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因素

2024-09-16

保障因素(精选10篇)

保障因素 篇1

0 引言

保障性住房关系到民生国计, 在大力建设的同时, 建筑质量不容忽视。保障房建设的工程质量不仅仅指建筑本身的实体质量, 还包含其相应的功能质量, 所处地区的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建设更加有利于民生的保障性住房, 研究总结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保障建设的选址、设计、施工三个方面总结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

1 保障房建设项目选址阶段的影响因素

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直接关系到建设质量。在保障性住房选址时, 其选址的影响因素和普通商品住宅一样, 都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理位置的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周边交通情况、配套基础设施等因素。

1.1 土壤与土层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浦东地区属于软土层, 而软土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建筑物的承载力比较低。因此如果保障房建筑高度较高, 就需要增加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度。如果是进行地下施工, 则需要做好降水措施, 否则, 由于周边土层的沉降将可能直接导致建筑物的不规则沉降, 进而引发房屋开裂、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

1.2 气候环境

我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在东南沿海地区, 由于可利用土地有限, 很多土地都是由围海造田形成。围海造田形成土地本身特点决定了其相对更容易下沉。此外沿海地区气候湿润, 经常受到台风侵袭, 空气中富含氯离子等, 因此对于混凝土空洞、裸露在外的钢筋等容易产生侵蚀, 建筑物的耐久性受到极大的考验。但泥石流是周期性的可以提前预防。

1.3 地震带影响

地震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以及破坏性大的特点, 一旦发生地震会对建筑物产生致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质量不合格的建筑物, 面对地震等突发灾害, 房屋倒塌将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例如四川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 “5·12”地震中引发山体滑坡特大地质灾害给北川县城造成了致命性的破坏。因此在保障房选址时必须首先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作出全面、准确、科学的分析, 避免项目选址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1.4 水资源条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人口快速增加, 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城市水资源受到极大的考验。保障房选址过程中要对所在地的地下水资源充分进行调查, 避免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引发的居民供水问题。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将保障房建设在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容易引发环境问题的设施周边, 以免由于环境污染对保障房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2 保障房建设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建筑物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给人们创造出一种生活方式, 协调人与自然, 社会之间联系。但是这种活动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安全使用, 如果房地产因设计质量导致安全隐患, 无疑是该房地产的价值贬低的重要技术因素。所以, 设计质量将会影响到房地产的价值安全性。并且这种活动的前瞻性也会影响到房地产价值量的大小, 如果建筑设计水平落后而社会经济发展又超前, 房地产的设计样式不被广大消费群众所接受, 价值也会贬低。建筑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思索来决定最终设计, 决定出的这个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价值的安全性。方案好, 价值高, 方案差, 价值低。建筑工程的质量将受到建筑设计的影响, 因此, 保障房项目的建设必须要有合格的设计文件作为保障, 合格的设计文件不仅要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同时要能满足用户对于居住功能、周边环境等多方面的诉求。

2.1 地基与基础

由于建筑工程地质以及水文条件较为复杂, 而地基基础又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 因此一旦其出现问题, 将直接导致严重的建筑事故。有些设计人员未看清地质图, 搞混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 或者简单化地将基底标高设置得完全一样, 造成不少建筑物在实际建设时, 基础落在填土上, 或是开挖过深。有的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条形基础, 但在计算中未考虑纵横墙基交界处的影响, 造成基础面积不足或是基底持力地层很薄。工程基础的施工原则是先外部纵墙、后山墙的顺序, 但是基础槽中线因其封闭于纵墙之内, 所以无法在外部直接观察到, 因此就有可能会出现轴线偏差的问题。

以上问题都会导致地基与基础出现问题, 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质量。

2.2 墙体

对于一些设计人员在墙体构造中设计参数的使用错误、遗漏, 甚至部分墙体的缺失将导致整体结构的不稳定, 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在设计中遗漏备用孔, 或者对于洞和管道的沉降空隙预留不够, 在热胀冷缩作用下也将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等安全隐患。此外, 如果图纸未对墙体材料、强度等作出说明, 也可能为施工过程留下隐患, 导致偷工减料、用质量不过关或者性能、强度差的产品替代, 这都将直接对保障房质量产生影响。

2.3 梁板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框架梁、基础梁、梁顶配筋设计的过密, 将会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发生挑梁困难, 或者当出现施工超重或者是当混凝土强度不够时, 都有可能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另外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如果与设计人员沟通不足, 发生乱改设计的情况, 也会对保障房质量产生影响。另外, 由于设计人员的粗心大意造成的计算失误, 其影响也不可小觑, 例如梁的抗扭性的计算失误就将使梁极易发生扭曲事故, 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4 柱

柱在房屋建造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就是加强墙体结构的连接, 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抗剪能力。虽然柱的设计在整体设计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 但是其对于控制圈梁与柱体结构的整体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对于避免各种裂缝的出现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质量并不单单是指工程质量, 规划设计的质量也占有很大一部分, 所以提高设计的品质是必要的。以人为本、功能齐全等特点都是保障性住房应当具备的, 这对设计要有一定的要求, 设计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设计单位应当和施工单位保持良好沟通, 这样能够大大减少造成工程质量的因素, 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3 保障房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3.1 施工材料

建筑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必要的物质材料, 这里的材料既包括砂石、水泥、钢筋等等各种原材料, 同时也包括各种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材料不合格, 那建筑工程质量注定不能合格。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建筑工程材料费占总投资的比例超过70%, 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 承包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就有可能会采购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等, 这都会给工程留下致命隐患。

此外, 在特殊环境下, 比如北方的寒冷气候, 外墙保温工作就十分重要, 新型外墙保温材料多为非粘性材料, 这些材料与传统的粘土砖在性能、技术、参数等各方面都有显著地不同, 这就要求工人在施工中充分考虑材料的特点, 做到科学、合理的施工, 以期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

3.2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也是保障房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施工方法既包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 也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检测手段等。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错误的施工方案将直接导致工程的脱期、延期, 影响施工进度, 造成后期为了追赶工期而采用各种不合理的手段,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此外, 在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 根据不同特点,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和相关的施工人员,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则制度, 严防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进步的加快, 保障房建设中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新的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建设速度。例如, 现在国家住建部大力推广的建筑施工的工业化, 就是通过事先在工厂预制、模板化, 然后在施工工地进行组装, 这样就简化了过去在工地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等过程, 一方面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同时也避免了扬尘、噪声等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干扰, 实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此外BIM等建筑信息化技术的使用, 也使得从设计开始之初就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 提高了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的水平。以上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都为保障房的建设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保障房项目建设质量和整个建设生命全周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 需要相关建筑企业和我国政府不断加强管理, 巩固相关政策, 使得我国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道路上真正做到惠国惠民。

参考文献

[1]沈骏.浦东新区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分析[J].工程质量, 2013 (9) :28-35.

[2]郑羽.社会维度视角下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思考[J].安徽建筑, 2014 (5) :130-132.

[3]常青.试论我国保障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 2011 (11) :39-41.

[4]徐轶群.探析住宅保障房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 2013 (6) :110-111.

[5]徐超.浅谈保障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 2014 (9) :179-181.

[6]金耀.中国保障房建设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5) :37-38.

保障因素 篇2

论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隐性因素及其保障机制

黄新民 董文军

[摘要]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可划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其中隐性因素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的;二是教师层面的;三是学生层面的,而这些隐性因素最终都通过教师得以综合体现。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转变管理理念入手,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激励教师的创新热情,鼓励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并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诃]教学质量保障 隐性条件教师激励

[作者简介]黄新民(1956-),男,陕西洋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董文军(1964-),男,陕西洋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和区域教育发展。(陕西汉中 72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地方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BY4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052-02

一、现代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观

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共同主题。所谓教育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教学的特性满足教学价值主体(人与社会)需要的程度,即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与学科自身逻辑的限制下,一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①。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涉及高等学校所有环节和活动,是由多个层面的活动效果构成的整体效果,诸如校园育人环境、学校定位与传统、人才培养规格、教学与学术计划、教学与学术成就、教职工、学生、校舍、设备、社会服务与声誉等。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它包括围绕人才培养规格所实施的课内外各项教学环节。

对本科教学而言,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质量的教学?这涉及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及不同的办学定位而不同的。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或目前以研究性大学为办学定位的高校而言,通常注重通识性的学科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各行各业的卓越人才为目标;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存在着两类高校,一是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偏重培养专门性人才,强调培养拥有高深知识并具备应用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地方本科教学型院校,突出“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更加重视职业导向的应用技能训练,为学生提供就业必需的职业准备”②。因此,“专业”“应用”“技能”是现代地方本科院校确定质量标准的基本导向。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观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富有时代气息的大学教学观。现代大学往往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基本使命,而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则是众多职能的核心。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的所有资源都应为保障教学质量而服务,其工作绩效也应当围绕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来进行评价。教师是高校的核心资源,教师质量主要是由教师教学态度、专业背景(本网网 )、教学知识和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2.富有学校特色的人才质量观。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盲目仿效名牌大学的弊病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如何办出特色,通过特色体现人才质量,形成特有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地方高校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人才质量标准应当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具体包括:与适应性强相适应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泛的专业知识;与应用相适应的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此外,现代高校教学观还应包括符合专业人才市场定位的教学内容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观、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观等思想体系。

二、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隐性因素

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包括教师的学历和经验、教学设备、规章制度、机构设置、监控措施等;隐性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学校层面的,例如校园文化、学校各方面对待教学中心的态度、对待教师的态度等;二是教师层面的,例如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态度、学术背景等;三是学生层面的,主要是学生的素质、学风、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职业理想等。这些隐性条件都最终通过教师得以综合体现。目前,国内高校考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点是对教师这一核心主体进行考察,主要指标包括可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却很少关注其背后的隐性因素。

1.影响教师教学态度的隐性因素。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③。高校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应表现为遵守师德校纪、教学认真负责、热爱科学、热爱教学。对于教师教学态度的考核,其显性表现是按时上下课、逻辑严谨、按时批改作业等,但是这仅仅只是浅表的态度表现,这些表现可能只是迫于生计和学校管理者的压力。深层次的积极态度应表现为经常研究教法,教学过程充满人生智慧、充满理性之美,师生都能体验到幸福感,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而这种深层次的积极态度则源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

2.影响教师专业应用能力的隐性因素。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④,是“创新科技和文化的重要实现者”,是“知识技术应用的主要参与者”⑥。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的获得往往在学历和职称上得以体现,但是,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不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专业学术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影响教师专业应用能力的隐性因素是:教师自身是否愿意持续钻研、学生能否接受其教育、学校环境是否能激发其高层次创新能力、其专业应用能力有无保障和导向的.机制等,总而言之,就是学校的管理机制能否激励教师专业素养的深化与应用。

3.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隐性因素。高校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结构的特点。因此,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隐性因素,除管理机制外,还有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理念和知识是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桥梁。但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高校所忽略。

4.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隐性因素。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从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教师的关注点也会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关注生存适应、关注课堂情景效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三个阶段,其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职业生命周期:1-3年是入职期,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4-6年是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巩固的稳定期。7- 25年,教师期望实验和改革,自我反思,不同的评价使教师开始分化。26 - 33年,出现不同的心路历程,平静或者保守和抱怨;师生关系疏远或者对教学充满信心。34 - 40年,进入退休期,产生平静或痛苦的心理体验。可见,对中年教师来说,如何避免“职业倦怠”,成为专家型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知识的更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改革创新是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性因素。

三、提高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

1.教学和教师中心地位的确立。决定教师教学态度的隐性因素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可,也就是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幸福感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愉悦,自豪感源于其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可程度。因此,学校是否真正重视教学,是否把教师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事关学校生存与发展大计的关键角色,是教师能否产生神圣使命感的关键。若学校(本网网 )只是把重视教学、重视教师停留在喊口号上,在政治待遇、福利待遇等实质性问题上却歧视教师,甚至想尽办法压制教师,就绝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只会表面上循章守规,实质上却被动应付,那么,富于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2.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与绩效。按照现代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现实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服务性组织和生产性组织。对高等学校而言,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组织主要是管理部门和教学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应属于服务性组织。但在现实中,由于高等学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占有教育资源的管理部门“官僚”作风十足,信息沟通的时效性差,管理绩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往往把教师当做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这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因此,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作风、教风和学风的影响,而管理作风又是教风和学风的动力之源。

3.教师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的形成。高校教师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自己职业的使命感。增强自我反思能力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着眼子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它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的反思三种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有三种水平,即教学技术水平、原因分析水平和价值判断水平⑦。教师如果有了主动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较高的反思水平,就能自然形成自我监控的内在愿望,这远比那些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的“监控”要好得多。

4.学校对教师教学个性的容忍度。“个性”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始终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有别于基础教育的核心标志,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递与创新使命的基石。对大学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过程的个性更是体现教学质量、反映优质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个性,实际上就是教师基于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教学风格。有个性和特色的大学,离不开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大学应当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管理者应当宽容地对待有“个性”的教师,应当允许教师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而不应当以“管理”“制度”为借口,把教师管得过死。管理者依据教学目标去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最理想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方式。

5.学生的素质。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方法四大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和目的,因此学生的质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条件。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和专业兴趣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内在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面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涉及许多因素,我们不能只关注表层的显性因素而忽视深层次的隐性因素。高校不能单纯地对教师提出各种要求,而应当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性因素,才能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保障因素 篇3

摘要:我国现行的二元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亟待改革,而模式选择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绩效高低的关键。学界一般以制度安排为依据,将社会保障分为福利国家型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这四种模式的区别实质在于社会保障主体之间的责任分配。考量这四种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适用性,再分析对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因素,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就业、土地保障功能、家庭结构变化以及农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宜选择以社会保险型为主,强制储蓄型及国家保险型并存的混合型模式。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混合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10

除了全国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市浙江省以外,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农村集体组织与家庭保障的二元保障模式。但这种二元保障模式遇到下述问题,难以持续发展:第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极少,2003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13.9万人,其中农村367.1万人,按户籍计算,城市纳入低保者只占总人口的6.33%,农村只及0.39%。第二,农村家庭保障负担日益趋重。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愈1.5亿人次以上,而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脏活与重活,其工作年限基本在15年左右,也就是说按现有的城乡分治框架,农民工在城市工作10~20年左右,除极少数成功者,基本上要返乡养老,而按目前的情况,返乡后只能加重其所在家庭的保障负担。第三,土地作为农村居民的最后保障措施逐渐失效。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集体组织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所发挥的社保功能。但由于近年来土地被征用规模日益扩大,失土农民日益增多,加之土地之保障取决于气候、粮价波动等客观因素,土地的社保功能并不明显。“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对于永久性征地而言行之有效,对于非永久性征地则并非灵丹妙药。因此,农业户籍人口基本依靠农村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保障的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必须加以改革。

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项目的不同,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不可能采取统一模式,而模式的设计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绩效高低的关键。

一、四种典型社会保障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适用性

基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一种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并且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纯粹属于哪一种模式的,因为很多国家选择模式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斯坦·库勒认为,将北欧社会福利模式统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是不准确的,因为国家的社会福利结构是建立在将两种或多种模式的原则复杂地混合在一起的基础上的。因此,学者们对于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多从便于研究的角度出发,不同的研究视角决定了不同的分类依据。学界用得最多的是以制度安排为依据的分类,即将社会保障分为福利国家型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本文将以这四种典型社会保障模式为主进行分析。

(一)福利国家型模式

福利国家型模式,以英国、瑞典为代表。这种模式为公民提供了一套“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由国家来承担所有的责任和风险。这种模式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为目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第一,高税收充当着福利国家的财政基础,国家通过确立累进税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从而维持福利国家高水平的福利支出;第二,普遍覆盖和全民共享是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基本原则,各种保障制度不仅限于受保人自己,还及于其家属,而且推及凡维持合理生活水平有困难和经济不安定的所有事件,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予保障;第三,政府是当然的责任主体,不仅承担着直接的财政责任,而且承担着实施、管理和监督社会保障的责任,个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障费用。

福利国家型模式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种模式中的社会保障,无论是保障范围上还是保障内容上,都可以用“全面”来形容。但是由于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以致财政负担过重,同时,也不利于国民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对现阶段定位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这种模式很难适用。

(二)社会保险型模式

社会保险型模式,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代表。这种模式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国家型模式相比,社会保险型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一,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可替代的责任,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承担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义务对等,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不参加社会保险或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则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第二,建立政府、社会、雇主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共担机制,社会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来承担,以劳动者和雇主方的社会保险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第三,以解决劳动者的困难为核心,以实现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为原则;第四,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了互助共济、共担风险的原则。这种模式中,保险基金在成员间的统筹作用符合大数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效率原则。其缺陷在于,由于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筹集资金,费率受人口年龄结构、就业率的影响非常大。在人口老化、就业率下降时,费率会因为过高而难以承受。

社会保险型模式的优点在于:建立了政府、社会、雇主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共担机制,具有风险保障的共济性,在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又避免了福利国家的某些缺陷。这种模式与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能够相适应,可以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选择。

(三)强制储蓄型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新加坡在20世纪50年代创设了公积金制度,并由最初的养老用途逐渐扩展到医疗、住房等领域,成为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内容。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第一,以雇主和劳动者为责任主体,通过国家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参加公积金制度,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第二,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管理,中央公积金局按照每个月应付的利息,一并打人个人的公积金账户,专项储存,政府的责任只是监

督;第三,采取完全积累模式,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公积金全部存入个人账户;第四。这种模式不具有互济性,政府与国民之间、雇主之间、受保人之间缺乏社会保险制度所具有的互济性。

强制储蓄型模式强调雇主与个人的责任,缺乏政府与雇主和个人之间的共济性,因此,可以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补充保障模式,但不具有普适性。

(四)国家保险型模式

国家保险型模式,以前苏联为代表。二战后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与福利国家型模式的相似点在于国家要保证全体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障,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在国家保险型模式中,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共同承担,受保人不缴纳保险费。这种模式以社会公平为目标,保障范围覆盖全体国民,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过的保障模式。其最明显的缺陷在于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后,逐渐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而被摒弃了。

国家保险型模式曾是我国在建立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时选择的模式,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我们已经转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种模式就不宜再适用了。但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仍然可以考虑小范围地、阶段性地选择该模式。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

发展经济学家按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发展状况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农业支援城市、工业发展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二阶段是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平等发展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城市支援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两个转折中,工农业及城乡发展有一些公认的量化指标。第一个转折(工业化初期阶段结束,开始进入中期阶段)的结构特征是,农业劳动力份额不超过55%,城市化水平不低于35%,人均GDP不少于1000美元;第二个转折(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束,开始进入后期阶段)的结构特征是,农业劳动力份额在30%以下,农业GDP份额低于15%,城市化水平在50%以上,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

有学者认为,各国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时的经济社会条件有三个:第一,工业化过度发展破坏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经济衰退,社会问题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以下;第二,在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第三,当工业化水平处于第三阶段,时,才有条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年金保险制度。他们初步判断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2020-2030年人口高峰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相关,因此,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初只是覆盖城市居民和非农业劳动者,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农村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才对农业劳动者建立类似非农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村人口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一般为90%左右,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以及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约束条件自身的限制,社会保障体系一般都没有覆盖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者。

按照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趋势,工业化总是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与农村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在城市化基础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而在城市工商业人口不断上升的同时,社会保障的享受对象亦将随之扩大,最后农民亦将享受和城市工商业劳动者实质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从而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与整合。

在西方国家,由于农业人口较少,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农民是农场主的雇佣工人,农民本身不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因此,这些国家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有的甚至一开始就将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统筹在一起考虑,无论是保障项目的设置,还是组织管理体系和资金管理方式都由国家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所以城市与农村社会保障对接的时滞较短。但在中国,由于土地制度的显著不同,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只拥有土地自主使用权,在30年承包期内,农民基本上可以自由使用土地,相当于农民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并由此成为重要的生活来源保障,加之中国人口总量中,约80%的人口都是农村人口,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因而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可能与城市相同,只能将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水平作为长远目标来规划。

(二)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根据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完善的公共品供给应该具备以下九个要素:一是合法性,即关于公共品提供的决策被自觉认可和服从;二是透明性,即有关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是公开的;三是责任性,指的是有关管理人员对其行为的负责程度;四是法治,即法律成为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五是回应,它的基本含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六是有效,主要指公共品的决策和执行富有效率;七是参与,指决策和执行的过程有人们的广泛参与;八是廉洁,指有关的决策人员奉公守法、清明廉洁,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谋私;九是公正,即不同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享有公共品的服务方面是平等的。

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而国民的生活水平则影响着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承担。比如,如果政府提供教育这种公共产品的水平较高的话,能够有效缓解家庭财政支出的困难。则个人在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上的负担比例上能够有扩大的余地,相应地,政府在养老或医疗保障方面的责任可以减小。反之,如果教育供给不足或低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则个人在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方面的责任承担能力减小,政府的责任不得不增加。

我国现阶段公共产品供给上呈现出总量不足、城乡倒倾斜供给、供给低效、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错位的矛盾现状。尤其是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政府投入比较有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采取制度外供给的方式,即农民自己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而政府则退到边缘。制度外供给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村提留和乡统筹,资金供给的最终主体还是农民。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老化失修,已日渐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亦是导致农民收入不能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就业状况

就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可从三方面来分析:

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因素及建议 篇4

一、校本课程本身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实施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课程所需资源, 故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课程方案应具有: (1) 合理性。课程方案本身要合乎逻辑, 其理念、目标和手段在实施层面上应适合课程实施地区、学校的实际。 (2) 相对优越性。相对于原有的课程方案而言, 新的课程方案应具有自己的长处或优势, 如理念的时代性、目标的完善性、手段的多样性、评价的科学性等。 (3) 推广度。一般而言, 课程方案推广的范围小, 其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容易, 如果推广的范围广, 课程实施就会困难重重。

二、校内因素是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

1. 校长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因素。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校长是教师群体参与课程开发的领导力量, 同时也是激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力。因此, 校长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要具有课程开发意识, 能够意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2. 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决定因素。

在校本课程中, 教师既是校本课程计划的设计者, 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 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者。教师的思维和行动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 大多数任课教师不具备校本教学的知识和经验, 更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清楚地认识自己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更应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的定位。课程意识淡薄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3. 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体现者和保障因素。

在校本实施中, 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出发点, 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归宿, 是校本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保障因素。在校本课程实施中,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塑造丰富的情感、客观的态度及正确的人生观, 这样的过程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针对学生个性的心理结构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 校本课程才能顺利实施。

三、校外因素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1. 地方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需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如果地方教育部门重视校本课程开发, 那么校本课程实施所需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会较为充足, 从而为校本课程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社区和家长是校本课程设施的必要保证。

社区人士和学生家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之一, 能够对校本课程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如果家长支持校本课程开发, 那么, 他们就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实施当中;如果家长一味注重学生的成绩, 忽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帮助, 那么学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极地对待校本课程实施。

四、对于实施校本课程的建议

1. 政策支持。

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更多的教育决策为教育行政部, 而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下放权力, 赋予学校教师课程开发权力, 也就是说我国正逐步向中央、地方、学校均权的方向发展。因此, 校本课程实施就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

2. 经费援助。

校本课程实施需要大量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 因此需要经济作保障。对于学校的经济来源, 不应只是养眼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 应该寻求更多的途径, 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经费。

3. 减轻教师负担, 加强教师培训。

作为学校管理者, 要减轻一线教师的负担, 并为教师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减轻教师思想上的压力,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和培训, 不仅要利用假期进行系统学习课程知识, 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 并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 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

4. 学校文化的重塑。

保障因素 篇5

血站的核心工作是:“提高血液质量,满足临床用血”。血站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近年来都在不断的更新,大部分血站实验室都配置了全自动分析系统。这既提高血站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和效率,也减少人为误差,减轻人员工作强度和受污染的机会,使血站实验室对血液的检测实现自动化、标准化,保证血液质量安全。仅就我们工作的体会对血站实验室自动化检测控制的保障因素研讨如下: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要求。

仅有先进的设备还不够,因为任何设备都是靠工作人员来操作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有效检测的更要保障。因此,血站实验室工作人员除了与其他人员一样要参加上岗前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技能的培训,职业道德的培训,以及安全卫生和职业暴露的防范知识的培训。更要注意加强和强调是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后对新技术知识和新进的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技术培训。这很重要,只有对新进仪器设备的熟悉才能保证正确的使用。在对新进的设备安装调试确认完成后,先要建立设备及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认真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要有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考核合格者才能上机操作。还要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烤制程序,正确使用自动化设备,定期校验,认真保养维护,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水平的目的。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很重要

血站实验室的自动化检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有效检测的基础保障。所以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同于一般设备的管理,必须建立和实施仪器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以及持续监控管程序。要求遵守一个原则,编好的程序,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改动,但在更换试剂时一定注意查对试剂说明书,需有变动要及时报告,及时修改。

在新的设備安装好,调试完成后,必须确认后才能使用。并要注意与设备商签订好维护和校验协议,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校准。并要建立维护记录和校准记录,在出现误差时,问题好查好找。

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遵照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日常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在对设备使用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做好消毒,台面还原保持整洁干燥。对仪器的硬盘剩余空间,要每月检查,已对检测的数据及时备份。并要注意设备机械部分的定期润滑保养,随时检查调整,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

三、试剂的使用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仅管血站质管部门对每批进货的试剂都按规程做抽检确认试剂合格,但使用前还是要注意检查,比如试剂盒的微板包装密封的破损,或各种试剂偶有不足,即使洗剂配制的浓度不够准确,或配液用水的质量不好都会出现花板,影响结果。

在试剂的使用时,要求注意事先把试剂从冰箱取出,至于室温达到温度的平衡,是用前才可把试剂盒的微板密封包装打开使用。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试剂要加盖置40°C-80°C冰箱保存。容器注意清洗,避免试剂受污染,而检测结果出现花板。在做免疫检测时,除按试剂说明书加阴性、阳性对照,注意还设临界值质控和高值质控的对照,已保证每批检测结果准确有效。要求做好质控记录和分析工作。

四、注意标本的处理

血站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的使用,对血液标本的处理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不然就会影响检测结果,比如最简单的是标本管的条型码标签,贴的位置不正,或上或下,或贴不平整,就会使仪器对标本的唯一性条形码标签扫描不正常,出现错误。离心后检样的标本,一定要仔细查看,血清量够,质清亮。如有溶血或浑浊会影响检测结果。对离心后不合要求的检样一定及时处理,以避免自动化加样时吸不到适量的血清,或因检样中的纤维蛋白造成加样针的堵塞,造成检测结果的错误。

五、自动化检测设备对环境设置的要求。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会是血液自动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准确的影响保障。比如,实验室周围如有电网强磁场等的干扰,会影响结果检测。例如环境温度过低会对自动检测结果特别是免疫分析系统的造成显著影响,容易使弱阳性标本出现漏检。因此在卫生部发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已对实验室的建筑与设施提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目前我国个血站的质量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改进完善。我们文中所提出的论点仅管烦杂,但确是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操作规范执行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提出应以引起重视和注意。以促进血站的自动化检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安全输血提供更加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183

保障因素 篇6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其基本属性应包括: (1) 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2) 在正常摄食条件下, 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3) 具有良好的感官属性, 即色、香、味、外形和硬度等符合人们长期形成的食品概念, 即食品应当具有良好的营养性、安全性和感官特点。

2009年6月1日, 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该定义实际上是强调食品的基本属性, 强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 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 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该定义是基于《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基本属性更进一步的描述。

对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分析

环境因素

1.环境污染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 工业化带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后果逐渐显现在人们生活中。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某些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环境污染引起的, 在这种环境下, 保障食品安全十分困难, 如果在源头就已被污染, 那么后续的加工过程也只能是做无用功。

2.生物性污染

常见生物性污染的载体主要为病毒、细菌、真菌类的病原微生物, 由于此类污染源肉眼无法察觉, 故在很多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中, 对于生物性污染的鉴别与管理存在检测不全面的现象。同时, 一些监管上的疏忽也会造成生物性的污染, 特别是在食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

3.化学性污染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 因食物中农药残留引起的中毒事件在食物中毒总数中占很大比例,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食用安全, 也造成我国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此外, 抗生素、激素和非法添加剂的使用使食品出现口感不佳和内在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 尤其是一些明文禁止使用或限量使用的抗生素、激素的使用, 使其大量富集在产品中, 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安全监管薄弱

食品安全生产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故从管理层面发现的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对于食品安全防范具有重大意义。

1.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 针对食品安全制定的相关法规不完善, 且法律未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的, 具有明显的缺陷,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 才会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缺乏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监管队伍缺乏全面的业务素质

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监管队伍, 与其他重要领域的投入相比,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资源较为匮乏, 同时某些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欠佳, 甚至与厂商勾结, 徇私舞弊, 为了利益放松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

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探讨

对食品加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生产环节的监督是食品安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首先, 明确制定进出食品操作间的标准工作流程, 任何人都需按要求执行, 同时应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教育;其次, 增加对成品的监督, 对残次品进行销毁, 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流入市场;最后, 加强内部督察, 规范内部工作人员行为标准, 对违反相关管理规范的员工予以警告, 情节特别严重、造成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 由执法机关介入进行处理。

建立食品行业规范, 提高专业化生产规模

应建立行业规范, 对未达到食品生产条件的企业予以关停, 优胜劣汰, 对生产环境不达标的企业勒令限期整改。同时, 食品企业应自上而下加强自律, 自觉维护本企业的食品生产标准, 定期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宣讲, 签订安全保证书等。另外, 食品企业间应加强合作, 实现食品生产的自动化和专业化,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不断优化食品加工流程, 实现科学化的食品生产。

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制定的。预案的制定能在事故发生短时间内集合资源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对于第一时间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度、抢救损失、安抚受害者均有重要作用。同时, 企业自身应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抽查, 不定期巡视生产设备, 把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

推行并完善的QS认证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已推行了较长时间的QS认证管理体系, 对食品安全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少消费者认为这种QS认证管理体系是永远有效的,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QS认证管理体系也有有效期, 所以为不让某些不法商家钻空子, 应完善资质审核机制, 才能保证食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安全。

结语

保障因素 篇7

气调包装的效果

大量的实践证明, 应用合理的气调包装, 尤其是合适比例的填充气体, 不仅有助于限制包装内微生物的生长, 对于缓解内容物的过度成熟和氧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CO2是气调包装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气体成分, 突出作用是其高效的抑菌效果。由于CO2能穿透细菌的细胞, 使细胞内的PH下降和酶的活性降低, 因此抑制细胞的繁殖, 因而对于鱼肉海鲜、鲜嫩果蔬、烘焙点心等有防腐和防霉的作用。

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 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 充N2的目的是作为填充气体, 保持食物的色、香、味、脆、形, 对油脂氧化也能起到缓解作用。

O2是大部分生物体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油脂类氧化变质的主要诱因。一般而言, 气调包装中不填充O2, 但针对某些食物, 一定的含量的O2对于维持食物其他方面的性质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 鱼肉海鲜类的食物, 往往含有肌红蛋白, 呈紫红色, O2的作用即是与肌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肌红蛋白, 使肉质呈现鲜红色。但大量的氧同时也会加快肉中脂肪氧化和微生物的繁殖, 因此这类食物的气调包装建议填充O2和CO2的混合气体, 借助CO2的抑菌作用实现双重效果。对于另一类新鲜果蔬食物, 贮藏中应尽可能降低O2的浓度, 以此降低食物的呼吸强度和基质氧化损耗, 延缓成熟, 但O2浓度过低, 一方面会使果蔬发生无氧呼吸, 导致缺氧障碍, 另一方面会引起厌氧菌的发酵, 如肉毒杆菌等。由于不同的果蔬具有不同的O2临界浓度, 因此在使用气调包装的时候需要根据果蔬种类特别设定填充的O2量。

影响气调包装效果的因素分析

气调包装的效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抑菌作用;针对新鲜果蔬食品, 抑制呼吸作用和成熟度;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和形状, 特别是烘焙食品, 减少因油脂氧化产生的异味。从食物包装到运输贮藏, 气调包装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包括CO2抑菌的选择性、CO2的浓度、气调包装材料的性能等。

CO2抑菌的选择性对气调包装效果的影响

根据微生物代谢对氧的需求量, 可分为好氧型、兼性厌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好氧型微生物是指生命体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其包含部分好氧细菌和霉菌, 对于这些微生物, CO2浓度低于10%即可抑制其生长。其中CO2对不同菌属的霉菌的抑制效果也有所差异, 例如青霉属比曲霉属对CO2的耐受性更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均可生存的微生物, 比如酵母菌, 当氧气缺乏时这类微生物通过将糖类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来生存, 因此CO2对其的抑制作用将有所降低。厌氧型微生物指的是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好的微生物, 比如梭状芽孢杆菌在无氧条件下繁殖迅速, 可分解糖类, 引起果蔬等食品的产气性变质和蛋白质变质。若此类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 向包装充入大量的CO2, 会促进包装系统中氧含量的降低, 反而不利于抑制此类微生物的生长。

CO2的含量对气调包装效果的影响

根据上述对气调包装效果的分析, 包装内容物不同, 填充CO2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往研究结果表明, 提高CO2的含量能加强其抑制微生物繁殖的能力, 而且随着含量的提高, 抑制作用会逐渐增强。同时, 应视内容物的初始微生物种类、数量具体确定填充浓度。若内容物的初始微生物以好氧细菌或霉菌为主, 填充低于10%的CO2即可表现出抑制作用, 20%~30%的CO2能较好的抑制多数好氧微生物, 当CO2含量达到50%以上, 其抑制效果的增强便不再显著。针对果蔬等食品气调包装, 填充2%~3%的CO2为佳。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获得鱼、肉、蔬菜、水果、面制品的气调包装产品, 利用实验室配备的HGA-02顶空气体分析仪分别进行了CO2和O2含量的检测, 结果见表1。测试结果展示了当前各类产品气调包装中O2和CO2成分的含量。

包装材料对气调包装效果的影响

气调包装完成后, 内部气体构成和含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随着产品储存时间的延长, 包装内部的O2、CO2或N2的含量逐渐变化, 从而影响原有包装效果, 甚至产品的品质。一般情况下, 气体含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气体的渗透和泄漏。气体渗透是指气体从高浓度侧进入包装材料表面, 通过扩散至低浓度侧。通过这种渠道渗入/渗出的气体, 对包装内气体构成的影响是长久缓慢的, 其渗透速率取决于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泄漏是指气体通过包装热封部位的微小孔隙或裂缝进入或逸出, 造成气体含量的急剧变化。

不论是气体渗透或是泄漏, 都会影响气调包装内的各气体成分含量的变化, 从而影响产品的保质效果。因此, 企业也采取了多种气体控制方法, 比如采用高阻隔包装材料来减缓气体的渗透。由于气调包装中CO2发挥主要作用, 所选包装材料应对CO2表现出较好的阻隔效果。笔者选取了4种气调包装常用的材料, 分别为PET、KPET、BOPP、VMBOPP, 借助VAC-V2压差法气体渗透仪进行了CO2的渗透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厚度相差不大的4种材料中KPET的CO2阻隔效果最好, 其次为VMBOPP和PET, BOPP效果最差。通过比较发现, KPET的CO2透过率仅为PET的2.37%, 这是由于KPET是在PET基材上涂布一层PVDC而制成, PVDC因其分子间凝聚力强, 结晶度高, 其分子中的氯原子有疏水性, 不会形成氢键, 氧分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很难在PVDC有机大分子中移动, 因而PVDC具有优良的阻氧性、阻湿性和二氧化碳阻隔性。VMBOPP也是较为优良的CO2阻隔材料, 它是一种真空镀铝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镀铝层的加入, 使VMBOPP具有优良的耐折性、阻气性、阻湿性、遮光性和保香性, 因此其CO2透过率较BOPP有了大幅的下降。

除了采用高阻隔材料作为包装材料, 针对包装热封部位易出现泄漏的情况, 企业在严格生产工艺的同时加强包装质量检测, 根据检测数据对工艺进行及时的调整。例如, 热封的高温操作会使附近的包装材料的机械强度降低, 从而成为包装密封的薄弱点。对此需要对包装整体进行密封性测试, 可采用“正压法”, 即向包装内充气增压, 使包装内外形成压力差来模拟包装的受压状态, 以进行包装封口强度和整体包装胀破压力的量化测试。

结语

保障因素 篇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基本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2013 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已达到12.9 万亿元人民币,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也更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险已成为人们保障自己能更好地生活的最佳选择。于此同时, 随着我国居高不下的房价, 老龄化形式严峻, 人们面临着生活的各方面压力。而2013 年,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2.2680 万亿元, 支出1.8470 万亿元, 结余4210 亿元。当期结余减去财政补贴和非正常缴费, 结余很少, 因此, 我国的社保基金未来出现资金缺口的可能性很大。故在国内居民对社保的需求日益增长和国家社保基金的长足健康发展的情况下, 社保基金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是衡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

二、建立模型的变量选择

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 (一个季度或一年)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而保险基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是同方向变动的。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一般说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与财政收入是同方向变动的。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平均工资越高, 用于社保的投入也会越多。

年末就业人员数:与社保基金收入同方向变动。

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居民储蓄存款越多, 说明人们投入社保的钱越少, 两者呈反方向变动。

三、模型设定

假定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各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 则理论模型设定为

Y代表社保基金收入

X1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X2代表财政收入

X3代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X4代表年末就业人员数

X5代表居民储蓄年底存款

其中 α、β1、β2、β3、β4、β5 为估计参数, ut为随机误差项。

四、数据的收集

笔者收集了社保基金收入与其影响因素从1995 至2013 年共19 年的数据。

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在满足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五个基本假定的条件下,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线性回归, 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 在1995 至2013 年间, 假设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 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 亿元, 平均来说社保基金收入将会减少0.119 亿元;财政收入每增加1 亿元, 平均来说社保基金收入将会增加0.565 亿元;城镇居民就业人数平均工资每增加1 元, 平均来说社保基金收入将会增加0.116 亿元。年末就业人员数每增加1 万人, 平均来说社保基金收入将会减少0.116 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每增加1 亿元, 平均来说社保基金收入将会增加0.047亿元。

六、模型检验

(一) 经济意义的检验

模型中国内生产总值、年末就业人员数、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与实际理论相反, 得出完全错误的答案。故经济检验未通过。

(二) 统计检验

可决系数R2=0.9990 接近于1, 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优度比较高。

F检验的概率小于0.05, 说明解释变量联合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解释变量x1, x2, x5 的t检验均大于2, 表明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居民储蓄年底余额分别对被解释变量社保基金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年末就业人数的t检验均小于2, 表明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年末就业人数对社保基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模型的回归结果中标准误差过大, 且国内生产总值, 就业人数, 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符号均与预期相反, 表明模型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应对其性质进行检验。

(三) 计量经济学检验

1.检验多重共线性

采用COR命令得出相关系数矩阵

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发现, 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模型的多重共线性, 需要对解释变量进行辅助回归, 回归结果如下。

所有解释变量的方差扩大因子都远大于10, 表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 须采用逐步回归法去处理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根据理论分析, 财政收入应是社保基金收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系数矩阵也表明, 财政收入与社保基金收入的相关程度最高。

因此先设立y与x的一元线性方程。再逐步引入剩余解释变量, 并对模型进行回归, 确定最适合的多元回归方程。

引入变量x1, x3, x4,均有所提高, 且t检验的绝对值均大于2。而x5 的t检验的绝对值小于2, 但引入新变量的符号都与预期相反, 均与经济意义不符, 所以以x2 为基础建立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不合要求。

2.异方差检验和修正

由于数据的样本容量为19, 故需要用图示检验法来检验模型中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性, 由回归结果可得, y随x2的变化而变化, 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故我们可以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赋予权数来消除异方差, 回归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 w1, w2.w3 均消除了异方差。以权重w1, w2, w3 重新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R2, 拟合优度都较高, t检验和F检验也通过, 但以w2 为权重建立的回归模型R2达到1, 故最优模型为权重为w2 所表示的回归模型:Y = -1279.86 + 0.27*X2

3.自相关检验

对模型的自相关性进行BG检验, 回归结果可得, n R2对应的概率小于0.05, 模型存在自相关。滞后一期的t检验的值大于2, 表明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滞后二期的t检验的值小于2, 表明模型不存在二阶自相关。故模型只存在一阶自相关。

而对模型的自相关问题, 应采用广义差分法来进行消除。在样本容量减少一个为18, 显著性水平为0.05, 自变量的个数为1 的情况下, dl=1.158, du=1.391, Du<DW<4-Du。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5 的水平下, 模型已无自相关。

七、总结

通过对模型中社保基金收入与相关的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 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总体显著性较好, 能够较好地说明我国社会保障收入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管理中提供理论依据。但在实际情况中要结合模型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本身的特性, 考虑其他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对社会保障收入的影响。因为在不同的时期影响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的主要因素可能不一定相同, 国家对社保基金的政策也会因不同时期而有所变化, 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因此我们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时应全面考虑模型的影响因素, 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当然这个模型还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

八、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一, 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很窄。农村虽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有所改善, 但仍与城市的社保制度存在很大的差距, 农村并未能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农村社保基金的投入, 特别加强农村基本设施、公共服务等基本保障制度建设, 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保体制, 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进一步扩大农村的社保基金的比重, 不断地缩小城乡社保比例的差距。而对于城市, 政府应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 扩大保障范围,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确保养老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的落实, 加快城乡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

第二, 我国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 收不抵支。因此, 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加大社保的征缴力度, 提高征缴率, 不断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同时, 也必须严格执行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严格控制基金支出, 做到开源节流。

第三, 我国应该扩大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 一方面, 可以允许一定的社保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 低风险的政府债券。另一方面, 政府必须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是“有价值的”, 不乱用、滥用社保基金。当然, 最近这几年国家也开始重视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 譬如投资了阿里的蚂蚁金服, 也投资了IT、食品、材料、资本货物、医药等板块的股票。即在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上, 去尽可能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一些进步。

第四,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社会化。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社会保障法律的规定, 负责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政策和实施办法, 组织社会保障的实施工作。

近年来, 虽然我国社保基金收入不断增长, 但不断攀升的老龄化态势, 养老保险基金的巨大资金缺口, 以及社保基金的不断贬值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使得社保基金的管理变得愈发重要。因此, 我国应在保持国家财政收入对社保基金的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 也要关注其他影响因素对社保基金收入的推动力, 不断发展经济, 推动城乡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 提高就业率, 鼓励民众购买社会保险, 从而增加社保基金的收入。与此同时, 也要积极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 提高社会保障征缴率, 严格控制基金支出。开源节流, 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社保基金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冬琴.中国老龄化形势更严峻部分人或因老致贫[J].中国经济周刊, 2015-02-09.

[2]庞浩.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保障因素 篇9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影响因素分析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协调一致、通力合作。

(1)组织协调能力方面。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分为应急物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物流预警体系、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有效性和政府协调能力。应急物资指挥协调系统的顺利运行可以为应急物资的供应、筹措、运输等提供保障,最终达到在第一时间内将应急物资以最简洁的流程、最快捷的方式送达受灾地区的目的。应急物流预警体系则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保障应急救援,其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运输配送演习等。应急预案,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性灾害事件所做出的一系列用于应急准备、应急行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能有效地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应急救灾行动中;应急物资运输配送演习等可以使运输部门熟悉这种快速反应的应急运输,确保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快速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物资的输送。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应急物资的有效储存,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援活动可以得到初步保障。但是因为国情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资金筹措在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面前还显得远远不够。因此,政府协调能力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可靠的政府协调,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用事故灾害周边地区、整个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的资源来及时应对和处理好突发性公共事件或是自然灾害。

(2)应急物资管理能力方面。应急物资的筹措、储备、运输和配送是应急物资管理能力的四个具体方面。应急物资的筹措以市场紧急采购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应急物资的储备应考虑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地形特点、气候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应急物资的运输是将应急物资从储备地点送往受灾地区的环节,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物资的配送指的是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后,将灾区所需的物资及时送达。

(3)信息管理能力方面。信息管理能力方面主要是有关灾害的信息监测、预警、采集、分析决策和综合数据库分析能力。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可以提前发现并预报大部分自然灾害,给应急活动提供较长的准备时间。信息采集及分析决策系统能力可以及时而准确地获得灾害信息,并将其在第一时间反馈回来,为下一步的应急救援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使得救灾指挥部门了解灾害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而有针对性的指挥判断。综合数据库储存了庞大的数以亿万计的资料和数据,用以支持应急指挥工作,并且它还可以对监测信息、预警信息以及在灾害现场所采集到的信息等一系列与应急救援活动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使应急救援指挥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大幅提高。

1.2 构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分析确立指标:一是组织协调能力,虽然是无形要素,但它在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中依旧很重要,主要体现在通过它能协调各方面组织机构,从而加强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二是应急物资管理能力,作为有形要素,它显得更为重要,主要原因是它涉及应急救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应急物资;三是信息管理能力,它的高效和精准作用至关重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下图所示。

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2.1 层次分析法的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研究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确定层次内指标的权重。

2.2 综合权重的计算并排序

按照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表所示。前三位的指标分别是物资筹措能力、物资配送能力和政府的协调能力。

对所得的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应急物资的筹措和配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应急物资的筹措是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没有应急物资的筹措,那么一切应急救援活动就成了纸上谈兵。通畅的应急物资运输可以将应急物资持续地送往受灾地区,它作为连接应急物资供应地和需求地的桥梁和纽带,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应急物资的配送能力更为重要,因为相对于应急物资的运输而言,应急物资的配送与灾区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在受灾地区突变的地理地貌下,应急的物资配送与平时的物资配送相比,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将应急物资进行高效快速地分拣、加工、包装,能否及时发送到所需者手中,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害救急的需要,直接影响了救灾的最终效果。

要尽可能地提高应急物资协调组织部门的协调能力,这对于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至关重要。在突发的事故灾害面前,原有的应急物资储备等可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救灾的需要,再加上救灾部门因为灾区多变的环境或是多机构衔接不流畅等原因不能及时制订出有效的救灾方案,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一部分本不该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如果拥有高效的政府协调能力,那么救灾部门就可以将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协调并整合各行业机构,甚至可以调用事故灾害的周边性、地区性、国家性乃至国际性的资源,它是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

3 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1)增强应急物资的管理能力尤其应急物资的筹措和配送能力至关重要;(2)统筹各部门、机构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也非常重要;(3)信息管理系统是支持物资保障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作为世界上受突发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管是SARS还是禽流感、地震还是泥石流,或是各种工业事故,每一次的灾害都严重破坏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本研究,有利于确定在应急保障过程中需要优先、重点发展的对象,这对降低抗灾成本、减轻灾害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佳.基于ANP的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2.

[2]谢建光.突发事件食品应急物流中应急能力评价与方案优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罗甜.应急物流中心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4]李建国,唐士晟,蒋兆远.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12):64-67.

[5]纪霞.谈应急物流与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0(21):42-43.

[6]张志强.基于供应链的应急物资保障模型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7]魏际刚,张瑗.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J].中国流通经济,2009(3):15-17.

[8]李建国.应急物资库存策略及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0.

保障因素 篇10

关键词: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

从2003年我国开展新农合以来,筹资水平逐年升高,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情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AdamWagstaff等[1]发现,新农合未能减少每个参保者门诊和住院的自费费用,整体门诊自付费用也没有减少。Xuedan You等[2]研究表明,新农合没有对整体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产生显著影响。宫习飞等[3]认为新农合整体补偿水平看,其作用仍较小。景鑫亮等[4]指出患者得大病导致贫困的现象不容忽视。赵晓强等[5]发现富裕群体比贫困群体更多地利用了合作医疗补偿资金。韩春艳[6]指出,经过合作医疗补偿费用后,贫困家庭的累计降低了3. 52个百分点,不过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刘中正等[7]发现参合农民的次均个人自费在逐年增加,但随着农民人均纯年收入的逐年增加,住院和门诊的次均自费占收入的比例均有所下降。从上述研究可见,目前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达到多少为适宜,标准如何制定,可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调整政策以提供适宜的医疗保障等问题还有待研究。

1 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适宜性评价指标和方法

1. 1 适宜性评价依据的观点

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是否适宜直接受到参合农民经济状况、参合农民自付医疗费用的影响。医疗保障水平适宜性判断的标准应该是: ( 1) 农民所承担的合理治疗的医疗费用不应使其现有生活水平受到灾难性影响; ( 2) 从风险分担和避免患者过度利用卫生服务考虑,家庭自付医疗费用也应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占一定比例。

1. 2 保障水平衡量指标及评价方法

根据Ke Xu[8]和本文作者[9]的相关研究,选定疾病实际补偿比作为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主要评价指标,设定家庭自付医疗费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40% 计算实际补偿比下限。以家庭自付医疗费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 计算实际补偿比上限。实际补偿比计算公式如下:

该测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家庭经济水平和实际发生医疗总费用水平,所得实际补偿比更能准确反映患者实际需求。将现实中的疾病实际补偿比与理论测定的适宜的疾病实际补偿比进行比较,则能对保障水平是否适宜做出准确判断。

2 我国参合农民的保障水平分析

2. 1 有能力对单次就医提供较好的保障作用

从调查地区次均住院费用及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可以看出,次均的住院实际补偿比都较大的超过了适宜的实际补偿比的上限( 详见表1) ,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起始值也均高于住院次均费用( 详见表1) ,说明针对参合农民实际发生的单次住院医疗费用,新农合有能力提供较好的保障作用。

*: 灾难性卫生支出起始值 =当地户均可支配收入×40%

2. 2 高费用疾病仍保障不足

虽然次均住院费用及补偿分析显示新农合有能力提供较好的保障水平,但对高医疗费用的补偿普遍不足( 详见表2)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次均费用不能准确反映某个家庭一年中负担的实际医疗总费用。由于各地区参合农民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起始值均较低( 见表1) ,对于患重大疾病需要长期住院、一个家庭多人次住院的家庭则较容易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

2. 3 补偿机制不尽合理

为了吸引参合农民在基层就医,各个地区在报销费用时都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给予较高的补偿比,这对促使参保农民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一是会导致富裕家庭比贫困家庭更多占用新农合基金; 二是使得不得不到高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见表3) 。

3 参合农民高费用疾病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3. 1 研究方法

在样本县收集医疗总费用超过2万元的参合农民1642人的相关资料,同时对样本县新农合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SPSS16. 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参合农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

3. 2 参合农民高费用疾病保障水平影响因素赋值

保障水平用实际补偿比表示,当家庭医疗费用支出少于总医疗费用的15% 时,该家庭受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较小[8],故将实际补偿比划分为≥85% 和<85% 的二分类因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用实际补偿比( Y) 作为因变量,影响医疗保障水平的自变量因素主要包括: 性别( X1) 、年龄( X2) 、年收入( X3) 、医疗总费用( X4) 、就诊医院级别( X5) 、是否手术( X6) 、新农合偿付( X7) 、补充医疗保险偿付( X8) 。各因素赋值见表4。

3. 3 影响因素及顺位

根据表5中的Wald值和优势比可知,参合农民高费用疾病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及顺序为: 医疗总费用>新农合偿付费用>是否手术>就诊医院级别>家庭年收入。

3. 4 结果讨论

( 1) 医疗总费用影响实际补偿。医疗总费用是影响保障水平的首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医疗总费用越高,实际补偿比越低。如果发生的医疗费用是患者无法规避的,对于低收入家庭,这种实际补偿比随总费用上升而下降,会严重影响高费用疾病的保障水平。

( 2) 新农合支付政策影响实际补偿。新农合补偿的费用对参合农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有显著影响。具体影响表现为新农合偿付的越多,实际补偿比也越高。但如何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合理的提高特定人群的实际补偿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3) 是否手术影响实际补偿。研究显示非手术的患者实际补偿比比手术患者实际补偿比高。这与医疗总费用越高,实际补偿比越低是一致的,因为手术患者的医疗费用往往高于非手术患者的费用。这是由于报销政策为了鼓励人们在基层就医,在高级医疗机构就医获得的医疗费的偿付比往往会低一些有关。

( 4) 家庭收入及就医情况影响实际补偿。研究显示: 实际补偿比随着家庭的收入增加而降低; 就诊医院级别越高,实际补偿比越低。这与新农合报销政策与患者就医倾向有着密切联系,报销政策为了鼓励人们在基层就医,在高级医疗机构就医获得的医疗费的偿付比往往会低一些。另外,收入高的参合农民会倾向到好一点的医疗机构就医,由于就医倾向不同,同样的疾病,高收入家庭可能会更多地占用基金。

4 政策建议

4. 1 科学测定参合农民疾病保障水平适宜范围

研究显示,就单次的医疗补偿来说,尤其是低费用段的实际补偿比已经超过了适宜补偿比的上限,同时对于高费用段的补偿却往往不足,使得真正需要补偿的家庭得不到合理补偿。本着避免参合农民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又能合理分担一部分费用。可以依据某个地区的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家庭的平均医疗支出情况,按照实际补偿比适宜范围的测算办法,进行疾病保障水平适宜度测定,并依据新农合的基金情况对不同费用段设定补偿比。

4. 2 积极做好参合农民高费用疾病的二次补偿工作

从总体上看,单次报销的住院费用已经超过了适宜的实际补偿比的基本要求,但从总体效果上还有改进的巨大空间。目前的主要结算办法虽然考虑了医疗费用的影响,但缺乏设置报销比例的科学依据,没有很好考虑一定期限内多次医疗费用的累计问题,更没有考虑参合农民的收入因素。可以把二次补偿工作作为解决参合农民高费用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具体思路如下: 在基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低费用疾病的资金支付,增加二次补偿基金,将一个家庭一年发生的总医疗费用作为一个总体,按照测算的适宜补偿比,对低收入参合农民和高额医疗费用参合农民家庭进行二次补偿。对新农合不宜承担的费用可以寻求医疗救助等其他办法解决。

4. 3 加大医疗总费用控制力度

( 1) 扩大医疗报销范围。目前,医疗费用可报销的往往是所规定范围内的费用,使得一部分医疗费用游离在卫生主管部门管理范围外无法监管,也导致出现政策补偿比很高,但对患者的实际补偿比并不高的现象。建议把报销范围扩展到规定范围外,用适当的报销比例体现差异。这样可使患者在医院中所有发生的费用都可进入主管部门的视线,有利于监督、规范医疗机构医疗行为。

( 2) 完善支付方式。支付方式对患者的就医流向和医疗总费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普遍采用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获得的医疗费的偿付比要高于在高层医疗机构就医获得的医疗费的偿付比。这对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报销方式会使得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得不到很好的补偿。可以根据疾病适合就医的医院级别的费用情况确定补偿办法,对于适合按病种支付的疾病,可以根据当地的医疗服务的实际状况确定某一疾病的统一补偿数额。使得患者不因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限制而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

4. 4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上一篇:政治教学课改下一篇:传媒转型期