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招生

2024-10-07

高职招生(精选12篇)

高职招生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探索“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近些年, 教育部和各省市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尝试, 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春季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改革形式应运而生, 尤其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开展得有声有色。所谓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是指由高职院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合格后, 可直接被录取, 不用再参加统一高考的一种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入学形式。各招生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办学条件自主确定录取原则, 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历史沿革

2003年,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率先尝试省属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入学方式。2004年, 江西省25所高职院校参加自主招生试点改革, 规定招生人数不得超过年度总招生计划的10%。2005年, 上海市遴选出3所民办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生。2006年, 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进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改革。2007年, 教育部允许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 2008年, 自主招生考试试点院校增加到8所。2009年, 天津市首次批准12所高职院校举办自主招生考试, 招生计划795个, 随后几年, 招生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逐步增加。2014年, 天津市共有20所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3440个, 占市属高职院校总体计划的6.5%, 为历年之最。

二、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实施办法

经过6年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 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完善。无论是参与自主招生的院校数量, 还是投放的自主招生计划数都逐年增加。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总体目标。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 依法自主规定报考资格、自主组织专业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合高职院校培养需要, 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2.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包括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两部分。其中, 专业素质考试内容体现招生院校的选拔培养要求, 由招生院校负责组织实施。由于高职教育是培养专业特长突出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 专业素质考试主要是针对考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品德、心理等方面的测试, 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适应度、职业潜能及职业认同感。综合能力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时事政治、言语理解、分析判断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专业素质考试方式为面试及操作考查, 考试成绩总分为150分;综合能力考试方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成绩总分为150分。

3.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

各招生院校和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 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各招生院校负责本校自主招生新生录取工作。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监督招生院校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的情况。

招生院校根据考生报考本校各专业的情况和考生专业考试成绩, 确定各专业最低录取控制范围。录取时, 招生院校以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绩点分数, 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录取结束后, 招生院校将录取结果报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备案, 并向社会公布各专业录取原则和录取最低分。

已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 原则上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高职 (专科) 各批次的录取。能否参加普通高考本科各批次的录取, 由招生院校自主确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录取照顾政策。招生院校制订实施的录取照顾政策, 遵照普通高考的相关规定执行。招生院校可根据本校选拔要求, 制订实施对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考生的录取照顾政策。招生院校制订实施的录取照顾政策总分值一般不得超过20分。

三、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特点分析

1.增加考试次数, 革除“一考定终身”弊端。

参加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考生享有两次考试和录取的机会。全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在每年4月份以前完成, 没有被录取的考生, 可继续参加秋季普通高考;已被录取的考生, 如参加秋季普通高考, 仍可参加本科三批及以上批次院校的录取。2011年和2012年被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中, 分别有72.5%和70.3%的考生选择继续参加秋季普通高考。其中, 分别有30.7%和26.1%的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由此可见, 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从制度设计层面, 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2.选才标准多样化。

参与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以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为主”进行选才, 改变了普通高考“一张试卷选拔两类人才、以文化考试为主”进行选拔的现状。招生院校在规定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 以自主组织的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绩点分数, 进行选拔录取, 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选才需求。同时, 为那些有志于就读高职、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但不擅长文化课学习的考生, 提供了展示自身特长、凭借自己兴趣选择深造的入学机会, 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 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业潜质。

3.自主招生专业特色明显。

参与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可以突破以往录取批次的限制, 与其他重点高校一样享有优先挑选优质人才的机会, 将更多的考生纳入招生视野。自主招生投放的专业一般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且教学资源成熟、专业特色鲜明、就业率较高、吸引力强的重点建设专业。通过自主招生, 可以选拔专业适配度高、动手能力强的考生, 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4.兼顾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和特长的考查。

招生院校在录取工作中, 合理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以兼顾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查。如有的院校规定, 报考考生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8门课程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 有一个A的加6分, 有一个B的加3分, 有一个C的加2分。2014年, 参加自主招生的20所天津市高职院校中, 有18所院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予以承认并折算分数计入总成绩, 9所院校承认高中阶段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类等级证书和市级艺术、体育类获奖项目并折算分数计入总成绩。

四、结论

天津市组织实施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旨在选拔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需要、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相应高职院校进行高职阶段学习, 从实施效果分析如下:

1.随着报名人数逐年增多,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的招生录取方式已得到各方的广泛认可, 并且在普通高中有比较稳定的生源基础。

2.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有利于考生报考意愿的实现。根据开学后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对专业的了解、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方面皆高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学生, 并且差异十分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自主招生实现了大多数学生的报考意愿, 但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相比, 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

3.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方式与普通高考有显著区别, 通过两种方式录取的学生, 总体水平基本相当, 但各具特色, 说明自主招生可以应用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选拔中, 且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与定位更加匹配。

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走过了五六个年头,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表明, 在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方面, 自主招生比普通高考更具有效率优势。从实施效果分析, 初步实现了分层选拔、分类录取的目标, 招生院校的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权得到体现, 专业素质考试内容较好地满足了院校的选拔培养要求。在良好形势下, 天津市高职院校可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规模,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 实现全市高职院校全部实行自主招生, 以利用制度优势, 确保高职院校优先、有效率的选拔, 确保招生录取质量, 同时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更加有利于自身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招生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天津市高招办《2016年天津市高职升本科招生工作规定》,为了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招生,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是社会了解我校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我校开展招生咨询和录取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三条 本章程经我校普通本科招生领导小组审查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第四条 学校概况

一、学校名称:天津财经大学

二、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三、办学层次:博士、硕士、本科

四、学校代码:10070

五、学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六、学校基本概况: 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所财经大学之一,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组建起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现校园占地1500亩,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已建成为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七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会计专业硕士(MPAcc)、法律专业硕士(JM)等十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已经形成包括博士、硕士、学士以及成人、留学生教育和从业资格培训等在内的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在英国、美国开设孔子学院,深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丰富国际执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全国30个省份一批次招生,已成为我国财经类院校录取新生质量最好的院校之一。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定制式”培养模式,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入选全国就业50强高校。

第二章 招生机构

第五条 我校设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决定有关招生的重大事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工作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高职自主招生:路在脚下 篇3

今年1月3日,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刊登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署名文章《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在文中,袁部长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五个主要思路,其中第一条就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高职自主招生,一时成为职教界关注的焦点。

由重点名校推及高职高专

从北大、清华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到众多名牌大学纷纷联手自主招生,每次关于自主招生的新政出台,总能引起媒体的追风和网络的热炒,直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关于自主招生的认识,人们往往局限于重点高校,对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知之甚少。实际上,高职早就走上了自主招生的探索之路。

追溯我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历史,2003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03年,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壮大的需要,黑龙江省首次尝试了省属高校自主招生的入学方式。2004年,江西省25所高职院校被允许进行自主招生试点改革,规定自主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年度总招生计划的10%。2005年,上海市依托教育改革综合试点区的优势,经教育部批准,市教委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反复评议后,从十几所申请院校中选取了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办学声誉较好、招生方案较合理的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首次自主招生试点院校。

2006年,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地进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07年,教育部允许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计4所),2008年增加到8所。2009年,教育部安排33所高职示范校单独招生,招生总人数为9240名。2010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更扩大到73所,计划招生25505名。

可以看出,同许多教育改革一样,高职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首先由部分省市先试先行,后由教育部主导推行并逐步推广。

而袁贵仁部长关于高考改革思路的文章,让人们对高职自主招生更多了几分期许。文章发表不久,教育部就下发通知:2011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和招生人数。

据了解,已列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共200所高校都可以参与申报,而且高职自主招生将扩大招生对象范围,除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允许中职毕业生(含应届)、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报考。

不过,对于高职院校关注的招生规模问题,通知还是体现出了一贯的“谨慎”与“渐进”的改革思路。通知要求,今年首次申请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该校年度招生规模的10%以内;已经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相关院校,自主招生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该校年度招生规模的20%以内。

步子大了一些,但并没有完全放开。有学者认为,这一方面体现出教育部对高考自主招生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表明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的复杂性,还需要谨慎前行。

是创新之举还是缓兵之计

社会上有这样的一种看法: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对有资格自主招生的学校和有资格参加单招的学生来说都是荣耀的象征;而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国家为了缓解高职院校招生压力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2010年4月6日,《中国青年报》刊载的文章对近几年全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未来10年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预见,称“分水岭”已见,“洗牌”重组已成大势所趋且箭在弦上,“生源减少会让当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高职教育市场迅速分化,使好的更好、糟的更糟”,甚至会有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不可避免地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一报道曾被国内媒体广为转载,引发社会对高职院校发展前途的普遍关注。

从新闻的角度看,此文备受关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事实,更在于它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湖北一位高职院的院长认为文章“写出了普遍存在的事实,说出了我们想说却又一直不敢说的心里话”;另一位院长的表述更为直接,“既然话都被挑明了,再要面子就没什么意思了,我们现在只有面对现实,共同寻求发展对策。”7

放眼全国,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缩减已毋庸讳言。例如高职教育水平及声誉非常高的江苏省,曾在全国率先出现考生“宁读好的专一,不上较差三本”的喜人局面,全省多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一度远超三本院校的平均线。然而到了2010年,江苏全省高招二阶段各批次的省控线却出现了惊人的逆转,三本与一专之间竟然相差了整整70分,成为有史以来江苏省专科与民办本科之间分差最大的一次,如果再与二专(民办专科)相比,则更是深深的“鸿沟”。

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2010年江苏省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52.7万人,比2009年的54.6万人减少约1.9万人,生源低峰的到来已势不可挡,而且从全省生育峰谷的规律来看,这种减少还会延续多年,且减幅不断增大。

《新华日报》资深教育记者蒋廷玉说:由于职业需要,她经常关注相关高等院校的网站,发现前几年大家在报道新生军训、开学典礼的盛况时多以人数众多作为炫耀的亮点,而如今绝大部分院校已有意无意地隐去了新生人数,其背后的隐情自然是热闹依旧、亮点不再。

在自然缩减的生源中,绝大部分是专科院校的目标生源,而在弃读和复读的考生中,原本也有很多人应该是高职院校的生源,生源缩减的刚性差额几乎都由高职院校来分担。

据笔者了解,高职院校“吃不饱”,江苏不是个案,山东、湖南、上海、黑龙江等省市早在前几年已有明显“征兆”。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一线办学者、管理者都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行自主招生改革。

然而,社会大众对应时而生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反响并不强烈,甚至还有些冷淡,与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广受追捧形成了鲜明反差。绝大部分家长对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是想方设法去了解情况,削尖脑袋去挤“头班车”;可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则需要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广泛宣传,甚至深入高中校园去做动员。

曾有一位国家示范院校的院长带着国家高职自主招生的政策到一所县属三星高中去做宣传。该校校长在热情接待之余,当着该院长的面电话安排高三年级主任:“通知各个班级的后十名同学都来听听(宣传)”。

同是自主招生,重点高校是“掐尖”,高职院校却只能“掐尾”,高职自主招生的前景由此可见一斑。高职自主招生被社会公认为是高职院校应对生源危机的权宜之计,很多家长担心这种“掐尾”会影响生源质量,进而影响学校的育人质量,让自己的孩子进这样的学校,从内心讲是很不放心的。

不过,办学者尤其是管理者——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却从不这样认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按照现行招生政策,该校的招生一直放在“专一”批次,需要等到本三录完之后才能选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对优质生源的选择,虽然该校每年大部分专业的录取线都在本三以上,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此,该院院长单强认为,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可以突破以往录取批次的限制,与其他重点高校一样享有优先挑选优质人才的机会,将更多的考生纳入招生对象视野,通过自主选择招到专业适配度高的考生,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自主招生对办学成绩突出、办学声誉较好的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政策性的导向和鼓励。二是可以为有志于读高职、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但却不擅长文化课学习的考生,提供一次展示自身特长、凭借自己兴趣选择深造的入学机会,让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特长和专业潜质,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三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选才标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中学校改变育人模式,真正地推行素质教育。

高职自主招生:路在脚下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与“211”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通过能力素质的考察给予考生一定的高考成绩加分,是属于高考的一部分;而前者则是高考方式的一种改革,在统一高考前必须完成自主招生的录取工作。因此,高职自主招生改革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和学生特点,确立改革思想和制订改革方案,使高职自主招生真正成为广受学校、学生、家长普遍欢迎的“三赢”之举。

实际上,允许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是国家级招生考试权力的下放,这意味着学校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虽然高职自主招生在我国已试点多年,但受招生院校资格和招生计划的限制,这一政策能够惠及的一直是极少数的考生和学校。随着国家对高职自主招生的放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和学生接触这一新政,社会对此的关注也将空前聚焦。

因此,切实做好高职自主招生工作,不仅事关高职声誉、高考信誉,事关社会和谐,更会影响到职教发展的走向和我国高等人才结构的完善。基于这一认识,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有效监督,把自主招生的好事做好相当必要。当前形势下,主要应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把握好四个“度”。

一是科学确定招什么人,提高社会认可度。毫无疑问,自主招生是一种人才选拔考试,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人才进行多元化评估和认可的尝试,旨在为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或各门学科不太平衡、综合成绩不太好但却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专才”提供升学和深造的机会,而不单是为所有考生增加入学几率,为学校增加生源。所以,科学制定入学标准直接关系到自主招生的初衷能否顺利实现。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自主招生必须在高考前完成录取工作,被学校确认选录的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因此,自主招生的标准至少应该包括试点院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笔试成绩;试点院校组织的面试、实操能力测试成绩;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平时成绩和高中会考成绩;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评语或中学的推介材料等。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来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社会对高职自主招生的认可度。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益教授认为,高职自主招生考试“命题质量是关键,命题思路是根本,命题教师是核心。”“自主招生的命题应以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潜质和能力目标为依据,考题设置应重在引导考生学习有益的课外知识,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精神。这类考题也许没有准确答案,却能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周密谋划怎么招人,提高社会公信度。这是事关招生考试方式方法和录取选拔模式的操作层面的问题。虽然职业院校的单独招生已有多年的成功经验,但对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院校来说,因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要妥善做好各项工作亦非易事。从招生专业和计划的确定到招生程序的制定,从考试命题、试卷保密到考试的组织、最终的录取,均需要多加研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必须以综合素质测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实行“以会考成绩引入、文化成绩画线、素质考核排序”的多元选拔模式。

三是如何保证规范招生,提高社会美誉度。对于放权高校自主招生,国家一直持审慎态度,社会上也普遍持关注、挑剔、怀疑态度,甚至有专家建议:“在没有更好的改革方案和成熟的保障出台之前,最好还是维持现状”。

确实,从大环境看,一些社会风气不太令人满意,高职自主招生要想独善其身非常困难。特别是在高职生源出现危机的大形势下,“关系生”“条子生”等问题很容易成为民众关注和担心的焦点。可是,某种程度上讲,自主招生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因而做好过程的监控相当重要,民主化决策和法制化管理不能缺位。我们必须严密规范程序,严格监督检查,及时扼止违规操作,而不能盲目依赖事后的查处。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伟民认为,各试点院校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阳光工程”的各项要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准确地将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试范围、考试方法、录取规则、录取结果,以及举报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开,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应对报名、命题、试卷印刷、运送、考试过程、评分、阅卷、录取进行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必须在各个工作环节上建立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勇教授将此过程总结为16个字,即程序合理、实操规范、监督得力、渠道畅通。

四是如何面向不同群体,提高社会公平度。高职自主招生是国家高考招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如何提高社会公平度,不仅事关政府形象和高考声誉,也对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重视校际之间的科学平衡,让国家示范院校与非示范院校、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不同区域的院校之间,都能有平等参与改革、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

北京11所高职自主招生 篇4

2009年北京开展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共有11所。3月21日至22日, 报考高职自主招生的考生, 到报考院校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每名考生限报1所院校1个专业。

据了解, 这11所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包括首钢工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计划招生2470人, 比去年增加130人。其中, 1237个名额用于招收农村户籍考生。

北京高职自主招生报考六提醒 篇5

报考资格与高考相同

高职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和高考完全相同,能参加高考的考生就能报考高职自主招生,能报名高职自主招生的考生也能参加高考。具体说来,凡20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应届中职(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以及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往届毕业生均可报名。要求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未受过学校处分和未触犯刑律,具有本市正式户口,身体健康。

只能选择1所学校

按照北京市统一安排,考生报名时只能选择1所学校报名和考试。考生报名时要向学校递交报名表、单位推荐表、户口簿、体检表等材料。高中生要交 “成绩登记表”和“高中学生评语表”复印件,中职生要交“毕业生成绩表”复印件。往届生要有本人高中或中职毕业证书。考生如有特长、技能等证书,也可向学校出示。10所试点校的报名时间统一为2007年3月10日、11日。

考试侧重专业能力

3月17日至28日之前,招生学校组织考生参加选拔考试。据了解,考试内容以综合能力测试为主,侧重检验考生的专业能力。试点学校将自主采取不同形式的入学考试评价办法,命题、阅卷、组织方式均由院校自主决定,从形式上看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但是不管考查什么样的测试内容,不管采取什么形式,都是为了测查考生的培养潜质和职业发展潜力。

最终成绩加权折算

考生总分值由笔试、面试成绩,普高生的会考成绩或中职生的在校综合成绩及考生表现、获奖、特长等组成。每项所占权重及折算方法10所试点院校各有不同。高职院校按考生各项成绩加权折算后的总分值,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这也提醒非应届毕业的高中生和中职生,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平时成绩。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基本功扎实,总会有自己的出路,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未被录取继续高考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报名高职自主招生未被录取的考生,仍可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但被录取而不报到的考生,当年不得再参加高考,其交纳的高考考试费用,报到注册时,由招生院校返还。试点校将在3月底录取完毕,4月5日,学校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结束后,试点院校可提前进行新生教育,他们将与当年高考录取的新生一起于秋季入学。

待遇与统招生一样

高职院校单招生心理特点浅析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单招生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38-01

高职单招被称为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按教育部规定,高中生通过单独招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后,按教育部规定,就不用再参加高考了,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独招生。2007 年教育部批准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部分高职院校首批试点单独招生以来,全国高职院校的单招生人数不断增长。面对人数日益增加的这一新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如何?如何对其有效地教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关注的问题,很多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和心理工作者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将各院校对单招生和统招生的差异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单招生心理特点,以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本论文是笔者参与山东商务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我院单招生与统招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单招生”的特殊心理特点表现如下:

一、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方面,单招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不能客观正确评价自己。1.自卑心理,单招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单招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背景等原因在学习中容易遇到挫折,遇到挫折后不知如何处理,由此产生挫折心理。挫折心理首先产生于高中学习失败的阴影。他们之所以来参加“单招生”考试,就是害怕高考失败,考场上赢不了他人。由于这种阴影的影响,使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发生冲突,特别是从普通高中进入高职学校,其挫折程度更加突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失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虚荣心理,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单招生一般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不能更好地做到接纳和学习别人。

二、学习障碍

单招生不仅专业知识稍差一些,而且学习缺乏相应的策略。本人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老师有一个班级是单招班,经过我的观察和发现单招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背景等原因常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自信心缺乏等问题,学习过程中缺乏元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做出有效监控的策略,具体来说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现有的研究也发现不少单招生从未制定学习计划,即使因为老师要求制定了计划,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此外,由于学习不得法,很多学生即使学不懂,也不知道如何提问或者补救。再者,单招生学习习惯欠佳,懒散拖沓,自觉性不高,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不力;这就给任课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情绪障碍

已有研究发现单招生普遍情绪控制力差,情绪困扰比较普遍,心理素质偏低。

在情绪调控方面,单招生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单招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背景等原因常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自信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在思想、感情及行为方面易表现出更多的厌烦、发脾气及敌对行为。

研究发现单招生在敌对思想、敌对行为上比统招生更突出,这可能与多数单招生在高中时学习不好,饱受偏见歧视。他们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较低,较少受到家庭与学校的接纳鼓励,因而表现出更多的烦躁、争论、叛逆等敌对行为特点。

单招生也表现出一优良的品质,在人格特征上,单招生性格更加外向、活动性强,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勇敢性强。这也启示我们:只要根据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科学地进行教育引导,无论单招生还是统招生,均能够得到较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墙晓容、唐泽勇.我院单招、统招生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状况对比分析.魅力中国.2010 年 5 月(上)总 113 期

未来高职招生或先“选专业” 篇7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在会上透露, 职业教育今后将鼓励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是“兼具学生与员工身份, 校企双主体培养”。据悉, 目前国内已有职业院校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 今后, 这样的试点还将扩大。“对学校来说, 更多地聚集优质资源, 改善和提高输送人才的适用性;对合作企业来说, 变帮助学校培养人为为自己培养人, 打消投入职业教育的顾虑。”

当天的会议还释放出一个信号:高考招生政策或将有新变化。“这次联席会议的重点就是评估。为什么要评估职业院校的专业怎么样?这是因为今后高考录取将更重视专业, 根据专业选志愿将成为主流。”一名知情人士说。记者了解到, 这一变化不局限于职业院校的招生, 本科院校的招生也可能会有这样的调整。“目前有这种倾向, 但还没有最终确定。”

不过他表示, 如果这样的调整成真, 那就意味着以后填报高考志愿, “选专业”将更重要。“我们填报高考志愿, 一个学校最多只能填6个志愿, 然后就只能填别的学校志愿了。如果采取这种调整, 那么哪怕填20个专业, 都是平行志愿, 都可以是同一所学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黄兴海解释, 目前在福建、安徽都已经有试点。“本科、专科招生, 注册入学和对口单招, 都可能这样调整。”黄兴海表示, 如此一来, 高校的专业建设、内涵建设, 都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刺激和提高。

高职单招生英语词汇教学探析 篇8

1 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词汇教学在语言学习中很重要。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2:111) 说的是, 学生词汇量大小和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语言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 才能为顺利完成大纲所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扫清障碍。

依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词汇教学目标, A级应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以及其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并进行英汉互译。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B级应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以及其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并进行英汉互译。但高职单招生有相当部分学生因心理障碍、记忆不得法、不及时复习等原因, 达不到最基本的词汇要求, 加上高职单招生英语基础较薄弱,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词汇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其英语学习的瓶颈。因而在单招生中加强词汇教学很重要, 也很必要。

2 高职单招生词汇教学现状

高职单招生英语词汇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词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词汇教学的重视不够

刘玉梅、肖肃 (2007:49) 在《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中指出“Vocabulary instruction is considered much simpler than any other instruc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 it is taken for granted that there is always a dictionary to refer to.”教师对词汇教学主观上重视不够, 认为学生可通过查字典了解、掌握新单词, 加上听、说、读、写、译教学任务重, 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培养“五种”技能和应试技巧的讲解上, 因而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

2.2 对词汇学习的指导不够

现在词汇教学一般停留在教读、教用上 (如词义搭配、句法搭配等) , 较缺乏教记、巩固词汇的环节。教材也没有专门教授单词记忆方法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时间进行以词汇为中心任务的教学, 教师自身也缺乏足够的外语词汇教学理论知识和有效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学习。因而, 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指导不够。学生词汇学习花费时间较多, 学习方法单一, 学习效果较差。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学生也容易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所以, 词汇教学应“授人以渔, 而不是授人以鱼”。

2.3 对词汇学习的检查方法单一

对词汇学习的检查, 教师们喜欢选用听写这一方法。这种方法对教师来说简单、省时、省力, 有一定效果, 但此法单一、检查范围有限, 学生容易产生厌倦, 从而影响检查效果。因而, 教师教学中应加强词汇学习的检查。众所周知, 词汇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 为减少遗忘, 提高复习巩固的效果, 必须及时加强词汇的复习巩固, 教师须在帮助学生如何巩固词汇方面多下功夫。

3 高职单招生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为帮助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 积极探索对单招生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弓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师要搞好词汇教学, 必须先做好功课, 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和同行经验, 并努力在实践中认真践行, 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教学质量。束定芳、庄智象的外语词汇教学五原则二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3.1 加强对词汇教学的重视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针对这部分学生, 应加强词对汇教学重视。珍妮特·艾伦 (Janet Allen, 1999:3) 在words, words, words中指出:“My students didn't use the words I assigned from a word list.They used the words they heard on television and radio;they used words from the music they listened to;and they used the words I used with them.”由此可见, 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用才是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词汇用法的练习和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对词汇输入之后, 能及时输出, 以提高记忆效果。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词汇教学理论, 把最新教学理论成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束定芳、庄智象 (2006) 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一书中指出:外语词汇教学应遵循五原则、二方法词汇教学 (五原则系统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认知原则、情感原则。两方法即直接词汇教学、间接词汇教学) , 实践证明五原则二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实践教学中根据这五原则二方法, 笔者认为在直接词汇教学中, 应把目标词置入词汇系统中, 从词汇的音、形、义及搭配等词汇的深度来帮助学生掌握该词, 然后, 教师设置一些场景, 让学生反复使用该词。在使用该词时, 应注意汉英两词在中英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 注意实词教学与虚词教学应采用不同方法。由于实词和虚词的认知基础在大脑中不一样, 它们所涉及不同的错误类型 (实词多为用词不当, 虚词多为增减错误) , 遵循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实词教学要多进行比较和分析;虚词教学中应加强机械记忆。在间接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选择一些有趣的、生动的学习材料, 在大量的读写、听说活动中,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2 加强对词汇学习的指导

单招生中有相当部分同学词汇学习方法单一, 学习效果较差, 学习兴趣有待激发, 对他们进行词汇学习指导是很必要的。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呢?Richards&Rodgers (1986) 认为词汇学习的一般规律为:“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d me and I learn.”为此, 笔者认为对学生词汇学习指导, 可从预习阶段和学习阶段这两个阶段来指导, 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预习阶段:根据学生情况, 提前告知目标词汇10个, 全班按学号分成两组, 每组按释义、搭配、读音和例子查阅5个单词, 然后在课上让他们交流查阅的情况。

学习阶段: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的实验, 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和学生在记忆单词时, 所选目标词不能超过人类短时记忆容量7±2个组块, 否则, 就会造成“认知超载”。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第一, 情境教学。教师应多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如对话练习、角色扮演、主题讨论、课文复述、小组值日报告等。第二, 英语释义。课堂上, 教师尽可能用英语教学, 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解释单词, 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paraphrase等。这样不但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且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以了解更多的词汇。学生听懂教师所说的英语, 又记住新单词的意思,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第三, 构词法讲解。讲解构词法:转化法、合成法、截短法、派生法、混成法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此法较快扩大词汇量。第四, 对比法讲解。利用同义词、反义词、同音异义异形词进行对比分析, 加深印象, 提高记忆效果。第五, 综合应用。选择一些适合的原文书报、原文影视、英语歌曲, 让学生多读、多听、多看、多记、多说、多写。给学生创造一些用英语思考、表达、交流的小环境, 帮助他们反复运用、巩固所学词汇, 从而减少或避免对词汇的遗忘。

3.3 加强对词汇教学的检查

要提高单招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 还应加强督促检查。苏霍姆林斯基 (2000:21) 说过:“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对学生词汇进行督促检查不是目的, 只是手段。通过督促检查, 尽力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从而使这种内在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提高他们记忆单词的积极性, 教师在安排词汇检查时需遵循三个原则。第一, 要求适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 确定检查的数量, 循序渐进。要求过高会使多数学生有挫败感得不到成功的乐趣。第二, 检测面广。单词测试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单词检查受益。第三, 形式灵活。如单词接龙、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词汇游戏等。单词检查形式多样, 学生易保持新鲜感, 激发他们识记英语单词的热情。

4 结语

本文浅析目前高职单招学生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探求单招生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高职单招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有别于普通高校外语学习和教学, 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Janet, Allen.Words, Words, Words[M].Stenhouse Publisher, 1993.

[2]Wilkins, Davi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A:MIT Press, 1972.

[3]刘玉梅, 肖肃.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4]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刍议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核模式 篇9

一、高职生源的情况及特点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 其学历层次为大专。目前, 我校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生、中职类学校 (含技工学校) 学生 (以下简称中职生) , 生源结构较复杂。由于生源组成的多元化, 以至于高职院校从复杂的生源中挑选优质生源难上加难。相对于中职生, 高中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较好, 理论学习基础较好,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韧劲不足, 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力。由于两种类型的生源特点不一, 我们需要针对高职生源的复杂情况, 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源选拔机制, 一改选拔性考试的常规, 推进我校高职招考模式的改革。此外, 由于我校是行业院校, 行业内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一定的特殊需求, 我校还需要结合行业要求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生源选拔机制。

二、高职自主招生存在问题

1.以笔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模式

高职自主招生在全国范围内试点, 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招考模式各有差异, 有多种类型。作为地属广东地区的院校, 我校采取的是“文化基础测试自主命题+面试/专业技能考核”招考模式。例普通高中考生总分满分值为300分, 其中笔试满分值为200分, 面试满分值为100分。中职考生总分满分值为500分, 其中笔试满分值为350分, 专业技能考核满分值为150分。不得不说, 在高职院试点自主招生的探索中, 由于政策导向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笔试成绩在最终录取方面起着较为决定性作用。

2“.面试/专业技能考核”形式待优化

作为自主招生招考的其中一个环节, 面试/专业技能考核的设计也尤为重要。2014年以前, 我校自主招生面试采取各专业自行考核本专业考生的形式。虽然考核过程公平公正, 但从廉政防范的角度来说, 此种形式也存在一些弊端。此种弊端的表现形式有:1.考官同属一个专业, 彼此熟悉, 可能存在潜在商议评分的风险;2.存在考生与专业考官考前接触的风险。所以, 从廉政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 这种形式值得优化和改进。

三、我校自主招生改革尝试

制定符合行业要求的考核标准

) 专业条件设置

我校属行业院校, 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一定的行业就业要求, 所以我校自主招生专业紧密围绕行业要求设置报考专业条件, 大多数自主招生专业均有身高和视力、五官、身体协调性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作为其中最严格的一项身高要求, 我校采取的是先测量考生身高再进行其他考核环节的做法, 以确保考生符合专业报考条件, 顺利参与考核。

(2) 考核环节的权重设置

在无法改变笔试和面试或专业技能考核权重的前提下, 为适应行业需求, 我们只有针对考核环节设置好相应的考核内容和其所占的比重。例如, 在面试/专业技能考核环节, 侧重沟通能力、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题比重, 同时结合考生形象气质进行综合评分。

2.设立专业大类, 建立面试/专业技能考核考官库

根据我校自主招生专业特点, 我校自主招生专业分为综合类和理工类两大类别。其中, 综合类专业是面向高中生是文理兼招, 理工类专业面向高中生只招理科生, 这两类专业对中职生则要求专业对口。根据专业类别特点, 各专业面试考官库将组合形成两大类考官库, 即综合类考官库和理工类考官库, 两大类考官库分别由相应专业具备考官资格的人员组成。

3.优化面试/专业技能考核机制

由于专业大类里各专业的要求相近, 为避免一些潜在风险, 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我校从2014年起开始实行了专业大类的面试考评形式。此外, 为进一步完善此考评模式, 我校实施了“双抽签”的考评机制, 具体做法是:根据当年自主招生面试工作需要设若干综合类面试考官小组与若干理工类面试考官小组, 各类面试考官小组成员名单分别在相应类别考官库中随机抽取产生。各考官小组的成员均在考试前一天完成抽取组合, 考官组合名单于考试当天的考前会议上公布, 考官直至考前均不知晓彼此组合搭配, 均做不到提前商议和沟通考评细节。对于考生, 我们也采取根据考生专业大类按照考生入场顺序随机安排考生面试考场的做法, 进一步杜绝违规风险。

四、反思与建议

不得不说, 自主招生是高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 从兼顾公平角度出发, 为防止面试成绩被认为地抬高分数, 笔试占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比重, 以至于笔试成绩似乎成为了不少人在自主招生中不大不小的“绊脚石”。不少专家也曾建议降低笔试在自主招生中的比重, 而笔者认为笔试权重和笔试内容方面确实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部分。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科学的比重设计, 同时, 各高职自主招生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设计笔试试题内容, 考试内容尽量不要局限于一般文化课, 尽可能增加人文素养、职业基础赏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 毕竟自主招生是有别于高考选拔性考试的另外一种选材模式, 其考核内容理应与高考文化知识有所区别。

摘要:高职自主招生在高职招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各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核模式虽然不尽相同, 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 不断改进自主招生选拔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吕振涛.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方式探索——以生源为视角[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2) :74-76

免试入学能否缓解高职招生难 篇10

注册入学意味着门槛降至最低, 即在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前提下, 不参加高考, 不填报志愿, 高校通过注册直接录取一部分学生。记者了解到, 目前福建对注册入学门槛具体如何限制尚无细则。

招生压力下降低入学门槛

“招生比较困难, 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保证。”福建某职业学院的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近年来高职校招生的难题。

“每年高考前, 就有一些高职校招生人员来我们学校推荐专业, 达不到录取线的学生也能收到录取通知书, 甚至多达数十份, 这些大都来自民办高职校。”永泰县城关中学高中年段陈老师告诉记者, 学生要想念高职院校已等同于零门槛。

一组数据更是对高职院校招生难的有力佐证:按照福建省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 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2009年的24.4%提高到53%, 年均增幅近3%。2011年福建将力争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66万人以上,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9.5%以上。实际上, 福建省生源高峰期已过, 至2008年达到顶峰的32.69万人后, 连续几年普通高校招生报考人数以5%左右幅度在持续下降, 2011年报考人数仅26.7万人。

“在招生计划持续增长以及高考适龄考生人数持续下降的背景下, 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势在必行。”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新闻发布会上坦诚,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适龄的高考学生人数减少导致考生报名人数下降。报考数量持续下降, 将会使少数高校生源不足, 出现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对此, 2011年福建在“高职单招”的各科类和各专业开展平行志愿创新模式的试点同时, 鼓励高校开展按大类招生试点, 遴选少量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高、冷门专业试行注册入学制度。

能否解决问题

“连考都不需要考的大学还算是大学吗?这样的大学上了有意义吗?”一些家长注册入学表示疑问, 认为这样学校没什么吸引力, 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竞争力也是很大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 福建省自2006年以来, 高职校招生的最低控制线都在300分左右, 只要分数上线, 基本都会被录取。“每门平均六十多分, 这种门槛已经算够低了, 入学注册生的门槛还算门槛吗?”福清市某中学的钟老师认为, 这样的学校对学生、家长并不具有吸引力, 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影响下, 许多学生会选择复读。

“在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 招生的难度不断加大。”福州某民办高职校的招生老师告诉记者, 招生办已成为了高职校最重要的部门, 每年高考过后, 各校都在拼抢生源。

“现在省内的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因为高校扩招后, 由原来的中专校升格的, 一些学校的软硬件根本没跟上来。”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捡到筐里都是菜的招生模式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招生难题。

“如果单纯为了生源而采取这种新的招生模式, 治标不治本,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就业容易招生难的现象由来已久, 应当从本根本原因入手, 解决问题。”专家指出,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处在盲目扩张过程, 忽视了教学质量。

解决的根本举措

尽管许多家长、学生以及业内人士对注册入学模式存在疑义, 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据了解, 一些国外高校就是采取这种类似注册入学的模式。专家指出, 这种录取模式是对高考制度的一种改革。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 强调文化成绩的现象由来已久, 而采取注册入学模式, 是对原来以文化课为唯一标准来录取的一种改革。

“但如果单纯地为追求生源数量而采取这种模式, 肯定会对高职院校带来负面影响, 将进一步降低人们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 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专家指出, 采取注册入学对高职院校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高职院校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免试不等于零门槛, 高职院校在录取学生时, 虽然降低对文化成绩的要求, 但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福建省教育厅有关人士指出, 注册入学试点专业将从就业前景良好、因考生不了解而导致生源不足的专业中选取, 操作细则中将把好“质量”关。

高职招生 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学生 学业评价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18-02

学业评价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业信息,科学进行分析处理,并对学生学业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业考核评价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自2007 年起,教育部在部分示范高职院校中启动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单独招生学生(以下简称单招生)入学后在学业方面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学习意愿低落,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内容,不知道课程的作用,不了解实训的目的;缺乏学习兴趣;有不及格科目不知道应该怎样重修;不了解选课的机制和程序,在选课时盲目或从众;厌学、逃课、沉迷网络、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

虽然影响单招生学业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学业评价改革滞后,现有学业评价体系不能准确、科学、全面地评价单招生,抑制了学业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激励功能,容易引起单招生自我发展受阻和自主构建的不足,最终导致其不能如期毕业甚至辍学。随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各试点高职院校应该对单招生学业评价进行改革,让单招生提高自信、体验成功、激发潜能,不断提高单招生的培养质量。

一、现有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给单招生带来的弊端

(一)评价目的偏移

现有的学业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只重视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关注不足;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在这种学业评价目的下,很多单招生会选择放弃,因为不努力导致的失败比努力了依然失败更能够避免心理上的冲突或认知上的不协调。

(二)评价主体单一

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是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及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教师是评价的权威,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评判,没有评价的权利。

这种单一主体的教师评价,其弊端在于:评价的结果容易片面、主观,单招生对评价的结果难以认同,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在评价过程中,师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产生对立的情绪;单招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三)评价内容片面

现有的学业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只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学生的职业态度、创新能力、实训企业的意见,学生的自评、互评难以得到认定,不能很好地对每个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单招生虽然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吃苦耐劳等方面不如统招生,但他们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社交活动能力强,能够承受压力,接受挑战,掌握实践能力或动手能力强于统招生。因此,这种片面的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评价,使很多单招生怀疑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丧失取得成功的信心。

(四)评价方式单一

现有的学业评价过多注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通常都是通过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来测评学生学业。多采用纸笔测试,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 涉及的几乎都是陈述性知识。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单招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撰写科技论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奖等方面非常积极,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在现有的学业评价中,单招生的这种优势却无法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目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而对课程学习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学业评价方式倾向于总结性评价、工具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漠视教育的个体性、特质性和差异性,从而不利于单招生个人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不利于单招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单招生学业评价的改革

针对单招生理论基础较弱但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要激发单招生的发展潜能,就需要积极开展学业评价改革,实现评价目的向促进发展转变、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转变、评价内容向全面化转变、评价方式向灵活化转变。

(一)改革评价目的——解决“为什么评”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建立发展性学业评价目的。关注单招生的个体差异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依据培养目标,通过对单招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系统分析、及时反馈,对单招生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二)改革评价主体——解决“谁来评”

发挥学生评价主体作用,实现学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凡是教育的权益者,都可以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其他社会组织。

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单招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促使单招生在自我评价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学到别人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信心,极大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学会学习,更充分地展示才能。

(三)改革评价内容——解决“评什么”

拓宽评价的内容,实现学业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既要关注单招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动机和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重视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动机、信念、态度、价值观。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还应包括实践能力测试、在校表现、在行业企业实习实训表现等,而且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列入评价内容。

(四)改革评价方式——解决“如何评”

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灵活化。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以外,还可以采用表现评定、设计、学生作业、作品展示、现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完整地呈现学生的学业水平,将评价的范围从认知领域扩展到情感与社会技能等。采用描述性评语来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交流的主动性、所提出方法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等,培养单招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招生学业评价改革的保障

(一)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要更新学业评价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业评价观念,充分认识到现有学业评价的弊端,掌握学业评价的先进理念,树立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的意识,并掌握具体有效的学业评价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管理者应对学生评价的各个层面有着深刻理解,在制订学生学业评价的政策与方案时,要树立学业评价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论是从管理上,还是从实际评价技术的提供上,都能给教师一定的支持,使得学业评价的改革能落到实处。

(二)实行柔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采取综合化学习评价、学分认定形式,鼓励学生更多地获取教学计划规定以外的各类技能证书、有效培训证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单招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性转变,养成学生乐学善学的优良学风。

(三)研制开发管理软件

要根据目前学业评价的需要,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全面提升管理质量,为构建多维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单招生的特点,对学业评价进行改革,对单招生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使学业评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实现从“关于学习的评价”向“为了学习的评价”的转化。这能发现和发展单招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单招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成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涂艳国.教育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8.

[2] 廖迎春.对高职院校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94.

[3] 何静.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学生学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 李亚东. 关注教育评价的主体性和多元性[J]. 上海教育,2003,(12):26.

从供需角度看高职院校单独招生 篇12

2007年, 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 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号) 文件精神, 积极探索引导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向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合理分流,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 决定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确定录取名单, 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这种招生形式就叫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 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1]。

首先,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试点。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省共计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2008年河北、辽宁、四川、新疆四省也加入到试点范围, 2009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13个省/自治区共计3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计划招生9240名, 2010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7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计划招生25505名。然后, 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1年单独招生院校包括13个省/自治区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第三步, 单独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第四步, 单独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内高职院校。

就河北省而言, 2008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单独招生试点院校, 开始单独招生。而后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不断扩大, 至2014年河北省单招考试院校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8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1所, 其他院校37所, 外省院校2所, 计划招生39733人[2]。每所院校实施单独招生的专业都集中在实用技能型专业, 例如机械工程类、化工医药类、酒店管理类、艺术类、导游类等, 注重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从需求的角度看单招—高职院校招生难与技术工人短缺并存

1. 高职院校招生难需要单招

高等职业院校从成立之初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的数量、规模发展迅速。但是, 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高职院校自身缺陷的影响, “招生难”一直是高职院校高质、高效稳定发展的短板[3]。针对这个问题, 各级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学习外国的成功经验模式, 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不断地探索、改革, 寻求更多途径和措施, 以期能够逐渐解决这个问题。

2. 技工短缺需要单招

近年来, 技工短缺成为就业领域的热词, 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 这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的反差。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 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 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三、从供给的角度看单招——家长、学生、老师、高职院校和社会为单招提供生源

从2007年单独招生在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试点开始, 到2013年单独招生扩大到一般高职院校大部分应用技术型专业, 单招规模迅速扩大, 那么家长、学生和相关各方对于单招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1. 家长对单招的态度

广大考生家长对单招有举手赞议的, 也有不置可否的。赞成这种招生方式的大多是自家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家长, 他们最初的想法各异:或是自家开着一个工厂或者小作坊, 需要孩子掌握相关生产、销售或者财务等知识, 他们不在乎学历, 认为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大部分的家长在乎学历, 认为高中毕业证已经不能成为入职的文凭。而凭借孩子的高考成绩是不能进入哪怕是一个专科学校的, 所以单独招生为考生打开另一条通向大学的门;还有一部分家长期望很低, 他们只希望孩子能继续有学上, 大学毕业以后能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承担责任[4]。

2. 学生对单招的态度

很多学生选择单招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差, 文化课综合成绩很低, 通过高三的模拟考试基本能确定即使参加高考也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最好也就是上一个专科。

3. 高职院校对单招的态度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 开始全面下降, 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这种情况给高职院校造成极大的冲击, “招生难”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提高质量的最大瓶颈。而单独招生政策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入口, 许多进入大学无望而又希望习得一技之长的学生可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深造, 同时高职院校生源增加, 盘活校园经济, 使学校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

高职院校需要突破“招生难”的困境, 市场需要掌握专项技能的技术人才, 这为单独招生提出需求, 而广大的不能进入本科院校考生需要多一条出路, 他们成为单独招生的目标群体, 为单独招生提供大量生源, 经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训, 满足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以来, 成绩斐然, 许多单招学生进入高校开始新的学习, 然而单招学生和统招学生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高校从管理和教学等方面怎样对待他们, 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单独招生http://baike.baidu.com/view/3418460.htm·fr=aladdin.

[2]河北单招网, 2014年河北省单招学校名.http://www.hbdzxx.com/news/2014/1.html.

[3]百度百科—高职院校.http://baike.baidu.com/view/2202742.htm·fr=aladdin.

上一篇:集中式供水单位论文下一篇:CA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