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心理

2024-06-05

浮躁心理(共12篇)

浮躁心理 篇1

现代大学是高度自由与开放的, 然而, 对于大学生来说, 自由与开放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及时关注世界发展动态, 发展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获得各种资源与信息、取其精华的同时, 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糟粕, 尤其是面对自由学习与自由活动时, 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心理浮躁, 出现了急功近利、内心空虚、胸无大志的消极状态。这种浮躁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 影响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立, 同时也与高等教育培养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目标相悖。因此, 了解大学生浮躁心理的典型现象与产生原因, 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性的改善措施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浮躁心理的表现

1. 急功近利

做事先考虑能从中得到什么;考大学选专业、选学校时, 先看学校排名和专业就业率;参加校级、院级及班级活动时, 为的是在评奖评优中加分;上课回答问题, 为的是提高平时成绩;平时不看书学习, 等着考前一个月老师将考试范围公布以后再奋力冲刺……高校中不乏这样的一群学生, 对高校、社会及其本人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 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在大学生中的典型表现就是“考证热”, 各种证书、各种考试成了大学生业余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 团体报班、集体考证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除此之外, 抽烟、喝酒、说脏话、过度追求时尚等的种种行为, 也存在着相互盲从的现象, 一个学生感染另一个学生, 一届学生感染下一届学生,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并慢慢腐蚀着新时代的所有大学生。

3. 没有恒心

搞学术、搞科研都需要一颗有毅力的心, 如果内心浮躁, 就难以扎根深处, 难以得到精髓。部分大学生遇到挫折或者偶尔的失败即选择放弃, 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对事情失去兴趣, 由此放手不做。这样的同学在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 生活中对人忽冷忽热, 工作中则有始无终。

4. 贪图享乐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生活中没有目标, 贪图享乐, 甚至醉生梦死。一些男生在宿舍玩扑克、打麻将, 还有的聚众抽烟喝酒, 宅在宿舍斗地主、玩魔兽、三国杀;女生虽不张扬, 但“泡”在宿舍看电影、看韩剧的也大有人在, 有的还会在激动时冒出几句脏话, 让你一时目瞪口呆。在大学男女生中共同存在的另一现象就是早上睡大觉, 生活懒惰, 昔日在高中时“闻鸡起舞”的奋斗精神早已消失不见。

二、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

产生浮躁的原因复杂而多样, 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分析。

1. 个人因素

主要体现在个体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和认知差异三方面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上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四种类型, 每一个人都有其主导的气质类型。多血质的人情绪不稳定, 容易给人一种轻率、不忠的印象;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易怒, 缺乏自制力, 缺乏耐心, 难以坚持到底。但是, 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通过教育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可以变化气质, 改善气质中的不良特征。

对于性格, 有的心理学家将其分为理智型、情绪性、意志型三种。情绪型的学生在性格中的缺陷就是不善于思考, 生活学习中容易情感用事,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这是浮躁心理的表现之一。然而, 性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在个体生理基础上生成的, 既有外部原因, 又有内部原因。

人的认知方式存在着差异。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认知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认知速度的差异, 可以分为冲动性认知风格和反思性认知风格。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往往急于做出选择, 急于求成, 做事情、解决问题的错误率也相对较高。冲动型的认知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同学遇事急躁、静不下心学习。

2. 社会因素

来自社会方面的就业压力是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都有上百万学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为了在毕业后顺利找份好工作, 部分学生就寄希望于所选专业的知名度和就业排名, 产生了功利性的读书思想, 在课余时间尽量争取拿到各种证书, 以此提升个人竞争力。

社会风气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墨子曾提出著名的“素丝说”:“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 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这个大染缸的影响, 功利性思想膨胀, 个人主义盛行, 从而产生浮躁心理。

3. 学校因素

(1) 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深受国家的重视, 大多数高校目前设有心理咨询室, 开设部分心理学选修课。但是, 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还是“供不应求”, 部分学校教室中学生人满为患, 还有一些学生需要的课程没能够开课。平时学校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型讲座也比较少, 学校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自己也没能够引起重视。

(2)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下, 有些教师成了课堂教学机械的操作者, 一味地站在讲台上点击鼠标, 很少与学生互动, 使学生感觉课堂乏味, 知识枯燥;一些年轻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年长的教师现代信息知识不够、信息更新慢, 使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敬畏减少。还有部分教师热衷于科研, 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教学, 这样, 逃课、应付上课就变成部分学生的必然选择。

(3) 教学管理体制缺失

大学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往往实行业务课成绩加平时课堂、作业表现的办法, 一般业务课成绩占70%—75%, 平时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占25%—30%。这种弹性评分方法是为了提高的学生综合能力, 避免大学中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然而, 部分学生却将此看做得高分的捷径, 在课堂上刻意应付老师, 完全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求知。但应认识到, 因教学管理制度而引起的学生浮躁心理是其所起的隐性作用, 而不是主要方面。

4. 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第一的、终身性的, 家庭的结构、经济地位、受教育状况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 许多社会学家通过调查研究证明, 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永远具有不可替代性。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受到长辈的溺爱, 缺乏独立性, 如果在外地读大学, 就更会觉得孤独无助, 很快被不良风气所腐蚀, 随波逐流。部分大学生从小学习好, 家庭寄予很高期望, 而到大学以后, 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其倍感压抑, 从而也会出现浮躁心理。此外, 家长的性格与脾气, 部分家长的功利性思想, 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改善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的建议

1. 学校方面

(1)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开设更多的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 让不同学生的需要都尽可能得到满足;心理咨询室不能只作为应付上级检查与评定的摆设性机构, 而要切实发挥为学生心理服务的职能;重视开设应用心理学课程, 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心理问题。

(2)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 有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 在人格上感召学生, 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以新颖的手段方法提起学生上课兴趣及对知识的兴趣, 以较高的专业修养赢得学生的仰慕。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对教师尊敬爱戴, 就不易发生应付上课的现象。

(3)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任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问题, 如果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 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就将有利于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使制度能够与时俱进。对此, 教学管理人员要配合学生展开深入、认真的探讨, 找到一种更好的考核方法, 或者是对现有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与调整, 经过实践与检验之后在全校进行推广实施。

2. 个人方面

(1) 树立合理的目标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为自己做良好的规划, 包括对大学生活的规划, 毕业后几年内的规划, 以及整个人生的规划, 规划越详细越好, 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以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下做及时调整。

(2) 多与他人沟通交流

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大学生在校的工作学习中会遇到种种新的问题、新的困境, 这时除了与父母沟通之外, 更好的办法就是与身边的人沟通, 包括朋友和老师。良好的沟通可以很好地将内心的压抑情绪及时释放, 消解各种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 并从他人中学到更多关于人生的知识, 避免一个人掉进浮躁的深渊中。在此, 我们倡导每个在校大学生都要学会一门课程:沟通的艺术。

(3) 充实自己的生活

如何防止自己沉醉于无休止的吃喝玩乐、睡大觉中, 如何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自己感兴趣而有意义的事。大学中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很多, 不喜欢的可以不去做, 但是感兴趣的 (即便是一点点的兴趣) 一定要尝试。大学生活充实, 自己内心才会踏实, 才能压制住那颗浮躁的心灵, 才能增强对不良社会现象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660.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676.

[3]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1.

浮躁心理 篇2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批评某人太过“浮躁”,这个词也一度成为了流行词汇。用来形容某种心理,实际上形容得未必准确。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所谓浮躁,是指轻浮、不安分、脾气大、做事无耐心、见异思迁、总是想着取巧、不劳而获、成天无所事事等不良情绪体验。目前。浮躁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不良心理现象。有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等特征。

一、浮躁产生的间接原因

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是产生浮躁产生的土壤,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收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另外,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容易导致人们浮躁的心态,是浮躁心理的诱因。因为高科技强调一个快字,人们没有没办法像以前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半天。人们追去速度,速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这其实无可厚非,然而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投机取巧,不惜代价。忘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后导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独立,造成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这些都是浮躁心态导致。.二、浮躁产生的直接原因

个人攀比是产生浮躁的直接原因。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落差也确实不好克服,往往就会造成浮躁心理。浮躁的心态总是会使人失去对自我的精准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与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精神相对立,对社会和个人都非常有害,必须克服。

三、如何调节浮躁情绪

浮躁调节并不难,现在就从调节你内在生活做起,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静思。这种练习能使你的精神活动放慢。一旦你可以放慢你自己的内在混乱状态的活动速度,你的外在生活也就会自然而然,由内而外地慢下来。

四、静思是调节浮躁的最好方法

首先你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意识。一个常常静思的,可以更加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当然,你可千万不要为此在大峡谷面壁几天,那是电影的情节,其实静思并没有时间和地点的要求,散步时、购物时,你要做的也只是经常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自己的价值何在?在日常生活中,熟悉掌握这种静思可以让你跳出成堆的文件和应酬,不要把自己忘掉了。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意识,我们中多数人也会在某些时候随波逐流,从来不会去考虑自己生活的目的。

五、静思贵在坚持

不管你选择何种静思方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到底。静思就似一部灵魂吸尘器,只要你能够经常使用,你将受益无穷。逐渐地,你会发现外部世界其实根本无法左右你的意识,因为你的内心深处已经建筑起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自我意识。不管你做到哪,你会发现哪个真实的“你”永远和你在一起。鼓励你,帮助你。

六、静思的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

有一个简便的方法,你可以把思维集中在两眼的中间位置。想象你窥见你自己灵魂的中心,中心被白色的光所包围,倾听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当你坐在那里的时候,你可以同时想象很多事情。在这个时候,你的心也许是朵缓慢开放的鲜花。你还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到达你所期望到达的一个安狰的所在,给你自己建造出一个空间,那是一片远离了人群的白色海滩,或者是一座山中的小木屋。你还可以试着用默念祷文的方式来集中精力。这个没有那么神秘,其实任何你认为重要的词语都可以当做祷文,像 “爱”、“平静”,这I样的简单词语可以,以至像 “呼”、“息” 都可以。如果你心里可以不断重复同一句祷文,你也就I可以借此使思维活动集中起来,或者使杂乱无章的思绪从头脑中清除出去。

七、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

电商困局缘于浮躁 篇3

在采访中,大多业内人士认为,电商陷入如今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浮躁”:VC浮躁,看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步步高升,所以舍得拿出巨额资金,给电商企业输血;电商企业浮躁,仗着背靠风投大款不差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广告战和价格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当浮躁的VC遇上浮躁的企业,滋生出的是一个混乱、病态的商业——投资商疯狂砸钱,看不到回报,但若停止投资,就意味着前面的付出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企业巨亏,还要大肆扩张,殊不知摊子铺得越大,漏洞也就越大。这样的商业之路,能走多远,显而易见,所以,当前电商会走入寒冬,也在意料之中。

易观国际观察家于斌说,寒冬之中,浮躁的电商会被清理掉,但有实体机构投资和清晰商业模式的电商,反而可能找到一个机遇。电商寒冬的到来,正好能让电商清醒过来,意识到不赚钱的商业是伪繁荣,从而去寻找一条实实在在的赚钱之道,摆脱依靠VC输血生存,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

好在,电商开始觉醒了。如今,投资大幅减少,说明VC正摆脱过去看规模、轻盈利的估值方式,转而将企业能赚多少钱作为考察重点。此举,近期看,会令许多电商“断奶”,但长期看,却是良性的,因为这样不得不令国内电商的思考重点转向如何去获得利润。在这方面,乐淘网发出了惊呼,其CEO毕胜透露乐淘决定砍掉80%的广告预算,并称“乐淘又要转型了,因为再不转型我就饿死了”。

樂淘砍掉广告支出苦苦思索突围之路,正是电商回归理性的表现。“拥有1.45亿消费群体的中国电子商务,有望在未来4年成为世界最具价值的电子商务市场”,一份来自波士顿咨询最新发布报告,给处于寒冬期的电商打了一针兴奋剂。毫无疑问,电商行业依旧具有蓬勃的发展前景,陷入迷茫的只是电商企业。如学生上课一样,当电商企业把功课的重点放到开发充足的订单和人气、做好产品口碑、稳定物流系统等服务核心上,成为“世界最具价值的电子商务市场”就指日可待了。

浮躁心理 篇4

一、让学生感到放松和快乐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应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状态,以旺盛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因此,教师的讲授应有一种愉悦感,从而用教师的快乐、愉悦去感染学生,使他们被吸引到课堂中来.例如在讲授“从不同方向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欣赏宋代词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一起体会诗的含义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位来认识、评判一个立体图形呢?而且会出现哪些结果呢?”宋词中蕴含着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太神奇啦,从而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讲授“三线八角”的时候,对于如何正确区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大部分学生觉得书上的文字语言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只是抓住教材中的语言释义,则学生只会越听越糊涂,从而使本节课难以达到目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正确地辨别三种角,我采用了形象识别的方法:同位角“F”(形像英文F),内错角“Z”(形像英文Z),同旁内角“[”(形像英文躺倒的U).只要学生形象地熟记了这几个图形,便不难从组合的几何图形中直觉地辨别这三种角了.通过形象识别,学生们顿时感到兴趣盎然,并且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了.

二、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中有一部分概念、定理的内容较抽象、难懂,大部分学生感到比较枯燥、难学.这时,如果教师能运用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同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则会让学生产生想学的兴趣,注意力将会被集中到课堂上来.例如,在讲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先用Z+Z课件展示了“海上日出”过程的动画,用“海上日出”的过程来作比喻,学生的情绪顿时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用平面切、截几何体,很多情况是靠想像的,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时是很难想出来的,但是有了Z+Z课件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须轻轻地操作鼠标,截面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你眼前,不断地变化几何体的形状和截的方式,截面的形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同学们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幅幅图案,惊奇地感受着截面的变化,渐渐地传来了学生轻轻的赞叹声.整个教室里荡漾着一种欢乐的气氛,每名学生都雀跃着,这样的数学课谁不喜欢听?他们不仅是在学数学,也是在享受数学.一节课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好课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始终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让学生充满快乐,让课堂充满快乐,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阅读数学教材与看小说不一样,大部分学生觉得阅读数学教材很枯燥,根本看不进去.特别是有“浮躁心理”的学生更是看不进数学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一步步地加以引导.“学贵自悟”,有目的地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首先,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允许他们大胆猜想,允许出现错误;接着小组进行讨论,不同意见可争论,疑难问题暂记上,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培养读书的习惯,在平静的字里行间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由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不光看书,也可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四、引导他们多角度理解知识

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持久地对数学产生兴趣,就应该使他们牢固地打好基础,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浮躁心理”的学生学习知识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不愿深入教师就必须培养他们能多角度地理解知识,从而将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而不只是一些支零破碎的东西.这样,他们才能有深入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了“有理数”这一章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你对相反数这一概念是如何理解的?谈谈你的想法”.最后由教师引导,全班一起进行了如下的归纳:(1)从定义的角度:什么样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分别求的相反数;相反数是的数是什么?(2)从数轴角度:什么样的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3)从绝对值角度:符号、绝对值怎样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4)从运算角度:相加得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样通过多角度再现,有力地强化了“相反数”这一概念,使他们对本章的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且产生了一种浓厚的深入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半是儿童,一半是成人”的特殊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产生“浮躁”心理,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这样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半是儿童,一半是成人”的特殊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产生“浮躁”心理,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这样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共) 篇5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急躁,缺乏耐心,不安分,脾气大,急于求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或轻浮急躁,行动盲目;或心神不定,做事难以专心;或没有耐性,缺乏恒心和毅力;或急于求成,见异思迁……

其实说到底,这都是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在作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追求目标,同时对自己所做的事没有信心,因而引起心理及情绪上的波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压力,使他们面对事情和学业产生恐慌和失去方向感的心理。

做为家长,在孩子的青春期,完全可以正确加以引导,帮助孩子克服浮躁的心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

功的一半。好的习惯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价值,影响着他的心态、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我们要督促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不会让他在青春期时感到茫然无措、乱了头绪。、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制定适当的目标并引导他们完成,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的专心专注动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在这方面,男孩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家长应该言传身教,激发其树立远大的目标,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自主兴趣,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调整好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使其产生“学习是为自己学”、“死学不如乐学”的乐观情绪。

作为孩子,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角度的去看待人生,情绪就会平和起来。平时可以多加强一些运动的锻炼,转移注意力,宣泄心中的不快。心情烦躁时,试着让自己微笑,并保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心情好了许多。还有,情绪波动、焦虑不安时,可以适当听一些轻松、优美、明快的音乐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对青春期的浮躁心理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向浮躁宣战 篇6

我们的MBA学员,企业管理人员,学界朋友,每一个人在谈论外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经典理论、案例、思想时都会如数家珍。许多国外的经营大师,管理思想家来到中国,他们最惊奇的是竟然在古老的中国,有如此多的知音在等待他们。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波特的竞争战略,还是“理性人”假设……几乎所有西方思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在目前的中国还根本不具备,或者只有少数条件具备。

西方思想理论过于理想化,这使得我们学后感觉非常有道理,但在现实中难以操作,犹如隔靴搔痒!其实,洋人的许多概念思想,我们早已有之。如学习型组织的精髓--系统思考,实际上是洋人借鉴了中国古代联系性思维方法;中国也有自己学习型组织建设思想,只不过我们的提法不同,我们称之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榜样,将一个团队组织变成一所学校。

如同指导人们恋爱婚姻的书越来越多,而不幸的婚姻也越来越多一样。如今混乱且矛盾的管理思想已经使企业乱了方寸,无所适从。文化底蕴还不够深厚的中国企业经营者的头脑成了各种谬误的跑马场。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个江湖骗子盛行的行业。”谬误总是比真理传播得更快,尤其在当今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世界里,商业原本就充满浮躁,于是思想领域就成了重灾区。许多中国企业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为各种片面的观点所误导,犹如瞎子摸象,将局部片面的真理不分条件地引以为企业学习的圣经。

《基业常青》是很多企业奉为经典的读本,正如十几年前流行的《追求卓越》一样。作者把冠军企业和亚军企业放在一起比较,冠军企业所拥有的恰恰是亚军企业不具备的,得出基业常青企业的几个基本原则,并视之为所有企业成功的宝典。但亚军企业也是世界优秀的企业,对弱小的中国企业来说,不仅冠军是学习对象,亚军也是学习对象。要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并不是最适合我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可能世界二流、三流企业反而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

“执行决定成败”论也颇为流行,近几年来到处在谈执行力,颇有不懂执行就不懂管理之势。但什么是执行?与执行相对的概念是什么?各种“大师”、“博士”把执行当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决策决定生死,执行只能决定快慢。老板皆希望下面的员工执行力强,所以“执行决定成败”论迎合了老板的心理,但迎合不代表真理。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是老板,是决策者,过多的强调执行是对中国企业的误导。

这些俯拾皆是的“片面的真理”,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观点,更可怕的是一些企业视之为行动的指南。

其二,热衷于对经营管理之“术”的学习,忽略对经营管理智慧本源之“道”的学习。

营销大师的诀窍,成功经理人的必备秘诀,管理者的72种技巧……以及围绕各种大师,如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等的各种成功秘诀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对象。其实,做企业哪里有这么多成功秘诀。所谓的这些成功秘诀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环境下结合自己的感悟而得出的权宜之计。所谓的成功秘诀只不过是一种智慧之形,是智慧表象,而不是智慧之本源。时过境迁,别人所谓的成功秘诀无法复制于你。众多的成功技巧、秘诀之所以能畅销,一方面反映读者的浮躁,急功近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读者对智慧本源认识过于肤浅。

热衷于新概念、新名词。什么新概念、新名词一经炒作,似乎就成为包治企业百病的良药。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六西格玛管理……一夜之间,许多中国企业甚至连概念都没有领会、就将西方的一套生吞活剥,流行什么就追什么。做企业哪里会有这么多新概念、新名词,许多概念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热衷于概念炒作,热衷于知识表象的学习,没有从新概念、新名词中蕴含的智慧本源去学习,这是中国企业学习的又一大通病。

编辑 陈 玮

浮躁不是一个筐 篇7

时风所至, 学生读书不努力, 叫浮躁;老师教学不认真, 叫浮躁;医生对患者不负责任, 叫浮躁;学者写论文抄袭、剽窃、找“枪手”, 叫浮躁;作家长期写不出好作品, 叫浮躁;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叫浮躁;新闻记者猛炒、乱造、恶搞, 也叫浮躁……

难怪有人说:“浮躁成了一个筐, 什么问题都往里装。”

究竟什么叫“浮躁”?翻了好几本辞典, 定义不外乎是“轻率、急躁”, 这显然已经不能适用于今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语言从来是发展、变化的, 词义的嬗变本不足为奇。问题是现在流行的“浮躁”, 涵盖面未免太宽了。比如前面列举的各种社会现象, 有的属于性格问题, 有的属于思想作风问题, 有的属于职业道德问题, 岂能一概而论, 不加区别地塞到一个筐里?如此将浮躁泛化, 很可能会掩盖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不利于对问题的性质作出正确判断——或者看得太轻, 或者看得过重。

上个学期, 我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课, 作了一次关于“什么是浮躁”的课堂讨论, 发动同学各抒己见, 对当前流行的浮躁现象作一个定义。答案各有特点, 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如下两条:

“浮躁是指在社会转型时期, 由于对利益过早、过高、过多、过急的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 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态和行为。”

“浮躁是指在商业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急于求成却又不愿付出相应代价, 而出现的急功近利情绪和价值取向。”

如果这两条定义基本符合当今实际,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取得这样几点共识:

第一, 浮躁正在逐渐成为在物欲刺激下产生的带有弥漫性的社会病态心态, 因此绝不能低估它对国家、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危害,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引导和解决。如果任其滋蔓、发展, “急功近利”便会转化为“见利忘义”, 什么触犯党纪、国法的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 矛盾的性质就变了。

第二, “浮躁”既然有它特定的内涵, 就不能随便扩大它的外延, 更要防止它的滥用。对任何问题都要作具体分析, 尤其不要把思想、工作作风上的某些不够扎实、沉稳, 与超出道德底线甚至违法乱纪行为混为一谈。

第三, 对于青年朋友来说, 则千万不要小视浮躁, 一定要把“戒躁”作为人生的守则。纵观古今中外, 凡成大事者, 几乎都具备沉稳的性格, 经得起诱惑, 耐得住寂寞, 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保得住操守。

《世说新语》上有一则故事, 三国时华歆与管宁是同窗好友, 但性格迥异。华歆浮躁, 管宁沉静。有一次二人正在同席读书, 门外忽有高官仪仗队伍经过, 鼓乐喧天。管宁不为所动, “读如故”;华歆却按捺不住, 不听劝说, 非去看热闹不可。结果回来一看, 管宁已将坐席割为两半, 以示划清界限。这就是著名的“割席绝交”。后来华歆发奋读书成就很高, 我想很可能是受了“割席”的刺激, 从此弃旧图新。

不久前, 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 我讲话时引用了这个故事和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警语, 并用8个字作为临别赠言:“远离浮躁, 追求沉稳。”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8月7日)

【阅读训练】

1.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文章第二段的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浮躁成了一个筐”其实是一种将浮躁泛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有何不利因素?

4.文章讲述“割席绝交”的事例有何作用?

5.试探析文中画线句中的“急功近利”与“见利忘义”两个词语含义的异同。

(周文雨设计)

参考答案

《中考议论文考点解题策略及训练》参考答案:

1.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利用反复写出了有许多人物和事情触动着人们, 是他们的内心在喧嚣中有一份朴实的信仰, 给我们的世界带来慰藉。引起下文,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语段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通过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证明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观点,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3.从反面论证了“小悦悦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人们没有信仰, 失去了信仰的可悲的场面, 再次提醒让人们坚定此刻最朴素的信仰。4.信仰, 可以让人学会敬畏自然, 学会和谐相处。5.信仰应该是一份自觉的行动, 只有将它实践出来, 体现在生活中, 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但愿每个社会人能留有一份信仰, 在喧嚣的世界中, 留下一份信任和宽容, 留下一份敬畏和自觉。

《透明的红萝卜 (选段) 》参考答案

1. (1) 突出了小铁匠的痛苦与悔恨之情。 (2) 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 自然引出黑孩偷萝卜的事。2.主要写了三个场面。 (1) 小铁匠走上滞洪闸桥上疯举的场面; (2) 黑孩到黄麻地里偷拔萝卜的场面; (3) 黑孩被辱骂揪审的场面。3.相同:坚守岗位, 两人白天黑夜坚守在黄麻地里, 不让萝卜、地瓜被偷了。不同:队长 (1) 凶狠恶毒, 对黑孩又打又骂, 还扒光黑孩的衣服羞辱他; (2) 摆小官架子, 要瘦老头向他报告。瘦老头: (1) 勤劳朴素, 边看护黄麻地边捉害虫; (2) 善良 (有人性) , 看到黑孩受到人格的污辱, 伤心地哭了; (3) 珍视劳动成果, 看到地里大半的萝卜被拔掉, 痛心地说“作孽啊”。

《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淘金”》参考答案:

1.破解世界性难题;“沙里淘金”不是神话。2.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及数据的比较, 说明我国逐步在总体上实现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3.将一米见方的麦草与旱生植物植入沙漠, 多年后沙漠化逆转形成“沙结皮”。4.开放题,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这说明麦草方格“五带一体铁路治沙防护体系”意义重大, 也表明了国家对治沙工程十分重视。5.开放题,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让人们看到沙漠治理的希望, 只要方法得当, 沙漠是可以治理的。

《浮躁不是一个筐》参考答案:

教育当力戒浮躁 篇8

教师浮躁, 就难以专注于领悟教材本质, 难以对教材有充分的掌控。当然就抓不住重点、难点, 找不到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 只能盲目施教, 眉毛胡子一把抓, 更谈不上创新教学的高境界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找到方法和规律, 学会对问题进行反思等。而一颗浮躁之心高高地悬在半空, 怎能达到上述之要求? 又怎能以良好师德、高超教法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达到引发兴趣, 激活思维, 活跃课堂之效? 备课失之于肤浅片面, 不求甚解 ;课堂失之于漫无目的, 得过且过。试想,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工作, 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 又如何能践行新课改理念, 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承担起为祖国培养合格接班人之重任?

学生浮躁, 就势必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 丢掉可贵的好奇心和兴趣, 就不可能专心致志, 潜心钻研学科知识, 就会产生对学习被动懒惰、缺乏毅力等不良行为。久而久之, 意志在浮躁中消沉, 信心在浮躁中锐减, 道德在浮躁中下滑。好高骛远缺乏务实精神, 异想天开追求奢靡生活 ;厌学弃学情绪日渐剧增, 学业成绩呈直线下降。作为生物人的身体正常发育和作为社会人的道德素养的严重缺失, 形成了一个畸形发展的矛盾体和高“危险品”。伴随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 容易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和变态心理。导致问题青少年不断增加, 触目惊心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 造成了既危害家庭, 又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 不可轻视。青少年浮躁的普遍心理现象,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给我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最大课题,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技术研发忌浮躁 篇9

2011年的确不算是大丰收的年份,但如果从发展的时机来看,2011年放缓的市场却为企业提供了喘息的时间,促使企业能够暂时抛开市场攻坚战,静下心来深耕技术研发。从这一利好消息讲,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应该已经向练内功、铸内涵的战略目标靠拢,发展路径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本土品牌的春天就要到来了吗?其实不然,在肯定技术研发趋势的基础上,笔者透过技术数据,感受到的并不尽是技术突破的喜悦,还潜存着脱离实际的虚无,深挖激进的技术战略,看到的也并不全是勤恳的奋进,亦有渐起的形象攀比之象。

在现今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中,超轻、超重、超高以至超大型,凡沾一个“超”字就可以让企业甚至行业近乎疯狂。仅从2011年的产品研发趋势就可看出,起重机、泵车等领域均有在重量、高度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产品下线,而凭借着技术数据的快速刷新,企业也确实扩大了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彰显着自身雄厚的综合实力。不可否认,本土品牌在产品领域的逐步突破是整个行业的骄傲,但笔者要说的是,在产品创新的道路中能否减少一些大跃进的味道,而更多的思虑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的实际操作。技术研发是扩大市场的根本,而市场需求则是技术研发的前提,所有产品的推陈出新最终都应回归到实际应用中来。在2011年各类“超”字产品中,都有特性突出而实用不足的诟病,企业是不是应该考虑产品的升级换代是否顺应市场,且是否标志着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笔者也不禁要问,如果未曾符合市场,那这些产品又如何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这种考验包括了稳定性、实用性、方便性以及受众愈加关注的安全性。

诊治社会浮躁病 篇10

请看今日之域中, 浮躁病正像瘟疫般传染扩散, 侵染各个领域。据报载, 北京市某小学组织了美国心理专家和小学生面对面的活动, 孩子们在现场扭摆着身体, 唱着“超女”的歌, 并对美国专家说, 自己长大了想当歌星, 可是爸妈不同意。这令在场的美国专家困惑。在场的老师忧心忡忡地解释说:“电视上到处都是选秀节目, 每天孩子们一起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些节目, 有不少孩子希望能像节目中的人物一样, 通过选秀一夜成名”。

这么多的孩子患浮躁病, 某些媒体难辞其咎。比如, 随着2005年“超女”的异军突起, 使得“选秀”热持续升温, ……一批电视“选秀”节目在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红楼选秀”创造了近几年平民造星运动的记录, 官方网站累计访问量超过2亿人次。“超女”宣传的是一日暴富、一夜成名。于是乎, 许多孩子立志“长大当歌星”, “学得好不如唱得好”;有的女大学生则信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许多青少年想通过“选秀”等捷径, 靠机遇、包装加炒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浮躁病已扩散到社会各个领域。比如, 在教育领域, 一些人热衷于速成、强化, 原著要简本, 名著要戏说, 幼儿读卡通, 少年读玄幻, 青年读时尚, 有些家长希望通过“天价家教”使孩子“速成”拿高分, 上名牌学校;在文艺领域, 文化要快餐, 电视讲经火爆。“戏说”排斥历史, 玩味、亵读、肢解经典;充斥吵吵嚷嚷的绯闻、纷纭不断的流言、低劣恶俗的炒作。在科研学术领域, 论文注水, 成果拼凑, 搭车得奖, 抄袭造假, 立项讲求“短平快”, 只要数量, 急于报奖, 轻视基础研究。在投资方面, 有些人忽视风险, 把投资当成投机, 指望买股票、基金一夜暴富, 只赚不赔。可以讲, 浮躁病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28岁的杨丽娟追星13年, 酿成其父为之卖房捐肾直至跳海自杀的惨剧, 则是此流行病的极至。

欲流之清当浚其源。社会浮躁病的病源在哪里?有道是:“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患此病最甚者是某些领导干部, 他们缺乏科学发展意识, 不愿脚踏实地抓工作, 却想“一口吃个胖子”, 热衷于急功近利, 只想做“见效快、顾眼前”的表面文章, 幻想不经过艰苦努力一下子实现全地区小康, 认为只要拆房盖几幢高楼就建成了新农村;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把主要精力放在形式上花哨、表面上热闹、气氛浓烈, 立竿见影、不切实际的评比达标活动上;有些领导干部重近轻远、重硬轻软、重物轻人、重俗轻雅、重显绩轻潜绩、重短期轻持续、重增长轻发展。正因此, “王木匠”们的骗术才能得逞。哪里有领导干部染上此病, 哪里便有大面积此种流行病发生。比如, 近年来各地“人造节”的泛滥, 为“申吉”, 制造许多“世界第一”闹剧;某县“千人甩发”, 广东某区“万人刷牙”, 某市公园“万人相亲会”, 某市几千人“手语大合唱”, 某县“万人尝烧烤长街宴”, 等等。更为典型的, 则是闹腾了大半年的陕西省镇平县“华南虎”闹剧等。上述都有地方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推动、支持。

浮躁是一种社会病, 不医治不得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戒骄戒躁, 艰苦奋斗”。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到青少年都要懂得, 远大理想、宏伟蓝图、奋斗目标都要靠扎实努力、艰苦奋斗。功利短视有悖于可持续发展。天上不会掉馅饼, “幸福不会从天降”, “樱桃好吃树难栽, 不下苦功花不开”。宋代欧阳修说得好:“务持重, 不急功近小利”。医治社会浮躁的治本药方是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 尤需在“可持续”三字上加大力度,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求真务实、多干实事的风气, 着力创造打基础、利长远、重根本、练内功的实绩。应从领导干部做起, 从媒体做起, 对浮躁病来个彻底治疗。

据《人民日报》报道, 某省领导说, 一棵核桃树5年才能挂果, 差不多10年才能进入旺果期;考察干部也要看他为10年后做了什么。此言精当透辟。有美国为佐证:当年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时, 美国经济发展快;但他离任几年后, 他种下的房贷、次货危机终酿若果。看来,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也应当从中重新审视, 首重“可持续”。

浮躁背后 篇11

关键词:科学课教学; 深层次研究; 倾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70-001

刚工作那会对于学校天天提教学常规,自己心里其实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应试教育下遗留的框框。而我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一位科学学科内的权威人士说过的话:“只要学生有兴趣,上桌子也不要紧。”这才是我们科学课的先进性的体现。

纵观现阶段的科学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可以说是一种热门的学习方式。但是只要开始小组讨论或者是动手实验,教室显得太热闹了:学生的热情与他的声音成正比。这样的热闹背后,让人感觉到一种浮躁的学习态度,越发引起诸多科学教师的思考:是不是科学课的学习,一定是那么热闹,处于那种浮躁的表层呢?

如何引导学生,使科学课教学进入一种沉稳的深层次研究的状态呢?

一、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卢新祁老师曾简单叙述了他所经历的国外科学课课堂:那种安静的氛围,那种学生沉稳的表现,那种与我们想象中的孩子不大一致的思辨和交流。这让他深刻体会到:虽然我们的学生,他的情绪、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好的,表现了他们对科学课的喜爱,对动手和实验那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但是我们喧闹的课堂的背后,体现出了一种属于过于兴奋的、有些浮躁的学习研究状态,而这正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将其导入一种沉稳的深层次的科学课的学习中去。

虽然大班化教学,使喧闹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究其根源我觉得应该还是由于我们在实施科学课开始的时候,可能更多地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引导他们热烈的讨论,但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时候相对的缺乏更有力的立规矩的“强硬”措施。

学生的浮躁和喧闹是具有年龄特征的,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的特质;让他具备安静沉稳特质也不是朝令夕至,是需要教师们长期引导,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引导他们如何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提高自己的研究效率,保持平和的心态。

教学伊始,教师就应注重在学习习惯上立规矩,当然科学课不可能要求学生鸦雀无声,那样的课堂太呆板,无法体现科学课的内涵。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课堂将会出现“一锅粥”的现象。“过犹不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也成为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我自己是尝试着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放开学生,也就是“放一把”。但是在放之前,我又加了个“紧箍咒”,此时就要求“紧一把”,也就是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自由讨论的限度。

小组内部讨论要轻声细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控制你的音量,因为我们要避免打扰到其他小组的讨论,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组的研究成果,不能被别人听去,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这样明确的要求可以使学生较为有序的进行研究,但是学生“规矩”持续的时间是有限度的,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在每节课中进行强化,在不断的训练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讨论的习惯。

诚所谓“紧”“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我们科学课摆脱浮躁的浅层次状态,发展成为安静沉稳的深层次状态

二、平和心态,抓前概念

我国的科学课程改革,借鉴于法国的“做中学”的思想,意思是“Do with your minds”,是一种动手又动脑的状态,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呢?需要教师从几个方面同时做起,形成一个能力和习惯培养的体系,才能得到我们所想要的结果。

扪心自问,科学老师要上好一节课,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准备许多有结构的材料,再加上带班多,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让学生走出浮躁进入平和状态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心态的平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抓住学生的前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前概念是指学生没有进行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对事物非本质的认识。注重前概念的测试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让学生在前概念的汇报中对其他同学的知识进行概括,从而与自己所知进行比较,找到区别后就产生了怀疑,从而使科学课从问题中开始,学生找到自己认识的疑点后再进行动手实验操作,去验证自己的怀疑或者观点时,就真正做到了“动手又动脑”,间接也锻炼了学生概括和质疑的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容易使学生在一种平静积极的状态中进入此后正规科学的教育。

三、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

研究过后的汇报成果,如果教师引导不当也容易出现“一锅粥”的情况:学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往往使他们忽视别人的表现,只专注于自己的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几个人抢着回答问题的情况,就算是没有叫到的同学,有的会在座位上小声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一个班人数众多,就会形成嘈杂浮躁的氛围,造成学生们重复汇报,浪费时间。

此时倾听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环节我认为应该在开始动手实验之前给学生以明确的要求,在课堂上可以这样处理:同学们待会在汇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听其他小组的意见,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你们组和他们不同的地方,你可以及时补充你们的研究成果,完整整个实验结论,或者指出别的小组研究的不合理处,来体现自己的聪明和与众不同。

当然这里提到的倾听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还包括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因为只有教师关注学生的表达和倾听,抓住其中的缺陷,引领学生认识自身回答的不足,对学生思维严密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让他们做到三思而后行,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效率。

同样这种条件反射的训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持续长久的,所以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静下心来,进行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会有量变到质变的可喜成果的,因为科学也不是一天就做成的,只有扎扎实实的从细节处做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效率。

职场新人如何度过浮躁期? 篇12

盲目的浮躁是非常不利于新人成长的,所以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们,要对这段浮躁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走好自己职场的第一步。那么,新人为什么会出现浮躁的心态以及该如何看待和解决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一、梦想和现实有差距。

在进入职场之前,受电影、电视剧、网络等信息的影响,对职场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而等到真正的踏进职场的时候才发现,工作不仅辛苦的而且还有因不断的重复性带来的种种枯燥。这种现实和梦想的落差,导致新人们十分失落,从而不能打起精神好好工作,甚至会认为是工作的问题。

虽然很多学生都深知就业严峻的现状,但对工作依然会有过于理想化的想法。所以,工作之前可以找一些已经工作的人交流一下,了解一个真正的职场是什么样子,做好心理准备,当然,对于过于消极的言论也不要轻易相信,能否快乐工作,最主要还要看个人的心态和怎么进行自我调节。

二、太过于激情和冲动。

职场新人,常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认为工作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所以,一踏入职场,自己的工作还没做好的时候,就开始想着被大家认可。往往是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状态,所以工作并没有做好,结果想当然的事与愿违。

职场很忌讳做事不踏实,如果小的事情都做不好,有谁还会相信你能做成大事呢?有理想和抱负固然是重要的,但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才行,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细,通过积累和沉淀,做大事的机会终究会是你的。

三、过分的急于求回报。

因为充满激情的工作,各种付出,但是,短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自认为应有的回报,然后觉得是因为公司不注重人才并在管理上存在问题,也一下子觉得在这工作就没有前途,所以,就怎么也不能再安心工作了。

作为职场新人,一定要明白,公司里的老员工无论在经验和能力都一定会比你强。你自认为做的好,可能只是你眼中的还不错,并没有比别人好,你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提升。或者是你真的做的很好,没有给你相应的回报,可能只是领导在考察你,也许不久之后就会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上。有时候,急于求成会让成功与你擦肩而过的。

四、职业规划出现问题。

很多应届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兴趣,而只是想先找个工作,当真正进入到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份工作,导致工作不开心,出现想辞职的想法。

这说明很多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是盲目的,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重新选择时,又将面临着之前的工作经验和积累对之后的工作没有了帮助,使得重新选择的成本变高。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人生及职业规划,懂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避免职场道路走得迷茫。

上一篇:跨文化商务合作下一篇:国际竞技体育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