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信息共享(精选7篇)
第三方信息共享 篇1
第三届中国医学信息应用和共享论坛暨浙江省卫生医疗计算机用户协会学术年会于2007年11月23-25日在杭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和浙江省卫生医疗计算机用户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家医疗卫生单位和INTEL、ORACLE、华为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约160名代表和专家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收到50余篇学术论文, 会上进行了19个专题报告和4个分论坛的专题研讨, 内容涉及电子病历及其标准化、医学专业认证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医学信息共享和区域协同医疗、医学图像处理、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IT新技术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等专题。
会上,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包罗教授作了“电子健康记录与标准化”的专题报告, 从电子健康记录的功能层次模型、开发策略、框架结构、标准制定以及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服务等进行了系统介绍, 提出了建立基于标准化的电子健康记录的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教育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马斌荣教授作了“医学专业认证与信息技术”的专题报告, 就我国高等教育从水平评估向专业认证转换过程中, 医学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和素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提出了在医学专业认证模式下的高等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姚志洪教授在会上提出了医疗卫生软件需要开放源代码, 实现“开放、共享、协作”的新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医疗卫生信息难以共享的现状, 详细分析了医疗卫生软件开源对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潜在意义, 指出对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医疗卫生信息, 开源是实现共享的有效措施, 也是提高医疗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保证;通过提供免费的基于标准化的开源医疗卫生软件, 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必将显著降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成本, 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葛忠良主任介绍了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浙江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数字卫生”, 建设“卫生强省”的发展目标。目前, 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已涵盖了卫生电子政务、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和中医科研教育等六个大类十一个小类。建成了完整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公文起草、审核、会签、审批、归档以及文件档案查询, 全省800余个卫生机构都通过网上进行公文收发、交换、汇总, 年均达到50000余条政务信息;建立了全省疫情直报系统, 县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年均直报30万条疫情信息;医疗服务信息资源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全省95%以上的县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信息系统, 城乡社区居民电子化健康档案达600余万份;建立了覆盖全省86个县3000多万农村人口的新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肯定。
会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卫生信息化建设专家、卫生行政机构分管领导、卫生信息技术专家及高校相关研究人员、IT厂商、医疗设备厂商共济一堂, 共同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模式, 交流了学术和信息化建设中许多有益的经验, 这些探讨和交流给与会者带来了思想的碰撞, 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信息共享 篇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Wiki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知识管理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企业是由原来的国有物资企业发展成现在的整合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加工整理、信息等环节并进行一体化经营的新兴产业[1]。2009年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强调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
1 研究背景
1.1 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是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的与自营物流相对应的物流形式,是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第三方物流(TPL)企业就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第三方物流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物流服务方式。目前,在国外TPL企业的市场份额占物流费用的比例大约在20%~40%之间,在我国的市场份额还很低,不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中[3]。
1.2 知识管理
随着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知识已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独一无二的、且通过市场交换难以获得的资产,正是这些知识资产形成了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然而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如何在组织中不断进行交流获取知识并实现知识共享,正成为近年来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劳动力、资本并列的组织第三大“竞争资源”。
关于知识管理,Yogesh Malhotra定义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1.3 TPL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同传统服务业相比,具备以下重要特征:首先是有网络和信息的支持,其次是技术和知识的密集程度比较高[4]。同时物流行业相对其他行业又有时间间隔长、空间跨度大,各个环节连接紧密等特点。
在物流过程管理中,显性知识(如操作流程、运输路线等)需要随着物流操作环境的变化相应调整、完善,知识管理系统在积累大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并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支持。
物流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对工作质量很难有类似于标准生产线等统一的衡量指标,工作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操作人员个人的经验、技术、能力等。这些隐性知识分散在员工的大脑中,不共享则无法用于改善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如何将这些隐性知识共享,将某些最佳经验和成功案例,变成每个员工可效仿的操作活动,是知识管理系统要实现的目标[5]。
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让物流企业缩短物流时间,实现智能化物流;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实现供应链管理与合理配置资源[6];降低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
1.4 TPL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配货网等网站的兴起,可见物流企业的信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集成。提供一个平台集中发布物流企业关心的信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仍然比较匮乏。
总结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
(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2)缺少可以互相交流的知识管理平台,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没有转化为集体的知识,没有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没有创造价值;
(3)企业对员工作为知识载体这一身份的重视程度不够;
(4)知识管理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7]。
随着知识管理作为TPL企业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已经成为TPL企业所面临的非常紧迫的问题。
2 基于Wiki构建知识管理平台
2.1 Wiki的特征
随着web2.0技术的兴起,Wiki的应用越来越广泛。Wiki是一种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以“共同创作”为手段,靠“众人不停地更新修改”这样一种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
Wiki站点一般都有着一个严格的共同关注,其主题明确,内容高度相关,任何写作者和参与者都应当严肃地遵从。Wiki的协作是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因此,Wiki非常适合于做一种“All about something”的站点,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权威性是Wiki真正的目标。
2.2 基于Wiki构建TPL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的优势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人”作为知识资本的载体、所有者和运用者,要做好知识管理就必须发挥企业所有人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掘对企业有价值的知识。Wiki的特性之一即是共同创作,所有人都可以对知识进行修改以使其趋于完整。这种知识管理模式可以有计划地、系统地去挖掘、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
现在很多Wiki系统是开源软件,支持免费的数据库软件,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
2.3 TPL企业知识分类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知识分类一般根据其不同的层次分为三类,如图1所示:作业面知识、管理面知识、经营面知识[8]。TPL企业不同层次职位的人员关心其所对应的知识。
作业面知识主要包括供应链的过程知识,例如仓库知识、配送知识、业务知识、文档知识等;管理面知识主要包括仓储管理知识、运输管理知识、人员管理知识、货物管理知识、车辆管理知识等;经营面知识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知识、文化内涵、经营理念等。
基于Wiki构建的知识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对作业面和管理面的知识进行管理,经营面的知识管理则不适合采用人人可编辑的方式进行,可以设置成Wiki中的不可编辑的词条,传达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
2.4 Wiki选型
在通过对Twiki、Mediawiki、PHPwiki、HDwiki等多款软件在性能、功能、稳定性、免费、开源等项目的对比分析之后,Xwiki系统更加适合TPL企业。
它包含了用户管理模块,皮肤模块,BLOG模块,统计模块,面板模块等。Xwiki是一款开源软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支持免费的数据库软件Mysql,也支持企业级应用的Oracle、DB2等,适合快速构建应用系统,留有多个应用接口,能满足TPL企业知识管理的需求。
3 贡献度模型及激励措施
3.1 贡献度模型
TPL企业知识管理的真正实施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统一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在构建Wiki时引入贡献度模型实现了员工贡献度的综合评价。下面简述一下贡献度模型的实现方式。
Xwiki平台的核心概念就是文档(doc),一切应用都是基于文档。在现在的TPL知识管理中,Wiki词条就是一个doc。我们需要统计词条的被访问次数、被编辑次数、被引用次数以及每个用户编辑词条的次数。
统计模块会对doc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记录。不同的动作或者不同的用途,记录也会不一样。比如一个用户对一个文档进行了查看,那么需要记录两条统计信息:一是用户查看的文档(包括时间),另一个是文档被查看过(包括时间)。这两种信息看似相同,却是为了不同的对象所作的统计,一个对象是用户,另一个对象是词条。
在对用户的统计模块中统计了三种“动作”:view(查看),save(保存),download(下载)。根据这三种动作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用户查看页面的排名,用户编辑页面的排名,用户下载页面的排名。衡量一个用户的贡献,主要是参考用户编辑词条的排名。
3.2 激励措施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将所拥有的知识共享出来,是知识管理的难点。在基于Xwiki二次开发的贡献度模型基础上,企业可以设置不同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将知识进行共享。
基于贡献度的奖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如薪酬调整、职务晋升、提升名誉等。如果奖励措施是属于员工必需的消耗品则更能激发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持续性,如带薪假期等。TPL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规划。
4 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使企业的发展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随着TPL企业的兴起,用最低成本实现规范的企业知识管理将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带来更多优势,本文对使用Wiki技术低成本地构建TPL企业知识管理平台进行了探索。
参考文献
[1]邹永华.物流行业的纳税筹划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0(14):40.
[2]刘志学,许泽勇.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85-88.
[3]马雪芬,刘易勇,孙树栋,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选择[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7-9.
[4]李灵稚.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07(3):9.
[5]邓少灵.基于多Agent的动态物流过程知识库系统[J].计算机应用,2007(z2):310-312.
[6]刁明铭.基于知识管理的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物流科技,2009(6):51-53.
[7]凌嫦娥,赵翾.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问题分析[J].物流科技,2010(2):101-103.
第三方信息共享 篇3
本刊讯8月24日,四川省南充市首个采用第三方模式建设, 由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项目——滨江大道桓子河桥头“景观塔”项目顺利竣工。这标志着南充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为全省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第三方模式提供借鉴。
该基站是南充市第一座由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共同投资、第三方承建的通信基站,也是南充市首批通信共建共享项目之一,总投资约100万元。自2010年启动建设以来,在省通信管理局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南充市委、市政府、市经信委、市建设局的大力支持。项目的落成,不仅有效解决了南充市滨江大道沿线信号弱、通话质量差的现状,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对美化城市环境、节约用地、电力等各种资源起到了非常显著的示范效应,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探索了新的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竣工仪式上,南充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冯斌对通信行业开展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给予高度肯定,他希望通信业积极拓展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范围,在南充市新建小区中推广管道、光纤等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他还表示将大力支持通信业发展,他要求南充市住建、国土、规划、电业等部门要在规划、土地、建设和电力引入等各方面为推动通信基站共建共享提供更好支持,让通信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三方信息共享 篇4
日前, 由中国通信服务四川公司投资建设的资阳市柏柳村基站等5个基站项目先后通过初验, 成为了我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中采用第三方模式建设完工的本刊讯首批项目, 标志着我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在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式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09年7月, 为推进我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通过大量的调研,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第三方建设模式, 将其作为推进共建共享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 并确定在眉山、资阳两市和雅乐高速公路沿线进行试点。省内通信运营企业也积极配合、通力协作, 经过承担试点任务的中国通信服务四川公司的努力, 首批共建共享第三方模式建设的5个基站顺利完工, 项目包括了移动通信铁塔、基站站房及基站的交流市电引入等, 为第三方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试析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篇5
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集散地, 是一些特有书刊的珍藏馆,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学术机构。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当中,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社会文化记录收藏中有独立地位。进入网络时代, 图书馆的资源载体由以前的书籍纸张逐步转变为网络数字形式。信息资源共享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改革、创新、提升地位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共享包括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三部分。共知是指各图书馆互通有无, 扬长补短;共建是指充分发挥各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 完善资源的种类和内容,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共享是指各图书馆互为体系中信息资源的共享者。
2 构建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遵循的原则
2.1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图书馆是一个长期为学者提供知识信息的场所, 为保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长期存在, 因此在图书馆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国家信息化指导方针, 由国家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筹划, 组建一个协调管理机构, 发挥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组织协调作用, 建立健全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问题。
2.1.1 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从程序上来说应该是先易后难, 先要总结图书馆实际情况, 在结合实际中分步实施。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均,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设施条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分别制定区域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2.1.2 资金合理配置, 讲求实效
经费不足一直是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障碍。大多数图书馆在资源共建中的主要投入也是政府的经费。而对于有限的经费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 要讲求实效, 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
2.2 法制化、标准化建设
我国图书馆法尚不完善, 版权保护、标准化问题等主要问题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有利于信息共享的调控和资源共享的规范。国家各馆应联成一个“整体”, 这就面临着一个不同机种、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异构型分布式处理环境。
2.3 以利益调节共建共享
利益是当前社会的基础, 看清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是建立资源共享的前提, 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种种困难来判断其影响因素。要做到在不损害大众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不可能是个别图书馆的行为, 一定要联合起来共同建设。共享体系中各成员馆经费来源、馆藏基础、设备条件等方面各有差异, 因此必须解决成员馆之间相对平衡的利益分配, 以利益调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共建, 主要包括参建馆与读者个体等社会用户群的利益、参建馆自身利益与其他参建馆之间的利益、参建馆内部人员的利益等。
3 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策略
为了提升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基于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问题, 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内众多学者、专家、教授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发展策略和相关理论, 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提升理论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 健全法规制度和共享体系, 统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准, 加强资金多元化投入, 更新共享观念, 以及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教育等。
4 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
4.1 所谓网络化图书馆
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在其上面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新一步的改进和改造。起初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网络图书馆。具体地说, 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 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2 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从载体形式上看, 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有的文献以书籍为载体, 有的以纸张为载体等等。从馆藏文献的构成比例看, 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在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中, 文献资料由原先的纸张书籍载体转变为当前的光盘, U盘等载体。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 不仅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资料, 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料;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 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 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 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 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样, 服务效率更高。
4.3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特点
对网络化图书馆来说,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 由不可分隔、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组成。二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具有相互性。对于因特网上的图书馆, 自有馆藏既是本馆的现实馆藏, 又是其它馆的虚拟馆藏。本馆对现实馆藏具有更新、修改、利用和支配的权利;对虚拟馆藏有共享权, 一般没有更新、修改和支配权。但对于合作建设或开发的信息资源除外。从地理位置上讲, 现实馆藏是本单位和本地馆藏;虚拟馆藏是外单位或外地馆藏。本馆读者或用户对现实馆藏的使用具有直接性;对虚拟馆藏的使用一般要有某种协议或申请手续才能借阅等, 因而具有间接性。
5 结论
随着当期社会的不断进步, 网络化, 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加快, 图书馆信息资源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当前先进文化知识的聚集场所。因此, 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 要不断寻求新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方法, 新的服务平台, 新的信息服务项目, 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 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近几年来发展之中, 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的扎入各个不同的领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国图书馆逐步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通过对国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提出一些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的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共享之路 篇6
一、档案信息共享的内涵
档案信息共享, 是指强化信息资源的可获知性和获取性, 使社会公众与组织公平地拥有对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权与获取条件[1]。档案信息的可获取和获知性是由档案工作性质、目的决定的, 《档案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 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公开的档案。”《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 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只要是向社会开放的档案, 公众都有利用档案的权利及档案信息的知情权, 档案信息的共享只能在开放档案范围内才可实现。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信息共享还必须受制于过程共享、技术共享、服务共享。第一, 过程共享。在网络服务中, 信息的安全、可信一直是一个比较令人担忧的问题, 保证信息在形成、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重要方面, 因此在档案信息形成、利用过程中必须伴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监督。第二, 技术共享。网络技术是保障信息共享的关键, 发展和完善档案信息检索、协作与交互、存取、信息发布、搜索引擎等技术。作为服务工具的档案信息共享, 在其网络技术上不牵涉经济利益问题时应统筹安排。第三, 服务共享。就是可以满足高校、各部门、社会、个人调用高校档案信息的需要, 摆脱时间、空间的约束, 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在网络上查阅不断更新的数据,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高校档案信息共享的现状
高校电子校务推行以来, 信息共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信息聚集中心的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共享上采取多种措施, 如利用网络系统尝试建立的网站、利用校园网建立的档案管理系统、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电子信息的采集、数字档案馆的筹建、网络人才的引进等, 这些工作的开展无疑为档案信息共享打下了基础。但目前高校档案信息共享效果甚微, 原因:从机构性质上来说, 档案馆是一个业务管理部门, 共享系统的推出不仅需相关部门大力协作, 改变有关部门原有的工作习惯与流程, 还会增加其工作量, 甚至涉及部门利益, 这项工作必须由高校权威部门才能胜任, 作为业务管理部门的档案馆要想调停个中关系是比较困难的;从网络技术上来说, 网络信息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面对高校已连成一片的校园网络, 档案部门进行信息集成, 不但要考虑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开发工具与平台的可操作性, 还要考虑各流程间的协调性等, 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是无法解决这些困难的;从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上来说, 目前高校档案材料收集难的问题虽已解决, 但收集过程中, 人们利用工作之便把某些信息占为己有的事时有发生, 也就是说馆藏数字化信息究竟有多少可开发利用价值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也就谈不上提供利用和信息共享;另外, 构筑档案信息共享离不开开发, 开发工作成本是很高的, 经济实力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负担, 使档案馆在这项工作上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在档案信息工作中, 工作要求与工作状况存在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档案信息共享规范滞后性的问题。
滞后性是当前信息工作普遍存在的现象, 国外信息工作的做法是, 在信息形成之前就已进入规范化, 如文件的生成过程是在法律框架中进行的, 从开始阶段就对其依法进行规范管理, 同时按法定程序监控文件整个生命周期[2], 目前高校无论是在档案信息形成过程上还是信息表现形式上都没能进入规范操作。基于电子校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共享机制, 只有建立和遵循关于数字化加工、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描述、资源共享、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才能保证共享活动的开展。
2. 档案信息共享格局离散性的问题。
无论电子校务信息如何形成、流传, 这些信息最终的归宿只有一个, 那就是档案馆。这是因为, 只有档案馆才能去汇集这些信息, 并成为这些信息的永久保管地。但传统的管理机制已使各部门条块分割, 部门间的信息界限划得很清楚, 再加上根据部门各自特点建立的管理系统, 建立时并没有考虑不同业务部门间的信息交换, 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自成一体的管理单位, 导致相互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
3. 档案信息共享服务保守性的问题。
档案信息可分为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 公开信息为社会公民都有权获取, 不公开信息只为部门或特殊个人获取和利用。在档案工作中, 档案公开受时间、保密程度及人为因素等影响, 某些档案即便过了保密期限, 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公开, 也无法共享。
三、高校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
高校档案信息要实现共享, 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是前提, 按照今天信息“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特殊”的惯例, 要共享档案信息必须关注档案的开放, 有效途径是:把形成未满30年而不具有封闭需要的和已满30年可以解密的档案进行鉴定并及时向社会开放;档案部门要重新审定档案保密级别, 档案划定了保密级别也就限制了其利用范围, 很少有档案能提前得到鉴定并开放利用, 与其等待鉴定开放, 不如在档案归档时就确定一个合理的保管密级, 更利于档案开放利用。重视档案电子文件源头控制, “使电子文件生成、运行、保管和利用的全过程有合理的环节, 满足确保电子文件证据价值和永久保存的各种要求, 为不同来源电子文件的集中控制和信息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3]。
档案部门必须开展:第一, 管理流程的建设。也是规范信息工作、实现过程共享的举措, 由于档案信息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性、内容与特定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的易修改性等特点, 使得信息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档案信息要从文件生成之时就进入规范管理, 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 防止信息的泄密,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维护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并保证数字化信息的存取与可读。第二, 业务流程的建设。档案信息流转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档案信息的共享, 这些离不开档案业务技术和网络技术, 要建立电子文件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 依照档案管理规则收集文件和按照保管期限表来履行电子文件的保管责任, 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业务模式。要严把档案质量关, 为能将完整、真实的高校档案信息保留下来, 应从档案管理制度入手, 如联合人事部门从教职员工职称申报材料上收集重要资料归档, 出具归档证明来“扎口”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归档等等。要利用“优势互补”方法, 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通信息交换的障碍, 从技术、业务上确保信息交换的实现。第三, 服务通道的建设。也是档案信息服务共享的举措, 开通网络通道是高校档案馆为利用者提供的一种高效、便捷、高质量、高水平的在线服务方式, 能让每一位利用者公平共享档案信息。自主查询通道是以二级网络为依托, 通过档案馆对馆藏数据库的整合, 提供给利用者查询, 让利用者对馆藏信息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和整体的了解, 使其能查阅到信息。信息反馈通道是通过信息反馈让档案信息服务的问题化整为零, 并细化成各个利用者自身的需求问题, 有利于档案信息利用的拓展, 它是否通畅, 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决策。
档案信息的共享环境是高校电子校务发展带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电子校务框架下档案管理事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电子校务的支撑环境是不可少的, 但除了这种支撑环境, 还必须要有与该支撑环境相匹配的档案业务、信息管理水平。高校电子校务下的档案信息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电子校务建设带来的契机, 为档案信息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让更多的人共享档案信息。
摘要:高校档案信息共享是电子校务下档案工作的新服务工具, 目前在实现信息共享上面临较多困难, 高校档案部门应加大档案开放力度, 让档案信息共享更好地满足高校电子校务的需要。
关键词:电子校务,档案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蒋冠.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档案学通讯, 2004 (6) .
[2]傅荣校.前端控制与源头控制政务信息模式比较[J].档案学通讯, 2008 (4) .
第三方信息共享 篇7
一、系统分析信息共享系统的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信息共享系统的任何一方面出现漏洞, 都会导致信息共享系统中信息的破坏、更改、泄露。为此, 必须了解信息共享系统的体系结构, 以期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信息共享系统是个有着多层结构的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的参考模型由四层构成, 即物理层、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物理层是指为信息共享系统提供基本的底层支撑和保障的外界环境、基础设施、运行设备、介质等方面。物理层是信息共享系统的硬件基础, 保障着信息共享系统正常运行和隐私信息安全共享的硬件环境。系统层是指信息共享系统中的服务器、客户机等计算机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系统软件。系统层是在物理层基础上的扩展, 是信息共享系统的软件基础, 管理着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软件、信息资源, 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性能。网络层是为信息共享系统在开放网络环境中运行提供有效服务的。一方面, 确保信息共享系统安全运行, 提供有效的共享服务;另一方面, 确保在网络上传输的隐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应用层是信息共享系统的最高层, 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二、妥善应对信息共享中信息隐私的安全威胁
1. 物理层的安全威胁。
主要包括整个信息共享系统的环境设施、设备和介质由于威胁而引起的泄密、不完整、不可用。信息共享系统机房的选址和信息共享系统运行的环境设施设备是信息共享系统和隐私信息赖以存在的物理实体, 对隐私信息共享的影响非常大, 威胁主要有地震、水灾和火灾的危害, 雷电、静电和电力供应的危害, 鼠患、灰尘和温湿度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角度影响着信息共享系统的正常运转, 进而影响隐私信息共享的安全。信息共享系统的存取介质包括寄存器、存储器、硬盘、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空气等。威胁主要有存取介质的非法复制和重用;传输介质的非法窃听和干扰;介质的非法盗窃和破坏;介质的老化和自然损坏。
2. 系统层的安全威胁。
主要包括运行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威胁。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设计的缺陷和实现的漏洞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 在通常的参数、服务配置中以及开放的端口、服务、共享中, 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病毒大多利用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 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威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授权的隐私信息泄露, 未获授权的用户有意或无意得到隐私信息;二是非授权的隐私数据修改, 包括所有通过数据处理和修改而违反隐私信息完整性的行为;三是拒绝服务, 包括会影响授权用户正常访问隐私信息或使用资源的行为。
3. 网络层的安全威胁。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开放的、多样的、隐蔽的, 网络层的很多方面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域名系统、路由系统、远程接入等都很脆弱, 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最多。网络层的安全威胁主要有:隐私信息在网络中传输时的威胁、网络边界上的各种威胁、黑客攻击的威胁、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等。隐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 线路搭载、链路窃听可能造成隐私信息被截获、窃听、篡改和破坏, 隐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无法保证。
4. 应用层的安全威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应用层安全威胁正逐步成为信息共享系统的最大安全威胁, 具有发作时间快、影响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应用层上运行的各种工具软件和应用服务程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和实现漏洞, 而且在设计实现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网络上的各种安全威胁, 信息共享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网络的威胁和攻击、病毒的破坏, 从而造成隐私信息的泄密。
三、切实做好信息共享中的信息隐私保护工作
信息共享和信息隐私保护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又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一方面, 信息共享要求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开放并无偿或低成本使用, 限制信息专有, 反对信息垄断;信息隐私保护则要求敏感信息保密而不泄露, 不允许无条件地公开及非法访问, 强调信息的专用性、垄断排他性。另一方面, 隐私信息属于个人的私密信息, 同时又是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信息隐私保护可让隐私信息实现安全可靠地共享, 不会遭到非法用户的访问、破坏、更改, 信息共享系统因此便能赢得隐私信息所有者的信任, 从而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隐私信息, 以促进更大规模的信息共享,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信息共享中信息隐私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所做的保护复杂而庞大, 保护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有保密、完整、可用。保密是信息隐私保护的基本目标, 它是隐私信息与生俱来的特性。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 首先, 要保护好信息共享系统的软硬件, 使隐私信息不被非法窃取;其次, 要对信息共享系统中隐私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这样非法窃取者即使获得隐私信息也不能了解其真实含义。完整是信息隐私保护的重要目标, 在保护信息共享系统的软硬件完整的基础上, 保持信息共享系统中隐私信息的始终一致, 既要阻止非法用户蓄意的破坏, 还要阻止合法用户无意的破坏。可用是信息隐私保护的不可或缺的目标, 在合法用户正常共享隐私信息时不会延迟响应, 更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参考文献
[1].张楠.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隐私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2
【第三方信息共享】推荐阅读:
信息化助力第三方专业物流成发展06-19
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论文08-30
泰山版第三册信息技术07-28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教案07-25
横山县第三小学信息化亮点展示材料12-24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第三届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初赛11-17
故障信息共享07-15
共享信息模型05-14
信息共享机制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