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2024-12-10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共11篇)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1

医疗服务是一门基于信息的科学,临床医疗中往往涉及信息的收集、存储显示以及对信息的处理。医学信息学研究健康和生物领域的信息管理与应用。本文聚焦于临床医疗信息共享中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存在的障碍,提出并讨论了目前临床信息系统应用的核心主题以及跨临床学科统一的科学实现方法。最近以来,人们对信息系统在医疗卫生中作用的发挥越来越重视。临床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集中于以下方面:临床医疗差错提示、病人医疗安全、电子病历质量、病人隐私保护等。最新的关于这些题目的报道指出了所有的问题,以及收集了卫生健康信息系统对安全、以病人为核心以及循证医疗方面的解决方案,一系列方案都提出了卫生健康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许多方案涉及计算机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相关技术。

1 医学信息学的发展

医学信息学涉及多学科领域、教育背景不同的各类人员。尽管一些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信息学”课程,但其教学重点与范围各不相同,院校里的“医学信息学”一般讲授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对于如何利用临床信息系统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讲授甚少。另一些“医学信息学”课程主要教授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辅助医生检索相关信息,典型的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医学信息研究项目(www.nlm.nih.gov)及其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临床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关于医学信息学的内容也引起了争议。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与文献检索方面研究已满足不了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医学信息学有了更加广泛的内容。医学信息学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信息技术、概念与核心理论组成的跨学科体系,其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信息学从分子细胞角度研究基因序列与图谱等;(2)医学影像信息学从组织器官角度,研究放射影像系统;(3)临床信息学服务临床医生和病人,研究包括护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其他临床医疗信息支持系统;(4)公共卫生信息学从人口和疾病角度,研究疾病抢救与预防信息支持系统。医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这些系统所涉及的标准、术语、稳定性以及跨系统的信息整合方法的研究。

2 临床信息学应用

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有许多分类方法,其中主要的一种方法是依据所使用的信息类型。从这一角度看,临床信息系统分为两大类:以病人信息为核心信息系统和基于知识的临床决策系统。以病人信息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在病人的诊疗过程中产生和使用信息,而基于知识的临床信息系统面向医疗决策分析,它由医疗临床基础数据信息及相关决策分析模型组成。

2.1 电子病历系统

以病人信息为核心的临床应用信息系统最典型的是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传统的基于纸张的病人医疗记录存在许多局限,主要有:访问地点的局限性,纸质病历局限于一处使用;对非授权用户不能进行限制以及完整性难以保证。电子病历克服了这些问题,但电子病历的使用给医疗机构和病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医生个体而言,电子病历的使用要求与已有的临床医疗工作流程有机集成。已有的研究表明,电子医嘱(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没有增加医生的处理时间,但防止了医疗差错的发生。临床医疗中涉及到各种医疗设备,其数字接口以及病人信息采集是一个突出问题。手持式计算机(也叫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PDA)由于其携带方便越来越受欢迎,他们在病人医嘱录入、床边医嘱下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一些简单的临床信息共享与提醒也比较常用。但目前尚不能替代固定桌面终端计算机。

对于医院科室组织而言,管理复杂的临床信息应用与支持其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挑战,尽管个人电脑越来越便宜,维护规模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不同临床应用程序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电子病历应用程序的开发远远超出技术本身,它涉及对临床医疗流程的理解,使医生在医疗流程中能够即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电子病历EMRs的开发不仅涉及医院内部的医疗流程,而且涉及病人的医疗成本,如何节省病人医疗费用,而又能确保医疗质量,也是电子病历EMRs开发的重要目标。

2.2 临床信息检索

临床信息检索涉及基于医学知识的临床文献检索服务。随着Internet应用普及临床知识检索需求增长巨大,国外通过Web进行个人健康信息查询越来越普遍,医生也越来越多地依赖Internet,医生和病人利用广域网获取大量的联机资源。通过Medline,可以获取1966年以来大约4000种期刊约1100万篇文献,Medline由美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由美国国家图书馆网站(http://pubmed.gov)通过PubMed系统免费提供。网站的编目数据库只提供文献题名以及摘要信息,使用者可通过这些信息索取全文。电子化书目期刊文献比纸质印刷文献成本更低,对临床医生而言,其挑战是如何使用这些系统获取自己需要的文献。

除期刊文献检索,通过Web也可以进行基于知识信息检索,包括许多传统的医学教科书、临床实践指南以及大量的面向病人和消费者的网站。其中许多网站被美国国家图书馆MedlinePlus数据库所收录,这些网站并不向公众提供打印的纸质文献,其主要目的是提升他们产品的销量和影响力。相对于联机信息资源增长以及相关工具有效使用,最重要的或许是循证医学的出现。循证医学最初用于训练医生针对个体病例研究,目前几乎没有医生在病人的临床医疗过程中针对病人情况检索Medline,阅读其提供的相关文献,相反,结合临床医疗工作流的临床知识智能提醒是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也导致了结合临床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循证医疗相关研究的进展。

2.3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具有面向病人基于知识的临床信息系统特点,是临床信息学的重要应用。各种医疗决策系统应用病人临床数据与知识。在1970年至1980年,人们就试图应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知识建立临床诊断模型,然而,由于当时临床电子化程度不够,进行电子化诊断的目标缺乏必要的环境支持,导致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实际应用成了当时难以实现的目标。随着EMR系统的应用,各种医疗提醒智能纠错以及临床决策知识库的推广,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EMR系统中,支持临床决策功能效果良好。目前主要的实现方法包括:在临床医嘱中增加提醒功能,指出相应病种的预防措施,自动生成成套医嘱,并对比相应病种的标准成本,以进行费用控制;增加药品配伍、用药不良反应等信息,以防止不良用药事件;在临床医疗决策方面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临床路径的引入,通过临床路径实现了临床医疗的标准化,同时对临床护理以及病人健康教育计划也有十分有益的作用。事实上,临床路径的电子化对于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也有积极作用。在目前医疗成本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决策支持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临床信息学的核心主题

医学信息学包括了许多核心主题,如:信息标准、临床医学术语、可用性等,不仅仅局限于临床信息学。由于绝大多数临床信息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数据集成标准特别是不同厂家临床信息数据集成标准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大多数医生明白肿瘤与癌是同一概念,但计算机并不清楚,因此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中,临床术语标准化是必须的。在许多厂家的电子病历系统中,都采用了SNOMED标准术语,同时临床文档结构的标准化也能使今后区域医疗临床文档共享更加便利。

医学信息学的另一核心是它的实用性。临床信息系统只有与临床医疗工作流紧密集成才能有效地节省医生的时间,成为医疗工作的有效组成部分。临床医嘱电子化CPOE是说明临床信息系统实用性的典型例子,使用该系统,临床医生以鼠标点选方式输入病人的医嘱,比以前的医嘱本书写节省了医生时间,同时,通过合理用药软件以及剂量计算选择等功能,优化了病人的临床医嘱,使病人医疗更加安全。通过临床路径等应用,也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控制医疗成本,这些方面都大大增强了CPOE的实用性。病区临床医嘱的电子化为合理用药软件应用,提升医院用药安全以及增加用药规则等方面奠定了基础,是临床信息系统走向实用化的重要标志。

4 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存在巨大的挑战,医学信息学的影响仍在不断上升。它在改进医疗文书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以及服务病人方面的影响将继续刺激信息技术应用。足够的证据表明: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提升医疗质量、降低病人费用方面有重要作用,没有临床信息系统的支持,循证医疗很难得到推广应用。目前,临床医生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EMR,通过这些EMR文档提升临床医疗决策效率十分必要,结合以往临床医疗文档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文献内容对病人临床医疗进行提醒、提示的计算机信息软件仍非常少。另一个问题是对于临床差错的纠正能力,如不合理用药等,它对减少临床医生的负担有用,要求将信息系统与临床医生医疗工作流紧密结合,减少临床医生的工作量,使信息系统成为临床医生真正的辅助工具。

临床信息系统应用需要对诊疗系统流程进行再造。医学信息学相关方面的需求分析以及参与临床医疗的各方(病人、医生、医疗保险以及管理部门等)参与到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中十分重要。

临床医生需要主动接受临床信息电子化对工作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病人电子信息不断增长的时代,同时在临床信息采集过程中应尽力避免错误数据的发生,在临床决策信息支持方面,应接受CPOE的应用,因为这是应用临床决策信息系统的基础。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确定EMR和CPOE的成本,因为从长期观点看,其应用节省了大量的社会成本,但短期看,医疗机构的成本投入增加了。临床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挑战是医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目标的实现:为临床医疗开发易于使用的系统,实现临床医疗信息的共享,帮助医生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eds.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

[2]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the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IHE IT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Framework.Vol1(ITI TF-1),Integration Profiles[DB/OL].Rev4.0.(2007-08-22)[2008-6-24].http://www.ihe.net/Technical-Framework/.

[3]Siegel EL,Channin DS.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a primer.I.Introduction[J].RadioGraphics,2001,21(5):1339-1341.

[4]Hacklander T,Martin J,Kleber K.An open source framework for mod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DICOM objects[J].Radio Graphics,2005,25(6):1709-1725.

[5]Fetzer DT,West OC.The HIPAA privacy rule and protected health information:implications in research involving DICOM image databases[J].Acad Radiol,2008,15(3):390-395.

[6]Ratib,0,Swiernik,M,McCoy,J.M.From PACS to Integrated EMR[J].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2003,27(2-3):207-215.

[7]Noumeir R.Achieving Real Interoperability with Integrating Healthcare Enterprise Process[R].Beijing:International Hosp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um and Chinese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Conference,2005.

[8]郑西川,秦环龙,张建国,等.PACS电子病历远程临床信息共享平台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39-41.

[9]郑西川,秦环龙,张建国.跨医院患者临床信息数据访问方案的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41-43.

[10]Heitmann KU,Schweiger R,Dudeck J.Discharge and referra1data exchange using globa1standards the SCIPHOX project in Germany[J].Int J Med Inf,2003,70:195-203.

[11]尤丽珏.区域性电子病历共享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9(2):84-85.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2

从征信公司的信用信息内容和来源的多样化可以看出,征信公司是把分散在社会生活中各个角落和各种机构中的、有关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能够全面、真实、详细地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的数据档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信用信息加工成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产品,并反馈给各种授信机构和其他信用主体。可见,征信服务是建立在对信用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信用信息资源就成为征信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二、信用信息的使用与共享机制,是征信活动得以进行的制度保障

如上所述,信用信息的内容涉及面广,来源也比较复杂,而且在采集与使用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许多非常敏感的问题,如工商企业的商业秘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以及事关国家安全的机密等。如果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征信公司就会在信息采集方面遇到很多障碍,甚至无法采集其所需要的信用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对信用信息的使用不进行必要的限制,而任由征信公司滥用信用信息,就会危及到工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因此,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就成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需要从五个方面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第一,信息基本法,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用来规范全社会各种信息主体采集、传播和使用信息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第二,针对政府信息、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特殊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以满足社会对特殊信用信息的合理需求,并依法保护企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制订和实施《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美国国家安全法》、《企业法》《隐私权法》、《统一商业秘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政府机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披露和公开其掌握或反映自身状况的各种信息,并对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给予严格的保护。这种信息公开的制度为征信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和丰富的信息来源,为征信服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

第三,针对信用信息内容的法律规范,以保证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美国,这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公平信用报告法,此外在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准则、信用修复机构法(CreditRepairOrganizationAct)等、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Gramm-Leach-BlileyAct,以下简称GLBA法)等法律法规中也涉及到一些信用信息的规定,由此构成了对信用信息内容的法律规范。在信用信息的内容方面,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中非常强调信用信息的完整性,除对拖欠、欠税、破产等负面信息和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使用作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外,对正面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使用则没有过多限制。

第四,信用信息的使用和共享范围方面规定,以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在信用信息使用范围方面,《公平信用报告法》对征信公司的信用报告规定了明确的使用目的(PermiiblePurposes),即只能用于与消费者获得信用、贷款、就业、保险等法律允许的用途。而在信用信息的共享范围,特别是消费者信用信息的共享方面,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重点,一是严格界定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及其相关的保护措施,二是对于非隐私的个人信息则允许银行、工商企业与第三方之间进行共享,但它们必须告知消费者拟共享的信息内容和对象。在这方面颁布的GLBA法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共享作出了明确规定。该项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应在与消费者建立客户关系时告知其拟同第三方共享的、有关消费者的信用信息内容;消费者有权决定其信用信息不能与第三方共享。如果消费者在被告知后30天内没有表示不同意共享,则金融机构有权将消费者的信息同第三方共享或向第三方机构“出售”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而且GLBA法还对金融机构告知消费者的时限、方式等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GLBA法的颁布,意味着信息共享的范围会比以前更广泛,效率也更高(以前金融机构的信息若同第三方共享,必须取得消费者的同意),但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共享范围也开始主要由消费者个人决定。

第五,防止信用信息滥用的相关措施。在美国,各种信用信息能够进行充分交流和共享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相关的法律规范中对滥用信用信息的行为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和惩处措施。例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中对违反信用信息使用目的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惩罚措施,包括违法者必须承担的赔偿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与此同时,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还要求征信公司必须建立信用报告查询记录系统,对所有购买和查询信用报告的企业及其使用目的进行记录。这个记录不仅可以让被征信人(消费者或企业)能够了解自己的信用信息的使用情况,而且为被征信人和征信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便利,可以有效地防止征信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对信用信息的滥用。与此同时,公平信用报告法还对滥用信用信息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滥用信用信息的企业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惩罚。

在这样的法律框架和制度条件下,美国信用市场中形成了以征信公司为中介的信用信息共享的格局,征信公司不仅能广泛收集政府部门公开的信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授信机构、贷款人、企业或其他组织都能够自愿地向征信公司提供和反映信用信息,从而使征信公司能够全面掌握每一个企业或消费者信用状况的全貌,并据此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报告、评估等项信息服务。根据美国消费者信用信息行业协会的资料,美国征信企业平均每个月接收的消费者信用数据总量高达20亿条,仅全年销售的消费者信用报告就达11.4亿份。

三、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仅有助于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激励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

信用信息共享实际上解决的是信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为信用交易的各方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也对整个社会信用规模的扩张和信用行为的规范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首先,信用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信用交易的成本和时间。在美国,由于征信公司能够收集和汇总全面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征信公司能够方便、及时地为银行、工商企业提供信用信息和相关的信用报告,从而大大减少了银行、工商企业的相关业务活动及其授信成本。例如,美国各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在对消费者发放贷款时,向征信公司购买信用报告的成本不足1美元,一般仅为0.5美元左右。而且由于采用了互联网等在线服务方式,获得信用报告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实际上已达到了同步的程度。

其次,信用信息共享直接促进了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信用资源不断向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个人集中。在信用信息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授信者能够更加全面地、准确地了解信用申请者的信用状况,减少或避免授信者因缺乏信息或仅凭主观判断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有利于授信者把握授信的风险程度,并根据不同申请人的信用状况确定信用额度和利率水平,从而做出合理的授信决策。在美国,对于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和个人,银行、信用卡公司和投资机构可以优先给予其信用支持,而且通过更为优惠的利率鼓励其使用各种信用资源。其结果是,银行贷款等各种信用资源不断向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个人集中。二是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机会选择优质的信用产品和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可使授信者发现更多的潜在的优质客户,也同时面临着失去其已有的优质客户的风险,因此每一个授信机构都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就促使授信者必须以更加优惠的价格、更好的服务为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产品。其结果是,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就成为银行、商业企业等授信机构竞相追逐的重点,也因此能够赢得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得到更为优惠、满意的信用产品和服务。事实上,这对于信用领域、特别是银行之间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全面共享信用信息对失信者具有惩戒效应,并能够消除或抑制多头、过量借贷的不良动机。当授信机构能够共享企业和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违约行为等负面信息时,授信机构就会要求那些有负面信息的申请者支付较高的利率来获得贷款或规定更为严格的赊销付账条件,这既是授信机构防范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失信者的惩戒。因此,在美国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获得良好的信用记录以获取低成本的信用资源。信用信息共享不仅仅需要知道企业和个人的负面信息,更需要了解它们的总体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因为,企业和个人可以利用多头借贷来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而这种多头、过量借贷的企业和个人一旦不能履行债务或宣布破产,其给授信机构带来的损失将是很大的。例如,香港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共享只限于负面信息,而近年来由于多头、过量借贷而导致的个人破产出现了快速上升趋势,香港每名个人破产者平均向12个金融机构举债,欠债总额达到月薪的55倍,而美国个人破产的欠债平均水平是月薪的21倍。因此,全面的信用信息共享才能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起到惩戒和约束的作用。

四、经验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征信体系发展和信用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开放、透明和公平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

美、英等信用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信用信息是征信活动开展的基础,而规范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是征信企业公平、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并为全社会提供征信服务的基本制度保障。目前,征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的历史,但至今行业规模依然较小、市场信誉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还未确立信用信息公开、共享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征信企业无法稳定、合理地从银行、工商企业、政府机构收集和获得相关的信用信息,因此很难掌握和了解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全貌,并提供令人信服、权威的信用报告,征信企业在获得和采集信用信息方面仍然处在弱势地位。因此,政府在促进征信体系发展和信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信用信息共享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应当认真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进信用信息资源合理使用,而不能简单地用建立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来解决信用信息共享的问题,更不能用其来替代征信体系的制度建设和从事社会化征信服务的征信企业。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用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考虑到我国有关信息使用和传播的法律规定还十分缺乏,信用信息共享会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订或修订,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在着眼于长期制度建设和法律规范完善的同时,目前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和共享问题。

首先,必须对征信行业可以收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没有明确立法,因此,有必要对征信机构采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内容,采集方法和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对禁止采集和使用的信息作出清晰的界定,在确保征信公司不侵害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信息主体的正当权益前提下,使征信服务获得充分的信用信息。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一些主要做法。

其次,尽快明确政府机构的信息公开办法。特别对工商、税务、法院、技术监督、统计、中央银行等掌握信用信息的政府部门,需要尽快明确其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为征信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能够公平、方便地采集和使用政府的信息资源创造条件。

第三,尽快明确对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的信息等特殊信息的保护措施,保证征信企业能够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

(三)打破信用信息垄断,注意防止征信服务领域中可能出现的利用信用信息的寻租行为

在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还很薄弱、而信用信息来源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有些掌握和具有一定信息优势的部门或行业,已经出现了利用所具有的信用信息优势地位,采取收费、指定代理机构、或利用自身信用信息资源直接开展咨询服务的倾向。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防止这种利用信用信息进行垄断和寻租现象的蔓延。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和规范政府相关机构的信息公开办法,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明确与信用信息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监管机构以及其他政府机构不能参与建立和经营征信机构,也需要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的投资行为,从规范征信服务、明确信用信息产品的内容、鼓励综合征信服务等角度来制订对征信企业的管理办法。

(四)培育和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企业的发展

作为信用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市场中介,征信企业是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信用信息全面共享的重要基础。鉴于我国征信服务业发展已经起步,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约束,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快征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在征信服务领域,应当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国内民间资本或私营企业投资征信服务领域。征信服务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竞争行业,一方面需要在数据收集、信息分析、经营管理以及市场信誉等方面进行长期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以加快技术进步和整合市场中已具有的优势资源,以取得征信服务的权威性和规模效益。美国的邓白氏、益百利、环联等征信公司都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能够从私营的、地方性公司成长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公司,既有其自身长期积累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量民间资本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合并大量的地方性征信公司,加快了其集聚和集中征信市场优势资源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其优势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鼓励民间资本和私营企业进入征信服务领域,对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和成长壮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其次,鼓励以采集地方信用信息和服务于地方市场的征信公司发展。当前我国信用市场还不是十分发达,经济活动中对各种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还比较小,而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形成全国性征信公司的市场条件尚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征信公司从地区市场起步发展,特别是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市场起步,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相比较而言,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范围内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的机制的形成和协调难度较小,可以为征信公司采集信息和提供征信服务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且可以降低征信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征信公司而言,它们也可以比较迅速和有效地把握市场需求,形成征信公司的数据库系统和经营服务模式。在地方性征信公司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各个地方征信公司的合并和集中,最终形成能够覆盖全社会的征信服务体系。

(五)尽快制订涉及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的技术标准,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效率,为信用信息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3

关键词: 共建共享;档案;协同机制

Abstract: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rchives resources system and use system, establishing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y promote regional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collaborative resource and technical collaboration,benefit collaborative and body collaborative.

Keywords: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Archives;Coordination mechanism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服务利用的重要途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平台,并与政府公开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1],由于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由档案部门单独开展区域内档案共享难度较大,因此多地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下文简称档案共建共享)的理念,浙江省在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现有档案管理体制下,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分散保管在跨行业系统各单位中,建立档案共建共享协同机制可保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节约工作成本,最终实现区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有效的区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

1 管理协同

1.1 建立协同法规制度。档案共建共享的法规制度是规范各单位协同开展档案信息建设和共享的基本依据,随着档案整合和共享工作的深入推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逐渐建立和完善,2014年7月23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馆室一体化、馆际一体化建设,提升档案共建共享水平”[2],海宁市两办发文《关于开展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工作的通知》,档案局向各单位发出《关于整理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函》对区域档案共建共享的具体工作进行规范。上述政策和规章是对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导向性及指导性文件,今后仍需档案部门努力将相关措施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提升其强制性。同时,为确保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应进一步加强档案共建共享相关法规制度的研究,对各参与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共享交换、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等做出具体规定,为档案共建共享协同开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2 成立协同管理机构。当前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由各行业系统单位自行管理,在推进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各地主要采取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模式,由于未建立协同管理机构,仅凭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开展区域各单位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存有困难,如海宁市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针对部分单位档案门类多、数据库庞大,对纳入工作有畏难情绪的情况,局领导亲自上门做好协调工作”[3],而建立协同的管理机构可以更合理有效地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可由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民政、卫生、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组建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协同管理的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和咨询机构,实现区域内各单位档案信息的建设与共享传递,在具体工作中承担下述职责:制定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法规、制度和政策;对区域各部门的档案信息的筛选、清洗和规范,确定共建共享的档案信息范围;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规范、数据目录交换体系等;建立和完善区域档案共建共享的系统平台;统筹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工作和利益;加强各单位的监督、评估、绩效考核;组织各参与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等。

2 资源协同

2.1 信息资源的协同整合机制。要实现区域档案共建共享的目标,需要将区域内跨行业系统各单位档案全面共享,但当前档案信息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系统中,由各保管主体负责开展,“信息孤岛”效应明显。部分地区档案共建共享主要是整合区域内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如湖州市建设“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将下辖三县两区及市本级6家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整合,实现“资源自建、信息共享、异地查档、跨馆出证”的目标[4], 因此并未充分实现区域内相关档案资源的整合,同时档案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利用效果,当前综合档案馆的馆藏内容结构也决定了现有的档案共建共享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有效利用档案的需求。因此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一方面在综合档案馆资源整合基础上,应扩大档案资源范围,加强行业系统档案数据的融合,此外,应重点将档案内容建设纳入共建共享体系,以关注民生为导向,将分散在各系统行业的涉民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满足民众需求的区域档案共建共享资源体系。

2.2 人力资源协同建设机制。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参与单位多、档案类型多样化、技术要求高,这些都对人力资源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满足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各类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及不同岗位要求的专业型人才队伍,重点加强高级管理型、信息技术型、协调沟通型和具体操作型等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信息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促使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各类业务工作培训班、不同档案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档案共建共享知识的学习,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如海宁市在建设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对不同行业系统、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业务层次的人员多次举办专题培训,对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性、平台建设和使用情况、具体业务操作进行培训讲解,培训工作提升了相关人员对档案共建共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凝聚力,为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2.3 财政资源协同配置机制。档案共建共享是跨行业系统的综合工程,区域档案共建共享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档案信息硬件设备购置、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培训、软件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等,单纯依靠档案部门的财政力量是不够的,各地政府应当成为共建工作资金投入的主体,要设立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专项财政资金,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如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项目由湖州市发改委立项,核定工程总概算为712.32万元,用于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制度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互联网、政务外网和专网等应用支撑环境及数字档案资源接收、管理、保存和利用平台等[5]。同时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地合作设立共建共享的共建项目,争取共建专项资金的投入。

3 技术协同

3.1 搭建档案共建共享协同平台。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应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集成各单位不同类型的档案平台和数据、促使不同的档案部门统一平台操作、档案各项具体业务基于平台开展,最终实现跨系统行业档案的深度整合共享,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应实现以下功能的协同:

(1)平台、数据及应用协同。平台应以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服务利用的档案基础业务为依据,以方便社会各方面有效利用为目标,设计包含各类档案信息平台、数据库及服务利用的一站式档案共建共享平台的整体架构。如丽水市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包括四层结构: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基础平台层,馆藏档案和室藏档案2个大数据仓库,智慧管理、智慧发布、智慧监管3个智慧操作系统,云档案共享中心、物联档案超市、智囊档案、民生档案4个智慧应用体系架构[6]。

(2)管理和运行协同。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各单位的职能应分工明确,共同维护平台的运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平台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工作,如平台的软硬件构建、操作培训、业务指导和运营维护等工作;各单位负责将本部门共建共享档案的整理编目、将相关档案信息资源提交上传到平台的应用系统,利用平台智能化管理档案,根据权限从平台获取相应的各类档案资源。

(3)业务功能协同。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在实现档案的收、管、用等基础业务的基础上,各单位通过平台应实现档案办公自动化、开展实时业务交流等,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通过平台开展档案管理文件发布、网上年检、网上移交等工作,可对基层单位进行在线监督指导和业务监管,解答基层部门提出的各类问题。

3.2 建设档案共建共享协同标准规范。统一的标准是区域内跨行业系统档案信息共享和协同的基础,区域内档案资源由条块分割的跨行业系统各单位建设和管理,数据库结构、信息标准及运行机制等差异较大,异构信息系统造成各行业系统的档案信息兼容性很低。为实现跨行业系统各类档案信息共享,首先应加大现有档案信息标准执行力度,如《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数字档案管理与技术规范》等。同时应推动档案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建设,如档案信息平台体系建设规范、档案数据标准及规范、档案数据交换与共享资源目录规范、开发信息中间件等。通过标准建设实现各部门独立的档案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档案数据、系统及网络的整合。

4 利益协同

4.1 约束与冲突协调机制。约束机制是利益协同机制的基础,是用来规范各单位行动的相关约束规范,通过约束机制对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各单位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确保参与主体的行为有助于实现档案共建共享的目标,同时也保证了参与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其他参与主体的利益,因此约束带有强制性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约束机制的目的主要是发挥正向激励功能,而不是限制多元主体的发展。同时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参与主体复杂,涉及多个行业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在系统、技术、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发生冲突,此时需要建立冲突协调机制,通过统一思想、建立沟通渠道、合理的利益分配等方式进行协调,保证共建共享工作的稳定推进。

4.2 利益协同分配和激励机制。区域档案整合共享工作中,档案的内容构成、服务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可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各参与单位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因投入、垄断信息共享服务等致使原有利益结构被打破,原来利益可能会出现增加、不变和减少三种情况,只有在利益增加的条件下,参与单位才有可能具有工作的积极性,其他两种情况相关单位不会有动力开展共建共享工作,这就需要将利益在各参与主体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补偿。应综合考虑各单位的投入成本、贡献度、承担的风险及绩效等因素对所得利益制订分配补偿方案。同时适当的利益激励机制也可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可对各参与单位和工作人员采取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方式调动各参与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利益协同,如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大力推进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实现含国土、民政、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环保、公安、文物等41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251类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全省地理空间数据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2016年1月18日,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7]。

5 主体协同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域内档案工作具有指导职能,是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组织者;区域内综合档案馆、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事业档案馆集中管理着丰富的档案信息,是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重要的参与者;跨行业系统的许多单位尚未设立档案馆,档案资源由档案室等类似职能部门自行管理,他们也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参与单位。此外,应将市场力量和民众纳入档案共建共享的参与主体中,建立社会各方参与的主体协同机制。

5.1 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充分利用市场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经验,提升档案共建共享的效率,节约投入成本,并真正体现社会共建、均等共享的内涵。可在以下领域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如档案共建共享平台的开发、运行管理及后期维护;系统运行中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网络技术的研发;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及智慧型应用系统开发;档案保管单位内纸质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以商业购买的方式直接在信息市场上获取部分档案数据等。

5.2 民众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应当是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档案共建共享的内容选择、平台建设、监督评估等各方面工作中都应当注重民众作用的发挥,民众的意见不仅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起点,同时民众能方便、及时、全面、安全获取档案服务更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最终归宿。如嘉兴市档案局馆始终坚持“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开展了“行进中的历史记忆”“档案连着你我他”“让百姓走进档案馆”等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档案事务,提升了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效果[8]。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2014-X-4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EB/OL].[2014-05-02].http://www.saac.gov.cn/.

[2]抢抓新机遇 开创新局面——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J].浙江档案.2014(7).

[3]海宁市档案局三举措扎实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工作.[EB/OL].[2015-12-20].http://news.haining.gov.cn/

bmdt/201505/t20150504_430304.htm.

[4]湖州市建成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EB/OL].[2015-10-20]. http://cs.zjol.com.cn/system

/2015/04/16/020606504.shtml.

[5] 我委已批复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项目.[EB/OL].[2015-12-20]. http://fgw. huzhou.gov.cn/

index.php?controller=Show&action=Index&id=7731.

[6]朱悦华,王正媛.服务至上:科技挑起智慧档案[J].中国档案.2014(9).

[7]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喜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EB/OL].[2016-01-18]. http://www.zjch.gov.cn

/art/2016/1/18/art_55_69615.html.

[8]浙江嘉兴: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更好的档案服务.http://www.tjdag.gov.cn/tjdag/wwwroot/root/template/main/zwxx/zhxx_article.shtml?navid=&id=14774.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

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篇4

1.1 虚拟企业的特征

虚拟企业就是对市场机会能够做出快速反应, 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起来, 以及时地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

企业将信息化等同于计算机化, 认识的局限性成为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且未引起充分重视。

3.企业联合共建信息化平台的需求值得重视

调查发现, 许多企业希望联合起来共建信息化平台, 国内外资料研究也表明, 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这个纽带建立战略联盟, 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战略联盟。它是在消费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白热化、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和运作模式。

虚拟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需要不同系统应用环境、不同地域、不同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的企业实现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 因此, 必须建立一个满足虚拟企业合作需求的虚拟企业资源共享系统, 从而保证合作成员在业务和工作流程上的协同。

4.追求合适的信息化方式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方式没必要过度追求先进, 而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全面促

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EB/OL].http://www.sme.gov.cn/

[2]赵晓凡.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思路和对策.在2006年中国

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EB/OL].http://it.sohu.com/

[3]杨学山.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重三点[N].每周电脑报, 2006-06-26.[4]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调查报告[EB/OL].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http://www.csai.

[5]陈洪佳, 刘晓冰.中小企业ASP应用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

[6]李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N].中国计算机报, 2006-01-09.[7]李伟超.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 2006

1.2 虚拟企业合作途径

企业在发现市场机遇采用虚拟企业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时, 根据不同情况有多种不同的合作方式, 但总的来说, 企业之间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以提高协同竞争能力。通过对大量虚拟企业在实践中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 发现虚拟企业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虚拟生产。虚拟生产是企业之间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 它以委托加工为手段, 将自身的生产能力弱化, 把生产功能用委托加工的办法转移到别的企业去完成, 而自己只保留最具优势的研发或市场渠道掌控功能。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合作型竞争的特点, 以实现合作各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采用这种合作方式的虚拟企业在组建信息共享中心时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 如产品的生产进度、生产流程的管理、原材料采购价格信息、生产成本的预算和产品的性能指标等。

(2) 虚拟开发。虚拟开发通常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 几个企业通过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 从而取得共同的市场优势。这种企业联盟是合作各方围绕特定产品建立起来的拥有共同利益的临时性组织, 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可以进行动态调整, 项目完成后便失去存在价值。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的合作型竞争、动态性、灵活性和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等特点。

这种合作方式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开发的高效性, 缩短产品开发时间, 达到提前占领市场的目的。因此, 信息共享中心的主要功能就是集成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些标准化数据, 规范合作项目文档。同时将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等基本管理理念引入系统, 以提高产品开发进度和成功率。

(3) 虚拟管理。虚拟管理可以把企业某些管理部门虚拟化, 能够行使管理职能, 但其行政组织并不真正存在于企业内部, 而是委托其他专业化公司承担这些管理部门的职责。

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 可以简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提高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效率, 削减企业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4) 虚拟销售。虚拟销售可以实现销售功能的扩张, 而不是销售组织的扩张。通过虚拟销售, 可以扩大销售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合作型竞争、动态性、灵活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等特点, 比如利用不同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利用动态性、灵活性以及地域上的分散性等特点进行不同区域市场资源的置换, 实现协同开发。

采用这种合作方式的虚拟企业在组建信息共享中心时, 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减少企业销售成本。因此, 信息共享中心共享的信息应以市场信息为主, 如市场行情、市场规模、新市场开发成本、市场占有率等。

1.3 虚拟企业周期模型

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不仅要考虑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需要共享哪些资源或信息, 而且还需要考虑在虚拟企业解散或部分成员退出后如何处理退出的成员在信息共享中心发布的信息, 并且还要对虚拟企业合作时间长短, 以及在不同阶段对信息资源访问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权限进行界定。因此, 需要对虚拟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虚拟企业从组建到解散是一个周期性过程。本文从虚拟企业组建之前的识别、虚拟企业的组建、虚拟企业的运行和虚拟企业的解散4个阶段对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加以描述。考虑到特殊情况, 虚拟企业之间有的是短期性的合作, 有的是一种长期性稳定的合作, 因此, 要求虚拟企业无论在生命周期哪个阶段都要有动态性和灵活性。虚拟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是在虚拟企业组建阶段完成的。

在识别阶段, 企业首先要识别市场机会, 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机会做出评价, 以决定机会是否可以把握。

在组建阶段, 企业首先要能够界定各自的资源优势, 然后才能决定选择哪个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选择合作伙伴是决定虚拟企业合作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合作伙伴选定以后要确定企业之间的运行方式。在确定虚拟企业的运行模式后, 即可着手搭建虚拟企业信息共享平台。

整个虚拟企业组建起来后, 虚拟企业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根据虚拟企业采用的合作方式, 可以在虚拟企业运行当中共享管理流程、市场渠道、产品开发和委托加工等方面的信息。

虚拟企业运行结束或某成员企业退出后, 要进行财产清算, 最后退出的成员删除在信息共享中心的所有相关信息, 整个虚拟企业合作过程结束。

2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中心是企业间通讯的桥梁, 使各个成员企业不仅能够处理内部信息, 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中心共享其他成员企业的信息。这就决定了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 可扩充性。虚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 还要具有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 如果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则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在满足原来成员企业之间合作的同时, 可以实时地加入新成员, 实现虚拟企业合作与发展过程中业务上的平滑过渡。

(2) 远程可访问性。虚拟企业包括众多成员企业, 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分散性, 因此要求虚拟企业在分散环境下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信息共享中心, 实现远程信息共享。

(3) 安全性。由于虚拟企业合作成员背景各不相同, 企业之间的合作只限于某一个方面或领域, 在其他没有参与合作的业务上还保持着高度独立性, 所以, 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要保证成员企业的有效合作, 避免业务上的摩擦或恶意盗取数据, 企业之间共享的信息和数据必须进行安全设置, 防止数据遭到恶意破坏。在信息安全控制中, 盟主企业通过用户鉴定、建立防火墙、访问权限设置和数据加密等措施保证信息安全。

(4) 可配置性。虚拟企业具有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 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改变其配置, 虚拟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也应随时调整, 以适应业务上的变化。

(5) 无缝集成性。虚拟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靠高效率的信息共享中心来保证。信息共享中心的信息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存储、传输和加工处理, 不同成员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差异很大, 为实现虚拟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使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能够实现对不同企业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

3 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

对于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来说, 可将信息交互分为以下3个层次:

(1) 外部信息交换。虚拟企业通过Internet, 一方面完成对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分销商、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与控制, 实现对重要客户的实时访问与信息收集;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 在网上进行售前和售后服务。

(2) 内部信息交换。Intranet是成员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核心, 因为成员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建立在Intranet之上, 与外部交换信息也是以Intranet组织的信息为基础。因此, 虚拟企业在建立硬件框架之后的关键工作就是决定在Internet上共享信息的形式。对共享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状态统计和从信息中提炼出知识等。内部信息共享大部分要依靠成员企业部门内部独立的个人计算机应用系统组成的局部网络, 共享信息要涉及成员企业内部的业务信息和资源信息。

(3) 信息的集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 无论是成员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或者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 目的是要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Internet的标准化网络应用规范, 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 并完成信息的无缝集成, 使虚拟企业内外部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中心平台上。

从信息的不同层次看, 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要共享的信息分为组织单元、部门、成员企业、虚拟企业联盟和联盟外部环境5个层次。组织单元信息为第一层信息, 也是底层信息;部门信息为第二层;成员企业信息为第三层;虚拟企业联盟信息为第四层, 也是虚拟企业需要集成共享的信息;联盟外部环境是虚拟企业为了开拓新市场和发现新伙伴所需要共享的信息。

对于不同的信息层次, 集成所实现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集成的难度也随着层次的增加而变得复杂, 从易到难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集成:

(1) 单元级信息集成。一般情况下, 这一层次的信息比较简单, 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最基本层次的信息, 属于部门内部的信息, 一般在成员企业的部门内部使用。对于虚拟企业联盟来说, 也是整个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需求的基本构成要素。属于这一层次的信息是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完成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职能。如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所需的凭证处理、账簿处理、分类核算等。单元级信息是构成部门级信息的基础。

(2) 部门级信息集成。部门级信息集成是构成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 如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部门级信息是对单元级信息的集成与管理, 它将各单元级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部门级的信息系统。

(3) 企业级信息集成。企业级信息集成是对部门级信息的综合集成与管理。它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沟通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 比如成员企业的ERP系统。

(4) 虚拟企业联盟级信息集成。虚拟企业联盟级的信息集成是对虚拟企业信息的综合集成与管理。虚拟企业联盟级信息描述了各成员企业间的协作信息, 是对联盟内各成员企业进行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5) 联盟外部环境集成。联盟外部环境信息是虚拟企业为了开拓新市场, 寻求新的业务合作伙伴, 同时也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外部环境为虚拟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而要实现的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集成。

4 实现信息共享关键问题分析

由于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集成系统, 系统集成复杂程度高, 同时也面临着安全方面的威胁, 为此, 需要对组建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的一些关键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1) 系统安全。由于虚拟企业自身分散性的特点, 建立的信息共享中心系统基于网络基础之上。安全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在基层构架上, 受到设备质量的影响;在网络通讯安全方面, 受到病毒和黑客攻击等方面的威胁;在应用系统层面, 主要是数据安全, 主要解决办法是对数据进行访问权限分级和加密, 对重要数据采取冗余备份;在管理层面上, 要达到整体系统的管理目标, 除了以设备和技术措施来进行安全防范以外, 还要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组织运营流程, 对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培训等。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彭义兵, 马辉民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430074)

要]信息技术 (IT)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分别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业务流程导向和知识管理视角的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是探索和综述IT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的各种路径, 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简要的评论。最后, 指出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绩效;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导向;知识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7;C931.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IT (信息技术) 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过去的理论在解释IT“为什么”、“是怎样”对企业产生绩效这一问题时, 经历了较大的范式改变。最早在产业组织理论中,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主要影响着IT领域的研究;接着在战略管理文献中, 基于这一范式的定位理论又被提出;后来又有学者建议, 除产业结构中的竞争优势资源外, 还需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要素, 资源基础理论成为学者们的主要理论支持。

大量的文献基于以上3个范式研究了IT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些研究证明了IT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关系, 但是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由于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 有些研究提出要弄清楚IT创造价值的路径和原因, 必须建立新的理论模型。Tallon和Mukhopadhyay等学者认为, 既然IT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业务层面, IT的价值就应该首先在业务流程层面体现。于是, 大量的学者开始倡导

[收稿日期]2007-12-14

[作者简介]彭义兵 (1971-) , 男, 湖北天门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2) 标准化。虚拟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靠高效率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平台中的各种信息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存储、传输和加工处理, 而虚拟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由于系统之间不兼容而造成信息传输受阻、数据丢失, 或者由于软硬件的更新或升级而造成信息不可重用。

为实现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中各种信息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存储、传输、转换和处理, 需要建立企业之间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 对信息的定义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同时建立标准的数据通讯接口, 实现数据在不同成员企业系统之间的无阻碍传输, 确保信息交换与共享在一个开[文章编号]1673-0194 (2008) 12-0092-05

基于业务流程的视角去分析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那么, IT为什么或者是怎样形成绩效的呢?近年来, Tanriverdi等学者提出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能力可能是一个介于IT和业务流程绩效之间的关键中间变量。他们相信, IT首先增强了知识管理能力, 而知识管理能力提高了业务流程绩效, 甚至企业绩效。

总结以前学者们关于IT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思路, 可以归纳为3种路径:一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 分析IT资源的属性和分类, 希望分析和探讨哪些IT资源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二是从业务流程的视角分析IT对业务流程绩效的影响, 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三是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IT资源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形成作用力, 间接提高企业绩效。

2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IT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历史上, 资源基础理论一般应用于理解什么条件下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或者竞争性的绩效。这一理论假定当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稀有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等4个属性时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 由于因果模糊、时间压缩不经济、嵌入性和路径依赖等隔离机制的存在, 这些资源创造的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

放、分布和异构的平台上顺利进行, 同时满足信息存取和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金勇, 郑丕谔, 王维斌.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1 (3) :94-97.

[2]杨楠, 王云莉, 杨涛, 等.虚拟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2, 8 (3) .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5

【网络空间作战】美国网络司令部的网络部队建设和网络安

全信息共享机制

(安德万编译自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2015年1月研究报告)美国国防部负责保护自己的网络,即国防部信息网络或.mil域名,以前也称为全球信息栅格(GIG)。2015财年国防部所要求的网络安全预算大约为51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总统所要求的国防部总体信息技术预算(同年约合360亿美元)的一部分。2014年与2013年相比较,国防部网络安全预算增长了10亿美元,但这种增加可能也是因为国防部如何定义“网络安全”项目的方法的变化。一般来说,国防部网络安全预算包括以下活动:信息保障、网络空间作战、国家网络安全倡议/国防工业基础/国防部网络犯罪中心、以及美国网络司令部。在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一个全球性的作战域、一个战略性国家资产之后,在2010年国防部重组了网络资源,并建立了美国网络司令部。它是美国战略司令部下的一个次级联合司令部,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共同设在马里兰州米德堡。网络司令部整合了进攻和防御能力,并且由一位四星上将领导,这位四星上将也指挥国家安全局。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系统的信息保障和信号情报。国家安全局中还有一个机构是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这是美军的逻辑密码机构。作为一个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根据美国法典第50卷(Title 50 U.S.C.)——《战争和国家防御》——的授权运作。而美国网络司令部根据美国法典第10卷(Title 10 U.S.C.)——《武装部队》——的授权运作。网络司令部的使命和兵力结构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卫和运维国防部信息网络。迈克尔·罗杰斯海军中将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提名他为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的听证会上这样描述网络司令部司令的职责:“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负责执行《统一指挥计划》(UCP)的第18.d.(3)节中由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委派的具体网络空间任务,确保我们国家在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以减轻因对网络空间的日益依赖所造成的国家安全风险。根据这样的授权,并与使命合作伙伴协调,具体的任务包括:指挥国防部信息网络运维、保护国防部信息网络;维持网络空间的机动自由;执行全谱军事网络作战;提供网络空间作战态势感知能力,包括指示和预警;与作战司令部和负责保卫我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国家利益的其他适当的美国政府机构整合和同步网络空间作战;为民事当局和国际伙伴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努力都支持国防部的总体任务——抵御网络攻击威胁国家、支持作战司令部、保护国防部网络。”在美国网络司令部的操作员有时被称为“网络战士”,虽然这个词没有出现在国防部的官方定义中。有关美国网络司令部计划的人力资源结构的相关报道提供了一些网络战士的活动线索。首先是《华盛顿邮报》在2013年1月的报道“计划要求在网络司令部成立三种网络任务部队:‘国家任务部队’保护控制电网、电厂等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的计算机系统;‘作战任务部队’以帮助在海外的指挥官规划并执行攻击或其他攻击性行动;‘网络保护部队’加强国防部的网络。”在2013年,当国防部宣布计划把网络任务部队扩大到大致5000名(由士兵和文职人员组成)时,网络任务部队不足1000人。后来计划数量有增加到在2016财年末达到6200人。2014年11月初的泄露的一份机密文件指出,“可能需要附加功能,以实现网络任务部队的快速部署能力,并为国家整体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方法提供独特的和专业的能力”。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迈克尔·罗杰斯表示,总体而言,网络任务部队构成将是约80%的军职人员和20%的文职人员。美国网络司令部副司令员詹姆斯·麦克劳克林中将说,网络任务部队正在形成133支战术分队,将支持所有作战司令部,以及至少有一半的分队将用于防御。四个军种都为美国网络司令部提供网络任务部队。美国网络司令部和信息共享2011年5月,美国国防部推出了一个涉及多个国防工业合作伙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防部的自愿试点项目(国防工业基础网络试点,DIB Cyber Pilot),以在利益攸关方之间分享威胁信息。根据这个试点项目,国家安全局与参与项目的国防企业分享威胁签名。其中一个方面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分享通过其电脑监控活动获得的威胁签名。美国国土安全部随后于2012年1月发起了“联合网络安全服务试点”(JCSP),在7月宣布该项目将成为永久性的,作为这个项目的第一阶段,改名为“国防工业基础增强网络安全服务”(DECS)。国土安全部直接与参与项目的商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但是国防部仍然作为参加这个 项目的国防基础工业承包商的联络点。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6

摘 要: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时代的互利与共赢。阐释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基本内涵,然后从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角度论述了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创新与队伍建设、决策规划机制、合作建设机制、运行保障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校际共享机制。

关键词: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引起了教育领域诸多方面的变革,如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为多样,课程资源形态也更为丰富。信息化课程资源就是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孕育而生的一种课程资源形态,与其他资源相比,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其独特的大容量、开放性、动态性、共享性等鲜明特征受到中小学的重视。中小学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探讨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机制,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时代的互利与共赢。

一、信息化课程资源基本内涵概述

吴刚平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信息化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既有课程资源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一般而言,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信息化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信息化实施条件,也就是说,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课程资源。具体而言,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实践形态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素材库、专题网站、基于网络的实验或课程辅导平台。信息化课程资源具有大容量、动态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智能化、虚拟化、多媒体、网络化等特征,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借助信息技术,中小学课程资源形式在原有的文字纸本之外,纳入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网络课程、专题网站等,这些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资源单一、平面、静态的局面,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多维、立体、动态发展,而且为资源校际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价值与可行性

首先,共享性是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性。“信息化教育最核心的本质是教育,而不是产业;最基本的特性是共享,而不是独占。”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要有共享意识、共享机制和共享行为,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意。其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给中小学教师减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加上一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的时候会遇到重重困难,耗费大量时间,由于中小学教师本身教学压力就比较大,单个人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无疑会给一些教师增加负担,造成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反被捆绑,丧失了信息化应有的优势。

首先,新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一课程管理模式为中小学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中小学国家课程的统一实施使得同一级别的学校有共同的课程,一个学校的课程资源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开发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也因而具有学校特色,这一资源的共享可以为各个学校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其次,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学校基本都有网络覆盖,教室中多媒体等基本硬件设备的配置也基本到位,硬件环境的改善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提供了支持。基于以上考虑,实现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时代的互利与共赢,那么校际共享的机制应该是怎样的,怎样构建,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的机制探讨

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要想实现校际共享,首先应该树立资源共享的观念,打破资源独占的封闭式思想,在此基础上构建校际共享的机制。本文拟从组织创新、队伍建设、决策规划机制、合作建设机制、运行保障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校际共享机制。

1.组织创新与队伍建设

建立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构,可实现组织创新,由该组织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避免学校之间“各自为政”“闭门造车”。该组织的管理范围由参与共建共享的学校范围决定。该组织负责制订校际资源共建共享的规章制度,对学校行为进行约束;为各学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各学校在为资源共享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获得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资源;该组织还要开展评估,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机制的良性发展。组织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不同角色的个体,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组织至少应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技术人员,一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负责资源共享平台的创建与维护,信息安全的维护等,管理人员负责资源的管理和人才的管理等。该组织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应该包含信息化课程的专家,对资源进行评审,严把资源质量关,另一方面包括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人,使组织的工作能有序开展。

2.决策规划机制

施瓦布曾提出课程开发“集体审议”实践性模式,主张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参与课程方案的审议,这种民主化课程决策机制有利于反映不同群体的声音,做出的决策可能更为理性全面。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也可以采取集体规划、集体决策的方式,由学校和共建共享组织机构一起规划并明确资源共建共享应遵循的规范,以免造成标准不统一,资源通用性差,影响资源的共享。此外,还应该规划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资源的准入标准是怎样的?是否应该有审查机制?准入的资源应该怎样分类,怎样管理和更新?这些都需要有长远的规划。

3.合作建设机制

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涉及多个学校,这就需要考虑多个学校应该怎样合作。一般来说,组织间的合作一般会涉及人、财、物的合作,因此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的学校合作离不开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合作、经费的合作、资源平台建设的合作。单靠一个学校的力量,可能没有足够优秀的技术人才,也可能经费不足,但是通过校际合作,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规模效益。

4.运行保障机制

这里的运行保障机制主要侧重技术保障。一方面,可以建立资源数据库,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高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内容,可以考虑以云计算为基础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另一方面,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多项服务,如将不同学校的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教师联系起来,提供优秀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素材库、专题网站等;定期对平台的课程资源进行更新;通过平台与用户形成互动,并关注用户的体验和评价,也可以此作为对课程资源评价的依据之一。

5.评估激励机制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离不开每个学校的贡献和努力,通过评估激励,形成贡献与索取的利益平衡机制,优胜劣汰。现在有些学校只想索取,不想贡献,只想分享别人的优秀资源,却不想贡献自己的优秀资源,这种索取与贡献不平衡的行为不利于长期的资源共享机制的运作。评估的方法可以根据学校共享资源的“数量+质量”来对学校做出评价,如学校共享的资源总量可以反映数量,用户的评价可以反映质量,评估结果优秀的可以采取奖励措施,而评估结果较差的可采取处罚措施,比如要求其退出资源的校际共享组织。

参考文献: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08).

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机制研究 篇7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城市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大动脉, 其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管线资料不全、图纸和数据分离、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 使得获取和整合现有资源十分困难, 紧急情况下应变服务能力较差。同时, 管线数据新旧混杂, 未能实现持续动态更新维护, 导致数据的时效性、科学性大打折扣。另外, 地下管线资源具有权属多样性, 政府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来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决策工作, 导致地下管线管理工作难以做到规范化、系统化和正规化[1]。建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线数据服务共享交换框架势在必行。

2 管线数据共享交换机制

按照使用的内容和范围对管线数据本身进行细化, 保证管线数据的共享和更新的及时与准确是管线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线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空间数据信息、属性数据信息和元数据信息。

对管线信息和服务的内容进行界定与划分, 根据不同的信息服务层次制定不同的信息服务共享和交换策略, 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框架。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的内容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据[3]。同时也包括对管线相关服务的共享和交换。

2.1 单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框架

面向单级的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是目前地下管线共享平台建设比较集约的一种框架模式, 本文参照NGDC构建面向单级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框架, 通过以太网将各管线单位和政府管线职能部门连接成一个以管线信息服务交换中心为交换枢纽的平台框架[5]。其中, 管线信息服务交换中心是交换中心的枢纽, 主要职能是为各个使用单位和数据管理单位提供数据的管理、共享和分发等各项服务。面向单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如图1所示。

管线信息服务交换中心作为整个框架的数据和服务中心, 是面向单级的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框架的中心枢纽。而管线数据和服务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则是交换中心为核心的辐射节点, 这样, 使得整个框架形成了一个以数据服务中心为中心, 生产使用者为节点的星形拓扑结构。管线信息服务交换中心通过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平台来对系统平台的日常运营进行管理和维护。

在面向单级的管线信息服务平台共享交换平台中, 各管线使用单位既是管线数据的使用者, 也是管线数据的生产者, 在不同的数据交换和服务过程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各管线使用单位之间没有之间的联系, 他们都是通过统一的共享节点通过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框架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同时各个管线使用单位之间的网络是物理隔离的, 这样既保证了信息和服务共享交换的信息安全, 也避免了多源数据之间的交差影响而导致的数据生产更新的不一致性。

面向单级的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框架包括了以下特点和优势:

由于各类管线数据资源和服务有地下管线数据服务中心统一更新维护管理, 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和服务的多态性问题;

管线数据的生产者同样是数据的使用者, 对各类管线数据的应用使得各类地下管线数据提供者紧密的耦合在一起;

通过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搭建的统一可视化平台, 使得各个管线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不需要单独购置GIS平台;

各类管线单位受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线标准约束, 避免了不同单位之间数据的格式、包含信息之间的差异, 使得各管线单位之间数据的相互调用成为可能。

2.2 多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

传统城市管线更新方式, 一般都是由上级职能部门推送至划分粒度更细致、权责更明确的下级职能部门完成。因此, 将共享层次仅仅划分至行业层面, 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共享交换框架来满足分布式更新需求[6]。

本问参照NGDC构建的面向多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 从组织上是物理上是分散的、逻辑上统一的松散系统, 以“数据中心—数据分中心—下级分中心”的多级体系架构, 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GML中间件, 集成、更新分布于各个行业的数据资源和功能资源, 构成一个跨行业、跨区域的管线共享交换服务体系。管线共享交换分布式框架如图2所示。

面向多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的组成与NGDC类似, 也是由数据管理者、数据使用者和数据生产者组成。其中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换中心是整个框架的枢纽, 二级行业分中心对于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换中心既是数据使用者也是数据生产者, 对于三级行业分中心担任数据管理者的角色, 而三级行业分中心对于二级行业分中心既是数据使用者也是数据生产者, 依次类推, 按照各城市的职能部门组织方式扩张共享交换节点。

面向多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架设有GML服务中间件, 如图3所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批量更新与增量更新, 不同更新方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分布式共享交换方式下, 多类对象、多源格式的管线信息的融合问题。GML服务中间件是实现分布式框架正常运转的基础, 提供管线GML解析与表达服务, 封装了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的出入口, 过滤共享交换的信息资源, 将不同数据源下的管线整合至一个框架下。

面向多级共享交换中心的管线共享交换框架有如下特点:

管线数据资源分散在各个行业分中心的分布式的服务器, 可有效地利用及共享。各行业分中心可在此资源基础上自行定制本部门专业信息及模型的开发。

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换中心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 各行业管线数据由各行业直接管理, 各行业分中心相对独立, 与中心之间松散, 数据交换中心负载小。

共享节点可以根据城市共享交换职能部门组织方式动态增加, 不会破坏原有框架共享节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结束语

地下管线数据信息共享的实现将使地下管线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能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使地下管线数据信息更好的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人民群众服务,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本文基于现有管线数据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 提出了面向单级和多级的管线数据共享机制, 可以为省市级地下管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提供参考。

摘要: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更加强调了“城市动脉”地下管线的重要性。地下管线的事故频发使得地下管线信息和服务的共享和交换变得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一种地下管线数据共享的交换机制, 为地下管线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共享交换

参考文献

[1孟亚锋.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J].建筑技术开发, 2002 (04) :54-56.

[2]蔡晓兵.Geodatabase中基于规则的拓扑关系管理机制[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2 (04) :40-43.

[3]王树东, 闫洞海, 程娟霞.面向GIS的城市综合管网数据结构模式探讨[J].测绘通报, 2001 (S1) :43-45.

[4]韩勇, 陈之中, 甘宇亮等.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功能[J].测绘通报, 2002 (03) :45-46.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8

(一)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与经济手段之后又一类型的新环境管理手段, 被称为人类控制污染制度建设史上的第三次浪潮。它通过环境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 使管理者、被管理对象、公众和市场共享环境信息, 从而对环境破坏行为产生压力, 对环境保护行为进行表彰, 使经济社会朝着环境可持续方向发展。

1992年《里约宣言》原则的提出是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项环境管理措施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标志。根据该原则, 环境信息公开不是作为一项孤立的内容得到提倡, 它被要求与公众参与、司法或行政救济机制结合, 形成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体系。《21世纪议程》在第四部分的第40章《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内确定了两个纲领性的领域, 它们的实施可以保证决策程序给予更合理的信息基础: (1) 解决数据缺乏的问题; (2) 改善获取信息的途径。上述内容成为1998年签订的《奥胡斯公约》的基础。《奥胡斯公约》是国际上对于确立和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做出的最突出贡献。该公约主要基于一个共识, 即公共参与决策过程, 以改进最终决策的质量和实施。该公约保护了公民获取信息, 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权利, 以及保证现代人和后代人生活在一个足够健康和舒适环境中的权利。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首先在美国得以运用。20世纪八十年代末, 随着知情权法案的发展以及对监管上百种有毒物质排放程度的认识, 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有毒物质排放条例, 要求美国成千上万的污染源公开他们有毒物质排放和运输状况。这种环境信息公开条例被认为是有效的, 条例颁布不久, 许多污染源有毒物质的排放就开始下降。继美国有毒物质排放条例之后, 出现了两种国际趋势:一是一些国家, 特别是发达国家, 也颁布了类似的公开污染物排放量的法案。尽管在污染物质范围上有很大差异, 但这些法案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公布排放量, 把对健康和环境影响的解释权留给其他政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 而且并不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优劣加以评论。第二个国际趋势是一些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他们建立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和公开制度。

(二)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关键。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中将环境信息公开分为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公开。其中, 与企业污染排放和环境行为直接相关的环境信息公开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1、企业单方面的自愿公开和环境承诺;2、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对话协商和环境协议;3、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4、其他一些形式的环境信息公开和自愿手段, 如环境标志制度。

多样化的公开形式和逐步拓展的公开内容是我国节能减排授信中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关键, 要实现信息的共享, 信息公开是关键。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 环保部门和银行在宏观经济领域第一次实现了对话与合作, 使环境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度日益加深。环境信息的公开制度越成熟, 对建立两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制度就越有利。正是由于环保部门为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 银行才有可能完善征信系统, 在贷款审查时对风险的预防能够更加充分, 对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也更有益助。总之,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我国节能减排授信中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和关键, 随着环境信息公开的逐步规范化, 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也将实现环保部门与银行业的密切合作。

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及其在节能减排授信中的作用

(一)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起点是1998年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试点研究。江苏省镇江市为首个试点, 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该省的实践成果, 2005年11月, 原国家环保总局发文, 要求从2006年起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有条件的地区要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 到2010年前, 全国所有城市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 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真正对企业环境公开进行明文要求的应该是2003~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规范上市公司环境审查制度, 2003年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以及《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文件, 这些都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等做了较具体的规定。同时, 原国家环保总局还准备与中国证监会联合, 研究有关新上市公司环境审核的办法及已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办法。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仍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

2008年5月1日,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生效并施行, 该《办法》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正式进行了规范。该《办法》从环保工作实际出发, 明确了环保部门必须主动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的范围, 同时规定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行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相结合的原则。

(二) 环境信息公开对节能减排授信的作用。

银行通过各种渠道获知的环境信息对授信的决策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因此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节能减排授信中的作用是积极而重大的。2007年7月,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该文件要求各级环保与金融部门要密切配合,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文件规定了环保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的规定需向金融部门提供环境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作为贷款人审慎对待自身的贷款风险和履行企业环境信用的社会责任。

虽然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进行规制的起步较晚, 但通过政府和企业的不懈探索与改进, 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中使企业信息公开有了法律依据,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这些依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公平、公正方面体现得不够。虽然其内容也包括强制执行和自愿执行, 但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某一类具体行业中, 体现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平与公正方面的表述不清, 这可能造成对规则的破坏, 甚至还会让一些企业钻了漏洞。其次, 对企业信息公开的程度要求到位。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中, 出现了由于企业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而导致的区域环境质量下降、企业违法排污产生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社会问题, 这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保证企业商业秘密的基础上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要求应更严格。所以, 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对健全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 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

2007年7月,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沟通机制是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 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逐步畅通之后,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为了进一步实施绿色信贷政策, 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2009年6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 为促进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使金融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信用情况, 发挥行业信用体系的作用, 增强绿色信贷政策的可操作性, 环保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在继续依据《关于规范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环保部门报送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的基础上, 文件中增加了环保部门报送信息的内容, 如在原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企业违法信息内容的基础上, 增加企业违法情节和违法性质两项, 将企业违法的类别划分为恶意违法和一般违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环保部门和各级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公开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

至此, 由沟通到共享, 环境保护部已经与银监会签订两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 首次建立国家环保部门与宏观经济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我国节能减排授信信息共享机制正式建立, 环保部门与各级金融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有了明确的依据。这表明我国对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高度重视, 是环境经济政策领域的阶段性突破, 同时也显示出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我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民主化与公开化。

(二) 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

为了保证“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 环保部已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了3万多条企业环境违法信息, 各商业银行以此为依据对部分违法企业采取了停贷或限贷措施。可以说, 这种环境信息共享的模式在节能减排授信工作中的效果初显, 使“绿色信贷”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但是, 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还处在初建阶段, 各项内容还有待于完善和实践检验, 该机制越完善, 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成果就越明显。我们要在立足现状, 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组织, 遵循统一标准,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合作共建, 改进表征手段, 更好地发挥环境信息为管理决策和公众服务的作用。

首先, 《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中规定了环保部门报送信息的两种方式。其中, 方式一:按照《关于规范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工作的通知》, 通过“12369环保热线”网站中“环境监察专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立的供各级环保部门填报的“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明细表”, 作为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公开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的平台。处罚决定作出后20日内将已经下达的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填报至“12369环保热线”网站。各级环保部门分别填报, 自行负责, 及时更新。笔者认为, 此方式虽可有效地为银行部门提供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 但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 不仅要能反映企业的违法信息也应包括其积极遵守环境法律并履行环境责任的信息。根据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环保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的规定, 向金融部门提供的环境信息也包括环境友好企业名单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信息。这一点似乎并未在目前的信息共享系统中得到充分体现。如果企业很好地履行了环境责任, 那么其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一定会进行专门地说明, 而由于这种环境信息公开的自愿性且由企业自己对外进行公布, 那么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就应经环境部门认证核准后纳入信息共享系统 (或是条件成熟后, 将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认证和评级交由公信力强的第三方机构, 再经环境部门审核) 而作为节能减排授信的正式参考标准。这样, 银行就可以省去对这类积极环境信息的收集与确认,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

其次, 《通知》同时也规定了金融机构报送信息的职责和方式。文件规定的逐级上报和上报周期可以说很详细、周密。但是从整体上看, 环保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体现得并不充分。这并非是否认两部门的积极态度, 相反, 二者之间环境信息的相互反馈恰恰表明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信息公开的双向性决定, 只有双方有效地寻求与沟通才能起到最大的互动与双赢的效果。笔者认为, 现阶段环保与金融机构的双向沟通在现有规定中不够顺畅, 囿于其繁琐的程序, 如果建立一个独立的节能减排授信信息共享电子平台, 使双方掌握的和需要的环境信息都直接汇入一个信息载体,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同时双方依据职责对各类信息分类审核管理, 这样就减少了信息往来的过程, 使信息利用更便捷、有效。当然, 这需要进一步论证建立该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再次, 要研究建立跨区域、跨地区、跨部门、跨应用的信息资源共建与维护运行机制, 加强区域间、相关行业与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抓住机遇以典型应用化解“孤岛”, 通过典型应用项目的建设, 大力拉动“纵横”整合, 实现环境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发布与分网共享。而且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制度, 出台相匹配的法规解释, 健全相关信息公开与共享利用的规章制度。环保不再是两个部门之间的事情, 各部门的行业协会和监管机关也要发挥作用, 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最后,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自愿与强制的中间环节上, 没有一个有效的执行细则, 这给企业和NGO, 甚至是政府、公众等都带来了难以绕开的灰色地带。在各种法规体制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 各方利益代表都像行走在信息公开的“无间道”上, 没有统一的遵循路径。而这种缺乏底线的弹跳最终会延滞环境信息公开的整体进程, 延误对整个环境污染状况的充分了解与有效治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弱了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与重视程度。

实际上, 环境信息公开不但是企业的责任, 更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任务的决心和环境公共权力的正义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信息公开与共享的顺利程度, 因此, 政府的政绩必须加入环保的考量。信息资源的公开与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 其最终目标是为管理服务, 为社会与公众服务。在政策有效性方面, 初步的结论是:被公开的企业大部分在短期内就会有所反应, 特别是那些环境表现较差的大型企业。但一项信息公开政策究竟能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有多大刺激作用, 刺激时间有多长, 还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地研究。其答案一是取决于政策设计和实施本身;二是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自身条件。

参考文献

[1]裴敬伟, 潘磊.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法制化[J].世界环境, 2008.5.

[2]王华, 陈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理念实践和挑战[J].世界环境, 2008.3.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9

1 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现状

2007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 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 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经过几年的努力, 宁夏无论在农村科技信息传播高速路的硬件建设方面, 还是在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使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1.1 共享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办法和原则, 宁夏整合各级涉农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 初步建成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数据库。全区各信息服务站通过自治区中心平台实现对综合数据库信息的加载、下载存储和在线浏览。

1.2 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以“抓整合、促共享、推应用”为重点, 建设全区统一的信息中心平台“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中心平台以全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为支撑, 以高速宽带交换为通道, 以各类基础共用数据库为资源, 实现对全区网络、主机、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和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整合, 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1.3 互联网广泛普及

宁夏建设覆盖全区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 辅以无线宽带Wimax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 因地制宜地选择网络接入方式。目前, 全区187个乡镇实现通光缆、通宽带, 2 680个行政村建有信息服务站, 农村电视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初步实现了网络、电话、电视的“三网合”, 以利于农村科技共享的实现。

1.4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自治区统筹规划下, 整合、集成各部门、各单位所获取与积累的农村科技信息数据资源。建立“三农呼叫中心”和农业科技服务110这样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并通过市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 形成跨地区、跨部门、多层次的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大幅提高农村科技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服务水平。

2 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影响因素

如何使大量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被全社会充分共享, 如何规范科技信息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科技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 是宁夏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影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2.1 技术保障体系

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中, 共享技术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手段。大量数据资源的存储需要具有物理上分布和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群来实现。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 是实现科技数据共享的技术核心[1]。元数据库技术、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协议和空间数据网上交换与发布管理技术、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农村科技信息的智能检索方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与对策等均会影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

2.2 政策法规体系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先行, 政策是关键。要立法重点解决共享的原则、共享的范围、共享的措施、共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共享的评价、共享的监督和法律责任问题。应在自治区层面上规范农村科技信息共建、共享行为, 通过建立健全自治区层面上的政策法规体系, 规范和协调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 组织从上到下的实施细则, 层层负责, 严格把关, 监督执行。

2.3 组织保障体系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的有效实施和运行离不开高科技人才, 更离不开服务意识强的创新人才[2]。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 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 不仅需要协调“人与物”的关系, 更需要协调“人与人”、“组织与人”等一系列的关系, 组织保障体系制约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

3 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 是为了使农村基础科技数据资源的共享运作系统能够高效运转,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夏目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归口建设的办法, 对全区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有限整合, 还未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此建设基础上, 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元数据技术、异构数据库技术、网络化数据服务技术[3]。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 用户如何准确、全面、快速、方便地查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难题, 为解决这个难题, 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组织的元数据标准是关键;二是完成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化既要充分考虑工作普遍性, 又要注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特殊性, 即信息内容的特定性、共享方式的多样性, 对网络环境中的农村科技信息的查询、调用、处理等实施标准化;三是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宁夏目前还没有负责农村科技信息质量的专门质量控制管理机构和组织, 而数据资源质量的高低、共享程度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农村科技信息的使用效果。为保证农村科技信息的服务质量, 宁夏必须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来协调多部门工作。

3.2 逐步确立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模式

科技数据共享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有2种模式:国家调控下的公益性共享运行模式和商业化运行模式。公益性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是政府投资于公益性事业产业的科技数据, 向全社会实行公益性无偿的信息服务, 国家通过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应用增益;商业化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则是数据投资者与使用者之间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目前仍然是政府部门唱主角的公益性服务。但就宁夏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现状来看, 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模式上, 宁夏还应通过相关科技数据共享政策和共享法规体系的制定, 发挥各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 采用以“公益性的运行机制为主、市场化运行机制”为辅的模式, 并随着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完善而逐渐过渡到2种模式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上来。

3.3 强化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是共享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和独立的“要件”, 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下, 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恰当分级、分类之后, 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资源共享。即针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资源和不同需求以及社会不同层次的用户而采取不同的共享模式, 通过共享法律法规、共享技术、共享协议和共享组织管理, 构建一种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 并贯穿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活动全过程。宁夏还应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4]。

3.3.1 信息分类分级运行机制方面。

信息只有严格进行分类分级和采取不同发布方式, 才能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单位和个人。目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还没有严格的分类分级制度, 因而基本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今后宁夏必须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有效地划分, 例如:对国家科技项目和自治区科技项目所产生的原始数据公益性部分,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应该遵循“完全与公开”原则, 实施全社会无偿共享。而对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加工形成一定附加值的公益性数据, 可以在收取一定的成本费后实施非赢利性共享。

3.3.2 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方面。

宁夏要通过自治区政府建立起跨系统、跨部门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 对全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实施。

3.3.3 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方面。

要促使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持续、高效运行, 必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撑。宁夏应制定相应的法规, 将信息资源建设和维持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增长幅度等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3.4 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方面。

为了促进与信息用户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系统的高效运行, 宁夏应加大信息共享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要兼顾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两者的利益平衡。对于在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中做出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通过资金和技术给予支持, 进而带动整个数据共享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文生, 刘俊华, 王怀惠.基于农村科技数据共享元数据规范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4 (8) :26-29.

[2]陈良玉, 卢兵友.农业信息化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向春华.信息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兰台世界:上半月, 2007 (05X) :13-14.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10

一、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困难障碍

1. 资源共建共享观念淡薄。

受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影响, 当前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观点在西部地区比较淡薄, 政府、企业和个人当前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中走出来, 看不到资源共建和共享的重要性, 加之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各个区域之间差异性的存在,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上, 区域政府的观点差异性很大。而西部地区图书馆藏领导者和工作人员, 在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 没有共建和共享的动力和动机,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机制构建的积极性不足。颜碧桃[2]指出必须提高人们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分工协作的观念;必须使每一个图书馆都能从网络的高度重新认识本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把自己视为文献资源网的一个环节。把馆藏视为社会整体财富, 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形成一个有特色、有重点的合理布局。

2. 资源共建共享法制法规建设不全。

当前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机制不健全, 没有建立完善的法规, 馆藏资源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 责任和功能混乱。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共建和共享的总体规划和条款规定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证。谭静[3]指出如果不建立政策法律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 也就缺乏馆际协作与文献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不能以法律手段对各系统、各地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发挥导向和制约作用最终文献信息协调组织也可谓是可建设却无力协调和控制其局面。

3. 缺乏资源共建共享权威组织协调机构, 资源建设标准化不足。

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馆藏事业分为公共馆藏、高校馆藏和科研馆藏三部分。三者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 各个馆藏的管理组织单位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没有任何联系。因为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缺乏一个宏观管理的协调机构, 各自为政, 分属不同管理机构, 履行各自职能的图书馆藏资源难以形成统一化的管理标准,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中, 缺乏一个带头牵线的宏观管理协调机构, 共享过程中缺乏协作和统一管理、分配, 加重了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困难。崔旭[4]指出一要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协调领导小组, 进行宏观调控, 统一标准, 合理分工, 制定相应制度协调各方关系;二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使参与馆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共建共享活动中;三要取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制定信息资源共享的法规和条例, 使共建共享工作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

4. 资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资金技术支撑不足。

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困难障碍的重点在于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资源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新的现代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的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 资金不足, 造成馆藏资源的不足, 内部更新慢, 先进和前沿的理论知识成果和科学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共建和共享实现的物质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的馆藏资源短缺和资源陈旧仅仅是其中问题的一个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 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过程中, 图书馆藏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馆藏的知识难以得到推广, 没有科技支持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形成知识科技传播落后制约经济落后, 经济落后又反过来制约知识科技传播落后的困境。加上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资金难以靠自筹完全解决, 信息共享的现代科学技术难以得到应用, 共享中实施的获取渠道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阻碍了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发展步伐。

二、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1. 树立和健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观念。

改变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 增强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政府、企业和人们心中的认识。提高图书馆领导人员对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系统工程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加强政府对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分工和合作, 把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纳入西部发展规划体系中去, 不把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看成是文献信息建设的重要一环;把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建设与政府政务网络建设相连接,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李晓秋[5]指出调整藏书结构, 合理配置文献资源, 联合协作, 馆际共享, 形成集约化管理体系, 树立大联合、大协作、大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大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西部开发中图书馆迅速发展的物质准备、人才准备、设施准备、手段准备。促进政府在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工程中的主导地位, 发挥其核心功能和作用, 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 形成相互协调、合理布局、统一分配和管理的资源共建和共享体系。

2. 加强和完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法制和法规。

制定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性条文, 为共建和共享提供法律保证。协调和规范不同行业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中的责任和职能, 保证各方基本权利;出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法规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对区域建设的经费、权利和义务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总体目标、计划、运作体系、保证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版权保护, 文献传递, 文献外借和访问等制定严格的标准。总之, 加强和完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法律和法规建设, 就是让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有法可依。

3. 争取政府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 并且是十分复杂的, 在建设过程中, 对资金和政策要求比较高, 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过程中, 更存在资金和政策的更高要求。加强中央政府对西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才能为该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解决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中的“瓶颈”问题。中央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同时, 西部地区还应该自食其力, 发挥自己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中的主导核心地位, 积极筹措资金, 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西部地区政府要积极支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工程, 积极加强同外界之间的联系, 通过社会各界, 筹集相关建设资金。加强同中部、东部地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相互协调和统筹规划。

4. 建立专门和权威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组织管理机构, 实现资源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建设。

鉴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系统工程建设的庞大性和复杂性, 必须建立一个专门和权威的共建共享组织协调管理机构, 制定一整套完善和统一的计划和方针, 把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系统工程纳入西部地区发展的长久规划。有组织协调机构牵头, 建立共建和共享的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划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 更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步伐。建立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系统工程建设中起到牵头牵线作用, 加强西部区域范围内的各个文献馆藏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对各个馆藏机构进行合理分配和统一布局, 加强它们之间工作的协调管理;侯宽权[6]指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才能有效地限制条块分割。政府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 根据西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 必须由政府出面, 尽快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 对文献共建共享实行统一领导。合理利用文献资源, 合理利用各项经费。建立相互协调的共建和共享的利益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促进各个馆藏组织机构的统一对等管理和协调;曲娜[7]指出在开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之时应根据国家的文献工作标准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标准, 来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文献著录、信息检索等。具体在网络建设方面应坚持“统一规划, 技术先进, 节约实干, 边建边用”的原则, 图书分类编目应确定统一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加强对西部地区馆藏机构的联盟, 实现馆际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西部图书馆实现联盟合作, 是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为目标, 组建由权威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共同管理的合作形式, 是西部图书馆之间建设的联合体。这种跨馆际的联盟, 对西部地区资金有限、采购困难、文献信息沟通困难等现状的解决,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联盟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管理之间进行统一和标准化管理, 对推动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系统工程意义重大。

摘要: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困难, 提出必须树立和健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观念, 加强和完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法制和法规, 争取政府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西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统一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冯雅萍.西部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1 (3) .

[2]颜碧桃.论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25) .

[3]谭静.西部文献资源网络共享障碍分析[J].西部大开发与图书馆, 2001 (5) .

[4]崔旭.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 2006, 50 (1) .

[5]李晓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与西部大开发[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1 (2) .

[6]侯宽权.对西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 2005 (7) .

改进信息共享机制 篇11

1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的社会意义

1.1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高教园区各院校之间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能有效升级资源的利用效率, 确保建立有效的知识传递网络, 从而提高整体知识传播的效率。另外, 多数高校图书馆在建立过程中, 以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范围作为馆藏书籍的范围, 相对较局限, 建立图书信息资源共享, 在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 更好的满足各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到图书管进行图书借阅的大学生说,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进行知识的学习, 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图书馆建构, 才能在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 提升整体图书馆的管理效果, 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功能和实际价值。对于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书籍, 构建共享机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1.2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能优化资金配置结构

在高校图书馆建立的过程中, 要对不同学科进行全面兼顾, 以保证高校学生在图书馆能有效的找到本学科的相关书籍。另外, 目前多数高校在建立图书馆或者是扩建图书馆的过程中, 都对信息资源和图书资源进行了集中的整合。加之要顺应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只有保证相关管理项目和种类符合实际需求, 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图书馆内部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的有效性。但是, 在实际建立过程中, 资金项目的运行结构一直是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的, 因此, 只有建构完整的信息共享机制, 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最低投入最低成本实现最优化的信息资源整合, 提升共享程度和范围的同时, 确保整体项目运行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1.3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能实现资源升级调配

正是借助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才能保证资源结构和信息数据实现互补, 确保图书馆能在系统融合的基础上, 建构更加强大的信息资源结构, 确保综合类数据信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集中管控。另外, 在对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化处理的过程中, 要保证服务要求和整体图书馆运行规模之间形成有效的平衡。因此说, 在高教园区推进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配置结构和配置水平, 实现信息服务能力的最优化。

2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过程

2.1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之联合共享模式

在高教园区内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整体联合管理模式实现有效升级, 确保信息服务系统能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诉求, 建构更加有效的管理规则和图书资源整合路径, 确保高教园区信息文献的共享以及共建结构能在顺应时代发展诉求的同时, 真正发挥高教园区图书馆的实际价值。在系统进行集中升级和项目建构过程中, 要保证联合编目以及文献共享, 确保能运行个性化资源和信息推送, 真正实现联合信息处理和联合共享模式。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共享模式建构的过程中, 能实现规划项目的高速和最优化需求, 不仅要保证投资项目符合高教园区的实际情况, 也要一定程度上的减少风险, 实现图书借阅服务系统, 确保整体运行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2.2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之混合共享模式

正是基于对图书馆内部信息的管理, 相关部门要将政府、社会公众和高教园区图书馆联合在一起, 形成混合共享模式, 提升文献资源和信息结构的处理效力, 确保整体管理模式贴合实际发展需求和信息传递环境。只有满足信息共享的需求, 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共享机制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优势。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对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处理的过程中, 要对各个高教园区图书馆的利益进行均等划分, 以保证整体运行流程有序进行。

2.3 高教园区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之集中共享模式

在对公共图书馆进行集中建立的过程中, 高教园区的相关项目负责人要对系统内信息结构和数据分析结构进行集中处理, 确保资源项目得到有效安置。高教园区内图书馆要对资料检索以及借阅终端进行系统化的管控和项目处理, 确保统一规划和统一项目管理之间能建构平衡态运行关系。只有建立资源的共享模式, 才能在一定结构程度上提高整体运行结构的可操作性和服务性质。

结束语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高教园区图书馆在信息处理过程中, 要秉持先进的态度和发展思路, 确保管理结构和管理效果满足预期, 在提升服务功能的同时, 借助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保证高教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图书信息资源互动。在节省资金成本的前提下, 实现优势互补, 确保高教园区图书馆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崔彦军, 马艳东, 李杰, 等.基于WPKI、DRM与TF Key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控[J].图书馆技术与发展, 2013, 15 (05) :116-119.

[2]黄渌, 郑晓军, 须文波, 等.利用Windows Crypto API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J].图书馆管理工程, 2014, 30 (23) :108-110.

[3]杨锋, 钟诚, 米爱中, 等.图书馆信息资源电子体系结构的分析与设计[J].图书应用研究, 2014, 21 (11) :134-136.

[4]杨霜英, 刘玉秀, 盛梅, 等.医院数字化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方案及实现[J].医疗设备信息, 2014, 19 (01) :13-15.

上一篇:公路路基质量监理控制下一篇:医院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