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活动

2024-09-26

舞龙活动(精选9篇)

舞龙活动 篇1

摘要:龙是中华名族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中华先民对水中的大型动物蛟鳄产生了敬畏和崇拜之情。中华先民对大自然在雷鸣电闪时天空出现的曲曲弯弯的光影, 认为是一种神物。这两种因素使中华先民产生了崇拜的图腾——龙。在中华大陆的出土文物中, 多处发现有龙的图形,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 多处记载了对龙的崇拜。大约从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中华先民就产生了对龙的崇拜。到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正式形成。中国民间从西汉开始出现舞龙活动, 以后逐渐在全国各地流传推广, 一直延续至今。

关键词:中国古代,龙文化,民间,舞龙活动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公尊的图腾和崇拜物。海内外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龙文化源渊流长, 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即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龙文化博大精深, 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笔者主要是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查阅了十几种有关中国古代龙文化的文献资料, 逐渐比较清晰、系统地了解到中国古代龙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以及深刻、丰富的内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动物学中记载的自然界的龙;二是中国古代的龙图腾崇拜, 其中又包括出土文物中的龙图腾崇拜、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龙图腾崇拜;三是中国古代民间的舞龙活动。

当然,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见闻寡陋, 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龙文化, 只是初步的学习和了解, 只不过是看到了冰山一角, 只不过是触摸了大象的一条腿。今后, 还要继续坚持对中国古代龙文化这个专题进行更深入更细致地学习和探究。在这里敬请专家、师长和同行的多多批评、指教。

一、自然界动物学中的龙

在自然界, 到底有没有动物学意义上的龙?有。《辞海》中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鱼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四肢有爪兼有翼的爬虫, 如恐龙、鱼龙、飞龙等。”《辞源》中也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 为鳞虫之长。《礼.礼运》:麟、凤、鱼、龙谓之四灵。”恐龙是什么?《辞海》中说:“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 蜥龙类和鸟龙类的通称。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中生代极繁盛, 称霸一时, 至中生代末期全都灭绝。中生代是地质年代第四代, 约开始于二亿三千万年前, 结束于六千七百万年前。”在地下文物发掘中, 我国多处发现恐龙的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其中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和浙川县发现了数以千计万计的恐龙蛋化石, 闻名中外, 就是有力的证据。

我国著名学者何新著《龙:神话与真相》一书中对龙的阐述更为周详:“龙在古代确实存在, 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作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或者说, 它是古人眼中鳄类。蝾螈类以及蜥蜴类动物的总名。从动物学的角度而言, 鳄类的寿命极长, 可达百年, 甚至数百年以上。而且有些鳄类动物确实有一种奇异的功能, 即可敏锐地感受气压变化, 从而预知晴雨。每当下雨前, 鳄类常作怒吼, 其声如雷, 闻之可占雨。”这是鳄类动物成为古人心中的雷神、雨神和战神的重要原因。在远古人类所面对的各种猛兽中, 巨型蛟鳄无疑最神秘和最易有威胁性的。远古人类既恐惧之, 又崇拜之, 故常把鳄看作地神、水神和战神。不仅在中国, 在古代巴比伦、印度和玛雅文化中, 均发现了蛟鳄 (鳄龙) 崇拜的遗迹。我国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写的《祭鳄鱼文》也记载的是这种现象。还有, 我国4000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也有与蛟作斗争的故事。传说大禹治理了天下的洪水, 人们为了纪念他, 在他的根据地 (今河南市许昌市禹州市) 禹州老城建造了一个纪念景观——禹王锁蛟井 (至今尚在) 。传说大禹把兴风作浪、发起洪水的水怪——蛟制服了, 用千斤铁链把蛟锁进一口深井里, 让它永远不能再跑出来兴妖作怪, 掀起狂风恶浪。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远古时期确实有蛟这种巨型水生动物。人们称它为蛟鳄或蛟龙。中国古典戏剧中有这样的台词:“拳打南山猛虎, 足踢北海蛟龙”, 这也是“蛟龙”的证明。

二、中国古代的龙图腾崇拜

据考古发现, 在中国这块东亚大陆上, 早在170万年前就出现了中华先民的活动如云南的“元谋人”。中华先民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崇拜。中华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 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 (太阳, 大地) 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太阳大地以外的自然物也为中华先民所崇拜。“山林、川谷, 丘陵能出云, 为风雨, 见怪物, 皆神” (礼记、祭法) 。生殖-祖先崇拜是中华先民另一种最原始的崇拜。首先是对女性的生殖崇拜, 其次是对男性的生殖崇拜, 这是人类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根本。

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是美洲印第安人奥吉华斯部落的语言。经人类学家研究证明, 由于在原始思维中, 类比和联想是主要的思维方法, 原始人都相信自己的民族与某种动物或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 并以之作为民族崇拜对象, 这就是图腾。

与世界各地的远古文化一样, 在中华大地的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中, 有丰富的图腾崇拜资料。例如, 相传4000多年前黄帝曾经率领熊、貔、貅、豺、狼、虎六兽同炎帝殊死搏斗, 最后战胜炎帝, 统治了中华大地。这六兽并非是指六种野兽, 而是指以这六种野兽为各自图腾的六个氏族部落。黄帝氏族所在的部落叫有熊国, 就以熊为图腾。商部落就是黑色的大鸟作为自己的图腾。鱼、鸟、蛙、龟、蛇、猪、马等实有自然物, 以及人们运用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对象, 如龙等, 都是中华先民崇拜并奉为本族徽帜的图腾物。又如, 当代著名作家杨志军创作的长篇小说《狼图腾》, 就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蒙古族人民把狼当作自己民族的图腾, 并且流传至今。

中华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 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 中国最原始的龙的形象, 当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壶龙纹。它的造型与后世出土的龙有很大的差别。它是蛇身鱼型, 是仰韶文化氏族居民的图腾形象。在山西汾襄夏墟遗址也曾发现相似的龙纹。据此, 有学者指出, 后世所见的龙的形象与造型, 是由半坡长鱼纹龙演变而来的。可见龙的起源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蛇状长鱼。夏代人和仰韶文化古人之所以把它作为图腾族徽, 反映了他们常常面临洪水灾害, 期望人类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于是把龙鱼当作民族的保护神来崇拜。另外, 江苏省吴县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种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 专家认为这就是古越人的图腾崇拜的象征。还有, 内蒙古的红山文化遗址也属新石器时期, 也出土了墨绿色的玉龙。由此可知至少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 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先民心中的神圣图腾。

三、中国古代民间的舞龙活动

代的龙文化, 表现最突出的是民间的舞龙活动。

《辞海》中说:龙舞, 也叫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在传统习惯中, 人们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各地都有“玩龙灯”的习俗。“龙”的形象各有特色, 一般用竹、木、布等制成, 节数不等, 但为单数。每节内能燃烛称为“龙竹”。不燃烛称为“布龙”。舞时, 有一人持彩珠戏龙作舞。此外, 还有用荷花蝴蝶制成的“百叶龙”, 用长板凳扎成的称“板凳龙”等多种形式的龙舞。舞龙活动流传历史悠久, 汉代已有记载。在西汉著名学者董仲舒著的《春秋繁露》一书中就有。

《辞源》中这样记载:龙灯, 龙形花灯。宋代《夏文庄公集》中有诗句:“宝坊月皎龙灯淡。”宋代《挥尘录》中记载:“风烛龙灯, 灿然如昼。”其实, 舞龙活动早在汉代就流行。舞龙的前身是汉代的“鱼龙蔓延“之戏。早在西汉时期 (公元前206~公元8年) , 舞龙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已经出现在中华民族友好交往的文娱生活中。据《汉书·西域传·赞》记载:“遭值文景玄默, 养民五世, 天下殷富, 财力有余, 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 作巴渝都卢、海中饧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

到了唐代, 舞龙活动更是活跃、普及, 并且形成一种官府的正式活动。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 曾在大龙潭畔祭神求雨。古代州府设有祭龙祈雨的神坛, 当时人们认为龙能兴云降雨, 因而在祭祀活动中, 把舞龙列为重要的活动, 并对舞龙仪式作出具体等级规定。据《通典》 (唐杜佑著) 记载:“春祭王城东门外, 舞八丈大青龙, 另有十条青龙相伴, 由青衣少年持舞;夏祭王城南门外, 舞七丈大赤龙和六条小赤龙, 由红衣少年手持舞;夏末祭五丈大黄龙和四条小黄龙, 由黄衣成年人持舞;秋祭王城西门外, 由白衣独身汉持舞九丈大白龙和八条小白龙;冬祭王城北门外, 由黑衣人者舞六丈大黑龙和五条小黑龙。”

到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 中国民间的舞龙活动更加活跃、普及。舞龙又称:“龙舞”、“耍龙”、“盘龙灯”、和“玩龙灯”等。流行民间的舞龙形式分为:布龙、火龙、草龙、纱笼、飞龙、水龙、段龙、板凳龙……如主要流行在南方各地的草龙, 用草藤扎成龙型, 多在久旱不雨时, 由赤膊者沿街舞蹈, 围观人群不断向龙泼水, 舞龙人被淋得全身湿透, 以此祈求天降大雨。布龙多在白昼耍舞。龙体内不燃灯, 而以竹制成节节圆简型龙身, 数十人每人持一节, 依靠配合默契的群体动作, 舞出巨龙蜿蜒翻腾的雄姿。常以双龙, 加一高举龙珠的人舞, 逗引龙戏珠, 二龙围绕滚动的龙珠, 时而龙头高昂, 如插云端;时而龙首俯冲, 似入海底。这就是闻名全国的舞龙传统节目“二龙戏珠”。其他如纸龙、段龙等, 龙头、身、尾均不相连, 依靠舞纸条、绸布等流动线条, 描绘出龙敏捷多变的身姿。上述龙舞均以舞龙者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腾跃滚翻蜿蜒的状美。

中国古代的民间舞龙活动, 常常伴以民族古乐。舞龙在热烈而有节奏的民族古乐声中, 体现一种武术舞蹈的优美文化。通过鼓乐的击打节奏, 将武术和舞蹈艺术动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 舞龙者以多种姿态, 在动态和静态的造型中将力度、速度、幅度、耐力等揉合在舞龙技巧当中, 完成各种高难、优美并具有健身功能的动作。它不受场地、性别、人数和年龄的限制, 有3人舞龙及多人舞龙;有成人舞龙及少年舞龙等。舞龙有表演和比赛, 精彩热烈, 充满喜庆吉祥和欢乐, 为节日增添喜庆, 给生活增添欢乐, 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乐于观看, 乐于参与, 一直持续流传了两千多年, 直至今天。

四、结论

1、从古生物的角度来看, 龙是存在的。

它是指一些巨大的四肢有爪兼有翼的爬行动物, 如恐龙、鱼龙、飞龙等。但是, 早在几千万年以前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显然, 它不是中国古代龙文化中说的龙。

2、在远古人类社会中, 龙确实存在, 它就是现代生物学分类学中称作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形鳄——蛟鳄。

在远古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猛兽中, 巨形蛟鳄无疑是最神秘和最具有威胁性的。远古人类既恐惧它, 又崇拜它, 所以常把蛟鳄看作地神水神和战神。也称它为蛟龙。

3、中华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对象非常广泛, 其中对大自然的崇拜, 是中华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

龙是中华先民, 尤其是黄帝子孙最崇拜的图腾。在中国大陆多处发掘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 即仰韶文化时期, 中华先民就已经把龙作为自己崇拜的图腾。除了上述对水中的蛟龙崇拜以外, 在炎帝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神农山, 中华先民发现电闪雷鸣之时, 天空会出现一个弯弯曲曲展现张牙舞爪形状, 并伴有巨大响声的天物, 经常有人被它击死击伤。于是神秘而形象地理解成龙, 把它视为威力无比的上天的化身。这就是中国古代龙文化的两个根源, 就是中国龙的来历。

4、到了距今四千年以前的夏代和三千年以前的商代, 中华先

民又把龙进一步理解想像为能够水、陆、空三栖的最受尊敬的神秘动物。并且用它来象征天的无穷潜能, 象征人间贤能无穷的伟大人物。这在《周易》等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到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 《山海经》、《史记》等多种古代典籍中, 更是进一步神话了龙的形象, 赋予它更丰富的含义, 中华先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正式形成。

5、从汉代出现, 经唐、宋发展, 到元明清各个时期逐渐活跃

的中国民间的舞龙活动, 则是中国古代龙文化在民间的广泛普及和传播。龙不仅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而且是威武、崇高、神圣的象征, 又是风调雨顺、吉祥喜庆的象征, 又是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象征。

总之, 经过几千年的产生、发展、变化、普及、流传, 龙文化已经在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中深入人心, 海内外的中国人都认定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的子孙。龙成了海内外中国人一致认同的共同民族情结。甚至, 今天外国人也认为中国是龙的国度, 龙的故乡。

我们今天了解龙文化, 认识龙文化, 研究龙文化, 为的就是要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 并把流传数千年的古老的中国龙文化很好地继承、发扬下去,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重新振奋龙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1979.

[2]商务印书馆.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3.

[3]张海英.中国历史之谜[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

[4]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神农山祭天坛[J].大河报, 2011-4-1 (16) .

[6]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7]汉书.西域传.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7.

[8]饶云鹏.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探源及其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 1.

[9]崔邯鹰.对中国舞龙舞狮文化艺术的理解[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09, 3.

舞龙活动 篇2

电话:13014286669

节目名称:祥龙舞动 三沙源

节目背景: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至此,在银川置信集团这特殊的日子里来,合达联行全体员工用舞动的祥龙来预祝置信集团在三沙源这片热土明天更加辉煌。

节目亮点:

1“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的象征,所以,祥龙舞动预祝银川置信在三沙源这篇热土上飞黄腾达。

2、舞龙队员分别着民族服装,增加节目的质感,背景音乐,气势磅礴。

表演形式:舞龙+加音乐配合

舞龙表演人员:10人

表演准备:龙一条、舞龙服装10套。

道具(龙)

烫金布龙(红色)

烫金布龙(黄色)

服装(一)

服装(二)

服装(三)

★ 舞龙作文

★ 仪发言稿

★ 剪彩仪主持词

★ 老师改造仪

★ 春节的舞龙资料

★ 舞龙乐教学反思

★ 马布里退役仪感言

★ 关于看舞龙表演作文400字

★ 舞龙舞狮真热闹作文

舞龙运动发展与前景 篇3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并历代相传, 鼎盛不衰。在中国的文化中, 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上下数千年, 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每逢节日庆典, 我们都可以看到欢腾旋跃, 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

2 舞龙运动的“龙”文化特征

2.1 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

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 中国龙的精神也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 龙又是水神, 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 因此, 龙的精神, 也就是造福人类的精神, 进入现代社会后, 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先秦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期与此同步, 龙的形象也是先秦各代得以长足发展, 由杂多而整合。由粗简而趋美, 龙是征瑞的神性, 人们相信, 作为吉祥嘉瑞的神物, 龙能给他们带来绵延多多的幸福和好运, 龙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不断纳新、不断开拓和过程。龙, 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实存, 也是一种抽象的象征——它是一种信念, 一种意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龙的精神是一种团结兼容的精神、是一种造福人类的精神、是一种开拓奋进的精神、是一种与天和谐的精神。

2.2 龙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

舞龙和赛龙舟都需要运用集体的合力来完成, 而非单个人的力量所为之, 在这种集体的合作中, 如果个人的力量不能融入整个集体的节奏中去, 就会失败, “龙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 龙文化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舞龙本身是一个“力气活”, 那些由腾越、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构成的诸多套路、造型, 不出大力是完成不了的。另外龙是力量的集合、力量的象征, 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 都将自己的力量近投赋在龙的身上。舞龙即显天力, 也显人力。

3 舞龙运动的独特性

3.1 民族教育性

舞龙自问世以来, 之所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是因为它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 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历代劳动人民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包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种寄托及表达方式。其文化内涵, 即与民族思维方式有关, 又与特定的文化氛围有直接的联系。因此, 从事舞龙这项锻练, 它更能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 它还能增进对各民族文化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能激发起民族的自强和自豪。

3.2 娱乐观赏与健身性

舞龙是一种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等的体育项目。舞龙通过鼓乐的击打节奏将武术和舞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 舞龙者利用人体多种姿态, 在动态和静态造型中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合于舞龙技巧当中, 完成各种高难、优美的动作。这对表演者来说, 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练;同时对于观赏者说也是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方式。舞龙的表演和比赛, 精彩激烈、气势不凡, 充满吉祥和欢乐, 为节日增添喜庆, 给生活增添欢乐。在现代都市, 它是一道绚丽且充满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独特景观;而在农村, 它更是庆祝丰收及其它各种喜庆活动不可多得的保留运动。

4 舞龙运动的发展方案

4.1 突出重点, 舞龙运动走进学校

全民健身计划要求“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 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我国大、中、小学各级各类学校, 不仅是培养和造就我国现代建设事业需后备人才的学习园地, 同时, 也是体现我国青少年一代人文素质的一个橱窗。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体质, 健康状况的好坏、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高低与祖国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而舞龙这项悠久民族文化运动走进学校不仅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殊教育作用, 而且还可以依托学校来普及推广舞龙运动, 达到全民健身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舞龙运动在全民的普及和发展。

4.2 竞赛

促进舞龙运动发展“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 运用好这个杠杆, 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舞龙竞赛是舞龙运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也是检验竞技水平的标尺。在举行舞龙比赛时, 舞龙竞赛形式应多样化, 以提高竞赛的观赏性。如:儿童组、青少年组、男子组、女子组等等, 还可以将现在技术评定的套路形式竞赛扩展成量化式的比赛形式等, 从而使竞技舞龙的竞赛活动与社会活动协调发展。

4.3 依托社会力量, 开拓舞龙运动市场

以俱乐部形式来发展舞龙运动竞赛市场是竞赛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提高竞赛水平来推动竞赛市场的开发, 充分利用市场规律来促进舞龙竞赛形式的多样化和资金来源的社会化。只有面向市场, 依托社会力量, 运动竞赛才会拥有无限生机和活力, 才能在市场经济下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对舞龙竞赛进行商业化包装, 建立, 健全竞赛法规, 依法规范市场, 保证公平、公正的竞争, 这样, 可以大大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有利促进舞龙运动的大力发展。

4.4 加强舞龙运动对外交流

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运动, 在近代, 舞龙运动随着华人的迁移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10年来, 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舞龙运动发展成为一项体育竞赛活动, 国际性的舞龙比赛也逐年增多, 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海内外朋友和炎黄子孙积极投入到舞龙运动的行列之中, 以龙为媒、以龙会友、以龙促贸。

5 结语

中国是龙的故乡, 龙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背景, 而当今舞龙运动竞赛开展地域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为世界所瞩目, 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已冲出国门, 走向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舞龙源于中国, 属于世界。

参考文献

[1]黄益苏.龙狮表演与竞赛[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9.

[2]庞进.中国的图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舞龙活动 篇4

时间:2011年5月18日 班级:大班

执教:课题组成员——詹艳红

活动设计:《利用本土民俗文化资源

构建园本课程初探》课题组 活动内容:大班手工活动——龙(第三稿)活动目标:

1.了解舞龙舞狮是我们家乡元宵节的传统节目,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粘贴、系、拧、卷等各种技能综合运用制作龙和狮。3.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各种纸盒,各色卡纸蜡光纸,稻草、剪刀、双面胶等各若干。指导要点:

1.以看舞龙舞狮表演引入,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1)幼儿欣赏舞龙舞狮场面的VCD。(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3)老师小结:舞龙、舞狮是我们家乡传统元宵节的表演,非常有趣、好玩,小朋友想不想玩呢?在玩之前要先做龙和狮子的道具。

2.制作“龙和狮”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制作龙和狮子?需要哪些材料?(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①板凳龙的制作:

用旧纸箱做龙的头部,用纸箱做身体部位,自由选择材料装饰。②稻草龙的制作

用稻草编成一条长绳,然后捆绑出龙头、龙尾,最后在龙身上插上香。③狮子制作:

利用泡沫蛋糕盒做狮子的头部,皱纹纸做狮身。(3)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4)幼儿意愿选择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玩一玩(1)让幼儿伴随喜庆锣鼓音乐自由表演,并说说自己合作的经验。(2)评价。

舞龙运动发展现状综述 篇5

1.1舞龙运动国内发展现状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 他伴随华夏文明传承至今, 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我国的舞龙运动源于古代祭祀活动, 盛行与清代, 而繁荣于当代。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老百姓的日子日益好转, 全国各地的民间舞龙表演再度活跃起来。时至今日, 舞龙运动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了形形色色、各具风格的造型和舞姿。按传统民间风俗习惯, 在新年佳节和元宵节, 各地人民多以舞龙欢庆。不得不提及的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国家弘扬民族文化政策的鼓舞下, 通过深刻挖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 舞龙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1992年开始, 国家体委群体司农村处组织有关人员对龙狮运动进行专门的研究, 并先后于1992年年底和1993年年底召开了“全国舞龙竞赛规则研讨会”, 1994年5月在福建市举办了“佐海杯”首届全国龙狮邀请赛, 199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在北京成立。1995年2月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成立, 总部设在北京。自中国龙狮协会成立以来, 先后出台了《中国舞龙舞狮竞赛规则》和《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1992年龙狮项目被列入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这标志着龙狮运动开始进入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并被世界所接受。后来又相继举办了5届全国舞龙锦标赛、精英赛, 4届国际龙狮邀请赛及全国农民运动会舞龙比赛, 2届世界舞龙锦标赛等, 三次龙狮运动研讨会。2003年8月, 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中心主办的全国舞龙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技术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对舞龙运动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评价, 对竞赛规则加以修正, 通过了除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外还增设了抽签舞龙、竞速舞龙和障碍舞龙三个项目的新规则, 使舞龙运动突破了地域和民族的界线, 实现了由中国民族民间娱乐项目向规范化体育竞技项目的转化, 成为国际性的运动竞赛项目。舞龙运动的竞赛规则仍在不断完善, 运动技术日趋成熟和定型, 并不断地被赋予竞技、健身、娱乐和教育等现代体育的气息, 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10余年来中国舞龙运动己经在全国3 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起来, 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6,7,8]。

1.2舞龙运动国际发展现状

舞龙运动生长在中国, 在国际竞技舞台上中国有着较强的实力和优势, 占有主导地位, 前景非常乐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舞龙运动己冲出国门, 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织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投入到舞龙运动的行列之中, 通过舞龙竞赛, 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使古老的中国舞龙运动焕发了新机, 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起重要的桥梁作用[9]。自1995年1月“国际舞龙总会”在香港成立以来, 目前加入国际舞龙总会的有: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泰国、中国澳门、巴西、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印尼、美国、中国台北、新加坡、印度、墨西哥、荷兰、中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 显示出舞龙运动国际化的勃勃生机。同时, 以世界龙狮锦标赛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性和国内龙狮赛事活动不断举办, 国际间的龙狮学术会议日益增多, 国际间的龙狮比赛和表演遍布世界各地, 其范围越来越广, 数量越来越多, 质量越来越高, 迄今为止, 中国龙狮协会己举办了四次国际性龙狮比赛。这些比赛促进国际龙狮界的沟通, 提高国际龙狮运动技术水平, 使得古老的中国龙狮运动逐步走向国际化轨道。当然, 目前中国龙狮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很不均衡, 在欧美地区的开展情况不如亚洲地区,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将这一东方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龙狮协会先后派出5位专家、14支国内优秀的运动队, 前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龙狮运动的教学、辅导、比赛和技术交流。这些国际间的交往活动, 不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交流龙狮运动的技艺, 提高技术水平,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古老的龙狮运动作为友好使者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以上这些都说明中国龙狮运动己经被世界公认, 同时也充分体现出龙狮运动独有的体育和文化魅力, 表明这项运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10]。1.3舞龙运动在高校开展现状

舞龙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兼有健身、娱乐、凝聚中华儿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数项功能于一身。其继承与发展均离不开学校, 因为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而言, 高校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 接触面广, 领悟能力强, 而且具有较高理论科学研究的素质, 对龙文化的内涵和运动技术能有较好的理解。尤其是体育院校, 加强科学的理论研究, 对舞龙运动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推广与传授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舞龙这项悠久民族文化运动走进学校不仅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珍惜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殊作用, 而且还可以依托学校来普及推广和弘扬舞龙运动, 特别是发挥高校载体的优势, 达到全民健身教育的目的, 更好地促进舞龙运动在全民的普及与发展[11]。

众多的高校把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考核之中, 并经过多年来的教学改革、运动竞赛、师资培养和各类科研学术的持续发展, 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鲜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校园体育文化[12]。高校开设舞龙课程, 可在重大的庆典或传统的节日用以表演, 能够很好地烘托气氛, 提高晚会和表演节目的观赏性, 表演者和观众同乐, 达到欢悦庆祝的目的, 丰富校园生活, 繁荣校园文化。同时舞龙运动能促进经济市场繁荣, 大规模、高水平的舞龙比赛可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正因为舞龙有着较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观赏价值高, 高难度的动作和振奋的鼓乐可以很好地烘托气氛, 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舞龙又可以作为一种营业性的表演项目。如湖南师大的奥都舞龙俱乐部就是利用舞龙舞狮表演功能, 积极走向市场, 灵活经营, 运用为企业的经贸活动搭台和走进收费娱乐市场, 开设舞龙课程, 组建高水平的舞龙队伍, 着力提高舞龙的技艺, 增强舞龙的观赏性, 运用灵活性的方式, 使舞龙运动走进市场, 参与市场行为, 为学校赢利, 活跃学校经济, 取得良好效果[13]。

2结语

通过以上对舞龙运动的国内、国际、现状, 高校发展现状综述可以看出, 舞龙运动这项以民间娱乐为主的民俗活动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性、普及性的竞技体育项目。其功能集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 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当今舞龙运动竞赛开展地域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为世界所瞩目, 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已冲出国门, 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舞龙源于中国, 属于世界。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 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有了良好的开端。中国舞龙运动的未来是辉煌的, 它必将为未来的人类社会带来健康和艺术的福音[14,15,16,17]。

摘要: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魂宝, 本文通过对舞龙运动的国内发展现状, 国际发展现状, 高校开展现状进行综述, 更好的了解舞龙运动的开展状况, 进一步探讨舞龙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房县舞龙文化的本土特色研究 篇6

至今, 我国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舞龙源于汉代, 主要是依据《汉书》中关于“渔龙漫衍”的记载, 舞龙文化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汉代, 但汉代至隋朝的幻术“鱼龙变”和唐宋时期的“观赏式龙灯”,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舞龙”运动, 现代所说的舞龙是以“祈神求雨”为目的且具有体育活动的功能, 起源于明代的“手举舞龙”。舞龙文化与我国劳动人民的农耕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影响下, 舞龙吸取了足够的养分, 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体育运动, 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舞龙运动广泛流传在我国大江南北, 甚至世界各地, 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 多有舞龙飞腾翻越, 成为凝聚世界华人的一股巨大力量。每逢节日庆典, 我们都可以看到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随着舞龙运动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房县这样一个崇尚传统特色的地区, 它的继承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地方特色。

二、舞龙文化在房县的传承和特色

1、房县舞龙文化的历史

在远古时代, “龙”便是华夏氏族的图腾形象, 并逐步演化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显赫的地位,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被世界人民称为“龙的故乡”, 舞龙又叫龙舞、闹龙灯、龙灯会、赏灯、玩灯等。有关“舞龙”的起源, 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以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 龙的起源远远早于龙舞的出现, 舞龙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带有延伸意义的现象, 是在龙之历程的一个后发现象。西周至战国时期, 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极为灿烂的一页, 但有关舞龙的记载却更很少见。直至汉代的“漫衍鱼龙”, 虽只是一种来自西方的幻术表演,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舞龙运动, 但已涉及舞龙文化。唐宋时期, 盛行悬挂式龙灯或是固定在柱子上的草缚龙灯, 只是在元宵节上“观赏灯”, 与民间的“祈龙求雨”没有关系。

鄂西北十堰市,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民俗文化素以“楚风楚歌、巴俗巴音、秦韵秦调”特色闻名, 《郧阳府志》中有“民风古朴, 民多秦音, 俗尚楚歌, 男子烧畲为田, 女子揖麻为布”之记载。千年以前房县是唐朝皇帝李显曾经的流放地 (时称庐陵王) 。据说房县“火龙”灯有整套规矩, 是从庐陵王宫中传下来的, 相传始于唐代, 在唐宋诗词中易有所描绘, 诸如“鱼龙漫衍六街呈, 金锁通宵启玉京”、“宝坊月皎龙灯淡, 紫馆风微鹤焰平”之类。现代意义上的“舞龙”运动起源于明朝, 舞龙文化作为民间传统喜庆节日娱乐项目至明清时盛行, 这个时期已有明显的龙图腾的宗教意识, 以“祭龙祈雨”为目的。在清同治版《房县志》卷十一中有关于风俗的记载:“元宵前二日试灯, 有龙、虎、狮、麟、车船、竹马、软索、节节高、鳌山等灯。自初十日起, 结彩张筵, 灯影与星月交辉, 爆声与歌管竞沸, 至二十后, 乃罢。”多少年来, 传统民间文化一直世代相传, 流传至今, 经久不衰。

2、房县“火龙”的本土特色

千里房县是镶嵌神农架与武当山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这里民风淳朴, 文化积淀深厚。元宵节灯会玩“火龙”就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东方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萧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的《元夕》词把灯会描绘的十分生动。然而, 时至今日, 传统的火龙盛会也还别有一番景致。火龙用竹篾扎成, 一般由12节或13节组成, 扎好的火龙连绵一里多路, 玩耍时在每节龙的肚子里点上一个腊烛, 全身通亮, 所以也叫“龙灯”。龙舌、龙眼是活的, 玩耍起来前后左右摆动, 显出龙的精神和活力。龙须向上张扬, 龙胡飘逸华丽显出龙的气势和尊长。“龙位”排在第一的是条白胡子老龙;中西关、大西关也是老龙但胡子是花白的。至于小西关、东关、北关的龙胡子也是有讲究的。

元宵节期间, 房县东西南北四条街和东西北三个“关”和南门每个地方各出一条龙, 分为固定八色, 先在正月十二巡游, 火龙从正月十三晚上开始“出灯”, 一直玩到正月十六“倒灯”, 前后持续四个晚上。舞龙者裸露四肢, 身着红短裤, 头束红布巾, 在锣声和喂珠人的引导下沿街叫喊。观灯者要用烟花向舞龙者燃放助兴。各地百姓用“花子” (一种喷出礼花火焰的手持焰火) 烧龙, 晚上远看, 犹如龙在火海游。在十堰和神农架地区, 玩灯者还会挨家挨户拜年。农户普遍认为灯能扫邪气, 避瘟疫, 所以都极其欢迎龙灯进门。正月十六灯会结束, 传统习惯要烧掉龙灯, 谓之“倒灯”, 意在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倒灯”这天晚上, 要回到火龙的出发地, 这时的火龙已是千疮百孔, 人们可争抢“龙皮”, 火龙最终只剩下一身的“龙骨”, 这时玩龙者用一把火送火龙上天, 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龙皮”则被做成衣裳穿在孩子身上, 传说可保一年不生病。

三、舞龙运动的现代文化价值

1、舞龙运动的健身性

舞龙运动是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于一体的大负荷、大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 可以有效地发展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提高呼吸肌机能, 降低安静时的心率。舞龙运动参与者可以在这项体力和智慧并存的表演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双重锤炼。

2、舞龙文化的社会性

舞龙运动的社会性表现在此项运动具有人际交往和协调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文体娱乐功能。在轻松愉快的节日气氛中, 相互交流感情, 协调关系, 强化民族意识, 增强民族团结。随着舞龙文化的纵向、横向传播, 日益走向世界, 对宣传民族美德、培养民族优秀品质, 增强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舞龙舞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本身就带有自娱和娱人的性质, 为节日增添喜庆, 给生活增添欢乐。

3、舞龙文化的经济性

传统的舞龙运动一般都不是独立开展的, 属于附属节目, 在重大节日 (如元宵节) 、庆典活动、民俗或者宗教祭祀中举行, 其活动场所、组织规模和形式都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舞龙运动在表演、游行和竞技体育项目中, 无形带动了民俗体育的市场, 产生经济效益, 相关器材、道具、服装等企业得到相关发展。

四、房陵地区舞龙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组织多样化舞龙运动, 拓展发展空间

目前, 房县的舞龙运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舞龙运动多是在民间传统节目 (元宵节) 开展, 严重阻碍了舞龙运动的发展。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进行舞龙运动技术及理论的研究工作, 逐步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不断创新舞龙技术动作, 增强自身实力, 同时扩大与国内外其他舞龙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为房县舞龙走出十堰地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舞狮文化宣传力度, 扩大其影响力

房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房陵文化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野人洞将为舞龙运动的人文旅游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令人向往。这也是房县发展舞龙运动的一种新模式, 舞龙运动人文旅游的实现将为房县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舞龙团体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 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对舞龙运动所展示的房陵地方风情、风格特点、文化内涵及作用进行报道和宣传, 使人们对舞龙运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充分发挥舞龙运动的文化传承功能、表演审美功能、竞赛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国际交流功能, 并积极参与到舞龙运动中, 从而促进房县舞龙运动在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 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五、结论与建议

舞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政治、艺术、文化、体育、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的综合载体, 是炎黄子孙精神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作为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体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对房陵地区的舞龙运动发展要加大对民间舞龙组织的支持, 使其得到长足发展。加大对舞龙的宣传力度, 经常组织一些舞龙表演或者竞赛, 来吸引更多的人们加入其中。通过政府宏观调控, 大力推进房县舞龙运动的进程, 使这个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得到更深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 对房县舞龙文化的本土特色进行研究, 通过对历史的阐述, 解读房陵地区舞龙文化的发展, 分析其现代文化价值,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房县,舞龙文化,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1]王俊奇.“舞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M].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 2008 (6) :73-80.

[2]扈滨.浅析龙狮文化在兰州地区的传承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8) :47-89.

[3]应磊, 李传国.四川省舞龙舞狮民间体育运动及其发展研究[J].天府新论, 2012 (06) :125-127.

舞龙活动 篇7

中国舞龙运动从传统的民间舞龙到成为现代化的竞技项目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程,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1]。然而在竞技舞龙比赛中,除了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比赛外还有技能舞龙竞赛。技能舞龙又包括抽签舞龙、竞速舞龙和障碍舞龙三项。

所谓抽签舞龙,在原有的舞龙套路比赛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要求各参赛队在赛前临时抽取规定的比赛动作并进行套路编排,检验各参赛队的组织编排能力,以及运动队的应变、掌握能力和基本功技术[2]。

所谓竞速舞龙,是运动队用娴熟的技术,规范的标准,以最快的速度,在规定的场地内完成规定的舞龙竞赛内容与动作数量;这是检验舞龙队专项技术、身体素质和舞龙技能水平的竞赛项目[3]。

所谓障碍舞龙,是指参赛队以娴熟技术,用舞龙动作中的游、翻、腾、穿等形式,绕过、穿过或越过场内所设障碍物,完成特定竞赛内容的一种比赛方法[4]。

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我发现,近年对舞龙运动研究很多,特别是关于中国舞龙发展现状的研究比较多,这预示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舞龙越来越受体育专业的高校学生喜爱,成为体育院校必修课程的趋势。在收集文献中发现对湖南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很少,但针对技能舞龙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更是微乎其微。人们更多是研究竞技舞龙的表现力,却忽略了竞技舞龙中技能舞龙现状的研究。作者认为舞龙的精神文化的传递及传播必不可少,但作为华夏炎黄子孙的我们,仅仅只是对舞龙运动的整个项目进行笼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向其他竞赛项目一样,将其拥有的项目进行单一的研究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所以,针对湖南省竞技舞龙中的技能舞龙现状的研究及对策有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通过研究探寻我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问题,为所有的舞龙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推动民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的传播与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湖南省技能舞龙发展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舞龙有关的著作、书籍;在期刊网上收集和资料室查阅有关国内外舞龙发展现状、发展的相关资料,收集相关民间舞龙发展研究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2.2.2 专家访谈

就湖南省技能舞龙开展的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专家访谈,利用比赛期间访谈参与裁判工作的专家们。

2.2.3 问卷调查法

2.2.3. 1 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针对动动员和教练员问卷,主要围绕个人基本情况、训练情况、管理情况等;根据本论文需要确定量表方向,搜集大量相关问卷及参考资料,拟定编制问卷(量表)框架,通过和同学试问讨论,请教指导老师,进行多次修改,最后编制确定调查问卷(量表)。

2.2.3. 2 问卷信效度检验

(1)效度检验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多次修改,请六位专家对测量问卷进行审核;根据专家反馈统计表明问卷效度较高,符合本论文研究需要。

N=6

(2)信度检验

研究采取“重测信度”检验问卷信度,随机选取20名学生,间隔两周后,再对其进行测试。使用Spss软件先对数据进行单样本K-S(kolmogorov-Smirnow)检验为正态分布,再进行相关性检验,利用Correlate(相关)之下的Bivariate(双变量)求其相关系数为0.967,结果显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根据重测信度检验方法,问卷内容信度系数达到0.7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学者De Vellis(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5]。

2.2.3. 3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运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对调查资料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反映的本质现象和相关问题,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实证。

2.2.5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资料分析,运用了比较、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依据目前关于国家和本省舞龙文化、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教育的有关文件,对湖南技能舞龙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其发展前景。

3 结果与分析

3.1 湖南省技能舞龙的基本现状

3.1.1 湖南省技能舞龙运动员现状

技能舞龙都是舞龙竞赛项目,就不能脱离舞龙运动员—“商品”的直接制造者。目前湖南省竞技舞龙运动因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对运动员的管理也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参赛队伍也相应较少。2010年湖南省第十届运动会舞龙比赛中只有5支代表队伍参赛,共计10支(男女队各5支)。在湖南省第四届大众运动会舞龙比赛中也只有6支代表队参赛,共计6支。因此,对于运动员基本情况现状调查从实证研究而言十分重要。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如图1所示,湖南省第四届大众运动会舞龙比赛6支代表队中分别有来自学校和民间组织,其中,学校占70%以上;无俱乐部形式的组织参赛代表队;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常德、衡阳、怀化地区分别为民间组织的舞龙队伍参赛。

如图2所示,竞技舞龙运动在少数民族中的开展状况令人担忧,舞龙运动员的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这使得高水平的竞技舞龙队伍在高校存在成为可能,但是后备力量的相对薄弱有待关注。因此,从本次调查而言,高水平的竞技舞龙运动员还是较为缺乏。

如图4所示,运动员参加比赛5次以上者仅占被调查人数24.44%,而仅有1次比赛经验的占44.44%。然而在竞技舞龙运动中,有丰富竞技经验的运动员是较为缺乏的。如图6所示,51.11%的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在4次以上,且训练年限在3年以上的运动员也仅占51.11%(见图3)。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在影响训练效果的各因素中,训练时间能否保证,训练时间是否科学合理是竞技舞龙运动专业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如图5所示,第7题是对全国锦标赛或世界锦标赛等大赛执教或参赛经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参赛运动员中占75.56%未有大赛参赛经历;第9题是对平时舞龙训练时有无固定训练场地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场地48.89%和无场地51.55%;第13题是对在舞龙训练时有无完整教学计划的调查,结果显示71.11%是有完整教学计划,28.89%无完整教学计划;第20题是对在从事舞龙运动之前是否从事舞龙运动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参赛运动员中是100.00%的未有参与舞龙运动。

以上结果显示:尽管从事竞技舞龙的运动员比以往有所增加,但竞技舞龙运动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舞龙运动员选材,各地还没有重视民族传统项目的分量,且训练场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反映出基层教育对民族传统项目培养传统和发展存在教学计划的盲处。因此,造成无法建立运动员梯队,使高水平的竞技舞龙运动员还是较为缺乏。

图6所示,运动员每周训练4次以上者仅占被调查人数51.11%,而仅每周训练1次的占24.44%,每周训练3次的占24.44%;又如图7所示,24.44%的运动员每次训练时长在120分钟以上,75.56%的运动员每次训练时长在90分钟。“超量恢复”是周期训练中,负荷安排的生物学依据。根据“超量恢复”原理,在恢复过程的适宜时机给予刺激,就能使机体达到更高的水平。很显然,在调查结果中显示的训练周期并不理想。

如图8所示,第21题是对本次舞龙比赛的组织与管理满意的程度调查,调查显示46.67%是满意、33.33%是一般、20.00%为不满意;第22题是对目前比赛承办单位对比赛的组织、接待服务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调查显示,71.11%对本次赛事是满意的,仅11.11%对本次赛事不满意。据统计,近十年来52.%的舞龙运动竞赛主场安排在安排在东南沿海、沿江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举办的赛事微乎其微。因此,对我省目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通过辐射作用被带动全面、协调发展是劣势,更不利于舞龙运动竞赛组织。

如图9所示,23题是对目前舞龙赛事的宣传工作的看法和24题对舞龙比赛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推广情况的看法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3.1.2 湖南省技能舞龙教练员队伍现状

从附录表1可以看出,舞龙教练员在从事竞技舞龙运动之前都没有从事过与舞龙运动相关的工作。尤其这里要提及的是,大多高校中的竞技舞龙运动员是进入高校后才开始舞龙舞狮的。教练员年龄偏年轻且学历都达本科水平;已经从事舞龙运动执教年限达3年以上占了50.00%;组建舞龙队达4年以上有2个队,仅1个队组建时间为1年;在参赛队伍中每周训练次数达4次以上有4个队伍;训练持续时间120分钟以上有4个队伍;每年投入经费达1万元以上有4个队伍;经费主要来源于平时表演所得且组建目的为比赛和表演;训练参照资料大部分为自己技术经验。

结果显示:当前竞技舞龙运动在湖南省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发展势头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竞技舞龙运动教练员数量严重不足,教练员专业基础较高;舞龙队经费普遍紧张,经费筹备方式单一;高校已成为竞技舞龙比赛中的胜利军,但发展势头较慢。

如图10所示,第7题是对全国锦标赛或世界锦标赛等大赛执教经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参赛教练员中占100.00%未有大赛执教经历;第9题是对平时舞龙训练时有无固定训练场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占一半;第13题是对在舞龙训练时有无完整教学计划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67%是有完整教学计划,33.33%无完整教学计划;第20题是对在从事舞龙运动之前是否从事舞龙运动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参赛教练员中是33.33%的未有参与舞龙运动。

如图11所示,第21题是对本次舞龙比赛的组织与管理满意的程度调查和第22题是对目前比赛承办单位对比赛的组织、接待服务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调查显示100.00%对本次赛事都是满意的。

如图12所示,23题是对目前舞龙赛事的宣传工作的看法和24题对舞龙比赛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推广情况的看法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3.1.3 湖南省技能舞龙的地区及运动员分布情况

3.2 湖南省技能舞龙开展现状分析

3.2.1 资金来源单一

资金是开展舞龙运动竞赛表演关键因素。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舞龙运动竞赛表演市场的规模、质量,影响了管理人员、运动员、教练员的收入以及积极性。因此,有计划、有策略地拓展舞龙运动竞赛奖励的资金来源渠道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舞龙队伍的收入都不容乐观,对政府、企事业单位投入的依赖性比较大。

3.2.2 人才匮乏

高水平教练员是高质量舞龙队竞赛和表演的构思者、创造者。舞龙运动竞赛表演是一项体育活动,在竞赛表演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舞龙运动比一般的体育运动的动作路线复杂、动作原理更难把握。这要求舞龙教练员具备一般的心理学、生理学、训练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舞龙运动还是一门艺术性的表演活动。因此,舞龙运动的教练员还需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再则,舞龙运动是一项与众不同的团体项目,精彩绝伦的表演是运动员团结一心的合力表现,也是教练员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

目前,舞龙队教练员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学校的体育教师,一部分是来自民间教练员。民间教练从小接触舞龙运动,技艺精湛,但是学历不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由于技能舞龙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不长,专业性知识的积累不充足,组织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所以科研、训练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使其未来的发展更趋向于要求规范化、竞技化、标准化,对运动员的专业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舞龙队伍的组建、科学管理和资金来源等配套资源有利于队伍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意识淡薄,将舞龙运动推向市场运营的理念还不成熟,使舞龙运动技能舞龙这块的发展市场受到制约。

在湖南省西北部地区经济较落后,因此较少有龙队。在长沙等周边地市因经济状况较好对龙队的组织培养队伍较多。

龙队的经费来源基本处于自力更生,在这种情况下龙队还能保存优良真挚的传统,确属难能可贵。

4.2 建议

在今后的选材过程中一定要选用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几类指标中常用的测试指标来进行科学选材,并综合系统考虑这几类指标,包括各类指标的关系、侧重以及各类指标中各项指标之间的侧重等。

在确定竞技舞龙运动员时,要充分考虑队伍中10个人的不同特点及要求,在整体上把握人员的同时,要注重不同的把位队员的特殊性,将最适合其把位的人选安排到其特殊的位置上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保证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雷军蓉.舞龙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

[2]国际龙狮运动会联合会审定.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S].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国际龙狮运动会联合会审定.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S].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4]国际龙狮运动会联合会审定.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S].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篇8

1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现状

1.1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

舞龙起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在龙文化里, 龙被形象化为龙王, 掌管人间的风调雨顺, 因而对于古代以耕作为主的劳动人民来说, 一种崇拜之情便油然而生, 而对龙王进行供奉也就是在向龙王祈求保佑得到一个好收成。因而最开始在农耕文明里, 舞龙也可看做是一种劳动百姓求雨、祈求丰年的表现。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中, 舞龙这一活动在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许多地方的习俗, 并且容纳了不少舞蹈及娱乐方面的因素, 舞龙不再是一种非常神圣的求雨活动, 而是更倾向于一种娱乐性、锻炼性的活动, 既能渲染喜庆的节日氛围, 也能加强舞龙者的身体锻炼和体育技艺。由此, 就形成了我们国家所特有的舞龙民俗体育文化, 不仅在长期的发展中深受人民喜爱, 更是将影响扩展到了全世界。

1.2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

我国的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下, 舞龙活动虽然存在于大众的视野中, 但这一文化实际却处于一种比较困难的发展境地。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 人们的意识发生逆转是根本原因。现代社会发达进步, 娱乐项目众多, 舞龙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既不存在求雨祈福的意义, 也丧失了作为娱乐活动的吸引力, 人们自然而然就不再对舞龙这种传统文化有独特的执着了。加之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力度不够, 人们对舞龙民俗体育文化还存在一定误解, 更有甚者直接将其忽略掉了。

其次, 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够这一方面就直接体现为舞龙活动缺乏资金保障。没有经费保障, 舞龙活动就难以举行,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机会越来越少, 影响力自然也就逐渐减少。此外, 没有专项资金的保障, 也少有人愿意投身到对这一文化传承和保护中。

最后, 组织管理不当也是造成舞龙民俗体育文化面临困境的一个直接原因。不管是官方部门还是民间组织, 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舞龙活动进行良好的组织, 尤其是在传承方面更是缺乏一定的安排, 一些少数民族具有特色的舞龙文化已经濒临绝境, 如若不予以重视并进行良好管理, 舞龙文化难免会走上后继无人的道路[1]。

2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2.1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是对中国传统的继承, 有助于增强中国魅力。现代社会经济发达, 跨国交流异常繁忙, 舞龙文化早已跨越最初求雨祈福的内涵, 而逐渐演变成外国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因此, 大力发展这一民俗体育文化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 也是对中国文化魅力的宣扬, 外国人可以在了解舞龙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也同样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 加强民族凝聚力。舞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的结晶, 对舞龙文化的发展和宣扬也就是对我们民族的一种认同。而且舞龙运动是一个团体项目, 需要很多人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这就启示了人们不管是在具体的舞龙运动中还是民族的发展中都需要每个人融入集体、团结合作, 才能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 在现在这个开放的年代, 中华民族子弟遍布全天下,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2]。

2.2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相关对策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关键在于要加大支持力度, 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技术指导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招募更多合格的舞龙文化继承者, 并且在舞龙相关活动的安排组织方面也能做得更加合理有序。而加大舞龙技术指导方面的支持可以大幅度提高舞龙表演的水准, 高质量的舞龙表演才能将舞龙文化的精髓传递给人们, 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还可以将其引进学校教育, 加强文化的宣传和熏陶。舞龙文化之所以逐渐被人们所不重视就在于对这一文化的认识不够以及接触减少, 因此, 将其引进校园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 舞龙作为一种体育运动也对加强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和身体锻炼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也有利于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下, 传统文化在被埋没的同时也逐渐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然而仅靠人们自觉和一些民间组织的努力是不够的, 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只有政府加大政策引导才能在大的方向上引导民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也只有在相应政策的支持下, 以舞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保护和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也可以加强周边建设, 拉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目前的舞龙文化表现形式还比较单一, 大多只是一些常规的舞龙表演, 很难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 文化的影响范围自然也就不大。但是将舞龙文化相关的一些周边利用起来, 与舞龙相结合就有可能扩大这一文化的影响范围, 比如在一些舞龙文化特色浓厚的地区发展旅游业, 就能以舞龙文化特色为宣传点, 既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又扩大了舞龙文化的影响, 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3]。

3 结语

综上所述,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彩部分, 理应得到大力弘扬和宣传。面对现如今这一文化的发展困境, 相关部门和组织务必要加强各方面的支持, 不断与时俱进, 积极引导文化的发展走向, 确保舞龙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有效继承并发扬光大, 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响亮代名词。

参考文献

[1]刘卫华.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搏击 (武术科学) , 2010, 7 (10) :74-75.

[2]吕韶钧, 彭芳.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9) :1178-1179.

舞龙活动 篇9

舞龙运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喜庆民俗,是中国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有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中国民间舞龙活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通过舞龙表演者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追求,不断提高舞龙运动的表演技艺,这时的舞龙已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而且是表现龙的神态、塑造龙的形象及展现人的智慧、机敏的高超技巧。

2.通渭民间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在古代,舞龙运动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丰收。据记载,早在汉朝时期,通渭地区已有龙王庙,这一时期的舞龙主要是为祈求丰收而组织的祭祀活动。因为在民间文化具有了实在性与虚拟性并存的新特征。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在逐步实现开放性与互动性。网络环境使图书馆文化的载体主要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数字化馆藏资源,使用户能够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在逐步开展新型服务,向读者提供远程咨询、课题跟踪、研究论坛等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大学生知识获取和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这种在网络条件下的开放性、互动性图书馆服务文化,将重新构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价值取向。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实现个性化服务与共享服务。随着读者在信息获取方面要求不断提高和更具个性化,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必须开展并逐渐成熟,纸质文献的通借通还、网上预约和续借、在线咨询等新型服务项目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图书馆服务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信息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使用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条件,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成了图书馆文化的新因素,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成为图书馆文化的核心。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影响读者获取知识信息方式。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中,教师与广大学生读者利用馆藏资源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卡片检索实现对文献的借阅,效率极低。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建设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书目信息共享系统已基本实现,读者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图书馆的馆藏书目,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可获取性。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实现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公共目录查询所有图书馆的书目信息。

更重要的是,开放式的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网络环境极其开放的文化传播,他们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扭曲的价值取向、腐朽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对大学生的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对学生读者如何传说中龙是七江八河、五湖四海的行雨之神,它掌管风雨雷电,因此每当大旱和收获之时,当地的村民便会携带各种祭祀用品前去龙王庙,以保佑下一个丰收年。

自汉朝后,朝代在更替,但老百姓的祈求丰收的愿望却从不曾停止过,于是舞龙运动就在当地传承了下来。到明清的时候,舞龙不只作为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其形式和种类也趋于多样化,被赋予更多的神异功能:消灾弥福,镇妖捉怪,驱瘟辟邪,保宅求安。近十几年来由“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每年元宵,通渭民间舞龙运动都要在县城表演,使舞龙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舞龙运动作为一项娱乐活动,成为舞龙的载体。

3. 通渭民间舞龙运动的传播

通渭民间舞龙运动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行为传播、仪式传播和艺术传播。在传播中,传者和受传者都是当地的普通老百姓,行为传播主要存在于技艺性领域,前辈们总是以一种无形的行为感染和熏陶一代又一代的后辈。长此以往,舞龙运动成为通渭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仪式传播是特定的“传者”借助于特定的场合,营造适当的气氛,向“受传者”传播舞龙的应用网络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与正确引导。

四、网络环境下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教育功能

首先,应建设图书馆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环境一直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传统图书馆一直以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还应建设文化氛围浓厚、无污染的网络环境,拓展图书馆环境育人的空间。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图书馆网页设计的审美。二是利用图书馆网络进行正面的思想宣传、文化宣传,时刻把握文化的主导权。

其次,抓紧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利用图书馆网络对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课程教育。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但课程大多还是课堂授课式,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设置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授课与培训,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和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和方法,使课程更具实践性。

最后,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本院校教学、科研重点及专业设置特点,探索建设符合自身学科重点的资源导航,并开辟新书推荐、新书好评、读者论坛等网络管理员与读者互动的网站模块,既提供读者交流的平台,又发挥传播优秀思想、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总之,图书馆网络应注重教育功能,设置具有教育功能的特色专栏,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单一模式,打破时空界限,以开放、自由、共享、互动,充满认为关怀的服务方式进一步发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

[2]马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居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学聚.试论我国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新特征[J].前沿,

钢琴指法艺术浅谈

周鲁珺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宝鸡

摘要:在钢琴演奏中选择和运用良好的指法很重要,它是完整钢琴技巧的一部分,准确、合理地运用指法,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缓解手指疲劳,而且能够保证演奏的流畅,对把握正确的音色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合理运用指法能提高弹奏效率,阐释作品风格。

关键词:钢琴指法重要性基本指法规律

一、指法的重要性

指法是最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之一。正确的指法,也就是合理的指法。合理,即合乎手指与键盘关系之理,合乎人手的自然构造及与此相关的每个手指的特点之理,合乎手指与音符关系之理,合乎各人手指之间的关系之理。合理,才能有逻辑、有规律、有条不紊、不忙不乱地弹奏各音。法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说:“演奏钢琴的最大秘诀是,在正确的地方,用正确的指法,弹奏正确的琴键。”例如,肖邦的某些指法,好像相关内容,这在舞龙运动作为祭祀形式时较多使用;艺术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传播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人在舞龙的过程中加入新的艺术创作反映他们的期盼和祝福。通渭民间舞龙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

4. 舞龙运动对通渭的影响

舞龙运动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从产生起便深深植根于神州大地,并在传承与演变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1对通渭文化的影响

舞龙运动是人们以传统文化为内涵、身体表演为形式、体育运动为载体的一种对龙文化进行诠释的文化活动,是人们对龙的神性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外在行为表达。在素有“书画之乡”的通渭,舞龙运动是一个高度浓缩龙文化的有效载体,给通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传播途径和模式。

4.2对通渭人思想意识的影响

任何一种传统民俗活动都有其心理动机和功利目的。在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时代,人们对舞龙运动和龙文化表现出的是一种以自然力为主因带来的生存意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因无力改变其生存状态和无法应对天灾人祸,不得不寄希望于神通广大的神物,通过舞龙运动这种外在的形式以求实现愿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自然力为主因的生存意识转变成了眼前压力为主因的生存意识。“近年来,大批青年走出了封闭,走出了出生地的禁锢,涌进了各个城市,带着新的使命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舞龙运动不再是一种封建传统的迷信活动,而成为一种集喜庆、娱乐、健身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同时它也成为一种新的村落文化”。

5. 通渭舞龙运动的价值5.1传统价值

在古代,舞龙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而祈雨和防涝则是舞龙的主要社会功能。另外,它还有旺丁兴族、节日欢庆等功能,老百姓认为龙具有超神的能力,舞龙可以消灾纳福。

旺丁兴族,是古代舞龙活动的又一寓意。在通渭民间,龙

是他的“专利”,只有他才有,只能用他的指法。总之,不懂得正确指法的运用就不能顺利地掌握钢琴技术。

现在有不少初学者在学习一首新乐曲时,很注意音符、节拍、奏法和各种表情记号的正确与否,而对乐谱上标明的指法却常常视而不见,他们认为“只要音符对,哪个手指都无所谓”,打个比方,这等于说“只要能进屋,走门爬窗都可以”一样,从窗子也能进屋,但这合理吗?顺利吗?指法的道理也一样,不正确的指法,必然隐藏着弹奏中的某种不合理因素,久而久之,将直接影响技术的提高和音乐的表达,就像杰出钢琴教育家车尔尼指出的:“因为错误的选择了一个指法,使整句完全垮掉。”

由此可见选择和运用良好的指法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把这种有规律的,合乎人的各个手指规律的演奏称之为指法艺术,它是完整钢琴技巧的一部分。在初学阶段就应牢固掌握,使之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然后才能在演奏中根据演奏者灯寓意着“龙丁”,因此,以舞龙来求子,祈求子孙繁衍,也是通渭民间舞龙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

5.2审美价值

身体美和运动美是体育美的核心内容,也是体育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舞龙运动兼有身体美和体育美的特征。舞龙有相当的艺术性,舞龙运动的套路都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许多“龙”的游戏、起伏、翻腾、穿越等动作编排组合成一定的套式。全套动作表演高潮迭起,从而产生美妙的节奏感、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5.3健身娱乐价值

体育的娱乐性包括自娱性和娱他性,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体育运动来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通渭农村中,舞龙的表演和比赛精彩激烈,气势非凡,充满吉祥和欢乐,舞龙运动对于表演者来说,可以实现身体和精神的双锻炼。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民俗体育因有较高的娱乐健身价值逐渐被人们青睐,近年来它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

6. 结语

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要以发展民俗文化的高度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优势,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文化部在指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以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地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让我们保持这种祈福的心态与勇敢、坚毅、开拓、团结的龙精神,共同祈福、发展民俗文化,促进现代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吾龙,杜晓红,邵磊.舞龙运动的文化底蕴及其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2]冯艳丽,王亚男.新农村建设和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6).

上一篇:汽车噪声试验下一篇:社会保障立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