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

2024-09-09

教学比赛(共12篇)

教学比赛 篇1

摘要: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说课比赛,教学理论,教学水平

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 我校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说课比赛, 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 也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 学校按要求推荐两名教师参加全市中职学校说课比赛, 均获得一等奖;推荐5名教师参加全省信息化教学比赛, 也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 本文就说课比赛谈一点体会。

1 说课要以教学理论为基础

1.1 说课的三要素四原则

要明确说课三要素, 即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要坚持4个原则, 即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1.2 主要的教学理论

(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四阶段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其主要特点是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 发挥教师的中心作用, 使课堂规范化, 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 缺点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法”: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探索来学习,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缺点是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改进杜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法”, 主张发现知识和传授知识在教师控制下取得恰当平衡, 缺点是教学现代化要求高。

(4)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 重视智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将教学过程总结为三中心 (教师、教材、课堂) 五环节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 发挥了传统教学的优势, 纠正了忽视系统传授知识的偏差, 缺点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过程最优化理论”, 简单概括就是使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具体化, 制订计划时选择最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执行计划、分析结果。

1.3 主要的教学评价理论

(1) 美国的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教学评价原理和课程编制原理, 这两个原理也称为“泰勒模式”。其认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在他看来, 教育目标是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 是进行课程评价的决定因素。选择目标、表述目标的过程也成了评价的一部分。强调目标在评价中的突出作用是泰勒评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泰勒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 在规划课程时, 首先必须思考如下4个问题: (1) 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 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3) 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 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2)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继承发展了泰勒的评价理论, 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大类, 构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 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技能3个领域。

2 说课要深入分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2.1 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第一, 从依据看, 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订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之外, 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当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 从主体看, 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 着眼于教师的教, 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 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期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 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 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 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 它不仅对教师适用, 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 从使用的动词看, 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 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 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写出、归纳”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 意思具体, 深广度明确, 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通过测试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 从作用的对象看, 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 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 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 从结构层次性看, 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 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 因而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 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 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 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 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 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具体的指导作用, 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 教学目标的4个层次和3个维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4个层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通过课时目标达成单元目标, 通过单元目标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目标达成专业培养目标。3个维度从课程目标说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时目标说就是知识、技能、情感。课时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 是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2.3 教学目标的描述

教学目标的描述包括4个方面: (1) 行为对象; (2) 行为动词; (3) 行为条件; (4) 教学标准。行为动词力求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如说出、背出、写出、会做、能完成等。

3 说课要明确的基本环节

说课通常为5个环节:说学情 (学情分析) 、说教材 (教材分析) 、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反思。前3个环节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三要素: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方法;后两部分也就是教案的内容。

(1) 说学情主要说3个方面: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性格特点, 目的是体现两个教学原则:可接受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 说教材也要说3个方面: (1) 地位与作用。从教学目标、岗位需求、资格考试、技能比赛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认识本次课的重要性。 (2) 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3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3) 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3) 说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1) 教法———教师怎样教?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学法———学生怎样学?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学法指导要能体现学习规律、学习原则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基础等。

(4) 说教学过程设计包括6个方面: (1) 导入新课, 如知识导入、感情导入、趣味导入; (2) 讲授新课, 包括用什么方法展示目标、达到目标,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3) 课堂小结; (4) 评价练习; (5) 布置作业; (6) 板书设计。

(5) 说教学反思一般包括3个部分: (1) 教学评价; (2) 教学反馈; (3) 教学总结。

4 说课要有相应的教案

说课的目的是通过说课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而教学设计就要从教案书写中体现。教案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 (1) 教学目标; (2) 重点与难点; (3) 教学方法; (4) 教学过程; (5) 课后反思。蒉

教学比赛 篇2

本次比赛共有13名同学参加,由李太华、李富强、邓磊三名老师担任评委。 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自制实验器材等教学工具对自己所选的课题进行模拟教学展示,并且都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在注重理论阐述的同时兼顾互动环节和实验演示,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各位选手充分展现了个人的课堂魅力,有的讲课风趣幽默,而有的.激情四射,在课件、板书、实验、互动等各个环节都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我院的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良好风貌和饱满激情,给每位同学和评委老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之后,各位选手都赛出了自己特有的风姿,其中苏蕴娜、陈巨、陈中海、黄蕾四名选手表现优秀,将代表学院参加全国“华夏杯”讲课比赛。

在本次比赛中,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研究生都积极参与到了此次讲课

比赛之中,这不仅使同学们加深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物理专业知识,而且还学习了不同的教学手段,见识其他同学的讲课风采,在互相借鉴学习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激励和培养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生的职业信仰和专业魅力。

比赛教学法对高校网球教学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比赛教学法 高校网球 试验研究

1前言

传统的网球教学中,教学方式偏重于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强调严密组织,严格纪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使得有限的教学时间花在枯燥、重复的技术动作练习环节上,很难让学生对网球真正产生兴趣。选择比赛教学法进行研究,首先是它的可操作性强,比赛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绝大多数基本技术后,在比赛的激烈环境下,有老师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受条件限制很少;其次,可推广性强。比赛教学法在其他体育教学中有广泛运用,而在网球教学中应用不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在应用比赛教学法,只是没有把比赛教学法系统化理论化;最后是实用性较强,比赛教学法由于它独特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秋-2014春季度网球选修课初级班中的两个班级,每个班30人,共60人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阐释比赛教学法在网球选修课的教学中的应用和比赛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成长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了解网球教学中一些比赛教学法的应用,为本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2.2.2数理统计法

本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调查问卷等数据的处理和统计运用到了此方法,为部分结论的得出和分析起到了最根本的作用。

2.2.3实验法

本文的实验法是在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教师、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场地和器材完全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对实验组就加了比赛教学法这个实验因子。实验的进度和对照组的教学进度的用时是一样的。

2.2.4问卷调查法

在实验的前期向学生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100%;实验的后期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100%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法的结果与分析

3.1.1实验对象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秋-2014春季度网球选修课初级班中的两个班级,每个班30人,共60人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学生,组间无显性差异),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共16课时的实验对比教学,实验组采用比赛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3.1.2实验设计

由于考虑到课时数和闲暇练球时间不多等因素,本实验设计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学生刚接触网球、没有网球基础阶段的实验设计;第二阶段:学生学会单项技术后的实验设计;第三阶段:对多项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实验设计。

3.1.3实验实施

实验前对全体参加实验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测试,基本素质测试的内容为:30秒跳绳、‘蜘蛛拉网测试,网球基本技术绝大多数都是零基础。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以比赛教学法的实验设计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

实验效果测试也就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网球基本技术的测试,测试内容为:正反手底线抽击球各 5 个共 10 球。

3.1.4学期末实验效果测试结果分析

成功率9-10个球的学生人数实验组达到了66.7%之多,而对照组只有实验组人数的一半,即占总人数的33.3%,其大部分集中在6—8个球,约53.3%,这说明比赛教学法对学生的网球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试验组的学生正反手底线抽击球少于 6 个球的只有 1 人,而对照组少于 6 个球的有 4人,也就是说有 4 个学生不及格,还说明了,在比赛教学法的实验因素下,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及格率降低了。

3.2问卷调查法的结果与分析

3.2.1“比赛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

通过调查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网球选修课,大多数学生的网球运动兴趣都得到了培养,尤其是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学习兴趣变化更加明显,非常喜欢网球运动的学生数目增加20%之多。由于课堂练习时具有比赛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获得比赛能力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课堂上他们就会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深入分析教师的讲解,认真进行自我体会,主动地参与课堂练习,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

3.2.2“比赛教学法”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本文研究对象绝大部分以前没有打过网球,更不用说参加网球比赛了,他们对规则和裁判法的了解非常有限,实践表明,学时的理论讲授和对规则条文的死记硬背是无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网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只有通过比赛和裁判实习结合理论讲解和课堂讨论才更有利于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网球竞赛的一般规则和裁判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通过教学比赛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网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4结论

4.1通过比赛教学法学习的学生在学期末的测试中高分段的人数比对照组多一倍,所以比赛教学法有利于提高高校初学者学生的正反手击球技术和心理素质。

4.2比赛教学法有利于激发高校初学者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比赛教学法有利于使高校初学者学生初步掌握网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

教学比赛 篇4

一、调整比赛用球

在以往的教学比赛中, 由于时常发生足球打到学生身上或面部的情况, 导致女生对接高球有畏难情绪, 在比赛中表现消极。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降低球内气压, 选择磨损大的足球, 提供给女生比赛用。降低气压可以降低足球的反弹力度, 不易出现高球打到学生脸部的情况, 即使反弹到身上给其造成的疼痛感也不会太强烈。磨损较严重的足球, 球面比较柔软, 可以降低女生触球时的疼痛感, 消除她们接反弹球的恐惧心理。

二、改变球门大小

标准球门虽然看上去很大, 但是在比赛中由于女生足球技术水平较差, 进球率低, 体会不到足球比赛的乐趣。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尝试设立了“彩旗”球门, 具体方法是在场地设置宽10米的足球门, 并在足球门的两端各插一支“彩旗”, 不设横梁, 规定凡是女生射进由“彩旗”组成的球门的球都算进球, 这样一是加大了球门宽度, 二是增加了球门高度, 极大地提高了女生足球比赛的进球率。

三、适当放宽比赛规则

针对女生胆小、不敢接触球的情况, 除规定女生用手护住身体的触球和无意的手球不算犯规外, 还规定女生的场地不设边线, 没有了界外球, 这样就提高了比赛的流畅度, 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女生踢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男女生同场比赛

以往的教学比赛大部分是男生唱主角, 女生只是充当啦啦队的角色, 享受不到足球比赛的快乐。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采用混合比赛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男女生共用一块场地, 男生用标准球门, 上场人数略比女生少, 执行正规的足球比赛规则;而女生用大的“彩旗”球门, 上场人数比男生多, 执行放宽后适合女生的比赛规则。这样的同场竞技, 虽然竞争激烈, 但学生们乐在其中。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 篇5

老师们在比赛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最突出的表现是:突出了以生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什么叫以学生为主体,什么叫平等对话,什么叫尊重学生,什么叫合作学习,什么叫面向全体,在老师们的课上我们找到了答案。整节课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平等中的首席,一个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他们做的只是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平台,活动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去尽情参与活动、说说感受、畅谈心境,听过课的教师大概都注意到了,每个学生参与是积极的,发言是踊跃的

此次比赛参赛的青年老师,表现出我们广大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可以想象每节课前,同年级组老师在一块就所参赛的课例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的研讨;听课之中和听课以后,针对本节比赛课,评委及备课组所展开的讨论和评价;以及比完赛后所带来的,必定是大家意犹未尽,进行的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这正是我们此次比赛所希望得到的长远反响和收获。

这次比赛活动圆满结束了,这次比赛是一个平台、展示了我校年青教师飒爽英姿的的风采;这次比赛也是一个窗口,影射出我们全校语文科老师团结、进取、钻研的精神面貌;这次比赛更是一个契机,一个起点,让我们借机共同努力,把我校语文教育和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推向深入,做得更好!

这两天我很多次地翻看此次“所写的每篇听课笔记,想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把这次活动的所得和思考都能呈现出来和大家分享,有争议沟通的地方欢迎老师们下去以后可以以任何方式与我交流。

教学比赛 篇6

一、特殊规定篮球教学比赛的方法

1.限制性比赛

所谓限制性比赛,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技术动作、战术方法给予一定限制的比赛。例如:(1)为了纠正学生拿球即运的不良习惯,可规定教学比赛中不允许运球,凡运球者以违例处罚;(2)为了配合教材进度(采用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规定比赛中凡采用区域联防者,每次均给对方增加1分;(3)为了减少比赛时走步违例的发生,可规定每走步一次,对方计2分。

2.检查性比赛

为了检查某一技术、战术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比赛称为检查性比赛。例如:(1)为了检查跳投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在随后安排的教学比赛中大胆运用,规定凡运用跳投得分的每球以4分计算;(2)为了检查某个队员的助攻能力,要求该队员必须助攻5次,每超过一次奖励2分,每减少一次减去2分;(3)为了检查策应配合的掌握情况,规定凡运用策应配合得分的队,奖励一次进攻机会。为测定某一技术或某一战术临场应用情况,教师可通过自己设计的表格进行现场统计。

3.特殊规则的比赛

教学比赛时,除执行通用规则外,为了突出解决某些技术、战术问题,教师可制订一些特定规则。例如:(1)为了提高学生行进间传接球能力,增强快攻意识,加快全队进攻速度,规定每完成一次快攻奖给一次阵地进攻机会,即由进攻队再在前场端线处掷界外球;(2)在全场或半场的教学比赛中,由于夹击造成持球队员五秒违例,每次计2分;(3)为了解决学生“重攻轻守”的现象,规定抢断成功得一分,抢到后场篮板球得一分,盖帽得一分。

4.定量比赛

不受时间限制,依照谁先完成技术或战术的既定数量来判断胜负的比赛称之为定量比赛。例如:(1)以哪个队先得10分为一局;(2)以哪个队先完成5次快攻为一局;(3)以哪个队先抢得10个篮板球为一局等。“量”的多少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不可盲目要求而失去意义。

5.人数不相等的比赛

为了增加进攻或防守的难度,提高技术水平和战术配合质量,可适当采用人数不相等的比赛方法。单纯地(不加任何特殊规定)进行以少防多比赛(如四防五),是为了提高学生防守技术和防守基础配合质量。单纯地进行以少攻多比赛(如四攻五),则是为了提高学生进攻技术和进攻基础配合质量。这类教学比赛多在半场进行,在全场进行时可采用下述方法:(1)甲队4人,乙队5人,比赛一局后进行调整;(2)甲、乙每队4人,另有一人为机动队员,其任务是只随进攻而不随防守。这样,凡进攻的队都是5人,凡防守的队都是4人;(3)分队方法同(2),把机动队员的任务变为只随防守不随进攻,在人数分配上用守多于攻,来增加进攻的难度。

6.得分不相等的比赛

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使比赛更具有竞争性,可采用不同计分方法的比赛,此方法多用于实力有差距的球队进行的比赛。例如:(1)某队罚中一球计2分,投中一个2分球计3分,投中一个3分球计4分,对方无论罚中还是投中,仍按规则计分;(2)为了鼓励某个队员参与进攻,提高自信心,规定该队员每罚中或投中,双倍计分;(3)为了提高中锋篮下进攻能力,规定中锋只有在篮下投中才有效,在中远距离得分无效。

7.规定人员的比赛

为了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规定队员上场时间的比赛。例如:(1)为了使每个队员都有参与教学比赛的机会,规定每个队员的上场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2)为了提高中锋的技战术水平,规定中锋必须打满全场比赛;(3)为了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规定少数技术突出的队员最后一节不能上场比赛。

8.定时比赛

这种比赛不是按正常的比赛时间进行,而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有意识地缩短或延长比赛时间。例如:(1)规定每队必须打10分钟半场人盯人防守,10分钟区域联防;(2)由于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强度大,在进行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比赛时,每5分钟(女生)或10分钟(男生)一局,局间休息2分钟,教师可进行讲解、纠错,布置新的防守任务,提出下一局比赛的要求;(3)为了提高学生在比赛最后时间打关键球的能力,规定每局三分钟,进行七战四胜制的比赛。以上特殊规定的教学比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比赛方法交叉进行。

二、建议

1.教学比赛方法应结合课程内容

安排教学比赛内容时,应紧扣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另外每次比赛时,在技战术运用、风格的培养等方面仅可突出少许几例,特殊规定不宜过多。

2.比赛方法的目的要明确

每种竞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学比赛的运用更应注意到这一点。要防止在教学中为迎合学生的要求而随意组织比赛,用比赛代替一切的错误做法。

3.注意运用时机

特殊规定的教学比赛在一般情况下不适用于新教材,而适用在提高、巩固阶段。因为教学比赛的特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想战胜对方,取得胜利。假如在动作尚未掌握的情况下使用,就可能影响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正确掌握,甚至会破坏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但还不熟练的基本技术或战术。此外,由于学生还没有较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再加上求胜的心理状态,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创造良好和谐的比赛氛围

在教学比赛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互帮互学,使比赛在团结、友好、热烈、拼搏的气氛中进行。要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使其不仅自身在帮助中深化,而且使差生提高技术掌握速度,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共同进步。遇到典型战例时教师要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尽快提高技战术水平。

5.加强安全教育

教学比赛速度快,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高,必须注意防止发生伤害事故,要把比赛的竞争性和安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比赛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和技战术特点,精心策划。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教学比赛的实际效果。

6.认真进行赛后小结

比赛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可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惑。教师随后全面细致地分析教学比赛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指出改进的方法措施,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程度,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特殊规定的篮球教学比赛是篮球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比赛方法,使学生通过快乐、激烈、有趣的教学比赛,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战术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孙民治,李方膺.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从教学能手比赛中“蜕变” 篇7

一、赛前准备

准备的日子,兴奋而又忙碌。从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设计,到说课稿的修改;从演讲稿的润色到才艺展示的选择,无一不是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尤其是“磨课”的过程。

我准备的课题是“足球的正面头顶球”,在准备部分的热身操中,我把头顶球的技术动作根据要领编入操中,配上动感的音乐,达到热身、诱导和激趣的效果。在课的基本部分中,我根据领导和组内同事们提出的意见,反复试讲。但我深知,自己来自农村,应该上一节符合农村现状的“常态课”,于是,我用竹竿当做球门,用废弃的不同颜色的彩旗裁出的彩带系在学生手腕上以示分组,在足球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时就用排球代替。一次次试讲,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改进,也一次次收获,思路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充足。

在赛前仅有的20分钟的交流中,我积极与学生沟通,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和渴望展示的意识。具体地讲,在学生们期待的目光和欢迎的掌声中,我说道:“谢谢同学们,我是代表连云港市的参赛教师,今天下午我在标准的足球场上,踩着柔软的草坪,美美地走了近一个小时(‘掌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我觉得这么好的场地,不训练一支足球队,不上足球选项课实在可惜(激发学生运动欲望);这次我带来了一节家乡的足球课,希望我们配合好、合作愉快,把精彩的课堂呈现给来自全省的观摩教师(进一步激发运动参与意识)。”

此外,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我将教案发放给小组长(小组长是教师的“好”帮手)。

二、赛中生成

“当时,上午第一节课,初冬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鞋帮,再让他们用头去顶湿漉漉的足球,他们是否会积极参与?”想到这,我的心中掠过一丝不安,随即大声说道:“同学们,好多足球比赛都会在雨中进行,美丽的绿茵场也会变得泥泞不堪,可运动员总是会顽强拼搏。现在,露水还没有消去,同学们,请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会在意吗?”“不会!”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高昂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一直贯穿课的始终。在练习中,部分女生的额头还沾上了草叶,我在感动之余,上前将她们额头的草叶取下,这一幕,让场外的其他教师纷纷举起了照像机。

在指导女生尝试助跑头顶球时,我采用了分层教学。当时,我让两位女生相距4米站立,并在侧面将球抛向两人中间的空当,原意是让一名女生通过助跑顶球将球传给另一名女生,突然,她一个甩头却将球顶回给了我,我连忙说:“嚯,不简单,把老师下节课准备的侧面头顶球提前做了个示范。”学生们发出会意的笑声。

三、赛后感悟

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攻略 篇8

就以我市课堂教学大比武、优质课比赛、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等含金量较高的重量级比赛为例, 组织方均只提前一至两天通知相关人员, 课题或教学内容、班级学生、上课时段统一当场抽签, 然后隔天备课或当天分小组、按次序给四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时间备课。时间紧、内容新、学生学情不明, 参赛选手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对教师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反应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考评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反响较大。

笔者曾多次参加或参与此类比赛的整个过程, 颇有同感。如何变压力为动力, 感慨之余有新悟, 整理出了以下几点语文课堂教学参赛攻略。

攻略一: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天地转, 光阴迫;三分天才, 七分勤奋。学生抱怨不会写作文时, 我们总谆谆教导学生:要学会珍惜光阴, 要注意积累, 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要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其实, 身为人师, 在竞争如此激烈之际去参赛, 就必须只争朝夕, 身先示范。平时就必须多阅读, 勤笔记, 抓紧时间, 博览群书, 拓宽视野, 增进个人的人文素养, 大量储备“粮草”, 不打无准备之战;常思考, 跟上时代, 立足生活, 关注细节, 练达世事, 开阔胸襟, 提高思想境界, 切实夯固“基石”, 以不变应万变。

厚积才能薄发, 教师只有不断扩大自身阅读量, 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包括快速阅读、迅速捕捉和处理信息及透彻洞察力、冷静分析力等) , 才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人生没有发令枪, 起跑线在哪里, 也没有界限。所以, 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只要你愿意, 就应从今天开始, 从现在做起。

当然, 笔者认为, 选手还应与时俱进。尤其是赛前, 建议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书系入手。例如学生懂得引用罗西、安宁等人的语言, 而做语文教师的起码应该了解罗、安是何许人也、写过何文吧。

攻略二:临阵磨刀, 不快也亮

各类比赛均是各校选拔出来的种子选手, 所以要想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实属不易。

首先, 个人修为很要紧, 熟能生巧。成功均不是出于偶然, 功在平时。参赛前, 选手能针对性地分门别类临时再“抱抱佛脚”, 必要时借各年级不同水准的班上同一节课, 作适应性强化训练, 在大熔炉里炼炼功力, 到八卦阵中伸伸腿脚, 多听意见, 多磨多改, 常会茅塞顿开, 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 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个好汉三个帮。笔者认为, 选手的成功与各学校的本教研组研讨氛围和结构层次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三个臭皮匠, 一个诸葛亮。例如, 语文组可组织三课一评或一课三议活动, 若组内有本地区强劲核心人物或高级别的专家、骨干教师引领指点, 且氛围其乐融融、你帮我助、团结一心, 此团队出来的人选成功几率自然很高。

攻略三:自信从容, 逐个击破

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 自信撑起人生追求理想的信念和动力。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因此, 要想成就理想, 首先必须要有自信。有了自信, 人就不致因暂时的疑惑或迷惑而灰心丧气。参加比赛不需要我们牺牲, 要相信自己能从容角逐, 相信自己能镇定面对, 妄自菲薄只会把自己引向“精神墓地”。

所以, 应保持起码的自信, 相信自己, 他人不懂的也许我就知道, 我掌握的别人可能不一定懂得。换句话说,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当与赛者进入备课室后, 不能自己先慌了阵脚, 乱了方寸, 要牢记语文教学的宗旨, 要牢记备课的根本, 冷静自己, 步步为营。

攻略四:整体布局, 纲举目张

拿到教材, 一般为大家不曾谋面或不很熟悉的文章。真刀实枪来不得半点虚假, 没有现成的教案照搬照抄。于是, 人人使出浑身解数来, 能不能出彩, 全凭个人造化。这里又得强调心态问题, 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者可能会更紧张、不知所措, 这时建议深呼吸一次, 及时调整心态, 便可缓解不少压力。心理素质高的就可先人一步, 更能找准自己的特点, 谋篇布局, 全盘考虑, 出奇制胜。

开始备课时, 切忌跟风, 不能人家干啥你干啥。尤其可以带一些自备的词典、参考资料及手提电脑的话, 千万不要先忙触碰这些辅助材料。首先必须排除他人干扰, 静心阅读。通读全文, 一遍不行两遍, 两边不行三遍 (个人建议连读五遍) , 直至文章中心内容、脉络结构逐渐清晰, 当主题思想慢慢明确, 了然于胸时便可下笔构思。

备课仿佛著文, 结构思路很关键。备课是为上课服务, 有效的备课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备课不充分,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上课人教学时的思维和智慧。上得很好也是有可能的, 但几率实在不是很高。所以, 由于备课时间很有限, 写详案是不切实际的。教师是课堂的导演, 在写简案前, 笔者建议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精心设计板书, 板书就是一堂课的骨架。设计好教学的框架很重要, 骨架搭好了, 就把握了大方向, 纲举目张。剩余时间则应细部雕琢, 完善过渡环节, 再赋予血肉, 美化或诗意教学语言, 尤其要重视前瞻性地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或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 导语和结语举足轻重。结语是画龙点睛, 升华情感, 能注意前后呼应, 一线串珠的话, 老师和这堂课将永久铭刻在学生难忘的记忆之门。而导语又是众生关注、打开局面的起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引人入胜的导语往往能渲染铺垫, 使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

攻略五:点亮心灯, 润物无声

俗话说, 将帅无能, 累死三军。善教者, 能将水酿成甘露, 使饮者回味无穷, 不善教者则搅成浑水, 让喝者食之无味。语文教学中充满了学问, 要事半功倍地调动兵马, 我们必须要求自己智慧一点。要善于利用一切有效因素,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例如上课前的几分钟, 教师不能忽视, 应以自己饱满的热情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 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下面就以导语为例, 教师若能结合课题关键字眼, 引出话题, 能不留痕迹地引领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 更生动形象地初解文意。例如, 教学《常怀敬畏之心》一课, 教师可观察学生的亮点习惯或优良传统, 紧扣“敬畏”二字, 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敬畏之心导入, 既激励了学生, 又自然地导入了正题。再如, 教学《又见菜花黄》时, 可抓住“又”和“黄”字做文章, 抛砖引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教师可联系教学现场实际, 结合文意, 投其所好, 一语中的。在谈笑和戏说中感染每一位学生, 拉近师生距离后, 相信就是再死板的学生也可能踊跃参与或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反过来想, 你来我往之后架起了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教师在听、说、读、写环节中也就更能推波助澜, 顺利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了。

此外, 有首歌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 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 会用自己的语言去倾诉, 会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课堂上如果走进孩子的心灵, 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灵异精彩的世界, 整堂课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弥漫诗意的光辉。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竞赛, 穿插活动, 尊重他们, 给他们足够的空间, 把他们小小的错误看作是美丽的意象。要注意细节, 恰如其分地把课外知识、生活经验参照引入到读文思维中来, 与文章全局或部分恰当地建立联系, 进行类比教学, 保证学生能学深、学透、学熟, 举一反三。并适时表扬鼓动,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学推进也由浅入深, 教学任务水到渠成, 教学效果自主生成。

攻略六:鸟飞有声, 雁过留痕

提倡有效教学的课堂里, 学习氛围民主和谐, 在质疑与释疑的对话中, 师生们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好课不是千篇一律的。赛场上更是如此, 要获得成功, 想棋高一着、胜人一筹的话必须亮出自己的特色, 整堂课很难做到处处生辉、全面开花, 但必定要有两到三处重锤, 成绕梁之音, 让听者咀嚼回味, 学者铭记终身。

当然, 也不能一味求新、求异, 还必须立足于教学大纲, 确立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学活动应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热点、焦点问题与难点挂钩, 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 寻求活动中的现实感。拓展迁移要善于捕捉随机资源, 巧妙利用课堂自然生成, 不能脱离关注学生的根本, 要注重合作探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完美人格、完善自我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一方展现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中, 保存一段探究的体验, 在学习中学会研究, 学会做事, 更学会了做人。

一次难忘的情景教学比赛 篇9

一、竞赛课前:即兴发挥

我知道这次角逐是一场竞争很激烈的比赛, 要想脱颖而出, 必须过关斩将, 亮出奇招。凭借自己多年来在一线的无数次历练, 我有自信一定能成功。深圳市教育局通知我去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试教。试教本是为了熟悉学生, 让执教者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有所了解, 但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试教比较好,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这可以使二年级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 更有利于教学。因此, 我放弃了试教, 直接参加市教学选拔赛。

开始进行教学选拔赛时, 我要求学生按照平时上课队形站好, 可是他们却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状况, 正是考验了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教师固有的教学机智, 使我非常冷静地做出了应对对策——即兴发挥!

二、竞赛课的开始:随机应变, 激兴趣、调情绪

首先, 我用非常平和的语气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分散站开, 位置能看到老师就行。”学生们迅速移动位置。之后我便与他们交流起来:“同学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你们喜不喜欢里面的齐天大圣?”这番话, 顿时使学生消除了紧张的情绪, 他们大声回答:“看过!喜欢!”借机, 我又卖起了关子:“我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说到这里, 我有意停了停, 旨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派来的。”学生们突然一乐, 轰然一笑,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起来。看到时机成熟了, 我继续说道:“齐天大圣派遣我挑选几名得意门生做他的弟子, 但是条件非常苛刻, 特别设置了几个难关考验大家。而过关者, 我将代传给他几招大圣的本领。”这时, 学生们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大圣的弟子。

三、竞赛课的学练中:创设情境, 投入学与练

打铁要趁热, 立刻开始课堂教学吧。第一关考验模仿能力:“大圣从西方带回一套韵律舞蹈《butterfly》 (蝴蝶) , 请同学们跟我做。”伴随着音乐, 既充满激情又优美的舞姿示范, 使学生们个个都认真地跟着我舞动起来。很快, 学生的身心就都被我调动起来, 课堂教学也就很快进入了正轨。第二关测试智慧:“看谁能从天兵天将那里智取法宝‘如意绳’, 我就是‘天兵天将’。”要求学生趁我转身进行巡视时, 大家悄悄前进, 而当我面向学生时, 大家就需要蹲下不动来隐蔽自己, 移动者被我发现, 视为失败。测试开始了, 我时而背转身巡视, 时而闭眼假装睡觉, 并恰到好处的面向学生紧张地表演:“今晚特别黑暗, 什么也看不清, 我感到心里不安, 心惊肉跳, 是不是有许多‘小齐天大圣’要来盗取我的宝物?”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 学生终于获得了胜利……课后, 师生对这一环节的设计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第三关考查创造性。这时,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先启发性地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跳绳示范, 然后要求学生创造不同的跳绳玩法, 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 积极投入到练习当中, 有向前跳的、有向后跳的、单脚跳的、有双脚离地跳的、有双脚交换跳的、有花样跳绳的前交叉、侧交叉……跳法变化多样。他们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人, 尽情地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之后, 我采用贴小红花的方式鼓励表扬大家, 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学课的尾声, 为了鼓励学生们的表现, 并放松他们的身心, 我与大家做了一个“三打白骨精”的游戏, 让所有学生再次享受到了课堂的乐趣。

随着《西游记》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 课堂气氛再次高涨, 所有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跟着我模仿唐僧骑马念经、孙悟空手搭凉棚探路、猪八戒挺着大肚皮滑稽地走路、沙和尚挑着行李跟随的动作, 学生惟妙惟肖的模仿和表演赢得了观摩者的阵阵掌声。

四、竞赛课后的评析: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一场表演

课后, 专家评论:龙老师把学生看成具有整体生命的人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摒弃了学科中心论。在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音乐、舞蹈、健美操等, 集舞蹈美、故事美、音乐美、情景美、体育美于一体, 将艺术与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环节无处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熏陶着学生。

教学比赛 篇10

一、比赛教学方法相关内容简述

比赛教学方法是当前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指通过比赛分为和比赛环境的营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模拟专业项目比赛的条件,根据标准的比赛标准对学生的项目运动技能进行训练和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比赛教学方法更加贴合实际运动比赛项目,能够促使体育教学活动在贴近体育竞赛条件的情况下开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让学生限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的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排球教学应用比赛教学法的具体形式

(一)垫球技能教学比赛形式

垫球是排球运动的重要技能,也是高职排球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垫球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赛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通过个人自由垫球比赛对学生的垫球技能进行强化练习,具体的形式为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按照体操队形让学生两两站立,在训练的时候让对面站立的两组进行垫球对练,让其他两组对垫球的数量进行统计,在规定的时间垫球失误最少的一组为优胜。其次,垫球投圈比赛也是垫球技能比赛的一种形式,教师对参与比赛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站成一个圈,组织学生向圈内的其他学生进行垫球,排球落入到指定圈内的最多的一组最终获得胜利。除了上述介绍的两种比赛教学形式以外,在垫球技能训练的时候还可以用垫球接力比赛、对墙垫球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获得技能学习[1]。

(二)发球比赛教学形式

发球也是排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球比赛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通过发球打靶比赛形式对学生的发球技能进行培养,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围墙,在围墙上画出一个五环的圆靶,根据排球的大小,这个圆靶的同心圆半径应在3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并且在距离圆靶20米的地方设定为发球位置,学生站在发球位置进行发球,根据球击中圆靶的环数对比赛结果进行判定,得分最高的学生或者小组获得胜利。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发球和垫球进行结合,选定学习小组中的一位学生为发球者,其他小组成员按照3米左右的间隔站立分别垫球,发球者向其他小组成员分别发球,接球者向其他同学垫球,最终回到发球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对发球和垫球的成功率进行统计,从而作为比赛结果的评判。这两种发球比赛形式已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并且取得的效果也很好[2]。

(三)传球比赛教学形式

原地立定传球是一种传统的传球教学比赛形式,为了更好地提高这种基本比赛形式的趣味性,可以对这种传球方式进行创新。一种是二人合作传球比赛,教师将学生以两人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多个比赛小组,每一个小组两个成员按照3米的间隔距离站立配合传球,相互配合垫球、传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回合数最多的一组获得胜利,这种比赛形式不仅能够对传球进行练习,而且还能够同时练习垫球。另一种将垫球和传球结合的比赛形式也是需要两个人配合,在训练场地结合排球练习者的人数画一个大小合适的圆圈,让学生在圈内边走动边传球,走出圈外的视为失败,成功完成垫球和传球动作的视为一个回合,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回合次数最多的为胜利者[3]。

(四)扣球比赛教学形式

扣球是排球竞技的重要技能,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扣球技能的培训,扣球比赛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首先是扣球打点比赛,在排球训练场地划分不同的分值区域,根据训练人数确定扣球次数,在规定时间内扣球得分最高的为胜利者。其次是分场地比赛,按照学生排球技能的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对训练场地进行划分,将不同的训练小组安排到相应的训练场地进行抛球和扣球训练,扣球比赛中必须要确保排球可以过网,为了确保训练效果,不允许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犯规行为,在此基础上扣球成功次数最多的为胜利者。扣球比赛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能力和教学场地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

结语

排球教学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职教学改革对高职排球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比赛教学形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排球技能进行有效培训,而且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本文以具体训练项目为例,对相关比赛教学形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赛教学形式,优化高职排球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清.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4,(9):61-62.

[2]许洪.高职排球教学比赛教学法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26-127.

教学比赛 篇11

关键词 比赛 教学 方法 大学 篮球

一、比赛教学法在大学篮球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认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采取比赛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其也能激发学生打篮球和体育锻炼的动机、欲望,鼓励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最后,促使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体育对人们带来的快乐,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在比赛教学中,将教学实践和课外练习相互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它对于学生的身心素质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采用比赛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打篮球、进行体育训练的兴趣。因此,随着学生们学习篮球的积极性的提高,其体育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都是规则,我们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则。同时,在篮球运动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所以必须培养学生们的规则意识,采用比赛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比赛规则,加强他们对战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水平。另外,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篮球规则,能帮助学生在实际运动的时候更好的利用篮球规则。

(四)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规则和技能后,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采用这种比赛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无论是运球、接球还是投篮等,学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学生只有充满了兴趣,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因此教师需要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力度,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激发潜能。

二、大学篮球教学中比赛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比赛场次安排非常少

虽然一些学校采用了比赛教学法,激发了學生的篮球兴趣。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比赛教学的场次安排非常少,只通过几场教学比赛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另外,比赛的方式和手段非常单一,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二)比赛方法和实际竞赛有所脱节

根据篮球比赛的规则,每一个队的比赛人员数量都有一定的限制。哪怕在比赛的过程中更换了队员,增加了比赛人员,但是经常因为太注重比赛的结果,所以很难将技术能力不好的学生安排进比赛里。这样一来,就可能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尤其是技术能力不好的学生,更是丧失了自信。

(三)比赛设置的数量和学生人数差距大

在进行篮球比赛的时候,因为篮球比赛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而喜欢篮球的学生非常多。这样就可能使得学生参与裁判工作所占的比例减小。此外,很多学生不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比赛中去,因此也不能提高自身的裁判能力、综合能力。

三、比赛教学法的策略

(一)对学生的运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在进行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科学的分配时间,控制比赛时间占课堂时间的比例。比如,在分配的过程中,可使比赛教学的时间占课堂时间的一半左右,其他活动占课堂时间的25%,剩下的时间用来让学生自由练习。这样分配时间,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要领,最终提高他们的水平。

(二)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情况

教师在采用比赛教学法的时候,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情况。在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信息以后,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开展教学,划分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由易至难,逐步掌握篮球要领。

(三)采用篮球比赛积分法强化训练

进行教学的时候,比赛积分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其包括了传球、发球、运球等方面的技能。同时,篮球比赛积分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能力。比赛积分法是这样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篮球比赛。学生们在相互交流、探讨、切磋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举个例子,在进行比赛的时候,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取三局两胜或者五局三胜的赛制,分别给每一组进行积分。哪一个组的积分最高,哪一个组就算赢了。

(四)进行半场篮球比赛

在完成了教学活动后,教师要举行一些篮球比赛。因为考虑到学生的体力因素,可以采取半场篮球比赛的方式。同时男学生和女学生应该分开进行比赛,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每一个小组的能力和水平都能均衡。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在学生中挑选出裁判,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比赛规则,体噶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与体会

很多大学的篮球教学活动里,教师没有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只是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这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比赛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志伟.比赛教学法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4):105-106.

[2] 张建新.分析比赛教学法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3,(3):136-136.

教学比赛 篇12

(一)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足球课上, 老师教授某项技术, 往往在教师做完示范动作之后就安排学生分组做练习。在练习的开始阶段学生还能集中注意力来完成动作, 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 尽管在老师的要求下还能继续练习, 但是练习质量和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样的练习手段事倍功半, 违背了我们的教学初衷, 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也不能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最终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比赛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比赛的环境, 对胜利的渴望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当中去,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

(二) 建立自信心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项目, 只有不断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某一项技术, 采用教学比赛形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在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自己某项技术的不足继而为了打好比赛必然会努力练习好每个技术动作, 通过自己技术的提升在比赛中获胜, 这样在心理上又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这样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决心, 让自信激励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三)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足球运动是一项90分钟的比赛,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可能会暂时落后, 也可能会领先, 总之, 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我们要教会学生在落后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 比赛不到最后一分钟就不能停下来。在领先的时候也要戒骄戒躁, 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球。在赛后我们也要对比赛进行正确的引导, 鼓励输球的一方通过努力去争取下一场比赛的胜利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培养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四) 将足球技术学习与比赛实战相结合

要想要求学生能够将平时学习的足球技术在激烈复杂的比赛中合理的运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技术的时候将每项技术运用的时机、方向、特点向学生讲授清楚, 并在教学中穿插比赛通过设置特定规则重点练习课上所学技术。

(五) 教学比赛能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而运动兴趣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教学比赛能够增加学生进行课外练习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战术和竞赛规则,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师应该将学生进行课外练习的愿望充分利用, 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外作业, 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 要根据他们的实际, 不断提出新要求, 使之逐步得到巩固。

(六) 适合大学生群众性体育的发展规律

大众体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群众的主体参与程度, 群众性足球运动的主体是业余足球联赛。大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成长是要通过不断地参与到足球运动本身来实现的, 通过足球运动在身心两方面得到锻炼, 提高实战技术水平、激发参与活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不断追求在足球运动中享受快乐。足球运动要实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开展, 降低参与难度, 扩大参与机会, 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能使身心感到愉悦的活动环境;让大学生充分领略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 体会足球运动对于身心的锻炼价值。

二、“教学比赛”方式在足球课上的实际应用

“教学比赛”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 按照比赛用时的长短、场地限制的大小、对抗双方人数的多少、比赛中限定参赛队员行为的标准、比赛规则、胜负结果的评定等基本要素组成的具有教学特定目的的练习方式。

(一) “教学比赛”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颠球比赛:在教授与学生练习完颠球技术以后, 根据学生人数多少, 可以进行个人, 也可以进行团队间的比赛, 以双方点球次数多少决定比赛胜负。在进行一轮比赛后, 可以给学生一段时间练习再开始下一轮的练习, 对胜利的渴望可以让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练习当中去,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抢圈比赛:以队为单为, 围成一圈, 中间的同学抢圈外同学的传球, 让学生在有对抗的、有逼抢的情况下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带球绕杆接力比赛:以队为单为, 进行带球绕杆跑比赛, 全队完成时间最少的一方获胜;半场7对7足球比赛:在半个足球场地里, 摆放两个小足球门, 规定比赛时间, 让学生练习相互之间的跑位与传接球, 提高在实战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全场11制比赛:时间由70分钟逐渐过渡到90分钟, 学生对足球比赛具有正确而全面的认知, 学会合理运用体能、足球的基本战术、了解足球阵型具备阅读比赛、反省自我的能力, 树立明确的活动目的, 并且在比赛中安排学生担任裁判, 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足球比赛规则, 能利用规则解决比赛中的争端, 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二) “教学比赛”的课时安排

“教学比赛”的课时安排叫遵循技术学习由简到难的规律。1—4周:安排学生进行传接球比赛, 培养学生传接球的能力。运球接力比赛, 运球绕杆比赛, 培养学生运球能力。5—7周:抢圈比赛, 培养学生在有对抗的情况下运用技术能力。点球射门比赛, 通过点球射门比赛提高学生射门技术以及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8—11周:7对7的半场比赛, 培养学生的跑位意识, 整体的进攻和防守战术的运用以及实战中运用技术的能力。12—14周:全场的11人比赛, 比赛时间由70分钟逐渐过渡到90分钟的全场比赛。学会在90分钟比赛里合理运用体能, 通过传球组织进攻, 熟悉场上站位、换位, 熟练运用所学的主要技术,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和团队精神

三、结论

(一) 传统足球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枯燥,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采用教学比赛形式上课, 教学内容新颖, 形式活泼, 寓教于乐之中融趣味、能力、锻炼三者于一体, 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具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知识性等特点, 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所有学生的能力都会充分发挥, 并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增加了竞争意识,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课堂技术动作的达标率, 课堂效果也更加明显。

(二) 教学比赛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 有目的的进行教学, 根据运动技术掌握的规律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比赛形式进行教学, 满足学生掌握不同技术水平的需要, 使所学技术能在实战中运用,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 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真正学会一项运动。

(三) 足球教学过程中应当创造有个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综合运用、相互配合, 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爱上足球运动并渴望参与其中, 把足球课堂变成学生运动的乐园, 并将足球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终身运动。

(四) 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教学比赛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游戏竞赛和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训练了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的能力, 加强了纪律观念和进取精神, 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能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摘要: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 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 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 深受学生欢迎。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技战术要求较高的项目, 对足球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个项目的接受程度。在常规的足球技术教学课上, 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学生不断的做重复的练习, 而这种练习方式有比较枯燥, 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采用“教学比赛”的方式进行足球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如何合理运用技术动作, 通过这种有对抗的比赛练习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善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比赛教学”练习法如何在教学课上进行应用进行阐述, 以期对提高足球技战术学习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足球,比赛,应用

参考文献

[1]袁玉涛, 田振生, 张明强等.足球课实施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30-311.

[2]陈玉敏等“.比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J].九江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上一篇:水环境风险分析下一篇:政治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