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2024-09-20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精选12篇)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1

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易受伤, 在愉快中学习知识, 在愉快中锻炼身体。让学生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热爱身体, 使学生提高对准备活动的重视。因此, 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

众所周知, 体育课的特点是学生直接从事大量的身体练习, 而准备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在不引起疲劳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产生有助于随之进行的运动生理效应。准备活动是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一) 生理作用

1.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 就会在大脑皮层相应的中枢留下痕迹, 所以使一般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 各中枢间的暂时联系得到迅速的提高, 提高了大脑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2. 提高体温, 防止运动损伤。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 可以使身体感到发热, 体温逐步升高, 体温调节功能加强, 提高了神经系统地兴奋性和神经传导地速度, 加快了肌肉收缩和放松地速度, 降低了肌肉的黏滞性, 防止了在正式练习时因强度过大而发生的各种运动损伤。

(二) 心理作用

在准备活动中,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 特别是组合新颖、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身体练习, 学生就能在心理上由感觉到感知;由注意到记忆, 表现出愉快兴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对象与措施

(一)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课的基本教材相结合

(二) 准备活动内容要不断更新

(三) 准备活动要在思想上提起高度重视:

1.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教学中的一部分, 不仅是学生身体练习预防运动损伤和不良生理现象的发生, 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正确地姿态和体态, 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

2. 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做的好坏, 不仅取决于教师的重视程度, 更取决于学生的认真态度。如果学生不重视, 任教师如何精心组织安排, 也是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的。

3. 专门性准备活动不可替代一般性准备活动。

专门性准备活动和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内容任务是不同的, 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专门性准备活动代替一般性准备活动。由于专门性准备活动与专项内容相接近, 如:篮球课以运球为主;排球课以传接球为主等准备活动, 适当加一些专项练习, 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练习做好充分的机能准备, 学习效果也将大有提高。

4. 应注意其他因素。

要想做好准备活动, 起到应有的效果, 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外,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 组织形式。准备活动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 可定位做, 也可行进间做, 根据情况, 队形可以变换一般由教师领做, 也可由经过培养、挑选的好学生领做, 但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2) 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引起疲劳。在45分钟课内约为8~12分钟, 在90分钟的课中, 约为20~25分钟。在不同季节可稍短或稍长些, 2~3分钟为宜。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对体育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不仅为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服务, 而且其自身同样具有教育、教学和教养等因素。因此, 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学生智能的提高、意志品质的培养, 都应该从课的准备活动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翅鹏.体育与保健参考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2]金钦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2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

吴**

孟家中心小学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都知道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准备活动具有 :

1、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操作。体育锻炼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内的代谢过程加强,肌肉温度增高。肌肉温度的`啬,一方面可使肌肉的粘滞性下隆,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强肌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操作。

2、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之一为生理惰性较大,即当活动开始,肌肉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时,内脏器官并不能立即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在正式开始体育锻炼前进行适当 的准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一开始就达到较高水平。另外,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还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舒服感。

3、调节心理状态。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即可以起到这种心理调节作用,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地最佳 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

谈谈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准备活动;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52-001

做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也带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大大提高兴奋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小学体育技术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内容应以专项准备活动为主,既可采用诱导练习、模仿练习或辅助性练习的内容,也可在技术环节上与主教材相类似或相同的内容,还可把主教材的部分练习内容或分解动作直接在准备部分中出现。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与一般准备活动一样,不仅具有为主教材教学做好生理、心理上的准备,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肉组织的粘滞性和预防运动损伤外的作用,还有另外一个作用——与主教材技术相衔接。

二、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

1.准备活动与主教材的关系

準备活动是体育技术教学中准备部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准备活动内容应与主教材保持一致,从技术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为主教材中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技术动作等方面做好适应准备,并衔接进入主教材。如在进行掷实心球的技术教学前,必须着重踝、膝、髋、腰、肩、肘、腕等关节的充分活动,使其达到相当程度的适应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各关节依次蹬伸发力的动作要领。

2.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

首先,根据主教材技术教学的重难点,可以在准备活动中安排针对重难点技术的练习或游戏,这样可以使前后技术更好地衔接起来,使整节课连贯,并能为更好地完成主教材的内容做好铺垫。例如在一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中,可在准备活动中安排放鞭炮的游戏,使学生初步对双脚蹬地,起跳时手臂向上摆这些动作要领有了认识,同时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结合主教材的特点,可以在专项准备活动中适当安排素质练习,这样,有助于教师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也有利于纠错。在跳高课的教学中应进行协调性、速度练习等,如侧身跑接力;在双杠后摆下的教学中应进行手臂力量方面的练习,如扶小车接力。

最后,专项准备活动可以根据主教材的需要,加大主要活动部位及易受伤部位的活动量。如果主教材内容是接力跑,那么专项准备活动的内容以下肢活动和手掌活动为主,如原地后踢腿传棒接力;如果主教材内容是前滚翻,那么专项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有对颈的练习,如把头比做毛笔,来写字、画圆圈等;如果主教材内容是跳远,那么专项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多一些腰部、髋部、肩部及下肢的有关部位的关节和肌肉的拉伸活动。

3.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标新立异

小学生由于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占弱势,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皮质很容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和集中较弱,导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不同特点,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合理的练习手段和游戏,采用多种多样、形式新颖有趣又富有创意的方式方法,同时可以渗透其他学科知识,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妙趣横生,不枯燥乏味,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三、准备活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注重每个环节的递进

专项准备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幅度和频率、动作技术的复杂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切记不能急功近利,突然地、大比例地打破身体的机能状态,否则危害极大。

例一:五年级上山羊分腿腾越课时,专项准备活动设计如下:首先原地上板踏跳练习,要求做到单跳双落,并做到两臂配合起跳动作,让学生体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蹬伸感觉。其次2-4步助跑上板踏跳,两腿朝前下方蹬板,上体制动明显,使身体向上腾起,练习时注意上、下肢协调配合。接着俯撑两脚后摆,同时推手成分腿站立。最后助跳板靠近强,6-8步助跑起跳做顶推墙动作。

例二:四年级前滚翻的教学,对前滚翻动作要领掌握不是很好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颈部,在专项准备活动开始时设计一个用身体部位(颈、腰、膝、踝)画奥运五环的练习,让各个主要关节活动开,预防运动损伤;接着设计小刺猬受到惊吓后抱团,解决主教材团身紧的问题;最后创设情境,设计一只刺猬躺在地上晒太阳,突然听见猎人发出的声音,马上抱团(反应快),猎人马上抓住刺猬的脚,用力使刺猬的身体前后滚动(解决主教材中滚翻时的滚动圆滑),刺猬一旦不抱团(解决主教材中团身紧),就被猎人抓住,同时在后期猎人摆动刺猬幅度大,可以让抱团中的刺猬完成一次滚翻,从而让学生明白其实前滚翻也很简单。

2.时间和强度要适宜

专项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应根据主教材的技术特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安排专项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一般来说,如果在冬季上体育课,专项准备活动应选择运动量大一些的练习,时间可适当延长些,强度和密度要稍大一点。例如:三年级运球接力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的身体热起来,可以设计让学生沿着篮球边线做赶球跑练习;接着熟悉球性,可以设计抛球击掌的游戏;最后巩固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可设计1分钟原地运球比多。如果在夏季上体育课,专项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可适当减少,时间适当缩短,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总之,技术教学课中的专项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高质量地运用专项准备活动,既可预防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又使课的结构更加紧凑,最终促进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莹.试论准备活动在体育专项训练课中的意义[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

[2]庞俊梅.准备活动在田径技术课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7(3)

[3]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孙秀芝,张建永.浅谈准备活动的重要性[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

浅议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 篇4

准备活动就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序幕,是体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克服神经机能惰性,提高神经系统传导作用,使人体尽快地由静止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它虽然不是课的主要部分,但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和效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生理作用角度来看

人体从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由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的机能惰性,内脏器官的活动也随之发生变化。准备活动如果不充分,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容易造成供氧不足,引起呼吸循环活动失调,在运动中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往往小于课堂基本部分的运动量,这给身体机能有一个适应过程,通过身体练习可以提高体温,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防止运动损伤,提高内脏器官功能,这样就能克服因上课初始进入大运动量而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发软等不良现象。在安排运动量时,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掌握运动密度和强度,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准备活动不宜过大。只要让学生出汗,自身感到身暖,产生情绪兴奋想运动,脉搏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这样就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了。

(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准备活动开始时,应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包括生理、身体变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练习多样化,同时灵活掌握运动量。按由易至难,由深至浅的原则,采用分解、辅助和诱导性的方法,运用与该项目类似的练习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这样,不仅突出了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基本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准备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足

1.教师认识不足: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准备活动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课主体部分,使学生突然进入大运动量状态或者采用“放羊式”教学法,整个课没有周密的安排和充分准备,导致学生运动量不均,失去体育课的真正意义。2.学生认识不足: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对待准备活动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动作不到位甚至不做,把它当做形式走过场。

(二)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缺乏特点:

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套徒手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使学生感到乏味厌烦。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久而久之,势必造成了教师只顾用力喊,学生越做越懒散的局面。

(三)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一个游戏,几节徒手操,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基本部分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得到充分活动。专门性练习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相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准备活动无法替代的,只有合理安排好他们的比重,才能保证课的顺利完成。

三、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准备活动必须求新求变,要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绝不可忽视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口令的变化

这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提出了要求。教学语言应具有艺术性的魅力和美学的内涵,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富有启发性,使枯燥的动作趣味话,富有情趣。如集体喊口令,小组喊口令,学生喊口令,师生接口令等等。这样既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令感能力。或用音乐取代口令指挥动作,这样不但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使这种兴趣不断发展。

(二)注意形式的变化

所有的体育游戏都带有集体性,分组游戏体现更为突出,如果在准备活动中安排这样的游戏,在游戏中每个同学为了集体的胜利,就会努力的参与。所以在准备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每节课挑几个学生轮流出来组织准备活动,通过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编自带,会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另外,在准备活动中加入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比赛,如相反动作练习,比比谁反应快等等。使这些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些游戏集趣味性与技术性一体,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就能吸引学生配合教师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了。

(三)注意内容的变化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有徒手操,又有器械操,既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性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练习。例如,队列练习比较枯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变化队形,如分队走,合队走,蛇形走,下坡走,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感觉中完成教学任务。做操的队形也不要固定,可采用圆形、双圆形队,对面站立或事先设计成图案的队形,使学生觉得新颖有趣,使学生对每次课都保持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媒体和计算机以及光,色,灯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情。

小学体育教案:《几种准备活动》 篇5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身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过程,是^***克服各器官系统生理惰性的过程。因此,做好准备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徒手体操。徒手体操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练习能加深呼吸、加快心脏的搏动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克服各器官系统机能的生理惰性,为基本部分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武术操: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遗产之一。通过武术练习,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速度、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以及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等内脏的机能。为基本部分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常用的武术操有少年拳第一套、第二套、组合练习等。

三、角色扮演。善于摹仿,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是孩子们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在热身活动时扮演不同的角色,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如“猫捉老鼠”这个游戏,我让学生扮演猫和老鼠,表演中引导“鼠”逃窜时加上“躲、闪、窜、爬、滚”等动作;引导“猫”作猛扑、静待战机等捉鼠形象、再加上“喵”、“喵”的猫叫声,“吱、”“吱”的鼠叫声,游戏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这样的表演学生神采飞扬,达到了趣练的目的。

四、想象法。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儿童创造、想象的最好时机。如,让学生模仿解放军叔叔的骑马动作,他们就会凭借自己对骑马姿势的了解,结合自己头脑中解放军战士的英姿,想象、设计、创设出许多骑马的姿势:上马、慢行、快跑、加鞭、疾驰、战斗等动作,并连贯做出来,小骑兵的形象呼之欲出,不仅课堂气氛热烈,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五、游戏。儿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本身有一定的.情节、情趣和竞争特点。利用游戏的这些特点,对教材规则、方法加以变化,能使儿童学习兴趣更加高涨,这样不仅很快地改进和提高了动作质量,而且达到了热身的目的。

六、舞蹈。让学生跳一曲充满儿童情趣的舞蹈,最能激发儿童兴趣。如让学生伴着音乐跳一曲《小鸭子》舞,学生通过表演小鸭子戏嘻、游泳、捕食、飞舞等动作,身体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很好的活动。

七、边唱(儿歌)边做。儿歌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唱玩方式,形象生动且富有韵律。如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练习时学生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在圈内扮演小刺猬,闭上眼睛。其他学生手拉手围着该生做跑跳步,边跑边唱:“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一、二、三,不许动。”当“动”字出口时,尽量向远处跳一下,再不许动。这时小刺猬开始摸人,然后猜是谁。这样小学生边唱边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八、比赛。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对抗,因此采用比赛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其练习的兴趣,为学习主教材作好准备。。如:拍球比多;接力比赛等。既能满足学生好胜心理,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九、音乐伴奏。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边听边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练习队列就放一曲《运动员进行曲》;练习“抢救伤病员”就配以战场的枪炮声、战士的呐喊声等等,这样学生的情绪就易调动起来,练习就有趣有意。十、慢跑。慢跑是一种简便易行、最实用的活动的方法之一。通过慢跑能使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使内脏器官迅速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

十一、变换环境。小学生对新的环境,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兴奋。同样的内容,在新环境下练习,学生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达到乐此不疲的教学效果。

十二、持轻物练习:手持轻物练习各种动作,对学生活动的身体各关节,激发练习的兴趣具有良好的效果。如玩彩球、玩彩棒,通过抛、接、滚、打、手传、脚踢、追跑等形式,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十三、踢毽:踢毽法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踢毽有盘踢、脚外侧踢、脚内侧踢、脚面踢等多种方法。通过练习者下肢的各种姿势的摆动,达到热身的目的。

十四、跳短绳:跳绳能有效地发展弹跳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跳短绳的方法有个人跳、带人跳;单绕跳、双绕跳等等。

十五、跳长绳:跳长绳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弹跳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达到热身的效果。跳长绳的方法有绕“8”字跳、多人跳等方法。

十六、跳皮筋:跳皮筋是学生通过腿的摆、缠、绕和脚点等多种方法,充分活动身体。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53-01

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教学过程是由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承。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部分,它是一堂课的引子和前奏。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易受伤,在愉快中学知识,在愉快中锻炼身体。让学生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热爱身体,并要教会学生一、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使学生提高对准备活动的重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准备活动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准备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据课的目的、任务、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情况,对传统的准备活动模式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

1准备活动的作用 

1.1生理作用 

1.1.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使一般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提高了大脑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得到增强,对新技术能很快地建立运动力定型。 

1.1.2提高体温,防止运动损伤。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可以使身体感到发热,体温逐步升高,体温调节功能加强,提高了神经系统地兴奋性和神经传导地速度,加快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降低了肌肉的粘滞性,防止在大强度练习时的各种运动损伤。 

1.1.3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对人体的循环和呼吸系统起着良好的作用。通过练习使血液循环加快、心脏的工作效率加强、心输出量增大、肌肉中血流量增加、同时呼吸加快、肺活量增大、肺部气体变换加快。这可使内脏器官功能预先得到增强,植物性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使体内新陈代谢水平得到提高,肌肉活动时就会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使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物迅速地排出体外。人体的运动能力得到加强,有效地防止了肌体过早的产生疲劳,避免了因运动量过大而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不良现象。 

1.2心理作用。  在准备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使得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熟悉过程,特别是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动作练习,使学生产生兴奋情绪,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对象与措施 

2.1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课的内容相结合。  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相結合。把一些模仿性、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或分解练习都充实到准备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能增加准备活动教学的内容,而且使整堂课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还提高了课的质量。 

2.2准备活动内容要不断更新。  要克服单调死板又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大胆地对传统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 

3准备活动要在思想上提起高度重视 

3.1准备活动是体育课教学中的一部分。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和不良生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还能培养正确地姿态和体态,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 

3.2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做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更取决于学生的认真态度。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准备活动的效应。教师要带做准备活动,并以自己标准、优美的示范和准确宏亮的口令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

4专门性准备活动不可替代一般性准备活动

专门性准备活动和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内容任务是不同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专门性准备活动代替一般性准备活动。由于专门性准备活动与专项内容相接近,如:篮球课以运球为主、排球课以传接球为主等准备活动,适当加一些专项练习,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练习做好充分的机能准备,学习效率也将大有提高。

5应注意其他因素 

要想做好准备活动,起到应有的效果,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

组织形式。准备活动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可定位做。也可行进间做,根据情况,队形可以变换一般由教师领做,也可由经过培养,挑选的好学生领做,但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

运动量。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全身感觉发热出汗即可,否则就会产生疲劳。 

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在45分钟课内约为12分钟,在90分钟的课中约为15-20分钟。在不同季节可增减些,2-3分钟为宜。 

6结束语 

游戏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篇7

一、学生参与的普遍性

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应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适度的运动, 因此, 在选取游戏时应避免以下情况出现:一是游戏中的不同角色, 活动量差别过大, 而又难以做到机会均等;二是游戏的淘汰率高, 被淘汰的学生长时间站在一边;三是少数人做, 多数人看。故可选用“惊弓之鸟”、“踩影子”、“老鹰抓小鸡”之类的游戏, 而不应该选用诸如“丢手绢”、“抢空位”之类的游戏, 因为这些游戏在进行时只有少数人处于运动状态, 大多数人仍处于相对安静状态, 达不到做准备活动的目的。

“惊弓之鸟”游戏介绍:

(一) 游戏目的

集中注意力, 热身及发展其快速反应的能力。

(二) 游戏方法

如图1所示, 在场地上画个大圆圈, 学生手拉手, 面向圈内站在圈外, 放开手后1~2报数, 每个学生记住自己是单数还是双数。

游戏开始时全体学生沿逆时针方向, 做横跨步移动。当教师击掌发出“啪啪”两声时, 双数学生要迅速跑进圈内, 单数学生要试图抓住身边的人, 不让其进入圈内, 被抓住的学生要站在圈内中间停止一次游戏。如果判断错误而误跑、误抓时, 也要停止游戏一次, 然后其他学生站好报数, 继续游戏;当教师击掌发出“啪”一声时, 单数学生向圈内跑, 双数学生抓。

(三) 游戏规则

1.“抓人”时只准用手拍背, 不得拉拽衣服。

2. 每进行一次游戏后, 要立即重新报数以补缺位。

二、游戏内容的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游戏要考虑游戏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 针对课堂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来选定。如进行短跑教学时, 可采用“高人矮人”的游戏, 使腿部充分活动开;上篮球课时, 可采用“控制传球”的游戏来增强学生传接球能力, 提高传球的隐蔽性、准确性等。

“控制传球”游戏介绍:

(一) 游戏目的

训练在有防守情况下的传接球能力, 提高传球的隐蔽性、准确性。

(二) 场地与器材

在一个篮球场上进行。先指定两名学生担任裁判员或教师担任裁判员, 其余学生一分为二, 人数相等, 为区别起见, 一组手臂上缚上红带子。

(三) 游戏方法

如图2所示, 游戏从中圈跳球开始, 持球队员设法在本队相互传接球而不失球, 对方则积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抢断球, 游戏规定只准传球, 不准运球, 两队员间最多连续传球两次。如此, 一个队能连续传球次数达20次则得一分, 得分后由对方在端线外掷界外球。当发生运球或两人相互传球达三次时, 裁判员应鸣哨, 判其违例, 由对方在就近边线外掷界外球, 游戏以在规定比赛时间内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发生走步、运球相互传球超过2次情况为违例, 由对方掷边线球。

2. 为限制在防守时发生粗野动作, 规定该队犯规两次时对方得1分。

三、器材利用的一致性

准备活动游戏使用的器材, 最好能与教学基本教材使用的器材一致。如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是跳绳或用绳练投中的鞭打动作, 就可用跳绳做“双人跳绳跑”、“踩龙尾”、“夺尾巴”的游戏;上跨栏课就可用栏架做“钻跨栏架”游戏;上跳高课, 就可用跨越斜杆的方法做“钓鱼钩”的游戏。

“双人跳绳跑”游戏介绍:

(一) 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 发展其跳跃能力。

(二) 游戏方法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 一条为起点线, 另一条为折回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 各成两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 横排两人为一组, 各队第一组学生并肩站立, 一人左手握绳柄, 一人右手握另一绳柄, 把绳荡在身后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时, 两人摇一根绳, 边跳绳边跑向折回线。脚触线后, 两人再跳绳返回本队, 把绳交给第二组, 然后站到队尾。第二组学生接绳后, 依照前面方法进行, 直至全队轮流一次, 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三) 游戏规则

1. 跳绳跑时, 必须连续一摇一跳, 不许只跑不跳。

2. 中途失误停绳后, 必须在原地重新摇绳后, 方能前进。

3. 两人的脚都触到折回线后, 方能返回。

四、游戏内容的可行性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8

1. 准备活动的释义

1.1 准备活动的定义。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 为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 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1.2 准备活动的目的。

准备活动相比较正式训练和比赛是一种低强度短时间的热身运动, 目的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减小肌肉的黏滞性, 使肌肉收缩速度加快, 提高肌肉组织中血流速度, 增加血流量, 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 加速O2和CO2交换速度, 在训练前把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为进行更大强度的运动做准备。同样运动前进行适度的准备活动还会给运动员带来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2. 准备活动的分类

准备活动不是简单的跑步和踢腿,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我们根据训练内容的需要, 把准备活动划分成以下种类, 在应用中我们不可以盲目, 要合理选择, 最大限度地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具体的分类, 如下表所示:

3. 准备活动的作用

3.1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让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投入到训练中。

通过预先进行的肌肉活动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了兴奋性提高的痕迹, 这一痕迹产生的生理效应能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水平。神经系统是控制和协调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准备活动是训练前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各种身体练习。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使一般的神经中枢与运动系统相关的中枢处于兴奋状态, 唤醒神经间的暂时性联系, 加快运动动作动力定型神经交叉点的联通, 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这样大脑的反应速度加快, 相应的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就相互协调, 为正式训练时的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另外, 准备活动不仅是身体活动, 而且是心理活动, 它能对机体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3.2 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肌肉是直接让身体产生运动的器官, 它是受运动神经支配的;兴奋是通过大脑皮质直接传至脊髓前角细胞发出神经纤维支配骨骼肌。内脏器官 (如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兴奋由大脑皮质传出后, 需要经过皮质下中枢, 最后才传送到所支配的内脏器官。再加上自主神经系统传递兴奋的速度比运动神经慢, 这就决定了在需要迅速提高其功能时, 内脏器官表现出更大的惰性。准备活动的痕迹效应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得到改善, 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得到克服。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 运动器官能很快地从安静状态过渡到剧烈的运动状态。这时, 人体能量需要量骤然增加, 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及时排除, 要求心脏、肺脏等内脏器官工作满足运动时的需要。但是由于内脏功能惰性较大, 运动一开始, 运动功能和内脏功能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不相适应。只有内脏功能的惰性逐渐得到克服, 人体运动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技能水平, 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 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 使工作机能获得更多的氧气, 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3.3 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使体温升高。

训练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体温升高, 首先表现在肌肉温度的升高。肌肉是产生身体运动的主要器官。骨骼肌是一个具有伸展性、弹性和黏滞性的黏弹性体。骨骼肌的这些物理特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肌肉的温度升高, 黏滞性降低, 肌浆内各分子间的摩擦力下降, 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增加。这样就提高了肌肉收缩和舒张速度, 增加了肌肉的力量, 便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另外, 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的氧气, 增加肌肉的氧供应;体温升高可以增加体内酶的活性, 提高物质代谢的水平, 保证在运动中有较充足的能量供应;体温升高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提高肌肉温度可以使肌肉的黏滞性下降 (不发僵) , 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展的速度, 增加肌力。在较高体温情况下, 血液释放更多的氧, 从而增加了肌肉的氧供应, 肌肉中温度升高还可以使其中小血管扩张, 减少小血管外周阻力, 增加肌肉中的血供应, 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 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 达到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的目的。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 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 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准备活动可以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这样有利于散热, 防止正式训练时体温过高。

4. 结论与建议

准备活动的分类较多, 教练员必须依据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个人能力、生理和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选择性的练习。准备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一次训练课任务的完成状况和训练后机体的恢复状况, 而高质量的准备活动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促进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并对掌握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 提高运动成绩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准备活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练员在安排准备活动要控制好准备的时间、量和强度。这就要遵循简单性、有效性、适宜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

摘要: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在体育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剖析准备活动及其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准备活动,体育训练,作用

参考文献

[1]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康喆.运动前准备活动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4) .

[3]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8) .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9

1、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原则

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准备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在体育运动中要坚持以下准备活动原则:其一,体育运动中要适量的进行准备活动。也就是说准备活动时间及强度不宜过多,这也是保证准备活动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前提。子啊体育运动中进行准备活动主要就是使运动员的肌肉逐渐苏醒,使运动员的整体体温升高,以便能够使运动者身体各机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另外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不宜过量,以免使运动者造成肌肉拉升或者疲劳;其二,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要合理。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中常常会有跑、跳等一系列的伸缩运动,所以就要搭配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内容,使准备活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作用,保障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其三,要根据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准备活动。比如田径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可以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跑、跳等一系列的热身准备活动,障碍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可以结合其特点进行准备活动,使自身的肌肉得到拉伸,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可以结合球类项目的特点进行力量热身准备活动,避免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造成损害。

2、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生理分析

准备活动就是为了运动员可以从安静的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是否制定合理的准备运动关乎运动员的运动效果及成绩。

身体能够运动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肌肉受到运动神经的指挥而产生的,人体的兴奋主要是由大脑传递给人体骨髓中细胞,通过此来控制人体骨骼肌肉。人体的心脏器官、呼吸系统是由大脑主神经所控制的,由大脑传出兴奋迹象,经过人体皮质中枢,然后再传递到人体的各内脏中。由于人体神经系统中的兴奋传播速度较慢,所以这就使提高神经系统功能的时候内脏器官会有较大的惰性。

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各器官由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人体能量的需求也会增加,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要尽快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这就要使人体内脏器官可以满足运动员的运动需求。由于内脏器官有较大的惰性,在运动员运动的时候身体功能及内脏功能发生了冲突,所以就要通过准备活动克服人体内脏器官的惰性,使人体运动技能达到平衡,这样运动员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在体育运动中做一些适宜的准备活动,可以使人体肌肉运动提高人体各功能的兴奋度,克服人体内脏的惰性,有利于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发挥。另外,准备运动不仅能够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度有效提高,还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新陈代谢能力,提高骨骼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可以降低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损伤机率。

3、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制定应结合生理基础

体育运动中科学、完善的准备活动是运动员在运动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也关系到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发挥良好的保障。为了使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不受伤害,并且使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就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定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全方面了解体育运动项目,创建符合实际的准备活动。据调查,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如果时间和强度都不够,造成运动量过少,那么就会使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身体肌肉状况达不到最佳状态,使运动员身体各机能得不到回复,从而影响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效果,也使准备活动发挥不出自身的作用。反过来,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如果时间和强度都过多,那么就会使整个准备活动失去原本的意义,造成运动员身体疲劳,也很难使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所以就要结合生理基础,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制定准备活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准备活动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要判断准备活动的制定是否合理,就要根据运动员在准备活动之后身体是否感到精力充沛或、或者疲劳进行判断。在体育运动中制定准备活动主要就是为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达到最佳,使运动员的身体肌肉能够的得到有效放松。运动员在准备活动之后,体温会逐渐升高,由于体温的不断升高会使运动员的大脑神经传导功能加快,提高氧气的供应效果。在体育运动中安排准备活动的时候,要根据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特点、时间、季节等一系列的情况进行。

一般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都是在20分钟以内,在冬天,准备活动应该稍微长一些,在25分钟以内最佳。在夏天,准备活动应该稍微缩短一些,在15分钟以内最佳。以此保障运动员全身技能和肌肉有效舒展,使准备活动发挥自身作用。如果准备活动时间过程,会造成运动者的体能消耗过大,浪费精力,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准备活动中的强度也应该合理,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制定,比如发汗状况、心率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发汗程度以微微出汗为最佳,在夏季的时候应该以多出汗为最佳。运动员的心率在100-200次每分钟为最佳。另外在运动员准备活动之后,还要使运动员有一个缓解的时间,在运动员准备活动之后到运动项目进行之间应该有2分钟的缓冲时间,使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心脏都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由于准备活动可以使运动员身体中各项功能在提高兴奋状态之后保持一段时间,如果缓冲时间过长的话,会丧失准备活动的效果,那么做准备活动或者不做准备活动就没有区别了。

4、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生理基础作用

4.1、避免运动员造成损伤

据调查表明,在体育运动中没有适当的准备活动,会使运动员在运动时造成身体损伤,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运动员的肌肉没有得到放松。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肌肉会突然收缩和伸张,肌肉由于没有得到运动温度会偏低,造成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协调。所以体育运动中合理的准备活动会使运动员生理达到最佳水平,使其在运动过程得到较好的成绩。

4.2、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

科学充足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身体肌肉的抵抗能力,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爆发能力及速度。在运动员身体降温时使皮下肉进行运动,会使皮肤温度逐渐上升,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供血速度,使运动员肌肉运动力明显提升,使运动员的生理基础得到有效调动,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使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4.3、提高运动员的灵敏性

在体育运动中做准备活动,可以使运动员的运动动作更加规范。合适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并且提高运动者的生理机能,使运动员的肌肉得到伸展,提高运动员四肢、器官的灵敏性及协调性,保障体育运动可持续开展。

4.4、使运动员肌肉发挥出潜能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短跑,要使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调节自身各机能。如果只对局部进行准备热身的话就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比如只对运动员四肢进行热身,就会使运动员身体疲劳。在此基础上就要使运动员的全身都可以运动活动,提高血液循环,使运动员的肌肉得到舒展,并且降低肌肉之间的粘黏性,降低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损伤机率。伸展运动是对运动员四肢拉伸的运动,将身体肌肉尽大限度的拉伸,那么运动员就会产生一定的力量,前提是保证运动量适度。

5、结合生理基础进行体育运动准备活动的建议

首先使运动员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清楚了解放松肌肉及收缩肌肉的科学方式,以防运动员在准备活动中造成肌肉损伤。在肌肉拉伸过程中要缓慢的伸展身体,将肌肉拉伸至最大限度。在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都要进行此准备活动,使运动员的动作保持协调。另外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动作不宜太快,要使整个准备活动保持匀速有节奏。如果在准备活动中过快,会使准备活动达不到理想效果,还会因为错误的方式使运动员的肌肉造成损伤。运动员在准备活动的时候还应该使自己的呼吸保持均匀,深呼吸,以使热身达到理想效果。

6、结束语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体育运动中做科学、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运动员将自身的身体机能迅速调节到最佳状态,使运动员能够进入到运动中。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还要从生理基础方面考虑,使运动员在通过准备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运动效率,还可以使运动员在运动中防止损伤,使体育运动达到预期效果。

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目的主要是提高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兴奋,使运动员内部器官可以活跃起来,使运动员中的组织器官逐渐进入运动状态,为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做好准备。准备活动主要分为放松准备、动作练习准备及针对练习准备三种。其中放松准备及针对练习准备主要是为了使运动员身体肌肉可以达到一个舒适度,动作练习准备是使运动员身体肌肉活动。本文就基于生理基础浅析体育运动中的准备活动。

关键词:体育运动,准备活动,生理基础

参考文献

[1]莫付文.浅议准备活动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3.

[2]曹伟.体育运动中准备活动的生理基础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4).

[3]韩超,张迪,铉今强.浅析准备活动在大学体育课中的生理学作用[J].科技信息,2012,(22).

[4]谢泰.浅析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机制与实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7).

[5]徐兆静.浅析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特点及选用策略[J].体育博览,2011(7).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10

随着国家高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 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兴趣, 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次尝试, 其中作为生存技能的游泳列入了许多高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调查学生实际的游泳教学情况, 笔者走访了四川省五所高校, 其中除了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增设游泳池外, 其余高校全部都在开展游泳教学, 但在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

只要进行体育训练都要进行热身准备活动, 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也不例外, 在训练教学中, 如果指导学生直接进行训练势必会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只有在遵循训练规律的原则上进行游泳训练, 才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减少训练伤害, 达到训练强身健体的目的。

1 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准备活动概述

1.1 准备活动的含义

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中的准备活动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指导和引领学生进行正式的游泳训练之前,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相关身体热身训练。通过这些准备活动, 让处于生理惰性的内脏器官正常协调性的工作, 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训练状态, 逐渐适应不断增强的训练强度, 预防运动伤害。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以大大提升训练节奏, 使学生的训练效益得到增强。

1.2 准备活动的类别

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中的准备活动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另一个是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一般的准备活动就是给身体的各主要肌肉群、关节和韧带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伸展。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就是为了完成特定的训练项目而进行的专门性的预热。从准备活动的时间来算, 一般性的要占2/3, 专门性的要占1/3。

2 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准备活动的应对措施

2.1 遵循运动的规律

在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中要遵循运动的规律, 积极的准备活动。首先要根据活动的时间长短和负荷的强度来准备, 由于每个学生的训练程度、技能状态以及应激水平是不同的, 所以准备活动的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的准备活动时间大约控制在15分钟, 而且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活动的复杂程度是与准备时间成正比的, 个人训练程度的强弱与准备活动的时间也成正比。其次, 准备活动的大小还应该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如果身体充分准备完全可以表现在:身体微微出汗、关节灵活、血液循环相对加快、动作轻松灵活有力。再次还要进行合理的计划, 体育老师要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 班级不同, 计划、方法和要求不相同;对象不同, 计划、方法和要求不相同;任务不同, 计划、方法和要求也不相同。

2.2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的准备活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进行热身教学的示范。首先是准备活动的目的要明确, 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前要抓重点、耐心的为学生讲解预备活动的分解动作以及该项动作对接下来的游泳训练的重要性, 然后指导学生实践, 真正掌握游泳训练的精髓。比如说在进行手臂环绕准备教学时, 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手臂伸直, 从后往前划两个八拍子, 有利于手部肌肉和肩关节的活动, 防止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抽筋的情况。其次, 教师的示范工作要规范、完整和连贯, 要利于学生的直观模仿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另外教师在做示范动作的时候, 要利于学生观察, 可以正面教学、侧面教学, 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背面教学, 总之教学手段要灵活, 一切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为原则。最后要把安全教育规范到动作中, 防止因动作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问题。

2.3 遵循多样性的热身形式

在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的准备活动中, 要因地制宜遵循多样性的热身形式。首先在岸上进行准备活动时, 一般采用拉伸肩带肌肉群以及摆臀运动进行热身, 如果是进行蛙泳教学要侧重腿的拉伸;如果是进行蝶泳教学要侧重腰部以及肩韧带的拉伸, 总之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准备活动。其次在水中进行准备活动时, 可以进行固定的泳姿或划水拍水进行准备。只有采用多样性的热身形式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训练效果才能显著。

3 结语

在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中, 教师要把握积极出量、精心出质的原则, 只有积极投身到教育工作中, 全方位的探索游泳教学技能, 才能让学生的游泳技术得到不断增强, 只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才能让学生减少伤害, 在安全的环境下使游泳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摘要:我们生活在拥有四分之三水域的星球, 在生活中难免会与水打交道, 因此学习游泳很重要, 因为游泳不光是一项体育项目, 更多的是一项生存技能。以四川省五所普通高校的游泳教学情况为例, 概述了高职体育游泳教学训练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 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体育,游泳教学,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1]卢鹏, 杨成伟.浅析四川省部分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及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1, 02:84-87.

[2]赵效江.生存教育视野下福建省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游泳课程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1.

体育活动中的准备活动 篇11

【关键词】舞蹈形体训练 高校体育课 准备活动 应用研究

1前言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一种综合人体科学理论与美学原理,科学、周密、系统的艺术形式,在塑造形体的同时又培养了人们对美的欣赏力、创造力与表现力。本文通过对舞蹈形体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调查分析,旨在为今后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改革方向及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供参考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对××高校大一年级60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随机抽取),60名学生按照教学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期与实验期,(前四周为对照期,后四周为实验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32篇,并对其中的24篇进行了较详细的研读;查阅了《形体舞蹈》《舞蹈与形体训练》《舞蹈生理学》3部著作,同时还查阅了大量与形体训练有关的文章,为本文研究与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对××高校大一年级60名学生发放问卷60份,其中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问卷内容涉及高校生对舞蹈形体的认识与认可以及高校生采用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体育准备活动的感受等问题。

2.2.3观察法

对采用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学生进行现场观察,把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记录作为本研究的参考,同时为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今后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的教学实践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2.2.4实验法

对××高校大一60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按照学校正常的体育课程安排不同的准备活动内容,整个实验历时两个月。前四周这60名学生以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进行,后四周以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

2.2.5数理统计法

将测试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后进行数理统计,所有的数据处理使用Excel表来完成。

3 讨论与分析

经过2个月的实验研究,实验期与对照期差别明显。实验过程中,对照期采用常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难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效率低。实验期采用舞蹈形体的训练模式,学生进入体育课堂的热情与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能很好地活动身体关节,愉悦身心,表现出很好的学习状态和乐观的学习精神,课堂效率显著。

随着现代高校生学习负担的增加,课业的繁重,在精神上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体育课的时间对高校生而言应当是一段最佳松弛时间。通过2个月的教学活动,对××高校大一年级60名学生在 “舞蹈形体训练在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中的练习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学生答案是肯定的,这说明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而且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体育项目,对男同学可以加强肌肉的力量,女学生可以得到灵敏与柔韧的增强。

在常规体育课准备活动与舞蹈形体作为体育课准备活动比较实验中观察发现,98%的学生觉得舞蹈形体作为体育课准备活动效果显著,可以在美的享受中充分的活动全身,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气质与内在修养。

对“是否愿意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采用舞蹈形体训练”的题目进行调查,100%的学生都愿意采用舞蹈形体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由此可见,在准备活动中采用舞蹈形体练习法,正是满足学生需求的佳径。

有部分学生对学习舞蹈形体训练在认识上有一个过程,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开展舞蹈形体之前有少数学生对舞蹈形体这种形式不太了解,不是很感兴趣,通过教学实践,许多学生对舞蹈形体的喜爱和认识逐渐上升(见表一)。

表1常规体育课准备活动与舞蹈形体作为准备活动对照表

内容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常规体育课准备活动 10% 15% 75%

舞蹈形体作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95% 5% 0%

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较了解舞蹈形体方面的知识,对舞蹈形体作为体育课准备活动很感兴趣很期待,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舞蹈形体缺乏认识,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如何改变高校传统的体育准备活动模式,为体育准备活动的改革与创新开辟道路。

4 结论与建议

4.1 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舞蹈形体训练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身体形态和气质得到明显改进。舞蹈形体训练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开展让学生感到身心放松,精神上没有压力与包袱,学生积极实践、善与合作、富于创新,并能较快地掌握教学准备部分所教内容,教学效果明显。

4.2 舞蹈形体训练是一种知识、审美、趣味多方位的综合性艺术,可以健美人体,美化人生能满足学生对强身健美的求知欲望,培养正确审美意识。

4.3 舞蹈形体训练能够矫正骨骼的形态,使不良骨形在正确的压力、拉力下向正确方向发展,增强骨的弹性与坚固性,拉长肌肉线条使肌肉丰满、结实、匀称,从而达到改善人体线条使之美化的目的,从而促进高校生身体健康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鞠箐.准备活动对体育课的重要性[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11(12).

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1 准备活动简述

1.1 准备活动的生理定义

准备活动一词在英语中译为“Warmming-up”, 又称“热身运动”, 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 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练习比赛做好准备。

1.2 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

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45%VO2max强度, 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 一般课时40min, 准备活动为8~12min;课时为80min, 准备活动为15~20min。此外还应根据参加运动项目的特点、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和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调整, 为正式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1.3 准备活动的运动基础

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在于通过伸展运动提高肌肉的温度, 预防运动操作, 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 调节心理状态, 以适应接下来的激烈的体育运动, 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而引起的运动操作, 确保整个机体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

2 准备活动的特点

传统的准备活动具有统一性、规定性、附属性。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统一性, 即完全依赖教师的统一指挥;程序上的固定模式, 如队列练习—徒手操、队列队形—游戏—徒手操等等;教学任务主要是依靠基本部分来完成的, 主要是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忽视了身心愉悦。

随着体育教学不断完善, 新事物、新理念、新课改不断冲击下, 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灌输实施, 如今的准备活动具有技能化、个性化、韵律性、多样化的特点。即一些模仿性练习、诱导性练习及辅助性练习, 甚至基本教材的部分练习或分解练习, 大量地充实到准备活动来, 不仅提高了准备活动的容量, 也使准备活动与基本部分衔接更加紧密, 学生在身心上均得到愉悦;学生个性发展得到释放, 出现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动愿望, 运用自己获得的基本知识、技能来进行准备活动的做法, 在一定阶段上满足其运动欲望;韵律化是近年来准备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新亮点, 表现在准备活动中配以节奏鲜明的音乐,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整个准备活动气氛活跃, 实际价值的提升, 同样也使得各种练习的艺术性得到加强, 美育得到充分体现;鉴于以上特点, 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及形式更加多样性, 随着体育课不断创新, 使得整个教学效果更加生动活泼,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3 准备活动的相应安排

3.1 准备活动的内容选择需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由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组成。一般准备活动主要是通过全身性身体练习如跑步、踢腿、弯腰等动作, 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所从事的体育锻炼内容相适应的运动练习。

同时, 准备活动的内容选择要紧扣教材及教学大纲, 密切结合教学内容, 从提高学生技能水准出发, 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样化手段做好准备教学部分, 既为教学任务服务, 又为整个教学内容服务, 使得学生顺利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2 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要科学、合理、全面

准备活动既有一般性活动, 又有针对性专门练习;既有身体练习, 又有心理练习。内容上既要突出重点, 由易而难, 又要循序渐进, 由简至繁;既要完成教材规定的相关动作, 又要重视身心教学, 情感教学的融入, 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全面。

3.3 准备活动形式安排要具有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

准备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应相互协调、相互渗透, 方法需得当、新颖, 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安排的形式与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 又需遵循教学大纲及学生技能水平的层次性不断变化、不断创新。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确保准备活动部分有生机、有活力、有创意, 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3.4 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分配应恰当

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随体育教学的内容和量而定, 不易过长也不易过短。当准备活动时间过长量过大时, 在未进入正式练习前, 学生身体已感到疲劳, 对接下来的练习会产生厌倦、敌对情绪, 在此情况下也易出现运动损伤。如果运动量太小, 则起不到热身的作用, 反而浪费了时间。整个准备活动应遵循动作由慢到快, 量由少到多, 身体机能由静止到动态的规律循序渐进, 确保身体各主要器官充分活动开, 为接下来的练习活动量作好生理上的准备, 而且应留有余兴。其次也应根据场地、气候等因素因材施教。

3.5 准备活动的时间间隔因人而异

一般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体质, 而不是创造成绩, 在进行准备活动后即可马上从事体育活动或体育教学, 如需从事相对激烈, 对抗性较强的运动, 则需要加大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专项运动员准备活动则需要更具针对性、专业性以达到身体机能最佳状态, 以便在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4 准备活动应注意的事项及对策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使它达到适宜的水平, 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克服各种功能, 特别是植物性功能的惰性。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到位, 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科学的、合理的准备活动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保障。

(1) 学生在上体育课之前, 身体机能基本处于静止状态, 如何通过有效地方式方法短时间过渡到机体兴奋状态, 则需要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准备活动加以调节,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准备活动提升学生积极性, 为顺利进行教学做好思想上与生理上的准备。

(2) 学生经常参与的运动均属于肩脖活动类, 包括篮球、网球、排球等, 若动作不正确、过度疲劳或是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很容易会把肌肉拉伤, 使肩关节囊的肌腱套受损, 所以在运动或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对一名运动员或是健身者非常重要。即使轻微的动作也需要5~10min的热身, 让身体微微出汗, 体温提高, 便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 增加弹性, 并减小关节的摩擦力, 加大关节的灵活性。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 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 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

(3) 剧烈运动前更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 又有专项性准备活动, 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运动内容相似。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 要做好充分、科学的准备活动, 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5 结语

科学地安排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是使一节体育课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传统的伸展运动徒手操已不能满足学生准备活动的练习情绪, 体育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 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水平, 提高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新颖的、多样的、流行的为主要内容展开准备活动。同样, 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 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避免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损伤, 而且还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充实体育教学内容, 充分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让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孙绪生.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2]王勇波.浅谈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4.

[3]徐锡杰.课前准备活动的生理探讨[J].体育科技, 2001.

[4]黄江发.体育课应注重准备活动[J].贵州体育科技, 2000.

[5]张艳, 杨可.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辽宁体育科技, 1999.

上一篇:第三方检验下一篇: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