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化研究

2024-09-08

区域差异化研究(共12篇)

区域差异化研究 篇1

医疗卫生资源是人们维护健康的物质基础,其合理配置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的必要前提,是保证卫生系统绩效达标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各国地区间经济实力、人口分布、文化教育、地理、交通条件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特殊因素,会导致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集中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公平性方面存在区域间差异。它是医疗卫生领域不公平的重要体现,它拉大了城乡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偏离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阻碍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因此,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区域间的差异化问题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全面认识和探讨如何消除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问题,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区域间差异的研究

英国学者Townsend P在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关于卫生服务提供不均等问题的文章[1],美国学者Smith DB等认为卫生部门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种类上存在不均等现象,倾向于在贫困地区提供慢性病筛查和家庭医生保健服务,而在富裕地区却更多提供康复、精神卫生服务等[2]。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化研究也逐步增多。Rosero-Bixby L研究1995—2000年的哥斯达黎加卫生服务公平性发现,卫生体制改革对门诊服务的可及性产生积极影响,使用3项指标来衡量卫生服务公平性:4 km内门诊服务,25 km内住院服务和每年少于0.2MD年小时数[3]。Horev T等分析了1970—1998年间美国各地区在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等性和历史发展趋势,特别指出由于卫生保健组织计划在西部的实施,使得医师资源的配置更加公平[4]。Gesler W等发现农村化程度高的地区不一定带来卫生服务可及性低,相反毗邻市区的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更高[5]。JankovićJ等认为塞尔维亚存在卫生服务的不均等现象,主要体现在人口学特征、收入、社会阶层、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健康状态等方面[6]。Kreng VB和Yang CT发现中国台湾北部的县市由于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间差异化明显,大型医院机构均分布在大都市内,而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并认为全面健康保险系统(NHI)的单方付费制度对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很大的益处[7]。Wang W等发现甘肃省和浙江省都是倾向于富裕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富裕省的不公平现象比贫困省更严重,其中收入不同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另外,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服务供给方式和个人现金支出比例也是决定因素[8]。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有些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要显著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9,10,11]。肖海翔和吴丽则发现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逐渐提高,其总体均等化水平主要受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的影响,次要受城乡-区域的均等性影响[12]。杨林、成前和李渊发现缩小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中,家庭卫生支出发挥了主导作用,不同卫生支出占比的弹性,在2002年之前呈波动变化,2002年之后基本稳定[13]。崔志军和郑晓瑛发现省域内卫生资源分布存在“首位集中”现象,卫生技术人员比床位的集中程度更高,西部省区较中、东部的集中程度更高[14]。

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区域间差异的研究

赖莎等发现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5个市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呈相对无效状态;数据包络分析(DEA)纵向评估中,2000—2009年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不断提高,规模效率递增,2007—2009三年规模效率不变[15]。来有文等认为西藏3地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低下,基层乡镇一级配置效率最低[16]。韦英婷、覃家盟和黄高明发现社会经济水平及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导致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17]。Cheng H等发现中国台湾省的23个县市存在较长时间的配置效率低下和配置失衡现象[18]。顾佳峰发现县级市医疗卫生配置量与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职工数、商贸发展水平以及农业耕种面积比重都相关[19]。

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影响因素研究

3.1 收入、教育和医疗保障等社会经济因素

Horev T等发现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均等引起了收入的不均等,导致就业和卫生投资的不均等,从而影响了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4]。谭琼等也认为收入、医疗保障、服务供给和卫生消费需求是引起城乡间资源配置差距的原因[20]。Xie X等认为除了家庭收入的不均等外,城市居民医疗保险险种也是决定因素之一[21]。Li C等认为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孕产妇卫生服务的利用不均等存在趋富现象,这种不均等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地理交通条件因素有关[22]。Bhandari B等对2002—2004年间代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6个地区的63个国家的牙医服务利用不均等进行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与牙医服务利用不均等显著负相关,在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指标中,每10万人口拥有牙医数的比率与收入不均等和牙医服务利用不均均显著相关[23]。

3.2 其他因素

早在20世纪80年代,Ityavyar DA就指出尼日利亚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因素的不平等,从而导致地区间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的不平等[24]。Marmot M从WHO欧洲地区事务办公室出版的一本《确凿的事实》书中提炼出卫生服务不均等的9个主要社会影响因素,并指出引起国家之间贫困的因素是导致卫生服务不均等最关键的因素[25]。

4 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的措施研究

4.1 加大卫生投入

韩宗保和韩建主张应当加大投入总量,变革投入方式,完善投入体制,强化投入资金使用的评估监督[26]。韩雪梅等提出政府应逐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入,缩小各类地区间资源配置的差距[9]。何宁和马蔚姝主张切实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加强护理人员和药学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7]。但Mc Kinnon B等却认为加大人力和财力投资并不一定能解决这种不均等[28]。

4.2 提高低阶层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Liu X等指出要改变中国西部农村地区产妇卫生服务的不均等状态,不但要缩小收入差距,还要提高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水平[29]。Li C提出要提高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的妇女群体的居民收入和预产妇卫生服务利用率[22]。

4.3 改革财政税收政策

Chen Y等提出了可加大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的投入,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等措施来减缓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问题[30]。Xie X提出要增加居民收入税收累进制和对社会资本重新分配以提高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21]。

4.4 其他措施

比如要考虑低收入阶层的卫生需求[31],建立高效的城乡医疗卫生经费配置机制、统筹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事业[13],提供卫生保健小册子,改善交通条件[22]和减少城乡二元化,缩小省际差距等[32]。

5 结论性评述

在研究角度上,国外学者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化研究主要是从“不均等”和“不公平”的角度来研究,其中前者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也包含“公平性”的研究。后者则主要从社会学道德评价的角度入手研究。国内学者则使用“效率”和“公平”的字眼,效率方面研究主要侧重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方面,公平性方面研究主要侧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和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3个方面来研究,而较少的文献涉及区域间卫生健康成果差异化的对比研究,而卫生健康成果的区域差异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33]。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对“不均等”和“不公平”的研究均倾向于使用定量方法,也有少数使用定性方法。国内研究主要包括效率分析方法和公平性分析方法。其中,前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为最多,很多研究者使用此方法或结合其他方法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后者则结合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模型进行研究。当然也有学者使用其他创新的方法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分析。比如灰色关联法,系统动力学法,广义熵指数,秩和比法(RSR),空间计量模型法和卫生服务优先指数(IPHS)和资源分布指数(IRD)法等。

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则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化趋势研究较多,并且结合我国各个地区实际样本数据,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但只注重效率和公平的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对效率、公平的综合研究较少。其中最多的是注重区域差异化结果,例如,卫生支出、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机构数(包括床位数)、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的研究,而忽视对于这种差异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同样也忽视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化与健康成果的关系,即资源转化问题,这是未来要研究的方向。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6107

区域差异化研究 篇2

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差异化效应的原因分析

1.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认为,利率冲击会引起投资、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和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变动,然而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的利率敏感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消费可以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一般而言,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敏感性要大于非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敏感性。Taylor(1995),Carlino&DeFina(1998),Ganley&Simon(1997),Hayo&Uhlenbrock(1999)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区域企业构成不一样,使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区域产生效应差异。Corsetti·G,Pesenti·P(1999)研究发现在消费信贷发展较快的区域,消费增加使消费的利率敏感性加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更大,利率冲击在北欧国家比在法国对产出有更大的影响。

2.开放程度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汇率和股票价格,汇率变化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化,而不同区域开放程度的差异会使货币政策产生差别化效果。Dombusch,R·&C.Favero(1998)认为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汇率和股票价格,汇率变化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化,而不同区域开放程度存在差异,根据托宾q理论,股票价格变化会使投资需求产生变化,财富效应会使消费需求产生变化,这样货币政策必然产生区域效应差异。

3.企业融资结构的区域差异。如果企业融资对某一家或几家银行有很高的依赖性,面对银行的信贷紧缩必然显得很脆弱;如果企业从不同规模、类型的银行融资,甚至同某些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则会大大减少信贷紧缩对它的影响。另一值得重视的结构性因素是非银行机构融资的可得性程度,它们是企业在银行融资外的重要融资渠道,非银行机构融资的可得性程度高会减少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程度。Kashyap&Stein(1997)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经济,因此,当不同区域的企业在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和可得性方面存在差异时,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就产生了。货币政策影响借款单位的净价值和现金流。

4.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由于商业银行规模大小(可以用银行总资产来衡量)、组织结构(可以用银行数量、银行业竞争程度衡量)存在差异,会使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效果产生差异。另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大小还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银行融资可得性程度有关,面对中央银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拥有高流动性资产的商业银行将会迅速调整其资产结构,同时可以从其他地方融资弥补流动资金,因而仍然可以按照满意的价格向企业贷款,对实体经济的紧缩效应较小。Kashyap&Stein(1997).Dombusch,Favero&Giavazzi(1998),MaeLennan&Muellbauer(1998)提出,区域间金融结构的差异,例如商业银行和企业的产业集中度,银行的稳健状况,非银行融资的可得性程度,会使统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差异。

二、欧盟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进程

在欧洲货币联盟产生以前,有关经济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欧洲货币联盟成立以后,讨论焦点转移到欧洲中央银行(ECB)同一货币政策在成员国的非对称传导,随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逐渐被引入对—个国家内部的研究。

(一)对EMU整体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Carlo Altavilla(2000)对EMU统一货币政策进行研究,认为EMU国家存在结构性和周期性差异,货币政策在成员国内存在非对称性冲击,但利率和汇率渠道产生的非对称性冲击还不至于在欧盟内部产生很大的摩擦和抵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统一货币政策对一国产出的冲击主要和一个国家的大小有关。Volker Clausen,Bernd Hayo(2002)分析了欧盟货币政策走向统一时非对称的货币冲击,欧盟中央银行的某一反应将在不同成员国产生不同的反应,也许在将来这种区域间反应的差别会缩小或消失,但这种区域差别在何时、如何缩小或消失仍然不得而知。

YunusAksoy&Paul DeGrauwe(2002)首次研究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GoverningCouncil~GC)决策程序对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影响,沿用了RudebuschandSvensson在最优线性反馈规则(optimallinearfeedbackrules)基础上确定的各成员国最优利率。PaulDeGrauwe(2000)认为ECB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面临成员国非对称货币政策传导冲击的挑战,他运用两国家模型进行研究,认为,ECB货币政策制定者在代表EMU整体利益时,会经常考虑对自己国家的影响,只有成员国经济发展是同步的,这种冲突才能避免。

Carlo Monticelli(2000)分析EMU结构非对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社会冲击存在协整关系,当冲击主要集中在对总需求的影响上时,总供给对不可预料价格变动反应弹性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结构性原因。

(二)对EMU不同成员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研究

BernankeB,GertlerM(1995),CeeehettiS(1999)以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例,研究了企业结构和银行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以小企业和小银行为主体的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较大,相比德国和英国而言,在意大利货币政策产生反应较慢,强度也小。Hallett and Piscitelli(1999)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发现意大利所受货币政策冲击相对较小。

区域差异化研究 篇3

关键词:旅游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西部地区

影响西部地区区域旅游经济的因素有很多,如旅游资源、交通、经济发展、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各地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

1.旅游资源禀赋差异

旅游资源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发展,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好的旅游资源能带动旅游地的发展,提升旅游地的档次,扩大旅游效应。即西部地区各省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对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很大。

国家旅游局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则说明该景区的资源禀赋更好,可进入性更好。由于不同等级的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同,所以文章在进行分析时,参考前人的研究,将不同的景区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到景区密度公式。Y = 5Y1 + 25Y2 + 15Y3 + 075Y4 + 025Y5。其中Y为旅游景区密度值,Y1、Y2、Y3、Y4、Y5分别表示5A、4A、3A、2A、1A级景区的个数。通过查询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并结合公式Y的计算可知西部地区旅游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加权得分也较高,其中四川、新疆、广西、内蒙古这四个地方的得分较高,其中这五地中5A级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366%,4A级景区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5292%,而在因子得分中前五名的只有四川、新疆两地,说明广西和内蒙古两地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是旅游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其他如交通、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影响。西藏、青海、宁夏三地的加权得分较低,旅游资源的不足成为了制约西藏、青海、宁夏三个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服务水平差异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及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地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讲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所能接触到的一系列设施,旅游服务水平则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服务。

看到:内蒙古、云南、陕西、四川的旅游行数量占西部地区旅游社的比重为153%、126%、1182%、1049%,四个地方的比重和为5021%。超过了西部地区12省市旅行社数量的一半。从星级酒店数量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比重为144%、135%、121%、104%。这四个地方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整个西部地区的507%,超过了西部地区星级酒店数量的一半。

3.区域经济背景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旅游地旅游设施的完善。增加旅游地交通的可进入性。同时只有居民有可支配收入时,旅游动机才会更强烈,进而参与旅游活动。为了更好的说明区域经济背景差异对旅游地发展的景响,相关数据表明固定资产的投资越大,旅游外汇收入也较高,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有:四川、内蒙古、陕西。且这些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较大。从旅游外汇收入来看四川、内蒙古、陕西的旅游外汇收入也相对较高。区域经济背景的差异对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产业政策环境差异

产业政策是国家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方针和准则。产业政策的支持可以推动旅游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发展较弱的旅游地,产业政策的扶持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主导道路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云南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政府支持力度大,所以旅游业发展较好。相反的西部地区的宁夏由于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的发展,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扶持力度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旅游资源各方面的原因。旅游经济发展较弱。比如政府提出的“重庆模式”、“云南模式”就是产业政策扶持的表现。不同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不同会影响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

5.促进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较高地区的发展对策。这些地区的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可进入高。因为此类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很好,所以此类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自身的交通、旅游资源等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突出其旅游地的特色,旅游地要结合自身资源、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开发一些特色鲜明、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加强与旅游发展较好的相邻省市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特色旅游项目,进而提高其吸引力,实现旅游地的更好发展。带动起西部地区旅游合作、人才交流。实现由极化作用不断转变为辐射效应。

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的对策。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起西部地区发达区域来看,较发达区域的经济背景与交通设施比不上发达区域,所以需要政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对旅游业的支出的投入,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打造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同时注意与周边省市建立起合作,注重打造旅游精品区。突出其特色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可进入性较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较差的对策。旅游业对当地GDP的比重相对比较低,所以针对这类情况,我们要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西藏地区虽然其可进入性较差,地理位置偏远,但是其神秘的宗教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是对于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一些民俗風情体验项目,扩大其景点的宣传力度进而带动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或者根据旅游地的情况举行一些大型的旅游节事活动,要以市场为异向同时加大政府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积极加强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旅游的合作。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有针对性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与旅游业共同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超,陆玉麟.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90-6691,6693.

中国科技投入区域差异研究 篇4

1 我国科技投入现状

从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教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有了很大的程度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科技部。

从表1中可以直观的看到, 科技经费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增长幅度很快。国家在财政拨款从2000年的575.6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114.4亿元。10年增长了5.4倍。科技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也已经从2000年的0.9%增加到了了2010年的1.75%。但是从相对投入量来看, 与发达国家的5%的平均水平相比, 还比较低。

改革开放后, 东部由于地缘优势, 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加之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增加与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扩散效应下与东部相邻的中部地区首先得益, 而西部由于交通通信及发展历史等各种原因, 科技水平发展速度最慢, 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形成了全国角度下, 以东部为中心的科技“增长极”。与之对应,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科技的投入水平与这种梯级经济区域的形成关系如何?

2 东、中、西部的科技投入现状及计量分析

2.1 统计分析

对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有很多中测度方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 (C.W.Cobb) 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P.H.Douglass) 共同研究了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并用数学函数描述了这种关系, 得出C—D型生产函数:Y=AKαLβ。式中Y为产出, K为资本, L为劳动力;参数α和β分别为产出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A为技术进步参数。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 并由此计算出技术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 或技术进步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但不能直接计算出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本文选用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公式为Y=AKαLβEλet, 即在原有的生产函数加入科技投入变量E。et表示除K、L、E之外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有参考地衡量科技投入的影响, 本文添加了从2000年到201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就业人数, 即K和L。

以Y=AKαLβEλet为模型, Y表示GDP, K表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L表示就业人数, E表示科技经费投入, 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分别进行计量分析。

2.2 序列相关性检验——相关图和Q统计量

实际中, 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往往是模型中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 或者是由于模型函数形式设定有误引起的, 因而有必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由2000年到2010年各个省市计算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消除异方差影响, 分别对变量GDP、K、L、E取自然对数, 得到新的变量lnGDP、lnK、lnL、lnE。首先对变量的序列相关进行检验, 通过观察自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及对应于高阶序列相关的Ljung-Box Q统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序列相关。通过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 各阶滞后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值都接近于零, 并且Q统计量的P值比较大, 否则, 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存在序列相关。检验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到, 东、中、西部数据并不存在序列相关。

2.3 协整检验

从协整理论的思想来看,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前存在协整关系, 也就是说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 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 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而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2]。

协整检验从检验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 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表示未经差分的统计量, 残差序列非平稳;**表示经过2阶差分后的各个统计量, 此时残差序列达到平稳。

从表2可以看到, 初始的线性组合的残差序列是非平稳的, 经过二阶差分,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2.4 回归结果

通过检验, 数据不存在序列相关, 二阶差分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将差分后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如表3的变量统计指标:

注:在二阶差分下, 观察值为9个, 显著性水平为5%。

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R2值很高, 相关性很好。统计值的T检验在5%的水平下显著, 也就是说, 参考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的科技经费投入对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表3中可以看到, 东部K值较小, 而L和E值相对较大, 分析现实的因素应该是, 在东部地区, 资本投资相对GDP的增长相对过剩, 而科技的高投入培养了高素质就业人才, 从而使得科技投入的作用得以发挥, 即劳动力和科技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部L相对东西部来说很大, 并且K和E小于零且E值很小, 可以解释为中部地区劳动力过剩严重, 而且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角度可以解释为资本的增长严重少于人口的增长, 小幅的技术进步又不能带来劳动与资本更高效的结合, 从而形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位。

西部E值为负且绝对值较大, 说明西部地区投入培养的高科技人才存在大量的外流, 以及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中东部的转移, 是影响E值为负的主要原因。

从计量分析的结果中考察E值, 即科技投入, 可以直接比较出东中西部在科技投入的效益上存在很大差异。东部的E值高达 0.366736, 而中部与西部都为负值, 结果最令人深思。在科技投入对西部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方面, 存在中西部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东部的转移现象, 如东部的科技型公司受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吸引在中西部设立子公司, 而子公司的产出市场主要仍在东部及世界, 但其科技经费的投入是发生在中西部地区。

综合来看, 我国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的资本都处于相对紧缺状态, 经济的增长因素仍主要靠劳动力的贡献, 而科技投入水平和效率低很难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作业即是科技投入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产出, 也就是此方面对西部的效果为负;间接作用体现在对社会生产率的促进上, 此作用不论任何地区都是积极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科技投入的最终效果常常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因此, 在研究和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时, 我们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科技投入的因素。我国的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是客观存在的区域间科技投入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总体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阻碍。

虽然东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为4.8%, 发达国家在5%以上, 美国科技投入占GDP的5.7%, OECD国家该指标也达到了4.5%的平均水平, 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4%。在发展中国家,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也有3%, [3]而我国科技支出到2010年占GDP的比重仅为1.75%, 可见我国的科技投入水平与国外相差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来说, 科技投入说带来的效益甚微, 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主要依靠资本或劳动力, 尤其是西部, 科技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都很低。

东、中、西部的科技的规模效益和科技投入的规模效率都处于递增阶段, 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以获得规模收益递增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给科技投入效率造成了巨大损失, [4]因此, 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等水平应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我国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对于政府在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策略上, 应该考虑以下两点。

3.1 针对东中西部科技量的差异方面

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拨款应该保持与GDP水平的相应增长, 增加科技经费在GDP的比重,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 中央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 以期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缩小差距, 同时也能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上提供支持和一定的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的科技投入逐步发展成为科技投入的主要力量。

3.2 针对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异方面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对于科技投入的效率提高同样也是。可以建立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到企业运行的模式, 或加大政府、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科研项目, 以提高科技经费的产出效益。对于企业资金不足但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项目,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援助。同时对中西部科技投入应将其集中于应用领域, 加快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产出的速度, 从而缩小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率上的差距。

摘要:随着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都在努力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 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科技投入也带来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我国科技投入逐年上升, 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区域差别十分显著。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 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非常必要。

关键词:科技投入,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易卫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 2011 (11) .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江蕾, 安慧霞, 朱华.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测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5) :171.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 篇5

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

2.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南方地区

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查矿产名称及分布。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青藏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所选这两道题紧扣当今社会热点,并且将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在热点问题之中,指明了今后复习的方向: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关注热点问题,并且能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说明热点问题的内涵。

[例1]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回答。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1978年1990年1998年 东部52.4253.6858.12 中部30.9229.9027.92 西部16.6616.4213.96 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1978年1990年1998年 东部48320809483 西部25510604052 东部与西部的比值1.891.962.34(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________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西段已与____________(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图所示),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a.缺氧 冻土b.太阳辐射 地震

【命题意图】 本题以西部大开发这一焦点话题为切入口,以相关图表资料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识记我国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名称及其空间位置、使用和说明提供数据资料,识记重点铁路干线及沿线西部省级行政中心,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进行青藏和川藏铁路方案比较,确认选择依据以及认识青藏铁路工程困难因素,西电东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答案】(1)青 藏 川或蜀

(2)东部gdp占全国比重上升,西部则下降 东西部差距明显扩大

(3)陇海—兰新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哈萨克斯坦

(4)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 要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 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短(5)a [例2]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本题以“水土流失”这一典型环境问题为切入口,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示意图为信息平台,立意考查学生熟练判读专题,描述区域差异的能力。【易错分析】 不能正确阅读图例,是本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分析各省的主要自然特征是本题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 解题时,看清图例、回顾中国政区图即可填出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区名称或简称。x疆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及风力搬运、风蚀、风力堆积和风化作用为主,部分高山区以现代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为主,水蚀、水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十分微弱;山西地处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山西全省地处土质疏松,地表植被条件很差的黄土高原,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解决(2)(3)两个问题时,应联系气候、地形知识进行思考。

【答案】(1)甘肃省 四川省 重庆市 陕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2)气候干旱

(3)地处黄土高原,缺少植被覆盖,夏季多暴雨

【基础测评】

试题总体设计说明: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总是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的特征,即区域以内的某些共性,总是同这个地区的位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密切联系着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大片沼泽性荒原有待开发的是()【解析】 东北平原分布有沼泽地,但只是三江平原上有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上没有分布。

【答案】 a 【解析】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因山西省内有大煤矿,煤质好、产量高。【答案】 a a.西北地区交通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b.青藏地区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 【答案】 a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类型题,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30%。a.长江、乌江、黄河b.长江、澜沧江、黄河 【答案】 b a.宜耕荒地广阔——平原b.草原广阔——森林 【解析】 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广阔。它离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答案】 d 7.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

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解析】 熟记适应“高寒”环境的三大牧种。【答案】 b 8.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答案】 a 9.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①凌汛②地上河决口③水土流失④干旱 【解析】 首先明确问的是黄河中游地区;其次明确凌汛发生的条件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第三,明确地上河是指黄河下游,因此把①②排除。10.北方四大盐场中,最为著名的是()a.长芦盐场b.辽宁盐场

【解析】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尤以渤海、黄海沿岸产盐最多。就北方四大盐场而言,以长芦盐场(渤海两岸)产量最大,也最著名。【答案】 a 11.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利用以灌溉农田的。【答案】 d 12.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闽南三角地区建立了农业出口商品基地,下列不是其主要产品的是()

【解析】 闽南三角地区适宜建立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业产品的出口商品基地。【答案】 a 13.关于南方地区的广东、海南、广西的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高,全年皆夏b.许多地方霜雪罕见,春秋相连

【解析】 本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范围,热量充足,但气温并不是全年都在22℃以上,即不是全年皆夏,故a错。按四季顺序,春季之后应为夏季,若春秋相连则没有夏季,故b亦错,本区不如温带四季明显。

14.下列说法不是x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的是()a.云量少,光照强

b.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蒸腾作用弱 d.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

【解析】 云量少,光照强,白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答案】 b 15.通往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新建铁路是从乌鲁木齐通往()

【解析】 我国北疆新建铁路从乌鲁木齐通往阿拉山口(兰新铁路的北段),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答案】 b 16.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解析】 此题考查各区的范围和空间想象能力。青海是在青藏地区,四川主体位于南方,与青藏邻近,陕西地处南北方、西北地区三区交汇,而甘肃主体在西北分别与青藏区、南方区、北方区交汇。【答案】 d 17.目前,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是()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答案】 b 18.我国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黄淮平原

【解析】 我国目前有五大片商品棉基地。南疆是我国惟一的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19.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解析】 此题有较强的时代性,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热门话题。并且以“个案”的形式考查区分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指向性。陕甘宁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高,x疆河流中有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外流区域,甘肃绝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答案】 a 20.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d.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解析】 此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做题时要认真分析。从a选项看,此地虽有“火洲”的气候优势,夏季气温比较高,但该地冬季气温比较低,属于暖湿带,并不适于热带作物的种植。b项中的“造纸业”,需要大量的植物纤维作原料,而该地属于干旱地区,森林和植被比较稀少。

2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 本题以热点命题,实为考查人和环境的关系。

二、能力提升

22.根据下表提供的地理事物特征,选择图中相应序号,并将序号与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表中。

地理事物特征序号地理事物名称 “聚宝盆”

x藏重要的农业区 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最大的湖泊 我国输沙量最大河流 “日光城” “黄金水道”

【解析】 解答此题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读懂题目要求;

(2)确定该题地图所示区域。以省区轮廓特征判断,不难得出该图为青藏地区略图;(3)根据表中提供的地理事物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名称,将其填入表中相应位置。然后读图找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看图中所给序号,将其填入表中“序号”栏。如“世界第一高峰”,先确定为珠穆朗玛峰,将其填入表中“地理事物名称”栏。在图中找到珠穆朗玛峰位置,其序号为①,将序号填入表中。此题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读图技能。【答案】

地理事物特征序号地理事物名称 “聚宝盆”③柴达木盆地

x藏重要的农业区②雅鲁藏布江谷地 世界第一高峰①珠穆朗玛峰 我国最大的湖泊④青海湖 我国输沙量最大河流⑤黄河 “日光城”⑦拉萨 “黄金水道”⑥长江

23.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穿越高山,汇纳百川,向东海奔去。

长江流域示意图

(2)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________,也有利于防御______________。(3)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是________开发区。24.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

(1)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山脉,字母b表示地形区是我国____________地貌分布最广的区域。(3)我国第二大林区位于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__________(填字母)山的南坡。(5)阅读下列选项文字,把相关选项的字母填入“山地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关系图的圆框中。a.山区地表崎岖,坡度较大b.不合理的开垦耕种 g.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答案】(1)祁连 喀斯特(岩溶)

(2)d 水位落差和径流量大 风能(或太阳能、或地热)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5)如图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有“聚宝盆”之称的是________盆地,“聚宝盆”里的“宝”主要是指________。青藏高原内的三条大江(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2)在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与________结婚,对汉藏两族的和睦相处做出了贡献。x藏在唐代称做________。

(3)____________年,中国政府和平解放x藏。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

(4)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处北纬30°附近,为何气候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日光城”“聚宝盆”“松赞干布”、吐蕃、青藏铁路、青藏高原的气候。

第(4)小题,气候的不同主要在于海拔的巨大差异及喜马拉雅山脉和太平洋的不同影响。【答案】(1)拉萨 柴达木 煤、石油、铅、锌、盐 长江 黄河 雅鲁藏布江 青海湖(2)松赞干布 吐蕃(3)1951 西宁 格尔木

(4)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又有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阻挡了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进入,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低,又东临太平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湿热夏季风;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干冷冬季风,成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6.读“我国东部沿海的地区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最大海洋渔场和当前重点开发区的名称:(2)图中a处形成我国最大海洋渔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舟山 京津唐 沪宁杭 海南岛

(2)位于暖流与沿岸冷海流交汇处;沿岸有长江、钱塘江汇入,饵料丰富

(4)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

27.比较俄罗斯西北工业区和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异同。(1)

工业区(工业基地)俄罗斯西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濒临的海域 主要工业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2)两地工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共同点()a.属于加工型工业区

b.靠近国内有色金属矿产区 d.附近的燃料与原料价格低

e.着重发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部门 【解析】 比较鉴别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掌握被比较对象的实质特点,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濒临的海域:波罗的海,南海; 主要工业中心、圣彼得堡,广州;

山东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采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严格说来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是一个含义更广的反映现代城市发展过程和阶段的综合概念,不仅仅指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同时还反映城市发展的质量,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进步。

一、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为此,本文选取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和地域环境城市化水平的四大类共14个单项指标,构建了山东省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表1)。所用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2006)》。

1.经济城市化水平。经济的增长是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向纵深推进的表现。非农化生产所具有的高度聚集特性,提高了单位空间内经济活动的强度和总量规模。因此,可以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收入水平等方面设置指标:X1——人均GDP(元),X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3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等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

2.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城市化的直接结果, 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从而使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高,则会出现不同规模等级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因此,我们选取X5——非农业人口比重(%)、X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X7——市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三个指标反映人口城市化水平。

3.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过程是个深刻的、全方位式的变革过程。伴随经济、人口、空间的城市化过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以及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内涵丰富性的重要体现。虽然其中许多转变(如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无形的、难以度量的,但区域内交通、通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及社会服务等设施的发达程度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其中最能体现城市生活方式的是消费水平以及与外界联络的便捷与密切程度。因此,我们选取X8——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X10——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数,X11——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X1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这五个指标来衡量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

4.地域环境城市化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质量。城市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环境破坏的产生,环境状况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可选取X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X14——污水处理率(%)来描述地域环境的城市化水平。

二、城市化区域差异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一)因子分析

整个分析过程借助SPSS13.0软件完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从略),求R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并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主因子F1,F2,F3。各主因子的特征值依次为6.430、2.115和1.664,贡献率(%)依次为45.932、15.109和11.877,F1,F2,F3包含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72.928%;其次,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数据从略),并命名因子。由于主因子F1在上X1,X3,X4,X5,X6,X8,X10,X11上载荷较大,它们分别从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数和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来反映经济、人口城市化水平,故称为经济与人口因子;F2在X2,X7,X13,X14上载荷较大,它们分别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市区人口密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来反映地域环境的城市化水平,故称为环境质量因子;F3在X9,X12上载荷较大,它们分别从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来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故称为生活质量因子。最后,计算各因子和综合得分并排序(表2)。根据各因子的贡献率及在各城市上的得分,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综合得分及排名状况,其计算公式为:Zi=0.45932F1+0.15109F2+0.11877F3,其中:Zi为各城市综合得分(i=1,2,3…,17);F1,F2,F3为各城市在各个共因子上的得分。据此,可以计算出山东省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状况(如表2所示)。

由于因子分析是在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表2中综合得分项为正的表明该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反之,表明城市化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二)聚类分析

从因子分析的各城市综合得分,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17个地市的综合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为了使因子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明晰化,本文对综合得分因子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聚类分析(过程从略)。根据聚类结果,山东省17个地市按城市化水平高低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东营;第二类: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和莱芜;第三类:枣庄、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和滨州;第四类:荷泽。

三、评价结论

(一)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快步推进,东西部城市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从各城市综合得分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城市(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中只有日照和潍坊的城市化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但是日照的排名在全省为第八名,其余六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且占据了全省的前六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城市(德州、滨州、聊城、荷泽、泰安、莱芜、枣庄、临沂和济宁)中,除莱芜之外其余八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且作为全省城市化水平最低的荷泽与最高的东营的差距达到了2.0661分,所以东西部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东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城市。

(二)城市化水平的区域特色分析

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将城市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东营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位,远远高于其他各城市,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东营市在经济和人口因子F1和生活质量因子F2上的单项排名为第一和第二,主要原因在于东营是胜利油田所在地,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东营人均GDP位列全省第一,而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其基础设施的修建,使得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是,东营在环境质量因子的排名却是全省倒数第二名,这和其产业结构主要偏于重工业有关,再加上其本省自然环境条件就比较差。虽然城市化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但东营城市化发展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城市规模偏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小,所以,今后东营城市化的重点应是扩大城市规模,要强化城市管理与服务,扩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进一步提高综合城市化水平。

第二类为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和莱芜,城市化水平较高。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综合城市化水平在全省排名第六,这是极为不相称的。所以济南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强化城市管理與服务。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地处胶东半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国内距离日韩最近的地方,与日韩贸易往来频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再加上自然环境优美,所以综合城市化水平也较高。莱芜市比较特殊,行政辖区只有两个城区莱城区和钢城区,因此其相关统计数据都归入城市口径里面,导致其城市化水平评价值偏高。但其行政辖区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主要以莱钢为主,这成为其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淄博虽然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主要以齐鲁石化为主,今后要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强化城市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第三类城市为日照、聊城、济宁、潍坊、枣庄、临沂、泰安、德州和滨州,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其中进步最快的应属聊城,近些年,聊城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了生态环境,大力建设“江北水城”,提高了其城市化水平。日照属于沿海城市,自然环境很好,适宜人们居住,但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今后要逐步扩大城市聚集功能,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临沂、德州、枣庄、滨州等市都需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第四类城市是荷泽,城市化水平最低。荷泽地处山东省西南内陆地区,区位条件差,自然环境也比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制约荷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其人均GDP为5104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23899元的五分之一。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生活质量差,荷泽城市化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支撑。

四、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推进城市化来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目标。

(二)正确处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城市化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这也是目前各国普遍重视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得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一些地方城市化出现了急功近利和盲目无序的发展倾向。要汲取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健康有序地推进山东省城市化进程。

(三)加强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规划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龙头。规划的制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遵循五个统筹的方针,协调整合各类规划。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在城镇结构上,要大、中、小并举。山东应在大力推进“两大中心、四个层次,五条城镇发展轴线”的基础上,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加强城镇规划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四)创新制度,改革政策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环节,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要对现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户籍、土地、就业、社保、财政、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改革,形成人口城市化的正常机制。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人口的集聚创造机会,真正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不断提高山东省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如前所述,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影响了山东省整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保持东部地区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保持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山东省17个地市的这种小区域中,要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彭述.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苏金明,傅荣华,周建斌,张莲花.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郁沁军,于开宁.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1 (3) :21.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篇7

山东省的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2002年突破10 000亿元, 特别是从1990年到2011年持续快速增长, GDP总量从1 511.19亿元增加到45361.85亿元, 增加了44 210.66亿元, 经济实力明显上升。从人均占有量来看, 2011年山东省人均GDP占有量为47 335元, 超出全国人均GDP占有量34.5%。

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71.90%上升到2011年的91.2%, 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18.1%下降到2011年的8.8%。从数字里可以看到, 第二、三产业对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是相当大的。然而, 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按照199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的划分方法, 山东省可分为东、西部两大地区, 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淄博、潍坊等8个地市为东部地区, 其余为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明显, 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07—2011年, 山东省GDP一直居全国第二。但是,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东部地区地市的总人口占全省43%, 而GDP却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 西部地区57%人口只创造了全省30%左右的GDP, 同时, 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3倍左右。这种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 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山东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对山东省的区域划分上, 虽然在1995年政府将整个省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但是, 为了对山东省的17地市经济发展差异变化有个更直观的考察, 并且更加细致地研究经济发展的差异, 本文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将日照、莱芜、滨州、济宁、泰安和临沂并作中部地区, 德州枣庄、聊城和菏泽作为西部地区, 其余7个城市属东部地区。

从山东省三大区域人均GDP的图标可以看出:各区域的人均GDP都呈上升态势, 但各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不同, 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 西部增长速度最为缓慢。近10年来, 东、中和西部的人均收入差异在明显不断扩大, 这说明, 这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也在不断增大。

二、泰尔指数分析

泰尔指数分解法泰尔指数作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度指标具备良好的可分解性质, 即将样本分为多个群组时, 泰尔指数可以分别衡量组内差距与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假设包含n个个体的样本被分为K个群组, 每组分别为gk (k=1, 2, , , ) 第K组gk中的个体数目为nk, 则有, yi与yk分别表示某个体i的收入份额与某群组k的收入总份额, 记Tb与Tw分别为群组间差距和群组内差距, 则可将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群组内差距项分别由各群组的组内差距之和构成, 各群组的组内差距的计算公式与样本总体的计算公式并无二致, 只是将样本容量控制在第k组的个体数Kn。

利用Theil-T指标以山东省内各地市为单位衡量山东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 把山东省各地市1995—2011年相关数据代入进行计算, 得到反映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Theil-T指数值以及泰尔指数的分解值。

可以看出, 1995—2011年期间,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有增有减, 然而总体来说, 区域内在总指数中所占的比例远小于区域间的比重, 但在大体趋势下, 区域内的比重在上升而区域间的比重在下降。2000年以后趋于平稳, 保持在0.15左右并有微弱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山东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特点, 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

第一阶段:1995—2000年。这一阶段, 泰尔指数呈现连续上升的趋势, 区域差异在不断扩大, 由1995年的0.139 07扩大到2000年的0.156 02, 结合GDP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事实, 但总体经济发展差异在迅速扩大, 充分验证了谬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论”: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越来越好, 差的地区越来越差。

第二阶段:2001—2011年。这一阶段从总体上来看, 泰尔指数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没有了第一阶段增长的势头, 而且出现了微弱的下滑。其中, 2001—2006这6年泰尔指数大体保持稳定;2007—2011年明显降低, 差异有所减缓。这说明, 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在稳重减小, 有所缓和, 但区域经济的均衡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在短期内的效果不会太明显。

通过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 三部分在整体上区域加大的趋势, 一般而言, 西部内差距最大, 东部次之, 中部相对最小。这说明三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可知, 山东省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该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区域内的差异组成中, 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都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这些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综上可得, 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山东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从“问题”区域看, 加强区域差异调控

在调控区域差异时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目标下, 重点强调社会公平, 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产业与政策以及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在具体到地方政府的职能上, 在综合协调经济与社会利益的目标下, 开发本身具有优势的资源, 客观配置自然资源, 建立和管理市场体系, 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在现阶段,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 山东省已经具备了缩小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异的条件。

(二) 从重点发展区域加看, 加快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建设, 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青岛、济南的扩散和带动作用

必须进一步增强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强这经济两极与中等城市的连接。积极发展两地的支柱和主导产业。青岛市真正发挥经济龙头作用;济南市作为政治中心, 培养一批企业骨干,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分配、协调好与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合作, 成为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纽带。其次, 两市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为其他地区提供高效、综合的服务。

(三) 在整体上看, 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提升区域形象

构建区域间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 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 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变产业结构, 一是要进行全面的“结构改组”, 吐故纳新;二是要建立“技术立区”的战略, 主要依靠创新推动。在产业结构上, 不断移出比较优势经济丧失的产品和产业。在空间结构上, 形成以青岛市、济南市为圆心的发展区域, 带动外围地区的发展。加快向外围地区的产业扩散, 推动其他地区的结构升级。在政策上应多加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运用政府的力量加快升级, 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张宁, 卫海燕.基于泰尔指数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5) .

[2]贾希亮, 郑艳娜.新形势下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乡镇2009, (Z1) .

[3]李晗.关于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4]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 2006, (4) .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篇8

1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于经济增长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容纳14项指标, 包括五大方面: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资源状况, 利用这四个方面共同评价了新疆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如表1。

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

2.1 提取主成分公因子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要求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行性检验, 本文所使用数据全部来自新疆2012年统计年鉴。结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KMO检验值为0.5267, Bartlett s球体检验的Approx, Chi-Square为206.3496, 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0, 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我们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四个公共因子 (四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 这四个因子可以解释84.37%的总方差。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荷载矩阵 (见表3) 。

2.2 公因子的经济学命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荷载矩阵, 经过分析我们将E1定义为“经济增长与民生水平”、将E2定义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合理水平”、将E3定义为“教育水平”、将E4定义为“资源禀赋、能源消耗强度与外贸水平”。

2.3 新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表略) , 可得到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各公共因子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 并计算出这4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由E1、E2、E3、E4的权重 (分别为:45.91%、16.98%、12.61%、8.86%) , 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得到新疆经济发展综合得分, 其计算公式为:

各区域经济发展 (E) 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见表4。

3 结论分析

根据总方差分解表, 公共因子E1“经济增长与民生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高达45.91%, 这表明区域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增长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分别为E2“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合理水平”、E3“教育水平”、E4“资源禀赋、能源消耗强度与外贸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 贡献率分别为16.98%、12.61%和8.86%。因此, 新疆各地州市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需要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要提高地区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 解决地区居民住房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地方政府要提高宏观经济管理能力, 利用“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注意收入分配的合理公平, 尤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州更要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以免社会动荡以致于制约经济发展;三是针对新疆各地州市师资力量薄弱, 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稀缺的状况, 地方政府需要扩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规模, 并提高教师待遇水平, 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人才, 同时, 对口援疆的内地省市要把提高对接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四是由于新疆各地州市资源禀赋不同, 环境承载力也不一样, 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具有地缘优势的地州市, 可以利用对外口岸优势发展进出口贸易, 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2012年新疆15个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南北疆地区之间和内部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建议从国家、自治区和地州层面采取措施促进新疆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2]苏多杰.东西部区域发展差异实证分析[J].2009, 28 (167) .

区域差异化研究 篇9

当前产业集群在东部地区已得到快速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却发展缓慢、步履维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如今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借鉴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的产业政策,促进西部优势产业的发展是西部崛起的关键,也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区位商法和空间基尼系数,对以广东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和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和比较,在了解其产业集群类别和特征的基础上,以期对西部地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益的思路。

1 文献综述

1.1 产业集群区域比较

目前国外产业集群区域比较研究较少,而国内对产业集群进行区域比较的相关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站在国际的视角,将国际上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经典产业集群作比较,例如盖文启等[1](2004)在《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中将美国硅谷地区、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地区,国际上成功的三个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它们发展的经验以及对21世纪我国高新科技产业集群的六点启示。第二类是站在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将国内的某些产业集群与国外成功的产业集群作对比,得出发展国内产业集群的思路,如朱海就等[2](2004)在《企业网络看产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原因——浙江和意大利产业集群的比较》一文中,从企业网络的角度对我国浙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意大利的进行比较,认为网络的组织化程度越高,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越强,浙江产业集群应从提高企业网络化的程度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第三类是站在全国的视角,将我国某些产业集群进行相互比较,各自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并对其它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提供发展的依据。如罗若愚[3](2002)在《我国区域间企业集群的比较及启示》中将“原生型”浙江企业集群、“嵌入型”广东企业集群和“衍生型”天津自行车企业集群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建议。陈利华[4](2002)等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兼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比较研究》一文中,将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区域产业集群,分别从发展模式、区域创新能力、境外资本吸引力、品牌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发展两区域产业集群的对策。 然而以上研究中所涉及的产业集群,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均是历史上形成较早,且发展相对成熟的集群,所涉及的区域都是本国的发达地区,对我国欠发达地区鲜有涉及,更没有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和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做出比较分析,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1.2 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定性的方法:主要有区位商法、企业调研法等;另一类是定量的方法,主要有空间基尼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等。上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在运用时往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从不同的侧面做出分析,对于特殊的区域,更要对现有的方法做出一些改进,许继琴[5]在《我国区域层面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研究—区位商法的改进》一文中,针对宁波市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在区位商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计算多个年份、多个指标的区位商值,调整了区位商的临界值,运用空间基尼系数作为辅证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在区位商法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基尼系数,对广东省和甘肃省支柱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并对其分布状况做出比较分析。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5,6,7,8,9,10],本文对国内外主要且实用性较强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如表1所示。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产业集群在全国各地广泛存在,但各地区发展方式不同,发展水平各异。东部地区在历史、地理、政策的机缘下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集群模式相对优越;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及机遇等原因,产业集群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集群模式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选取了广东省和甘肃省两省的支柱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将以它们为代表对东西部地区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识别各自的优势产业集群,同时,更好地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差异,以便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化和模式提供借鉴,进而为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指导。

如表1所示,在产业集群识别方法中,区商法虽属静态分析,但该方法简单、直观、数据易得,且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产业的专业程度,可以用该方法作为产业集群识别的主要方法;而空间基尼系数量度了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反映了产业在空间上的紧密关系,属于动态分析,可以较好地弥补区位商法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在区位商法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基尼系数,对广东省和甘肃省的支柱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并对其分布状况做出比较分析。

2 相关概念与数据来源

2.1 区位商(LQ Location Quotient)

区位商用以表明产业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在该公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第i个产业的产业指标,产出指标可以是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企业全部就业人员年均总数、企业利润等。若LQ大于1,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集聚优势;若LQ等于1,表示该产业专业化程度等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形成明显地集聚;若LQ小于1表示该产业发展慢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形成集聚[11]。

在计算广东和甘肃两省的区位商时,本文采用的是2010年两省的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通过计算得出两省支柱产业的区位商值。

2.2 空间基尼系数G(Space Gini Coefficient)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G=∑i(Xi-Si)2,其中,X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是该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后来这一系数被用于衡量产业集群地理集聚状况,系数越高(最大值为1)表明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该方法简便直观,但是空间基尼系数只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情况,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ELLISION and GLAESER[12](1997)提出了新的集群指数(the index of concentration),把产业组织的差异考虑进去。在有垄断的情况下,这个指数要求用{1-∑iXi2}去除基尼系数,以消除企业规模过大,使基尼系数失真的结果。目前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运用该系数来测定产业集群程度。

2.3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由于广东省中小产业集群众多,且门类分布广泛,数据收集难度较大。为了有效地对两省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分布状况做出比较,本文选取了两省的支柱产业作为衡量标准,两省的支柱产业既是两省的核心产业,也是体现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最集中充分的产业。

依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了广东省和甘肃省《2011年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了两省支柱产业的区位商(LQ值)和空间基尼系数(G值),计算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由表2可知在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医药、纺织服装和森工造纸五大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且都具有较高的产业空间集聚度,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地理联系十分显著。甘肃省的支柱产业中已形成集群的是前六个,且LQ值相近,没有较大的差距;同样的,这六大产业也都呈现出很高的空间密集度。

3 广东省和甘肃省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3.1 两省集群的分布状况及特点

从支柱产业集群形成状况来看,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中有五个已经形成集群,分别是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森工造纸和医药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和电气机械是传统科技型产业集群,是在对外加工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纺织服装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是在广东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下形成壮大的;森工造纸是广东战略新型产业,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产物,该产业充分地将科技和资源结合在一起,资源得到了合理高效的利用;医药产业集群是借助广东庞大的科研院所和科研能力的力量走上集群之路的,并带着现代科技的优良基因日益壮大。可见,从集群分布领域看,广东的产业集群中既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群也有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既有历史上基于资源的依赖性而形成的集群,也有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企业群落;既有改革开放以来就逐步形成,至今已发展至成熟阶段,空间高度集聚、产业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也有得益于政策的倾向,协会的大力扶持而渐渐成长起来,尚处于发展期的产业集群。可见广东省的支柱产业集群,涉及领域广泛、门类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之所以形成这种格局,是历史、地缘和政策三者合力的结果。从集群性质分布看,广东支柱产业集群中有四个技术密集型集群,一个劳动密集型集群。广东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科技型集群,这与广东省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是分不开的。

甘肃省八大支柱产业中形成集群的有六个,分别是石化工业、有色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和煤炭工业。这六大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于甘肃省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高污染、高排放型的重工业集群比如石化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和煤炭工业;另一类是依托于甘肃省的矿产资源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有色工业;第三类是依托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形成的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如食品工业。因此甘肃省的产业集群基本是资源型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甘肃充分了利用资源优势,又过度依赖这一优势的结果。

从产业集群内企业规模和数量来看,广东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集群内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形成了良性的竞合关系。这得益于市场拉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甘肃产业集群除了食品加工业外,其余都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其它中小企业作为配合,集群内近似垄断,缺乏竞争,配套企业只是按照既定的模式参与生产,集群效率低,难以发挥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这一方面是政策主导的结果,另一方面,甘肃中小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或无力涉足也是其主要原因。

3.2 两省产业集群形成原因对比分析

广东的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嵌入型”产业集群。它们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广东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并且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规模。依据广东产业集群不同的发展形态,储小平等[13]将广东的产业集群描绘成三种形式:历史形成的企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企业集群以及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现在还有一种产业集群,即是在历史的基础之上结合创新网络,并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形成的企业集群,如广东医药产业集群,广东药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南药”的美誉,自古就盛产多种药材,近代即是药材的集散地,现在更是发展迅速,从而成为广东的战略新型产业,并有一大批科研院所,从事药业研发工作,产学研融为一体,高效配合。从集群形成的动力来源来看,有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形成的以专业镇经济为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14],还有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集群。

纵观甘肃产业集群,其形成多是在本地现有矿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之下,在一个行业形成一家或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其它企业完成相关配套服务参与进来,进而形成集群,属于资源加政策型集群。政府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群模式。

3.3 甘肃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甘肃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较好的结合了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形成了以资源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成为甘肃省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这种产业集群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①无法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的支柱产业集群大都是在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基础上,而此类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一旦资源枯竭,由此而形成的集群势必会丧失优势和竞争力,甚至可能会消失。②结构单一,国有大型企业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效率低下。资源型制造业集群中,都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权,一批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很少有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到实质性的经营中,这势必造成活力缺乏、效率低下。③集群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型初级产品利润较低,而集群企业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通过创新,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市场竞争力,但单一的市场结构,无法形成一个拉动式的创新机制,阻碍了创新。

一个合理的产业集群,在集群内部应该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既有供应商的专业配送,又有下游企业的配套服务,集群内部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反观甘肃的资源型制造业集群,如果将这些集群中销售额排名前三位的大企业排除在外,其余的企业几乎微不足道,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甘肃唯一符合现代集群应该是的食品加工业集群。甘肃的食品加工业有大小700多家企业,涉及饮料、肉类、农副食品等多个部门,规模大、竞争激烈、市场庞大。但其产品同质性引发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又使集群内部网络化组织程度不高,同业无序竞争。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包含了信任、合作、嵌入、相互锁定等特征在内的网络关系。曼斯菲尔德曾创立的创新技术扩散模型,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内部技术扩散过程中的行为,其逻辑曲线如图1所示。

曲线为S型,N为采用创新技术的企业数, t为时间,说明技术是不断随着时间扩散的,而且有较高预期利润和较低的绝对资本需求的技术将扩张最快。甘肃食品工业进入门槛低,资本要求相对较少,拥有相对较高且稳定的利润率,技术要求不高,且政府没有合理的规划,一旦出现某个有潜力的类别,便会吸引资本、人员的大量涌入,市场饱和之后,便会产生竞相压价来换取市场的局面,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4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启示

4.1 产业集群的区域优势比较

表4可以看出,区域优势不同,产业集群的分布与特点也不同。广东省发展集群的优势是政策、地缘、劳动力的低成本,且集群分布广泛,兼有传统集群和新型集群,高科技集群和劳动密集型集群;甘肃发展集群的优势是丰富的矿产资源、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性。甘肃要加快本省经济发展,走集群化之路,既要借鉴广东等东部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创新型集群产业,以改变集群结构过分单一,发展滞后的局面。

4.2 对甘肃省的启示

首先,集群的发展要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之中。集群的根植性最重要的是切合本地的实际,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广东依其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吸引外商投资,逐步形成了加工业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而不断发展。而甘肃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利用自然资源这一优势发展以有色金属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的同时,更要培养该领域的骨干企业,使其带动一批有技术,敢创新的企业加入。通过政府规划,对新材料产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技术创新等,进一步将该产业培育成甘肃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集群产业。

其次,抓住机遇,尤其是政策性机遇。国家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广东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而西部地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借此契机,可以加大力度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和发展一批政策主导型的创新型产业,如现代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不同于广东省外商投资拉动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甘肃的信息产业集群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同时,注重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走集群化之路。生物产业可以建立在本省的中药材资源基础之上,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所的科研能力,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第三,提升产业集群网络化程度是集群竞争力构建的核心。走集群化产业之路,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不仅要注重集群产值、利润的增长,更要关注集群内产业链的整合和创新机制的建设,特别是集群网络化的构建。集群网络化构建关键是要建立企业之间良性的竞合关系,培养企业之间信任、合作、嵌入、相互锁定等特征在内的网络关系。因此,重新整合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形成开发—采购—生产—分销—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提高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合理分布各个链条上的企业数量,注重网络化协同,就可以减少无序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提升集群的竞争力。

5 结语

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 篇10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在经济发展水平、整体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即使同一地区内发展也不均衡。

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拥有最优配备,经济水平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地区。天津作为离北京最近的直辖市,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滨海新区作为天津下辖的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区,为天津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的动力与活力。与北京、天津两市相比,河北差距较大,远低于京津两地。河北省内部经济发展也非常不均衡,沿海地区(唐山、秦皇岛)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内地,离北京较近的城市(廊坊、邢台)发展相对较快。可见,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差异较大。

从城市储备的综合实力来看,北京无疑是综合实力水平最高的城市,在全国也处于最高位置,而且远高于其他城市。天津城区发展较快,是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具备良好的科技、人才、技术基础,制造业、物流业发达。天津在保持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自主知识产业的扶持,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基地。处于沿海地带的河北省城市,唐山凭借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核心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水平较高。秦皇岛凭借港口地理位置,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资涌入,开发旅游资源和港口资源,打造了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港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处于内陆的河北省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城市化率低。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综合差异分析

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主要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向河北地区辐射。由于工资待遇、福利保障方面北京、天津占有绝对优势,带动技术、资源和人才流入,加重了河北地区的经济放缓,致使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大。

(一)资源配置因素

地区资源配置的优劣影响了经济发达程度和速度。北京、天津所具备的政治资源和自然资源比河北地区更加优越,优势更加明显,发展自然更加快速。但河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能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逐步缩小经济差异。

(二)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制约了经济发展态势和势头。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可以发现,北京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产业结构更加先进,经济产出更加高效;天津与河北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基本属于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水平较低,而且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相比之下,天津比河北更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程度河北地区更加落后,差距更大,而天津又落后于北京。可见,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外开放因素

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很不均衡。北京以其在政治、地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注入,加快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经济水平不断拉升,并保持绝对的优势地位。天津凭借滨海港口位置和新区开放的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对外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不断缩短与北京的差距。但河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拉动经济增长能力较弱,因此,河北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出台引入外资的优惠政策,加大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步扩大对外开发程度。

(四)人力资本因素

条件越优越,越能带动人力资源的流动。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要远高于河北地区,相对就业机会、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生活环境、人文状态等情况更加优越,更能吸引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更加优质。相反,河北地区不仅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流入,还会出现大量人才外流的状况,人才的流失又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造成经济发展瓶颈,严重影响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缩小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的路径选择

要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长足发展,需从社会、经济、政治各个方面消除差异,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加强三地之间的产业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尤为必要。

1.第一产业的调整

历来,京津两地的粮食、海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主要依靠河北省的供给,但是河北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京津两地应该进一步弱化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功能,把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同时,派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到河北省,帮助其进行农产品的产业研究,调整农业区的布局,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2.第二产业的调整

北京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北京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发展知识型、高新技术型与创新型的产业,北京把首钢和北京焦化等大型企业向河北搬迁,就是这一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与北京存在着产业同构性,因此天津应该借助自己的海港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河北省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存在着技术水平低等问题,所以最重要的是吸纳高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承接京津两地转移过来的产业,大力开发,提高科技含量,形成跨行政区的产业链。

3.第三产业的调整

北京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京津两地,处于核心与主导地位,所以,要重点搭建科学合理的现代服务体系,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北京的现代金融与信息等新型服务业发展较快、较好,可以向京津两地辐射,加快与京津两地第三产业的整合。另外,京津冀三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北京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占优势,天津是滨海旅游资源为特色,而河北的秦皇岛、承德、保定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京津冀三地应该发挥各自的旅游特色,联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加强三地旅游产业之间的合作,促其协调发展。

(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人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大。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保护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是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把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在京津冀地区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二是加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的综合治理。坚决取缔小煤矿、小铁矿等不符合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矿产资源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增强人们的资源危机意识,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珍爱环境。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并重的原则,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利用。

(三)促进河北的大力发展

河北地区在京津冀地区实力相对较弱,城市化水平较低,要缩小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加大河北地区的发展力度,构建其合理有效的发展环境。

1.推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河北省要大力加强道路、水电、通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建设环境。

2.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推进可以促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从而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以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3.加快秦皇岛、唐山等城市建设

唐山、秦皇岛等城市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水平,从其地理位置看,都是沿海城市,容易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引进外商投资方面占有优势,秦皇岛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因此这两个城市要利用区域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的进程。要尽快形成完善的区域内产业链,加快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发挥好窗口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工业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4.发挥中小城镇联动发展作用

在京津冀区域中还有很多中小城镇,它们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合理改革,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减少失业人口,促进农业现代化。对于缩小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部署人才发展战略

区域差异化研究 篇11

一、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增长的数量检验及结论

(一)描述性分析

1、四大区域板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将年度地区生产总值除以GDP平减指数,换算成按1978年不变价表示的GDP;然后除以四大区域板块每年末人口数,得到各地区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人均GDP数值。结果显示,2000—2010年,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四大区域板块人均GDP 年均增长率

采用水平法计算各区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

(二)收敛性检验

1、σ收敛检验

本文采用人均GDP变异系数来直观地度量σ收敛。图1中,分别计算了2000—2010年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和四大区域板块内部各省区间的人均GDP的变异系数。

结果显示,2000—2010年,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中部地区六省变异系数从2000年的0.1692到2010年的0.1686,东北地区从2000年的0.2708到2010年的0.2772,σ收敛均不明显;西部地区各省存在明显的σ趋异。

2、β收敛检验

为了验证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和四大区域板块内部是否存在绝对β收敛,建立如下计量方程:

Gi,t=α+βlog(gdpi,t-1)+μi,t

其中Gi,t为各地区2000—2010年期间每年人均GDP增长率,log(gdpi,t-1)为各地区初始人均GDP,μi,t为误差项。将各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对期初的人均GDP水平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见表1。

数据分析显示,200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经济增长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且不同区域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差异很大,东部各省存在明显的收敛,中部地区各省收敛不显著,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则不存在收敛。

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收敛性不明显的分析

(一)西部地区

汇总2000—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的人均GDP增长率。数据显示,十年间,西部地区有四个省区市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2%,且期初人均GDP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分别是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四省区。西部各省人均GDP增长率见图2。

去掉内蒙古、四川、重庆、陕西四省后,再次对西部地区剩余八省区市的经济增长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见图3。

数据显示,2000—2010年间,西部八省区市(不包括内蒙古、四川、重庆、陕西四省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β收敛和σ收敛。这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趋异主要是由于内部出现了分化,内蒙古、四川、重庆、陕西四省区的经济增长显著高于其他省区。

(二)东北地区

汇总整理东北三省人均GDP增长率见图4。

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人均GDP增长率偏低,较低的增长率导致黑龙江省人均GDP占辽宁省比重从2000年的64.78%降低到2010年的60.75%,而同期吉林省从63.77%上升到67.13%。

剔除黑龙江省数据后再次检验,结果见图5。

数据显示,吉林省与辽宁省的σ值从2005年后不断地下降,这说明东北三省中,吉林省与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差异在不断缩小,而黑龙江与两者的差异在扩大。

三、有关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成功遏制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板块人均GDP增长率的差距正在缩小,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但是,四大区域板块内部的分化却有所扩大,困难区域和问题区域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建立在“四大板块”上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从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对我国区域进行了大致的划分,这种划分对不同地区解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西部地区解决贫困问题,东北地区解决工业衰退问题,东部地区解决无序发展问题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构成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石。建议总结过去十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做法,继续推动新十年西部开发工作,制定新十年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协调发展。

(二)更加关注困难省区的发展

从对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地域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来说,四大板块的划分从空间尺度来看可能仍然偏大,掩盖了部分困难省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使得区域政策针对性有所降低。建议下一阶段在四大区域板块之内,更加重视解决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贵州等“西部的西部”和黑龙江等“东北的东北”等特殊困难省区的发展问题,制定特殊的政策,更好的发挥其在沿边开放、富民安邦中的作用。

(三)解决离散型问题区域的发展问题

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省内部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衰退老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以及生态脆弱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较慢,而这些区域在国土分布上很多都是离散的,与四大区域板块或省级行政区域的范围不一致,省级数据的平均掩盖了这些“问题区域”的特征,如全国60多个资源枯竭城市涵盖22个省级行政区域,又不是集中分布,用行政区划和集中连片的方式较难准确识别,按四大区域板块和省域划分也很难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建议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落实和推进,建立对离散分布“问题区域”的统计、识别、界定方法,建立统筹设计,分类指导,有进有出的支持机制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 篇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扩大, 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平衡的, 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本身存在着严重缺陷, 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危及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也一直是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和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不仅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重视, 县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也受到各界的关注, 其研究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统计分析一个省域内市县之间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 可以分析和判断该省市县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状况和经济差距, 对于在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更好的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确定经济发展的策略, 促进县域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运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法对江西省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 以期了解该省内部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 以为该省发展提供借鉴。

一、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笔者收集了自1987—2010年以来, 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 研究中选择了市县为最小空间尺度来研究, 主要是考虑到市县是相对完整而独立的行政单元, 如此比一般的采用地级市为最小的空间尺度的研究能够反映更微观的情况。

在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方面,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由于1987—2010年间, 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有所变动, 其中,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 景德镇市撤销鹅湖区、蛟潭区, 设置浮梁县;1997年, 国务院批准萍乡市撤销上栗区和芦溪区, 分别设立上栗县和芦溪县;2000年吉安市取消宁冈县的行政级别, 统一纳入井冈山市管辖;2010年共青城市获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市, 从而独立于九江市, 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因此笔者对这些市县的数据进行合并, 将江西省分为88个市县。其次, 本文按市县所属地级市分为11个组来动态的分析其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以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来考察地级市之间经济政策的差异对市县之间经济的差异的影响程度。其三, 已获得的2000—2010年的统计年鉴中提供了各市县的人均GDP的数据, 但是1987—1999年的统计年鉴中未提供人均GDP和年平均人口的数据, 只提供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总人口的数据。因此为了保持数据算法的一致性, 考虑到年末总人口与年平均人口差距较小, 文中所指的人均GDP均是由GDP和年末总人口计算而来。

二、水平测度指标的介绍

1. 变异系数

在平均值及单位相同的条件下, 标准差越大表示各个变量值分布得越分散, 反之则表明分布集中。当两个序列数值的单位不同、均值相差较大或者其标准差相同时, 就不能简单地用标准差来比较不同均值的随机序列离散程度, 而需要采用相对值进行比较[1]。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即变异系数 (CV) 可以消除均值的影响, 从而不受原来变量取值高低的影响, 以对比不同时空的差异程度。CV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N为区域数量, S为标准差, 为区域i的指标值, Y为所有区域该指标的平均值。如果用加权则可得到加权变异系数:

其中, Sw为加权标准差, Pi为区域i的人口数, 用人口加权之后的变异系数可以衡量地区间人均水平的相对差异, 是测度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指标, 其值越大, 表明地区之间的相对差异程度越大。

2.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基尼 (C.Gini) 于20世纪初期率先提出来的, 是世界范围内的经验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度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平衡状况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 能较为客观、明了地反映和监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这一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采用, 具有普遍可信度[2]。基尼系数没有取区域指标平均值的偏离值, 而是把所有区域的指标值取对差, 然后加总所有对差的绝对值, 再通过除以全部区域的数量和区域指标的平均值, 从而将基尼系数归一化。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 Y为各区域指标的平均值, n为区域总数, ni和nj分别为区域i和区域j的人口数量, Yi和Yj分别为区域i和区域j的评估指标值。显然, 基尼系数G越大, 说明区域之间的差距越大。

3. 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 (Theil index) , 也称泰尔熵标准 (Theil’s entropy measure) , 由计量经济学家亨利·泰尔 (Henri Theil) 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Theil[3]基于信息理论提出了一个可以按加法分解的不平等系数, 该系数可以满足达尔顿—庇古 (Dalton-Pigou) 转移支付准则以及人口和收入均质性等所有条件[4], 泰尔指数越大, 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大。泰尔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一组经济指标在不同时间、区域和层次范围内的差异。采用泰尔指数来估算区域经济差异水平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两部分, 并且测算各自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解析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n为区域数量, Yi为区域i的指标值, Y为各区域指标值的均值。如果将所有的区域按一定的方法划分为g组, 则泰尔指数可以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则有:

其中, 第一项为每一组内各区域之间的人均差异, 第二项为各组之间的人均差异, 分解项Tw和Tg分别表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 Tw和Tg占T的百分比分别表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式中Y、n分别为整个区域的总收入和总人口, Yi、ni分别为第i组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总人口, Yij、nij分别为第i组第j子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总人口。我们将式 (4) 中的指标称为泰尔指数I, 将式 (5) 中的指标称为泰尔指数II。

三、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水平测度指标值及其解释

1. 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

根据笔者的计算结果, 1987—2010年中江西省各市县收入的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结果 (如图1所示) 。

从图1中可以看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 江西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断加剧, 无论是变异系数还是加权变异系数, 或是基尼系数, 都呈现出在波动中不断增大的趋势, 且三个指数随时间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其中, 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最小值都出现在1990年, 分别为0.407、0.485和0.240, 三个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2004年, 分别是0.713、1.027和0.434, 最大值分别比最小值增长了的0.75、1.11和0.8倍。2005年以来三个指标都小于2004年的指标值, 但是仍然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结合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来看, 1987—1993年间, 江西省域经济差异的基尼系数介于0.2~0.3之间, 经济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 1994—2001年, 基尼系数介于0.3~0.4之间, 其经济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而从2002年开始, 基尼系数就一直大于0.4, 说明江西省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 处于不平衡状态。

2. 泰尔指数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

根据笔者从江西省1988—2011年的统计年鉴中收集的数据, 按照公式 (4) 和 (5) 算出来的泰尔指数I和泰尔指数II及其区域间差异指数和区域内差异指数 (如图2所示) , 泰尔指数I和泰尔指数II都呈现在波动中逐渐扩大的趋势, 与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所显示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且在泰尔指数II中, 区域内差异在经历了短暂的波动之后逐渐增大, 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0.142, 之后在波动中逐渐减小, 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2.1。而区域间差异则在短暂的波动后持续增大, 虽然自2005年以来也在波动中, 但是2010年又回到了2007年的最大值0.129, 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是4。从贡献率来看 (如图3所示) , 1987—2004年间, 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都大于50%, 是主要的区域差异来源, 但是其贡献率在199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就逐步减小, 2007年达到最小值46.21%。区域间差异 (Tg) 的贡献率先经过了短短四年的减少之后逐步增大, 2005年首次过半, 其贡献率超过区域内差异, 并在2007年达到其最大值53.79%。由此可见, 引起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已由区域内经济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差异。

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江西省各市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度量和分解, 估算了其区域经济差异的水平, 从水平测度指标的结果来看, 1987—2010年这二十四年间, 江西省域区域经济差异在经历了四年短暂的缩小之后逐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 从基尼系数来看, 2002年以来, 其基尼系数就一直大于0.4, 也就是表明自2002年以来, 江西省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 处于不平衡状态。另外, 从泰勒指数的分解来看, 引起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已由区域内经济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差异。因此, 在江西省未来的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 要注重市县内经济差异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市县之间的经济差异, 均衡区域之间的发展公平, 促进整个江西省域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1987—2010年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水平, 将江西省分为88个市县区域和11个组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 江西省域区域经济差异在经历了四年短暂的缩小之后逐步扩大, 2002年以来江西省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 处于不平衡状态;引起其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已由区域内经济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差异。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周喆.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测度和成因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2) , 21-28.

[2]中国经济时报.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可信度和局限性[EB/OL].金融界, 2010-05-24.Http://money.jrj.com.cn/2010/05/2401107513342.shtml.

[3]Theil H.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M].Amsterdam:North Holland, 1967.

[4]Shorrocks A.Transfer Sensitive Inequality Measur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y, 1987, 54.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认识下一篇:地下建筑防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