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精选12篇)
区域差异 篇1
1 引言
自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等因素吸引了大量的FDI。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引资政策及各地区地理位置差异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FDI区域分布呈现极度失衡的状态, 东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等方面都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务部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4.70亿美元, 其中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9.22亿美元, 占全国引资份额的81.94%。随着近年来我国引入外资量的不断增加, FDI区域分布的这种不平衡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FDI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如:武剑 (2002) [1]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得出FDI区域差距对GDP区域绝对差距的贡献度为19.71%, FDI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Fu (2004) [2]采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各自的人均GDP比值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 利用我国16个内陆地区1995-199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正影响, FDI流量差距每增加1%, 区域经济差异就增加0.02%。还有一些研究 (Yao & zhang, 2001[3];Demurger, 2001[4];Zhang, 2001[5]) 表明FDI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而对内地经济增长却没有正的影响, 这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证实了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为学者们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然而, 要制定相应措施以缩小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影响, 更主要的是要了解FDI区域分布不平衡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作用机制, 不免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该方面的研究。有鉴于此, 本文尝试以TFP区域差异作为中介变量, 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 并对其中介效应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 以期能为我国制定相应措施以缩小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是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然后是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2.1 中介模型的构建
FDI作为我国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依然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 所占比重始终在80%以上,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FDI差异悬殊。从这个角度来讲, FDI的这种区域分布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称其为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另一方面, FDI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 它不仅为东道国带来了大量资金的投入, 对东道国还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 (E. Borensztein, 1998[6];蒋殿春、夏良科, 2005[7], Yao and Wei, 2007[8]) 。这种溢出效应是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推进力, 而技术进步又是经济增长另一重要源泉, 故FDI区域分布差异应该还会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差异而间接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称其为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间接效应或中介效应 (mediating effect) 。为了实证分析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影响机制, 本文构建以下中介效应模型 (相应路径图见图1) :
dgapit=a0+a1dfdiit+a2dkdit+a3dhit+ε1it (1)
dtfpit=b0+b1dfdiit+b2dkdit+b3dhit+ε2it (2)
dgapit=c0+c1dfdiit+c2dkdit+c3dhit+c4dfpit+ε3it (3)
其中:t表示年份, i表示省份;ε1、ε2和ε3为随机干扰项, 假设其服从均值为零, 方差有限的正态分布。式 (1) 中dgapit、dfdiit、dkdit和dhit分别为中西部①地区第t年省份i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FDI水平、国内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区域差异, 系数a1、a2和a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总效应 (total effect) , 式 (2) 中dtfpit为中西部地区第t年省份i与东部地区TFP的区域差异, 系数b1、b2和b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式 (3) 中系数c1、c2和c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
将式 (2) 代入式 (3) , 则有下式:
dgapit=c0+ (c1+c4b1) dfdiit+ (c2+c4b2) dkdit+ (c3+c4b3) dhit+ε4it (4)
式 (4) 中系数c4b1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通过中介变量TFP区域差异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mediating effect) 。
从路径图 (图1) 可以看出, 本文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是递归的 (recursive) , 即在路径图上直线箭头是单向的, 没有反向或循环的直线箭头;且误差项与应变量间无弧线箭头联系;加之本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全部是显变量。该情况下, 实证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通常的回归分析替代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估计及中介效应的检验, 因此, 后文实证分析采用常规的回归分析。
2.2 样本选择及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份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历史原因西藏数据缺失严重, 故未将其纳入样本范围;而重庆市只有直辖后的数据, 故将其并入四川后纳入样本范围。文中1990—2004年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6年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06年及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所有涉及价格度量的变量都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dgapit为区域经济差异。与Fu (2004) [2]类似, 本文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GDP的比值dgapit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设定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FDI区域差异dfdiit、国内投资区域差异dkdit、人力资本区域差异dhit和技术进步区域差异dtfpit等。
dfdiit为FDI区域分布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FDI存量的比值来衡量。此处之所以选用FDI存量概念, 是由于FDI与其他各种资本一样, 在具体劳动生产过程中前面各期FDI残值也发生了作用, 若选用FDI流量概念则忽视了前面各期FDI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对FDI存量进行过统计, 故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FDI存量进行估计, 其具体的估算公式如下:
FDIit=FDIi, t-1 (1-δit) +fit (5)
其中, FDIit为省份i第t年的FDI存量;fit为省份i第t年的FDI流量, 即当期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δit为省份i第t年FDI存量的经济折旧率。与张军等 (2004) [9]估计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相同, 本文也采用固定经济折旧率9.6%;FDI存量的基期数据采用稳态方法 (King and Levine, 1994) [10]进行估计。
dkdit为国内投资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国内投资存量的比值来衡量。此处的国内投资存量为总资本存量与FDI存量的差值, 总资本存量同样采用永续盘存法 (张军等, 2004) [9]计算, 基期总资本存量的估算同样采用稳态方法 (King and Levine, 1994) [10]进行估算。
dhit为人力资本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人力资本水平的比值来衡量。此处采用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设定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平均教育年数分别为0、6、9、12 和16年, 计算公式为:HUM=prim×6+midd×9+high×12+univ×16, 其中prim、midd、high和univ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程度居民占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dtfpit为技术进步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TFP的比值来衡量, 分省份的TFP采用索洛余值法进行估算。
3 实证分析
3.1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
在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时, 若简单地使用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 会忽略地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从而导致估计结果不可靠。因此,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估计模型, 这样可以控制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地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使得估计结果更加可靠。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通常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s) 和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s) 两种方法。固定效应估计法假设截面扰动项μi与自变量相关, 并通过给每个截面设置一个虚拟变量来对模型进行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法假设截面扰动项μi随机分布且与自变量严格不相关, 并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GLS) 对模型进行估计。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取决于Hausman检验, 若通过显著性检验, 则拒绝原假设, 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否则接受原假设, 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另一方面, 观察变量dgap、dfdi、dkd、dh及dtfp的数据, 发现上述五个变量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同趋势性, 考虑到对变量取对数后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 且对数化后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 因此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本文利用STATA9.0软件对模型 (1) (2) (3) 分别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注:1.表中变量全部采用自然对数形式;2.***、**、*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3.回归系数下方为固定效应模型的t值或随机效应模型的z值。
就模型 (1) 而言, 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接受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 (2) 的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拒绝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 (3) 的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接受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参数估计后, 便可以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3.2 中介效应的检验
与参数的估计相比, 中介效应的检验相对要复杂些。根据检验的原假设来分, 一般对中介效应的检验有三种方法: (1) 依次检验回归系数, 即依次检验H0:b1=0和H0:c4=0, 若二者都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结果一目了然, 且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小;弱点在于当中介效应较弱时, 检验的功效很低, 即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2) 检验H0:c4b1=0, 若该原假设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的功效较高, 即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较小;但弱点在于检验结果不易观察, 且当b1=0或c4=0只有一者成立时,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3) 检验H0:a1-c1=0, 若该原假设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也在于检验的功效较高;但弱点在于检验结果不易观察, 且当中介效应不存在 (c4b1=0) , 只要c4显著, 则中介效应就显著, 此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大。由于三种检验方法各有利弊, 以下分别利用三种方法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以期能实现三种方法的优势互补, 对该中介效应进行更加科学和客观地检验。
由表1报告的模型回归结果可知, 利用方法 (1) 进行检验, 中介效应显著, 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详细描述利用方法 (2) 和方法 (3) 进行检验的情况。
方法 (2) , 检验H0:c4b1=0的关键在于求出
其中, sb1, sc4分别为
方法 (3) , 检验H0:a1-c1=0的关键也在于求出
其中, sa1, sc1分别为
由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可知: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即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除了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外, 确实还通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TFP区域差异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3.3 实证结果分析
从模型 (1) 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正且显著的总效应, 即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扩大,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也会随之扩大。另外,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总效应a1为0.104, 较之Fu (2004) [2]研究中的总效应0.027有较大的差异, 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本文的外资使用FDI存量概念度量, 而Fu (2004) [2]的研究中外资使用FDI流量概念度量, 忽视了除当期之外的前面各期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模型 (2) 测定的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三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正, 但只有变量dfdi和dh的回归系数显著。这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FDI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TFP区域差异都有显著的正效应, 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国内投资分布差异对TFP区域差异没有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FDI和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存在正的溢出效应, 而国内投资却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变量dfdi的回归系数0.134较之变量dh的回归系数0.122略大, 这说明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较之人力资本区域差异要更大。
从模型 (3) 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都显著, 这说明四种影响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正且显著的直接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直接影响中,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FDI区域差异较之国内投资区域差异要小, 然而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可知:FDI区域差异不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直接影响, 它还以技术进步区域差异作为中介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间接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与及引入外资量的不断增加,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为了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机制,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份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分别利用三种不同方法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研究表明: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正影响, 而且FDI的区域分布差异在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同时, 还以TFP区域差异为“中介”显著地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即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不仅存在直接效应, 而且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本文实证分析所蕴含的启示是:外资引入量的日益增加, 确实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外资区域分布的严重失衡也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要缩小由于外资区域分布差异造成的中西部与东部的区域经济差异,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 中央政府部门应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以此鼓励更多的FDI流入中西部地区, 从而减少由于FDI区域分布差异而直接造成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努力提高当地学习及模仿先进技术的能力, 即提高当地的技术吸收能力, 从而减少由于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差异而间接造成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差异 篇2
关键词:韩国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建议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为99646平方公里,整个韩国可分为一个特别市,六个广域市,九个道,本文将以这16个行政区为单位,对韩国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以下是——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
根据以上韩国各行政区的GDP数据,本文选取三个指标来描述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即: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极差和标准差属于绝对指标,极差是最高GDP与最低GDP之差,它反映的是区域GDP的最大绝对幅度。
其公式为:R= Ymax- Ymin。
其中Ymax是16个行政区中GDP的最大值;Ymin是16个行政区中人均GDP的最小值。
标准差公式为:St=。
其中,Yti为第t年第i个行政区的GDP;为第t年韩国全国的GDP的平均数;n为区域个数。
变异系数主要进行区域相对差异的分析,计算公式为:C= 。
其中,St为第t年的标准差;Yt为第t年整个韩国的人均GDP的平均值。
下表是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韩国各年份的指标: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绝对指标极差和标准差来看,韩国16个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2004—20这6年中一直保持增长的同时各道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就极差方面来看,从的191403014上升到年的247958701,直接增加了约1.3倍,而标准差由20的52572422上升到2009年的68596233,也增加了约1.3倍。
同时,描述相对差异的直接指标变异系数虽然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没有保持一直增长的态势,但从整体来看还是属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由2004年的1.01466上升到2009年的1.02951,所以,根据以上三组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从2004——2009年这6年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增加,各区域之间的发展状况很不协调。
那么,导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从自然地理条件来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从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来看,釜山广域市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与釜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釜山广域市处于东南沿海港群,东南濒朝鲜海峡,西临洛东江,与日本对马岛相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韩国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正是釜山广域市这一优良的地理位置才为釜山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造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素质,本文借助于韩国各个区域的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的数量来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原因。
在韩国的百多所大学中,约有20多所大学分布在首尔和京畿道地区,如国力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而在公共研究机构中,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实验室也主要集中在汉城、京畿道和大田。
而一国工业扩散化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据韩国经济学家1980年底对新工业城市所做的调查,企业从首都市区迁入新工业城市后,普遍抱怨缺乏熟练劳动力及高科技人才,人才短缺使得企业搬迁后虽然能够获得政府给予的财税优惠待遇,但是企业所得未必都能抵偿所失,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因此,高素质人才分布不均也是造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由于各地的历史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对于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也起到了作用。
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62-1971),朴正熙政府集中资源发展原来基础比较好的京釜铁路沿线地区,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京釜经济发展轴,包括大田、大邱等地区。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将重点转移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上,积极发展重化工业,这对本来基础相对较好的东南沿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形成了东南沿海重化工业经济圈,以釜山为中心向北延伸至蔚山和浦项等地。
到了80年代以后,政府着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将区域开发的侧重点转移到西部沿海地区,如位于西部沿海地区的忠清南道就是在政府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从传统农业转变为以技术等尖端新产业为中心的地区,GDP水平也因此不断升高。
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和政府对这些地区政策偏向,造成了这些地区与韩国其它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
下面对于外部原因进行分析,这点原因的分析采用韩国FDI在韩国的集中分布来说明。
从韩国FDI在韩国国内的分布来看,大部分的FDI还是集中在首尔、釜山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据统计,首尔地区的FDI总金额为68.5亿美元,占全国总体FDI比重为59.2%,这些地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就进一步拉大了韩国区域经济差异。
以上是对韩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内外部原因的分析,那么,面对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又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呢?在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
首尔、釜山、仁川等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除了投资拉动和政府对企业的有效支持外,还得益于各地之间的要素流动。
所以,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使各个经济发达地区起到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这样会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减小。
2、加强落后地区的教育与科技资源建设。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建立高等学府及公共研究机构,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增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3、推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
今后政府应当将国家支持的项目优先安排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以项目为载体,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某些化学工业的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落后地区,以此解决落后地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4、政府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FDI政策给予优惠。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这一点来说,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此为这些地区引进投资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以此促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韩国各个行政区的GDP分析,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指标评定,得出韩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增加的结论,并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本人的一些意见。
参考文献:
[1]肖龙阶,论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N].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2]巨文忠,韩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成果,(12)
[3]施卫东,韩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7)
中国区域消费差异实证研究 篇3
中国幅员辽阔,亚文化圈多,区域市场的差异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市场的多元性上:一国多个市场,一国多层市场。因此,中国市场营销中最为关键的战略之一就是,不可忽视区域消费差异及地理细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长期影响着这些地区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文化。对于中国区域消费特征的正确解读,是本土和跨国企业进行地理细分和区域差异化营销的基础。本文以独生代消费者为样本,从价值观的角度,探讨中国十大区域的消费差异,并指出如何针对各区域细分市场制定恰当的营销策略,为企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营销管理建议。实证研究
区域划分
笔者综合考虑了各地经济水平和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将中国划分为10个板块,即(1)北京市、天津市;(2)广东省;(3)上海市;(4)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5)四川省、重庆市;(6)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7)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8)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9)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
量表选用
本研究采用的独生代价值观量表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10个价值观维度,分别是成就感、归属感和孝顺、自尊、被尊重、与他人良好关系、开心和享受生活、人情、独立和自由、安全感、面子,每个维度有4个测项,共40个测项,采用7分点测量法进行测量。
问卷调查
笔者在中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四大城市广州、上海、北京、重庆的7所大学(其中广州4所,上海、北京和重庆各1所,既有重点大学,也有一般大学)以及通过电子邮件共发放问卷784份,并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以滚雪球的方式发送电子版问卷155份,通过两种方式共发出问卷939份,回收问卷898份,总回收率为95.6%;有效问卷874份,有效回收率为874/939=93.2%。用其中独生代样本714个,非独生代样本160个,因非独生代样本较少,为尽可能减少年龄变量对区域消费差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714个独生代样本作为区域消费差异研究的样本。
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714个样本作因子分析,得到成就感、归属感和孝顺、自尊、被尊重、与他人良好关系、开心和享受生活、人情、独立和自由、安全感、面子这10个价值观因子,再对因子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可发现十大区域的消费者在哪些价值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由表1可知,来自中国各地区的消费者在“成就感”、“人情”和“面子”等3个价值观维度上的差异显著,而在其他7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表2显示了不同区域消费者在10个价值观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情况。由该表我们可以发现,在“成就感”、“人情”和“面子”等3个存在显著差异的价值观维度上,哪些区域得分较高,哪些区域得分较低。以下从表2出发,结合各区域的经济文化背景,讨论十大区域的消费者在上述3个价值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和表现。
“成就感”差异
由“成就感”一项的得分均值可知,来自内陆省份的四川、重庆、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的消费者最看重“成就感”;来自经济水平最不发达的西部省份如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的消费者对“成就感”最不看重;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广东和上海的消费者在此项上的得分居中游水平,三个地区的得分排序依次是北京、广东、上海。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上海的消费者在此项上的得分仅高于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消费者位居最低得分的次席。从整个得分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内陆省份的消费者比较注重“成就感”,因为他们所在的省份的经济相对不那么发达,收入水平也较沿海地区低,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消费者,可能更加迫切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从而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而那些沿海发达省份(直辖市)的消费者,家庭环境相对较好,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客观环境不需要他们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也能过上比较舒适的日子;那么为什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消费者却在此项得分最低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普遍信仰宗教(如藏族信佛教,维吾尔族和回族信伊斯兰教),我们又知道,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对世俗的成就并不是那么地看重,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心灵富足,因此他们在该项价值观上的得分最低。
“人情”差异
来自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的消费者在“人情”一项上的得分最高;东北人在“人情”一项上的得分最低。从总体来看,内陆省份的消费者比较注重“人情”;经济较发达地区广东、上海、北京的消费者在这一项的得分较低。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际关系相对淡漠,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等观念在这些地区也相对淡薄。而在内陆省份或者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没有那么丰富,但他们却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注重传统礼节。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人在这一项的得分最低。为什么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东北人重“义气”。例如,东北人常说:“别谈钱,一谈钱感情就远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人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礼尚往来”、“送人情”、“还人情”本质上是一种交换行为,即借助相互送“礼”来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东北人重“义”,实际上超越了物质层面的“礼”,属于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了。
“面子”差异
在“面子”维度上,东北人的得分最高;广东人的得分最低。从整体来看,来自北方省份的消费者更注重“面子”;而南方人普遍不大重视“面子”。事实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中,也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点差异:东北人家里来了客人,总会竭尽所能地热情招待,即使家中并不宽裕,也要做足“面子”功夫;东北人还是中国人里最看重婚丧嫁娶仪式的,这其实也是讲排场、重面子的一种表现。相反,以广东人为代表的南方人则比较实际。比如请客吃饭,一般广东人都会选择经济实惠、口味好的餐馆,一般不会为了面子问题“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如果一帮朋友在一起聚会,则多采用AA制(分摊付账),大多数人也不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营销启示
区域差异 篇4
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的定义向来比较模糊, 因为区域的规模大小无法界定, 其概念取决于研究问题的范围和问题类型。一般来讲, 经济区域是指人们按照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地理位置上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范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差异是比较经济想象或事物的工具, 其反映的内容是事物在质和上面的不同。把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差异的概念联合起来, 我们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 即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即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区域平衡发展是指政府同时推进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 保持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平衡, 各个区域同时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和山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的发展; 区域不平衡发展, 是指与一些优势产业政策倾斜, 首先发展这些产业部门, 使其成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并优先发展优势地区,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平衡与不平衡两者是不可分割, 相互促进的。
2 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2. 1 生产要素角度
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都认为生产要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持, 不同地区具备不同情况的资本、人力和技术优势, 就会导致区域经济的差异。早期的研究认为不同地区的要素投入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各个要素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累计的差异更加扩大, 直接导致了各个地区的人才结构的不同, 致使经济差异扩大。从要素流动的角度讲, 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区域配置和流动是影响地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 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差距, 致使我国区域差距扩大。
2. 2 经济结构角度
经济结构一般会随着产业结构、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重点。不同的产业部门对地区增长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产业结构的差异成为区域发展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对外开放以及国际贸易对开放经济体的增长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对外开放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对于所有制结构, 非国有化的产业对地区的经济差距拉大有着重要贡献。所以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程度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从而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2. 3 制度因素角度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 改革进入了深水期, 不可否认, 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有制度因素中, 经济政策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具有地区倾斜性的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政策, 给沿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另外, 由于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善, 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 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素。
3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
3. 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 各个区域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区域间的人力和物力依靠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企业缺乏自主性, 区域优势并不足以成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依据, 中央掌握着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权, 区域产业趋同的问题并不严重。但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 中央向地方分权, 地方政府成为了区域利益的代表, 其发布政策的目的就是维护和扩大区域利益。利用差异化的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方法。而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以行政力量介入, 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盲目投资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 导致低水平重复引进、重复建设, 使区域产业结构逐渐趋同化, 区域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3. 2 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省际市场分割的现象, 其存在的条件就是地方政府获得经济主体的身份。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经济事务的管理权限不断扩大, 具备行政审批、土地资源使用、经营许可证发放等权利, 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角色。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体现在其收入最大化和官员的政治诉求, 在区域经济差异的背景下, 财政分权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了地方保护和分割市场的动力。为了扩大本区域的利益, 保护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 往往采取经济、行政等手段构建贸易壁垒, 对外来商品加以限制, 人为地将市场分割, 阻碍了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地区发展的差距是阻碍市场整合的决定性力量, 而区域经济差异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
3. 3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同时并存着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 二元经济结构会长期存在。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 而农业经济活动主要在乡村, 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城市工业经济与小生产的农村经济共存的结构。数据表明, 城乡差距对区域总体差距有很大影响, 户籍制度的推行实现了城乡分割局面的形成, 建国初期为了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 国家通过价格剪刀的方式把农业经济资源转向了工业, 改革开放后在分权体制的作用下, 地方政府更加注重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工业, 也忽视了对农业的支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更加严重。
4 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4. 1 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增长机制中, 产业要素投入的规模决定了产出效率的大小,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结构要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区域发展, 尤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差异从产业维度的角度来说分为产业内差异和产业间的差异, 这些问题都是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不均衡造成的。因此, 在指定区域产业规划的过程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 也包括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的空间形态等。
4. 2 兼顾不同尺度的多层次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妥善处理经济地带、省级行政单元以辖区三者之间的经济差距关系。区域产业规划要与我国四大经济地带的总体战略布局保持一致, 坚持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竞争有序、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局部还要注重各地区经济发展, 充分考虑到地区协调发展, 特别是城乡的协调发展,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共存。
4. 3 强调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耦合
所谓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是一味地追求地区经济的绝对平均, 而是将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使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以及产业分工关系是其核心内容。而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耦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这要求区域产业规划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合理分工, 促进生产要素的转移, 使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
5 结 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政府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区域产业规划, 以保证中国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发展的滞后, 在区域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 存在着盲目性和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区域产业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基本理论指出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不能够从其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出发, 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区域产产业,规划
参考文献
[1]陈培阳, 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 2012, 67 (8) :1085-1097.
[2]吴爱芝, 杨开忠, 李国平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 2011, 31 (5) :705-711.
[3]朱文奇.区域产业规划的新思维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4, (7) :104-109.
缓解区域经济差异的思路与对策 篇5
江苏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10级 李强
在任何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悬殊差距,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势必造成社会不公平性加剧、不安定因素增加,以致最终可能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方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差异情况,本文认为缓解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如下:
一 缓解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空间开发层次,重点建设四条开发带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开发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以优先发展某些主导产业或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采用点—带开发模式,各级中心城市通过线状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通讯线等)联系起来,组成点—带开发系统,予以重点开发;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展带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形成网络开发格局,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朝着高水平的相对均衡的有序状态发展。
(一)沿江开发带
沿江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 6 个市区和句容、扬中等 15 个县(市)。随着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沿江开发面临着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转移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今后要纵深推进沿江开发,依托长江水道和岸线资源,集中发展装备制造及基础产业集群,配套发展港口物流业,使沿江地带尽快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走廊和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统筹沿江产业带、城市带和生态观光带建设,提升沿江地区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功能与地位。
江苏沿江开发的关键是推拉苏中地区崛起,跨江联动开发。所谓“联动”,是指联动发展产业,联动开发园区,联动招商引资,联动建设基础设施,联动规划用地、用工,联动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等等;而一个“跨”字,必须是双向的:既要鼓励和支持江南跨过长江到江北谋求发展,要允许和引导江北跨过长江到江南寻找机会。因为,一个区域的某些产业不可能完全在本区域内解决诸如资源、技术和销售等问题,应该选择合作的方式把本属于外部的一些因素(也就是别的区域的有关因素)转化为组织的内部因素。“跨江联动”是沿江两岸实现优势互补的客观要求。仅以土地、劳动力和岸线资源来看,南岸不少地方的土地已相当紧张,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干流优质岸线资源所剩有限,而北岸在土地、劳动力资源方面更具比较优势,干流岸线的利用率只有 18%,这就为两岸联动开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跨江联动将苏南的创业精神、经营理念移植到了苏中地区,苏中地区可以结合当地情况更加大胆地积极引进、吸收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建设。
(二)沿海开发带
江苏沿海经济带包括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个地级市,内辖 12 个县、6 个县级市和 7 个城区。江苏省有海岸线 954 公里,海岸带面积约 3.5 万平方公里,又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生物种类多样,有开发利用的良好前景。苏中、苏北地区可以发挥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加快海洋运输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发展大吨位、多功能、高效益的海洋运输业。另一方面,要突出沿海地区的山、海特色,使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山海风光、江海风光、沿海滩涂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重点开发海滨度假休闲、自然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产品的江苏滨海旅 1
游带将是江苏旅游发展的重心。
(三)沿东陇海线开发带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沿海开发开放、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10号),进一步明确了沿海地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2009-2012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沿海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指出,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建设。加快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和徐圩港区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对徐圩港区226省道、242省道、徐圩至新海等公路建设适当增加资金补助;支持连云港港徐圩片区设立省级开发区并先利用省级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牌子,行使起步阶段的管理权责,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在现行政策规定期限内,对连云港港区及港口物流园区内企业缴纳的税收省级留成部分每年定额返还1500万元。加大对盐城港、南通港的扶持力度。大丰港临港工业集中区和洋口港太阳岛、金牛岛及临港工业区享受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苏发〔2008〕15号)规定的省集中收入全返奖励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为我省连云港及连云港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投资引导等支撑,迎来了发展连云港沿海经济带的大好良机。
沿东陇海线是江苏省的最北部地区,在江苏境内全长 223 公里,经徐州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徐州市区、铜山、邳州、新沂、东海和连云港市区。这一地区位于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的中间,陇海铁路和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东面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区位优势异常优越。经济学家称这里为中国沿海东部优势和西部资源的“聚集点”,是培育江苏省区域发展北部增长极的最佳选择。当前,沿东陇海线面临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天时,国际资本和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趋势,国内南方资本特别是浙江、广东、上海以及苏南等地资本也呈现溢出现象,纷纷向北扩张、转移项目。沿线发展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成为承接国外和苏南产业转移的主平台。二是地利,这里海港、陆桥和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低成本优势和腹地纵深优势的叠加效应,使其成为新一轮经济开发的热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要依托有利交通条件,面向苏北,面向周边省份,面向中西部地区,大力构筑以现代化综合运输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
(四)沿灌河开发带
灌河位于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三市之间,是江苏唯一一条没有闸坝碍航的天然入海河流。灌河流域的响水、滨海、灌云、灌南、涟水、沭阳等 8 个县(区),都是省重点帮扶县,占全省重点帮扶县的一半以上。2002 年,这一区域总人口 811 万人,约占全省的 10.9%,土地面积 1.2854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 12.5%,但其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 3.4%。即使与苏北的其他县份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该地区的经济亟待发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论证后都认为,灌河是“世界上不多见的一条黄金水道”。灌河流域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犹如珍珠穿线,把连云港、青岛、上海串入长三角经济区。水陆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纵横过境。灌河宽 900 米,水深达 10 米以上,可建万吨级码头,是极佳的集散地域。因此,实施灌河流域开发,不仅可以加快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作为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进一步促进苏北经济的发展和起飞。沿灌河开发要充分发挥灌河的港口资源、水运资源和滩涂资源,在灌河口建设大型一类开放口岸,逐步开辟国内、国际航线;同时借鉴苏南大办工业园区和开发区进行招商引资的经验,沿灌河两岸合理规划布局若干个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大运量工业和港口物流产业,并依托灌河和通榆河等水网沟通苏北腹地,配合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
二、提高中心城市带动能力,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实现苏中、苏北的崛起,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而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仅可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工业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同时,要带动一些经济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的县(市)和城镇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一)增强城市集聚和带动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江苏南北经济带应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各具特色、大中小相结合的梯度结构城市群体,建立起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着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和徐州等特大城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通过强化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个城市圈的功能,有效地带动全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特别重视苏中、苏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滞后,集聚和扩散功能较弱,现有经济基础与其担负的城市功能不相适应。因此,该地区应致力于发展中心城市和条件较好的县级市,提高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苏中最大的不足是缺少能带动苏中快速崛起的特大城市,没有一个核心。南通、扬州、泰州三大城市几乎平衡发展,这是其它地区所不多见的。其它城镇的规模也偏小,质量较低,城市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区域的全面发展。所以,苏中必须建立一个特大城市作为核心增长极,其中南通市最有希望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它的人口最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离上海市最近,融入上海都市圈的机会最大。应继续推动特大城市徐州以及大城市淮安及连云港的发展,选择条件比较优越的中等城市盐城和宿迁作为积极发展的对象。对于条件稍差的中等城市邳州及新沂可作为地区的副中心城市来发展。其中,应重点推进连云港的发展。连云港地处中国的黄金海岸和黄金走廊的交会点,是江苏省唯一大型海港,也是国家主枢纽港之一和欧亚水陆联运重要结合点。特别是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给连云港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连云港必将成为实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部。
(二)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一批强县
在做好中心城市的同时,还要加强县域经济的建设。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也能有效地改变欠发达地区的面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因此,要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一批强县。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议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县域经济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各个县域内部看,都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而从县域外部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是同时存在的。特色不浓、结构趋同,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发展的阻力也更多。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找准特色。苏北县域目前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如酿酒、农副产品、海产品等加工产业和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开发等产业,但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还较有限。要力争把这些产业做强做优,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大力引导乡镇企业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主动向产业化延伸。要鼓励和吸引大型工商企业和外资、民资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争取建立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外向型的龙头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兼并、联
合、联营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实施名牌战略,用优质产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可以抓住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时机,选择有实力的农业公司重点培育上市。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苏北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活力不足、投资不足、后劲不足。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由单一的生产或销售向三产业联合发展转变,科工贸、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发展趋势已经确立,“市场+公司+基地”的经营体制逐步推开,品牌效应、竞争能力逐步加强。加之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更能适应激烈竞争中的县域经济。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围绕农业产业化过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次是加快民营改
造步伐,推进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引导民营经济向高档次发展;第三是要办好民营经济开发区,促进城镇化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吸引力和幅射力较强的特色市场。
三、建立健全区域互动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积极发展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合作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区域内各方要充分认识到打破地区封锁的紧迫性,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的合作机制,加快市场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苏南、苏北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在区域市场化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向苏南等发达地区聚集,即生产要素不断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流动。当这种流动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改变要素流动中的劣势地位将更加困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加快建立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
首先,继续推进价格改革,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即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提高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价格的范围,使基础工业产品与加工工业产品的比价趋于合理,进而使社会各项资源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实现有效的配置。
其次,逐步消除地方和部门对市场的封锁和分割。当前,全省范围内广泛存在着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如利用行政手段对某些产品实行垄断经营,利用行政手段优先满足本地需要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城乡阻隔、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格局,严重干扰了市场的运行,使市场的运行效能大为降低。因此,必须消除地区、部门的封锁与分割,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特别是统一的人才市场和产权市场,也可以建立江苏物流圈,推行统一的物流政策,搭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降低区域内的物流成本。
最后,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 WTO 以后的形势,尽快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在各个城市协同的基础上,以立法形式确认统一的市场准则,因此,区域内各政府应实行统一的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清理各类法规文件,逐步取消一切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与政策规定,保证资源、生产力要素流通的畅通无阻,以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宋林飞,实施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对策选择,唯实,2005(4):4-8。
[2]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80。
[3]李源潮,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加快江苏“两个率先”进程,中国经济展望网
http://,2004-7-20。
[4]张可远,沈正平,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比较研究,经济地理,2005,25(2):173-176。
[5]王根荣,邢志刚,张朔,让东陇海沿线拉动苏北振兴,现代快报,2005-05-09。
[6]吴先满,江苏新型工业化探索,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25-30。
区域差异 篇6
纵观全球,欧洲特别是西欧,属于后现代社会,美国是一个现代社会,亚洲大部分国家还处于从前现代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之中。某种意义上,中国也还处于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之中。以东亚为例,中国也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都还不是“正常”的现代民族国家。
二战后处于工业化和民族建构过程中的亚洲,政治地理概念也在变化中。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东南亚”这个概念在二战前是不存在的,当时只有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群岛等称呼。东南亚是二战后人为建构起来的概念。1954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和菲律宾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对“东南亚”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催化剂,启发了东南亚国家的一种区域意识。先是有1961年的东南亚联盟,然后是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冷战结束后,两极体系的崩塌有助于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和民族化进程。1990年之前,亚洲有散在的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除日本之外有“四小龙”(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冷战结束之后有“五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再后来又出现了更多的工业化进程,最成功的就是中国。1990年?2008年是东亚国家走向合的过程。即便是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对东南亚也抱有坚定支持的态度。因此,亚洲工业化和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在冷战结束后大致可分为1990年之前、1990年?2008年、2008年以后三个阶段。
从区块上看,我觉得亚太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从几方面来讲都是这样的。一方面,包括了美国的亚太本身在很大意义上就具有世界性和代表性,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总量。另一方面,从现代文明的结构上来讲,亚洲是世界主要文明的发祥地。文明间的差异在历史上是一种外来力量分而治之的手段,而且差异本身也导致大量的冲突。但是在1990年之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外来力量慢慢弱化,这些国家转而可以用比较大的力量推行自身的工业化和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但是由于地方差异巨大,区域整合进行艰难。
亚太地区可以被分为十大块,包括东北亚、俄罗斯、中国、东南亚、中亚、中东、南亚、南太平洋,另外加上北美和南美。这十块地区的整合是一个怎样的基本态势呢?举东南亚与南亚两个例子。
2008年之后,东亚地区的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主导力量,那就是中国。在东北亚,1990年?2008年的整合过程是缓慢的,2008年之后受到美国的影响,加之中国迅速崛起,日本和韩国逐渐抛弃前嫌。原来韩国人说绝对不能允许一个日本兵出现在朝鲜半岛土地上,而现在的趋势是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有向三边同盟发展的趋势。东南亚算是亚洲地区的整合,我视之为一个次区域整合的样板,是欧盟的一个模范生,2015年形成了东盟经济共同体,这意味着三个支柱中的第一个支柱已经搭建起来,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中国的刺激。但是,东南亚要真正走向安全共同体是很困难的,这个领域将会是东盟的短板。
至于南亚,这块原来基本上是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在南亚处于主导地位,觉得自己继承了英国的殖民遗产,因此对周边国家既有关照的义务,也有限制的责任。印度人对于自己的文化自信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容易忽视印度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从这点看来,南亚的整合基本上是印度主导的。但是印度是一个多文明、多宗教的综合体,是一个“宗教的世界”或者叫世界的宗教,这样的国家有一种不同的人生观哲学。一方面它是向内的,其哲学观念不追求现代性,而是向内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拥有这种理念,再加上等级制,印度的现代化进程会比中国这样一个比较务实的和世俗的国家要慢得多,同时印度人理念的改变也会难得多,对外来干涉肯定也会敏感得多。尼赫鲁曾经说:“印度要么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灭亡。”这样的国家对于不结盟运动的信仰是发自内心的,不可能和任何国家正式结盟。我觉得这是中国把握对印度外交的重要点位。基于这一点,南亚的整合过程受印度的影响太大,因此这个过程本身是很困难的。中亚的情况也很复杂,这一地区是多个大国争抢的对象,就不展开说了。
综上所述,亚洲的国家要整合在一起很难,真正的整合只有靠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心的中国来进行,而中国,只有在完成了现代性民族国家的建构并实现工业化之后,才有愿望和能力把周边国家连在一起,实现亚洲的整合。
区域人力资本差异成因分析 篇7
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但是受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和客体区域间差异的影响, 导致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性。
首先,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看, 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在价值形成阶段主要是政府和居民。政府作为一个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来说, 投资行为和动机与居民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投资行为动机不同, 它主要是满足政府行使公共权力, 发挥其公共职能作用的需要。因此,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无论是健康投资还是教育投资, 其目标都是都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强调实现各区域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机会均等, 所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会形成差异。但是在宏观上, 由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导致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强度不同, 所以会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 从而形成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
其次, 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存在着区域差异, 也是导致人力资本形成阶段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是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具有整体异质性的特点。这种整体差异性在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都有所体现。从自然属性上看, 不同的区域在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及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着整体的差异;从社会属性上看, 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源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表现出诸多同质性特征, 而在整体上与别的区域相比则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特别是在比较典型的区域之间。人力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 使相同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 或同种方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在不同的区域内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基于此, 人力资本的投资, 应该正视人力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 在投资的方式、投资种类以及不同阶段的投资额度上要有所选择、有针对性, 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
二、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差异性成因
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差异性, 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区域间流动上, 这种流动性根源于人力资本收益的区域差异。狭义的人力资本收益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被雇用后所获得的收益, 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种。其中货币性收益主要有:基本工资、奖金、一般的福利等工资性收益和利润分享计划、股权分配、股票期权等分享利润性收益;非货币性收益主要包括:职务晋升机会、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职培训机会、生活环境质量等。
货币性收益的区域差异是导致人力资本区域间流动, 形成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动力。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人力资本的货币性收益也较多, 人力资本会自发地流向这些地区, 成为人力资本相对聚集较多的地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31个地区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看, 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从四大区域看, 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 分别为34316元、25602元、25101元和24390元;与此相对应则是从四大区域看, 东部地区成为国内人力资本的主要流入地。
非货币性收益对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性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异质型人力资本, 即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科研人员等难以被替代的市场稀缺型人力资本。一般情况下非货币性收益诸如:职务晋升机会、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职培训机会、生活环境质量等, 发达国家要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优于乡村, 所以发达国家和城市成为异质型人力资本相对聚集的区域。除了上述因素外, 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成为区域间竞争制胜的关键, 区域人力资本政策的差异是导致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差异及成因
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即区域劳动人口的素质状况, 如人才种类、知识构成、行业分布及与经济结构的相关关系等。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差主要表现为区域人力资本的层次结构差异和分布差异两个方面。首先, 由于人力资本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所以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这导致了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层次各不相同, 主要包括自然层次结构和质量层次结构。区域人力资本的自然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载体——区域人口的层次结构状况, 它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保障问题, 主要包括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健康状况;区域人力资本的质量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区域人力资本的受教育情况、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构成等。
区域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产业分布、城乡分布的差异。总的来看, 我国人力资本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城乡分布上, 各区域呈现出趋同的结构特征, 即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分布多, 山、边、穷地区分布少;城镇分布多, 农村分布少;文教、卫生、科研行业分布多, 农、林、牧、渔业分布少。这使人力资本在行业、地区、城乡间的运营成为必然。人力资本分布的结构差异最终体现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 其中产业差异影响最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调整和变动的趋势影响着区域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 反之, 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构也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出现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一定程度上正是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反映。东南沿海地区产业以加工工业为主, 技术附加值低, 所以对层次较低的一般人力资本需求大, 却很难消化专业化较高的大学生。大学教育层次的追高和现有产业主体结构层次较低的矛盾,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日益显露出来。
参考文献
[1]朱丹.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国科技投入区域差异研究 篇8
1 我国科技投入现状
从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教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有了很大的程度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科技部。
从表1中可以直观的看到, 科技经费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增长幅度很快。国家在财政拨款从2000年的575.6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114.4亿元。10年增长了5.4倍。科技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也已经从2000年的0.9%增加到了了2010年的1.75%。但是从相对投入量来看, 与发达国家的5%的平均水平相比, 还比较低。
改革开放后, 东部由于地缘优势, 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加之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增加与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扩散效应下与东部相邻的中部地区首先得益, 而西部由于交通通信及发展历史等各种原因, 科技水平发展速度最慢, 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形成了全国角度下, 以东部为中心的科技“增长极”。与之对应,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科技的投入水平与这种梯级经济区域的形成关系如何?
2 东、中、西部的科技投入现状及计量分析
2.1 统计分析
对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有很多中测度方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 (C.W.Cobb) 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P.H.Douglass) 共同研究了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并用数学函数描述了这种关系, 得出C—D型生产函数:Y=AKαLβ。式中Y为产出, K为资本, L为劳动力;参数α和β分别为产出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A为技术进步参数。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 并由此计算出技术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 或技术进步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但不能直接计算出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本文选用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公式为Y=AKαLβEλet, 即在原有的生产函数加入科技投入变量E。et表示除K、L、E之外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有参考地衡量科技投入的影响, 本文添加了从2000年到201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就业人数, 即K和L。
以Y=AKαLβEλet为模型, Y表示GDP, K表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L表示就业人数, E表示科技经费投入, 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分别进行计量分析。
2.2 序列相关性检验——相关图和Q统计量
实际中, 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往往是模型中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 或者是由于模型函数形式设定有误引起的, 因而有必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由2000年到2010年各个省市计算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消除异方差影响, 分别对变量GDP、K、L、E取自然对数, 得到新的变量lnGDP、lnK、lnL、lnE。首先对变量的序列相关进行检验, 通过观察自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及对应于高阶序列相关的Ljung-Box Q统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序列相关。通过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 各阶滞后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值都接近于零, 并且Q统计量的P值比较大, 否则, 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存在序列相关。检验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到, 东、中、西部数据并不存在序列相关。
2.3 协整检验
从协整理论的思想来看,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前存在协整关系, 也就是说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 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 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而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2]。
协整检验从检验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 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表示未经差分的统计量, 残差序列非平稳;**表示经过2阶差分后的各个统计量, 此时残差序列达到平稳。
从表2可以看到, 初始的线性组合的残差序列是非平稳的, 经过二阶差分,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2.4 回归结果
通过检验, 数据不存在序列相关, 二阶差分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将差分后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如表3的变量统计指标:
注:在二阶差分下, 观察值为9个, 显著性水平为5%。
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R2值很高, 相关性很好。统计值的T检验在5%的水平下显著, 也就是说, 参考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的科技经费投入对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表3中可以看到, 东部K值较小, 而L和E值相对较大, 分析现实的因素应该是, 在东部地区, 资本投资相对GDP的增长相对过剩, 而科技的高投入培养了高素质就业人才, 从而使得科技投入的作用得以发挥, 即劳动力和科技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部L相对东西部来说很大, 并且K和E小于零且E值很小, 可以解释为中部地区劳动力过剩严重, 而且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角度可以解释为资本的增长严重少于人口的增长, 小幅的技术进步又不能带来劳动与资本更高效的结合, 从而形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位。
西部E值为负且绝对值较大, 说明西部地区投入培养的高科技人才存在大量的外流, 以及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中东部的转移, 是影响E值为负的主要原因。
从计量分析的结果中考察E值, 即科技投入, 可以直接比较出东中西部在科技投入的效益上存在很大差异。东部的E值高达 0.366736, 而中部与西部都为负值, 结果最令人深思。在科技投入对西部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方面, 存在中西部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东部的转移现象, 如东部的科技型公司受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吸引在中西部设立子公司, 而子公司的产出市场主要仍在东部及世界, 但其科技经费的投入是发生在中西部地区。
综合来看, 我国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的资本都处于相对紧缺状态, 经济的增长因素仍主要靠劳动力的贡献, 而科技投入水平和效率低很难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作业即是科技投入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产出, 也就是此方面对西部的效果为负;间接作用体现在对社会生产率的促进上, 此作用不论任何地区都是积极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科技投入的最终效果常常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因此, 在研究和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时, 我们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科技投入的因素。我国的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是客观存在的区域间科技投入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总体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阻碍。
虽然东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为4.8%, 发达国家在5%以上, 美国科技投入占GDP的5.7%, OECD国家该指标也达到了4.5%的平均水平, 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4%。在发展中国家,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也有3%, [3]而我国科技支出到2010年占GDP的比重仅为1.75%, 可见我国的科技投入水平与国外相差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来说, 科技投入说带来的效益甚微, 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主要依靠资本或劳动力, 尤其是西部, 科技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都很低。
东、中、西部的科技的规模效益和科技投入的规模效率都处于递增阶段, 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以获得规模收益递增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给科技投入效率造成了巨大损失, [4]因此, 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等水平应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我国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对于政府在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策略上, 应该考虑以下两点。
3.1 针对东中西部科技量的差异方面
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拨款应该保持与GDP水平的相应增长, 增加科技经费在GDP的比重,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 中央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 以期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缩小差距, 同时也能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上提供支持和一定的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的科技投入逐步发展成为科技投入的主要力量。
3.2 针对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异方面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对于科技投入的效率提高同样也是。可以建立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到企业运行的模式, 或加大政府、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科研项目, 以提高科技经费的产出效益。对于企业资金不足但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项目,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援助。同时对中西部科技投入应将其集中于应用领域, 加快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产出的速度, 从而缩小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率上的差距。
摘要:随着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都在努力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 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科技投入也带来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我国科技投入逐年上升, 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区域差别十分显著。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 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非常必要。
关键词:科技投入,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易卫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 2011 (11) .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江蕾, 安慧霞, 朱华.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测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5) :171.
如何理解区域及其产生的差异 篇9
一、区域的特点
区域的特点有五个:
1. 区域的层次性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又可进一步分为下一级区域。
2. 区域的差别性
一般来说, 区域等级越高, 区域内部越复杂, 同一性越小, 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 区域等级越低, 区域内部越简单, 同一性越大, 区域间差异性就越小。
3. 区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并经过长期的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融合, 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4. 区域的可变性
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限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 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得最清楚、最完善, 但到分区的边缘, 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 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 具有模糊性。
5. 区域的开放性
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区域差异的产生, 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 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 同时还与区域自然环境和为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在分析时, 可结合具体要素加以分析, 具体如下:
1. 自然环境的差异
(1) 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
(2) 矿产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3) 气候状况包括: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 水文状况包括:河网的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
(5) 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以及面积大小。
(6) 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数量、分布。
(7) 地形和地貌状况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及特点。
2. 人类活动的差异
(1) 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 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
(2)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 商业、交通状况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
我国研发投入区域间差异分析 篇10
为了对我国区域研发投入差异进行量化分析, 本文引入以下变量作为反映研发投入水平的测度指标。
(1) 研发投入强度, 用来反映区域研发投入意愿。
一般来讲,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研发投入意愿越强烈, 研发投入强度越大。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当年GDP ①
(2) 研发经费相对规模, 用来反映区域研发经费投入的能力。
一般来讲,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研发经费投入能力越强, 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越大, 研发经费相对规模也越大。
研发经费相对规模=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全国研发经费投入 ②
(3) 研发人员相对规模, 用来反映区域研发人员投入的能力。
一般来讲,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研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越好, 对研发人员的吸引力越大, 研发人员投入规模越大, 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也越大。
研发人员相对规模=区域研发人员投入人数/全国研发人员投入人数 ③
(4)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发布的科技投入统计规程规量, 研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是指按研发活动人员在报告年度实际从事研发活动的时间计算的工作量, 一个研发活动人员在报告年度从事研发活动的实际工作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90%以上为1人年, 10%-90%的计为0.1-0.9人年。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区域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 ④
用来反映区域研发人员工作量的投入状况, 一般来说,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投入水平与研发人员投入水平是一致的。
2 我国区域研发投入指标比较
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依照公式 (1) 、 (2) 、 (3) 、 (4) 计算得2005年我国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相对规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的各指标 (见表1) 。
通过对上表中反映研发投入的各测度指标比较,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资料来源:根据《200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计算所得。
(1) 研发投入强度与区域经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0的有14个地区, 多为经济发达的地区, 但有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如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 陕西省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超过2.00, 达到2.51, 位居全国第二名。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5个地区分别是北京 (5.50) 、陕西 (2.51) 、上海 (2.27) 、天津 (1.96) 、辽宁 (1.56) 。研发投入强度最低的5个地区分别是广西 (0.36) 、内蒙古 (0.30) 、新疆 (0.25) 、海南 (0.18) 、西藏 (0.14) 。从总体上看, 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研发投入强度数高的4地区, 也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4个地区。北京因有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中, 因此, 其研发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尽管陕西属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但因其省会西安是我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三个地区之一, 所以, 陕西的研发投入相对较高。研发投入最低的5个地区都是经济、教育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可见, 研发投入强度不仅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密切相关。
(2) 研发经费相对规模和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由上表可以看出, 研发经费相对规模较大的5个省市为:北京 (15.59) 、江苏 (11.01) 、广东 (9.95) 、上海 (8.5) 、山东 (7.97) 。研发投入强度位次靠前的省市, 既有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天津、辽宁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也有陕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研发经费相对规模位次靠前的地区, 都是经济发达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高, 才能更大的财力扩大研发的投入规模。研发经费相对规模最低的5个省区依次为新疆 (0.26) 、宁夏 (0.13) 、青海 (0.12) 、海南 (0.07) 、西藏 (0.01) 。从总体来看, 研发经费相对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研发经费相对规模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 而研发经费相对规模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研发人员相对规模较大的5个地区依次为:江苏 (9.85) 、北京 (9.24) 、广东 (8.4) 、山东 (7.18) 、浙江 (6.76) , 都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研发人员相对规模较少的5个地区依次为:新疆 (0.73) 、宁夏 (0.27) 、青海 (0.12) 、海南 (0.23) 、西藏 (0.09) 。
总体来看, 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尽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位次靠前的5个省区与研发经费相对规模位次靠前的5个省区有所差别, 但5个省市中有4个是相同, 虽然顺序不相同。研发人员相对规模最低的5个省区和研发经费相对规模最低的5个省区完全相同, 位次的顺序也完全相同。
(3)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由上表可以看出,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最高的5个省区, 依次是北京 (12.53) 、江苏 (9.38) 、广东 (8.75) 、山东 (6.68) 、浙江 (5.87) , 尽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江苏比北京高0.61个百分点, 但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北京比江苏高3.15个百分点, 说明北京作为全国的科研中心, 研发全时人员数比例较高,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相对规模最低的5个省区依次是新疆 (0.51) 、宁夏 (0.30) 、青海 (0.19) 、海南 (0.09) 、西藏 (0.04) , 与研发经费相对规模和研发人员相对规模的位次相同。
3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研发投入差异比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反映于研发投入水平的四个指标, 各区域的排名顺序并不一致, 很难直接用于评价。下面利用因子分析法, 将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综合为单一指标, 并根据单一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 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 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互相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 ( 80%—85%以上) 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 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 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且得到的综合指标 (主成分) 之间彼此独立, 减少信息的交叉, 这就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
本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使用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1) 共同度分析
表2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二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 (Initial) 。它表明, 对原有4个变量如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所有特征根 (4个) , 变量的共同度为1 (原有变量标准化后的方差为1) 。第三列是提取2个主成分之后的再生共同度 (Extraction) 。从表中可知, 所有指标变量 (再生共同度高于0.8) 与被提出的主成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部结构关系, 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2) 方差及因子得分协方差矩阵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到, 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3.528, 解释原有4个变量总方差的88.193% (3.528÷4×100%) ,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193%;第2个因子的特征根为0.429, 解释原有4个变量总方差10.718% (0.429÷4×100%) ,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8.910%。由于指定提取两个因子, 两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8.910% (达到了80%—85%以上) 。总体上,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 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第五列至第七列描述了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因子旋转后, 累计方差贡献率并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 但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的能力, 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从表中可知, 经方差极大化旋转后, 所提取的2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549和1.408, 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720%和35.190%,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8.910%, 这两个因子能够解释4个指标变量的大部分变差, 因此提取两个因子是合适的。表4显示了两个因子得分的协方差矩阵。可以看出, 两因子没有线性关系, 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
(3) 区域研发投入得分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 旋转后的因子1除了研发投入强度外, 对其余3个变量的载荷系数都在0.8以上;因子2除了研发投入强度的载荷系数是0.930外, 其余都在0.6以下。我们把因子1称为“能力因子”, 因子2称为“意愿因子”。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 对各省区的研发产出进行综合分析。首先量化各省区的研发投入, 这里采用的变量不再是原有的4个变量, 而是是经过因子分析后得到的2个因子变量。利用各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做为权数, 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省区的研发投入综合得分。设Fi为i地区的研发投入综合得分, λj为因子j的权数, Fij为i地区j因子的得分, 则研发投入综合得分公式为:
undefined
从表6可以看出, 研发投入综合得分高于0.5的省市有6个, 分别为北京、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 说明这6个省市的研发投入水平较高, 全部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研发投入综合得分在-0.3至0.5之间的省市有13个, 分别为辽宁、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天津、河北、黑龙江、湖南、福建、安徽、山西, 说明这13个省市的研发投入水平一般, 大多东中部地区;区域研发投入综合得分在-0.3以下的省市有12个, 分别为吉林、重庆、江西、甘肃、广西、云南、内蒙、贵州、新疆、宁夏、青海、海南、西藏, 说明这12个省市的研发投入水平较低, 大多为中西部地区。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到, 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由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区域研发投入水平分布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不平衡性, 表现为东部地区综合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较低。
研发投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 因此, 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 中西部地区也应结合自身实际, 在有优势的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水平,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摘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我国各地区在研发投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研发投入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 引入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相对规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等测度指标, 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对反映我国各地区研发投入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 通过因子分析, 对我国各省区研发投入差异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研发投入,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卫海英.SPSS10.0 forW INDOW S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33.
[2]秦丽娜, 李凯.我国研发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 2005 (3) :12-16.
[3]赵喜仓, 陈海波.我国研发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 2003 (3) :23-27.
[4]姚伟锋, 何枫.研发对中国产业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 :36-39.
养君酒:“差异化”笑傲区域市场 篇11
养君酒能够在苏南市场快速崛起,差异化正是其成功的关键。
四位一体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规格差异化:大瓶实惠装
改变规格标准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健酒市场,椰岛海王酒以100ml产品切入,与劲酒的125ml产品形成差异化,在国内部分市场打开了局面。
养君酒的产品包装上做了文章,但当时有所不同。以125ml产品作为跟随产品,形成品牌认知;以500ml产品扩大销量,形成不对称优势。
养君酒的成功之处在于:1用125ml产品“明修栈道”,用500ml实惠装“暗度陈仓”,提升让渡价值;2实惠装的销量提升后,反过来又能够促进125ml产品的销售,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与此同时,养君酒还趁热打铁,推出实惠装升级产品10年度。该产品面在商超实惠装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品质,并围绕产品开展了大力度的终端传播和体验营销活动。
口感差异化:强化“江南味道·淡雅型”
目前,国内酒类市场呈现低度化、清淡化、健康化的趋势,这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养君酒源于江南区域的绍兴会稽山,承载着丰富的江南文化底蕴。而江南人自古以来就注重保健养生。因此,养君酒因地制宜,突出强化“江南味道·淡雅型”品类概念,将产品度数定为32。,其入口绵柔、清淡、不上头,从而在保健酒行业内成功进行了品类细分和定位切割。
价值差异化:倡导养生新概念
保健酒行业主流诉求仍然在“性保健”上,但正在从传统的“性保健”向“泛保健”过渡,温补养生、长期调养的消费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养君酒定位于“男人就要养——养元气,更尽兴”,将目标消费群定位为男性。
为了突出男性保健的品牌诉求,养君酒开展了文化营销,即挖掘产品的文化底蕴,赋予其品牌溢价能力。养君酒打造了四大独特“养道”,从基酒、药材、配发、历史、产地、工艺多角度阐释“养君酒为什么能够养”提供支撑。其实,倡导养已成为保健酒中一种全新品类诉求。
终端运营:差异化运营
餐饮型保健酒属于小众产品,主要目标消费群以中低收入阶层为主。销售终端以C、D类网点为主,单店销量有限。因此,铺市率可谓至关重要。很多保健酒厂家也把铺市率作为保健酒营销的核心,不惜代价进行终端促销,意在抢占终端。
此外,在终端中,由于劲酒的高自点率,造成了终端“封锁”。作为市场挑战者,必须给消费者以充分的埋单理由。对保健酒行业而言,在提升铺市率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体验营销、终端推荐和终端拦截,在网点实现品牌与消費者的良性互动。
为此,养君酒制定了以下终端策略:以餐饮核心旺销店和商超网点为切入点,在区域市场做出影响力之后,再充分发挥传统分销力量,实现整体突破。通过不同的主推品种,以餐饮渠道带动副食商店,以商超销售带动餐饮渠道。以实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其中“面”要足够广,“点”要足够好。
养君酒的市场策略可以概括为:快速铺市;氛围营造;活动搅动;陈列突出。这一营销策略的核心是通过快速提高铺市率和动销率,做出影响力,然后在渠道上进行跟进。连续打出“推广活动——快速铺市——氛围营造——陈列突出”的营销组合拳。养君酒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除了策略得当,关键还在于抓住了以下4个要点:
1、强调运作节奏。养君酒每打一区域市场,首先必展开推广活动。即在人流集中的区域如菜场、商超门口等场所进行免费品尝和播放免费电影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试饮。
白天,养君酒通常会安排业务人员在核心商圈开展铺市和氛围烘托工作。一般会通过免费电影吸引观众,这样铺市就会容易很多。养君酒借此手段,第一轮铺市之后,铺市率将超过了50%。而经过三轮铺市之后,铺市率将达到80%-90%。
在此之后,养君酒通常会对终端网点尤其是核心旺销网点进行压货促销。目的是通过压货,让终端老板主推或首推养君酒,从而快速扩大销量。
2、做好餐饮街区重点渠道。因为保健酒消费具有动销速度较慢和回转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不宜建立深度分销体系。因此,养君酒在销售管理上主要围绕核心餐饮网点和商超展开工作。市场拓展的初期,由于销量很小,不宜分工过细,否则单位人力成本偏大。这一时期对业务员能力要求较高:要承担一岗多能,承担铺市、网点拜访、客情维护、氛围包装、推广活动、批发网点客情维护等多项工作。
由于初期销售人员数量有限,业务员必须抓住80/20原则,学会抓住主要矛盾——核心餐饮网点和商超。养君酒常向业务员灌输:这些网点一旦形成动销或旺销,必然带动周边网点,即“中心造势,周边取量”。核心餐饮网点和商超铺货完成后,批发渠道就水到渠成。这时,分销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销量可实现快速提升。
3、氛围营造:形成不对称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的焦点——门店上:养君酒注重终端POP展示和氛围营造,尽可能以成本低的统一性物料为主,个性化物料为辅。即使制作个性化物料,也要以饭店进货金额为标准,始终把握投入产出效益原则。
在氛围营造的工具上,养君酒主要采用统一物料与个性化物料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普通网点,一般采用统一性物料,主要以海报、围挡和公益牌为主。针对餐饮旺销店,在不能使用统一性物料情况下,养君酒常常结合饭店需求信息为饭店或商超单独制作个性化物料,这样往往可以获得终端店主的支持和首推。且物料保存时间长,产品信息展示充分。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耗力、费用高。个性化物料主要包括:店招、大型KT板、写真海报、特色菜牌、特制公益牌、写真菜单、桌号牌、火锅店的点菜单等,以及针对商超的喷绘橱窗贴、写真、围挡等。
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省经济以较高的姿态向前发展,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山西省经济发展也以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关于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文献已有很多, 学者们对山西省经济的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 如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等。
山西省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但内部也存在经济差异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是值得学者们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等已趋于成熟, 近年, 学者们又转换视角开始从空间尺度关注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这对于省区经济差异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孙希华等, 2003;刘爱华, 2009;Wei Yehua等, 2003;) 。因而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 选取市尺度和县尺度等空间尺度, 从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入手, 从空间尺度上对山西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以期探求在空间尺度上分析山西省经济差异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山西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从而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缩小山西省经济差异提供一定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
1. 研究方法
(1) 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有很多, 许多学者采用标准差、极差、极差变率、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熵指数以及锡尔系数等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高志刚, 2002;周玉翠等, 2002;王启仿, 2003;刘慧, 2006;余军华2007;) 。在此, 主要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法, 选取GDP、人均GDP和人口三个经济指标, 对山西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变异系数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 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常用的方法之一。基尼系数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中常用的一种测度方法。锡尔系数因其易于分解, 现常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状况。
(2) 锡尔系数的空间分解。近年来, 学术界又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 主要有:基尼系数分解、加权变异系数对区域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锡尔系数对区域差异的地理空间构成分解 (林毅夫等, 1998;于淑艳, 2003;贺灿飞等, 2004;陈昕, 2004;) 本文侧重于从空间尺度对山西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因此选取锡尔系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构成分解。而且, 由于锡尔系数具有把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的特性, 已被学者们用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认识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的发展差异, 通过将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 可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经济差异状况, 以及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对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为详细了解山西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构成, 本文对山西省进行市级和县级空间尺度的划分, 根据二阶段嵌套分解法对总锡尔系数进行分解, 从而将山西省经济差异分解为市际差异和县际差异, 进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根据以上对锡尔系数的分解, 山西省经济差异可以分解成地市内差异和地市间差异。
2. 数据
因为涉及对多尺度的分析, 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进行等级划分:以县 (区) 级行政区域作为较小空间尺度, 以地 (市) 级行政区域较大空间尺度, 分别在市和县尺度上分析山西省经济差异状况。以山西省统计年鉴中的各县 (区) 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
三、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结果
以人口、GDP、人均GDP为经济指标, 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 在市、县不同空间尺度上, 对山西省1990-2007年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 (见图1) 表明:第一, 山西省在县尺度上的三个系数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差异曲线图总体上呈扩大趋势, 但在市尺度上的经济差异曲线图总体上以2003年为转折呈先下降、后扩大趋势。第二, 在县、市尺度上, 三个系数的结果均为变异系数最大, 锡尔系数最小, 且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结果较一致, 与锡尔系数分解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分析表明, 虽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研究选用的指标和方法相同, 但相应的结果却不相同;而且, 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不同指数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在市、县尺度上, 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一致, 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敏感度最高, 与锡尔系数相比, 选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更能贴切表现山西省经济差异状况。
采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分别在市、县空间尺度上对山西省1990年~2007年的经济差异进行计算, 分析结果 (见图2) 表明:第一, 除2001年前的基尼系数外, 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县尺度、市尺度, 县尺度上的结果一直比市尺度上大, 山西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第二,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表示的山西省经济差异存在几点不同: (1) 基尼系数上的县尺度反映的差异与市尺度上相异; (2) 从用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表示的山西省经济差异的曲线图不难看出, 在市尺度与县尺度上, 山西省经济差异发展趋势有相同点, 表现为都在2007年达到极大值。
分析表明, 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山西省经济差异存在不同。在县尺度上, 山西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一般较市尺度上大。这也表明, 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四、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尺度分析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 按照GDP数据和人口数据, 运用锡尔系数二阶段嵌套分解方法, 计算1990-2007年山西省市际和县际各分解组分的锡尔系数, 进而研究山西省市际和县际差异对于山西省经济差异的影响, 分析结果 (见图3) 表明:第一, 县际、市际差异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曲线呈明显的对称分布。市尺度的贡献率在1990年~1996年间交替上升, 1996年后下降。县尺度的贡献率在1990年~1996年间交替上升, 1996年后上升, 并在2007年达到极小值。第二, 从总体趋势来说, 县尺度差异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高于市尺度差异的。第三, 县尺度差异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从总体趋势来说呈上升趋势, 相反的, 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却呈下降趋势。
分析表明, 县尺度差异对于山西省经济差异的贡献较市尺度差异高, 是造成山西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并有扩大的趋势, 因此, 应该重视市际差异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影响。
五、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提出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要求全国各区域、各省、市县之间要缩小经济差异, 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 山西省各市、县之间经济协调发展是增强山西省总体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加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对策方面的文献已有很多, 在此仅就本文研究从不同空间尺度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的影响提几点政策建议。因为山西省各市之间的差异是导致山西省整体经济差异明显的重要因素, 因此促进山西省各市协调发展是显得尤为重要。就各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各地市利用自身资源, 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如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等的合理利用与发展。
第二, 完善各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 注重各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及与外省甚至海外的联系。学习其他地区的优良发展模式, 选择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 吸引多种经济成分资金、各领域人才, 为山西省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本文以市、县空间尺度为依据, 对山西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并且通过对山西进行空间构成分解进一步了解山西省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构成, 以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改善山西省经济差异状况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本文仅就市、县差异提出的几点政策建议还略显单薄, 还有待其他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在市、县尺度上, 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数, 选取人口、GDP和人均GDP三项指标, 分析1990-2007年山西省经济差异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上山西省经济差异状况不同, 在县尺度上比在市尺度上明显, 即不同空间尺度的选择对山西省经济差异研究有影响。锡尔系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市际差异对山西省经济差异影响一直较县际差异明显, 是山西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