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教育

2024-10-03

军事思想教育(共12篇)

军事思想教育 篇1

摘要:军事课程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 是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国防观念, 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在军事课程教学工作的推广、开展中,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规范现象, 影响了军事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健康发展。因此, 要保证军事课程的健康发展, 必须提高对开设军事课程的认识, 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教育, 充分发挥军事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要强化职责, 加强对各校军事课程教育开展情况的监督管理的力度, 帮助各学校提高军事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军事课程,规范完善,持续发展

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1]48号) 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并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要求进行实施教学。军事课程的设立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程, 更重要的是对国防的巩固, 国家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军事课程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两部分内容。

从2001年开始, 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教委、天津警备区为了搞好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建设, 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先后下发了各种有关规定及要求, 组织召开了各种有关如何搞好军事课程建设的交流会议、现场会议;组织统一编著教材, 举办了各种军事课程教师培训班和军事课程教师教学授课比赛等。还成立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 负责帮助指导天津市各高等学校如何开设军事课程。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开展情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特别是在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增强国防观念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以其特有的教育形式, 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应看到, 在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中, 个别学校在军事课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有些学校军事课程开了, 也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 可是并不规范, 与《大纲》要求有一定的出入。从总体上看,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本院校好于三本院校, 而三本院校好于高职院校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 使其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真正达到军事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

一、军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 军事技能训练方面

1. 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不能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的本科生军事技能训练进行21天, 而有些院校只进行14~16天的军事技能训练。

2. 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不规范。

(1) 《大纲》中规定了“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五个方面内容, 但是有些院校只进行2~3个方面内容的训练。

(2) 将军事技能训练作为一种活动进行, 而不是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主要表现为忽略了一些教学环节, 如:忽略了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教学内容, 只重视队列训练和表演项目训练, 一切为了阅兵式、分列式进行。学生军训结束后, 没见过步枪, 什么是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81式步枪, 什么是射击基本原理, 更谈不上实弹射击的感受了。

(3) 军事技能训练的基本设备缺乏。如:我们使用的军事课程教材中第七章《轻武器射击》, 上面介绍的是81式自动步枪, 训练中使用的是半自动步枪, 而实弹射击使用的却是冲锋枪。这三种武器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给教官授课带来不便;再有在战术训练中所使用的铁丝网、三角锥等, 一般区武装部没有。

(4) 有些承训部队的教官不具备讲授“地形学”“综合训练”等课程的能力。

(二) 军事理论课方面

1. 有些学校军事理论课授课时间不能按照《大纲》要求的36学时进行授课。

(1) 而有些院校课授课时间仅为16~24学时。

(2) 个别学校虽然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但是只上16学时的课程, 而另外16学时的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 让学生自学。

2、虽然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但是不像讲课而像讲座。其主要表现为:

(1) 一个课堂上课人数超过500人。

(2) 将军事理论课教学放在军事技能训练中进行。

(3) 集中在1~3周之内上完36学时所有课程。

(4) 军事理论课全部安排在晚上进行。

3. 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匮乏。

(1) 全天津市所有高等学校到目前为止, 从事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人数仅有10余名, 并且包括天津警备区军事教研室人员在内。

(2) 有些学校至今尚未成立军事教研室。

(3) 虽然有些学校成立军事教研室, 但是没有一名专职军事理论课教师。

4. 军事课教师待遇难以保证。

(1) 到目前为止天津未有建立专门的军事课教师职称评审体系;

(2) 也未有明确军事课教师挂靠在某一体系下进行职称评审;

(3) 国防教育方面的科研课题较少, 普通军事课教师很难申请到, 对职称申报影响较大。

5. 军事课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有待提高。

(1) 有些军事课教师上课时不按规定着制式服装上课;

(2) 有些军事课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时把一些基本定义表述不准确, 甚至个别教师的授课内容中有脱离《大纲》现象;

(3) 有些军事课教师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课件粗制滥造, 通篇全是文字, 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二、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 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一)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军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从上述存在的问题中不难得出, 有些学校的领导对开设军事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 使其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建议由天津市教委、天津警备区组织一次由天津市各普通高等学校的党政一把手和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参加的“军事课程教学目的”培训班学习。提高学校领导对开设军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将对军事课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使天津市高等学校军事课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 加强军事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 规范军事课程的教学内容

军事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 一些学校的经验不足, 需要帮助。所以加强军事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 规范军事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必要。

1、军事技能训练方面。

首先, 明确军事技能训练是一门必修课程, 而不是组织的一项活动, 必修按照《大纲》规定进行施教。

其次, 根据大纲的规定本科生和专科生军事技能训练的时间、教学内容的不同, 进一步规范细化军事技能训练总的教学课时量和重点教学内容的课时量, 并留一部分课时量, 由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安排一些教学内容。这样的好处是重点突出, 便于组织操作, 也利于指导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同时, 也杜绝了为了最后的汇报表演和阅兵式而训练的现象。

再次, 军事技能训练看似容易, 只要交给承训部队去搞好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 他设计到的内容专业性较强, 有些承训部队的教官不具备像“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章节中的授课能力。所以, 建议举办军事课教师培训班, 重点对军事技能训练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讲解培训。

2. 军事理论课方面。

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评估力度大小, 态度严厉与否, 有直接关系。

首先, 要明确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作为一门课程有着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如: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总学时、周学时、教学班人数等规定和要求。军事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应遵守这些规定和要求, 除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总学时36学时外, 周学时一般应为2-4学时, 教学班人数保持在300人以下为宜。教师授课时应携带教材、教案、讲稿、学生 (考勤) 名册等, 教学要突出重点, 以作业和考试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 杜绝军事理论课用讲座的形式代替。

其次, 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 定期对各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达标者及时通报, 限期整改。

再次, 在每个学年度初 (或每个学期初) 要求各高等学校向市教委、天津警备区主管军事课程部门或指导委员会报送本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课程表。这样一方面便于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指导;另一方面杜绝弄虚作假。

三、加强军事课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1.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军事课教师队伍, 是完成军事课程教学任务的前提, 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能否使军事课程富有生命力, 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学校要根据国家规定, 把加强军事课教师队伍建设, 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

2.军事课教师队伍的配备, 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 组建一支专职或专兼职相结合的军事课程教师队伍。选拔德才兼备、热爱军事课教学的具有较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担任。

3.市教委、警备区应定期组织军事课教师教学工作培训班或研讨会, 研究探索军事课程建设。组织优秀军事课教师进行教学示范, 帮助军事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 集中在全国和天津市军事理论教学比赛中, 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及部分有经验的优秀教师, 协助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到基层学校进行教学指导。

四、提高军事课教师的待遇

军事课教师待遇, 能否与其它课程的教师待遇保持一致, 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1.军事课教师发展体系的归属, 能否建立军事课程评审体系或归属到其它课程体系进行评审, 这对军事课教师个人发展非常重要。市教委、警备区要拿出明确的说法。不然就是建立了军事课教师队伍, 也不会维持多久。

2.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 除了完成好规定数量的教学任务外, 还应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这对教师的发展, 职称评定起着重要作用。市教委、警备区要根据我市目前高等学校军事课专职教师数量较少, 应加速发展的特点, 帮助军事课专职教师申请一些天津市级别的国防教育方面的课题。这样可以提高军事课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 同时也可以提高和调动军事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高质量的完成军事课程教学任务。

军事思想教育 篇2

同学们好。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目的,是想使大家对其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主要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二、孙子兵法(重点)(教学时间为4学时,理论课与看录相各2学时)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特点: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主要承担了相当于今天武装警察的功能。、从兵书上推测,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是探求如何通过军事手段来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问题。

2,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1000条、劓1000条、非500条、宫300条、大辟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礼主要是针对奴隶将领,并不对其进行身体的处罚。

3,迷信色彩重。此时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定。因为在他们看来,战争的起因和胜负都是上天决定的。4,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略)1 总的说来,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谋略在军事中的运用,相反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温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而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毛泽东曾评论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军政》《军志》,现己失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的书。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时代背景27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由于文化的普及、战争的频繁发生、各国君对军事的重视,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军事思想的特点:(略)主要兵书:《武经七书》中的五本:《管子》《孙子》《吴于》《司马法》《尉缭于》《六蹈》《孙膑兵法》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时代背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鸦片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讨,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

军事思想的特点 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项羽败于刘邦,主要原因是在战略筹划方面比刘邦差;有了诸葛亮隆中一对,刘备才有了立足之地s明朝的朱元璋,因为听取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才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以上这些正反事例说明在这一时期比较成熟。

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挚要》《海防图论》等。

其它代表作:《武经总要》《三略》《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武备志》等

二、孙子兵法 .

主要介绍五个问题:(一)《孙子兵法》的影响(二)孙子的生平

(三)《孙子兵法》的哲学价值(四)《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

(五)《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重点)。(一)《孙子兵法》的影响

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记者报道说2500年前的孙子好参加了这次战争;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兵法》的英译本和一盘解释性的录音带。

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日本学者吉备真贝格《孙子兵法》带回讲授,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称《孙子兵法》为“兵学经典”“世界第一兵书”,把孙武推祟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德皇威廉二世在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曾经兴叹:“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控偬的作战空隙,还手不释卷披阅《孙子兵法》。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会见毛主席时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所有军事学府的教材。英国军事理论家B.H.利德尔口哈特在其代表作《战略论》中引用了七名军事家21条原则,而引用孙子的就达15条之多,远远的排在首位。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二百多位注释家拟文著书,注解《孙子兵法》宋代将《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七书》之首。三国时的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明代的茅元仪则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孙子兵法》这种承前启后作用。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对《孙子兵法》评价很高:“就中国的历史研究,2000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古代哲学。”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都非常重视对孙子兵法的研究。

《孙子兵法》在社会其它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商人和管理学家则把《孙子兵法》定为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必读教材,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扩中甚至说“您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 百科宝库。(二)孙武的生平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大约与孔子同代。他的祖先姓陈,是陈国(河南淮阳)入。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战乱到齐国避乱,被齐桓公授之以主管手工业的官,后来改名为田完。几代之后成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由完的第五代子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因为作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并将乐安封给田书。春秋时代,姓是全族的共同称号,而氏是族中某一支派的称号:田书这一支,就是以田为姓的族中,又以孙为氏的一个支派;后来姓、氏不分,人们把田武又称为孙武。齐国是一个群英荟翠的地方,如齐国的开国鼻祖是姜太公、后来的管仲都是历史上显名的军事家。这些(家世、社会环境)对孙武研究兵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因齐国内乱到吴国(江苏苏州),经伍子胥七次推荐被吴王委任为将。孙武为将以后,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记载,孙武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夫差当政以后国事紊乱,孙武的事迹已不见史书记载;江苏吴县东门外建有孙武的坟墓,孙武可能是隐退山林,老死它乡。(三)《孙于兵法》的哲学价值

孙子是;位唯物主义者,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首先取决于敌我客观条件(五事七计),同时他也注意到意识对于物质的反作用,他提出的“诡道”“庙算”就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有了胜利的物质条件只是具备了胜利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加上主观的努力。兵力强大时,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用小的代

价取提胜利;兵力弱小时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孙子兵法》中对立统一的概念有85对,使用260次之多;而且它还举例说明对立双方在某;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四)《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

在文学上,它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生动、简练,修辞方式丰富多彩,是一部难得的优秀文学作品。

《孙子兵法》以《计》篇统领全局,层层论证,同时各篇又独立成章、相互照应,从而逐步揭示出战争的基本规律及指导原则。他每提出一个观点,不但讲明其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回答怎么办;比如,在提出战略速决这一观点时,不但说明为什么要速 4 战速决,而且还说明怎样才能速战速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而令人信服。

《孙子》语言极为生动。如说明奇正之变循环无穷时:“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在,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孙子》语言极为简练。谈到如何把握虚实夺取主动时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只用了一百三十多个字),而西方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却用了几个章节的篇幅。

(五)《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重点)《孙子兵法》现存13篇,约6000余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组成,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第二部分由《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组成,主要探讨战术问题。第三部分由《火攻》《用间》组成,论述了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下面依次介绍第一部分每一篇的内容。对第二、第三部分各篇内容进行概括介绍,不再一一阐述。

第一篇《计》。“计”为何意?孙子为什么把《计》篇作为第一篇?《计》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子认为,将帅在指挥作战之前,首先要能判断战争结局,判断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论。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七事是对五事的具体论述,就是说,判断胜负要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论。孙子认为要获得胜利还要善于运用计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其核心是“攻击不备,出其不意”。解放战争时期,(47年3月),国民党部队对我,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当时敌人的兵力部署,主要在山东和陕北两地,中间是所谓抵得上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企图以东西两翼夹击,聚歼我军于从陕北至山东沿黄河所构成的“乙”字形弧内。而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直指大别山,随后陈谢、陈粟向南挺进,三路大军经赂中原,实施战略进攻,有三点令蒋军“意外”:1,转入战略进攻的时间。(兵力对比还处于劣势)。2,开始进攻的地点(黄河)、前进战线(黄泛区)、展开目标(大别山)。3,进攻的方法(放弃后方)。这种出其不意的战略进攻,加快了蒋军的灭亡。

“庙算”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2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特别强调作战之前要进行周密筹划。赤壁大战时曹操周瑜火攻而大败,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逃到乌林;葫芦口、华容道,分别受到赵云、张飞、关羽的伏击,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擅于筹划。

总之,孙子在计篇里认为,判断胜负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对这些主、客观条件加以分析可以看出,为什么项羽勇猛无比却不得不霸王别姬自刎子乌江,诸葛亮神机妙算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孙子的《计》篇就象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上的胜败荣辱。任何一个指挥员,都应该事先“计算”战争的结局,而后决定打与不打。

如果预料能够取胜而决定打,那么进行战争准备筹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孙子第二篇《作战》篇和第三篇《谋攻》篇回答了这一问题问题。第二篇《作战》。孙子认为在作战之前进行战争筹划时就应该立足于“速战速决”。原因有二:一是经济上承受不起,二是如果时间太长,既使胜利了,自己国力也会衰退,其它国。可能乘机灭掉自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总结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时说:“越南战争的结局早己被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战略家孙武揭示出来”当时他引用的话就是“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为了达到速战速决,孙子还提出了两条作战指导原则“因粮于敌”‘卒善而养之”。游击队歌就是因粮于敌的表现;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而归,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切断了它的后勤来源。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18师师长张辉瓒,将其头割下来放在竹筏上顺赣江漂流。第二次反围剿时发现敌军抵抗顽强、投降的很少,事后查明是由于我们妄杀俘虏所致。

第三篇《谋攻》。作者认为:作战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也就是“兵不顿而利可全”。为此它提出两个原则:

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原则,另一个是“战而胜之”用兵原则。孙子主要研究第二个原则3要战而胜之必须做到“五知”:—“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3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不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战而胜之”,战前都要知已知彼。

毛泽东同志对知己知彼这一原则给予很高的评价。毫无疑问,任何作战都应该首先做到知己知彼。47年菜芜战役,我军之所以取胜,:7是因为知己知彼,而蒋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将既不知己又不知彼。

要做到知已知被,就要“相敌”、“用问”。美军通过我解放军报,就可了解我军的 6 全部动向;有的先进武器,是通过其产品说明书仿造而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相敌”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第四、五、六篇主要回答作战中应遵循的原则。

《形》《势》《虚实》之间的关系。孙子论著认为兵“形”似水,用水的多少来比喻军队的量(取胜的客观条件)。把水放在高处、决其堤口从而形成一泻千里不可抗拒之势,称之为“势”(取胜的主观努力)。“虚实”是形、势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运用。

第四篇《形》。孙子在这篇中有主要观点是:

作战中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主张“先为不可胜,以持敌之可胜”。夷陵之战中陆逊先居险不出,而后待机火烧刘备之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要“胜于易胜”(先胜而后求战)柏举之战前吴王采纳孙武、伍子胥的建议,派三支军队轮番袭扰楚国,使楚军疲于奔命,国力空虚;而后千里奔袭击败楚军,就是先有了取胜的把握才求战。相反仁川登陆中美军虽然胜利,但登陆点的选择风险过大:,此类战役并不可取。

第五篇《势》。主要观点是“勇怯,势也”。作战中人有勇有怯,但勇、怯不是天生的,与生长地无关,关键在于如何的运用,去创造有利于我的态势。“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要创造好的势,就要“以正合,以奇胜”

第六篇《虚实》。作战中最主要的(作者也首先提出)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避实而击虚”才能力争主动。怯弱乱饥劳寒不虞为虚,勇强治饱逸众有备为实。

“避实而击虚”的表现形式:

先处战地(先战领有利的地形,相当于把“水”放在安全高处,有利于形成势能,也是以正合)“凡先处战术地而持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攻其必救(打击敌人的要害和弱点,当“水”的高度不能改变时,就要尽力使水流向低的地方,打击处于“低洼处”的敌人)把握战机(当“水”的高度不能改变,而敌又不处在易于被打的“低”处时,应该想方设法如通过动敌、以利诱之来诱使或持敌走向“低”处,使强敌变弱,而予以打击)我专敌分,我方应注意集中力同时迫使敌分散力量;

因敌制胜。项羽过漳水以后破釜沉舟取得了救赵的胜利,韩信背水列阵也取得了井陉之战的胜利,马谡将部队放在孤山之上却失去街亭。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是项羽、韩信能正确理解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这一原则,而马谩却生搬硬套。

以上是《孙子兵法》的前六篇。因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下面从整体介绍《兵法》中有价值的军事思想。

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重战。“兵者,国之大事,死后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十一家注孙子》:兵之外死,系国内之亡,是故兵败长平则赵亡。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之一(古巴比伦)早在公元前8世纪己不复存在,就是因为战败而亡。可见战争实在是“不可不察也”。

慎战。孙子不是好战主义者,相反,他对战争是非常谨慎的。“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伊拉克没有对国际社会的反应作充分的估计,草率发起入侵科威特特的战争,结果使伊拉克人民陷入苦难之中,可谓战而不慎。刘备为报私仇,率而起兵,结果兵败夷陵。

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战争的立足点应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起进攻)。瑞士之所以近二百年无战事,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中立国,而是因为它的战争潜力;在宣布中立后,更加重视国防建设,二次大战时其防空洞大多是几十米,95%的人员可进入地下,据说是人手一支枪,所以希特勒不敢动它。三峡工程早在50年代就动议建设,但一直拖到94才“动工,原因之一是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发后,如果敌炸我大坝,会使我下游遭受水灾。

军事思想教育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 军事课程 规范完善 持续发展

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8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并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进行实施教学。军事课程的设立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程,更重要的是对国防的巩固,国家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军事课程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两部分内容。

从2001年开始,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教委、天津警备区为了搞好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建设,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先后下发了各种有关规定及要求,组织召开了各种有关如何搞好军事课程建设的交流会议、现场会议;组织统一编著教材,举办了各种军事课程教师培训班和军事课程教师教学授课比赛等。还成立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帮助指导天津市各高等学校如何开设军事课程。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开展情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在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以其特有的教育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应看到,在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中,个别学校在军事课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有些学校军事课程开了,也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可是并不规范,与《大纲》要求有一定的出入。从总体上看,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本院校好于三本院校,而三本院校好于高职院校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其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真正达到军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

一、军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军事技能训练方面

1.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不能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的本科生军事技能训练进行21天,而有些院校只进行14~16天的军事技能训练。

2.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不规范。

(1)《大纲》中规定了“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五个方面内容,但是有些院校只进行2~3个方面内容的训练。

(2)将军事技能训练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而不是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主要表现为忽略了一些教学环节,如:忽略了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教学内容,只重视队列训练和表演项目训练,一切为了阅兵式、分列式进行。学生军训结束后,没见过步枪,什么是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81式步枪,什么是射击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实弹射击的感受了。

(3)军事技能训练的基本设备缺乏。如:我们使用的军事课程教材中第七章《轻武器射击》,上面介绍的是81式自动步枪,训练中使用的是半自动步枪,而实弹射击使用的却是冲锋枪。这三种武器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给教官授课带来不便;再有在战术训练中所使用的铁丝网、三角锥等,一般区武装部没有。

(4)有些承训部队的教官不具备讲授“地形学”“综合训练”等课程的能力。

(二)军事理论课方面

1.有些学校军事理论课授课时间不能按照《大纲》要求的36学时进行授课。

(1)而有些院校课授课时间仅为16~24学时。

(2)个别学校虽然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但是只上16学时的课程,而另外16学时的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让学生自学。

2、虽然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但是不像讲课而像讲座。其主要表现为:

(1)一个课堂上课人数超过500人。

(2)将军事理论课教学放在军事技能训练中进行。

(3)集中在1~3周之内上完36学时所有课程。

(4)军事理论课全部安排在晚上进行。

3.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匮乏。

(1)全天津市所有高等学校到目前为止,从事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人数仅有10余名,并且包括天津警备区军事教研室人员在内。

(2)有些学校至今尚未成立军事教研室。

(3)虽然有些学校成立军事教研室,但是没有一名专职军事理论课教师。

4.军事课教师待遇难以保证。

(1)到目前为止天津未有建立专门的军事课教师职称评审体系;

(2)也未有明确军事课教师挂靠在某一体系下进行职称评审;

(3)国防教育方面的科研课题较少,普通军事课教师很难申请到,对职称申报影响较大。

5.军事课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有待提高。

(1)有些军事课教师上课时不按规定着制式服装上课;

(2)有些军事课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时把一些基本定义表述不准确,甚至个别教师的授课内容中有脱离《大纲》现象;

(3)有些军事课教师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课件粗制滥造,通篇全是文字,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二、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军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从上述存在的问题中不难得出,有些学校的领导对开设军事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军事课程,使其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建议由天津市教委、天津警备区组织一次由天津市各普通高等学校的党政一把手和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参加的“军事课程教学目的”培训班学习。提高学校领导对开设军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将对军事课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天津市高等学校军事课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加强军事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规范军事课程的教学内容

军事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一些学校的经验不足,需要帮助。所以加强军事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规范军事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必要。

1、军事技能训练方面。

首先,明确军事技能训练是一门必修课程,而不是组织的一项活动,必修按照《大纲》规定进行施教。

其次,根据大纲的规定本科生和专科生军事技能训练的时间、教学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规范细化军事技能训练总的教学课时量和重点教学内容的课时量,并留一部分课时量,由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安排一些教学内容。这样的好处是重点突出,便于组织操作,也利于指导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同时,也杜绝了为了最后的汇报表演和阅兵式而训练的现象。

再次,军事技能训练看似容易,只要交给承训部队去搞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他设计到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有些承训部队的教官不具备像“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章节中的授课能力。所以,建议举办军事课教师培训班,重点对军事技能训练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讲解培训。

2.军事理论课方面。

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评估力度大小,态度严厉与否,有直接关系。

首先,要明确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有着一定的规定和要求,如: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总学时、周学时、教学班人数等规定和要求。军事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应遵守这些规定和要求,除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总学时36学时外,周学时一般应为2-4学时,教学班人数保持在300人以下为宜。教师授课时应携带教材、教案、讲稿、学生(考勤)名册等,教学要突出重点,以作业和考试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杜绝军事理论课用讲座的形式代替。

其次,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对各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达标者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再次,在每个学年度初(或每个学期初)要求各高等学校向市教委、天津警备区主管军事课程部门或指导委员会报送本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课程表。这样一方面便于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指导;另一方面杜绝弄虚作假。

三、加强军事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军事课教师队伍,是完成军事课程教学任务的前提,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能否使军事课程富有生命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学校要根据国家规定,把加强军事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

2.军事课教师队伍的配备,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组建一支专职或专兼职相结合的军事课程教师队伍。选拔德才兼备、热爱军事课教学的具有较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担任。

3.市教委、警备区应定期组织军事课教师教学工作培训班或研讨会,研究探索军事课程建设。组织优秀军事课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帮助军事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集中在全国和天津市军事理论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及部分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协助军事课程指导委员会到基层学校进行教学指导。

四、提高军事课教师的待遇

军事课教师待遇,能否与其它课程的教师待遇保持一致,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1.军事课教师发展体系的归属,能否建立军事课程评审体系或归属到其它课程体系进行评审,这对军事课教师个人发展非常重要。市教委、警备区要拿出明确的说法。不然就是建立了军事课教师队伍,也不会维持多久。

军事思想教育 篇4

(一) 探索体育理论, 是军事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体育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军队官兵对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也就促使对学员体能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军事体能教学训练的理论发展相对于实践较为滞后。教员对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很大一部分是结合自身过去体育训练经验, 有些甚至将体能训练等同于身体训练。直到现在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述有关, 如何加强军事院校军事体育课教学理论与训练方法的学科——军事体能训练学,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体系。因此, 军事院校军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二) 加强体育理论研究, 是训练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军事院校军事体育教学训练实践有着丰富的内容, 而学员对体育教学训练的内容、价值、原则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以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 (协调能力) 、运动素质转移和各项群学员体能训练等问题, 有些还没有系统深入研究, 这样给军事体育科研人员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

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征, 选择训练内容并通过各种有效地训练方法手段, 对学员集体施加适宜负荷, 充分挖掘学员的竞技潜能, 从而改造学员身体形态, 提高机体能力, 增进健康和发展身体素质。

(三) 学习外国体育理论, 是训练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对体能训练问题的系统认识和研究, 却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 特别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 以一些军事体育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学者, 先后发表的一些有关身体训练的著作, 或在有关训练理论的著作和文章中探讨和研究了与身体训练有关的体能训练问题。如, 前苏联的渣土奥尔斯基、奥卓琳、斯切诺瓦、马特维耶夫、普拉托诺夫, 原联邦德国的葛欧瑟, 加拿大的博姆帕, 日本的猪饲道夫, 英国的狄克, 美国的霍克, 保加利亚的多波雷夫等人, 他们撰写的论文章和著作中, 都探讨了有关身体训练的许多问题。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努力。例如, 过家兴、田麦久在其主编的著作中, 对身体训练和发展运动素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门探讨。

二、提高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有效措施和举措

军事体育课是军事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是院校教学的中心环节, 主要步骤分为训练准备、训练实施和训练结束。搞好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军事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军事院校的军事体育课训练时间很有限, 要想达到课内实现技能自动化是不现实的, 那么它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规范动作、统一标准, 传授教学方法思路、明确教育训练方法和步骤, 。所以, 从动作示范的角度来讲, 军事体育教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训练非常必要, 确保自身动作要过硬, 让学员练标准, 学有榜样。教研室统一组织, 每天利用一小时进行专业素质训练, 所有人员必须参加, 并且施行“师徒”帮带制度。并且可以通过院校举办“岗位练兵, 质量排名”活动, 旨在提高教员自身军事技能素质。

二是要了解掌握学员情况。

一般情况下, 军事体育开课课前, 对学员体能摸底考核, 召开教学准备会, 座谈等方法步骤, 掌握学员的体能现实状况、伤病、运动史和心理素质等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增强教学针对性, 这是搞好军事体育课教学的基础。

三是要认真备课, 安排训练密度。

军事体育课应根据课的任务, 训练内容和学员的特点, 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合理地安排和确定各项活动的时间和份量, 从而保证课的顺利进行。军体课的密度包括练习密度、讲解示范的密度、组织措施的密度等。其中, 练习密度是课的核心密度。

四是要负荷训练, 探索合理运动负荷观。

军事体育课是以教育训练运动技能, 军体锻炼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说明了军事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也说明了军事体育课是“具有健身、锻炼程序和训练效果”的课。由此可见, 军事体育课与训练坚持合理的运动负荷, 不但是实施军体教学的必备因素, 也是评价一节军体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教育训练工作。为落实军事院校关于提高学员基础身体素质要求, 增强他们身体体质, 实现军体课与军事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思想显得特别重要。

五是要合理的运动负荷, 能激发学员的军事运动兴趣

适宜的运动负荷, 能有效地增强人体体质的同时, 也能使学员的训练情绪高涨, 在军事运动中获得体验——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教员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有意识地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达到不断激发和保持学员的运动兴趣, 使学员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和练习过程中的愉悦心境, 促进学员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促使学员自觉和积极地进行军事体育锻炼, 让他们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能力。

六是要加强课中的教育训练管理。

一堂好的军事体育课要实现练体能同练思想、练作风、练技能和练心理素质的多维一体的, 有机结合的这一教育训练效果。一是教员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作风严谨, 松紧有度, 注意一言一;二是教育训练要有次序, 严禁打闹嬉笑。如:单双杠训练, 游泳训练。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篇5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这在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有集中阐述。孙武也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孙膑兵法》作者孙膑,《吴子》——作者吴起,《六韬》——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也就是说这是戚继光打鬼子的经验总结。另外再推荐一本《周易》(或称《易经》),“要说这本书,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出自《明朝那些事儿》,据此书说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就在《周易》中领悟了所谓百万合一之兵法(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值得一说的是俞大猷有可能最早提出了海战的大炮巨舰理论,其所著的《正气堂集》明确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另外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的著作中可能也有关于军事方面的论述,据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和日本江户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佐久间象山都是他的粉丝。

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最开始主要受普鲁士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影响,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克劳塞维茨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出自《战争论》,第1卷。这是西方早期军事思想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大区别。另外西方对军事思想比较有影响的军事著作还有美国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本书产生了海权论,对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大炮巨舰产生了直接影响。还有意大利的杜黑的《制空权》核心是空军制胜理论。其思想影响了当今西方主要大国乃至全世界军事建设的方向。另外我所知道的西方的军事著作主要以阐述战术思想为主,很少有像《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阐述战争核心思想的。比如隆美尔的《步兵攻击》核心思想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隆美尔的另一部著作《进攻力学》主要阐述进攻的槓杆战术,其核心内容是正面佯攻敌人,而将主力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後方或一侧,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法军军事职业教育探究 篇6

关键词:法军军事职业教育;任职培训;在职培训

军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特殊类别,培养和提升部队战斗力是其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新式武器发挥最大威力的先决首要条件,是全新作战思想和理论从构想到实验再到实践的关键一环。为适应当代新军事变革的需求,法国军队全体军人需要在不同时期接受不同类型的军事职业教育。截止2001年,法军全面实现了军队职业化,建立起了十分完备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

一、法军军事职业教育的现状

法军军事职业教育包括院校培训和在职培训,其中院校任职教育是主体,在职培训是其重要补充。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法军十分重视对军官的军事职业能力培养,每年选派到军队院校或地方院校学习的现役和后备役军官人数约占军官总数的十分之一。法国现有各级各类军事院校113所,其中高级军事院校3所,中级军事院校19所,初级军事院校91所。担任高级指挥职务的上校和将官由三军参谋长所属的诸军种高级院校组织实施。中级培训的对象是有10年以上军龄的上尉和少、中校军官。少、中尉軍官到初级院校培训,由各军种参谋部的院校司令部所属的初级军校或训练中心负责。法军士官占全军比例高达四分之一,法军共有士官学校或训练中心55所。在职培训是法军进行军事职业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法军官兵在日常教育训练中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卫星通信与视频技术,实现不同军兵种、不同地点的军事职业教育内容与教官的交互式教育训练。通过电子信息处理、模拟仿真和激光视盘等技术,使受训者随时随地进入“虚拟实验室”、“虚拟训练中心”、“心理训练中心”进行学习和训练。用虚拟现实方式对官兵进行各种军事技能教育,有效提高了法军官兵的军事职业能力和心理攻防能力。

二、法军军事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法国高级军事院校的培养对象是具有多年部队实际工作经验的上校级别以上的军官。法国高级军事院校有3所:高等国防研究院、高等军事教育与研究中心和诸军种防务学院。高级军事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员获得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指挥能力,并通过研究国际关系与军事战略的关系,增加学员对地缘政治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军事政策和兵力运用等战略问题。其教学内容主要是战略问题、当前危险与潜在危机、法国国防建设与防务思想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究与讨论,强调以自学研究为主,专题讨论和讨论为辅。学院经常邀请政府要员、高级将领或各类专家来院就国防建设、军事战略、国际形势等问题作专题报告,并组织学员参观三军作战中心、舰艇部队、核潜艇基地、空军基地、战略导弹基地以及北约组织总部、欧洲共同体总部以及外军研究机构、军事设施、军队院校等。法国中级军事院校主要招生对象为上尉、少校及中校军官。学员除从部队军官中直接选拔外,还接收高等军事科技学校毕业的军官或具有其他高等教育文凭的军官。学员毕业后担任营、团级主官或参谋军官。中级军事院校中最负盛名的陆军高级指挥学校订有严格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分为一般教育(共同科目)、作战教育(战术科目)、体育、外语等。毕业前,学校还要组织学员参观部队、院校和军工厂及民用企事业单位,甚至到国外进行参观学习。

法国初级军事院校包括指挥院校、军官培训学校、专业技术学校、训练中心及士官学校和军事中学,主要培训初级指挥和专业技术军官。由各军种参谋部的院校司令部所属的初级军校或训练中心负责。培训过程分三个阶段:基础知识阶段、应用阶段和实习阶段。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军事知识、战术、体育、教育训练法、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等。圣西尔军校第一学年以军事训练为主。主要培养学员的军人养成,使其初步具备军事指挥员的基本知识和体能,考试合格才被授予准尉军衔,不合格者按普通义务兵待遇退出现役。第二年主要进行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学习各科专业课程。同时必修1至2门外语。并参加与外军军校共同举行的军事演习。到国外进行一次考察访问,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少尉军衔。第三年主要是完善和深化各科知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员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作为军事指挥员的领导意识和领导能力。学员从圣西尔军校毕业后还要到兵种实习学校再学习1年专业。然后分配到部队。一般授予少、中尉军衔。担任初级指挥军官或初级专业技术军官。

三、法军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

法军职业军事教育院校的课程一般是依据军事知识的性质、特点来设置,其主要特点有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向性,强调“部队需要什么,我就教什么”。法军格外注意根据国际战略形式、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和未来作战样式变化等调整对军官培训的内容,特别实施了和未来作战相关的内容。

当今时代,能否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因素,主要决定于这支部队掌握与控制信息技术与装备水平的高低。近几年,法军院校把“培养信息时代的职业军官”作为院校改革的基本任务。法军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并认为使得学员及时掌握和了解全球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及最新的信息对培养其创新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法军院校教员队伍分为军职和文职。法军院校均设有教员评选委员会来负责教员的选拔、任用以及审查。法军尤其重视教员队伍建设。并采取在职培训、离职进修、部队任职、出国进修等多种方式对教员进行培养。在职培训是教员职业生涯的基本内容,每个教员在其从教生涯中都要经历若干次在职培训。法军的院校教育体现出较强的超前、复合及创新意识,法军院校采取“三级两段式”培训体制,即初、中、高三级和任职前、任职后两段。联合作战人才培养从军种中级指挥院校开始,围绕地面联合作战人才培养,学院实行多军兵种学员同校合训,有效地促进了内部兵种的融合,加强了跨军种的联合。

综上,法军院校的军事职业教育十分重视领导能力锻炼,且致力于构建联合化、多元化的教员团队,为学员提供联合多元的视角,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当前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军院校也需要以联合作战为牵引、以战斗力生成为目标认真思考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革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廷玉.外军名校与名将,解放军出版社2007.

[2] 张付,杜峰.2l世纪西方军事院校教育透视.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3] 朱建业,魏爱国,赵新顺.法军院校教育训练的特点及对我军任职教育的启示.继续教育.2009(2).

杨博军事思想与武术考证 篇7

杨博是我国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武术家。对杨博军事思想与武术的挖掘整理,将会开阔我们的视野,古为今用,同时,也将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涵。尤其是杨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他创编的拳法十八势,更有待后人继承和发扬,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献,走访了北京密云文物所考证“少师杨公生祠碑”,安徽蚌埠杨瞻题字“凤凰池”和启王庙诗文,多次赴永济市浦州镇襄毅庄杨博故里进行了考证。

2 杨博军事思想

杨博一生忠心报国,为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本应受到册封嘉奖,但受严嵩为首的一伙奸党迫害和侮辱,致仕后不久便与世长辞,终年66岁。杨博死后,被谥为襄毅,赠太傅。《明史》中用以下几个字总结了杨博一生:“博魁梧丰硕,临事安闲有识量,出入中外四十余年,始终以兵事著”。杨博一生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善谋略、谙训练、慎选募、明赏罚和惜财用五个方面。

2.1 善谋略

明世宗、穆宗时,俺达等北方民族乘大明王朝的实力虚弱,时常骚扰边境,有时甚至深入内地,威胁京都。杨博身为蓟辽总督,率兵抗击,功业显著。他一面积极防守,主动迎战;一面垦田囤粮,储备实力。他不但有效地保卫了国防,而且也大大减轻人民的负担。

他在巡抚甘肃时,曾“以暇修筑肃州榆树泉及甘州平川境外大芦泉诸处墩台”,用来对付来犯之敌。在和俺达作战时,他从容果敢,有应急处变、转败为胜的策略。有一次,“俺达薄都城,情况十分危急,“博缘水势建石墩,置守”,有力地挫败了敌人的攻势。

杨博带兵,爱兵如子,身先士卒,因而上下团结一致,将士以死效命。作战时,他亲冒矢石,临阵指挥;有时“出奇兵袭寇”,制服敌人。

杨博戌守边缰,立足于边寨地区的长治久安,是积极的建设,而不是消极的防御。他除了让军士垦田种地,充实军饷之外,还“大兴屯利,募民垦田,永不征租”,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使边塞地区的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平时积极劳动,全民皆兵,习拳法十八式,战时协助军队。这种作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军力充实,边防稳定,在他生前敌人慑于他的威力不敢进犯,在他死后将士遵照他的遗策也得以与敌人周旋。

2.2 谙训练

《筹海图编》载,唐顺之认为当前且用客兵救急,待土兵练成然后免调;兵部尚书杨博认为兵须平时教练;主事唐枢认为兵不可以不练,练兵须择人着实举行;副使茅坤认为练兵全在善诱,须倚各乡有势力者为之;举人王文禄认为练兵须明赏罚;南京户科给事中高鹤认为练土兵当用客兵之高艺者为师;参议唐爱云认为练陆兵须委重领战将官,练水兵却无法,惟精择舵工而已;海道副使谭纶认为练兵之法当使兵将相习。而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认为“其要莫先于练心,其法莫先于节制。”具体来说:“须于曾经战阵、曾立战功之官,择其中之最者以为将帅,始而募士,中而练兵,终而莅战,皆责其诸人。”

2.3 慎选募

《筹海图编》载,杨博认为募调当慎,若能遵行,可以汰冗食亦足兵饷之一助;唐顺之认为今之计以练兵为实事,以募兵为权宜,以调兵为寄道,募病则远募不如近募,调兵则多调不如少调;兵部尚书张时彻认为闽广水兵不必募,募客兵有损无益;主事黄元恭认为募兵不如调兵;郑若曾则认为募土著之兵可也,调客兵与练乡兵不可也。这一观点与《江南经略》是完全相符的。

2.4 明赏罚

《筹海图编》载,王守仁认为赏罚为兵家之要务,当照律例所载而行,行法须自将官始,若姑息将官则士卒不服,而且赏罚须行于临阵之时方为有益;唐顺之认为行罚当自上始,行赏以海中击来船为重,言论功当以御海洋为重;魏校认为论赏功当重冲锋不当重首级;在京各衙门会议认为论功以首级多寡为序,赏罚之格当计职任;张时彻认为赏罚之令当严;而郑若曾认为当今的卫所之官都是纨绔子弟,赏罚对他们来说毫无实际意义。而民间自有良将可选,乡间自有勇夫可练。而在《江南经略》中,杨博认为明赏罚就要改变以前那种,立功只击归贼不击来贼,论功只问首级不问冲锋,闪奸躲避者不治,临阵逃脱者不治,坐视不应援者不治。过时赏罚与无赏同,后时而罚与无罚同。亦有过时而不赏后事而不罚者等等陈规,否则“何以一人心而作士气乎”。

2.5 惜财用

《筹海图编》载,杨博认为兵饷原有定额,冒滥冗食者众则虚耗正数。而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认为:“须寓汰兵之法于选兵之中,按籍而审之,老者勿用,幼者勿用,残疾者勿用,懦弱者勿用,蠢而呆者勿用,不通一技者勿用,唱名不在者勿用,如是则其所汰者必将半矣。”

明朝张居正说过:“自余登朝,则见故少师太宰杨公,心窃向慕之,公亦与余为忘年之契。公在本兵久,又遍历诸镇,躬履戎行,练习兵事。余每从公问今中国所以制御夷狄之策,及九塞险易,将士能否,公悉为余道所以,如指诸掌。故自余在政府,所措画兵事,盖得之公为多。”

3 杨博拳法十八式

3.1 拳法由来

3.1.1 少师杨公生祠碑记载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杨博任蓟辽总督时,为了强化军队素质增强战斗力,提出“兵须平时教练”,综合众士兵武技,创编“拳法十八式”用于军队训练,后人称“杨博拳法十八式”。由于平时经常操练,秩序井然,在临阵对敌时,锐不可当,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一举击败蒙古十万大军。当时边疆忧患,南有戚家军,北有杨家父子兵,被百姓广为传颂。

万历七年(1579年),抗倭明将戚继光,为了纪念少师杨公,在北京密云古北口,修筑“少师杨公生祠碑”,碑文1140余字,记述蓟辽总督少师杨博击退鞑靼首领把都儿的十万大军,保卫古北口,明军大获全胜的战斗经过。

3.1.2《诏世拳术训谱》记载

为了抗击蒙古大军的需要,蓟辽总督杨博把众将士徒手搏斗技术进行了统一编排,供所有军队士兵习练,此为拳法十八式。全套共有十八个不同的攻防技术所组成,包括冲法、贯法、钻法、砸法、推法、插法、挑法、拍法、劈法、拧法、扣法、卡法、弹法、蹬法、别法、踹法、顶法、压法18种技术方法;操打肉身沙卧袋、棉树桩、草木人4种练功方法;动作朴实无华,招招实用,步步为营,刚劲凶猛,虎啸发声,招法多变,技法鲜明。

3.2 技术理论

3.2.1 理论依据

杨博拳法十八式依先天八卦原理为根据。讲究内练气外练力,内为阴外为阳,此为“两仪”;套路演练讲究动、静、虚、实,此为“四象”;演练起来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慢似抽丝,快如腾龙;另有神、意、气、力之要求,曰:“神足则意坚,意坚则气鼓,气鼓则力大。”

3.2.2 技术体系

(1)在练功方法上有:操打沙口袋、操打肉身、操打树木、操打草靶4法。

(2)拳技四法:在拳法上有冲法、贯法、钻法、砸法4法;

(3)掌指四法:在掌指上有推法、插法、拍法、劈法4法;

(4)踢腿四法:在踢腿上有弹法、蹬法、别法、踹法4法;

(5)肘膝三法:在肘膝上有挑法、顶法、压法3法;

(6)擒拿三法:在擒拿上有拧法、扣法、卡法3法。

(7)对排捶:在对排捶练法上,有八个方位进退之步法;在其技法上根据八卦原理,讲究“脚踏四方,拳打八面”。

3.3 风格特点

3.3.1 注重技击,讲究实战

杨博拳法十八式,从练功开始,立足实战,强调技击。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用法,非攻即守、攻守兼备,整套拳术先单练后对排。单练时一招一式,动作刚猛,劲力凶悍,一呼一吸,快慢相间;对排时两人对面站立,击打者贯气入手,念谱出招进势,承打者调息运气,消格承架,挺身接打,融攻防、呼吸、排打为一体,既培养了攻防转换能力,又锻炼了身体的抗击力。

3.3.2 动作短小,简捷多变

杨博拳法十八式,全套动作,短小精悍,朴实无华;没有大开大合,而是小巧紧凑,灵活多变。两人交手,手快打手慢是关键,手快是出手的速度问题,同时动作路线越短越好,在相同条件下,短小简捷的动作比大开大合华丽的动作更为省时有效,可以“先人一招”或“偎身靠打”。

3.3.3 内外兼修、形神合一

杨博拳法十八式主张“神意气力、合而为一”。即精神贯注,方可意念集中;意念集中,才能气行百孔;气行百孔,则会力大无穷;神、意、气是蓄之于内的功夫,通过内力和外力即混元力来表现功夫的深浅。拳谱云:“气出丹田,发音随手落;力起于足,劲力达四稍;起随追落,手眼身步合。”

4 结语

杨博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武术家。对杨博军事思想与武术的挖掘整理,将会开阔我们的视野,古为今用,同时,也将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涵。尤其是杨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他创编的拳法十八势,更有待后人继承和发扬,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明史·第223卷·列传第一百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明·杨谌.河中饧杨氏家谱(明朝版)[M].初版刻于天顺六年.

[3]清·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清朝版)[M].初版刻于乾隆元年.

[4]杨廷熙,杨崇熙.河中饧杨氏家谱(民国版)[M].初版印于民国年间.

[5]清·杨吉兴.诏世拳术训谱[M].初版印于乾隆末年.

[6]杨维.河中饧杨氏文化[M].香港: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

[7]明·张居正.吏部尚书襄毅杨公墓志铭[M].刻于万历二年.

[8]明·李维桢.太师杨襄毅公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

[9]明·郑若曾.筹海图编[M].初版刻于明隆庆二年.

再谈朱熹的军事思想 篇8

关键词:朱熹,抗金,军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

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内禅,孝宗即位,打算起用主战派张浚,下诏求直言,朱熹因此上书,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但军事却只在奏章最后稍加提及,可见朱熹当时对南宋军事关注不深。隆兴元年(1163)南宋对金作战失败,朝廷内主和派得势,朱熹又三上奏札,以义理论时势,再次表达了他坚决要求对战而不屈辱求和的立场。纵观朱熹的军事理论思想,我们可以将其观点基本分为“修内”与“攘外”两个层次,两者有着先后的递进关系,即是朱熹所说的“治国修政”,“抗金御寇”。

一、抗金以治国修政为前提

首先,朱熹本人是坚决主张抗击金虏的,针对当时所谓“本根未固,形势未成,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主和论调,他说“国家之于北虏,乃陵庙之深仇,……其不可与共戴天明矣”。义理上是绝对说不通的。一旦讲和,那么我方的军队士气必定会受阻,忠臣义士的心必伤,同时还会陷入金人战和反复无常的奸计之中,所以讲和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直到朱熹晚年,他犹认为“本朝御戎,始终为‘和’字坏”。可见朱熹至始至终都站在坚定的抗金立场上。针对“战、守”,朱熹指出“天下之势,利必有端焉,战为进取之势,而亦有轻失之举,守为自治之举,但亦有持久之难”。守是不能尽快的恢复旧日版图的。而在如何保证对金战争进取的长久性上,朱熹将话锋一转,转回到国内的政策改革上来,他指出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罢黜和议,追还使人,……自是以往,闭关绝约,任贤使能”。就是要至上而下的先统一好抗金的思想,朝廷向全国百姓表示恢复的决心,以使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在如何“修内”的问题上,朱熹处处都以儒家经典的观点来阐释,他指出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所谓“天下之事其本在于一人,而一人之身其主在于一心,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朱熹以《大学》之道告诉皇帝“修、治、齐、平”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他所主张的讲学明理,修政强国。其次,朱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朝廷、全国官员身上,他说“至于四海之利病,臣则以为系于斯民之戚休,斯民之戚休,臣则以为系乎守令之贤否”。朝廷必须要选拔出一批优秀的,贤明的官员,组成一个亲民善政的官僚队伍,这样就可以保证百姓的安居乐业。那么,恢复中原的战争也就有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从上到下的军政改革

淳熙六年(1179),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一职,接触到了地方上的军队,这才切实的感受到了南宋军队内部所存在的问题,故在淳熙八年(1181)朱熹上书,向皇帝系统阐述了军中之弊极其改革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其一:将帅的选拔是军队的根本

朱熹指出:“今将帅之选率皆膏梁马矣子,厮役凡流,徒以趋走应对为能,……,既不为军士所服,而其所以得此差遣,所费已是不赀,以故到军之日,惟务裒敛刻剥,经营贾贩”。“膏梁马矣子,厮役凡流”暗指两种为官之道,一是关系,二是金钱,而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将官的选拔又存在严重的弊端,朱熹说:“臣闻日者诸将之求进也,必先掊士卒以殖私财,然后以此自结于陛下之私人,而祈以姓名达于陛下之贵将,贵将得其姓名即以付之军中,使自什伍以上节次保举,称其材武堪任将帅,然后具为奏牍而言之陛下之前”。而当这些人升迁为将官之后,便不务管理,而专知刻薄士兵,尽谋财利以求捞回买官之费。军队之中有本事,优异着得不到赏赐,无能阿谀着却反受亲宠,怨气郁积,常怀不服之心,战时就不愿奋勇杀敌。一些素日弓马,知晓战阵者不愿投军,而一些短小体弱之人却招来填充军籍,如果战争爆发,用这些人为将,以这些人为兵,只能是失败的结局。针对这些问题,朱熹疾呼治军要以选拔优秀将帅为本。朱熹十分赞赏“祖宗用帅取以二路,一是曾历边郡,一是帅臣子弟曾谙兵事者”。提出要“公选将帅,不由进习”及“授将印,委利权,一出于朝廷之公议”,这要求朝廷要独具慧眼,公正无私。将帅“其才之所长者不同,则任之所宜者亦异”。这就要朝廷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各尽其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

其二、解散京兵,改练州兵,核对军籍,裁汰老弱

朱熹看到,目前南宋军队中存在太多的冗兵、冗员。国家每年要花费太多的收入来供养他们,致使国家长久以来财政都十分拮据。宋代自开国以来便保留着的养兵家法所遗留的问题,这条家法在南宋时也都继承了下来,再加上南渡后新添上的御前军,以及以前遗留下来的屯驻大军,使得本来国土相对变小的南宋更感力不能支,所以朱熹说南宋目前的现状是“以不足祖宗时财赋,养祖宗时所无之兵,安得不穷哉”。针对这些问题,朱熹提出要重新清理军队,核对军籍,裁汰老弱,换精壮勇武之人进入军队,同时他建议朝廷“宜散京师之兵,却练诸郡之兵,依太祖法每年更戍赴去淮上卫边,谓如福建之兵赴去饶州,饶州之兵赴去衢、信,衢、信赴去行在,迤逦赴去淮上,今年如此明年又赴去,则京师全无养兵之费,岂不大好”。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历来强干弱枝的结构,解散了京师之兵,又可以节约不少的军队开支,轮流到边境地带去戍边,还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意识合战斗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浅议对金战术

关于具体的对敌战争时运用的长久战略和战术运用上,朱熹十分赞赏辛弃疾的才智,认为他是“颇谙晓兵事”,对他提出的利用金国国土狭长,调拨不便,而分重兵屯于关陕、西京、淮北,最后伺机而取山东的战略也表示赞同。不过,朱熹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中指出:“泗、海、唐、邓四州,皆可取西京中原之地,逆亮来时,用兵仅取得此四州,而汤思退无故与之,惜哉”。对隆兴和议中将已得的胜利果实拱手让给金人表示惋惜,紧接其后又说“今蜀中出兵可以入武关,从襄汉樊邓可以捣汝洛,繇淮上可以取徐州,”。建议朝廷重视这些地方的重要战略作用。同时,朱熹也继承了古代战争中战守相结合,兵民关系的思想,推广屯田就是这一战术的最好体现。他指出辛弃疾的缺点是“专理会兵,不管民”,认为战争就是要把人民的力量发动起来,做到教民而战。

总的说来,朱熹的军事思想来源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对金作战的失败教训及当前南宋的现状。另一个就是经典思想,且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的。朱熹每个军事观点的产生,都有经典思想作为其理论来源,并以当前时弊为例证。朱熹是个大学问家,但并不是大军事家,他对国内矛盾现状分析虽然十分透彻,但他并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因此在论述对敌战术、战略上,提出的见解就不多了,这十分符合他的身份,连朱熹自己也说他是书生谈兵“辄语兵事,近于僭越而可笑”。在谈如何对付金国时,他将重点放在解决国内的问题上。以《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出发点,指出以帝王为中心的内部改革为主线,以逐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每一项具体的改革方案上,朱熹将最为重要的环节仍然是放在朝廷身上,同时十分看重人民的力量,这是儒家思想中民贵思想的继承和延续,以国内的改革达到攘外的效果,也就是先安内,再攘外。朱熹论兵,更注重从现实经验和经典的印证中去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军事教育的新模式研究 篇9

军校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较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型、稳定性、基础性, 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而军事任职教育则是以培养学员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是进行知识补充、拓宽、加深、更新和能力提高的一种追加性教育。[1]

1 军事教育的现状

信息时代军事不再是孤立存在的, 而军事与整个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 许多军事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这就需要军事院校应该与地方单位广泛建立双向教学科研协作关系, 这样不但需要加强与部队的联系和交流, 也应该定期选派人员到地方相关院校单位学习, 同时加大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积极参加地方学术活动, 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来改革和丰富任职教育院校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 外军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可以为我所用, 有条件的可向外军对口学校派驻留学生, 学习外军信息化的技术和成功经验, 形成定期友好交流机制。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具有许多自身明显的特点:首先,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 并具有鲜明的军事职业特色。军官 (士官、士兵) 接受任职教育, 必须掌握军事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 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 向部队提供针对性的岗位服务。其次,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在使学员掌握军事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强调实践应用, 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 经过培训的学员具有综合素质, 体现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做人与做事的统一。

2 通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提高军事教育水平

军校任职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军官 (士官、士兵) 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创造素质, 注重学员素质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任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本职工作的学员, 也就是“实践性人才”, 而“实践性人才需要在实践中培养”, 这就要求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让学员多动手、多实践、多与部队结合。但目前部队院校由于条件的限制, 实践科目和学时仍显不足。面对当前我军正处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的情况, 加强部队的信息化建设, 急切需要能够掌握信息知识、能够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而这些人才主要来源于军队院校的培养。而院校人才的培养, 需要通过教学及其配套的训练工作来完成, 其中教学训练工作又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推进军队院校的教学训练工作, 使其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成为军事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2]这就要求任职教育要融合各类教育元素, 实现教学、科研、为部队服务的良性循环, 那么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军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们军队教育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来提高军事教育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各单位应该根据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自己动手制作专用训练架和模拟训练器, 使实验、模拟训练、实装训练、综合对抗演练等适应本学期任务特点的教学模式方法在整个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努力拓展专业技能训练强度和深度。为了实现模拟训练的真实性和贴近部队状况的现实性, 院校应高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员、学员到部队调研、实习和代职, 部队也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素质高的优秀干部到院校介绍部队情况或任教, 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步, 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 要充分发挥现有实践保障条件的功能作用, 尽最大可能拓展和增设训练科目。重视实践教学不代表要放弃理论课的教学, 可以相应进行调解。要合理安排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的时间分配, 将学员实践练习摆到整堂课的主体地位, 这是与理论课最显著的区别。机关和督导组要及时研究和修订任职培训课堂授课质量标准, 凸显教学模式方法的权重, 并将评价重点从单一衡量“讲的质量”转到更加注重“学的质量”和“能力形成的效果”上来。[3]要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施训实际, 进一步增加外场实践教学效率和强度, 统筹安排本专业毕业班次学员业余时间, 加大课外实验、开放实验、自主实验和加班培训的安排力度。要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投入力度, 鼓励教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时间, 不断优化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全员合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第三步, 如果把院校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部队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缩短院校教学与部队实际需要的距离, 实现教学力量优势互补, 使教学与科研成果更加贴近部队需要, 走院校与部队共赢的路子, 从而可以提高任职学员联合作战综合能力素质。也就是要注重和部队的联系。[4]任职教育的目标是为部队培养胜任本职岗位的实践性人才, 这就必须要与部队和用人单位密切联系, 以了解部队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合理设置任职教育专业与课程。院校在教学资源、科研水平、技术支持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而部队在军事训练、指挥演习等方面优势明显, 通过相互开放、可提高任职教育水平。

3 结束语

军队的人才大部分来源于军队院校的培养, 任职教育的重点就是要为部队培养能直接胜任本职岗位的人才, 这就在实践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院校、部队、科研机构在在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分别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加强交流与合作, 才能达到培养优秀任职人才的目的。S

摘要:军校任职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军官 (士官、士兵) 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创造素质, 注重学员素质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任职教育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胜任岗位的各类军事人才, 其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确定性和相对的唯一性。本文从任职教育的特点入手, 探讨如何更新军事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徐坤.部队任职教育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4 (10) :10.

[2]杜海璐.论如何推进军队院校教学训练工作[J].求实, 2009, 1:292-293.

[3]李亚萍, 张涛.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思路重塑[J].军事人才培养, 2010, 2:28-30.

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分析 篇10

一、以利国利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

曾国藩整个军事伦理思想的立足点和最高价值目标就是利国利民, 在长期的养兵带兵生涯中他非常重视军人这方面价值的培养。

1. 利国利民是军人的最高价值目标。

曾国藩生活的时代内忧外患十分严重、民族危机加重, 这些不争的事实迫使他对养兵用战、国家、民族、人民的生死存亡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曾国藩在带兵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他熟读兵书战策, 认识到在战争中养兵用战的重要性。深刻的民族危机、水深火热中的大众迫使曾国藩认识到养兵用战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利国利民。咸丰三年, 他与张亮基的信中是这样说的“弟自今岁以来, 所办之事, 强半皆侵官越俎之嫌, 只以时事孔艰, 苟利于国, 或益于民, 即不惜攘臂为之, 冀以补疮痍之万一, 而扶正气于将歇。”从以上这段话中可以了解到他把苟利于国, 或益于民作为自己训练湘军的最高目标, 在以后的军事实践中他还把这种目标作为衡量军人价值大小、军人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本标准, 在他的这种立国的军事思想中可以折射出我国“安国保民”的传统军事思想[1]34。

2. 实现利国利民目标的军事原则。

通读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 可以发现曾国藩是利用以下两种原则来实现其利国利民的军事目标的, 以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 “慎战”原则。曾国藩在带领湘军作战的长期实践中、在剿灭太平军的长期斗争中, 通过不断的与其他军事力量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慎战的原则, 曾国藩提出这一原则的初衷就是为了高度重视军人的价值思想。在湘军组建的初期, 湘军的军事力量无法与太平军的军事力量进行抗衡,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数量上湘军都与太平军存在很大的差距, 为了不致于在短时间内使湘军受到重创, 同时为了保存湘军的实力而让其发展壮大起来, 他提出了“慎战”的原则, 极力反对“浪战”, 在战争中主张通过谋略来取胜, 反对硬打硬拼。他经常告诫湘军的首领, 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宁可一个月不开战也不可以打无准备之战。曾国藩认为自强和洋务运动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他主张对外“保全和局”, 为国内的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赢得时间。对于这个问题他是这样阐述的“自各国换约以来, 我中华隐忍迁就, 始获一日之安, 得以馀间剿平发、捻诸匪。今内地粗靖, 尤当一意保全和局, 不宜轻开衅隙。”简单而言就是不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他是不会轻易开战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曾国藩主张“慎战”和“保全和局”是因为他本人害怕战争,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曾国藩提出这种原则并不是因为他不敢与列强展开战争, 而是因为曾国藩本人高度重视军人的生命和军人的价值, 他的这种原则强调了军人对国家对人民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他看来牺牲很容易, 不容易的是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曾国藩认为军人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精神, 他们的价值才可以得到升华、才可以在原来的层次上更上一层楼。曾国藩的慎战原则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果战争中我方得到了战机, 就应该抓住战机, 速战速决, 而不能因为任何理由耽误了军机;如果外国对我国进行无礼的侵犯从而使大清的威严受到损害时, 曾国藩主张无论战胜能够有几成的把握都应该倾力与其开战。

(2) “人和”原则。1861年, 他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提出“大抵用兵之要, 贵得人和而不尚权势, 贵求实际而勿争虚名。”曾国藩认为在军队中军人应该能够“和衷共济”, 无论什么事情发生都不应该影响军队的整体团结, 这样才能够得到大众的信任和爱戴。为了让军人达到“人和”的要求他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他不仅改革兵制, 将忠信作为行军之本、将仁礼作为治军的基本方略, 而且在军队中对官兵进行教化和宣传, 对违反这方面军规的士兵严惩不贷[2]123。

当时的军队中还存在“卒与卒不习, 将与将不和”“、官气深重”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人和”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弊端, 他主张从信念和思想入手, 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 树立军人良好的形象, 同时为其他的军队树立榜样。咸丰八年, 他在给王璞山的信中是这样说的“:仆之愚见……自非别树一帜, 改弦更张, 断不能办此贼也。鄙意欲练乡勇万人, 概求吾党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将子, 以忠义之气为主, 而辅之以训练之勤, 相激相靡, 以庶几于所谓诸将一心, 万从一气者, 或可驰驱中原, 渐望澄清。”从这段话中, 可以看到其力图跳出陈规, 重建新军的迫切心情。另外, 曾国藩把太平军中当时盛行的在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思想和行动上反对鬼神的纲领视为大清最成功的改革, 因而他从忠君勤王和捍卫礼教的原则出发, 将“忠信”视为建军的思想原则。

曾国藩在军队的编制上借鉴了戚继光的“兵为将有”的建军方法, 同时将将领设置为核心, 首先在军队中设置相应的官, 然后让官自己招募军人, 以使湘军能够团结一致。他的这种兵为将有的建军方法, 可以在实际中把将领和兵之间的利害关系连为一体, 从而迫使他们团结一致。曾国藩对将领的选择首先考察其对清政府的忠诚和责任程度, 在他看来只有具备了忠义血性的将领才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同时对将士有关爱之心。在士兵的选择上, 曾国藩主张从山乡僻壤中招募有勇的农夫, 因为这些人大都比较朴实容易训练, 同时体格强健、吃苦耐劳、意志坚定[3]65。

二、以“勤恕廉明”为纲领的将帅武德

曾国藩认为军人价值目标的实现, 将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因而他十分重视将帅的武德修养。他在咸丰六年即是1856年的一封奏折中这样写道“:行军之道, 择将为先, 得一将则全军振兴, 失一将则士气消阻。”在他看来军队中能否实现“人和”达到“和衷共济”目标的必要条件就是将帅要具有优良的武德修养。他认为优良的将帅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品质。

1. 勤以政事。

曾国藩通过总结原来军队中的弊端发现:所有弊端的产生都是由于懒而引起的。因此, 他要求湘军的将领以勤字为先, 他的将领要做到“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就是将领应该亲自巡查营垒;心到就是将领对待任何事情应该进行缜密的思考和剖析;眼到就是将领要经常阅读公文;手到就是将领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时常做笔记;口到就是将领在交待下级办事的时候不仅要有公文同时要对其中的重要事件进行叮嘱。

即使李鸿章已经做到了淮军的统帅, 曾国藩还是多次提醒他要亲自点名、看操、查站墙子。事实证明, 曾国藩在军队中实行勤以治事的思想不仅提高了将领的指挥和决策能力, 同时加强了士兵之间的感情, 使得湘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2. 恕以待人。

曾国藩通过长期的军旅生涯和实际考察发现军队中存在不和的主要原因就是相互猜疑, 不能做到以“敬”和“恕”待人, 相互猜疑不仅可以降低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可以亡国。曾国藩曾经说过“:凡两军相处, 统将有一分龃龉, 则营哨必有三分, 兵夫必有六七分。故欲求和衷共济, 自统领先办一副平恕之心始。”鉴于此种情况他要求湘军将领敬以持躬, 恕以待人。在训练中他经常叮嘱将领们要怀着一颗平恕之心来待人接物, 力争做到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只有这样才可以增进将领们之间的融洽和信任, 最终增强湘军的战斗力。

3. 廉以服众。

廉就是正直无私, 不谋私利, 也是曾国藩在军队中反复强调的问题。曾国藩的治军思想认为将领只有守廉才能够服众, 军队的战斗力才可以提高。所以, 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将领们“欲服军心, 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 必先尚俭朴。不妄发一文钱, 则一身廉;不私用一人, 则一营廉;不独兵勇畏服, 亦且鬼神钦伏矣。”为了使这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他不仅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教导, 还对此颁布了相应的制度。曾国藩发现原来军队中常常存在将领明目张胆地与将领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的现象。为了杜绝这些现象的再次发生, 他为湘军的将领设定了优厚的薪金制度, 使得他们的俸禄绰绰有余, 从而培养其廉的思想。他常常开导自己的将领们要守个廉字, 名望最重要, 穷一些没有什么可怕的。将领要常常让自己的下属多些恩惠, 则可以人人心悦诚服, 切忌处处打算, 名利双收是不能的事情。将领们之所以能够统领将士们就是因为自己能够保持本性良知、少私寡欲, 具有浩然之气, 因此将领们应该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 放眼长远, 顾全大局[4]90。

4. 明以应物。

这一点就是要求将领们要对自己军中的治军之策和作战细节要了如指掌。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就是“明”字在先, 它的具体含义就是“知人”“、晓事”。曾国藩认为明不像廉那样人人可以做到, 它带有几分天性, 不具有明这方面天性的将领需要通过后天的锻炼来实现。其方法就是当遇到有自己不明的事情时要多加思索, 百思不得其解后应该向他人请教。总之, 将领只有“明以应物”, 做到事事心中有数, 才能够做到赏罚分明, 提高军队中将士的向心力和纪律性, 使每个将士不敢胡作非为。

曾国藩的军事伦理思想是我国军事思想中的精华, 他提出的种种思想不仅在当时提高了湘军的战斗力, 而且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可以借鉴之处。曾国藩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军事思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因此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摘要: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在我国军事思想上占有一席之地, 是近代军事思想的闪光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中以利国利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以“勤恕廉明”为纲领的将帅武德, 以期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周涛.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 2009 (6) .

[2]邹志成.论曾国藩军事改革思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6 (3) .

[3]丁朕义.曾国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J].军事历史, 2004 (4) .

军事科幻,让科学思想闪耀战场 篇11

像《金星球历险记》这样的军事科幻题材,其实在国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现代军事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从武器装备到战略战术,乃至国际法等等,知识面横跨文理,涵盖甚广。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中国科幻作家群体中,有军旅生活体验的少之又少。作为科幻黄金时代的巨擘之一的罗伯特·海因莱因,曾创作过多部军事硬科幻作品,如果不是他曾经就读于号称“世界三大海军学府”之一的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同时又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很难想象他能把号称“军事科幻定鼎之作”的《星船伞兵》写得如此惟妙惟肖。

事实上,军事科幻是较早出现的科幻小说子类型之一。中国清代晚期的小说家包笑天曾创作过一篇名为《空中战争未来记》的科幻小说,其中描绘了庞大的飞行舰队在空中决战的恢弘场面。而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曾在其撰写的《获得自由的世界》一书中,描绘了因核弹的发明引发的毁灭性的世界大战。

不过,真正令军事科幻趋于定型的作品,却是里程碑式的《星船伞兵》。在此之前,外星人入侵和太空战争都有人写过,但那些作品至多只能算作太空歌剧。作为能够从科技(主要是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战术)两个层面细致入微地描写太空战争的科幻作品,《星船伞兵》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尤其是小说中描写的虫族,更是开创了外星入侵者的经典形象,为后世诸多科幻作品所效法。

而到1984年,美国小说家汤姆·克兰西推出的成名作《猎杀红色十月号》,更是开创了军事科幻的新类型—高科技冒险型军事科幻。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日本作家创作的《明斯克号出击》。至此,军事科幻开始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星空转向潜藏危机的地球,将真实的军事科学与幻想中的超级武器和战场环境相融合,从而令军事科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军事科幻小说被搬上大银幕:《绝密飞行》展现了驰骋在未来战场上的人工智能战斗机的雄姿;《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中则出现了武装到牙齿的超级特种兵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纳米武器;在《变形金刚》和《超级战舰》中,人们利用制式武器便挫败了强大的外星人;而到了《哥斯拉2014》中,强大的航母编队又接到了与史前怪兽作战的特殊任务……由此可见,军事科幻已经成为当代科幻创作的热门题材。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军事科幻创作起点虽不高,但最近十几年间有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军事科幻作品,有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乔良的《末日之门》,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波斯湾飞马》,郑军的《决战同温层》等。其中,乔良教授作为“超限战”的倡导者,在作品中体现了自己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入思考。在《末日之门》中,他提出“飞行陆军”的战争构想,即将大规模机降部队作为战争主力。该作品还获得了1996年度全军文学新作品一等奖。

要说军事科幻的最大魅力,我认为就在于其“写实”性,也就是说,创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出自己创新性的军事科学观念,并以此引发读者的共鸣,虽然不能把它当做未来战争的精准预言,却展现了未来战争或军事领域中的无限可能性。

诚如前文所言,军事科幻写作的难度就在于其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大于一般的科幻作品,这也是军事科幻之所以能出新、出彩的重要因素。好在我们如今身处信息时代,对于曹政同学这样的“00后”原住民来说,借助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让小小年纪的他对于各种武器装备的信息了如指掌,而各种军事科幻大片的耳濡目染也使他们对战场环境变得不再陌生。毫无疑问,这是新一代少年科幻作家独特的代际优势。

读曹政的《金星球历险记》,宛如观看一部制作上乘的军事科幻大片,从美军最先进的驱逐舰到弹雨横飞的异星战场,过渡自然,毫无违和感。如果不是看了简介,很难想象作者还只是一位中学生。这让笔者对他即将推出的长篇科幻作品有了更多的期待。

20世纪几经沉浮的中国科幻文学,在经历了“跨世纪20年”的辛勤耕耘后,已经孕育出世界级的科幻大师。而要让中国科幻文学的辉煌继续保持下去,就必须重视科幻人才的梯队建设。令人欣慰的是,少年科幻人才的强势崛起,正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后劲。期待着,我们的青少年群体中出现更多的少年凡尔纳、青年郑文光、小刘慈欣……

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 篇12

一、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定义

美军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称为“联合职业军事教育”(Joint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2006年2月1日颁布的《美国法典》第10编第107章第2151节,对“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定义是:“包括各军种军官在为增进对联合事务,特别是所涵盖的相关事务的深入理解而设定的特定环境中所接受的严格而全面的教育与考试。联合事务所涵盖的相关事务至少包括以下各项:(1)国家军事战略;(2)战争各个级别的联合计划;(3)联合作战原则;(4)联合指挥与控制;(5)联合部队与联合要求的发展。”[1]

根据美军的正式官方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是根据联合作战的需要,构建与教授联合作战知识体系,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各军种人才联合作战素质的军事院校教育活动。

二、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领导与组织

(一)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领导体制

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由国防部长(Seeccre tary Of Defense,SOD)通过负责人事与战备的副部长(Deputy Seccretary Of Defense (Personnel and Rediness),DSD)和参联会主席(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CJCS)实施统一领导。负责人事与战备的副部长负责监督制定与审查全军统一的军事教育训练政策和指导方针。参联会主席是国防部长有关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问题的首席顾问,负责就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大政方针、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规程等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就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重大动向,定期向国防部长汇报。

联合参谋部负责协调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事宜。联合参谋部主任(Director of the Joint Staff,DJS)担任军事教育协调委员会(Military Education Co ordination Conference,MECC)的主席,通过下设的人力人事局(J-l Manpower and Personnel Directorate’Joint Staff)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并对各有关院校的教学规模和人员构成进行协调;通过作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Depsartment of Operational Plans and Joint Force Development)掌握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与联合训练的配合情况,协调联合教学、联合演习以及联合作战理论之间的关系;通过联合参谋部主任办公厅(Director of the Joint Staff Office)掌握将官的联合教育情况。办公厅负责军事教育的副主任(Deputy Director,Joint Staff,for Military Education,DDJS-ME)具体落实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协调工作,定期审查联合教学大纲与课程,并提出修改建议。此外,他还担任军事教育协调委员会的秘书,对各战区级司令部司令、国防部作战支援局(CombatSupportAgency)局长、各军种参谋长以及联合军事教育界负责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协调。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具体组织实施由国防大学和各军种院校分别负责。

(二)承担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院校

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具体实施依托现有军事院校体系,主要在国防大学所属各学院以及各军种中级和高级职业教育院校进行。

国防大学所属各学院包括:国家军事学院(National War College,NWC)(华盛顿特区);武装部队工业学院(Industrial College of the Armed Forces,ICAF)(华盛顿特区);联合部队参谋学院(Joint Forces Staff College,JFSC)(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兵营)。

军种高级院校包括:陆军军事学院(US Army War College,USAWC)(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兵营);海军军事学院(Navy War College NWC)(罗得岛纽波特);空军军事学院(Air War College,AWC)(阿拉巴马州马克斯韦尔空军基地);海军陆战队军事学院(Marine Corps War College,MCWAR)(弗吉尼亚州匡蒂克)。

军种中级院校包括: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ACGSC)(堪萨斯州利文沃斯堡);海军指挥与参谋学院(College of Naval Command and Staff,CNCS)(罗得岛纽波特);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Air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ACSC)(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海军陆战队指挥与参谋学院(Marine Corps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MCCSC)(弗吉尼亚州匡蒂克)。

三、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军现已建成比较完善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为培养高素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提供了组织机制保障。

根据参联会颁发的文件,各军种相关院校和武装部队参谋学院于1990~1991学年开始实施两个阶段的联合军事教育计划。1998年,美国参联会主席颁发《参联会主席第1800.01号指令: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将联合军官教育由两个阶段扩展为全程教育,共分为5级,即任命前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初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中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高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和将级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2004年8月,参联会主席又颁布新的《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保留了原来的5个教育级别,但将其改名为预备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第一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第二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单独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和将级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2]

(一)预备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预备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主要进行“联合事务”(Joint Affairs)的基础性、介绍性教育,分为任命前和初级两个层次。承担这一阶段教学的院校主要是各军种的军官学校、候补军官学校、后备军官训练团、各军种初级或高级兵种学校等。

任命前教育是对拟担任军官职务的学员就“联合事务”进行的教学活动。

初级教育的对象是少尉至上尉军官,主要为联合部队司令部和联合特遣部队培养具有联合作战素质的军种军官。

(二)第一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包括军种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个层次,培训对象是少校、中校或上校军官。

军种中级培训的对象是少校军官,强调从参加联合作战的军种部队的角度教授联合作战行动,主要目的是增强学员对联合部队中军种部队战役战术运用的理解。承担这一阶段教学的院校有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海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陆战队指挥与参谋学院和海军研究生院等军种中级指挥院校。

军种高级培训的对象是中校、上校军官,主要教授国家军事战略、战区战略和战略规划制定程序;要求学员站在联合作战司令部、联合参谋部和国防部的高度,来考虑如何使用国家军事力量施行国家军事战略;强调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和联合思维能力,使学员树立“联合观念”。承担这一阶段教学的院校主要有陆军军事学院、空军军事学院、海军军事学院、陆战队军事学院等军种高级指挥院校,以及国防大学的国家军事学院、武装部队工业学院和联合部队参谋学院的联合与联军作战系。

(三)第二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这一阶段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是第一阶段联合军事教育的继续,主要由联合部队参谋学院的联合与联军作战系实施,培训对象是在军种中级和高级培训中有望选任为“联合专业军官”的校级军官。2006年2月1日颁布的《美国法典》第10编第107章2155节明确了对第二阶段教学的要求:将重点放在拓展联合作战的专业知识和观念,提高联合作战技能,课程计划的构成必须能够保证培训学员为在多军种联合机构的职务上有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使学员能够将第一阶段学习的联合事务基本知识提高到在联合领域有效工作所必需的专家水平。[3]

(四)单独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这一阶段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将在国家高层军政部门、国外有关机构工作的上校和文职官员,或准备提升为将军的上校军官。该阶段的培训与教学都在国家军事学院、武装部队工业学院和联合部队参谋学院的联合与联军作战系进行。

国家军事学院的教学重点是国家安全战略,目的是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及制定和执行国家安全战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和平时期、危机时期或战争中,在一个统一的战略计划框架内,综合运用所有国家力量实现国家目标。

武装部队工业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员在执行国家安全战略过程中筹措、使用和管理国家战略资源和联合后勤资源的能力。

联合部队参谋学院联合与联军作战系的教学任务是,对经过挑选的、精通军种业务的校级军官学员进行研究生教育,培养他们制定、执行与管理联合战役计划的能力,教授其参谋业务知识。学员毕业后,大多分配到联合参谋部和联合作战司令部担任高级参谋工作。

(五)将级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将级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是对高级军官(包括上校和将级军官)就“高层联合事务、跨部门和多国联合事务”进行的培训,主要由“拱顶石”(Capstone)课程、将级军官联合作战课程和“塔尖”(Apex)课程完成。这种培训着眼于最高层次的战略问题,目的是提高学员综合运用各种国家力量达成国家安全目标的能力。

“拱顶石”课程由国防大学承办,为期6周,每期学员约40名,培训对象是拟晋升准将的上校军官。其主要目标是使学员掌握联合条令阐述的联合作战基本原则,综合运用国家力量诸要素实现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目标途径与方法,联合行动、跨机构行动和多国行动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作用。

将级军官联合作战课程是国防部高级军官的继续教育课程,由4个军种的4所高级指挥院校承办,为期2周,每半年举办1期,每期学员18名,都是各军种的少将军官;目标是培养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军种部队司令和联合特遣部队司令的合格接班人。

“塔尖”课程也由国防大学承办,培训对象是准备担任联合或联军部队司令的将级军官,目的是使学员认清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战略环境中的国家安全政策与目标,加强将这些政策与目标融人联合战役计划的能力,掌握先进的作战指挥艺术和直觉决策能力。

结语

1.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由国防大学所属各学院以及各军种中级和高级职业教育院校进行。

2.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分为5个级别:预备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第一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第二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单独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和将级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1)预备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拟担任军官职务的学员和少尉至上尉军官,主要进行“联合事务”的基础性、介绍性教育,培养具有联合作战素质的军种军官。

(2)第一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包括军种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个层次,培训对象是少校、中校或上校军官。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员对联合部队中军种部队战役战术运用的理解。军种高级培训的对象是中校、上校军官,目的是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和联合思维能力,使学员树立“联合观念”。

(3)第二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是第一阶段联合军事教育的继续,培训对象是在军种中级和高级培训中发现的有望选任为“联合专业军官”的校级军官。其目的是使学员能够将第一阶段学习的联合事务基本知识提高到在联合领域有效工作所必须的专家水平;为在多军种联合机构的职务上有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4)单独阶段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将在国家高层军政部门、国外有关机构工作的上校和文职官员,或准备提升为将军的上校军官。其目的是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及制定和执行国家安全战略的能力;在执行国家安全战略过程中筹措、使用和管理国家战略资源和联合后勤资源的能力;制定、执行与管理联合战役计划的能力。

(5)将级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培训对象是高级军官(包括上校和将级军官),主要包括“拱顶石”课程、将级军官联合作战课程和“塔尖”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员综合运用各种国家力量达成国家安全目标的能力。

美国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1986年国会通过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Goldwater-Nichol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organization Act of 1986)。这部重要的法律反映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军事变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也随之调整,以适应战争形态由传统军兵种协同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根本改变。军事教育必须能够培养出适应联合作战的新型军事人才。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宗旨就是使学习者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建立起联合作战的概念,形成联合作战的思维方式,在掌握军种作战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联合作战的知识和技能。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强调培养学习者指挥跨兵种、跨军种、跨政府部门和跨国家作战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具备了解和处理超出军事之外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事务的知识和能力。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调整,现行的美国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比较完善,比较合理,能够实现基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United States Code[EB/OL],Title 10 - Armed Forces, Subtitle A-General Military Law,PartⅢ- Training and Education,Chapter 107 -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Sec.2151.Definitions.From the U.S.Code Online via GPO Access,wais.access.gpo.gov.http://www.law.cornell.du/uscode /html/uscodelO/usc_sup_01_10_10_A_20_I.html, 2011-09-08.

[2]Joint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EB/OL].http://en. wikipedia.org/wiki/Joint_Professional_Military_Education, 2011-09-08.

上一篇:国家领导人下一篇:封面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