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空间

2024-09-11

时间空间(精选12篇)

时间空间 篇1

如果将空间想象为一个被弯折的二维平面, 两个物体向时空施加足够的作用力, 从而制造出一条连接宇宙中相距很远的两点的通道, 虫洞就产生了。如果发现了虫洞, 它可能会使我们能够完成到过去和未来的旅行。其工作原理如下:假设虫洞的洞口是可以移动的, 同时假设甲乙两人, 甲呆滞在地球上, 而乙随飞船出发, 那么乙以50%光速在太空中飞行了几小时后, 就可以将一个虫洞口带入太空, 而另一端的虫洞口将和甲留在地球上。在乙飞入太空的过程中, 两人一直可以看到对方。几小时后乙返回地球时, 对甲来说可能几年已经过去了。现在甲通过被带入太空的虫洞会看到自己早些年的样子, 就是乙升空的那一年。这种方法的绝妙之处在于, 一旦穿越虫洞, 年老的甲可以回到过去, 而年轻的乙则会进入未来。

时间空间 篇2

1、知识目标

(1)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有关空间和时间旅行的知识。

(2)理解本文大胆、神奇的想像。

(3)大致了解本文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如:光年、白洞、旋转黑洞、超级绳索等。

2、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准确、迅速地筛选、提取有价值信息。

(2)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快速、准确地筛选空间旅行、时间旅行、时间膨胀等概念信息。

难点:天文物理的奇异现象和前沿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宇宙对于人类来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与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尽管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问题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至今我们仍对宇宙知之甚少。于是科幻作家们凭借丰富而奇特的想像,构建出了一个个新颖离奇的虚幻世界,对宇宙奥秘作出了别出心裁、绚烂多姿的推断和设想。如大家熟知的《星球大战队》《株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等等。那么人类是否真的能在不久的将来移居其他星球?是否真的能让时光倒流,重返白垩纪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今天我们就和英国科普作家齐然尔曼先生一起探讨关于空间和时间旅行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迅速筛选出文章的中心话题。

[明确]文章的中心话题是介绍星际和星系之间旅行的有关知识。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知识的?

[要点]全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了四大块,内容概括醒目。前后按内在的逻辑先后顺序贯穿排列。文章第一句话“让我们在地球通向宇宙中的任何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宇宙高速公路上开始我们的旅行”领起全篇,以下按距离地球远近依次介绍。由“到其他行星上旅行”写到“到其他恒星上旅行”,又由于距离的遥远,就涉及到一个速度问题,所以作者接着介绍了“加快速度”方面的知识,而还因为有人的寿命问题,作者“紧接着又介绍了”时间膨胀“。这样按内在严密的逻辑性逐步写来,内容多而有序,层次条理分明。文章读起来,如剥竹笋,层层续接,逐层深人;又如连环,环环相扣,设疑,解疑,娓娓道来,趣味盎然。

3、积累词语。

螺旋:像螺蛳壳纹理的曲线形。

遗憾:不称心,大可惋惜。

令人费解:让人难以理解。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三)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l、什么是空间旅行7

[明确]本文指星际和星系之间的旅行。

2、[思考]要进行空间旅行,为什么速度问题成为主要障碍?

[点拨]利用目前人类所创造的速度最快的太阳神探测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星际旅行,但这只是想像和推断,因为”其实我们无法登上这个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即使假设太阳神探测器能载人,也无法在人的有生之年到达距离无限遥远的其他恒星和星系。因此,提高速度是关键问题。

3、理论上怎样将速度提高到光速?

[明确]在连续时间段要能够 (为飞机)提供足够的推力。

4·本文作者设想的为飞船提供足够推力的方法

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裂变反应堆“;(2)”核聚变“;(3)”帆船或宇宙飞船配有直径为数百里的帆,在飞行过程当中可以从太阳风获取能量“;(4)”物质——反物质发动机“。

5、什么是时间旅行?

[明确]指人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

6、什么是时间膨胀?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明确]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这种现象叫时间膨胀。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

7、[思考]时间膨胀对于空间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时间膨胀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点拨]时间膨胀为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即使星系间旅行成为可能。

人类在时间膨胀中生活,生命好像暂时停止了,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即时间膨胀极大地延长了人的生命,因此使到遥远恒星和其他星系旅行成为可能。

8、重点阅读”时间旅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筛选隐含信息。

(1)[讨论]第四部分第三段写到”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而第四段又假定”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两种判断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两个判断都成立,因为判断角度不同。”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是从科学幻想的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空间旅行者相对自身来讲是在未来旅行,在体验自然条件下自身所不能达到的未来。”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是从科学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的时间就宇宙时间来讲既不是过去的时间,更不是未来的时间,因为即使用光速旅行也需要时间,旅行做不到即刻到达,这决定了人类不能到达未来的宇宙时间。

(2)[思考]能”看到过去事物“这一推断依据是什么?能看到地球的过去的原理是什么?

[点拨]这一推断的依据是,光速也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看到地球过去的原理:根据镜子反射原理,设想有一颗距地球无限遥远的.星体,其表面特别光滑,反射能力极强,天文学家可利用功能极强的光学望远镜收集该星体反射的光,看到地球过去的情况。

(3)为什么看到过去事物这种现象不是时间旅行?

[明确]看到过去并不是离开现在回到过去,所以不是时间旅行。

9、本文不是单调枯燥的知识介绍,而是充满了作者瑰丽神奇的想像,到处洋溢着作者的激情,试举例加以说明。

[要点]如文章开头作者就写道”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旅行“、”即使我们能到达火星,那时也得让重孙子来安葬我们。“语句之中饱含了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与期望,所以在写到星系远距离旅行时,作者激动地写道”我们能够在有生之年到达银河系中最近的恒星吗?“”即使以光速旅行,也只能到达邻近星系中的几百个恒星,难道只能如此吗?未必!“这是探索宇宙,探索未来的勇气和胆量,显示了作者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正因为有这种精神,作者在写到加快速度时才热情地想像各种产生推动力的方法,写到时间旅行时,才大胆地想像回归过去。

10、知识性和趣味性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要点]准确地知识介绍和丰富大胆地想像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在介绍时间和空间旅行的知识时,列出了一些确切的数字,使读者在获取大量的知识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严谨。同时尊重科学,又不拘于科学,作者以其丰富的常识和大胆的想像,拓开思维的空间,探索宇宙,预测未来,为读者展开一幅深遥无边的宇宙画面,使他们既汲取科学知识,又神游科学殿堂,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浸染。

(四)小结

谜途——时间?空间?织毯 篇3

《谜途——时间·空间·织毯》展览已于今年7月1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落下帷幕。该展览具有历史的包容性、风格的多样性、和布展的艺术性,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艺术展览之一。

本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联合策展,有着多重的背景。织毯艺术和西方20世纪艺术史具有密不可分的渊源,纤维织物作为艺术表现方式,在中国也有独特的发展路径。中世纪至18世纪曾是欧洲织毯的黄金时期,那时的织毯是礼仪和身份的象征,也是神谕的载体。到了19世纪,随着人们对机器和非人造物的崇拜,地毯逐渐衰退为历史遗物,直到由威廉姆·莫里斯等人发起的“艺术与工艺运动”,手工艺的价值才得以扭转和重现。在这段时期,伊斯兰地毯为莫里斯提供了解决现代化设计难题的灵感,也为之后的“新艺术”开启了崭新的视觉纬度。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悠久的纺织文明与西方纺织史遥相呼应,但真正与织毯发生亲密关系的地区却几乎集中在有着游牧传统的西北。对大多数中国现代都市人来说,一张地毯或壁挂,要么是行政权威的象征,要么更接近于一种文本的倒叙或是对异域的想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毯子和织物才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范畴中被解放出来,进入现代当代艺术的范畴。保加利亚人万曼,他于1986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和数学的研究机构——万曼壁挂研究所,培养了一批中国纤维艺术家。

《谜途——时间·空间·织毯》展将中西方对装饰、空间、艺术史和工艺史的不同认知编织成一条飞毯,将织毯的仪式解构在错综的经纬之间,提供给观众一条象征的谜途。(摘自展览说明)

经济再平衡需“时间换空间” 篇4

在联合公报发布前后, 中美一些意见人士有一些交锋, 中方人士认为, 所谓“世界经济失衡”, 归纳为人民币汇率过低、东亚过度出口和美国的过度消费是没有道理的。而以诺奖得主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美国人认为, 即使不去考量中国因控制汇率赚取大量贸易顺差, 并将这些钱投资到美国国债压低了美国长期利率、造成了诱发美国次贷危机, 仅就现在而言, 美国因巨额贸易逆差不得不将美元贬值, 而强劲的中国经济再度跟疲软的美元挂钩, 用人民币贬值的手段不断“争夺”日益疲软的世界需求, 获得“以邻为壑”的利益。

如果对比金融危机前后的世界贸易格局, 坦率地说, 不存在严重的世界性贸易保护行为, 整个世界没有陷入1930年代大萧条之后残酷的“全球贸易战火”。但全世界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的确不断加强, 不论是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断扩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限制, 而且这种整体的力度已经超过了中国入世之后的任何年份。简单地说, 目前不存在世界性的贸易保护, 只存在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

在金融危机期间, 中国的经济其实可以划分成两个“部门”:一个是“保增长”部门, 这由国有部门承担 (4万亿经济刺激主要驱动国有部门) , 一个是“保就业”部门,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贸部门, 跟美国一样, 中国也对“就业”异常敏感, 尤其是外贸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人民币汇率在其中承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因素, 中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和美元的重新挂钩来稳定外部需求, 这也构成了某种政策底线。

我们认为, 中国出口已经遭遇到接近20%下滑, 尽量稳定外部需求、平缓政策调整空间亦是理性选择, 胡锦涛主席提出一个“全球经济再平衡”方案是“扩大对美进口”来取代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这意味着美国需要降低对华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的管制。而对美国来说, 他们害怕这种“再平衡方式”是一种有利于中国的“技术外溢”方式, 提高日后中国的竞争力和挑战力, 所以这也构成了某种“大国政治博弈”下的政策底线。

这两种“政策底线”交织在一起, 使得任何一种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方案都不会被采用, 世界性的需求萎缩还将加剧, 贸易保护将会不断升级。美国人储蓄率快速上升到7%以上, 并可能继续上升, 来解决房价下跌后的未来养老问题, 这有助于美国消除对外国资金的依赖, 但是造成消费的大幅度下降, 导致世界需求的进一步萎缩。而中国“汇率挂钩”政策将降低外部需求突然性下降冲击, 以“时间换取调整的空间”,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商品将遭遇世界范围内更大的保护主义浪潮。至于美元, 它不单单依靠美国国民储蓄支撑, 同时也要受到政府赤字的影响, 如果美国政府的赤字抵消掉国民储蓄率的上升, 那么美元依然是疲软和贬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要求美国财政赤字保持和储蓄率相匹配的水平是理直气壮的, 因为这兼顾了美元资产、美国外部需求和美国经济刺激三者的平衡。FIC

全世界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的确不断加强, 不论是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断扩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限制, 而且这种整体的力度已经超过了中国入世之后的任何年份。简单地说, 目前不存在世界性的贸易保护, 只存在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

时间空间 篇5

空间.时间.人作文1000字

“人,介于无穷与细微之间的中项,却因思维而伟大”。帕斯卡尔深谙此道。空间,时间.与人的存在似无瓜葛,却又无法分割。

凡古之大家,之所以具备高尚之节操,超凡之境界,缘其求万物之质,感宇宙之道也。人之思不仅能出乎茫茫太荒,更能融入渺渺芥子;不仅能堪访古之苏子,也可拜观后之奇士,确实奇妙。躯身不足房大,寿长不足千岁,却可以因思想遨游,创造,改变无尽的空间,和虚无缥缈的时间。庄子不正是渴求这样的境界吗?人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脱俗超尘,去寻找存在的意义,时空的价值。人的存在不是为了思考么?它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渺渺兮予怀”是多么广大而瑰丽的思想,时间在记忆中停止,这样的穿透力是物质所无法匹敌的。我们往往能感受到置于无尽宇宙中的渺小,却参悟不了尘粒中的迷茫。就仿佛是一种无法真正证实的想象的白描,宇宙的大写。韩少功了不起之处在于他既感受到宇宙无尽,也能在芥子中看见广阔的星云。“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行走匆匆要追求名利地位,一瞬而转,“物与我皆无尽也”,心中惶惶急于干什么呢?惟有思考才能打透时空限制,这不正是人存在的意义吗? 于时间,有人说,离永恒最近的是瞬间,因为它们永远也捕捉不了。既然连现有的时间都把握不了,永恒就更虚妄了。但我认为不尽然,时空是相对的,因为思考,一生可以是永恒,因为思考,“容膝”可以成为广袤无边。当我们思考到人生中最后的思考,使命般的任务,我们便拥有了无穷的瞬间,进而将瞬间变为永恒。空间也同样如此,苏轼发出“渺沧海之一粟”的绝音,他以思出乎万物来察万物之本,这不正是人生存在,宇宙无限的思考吗?庄子认为时空大小本无差距而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万,”庄子思之深而无不在。人在如此神秘的宇宙中实在渺小,一滴水,一粒米就可以断绝我们的存在,我们确实要反思自己存在的价值了。为了无垠宇宙中微不足道的物质?不应该思考么?

时间渲染空间的寂静 篇6

在英美看当代艺术展也有类似的体验。初看兴奋,再看激动,然后疲乏,最后厌倦,尤其是参观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展和各种年展。吃腻了当代艺术的自助餐,重温古典作品,常常会品出一些难以言表的“新鲜”味道。至今,我仍然对多年前在英国时的一个意外惊喜记忆犹新。当时我正在图书馆查阅摄影史资料,无意间看到现代摄影术的发明人之一路易·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1787~1851)的《圣殿大道》。这幅作品虽然诞生于摄影术问世初期,却给我一种既古老幽深又新鲜神秘的震撼。

《圣殿大道》于1838年末或1839年初摄于巴黎,出现在这幅照片左下角的那个人,是摄影史上第一个被记录在照片中的人物。通过研究与达盖尔同时期的艺术家弗里德里克·纳什关于圣殿大道的石板画, 我们可以得知19世纪中叶的圣殿大道是一条繁华的道路,但由于当时底片的感光时间长达十多分钟,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根本来不及在达盖尔版上留下自己的身影。相对于达盖尔版的感光特性,这位正在擦鞋的人却因为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而被永远地凝固在感光板上。

为了还原现实,以视觉方式记录我们的经验和回忆,摄影师、科学家和制造商都在努力缩短摄影所需的曝光时间。记录瞬间、提高画质成为那个时代摄影工业的主要目标。1830年代,摄影师和摄影发明家通过不断实验和改进,将感光媒介的曝光时间由6小时提速到短短的几分钟,至 1880年代,曝光速度已经达到我们今日大多数人使用的速度。

爱德华·安东尼(Edward Anthony)在1850~186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以百老汇街景为主题的相片,比如《雨中百老汇》(Broadway on a Rainy Day,1859年摄),这时的曝光时间已经可以较清晰地抓拍到人的活动和前行的马车。当时的第一批观众看到这一系列作品时,惊叹道:这座城市已不再是一座死城。加快了的曝光速度,拉近了摄影影像与观众的感官经验之间的距离。

当我将《圣殿大道》和以都市为题材的现当代摄影作品进行比较时,发现长达十数分钟的曝光时间确实抹去了所有的人潮。尽管这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验大相径庭,但这幅照片却呈现了我们平时不常留意的纯粹的城市架构。或许这就是1880年代以前的观众从当时的照片中所看到的幽灵一般的城市空间。

其实,这种怪异的感觉,是因为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画面中消失了,观者根据经验,似乎可感知人正在画面中,但却看不到。从视觉层面讲,城市之不同于乡村的,正是它的繁华熙攘,它直观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自然。人的存在使城市的功能性得以显现,是人使得城市活起来。站在无人的城市会比站在无人的荒野更令人生畏,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中,只有史密斯一个人存在的曼哈顿,相比英国探险家拜耳·格瑞傲身处的恶劣自然环境,似乎更令人恐惧。

早期摄影中幽灵似的感觉,已被历史尘封。随着曝光时间的提速,摄影影像展现出其他视觉艺术媒介无法企及的繁殖力。在当代摄影中,我们会看到大量描绘空旷都市空间中某一部分的影像,例如残败的工厂、零落的废墟和萧条的市井。这种人去楼空的空间流露出的是伤感、失落,传递出的信息是人曾经在此,以现在暗示过去。

达盖尔和他同时期的一些摄影家拍摄城市,似乎未曾想要通过现在暗示过去,但他们都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呈现——繁华与静默同在,存在与消失并置。这些矛盾来自经验、知识与影像信息之间的冲突。这种心理层面的冲突,为这些早期体现城市空间的摄影渲染戏剧性的色彩。慢慢地,我意识到,这些并不算“完美”的照片之所以吸引我,或许是因为我对这些异域空间的感受恰恰回应了我对自己生活空间的心理感受,这种回声好似来自远山的呼唤,好似跨越时空的呢喃。

少年离乡后,我近二十年的生活都是浪迹在不同的城市、国度和文化空间中,总有一种哪儿都属于、哪儿也都不属于的异样感觉。有朋友说这就是“浮萍人效应”,老人们跟我说这是“没了根儿”的原因。时间和文化是造成这种对城市空间欲近还拒的“浮萍”心理的推手,是使早期达盖尔版中的城市笼罩着幽灵气氛的催化剂。

2005年,波士顿大学光学中心对我委以艺术创作任务,要求是为其大楼创作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公共艺术品,所使用的媒介、表现手法等完全由创作者自己选择确定。光学中心大楼笔直地插在90号公路和共和大道之间,这里是波士顿最繁忙的路段之一,进出波士顿的车辆人流络绎不绝。如何既能从公众的角度体现这个特定时空、特定建筑的特点,又能融入我个人的经验与感受?《圣殿大道》 !达盖尔的作品又浮现在我眼前,我决定用长时间曝光摄影来创作。

这个公共艺术项目的出发点恰恰与达盖尔相反—他曾为何时才能快速记录下车水马龙而焦虑,我当时却在为展现一个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共和大道而信心满满。在2005~2007年的两年间,在光学中心的支持下,我总共架设了8台相机同时对波士顿的这处交通要道进行拍摄,曝光时间依据拍摄角度从2周至半年不等。拍摄项目结束后,冲洗出的胶片令这里天天与光打交道的科学家们都大为惊讶。

在作品安装落成的酒会上,观众对作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照片中的场景既熟识又陌生,路上的人和车都去了哪里?你是用PS做的吗?那些光束是特殊方法记录下的外太空射线吗……

超长的曝光时间将人和路边的泊车全部从画面中隐去,但是,照片中还是留下许多痕迹和信息—关于时间的流逝,关于人类的活动,等等。例如,城市边际的天空中滑过的太阳,一天天光顾布鲁克兰、波士顿和剑桥。停车场中隐约呈现的汽车传递出信息—这里有汽车频繁停泊;时间将汽车的概念进行了归纳,到底是福特、大众还是其他,观者无法辨认出具体车型,所看到的只是“车”的普遍形态—是车,而非某款车。长时间的曝光,是以时间为媒介,提炼停车场中汽车的共性。这种哲学化归纳的影像,如同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的中国哲学的作用。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人而非成为某种人。

光学中心的院长希望能够将作品安装在9楼院长办公区,是因为这种对于我来说体现疏远的影像,对他来说却显得亲近。他说每天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噪音和繁忙的感觉一直萦绕着他。但是,每当看到这幅作品,他会感受到安详和宁静。他知道所有的一切依然存在,只是空间变得静谧了。

给“花儿”开放的时间与空间 篇7

第一位老师教学的是《诚实与信任》一课。导入课题后, 这位老师不作任何要求, 就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等学生读完, 老师提问了:“同学们, 你们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应该说这是一个有一定开放度的问题, 但由于阅读前老师没有提要求, 学生们猛然间接触这个问题, 免不了要回读课文思考, 于是课堂上一时静寂, 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上课的老师却紧张了。见没人举手, 她一时慌了, 赶紧提示道:“故事离不开人和事, 课文写了哪些人, 遇到了什么事?”于是, 原本还算开放的问题, 一下子又被老师画的圈圈定死了。这样一来, “花儿”的开放不但没有了时间, 更缺少了空间。

第二位老师带学生们学的是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上, 学生们思维活跃, 课堂表现与前一节课判若两人。在品读完古诗后的质疑环节, 老师让学生自由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有同学问:“老师, 这首诗明明写的是西湖美景, 为什么却要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个标题呢?内容与题目不是不相符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很难想象到, 这么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会出于上面那整堂课都显得死气沉沉的班级的学生之口。

听了学生的质疑, 这位老师一怔, 显然, 她事先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 略一思索, 她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对呀, 你的问题提得还真有深度呢!同学们, 我们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这首诗明明写的是西湖六月的美景, 为什么却用了这个题目呢?”片刻思考之后, 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

“因为这是早晨, 杨万里送林子方出净慈寺的路上看到的景色, 所以用了这个题目。”“我想, 诗里写的是作者跟林子方一边走路一边说话时看到的景色。”……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见时机成熟了, 老师相机小结道:“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早晨出净慈寺, 送他的好朋友林子方时, 所看到的夏日西湖的美景。现在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想象一下画面。”于是, 学生们便入情入境地有感情地诵读起古诗来。读完了, 老师并没有就此止住, 而是接着引导学生:“同学们, 你们想象一下, 在景色这么美丽的西湖边, 杨万里和林子方这两位老朋友又是怎样话别的呢?”此问题一出, 学生们又纷纷发言, 有的从杨万里的角度, 有的从林子方的角度, 还有的从第三者的角度来想象好友分别时的画面。其中, 有一位男生这样说:“我想, 杨万里可能会跟林子方说, 好朋友, 你走了之后, 谁来陪我看这么美丽的荷花呢?没有你在, 西湖的荷花再美, 我看着也不美啊, 我也不会开心的啊!”如果不是真正地感悟到诗歌的意境, 体会到诗人的情怀, 怎能想象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呢?

时间空间 篇8

张建理、骆蓉的《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空间—时间隐喻模式, 找出使用上的差异, 探讨内涵, 对相关内涵做出了较深刻的解释。主要内容如下。

1. 空间、时间隐喻的概念及其表现。

空间、时间在哲学、物理学中都是两个基本的概念, 但是由于时间是虚无和抽象的, 因此时间范畴以空间范畴的存在为基础。世界上很多语言中, 一些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这些词最初、最基本的意义都是表示空间, 后来通过引申才兼表时间。陈建国 (1999:77) 指出空间常被比喻为“空箱子”, 时间被赋予“均匀流逝”的特征, 这便是一种隐喻。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来看, 空间关系较易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大多数抽象概念是通过空间隐喻表征和理解的, 它更是表征时间概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汉语中, 时间关系一般是通过空间词汇显示出来的。如“万寿无疆”以空间疆界比喻生命是时间;“冰冻三尺”、“海枯石烂”以自然现象比喻时间的持续性。 (周榕、黄希庭, 2000) 英语中时间也可以拟人化:“Time and tide waits for no man, to kill time.”可以物化为:“Time is money, he was born out of season.” (杨艳, 2001;张建理、丁展平, 2003)

2. 汉英时间隐喻表征类型。

学术界一般认为空间—时间隐喻包括两种隐喻认知:自我移动隐喻、时间移动隐喻。张建理、骆蓉认为这种观点是粗线条的, 汉英时间概念的详细隐喻表征涉及6个因素: (1) 观者视野; (2) 观者的方位; (3) 观者的运动态势; (4) 时间的参照点; (5) 时间的运动态势; (6) 时间的方向。

与空间运动相一致, 对时间的表征必须有观察、记录的观者。时间本无先后, 先后是观者选定的, 观者的视野和运动态势决定时间的运动态势和方向。所以, 根据时间认知分为以默认现在为参照点的时间和凸显参照点的时间观念, 观者面对时间流的局域分为两种类型: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图式和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图式。作者通过进一步将时间认知分为四个亚类, 证明了学界普遍认为的两种隐喻模式———自我移动隐喻和时间移动隐喻, 只是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的亚类, 汉英语中还存在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这个结论对读者理清时空隐喻的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3. 汉英时间概念体现在语言上的差异。

在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方面, 汉语比英语更频繁地使用, 甚至会用来指示将来时间序列。英语若要指示将来时间时, 则要么用专用时间词, 要么用无方向性的时间词。如:后福future blessings;丑话可是说在前头Take about the worst situation at first.

汉语中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可以演变为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而英语中几乎没有。如:1949年以来since 1949;从今往后from now on.第二个例子中, “从今往后”采用的是面向过去型认知模式, 而英文对译“from now on”则是面向将来型认知模式, 两者形成反差。

“前/后”在汉语中既表征又例示面向将来和面向过去两大模式, 但面向过去的模式使用频率较高, 因为汉语是字本位语言。 (严辰松, 2002) 汉语著名诗句“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并且, 汉语的“前/后”兼有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功能。而英语的“before/after”只用作介词, 时间序列体现在词缀上。如:晚饭后after dinner;前面提到的原则the above-mentioned principle.

在表达将来要发生的事件时, 英语可以采用面向将来的新颖实体隐喻, 而汉语通常使用时间助词。如:“He saw before him an idyllic life.”“他意识到他将过上质朴宜人的生活。”总的说来, 操汉语者认为时间序列是一个明显的连续统, 从过去至现在可以贯通到将来, 并较频繁使用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模式。而操英语者往往以现在为界使用两种认知模式, 较频繁使用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模式。两种语言由此形成反差。

4. 汉英时间认知差异的哲学、文化缘由。

隐喻表征时间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人们思维、认知方式的表达。汉英语在时间概念上不同的表征模式和偏好是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反映。第一, 在哲学观上, 西方沿袭的是二分的哲学思维模式, 将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 并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把握。这促使他们区分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哲学崇尚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 模糊的时间观造成了古今汉语语法中都没有区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态变化标志。第二, 东西方在时间意识方面存在差异。操英语者强调个人对待时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而东方人倾向于以静制动, 面对复杂局面时, 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时间意识也许就是汉语中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模式较多的原因。第三, 中西方在看待历史、对时间的取向方面存在差异。美国社会对进步的追求, 对变化的积极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时间取向。而中国人重视过去, 尊尚先祖, 沉浸在历史中效法古训。所以, 这也使英语中多采用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模式。

二、评论

张建理、骆蓉的《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在说清空间、时间隐喻的概念之后, 通过例证, 提出学界之前认定的两种隐喻认知是不全面的, 只是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的亚类。英汉语中还应存在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这是此文的主要贡献。这个新观点帮助读者进一步理清概念, 拓展思维, 扩大了知识面。但是, 此文在论述过程中, 并未全面说明时空观念不平衡性的原因。再者, 全文太多笔墨重在讨论时间概念, 空间隐喻较少涉及, 使得行文并未完全符合题目, 分布不均衡。

纵观学界对时间、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成果并不多, 归纳如下。

1. 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因为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 人们通过身体感知空间认识世界, 通过体验利用空间, 赋予空间文化属性, 所以它具有普遍性、理据性和文化性。吴静、王瑞东 (2001) 以汉语“上、下”空间关系为代表, 通过对“时间、范围、状态、地位和数量”五个方面的比较, 得出: (1) 汉语的空间关系取两者之间的近似位置, 易产生模糊概念;英语的空间关系则按“点、面、体”来确定, 较精确。 (2) 汉语常用不分点面体的“上下”关系, 英语则用精确的“里外”关系。 (3) 涉及“地位”“数量”概念时, 英汉“上下”表意相同, 涉及“里外”等概念时, 汉语“上下”兼容英语“上下”“里外”含义。 (4) 汉语“上下”既可表附着及非附着结构的“上下”关系, 又可性质状态或位移关系。所以, 汉语“上下”结构足可以表达英语的许多空间关系。

2. 时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时间隐喻指将人们熟识的非时间概念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周榕 (2000) 广泛收集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料, 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了英汉时间隐喻表征的概念结构, 从而证实了时间隐喻表征有系统的内部结构。王永红 (2001) 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 探讨了英汉时间隐喻的异同。张建理、丁展平 (2003) 对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体现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了英汉时间词的差异。

在时空观念不平衡性的原因上, 黄理兵 (2000) 作了系统归纳。

(1) 空间和时间相比, 空间更易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实在、更真实, 也更易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人类认识活动发生的早期, 人们更多地利用视觉和触觉去认识和把握世界, 因此, 空间观念早于时间观念产生顺理成章。李宇明也从儿童的语言理解和发生的角度证明, 汉族儿童对于询问处所的问句的理解和掌握要早于询问时间的问句, 并指出国外儿童也遵循这一规律。由此得知, 空间比时间更具体、简单、易把握, 所以语言的生成才会遵循这一规律。

(2) 空间、时间在人类尤其是早期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确定自己和客观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才能适时逃避危险, 生存下来。而时间感是人们在有了农业、畜牧业等大型周期长的活动之后, 才不得不培养建立起来的。

(3) 在表达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和感受时, 空间比时间更具体、更易感知。通过比喻手法, 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区别。从古至今, 我们可以找出大量的以时间为本体, 空间为喻体的比喻, 如:“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反之, 以空间为本体, 时间为喻体的比喻几乎找不到。

由此看出, 人们先对空间形象产生了明确具体的认识, 然后才建立起了对时间的较抽象的认识。

原文提到的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模式和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模式, 在讲述上稍显繁琐, 不便于读者理解。相较而言, 国外学界在此问题上论述的较为全面:空间呈流动性和序列性, 时间亦然。在对时间的流动性研究方面, Ning Yu作出了较系统的解释。Yu以Lakoff的英语时间隐喻理论为基础描述汉语时间系统。对时间的理解借助于物体和运动。隐喻表现为:时间为物体, 时间流动是运动。将来时间位于观察者的前方, 过去时间位于观察者的后方。我们将此视角称为时间右视认知。这个基本隐喻可以引申出两个不同的实例: (1) 时间流动是物体的运动。观察者静止, 时间迎面向观察者移动过来。如:来年, 未来, 过去, 去年, 展望未来。 (2) 时间流动是穿越地域的运动。时间在固定方位, 观察者面向将来移动。如:我们要发展林业, 用更多的绿色迎接21世纪的到来。年复一年, 55个春秋过去了。Yu根据Lakoff的英语时间隐喻理论对汉语时间系统所作的研究证明:时间系统是空间隐喻的结果;时间系统是一个深层次的概念系统, 可以有规则地生成隐喻表达式;时间可隐喻为流动体或运动中的载体。Ning yu的视角是时间右视认知。反之, 时间左视认知的设定为:观察者面向过去, 背对将来。张建理 (2003) 对时间左视认知在汉语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探讨和论证。时间左视的实例为:时间历程是不同时段的有序排列, 即时间可分割为有界时段, 可丈量, 并按先后次序依次排列。若观察者位于现在, 则他的前方为过去, 后方为将来。若观察者对同方向的两个时段进行比较, 则离其较远时段为前, 较近时段为后。如:以前、从前、以后、今后、前辈、前身、后生、后福。

比较这两位学者的理论, 我们可以将汉语的时间认知系统分为:认知时间流动性的右视和认知时间序列性的左视。所以, 在描写时间系统时, 对观察者的视角的认定至关重要。时间认知派生于空间认知, 时间右视和左视分别派生于空间运动和空间序列。时间左视认知与序列相关, 前、后既为概念隐喻, 又为隐喻表达式。时间右视认知与运动相关, 主要的语言体现为动词, 前、后概念往往隐含。右视认知面向将来, 关注从现在到将来的时间, 处于积极运动的状态, 生成力很强;左视认知面向过去, 关注过去的时段。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前进, 人们会向将来看, 不会停留在过去, 所以时间右视的生成力要强于左视, 并有较大的细化和较强的隐喻想象力。

摘要:张建理、骆蓉的《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空间—时间隐喻模式, 对相关内涵做出了较深刻的解释。作者通过进一步将时间认知分为四个亚类, 证明了这两种隐喻模式只是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的亚类, 汉英语中还存在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

关键词:汉英,时间,空间,隐喻模式,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YU.N.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陈瑜, 吴澜.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J].说文解字, 2008, (1) .

[3]黄理兵.从语言看时空观念的不平衡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0, (1) .

[4]李宇明.语言的理解与发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5]苗兴伟, 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 2007, (6) .

[6]史厚敏, 何芸, 陆彦.英汉“上下“空间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8) .

[7]唐琼玲.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述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4, (5) .

[8]吴静, 王瑞东.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3) .

[9]张建理, 丁展平.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9) .

[10]张建理.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J].浙江大学学报, 2003, (9) .

时间空间 篇9

如何提高酒店的效率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 既包括资金的投入与回报的比率, 也涵盖空间的尺度和功能的适度, 还涉及员工人数与服务质量的匹配, 需要从酒店的策划定位、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全盘考虑。由于文章篇幅和专业的限制, 本文仅探讨酒店设计与效率的关系, 试图从设计的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

近日, 笔者应德国Steigenberger酒店集团邀请, 参观了该集团在德国不同城市的Steigenberger和Inter City酒店, 并与酒店的管理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对其理性审慎的设计态度, 以及既保证服务质量又兼顾员工工作量和管理成本的理念深有感触。

Steigenberger酒店集团是德国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 是一家拥有自身个性和文化的家族企业, 被国际知名酒店市场第三方调研公司Market Metrix评为2013年酒店行业客人满意度最高的11个品牌之一。同时获奖的还有Hyatt House (美国的凯悦酒店集团) 、Inter Continental (亚太地区的洲际酒店) 、Ritz-Carlton (美国的丽思卡尔顿酒店) 等知名酒店 (2) 。

作为专注于为酒店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市场调研公司, Market Metrix在全球酒店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调查全程均不会告知酒店方, 完全是从第三方角度客观地根据4万名顾客实际入住经历统计, 从酒店房间清洁度、浴室整洁度、电视及灯光性能、床品舒适度、室内光线充足度、性价比、网络覆盖率、前台服务态度、办理入住的效率、解决问题的态度、酒店的认知度、预订专员的友好度、预订的准确度、电话回应速度等10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全面的考评。也就是说, Steigenberger的酒店无论从硬件标准还是服务质量, 都可以称得上是高档酒店。

但令人意外的是, 这个顾客满意度极高的酒店品牌, 其每家酒店配备的员工数量仅为国内同规模酒店的1/10左右, 相同客房数的酒店面积也远低于国内的同规模酒店。也就是说, 其坪效远高于国内的同档次酒店。除了大量工作的社会化和服务人员的高素质、多技能, 其高效的空间设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德国人理性、克制、精益求精的处事态度世人皆知, 几乎贯穿于德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筑设计也不例外。仔细观察Steigenberger旗下的酒店, 会发现无论是定位高端的Steigenberger酒店, 还是以商务为主打的Inter City酒店, 都与国内对高档酒店的普遍认知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概括地总结为:空间“小”、服务人员“少”、使用效率高。实现这种空间高效的关键点就在于“时间”。

酒店主要由公共区、客房和后场三大部位组成。由于后场通常不在普通顾客的视野范围内, 但又与公共区和客房的品质息息相关, 故本文没有用专门的篇幅对后场进行比较介绍, 而将其与公共区和客房的介绍结合在一起。

酒店的公共区通常包括大堂、堂吧、餐厅、酒吧、商务中心等基本要素, 此外还会根据酒店的定位和规模增加会议中心、健身、娱乐等相关内容。公共区是酒店脸面, 投资大、对服务的要求高、运营成本高而经济效率普遍偏低。公共区过小, 会影响酒店的档次和服务质量;过大, 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空间的浪费。因此能否很好地发挥公共区的作用, 对提高酒店坪效可谓至关重要。

在通常的酒店设计中, 设计师也会考虑某个空间的多功能使用, 但是很少会考虑公共区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图1是笔者根据酒店主要公共空间在不同时间段的使用情况而绘制的示意图, 颜色的深浅表示该空间在某个时间段使用的频率高低和需要提供的服务量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到, 大部分公共空间都有相对固定的使用时间, 而且彼此之间存在时间差。Steigenberger酒店的建筑师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把空间放到了时间的坐标中进行组合变化。

图2是笔者总结Steigenberger旗下酒店主要公共区的共同点而绘制的平面示意图。这个看似简单的平面中蕴藏着很多玄机。吧台后面的酒柜装有推拉门, 白天的时候关上, 背景是简洁的装饰图案, 符合大堂吧安静的氛围;晚上的时候打开, 就变成了琳琅满目的酒柜, 搭配酒吧热烈的气氛 (图3) 。

餐厅的分隔采用活动的玻璃隔断, 非用餐时间关上隔断, 保证大堂适当的尺度。用餐时间可以根据就餐人数调节餐厅的面积 (图4) , 人少时也不至于因为餐厅面积过大而显得空旷。

员工的服务流线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前台的员工同时也是酒吧和大堂吧的服务员, 前台和吧台相邻的布局减少了服务人员的走动距离, 将这两个区域都控制在服务范围内。

餐厅的自助餐台靠墙设置而不是传统的岛式布局。这样既可以避免服务流线与客人的流线交叉, 还可以通过墙上的窗口及时增补食物, 让后厨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出厨房的情况下就随时掌握餐食的取用情况 (图5) 。

这些灵活利用空间的策略不仅大幅节省了面积, 还减少了服务人员的数量及工作强度, 从而实现了在不牺牲品质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坪效的目的。

相比公共区而言, 酒店客房运行成本低、收益回报大, 是酒店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且客房在整个酒店中所占的面积比重最大, 与顾客的关系也比公共区更加密切, 客房设计的成功与否也是酒店是否能被顾客认可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客房的单位面积虽然不大, 但是由于数量多, 客房设计的每一个优点或缺点都会被放大很多倍。遗憾的是, 很多酒店客房的设计含量较低, 从平面格局到室内陈设都套用固定的模式, 成了名副其实的“标准间”。部分酒店为了追求所谓的豪华, 盲目追求客房的面积, 但在细节上却缺乏推敲, 导致了大而无当的结果, 严重影响了酒店的效益, 也就是说坪效很低。究其根本, 其实是对待资源和设计的态度问题。

和前文提到的公共区一样, Steigenberger酒店的客房设计也是利用了使用上的时间差来扩展空间。比如说, 在大多数时间里, 客房的卫生间几乎没有人使用, 能否利用这部分面积就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但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图6为柏林Steigenberger酒店的一个单人间, 房间面积不足15 m2。这个面积比国内经济型酒店客房都小的房间, 空间却并不显得拥挤。房间里不仅包括了床、床头柜、书桌、扶手椅、电视、行李架、衣柜、穿衣镜、卫生间、mini吧等常规内容, 还出人意料地设计了一个吧台。

对于单人房来说, 私密性几乎不是问题, 因此我们习以为常的卫生间隔墙就变得可有可无。设计师大胆地去掉了隔墙, 将卫生间和卧室合二为一, 因此在无形中把二者的面积都扩大了。淋浴房变成了玻璃盒子, 洗手盆扩展成了吧台, 办公区、睡眠区、休息区、接待区、行李区、卫生区一应俱全。若偶有朋友来访, 既可以坐在窗口的矮柜上促膝谈心, 也可以在吧台边举杯畅饮。

从酒店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来说, 去掉隔墙不仅减少了部分土建成本、节约了空间, 而且还避免了很多卫生死角, 便于服务员清扫。

这个房间的正常售价每晚约1 000元人民币, 入住率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使考虑国内外物价和消费水平的差异, 这也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若平均到每平米创造的价值, 其坪效已远远高于国内的五星级酒店。

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 但是其实这个方法并不只适用于单人房。在图7所示的双人间的平面设计中, 卫生间和入口门廊结合在一起, 洗手盆和mini吧形成了一个整体;卧室和卫生间之间的推拉门可以根据空间需要开合;淋浴间和马桶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空间中, 即使同时使用也能保证各自的私密性。最关键的是, 这个面积仅为20 m2的客房实际使用效果一点不亚于通常的标准间。

土地是全球性的稀缺资源, 在倡导绿色和节能的今天, 设计重点从对单个空间的精雕细琢延伸到对整体空间的精打细算是酒店以及其他建筑的必然趋势。高效的空间设计在为酒店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无形的社会效益。

和所有的建筑一样, 酒店设计的终极目标, 不是一个炫丽浮夸的产品, 而是服务于人的物质环境。德国的酒店设计秉承了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理念, 鼓励创新、追求品质、完善服务, 面对复杂问题寻找多样化的有效解决方案。包豪斯精神的真正内涵, 并非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 而是注重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倡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工作, 所有的平等都建立在这种创造性和现实世界的逻辑关系上。如何节约资源, 在最大功用和适度建设上取得平衡, 是值得所有酒店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注释

11 坪效原是台湾地区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 指的是每坪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 (营业额/专柜所占总坪数) , 现在也用于评价酒店单位空间为运营者创造的效益。

时间空间 篇10

一、合理选课 教有定篇

其实,并不是教科书里的课文必须一篇不落地上完,它们无非就是个例子(叶圣陶语),例子多并不一定就好,少也并不一定就不好。少量的例子,指导得当,学习得法,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不就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吗?教科书里的课文全教是不太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有版本的教科书都设置了“选教或自读内容”,就是要增强选择性。像苏教版必修一,22篇课文中必教的也就14篇,这就差不多把课时数提高到平均每篇2.5课时了,算勉强够用。在浙江,“为了减轻教学负担,除必教课文(见附录)外,其他篇目可以由学生课外自学,也可以安排在课内教学,考试评价不作要求。”[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4年版)》(以下简称《意见》)在其《附录》里列出的“必教篇目”中,必修一只有10篇,平均可达到3.5课时,应该算是比较充足了。更有甚者,像《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语文(2014年)》里列举的所谓学考“基本篇目”,只有6篇。为直观起见,这里将苏教版必修模块四种不同的篇目数列表如下。

教学篇目是可以选择的,如果我们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不想重组篇目,不妨就从A、B、C、D四类中合理地选择一种。所谓合理,主要是基于学校、学生实际,也就是学校排给语文课时的多少,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如果课时相对较多,学生程度也较高,则选择A类全教也无不可;如果课时数量和学生程度都属中等,则选B类比较合适;而在二三线普通高中,即便选择C类甚至D类,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想不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的矛盾,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篇目选定,则心中有数:就课文教学而言,若选B类,大致一篇课文2课时;若选C类,大致每篇课文3课时。有了这个“数”,在教学设计时,在教学进程中,就会予以充分考虑,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了。

二、一文两课 篇有定时

“一文两课”本来有三层意思,一是一篇课文两种课型,就是两个班两种上法,时髦点讲就是同课异构;一是一篇课文分两个层次上,即基础课和发展课;一是一篇课文上两个课时。我们这里主要取后两种意思,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上成两课时(长文要短教,短文要长教),一节基础课,一节发展课。基础课和发展课同《意见》“教学要求”里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有一定同构关系,前者基于全体学生,后者基于个性发展。当然,“基本”并不等于“简单”,“发展”也不一定就是“繁难”,“基本”和“发展”都是基于课文和学生实际的。这就涉及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既要研究课文的“基本”和“发展”,也要研究学生的“基础”和“个性”。

我们当然不必对《意见》里的“要求”“俯首帖耳”,在遵循“普遍共识”的前提下作切合自己的选择。以《沁园春·长沙》(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为例,第一课时基本按“要求”“联系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说出词作的主要思想感情;体会词中的豪情壮志,说出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准确、流利地背诵该词”。第二课时则以“两个问号引发的思考———《沁园春·长沙》表现手法新探”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该词的设问艺术;另让学生以创作对联的方式为课文作结(这其实是两个活动,下文详述)。有学生写道:“望中原,五岭踏遍,天地众生随鸟瞰;立湘江,百舸争流,穹宇万类任遨游。”联结课内外,也算像模像样。

这是一个短文长教的例子,“基础”之上,可以深化拓展。长文如《祝福》(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如何短教,则是个破费思量的问题。笔者曾经这样处理《祝福》:第一课时以“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为主问题,探讨了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问题;第二课时则仅选取了“柳妈”情节作深入分析。学生讨论的焦点话题有“从两个省略号看柳妈的恶毒”“当烛之武碰上柳妈”“假如捐门槛是柳妈骗人的”等,颇具深度,批判性和创造性十足。要真说探讨,10节课也探讨不完《祝福》,《祝福》是说不尽的。经典作品无不如此,我们的课却不能没完没了,得有个取舍,必须懂得放弃。“一文两课”不是一个模式,只是一种观念,就是我们一定要有时间意识,再长的课文也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化长为短。“一文两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祝福》,你一定要上三节课四节课,也并无不可。

三、写作随课 课有定样

“一文两课”比较适合课时较少但学生程度较高的学校,课时稍多但学生程度相对偏低的学校则可以选择C类篇目,实行“一文三课”。“三课”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3课时,一是基础课、发展课和作文课三课型。正因为阅读教学的时间紧,任务重,绝大部分课时都服务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自然就被边缘化了,成了鸡肋,有些教师甚至一个学期都不上作文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阅读教学固然重要,但写作教学也不可偏废。作文课多久上一次,一学期上多少课时,其实也并无绝对要求。《意见》的安排是每专题一次作文课,一次2课时,一个模块就是4次作文课,共计8课时。这也是我们将课文教学设定为“一文两课”或者“一文三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为写作教学留出一定的时间。可惜的是,现在连这8课时都被许多教师挪用了。

如何保证写作课时,比较好的做法可能是让写作像课文一样进入常态课堂教学,或退一步,至少进入每篇课文,进行读写匹配教学。有人说,这不就没有章法、没有系统了吗?确实有很多人认为写作应该序列化,先讲什么,后练什么,一板一眼,循序渐进。但多年以来,效果并不好,于是有人开始反思:作文教学要不要系统,怎样的写作教学才是有效的。王荣生教授就是反思者之一:“写作课程的这种‘序列化’和‘结构化’追求已遇到诸多困境,作为实践课程,写作课程的设计不应从写作知识系统出发,而应该基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与困难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实际要求的微型课程扭转了以往写作课程的设计路径,它立足学生写作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写作认知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来调整写作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2]。

可惜王荣生教授并未指明这种微型写作课程该如何具体实施,写作随课或称之为“随课微写作”应该可看作其实施路径之一。前述阅读课上以撰写对联作结即可视为“随课微写作”的具体体现。《项脊轩志》(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乃“明文第一”,是经典中的经典,需仔细体会。第一课时主要安排探讨“此情”,可分为结构“关”情、细节“撩”情、质朴“增”情、叠字“助”情等角度;第二课时则结合《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以“旧日时光的絮语和现实生活的挽歌”为话题,深入探讨归有光小品文里的女性意识;第三课时探讨三篇文章的语言描写艺术,安排随课微写作:以“书房”为聚焦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包含2~3个语言细节。如果课时紧张,则第二课时完全可以安排课外探讨或者干脆舍弃,但“随课微写作”应予保留,因为它“基于学生的实际要求”,不是“序列化”“结构化”写作,属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与困难”。

四、生本授课 样有定模

一节课到底该怎么上,环节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分配,都是在备课时需要精心设计的。从理念上说,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如何具体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种理念,恐怕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而不是教师“满堂问”甚至“满堂灌”是比较有效的方式。特级教师林华民曾经提出“三分课堂教学论”,即教师持续授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学生当堂练习的时间保证10分钟。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模式,林老师的本意也是要我们树立一种观念,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教师的“教”为主。当然,这种观念还是大致的,进入操作层面需要灵活变通。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或许“五段课堂”更切合实际。对于一节课来说,激趣导入段5分钟左右,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促使学生的兴奋点转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第一活动段15分钟左右,学生进行第一个学习活动,教学内容就设定在活动中;调节小结段5分钟左右,学生的兴奋开始转为抑制,教师需要调节课堂气氛,小结评价活动效果并安排下一次活动;第二活动段15分钟左右,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活动;总结评价段5分钟左右,教师总结评价,结束新课。

《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第一课时两个活动环节设计为:“大、小标题拟制”和“画外音撰写”。第一次活动可以再切分成两个关联的小活动:“扩展文题”和“切分场景,拟写标题”。扩展文题的模板为:(主语:谁)+(应该)+像山那样+(状语:怎么样)+思考+(宾语:狼嗥声中隐藏的内涵)。有学生就扩展为:我们应该像山那样客观、深刻、长久地思考人和自然如何平等、和谐地相处。这就解决了课文思想主题的问题。对于场景和标题,有同学这样切分:1~3段,狼嗥深夜;4~6段,母狼被杀;7~9段,无狼的自然;第10段,和平的思考。这就解决了结构问题,为进一步拟写画外音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活动就是为这些场景撰写画外音,是在场景切分的基础上,让学生转变身份,从大山的角度,代大山立言,可分组分写不同场景。有同学为第四个场景配画外音:我已看过太多的消亡与诞生,每一个生命都为了更好地活着而不断挣扎。或许人类已经成为生物生存法则的胜利者,但自然规律从不会被改写。也许,一个狼群是渺小的,我区区一座山也是渺小的,但请不要忘记,人类在自然面前也一样是渺小的,并且十分脆弱,我已见过太多的生命被强大的自然所吞噬。人啊,认识你自己,也请认识你对面的世界,它叫自然!

这样的活动,增进了学生的体验,促成了学生的思考,深化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经验,可谓一石数鸟。至于以教师为主的三段活动,主要是穿针引线、调节引导,就无需赘述了。“五段课堂”既成功规划了课堂时间,又增强了教学效果,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浪潮,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4年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2]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转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留点时间 留点空间 篇11

很多职业女性,在产假以后就不得不切断和孩子的全身心的相处,卡着闹钟,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不得不接受领导的命令,拎着旅行箱上车、登机;不得不避免与社会的脱轨而不断“自我充电”……但在她们心里却真的很想给孩子多留点时间和空间,希望能与孩子有更多的心灵互通。编者

用心就好

锐锐妈

一岁多的锐锐,已经很懂事了,淘气可爱,更喜欢的是像一个小跟屁虫一样缠着妈妈,不管是在房间的哪一个角落,妈妈是不能离开视线的。也很想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锐锐的世界里,和他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成长。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作一个职业妈妈,更大的原因是为了让锐锐有一个自信、出色的妈妈,我知道,这一切,对于长大后的锐锐,也许更能够引以为豪。

经常要出差半个多月,而且有时候会连续出差,房间里的那个大大的旅行箱甚至都不用进储藏间,直接在客厅里面放着,因为不用多久,又将新的旅行。和锐锐的分别是最痛苦的,特别是一开始的几天简直是煎熬,到了没有锐锐的晚上,我竟然很不自然起来,失眠好久才能勉强睡去,好在有充实的工作,但是在间隙还是会想起锐锐,在家好么、吃得好么、有没有感冒、天气冷了,穿暖和了么……于是,尽管在异国他乡,还是在半夜偷偷打电话给孩子他爸爸,询问一切。

我想,锐锐长大了,应该会接受这样一个妈妈没有很多时间陪伴他的童年。我想,要想对别人负责,首先就要对自己负责。我和锐锐都是一样的,锐锐长大了要有自己的生活,而我,也要有自己的事业。

在我看来,母子关系并不是24小时的陪伴,这种关系很微妙,是由很多重关系组成的。作为一个职业妈妈,我已经渐渐学会了享受分离,学会了割舍,锐锐也渐渐习惯了这样一个拎着红箱子到处跑的妈妈,相信妈妈的自立、自信,妈妈对于事业和生活的热爱终究能够感染儿子,但是不管何时何地,儿子总是在妈妈的心里、妈妈也始终坚持这句话“用心就好”。

为儿消得人憔悴

轩儿妈妈

此刻,看着你睡梦中恬静的脸,听着你呼吸匀称的声音,柔情一点一滴慢慢从心底泛起…你此刻安静乖巧地模样很难令人联想到几分钟前的你,还是如此精力旺盛地令我头大。记忆中,似乎每次都是在你熟睡后,我才可松上一口气,可以打开电脑开始自己的工作。

不记得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地睡过一次,似乎自你出生后,睡眠对于妈妈来说就是一种奢求。常常下班回到家,天色已黑。一天的时间只有晚上属于你我,那时,满怀愧疚的我总要强压住一天的疲惫,陪你玩耍游戏,陪你在睡梦前用童话故事编织一个个美丽的世界。尽管现在的你还很小,小得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你对故事的喜恶。但你丰富地表情,可爱地笑声却足以抚平我一天的疲惫。

似乎小小的你就清楚明白,妈妈每个工作日只有短暂地数小时陪你,于是你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常常是不到十一点,你根本就不肯好好入睡,于是哄你睡觉成了妈妈每日的必修课。经常是在你熟睡后,妈妈才可做些自己的事,熬夜已经成了妈妈的家常便饭。

没你之前,每日充电已是一种习惯。你降临后,充电的时间总是伴随抵挡不住地困乏而告终。于是,不少友人戏笑妈妈的“自甘堕落”,戏笑妈妈围困在你小小的围城里。似乎自有你以来,你就开始成为我每日生活的焦点,至于工作业绩等早已不再是关心的话题。

尽管有时会气极、倦极,尽管有时因精神压力太大也考虑过送你回家乡,送你到你爸爸身边。可当你窝在我胸前,乖巧而体恤地亲吻着我的脸,叫我一声妈妈的时候,一切的辛劳,满心的憔悴,仿佛都有了报偿。抑不住地感动,常常令我热泪盈眶。

在童谣里快乐成长

紫风铃

记得半年前,我偶然发现邻居家1岁半的孩子口齿伶俐,我才惊觉自己孩子语言发展的迟缓:他已经两岁了,却只会说两个重叠音节的词语。我开始焦虑不安,指着家里的东西不停地教他说话,但他总是紧闭着小嘴一个音节都不肯发。

孩子半岁后,我便恢复了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孩子的父亲更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白天陪伴儿子的就只有他年近六十只会说乡下方言的奶奶。老人不善言辞,只会默默地用行动来响应儿子的要求,而我下班之后,更是把时间大部分放在家务事上。直到看到比他小的孩子都能言善辩,我才惊觉自已做为一个母亲是多么的不称职。

从此,我开始认真研究开发孩子语言能力的问题。两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叛逆心理,想用简单的启蒙方法来开启他的语言才能效果已经不显著了,所以只能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但每天我只有晚上几个小时的时间陪他,我该如何利用好这珍贵的时光?

有一次,儿子不愿吃碗里的毛豆,我便随口说了一首童谣:“豆豆少,豆豆多,噼里啪啦下了锅;豆豆大,豆豆小,咯蹦咯蹦满嘴咬。 多吃豆豆长肉肉,肉肉变成大拳头。 ”儿子目光闪烁,饶有兴致地听着,当我念完时,他居然乖乖地吃起了豆豆。我惊喜的发现,儿子对朗朗上口的童谣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每天趁上班的空闲上网搜集童谣,与现实生活有关联的童谣更为首选,下班后,我就根据我们正在做的事念出相应的童谣,儿子不但听得认真,而且做事的劲头也更足了。在这些童谣的潜移默化中,儿子的语言能力竟有了飞速的发展,念过三遍的歌谣,他就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

现在,我的儿子不但能说会道,还会唱几十首儿歌呢。我想,职场妈妈只要把时间化整为零,提高亲子交流的质量,她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同样不会比把整天的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的全职妈妈差。

从炼狱到天堂

溪溪妈

溪溪的出生完全打破了过去两人世界的平静和悠闲,把我从一个风花雪月的纯情少女变成了婆婆妈妈。特别是溪溪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我就不停地在厨房忙碌,向书本学习,上网求教,不断地为溪溪制作各种美食。

坚持了19个月的母乳喂养,我从来没有睡过一晚的整觉。休完3个月产假上班后,我发现母乳喂养对于时常加班的外企职员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我只好准备好吸奶器、保温桶、冰块,每2个小时就躲到更衣室里,一下一下把涨满的母乳吸出来,保存在用冰块隔热的保温桶里,下班回家后又赶紧冰冻起来,要知道,这可是溪溪明天的口粮啊!

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挤出来陪孩子,满脑子都是奶粉、尿布,在和客户的接触中,我突然发现自己落伍于时代了,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服饰上,自信心突然受到打击,情绪也很低落,只有在回家看到溪溪的笑脸时,才能稍微找回一点安慰。

现在,溪溪2岁了,小人儿什么都会说了,随着她自理能力的加强,我一下子有了“找到天堂的感觉”。我慢慢抬起天天埋于育儿琐事的头,把精力和时间转移到工作上。工作开始步入正轨,我又开始把丢了几年的小说拾起,心烦的时候找点流行音乐听听,周末趁孩子睡午觉的时间溜出去逛街,生日等纪念日也会和老公去咖啡屋小坐。慢慢地,年轻的风采重新回到了我身上,我也能更自信地处理家庭、工作上的事情。

康拉德小说的时间和空间形式 篇12

小说作为一种叙述体文学形式, 经常被认为是在一张由时间和空间交织而成的网络中记录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的样式。一部小说史, 其实就是小说家们安排、处理时空的探索史。当人们已经无法用传统的小说理论阐释乔伊斯、伍尔夫、普鲁斯特等人的小说时, 有人试图用空间形式理论来解释。这个概念是美国文学家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于1945年首次提出, 该理论从空间形式的创造与接受两个方面为现代小说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从而为现代小说的空间“转向”开了理论先河。

在《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中, 弗兰克指出, 空间形式是“与造型艺术里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补充物。……二者都试图克服包含在其中的时间因素。”[1]这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人们对文学作品中空间形式问题的关注。后来, 其他的一些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小说的空间形式理论。米切尔森的《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一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了构成小说空间形式的各种因素。在戈特弗里德·本的《表象型小说》中, 他用了一个比喻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空间形式小说的结构特征, 他说小说像一个桔子一样的结构。其结构由数目众多的果瓣、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 它们都相互依靠, 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它们趋向于中间, 趋向于中心白色坚韧的茎。这个茎就是表型, 是存在。除此之外, 各部分之间是没有任何别的关系。[1]米切尔森将此进一步阐释, 指出空间形式的小说不像是长得枝繁叶茂的萝卜, 而是由许多相似的果瓣组织的桔子, 它们集中在唯一的主题 (核) 上。[1]

一般说来, 空间形式可以看作小说叙述结构的一种模式, 体现在对时间形式的扭曲和破坏中, 是在对时间形式的瓦解中诞生的。相对于传统小说家对时间序列的遵循, 现代主义作家通过空间并置、频繁穿插、印象主义、重复叠加等手法, 在时空顺序上大幅度跳跃、颠倒, 把现在、过去、将来、梦幻等不同时空单位巧妙地组合起来, 充分展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对比, 从而有效地再现了人们意识中的价值生活。

1 空间并置

在弗兰克的《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译序中, “并置”被定义为“在文本中并列地置放那些游离于叙述过程之外的各种意象和暗示、象征和联系, 使它们在文本中取得连续的参照与前后参照, 从而结成一个整体。”[1]也就是说, “并置”是主要针对传统小说的时间艺术而言, 强调打破叙述的时间流, 在空间上把场景与场景、事件与事件、意象与意象、过去与现在并列放置在起来, 这样文本的统一性不再存在于时间关系中, 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

在传统小说中, 故事情节的发展, 人物的出场都是依照时间之轴的自然转动而展开, 叙述者的叙事禁锢在一种时间的线性模式上, 以达到一种符合逻辑与伦理的美学效果。而康拉德在《吉姆爷》中通过并置的策略, 构架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空间结构。小说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章至第四章采用的是传统的全知叙述方式, 展示主人公姆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第五章至第三十五章是马洛的第一人称叙述, 第三十六章至第四十五章的叙述方式比较复杂。这部分主要是是马洛致无名氏的信件和手稿。此部分的整个叙述并不是沿着单一的时间线格局展开, 而是在时间倒错和空间破碎之中展开, 整个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 叙述的蕴涵和作品的意义“永远被放逐在伟大的流亡中。”[3]马洛在故事中作为一个遥远的叙述者, 增加了作者与故事的距离感, 同时也拉开了读者与叙述的距离, 使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变得扑朔迷离, 也使一个有实感的形象变得异常缥缈。

其实康拉德在《诺斯托罗莫》中也突破了线性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限制, 他的多个事件交叉叙述, 多个场景并置, 从而非常有效地形成了如米切尔森所言的桔状结构。小说中一个长达几十页的场景———诺斯托罗莫与德考得护送银子到伊莎贝尔群岛的海湾之战, 是将小说中看似散乱的场景凝结在一切的“茎”。[4]无论是这一场景之前的高尔德继承其父亲的家业, 在租借地开发桑·托梅银矿、里比厄拉政府的失败、国内武装叛乱、大庆典等, 还是之后所法伤的诸如诺斯托罗莫潜回萨拉科, 诺斯托罗莫的堕落等事件都直接指向这一场景。诺斯托罗莫与德考得的个人命运, 萨拉科的历史, 似乎都凝结在这样一个既短暂又漫长的夜晚, 都指向共同的本质的力量———银子的魔力。作者通过这种独特的画面将故事不同场景之间的关联性和空间性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成功地建构了故事的空间性。

2 凝固的时间

“凝固时间”就是作者以大量篇幅将短时间段内的意向、事件、人物细节进行堆积式呈现, 使读者在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意象的体验中失去与时间的联系, 沉浸到一种空间意识之中。康拉德正是采取了凝固时间的手法来增强小说的空间性。

在《诺斯托罗莫》中, 诺斯托罗莫和德考得驾驳船离开港湾的那个夜晚被英国批评家利维斯誉为“文学里最为生动而具美感的描写之一”。[5]在这样一个时间仿佛停止的空间内, 诺斯托罗莫一会儿想起临终的特利萨, 一会儿又谈起艾斯马拉达的驻军司令官索第罗。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将记忆、意象、人物、甚至细节一一呈现, 这样使小说的情节发展非常慢, 时间犹如凝固起来, 从而表现出了一种空间感。在这种空间化的叙述中, 作者努力试图表现静态的空间内容。如故事中的驳船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空间背景, 而成为诺斯托罗莫和德考得的炼狱, 他们共同的海湾之行不再是为萨拉科的财富寻找一个藏匿之地而是诺斯托罗莫和德考得认识自我和征服自我的精神旅程。我们可以看到绝对平等的黑暗把人性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落下来。世界的一切标准在黑暗中的大海面前, 对诺斯托罗莫和德考得都失去了意义。康拉德在《诺斯托罗莫》中通过精细的渲染和描述, 成功地达到了凝固故事时间、拓展审美空间的艺术效果。读者在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妙意象世界的体验中失去了与时间的联系, 陷入到空间的绚美之中[5]。

3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最先起源于绘画领域上的现代主义革新, 以塞尚和莫奈等画家为代表, 注重光线和色调的鲜明强烈从而捕捉瞬间的感官印象。印象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休漠的经验主义, 注重感官印象和直觉, 认为感官印象先于观念的形成。休漠的印象更强调由于外部刺激带来的感官感受和非理性非逻辑的直觉。而在文学上, 现代主义作家把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技巧和理念运用到文学创作中, 着力表现生活世界与人物相遇而留下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引起的情感和观念。

康拉德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实验与革新, 在小说创作中引入了印象主义的艺术手法, 成功地实践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和艺术观念。他的小说中的许多场景犹如印象派的油画, 给读者展现的是一个个强烈的印象、互不相关的场景和不同人物的臆测。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 会随着积累更多的各种偶然事件和印象信息随时修整自己的猜想。在小说《黑暗的心》中, 马洛对库尔兹的认识过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印象信息的归纳过程:从马洛在去内陆贸易站的沿途中所获得的关于库尔兹的赞美之辞, 从会计主任那儿他得知库尔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一个天才”, “怜悯、科学和进步的使者”, “一盏明亮的灯”。[6]马洛在中心贸易站又被告知库尔兹前程远大以及他对公司的重要性。从制砖师兼经理的密探那儿, 马洛得知库尔兹是道德高尚的人, 有非同寻常的观点。然而, 马洛亲眼看到的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在树下有“微弱的蠕动着的人群”, 到处摇晃着“黑颜色的疾病和饥饿的影子”, “被制服的怪物 (黑人) 戴着镣铐的形象”, 在篱笆上“摆着一个个人头”, 贸易站里堆放着“成垛的象牙”[6]。所闻和所见的两组印象彼此矛盾, 更强化了马洛对库尔兹的好奇心理。因此, 随后马洛在深入非洲腹地的时候, 随着各种印象信息的累积, 慢慢地揭开了库尔兹的神秘面纱。

康拉德的印象主义还表现在他对色彩的运用方面。白与黑、光与影在他的作品里总是相伴而行。然而, 在他的作品里, 象征纯洁和真实的白色与明亮总是飘忽不定, 不堪一击, 而象征邪恶和死亡的黑色与阴暗, 却显得无所不在, 坚不可摧。在《吉姆爷》中, 吉姆全身总是穿着洁白的衣服, 但是一旦置身于现实世界, 他就无法逃离阴影的追随。吉姆的脚下是“黑沉沉吐着火光”的“帕特纳”号轮船, 头上盘旋着“一只孤独的黑鸟”, 面前闪动着舵轮的“一只黑色的手”, 背后是幽深莫测的丛林, 而吉姆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白色斑点”, “一个在漆黑的世界捕捉到全部光线的白色斑点”。[7]康拉德的小说运用印象主义的手法, 创造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这些流动的画面不强调对现实的精细刻画, 更在意的是瞬息的感受, 传达一种视觉上的强烈感受, 表现种种情绪。

4 结语

康拉德一生致力于小说艺术形式革新, 通过空间并置、时间凝固和印象主义手法的创造性使用, 他使作品从整体到局部都摆脱了传统小说的线形结构模式, 呈现出空间立体的结构布局。其相对于传统小说来说, 康拉德小说中空间艺术的引入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它扩大了小说容量, 使小说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 小说的内涵由确定变为不确定, 增强了其思想性, 多义性,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多走向的广阔想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另一方面, 康拉德的空间形式小说对于现代读者的阅读经验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读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作品的细节保持审美距离, 在重复阅读中通过反思, 记住各个意象及其暗示, 才能在连成一体的参照系的整体领悟中同时理解每个参照的意义, 通过创造性阅读给文本开辟一个广阔的涵义空间。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程锡麟, 等.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1.

[3]刘建.康拉德小说的复型叙事结构[J].时代文学, 2012, 4.

[4]孙薇娜.康拉德小说《诺斯托罗莫》中的印象主义画面的构筑[J].时代文学, 2011, 7.

[5]邓颖玲.《诺斯托罗莫》的空间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 2005, 1.

[6]康拉德小说选《黑暗的心》[M].袁家骅, 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上一篇:公正公开下一篇: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