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空间(共12篇)
时间与空间 篇1
我们经常提到,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花开的声音。可是我们教师到底要怎样做, 才能倾听到“花儿”开放的声音呢?下面就两位老师对同一个班上课的情况, 谈一谈这个问题。
第一位老师教学的是《诚实与信任》一课。导入课题后, 这位老师不作任何要求, 就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等学生读完, 老师提问了:“同学们, 你们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应该说这是一个有一定开放度的问题, 但由于阅读前老师没有提要求, 学生们猛然间接触这个问题, 免不了要回读课文思考, 于是课堂上一时静寂, 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上课的老师却紧张了。见没人举手, 她一时慌了, 赶紧提示道:“故事离不开人和事, 课文写了哪些人, 遇到了什么事?”于是, 原本还算开放的问题, 一下子又被老师画的圈圈定死了。这样一来, “花儿”的开放不但没有了时间, 更缺少了空间。
第二位老师带学生们学的是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上, 学生们思维活跃, 课堂表现与前一节课判若两人。在品读完古诗后的质疑环节, 老师让学生自由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有同学问:“老师, 这首诗明明写的是西湖美景, 为什么却要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个标题呢?内容与题目不是不相符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很难想象到, 这么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会出于上面那整堂课都显得死气沉沉的班级的学生之口。
听了学生的质疑, 这位老师一怔, 显然, 她事先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 略一思索, 她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对呀, 你的问题提得还真有深度呢!同学们, 我们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这首诗明明写的是西湖六月的美景, 为什么却用了这个题目呢?”片刻思考之后, 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
“因为这是早晨, 杨万里送林子方出净慈寺的路上看到的景色, 所以用了这个题目。”“我想, 诗里写的是作者跟林子方一边走路一边说话时看到的景色。”……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见时机成熟了, 老师相机小结道:“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早晨出净慈寺, 送他的好朋友林子方时, 所看到的夏日西湖的美景。现在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想象一下画面。”于是, 学生们便入情入境地有感情地诵读起古诗来。读完了, 老师并没有就此止住, 而是接着引导学生:“同学们, 你们想象一下, 在景色这么美丽的西湖边, 杨万里和林子方这两位老朋友又是怎样话别的呢?”此问题一出, 学生们又纷纷发言, 有的从杨万里的角度, 有的从林子方的角度, 还有的从第三者的角度来想象好友分别时的画面。其中, 有一位男生这样说:“我想, 杨万里可能会跟林子方说, 好朋友, 你走了之后, 谁来陪我看这么美丽的荷花呢?没有你在, 西湖的荷花再美, 我看着也不美啊, 我也不会开心的啊!”如果不是真正地感悟到诗歌的意境, 体会到诗人的情怀, 怎能想象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呢?
两位老师给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 无疑后一堂课较前一堂课成功。通过课堂片断的记录, 我们不难发现, 后面那位老师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她能够充分地信任学生, 为学生保留了足够的思维空间。也正因为如此, 学生才能入情入境地体验诗意, 感悟诗情, 进而发展了语感, 倾听到了“花儿”开放的声音。
时间与空间 篇2
举笔踌躇间.心底泛起一阵真切的伤感......
无人居住落满尘埃的心房时时晃过个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
望洋兴叹的滋味犹如近在咫尺却触手不可及的无奈与心衰...
更可悲地手机的.光竟讽刺地成为心灵依靠之光.支持完成字宴的精神动力及物质基础...
稍一想..活着在于心态..可不能堕落了结.生活的目标既是处导向之光.也是予以力量与支持的生命之火...
对于女人幻想的欲望如婴儿生出即会吮吸一样是男人的一种本能和对生活的一种渴望..顺理成章地成为生活习惯...
呼!此时勾勒起的种种背影如窗外沉沉的雾霭..模糊又凝重..
对于自我的幼稚思想时时感动.无奈.羞愧..幼时童稚暂且不提.假日夜深鬼祟离家奉献诚意.甘愿爬高的可笑.无缘无故而相恼怒可笑.为扮纯情可笑...生活是杯苦丁茶.只有在静寥无人的夜.远离喧嚣城市..才能嗅触其中甘畅的迷人,也只有把持宁静平和的心境.细细品尝.才能体会鲜美的甘甜...因此.又为自我真诚质朴所感动.为一声感谢.一句鼓励感触.更那木讷饿真切.久违而真切的一句简单的问候.......
奥秘无穷的时间与空间 篇3
爱因斯坦曾经为“现在”这个问题大伤脑筋。他解释道:“‘现在’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是同‘过去’和‘将来’在本质上都不同的东西,然而这种重大差别在物理学中并不出现。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经验不能为科学所掌握。”
时间特有的难以捉摸之处,确实让许多科学家痛苦但却无可奈何。从普通人的观点看,时间最突出的特点有两点:一是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二是不可逆转。时间常常被喻为流水,被喻为飞箭: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一片茫然。
目前在时间本质上,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时间是循环的;另一种认为时间是线性不可逆的。
牛顿在经典力学中对时间的解释是:“时间就好像一条无头无尾的均匀连续流逝的长河,和物质运动无关,它是绝对的、无限的。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互不依赖,也不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相关。”
爱因斯坦在他创立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中,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时间与空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空间与时间互相渗透、转化。
苏联学者魏尼克曾经提出’一个全新的关于时间物质和时间场的假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属于时间物质,都具有时间的连续性。时间物质也像辐射、波一样,不停地放射着一种时间粒子,它能起信息载体的作用。
再说空间,科学家们过去对空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牛顿的空间与物质是各自独立的、完全脱节的,它们只是互相贴附在一起,而不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牛顿的空间模型只适用于空间的某一局部而不适用于宏观整体;爱因斯坦的空间具有相对性,他的空间被划分为一系列相对孤立的系统,他考虑的空间是体积有限同时又没有边的奇异空间,大体上相当于正曲面所有的性质;现代数学家则把空间划分为三类,即零空间、正空间和负空间。人们所谓的平直空间即零空间。当然爱因斯坦还有一个著名的四维时空理论,在相对论中,他确认了时空的四维统一性。
现在科学家认为:和光同时具有波和粒子两重性质一样,空间也具有两重性。这两种性质是指相对于某种参照系而言的,在远离引力场的宇宙中,空间应当是平直的,即所谓的零空间;在引力场中,空间则应当是弯曲的,即正空间与负空间。假如将一束激光向宇宙任意一个方向射去,并且永远运行下去的话,那么这束激光所走的路线即所穿过的空间究竟是平直的还是弯曲的呢?这就需要看这束光所经过的区域而定了:如果光束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中穿行,这个空间就是零空间,就一定是平直的;如果光线在行进途中与某星系或某个大质量的星球擦肩而过,受其引力影响,这个空间就必然是弯曲的,其空间的弯曲量则根据星系或星球引力场的大小而定。所以,可以说牛顿的平直空间是基础,爱因斯坦的弯曲空间是变量,现代的数学空间是综合,三者统一起来就完善了。
如何证实宇宙中存在弯曲空间?科学家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一个叫AC-114的星系团进行拍摄时,发现这竟然是一个遥远星系的镜像,那个我们本来无法看见的遥远的星系正是通过这个巨大的前景星系团来成像的。这个星系团的引力恰如一片宏伟的天然透镜,使来自遥远星系团的一束光线通过AC-114星系团弯曲、集中,并会聚成几个光谱完全相同的图像,于是我们就看到了AC-114星系团背面更加遥远的星系或超大规模星象。这就是由引力透镜所造成的空间弯曲的证据。
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导出,物质的时间、空间、质量随物质的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打破了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时间的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运动较快的物质,时间流逝的速度则较慢。时空可以转换,时间和空间可以缩短。
事实上,笔者认为空间本身没有质量,由于它容纳了物质,它便具有质量;空间本身无所谓时间,由于它“默许”了物质的运动,于是便产生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间无所谓物质,又不能没有物质;空间无所谓时间,又离不开时间。
目前,进行时空研究的学者大致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平行世界论
德·勃洛欣采夫和弗·泽列宁两位学者,在分析了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并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和大量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总星系)不可能形成于四维宇宙范围内。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世界不只是在长、宽、高和时间的四维时空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邻的两个世界构成的,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很少,却几乎是相互重叠的。这两个物质世界通常是很少相互影响的“形影”状世界。在这两个重叠式世界形成时,将它们“复合”为一体的相互作用力极大,各种物质高度混杂在一起,进而形成统一的世界。后来宇宙发生膨胀,引起物质密度下降、引力衰减,从而形成两个实际上互为独立的世界,就是在我们的时空中存在一个与我们毗邻的平行世界。
两种物理表象世界论
代表人物有中国学者杨宝根。杨宝根把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称之为“第一物理表象世界”,把我们视而不见的时空世界称之为“第二物理表象世界”。他认为无生命的物质和有生命的物质均可在时空世界存活,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一物理世界与神秘的第二物理世界是相互重叠的。第二物理时空是自然界中物质与意识相结合的一种高级物质运动形式。在第二物理时空中时间此第一时空慢得多,时间起着主导作用。第二时空世界可以隐含在第一时空中,成为隐形状态,也可以直接显露在第一类时空中,成为显形状态。两类时空是互相重叠的,我们可以生活在第一类时空中,也可以呆在第二类时空中。第一类时空与第二类时空是非同时性的。杨宝根把从“第一物理表象世界”进入“第二物理表象世界”称之为隐形;从“第二物理表象世界”返回到“第一物理表象世界”称之为显形。隐形的过程是瞬时的,显形也是突然的。
正负宇宙世界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我们日常生活的物理时空称之为正宇宙,它具有长、宽、高三维,光速为其极限速度,可看得见摸得着,时间呈正向流逝,空间不具有伸缩性;把另一物理时空称之为负宇宙,负宇宙具有长、宽、高、时间四维,速度可超光速,看不见摸不着。当速度达到光速或超光速,时间可以倒流,也可以停止,空间可以伸缩。以上正负两种时空具有相对的非同时性。从正宇宙进入到负宇宙时,称之为隐形;从负宇宙进入到正宇宙时,称之为显形。两种时空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负宇宙包含于正宇宙之中,正宇宙的一切物理法则都包含于负宇宙的宇宙大法则之中。
“十维时空”世界论
有些学者认为时空不是四维而是十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自然辩证法要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一文中曾经指出:“按现在的最新的理论——超弦理论来讲,时空不是四维而是十维,那么比一般时空多出来的六维是从哪里来的?……超弦世界是十维,有六维是你看不见但又起作用的,你看不见就会认为物体的运动是掌握不了的,是非决定性的,其实是那六维,六个因素没有考虑。”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物理学家葛林、约翰·休瓦兹就提出了“超时空”论,他们认为宇宙不是三维空间,而是九维空间,连同时间一维,称为“十维时空”。九维空间又分成三宇宙:我们居住的看得见而实有的三维空间称为第一宇宙;看不见而虚有的三维空间称为第二宇宙;看不见而实有的三维空间称为第三宇宙,也被称为“平行世界”。
那么看不见而虚有的第二宇宙又是个什么世界呢?笔者认为这里很可能是指的阴性世界。它们是由波或场等阴性物质形成的世界。
“M论”理论
“M论”理论是不久前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尔·斯坦哈特教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宇宙共有十一维空间,其中六维因绕成微小丝状可忽略不计。大爆炸发生前,宇宙是由两个四维平面构成的,其中一个平面是我们今天的宇宙,另外一个是“隐藏”的宇宙。研究人员称,这一隐藏宇宙的随机波动,使其产生变形和接近我们的宇宙。当它“溅”入我们所在的宇宙时,撞击产生的能量在大爆炸中转化为现在宇宙的物质和能量。
这一理论解释了宇宙为什么膨胀及如何膨胀等有关宇宙的重要细节,其研究结果将可能揭示出150亿年前大爆炸发生前宇宙发生了什么。目前,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太空望远镜协会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一宇宙形成的新理论。剑桥大学的瑞斯教授说,这一有关大爆炸发生前早期宇宙的看法,强调了宇宙与微观世界的联系,但只有等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后,这些观点才能进一步确认。
时间与空间 篇4
“非语言符号可以指代用以传播的语言符号之外的所有符号,其功用主要在于重复、补充、调整、代替或强调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2]。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服饰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以及一些辅助语等。作为潜意识的外化,非语言符号相较于更易控制、修改、作伪的语言符号来说,更为真实可靠,在现实中也更为普遍。
相对于服饰语、表情语和肢体语而言,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更为普遍,但是却更为隐蔽,因此常常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新闻采访中时间与空间非常重要,如采访时机的把握、采访地点的选择、访问过程中节奏的快慢与时间的长短、采访环境的空间布局、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空间距离和方向方位等,都能够传递出某种信息。这些需要记者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方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它们。
一、新闻采访中的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
(一)时间与空间
从哲学上讲,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和存在的客观形式,前者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后者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即三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时间随着空间的转移而改变,不存在各自独立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空间关系中,如所处的地理方位、家庭建筑的地理朝向、个人领地的大小、就餐座次的安排、人际交流距离的远近等都是时间和空间并存关系的体现。
(二)作为非语言符号的时间与空间
较早将时间与空间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进行研究的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他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与支配行为,开始了对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的研究。通俗地讲,所谓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是指在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人们利用时间和空间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社会性语言。客观地说,人们的任何动作、表情及生理反应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因此,时间和空间往往与其他符号尤其是人体语言相互配合使用,具有潜信息的特征。
“人体的时间语言,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在时间上的分布状态及其内在含义,主要是指人们的某一动作、表情及生理反应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传递出的信息”[3]。它包括人们的动作、表情及生理反应持续时间的长短、出现的先后顺序、速度与频率及各自所传达的信息,人们对待、利用和支配时间的行为、方式及其传递出的信息等。正如霍尔所说:“时间不但会说话,而且比有声语言更加直截了当,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清晰和响亮。因为它既不像口头语言那样受到意识的控制,也不会像口头语言那样容易为人所曲解,它还能揭穿人们的谎言。”[4]如参加一个重要的约会时,某人迟到了30分钟,道歉与不道歉传达出的这个人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人体的空间语言研究在人际交往时,人体所占有的空间,人们之间所保持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内在含义”[5]。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探讨人类对空间的需求和支配行为来研究在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下个体希望拥有的空间势力和范围的大小,以避免对他人空间势力范围的侵犯。
作为交际符号的空间可以间接但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面对面促膝而坐或以居高临下的方位而坐,交谈场所的选择、交谈双方距离的远近、就餐时座次的安排、会客室的空间布局等都传达着丰富的信息,包括交流双方的身份地位、关系亲疏程度、彼时的情感状态甚至交谈话题的性质等。
(三)新闻采访中的时间语言
根据时间的持续性、顺序性、周期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可以将时间语言分为时间的持续语言、顺序语言、周期语言和价值语言。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主要表现为采访时机的选择、采访时间的长短、采访顺序的先后以及采访节奏的缓急等,这些“时间”都潜在地传达着某种信息,影响着双方的心理,也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效果。
1.采访时机的选择
这里的采访时机更倾向于从受访者角度考虑,即通过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向受访者传递某种信息,使其能够并乐于接受采访。与时机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采访者的情感状态、日常习惯、事件性质等。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对采访时间或时机的选择本身会向受访者传达某种信息,从而影响到采访活动的进展和质量。如1917年3月7日,邵飘萍夜访段祺瑞,正是抓住段祺瑞作为“府院之争”的胜利者班师回朝、志得意满并希冀受访的心理,邵飘萍的深夜求见其实向段祺瑞传达了这样的信号:作为一个凯旋者,你值得连夜采访和报道,与段祺瑞彼时的心态恰好吻合,可谓正中其下怀,因此段祺瑞一改不轻易见记者的习惯而欣然受访,竟至凌晨三点。
2.采访时间的长短
时间既是持续性的,也是有限的资源,因此时间是有价值的。在人际交流中,会谈时间的长短常被当作权衡双方关系好坏和会谈内容重要与否的尺度。新闻采访时间的长短除了判断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和访谈内容的重要程度外,还可以据此判断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如采访国家领导人的时间与采访一个无业游民的时间长短一定不同;采访一个正在操作机器的工人和在海边休闲度假的游客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如果记者不能领会到其中“真意”,或者过分纠缠、或者敷衍塞责,都会影响到采访效果。此外,在新闻采访中,时间的价值语言还表现为记者和受访者是否守时,他们等待采访的时长也可以反映出各自的身份地位和对采访的重视程度。
3.采访顺序的先后
时间是有顺序的,在人际交流中,人们的动作、表情等先后顺序,常常反映出人们的情感、态度、性格和地位等。在新闻采访中,时间语言采访顺序的先后主要包括到达采访地点的先后顺序、采访发言的先后顺序、见面握手的先后顺序、落座的先后顺序等。这些时间语言本身包含许多重要的人际交流信息,一方面反映出双方的身份地位和情感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记者对时间语言顺序的把握程度,同样会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
4.采访节奏的缓急
时间具有周期性,因此也是有节奏的。在人际交流中,双方接触和交流的频率一般能够反映出关系亲密程度;双方见面后脚步的快慢和握手的节奏也能够传达彼此的情感;交谈过程中语速的快慢、对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等都传达着某种信息,并影响着彼此的心理。在新闻采访活动中,采访节奏的快慢传递不同的情感、态度和性格。记者在短时间内采访同一对象的次数,受访者回复记者提问的时长和频率,采访过程中双方语速的缓急等不仅能够透露出各自的性格和情感状态,而且会影响到采访氛围。一般而言,缓慢的采访节奏往往更能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对于不敢谈和不善谈的采访对象更合适;而快速的采访有助于提高采访效率,对于惜时如金且愿谈善谈的采访对象更合适。
(四)新闻采访中的空间语言
“与人交流时,交流双方彼此之间的距离及距离变化与交谈的话语一样,是整个交流过程的组成部分。”[6]我们总是允许一个人距离自己很近,却让另一个人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人际距离学”即研究这种信息系统,它包括个人空间、座位安排和家具摆放。在人际交流活动中,个体不同的姿势(如将腿脚伸放在办公桌上)、个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和个体所处空间的方位特征等都传达着非常重要而明显的信息。在新闻采访中,空间语言主要表现为采访地点的选择、采访距离的远近和采访空间的布局等。
1.采访地点的选择
采访地点的选择对于采访活动十分重要,不同的场所,其性质和功能不同,所以交谈话题的性质、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如在办公室采访不同于在住宅采访,在广场采访不同于在图书馆采访,采访农民与采访艾滋病人的地点选择是有区别的,这也印证了传播学者戈夫曼“情境决定论”的观点,即不同的情境决定了人们的言行。因此,从某种角度讲,采访地点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信息,如某知名人士答应在家里接受采访与在工作现场接受采访,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起码能够反映其性格特征、对待记者的态度以及与记者关系的亲疏程度等。恰当的采访场所不仅与受访者的身份相吻合,而且有助于营造融洽的采访气氛,或者促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敞开心扉,从而保证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2.采访距离的远近
性质不同的人际交往要求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距离过近令人感到窘迫,距离过远又让人感到冷落。因此,从人们交谈的物理距离可以看出他们的亲疏关系。根据霍尔的划分,北美人使用个人空间的方式有“密切距离”“个人化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四种类型,并用具体数据予以说明。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任何一种采访方式,如面谈、电话采访、开座谈会、网络视频采访、隐性采访等都是双方物理距离的体现,它表明了采访话题或者事件的性质、采访双方熟悉的程度等。具体到每一种采访方式,也会有空间语言交流,比如登门面访时与受访者距离的控制和把握会表现出双方的地位和关系。而在国际采访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空间文化,记者要控制好采访距离,尊重对方的空间文化,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3.采访空间的布局
在人际交流中,交流主体不仅处于特定的场所或者空间中,而且还可以通过交流场所或空间的布置摆设和交流主体的方位安排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如在餐桌上摆放一束玫瑰,用屏风或其他障碍物隔断而构成独特的交流空间,办公室、客厅、书房等地家具的摆设而形成的空间感和方位感等,都传递着特定的信息,都属于空间语言的存在形式。
在新闻采访中,演播室采访最能体现空间语言的存在。比如主持人和嘉宾距离的远近、座位顺序与方位朝向,演播室的布置摆设(包括器具的风格、色彩的搭配)、室内灯光的设计等都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传递某种交流信息,而且决定了参与者的现场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空间语言在起作用。此外,一旦双方确定了采访地点,有经验的记者也会通过对采访现场空间的特定安排和利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态度与情感。如在养猪场与采访对象一起边给猪拌饲料边聊天,集体采访时采取圆桌式布局而不是授课式布局,出于保护受访者隐私的目的,用面具或其他障碍物遮挡其脸部或者全身等。
三、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一)接近采访对象,获得采访机会
新闻采访实践中,征得受访者的同意或好感、获得采访机会是成功采访的第一步。因此,采访时机的把握和采访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生物学家发现:人与动物一样,有强烈的“领土”意识,对属于自己领地的占有欲和保护欲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家庭住宅的每处空间(客厅、卧室、书房等),在承担某种功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特定的空间信息,决定了其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记者一定要尊重和了解受访者的文化习惯、个人习惯和情感状态。正如前文所言,邵飘萍成功采访段祺瑞,从正面说明了邵飘萍对采访对象情感状态的准确把握,使之获得了一次近距离接触采访对象并深入采访的机会。
当然也有选择不当而失去采访机会的案例,如有位记者打算采访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李六如老人,被婉言谢绝,原因是李老有个怪脾气,在家写东西时怕被人打乱构思,一般不见客。换句话说,李老写作时,记者贸然采访,会传达给对方不尊重自己写作习惯的信息,从而产生反感情绪。因此,记者采访时尤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接近采访对象,获得采访机会。
(二)消除负面心理,促进对话交流
新闻采访中,许多受访者是抱着恐惧、消极甚至抵触的心理接受记者采访的。他们有的因性格内向而不善言辞,有的因另有隐情而不敢言辞,还有的因固有偏见或心情不佳而拒绝言辞。采访对象的这些负面心理或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疏通,往往会使记者的采访活动陷入进退维艰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采访的进程和质量。
《南方都市报》记者周松柏2010年去采访刚出狱的女杀人犯周模英。5年前因为生活所迫,周模英亲手杀死幼女而获刑,从此寡言少语,自我封闭,尤其面对媒体采访时情绪会失控。周松柏是通过周模英的小姑子熊六妹才争取到面访的机会。见面时,周模英一直躲在熊六妹的背后。周松柏有意只和熊六妹拉家常,“给周模英充足的空间与时间,感受他们的友好氛围,尽量消除她的陌生感和‘敌意’”[7]。记者以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向周模英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可以不参与谈话,你是安全的,也是自由的。”在周松柏与熊六妹20多分钟的家常谈话中,心墙高筑的周模英渐渐放下戒备,开始聆听他们的对话,后来还时不时地插上几句,坚冰开始逐渐融解。周松柏抓住机会,开始小心翼翼地将话题带入采访,引导周模英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三)营造融洽氛围,搭建情感桥梁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既可以通过采访对象所处空间环境的布置来获取信息,同样可以通过主动布置采访环境来传递信息,营造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气氛。尤其是在演播室采访中,现场环境的布置与氛围的营造可以唤起受访者的回忆,激发受访者谈话的欲望,传递各种情感信息,促使采访顺利进行,这就是空间语言的作用。如《金星秀》演播现场的“红沙发”、嘉宾与主持人之间适中的距离和朝向、开场时的拥抱环节、节目中为嘉宾准备的红酒等,都营造了一种轻松、亲切甚至浪漫的氛围,有助于嘉宾畅所欲言、吐露心声。
1995年7月底,一位记者到高桥镇石塘村采访一位烈士母亲,见面时并未提采访一事,而是来到她儿子———年仅21岁的海军战士周文良烈士的遗像前沉默凝视,又仔细地观看了摆在烈士遗像边的证书、奖状和奖章。在20多分钟的时间中,记者没有提一个问题,全是用无声的语言向烈士母亲“倾诉”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烈士母亲高风亮节的敬佩之情。这种特定的时空语言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感,使随后的采访渐入佳境,记者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素材,一气呵成写下了通讯《烈士丰碑下的基石》,成为当年“八一”节的独家新闻。
(四)捕捉新闻线索,获取新鲜信息
相对于其他非语言符号,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更具有隐含性。新闻采访中,如果记者能够准确地捕捉采访现场包括时间和空间在内的非语言符号,往往会有意外发现和收获。如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敏锐的记者注意到,国家领导人会见港澳代表团的座位安排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往年以弧形排开的沙发会谈形式,改为数行排列的工作桌汇报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宪法和基本法关于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有关规定,以及行政长官作为特别行政区首长和特区政府首长向中央负责的要求”[8],这就是记者通过空间语言捕捉到的新闻信息。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傲慢的基辛格在开始的两个小时内,让法拉奇尴尬地站在办公室中间,自己却选择了高于法拉奇的椅子坐下,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并且始终面无表情地背对着她兀自办公。法拉奇虽然感到一些紧张,但也从基辛格的虚张声势中看出其不自信。随后,基辛格请法拉奇在长沙发上坐下,但他却仍坐在一张比沙发更高的安乐椅上。基辛格就是用这种长时间冷落法拉奇的时间语言和居高临下的空间语言来捍卫自己在采访中的控制权和优越感,同时也暴露出他高度防备的心理。对于这点,法拉奇在《风云人物采访记》中这样写道:“他这样做既愚蠢又不礼貌,但这种局面倒使我有机会在他研究我以前先把他研究一番。”通过对基辛格刻意流露的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法拉奇洞悉出了基辛格的另一面:“怯懦者”“色厉内荏”。因此在随后的采访中,她连续用反问、设问、假设的手法刺激基辛格,逼迫他改变“我将什么也不会告诉你”的初衷,道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时间与空间往往同语言符号和其他非语言符号配合使用,对新闻采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记者而言,需要仔细观察和体会,注意运用时间和空间传递信息与感情,同时也要注意捕捉采访对象的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以便及时反馈,使采访高效有序地进行;对于采访对象而言,也可以通过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来调节甚至控制采访进度,使自己处于相对主动或自由的状态。只有双方能够心理互感,方是采访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萨莫瓦尔.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5.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4.
[3]姜光辉.人体的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4):20.
[4]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5]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4.
[6]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99.
[7]杨兴峰.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75.
时间啊时间作文 篇5
你能不能原谅我,将你随手抛进路边的草丛,交给才长大的小蚱蜢,忽略了你真诚的劝说,你能不能原谅我,将你掷向快乐的玩耍中,忘记了你焦虑的苦劝,你能不能原谅我,将你抛入无休止得闲聊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去……
你能不能原谅我,时间?我知道我辜负了你太多的期盼,放弃了你给予的太多太多机会。你终于惩罚了我!让我在夜晚时痛恨失去了那么多的白天,让我在一大堆作业前,痛恨玩过太多游戏,让我考试时,心急火暴满心悔恨……惩罚一个调皮的孩子,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
我知道你听见了,我知道你原谅了我,是你让妈妈告诉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你让爸爸劝导我:“今日事,今日毕”是你让老师教导我:“只有掌握时间的人才会取得收获。”……于是,我不再叹息,白天的短暂,不在埋怨学习的负担,也不在害怕考试的成绩……
你是宽容的,你又是自私的,你把那么多的若贝尔奖,小史罗韦尔大奖,送给了勤奋好学的人们却始终不给那些糊涂的孩子一点奖赏;我也曾埋怨过你的自私,但那时我真是不懂事呀!如今我多苛求你的奖赏。
时间与空间延伸理论的初步研究 篇6
Key words: Theoretical Physicist ;Relativity Research; space-time extension theory; Coulomb’s law and the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similarity; elliptic space
摘要:為了解决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提出用时间与空间延伸的观点解释。空间本身以光速在延伸,速度可以看做是空间轴与时间轴某种夹角的正切值。因此,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光速不变原理实际是空间与时间的最大夹角的正切值不变。电磁场和引力场可以依靠空间本身的运动进行传播,他们传播的速度即为空间自身的速度c。可以看出,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形式相似的实质是空间传播方式的相似。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几个公式揭示了物体周围存在着椭圆时空。
关键词:理论物理学;相对论;时空延伸理论;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相似性;椭圆时空
一、时间与空间延伸理论综述
1、基本原理与假设。空间具有各项同性;电磁波可以以光速传播;坐标轴之间存在夹角;空间与时间具有统一性。
2、类比推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说明电磁波的传播需要空间。推理可知,空间中以光速传播的波必然是以空间本身作为媒介向外传播的,因此,空间在不断运动,其运动指的是空间轴与时间轴围成夹角的变化。类比可知,速度又可看成空间轴和时间轴的夹角的正切,由此看来,空间轴和时间轴有最大正切角,其正切值为光速,这也是空间中的物体最大运动速度。因为空间本就是以光速在延伸,所以光速又叫空间的运动速度。
二、空间速度与时空关系
光速不变原理的本质是空速的不变性,因为光子不具有静止质量,因此能被空间带动以空速向周围传播。空速的方向是相对于每一点向外,因为空间具有各向同性,所以没一点的空速均相—值为C,空间中的运动物体的速度若超过空速,则其不可能在当前空间下存在,结果是不可预料的。
三、场波的时空性与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
四、对宇宙学探索的指导
由于对于任一点来说,空间都是以该点为中心延伸,而宇宙中存在无穷个点,因此宇宙的膨胀无中心。有质量的物体就好比空间上的小球,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被空间本身撕裂。因此,原则上我们可以看到宇宙中任意远处发出的光,因为空间能够传递到此,则必然有光传递到此。各点空间延展,造成了宇宙本身的膨胀,因此宇宙的膨胀是加速的。
五、相对论下的时间与空间的新解释
参考文献
[1] 曹焱. 狭义统一场理论-论电磁力与强力、弱力、万有引力的统一[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16(4):287-297.
时间与空间 篇7
一、不断倒数的时间和插叙
丹·布朗认为张力制造的三要素分别是时间、磨炼和期待。从小说第二页作者第一次记录准确的时间“清晨, 5点18分”开始, 故事就好像一个开启了的定时炸弹一样通过不停地倒数时间, 带着读者进入一处又一处让人眼花缭乱的场景, 一步一步逼近令人匪夷所思的谜团真相。整个故事被设置在一天之中, 故事的高潮是午夜十二点。故事越接近高潮, 时间越紧迫, 八点, 九点, 十点, 十一点, 只剩半个小时了, 离午夜只有不到二十五分钟了, 晚间11点42分, 晚间11点51分, 晚间11点56分, 还剩两分钟。耳边的滴答声在不断地敲打着书中角色和读者的神经, 让人窒息的压迫感似乎把人带入了时间的魔窟, 直到最后一刻反物质在空中爆炸, 教皇内侍从天而降, 故事进入尾声。如果只是一味倒叙读者很快就会感到枯燥, 插叙是作者处理时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在顺序推进的叙事过程中, 片断插入发生在过去时空的少量场景或情节段落。其特征是片断性, 即所插入的场景和段落尽量可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但并不构成独立成形的情节线索。”不时插入的回忆和叙述打破了时间的连贯性避免了平铺直叙, 增加了作品的节奏感, 渲染了悬疑气氛。小说中对光照派、瑞士侍卫队、教皇登基、“火气水土”的双元式图案的叙述, 以及对万神殿、四河喷泉等文化景观的描绘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二、虚实交叠的空间
作者通过使用平行式的处理, 将处于不同时空场景或同一时空场景下不同人物的行为清晰地表现出来。小说一开始采用了惊心动魄的凶杀场面作为小说的楔子, 而很快视线就转到了主角罗布特兰登身上。在来往交错的时空中, 各种场景交错重叠, 串联出整个故事的框架。而在主线进行的同时, 为了让故事变得更加动人心魄、扑朔迷离, 随着场景不断变化, 黑煞星、科勒、教皇内侍、红衣主教、记者、瑞士侍卫对等各路人马穿插其中, 在各种神秘场景中一幕幕展开故事。杨仁敬曾指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不再是作家个人想象和虚构的产物, 而是事实与虚构的巧妙结合。第一个重要地点是欧核中心 (CERN) 全称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 作者用魔术师的手编织了一个夸张的反物质实验室, 引人遐想。反物质实际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形式, 在粒子物理学里, 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 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 作者却把反物质夸张成可以炸毁整个梵蒂冈城的恐怖武器, 在真实的空间中虚构了一个令人战栗的世界。
罗马和梵蒂冈城是《天使与魔鬼》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 两座城市地理和历史上都是密不可分的。作者声称书中涉及的艺术作品、墓地、地道和罗马建筑均确凿无误, 但是作者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描述使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书中出现的场景如梵蒂冈秘密档案馆、波波洛圣母堂、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都是热门的旅游胜地, 但是因为作者引人入胜的背景设定, 这些真实地点与虚幻而神秘的光照派构成了一个如假似真的空间, 大大渲染了故事的悬疑气氛。
为制造亦真亦幻、虚实难辨的气氛, 作者把故事的副线设置在了西斯廷教堂和圣彼得广场。罗马教廷秘密会议本身就充满神秘感, 书中与“光照派”对立的罗马教廷正在西斯廷教堂中举行选举新教皇的秘密会议。在这个丝毫不受外界干扰的、烛光摇曳的大厅里, 神秘而压抑的空间中, 故事更增添了紧张气氛变得更加惊心动魄。
三、蒙太奇的创作手法
大量运用电影拍摄的方式是作者创作的另一重要手段。作者放弃经典的叙事手法, 用自己的实践实现了最佳的戏剧效果。小说第一章, 作者对杀手用刀子剜出科学家莱昂那多维特拉眼珠的含糊描写令人毛骨悚然, 而这种给人造成强烈感官冲击的描写均成功地达到了作者想吸引读者尽快入戏的预期目的。在一般情况下, 多条主线与副线的运用容易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混乱, 然而丹·布朗精心安排, 娴熟地运用了灵活转换情节线的方式, 即将某条副线上发生的事情隔开, 并散布于相隔较远的几个段落中, 同时辅以悬念片中惯用的手法, 如抛弃全知视角、改变叙事角度、故意忽略或者歪曲某些重要线索, 从而达到延缓化解某些分悬念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悬置效应。
借用电影技术中闪回技巧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推进分悬念和总悬念的设置, 并最终协助主人公揭开谜底的真相。悬念有助于贯穿故事线索, 引导读者出没于故事的峰回路转之中, 并让读者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在小说中, 当教皇内侍作为黑煞星幕后的主脑的身份被曝光后, 他的脑海中闪现了前任教皇遇害后他如何掩盖教皇被害的真相及他命人绑架并杀害四位候选主教的情境。这些闪回片断填补了故事中关键部分的空白, 有助于读者理解并消化这部并未将所有故事情节都列在书中的小说。
四、结论
对于科学与宗教的论战, 丹·布朗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宗教与科学在认识世界这一问题上是殊途同归。”后现代社会表现为一种“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对一切对象都一视同仁, 它把所有东西都当成相同的消费类别, 包括意义、真理和知识。它以生产影像和时尚为己任, 以此来取代现代叙事赋予事物以意义的任务。科学成了一种游戏, 宗教也成为了一个包装完好的消费。作者谨慎又玄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真假难辨的奇妙时空, 恰到好处地找到了处理二者关系的平衡点。
丹·布朗为他的小说融合了经典小说与通俗小说二者的特点, 并注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 他没有简单地被任何写作的理论束缚, 他的成功并不在于独特的写作技法、惊心动魄的情节设置或离奇耸人听闻的故事背景, 而是在于他巧妙地结合了所有的要素, 以魔术师般的叙事手法, 微妙地平衡了所有矛盾, 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时至今日丹·布朗的这个系列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牌, 《天使与魔鬼》也许不是丹·布朗最好的作品, 但分析它的写作特点会使我们更直接地理解丹·布朗的成功之道。
摘要:作为丹·布朗系列小说的开山之作《天使与魔鬼》并非作者最成功的作品, 但是作者融合众家之所长, 在叙事中把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和背景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用蒙太奇的手法营造出紧张非凡的悬疑气氛, 使知识悬疑小说自成一派, 为之后系列小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叙事艺术,时间,空间,蒙太奇
参考文献
[1]丽萨·罗格克.丹·布朗传[M].朱振武,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朱振武.解密丹·布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3]杨仁敬.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新模式和新话语[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2) :51.
[4]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高尔聪.丹·布朗悬疑小说的叙事与后现代技巧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9.
[6]付慧.论丹·布朗的小说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
想象中的时间空间时间机器构架图 篇8
如果将空间想象为一个被弯折的二维平面, 两个物体向时空施加足够的作用力, 从而制造出一条连接宇宙中相距很远的两点的通道, 虫洞就产生了。如果发现了虫洞, 它可能会使我们能够完成到过去和未来的旅行。其工作原理如下:假设虫洞的洞口是可以移动的, 同时假设甲乙两人, 甲呆滞在地球上, 而乙随飞船出发, 那么乙以50%光速在太空中飞行了几小时后, 就可以将一个虫洞口带入太空, 而另一端的虫洞口将和甲留在地球上。在乙飞入太空的过程中, 两人一直可以看到对方。几小时后乙返回地球时, 对甲来说可能几年已经过去了。现在甲通过被带入太空的虫洞会看到自己早些年的样子, 就是乙升空的那一年。这种方法的绝妙之处在于, 一旦穿越虫洞, 年老的甲可以回到过去, 而年轻的乙则会进入未来。
“模糊空间”的空间 篇9
关键词:模糊空间,灰空间,限定空间手法
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随着科学对于每一次项客观事物由最初的笼统概念到精确定义, 然后逐步又认识到模糊概念。当十三世纪之前, 人们还没能力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剖析时, 仅停留在笼统直观的认识阶段时期, 人们这一切称之为哲学。经过文艺复兴时期, 力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近代科学逐渐从哲学的混沌模糊体中分化出来宣告独立。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各门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0世纪的30年代后期, 在原有的各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各学科之间的邻接区域, 产生了一系列横向交叉的知识网络系统, 导致分离的各类学科相互沟通、整化, 使人类的知识形成一种螺旋上升后的模糊概念, 这种现代意识的思维特征的进步。
20世纪80、90年代革命性的建筑理论冲击着设计领域, 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的“灰空间”理论。
空间, 如果仅以纯理论来界定, 那很难以用全面的概括空间的本质、特性, 其实作为空间本身就交织着各种各样的模糊性。
对于建筑的模糊性, 不是内、外空间不仅仅是数量的几何级叠加, 更多的是次元级的组合整体性质。
其实, 我们可以利用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来表明空间限定的模糊感觉。二体合一, 黑白两极的变化圈象征着各自的独立, 又是和谐统一。动静转换, 具有动感的黑白两极, 无休止的运动。无始无终的运动无穷极, 两极相互转换、更新, 黑中有白, 白中有黑。中国园林的设计手法中经常将成对的矛盾联系在一起, 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空间, 令人感到“惚兮, 恍兮, 其中有象;惚兮, 恍兮, 其中有物”的模糊空间。例如中国传统园林中需要有水, 一般为活水, 但是活水在庭院的体现要展示静水的一面, 一静来烘托动。日本的庭院设计由于受唐宋时期的影响, 具有与中国庭院设计手法相似之处。日本著名的龙安寺石庭, 仅置五组石块, 白砂以条纹状铺地, 引起对水面的联想, 这种真实与意念之间的模糊关系, 产生亦静亦动的变化空间。
模糊空间的亦此亦彼之间的理解,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在此方面将模糊空间转述成禅文化所理解“灰空间”。“灰空间”, 不能是一个四周完全封闭的中庭, 它必须是半开敞的, 在此自然可被引退, 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中的中庭空间里, 他将自然的阳光、石雕、禅境等多种要素内部化, 将外部转化为内部, 自然与建筑相互捕捉、相互穿透, 维持了非常良好的平衡关系。而在另一个和木町市政厅的入口中庭, 是利用铺面、画廊、雕塑、绿化等手法精心包围出来的半工半私的开敞院落, 将内外景致交融成一个室内化的外部空间形态。
时间与空间 篇10
如何提高酒店的效率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 既包括资金的投入与回报的比率, 也涵盖空间的尺度和功能的适度, 还涉及员工人数与服务质量的匹配, 需要从酒店的策划定位、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全盘考虑。由于文章篇幅和专业的限制, 本文仅探讨酒店设计与效率的关系, 试图从设计的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
近日, 笔者应德国Steigenberger酒店集团邀请, 参观了该集团在德国不同城市的Steigenberger和Inter City酒店, 并与酒店的管理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对其理性审慎的设计态度, 以及既保证服务质量又兼顾员工工作量和管理成本的理念深有感触。
Steigenberger酒店集团是德国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 是一家拥有自身个性和文化的家族企业, 被国际知名酒店市场第三方调研公司Market Metrix评为2013年酒店行业客人满意度最高的11个品牌之一。同时获奖的还有Hyatt House (美国的凯悦酒店集团) 、Inter Continental (亚太地区的洲际酒店) 、Ritz-Carlton (美国的丽思卡尔顿酒店) 等知名酒店 (2) 。
作为专注于为酒店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市场调研公司, Market Metrix在全球酒店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调查全程均不会告知酒店方, 完全是从第三方角度客观地根据4万名顾客实际入住经历统计, 从酒店房间清洁度、浴室整洁度、电视及灯光性能、床品舒适度、室内光线充足度、性价比、网络覆盖率、前台服务态度、办理入住的效率、解决问题的态度、酒店的认知度、预订专员的友好度、预订的准确度、电话回应速度等10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全面的考评。也就是说, Steigenberger的酒店无论从硬件标准还是服务质量, 都可以称得上是高档酒店。
但令人意外的是, 这个顾客满意度极高的酒店品牌, 其每家酒店配备的员工数量仅为国内同规模酒店的1/10左右, 相同客房数的酒店面积也远低于国内的同规模酒店。也就是说, 其坪效远高于国内的同档次酒店。除了大量工作的社会化和服务人员的高素质、多技能, 其高效的空间设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德国人理性、克制、精益求精的处事态度世人皆知, 几乎贯穿于德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筑设计也不例外。仔细观察Steigenberger旗下的酒店, 会发现无论是定位高端的Steigenberger酒店, 还是以商务为主打的Inter City酒店, 都与国内对高档酒店的普遍认知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概括地总结为:空间“小”、服务人员“少”、使用效率高。实现这种空间高效的关键点就在于“时间”。
酒店主要由公共区、客房和后场三大部位组成。由于后场通常不在普通顾客的视野范围内, 但又与公共区和客房的品质息息相关, 故本文没有用专门的篇幅对后场进行比较介绍, 而将其与公共区和客房的介绍结合在一起。
酒店的公共区通常包括大堂、堂吧、餐厅、酒吧、商务中心等基本要素, 此外还会根据酒店的定位和规模增加会议中心、健身、娱乐等相关内容。公共区是酒店脸面, 投资大、对服务的要求高、运营成本高而经济效率普遍偏低。公共区过小, 会影响酒店的档次和服务质量;过大, 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空间的浪费。因此能否很好地发挥公共区的作用, 对提高酒店坪效可谓至关重要。
在通常的酒店设计中, 设计师也会考虑某个空间的多功能使用, 但是很少会考虑公共区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图1是笔者根据酒店主要公共空间在不同时间段的使用情况而绘制的示意图, 颜色的深浅表示该空间在某个时间段使用的频率高低和需要提供的服务量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到, 大部分公共空间都有相对固定的使用时间, 而且彼此之间存在时间差。Steigenberger酒店的建筑师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把空间放到了时间的坐标中进行组合变化。
图2是笔者总结Steigenberger旗下酒店主要公共区的共同点而绘制的平面示意图。这个看似简单的平面中蕴藏着很多玄机。吧台后面的酒柜装有推拉门, 白天的时候关上, 背景是简洁的装饰图案, 符合大堂吧安静的氛围;晚上的时候打开, 就变成了琳琅满目的酒柜, 搭配酒吧热烈的气氛 (图3) 。
餐厅的分隔采用活动的玻璃隔断, 非用餐时间关上隔断, 保证大堂适当的尺度。用餐时间可以根据就餐人数调节餐厅的面积 (图4) , 人少时也不至于因为餐厅面积过大而显得空旷。
员工的服务流线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前台的员工同时也是酒吧和大堂吧的服务员, 前台和吧台相邻的布局减少了服务人员的走动距离, 将这两个区域都控制在服务范围内。
餐厅的自助餐台靠墙设置而不是传统的岛式布局。这样既可以避免服务流线与客人的流线交叉, 还可以通过墙上的窗口及时增补食物, 让后厨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出厨房的情况下就随时掌握餐食的取用情况 (图5) 。
这些灵活利用空间的策略不仅大幅节省了面积, 还减少了服务人员的数量及工作强度, 从而实现了在不牺牲品质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坪效的目的。
相比公共区而言, 酒店客房运行成本低、收益回报大, 是酒店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且客房在整个酒店中所占的面积比重最大, 与顾客的关系也比公共区更加密切, 客房设计的成功与否也是酒店是否能被顾客认可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客房的单位面积虽然不大, 但是由于数量多, 客房设计的每一个优点或缺点都会被放大很多倍。遗憾的是, 很多酒店客房的设计含量较低, 从平面格局到室内陈设都套用固定的模式, 成了名副其实的“标准间”。部分酒店为了追求所谓的豪华, 盲目追求客房的面积, 但在细节上却缺乏推敲, 导致了大而无当的结果, 严重影响了酒店的效益, 也就是说坪效很低。究其根本, 其实是对待资源和设计的态度问题。
和前文提到的公共区一样, Steigenberger酒店的客房设计也是利用了使用上的时间差来扩展空间。比如说, 在大多数时间里, 客房的卫生间几乎没有人使用, 能否利用这部分面积就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但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图6为柏林Steigenberger酒店的一个单人间, 房间面积不足15 m2。这个面积比国内经济型酒店客房都小的房间, 空间却并不显得拥挤。房间里不仅包括了床、床头柜、书桌、扶手椅、电视、行李架、衣柜、穿衣镜、卫生间、mini吧等常规内容, 还出人意料地设计了一个吧台。
对于单人房来说, 私密性几乎不是问题, 因此我们习以为常的卫生间隔墙就变得可有可无。设计师大胆地去掉了隔墙, 将卫生间和卧室合二为一, 因此在无形中把二者的面积都扩大了。淋浴房变成了玻璃盒子, 洗手盆扩展成了吧台, 办公区、睡眠区、休息区、接待区、行李区、卫生区一应俱全。若偶有朋友来访, 既可以坐在窗口的矮柜上促膝谈心, 也可以在吧台边举杯畅饮。
从酒店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来说, 去掉隔墙不仅减少了部分土建成本、节约了空间, 而且还避免了很多卫生死角, 便于服务员清扫。
这个房间的正常售价每晚约1 000元人民币, 入住率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使考虑国内外物价和消费水平的差异, 这也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若平均到每平米创造的价值, 其坪效已远远高于国内的五星级酒店。
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 但是其实这个方法并不只适用于单人房。在图7所示的双人间的平面设计中, 卫生间和入口门廊结合在一起, 洗手盆和mini吧形成了一个整体;卧室和卫生间之间的推拉门可以根据空间需要开合;淋浴间和马桶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空间中, 即使同时使用也能保证各自的私密性。最关键的是, 这个面积仅为20 m2的客房实际使用效果一点不亚于通常的标准间。
土地是全球性的稀缺资源, 在倡导绿色和节能的今天, 设计重点从对单个空间的精雕细琢延伸到对整体空间的精打细算是酒店以及其他建筑的必然趋势。高效的空间设计在为酒店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无形的社会效益。
和所有的建筑一样, 酒店设计的终极目标, 不是一个炫丽浮夸的产品, 而是服务于人的物质环境。德国的酒店设计秉承了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理念, 鼓励创新、追求品质、完善服务, 面对复杂问题寻找多样化的有效解决方案。包豪斯精神的真正内涵, 并非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 而是注重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倡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工作, 所有的平等都建立在这种创造性和现实世界的逻辑关系上。如何节约资源, 在最大功用和适度建设上取得平衡, 是值得所有酒店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注释
11 坪效原是台湾地区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 指的是每坪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 (营业额/专柜所占总坪数) , 现在也用于评价酒店单位空间为运营者创造的效益。
时间与空间 篇11
2009年9月20日,我上了一节区公开课。授课班级为七(1)班,教材是我区自编的小升初衔接讲义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一篇有趣的小故事Min and Mon, snight。故事围绕Min和Mog这两只猫的作息时间而展开,短文中出现了小学阶段的十几个词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句型What time do you do? I do sth.at…来了解别人和介绍自己的生活作息。依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以及我校结构一情景一交际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我确立了设计这节课时的主导思想:以课本上这篇故事为切入点,导入词组及句型,进行初步感知,然后创设大量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交际运用。
二、过程
由于备课充分,上课时有预设,也有生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学步骤按部就班顺利进行着。在结束课文教学后,紧接着进行到了第五步,也是我在进行备课设计时较为得意的环节之一。那是我设计的一个任务型的活动:
师:We knew the timetable of the cats. And now you are little mice, you want to be safe. So can you design a timetable for yourselves?
当时的想法是,面对这么一个有趣的任务,定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果然,接到这个任务,学生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遗憾的是,在操作这个环节时,我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大约只有一两分钟后,就直接请同学上台去表达了。结果主动发言的学生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多,他们表达时语言运用结结巴巴,不是那么流畅,自然谈不上语音语调的优美了。完成设计老鼠作息表的任务只好草草收场。我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是有一幅美丽的画卷放在学生面前,老师却没能将它完全展开欣赏。
接下来,进入了拓展阶段,也有我较为满意的一个设计。请了一位同学扮演超级女孩supergirl,其他同学运用本课的句型向她提问,了解她的作息时间。之前,我想过针对本班的一个学生作息时间提问,后来考虑到同学们之间十分了解,没有什么信息差。后来又想是不是找个流行歌手或是找个体育明星,但似乎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最后,我选定了课本中学生喜爱的人物形象supergirl,作为超级女孩,她的作息时间与常人不同,针对她的活动来提问,有挑战性,而且可以给学生创造思维空间以运用语言。让我们来听听课堂上他们之间精彩的问答吧!
S1:Hello,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upergirl:I go to school at 7 o’clock in the morning.
S2:What time do you help people?
Supergirl:I help people at night.
S3:What time do you cook?
Supergirl:Sorry, I can fly. I can put out fires. I can run fast. But I can’t cook.
S4:What time do you…?
最后提问的学生太多,以至于我不得不上前解围:Supergirl is very busy. She has to say goodbye to us.任务成功完成。
三、反思
同样是两个有理有据,设计充分的任务,为什么完成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呢?原因很简单,课堂上老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知识,从而增强语感。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先看第二个任务的成功完成,与为学生们选择的采访对象是Supergirl大有关系。因为选择了课本中学生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使任务的完成过程既生活化又生动化。同时,作为超级女孩,她有与常人不同的作息时间,针对她的活动来提问,有挑战性,有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空间,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反观第一个任务,设计虽然抓住了新课标精神,尽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来为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时空,却忽略了一点,就是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的时间。设想一下,我们使用母语去完成一项设计任务尚且需要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何况是使用英语。当时,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我能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去充分进行结对子或小组讨论,同时把课文上猫有活动的四个时间点列在黑板或屏幕上,辅助一个个小老鼠学生根据这些时间去想、去谈、去计划在这些时间他们打算干什么来避开猫。那么我想,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语言的运用将会更充分些,任务完成的效果会更好些。
时间与空间 篇12
一、合理选课 教有定篇
其实,并不是教科书里的课文必须一篇不落地上完,它们无非就是个例子(叶圣陶语),例子多并不一定就好,少也并不一定就不好。少量的例子,指导得当,学习得法,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不就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吗?教科书里的课文全教是不太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有版本的教科书都设置了“选教或自读内容”,就是要增强选择性。像苏教版必修一,22篇课文中必教的也就14篇,这就差不多把课时数提高到平均每篇2.5课时了,算勉强够用。在浙江,“为了减轻教学负担,除必教课文(见附录)外,其他篇目可以由学生课外自学,也可以安排在课内教学,考试评价不作要求。”[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4年版)》(以下简称《意见》)在其《附录》里列出的“必教篇目”中,必修一只有10篇,平均可达到3.5课时,应该算是比较充足了。更有甚者,像《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语文(2014年)》里列举的所谓学考“基本篇目”,只有6篇。为直观起见,这里将苏教版必修模块四种不同的篇目数列表如下。
教学篇目是可以选择的,如果我们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不想重组篇目,不妨就从A、B、C、D四类中合理地选择一种。所谓合理,主要是基于学校、学生实际,也就是学校排给语文课时的多少,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如果课时相对较多,学生程度也较高,则选择A类全教也无不可;如果课时数量和学生程度都属中等,则选B类比较合适;而在二三线普通高中,即便选择C类甚至D类,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想不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的矛盾,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篇目选定,则心中有数:就课文教学而言,若选B类,大致一篇课文2课时;若选C类,大致每篇课文3课时。有了这个“数”,在教学设计时,在教学进程中,就会予以充分考虑,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了。
二、一文两课 篇有定时
“一文两课”本来有三层意思,一是一篇课文两种课型,就是两个班两种上法,时髦点讲就是同课异构;一是一篇课文分两个层次上,即基础课和发展课;一是一篇课文上两个课时。我们这里主要取后两种意思,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上成两课时(长文要短教,短文要长教),一节基础课,一节发展课。基础课和发展课同《意见》“教学要求”里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有一定同构关系,前者基于全体学生,后者基于个性发展。当然,“基本”并不等于“简单”,“发展”也不一定就是“繁难”,“基本”和“发展”都是基于课文和学生实际的。这就涉及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既要研究课文的“基本”和“发展”,也要研究学生的“基础”和“个性”。
我们当然不必对《意见》里的“要求”“俯首帖耳”,在遵循“普遍共识”的前提下作切合自己的选择。以《沁园春·长沙》(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为例,第一课时基本按“要求”“联系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说出词作的主要思想感情;体会词中的豪情壮志,说出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准确、流利地背诵该词”。第二课时则以“两个问号引发的思考———《沁园春·长沙》表现手法新探”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该词的设问艺术;另让学生以创作对联的方式为课文作结(这其实是两个活动,下文详述)。有学生写道:“望中原,五岭踏遍,天地众生随鸟瞰;立湘江,百舸争流,穹宇万类任遨游。”联结课内外,也算像模像样。
这是一个短文长教的例子,“基础”之上,可以深化拓展。长文如《祝福》(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如何短教,则是个破费思量的问题。笔者曾经这样处理《祝福》:第一课时以“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为主问题,探讨了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问题;第二课时则仅选取了“柳妈”情节作深入分析。学生讨论的焦点话题有“从两个省略号看柳妈的恶毒”“当烛之武碰上柳妈”“假如捐门槛是柳妈骗人的”等,颇具深度,批判性和创造性十足。要真说探讨,10节课也探讨不完《祝福》,《祝福》是说不尽的。经典作品无不如此,我们的课却不能没完没了,得有个取舍,必须懂得放弃。“一文两课”不是一个模式,只是一种观念,就是我们一定要有时间意识,再长的课文也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化长为短。“一文两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祝福》,你一定要上三节课四节课,也并无不可。
三、写作随课 课有定样
“一文两课”比较适合课时较少但学生程度较高的学校,课时稍多但学生程度相对偏低的学校则可以选择C类篇目,实行“一文三课”。“三课”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3课时,一是基础课、发展课和作文课三课型。正因为阅读教学的时间紧,任务重,绝大部分课时都服务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自然就被边缘化了,成了鸡肋,有些教师甚至一个学期都不上作文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阅读教学固然重要,但写作教学也不可偏废。作文课多久上一次,一学期上多少课时,其实也并无绝对要求。《意见》的安排是每专题一次作文课,一次2课时,一个模块就是4次作文课,共计8课时。这也是我们将课文教学设定为“一文两课”或者“一文三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为写作教学留出一定的时间。可惜的是,现在连这8课时都被许多教师挪用了。
如何保证写作课时,比较好的做法可能是让写作像课文一样进入常态课堂教学,或退一步,至少进入每篇课文,进行读写匹配教学。有人说,这不就没有章法、没有系统了吗?确实有很多人认为写作应该序列化,先讲什么,后练什么,一板一眼,循序渐进。但多年以来,效果并不好,于是有人开始反思:作文教学要不要系统,怎样的写作教学才是有效的。王荣生教授就是反思者之一:“写作课程的这种‘序列化’和‘结构化’追求已遇到诸多困境,作为实践课程,写作课程的设计不应从写作知识系统出发,而应该基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与困难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实际要求的微型课程扭转了以往写作课程的设计路径,它立足学生写作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写作认知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来调整写作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2]。
可惜王荣生教授并未指明这种微型写作课程该如何具体实施,写作随课或称之为“随课微写作”应该可看作其实施路径之一。前述阅读课上以撰写对联作结即可视为“随课微写作”的具体体现。《项脊轩志》(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乃“明文第一”,是经典中的经典,需仔细体会。第一课时主要安排探讨“此情”,可分为结构“关”情、细节“撩”情、质朴“增”情、叠字“助”情等角度;第二课时则结合《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以“旧日时光的絮语和现实生活的挽歌”为话题,深入探讨归有光小品文里的女性意识;第三课时探讨三篇文章的语言描写艺术,安排随课微写作:以“书房”为聚焦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包含2~3个语言细节。如果课时紧张,则第二课时完全可以安排课外探讨或者干脆舍弃,但“随课微写作”应予保留,因为它“基于学生的实际要求”,不是“序列化”“结构化”写作,属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与困难”。
四、生本授课 样有定模
一节课到底该怎么上,环节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分配,都是在备课时需要精心设计的。从理念上说,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如何具体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种理念,恐怕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而不是教师“满堂问”甚至“满堂灌”是比较有效的方式。特级教师林华民曾经提出“三分课堂教学论”,即教师持续授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学生当堂练习的时间保证10分钟。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模式,林老师的本意也是要我们树立一种观念,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教师的“教”为主。当然,这种观念还是大致的,进入操作层面需要灵活变通。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或许“五段课堂”更切合实际。对于一节课来说,激趣导入段5分钟左右,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促使学生的兴奋点转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第一活动段15分钟左右,学生进行第一个学习活动,教学内容就设定在活动中;调节小结段5分钟左右,学生的兴奋开始转为抑制,教师需要调节课堂气氛,小结评价活动效果并安排下一次活动;第二活动段15分钟左右,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活动;总结评价段5分钟左右,教师总结评价,结束新课。
《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第一课时两个活动环节设计为:“大、小标题拟制”和“画外音撰写”。第一次活动可以再切分成两个关联的小活动:“扩展文题”和“切分场景,拟写标题”。扩展文题的模板为:(主语:谁)+(应该)+像山那样+(状语:怎么样)+思考+(宾语:狼嗥声中隐藏的内涵)。有学生就扩展为:我们应该像山那样客观、深刻、长久地思考人和自然如何平等、和谐地相处。这就解决了课文思想主题的问题。对于场景和标题,有同学这样切分:1~3段,狼嗥深夜;4~6段,母狼被杀;7~9段,无狼的自然;第10段,和平的思考。这就解决了结构问题,为进一步拟写画外音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活动就是为这些场景撰写画外音,是在场景切分的基础上,让学生转变身份,从大山的角度,代大山立言,可分组分写不同场景。有同学为第四个场景配画外音:我已看过太多的消亡与诞生,每一个生命都为了更好地活着而不断挣扎。或许人类已经成为生物生存法则的胜利者,但自然规律从不会被改写。也许,一个狼群是渺小的,我区区一座山也是渺小的,但请不要忘记,人类在自然面前也一样是渺小的,并且十分脆弱,我已见过太多的生命被强大的自然所吞噬。人啊,认识你自己,也请认识你对面的世界,它叫自然!
这样的活动,增进了学生的体验,促成了学生的思考,深化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经验,可谓一石数鸟。至于以教师为主的三段活动,主要是穿针引线、调节引导,就无需赘述了。“五段课堂”既成功规划了课堂时间,又增强了教学效果,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浪潮,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4年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2]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转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时间与空间】推荐阅读:
时间空间09-11
空间与时间07-24
时间与空间的徘徊10-04
绘画的时间与空间表现论文06-22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论文07-20
时间,时间作文10-22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10-19
浅谈线性空间与欧式空间09-20
时间作文:时间的脚步作文10-13
小升初考试时间具体时间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