度、工作环节上深入思考,查找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风险源点,然后按程序进行分析、评估、制定预控措施,使重要领域的岗位人员达到知己知彼,执行合一。
(三)加大管理成果的实际运用
首先要对查找出来的风险源点进行及时的分类整理,深入分析比较集中及比较明显的风险源点的形成原因;其次要结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再次要制定具体岗位的管理制度,形成用制度对重点岗位进行管理控制的良性模式,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7
在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需要具备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那么, 什么是竞争优势?自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后, 当前理论界对竞争优势存在不同的理解, 概括起来分为两种:一是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一种在市场竞争中与竞争对手相比, 优于竞争对手的战略竞争地位, 是企业个体间差异的表现;其二认为是企业在产业中业绩出众的能力, 即赚取比同行更高利润的能力。
本文认为, 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在有效的可竞争的市场上, 在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超越主要竞争对手, 更好地创造顾客所需要的价值, 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能力或潜能。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指出, “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 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 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只有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 占有市场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分析, 传统分析主要集中在由E·Learned, C·Christiansen,
K·Andrews, W·Cuth所创立的SWOT分析框架中。SWOT是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重要方法。该框架认为, 在开发环境机会, 抵御环境威胁时, 运用企业内部实力同时避开内部弱点的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竞争优势。后来战略管理的研究基本可以理解成一个“填补SWOT框架造成的空白”的尝试过程。
一是迈克尔·波特的分析框架和顾客价值分析, 其填补了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空白。波特认为, 企业竞争优势由外部力量引致, 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于外部五种竞争力量。波特还在其《竞争优势》中引入了价值链的概念。其认为, 竞争优势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互不联系的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都能有助于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 并为别具一格的形象奠定基础。而企业的差别化优势来源于自身价值链如何与顾客价值链相连接。许多后来的研究者则直接将顾客价值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二是潘罗斯和波兰尼的一系列企业能力理论, 如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等, 其填补了SWOT分析方法造成的“内部空白”。
资源学派认为, 企业是用来获得特殊市场地位的各种专门化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利用这些资源, 企业可以生产出低成本或高歧异性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巴尼提出, 一个组织的资源要促成潜在的竞争优势, 必须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有价值, 二是稀缺性, 三是不可模仿性, 四是不可替代性, 五是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被企业获得。席酉民和尚玉钒提出, 正是企业对核心资源的积累和有效使用, 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能力论认为, 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企业优势由核心能力、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等结构组成。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同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 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 必须具备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用户价值, 二是独特性, 三是延展性。其中用户价值是指核心能力要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看重的价值。
几大学派的分析表明, 企业竞争优势一方面取决于行业结构特征, 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它相对于竞争者创造的价值。企业只有在它具备超过竞争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即它能比竞争者更多地将净收益转移给客户, 使客户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而企业本身也赚取更多的利润。故而,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才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企业资源无论多么独特, 只有通过价值生成活动产生顾客价值, 才能表现出相应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竞争优势与生产运作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围绕产品而开展的争取消费者的竞争。因为消费者只关心企业所提供产品对他们的效用, 竞争的焦点集中于如何更有效率和效益地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 以获取和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生产运作过程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 即投入一定的资源, 经过生产运作系统转换, 使其价值增值, 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所以说生产运作是一个企业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也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要想实现价值增值, 要想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 其必要条件是生产运作过程提供的产品必须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产品质量和适时性是产品使用价值的支配条件, 再加上产品成本就构成了生产运作价值的实现条件, 即“在需要的时候, 以适宜的价格, 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故而企业产品的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绩效, 即如何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和把握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 生产运作活动是企业竞争力的真正源泉, 生产运作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生产运作活动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才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
三、影响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维护生产运作系统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理解如何为客户创造和增加价值, 特别是通过选择可支持特定战略的竞争优势要素来实现增值。斯金纳等人最初提出“四种基本竞争优势要素”, 即成本、质量、快速交货和柔性, 这四种基本竞争优势要素直接表示了企业可以实现客户增值的不同运营过程的特征。后来, 企业为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又出现了第五种竞争优势要素“服务”。
1. 成本
价格是顾客必须对产品支付的金额, 而产品的成本, 是以产品价格的形式决定了产品是否能被顾客所接受或承受。在质量、功能相同的条件下, 顾客将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降低成本对于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增强生产运作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多种, 一种是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设备, 但在多数情况下, 可以通过工作方式的改变, 排除各种浪费来实现。
2. 质量
质量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质量的好坏反映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高质量代表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会吸引更多顾客, 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企业竞争力。质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产品质量, 即企业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 建立适当的产品质量标准, 设计生产消费者所期望的质量水平的产品。二是工艺质量, 即企业生产过程质量要以产品质量零缺陷为目标, 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目标是生产出没有瑕疵的产品。
3. 时间
时间上的竞争指比竞争对手更快捷的响应顾客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快速开发新产品, 即新产品从构思形成到最终生产出来所需的全部时间要短。当今各种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至关重要;二是按时交货, 即只在顾客需要的时候交货, 这决定了企业信誉, 信誉越高的企业, 市场竞争力越强;三是快速交货, 即从收到订单到交货时间要短, 这对于企业争取订单意义重大。
4. 柔性
市场对产品数量和特点的需求是波动的, 对这种波动的适应性和响应能力越强, 企业运作系统的柔性越高, 越容易获得竞争力。柔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企业为客户提供多种产品的能力, 最大柔性被称为“大规模定制”;二是指企业快速转换工艺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或者快速转换服务流程提供新服务的能力。迅速对变化做出反应是追求系统柔性的企业的竞争重点。
5. 服务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中, 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 需要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服务价值是构成顾客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 向顾客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正如桑德拉·范德墨非所言“市场里来源于服务, 因为服务可以增加客户价值”。
除上述重点竞争要素之外, 环保工艺和环保产品的运用也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现在消费者对环境越来越敏感,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对环境无害的产品。绿色制造是一种兼顾发展、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制造模式。它不仅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也成为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
四、结束语
对于生产运作竞争重点的选择, 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态度。权衡的观点主张将力量集中在优势方向, 消除其业务流程中对企业成功无关紧要的活动, 把这些活动交给其他有优势的企业做, 如贴牌生产 (OEM) 。通过集中优势, 不断强化核心能力从而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观点支持了“价值链”的理念, 如果价值链上每一个企业都聚焦其核心能力, 那么提供给客户的最终产品就能最大化的增值。而环境决定的观点则认为, 生产运作的重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的不同, 竞争的重点会发生转移。此时应以满足市场的驱动力——客户需求为目标, 去重新构建竞争优势要素的层次结构。客户对这几方面因素的满意度越高, 产品就越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企业就越具有竞争优势, 为此企业必须去发现市场需求什么样的竞争重点。伦敦商学院的德瑞·黑尔教授首创的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的划分, 有助于企业竞争重点地选择。
当价格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 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典型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当质量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 出现了基于质量的竞争, 典型的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当品种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 出现了基于柔性的竞争, 典型的生产方式是计算机集成制造;当交货期或上市时间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 出现了基于时间的竞争, 典型的生产方式是敏捷制造;当信誉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 出现了基于服务的竞争, 典型的生产方式是大量定制生产;当环境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 出现了基于环境的竞争, 典型的生产方式是绿色制造。
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具体情况, 与外国企业相比较, 我们的优势主要在组装、制造方面, 这也使得我们大部分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价值链增值较低的生产加工环节, 而且我国大多数企业当前不具备发展品牌的实力。面对如此情况, 生产运作战略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低成本是我们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 但它不能让我们赢得市场。要想取得竞争地位, 我们应该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时,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创新能力, 加大产品研发, 提高生产柔性, 做好服务, 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使我们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
一方面, 我们要学习精益生产方式, 在生产系统内部不断消除浪费, 提高生产系统效率, 追求零库存、高柔性、零缺陷。另一方面, 面对动态变化的市场, 我们又要学习敏捷生产方式, 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精益和敏捷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2]邹邵希: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3] (美)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4]陈泽明芮明杰:企业竞争优势的本原分析[J].经济学家, 2006
[5]樊奇徐学军:国际代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运营战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08
[6]E·Learned, C·Christiansen, K-Andrews, W-Guth.Business Policy:text and cases.Richard D.Irwin, Inc.Homewood.Illinois, 1965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8
关键词:畜牧生产,视角分析,产品安全,相关分析
我国百姓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 人们需要的是绿色化的畜产品, 但是我国往往在产品供给上会出现安全问题, 这一点也是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畜产品质量的因素非常多, 需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把控, 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
1) 饲料投入。在畜牧业中, 饲料是主要的投入品, 饲料投入在某种情况下存在着污染, 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 饲料原料受到污染。在牲畜饲料中, 玉米或豆粕等最主要的能量提供者, 随着饲料需求量的扩大直接导致二者的售买价格不断上涨。有部分生产者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 导致土壤或者让作物本身存在过多的药物残留物, 这样就给农业生产带去了污染, 饲料原料一旦遭受污染, 那些有害成分进入到牲畜体内, 就会不断蓄积, 最终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第二, 违禁药物添加。在饲料中一般会添加一些添加剂, 主要的是防腐剂或者抗菌剂等, 但是这些添加剂一旦质量不过关, 或者添加量过大, 就会残留在牲畜体内, 在食物链的要求下会进入到人体内, 继而产生危害。有部分生产者为了获得暴利, 会添加大量的兽药, 目的是防止牲畜生病, 或者添加大量的饲料添加剂, 目的是让肉类等产品看上去更精致, 比如瘦肉精、大环内酯类、呋喃唑酮、思诺沙星、乙烯雌酚、丙酸睾丸酮等。第三, 微量元素过多。在牲畜生长时, 微量元素能够维护牲畜本身的生长健康, 对其繁殖等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如果元素缺失很有可能会产生机能缺乏症, 如果过量也会产生机能不平衡等问题, 例如铜、锌二元素, 这是牲畜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因为铜的功能是加快生长, 很多生产者就过分投入含铜的饲料, 结果发现牲畜排便发黑, 就误认为这是吸收好的表现, 认为粪便本身的肥力更有效, 实际上这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同时, 一些生产者希望自己养的猪能够皮光毛亮, 就添加非常多的砷制剂, 因为砷本身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什么物质, 如果过量添加一定会干扰牲畜本身吸收其他营养物质, 这样既不会经济也不会绿色化生产, 严重还会对动物或者人体产生非常大的伤害。
2) 环境影响。牲畜的生产需要有环境的支撑, 它们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要求非常高, 一旦某个环节受到影响就会使得牲畜本身的机能下降, 进而产生疫病。综合来讲, 牲畜的环境污染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的自身污染以及外源污染所致。自身污染主要指的就是牲畜在生产时排除的粪便、尿液等, 这些污染物若未进行及时的处理, 最终会导致某种传染病的出现, 而且这些污染物未经过处理直接向外排放, 还会导致周围农田耕地受到影响, 很有可能会污染到水源或者是饲料。外源影响, 主要是工业的三废排放产生的大量有害元素;农业生产过程农药、杀虫剂等过量使用, 让有机残留物的残留量过多;人类肆意排放的生活垃圾或者污水等, 通过土壤、大气、水体等产生污染, 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自己。
二、针对畜牧业发展, 如何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通常来讲,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畜牧业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畜产品的安全, 需要加强质量检疫方面的监控, 尽可能的让加工行业能够步入正轨, 实现规范化发展。主要的做法在于:
1) 多元化生产, 实现畜牧行业的综合性发展。我国现存的主要养殖模式在于:农户饲养、专业户专业养殖、专业科学化饲养、大型饲养。通常来讲, 小规模的生产者获取的经济回报要高于大规模, 但是生产力或者饲料报酬等比不上大规模生产。而且, 大规模生产对动物的防疫或者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有着更为可靠的保证, 但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就越严重。因此,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社会效益, 让农户与公司相结合, 以综合发展模式为主, 借鉴二者的优势, 通过适度的规模化养殖, 实现生产的多元化发展, 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 保证畜产品的生产质量。
2) 全程化管理。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综合性发展模式作为保证, 公司要定期对一些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其专业水平, 还要不定期对他们进行生产检查等, 要从原料采集开始一直到产品出栏进行全程管理。同时还要制定出高端的质量评价标准, 在原有的五大质量监督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发展国情, 以及国际标准要求, 建立起相应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五大体系主要是, 畜牧兽医器械检测、兽药疫病检测、饲料质量检测、防疫监督检测、产品质量检测) 。
大中型的养殖方式要发挥出企业管理的优势, 可以将HACCP认证或者食品信息追踪管理应用在畜牧业发展中。HACCP主要指的是产品危害分析以及关键点控制, 重点是生产环节的控制, 现在已经是世界食品生产安全准则。而食品信息追踪管理主要是在上世纪末出现的, 现在在欧洲或者日本等地已经被大范围推广, 它能够对畜产品的生产进行细致的控制, 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 让消费者还能够了解产品的生产特点获取, 相应的知情权。
3) 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管理。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畜牧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70%, 甚至80%的贡献。但是我国的科学技术相比发达国家, 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在“十一五”发展计划中, 将畜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以及推广应用等作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 这一点我国已经实现, 并将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5%左右。由此看来,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且为了更好的保证畜产品的安全, 我国还要在疫病防治、兽类生物制品、环保饲料、环境控制领域加大技术研究, 适当增加科技的投入。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文章已经从畜牧业生产视角入手, 对我国畜产品的安全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严格意义上讲,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照比其他发达国家来仍然具有一定差异, 无论是食品检测标准还是检测方式都存在着落后性, 这一点无法为我国提供充足、高质的畜产品。为了可以更好的保证畜产品的食品安全, 我国需要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等, 从根本上让畜牧业能够得到质量化发展, 最终满足广大民众对畜产品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喻莉.基于全过程的畜产品安全性分析[J].畜禽业总, 2013.
[2]高晓晶.浅析我国畜产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 2014.
[3]张恬静, 阳庆华.探析畜产品的安全问题[J].肉类研究, 2011.
[4]罗建学, 苏波.中国畜产品安全问题与对策[J].肉类研究, 2010.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9
关键词:博弈,多目标生产调度
1 博弈理论
博弈论是研究两个人或者多个人谋略和决策的理论, 是现代数学和运筹学的分支。
1.1 博弈理论发展
博弈论思想在孙子兵法和“田忌赛马”中都有体现, 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博弈理论是1838年, Augustin Cournot提出了“寡头竞争”“问题解”, 学术界认为这是现代非合作博弈理论中核心理念-纳什均衡的早期版本, 之后又有一批学者对不完全竞争问题进行了研究, 这些问题就是博弈论的思想基础。之后在1944年,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开始对博弈论进行系统化, 表示着博弈论这门学科的建设, 在1950年, Tucker提出的“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典型范例。在上世纪60-70年代,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等等概念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 并在80年代以后开花结果, 成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有力的数学工具, 对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均衡结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博弈论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
生产调度问题是对客户或者加工性能指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优化和加工任务在稀缺加工资源上的分配。约束存在复杂性, 客户目标和加工目标存在多样性, 而加工资源稀缺, 所以生产调度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生产调度中个体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竞争, 所以, 生产调度问题和经济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所以, 博弈论是可以应用到生产调度问题中来的。
合作博弈论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最早应用于生产调度排序和成本分配, 在1986年, Tijs提出可以使用夏普利值方法解决成本分配问题, 也有学者结合排序理论和合作和博弈理论, 采用排列博弈方法解决生产调度问题。近年来, 重视个体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参与者首先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加工资源, 之后找寻目标相近的参与者进行合作, 建立具有各自竞争性能指标的工件和机器博弈模型。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 合作博弈对调度方案的制定更为关注, 而对收益成本的分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需要相关研究工作者的继续努力。
2 基于博弈的多目标生产调度
2.1 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中存在一个重要假设, 即假设参与者能够形成联盟。所以, 生产联盟的形成是合作博弈的基本条件。合作博弈可以使用特征函数表达, 也就是博弈的特征性。
2.1.1 核配置
参与者能够带来收益, 就面临着收益的分配问题, 这就是核配置研究的问题。联盟稳定存在的情况下没有参与者愿意离开联盟。
合作博弈的解释一个集合, 实际利用过程中希望获得一个合理解, 其中夏普利值就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核配置。
2.1.2 核分配
(1) 不可分成本平均分配
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参与人承担各自可分成本, 不可分成本在所有参与人之间分摊。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一些参与人数较小的联盟, 很多小部分参与者组成的小联盟往往效率更高, 参与者在小联盟中的成本分配可能会小于大联盟, 所以这部分参与者没有参加大联盟的动力, 可能无法形成大联盟。
(2) 夏普利值分配
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按照贡献率的大小进行资源分配, 提高团队产出水平, 提高成员合作积极性。基本思想是, 参与人获得的收益或者承担成本和参与联盟的边际贡献平均值相等。
2.2 生产调度建模
2.2.1 考虑客户成本需求的多目标生产调度模型
几个加工任务竞争有限生产资源加工任务可能来自不同客户, 有着不同的生产目标。将基于客户成本需求的多目标生产调度模型定义成五元组 (N、M、p、c、) 。调度模型中, N是客户的结合, N={1, 2, 3, …n}。
客户采用合作机制, 相互转让优先加工权, 找寻一个最佳排序之后, 获得总加工成本, 每一个客户都有独立的完工时间相关成本函数, 从全局考虑, 总会有一个能够降低所有客户加工成本的调度方案。
2.2.2 调度解与博弈核分配关系
调度解和博弈核分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合作受益或者成本节省的驱使下才会形成生产联盟, 才能够获得合作博弈调度解, 所以, 只要合作博弈解存在, 就至少存在一个核分配。
2.3 流水车间博弈合作成本分配
2.3.1 基本单机调度合作博弈
n个客户形成生产联盟, 找寻最优解, 就能够获得最大的成本节省, 最后将总节省成本在客户之间合理分配。
2.3.2 比例增益成本分配
按照Smith规则找寻最优调度排序, 将相邻客户按早顺序调整获得的成本节省在两个客户之间均分, 通过相邻客户之间的两两调整最终获得最优调度排列。但是这是一种并不绝对公平的分配方法, 有些时候可行性差。
3 结语
调度问题的研究目标是将有序的生产资源合理分配给多个生产目标, 从而实现某些指标的优化。生产调度是现代制造业中的关键性问题, 从博弈论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节省成本,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廖伟志, 古天龙, 王汝凉, 等.基于混杂Petri网的柔性制造系统免疫调度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 2010, 22 (1) :205-209.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10
一、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社会性别” (Gender) 是20世纪70年代, 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 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以及与之相关的男女两性在经济、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机会的差异。
以往人们分析妇女问题时, 习惯于纵向比较, 而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框架则要求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妇女相对于男性的社会位置, 即不但要看到妇女的物质生活随着发展的进程而改善, 还要看到在发展进程中妇女与男性相比的差距是否缩小了, 或缩小了多少, 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不同的社会发展政策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上。[1]
社会性别理论要求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社会性别, 将女性视为发展的主体, 反对孤立地研究女性和女性问题。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考察女性问题, 应该将其放在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 不能将妇女孤立地割裂开来。因此, 我们在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和影响时, 应注意应用横向研究的思路, 从男女两性相互比较的横向视角出发, 探究男性和女性在获得农业生产要素、调动社会资源方面的差异, 以及对农业生产收益的影响。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妇女农业生产调查
为考察社会性别因素对农村留守妇女农业生产收益的影响, 作者对辽宁西部地区的彰武、朝阳、建昌等地的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 调查共选取100个家庭:有55个家庭的户主是留守妇女;其余家庭的户主是男性。调查结果如下:
1.留守妇女的生产决策地位有所提高
在留守妇女家庭中, 87%的卖粮决策由女性做出, 并100%地保管收入;在男性户主家庭中有43%的卖粮决策由女性做出, 有72%的家庭由女性保管卖粮收入。留守妇女不得不独自进行决策, 并承担决策后果;而男性户主家庭中的妻子很少需要做出此类决定。
2.留守妇女家庭的收入结构不平衡
留守妇女家庭收入的43.5%来自于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41%来自于卖粮的收入;来自出售家畜的收入几乎为零;她们往往通过换工, 或者雇工的方式解决农忙时节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所以留守妇女打零工的收入比较少。
留守妇女家庭中外出打工的男性成员在农忙时节能够回来帮助种地的比较少。由于在外打工的月收入并不多, 考虑到返乡的路费, 以及重新寻找工作的成本, 一般都选择继续留在外地打工。这也是留守妇女家庭在进行收益比较之后的理性选择。
3.家庭消费项目中非生产性消费比例高
在被调查的留守妇女中, 大部分的人将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寄回来的收入中60%以上用于购买生活用品, 或者支付子女教育费用, 而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比例很少。在男性户主家庭, 则将大部分现金收入用于支付雇工工资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由于缺少劳力和资金, 留守妇女家庭的土地产出比较低。如果将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优质种子、肥料, 或者雇用劳力和机械, 就能够增加土地的产出, 但是留守妇女将大部分现金收入用于其他用途, 可能导致在下一个农业生产周期中, 土地生产率继续降低。
4.接受农技推广服务受限制
留守妇女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机会比男性低近20%。而有男性在场的时候女性往往很少发言, 因此留守妇女即使参加了培训, 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农业技术的疑问。此外, 即使留守妇女对农业生产试验十分感兴趣, 但是她仍需与远在外地的丈夫充分协商, 这往往会耽误农时。
5.留守妇女家庭多种经营能力较差
留守妇女接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相对较少, 导致她们只能种植传统粮食作物, 很少种植技术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大部分土地种植玉米 (83%) , 种植的作物缺乏多样性。
6.留守妇女家庭社会资本相对较低
辽宁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男女两性的社会资本都不高, 但相对于男性而言, 女性更缺乏社会资本, 这部分是由于家务和农业生产劳动负担繁重, 限制了女性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留守女性参与管理的机会比男性低68%;留守妇女的支持网络是主要由亲戚邻居组成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女性个人来讲, 她们远离富有资源的组织和群体, 难以调动相关资源。
7.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率低
加入合作组织的留守妇女比较少, 而男性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是女性的近2倍。许多合作经济组织门槛较高, 限制了留守妇女的加入。
此外, 有调查显示, [2]几乎所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进行技术指导时, 其侧重点都是专业生产大户, 很少顾及到“小户”的生产需求。即使加入合作组织, 留守妇女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得不到充分满足。
8.农业生产投入成本较高而收益较低
调查发现, 留守妇女面临的投入要素价格要高于男性户主家庭, 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却比男性家庭低。这主要是由于妇女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较低;同时, 留守妇女家庭不能通过合作组织来购买投入要素或雇佣劳动力, 也无法通过合作组织获得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因此她们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劣势。调查数据还显示, 留守妇女家庭的作物产量比男性户主家庭低。这不仅与留守妇女自身的素质以及家庭责任的拖累使她们难以投入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来经营土地有关, 还与种子等生产要素的质量有关:经济比较贫困的留守妇女更多地从自家上一年收获的作物中留出种子来, 或者购买价格低、质量差的种子 (化肥) , 从而影响产量。
调查结果还显示, 留守妇女的家庭成员在外务工的收入对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是因为, 留守妇女身处经济欠发达的辽西地区, 所面临的农业生产上的困难要多一些, 而丈夫的个人人力资本较低 (辽宁西部的外出务工人员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到10%,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足5%) [3], 能够获得的劳动收入也比较少, 难以抵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因为社会性别因素所带来的资源耗费增量。
总之, 调查表明, 留守妇女家庭面临着农业生产收益相对较低的局面。这不仅与留守妇女自身生产能力低以及缺少社会资本有关, 也同农村社会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有关, 这使留守妇女在获取农业生产要素、调动社会资源等方面处于劣势, 从而限制了她们的生产能力。而创建两性平等、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让留守妇女在精神上与物质上都获得充分自由, 正是各级政府的执政目标之一。因此, 作者将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 从政府的角度, 探讨解决留守妇女农业生产收益低下问题的对策。
三、提高留守妇女农业生产收益的政策建议
1.观念层面:应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性别知识培训
政府应当积极地在农村社会进行社会性别的宣传和培训, 改变传统性别观念的错误认识。社会性别知识的培训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官员以及全体村民。要特别重视对于乡、村两级干部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
要对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府机构进行性别意识培训, 使其在发动群众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时, 能够注重宣传妇女参与的重要性;应当督促合作经济组织在制定发展计划时, 考虑妇女的需求, 并采取措施保证妇女的参与率。在评价合作经济组织时, 应当把妇女在该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参与度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
2.政治层面:应当将社会性别意识融入政策制定中
各级政府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中, 要考虑到社会性别因素, 特别是在与妇女发展有关的政策和项目中, 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女性来担任政策计划者和项目管理者。在整个计划的实施中应当始终让妇女发出声音, 让她们参与到项目的审核与评估中, 确保项目充分考虑到妇女的社会性别利益。
3.技术层面:应为留守妇女提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软件、硬件支持
(1)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留守妇女的生产能力。
因特网缩小了男女两性在体力和心智上的差异, 为留守妇女迅速提高自身的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 也为各级政府协助贫困地区留守妇女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推动留守妇女积极利用因特网方面, 我认为政府应当扮演好下列角色:观念上的引导者、业务上的推动者、经济上的资助者、内容上的主导者。
所谓观念上的引导者, 是指政府要大力宣传因特网对于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 让留守妇女有意愿、有兴趣利用因特网获得信息和帮助。
所谓业务上的推动者, 是指政府一方面要对留守妇女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要督促和鼓励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积极进入农村低端市场, 即使其在短期内可能无法获得与其他市场相同的利润率。
所谓经济上的资助者, 是指政府要向留守妇女提供廉价的上网设备, 并提供一定的网络费用补贴, 鼓励和支持留守妇女利用网络;同时, 政府也要对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和经济优惠, 提高它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
所谓内容上的主导者, 是指政府需要充当特定信息的提供者。在因特网信息提供方面, 如果由个人或非政府机构向留守妇女提供信息的话, 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全面、不权威、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而留守妇女的信息鉴别能力弱, 很容易盲从, 甚至被误导。解决这一矛盾政府责无旁贷。应当由政府构建一个门户网站, 为留守妇女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农业信息, 如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政府也可以通过建立BBS等方式, 为留守妇女提供交流的空间, 帮助她们通过网络寻找合作机会。政府甚至可以进一步向留守妇女提供经过认证的电子商务平台, 供留守妇女出售绿色食品、手工编织制品等产品。
(2) 提供符合女性身体条件的农业机械。
合适的农用机具可以将妇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增加留守妇女构建社会网络, 以及参加技术培训的时间。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率、提供资金等方式鼓励农机生产企业来研制和生产符合妇女身体条件的农用机具。
(3) 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提升留守妇女人力资本。
政府应针对留守妇女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业、养殖业, 以及其他能满足留守妇女需求的技术培训, 提高留守妇女农业生产能力, 帮助留守妇女学会如何选购种子、化肥和农药, 以及如何治理病虫害。
要将社会性别因素纳入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具体来说, 一是要把技术推广与社会性别观念结合起来, 不仅注重技术的本身, 而且注重社会性别差异;二是要改变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 将过去的“灌输式”科技推广改为“参与式”科技推广, 变白天集中授课为分散灵活授课, 根据留守妇女闲暇时间的特点来安排课程, 保证留守妇女有时间参与培训;三是要变男女共同参加为男女分开参加, 创造机会让留守妇女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4.经济层面:应当为留守妇女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
通过提供小额贷款, 政府可以支持留守妇女开展多种经营, 如发展养殖业、庭院经济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在留守妇女购置小型农机具时, 政府还应为她们提供适当补贴;此外, 在对留守妇女进行培训时, 还可以考虑为参加培训的留守妇女提供一定的特别津贴,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留守妇女的参与热情。
5.组织层面:应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桥梁和凝聚功能
政府应充分发挥妇联等非政府组织的桥梁和凝聚作用, 引导和教育留守妇女提高参与意识, 组织留守妇女参加以提高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组织留守妇女建立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 介绍留守妇女加入各种合作组织, 减轻她们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压力, 改变留守妇女小农无组织的原子化状态。政府还可以通过非政府组织来了解留守妇女的政策需求, 进而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
总之, 在提高留守妇女农业生产收益方面, 政府大有可为。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两点:政府并非是万能的, 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者和指导者;解决问题需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招, 任何一刀切的政策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 农村留守妇女脱贫致富的前景是光明的, 这一问题终将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蔡慧玲.中国妇女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性别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 2002.
(2) 汪力斌, 姜绍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妇女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2) .
生产力视角论文 篇11
一、“交互”分配视角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除了直接分配法 (该方法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初始归集费用全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相互分配费用) , 其他方法均要先进行辅助部门之间的交互分配, 然后对辅助部门之外的受益单位分配。可以“先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的分配原则安排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三种方法的分配顺序。具体分配思路如下:
1. 一次交互分配法:
先按综合分配率 (初始归集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 或计划单位成本对内进行交互分配, 再将重新归集后的费用 (即初始归集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按对外分配率 (重新归集后的费用/对外分配劳务量) 进行对外分配。
2. 计划成本分配法:
先按计划单位成本对内进行交互分配, 再将重新归集后的费用 (即初始归集费用+计划分配转入的费用-计划分配转出的费用) 按对外分配率 (重新归集后的费用/对外分配劳务量) 进行对外分配。
3. 代数分配法:
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的产量、费用及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 设立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组, 求出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再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给各受益单位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进行分配。
例1:宏达工厂设有供水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某年10月份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1) 一次交互分配法。从“交互”视角用该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其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25 200+1 717.8-2 520=24 397.8 (元)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15 460+2 520-1 717.8=16 262.2 (元) 。
单位:元
(2) 计划成本分配法。假设机修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为4元, 供水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35元。
从“交互”视角用该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其分配结果如表3所示。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25 200+2 000-2 800=24 400 (元)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15 460+2 800-2 000=16 260 (元) 。
单位:元
(3) 代数分配法。假设机修车间每一修理工时的单位成本为X, 供水车间每吨水的单位成本为Y, 建立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组如下:
解得:X=4.040 4;Y=0.340 3。
从“交互”视角用该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其分配结果如表4所示:
单位:元
二、“综合”分配视角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除直接分配法不体现综合分配外, 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均可以“先综合分配再对外分配”的分配原则安排分配顺序。具体分配思路如下:
1. 一次交互分配法:
先按综合分配率 (初始归集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 对内对外“一视同仁”地进行综合分配, 再将重新归集后的各辅助生产费用 (初始归集费用+综合分配转入的费用-综合分配转出的费用=分配转入的费用) 按直接分配法对外分配 (分配率=分配转入费用/对外分配劳务量) 。
2. 计划成本分配法:
先用计划单位成本对内对外“一视同仁”地进行综合分配, 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即初始归集费用加上计划分配转入的费用, 减去按计划成本综合分配转出的费用总额) 按直接分配法对外分配 (分配率=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对外分配劳务量) 。也可以简化分配工作, 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由企业管理部门负担, 全部调整计入管理费用。
3. 由代数分配法建立的联立方程组可推导, 代数分配法是无限次综合分配的结果。
每经过二次综合分配, 其分配结果就更加合理。笔者认为, 可将传统代数分配法加以改进, 建立二次综合分配法。即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分别进行二次综合分配, 然后将其余额用直接分配法对外分配。在实务中, 可简化为二次累计综合分配和对外直接分配两个步骤。二次累计综合分配步骤是先假设各辅助生产车间已进行了一次综合分配, 然后按二次累计综合分配率[ (初始归集费用+承担其他车间一次综合分配转入费用) /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对内对外“一视同仁”地进行二次综合分配。对外直接分配步骤是将二次综合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费用账户余额 (初始归集费用+二次综合分配后转入的费用-二次综合分配转出的费用总额) 直接对外分配 (分配率=费用账户余额/对外分配劳务量) 。
例2:沿用例1的相关资料。
(1) 一次交互分配法。从“综合”视角用该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其分配结果如表5所示:
单位:元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25 200+1 717.8-25 200=1 717.8 (元)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15 460+2 520-15 460=2 520 (元) 。
(2) 计划成本分配法。从“综合”视角用该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其分配结果如表6所示。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5 200+2 000-80 000×0.35=-800 (元)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15 460+2 800-4 500×4=260 (元)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分配率=-800÷72 000×100%=-0.011 1;机修车间成本差异分配率=260÷4 000×100%=0.065。
单位:元
(3) 改进后的代数分配法 (又可称为二次综合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二次综合分配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单位:元
供水车间二次累计综合分配率=[25 200+ (15 460÷4 500) ×500]÷80 000×100%=0.336 47;机修车间二次累计综合分配率=[15460+ (25200/80000) ×8000]÷4500×100%=3.9956。
经过二次累计综合分配后, 供水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账户余额=25 200+1 997.78-26 917.78=280 (元) ;机修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账户余额=15 460+2 691.78-17 980=171.78 (元) 。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余额对外直接分配, 分配后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余额为零。
三、各方法分配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不同分配视角下各方法的计算结果见表8和表9:
单位:元
单位:元
比较和分析上述分配结果, 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辅助生产车间除提供有形产品外, 还承担供水、供汽、供电和提供修理、运输等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月末一律要分配给各受益对象, 分配后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余额为零。因此, 例题中供水、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经分配后, 辅助生产成本月末账户余额均应为零 (如小数点后有尾差, 应作调整) 。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的费用之和应等于各辅助生产车间初始归集费用之和, 即40 660元 (25 200+15 460) (见表1) 。这些可作为检验各分配方法是否分配准确的一个标准。
(2) 从理论上讲, 代数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最准确。本文例题的计算结果显示, 一次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分配结果非常接近, 与代数分配法的差距都不大。这说明按“交互”分配思路与按“综合”分配思路进行分配的结果差异不大。
(3) 代数分配法的改进方法——二次综合累计分配法, 其分配结果比传统代数分配法更加合理。而且采用二次综合累计分配法可以避免传统代数分配法中求解联立方程组的繁琐工作, 工作程序简化, 适用范围更广。
(4)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时, 关键是制定的计划单位成本要接近实际, 否则会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交互”分配视角下的计划成本分配法依据“先交互分配后对外分配”的本质, 将按计划单位成本进行交互分配后归集的辅助车间费用重新计算对外分配率, 并按其进行对外分配。这一分配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缩小由于企业计划单位成本制定不准确而带来的分配结果与实际的不符。
参考文献
[1].庞碧霞.企业成本会计.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